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商品经济理论范文

商品经济理论全文(5篇)

商品经济理论

第1篇:商品经济理论范文

虚拟经济的功能及作用

按照经济运行方式的不同,我们将整个经济系统分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个部门。在虚拟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虚拟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实体经济成长的基础之上的,可以视为是实体经济的衍生物。随着经济虚拟化程度的加深,虚拟经济逐渐脱离实体经济成为一种独立的经济形态。那么,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系统,虚拟经济的日益膨胀和独立化运行会对整个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或者说虚拟经济在整个经济的运行中究竟扮演着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具体来说,虚拟经济部门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一)资源配置功能

古典经济理论认为,相对价格及其变化决定了资源的流向,是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的基本决定因素,这就是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原理的核心思想。在经济日益虚拟化的今天,相对价格机制的作用不断被削弱,虚拟经济部门日益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从国际范围来看,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后,美国通过向全世界提供各种金融资产实现了全球财富向美国的转移,并实现了在低通货膨胀率的情况下美国经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经济的持续增长。按照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储蓄率的高低是决定一国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但是,美国的国民储蓄率却非常低,甚至可以说微不足道。1995年,美国的个人储蓄率只有5.7%,2005年至2007年间这一数字几乎等于0。2007年底,美国平均家庭债务余额占其可支配收入的比例达到了创纪录的133%,1992年至2007年间,美国年均实际经济增长率达到3.2%,美国是如何在如此低的储蓄率的情况下实现了较高的经济增长率的呢?答案只有一个,即美国凭借其发达的虚拟经济系统从世界上其他地区吸取了大量资源来实现了自身的经济发展。美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约为6%,却消耗了世界35%的资源,美国在实现经济增长和满足其挥霍的日常消费的同时,把环境污染、资源枯竭、血汗工厂和健康问题留给了其他国家。所有这一切也只能在美元充当国际本位货币和虚拟经济的发展为前提。欧元自其诞生之日就没有停止过谋求世界本位货币的努力。当前,欧元在世界官方外汇储备中所占的比例约为26%,仅次于美元65%的比例。欧元也凭借其不断上升的国际货币地位,加速向世界提供各类债券和有价证券,占有和消耗其他国家的资源和财富③。在流动性过剩的今天,房地产由于其相对稀缺和不可再生的特点,日益受到市场流动性的青睐,房地产业聚集着越来越多的资金,成为重要的资金聚集地。我们看到在世界各地,越是经济发达的地方,房地产价格越高。对当地经济来说,较高的房地产价格可以吸纳其他地区的多余资金,在本地产生资金聚集效应,有利于加快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在经济虚拟化的今天,主要是虚拟经济而不是相对价格机制调节着资源和资金在国际间的流向和配置[3]。事实上,随着1976年牙买加体系的确立,浮动汇率制度成为世界、特别是发达经济体之间的主要汇率制度安排,实际汇率越来越接近其购买力平价水平,由相对价格机制所主导的国际资源流动就逐渐失去了动力。

(二)流动性储备池功能

所谓流动性储备池,是指一定时期内,暂时或永久游离于实体经济循环之外以获取高额利润为目的而滞留于虚拟经济系统内的货币资金。当前,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房地产市场、期货市场以及各类收藏业等虚拟经济系统积聚了大量的货币资金。由于受生产成本和技术的限制,实体经济部门的利润率是不可能在短期内有较大提高的,并且在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的作用下,实体经济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甚至会出现利润率的下降。虚拟经济本质上是一种“以钱生钱”的活动,决定虚拟经济部门利润率的关键因素就是货币的可得性,只要有货币进入,就会有利润被创造出来。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进入了不断增长的经常性贸易逆差时代,从1982年的52亿美元一直上升到2007年的7000多亿美元。同时,美国各级政府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也不断提高。这种持续的“双赤字”在世界范围内催生出了大量流动性。1999年,欧元正式诞生,为与美元争夺货币霸权,赢得贸易竞争优势并获取巨额“铸币税”收益,也加入到了滥发货币的行列。正是美国和欧洲自私的内外政策,造成了当前全球性流动性泛滥③。但是,世界流动性虽然空前膨胀,而世界各国的物价水平却保持了大致的稳定,出现了所谓的“货币失踪之谜”现象。那么,海量的货币哪里去了?唯一的解释就是虚拟经济系统吸收了大部分的流动性,最终推高了虚拟资产价格的大幅上升,而实体经济部门的价格保持了大致稳定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即流动性储备池通过自身近乎无限的储藏能力吸收了海量市场流动性[4]。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说虚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稳定实体经济的积极作用。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通过M1、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和PPI(生产者物价指数)的大致关系来发现这一规律。图1显示,20世纪70年代之前,美国M1的变化与CPI和PPI之间还有较为一致的关系,它们的变动方向大体相同④。此后,三者之间的走势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CPI和PPI的变动趋势还是基本一致,但货币供应量的变动趋势却与它们逐渐分离。我们以1986年为例,当年美国M1供应量较上一年增长了16.9%,而同年CPI只上涨了1.9%,PPI甚至下降了1.4%。若考虑政策的时滞效应,1987年的CPI和PPI比前一年也只分别上涨了3.6%和2.1%。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大多数年份里均存在类似情况,特别是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这种现象表现更为明显。随着美国经济虚拟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虚拟经济系统日益成为聚集流动性的主要场所,“多余”的货币进入了虚拟经济的流动性储备池,这是造成货币数量与物价水平分离的根本原因。货币主义大师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自始至终是一种货币现象,即过量的货币发行一定会导致通货膨胀。对于实体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经济体系来说,这一结论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我们看到随着经济的虚拟化,这一结论并不完全正确。

(三)货币创造功能

金融发展,特别是金融创新使得我们越来越难以对货币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从本质上来说,货币就是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务。在经济虚拟化的今天,货币供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场力量内生决定的,而不是外生可控的。当前,非银行金融机构已经成为货币创造的重要力量,实证分析表明中央银行对货币创造的影响力在逐渐减弱,从而使货币供给变得越来越具有内生性。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导致了内生的货币创造,虚拟经济系统可以根据需要来创造必要的金融资金。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苏联的解体和冷战的结束,大量物理学家和数学家涌向华尔街,金融工程学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兴起,各类金融创新不断出现。金融创新的原动力一方面是金融机构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规避政府监管。本世纪初,随着互联网经济的破灭,美国经济进入了下行通道,为稳定经济和就业,2001年,美联储在一年之内将联邦基金利率从6%降至2%以下。在极其充裕的流动性的刺激下,房地产业以及各种金融衍生品在美国迅速膨胀,房地产抵押债券(MBS)、债务抵押债券(CDO)、信用违约掉期(CDS)等金融产品在美国蓬勃发展,并通过与其他国家的资本项目交易输往世界各地。金融衍生品作为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务,从本质上说也是广义货币的一种。因为作为债务凭证,此类债券可以作为支付手段或质押,在实际流通中执行着货币的职能。正是因为虚拟经济的发展,货币所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宽泛。由于虚拟经济系统内在的不稳定性,各类金融产品的价值也往往在短期内发生剧烈变化,对货币需求的变化预测也经常会出现显著偏差,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和名义产出增长等变量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不稳定。正是由于货币数量越来越难以测度,在实施货币政策时,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逐渐放弃了对货币数量的控制,而是根据物价水平的变化通过利率这一中间变量进行政策操作。

虚拟经济研究的理论价值

(一)虚拟经济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实经济运行

虚拟经济是一种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和信用深化而出现的新型经济活动。当前,虚拟经济的重要性已经超越了实体经济,成为发达国家主要的经济活动。在经济虚拟化的今天,虚拟经济已经取代了相对价格机制,成为市场经济中主要的资源配置手段。从这一视角出发,我们就能很好地理解当前的国际经济秩序。美欧发达国家凭借美元和欧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及内部发达的虚拟经济系统,消耗了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大量资源和产品,这也造成了被麦金农称之为的“去工业化”现象,即虚拟经济的兴起和实体经济部门的相对衰落。因为,通过股票、债券和各类金融衍生产品,甚至各类概念和创意等“清洁无污染”的方式就能获取高额利润,何必再去费时费力地去生产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呢?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通过向美欧等发达国家输出大量日常消费品和其他初级产品,换到手中的是没有任何内在价值的美元和欧元纸币。通过这种交易,美欧满足了其日常消费需要,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其国内就业及生产能力过剩的问题,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相互需要,所以这种模式具有很强的惯性。当然,这种“游戏”的前提是美元和欧元的国际本位货币地位。所以,与传统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不同,即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提供廉价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倾销工业制成品。今天的实际情形是发展中国家往发达国家输出产品,而不是相反。这一逆转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虚拟经济的发展所形成的新的经济形态[5]。因此,通过虚拟经济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当前的经济运行机制,采取措施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

(二)虚拟经济研究有助于我们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社会的信用化程度也比较低,虚拟经济是作为实体经济的衍生物而存在的,其价格也不会脱离其所代表的实际资本价值太远。随着商品经济和信用的发展,虚拟经济逐渐脱离实体经济而呈现出独立运行的态势,例如各类高级金融衍生品的出现,其本身基本上不与任何实际资本发生联系。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统计,2008年6月,全球金融衍生产品的名义价值高达684万亿美元,十余倍于当年的全球GDP总量。2007年年初,在美国次贷问题浮出水面之前,仅信用违约互换(CDS)这一类金融衍生品,其市场价值就达到了63万亿美元,亦相当于美国当年GDP的数倍⑤。只要有货币资金进入虚拟经济系统,虚拟经济就可以通过自身的运动创造出大量利润,这也是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加速膨胀的根本原因。虚拟经济的发展对实体经济有其有利的一面。例如,可以吸纳市场上过多的流动性,稳定实体经济部门的价格。但是,任何问题都有其两面性,从根本上来说,虚拟经济系统不可能完全切断与实体经济部门之间的那点哪怕是极其微弱的联系。一方面,在虚拟经济膨胀时期,会有大量资金进入虚拟经济部门,即使是在流动性膨胀的情况下也有可能造成实体经济部门的通货紧缩。另一方面,虚拟经济过度膨胀的后果一定是发生经济泡沫,而只要是泡沫肯定会破灭,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一旦人们的预期发生逆转,虚拟资产价格就会急速下挫,这时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就会有大量资金进入到实体经济部门,会对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行带来巨大扰动。如何动态地把握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合理比例,避免经济的过度波动,虚拟经济研究将我们认识这些问题提供一个新的分析视角。

第2篇:商品经济理论范文

从历史看,商品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社会分工。在社会分工存在的条件下,各个生产者只生产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但他们生产与生活的需要则是多种多样的。生产的单一性和需要的多样性矛盾只有通过交换途径才能解决,从而也就产生了交换的必要性。生产力越进步,社会分工越发展,需要交换的产品数量和种类也就越多。交换的必要性和交换对象的增多性表明,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存在的必要前提和一般基础。第二,生产条件(生产资料、劳动力)属于不同的所有者。社会分工只决定了产品交换的必要性,但不能决定相互交换的物品采取商品形式(交换的等价性)。决定物品交换采取商品形式的基本条件是,生产条件的不同所有者有着平等的独立权利,即利益的独立性。交换的平等原则,即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于是,商品经济从而市场经济得以形成和发展。社会分工和生产条件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共同决定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存在,决定了经济的联系形式必然是商品经济,亦即市场经济。

与商品经济如影随形的便是市场,市场随商品经济的产生而产生,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市场的发育程度是反映商品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当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社会分工愈发精细化、专业化、集约化、社会化,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成为社会主导经济形式,一切物质产品均纳入市场之中,形成一个无处不在、无所不包并受市场机制调节的市场体系,由此便形成了市场经济。

要说明市场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其次要阐释生产力发展过程的不可逾越性。阐释生产力发展过程的不可逾越性,其实是说明生产工具使用的客观性与递进性。历史上,人们根据获取物质资料方式的不同,将人类社会划分不同的社会形态。获取物质资料或者创造物质资料的方式就是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包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体中,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实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与生产关系相比,生产力是基础性、根本性的因素,它对生产关系的作用是第一位的。一切经济形式和社会形态的产生与发展,其客观根源都在于生产力发展的性质、水平、特征,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图1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形式、社会形态之间的具体联系及其各自的发展特征。图1中,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视为人类历史发展的纵坐标和横坐标。横坐标表示生产关系的变化情况,自然经济、商品经济、计划经济作为坐标尺度,以经济形式记录生产关系进步的足迹。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经济形式是集中体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外在形式。

纵坐标表示生产力发展水平,选择生产工具作为坐标尺度:一是生产工具是划分经济时代的重要标志,如马克思所说“:动物遗骸的结构对于认识已经绝迹的动物的机体有重要意义,劳动资料的遗骸对于判断已经消亡的社会经济形态也有同样的意义。各个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资料进行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3](P204)二是生产工具决定生产力发展水平,并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内在地联系起来。以石器时代为例,人类使用石块、树枝等作生产工具,尚不能进行进一步加工,简单粗糙的生产工具只能形成较低的生产力;随着青铜工具的发明和使用,人的劳动有了剩余,私有制成为可能并随之产生;铁器工具的出现,相对轻巧的手工工具给单家独户生产提供了物质基础;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是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力的一个巨大进步,为其他机器的运转提供了动力来源,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水力千百年来的依赖,利用机器创造物质资料的效率,大大超过了以往一切社会的劳动效率,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体生产方式;电器、智器的发展和变革则决定着人类社会的未来,推动人类步入新的生产方式与经济形式。三是生产工具是物质生产资料中最重要的构成部分。生产工具是劳动者和劳动对象的中介,是劳动者体力与脑力的延伸。生产工具的制造、使用与进步,使人类区别于动物,踏上改造自我,与自然协调、统一的征程。人类正是借助自己制造的生产工具,拓展了自己适应自然的范围与层次,摆脱了动物完全依赖自然的被动地位。正是借助于创造和使用新的生产工具,才把自己与自然协调、统一的能力提高到新的高度。可见,生产工具的使用、发展与进步决定生产力的发展,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人类社会的历史一般是沿着自然经济、商品经济、计划经济(生产关系)和群体生产、个体生产、社会生产(生产方式)两条主线发展起来的。作为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发展决定力量的生产力发展具有连续性,不可能一蹴而就,生产力发展的连续性决定了生产关系及其经济形式发展的不可逾越性。马克思说:“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全部的历史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力量,以往的活动的产物。所以生产力是人们的实践能力的结果,但是这种能力本身决定了人们所处的条件,决定于先前已经获得的生产力,决定于在他们以前已经存在,不是由他们创立而是由前一代人创立的社会形式。”[4](P321)战争、革命可以消除旧的社会制度,但无法脱离原有的生产力水平,并且只能在原有生产力的基础上承担继续发展经济社会的历史任务,社会形态的变更只是改变社会的特殊性质,而不会替代生产方式的发展,只有当旧生产关系所容纳的生产力全部发挥出来,新的生产关系才会出现。

人类社会从原始、愚昧、贫穷走向先进、文明、富足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从旧石器到新石器、从青铜器到铁器、从机器到电器、从物化工具到智能工具的社会生产力不断繁荣的历史,是一部生产工具不断演进的历史。特别是,从原始工具发展的断面考察,支撑原始工具发展的自然基础是火,决定生产工具变革的客观根源是人对火的认识以及对于火的温度掌控。人类从不知火为何物,到美国科学家在实验室环境下创造4万亿摄氏度(℃)的高温纪录,人类在对温度的不断掌控与提高中,认识自然,把握自己,创造与改造工具,进而促进生产力的进步,推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前行。

可见,生产力发展的连续性是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不可逾越的客观根源,生产工具进步的渐进性是生产力发展连续性的客观根源。使用“归位”方法回顾历史以及通过考古成果的实证分析,人类对火的认识以及温度掌控则是工具进步渐进性的客观根源。人类最早制造的工具,不外是稍加敲击的石块、骨头以及木棒,极为简单粗糙,大多未经第二步加工就直接使用,即旧石器时代,工具对温度的要求为常温。人类学会用火后,开始掌握自然力,促进了人的体质、脑力和工具的进步,最终实现了与动物的分开。进入新石器时代,随着人们掌控火的技术与温度的不断提升,陶器产生,之后青铜器出现。人类早期使用金属生产工具的材料有青铜、自然铜、铁等。青铜的熔点约为800℃,相比铜的熔点1083℃、铁的熔点1537℃来说,冶炼青铜对于火或者温度的要求较低,从而决定了青铜器时代是人类第一个金属工具使用时代。

随之人们自然也会发现,将自然铜放到火里煅烧,打制起来就会更加容易。如果火焰温度足够高,自然铜就会熔化,熔化的铜水能够流动,凝固以后又可随容器成形。由于红铜的特性偏软,人们在冶炼的过程中发现,加入一定比例的锡,可以增加铜器的硬度,于是就出现了青铜。仰韶文化前期,烧制陶器的温度就已达到900℃~1000℃,为冶炼青铜器提供了技术基础。青铜的硬度比红铜高得多,可以用作工具和武器。公元前,我国各地出土的青铜器中已有大量作为工具的锄、铲、钁、斧、凿、锥、刀等,也有作为武器的矛、剑等。此外,还有大量礼器如鼎、尊等。青铜铸造术的发明,与石器时代相比,起了划时代的作用,推动中国历史走进夏商时期的奴隶制国家。青铜器的发展还催生了车辆制造、房屋建造技术的提高,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商朝,青铜器冶炼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工具的进步继续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分工与协作。到西周时,青铜器铸造仍然是手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同时陶瓷器的制作有所发展,原始瓷器的烧成温度已达1200℃。与此同时,新的火燃料的发现与更新也推动了火的温度的提高。从原始森林里自然火的发现到钻木取火,主要燃料是木材。煤在燃烧时所产生的温度要比木材高得多,能达1000℃以上,从而使炼铁成为可能。

生产铁质工具对温度的需求至少为1537℃(纯铁的熔点)。而我国在春秋时期就探索到在较低温度(800℃~1000℃)下还原铁矿石的方法,春秋时期出土文物中发现的大量铁块、铁条、铁铲、铁鼎、铁带钩、铁环等铁制农具、日用生活品及武器足以证明。虽然此时的铁器使用还处于初期阶段,但铁器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因素,坚硬、韧性高、锋利,胜过石器和青铜器,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发展水利交通、促进社会发展创造了新的更为有利的条件。铁制农具的大规模使用,促进了我国由奴隶制向以一家一户为基本生产单位的封建经济制的过渡。铁工具的普遍使用,给封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与基础。18世纪,技术进步孕育了工业革命,在随后不到两百年的时间里,生产工具从手工铁器到机器、到电器、再到智器,生产工具神迹一般的进步推动生产力爆发式的发展,人类在这两百年里创造的生产力比人类有史以来的总和还要大!

历史与实践证明,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生产方式依次更替的历史。人类制造与使用工具的初始时期,对火的利用及其温度控制的渐进性决定着生产工具进步的递进性,决定着生产力发展的连续性,从而生产关系以及经济形式变更的递进性。工具制造与使用的递进性,决定着经济形式的不可逾越性。青铜器的使用,只能在石器之后;铁器的使用,只能在青铜器之后。同样,由此所决定,商品经济只能在自然经济之后,并且不可避免,不可逾越。可见,市场经济作为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关键在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可逾越性,亦即工具使用与进步的客观性与递进性。

商品经济作为多个社会形态共同存在过的人们互相交换活动的经济形式,在经济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新中国,一是不可逾越,二是不可避免,三是仍有必要。这是因为:

第一,我们是在生产力“水平低、多层次、不平衡”的国情条件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富民强国是我们的根本任务。过去的传统计划经济虽然也可以是配置资源的有效手段,但在一系列基本条件并不具备时,市场机制的作用仍不可替代。市场经济通过供求关系变化和价格涨落,引导生产和消费,调节社会资源的流向,把有限的资源引导到最需要的方面和效益最好的组织,形成合理的资源分配结构,既是市场经济的优势所在,又是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富民强国根本任务的要求。[6]

第二,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多种经济成分,各种经济形式与方式之间的交换,必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否则市场利益主体因得不到应有的补偿而无法进行再生产。实践证明,靠国家的计划定价和定期调价,很难实现适时的等价交换。因此有必要借助市场的作用,通过价格的涨落,扶优限劣,优胜劣汰,鞭策经济,促进发展。[7]与此同时,需求的多样性、生产的单一性与利益的独立性在我国现实生活中依然存在,因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也就不可避免。

第三,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全体成员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这种需要千差万别,瞬息万变,把这些信息及时地、准确地收集起来,并用以指导生产和流通,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是做不到、做不好的,从而借助市场也就成为必须。

第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生产力不发达,社会产品不丰富,劳动还是个人谋生的主要手段,追求个人物质利益仍是人们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的主要动力。由此,社会对劳动者个人物质利益的分配,只能遵循等量劳动的原则而等价交换。人们的劳动是节约还是浪费,效率是高还是低,离开市场很难得到客观的、公正的评价。同时,按劳分配原则本身也承认并通行等价交换原则。

第3篇:商品经济理论范文

(一)市场经济的发展

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正式出现,对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选择市场、体制等经济关系方面早已有所研究。我国社会主义认识计划同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三个阶段,其一是从“限制论”转化成“补充论”,就是从认为市场同计划经济是相互排斥的,由此应该限制市场的发展,转化成认为市场是能够变成计划经济的相关补充。其二是从“补充论”变化成“结合论”,就是从认为为市场只是计划经济的相关补充变化成计划经济同市场调节是相互结合的。其三是将“结合论”转换成“基础论”,就是从计划经济同市场调节是相互结合的转换成将市场能够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宏观控制下能够对资源配置起到基础性的作用。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点。计划同市场都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一种经济手段。社会主义制度同市场经济这两者之间根本不存在相互矛盾,同时社会主义制度下也是可以进行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经济也是能够将计划调节同市场调节相互结合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是偏向于计划还是市场,这一方面不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之间的本质区别。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其相同点是方法方面,不同点则是在于所有制。如果要防止市场经济向资本主义倾斜,就要保障在社会主义所有制中占到主体地位的是公有制经济,这样就能够坚持社会财富分配保持共同富裕,不会出现两极分化的局面。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是在所有制结构中以公有制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的所有制经济一起共同发展,只要是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是能够为社会主义而服务的。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在市场经济中公有制企业同其他的企业进行公平竞争,实现共同发展,但是国有经济仍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的作用。在分配制度方面,按劳分配作为主体,其他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方式进行。在此方面国家要采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类调节手段来激励发展,提升效率,合理地拉开收入差距,又要保证不会两极分化,注重社会的公平,逐渐实现共同富裕。在宏观调控下,以能够实现民众利益为目标,将民众的各种利益相互结合起来,让市场能够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宏观调控中对资源的配置起着基础性的指向作用,能够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这两种手段,让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优势得到有效发挥。

(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体制改革要真正实现,就必须将其从计划经济向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转变。在针对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相互结合的研究中,有的研究梳理了相关的改革内容是改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其改革的任务则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则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历史变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现都是同国家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指导着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以及政府职能的相应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涵在理论十分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马列主义、思想的指导。同时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价值,也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基础。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是共性同个性、普遍性同特殊性的联系。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体制具有相应的特殊性。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其公有的成分占着主导地位。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需要满足民众的需求的,以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值。然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按劳分配作为社会的主要分配原则,追求民众共同富裕。最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思想的建立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为主导思想的,也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起着主导作用。

(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其基础。社会主义制度仍然存在着商品生产,在社会主义经济中,集体所有制以及国家所有制这两种制度都是存在的,在社会的生产力没有达到高度发展,市场产品不够丰富的时候,中央的组织还没有权利支配一切产品。商品的流通只是不同的生产方式所共有的现象,在理论上是抽象的,但是离开一定的特殊的经济制度,是没有独立存在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是不同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共有现象。市场经济在一定的特殊经济制度中是看作一种经济的运行机制而存在的。作为经济运行的机制,市场经济首先是为经济制度的利益关系而服务的,其次才是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来推动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这样才能让市场经济所依靠的经济制度正常进行再生产过程,能够保证社会主义国家得到相应的经济利益。

(二)生产资料公有制同市场经济相容

生产资料公有制同市场经济相容是以马克思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为基础的。商品的生产和流通这样的社会经济制度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多种生产方式所共有的现象。在许多不同的生产方式中有着商品关系,在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中商品关系也是自然存在的,其是和生产资料公有制相互融合。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前提要造就市场主体就需要市场经济的运行,同理。市场经济机制的运行则需要有相适应的市场主体。这样的市场主体就要具有独立的经营决策权以及相应的经济利益,而且可以根据自身利益去积极应对市场信号。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找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这一新的实现形式,同时也形成了市场经济运行所需要的市场主体。对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实现了将所有权和经营权进行适当分开的方式,让国有企业能够真正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而发展,变成独立的经济实体,能够作为相对独立的社会主义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有着自我改造和发展的能力,变为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企业法人。

(三)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是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重要条件

当前在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的研究中所提到的公有制经济不只是包涵着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涵着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的混合。公有制经济的实现方式是多样化的,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形式无法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能够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以及组织形式,同时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实现形式如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公司制等等这样的方式都是可以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并存,也是可以为市场服务的。

三、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调节和宏观调控

(一)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市场宏观经济中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都不能反映社会的基本经济特征,但是能够从不同的程度使用计划和市场调节这两种手段影响经济。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的职能是保障并调节社会经济的稳步运行,两者之间区别只是在于调节的主体和形式不同。计划调节以政府为主体,政府可以从经济、法律、行政等方面采取措施来调节经济结构,引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提升。市场调节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机制的形式通过价格波动、生产要素流转等方法来调节企业的经济行为,甚至调节着社会的资源配置。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是不同的两种调节经济的力量。社会经济要正常运行就需要采取相应有效的调节手段,这就是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只要是能够推动社会经济保持稳步发展,促进良性循环的,这两种手段都能运用。市场经济要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受到国家的宏观调控,影响资源配置,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市场调节作用对于市场经济中的其他调节手段,其作用是基础性,能够做出决定性的作用。市场调节对于宏观层次中的高层次调节是从微观的层次上起着基础性的调节作用,能够直接支配企业的经济活动,让企业能够以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以及经营者的身份去面向市场。在此政府主要对宏观经济的运行进行调控,这种以高层性的调节方式是以基础性调节为基础的,由此政府在做宏观调控以及计划指导时就必须以市场为基础。

(二)市场调节局限性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对于市场经济的当前和长远的利益,整体同局部的利益的最佳调和市场调节不能主动实现。市场调节由其滞后性以及不确定性等因素导致市场经济的震荡,造成社会劳动力不必要的浪费。市场调节其目的是让资源配置达到一种理想的状态,但是对于这样的假设,许多国外的经济学家对此都抱持着怀疑的态度,如果真要实现,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和落后国家要求实现工业化是自相矛盾的。市场调节机制是受到利益驱动的,其促使着市场的主体总是考虑这从市场利润为追求目标,更加愿意去选择盈利大、见效快的企业或者项目并对其投资,很难从社会效益方面来衡量社会事业,不会对像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等这样社会效益大但是经济效益小的非盈利性设施进行投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盈利目标是要做到利益最大化,各个经济的主体都是为着各自的利益而战,而且各个企业的生产技术不尽相同,在企业之间的收入分配方面很难实现公平,导致两极分化严重。

(三)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存在着局限性,由此国家需要以此确立相应的职能,干预市场经济,需要建立同市场经济相符的宏观调控体系,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进行宏观调控,发挥好应有的作用。同时要建立和维护市场经济的规则,约束好国家行为,为社会提供服务,管理并监督国有资产,让市场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加强宏观调控,实现宏观调控的全局性作用。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已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建设中得到了相关的印证。

(四)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社会主义制度市场经济的实践,需要相应理论的升级。这就需要进一步凝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相关内容,明白其外延的界限,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理论实现成长,做到不仅有开放性通道还有稳定性的理论构件来支撑。其次要理清建立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目标体系同各个目标之间的相互制衡的关系。当下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有各方面的研究和解释,这中间存在着一个不同层次的目标以及目标之间存在着的相互关联和制衡的问题。然后要提升社会主义制度来影响市场经济方面的工具性的理论研究,这也是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对负面性的挑战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需,也是确保民众对国家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任基础。最后要考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民众之间的诉求达到辩证的和谐统一。深化市场经济的改革,要落实到民众以何种形式的精神状态来参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去,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

四、总结

第4篇:商品经济理论范文

关键词:经济体制;计划经济;市场经济

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紧迫性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经济体制模式是计划经济体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体制已不适应发展中的中国。这种模式的弊端主要表现在权力的高度集中,使得地方和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缺乏活力和竞争力,从而出现了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在计划经济体制中,权力主要高度集中在中央,中央再根据国民的需求按需分配物资。这就关系到了国民经济计划制定部门怎样更加公平、合理地分配物资,首要的前提就是把握好被分配物资的人员和储备物资的信息准确性。也就是说,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前提就是国民经济计划部门必须能够拥有制定计划所需要的完整而准确的信息,制定出严密而准确的计划。信息的准确性是物资公平合理分配的前提和重要保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即信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存在着不稳定性。“任何组织穷尽各种手段也不可能掌握决策所需的完全信息,计划系统所涉及的范围越大,这种矛盾就越突出,政府计划制定部门也不例外。当国家计划制定部门依据其所掌握的不完整、甚至是不准确的信息做出决策,并强制微观主体执行时,所产生的结果必然是整个经济运行更大的波动和社会资源的更大浪费。信息问题可以很好地用于解释计划经济为什么在一定时期可以很好地发挥作用而在另一时期却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这一问题。”[1]有人认为,可以建立一个信息收集、决策和处理的体系,这样信息就会更加准确。这个体系的建立表面上看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但是体系的信息量越大,传输渠道越多,就越容易使信息失真,这是因为每个环节的人都会为自己考虑,偏好于自身利益,就会使信息不准确,物资分配不合理的现象频生。“为了减少信息失真,使收集到的信息更加真实、可靠,又得加大投入,加强对各部门、各环节的监控,这反过来又会大量增加信息成本。从经济学上讲,当一种制度安排的运行成本上升到足以抵消这种制度的优势(收益)时,这种制度安排就变得不经济,必然要被新的制度安排所取代。”[1]当一个制度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时,说明新的制度必然要代替旧的制度,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计划经济体制虽然在建国之初体现出了一定的优越性,使国民经济在当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计划经济体制就是一个完美的体系,势必要被另一种体系所取代。

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面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滞后性,针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逐渐被党中央重视起来。1979—1981年年间,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思想下,关于经济理论的大讨论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其中就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表明了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直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一直贯穿着计划与市场关系的探索。如“孙冶方重新提出‘千规律,万规律,价值规律第一条’;薛暮桥提出要学会利用价值规律,利用市场调节的作用等”。[2]党的十二大报告正式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原则,确定了市场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但是并不是主体地位,而是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从属补充作用。直到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才确认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在计划经济与市场关系的探索过程中具有突破性意义的会议,这次会议首次将商品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基础框架。邓小平同志对该《决定》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指出:“这个决定,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但是在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的原则上,在1989年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又提出了“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方针,表明了侧重点又放在了计划经济上。直到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阐明了他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看法,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28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就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正式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目标,为中国经济快速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民经济实现了飞速的发展,成功从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充满竞争与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经济全面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从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确立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体制的基础框架,我国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基本理论。市场经济充满活力,所有制结构不断完善,形成了以按劳分配为主、按资分配为辅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形成了全方位开放、竞争、合作、共赢的经济发展模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第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主义事业得到蓬勃发展,精神文明和民主文明法治建设得到全面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从1978年到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提高到13785.8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33.6元提高到4140.4元,均实际增长了6倍以上,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479万。”[3]我国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九年义务教育、文化事业、体育事业等共同发展。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稳步推进,形成了以中央为中心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不断得到完善,形成了以宪法为基础,以民法、行政法、地方性法规等多种法律为主的法律法规体系,逐渐完善了我国的法律体系。第三,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经济基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目标和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为立足点,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情况,确立了我国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我国发展阶段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为依据结合中国初级阶段的发展国情,实现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找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促进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推进,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总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不仅推进了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也同时推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立提供了重要保障。

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启迪

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带来了丰富的经验和理论启迪,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和经济动力。第一,坚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听党的指挥,服从党的命令,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顺利完成的前提和基础。历史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党,是全国人民的先锋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才有了反帝反封建主义的胜利,中国才赢取了在世界中的地位,中国才有了社会主义社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克服种种困难,顺利地推进了改革开放事业。总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党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提,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的必要保障。第二,只有坚持思想、邓小平理论思想,才能为改革开放提供强大的理论源泉。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改革开放36年来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今后在为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的强大动力。思想引导行动,只有坚持正确的理论思想,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才能在发展的道路上少走弯路。所以,要想实现社会主义的伟大梦想,就必须坚持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思想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仅要遵从思想理论的指导,更要敢于打破一切不符合中国国情和科学发展规律的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为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提供新理论、新观点,为改革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第三,一切以人民的利益出发,为人民谋福利,使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才能实现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改革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是让人民过上理想的共产主义生活。在改革发展的道路上,只有顺应民意、倾听民声,保障人民的根本权力,才能实现社会公正、和谐和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是全国人民的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全国人民共同拥护的结果,所以在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必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保障人民的根本权力和利益,才能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才能保证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才能为社会主义事业长足发展提供人力基础。

参考文献

[1]郑绍庆:生产力研究:坚定地走市场化改革之路———从人性伦理角度再论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J].生产力研究,2008(6).

[2]张卓元主编:论争与发展:中国经济理论五十年[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第5篇:商品经济理论范文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做出了深刻反映,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它针对现实并没有提出根本性改革建议与对策,面临了很多严峻的挑战。

1、时代进步性。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是在对前人优秀经济学成果的批判继承中发展而来的,主要来源于古典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者相关经济学说,它首次提出劳动二重性概念,在创立无产阶级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无产阶级剩余价值学说,创立了揭示社会经济发展基本规律的新的经济学范畴,标志着政治经济学的划时代变革。另一方面,它表达了现实发展的诉求,始终坚持与时俱进,揭示出了可以经受实践检验的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并被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理论基础,给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2、面临的挑战。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促进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同时,其不足也日益显现,在当下的理论与现实发展当中面临了各式各样的挑战。一方面,其学科性质不够明晰。不同于一般的经济学理论,政治经济学在承认其内在阶级性的同时,将很多并不带有阶级性的内容在实际研究当中归入到了政治经济学的内容当中,当代的政治经济学必须区别于传统的只讲阶级性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否则将会导致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在当代的指导意义的缺失。另一方面,传统政治经济学已不再符合当展的要求。在现代化时代的不断发展中,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已经不再适应当下的社会结构,并且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的适用于各个社会主义形态经济规律的相关规定在当代实际改革当中越来越空泛。

二、政治经济学理论价值的当代化发展

(一)理论创新与发展

作为实践的基础,理论的改变与创新是探究政治经济学理论当代价值过程当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首先,我们应当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进行继承,充分发挥方法论的优势。在对政治经济学理论进行创新与发展时,应当切实处理好继承、创新发展之间的关系,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最值得继承的基本原理包括吸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利成分的关于社会化大生产与货币商品经济一般规律的原理,以及作为根本方法论的揭示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从而更好地保证政治经济学的真理性与科学性。其次,我们要结合古今中外所有经济理论当中的合理成分来构建现代政治经济学理论。一方面要对中国的传统经济思想进行深入的发掘、继承与创新,以实现古为今用,另一方面,对西方的经济理论的学习与借鉴也不容忽视,西方经济学思想在长期发展过程当中产生了很多分析经济现实的工具与方法,给我国现代政治经济学的构建带来了很好的借鉴。

(二)当代现实发展的取向

政治经济学的当展既离不开理论化指导,也不能缺少现实的发展途径。当代社会更为重视人们的全面发展,立足于人们生存、发展的立场上去考虑政治经济学的现实意义,只有真正将政治经济学理论付诸实践,才能使其更好的服务于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来,我们要改变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唯一科学的经济学观念,摒弃将西方经济学一律排除在科学的经济学以外的错误做法,西方经济学对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有着非常深入的研究,我们应当汲取其中科学的理论,促使我国经济学构建能够更好为我国实际发展服务,通过对传统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中合理成分的吸收来给现代经济学理论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来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潮流,发挥出政治经济学的独特优势,积极拓展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抓住发展政治经济学的一切机遇,加大重大实践问题的研究力度并加快理论促进实际的创新发展步伐,以获得科学的理论,丰富并发展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内容。

三、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