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分析(7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分析(7篇)

第一篇: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当前社会的进步和教育水平的提升,我国的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从原来的应试教育,过渡到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为主,最终达到学生能够从语文阅读作品中体会美感的目的。本文将具体分析研究当前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实践。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1目前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1.1阅读教学模式单一:当前农村小学位置偏远、教育设施陈旧落后、师资力量十分薄弱,现有的小学语文教师大多都是年龄偏大,与现代语文教育教学相脱节的教师。在此基础上,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还停滞在过去,因此农村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模式仍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单一化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在阅读课堂上就是对文本逐字逐句的进行解释,力求具体分析到每一句话,每一个生词生词。这种教学模式经常会使得整个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气氛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在学习小学语文阅读方面的个性化需求也得不到满足与发展[1]。

1.2阅读资源匮乏:与城市小学里优质的教学资源相比,农村小学甚至都没有一座像样的图书馆,即使有了图书馆,里面的图书却寥寥无几。很多学生甚至一年到头也都不到几本课外书,没有图书,农村小学的学生就无法提高自己的阅读量。在现阶段的农村小学生阅读课堂上除了教师和学生,也就只有课本和习题集了。因此,政府要继续加大对农村小学教育的投资力度,帮助农村小学建立充满图书的图书馆,彻底改善农村小学语文阅读资源匮乏的现状,尽快让农村小学学生在课外也可以读到有价值的、适合的课外读物。

2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实践

2.1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随着时代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教育在随之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求教师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尤其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因此,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角色也要随之发生相应改变,从原来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知识灌输者”转变为“知识引导者”,通过对学生适当指导,让学生自主完成小学语文阅读活动。农村小学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要经常组织语文教师进城学习和参考其他学校先进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和方法,从而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到自身的教学过程中来。在课下,教师要带领学生尽量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比如在班级设立固定的一个时间作为“阅读时刻”,我把每天的放学前半个小时设为班级的阅读时刻,以往学生在这个时间里都已经写完了作业,没有事情可干,因此学生在放学前的半个小时总是会出现随便说话,打闹嬉戏的情况。因此为了充分利用这个时间,我把它设为了班级的阅读时间,一到时间就由班长或我提醒同学回到座位上,拿出课外书安安静静的进行阅读直到放学。平时我还让学生们通过写读后感,把抽象的阅读活动落实到笔头上来。我设立“读书日”,在“读书日”上让学生们相互分享、推荐最近看得课外书等等。只有增加小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才能真正提高农村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成果。

2.2改善阅读教学方法:农村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可以对学生在小学语文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进行分段式引导。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不再要求学生在阅读语文作品前对其进行预习,这样可以使学生抱有强烈的好奇心进行小学语文阅读,让学生充分调动起小学语文阅读兴趣。同时在阅读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课外知识拓展,深入挖掘农村语文阅读的教学资源,例如描写农村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农忙农活的文章,开阔他们的视野拓展他们的眼界,使得语文阅读教学能够更加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比如在《做一片美的叶子》这一课中,作者通过介绍了四季的叶子,来表达赞美了叶子的奉献精神,因此我会让学生们在课下去捡一些自己觉得漂亮的树叶,并且仔细观察树叶的颜色、纹理和其他的特点。当课文中具体介绍叶子的时候让学生也根据自己的叶子进行介绍,和大家分享他选择这片叶子的理由,觉得这片叶子与众不同的原因。以学生分享和赞美叶子为出发点,逐步引导学生热爱自然,了解叶子甘当配角的奉献精神。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和学生身边的真实素材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帮助学生准确深入把握本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和内在情感。在课堂上积极开展内容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学生踏青或者春游,还可以组织学生去城市参观博物馆等等活动,通过让学生亲生感受大自然,感受社会生活,从而做到让语文阅读教学能够来源于生活,最后再回归生活。同时,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避免对阅读作品进行逐词逐句的解释说明,转以从作品的写作背景、作者经历等方面作为突破口,带领学生整体把握感知小学语文阅读作品的内在情感和思想内涵。在阅读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再带领学生对刚才学习的阅读作品进行回顾和反思,比如可以让学生把在阅读过程中读错或写错的生字生词在多练习几遍,把作品中有没的好词佳句妙段摘录到小本子上,在进行反复诵读,从而巩固所学知识。相信这样一套完整的学习流程下来,学生的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

3结论

总而言之,想要学好小学语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是关键。因此在农村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来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将阅读课堂分成阅读前的预测阅读、阅读中详略得当的阅读方法,以及阅读后教师通过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来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和把握作品。这样既能全面照顾学生,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效果也能得到提升。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和氛围中快乐地学习小学语文,同时也紧密联系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可谓是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1]陈永旭.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16,02:27.

[2]马治明.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浅析[J].金田,2014,03:233.

[3]刘龙林.对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思考[J].新校园(中旬),2015,09:52.

作者:戚丽玲 单位:广西省河池市宜州市洛西镇三柏小学

第二篇:对话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探究

摘要:对话教学是在平等、尊重、和谐的基础上,教师、学生和知识之间开展对话,在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共享中创造、深化教学和知识的意义,促进二者共同发展的一种教学形态。在对话理念下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自由开放而有序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强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对话理念;阅读教学;创新策略

现实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对话”理念理解不深刻,运用不灵活,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要深入研究对话理念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适用性,探讨将二者有机融合的规律,创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方法。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对话地位不平等。有的教师仍难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独霸”课堂,对知识的理解严格约束在教师讲授的范围,剥夺学生自主学习空间,使学生无法表达见解,将学生接收到的信息、情感和思想等限制在特定的范围内。

1.2教师引导不力。阅读教学对话中,虽然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对话、发散思维,但教师的引导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也就是教师要紧紧围绕文本主题对学生对话指向进行规范,防止对话偏离中心,漫无边界。但现实中有的教师存在缺位现象,虽然对话开展得热热闹闹,但有的脱离文本,大大削弱效果。

1.3过度解读。有的文本表达的内容只是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等,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往往对文本过度解读,如牵强地赋予其一定高度的政治、思想、道德价值等,而且要求学生对这些所谓的意义进行机械记忆与理解。在这种条件下,小学生被迫记住与自己认知规律不符的说教,失去审美体验的机会,被剥夺对话的自主性与创造性。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策略

2.1创新对话环境,营造开放氛围。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的“霸权主义”营造了单调的、压抑的、单向的、有限的空间与氛围,不利于对话展开。因此,要激发对话主体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必须营造平等的、开放的、自由的、轻松的教学氛围,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才会真正发挥主体功能,以主观能动性参与到与文本和作者的对话中。营造良好的氛围,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见解,由于对文本和作者情感的理解都因阅读者的个体特征不同而有所区别,因此,对不同见解要宽容对待,只要是学生用心体验思考得出的感受和观点,都应以愉悦、赞赏的语气进行鼓励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其次,教师要通过教学设计对阅读文本进行二次开发,如通过多媒体进行音、声、画等多种要素的优化组合,拓宽学生的视野,加强对学生的阅读启发,营造宽松、自由、活跃的对话氛围,调动学生参与对话的欲望。再次,对生生对话进行规范。由于年龄原因,有的小学生还认识不到尊重别人的重要性或应采取的方式,因此要对学生的对话方式进行引导,使其学会倾听,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尊重别人的见解等。

2.2创新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个性。要改变主客式、权威型的师生关系,而要创新理念,构建一种平等、民主式的师生关系,对学生不做统一的、一致性的要求,而是尊重其个性化的体验与观点。被选入教材的阅读文本,其价值当然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并不是说这样的文本就是完美的、无可挑剔的。结合时代特色、成长环境、个体体验对文本做出自己的解读是允许的,也应是被鼓励的。但在传统模式下,阅读文本的中心思想、作者情感等是被规定好了的,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就是“错误”的。对话理念下,这种束缚学生思路的理念应该被摒弃,打破僵化课堂,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对文本进行解读,并勇于说出独到的见解,使学生在阅读对话中的地位得到尊重,创造性得以激发。

2.3创新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阅读课堂上,首先合理设置对话话题。话题是课堂教学的短期目标,引导学生在对话中形成聚焦点。话题设置应精要,指向明确,让学生有鲜明的方向感。同时还可通过学生的参与共同设定话题,放手让学生通过讨论自主确定教学重点。其次,采取多种形式的对话,激发学生参与对话的兴趣,通过合作讨论拓宽学生视野和知识面,形成新的视角,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刘利锋.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之路[J].教师,2014(28).

[2]姜翠珍.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导学,2014(27).

[3]白文立.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5(08).

[4]徐翠萍.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亚太教育,2015(18).

作者:夏丹红 单位:德惠市夏家店街道靠山小学

第三篇:PBL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推动之下,PBL教学模式已逐渐成为教学运用的模式之一。文章从PBL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意义出发,阐述了施行PBL教学模式必须考虑主题的选定及计划制定,资料搜索与作品创造,结果及评价这三方面内容。

关键词:PBL模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PBL模式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具备能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样的能力不仅来自于书本及课堂之上的理论知识,更来源于日常生活之中的实践知识。实践知识比理论知识来得不易却更加有效,那些阅读文就是“来自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概括、升华、想象三者的结合体。通过PBL模式来对阅读文进行学习,可以让学生体会语文本真之美。

一、PBL教学模式的意义

PBL教学模式又被称为问题式教学,最早起源于美国,在德国达到高潮,如今在我国刚刚起步。它将学习需要完成的目标分为不同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当中再细分为一个个任务,以这些任务为目标,分小组进行讨论,要求学生自己与同学一起共同学习,教师起协助作用,从而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能够有效地消除实践运用与理论知识之间存在的鸿沟,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掌握语言技巧的运用。由于的落后教育观念,给PBL教学模式的实施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如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听”与“记”,而忽略学生的“说”与“悟”,严重降低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而PBL教学模式与常规化教学模式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教师承担引导的角色,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教师辅助学生解决难题,培养学生善思好问的学习习惯,从而完成语文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1]。

二、PBL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分析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PBL模式,主要是将语文阅读分为几个有趣的部分,经过讨论的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其理解阅读文的主题思想、表达方法及语言的运用魅力,从而能够自己创作阅读文。那么PBL教学模式实施的过程就可以分为主题的选定与计划制定、资料搜索与作品创造、结果及评价。

(一)主题的选定及计划制定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必须明确主题,主题是活动的主线,是同学的指路灯,因此主题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参与度与完成教学目的的进度。而所选的主题,必须在符合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心理,迎合他们的兴趣,贴近生活实际。选定的主题要在学生的理解范围之内稍稍深入,起到激励的作用,增加学生参与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举行和课文有关的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如《孙悟空龙宫借宝》一文中,学生们可谓兴趣十足,鉴于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查阅孙悟空的相关资料,并要求在课堂上发言,从而培养他们敢于说、大胆问的学习态度。

(二)资料搜索与作品创造

在主题确定和计划制定之后,资料搜索主要就是为了完善整个PBL教学过程,使其更为合理和丰富。而作品创造则是在资料搜索之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资料展示,对其他同学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筛选,做到取长补短。同时加强学生互动,培养学生之间合作共赢的精神。资料搜索的来源,可以是书籍、报刊、调查、网络等,而在玩闹中学习是学生最喜欢的形式之一。如上文提到的孙悟空的相关搜索,可以查找书籍、网络,也可以询问家长。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不认识的字,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就是汉字积累的过程。学生在经过大量查阅之后,可以自己创造出新的孙悟空故事,教师对这些故事进行评价和分析,这样的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文的知识面,便于学习阅读文。

(三)结果及评价

对于教学活动进行成果总结,以及对于这样的结果进行客观评价。这样的汇总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力与表达力,是发表自己观点的重要舞台,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胆量和随机应变能力,有利于在以后的做事中和处理问题时拥有冷静沉着的心理。在众多作品中挑选出典型的或新颖的代表作,并在班级中进行点评。此做法主要是为了创造一个启发思维的机会,加深学生思维模式的拓展。教师应该注重学生之间的多元化评价,并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对于自己的作品进行完善。在小组评价过程中,增强成员公平发表机会、公正对待每一个发表言语、公开发表的学生,以此推动PBL教学模式的发展。

三、结语

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在不影响学生学习质量之外,合理调整学生的实践活动,以课本要求完成的任务为中心,展开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按部就班的学习精神。所以,一位有水平的教师才能拥有更好的教学素质,才能更好的给予学生最大的帮助。因此,在运用PBL教学模式时,教师的授课水平也要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蔡文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6(15):55-56.

作者:吴妮娜 单位:甘肃省静宁县实验小学

第四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分析

摘要: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它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来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阅读能力的养成对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抒发内心情感,发展自我思想以及形成良好的能力都有很积极的作用。如何解决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提升小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值得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展开论述,并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性

阅读是学生获取更多知识必备的一项技能,不管是语文学习还是数理化的学习都离不开一个良好的阅读能力。阅读的好处不仅在于丰富自我视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还在于能够更加地理解他人,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小学是阅读教学的基础阶段,也是重要的黄金阶段。小学生的可塑性较强。因此,小学语文老师一定要抓住此契机,寻求正确且有效的办法来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一、小学语文阅读现状

(一)教师并没有给学生独立阅读的空间

学生是课堂的中心,只有他们弄明白了难题,才算完成任务。但是现在很多小学教师只在乎自己教学的任务有没有完成。他们上课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教学大纲来授课,自己愿意讲什么就讲什么。由此一来,学生有了问题不能及时解决,阅读能力也跟着上不去。另外,教师没有注意和学生互动,使得小学生厌恶语文学习。

(二)语文老师并没有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技巧

小学期间的学生还处于对一切知识都茫然的阶段,他们不知道该去怎么阅读。但是很多教师在上课时,仅仅给出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阅读课文,然后回答课后问题,讲解完问题之后就结束了。根本没有带领学生去阅读,也没有让学生养成阅读的正确行为和习惯。

(三)小学课堂的教学只重视结果评价,没有重视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进行评价

很多小学语文教师总是先提出一些问题,然后再让学生阅读课文,自己去找答案。把能不能找到正确答案作为评价一个学生阅读能力好与坏的一个标准。但是阅读过程中对学生阅读的步骤、是否进行分段、是否标每段序号这些细节从来没有评价过,这就使得学生认为自己阅读的目的仅仅在于回答问题,做对题就够了。忽略了阅读的内涵,由此下去,学生不仅阅读能力越来越差,作文的写作水准也不断在降低。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一)采取一切可实施的措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1.以讲诱导法。这种方法就是指通过教师给学生讲述某一些故事,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有阅读的欲望。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童话故事、一些名著等等,用生动的语言给学生讲出来,让学生有阅读书籍的兴趣。

2.以身示范法。教师要和学生一道进行阅读、写读后感等等。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要用自己的阅读情况实打实地感染学生,让他们爱上阅读。

3.赏识激趣法。教师要对那些喜爱阅读的学生进行鼓励,要多多夸奖他们,让他们始终保持阅读的热度。平时也要多举办一些“读书小明星”的评选活动,并给优秀的学生一些奖励,由此来提升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要给学生创造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

小学生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如果周围是图书的世界,那么他们也就自然而然地拿起书进行阅读。因此,我们教师要学生创造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我们可以将教室装扮成小型的图书馆,让学生沉浸在书的世界;可以在教室挂上激励学生多读书的名言,让教室中充满着文化的气息;还可以每一周抽出几节课的时间专门让学生进行阅读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学生就能够深深地被环境和氛围打动,能够主动地进行阅读。

(三)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让他们学会正确的阅读步骤

正确的阅读习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养成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形成习惯之后,也就会下意识地按照自己的习惯走。学生的阅读步骤应该分为以下三点。

1.首先让学生大声朗读文章,找出其中不认识的字和不懂的单词。并在黑板上写出这些词,先教学生怎么读,怎么解释。然后在让他们默读文章,在每一段之前标上序号,对段落分段,画出每一段中心句。在他们读完之后,和他们一起分析每一段中心思想。

2.在分析文章之前,教师要为学生讲一下当时的背景,这样可以使学生大致了解到文章中的某些形象词语的言外之意。之后创设相应的情景。让他们进一步身临其境,再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看看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

3.根据学生提出来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讨论,也可以和教师一起讨论,让学生的思维开阔一些,不能禁锢他们思想。对于课后的问题也是一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但是也要告诉他们答案不是唯一的。

(四)传授给学生正确地阅读技巧,让学生体会阅读的快乐我们应该遵循与课内外相互结合的原则,并让学生学会阅读的顺序,即一般应用程序类,第一次阅读初感觉文章的表明意义,第二次阅读和深入分析文章,感受作者的隐含情感,第三次阅读评论文章的写作手法、写作目的等等。通过这样的阅读途径,学生也能自己进行阅读。

阅读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能力的养成,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小学语文老师要根据自身教学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正确地阅读。

参考文献:

[1]彭飞.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学周刊,2013.

[2]向光琼.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阅读教学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3.

作者:康元平 单位:甘肃省武山县洛门镇洛门中心小学

第五篇:网络环境下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广泛运用,网络阅读进入到小学语文课堂为阅读教学提供方便。目前网络阅读存在着找结论的跳跃式阅读,兴趣引导下去文字阅读,无甄别的猎奇阅读等不正常现象,实践中,让学生提前明确网上学习的具体任务,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课后拓展紧贴课堂内容等办法能有效克服网络所带来的弊端。

关键词:小学语文;网络环境;阅读教学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运用,网络阅读进入到小学语文课堂,为阅读教学提供方便。但是,网络运用却是一把双刃剑,在带给阅读教学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负面的东西。一是找结论的跳跃阅读。一些小学生由于对自身的控制力不够,对布置的阅读任务,常常是跳开阅读内容,在网络上直接找寻答案。长久之后,学生就会变得越来越依赖网络,对独立思维的培养起不到任何作用,学生阅读能力也不会得到有效提高。二是兴趣引导下的去文字式阅读。小学生对待任何东西都不会是像成年人那样再三思考,他们喜欢的东西往往都是自己认定的,对待事情也是直观的看待。对网上阅读,他们感兴趣的往往是一些色彩艳丽的图片、动画、视频,不愿读文字,不愿思考文字背后的东西。布置读《三国演义》,一半以上学生在网上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许久之后,学生阅读文字的能力非但没有提高,还会降低。三是无甄别的猎奇阅读。通常情况下,儿童在小学阶段是最崇拜老师的。由于网络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但由于缺少对知识的甄别能力,以为网上的都正确,这让部分学生在网上“捡跟针当个钻”,变得自大起来,认为自己无所不知,有的还在课堂上与老师对抗。部分学生因此对老师产生不信任感。如何避免上述现象,在指导学生网络阅读的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让学生提前明确网上学习的具体任务

网络教学的弊端之一,就是学生在没有明确目的情况下就去上网学习了。就课前预习看,由于小学生对自己预习的认知还不够高,不懂怎么利用网络做到有效预习,这时就需要教师的积极指导了。上网前,教师要让学生其明确自身所要学习内容的重点,让学生体会到在网络环境中阅读,上网是学习。我的做法是,在上一节课即将结束时,告知学生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让他们提前搜集相关资料,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为下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在学习古诗《悯农》之前,教师带领学生去到多媒体教室,利用网络了解与本诗歌有关的背景:①本诗的作者是谁,他因什么原因或什么现象写下这首诗的;②对李绅这个人进行了解。③他是真的有亲身体验过粮食得来不易的辛苦吗;④在网上找到一些与此诗相关的农民在烈日灼晒的情况下却仍在耕地的图片,一边观看图片、一边用心去感受;⑤人家是怎样朗读的,朗读得好吗,也学学。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会有目的地在网上查找相关信息。语文课上,学生会更加自主地向老师提出其中自己不懂的问题,对这首诗产生强烈的共鸣。

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网络阅读比起书本最大的优点就是,其所拥有的就是更加丰富的资源和随时随地都可找到的资源。因此,在进行网络阅读教学时,从学生的心理要点和需求出发,找到网络视屏创设未知,从而让学生出现强烈想要进行了解的心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积极的自主阅读创造条件。例如,在教《蝙蝠和雷达》这一课时,可以播放与雷达建立时相关的视屏,到视屏的高潮阶段时,对其适当缓和,要让学生们迫切的想要了解到为第一位发现雷达与蝙蝠有关联的人是谁,为什么他会把雷达的建立与蝙蝠联系起来,为什么课文中的蝙蝠在夜间飞行时不用眼睛来辨别方向,却选择用耳朵来定位等一系列问题,都能引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激起学生对知识迫切了解的渴望。通过网络媒体,在其中设置未知的一面,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疑问,独立自主的学习,就能充分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体现,也间接地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有效发挥,进而在网络环境下增强阅读教学效果。

三、课后拓展紧贴课堂内容

网络教学也要注重课后的拓展,注重整体的感知是阅读教学的最好方式。在学习完一篇课文的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自身在网络上看到的与之相关的有趣的知识为学生进行拓展,注意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开拓小学语文学习的知识面,熟练地把语文运用到各种不同的环境里面,让学生在阅读学习各种不同内容的同时,又开拓了视野,从而有效提升了网络阅读教学的效率。教师也可在课余时间与学生交流,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提出新的拓展空间,完善网络环境教学方式。总之,信息时代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方便,但都有其两面性。网络阅读教学在现阶段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只有正确的引导学生使用网络,阅读教学才能充分的将其优势利用起来,将信息科技完美地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去,克服网络所带来的弊端.

作者:付世平 单位:重庆市万州区王牌小学

第六篇:班班通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在改革中,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运用就显得格外重要,特别是在小学语文学习中,需要对电教媒体进行巧妙运用,能一定程度上更好地将语文的内容进行展现。本文围绕班班通环境下,对小学语文的教学情况进行研究与分析,供相关人士进行参考。

关键词:班班通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

在教学中加入班班通,可以很好地将如今的科技产品融入教学中,尤其是对语文的教学,能很好地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班班通的方式对小学生的好处非常多,能很深刻地强化小学语文知识,还能培养兴趣,从而让教学资源得到共享。

一、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对学生能产生最大影响的就是教师,同时能让学生最直接地学到知识,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教师不能对其进行强制性命令,而是需要不断引导学习,才能提高其学习兴趣,有了兴趣才能提高学习成效。所以,为了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教师积极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使原先的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化、趣味化,让学生更加融入学习中,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在实际运用中,信息技术的加入使得语文教学有更强的多样性,其很好地将教学内容图像化,并且能灵活地为学生进行展现。比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到底有多么壮丽辽阔。教学时,我们借助班班通演示小兴安岭全景的情境。在演示时使照片由小变大,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文中所描述的“数不清”、“绿色的海洋”,很快领会到文中情境,感受到文中的小兴安岭树木连成几百里的壮观景象,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把握学习重点

在班班通的应用中,教师在对多媒体内容进行演示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班班通设备形、色、声、动感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来》时,要让学生体会八国联军的丑恶罪行很难,学生很难理解“金碧辉煌”、“玲珑剔透”、“亭台楼阁”等词语,这时,教师可借助班班通设备,播放圆明园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在惊叹圆明园的辉煌时,自然对英法联军强盗丑恶行径深恶痛绝。我们在教学中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这些图片,学生欣赏后就会自然而然地理解这些难词和无法想象的景色。又如在教学《桂林册水》一课时,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教师可以将桂林的山水画结合多媒体进行演示,同时可以让学生从中找出作者的情感,要求让学生讲其中能表达出作者情感的重点语句提出,当学生产生迷惑时,就可以反复向学生进行播放和投影,让学生在对内容不断阅读的过程中进行领悟和分析。当有真实的图像和听觉的保证,就能让学生更加融入学习中,更好地发现其中重点,同时促进学生感受到作者所抒发出来的情感。

三、提高阅读能力

我国在目前对教育的改革中,特别强调小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这需要教师的配合,要让小学生提高其阅读能力,从而更好地在阅读中领悟到作者的思想,提高语文教学成效。从整体角度看,在对小学语文进行教学时,需要让阅读贯穿教学,同时教师需要采取多种方法巧妙地将学生的朗读强化,更好地将学习的目标实现。而对于学生来说,能在不断朗读中提升独立思考能力,可以影响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发展。在如今班班通的教学环境下,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中的阅读样本,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能对多媒体中的范读内容进行领悟,从中找出一定精华,并且应用到自己的阅读中,从而能一定程度上优化自身阅读能力,更好地对阅读情感进行把控。从某种角度说,多媒体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声音功能,这能很好地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如在教学《七颗钻石》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爱心的力量,理解文章的深刻含义,教师播放了课文的情境范读和动画资源,又让学生搜集了《青蛙王子》、《卖火柴的小女孩》等童话故事,让学生在欣赏童话故事的同时,感受爱的力量,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涵,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培养创新能力

语文是一门需要丰富想象力的学科,要求学生具备灵活的思维和创新的思维方式,相对于小学生,小学阶段正是发育生长的最好时期,这时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力都有很大提高,这就会促进他们在面对新事物时能很好地将其创新能力发挥。而对于教师而言,要想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就应该先让学生具备扎实的知识,只有当学生将知识进行了一定的掌握后,有了基础才可以更好地将创新能力予以提高。例如学习《乌鸦喝水》一课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演示乌鸦喝水的动画,可以让学生对乌鸦喝水的过程提出疑问,让学生对其进行积极思考,从而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提高参与度及学习的积极性,自主融入课堂讨论中,这将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总之,班班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小学语文的教学发展,能为其教学提供崭新的学习氛围,这种方式对教学的情景进行了很好的创新和拓展,同时从一定程度上讲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得到提升,能更好地让学生融入学习和讨论中。班班通巧妙地运用了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其巧妙地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进行了运用,能在很大程度上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从而能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成效,促进成长,为教学改革提供更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张玉萍.“班班通”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6,13:36.

[2]吴玉菡.“班班通”促升小学语文教学实效的作用[J].江西教育,2015,12:64.

[3]彭海娟.班班通促成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J].江西教育,2015,18:37-38.

[4]隋守波.班班通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7:33-34.

[5]李国生.班班通———为小学语文教学插上飞翔的翅膀[J].中小学电教(下),2013,02:52.

作者:辛桂华 单位:惠安县紫山中心小学

第七篇:新课程理念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

摘要: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许多小学语文教师把传授语文基础知识作为教学的重点,忽视了其他的语文教学内容,使得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较差。因此,在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情况下,提倡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本文通过简要分析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新课程理念下解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的有效措施,以期为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1]。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小学语文;语文教学;问题;措施

目前,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教育制度、教育体系逐渐健全和完善,同时,为了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新课程理念也逐渐被提出和运用。然而,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的影响,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导致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较低。因此,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新课程理念,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

1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单一僵化: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育观念的影响,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造成语文教学成为“为考试而学习”的局面。而且,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一味地以自己的讲解为主,使得教学氛围沉闷,严重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致使教学效率较低。再加上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会经常出现违反课堂纪律、注意力不集中等行为,而小学语文教师采取严管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学生的积极性,进而致使教学效果较差。

1.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许多小学语文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只注重讲解文章内容,忽视了传授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使得教学效果较差。同时,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开展阅读训练的目的是应付考试,因此,在阅读教活动中,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利用题海战术,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以提高学生的语文书面成绩,严重降低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给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带来负面影响。另外,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忽视了课外阅读活动的重要地位,极少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或者课外阅读质量不高,再加上课堂教学活动中,阅读材料不足,使得学生的阅读范围有限、阅读视野狭窄,从而降低了学生的阅读兴趣[2]。

1.3忽视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在阅读教学活动中,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忽视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没有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降低了教学效率,制约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同时,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心理发展还不成熟,自控能力较差等原因,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许多小学语文教师采用严格管理的方式,维护课堂秩序,使得课堂教学氛围沉闷,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从而给学生以后的阅读活动造成负面影响。

2新课程理念下解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的措施

2.1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展阅读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语文书面成绩,而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在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坚持新课程的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困难,以引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2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学生是学生的主动者,在教学活动中占据着主体的地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阅读教学活动中来,以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在具体的阅读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教学课件,向学生展示、播放西沙群岛的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3]。

2.3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堂阅读教学活动会受到时间的限制,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丰富学生的阅读知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等,推荐一些适合学生看的书籍,让学生自主阅读。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3总结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新课程理念会逐渐深入和发展,因此,在提倡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重视阅读教学的地位,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4]。

参考文献:

[1]黄育民.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5:199.

[2]张春艳.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探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2:223.

[3]吴燕清.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初探[J].学周刊,2014,10:179.

[4]倪雅娟.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5,03:132+141.

作者:符秋霜 单位:广西南宁市秀田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