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应用探讨(8篇)

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应用探讨(8篇)

第一篇:初中语文教学我见

摘要:语文是基础教育至关重要的一环,加强初中语文有效教学,对于学生今后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回顾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在取得一些欣喜教学成果的同时,这当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为了促进语文教育事业更好地发展,有必要深入开展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人教版;兴趣教育;小组合作

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灌输式”教育模式横行、教学质量低下的问题。在中考这根指挥棒的引导下,教师急于传授知识与技能,大大伤害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致使初中语文教学质量迟迟难以提高。笔者认为,想全面增强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转变教学方式,尝试合作学习;(2)实施兴趣教育,打造快乐课堂;(3)进行情感教育,实现人文熏陶。

一、转变教学方式,尝试合作学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破除“灌输式”教育萎靡不振课堂局面的关键突破口就在于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这既是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必然之举。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一课教学设计过程中,笔者利用合作学习模式,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本课是第二单元的第三课,前面两节课学生已经学习了《中国石拱桥》《桥之美》,初步了解了说明文知识。因此,《苏州园林》一课教学时,笔者并不是直接给出说明顺序、说明方法方面的答案,而是要求学生互相讨论,至少4人为一组,合作归纳出这篇课文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十分钟之后,笔者任意抽取几位小组代表回答,他们各抒己见,争论不休,其他组也跃跃欲试,想要知道自己组的答案是否正确。这样一来,学生之间加强了交流与互动,同时进一步回顾了前面两节课学习的说明文知识,效果非常好。

二、实施兴趣教育,打造快乐课堂

卢梭曾经说过:“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激发他爱好学问的兴趣,并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之际,教他以各种研究学问的方法。”兴趣教育是千百年来经久不衰的教育命题,一直为诸位语文教师所津津乐道。初中语文教学应当实施兴趣教育,打造快乐课堂,让学生爱上语文。

在进行八年级上册《使至塞上》诗歌鉴赏教学之前,笔者先在课件上出示了一组图片,呈现了关山归雁、塞北狼烟、落日西下、沙场哀怨和戍客思乡的场景。看到这些图片,学生纷纷感到莫名的凄凉,各个都要一探究竟。笔者又播放了一段琴箫合奏的阳光三叠,在视听双重冲击之下,请学生认真阅读诗歌,围绕图片背后蕴含的深刻意义展开讨论交流。班级气氛异常热烈,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诗歌教学结束之后,笔者还请了几位学生上台,在背景音乐的烘托下进行诗歌朗读。一节枯燥乏味的诗歌鉴赏课变得格外生动,学生精神饱满地投入学习中。

三、提升情感体验,实现人文熏陶

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相比较于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人文熏陶是语文课程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教学优势。课程改革愈发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统一,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进行人文熏陶是贯彻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基本途径,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观。

在七年级下册《音乐巨人贝多芬》一课教学过程中,除了讲解本课生字生词、写作特色方面的知识之外,笔者还补充了贝多芬个人经历的简单介绍,请学生结合课文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初中生对贝多芬早已不感到陌生,小学阶段他们就已经学习了《月光曲》,谈到这个话题学生也有很多想法愿意分享。有学生指出:“贝多芬的音乐成就无人能及,在耳聋的巨大打击下,他都没有消沉下去,这种与苦难作斗争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还有学生指出:“课文以贝多芬日常生活见证人——一位女佣的角度交代了贝多芬日常生活的基本情况,接下来又以一个陌生人的眼光为我们再现了贝多芬的形象。最后,贝多芬亲自开口,袒露了内心世界。从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坚强勇敢的英雄形象,一个与不幸命运作斗争的抗争者形象,让人深深震撼。”笔者充分肯定了学生的见解,请他们将自己的所感所想记录在课本上,时时用来鞭策自己。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体会到了《音乐巨人贝多芬》这篇课文蕴含的精神意义,还加深了对作品主题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有效达成。

语文在基础教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合作学习、兴趣教育、人文熏陶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改革领域三个较受关注的话题。教学实践证明,这三种教学策略极大增强了教学活力,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组织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这三种教学策略结合起来使用,以增强教学效果,促进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车静.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两种方式[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11(9):123-124.

[2]张磊,刘芳.探求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1,7(2):89-90.

作者:严爱红 单位:湖南省长沙县安沙镇唐田中学

第二篇:初中的语文教学策略探析

摘要:语文是语言和文学文化的简称。初中语文是基础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科目,它以初级学生教育作为前提,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作为基础,对学生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作为目标,来进行基础语文教育。语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那么我就来简要分析一下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一、积少成多,不断提高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进行初中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课内课外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过程,老师可以慢慢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清晰的描述出来并写在纸上,方便于日后的回顾以及再次记忆。初中语文课文中有很多古今中外闻名的作家作品值得学习,经典无处不在,积累必不可少。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不光是他们有着精湛的写作手法,更重要的是他们能给读者带来精神层面的教育价值,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进行多种方式的积累,分享赏析优美的文学名句,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对于身边有限的资源进行不断的积累,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还能为我们的阅读和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培养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于所学课文感兴趣,那么学生就会积极主动的进行语文学习。如果老师的教学无聊生硬,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会降低。以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这是一篇描述童年妙趣生活的回忆性散文,描述了一个妙趣横生的童心世界。首先,老师可以以童年为主题来让同学们描述一下自己的童年时光,其次,再介绍一下在本篇文章中出现的桑葚、何首乌、覆盆子、等食物,以及叫天子、油蛉张飞鸟等动物,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最后就可以对文章进行分析与解读,学生们也会带着兴趣进行学习了。对于语文教学,也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也会使学生对于课文的认知更加深刻,理解更加通透,有助于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在每一篇文章中,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深入的了解文章,激发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这会使语文学习的效率大大提高,对于课文中所包含的意义了解更加充分,而且还会掌握更多的课外知识,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使老师收获更加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之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送给他鱼不如教给他打鱼的方法。初中语文学习亦是如此,老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提前预习自主学习高效学习。在上课之前,鼓励以及引导学生进行文章的预习,引导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或者通过相互之间的讨论研究来共同解决问题,在探讨问题时,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老师给予一定的支持以及帮助。在交流过后,全班同学共同讨论问题的最后结果,最后由老师公布正确答案并分析讲解答案,告诉学生讨论过程中的不足以及缺陷。自主学习是一种现代化的学习方式,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自己做主,无人干涉不受外界各种因素影响的行为方式。自主学习让学生提高分析理解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调动学生自我学习的兴趣。

四、别类分门,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等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材施教中,因是指根据,材是指资质,施是指施加,教是指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因材施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了解学生的特性,分析不同学生学习的特点。(2)对于不同学生学习的习惯,要给予不同风格的教学方式。(3)引导学生注意到自己的缺点以及长处,将缺点变为优点,将好的变为更好。(4)对于成绩不同的学生要做不同的引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五、教师自我素质的提高

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只有学得更多才能教给学生更多。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知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知道自身存在的不足,才能更好地解决不足,提升自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平时做事要善于分析,要胆大心细,无论什么事情都无所畏惧,做事沉着冷静!要善于思考,勤于动手!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在实践中强化自我,一步一步做到更加优秀,要比别人优秀,就要付出十倍的努力,努力变得更好。提高自我素质,以满足学生的多方面需求,帮助学生创造探索欲望以及多种潜能。

六、结语

初中语文是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作为基本要求。在初中语文学习中,积累与运用是重中之重,在学习生活中的不断积累会提高你的阅读水平以及写作能力。在学习中,兴趣也是尤为重要,会使学生热爱学习,在快乐中学习。自主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利用时间,掌握学习的主动性。别类分门,因材施教,注意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水平,会使学生的成绩得到更大的提高。提高教师自我素质,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是提高自我的关键。初中语文教学,是学生未来学习的基础,为学生未来的成才做好准备,是每一位初中老师应尽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刘娟,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15年11期.

[2]孙洳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设计的案例研究[J].杭州师范大学,2013年.

作者:白云芳 单位:湖南省岳阳市第二中学

第三篇:初中语文的教学现状

摘要:语文这一学科在初中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各个大的学科的基础,各个学科的教学都是通过语文来进行的,所以语文学习的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各个学科的学习水平。因此,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对于同学们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将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上。接下来,本文将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向大家讲述一下通过日常的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学习力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教学中语文的教学通常是老师教,学生听,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不仅效率不高并且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在本该属于学生的课堂上,学生却作起了旁观者和局外人。而这种被动接受教育的方式会使学生没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思维,一味的听从老师的安排因此很难取得大的进步。因为学生的的个性被压抑,时间长了之后,学生的学习兴趣会降低,学生们变得不爱学习甚至讨厌学习,这样一来学生就没有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老师们讲的兴起,而学生在讲台下,听的昏昏欲睡,效率十分低下。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课堂教学改革也要进行,初中语文新的课程标准对初中语文课堂有着新的要求,它要求教师们恢复学生们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并且要求教师将这教学方式深入落实,在课堂中实现教师与学生的高效互动。接下来,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一些提高学生们学习主动性的方法:

一、改变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策略

教师应该改变教学观念,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认为:课堂是学生与老师互动的过程,它是学生与老师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在课堂的职责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领者,教师肩负着传授知识与方法的角色。而有的教师,往往受限于老师的身份,一板一眼,一味捍卫所谓的“威信”,这种方式只会更让学生有距离感,害怕老师,从而厌恶学习。老师们应该走下神坛,融入到学生之间。真诚的对待与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少一些严厉与责骂,多一些关心与爱护。努力地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想尽一切方法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与个性。最终形成寓教于乐,乐于学习的局面。与此同时,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老师应该首先提高自己的素质,这样才能为学生解惑。教师们可以按以下方法来提升自己:了解与关心每天发生的事,并且有自己的想法。学习教学理念与理论,力求透彻。教师应该紧跟教学改革的步伐,适时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我们应改变原有的让学生单纯接受的学习方式,应该建立和形成一套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式,这些是语文教学最重要最核心的任务。

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

学生有自己的感情和自己的想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将自己的想法和感情强加给学生,这样的做法是不明智的。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们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保护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感受与理解。对此,教师可以在学习活动中成立小组,让同学们在小组中主动交流学习并且在保护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体验的同时,提高学生们主动学习的意识。教师在教学时,为了让学生们有更好的理解与感悟,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小组进行讨论,讨论文章的大意、文章作者写作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教师根据小组的讨论情况进行补充和总结,将学生的思路往正确的方向引导。这样一来,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小组的讨论,学生对于文章就进入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学生们也逐渐体会到文章的精髓,从而也提升了学生们对于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们自主学习的主动意识。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出相应的评价,总结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总结自己的学习方式等。这样一来有利于学生的自我监督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帮助学生们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并促进学生的学习自主意识提升从而达到主动学习。

三、及时反思教学方式

教学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教师在遇到问题时应及时进行反思,归纳教学经验。总结教学应该在备课时和课堂教学后,这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是最为重要的一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怎样解决处理他们是考验一个教师应变能力的关键,因此教师应不断总结反思,不断优化自身的不足,努力为学生们找到一个更好的教学方式。

以上是我对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些浅谈。总而言之,教学的道路上充满着荆棘与艰苦,教师应该有着改革创新的精神,敢于挑战权威、敢于突破传统。我们要不断总结,不断探索。初中的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力,才能谋求课堂上的效益最大化。作为老师,最重要的是引导、引领,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领导者,课堂的组织者,必须时时刻刻尽到自己引导的责任和义务。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学好语文,对语文产生兴趣,使学生的语文水平有显著的提高。而作为学生,应该紧跟老师的步伐,与老师进行讨论,深入贯彻落实老师的教学计划。同时在课前有计划的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课下还应该有针对性的做练习,这是课上45分钟替代不了的。学生还要触发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独立自主地思考与学习。

参考文献:

[1]周苗苗.《初中语文教学适应课改的几点思考》.学术期刊,2011年9月

[2]刘飞雄.《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自主领悟能力》.学术期刊,2015年9月

作者:童星瑶 单位: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猫场中学

第四篇:初中的语文教学方法

摘要:语文教学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时期,包含幼儿园到大学甚至大学之后的教育。由此可见,语文学科在学习阶段的重要性。众所周知,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符合学生心理的教学方法能够大幅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从初中语文教学实际出发,向大家阐述中学语文教学的方法,包含气氛的营造、兴趣的培养、教学方法的改进等,从而帮助初中生在中学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方法;学习氛围;自学能力;学习兴趣

一、营造乐学气氛,激发学习热情

众所周知,孟子之所以能够成为“亚圣”,在后来的人生中取得辉煌卓越的成绩,正是因为在年少的时候母亲想方设法为他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让孟子从中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反观现今的教育,许多教育学家也认识到了环境对学生的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因此,在初中的教育阶段,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营造一个乐学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减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紧张和畏惧心理。接下来笔者将为一线初中语文教师介绍几种帮助教师营造乐学气氛的方法。

首先,一线初中语文教师在营造乐学气氛、建立情景化的教学模式时,要根据当前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组织,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中国石拱桥》的授课过程中,我会先让学习观看一些本地的石拱桥的图片,让他们去观察其中的规律,在学生对石拱桥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及时地引入课文的教学内容,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其次,在为学生创建乐学的情景模式时,老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寻找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法。例如在《安塞腰鼓》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很多学生对安塞腰鼓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安塞腰鼓的表演场景,让学生在感受完安塞腰鼓的壮烈场景之后再进行教学,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升中学语文教学效率。

最后,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老师要充分贯彻落实“寓教于乐”的理念,在教学的过程中多多穿插游戏。例如,在《看云识天气》的篇目中,老师可以为初中生展示不同的云朵的图片,让学生根据课文的知识进行判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以课本为凭借,养成乐学品质

课本是初中语文知识的基本载体,一线语文老师无法在45分钟之内教授过多的知识,那么经过各位专家学者讨论研究而成的初中语文课本就成了一线初中语文教师用于帮助学生养成乐学品质的重要载体。教师所要做到的就是教会学生去挖掘课本里隐藏的知识点,感悟语文学习的魅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利用课文知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拟人的手法描写春风,开拓学生的思维,再把朱自清笔下宛如母亲的手的春风分析给学生,讲授拟人的好处。或者在《世说新语》的品读过程中,让学生用比喻的手法去描写雪,亲自感受不同的喻体所带来的不同的美感,教导学生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其次,通过课文,让学生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例如《伤仲永》,让学生去探究仲永的从指物便能作诗到后来的“泯然众人矣”的根源;在《孙权劝学》中吕蒙的变化与仲永做对比等等。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懂得读书的重要性,从而帮助他们养成乐学的品质。

三、顺应时展,不断更新教学方法

时代在不断地进步,一线语文老师不能依然采用旧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要顺应时展的潮流,响应当下新课改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开展以下几方面的教学工作。

首先,利用多媒体技术做好备课工作,将知识点融入课件中,并把探索性的问题穿插于课件的始终。其次,在课堂的授课过程中,根据人数和学习层次合理划分课堂学习小组,让学生根据课件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最后,由小组代表发言,阐述探究结果。最重要的是,老师在引导初中生思考的过程中,要鼓励初中生说出自己的观点。例如,在分析课文人物形象的过程中,每个学生的视角不同,一个人物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只有综合考量才能使人物形象丰满,也塑造了学生的全局观,对学生日后的发展大有好处。

初中时期的语文教育是小学和高中的过渡阶段,老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为本。从学习气氛的营造着手,加强对初中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以课本为基础,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养成热爱学习的品质。教师还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树立主流思想和正确价值观,让学生逐步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铁军.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与应用[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张福建,牟树勋.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作者:陈晓莉 单位:四川省安岳县特殊教育学校

第五篇: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探讨

摘要: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会抱怨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不高,教学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整个语文课堂略显沉闷,没有预想中的那样有活力。因此,教师要能够及时的对自身进行审视,以求能够以最佳的状态,来迎接接下来的教学,从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学观念;共同发展

语文学习伴随了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从最初进入幼儿园学习简单的说话开始,学生就算是正式接触到了语文教学了,一直到小学、初中、高中,甚至是大学阶段,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都未曾中断过。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语文在学习中所处的绝对重要地位,其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而言是必备的基础知识之一,是学生对其他学科进行学习的必要前提。作为一名奋斗在教育第一线的初中语文教师,更应当认识到语文学习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中,搞好对学生的教学工作,而且由于课堂教学是整个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渠道,因此教师要能够将课堂教学,放到整个教学工作的首要位置,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尝试,从而找到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相关教学方法。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确立,而如何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完全的发挥,这成为了当前教学中教师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

谈及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我们就不得不谈到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之中,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是围绕着语文课本来进行的,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将课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在整个传授的过程中对字词句的讲解极为详细,并会对每一篇课文做相应的深入分析,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绝对的权威,而整个课堂教学的活动,几乎都是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来进行开展的。这样的传统语文课堂是极为枯燥无味的,除了根本无法突显出初中语文教学的特色而外,还不利于学生的正常学习,会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整个语文课堂教学根本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这样一种情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得到了极为有效的改善。在新课改的教学理论中,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就应该是突出一定的教学特色的,除了要保持课堂教学的健康稳步开展而外,还要在稳中求变,尝试着寻求一些新的方式或者新的方法,将其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以求对课堂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构建起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另外,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指出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之中,教师的教学任务不仅仅局限于向学生传递语文课本中的语文知识,还要通过语文课堂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文综合素养。本文我就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结合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及其相关问题,来简单谈一下自己对于语文教学的一些心得或体会。

一、初中语文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

初中语文教师要想让课堂教学不落后于这个时代,顺应这个时代的潮流,就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学习,并不断地对自我进行审视,以求将教学的观念进行更新,能够保证不时的将新鲜的东西引入到教学之中,让课堂教学变得活力四射。教师要能够及时的从传统的教学状态中脱离出来,因为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结对权威,整个课堂就是教师说了算,学生只是去执行教师的命令即可,根本没有表达自己思想的余地,所以整个课堂教学表现出一种沉闷的气氛,学生只是在课堂中闷头学习,教师不知道也不会想要知道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到底如何。转而到了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新的教学形势已经不容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完全的把控,教师要尝试着改变原有的“独角戏”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并与教师形成良好的互动,从而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突显。归根结底,当前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和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师要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和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并引导学生和学生之间就相关的学习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这样整个课堂教学才会活起来,学生才能真正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与此同时,初中语文教师要能够将“学生就是学习的主人”这一教学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弱化自身在课堂中的部分作用,仅在适当的时候予以学生必要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放飞自我,让学生能够真正的主宰整个课堂教学。还有就是,教师要能够将新教学观念搞懂吃透,及时的完成教师的转变,把教学的主体地位让还于学生,并积极的发挥好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的相关作用。

另外,传统教学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尊师重道是学生必须遵从的一大指导思想,但是教师要能够放下自己的架子,从高高在上的“神坛”上下来,引导学生能够进行合理的变通,在保持尊师重道的同时,也要能够合理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及学习的诉求。这样教师才能有效的拉近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能够慢慢的开始亲近自己,愿意同自己进行敞开心扉的交流,从而让师生处于在一种相对平等的位置之上,进一步的对教学效率进行提高。

二、初中语文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区分,以求共同发展

初中语文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保持教学的公平,但是,这所指的是相对的公平。因为,由于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其相互之间必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具体表现为认知水平、智力因素、语文综合能力等,所以,教师如果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统一的标准,为学生制定统一的教学目标,那么结果就是,有的学生能够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而有的学生却不能完成。

然后,我们不妨回过头来看一下,新课程标准中前调的“关注全体学生,促进全体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的得出这样的结论,就是初中语文教师要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不同,在具体的教学中将学生简单的分为“优、良、中”三个层次,分别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求让学生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取得一定程度的提升。同时,教师要适当的对全体学生予以关注,积极的为学生创造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平等的对待,这样才可以让课堂教学的效率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初中语文教师要能够不断的进行学习,在时代的最前沿不断地探索,以求能够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出发,为学生提供最好的语文教学引导,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提高,使语文课堂教学达到或超过预期的效果,让学生能够获得较强的语文学习能力。

作者:王璐 单位:四川省南充市金宝初级中学

第六篇: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思考

【摘要】新的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大力推行,各个学科的教学方式不断变化。初中语文的教学改革也已经被教育部提上日程。根据新的课改要求,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基本教学要求,教师需要转变单一的、刻板的、固有的语文教育教学思路,学习相关的语文教学理论,对在教学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思和反馈,及时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明确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改革;重要意义

受到我国中学教学教育体制的影响,为了应对中考的考试体制,提高初中生升学率,初中生的教育教学在不断顺应教育教学的发展,积极推进改革力度,使中学生教育教学更加适应当代中学生。

一、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初中教师常年沉浸在应对中考而开展的题型创新与研究中,进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直线下降,教学质量也得不到有效的提升。例如:在很多新闻采访中很多初中生反映,受到初中教育体制的影响,初中教师一直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他们只会对学生进行枯燥的“填鸭式”的教育教学,不能积极带动课堂情绪,所以,班级同学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即使不理解,也无法及时反馈给老师。通过这些新闻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当今的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效率低下,对学生的学习思想也产生了极大的束缚和禁锢,如果不加以改进,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例如:家长会期间,我们经常听到教师这样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现状,这名学生上课学习态度不积极,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等,教师觉得学生不好教,而学生回家抱怨语文课太枯燥,语文老师教学没有吸引力等,这样就造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障碍。

二、积极转变语文教学理念,改善语文课堂教学节奏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大力鼓励教师倡导一种积极引导的课堂氛围,形成以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加以重视对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探索与创新,确保语文课堂能够最大程度对学生产生足够的吸引力,最大程度地激发初中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让初中生在语文学习课堂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逐步做到想学、乐学和善学的学习境界。在语文教育教学方面有很多实例,例如,在某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该校教师积极结合教学教育大纲,开创多种教育教学模式有效结合的语文教育格局。在学校中,这种教育教学模式得到了大多数初中生的肯定。这种模式中教师和学生之间通过积极的配合和合作,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探究。创造一种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索的逻辑思维能力,锻炼初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一种自主学习能力,进而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一种高效的语文学习方法,提升初中学生的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三、改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兴趣

初中教育由于受到中考升学压力的影响,传统教学模式一致贯彻一种较为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例如:在语文学习课堂中,主要是教师负责讲授,学生被动的听讲,然后教师在要求学生做大量的习题进行强化。但是正如我们在很多案例中看到的,这样机械的,单一的教育教学方式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本无法有效引导学生,引起学生对于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无法有效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就会造成一种恶性循环,导致初中生语文学习成绩止步不前,教师的教育教学目标无法完成。正如我们所了解的,由于语文学科在教育体系中是一个十分重视人文精神的学科,因此,就要求在教学中语文教育应更加符合新课改提倡的将学生作为课堂教育教学主体的宗旨。

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们仍然无法明确自身的主导地位,无法通过教学模式的转换,进而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自主进行语文学习。例如:在实际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同学互动型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将学生带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学习以及语文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强对于重视学生对课文的感知的培养情况,积极地鼓励学生在课堂中阐述自己的学习心得与想法。

四、灵活的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可以灵活运用某些有特色的情景教学模式、开放式教学模式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充分的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学习语文获得的多种能力,并在应用中得到实践,得到锻炼。积极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探索精神,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最大程度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的课堂情感体验,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通过急时沟通来改善师生关系,使学生信任教师,愿意与教师分享学习心得。这样语文教育教学才能到达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学习不同的课文内容时,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讲文言文时,老师可以采用语文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课堂中分别扮演孙权、吕蒙和鲁肃等人物,并且合理运用文言文与现代文结合的方式进行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强化了文言文相关知识的记忆,同时也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文言文知识的内涵,并且可以提升一些对学习文言文不感兴趣的学生理解文章的意义,提升兴趣。某些老师在讲课文时,也可以采用开放式和体验式教学相结合的方法,针对课文内容编排角色表演,构思一连串的提问,例如:你对于文章的理解是怎么样的?你支持作者的观点吗?你能够提出其他的看法吗?这样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五、总结

随着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更多的先进教育教学方案被引入到初中课堂教学之中,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不能只通过对教学理念、模式与方式进行改革,同时要逐步落实,应用于实践中。

参考文献:

[1]孙喜亭.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2]胡德海.教育学原理[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

作者:乔文煜 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成县城关中学

第七篇:初中的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摘要:在新课标进行教学改革后,初中语文教学方法也进行了逐步优化,其主要的优化目的是为了能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能力的特点,从而优化学生的听说读写的思维能力与语言情感问题,并且让学生从丰富、平等的教学实践活动中获得协调发展,在课堂以及课外活动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各自喜好来进行实践教学,通过趣味教学方式逐步加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以课堂及课外有效的实践活动中探究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有效的引领,拓展学生对语文知识的了解,开展有关语文知识活动,营造语文学习气氛,优化学习语文的外部环境,综合提升学生对语文的学习能力,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要教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目标,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的言语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齐发展,因此作为教师,本着"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中就需要丰富多变,既需要具有高效性,还要让学生热爱语文这一科目,所以以下对于初中语文的教学方法进行讨论。

关键词:兴趣;自主性;多媒体教学;实践能力

一、兴趣是学生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才是教学的根基所在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学生的老师”,学生学习一旦没有兴趣对于语文学习也会感到乏味枯燥,因此没有“兴趣”这样好的“老师”指引,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大大降低,现在许多初中生对于语文学习显得非常的枯燥,认为时间花费在语文学习上是徒劳无功的,所以兴趣才是求知的体现,学习的动机,初中生如果能够被激起学习的兴趣,那么学习效果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是语文学习真正的主人,那么学生如何才能够激发出学习兴趣呢,不仅要考学生自身的因素,更重要的还是依靠教师做正确的引导。

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多阅读小说,利用小说中的任务形象特点和故事发生的各种情节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了解语文知识是与生活事物息息相关的,并且教师让学生背诵课文时要注意方式,不能够以死记硬背的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所背的课文内容进行修改,把背诵内容以一种趣味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眼前一亮,对课文内容和形式全面把握,通过精心修改,逐步让学生认为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相关,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语文教师还要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苏霍姆斯基曾说过“成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一旦体会到做某件事成功后,并且得到老师的赞扬,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热情也会随之加强,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适当的对学生进行赞扬与鼓励,善于补偿学生的“满足心理”,这样学生就会拥有学习的动力。

二、善于抓住学生自主性

初中语文教学应该注重于学生的自主性,从学生的“我不学”到建立在加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基础之上的“自主学”,让学生自我感悟学习的重要性,在自主性意识强烈的基础上达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这种学习动力的推进下不但使得学生学习有效,对于学生的自信心也大大增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从内心就产生“学习使我快乐”的观念,点播学生“会学”的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天赋,让其内心就拥有着对学习有着强大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自主操作,自主探究,自主比较的能力,如教师应多让学生阅读研究文言文和诗词歌赋,针对每一篇文章进行详细的了解,查阅资料对课文进行拓展,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知识积累的满足和学习的快乐,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想有所不同,因此教师要本着“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对教学方法做到分层式和差异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基础能力,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分层要求、分层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都适应各自的学习方法,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有效实现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现代技术的引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对学习的要求也随之增多,为了满足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利用多媒体先进技术,教师可以抛弃课本“模板式”的知识,以课件或动画、PPT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通过眼、口、脑齐发展,多媒体技术恰到其份的运用到语文教学当中,使得知识点化简为易,变抽象为具体,全方位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感官的体验,把学生带入神奇美妙的语文世界,学生能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并且通过这一新技术逐步提高学生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素养,

四、总结

总之,语文学习带给学生的不仅是思维上的进步,更是能力上的提升,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采取合适的方式,让学生从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在教学方法中要具有合理性和有效性,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董付刚.《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年14期.

[2]田振红.《浅析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策略》.《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3年1期.

[3]王玉平.《新课程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1年27期.

作者:徐光灿 单位: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龙门中学

第八篇:初中的语文教学探讨

摘要:当前科技飞速发展,教育事业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说起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教师不光是要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获取知识,还要让学生快乐的进行学习,并能够积极主动得对相关的语文问题进行思考。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必要地引导。

关键词:初中语文;因材施教;兴趣;语感;情感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的学习效率的得到有效的提高,是教师一直为之探索的问题。在日常的教学之中,学生能够将遇到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正确的解决,这是极为重要的一件事情,而要让学生能够对问题予以积极的应对,就要让教师能够顺利的对学生施以引导,让学生完全沉浸到课堂教学之中,教师要能够牢牢把握住每一堂课的开始阶段,切实搞好课堂导入的相关教学工作,让学生能够从一开始就能够认真的进行学习。当然,在初中语文教学之中,其他的相关环节也非常重要,如: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的对问题进行思考,激发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在课后也能够不断的根据所学的内容,去进行不断地调研探索。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持续不断的摸索,以求找到一条引领学生走向成功的道路。由于初中语文教学的方案众多,本文我们就仅选取其中的几种予以简单讨论。

一、因材施教

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基础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再针对学生的基础,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做到因材施教。每一个班级都是由众多学生共同组成,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其相互之间一定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每个学生的语文基础都各不相同,这就使得了语文教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教学的侧重点也要不同。因此,教师可以将早读课的时间充分地利用起来,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学辅导方法。比如,学生如果在前一日的学习中有一些不明白的地方,教师就可以充分的利用早读课的时间,在不打扰其他学生进行早读自习的情况下,来对部分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又如,教师可以在早读课,给学生布置适当的任务,让学生利用早读的时间,将下面语文课中要学习的课文“读”起来,以此来达成对课文内容进行预习的目的,使得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更为顺畅。

二、激起兴趣

我们大家都知道一个极为简单的道理,即“兴趣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起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只有充分的调动起了学生的兴趣后,才能高效的进行语文学习。因此,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起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成为了当务之急。教师要能够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并进行相应的思考,从而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在哪里,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兴趣点,来安排相应的语文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快速的切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比如,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前,可以先使用一首歌、一个故事、一段音乐、一节电影场景等,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引出我们将要进行讲授的相关内容,这样学生就会较为顺畅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当然,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课堂引入时,可以积极的采用创新的教学手段,如:当前较为流行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巧妙的将进行课堂教学引入的内容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全身心的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之中。

三、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活动

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及运用能力,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语文这一门交际工具,为了让我国传统的文化和现代的文化得到完美的融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妨让学生将学习到的语文知识用起来,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的语文知识进行进一步深化。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之余积极的开展多种多样的语文活动,诗歌朗诵、辩论大赛、作文比赛、演讲比赛等,这些都是切实可行的。这些活动的开展,既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对语文进行学习的兴趣,又能让学生将学习到的语文知识进行全面的运用,从而能够从根本上促使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而且,教师要在举办这些活动时,摆正举办活动的最初目的,要通过活动的开展,切实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水平。同时,还要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的性格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使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得到极为明显的提升。站在初中语文教师的角度而言,教师既要教给学生必要的语文知识,又要教给学生获取相应语文知识的方法,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行为方面的教导。反正,教师的最终教学目的是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将目光放长远一些。

四、培养语感

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最为基础的就是对学生的语感进行培养,这也是学习语言的必要一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生的语感强了,语文学习的能力就强了,反之,学生的语感弱了,语文学习的能力就相对弱了。而这里我们所指的语文学习能力,包含了语文学习中的诸多方面,如:语文理解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等。提到语感,其实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东西,其基本包含了语文知识中的所有方面,语音、文字、词汇、句子等,都是属于语感的范畴,这些可以说是语文学习中最为基础的知识,也是最为关键的知识,学生如果能够顺利的将这些知识进行了解和掌握,那么语文学习成绩就能得到保证。换言之,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是语感培养的必要条件,也是语感培养的前提条件。究其根本,语感是语文学习中的一种技巧,语感是通过语文学习获得的一种能力,其是极为抽象的一种概念,可又是真实存在于我们的语文学习之中,既是语文知识的具体表现,又是语文知识的升华提高,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训练,才能够具备语感这种能力或技巧。

五、升华学生的情感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不断的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激发起学生对语文进行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的参加各种语文活动,从而培养起了学生的语感,最后需要做的就是,要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使学生能够透过语文教材中的文本读懂其蕴含的情感,然后从情感体验的角度对文本进行二次理解,从而让学生能够真正的搞懂文本所要表达出来的真实内涵,从而让学生通过学习到的语文知识来进行不断地衍生,从而创造出新的语文知识,进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

归根结底,初中语文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缓慢过程,教师要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按部就班的对学生施以教学,从而让学生能够培养其相关的语文能力,让学生能够从本质上吃透语文的内涵,从深层次来体会感悟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最终做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融合,这样学生才能够学语文、学懂语文、乐于学懂语文、乐于学懂语文之乐趣。

作者:李婷婷 单位:西充县复安乡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