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现代中英电影的招贴设计艺术特征

现代中英电影的招贴设计艺术特征

摘要: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的设计师对电影招贴的研究在不断创新发展,在力求准确传达电影信息的同时,更注重电影招贴自身独特的风格以及创意的表达。文章分别以中国设计师黄海和英国设计师JeremySauders为例,选择各自具有代表性的电影招贴进行分析,通过中英两国电影招贴艺术特征的对比,发现中国电影招贴注重传统文化艺术的融入,以营造独具民族性的意境;而英国电影招贴则更重视招贴的形式感设计。

关键词:电影招贴;宣传;中国传统元素;民族性

1电影招贴的概述

电影招贴又称为电影海报,它是伴随着电影而诞生的。电影招贴是将摄影、绘画、排版等设计方法融为一体,再配上电影名、编剧、导演、演员等姓名以及制片公司,准确生动、简单明了地向观众传达信息的一种宣传方式。电影招贴是连接影片和观众的桥梁,是电影的“名片”,亦或说它是电影的一件嫁衣,人们很可能会因为一张好的电影招贴而对这部电影感兴趣,这就足以说明一张电影招贴对电影的重要性。

2电影招贴的重要性

近几年来,世界各国的设计师突破各种常规,在准确表达电影信息的同时,将自身独特的风格和创意加入到设计中,因此世界电影市场上出现了风格各异的优秀电影招贴。而不同时期的电影海报也反映了其不同的时代特征,所以电影海报也具有记载电影发展历程的作用,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1]。本文拟对中、英两国的电影招贴艺术特征进行比较与分析,以利于挖掘中国电影招贴的民族性文化特征,促进设计师对中国电影招贴设计中民族性的深入研究,让中国的电影招贴在融合现代设计方法的同时,更加注重自身的民族性特征。

3现代中英电影设计师招贴设计作品分析

本文将以中国设计师黄海和英国设计师JeremySauders为例,选择他们比较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进行分析,来挖掘电影招贴作品中的民族性特征。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展以及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每一位设计师都接受过现代设计思想的洗礼,因此,设计的电影招贴风格呈多元化。

3.1现代中国电影招贴设计师作品分析

近些年来,中国的专业设计师逐渐加深了对电影以及设计民族化的研究,一些设计师创造了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风格相结合的独特新风格,他们凭借自己独特的风格开始与国际电影专业招贴设计进行竞争和交流,这让中国的电影招贴开始向多元化发展,开始走向世界。在众多优秀电影招贴设计师中,有一位设计师脱颖而出,他就是“为电影做嫁衣的人”———黄海。黄海,招贴设计师,曾为《黄金时代》《道士下山》《太阳照常升起》《一代宗师》等电影设计招贴。在此,将以《黄金时代》的电影招贴设计为例,分析中国电影招贴设计。《黄金时代》中国版招贴分为天地款和笔锋款,两版招贴都以主角萧红为主进行设计。不同的是天地款招贴以泼墨的形式塑造背景,以线为骨,以墨为肉,塑造出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而萧红所站的位置则表达出主角生活在这样一个烽火乱世之下。她凝视着远方,双手紧握,表达她虽处乱世,却追求独立自由,不愿随波逐流。而笔锋款电影招贴,是将文字进行解构,分解成一笔一划,凌乱的笔画就如一道道冰冷虚幻的墙,各色人物掩映其中,实与虚,远与近,层次感十足。中国台湾版招贴以一片飘在天水之间的羽毛来暗喻萧红,即使身处乱世,也要追求自由。美国版的招贴则运用图底转换的手法来设计招贴,一只金灿灿的金属质感的钢笔静静地屹立在招贴之中,笔尖的镂空与萧红孤傲的剪影相融合,萧红将手中的笔当做武器与当时的社会做斗争,即使是乱世,却造就出她如黄金一样丰裕的灵魂。日本版电影招贴采用了日本观众比较喜欢的水墨和爱情元素,天地水墨之间男女主角嬉戏,着重突出了萧红的爱情。韩国版电影招贴则注重萧红的侧影,萧红深情含泪的双眼扣人心弦,再与水墨手法相结合,为电影增添了几分感伤。无论是中国版、中国台湾版、美国版、日本版、韩国版的电影招贴设计,都表现了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主角萧红所创造的黄金时代。除了电影《黄金时代》招贴设计以外,还有很多电影招贴也是运用了同样的设计方法。例如:《道士下山》的电影招贴运用了中国传统绘画大写意的方式,气势恢宏的大山与乌云之间屹立着一个渺小的道士身影,一场江湖风雨仿佛呼之欲出。又例如《白银帝国》的电影招贴,主人公端坐于水墨之上,象征着主人公的文化底蕴。无论是黄金时代的电影招贴还是其他的电影招贴,它都代表了中国电影招贴设计的一种潮流,将中国传统元素、传统美学思想与现代电影招贴的设计手法和理念相结合,注重传统文化的精髓、注重招贴的构成要素对主题的渲染、注重各种修辞手法的使用,在电影招贴设计中寻找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让设计与心灵对话,诠释出电影所要表达的内容与内涵。

3.2现代英国电影招贴设计师作品分析

中国发明的印刷术传入欧洲后,在欧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1472年英国的出版商威廉•坎克斯顿为了宣传宗教内容的书籍用印刷方法制造出来第一张英文招贴,这标志着西方招贴时代的开端,英国的近代广告招贴史也从此开始。英国人沃克在1871年设计的戏剧招贴“白衣女士”曾轰动了伦敦设计界,被认为是英国最早的现代招贴设计。1896年一位名为保罗的英国人在奥利比亚大厅放映了名叫《多佛海的狂浪》的商业电影,为此拉开了英国电影发展的序幕。英国的电影早期发展比较缓慢,创作的电影数量也比较有限,直到战争阴影消失之后的20世纪6、70年代,电影飞速发展的时代才到来。从20世纪6、70年代英国不同题材的叙事风格、20世纪80年代英国开始在国际影坛上崭露头角,到20世纪90年代,英国的电影在数量和质量的发展上迈上了新台阶。近几年来,虽然曾有短暂的迷茫,但是英国的电影走出困境,一直在向世界多元化发展。英国的电影招贴也随着英国电影的发展而发展。在众多电影招贴设计中,JeremySauders设计的电影招贴引起了人们的注意。JeremySauders,英国设计师,专注于电影招贴设计,很多著名电影的精彩海报都由他设计,例如《四月三周两天》《意》《拿错金盆洗错手》《隐形的格里夫》《动物王国》等。《拿错金盆洗错手》是一部喜剧电影,讲述了一出匪徒闹剧。英国人的幽默和美国人的幽默是不同的,美式幽默是一种行为夸张、直白的幽默,而英式幽默则是一种含蓄、需要细细品味的幽默。英式幽默多是以讽刺、自嘲为主题,幽默中的情绪往往藏在表面以下,导致有时候其他国家的人难以感受到,英国人的幽默也可以说是一种绅士的幽默。这部《拿错金盆洗错手》的电影招贴也是这样的,设计师为每一个土匪设计相对应的滑稽形象,较为规整地排列在海报之上,黄与蓝、黑与白的对比,让整张招贴看起来十分有趣,但又蕴含着一股讽刺的意味。《隐形的格里夫》的电影招贴设计也融入英国人特有的幽默,设计师JeremySauders选择了主人公身穿黄色长衫、头戴黑色礼帽的形象,将主人公隐藏在黑色、黄色之间,与电影内容相互呼应。除了英式幽默之外,英国的电影招贴也非常重视形式美,电影招贴《四月三周两天》的设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招贴以其怀旧、浑浊的黄色色调和女孩们扑朔迷离的眼神来表达两位女孩面临困境时的茫然和混乱,招贴中最有特色的便是右对齐的红白文字,文字的排列让整张招贴具有层次感。从《拿错金盆洗错手》到《四月三周两天》等众多电影招贴设计中,可以看得出JeremySauders是一个设计风格多变的设计师。设计师JeremySauders与现代很多招贴设计师不同,他设计的电影招贴较少采用特殊效果,这与美国的电影招贴有所不同,美国的电影招贴会注重商业化,强调夸张的视觉表现,让观者在原始的视觉冲击下激起观看电影的欲望。同时,他会将自身对电影的理解以及英国特有的民族文化融入到电影招贴的设计中,设计出来的电影招贴值得观者细细品味。

4中英电影招贴的异同

随着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各国的电影招贴逐步向大众化、国际化、多元化发展。与此同时,地域性、民族性的电影招贴也越来越被重视,形成了各国独特的设计风格。4.1中英电影招贴的文化性在众多国家中,中国和英国都有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民族文化,而且中国和英国的电影多以历史和文学作为主题,都十分重视对传统文化产业的发扬,因此中国和英国的电影中蕴含着浓郁的传统文化色彩,极具本国的民族和历史特色,这也导致中国和英国的电影招贴多含有各自的传统文化元素,且极具代表性。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是一座蕴藏丰富的宝库,对招贴设计有着深刻的启迪与借鉴作用[2]。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意蕴深远,设计师们可以从书法、剪纸、水墨山水等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寻灵感,将这些灵感元素融入自己招贴设计中,创作出符合中国观众的心理需求、突显民族性、表现形式丰富的电影招贴[3]。英国政治是独特的,它执行的是传统君主制与自由民主制并存的政治体制,同时,其传统文化的悠久以及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因此英式幽默在电影招贴中的运用较为常见。4.2中英电影招贴的艺术性从电影招贴《黄金时代》到《道士下山》再到《白银帝国》,泼墨、笔锋、梅花、水墨、山水等这些中国传统元素的融入,让每一张招贴形成自己独特的意境,且富有韵律感。而英国电影招贴则更重视招贴的形式感设计。从《拿错金盆洗错手》的抽象形象设计,到《隐形的格里夫》的简约设计,再到《四月三周两天》的文字设计,都体现出英国招贴形式的多样化。

5结语

电影招贴是电影宣传中必不可少的方式之一,电影招贴不仅传达电影的内容、情节、角色等,还蕴含着深厚的社会意义。一幅好的电影招贴是需要根据世界不同地区观众的文化和习俗进行创作,它既要准确地向观众传达电影信息,又要让观众获得审美愉悦。无论是中国的电影招贴还是英国的电影招贴,甚至全世界的电影招贴亦是如此,都需要满足这样的特征。21世纪是一个读图的信息时代、影像时代,随着人们对个性化的需求以及设计形式感的追求,电影招贴也要紧跟这样的趋势发展,呈现一个多元化发展的状态[4]。中国电影招贴设计的一种潮流是将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方法相结合,兼容并蓄,形成了属于自己的设计风格,成为一种独特的视觉艺术,极富有设计感和装饰性;而英国的电影招贴设计则普遍呈形式多样化的趋势。电影招贴是一种视觉文化,亦是一种公共艺术,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人们拥有越来越敏锐的视觉感官,这也给我们的电影招贴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对于中国的电影招贴设计师来说,漂亮的设计并不一定是好的设计,而好的设计一定是合适的设计。现代电影招贴设计师需要学会中西合璧,但是要以中为主,形成民族个性,使我们的民族文化不断传承,让电影招贴在“国际化”中大放异彩。同时,中国设计师们还应该提升电影招贴的艺术性。当观众走出影院,脑海中还浮现出电影招贴的艺术画面,让人经久不忘、回味无穷。这样设计出来的电影招贴将成为影响一代或几代人的艺术作品,它也必将成为不朽的艺术经典。

参考文献

[1]李晓晓.王家卫电影海报设计艺术及其商业性研究[J].湖南包装,2017,32(1):72-75.

[2]黄曦.谈民族文化与招贴设计[J].湖南包装,2008,23(1):34-35.

[3]张庆国.浅谈现代广告招贴中的中国传统文化[J].大众文艺,2014(20):115.

[4]马菁.解读现代电影海报的图形设计[J].电影评介,2007(23):27+29.

[5]吕伟.从中国元素到中国风格———浅谈设计的中国元素和中国的设计风格[J].科技资讯,2010(33):246.

作者:周媛媛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