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范文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全文(5篇)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

第1篇: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范文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问题;解决对策

一、初中物理教学问题分析

(一)教学模式不科学

与“以教师为核心”的教学理念相对应的是“填鸭式”和“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虽然能在短时间快速丰富学生的物理知识,但其缺点也显而易见,那就是把学生当成了学习机器,成了只会“纸上谈兵”的物理书呆子,在提倡素质教育的教育新时代,这显然与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悖。

(二)师生互动效率不高

师生互动效率不高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没有从心理上接受教师,认为教师和自己不在一个起点甚至不在一个世界,而且初中阶段的学生普遍思想活跃,性格叛逆,教师的耳提面命在他们看来是对自我性格发展的束缚。长此以往,教师难以亲近学生,学生难以接纳老师,物理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也越来越差。

(三)教学理念不先进

传统物理课堂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是以教师为核心,学生作为附属,没有很多自主探究和学习的机会,这背离了物理作为一种探究性和实验性学科的本质。在此教学理念的错误引领下,教师让学生做什么学生就做什么,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均不强。

二、初中物理教学对策分析

(一)教学模式的转变

1.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能力——实践教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有趣的物理力学现象引导学生进行物理实践,例如在教学水的浮力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制作帆船,而在制作的过程中,由于船身龙骨的制作部分需要用到水的浮力知识,所以学生会自主学习相关知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自然可带动教学效率的逐步提升。2.情境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情境教学。在教学光现象时,教师可创设“我是摄影师”的教学情境:首先展示参观风景区时拍摄的一些照片,然后通过讲解照片拍摄的一些角度问题来引入照相机成像的光学原理,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然后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利用光学知识分析照片的拍摄角度、光影效果等等,整个过程非常有趣,也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二)提高课堂师生互动

1.以合作学习促进师生互动。学生师生合作意识的培养需要教师利用好教材内容,然后借助游戏教学、角色扮演等趣味化合作方式实现寓教于乐,继而培养学生的师生合作意识。例如在教学自由落体运动时,教师可结合伽利略的相关研究,设计“假如我是伽利略”的合作学习活动,通过师生合作的方式重现伽利略的整个研究过程。利用这样的活动,就可以提高课堂师生互动效率,培养学生的师生合作意识。2.以生活话题促进师生互动。承接上例,教师可以创设生活话题:“谈一谈自由落体运动在生活中的表现。”这是典型的生活话题,教师可以与学生互相讨论,例如有的学生说雨从天上落下来是自由落体运动,有的学生则说真实生活中不存在自由落体运动,基于两大论点,教师可以继续深入生活话题:“真实生活中物体自由落体时的受力情况分析。”继续与学生进行话题交流,并引导学生画出受力分析图,并与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相对比,从而得出结论——自由落体运动在实际中并不存在,只是理想状态。

(三)培养学生主动学习

1.以学生为本,发挥其自主学习能力。在现代教育视角下,“人本教学”理念为我国初中物理教学指明了方向,即以学生为课堂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思考、分析和实践能力,而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必须秉持“人本教学”理念,提升学生的课堂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才能打造真正属于学生的自主化课堂,提升教学效率。2.以教师为课堂引导者,并拉近师生关系。“人本教学”理念中,教师也是重要的教育角色,学生有任何不懂的问题都可以请教老师,老师实际上也控制着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过程,并且作为学生的“学习顾问”,始终引导着其学习思路和学习行为。所以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同时还要积极拉近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这也对提升教学效率非常有帮助。综上所述,转变教学模式、提高课堂师生互动、增加实验有效性以及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是现阶段解决初中物理课堂教学问题的主体策略,对物理教师摆脱传统教育束缚,构建现代化高效课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上述分析只是笔者的浅见,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王京玉.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6(10)

[2]潘兰.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7(36)

[3]张和飘.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科教导刊,2016(9x)

第2篇: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范文

1.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设计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参与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同时,教师要耐心解答学生所遇到的疑惑和问题,帮助学生完善实验环节,推动物理实验教学的有序开展。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设计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需求,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为学生的物理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在整个实验环节,实验设计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能全面衡量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而在设计阶段,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验步骤进行分析,准确掌握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和思维特点,让学生将实验和物理知识进行有机融合,以便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现象及过程

在实验设计环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参与实验环节,引导学生找出实验现象及过程的关键点,并重点解决重难点知识,科学梳理物理实验知识,同时,详细解答学生的疑问,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水平。

3.引导学生注重分析和总结教学实验

在实验教学后,教师要及时总结和分析实验过程,科学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实验设计,肯定并鼓励学生的优点,让学生在自主完成实验目的和目标以后,产生相应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同时,需要对学生的不足予以指正,让学生看到自身的缺陷和不足,进而有计划地进行弥补。

二、实验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实验教学环节,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使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因此,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事先设定好教学方向,让学生参与实验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在完成模拟实验后,教师应为学生留足思考时间,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四、做好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在演示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再现和还原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物理公式、概念和原理,夯实学生的物理学习基础。例如,在讲“自由落体运动”时,教师可事先准备好一只小皮球,要求高个子学生进行演示,将皮球举过头顶,然后向下抛,让学生直观、真实地感受到自由落体的过程,即落体运动就是在不受外力阻碍的情况下,物体受重力自由下落的过程。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科学引入启发式、发问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探讨自由落体的规律。学生在真实的情景模拟状态下,能够更加清晰、准确地掌握匀速直线运动和加速度的相关概念,对“自由落体运动的初速度为零”这一概念的感受会更加深刻,同时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会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总结

第3篇: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范文

实验是物理学科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与理论讲解相比,实验方式能更直观地展现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因此,在实验情境下,学生的视觉会受到更强烈的刺激,在强烈的感官刺激下,可以更好地激活思维,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因此,在物理课堂上,利用实验方式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一个不错的方式。例如,笔者在教授《自由落体运动》一节内容时,在讲解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前,先给学生做了羽毛和小石子在真空管中从同一高度下落并在同一时间落地的实验。在学生的常规思维中,羽毛下落的时间一定会比小石子下落的时间要长,而课堂上实验演示的结果并非学生预想的那样,这样,自然产生了认知冲突,而疑问也就由此诞生了。接下来笔者提出了一个引导性提问:“如果想要更好地了解自由落体运动,需要了解哪些情况?”在这一问题的引导下,有些学生提出了一些问题:“自由落体运动是匀速运动还是加速运动?它的运动路线是怎样的?它的速度变化如何?有没有加速度?”在实验情境的激发下,学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接下来,教师再引导学生开展进一步的探究。这样,在一个个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豁然开朗,学习效果自然大大增强。

二、注意提问的层次性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也是启发学生思维活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然而,提问只有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达到一定层次才能起到有效作用,倘若教师提出的问题层次过低,就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对问题意识的形成帮助也不大。例如,在学习“动量守恒定律”时,“动量守恒定律内容”这样的问题属于记忆性问题,层次较低,这样的提问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没有任何帮助,而如果教师从“动量守恒定律的来源”角旗进行提问,向学生提问“动量守恒定律是怎样来的”,这样的问题显然层次会更高,学生要想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运用到一定的推理能力,把动量守恒定律的来龙去脉理清楚,在整理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头脑中还会出现很多小问题,而这就是问题意识形成的良好土壤。

三、教给学生提问方法

第4篇: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物理;整合

物理这门学科的逻辑性较强,其实验分析是验证物理概念知识的基础。因此对学生而言,无论是实验分析还是理论知识的学习,都具有一定的难度。随着新课改的推广与实行,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信息技术引入物理课堂教学中,是一种动态教学模式。无论是将其作为实验分析还是理论教学的辅助工具,都可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目的。

一、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的整合

物理属于理科范畴,因此实验分析与理论验证是物理课堂学习的重要方式。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中主要是站在理论知识的角度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因此缺乏自主探究实验现象和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提出,学习的对象不再是“冷冰冰”基础理论知识,而是理论教学与实验分析相结合,并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目的,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传递物理实质。据心理学家所言,在课堂学习中引入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使学习知识更加清晰明了地留在学生大脑中,记忆深刻。反之,采用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将会大大降低课堂教学效率。由此可见,将高中物理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并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起到调节课堂学习氛围和降低学习压力等作用,从而在课堂学习中大胆表达自身的观点和意见,集中精力探索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学习方法。例如,教师在讲解高中物理“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试验教学中,教师不能被动地按照教材步骤进行操作和演练。采用这种方式得出的物理实验结论为:第一,灯泡在演示那一刻是熄灭的(亮的)。第二,灯泡在演示结束之后会熄灭。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得出“线圈对变化的电流有阻碍影响”这一结论,但是并不能直观地观察到“电流阻碍”的过程。虽然这个过程短暂,但恰恰是实验探究中的关键问题所在,是这一章节课的重难点知识。这就需要教师改变实验演示方式,借助多媒体计算机作为实验教学的辅助工具。比如在课前预习阶段,提前下载一个Flash软件,当演示到“电流如何阻碍线圈”时,就播放Flash软件中的视频实验分析讲解。学生在动态观察和静态学习中能够对试验内容有一个全面详细的认知过程,进而在实验探究中培养自主探究精神。再比如,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一课时,首先教师需要提前对章节相关资料收集起来,并准备好实验分析和探究所需的设备和装置,展开“羽毛和铁块”实验设计和演示。其次,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有关“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视频,并要求学生自主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会对实验结果进行猜想。一般认为在同一高度,由于铁块要比羽毛重很多倍,因此最先落下的物体是铁块。因此,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最后,得出实验结论。在同一高度下,羽毛和铁块自由落体的速度相同。究其原因是假定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在“真空”进行,不受摩擦力的影响。并在分析与探究物体受力情况时,羽毛与铁块只受“重力”因素的影响。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将铁块和羽毛做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制作成动画效果。当降落100m、200m时,静止羽毛和铁块的运动画面,这样可以方便学生清晰观察在同一水平线上,铁块和羽毛的下降高度。这样不仅可以营造一种愉悦的教学氛围,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动画模拟与物理概念知识的整合

物理的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学生对物理的理解源于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实现释放内在力量。但是在激发内在力量过程中,由于物理概念知识较为抽象化,学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学生通过一些有效方式提升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度,从而由被动接受转变成主动学习、思考和探究。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我效能感”概念。在这个概念中,提出了学生在学习上的个体差异、知识的判断能力和信念等。并着重表明“成就感”才是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式转变的重要因素,也是学生激发自身积极情绪的重要动机。因此在实际学习中,学生就可以将自身兴趣度与物理知识衔接起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设计物理生活情境,从而达到调动自身对知识的好奇度、求知欲等目的。并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物理知识进行猜想和探究,并作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证据。比如,教师在讲解高中物理“抛物线”一课时,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抛物线运动动画来模拟抛物线的运动规律,让学生观察后得出抛物线概念、抛物线的运动规律、抛物线的基本特征。提前准备好抛物线函数运动图,将函数图与物理中的抛物线运动模拟图进行比较,并站在数学相关知识角度和物理相关知识角度全面系统地分析抛物线运动的基本轨迹和特征,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并提高学生独立分析抛物线运动的分析和探究能力。与此同时,学生在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巩固了数学知识,也明白了其中两者之间的联系,对于以后学习物理知识会更加容易。

三、结束语

实现高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需要教师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借助信息技术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整体质量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峰.浅谈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整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09:157.

[2]房迅.如何将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整合[J].学周刊,2015,23:39.

第5篇: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居于课堂主体地位,导致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积极性.而新课程理念提倡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教师仅需从旁给予其指导即可.高中物理课堂与初中物理课堂有很大不同,在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同时,还应尽量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科学素养激发出来.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需要高效率的物理课堂.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促进自身物理素养的提高,当好学生的“引路人”,为学生学好物理服务.

一、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是现阶段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调查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完全主导课堂的占到72%,大多采取“一言堂”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展示的机会非常少,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就好比是一个吸收知识的工具.调查还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物理课堂的兴趣不高,不想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2.课堂知识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

高中物理涉及很多知识,且大多数知识均与生活实际有着密切联系.调查发现,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在物理教学中,有些教师是照本宣科,没有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使学生往往很难理解一些抽象的定义.其次,虽然物理教学课标安排了许多实验课程,以使学生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对物理知识的奥妙有真切感受,但是有些高中并未根据教学课标的要求设置充足的实验课程,甚至将实验课程取消,改为教师演示实验,使课堂知识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

二、新课程理念下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策略

1.精心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的备课起风向标作用,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效果.因此,在上课之前,教师应精心备课,设计教学时立足课堂教学目标,将学生的认知能力、物理知识掌握程度充分结合起来.如此,既能使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思路有清楚的认识,加强自身学习的目的性,也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本节课乃至整个物理课本的知识结构.例如,在讲“自由落体运动”时,教师应精心备课,并分析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运动学的基本概念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等知识点.学生已大致知晓生活中的重物、轻物下落快慢等自由落体运动,这有助于学生学习抛体运动的知识点.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将教学的重难点确定下来,即让学生对落体运动的概念、性质等基本知识有所了解以及使学生对物体下落的快慢与其轻重无关这一概念有深入认识,并引导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进行探究,最终确定本次教学的三维目标:在知识技能方面,要引导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展开了解,让学生对实验的重要性有一定认识;在过程方法方面,让学生了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规律的过程,使学生对猜想与推理的奥妙有深切体会;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为防止学习的盲目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观与认知观,并通过探究式教学的方式突破教学重难点,借助问题情境的创设,实现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猜想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科学安排课堂时间,减少无效教学环节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活动并非教师在课前就能全部预见,其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时间大部分被教师的讲授活动所占用,很少留有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与练习,使学生不能将老师传授的知识完全消化,学习效率也就不高.因此,教师需对课堂时间做出科学安排,减少无效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缩短讲授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把讲授时间控制在25分钟左右.在这时间段内,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互动,并向学生提问.利用提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提出问题后,给予学生3~5分钟的思考时间.在完成25分钟的讲授后,要进行一些课堂练习,让学生有时间独立思考,而这一时间通常不超过10分钟.在整堂课结束前的10分钟,教师要集中解决学生在练习或思考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分析、总结与归纳,优化学生的解题思路,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3.创设生动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站在认知角度上来说,高中阶段的学生还缺乏较强的自我控制与判断能力,他们的学习兴趣与注意力常常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要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师就要在教学理念上坚持问题是教学的开端、主线与归宿,并将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创设新颖、充满趣味的教学情境,赋予枯燥物理知识一丝灵性与动感,让学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将学生的兴奋点与主动性激发出来,使他们在观察、操作、猜测等一系列活动中对物理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过程有深入体会,进而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物理知识.例如,在讲“电磁感应现象”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灵敏电流计,并提出问题:能否在不接通电源的情况下让电流针出现偏转?学生均表示否定.然后用导线连接起电流计的两个接线柱,让条形磁铁移动至电流针,这时电流针的指针出现了微小的偏移,且快速移动磁铁时,指针偏转的速度越大,这与学生之前判定的结果有所不同.如此教学情境,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了起来,活跃了课堂气氛,“电流针指针在没有接通电源的情况下为什么会出现偏转?”的疑问自然也将学生的主动求知欲望激发了出来,课堂教学变得动态、高效.

4.引导自主探究式学习,丰富课堂教学内涵

新课程的一大亮点便是转变教师角色,提倡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学习方式,其目的就在于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发挥出来,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激活学生的思维,释放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学会合理思考,知晓如何以科学的方式解决问题,从而在丰富课堂教学内涵的同时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教师可以演示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实验,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启发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有的学生提出问题:在这个演示实验中,小球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做了功的力有哪些?有的学生提出问题:实验小球在摆动过程中重力势能与动能是如何转化的?怎样用动能定理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再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以“学堂”取代“讲堂”,既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又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转变为主动.教师应积极评价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其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的知识,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让学生对物理学习充满信心,调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灵感,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独立发现物理问题,在享受发现真理奥秘的快乐中爱上学习,爱上探究.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备课、科学安排课堂时间、创设生动教学情境、引导自主探究式学习等,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皇甫海涛.基于新课程理念下分析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J].才智,2016(23).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