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职校审美教育问题思考

职校审美教育问题思考

本文作者:李景、赵禄 单位:武汉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美育意识淡薄不仅表现在校方队美育的重视不够,还表现在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对于审美的认识不够。从职业技术院校来讲,大多院校的教育理念重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旨在就业的需求。职业技术院校大都秉持就业先导的教学理念,因此授课主要是让学生爱好并熟练掌握一些特殊的技术技能,就可以轻松应对毕业时的工作问题。从就业的角度看,用人单位不仅限于获得一个简单的人力资源,更要求所用人才具有创造精神的真善美合一的化身,能够融入并建构企业的品牌文化,掌握“直觉的知识”。从课程设置方面来讲,诸多的人文素质课,比如美育方面的课程,通常都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选修课,课时量少,随意性大,课程安排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全凭少许学生的兴趣和意志来参与。原本美育方面的师资力量薄弱,有品位高质量的美育老师更是少之甚少,如此稀缺的授课老师却由于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常常只能授之于美学理论之相关枯燥的哲学辩题,教学模式非常单一,很难在实践中引起学生的兴趣,上课的学生即越来越少,选修课也只是半途而废,任课老师也只能作罢。应该说,美育的教学工作对任课老师要求很高,深厚的美学理论基础是基本,丰富的人文知识和综合的艺术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各职业技术院校审美教育活动开展甚少,某些院校甚至对审美教育相关活动根本置之不理。如此一来,职业院校的学生审美能力严重匮乏。那么,出现许多学生面对设计图纸可以在技术上津津乐道,却在品赏上哑口无言也不足为怪了。

纵观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很难与主流文化和主流审美观念融合,大都流于形式,不过是把美育把美育当作学生课外活动链条上的可有可无的填充,草草了事。在践行国家在文化审美教育政策方面展开工作被动而拖沓,为吸纳商家赞助,将商业娱乐引入校园,重热闹的外在形式而不在意活动的教育本质和功能。审美教育以感性娱乐为基础,“把感觉材料联合为完整的形象”,但本质在于理性知觉的教育活动。职业院校在进行庸俗的商业娱乐活动,虽然让学生感受到一种感性刺激和娱乐,得到一定程度的放松,但是其对于学生背后的审美感官教育带来不可弥补的伤害!譬如,正流行在全国各个学校的骑马舞,源自于韩国歌手PSY《江南Style》(GangnamStyle)里的舞蹈。此舞蹈简单易学,采用一种挖苦、嘲弄的手法,制造搞笑效果,引起广大观众的喜好,然而,其在制造搞恶的笑料同时,不仅否决了大学生的审美理解,更会使学生产生道德模糊的意识。大学生如果长期追求这种庸俗感官娱乐,满足于快餐式的低俗审美文化和标准,就会使他们的审美能力弱化甚至扭曲,以丑为美,在道德素养上更是一种无形的冲击,难以树立学生崇尚善良的仁义道德。

职业技术院校辅导员和班主任在美育教育方面只一支重要的力量。然而,学工工作的中心似乎局限于对学生道德思想的教育,人生的启迪和引导,在美育方面并无大的施展。《马克思教育思想研究》提到:马克思不仅有美育的思想,而且丰富和精辟,这毫不奇怪,在他的全新的一般世界观指导下,他既提出了全新的教育观,也提出了全新的艺术观。……个人要真正实现全面发展,艺术审美方面的教育,也毫无疑问占据应有的位置。因此,作为对职业技能院校的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和引导的思想教育工作者,更应注重美育与思想教育的融合,增强他们的审美能力、素质、观念,而不是把他们培养为一个简单的“工厂机器”。如今,90后成为高校学生的主体,他们热情好动、奔放自由,大量说理教育为主的传统教育,不仅政治化倾向严重,而且难以满足90后学生的心里接受需要需求,并容易产生逆反情绪。这就要求我们,顺应学生的心里特点,采用生动形象的审美教育方式,潜移默化地让美的感受和需求融入他们的心中,构建和谐美好、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在实现自我健康完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美育是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并藉此在帮助大学生来正确地“审美”,“美育”从人的成长开始就具有独特的功能并发挥着特殊的作用,一个人心里如果缺失了“美”或者没有自己独立的审美价值观,那么,他的人生犹如行尸走肉,虽然技术精湛,专业精通。然而,在情感认知和道德规范上却犹如一张白纸,只是一味地随波逐流!朱光潜先生说过:“人心之坏,由于‘未能免俗’。……‘俗’无非是缺乏美感的修养”。从长远角度来看,职业技术院校的审美教育的缺失对于中国人才的健康发展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必须从现在开始高度重视审美教育。“美”是多样丰富的,这就要求职业技术院校的审美教育,应该追求多途径、高效能、全方位的综合效应,从具体的现实出发,尽可能开创适应职业技术院校90后学生并被其接受的方式方法,将审美教育渗透到整个教学和教育的现实工作中。

(一)设置审美教育必修选修课

要想提高职业技术院校的审美教育程度,从校方领导、教师,到学生都必须加强对审美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形成审美教育的理念,增强审美教育的意识。审美教育理念应遵循马克思所揭示的“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人类实践活动原则。学校在课程设置中,在保证德育课时的基础上,适量增加美育课!对于职业技术院校来讲,将美育课程设置为一门必修课难度较大,但是成为一门必修选修课却是有可行性的。在美育课程选择上不能只是简单地开设单纯美学理论课程,而是应充分地将艺术、美学理论、美育理论和实践课程有效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通过学习美学和美育理论,让学生了解美的本质,美的对象特征和规律以及审美价值观,以此来引导对艺术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最后通过实践来表现真正的美。这就对审美教育的授课老师从思想、学识和实践能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面对师资短缺,院校若由于办学条件的限制,或许可以从政工系统中培养一部分专业师资力量,既节省了成本,又是人力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高标准高水平地构建一支美育师资队伍,树立审美意识,将美育在潜移默化中参透到教学中。大教育家蔡元培所说:“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没有与美育无关的。”因此,专业老师也应注意自己的审美修养和意识,会在不经意之间流露并影响学生的观念,如理工科类学科,讲究对称对称美;技术类学科,讲究整体和谐美,比例美。如此稍作延伸,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二)丰富规范校园文化活动

“美是难的”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总结如是说。但是,美存在着丰富多样的具体形态,包括三个方面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存在!因此,我们感受美和接受美的教育触手可及的同时也难以形成规范!真正的审美教育,应该排除功利性,不为就业,不为私心,囊括美学文化的追求,高尚的人格和情感特质、精品艺术的鉴赏,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做到这一点,仅仅依靠学科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高校师生在长期教育实践中所创造的反映高校师生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中具有校园特色的文化活动和文化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及活动是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渠道和载体,展示美,表现美,学生在其中感受美、体验美和欣赏美并激发他们创造美。因此必须长期并不定期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让美包围整个校园,处处都是美的气息感染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三)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强对审美意识的教育

无论是高等学府,还是职业技术院校、三本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一直在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上,大都采取大道理,小道理一遍遍引导和说服,殊不知对于大都已经成年的90后学生来讲,“孟母三迁”、“铁锈磨成针”的故事学生早已烂熟于心,教育效果并不明显!从审美层面上讲,一个人对美感的认同程度和方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只有审美观点和趣味成为心理气质的一部分并且影响到人的行为准则,才能真正谈到审美修养”美是活生生的个别的具体的事物,美育则是通过一种感性令人动情的悦耳、悦目的综合形象,诉诸人们的感情,影响人们的行为。把美的感性特征融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就可以减少或弥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化、教条化、抽象化的不足。譬如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学习十八大精神的活动,对于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尽量少采用教条式的宣读背诵方式,让学生不解其意而被动接受!在阐释科发展之深刻含义的时候,可以采取环境今夕图片对比、播放展览关于自然生命之不可抗拒的影片和艺术品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欣赏美的外在感性时,运用联想和想象,在不自觉中认识到美的对象所蕴含的意义以及它所具有的教育作用。美育超越功利,学生在接受的时候不会为“压力”所迫而排斥,由于形式上的自由,学生在获得情感愉悦的同时,认识得到深化,思想得到感化,情感得到净化和认同,智力得到开发,其特殊效果是一般说教式方法难以达到的。

90后的大学生必定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肩负着传播高层次文化的重要使命,是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展现在世界之面的重要力量。职业院校的学生也是其中一份子,有责任和义务将美的事物代代相传。总而言之,审美教育对于塑造职业技术学院的文化,对于提升学生审美和创造能力,培养和谐完美的人格,对于促进整个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都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人类的发展不光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也需要美的思想意识。审美教育必然成为当代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