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文化产业经营方法范文

文化产业经营方法全文(5篇)

文化产业经营方法

第1篇:文化产业经营方法范文

[关键词]大湾区;影视文化;旅游产业

一影视旅游研究概述

自20世纪90年代起,美国、英国以及澳大利亚的经济学家就开始研究影视旅游(MovieandTVInducedTourism),他们认为影视旅游应界定为“所有因影视活动的开展而引致的旅游成果”。学者Roger等对影视基地旅游的兴起现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旅客在影视作品的深刻影响下,对影视内容产生共情效应,从而对影视片段产生实地印证与体验的强烈心理需求,而影视基地旅游兴起的根本在于影视作品等媒介的宣传推动作用[1]。影视旅游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对当地的旅游业发展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刺激区域经济发展,同时由于其兼具旅游产业联动性的共性,对带动其他相关产业从而产生的经济效益更不容小觑。此外,影视旅游作为大众化的推广媒介,对城市文化宣传、城市形象建立、城市品牌塑造都将会起到积极的宣传作用,城市知名度的提升将会促进城市的整体发展。

二打造大湾区文化名片,强化地域文化自信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多个章节提及文化和旅游发展,提出共建人文湾区,构筑休闲湾区,并将“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确定为五大战略定位之一。《规划纲要》将为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带来巨大机遇,进一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2]。文化和旅游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载体,而影视文化是一种面向大众、通俗易懂的文化,包罗万象,综合性强,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导向性,对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对民众进行宣传教育以及娱乐大众方面起着积极的社会作用。《规划纲要》也提出,要充分发挥香港影视人才优势,推动粤港澳影视合作,加强电影投资合作和人才交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近,影视交流合作基础实、空间大。高度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壮大不可或缺的强劲动力,2000多年同根同源、血脉相通的岭南文化,是粤港澳大湾区的突出优势,是打造地域文化名片的根基。以影视为载体,从兴人文、强文化入手,充分挖掘、融合及利用岭南传统文化优势,打造大湾区影视文化名片,提升大湾区文化对外交流,必将进一步促进大湾区建设人文湾区、休闲湾区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战略目标。统计数字显示,广东文化产业位居全国第一,已成为全省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旅游营收也是国内最高,2019年是广东文化旅游融合的元年,在此契机下,广东省正充分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春风,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建设大湾区影视基地,打造大湾区电影联盟,规划创作一批反映大湾区历史人文风貌和携手发展的文艺精品,推动影视旅游强强联合,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三江门市影视旅游发展现状

广东省发展影视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2019年广东的票房收入为89.51亿元,连续18年位居全国榜首,同比增长5.63%[3]。而江门市影视资源也相当丰富,多个颇具风情的地方成为影视机构的“天然摄影棚”,江门籍影视明星星光熠熠数量众多,但影视产业发展规模尚较小,未能形成产业链。目前除赤坎影视城具备一定的接待能力和个别个体影视公司外,尚未形成配套,设施和条件还不能满足整个制作的要求。

(一)江门市影视旅游发展优势1侨乡文化地方特色突出江门素有“中国第一侨乡”的美誉,国学大师雷铎曾说,“‘侨’是江门最大的优势,无论从人数上,还是从历史上,江门的华侨文化在广东地区都是独一无二的。”江门市同时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世界记忆遗产“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以及各级非遗资源,江门碉楼是中西方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的结晶,构筑了江门独具特色的侨乡文化底蕴,而世界记忆遗产和各级非遗资源,则记载了五邑地区华侨的悠久历史,背后蕴含着丰富动人的华侨奋斗故事、激奋人心的华侨精神等。海外游子带回来的世界各地的先进文化和思想,奠定了江门侨乡文化的根基。这些作为特殊的影视旅游资源,拥有广阔的华侨和民国风情爱好者市场。2拍摄地资源丰富江门的赤坎古镇、自力村、梅家大院、水步冈宁墟等,多个颇具特色的地方近年来被知名导演如姜文、王家卫等相中,成为外景地被搬上银幕,有影视机构的“天然摄影棚”之称。其中最具接待能力的是赤坎影视城,赤坎镇有350多年历史,是一座具有浓郁南国特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侨乡古镇,堤西路古民居多建于20世纪二十年代,由侨胞、乡村祖尝、商号老板兴建,是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洋建筑的结合体,即在传统“金”字瓦顶及青砖结构的基础上,融入当时先进的西洋混凝土建筑材料。而影视作品中比较有影响力的如《一代宗师》《让子弹飞》《廖仲恺》《醉拳Ⅱ》《明月几时有》等都在江门取拍摄,其资源足以支撑立体化的旅游产品开发。3本地籍明星星光熠熠江门有“中国明星之乡”之称,包括刘德华、梁朝伟、甄子丹等一百多位艺人祖籍江门,对中国影视界影响力巨大;江门星光公园是一个国内少有的以明星为主题的公园,由巨星组成的群雕、120多个明星的脸谱墙、别具特色的明星灯柱,处处充满着演艺元素,印证着江门作为中国“影视明星之乡”的存在。江门籍明星多次回江门参与演出、庆典与宣传活动,和江门有着千丝万缕情怀的当红歌星也回到江门举办演唱会,具有极大的市场效应和影视旅游发展推动作用。

(二)江门市影视旅游发展存在问题1影视作品缺乏侨文化地方特色目前已有近90部影视剧在江门取景拍摄,如《一代宗师》《让子弹飞》《明月几时有》《风雨西关》等,均具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和知名度,但也仅是把江门碉楼和骑楼等作为特色外景地,题材狭窄,以民国时期的年代剧居多,基本和江门地方历史和文化关系不大。以侨文化为题材的影视作品数量更是少之又少,而且质量也不尽人意,如多年前的电影《蔡李佛拳》本是个大好的侨文化题材,但由于没有花大力气去挖掘和宣传,导致其票房口碑双惨败。2影视旅游产品开发未能形成产业链江门目前开发的影视文化旅游产品主要有明星公园、江门演艺中心、赤坎影视城、三家巷影视城等,呈点状零星分布,没有连点成线,形成成熟的旅游线路产品。每个资源地规模小,接待能力有限,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同时,缺乏配套服务项目和设施,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系统的市场凝聚力。客源市场主要为珠三角地区的短途游客、港澳过境团队和周边自驾游客,且多为即兴性质的走马观花式参观游览,停留时间短,无法获得与影视作品相结合的深度体验游。3产品为静态观摩为主,缺乏互动与参与性无论是江门的明星公园还是赤坎影视城等旅游产品,均以静态观摩为主,缺乏互动与参与性,无法满足深度体验旅游的强大市场需求。影视作品的内容丰富性和强烈带入性,吸引着游客走进场景,走入剧情,进行共情、体验剧中人的内心,这也是新兴深度体验游市场的强烈需求。因此,影视产业和旅游产品的融合发展,本应是互相需求、互相满足的良性互动,带来产业的延伸和创意提升,实现影视、旅游、经济、文化融于一体。

四大湾区背景下江门市影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路径

(一)提取湾区文化,塑造影视旅游特色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同宗同源,同属于岭南文化圈,在地理区位、语言特色、文化习俗等方面十分相近,大湾区在文化心理上亲近感强、容纳性高,港澳文化能快速传播到广东并被接纳,如潮流时尚、影视文化等。江门的侨乡文化是岭南文化的特色所在,是广府文化和北美(欧)文化融合的完美结晶,体现了岭南文化中西兼容、新旧兼容的特质,因此挖掘发展江门侨乡文化作为大湾区岭南文化的亮点,可促进大湾区文化品牌塑造,采取影视旅游的发展模式可带来综合的市场和经济效益。大湾区经济基础、人文环境、毗邻港澳的优越地理区位,为影视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特别是香港,拥有近一百年的影视产业发展史,相关管理制度成熟、完备,能为大湾区影视旅游发展提供“拿来即可用”的经验借鉴。

(二)挖掘影视资源,促进影视旅游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有丰富的影视资源和发展基础,香港影视一度引领华语影视、甚至世界影视,广东省电影票房更是连续18年居全国省份之首,市场潜力和影响力巨大,另外佛山的南海影视城、中山影视城、西樵山国艺影视城,以及开平赤坎影视城等,为大湾区影视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挖掘江门影视资源,发展影视旅游具有极大可行性。首先,江门类型多样、保存良好的碉楼资源以及风情万种的川岛旅游资源,都是影视旅游的极佳拍摄地,特别是碉楼和骑楼景观,成为吸引众多知名导演的天然摄影棚,目前以此为背景的影视作品已具相当市场号召力,而其受众即为江门影视旅游发展的强大客源和潜在客源。第二,江门悠久的发展历史培养了一代代伟大的历史名人,如梁启超、梁思成、陈白沙、梁赞、冯如等,他们背后的故事和文化,是江门影视旅游发展的根基和支撑,可挖掘传记类影视题材、故居类旅游模式以及人物扮演旅游体验等,传承历史文化,启迪教育思索。第三,江门籍影视明星众多,市场号召力强,加上目前粉丝经济发展旺盛,粉丝产业发展已衍生了更多新的模式,如明星经济、IP经济、社群经济等,为影视旅游发展提供了充足动力。

(三)湾区融合共建,完善影视旅游产业链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江门处于承东启西的关键节点[4],江门应充分抓住此次契机,发挥其与广东其他地区以及港澳融合的人缘优势、地缘优势,推动湾区融合共建,形成合力,推动建设影视产业基地和影视主题园区,打造影视旅游全产业链基地。江门的赤坎古镇文旅项目融名人、建筑、电影、故事等元素为一体,在影视旅游产品的设计时,要克服原有的零星、点状旅游模式,要实现点线面的结合,综合利用大湾区其他优势影视资源,包括中山、佛山、香港、澳门等,延长影视旅游线路长度,发挥地域毗邻优势,合理设计影视旅游六要素,完善影视旅游的产业链。比如可以在江门游览完之后选择到澳门去住宿,充分利用澳门发达的酒店业,同时给客人带来不一样的“夜旅游”体验。

(四)多元线路开发,增强互动体验影视旅游发展必须重视对线路的多元开发,增强互动体验和文化吸引力。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中心,不断推陈出新,既要独具特色,又要灵活机动。主题的确定是线路开发的重中之重,必须首先确定旅游线路的主题,提炼线路的亮点和特色,设计富有文化内涵的影视旅游线路。在游览过程中,不仅让游客观看到影视的拍摄地、影视故事的发生地,更应该让其有身心投入的深刻体验。可以设计影视场景真实再现,让游客模拟角色体会影视人物的喜怒哀乐;可以组织影迷根据故事的情节延伸,带领其转换旅游景点,实现跟着影视去旅游的梦想;可以利用明星的市场影响力,组织粉丝无限接近偶像,用明星的正能量引导社会文化发展;根据最新上映的影视作品和开播的影视节目,充分利用网络知名影评人的解读,发起大众影评活动,制造影视旅游氛围等等。

(五)树立湾区统一形象,强化宣传营销影视作品通俗易懂,传播快、受众广,影视旅游发展对一个地区文化的传播和品牌塑造至关重要,因此,要把影视旅游宣传营销纳入到一个地区甚至是一个国家对外的整体形象的高度来考虑和推动,树立和强化“一个好的旅游形象体现的不仅是旅游业的形象,还关乎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形象”的理念,统筹考虑和整体谋划旅游宣传营销工作[5]。江门在发展影视旅游过程中,应立足大湾区,借助大湾区影视发展基础,形成区域合力,充分利用好政府的主导作用,构建“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营销主体模式[6]。政府负责组织协调社会各方力量,如旅游企业、影视公司、媒体、行业组织等,从而组成大湾区影视旅游营销主体,树立大湾区影视旅游品牌和独特文化形象,策划统一方案实施海外影视旅游营销活动。这种模式能够集中、统一、高效配置各种营销资源,从而走出一条“低投入、高产出”的市场营销效应。

[参考文献]

[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EB/OL].

[3]2019广东电影票房收入89.51亿元,连续18年位居全国榜首[EB/OL].

[4]刘作珍,梁育民.江门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定位及发展建议[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4(5):121-127.

[5]裴泽生.发挥宣传营销在旅游发展中的重要作用[N].中国旅游报,2016-01-11(C2).

第2篇:文化产业经营方法范文

一、文化艺术管理和文化产业分析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初步取得了成效,在未来,只有不断夯实和强化文化艺术管理的作用,才能够推动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众所周知,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只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才能在实践过程中把握正确的方向,遵循正确的原则和理念,从而确保工作平稳有序推进,为取得理想的目标和效果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只有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和手段,才能确保文化产业建设活动高质量、高效率开展,有效防止各种负面因素造成不利影响。与此同时,文化艺术管理与普通的管理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普通的管理主要是为了创造可观的经济价值,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而文化艺术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具有较强的公益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文化艺术管理在经济利益方面没有任何作用和追求。通过科学合理的文化艺术管理,可以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从而为促进文化艺术公益价值的提升提供有力保证。特别是在文化产业建设发展领域,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能确保设备、资金等资源的高效充分利用,保证文化产业建设和发展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总之,艺术管理是现代化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技术在文化艺术领域的独特应用,是立足于文化市场的实际情况所设计的创新且独特的管理方法、理念和知识的总称。而文化艺术管理活动的核心要义在于,管理者将文化艺术产品广泛地推介给受众。这不是一般的管理问题,对管理者对文化艺术产品功能、内涵的理解以及文化艺术产品的生产、传播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文化艺术管理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

文化产业是将各种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整理,最终生产、加工成独特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并进行市场销售的生产经营活动的集合。文化产业经营发展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大众提供各种各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是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艺术管理和文化产业的建设发展相辅相成。没有科学合理的文化艺术管理为指导,必然会导致文化产业的发展陷入混乱无序的局面,反之,如果没有文化产业的建设和发展,文化艺术管理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具体而言,文化艺术管理对文化产业发展产生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文化艺术管理覆盖的范围

随着信息与数据的增长与整合,文化艺术管理覆盖的范围朝着更为宽广的方向前进。文化艺术管理主要是对文化艺术资源的开发、生产、制作所进行的规划和管理,这让我国特定时期的独特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得到充分展现。文化艺术管理的特殊性决定其在新时期覆盖的范围会更加广泛,并且影响力也会得到进一步增强。特别是在当前我国文化市场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形势下,除了图书、报刊、影像资料等传统文化产业以外,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使得更多形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涌现出来,这些新兴领域的文化产业,也属于文化艺术管理的工作内容和对象。另外,近年来,文化产业已经与旅游产业实现了较好的融合,衍生出文化旅游行业的新兴产品和服务,这种产品和服务主要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凸显了文化产业的重要地位。

2文化产业市场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各式各样的思想相继迸发,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也更加激烈。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发展,文化产业只有坚定地走市场化发展道路,才能创造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而通过文化艺术管理,可以让文化产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源要素得到整合,为文化产品的开发和服务的推广等提供精准指导,从而为推动文化产业的市场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以近些年来兴起的自媒体为例,大量用户以短视频为媒介记录生活,通过抖音、快手等一系列短视频平台自发地生产视频内容。由于短视频拍摄简单,制作门槛较低,浏览的用户同时也是潜在的创作者。根据中国短视频行业发展研究报告中的调查可以得知:时长较短、娱乐性较强的内容加快了短视频的传播速度。一旦生成有趣的内容,用户之间将会相互模仿,形成一种几何式的数据增长。目前,媒体传播平台使用的基本上都是相似的推送模式,根据用户兴趣匹配更加符合用户心理的作品,从而大大缩短用户自行检索的时间。简单的操作加上更有效率的管理,既给用户带来尊重又对文化产品的高质量、高效率产出给予重视,这也是短视频App能迅速渗透市场并被大众所追捧的原因。需要强调的是,文化产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与物质类的产品服务有显著差别。前者所产生的市场消费主要是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的体现,从这个角度来看,其与物质层面的产品服务产生的消费和利益便存在着明显的区别。文化产业的这种 属性和特征,要求文化艺术管理所提供的指导、管理和监督,必须要具有更强的适用性,这样才能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3促进文化产业效益提升

在文化艺术管理的指导和推动下,原有的文化事业体系将会产生巨大的变革。原来由政府直接管理的文化事业单位,将会逐渐推向市场,改制为企业单位。这种文化事业体制的改革,会充分激发个体文化的创造力,能够为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注入无限的活力。而通过文化艺术管理理念和方法的运用,可以让从事文化艺术开发与创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得到明显提升,开辟其思维,更新其思想理念,从而为开发和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产品和服务创造有利条件,实现文化艺术活动与文化产业经营的深度融合。在市场环境的不断迭代下,文化艺术管理逐渐呈现出专业性。一个专业的文化艺术管理团队会配备多个领域的技术人员来面对市场上不同需求的文化产品,保证文化生产工作的高效展开,产出更有针对性的文化产品,使文化产业保持稳定增长。文化艺术方面人才的能力也会在工作中得到提升,呈现一种互惠互赢的良性循环状态。很多艺术文化工作者本身也是文化产品的中坚消费力量。因此,坚持不懈地提高文化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水平是文化艺术管理工作的宗旨,只有这样,文化艺术管理方面的工作才会被民众所认可。通过科学有效的文化艺术管理,文化艺术产品和服务的独特审美价值得到了更加全面的展示,为我国文化产业影响力和传播力的不断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文化艺术管理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的启示

文化艺术管理依赖于个人对艺术的造诣,对于文化产业而言,文化艺术管理犹如灯塔,有着重要的导向意义。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性现象,同时也是历史现象。艺术是传播文化的工具,因此,文化艺术管理的水平越高越能表现出当下社会的文明程度。如今各类专业的文化艺术管理机构已经普遍存在于大众的生活中,成为一种基础性的服务。目的是承担着组织引导群众参加文化活动的重要责任。

1深刻认识文化艺术管理的重要性

文化艺术管理并不是现代化社会的产物,其在我国先秦时期就已存在。近现代以来,我国针对传统文化所进行的文化艺术管理深受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我们在审视西方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时,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文化艺术管理的重要性。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向市场化方向持续深入迈进,我们应当在结合自身独特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西方的文化艺术管理方式进行适当地创新和借鉴,立足于我国的国情,逐步探索出与我国国家和社会性质保持高度一致的文化艺术管理模式。文化艺术管理的有序开展必定会带来可观的收益,在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下,文化产业也表现出极为明显的营利化特征。不同于其他工业产品,文化产品的消费涉及对文化的接受程度与审美观念,虽然其可以具备如同工业化流水线的快速生产特征,但终归是有巨大差别的。如果没有好的文化艺术管理,那么花费很多时间产出的文化产品很快就会消失在大众的视线中。所以,相较于其他产业管理层的监督管控,文化艺术管理在思维与操作上的变化更加灵活。我们国家应当对文化艺术管理模式的创新探索给予充分的政策支持,从事文化艺术产品生产和服务的企业也要高度重视文化艺术管理的创新和提升,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应用到文化产业的经营发展中,切实提升文化艺术管理的质量和效益,这样才能有效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

2扎实开展文化艺术管理各项工作

我国拥有诸多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条件。我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观已经深深根植在一代代中国人的血液和灵魂中。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众在文化上的消费产生了更多不同以往的需求。文化艺术管理应该更多地考虑在迎合市场需求的同时,为大众提供真正有价值,提升大众精神层面的文化服务。目前,随着国家的逐渐强大,我们已经有能力搞好自己的文化产业。虽然我国拥有丰富而深厚的文化资源,但如果没有科学先进的文化艺术管理来提供指导,那么文化产业的发展必然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只有将科学先进的文化艺术管理理念应用到我国的文化产业建设和发展的实践中去,确保各项措施得到充分贯彻和落实,对现有的文化管理机制体系进行深入探索,打造与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相适应的企业管理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高效配置,这样才能让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出应有的效能,为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3提升民营企业管理水平民营企业是我国文化产业经营发展的主体,其所具备的文化艺术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决定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是否能够顺利实现。民营企业从事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经营,主要是为了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而文化产业的发展得益于其是否能够充分满足社会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就是说,文化民营企业要想提升经营管理的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不仅要充分考虑大众和社会因素,还要将这些因素转化为真实可靠的价值,这也是目前我国文化企业经营发展的薄弱环节。完善的文化艺术管理对提高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良性的文化产业循环会不断产生新的血液,创造更多新的就业岗位。尤其是在当前全球化形势下,我们每天都会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如何在这样的挑战下寻找更多的机遇,是当下文化艺术管理面临的问题。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同时为民众带来更多正面影响,只有这样,文化产业才能在更为健康的环境下发展。通过有效运用文化艺术管理方法,可以让我国文化企业经营、发展得更好。文化艺术管理人员可以将与文化艺术相关的优势资源充分整合和利用,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例如,对社会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为企业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开发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撑;制定产品市场营销策略,将企业管理与文化发展有效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为推动文化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根本保证。综上所述,文化艺术管理对推动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文化产业建设和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都需要科学规范的文化艺术管理来解决。因此,只有高度重视文化艺术管理的功能和作用,结合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才能为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

参考文献

[1]王艺铮.文化艺术管理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J].黑龙江科学,2018,9(06):81-82.

[2]郭飞.试分析文化艺术管理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J].艺术评鉴,2017(21):165-166.

[3]谢千红.文化艺术管理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探讨[J].戏剧之家,2020(23):197-198.

[4]李茁.文化艺术管理和文化产业发展相关性[J].智库时代,2019(51):213-214.

第3篇:文化产业经营方法范文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发展

西吉县是宁夏南部的农业大县,也是文化大县,是中华民族文明发祥地和古丝绸之路的必经地,文化底蕴深厚,多种文化相融并举,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近年来,西吉县紧紧围绕打造南部山区“文化强县”的战略目标,充分挖掘资源优势,逐步拓展文化产业领域,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大力整合文化资源,不断丰富文化产业样式,确立文化产业主攻方向,主打“刺绣”、“古钱币”品牌,力求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结构合理、机制灵活,满足不同层次需要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探索出了一条文化产业引领转型发展之路。

一、西吉县文化产业现状调查

我县现有文化产业经营单位177家,其中歌舞厅5家,网吧24家,打字印刷复印业14家,书店、图书零售业9家,音像制品零售业1家,古钱币商店1家,刺绣作坊2家,婚庆公司5家,各类活动室98家,表演团体(包括县文工团)3家,民间文艺团队(自乐班)县城6家、乡村16家,有书法、舞蹈、声乐、工艺美术等艺术培训业约10家。一是我县以大力弘扬民俗传统手工艺文化为目标,开展妇女创业致富活动,传统民族民俗企业发展初具规模,有西吉县回乡刺绣、艺美文化产业、回乡园培训中心等文化企业,招聘培训残疾人、下岗职工和农村妇女,采取集中培训和家庭作坊式等方法,挖掘开发制作具有地方特色的刺绣、剪纸、工艺框画、服饰配饰等民俗工艺品,使手工艺制品成为西吉县农村妇女增收的致富产业,为发展“绣娘经济”打造一个坚实的平台。二是我县被誉为“华夏钱币收藏第一县”,古钱币藏量丰富,品种齐全,上起商周,下迄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为了更好地打造古钱币品牌,展示古钱币文化,我县注册成立了集古钱币收藏、收购、经营为一体的古钱币商店,开发的产品品种齐全,做工精美、装帧别致典雅,具有极高的收藏和观赏价值,深受游人及文物爱好者青睐。三是我县的新型产业主要是私有制,这些新兴的文化产业经营单位和个体还处在起步阶段,规模小而零散,一部分经营摊点的产品质量低,没有形成规范化和规模化经营。

二、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产业不能适应多层次群众文化需求,多元化格局尚未形成。文化精品生产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相比显得相对贫乏,也缺少高雅文化、经典文化的经营者。

(二)文化产业不能适应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格局。其投资远远低于其他产业,并且主要靠政府投资,投资体制和机制的单一性严重约束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政府缺乏对文化产业强有力的宏观管理和调整,管理体制还存在着政事不分、政出多门的情况。政府的职能部门既管文化又办文化,在产业机制上还没有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

(四)文化产业最大的资源是人才资源,但目前,我县从事文化事业的各类专业艺术人才短缺。文化队伍中相当一部分是企业职工,学历和综合素质普遍偏低。

三、对发展文化产业的建议

(一)我县属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要积极争取国家对老少边穷地区文化发展的扶持,增加文化产业的投资,扶持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文艺团体,扶持重要的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各类群众文化。

(二)对全县传统的文化产业要进行形象重塑,打造品牌,发挥资源优势。充分利用文艺创演、古钱币收藏的资源优势发展文化产业,大力开发刺绣、剪纸、雕塑、工艺品制作等民间文化产业和民俗文化产业,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三)要正确引导、培育、繁荣文化市场,对新型的文化产业,如电子音像制品、歌舞厅、摄影、打字印刷、酒吧等的整顿规范,逐渐萎缩小而散的摊点,组建集团(公司),逐步形成规范的集约化经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以质量和信誉占领市场。

(四)要加强管理,不断规范文化市场的经营活动。规范的市场秩序是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按照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规范文化经营活动,使文化市场健康有序良性发展。

第4篇:文化产业经营方法范文

关键词:市场规范;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之一,在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方面,主要培养综合型、复合型人才为主。在制定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需要把该区域经济文化特点与就业情况结合起来,依托高校办学结构,根据当今社会发展需求,结合学生兴趣爱好,为国家培养一批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1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

1.1综合素质的培养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朝着网络化的趋势发展,并且产生了诸多线上自媒体产业链,在该产业链下,给管理人才的工作技能和工作态度提出了严格要求。在工作技能方面,要求管理人员能够熟练操作各种网络设备,并且具备审核产品的网络吸引力。在工作态度方面,要求各级管理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素质,充分发挥专业技能和专业水平。所以,在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方面,各所高校应该加强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技能的培养[1]。在工作态度上,现在文化产业比较注重企业文化培育,让管理人才对产业产生认同感和认可度,最终能够满足企业战略发展要求。

1.2先进管理理念的培养

由于我国的文化产业内部结构不断变化,并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所以在管理要求方面也发生了一定变化。在对管理人才先进管理理念培养过程中,需要从三方面入手,即管理策略、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其中,管理策略就是指管理人员如何保障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在管理策略的带动下,能够实现产业运行满足高层人员工作要求;管理制度即指文化产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对企业或公司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各级管理人才就需要不断地结合要求来进行工作;管理方法就是指各级管理人员为了实现公司或企业管理职能的实现,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作用下保证文化产业正常运行。

1.3市场经营理念的培养

在进行管理人才市场经营理念培养过程中:一是市场中是没有固定的管理内容的,而是市场调研的前提下,结合不断变化的市场情况进行适时地调整,让文化产业的正常操作和运行能够不断满足市场用户的实际需求。而且,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管理工作的调节也需要注重工作效率,否则将会使得产业不能及时地占领市场份额;二是为了能够让管理内容继续朝着正确的目标和方向发展,各级管理人员需要在进行管理工作之前对市场用户实际需要进行考察[2]。并且,当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市场运营理念,懂得如何使用团队的力量获得市场更多份额。所以,在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管理人才市场经营理念的培育。

2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传统理念影响深入

虽然文化产业在我国市场中已经实施多年,但是受到传统思想理念的影响,导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效果并不理想。从现代角度来说,实体产品并不能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需求,因此在理论上,要从网络入手,加强网络化理论探究。而基于就业导向视角下,诸多文化产业,因为长期受到传统理念影响,已经无法迎合时展需求,实现对文化产业管理人才进行专业的培训。而且,部分公司或企业对人才要求比较低,不重视专业人才的选拔。比如,部分公司比较注重各级管理人才的文化知识水平,但是却忽略了他们的管理素质和管理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不能给社会培养优秀型专业人才,给文化产业运营发展带来直接影响。

2.2培养目标不清晰

当前文化产业相关部门比较重视各级管理人才的综合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但是因为培养综合素质的人才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所以部分产业在对人才培训管理过程中,不能精准找到培训方向,培养目标不清晰,所以他们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不够精准,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具体说来,目前的文化产业主要朝着网络化趋势发展,所以在网络背景下,多元化特点融入到产业中,让综合素养培育方向变得模糊。部分院校在进行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因为培养理念比较落后,对网络环境没有进行全面深入地了解,所以在培训的方向方面也有种种问题和困难。比如培训的知识内容不够全面,深度不够等,这些都会使管理人才综合水平较低,影响其以后就业和发展[3]。

2.3市场经营理念落后

随着文化产业不断进步和发展,多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其文化产品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因此不能仅仅局限于图片、视频等单一形式上,这样将会给产品吸引力带来直接影响。在现代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根据上述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优化培养目标。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部分院校在进行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没有注重培养各级管理人才的现代化市场经营理念,而是依然采取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方法,使现代的管理人才缺乏现代的市场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因此在这种环境中培养出来的管理人才是不能适应现代的市场需求的,也不充分具备较强的产品质量审核能力,无法对产品是否具有吸引力进行精准判断,导致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引发市场反感,无法让产品在市场中占据稳定地位。

3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对策

3.1树立现代市场意识

鉴于传统理念给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工作带来的影响,为了实现管理人才稳定发展,满足国家人才需求,高校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对现有的思想理念进行改革优化。各个院校领导人员需要充分了解传统市场和当代市场两者的差别,不断深入思考现代市场应该运用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明确其给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在学校高层人员对此有深入了解以后,就能够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进行专业化培养,改变其传统思想理念。与此同时,在进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从就业导向角度入手,利用各种先进案例,通过数据比较,让管理人才对传统思想理念中的不足有充分了解,并强化其管理思想和意识,让其对原本工作认知产生改变,起到改善效果[4]。除此之外,在就业导向背景下,文化产业高层次管理人才应对市场进行深入的调查,充分了解时代需求和市场用户需求,然后结合需求对文化产品进行优化改革。

3.2明确综合素质培养方向

由于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是一种综合性人才,所以学校在开展培训工作之前,要确定好培育方向,对培训方法和培训内容进行仔细优化。第一,在培养方式上,实行联合培养,即让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师团队,与校外的文化企业或公司的高层次管理团队结合起来,共同培养文化产业管理人才,让他们成为一批具有政治素质过硬,思想道德素质好、专业文化本领强、具有较强的市场洞察力和创新创意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复合型人才。而且,在培养过程中,可以采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策略,既让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充分了解文化产业的内在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也懂得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同时,文化产业经营单位也需要注重人性化管理,对培训时间进行科学合理的把控,组织开展各项培训活动,实现对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综合素质培养,满足国家相关人才要求。第二,在培养内容上,可以结合当前的文化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设定相应培训内容和目标。例如网络软件操作技能、产品质量标准、网络软文的撰写,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等。通过采取一系列培训手段,让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综合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但是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任何培养内容都要充分展现出就业需求,防止发生培养质量问题。除此之外,因为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在工作制度约束下,工作态度比较端正[5]。但是工作态度会随着各种因素的影响发生改变,因此,我国各高校在对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该加强企业文化内容的培训和学习,从而让各级管理人才了解产业单位,对其进行高度认可,从民生之本、国家之基、国力强弱、国运兴衰角度,结合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开展实际工作,防止管理人才工作态度发生巨大变化。

3.3以规章制度规范市场经营

针对市场竞争理念缺失引发的各项问题,各个院校在对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采取放任管理人才自由发展的方式,要利用各种规章制度规范其工作行为,给其就业发展提供明确方向。为了给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应全面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工作,切实保障基本民生时代需要。对现代职业教育进行发展:一是可以为更多的人才提供更多的就业途径;二是给基础群体也提供福祉。在实际管理人才的培训过程中,各产业单位应该不断结合具体实际情况来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在产品的审核和制作中,要求各级管理人才能够对文化表现形式进行综合判断。如果产品水平不能满足国家要求,则该产品将被视为质量不合格,产品需要重新调整。与此同时,在对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还要加强对进行文化素质培养。各文化产业单位应该把自身的文化体系当做核心,结合自身的发展战略来对管理人才进行综合考察。如果了解情况比较深入,则可以对其进行专业培训,并且在培训内容上秉持由浅到深的原则,让其对企业的整体文化进行深入了解,而且要结合当今市场发展的动态,对当今企业文化核心和体系情况进行分析,加强管理人才的文化素质培养[6]。在具体的培训过程中,可以要求各级管理人才首先参与到市场调查的活动当中去,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判断,对现代市场的要求和发展进行精准的定位分析,从而让各级管理人才充分了解当今市场情况,并且结合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不断创造出更多的新文化产品,迎合当今时展趋势和要求,从而也能让管理人才的创新水平得到训练和提高。

4结束语

总之,在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学校办学体制要求,在创建良好基础的情况下,加强人才培训,提高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让他们有所作为。在实际培养过程中,需要按照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培训要求,迎合时展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扩充人才培养领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建设人才培养目标,从多方位,多工种给社会培养大量人才,更好地满足国家对文化产业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岑孝清.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与文化系统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建[J].文化学刊,2017(8):86-94.

[2]赵建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融合机制[J].大学教育,2019(1):168-170.

[3]苏琼.创新创业背景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探析[J].大庆社会科学,2019(1):139-140.

[4]陈慧英,陶丽萍,彭桂芳.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二元空间驱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武汉轻工大学学报,2019,38(3):100-104.

[5]贾佳,潘莹,陈天鸽.跨学科复合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以文化政策相关课程为中心的考察[J].大众文艺,2018(8):213-214.

第5篇:文化产业经营方法范文

1.企业文化的理念层

企业文化是企业形象的本源,企业通过自己的组织目标与发展规划的制定,确保企业健康发展运行;围绕核心价值观的永恒发展,促进企业长期共存发展;对企业发展的经营哲学的探索,为今后企业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培养企业精神风貌,来弘扬公司正气精神;创新管理、经营理念,维系企业与国际社会接轨。

2.企业文化的制度行为层

在各个企业中都要建立财务制度、人事制度、车辆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销售管理制度等一般管理制度,在一些大、中型企业及外资企业也根据自己的管理特点和文化特色,相应地建立员工阶段性比赛(或考核奖励)制度、交流等等。这些制度都是用来约束组织成员的组织规范和行为,以保证整个企业有序高效地运行。

3.企业文化的符号层

企业要将自己的基本标识、组织的徽标及歌曲等、自然环境和建筑、技术及工艺设备特征、文体生活设施、建筑物以及造型、文化传播网络等收集整理,形成企业文化的物质载体,这也是前两个层形成的有力保障条件。总之,企业文化是逐步形成的,也是始终处在变化和运动之中的。人们要将这些文化逐步加以收集、整理、保管、统计、利用、编研,有利于更全面透彻地认识和了解企业文化。企业的文化资本越来越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因素,也在各种资本中处于决定性作用的地位。

二、档案管理在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

1.文化价值作用

档案是记录、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它记载了人们创新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反映了最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使先进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只有档案资料,才能为现在研究历史学、社会学、人口学、民族学等提供各种具体和典型的史料。所以,档案具有与文化等同的价值和意义。

2.文化创造作用

在档案的文化资源中,记载和存储了大量的人类在已往的活动中长期形成的实践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人们可以利用档案中丰富的具体素材,以开发思维,启迪心智,从而创造先进文化,推动和促进企业与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3.文化传播作用

档案在企业文化传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企业家及其管理者团队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心态、品格、气质等,即他们的个人示范和对下属的要求,往往也是企业文化传递的重要渠道。企业文化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在社会中传播、扩散,极大地推动档案在企业文化中的社会传播力量。伴随着企业个性、企业经营产品和服务的社会扩散,企业也在进行着自身形象的社会传播。

4.精神价值作用

人与动物不同,具有丰富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档案的存在,详细地记录了中华民族创造历史和先进文化的曲折历程和奋斗足迹,真实记载了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光荣业绩,它的意义和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越来越珍贵。所以,通过企业档案的的保护和传承,可以激活丰富的民族精神资源,传承民族精神,巩固深厚的民族文化根基。

5.制度创新作用

档案对企业历史以及企业经营活动等情况的记载,让企业制度创新的方式方法更加多元化。企业为了更好地探索出现代企业制度创新的思路,往往从企业文化入手进行研究分析,找出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的方法,推动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发展。

三、总结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