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形态论文范文

经济形态论文精选(九篇)

经济形态论文

第1篇:经济形态论文范文

新型城市经济,是指在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加速发展背景下,中心城市功能提升、产业转型过程中形成的城市新兴经济形态。它具有要素投入的智力密集性、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性、产出的高增值性和服务的强辐射性等特点,其主体属于现代服务业范畴。主要包括以下八种形态: 1、创意经济 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带动结构转型的战略产业、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的引擎、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的有效抓手。浙江应以创新和开放为动力,以服务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支撑创新型省份建设为重点,贯彻政府引导、企业主体、整合要素、突出重点、搭建平台、集群发展等原则,打造若干有影响的创意城市,集聚一批国内外有较强知名度的创意人才,扶持发展一批综合优势明显、有一定辐射能力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努力形成一批具有特色优势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品牌创意企业,使浙江成为具有较强辐射和影响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先行区。 2、总部经济 总部经济是指某些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而生产加工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地区,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发展总部经济具有增加税收、GDP贡献、产业乘数、消费带动、劳动就业和环境优化等作用,集中体现了知识密集、集约发展、产业融合、强力辐射、合作共赢等特征。发展总部经济应当以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为主要导向,重点发展区域性和特色化的总部经济。其中中心城市,重点集聚民营企业集团总部,跨国企业区域总部、研发和营销中心,区域性金融机构总部等,成为区域性的总部经济集聚地;有条件的城市,发展以满足本地产业集群发展所需的生产性服务为主要功能的特色化总部经济。 3、空港经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知识经济的蓬勃兴起和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使得具有时间价值指向的产品及生产方式在区域对外联系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航空运输凭借其快速便捷的特点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强,空港经济越来越受到关注。发展空港经济要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可以把杭州空港经济圈作为率先培育的重点,加快发展现代物流、航空制造、商务服务、空港服务、高新技术等临空产业,打造为长三角南翼空港经济中心、环杭州湾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节点和浙江现代产业的新高地,进而为全省的空港经济发展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宁波、温州应结合深水良港和民营经济优势,及早谋划空港经济发展,为都市经济圈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4、网络经济 网络经济是指基于互联网或网络的,以信息为特征的新型经济形态,是现代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网络经济,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举措。发展网络经济,应当重点突出两个方向:一是以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和支柱产业为依托的行业门户网站,发展完善信息、价格指导、网上交易等业务,鼓励和支持专业市场加快信息化建设,促进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有机结合,培育一批影响力强、运作规范、发展潜力大的行业网站,使其成为行业的信息中心和价格发现中心。二是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支持有条件的商贸、金融、物流、旅游等现代服务企业发展B2C的电子商务业务。 5、孵化器经济 孵化器经济就是以孵化器为平台整合各类资源,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以创业为主要表现形式,以孵化为主要功能,以推动中小企业低成本、低风险成长为目标的经济形态。孵化器经济是区域经济的创新形式,在支持高层次人才创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提高城市竞争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浙江全省建有科技企业孵化器53家,其中已投入使用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41家,目前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比较发达的环杭州湾地区,占到总数的90%以上。应当把发展孵化器经济作为发展创新创业文化,满足创新创业需求,推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支持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基地、创业中心等发展,突出对特色产业集群和创新集群的基础性孵育作用,建成一批具有国际水平、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孵化器。 6、会展经济 会展经济是指通过举办大型会议和展览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城市功能提升的一种经济形式。

第2篇:经济形态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意识形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一、社会意识形态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意识形态是一个含义丰富的概念,意识形态同样适用于辩证唯物主义社会观,意识形态是随着社会物质发展变化而变化的。意识形态能直接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成熟的思想理论体系,其主要特征就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所谓实践性就是指它来源于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并能反过来指导实践,为人们从事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的指导,从而引领人们的实践活动向更高的层次发展。社会意识形态的这种实践性反映其对经济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时,就是它能够直接促进经济发展。

经济建设丰富和发展了社会意识形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工业为龙头,通过更新设备,加快技术引进、消化和创新,拓展产业链,发展各种特色产业,不断提升总体竞争实力。通过实施“东北振兴”,“西部开发”、“中原崛起”等经济建设战略,不断增强地区经济发展实力,提高了全国的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平稳发展,实现了GDP数值的较快增长,但在一些经济高速增长地区出现了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贫富两极严重分化等问题,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对资源过度依赖等问题制约着发展可持续。由此可见,仅仅追求GDP的高速增长,并不能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框架下,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和迫切需要解决可持续的问题。迫切需要社会意识形态的理论思想指导经济发展。这就需要党和政府创造性应用和发展马克思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理论。由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并不只是一种单纯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方式的改变,而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深层次变革,突出的表现是从经济开始,再逐步向社会和政治领域渗透。

二、社会意识形态建设对经济建设作用

1.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导向作用

引领经济建设方向,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存在的,并为全体人民共有的。因为它是人民共同拥有的认知体系,所以它有助于人民彼此达成认识上的一致与行动上的统一。而处于党政地位的意识形态都是与对经济制度特别是对交换关系的正义或公平的判断联系在一起,目的在于说服人们相信现存的经济规则是与正义共存的。成功意识形态的制度变迁和经济改革会促进经济增长。社会意识形态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制度解释和价值支撑,使人们从内心认可经济建设中各种财产关系的合理性、交换关系的公平性以及分配关系的正当性,强化人们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各种规则的“认同感”,以减少体制在转轨及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的摩擦费用,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节约机制,这种机制是由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决定的。

2.社会意识形态建设为经济建设发展提供动力

经济建设的客观进程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产生、发展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是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在十五规划以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出现重大飞跃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程在本质上与社会意识形态具有目标的一致性、发展的互动性和价值的契合性。虽然国家处于全面经济振兴阶段,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面临着重重困难,迫切要求社会意识形态理论上的发展和创新。人民思想意识的更新和社会的不断变革对社会意识形态提出了全新考验。应对这些考验,需要各级党政组织从自身做起,为推进经济建设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社会意识形态不断解放思想,打破因循守旧、平凡干事的思维方式,在具体工作中敢闯、敢试、敢争;坚持开放创新,摒弃落后的体制机制,以敢于担当、追求卓越执政理念,以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审视自我、谋划发展。并对全国总体格局进行了正确判断和分析,提出了新的理论概括。特别是在基本认清了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发展大势,总结过去经验,汲取历史教训,抓住历史机遇,实现了社会意识形态的理论创新。

3.社会意识形态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之文化建设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之重点。在经济全球化步伐日益加快的今天,各国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更趋激烈,其中的文化产业竞争又是文化软实力竞争的重要载体。文化,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内核;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文化看似无形,但对经济发展的引领、鼓舞、凝聚和保障作用是现实而且巨大的。

文化发展问题事关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以解决的。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既是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都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以来,我国社会文化建设事业受到高度重视,文化氛围更加融洽和谐,文化创新更加活跃,文化产品日益丰富,文化建设与政治、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已经形成,从而有力地推动着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进程。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走过了30多年发展历程。30多年来,中国人民走出困境,夯实了发展基础,并积蓄起了强大的发展势能。而当前,中国经济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跨越发展、推进全面转型的历史新阶段。新阶段更加突显的新特征、新任务是加速发展,释放后发优势,在这个“经济建设升级”跨越发展的进程中,“文化兴国”应势而生,深入挖掘我国丰厚的文化底蕴,改造或摒弃那些原有的落后文化,加快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城市文化,培育和弘扬具有先进性、时代性的“民族精神”,并使之成为引导、凝聚和激励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第3篇:经济形态论文范文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作者简介]伍丹,广西大学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广西 南宁530004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1)10-0131-0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科学的完整的理论体系,涵盖了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等众多方面。因此,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之间的关系,实现相互之间的协调发展,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常有序运行,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其中,对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思考,是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

对于人类来说。洁净的水、新鲜的空气、茂密的森林、充足的植被这些自然环境与其它消费品一样重要。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经济增长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促进着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它又使环境资源遭到破坏,削弱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世界经济发展历史表明,工业化时期是生态经济基本矛盾迅速发展的历史时期,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充分显示了人类干预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然而伴随而来的大量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其严重程度是人们始料未及的。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单纯追求经济发展目标。是形成人们短期行为与生态恶化的重要原因。

现在,没有谁还会认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是两个毫不相关的领域,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联系愈发愈紧密,正所谓是唇齿相依,唇亡齿寒。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之所以能够相互作用,根本原因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了深刻的论述。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就其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可见,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生态基础。正如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关于人类未来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到的,“经济增长的很大部分是从森林、土壤、海洋和河流汲取原料的”,人类对于自然界的依赖,既是人类的幸运,也是人类的宿命。

当经济学家们花很多的时间在为经济赤字苦恼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我们真正的威胁是生态赤字。莱斯特-布朗就曾一针见血指出:“经济赤字是我们彼此之间的借贷,生态赤字却是我们取自于子孙后代。”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样“举世瞩目”的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形势不容乐观。“十一五”规划指出。“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十七大报告更是将“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列为中国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已摆在我们面前,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常有序运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处理好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两者的关系。

二、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应走协调发展之路

如何处理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一种是以罗马俱乐部为代表的,认为发展经济必然会导致环境污染,保护环境必须牺牲经济发展速度,因此要限制增长,为保护生态环境而选择放弃发展经济的道路。这种观点对于中国来说,不仅是不可行也是行不通的。对于尚未摆脱贫困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而言。发展是第一要务,经济增长仍然是发展的基础,简单地通过限制经济增长来保护生态环境。这一做法无疑是因噎废食;另一种观点则是以西方工业化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为依据,认为首先发展经济,等拥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后再来治理环境,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无数事例已向我们证明,环境一旦遭到破坏,事后治理所花费的资金远远高于破坏前所欠缺的资金,并且有些破坏是无法弥补的,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不适合中国。对此,党中央有着清醒的认识,“决不能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生态问题和经济建设只能走一条协调发展的路子,使得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逐渐由矛盾的对立状态转化为协调统一状态。

总的来说,协调发展包括了以下几方面含义:第一,在性质上,系统诸要素相互适应;第二,在数量上,系统诸要素保持一个恰当的比例;第三,在功能上,系统诸要素相互配合,相互促进。需要指出的是,协调发展不是同等发展,均衡发展。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能够协调发展,在于经济发展本质上就是经济形态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关系,换句话说,就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关系。马克思认为。劳动过程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转换过程。因此,经济系统是通过人类实践与生态系统产生联系的,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能否协调发展,最终取决于人类的实践。正如恩格斯所说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是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未能实现协调发展。

回顾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面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现状,从“京都议定书”到“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可见路漫漫其修远兮,任重而道远。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经济与生态之间的关系,促进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仍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领域中的一道“哥德巴赫猜想”式的难题。

三、促进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两大战略

岩佐茂《环境的思想》指出:“抽象地看,协调环境与经济和开发并不是问题。但事实上如何协调二者一直就是问题。”黄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研究》也提到:“一旦需要在经济与环境之间做出选择,总是经济得到优先考虑,经济优先论战胜生态优先论。可以说,经济优先论和生态优先论,谁更重要,谁更优先,这一世界性难题至今没有找到解决的答案。”从理论上来说。协调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容易成立的。但在现实中,尤其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矛盾尤为突出,甚至有时会出现“非此即彼”的艰难选择,政府通过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的调整来协调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举措显得尤为重要。

(一)发展生态经济

人们正在认识到,世界不能长久地沿着现行

经济轨道发展,道理很简单,因为世界上没有足够的资源。面对着环境资源的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摒弃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确立生态导向的经济发展方式,对资本运作进行伦理的约束,使资本对生态自然的伤害降到最低程度。因此,我们需要一种尊重生态原理的经济,一种能够与生态系统有机结合的经济。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在《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中首次正式提出经济生态学概念。他认为,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存在着矛盾,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生态经济协调理论”,认为人类只有积极促进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才能实现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将是一种与地球保持和谐关系的经济,既能满足普天之下芸芸众生的基本需求,又不至于破坏经济的自然支持系统。

第一,生态经济是把经济发展视为生态系统整体的组成部分,追求的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自然生态环境也能得到保护。它是经济学家和生态学家共同构建出来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要求经济政策的形成要以生态原理建立的框架为基础。生态经济关注的是经济发展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把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并使二者互相促进的经济活动形式。生态经济强调生态建设与生态利用并重。强调生态保护与环境建设应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强调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在发展中动态平衡。显而易见,生态经济就是在经济领域中实践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第二,生态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式,它应该包括: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实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立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发展环保产业: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生态经济的最终目的是要人们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第三,发展生态经济不仅需要对生态经济学的基本规律进行研究。而且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探索生态经济发展规律也就是在探索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经济发展规律,只有探索出科学的生态经济规律。才能有效解决经济发展问题,才能最终实现生态文明。这就把生态文明建设这个文明形态范畴的问题。在经济层面得到了细化研究和深入探讨。这样就在生态文明与生态经济之间形成了一次互动,这次互动是人类文明形态与经济发展模式之间的互动,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二)建设生态文明

早在1999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就前瞻性地指出“21世纪将是一个生态文明的世纪”2007年,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写进了十七大报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有助于唤醒全民族的生态忧患意识,认清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莱斯特・布朗曾表达过这样一个悲观的观点:我们怎样把生态觉悟融入到经济决策中去呢?有没有可能重新训练人们,使他们在构思经济政策和作出投资决定时,“能够像生态学家那样”,考虑到他们的决策对生态的影响呢?答案是可能不行。也许,干脆说不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无疑是能鼓舞人心的,它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使生态成为人们的一种价值观,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意识,当人们在构思经济政策和作出投资决定时。能够做到像生态学家那样,考虑到他们的决策对生态的影响,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第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人类不仅要积极倡导进步的生态文明思想和观念。而且要推进生态文明意识在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的延伸。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社会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人类发展的一个更高阶段。生态文明是自然一人一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社会文明形态。既有物质文明建设。也有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追求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相互统一和最大化。因此,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考虑到的一个重要环节。

第4篇:经济形态论文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4)03-0005-05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在唯物史观创立的前提下,在充分吸收前人优秀成果和革命与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独创的意识形态理论。它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理论性与实践性、批判性与建设性相统一的科学体系,是反映社会生产关系、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思想体系。开天辟地,为后人留下无穷无尽的宝藏;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缔造了人类历史上意识形态的巨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对我国整个社会思想体系建设起着统领和支配的作用。正是因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我国在革命与现代化建设中才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说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为先进的、科学的指导思想,它能反映社会发展规律,明确社会发展方向,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愿望和价值追求,对推动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纷涌而入,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当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的严峻挑战

(一)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挑战

新自由主义实质上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思想体系和政策主张,以主张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为主要特征,以市场原教旨主义、文化霸权、“华盛顿共识”以及“意识形态终结论”为主要表现形式。[1] 新自由主义思潮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长驱直入”,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广泛传播、蔓延,严重威胁着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一些人鼓吹“市场万能论”、 大肆宣扬市场原教旨主义,主张一切由市场调控,反对国家干预,企图全盘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原教旨主义作为一种影响巨大的意识形态直接作用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企图误导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生产力落后,如果被新自由主义思想误导,将对我国改革和社会建设造成严重后果。此外,新自由主义倡导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消费主义和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念对我国民众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为此,我们必须坚决抵制和防范新自由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和侵袭,切实捍卫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

(二)思想文化多元化的挑战

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有利于我国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但多元化的思想所包含的西方价值观、伦理观、生活观不断冲击着我国国民的思想道德、价值取向、伦理规范,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受到挤压、冲击,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产生负面影响。

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客观形势下,西方文化纷涌而入,人们的思想观念空前活跃,文化选择日益多元化,价值取向日益复杂化,利益关系深刻调整,人们的思想日益多元、多变、多样,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先进的科技向弱势国家传播其强势文化,这种文化霸权的渗透和浸淫使得我国大众潜移默化地吸收着西方价值观念、思维习惯、审美情趣等,不自觉地对西方的自由民主、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产生认同而对我国执政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了怀疑和动摇。此外,“社会转型时期利益主体多元化的发展也催生了多样化的观念和价值追求,社会群体开始个性化多样化发展,其思维方式也具有自主性、分散性和随意性。一些人的主导信仰发生程度不同的质变和量变,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有所削弱。这一切都大大增加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难度、整合难度和引导难度”。 [2](P43)

(三) 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挑战

“主流意识形态” 和“非主流意识形态”两条“支流”汇聚而成意识形态。其中,主流意识形态“为世人确定意义”,[3](P92)在社会价值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其目标体系为人们的社会活动提供了价值导向。而非主流意识形态与主流意识形态注定水火不容,为了捍卫自身利益,总是不断地冲击、挤压、侵袭主流意识形态,力图削弱其影响力。 [4]自20世纪以来至今,世界上非马克思主义的因素日益增加,以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为核心的西方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形色多样的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滋生暗长,悄无声息而出其不意地冲击着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主要表现为意识形态终结论、意识形态多元论和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终结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意识形态终结论的思想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出现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弗朗西斯・福山在《历史的终结》中指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并非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级形态,而获得永恒胜利的是资本主义。[5](P176)实质上,意识形态终结论并不是认为所有的意识形态都已终结,而是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终结,随后西方自由民主的普适价值观开始在全球传播。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主义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污蔑,各种“污水”迎面而来,国际反马克思主义、势力大肆鼓吹马克思主义破产论、共产主义灭亡论,人们开始怀疑并反思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信仰和信念,关于“儒家伦理取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呼声此起彼伏 [6],意识形态终结论实质上是否定马克思主义,彻底颠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地位。

意识形态多元论。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对人们思想形成了冲击,多元思维随之产生,除了居主流地位的马克思主义外还存在许多或消极或激进的意识形态,这些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对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造成了消极影响。例如:各种腐朽的资产阶级思想观念如拜金主义、自私自利的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严重影响着我国国民的价值观,甚至有人错误地认为:所有制结构多样化必定需要指导思想的多元化,西方国家在政治上可以实行多党制,我国政党制度也可以多样化,宣称要打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垄断地位,“把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分割为所谓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和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主张开放的马克思主义, 即认为不需要重建统一的马克思主义, 把它树立为一种意识形态或正统体制。意识形态多元论的要害是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7]这种思潮实实在在地动摇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并严重削弱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意识形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认为我国经济发展已对他们造成了威胁,于是炮制“中国”“中国意识形态”,凭借发达的技术媒体对我国进行歪曲负面报道,以此丑化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试图遏制我国的迅速发展,利用文化霸权主义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颠覆,企图消解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最终达到被“西化”“分化”“边缘化”“淡化”直至被西方价值观“同化”的目的。对此,我们应保持清醒头脑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做斗争,坚决捍卫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

二、当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面临挑战的原因

(一)经济全球化因素

由西方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趋势,全球化使我们面对世界的方式有了根本改变,全世界正在共同接受着源自世界市场的、范围广泛的多样化的物质形式和文化。“经济全球化过程不仅仅是一个经济过程,而且是一个伴随意识形态运动的政治过程。”[8](P179)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西方国家利用自身在经济、文化、信息、科技方面的优势,在全球化中推行强权政治和文化帝国主义,向弱势国家推广其普世价值,宣传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消费方式来吸引和腐蚀我国的青年,潜移默化地使民众接受他国意识形态,而淡化对本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难以坚持和确定本民族的文化属性,全球化客观地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造成了威胁。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就是想把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普世价值强加给我国,进而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改变社会主义性质。由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经受着各民族多元化思想的挑战,经济全球化是现阶段淡化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社会结构转型因素

当前,我国正处在剧烈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再加上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念未能建立起来,市场化浪潮开始泛滥,对主流意识形态造成了很大挑战。首先,市场主体、所有制结构、分配方式、利益格局都趋于多元化,导致了人们思想观念和评价标准多元化,使人们不再信仰和认同单一的意识形态,而是理性地选择不同的意识形态观点。在个人利益的驱使和开放的市场化影响下,实用主义、消费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非诚信、非道德、腐化堕落的消极思想开始侵入人们的生活,诱导着人们的行为选择,逐渐地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道德观背道而驰,这些复杂的思想对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难度增加了。[6]其次,贫富差距迅速拉大,两极分化加剧,在社会转型中,弱势群体逐渐对社会不公平不公正行为产生了不满甚至对立情绪,逐渐地对执政党和政府产生不信任感,这种情况下,人们不自觉地对自己的信仰产生了怀疑和否定心理,开始反思长期坚持的信念是否值得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受到强烈的冲击。如果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民生问题不能有效解决,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将难以获得最广大民众的认同,又何谈抵制多元意识形态的冲击。

(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自身建设存在缺陷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自身建设中存在的认知上的缺陷是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构成挑战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意识形态批判是其秉持的基本批判精神。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9](P416)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批判的过程中,缺乏批判的全面性和深刻性,一方面对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以及反马克思主义等缺乏深刻的理解,模糊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界限,造成意识形态理解上的混乱。另一方面,仅仅是从形式上简单地揭露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并予以全盘否定,而忽视了其具有的“普适性”价值观念。

此外,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在宣传中形式主义问题严重。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只是照搬马克思主义文本,教条主义地进行理解,形式主义严重,内容空洞,远离人民群众生活,缺乏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回答实践难点或困惑的能力,这种照本宣科只能使人产生反感和厌倦。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缺乏对意识形态理论本身的批判和反思,将十分不利于发展并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体系,更谈不上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地位。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对策

(一) 捍卫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一元化指导地位

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10](P52)意识形态只能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统治阶级的指导思想必定是一元的,以维护本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地位。捍卫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一方面要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意识形态的侵蚀,防范被“西化”“分化”的意识形态演变,坚决反对意识形态多元化指导。当前,有些人开始怀疑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思想上出现了迷惑或动摇。甚至有人认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思想一元化已然过时了,在这个多样化的时代意识形态自然也该多元化。[11]另一方面,我国执政党要更加重视加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建设,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手段宣传主流意识形态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的核心作用,从而使主流意识形态深入人心,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因为,意识形态具有黏合剂的作用,正如葛兰西所说:“在保持整个社会集团的意识形态的统一中,意识形态起到了团结统一的水泥作用。”[12](P25)因此,越是在经济全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的挑战下,越应坚定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唯有如此,才能在纷呈的时代里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仰,才能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环境中保持自己的初衷,才能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切实捍卫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弘扬并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意识形态创新

首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是党始终保持自身先进性、掌握意识形态领域主动权的内在要求。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过程中,应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批判与继承的原则,一方面要积极吸收弘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彰显文化独立性,另一方面也要吸收国外先进科技文化成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促进我国文化多样化发展,真正打造“百花齐放”的格局。意识形态决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文化又是对意识形态的直接体现,因此,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网络信息化的时代,在世界多元思想交汇、多元文化相互涤荡、碰撞的新形势下,唯有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以“三个有利于”“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发展全局,才能保证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弘扬并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应充分肯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先进性,对于有效抵制其他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涌入、渗透,防范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冲击、侵扰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对世界先进文化的吸收,增强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因而,弘扬并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让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自身先进性,并紧紧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

其次,在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中,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理论创新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容之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固守马克思主义的个别结论,只能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僵死教条,必将使人民群众失去对其信仰”。[13]只有进行理论创新,才能增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阵地中的说服力和凝聚力,也只有理论创新才能更好地发展马克思主义。让创新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中善于总结实践经验,在实践检验中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并强化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新思想、新思路的指引下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多样化发展。弘扬并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仅在世界民族文化竞争中,保持了文化独立性与多样性的统一,而且增强了先进文化所反映的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为意识形态建设奠定经济基础

[JP+1]毋庸置疑,意识形态在社会中的地位取决于其所代表的社会阶级或阶层的力量,而社会阶级或阶级的力量则取决于经济状况的发展程度、生产的性质、方式以及交换的性质、方式。我国加强经济基础,“就是要增强马克思主义所代表或所维护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无产阶级的力量。而增强无产阶级的力量根本在于加强他们对物质生产资料的占有和对社会物质财富的贡献, 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在精神生产领域中的优势地位”[6]。 当前,在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严峻挑战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从而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更为强大的经济基础。[14]

(四)加强并巩固执政党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

首先,加强并巩固执政党对意识形态建设的领导,是发挥和坚定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导地位的根本保证。任何政党都与意识形态有着天然的联系。任何一个负有远大抱负的政党,都首先要构建代表自身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理论,然后被民众选择、认可、接受才能实现该政党在政治上的领导。如果一个政党没有自己的理论,那就会失去自己存在的基础和理由。执政党重视并不断加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不仅可以提高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而且还增强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巩固和加强又反过来为政党的执政合法性提供了依据。因为意识形态具备提供政治行为“合法性”依据的功能。

其次,要加强新时期我国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无产阶级执政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载体”,其执政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在新世纪新时期,实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关键在于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领导,这是我国执政党保持政治稳定性和理论先进性的首要问题。这就要求我国执政党以马克思主义做指导,审时度势,以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从理论上把握执政党的特性,掌握执政的基本原则,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这样才能使我国执政党拥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夯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群众基础,才能确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稳固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是做好意识形态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正如马克思所言:“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 [15]也就是说,除了制造理论化意识形态的意识形态家,意识形态的宣传、解释、实现还需要“意识形态的宣传者”。而显然,这些“宣传者”必须要忠于马克思主义信仰、忠于共产主义事业, 也只有这些人,才能真正扮演“意识形态的宣传者”的角色。同时培养执政党自己的舆论宣传队伍,构建一支思想敏锐、作风严谨、纪律严明、政治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队伍,塑造并培养一大批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积极进取,锐意创新,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性,更好地表达人民群众的意愿,能更好地反映社会实际问题,这样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的抽象说教一改往日严肃、生硬、死板的印象而具有说服力、亲和力,才能被人民群众自觉地认同接受,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者做好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而其最终目标是使马克思主义占领意识形态的阵地。

[参考文献]

[1]高桂云,杨思思.新自由主义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挑战及其应对[J].理论学刊,2011,(5).

[2]张骥,等.中国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战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克里斯托费・霍金森.领导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4]何玲玲, 杨毅.探源与思考: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正面临被“边缘化”的危机[J].求实,2006,(7).

[5]刘明君,郑来春,陈少岚.多元文化冲突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6]王永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边缘化”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0,(2).

[7]祝江斌, 冯斌, 罗珊珍.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考察及现实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5).

[8]郑永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11]欧黎明.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N].云南日报,2004.

[12]宋慧昌.当代意识形态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13]范树成, 李月玺, 赵忠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现状分析与建设对策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7).

[14]于春江.维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向度分析――兼论我国“普世价值”思潮的泛起[J].柳州师专学报,2010,(2).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第5篇:经济形态论文范文

关键词:蔡仪;美学;意识形态;和谐文化

作为当代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家,蔡仪关于文艺意识形态属性与功能的论述,对于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建设,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文艺的一般意识形态属性

文艺属于上层建筑,属于“更高”的意识形态,这是蔡仪在其相关论述中再三强调的基本论点。早在20世纪40年代出版的《新艺术论》和《新美学》中,通过“典型论”和“美的观念”的描述,蔡仪就已经开始密切关注这个问题。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与造诣的不断提升,蔡仪晚年改写再版《新美学》,有关文艺意识形态属性的论述更是其立论的基本依据。其出发点依据两个互补的理论前提:一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关于艺术是一种独特的“掌握世界的方式”的论述;二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关于艺术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形式”的论述。前者是蔡仪有关文艺意识形态“真实性”论述的基本依据,后者是其文艺意识形态“效益性”论述的基本依据。

(一)文艺的真实性问题

蔡仪美学的形态,属于经典而传统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美学。wwW.lw881.com换言之,蔡仪是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框架内探讨文艺的意识形态问题的。他在强调文艺反映客观现实的真实性的同时,也强调这种反映的主观能动性因素,这是其文艺理论的一大特色。在他看来,文学艺术是一种“保留着若干相关的感觉和表象的因素而成为具象概念,进行各种形态的形象思维的”能动地把握世界的过程。“具象概念”是理解这一动态过程的关键性范畴。蔡仪的“具象概念”主要是受德国古典哲学中关于认识能力的感性、悟性和理性的三层次说的影响,也受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这一论点的改造与发挥的启发。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将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等思维方式统称为“知性”,认为这是人与动物共享的认识能力,而人的思维的特征,则主要在于“辩证的思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则强调抽象的知性范畴要达到“思维的进程”与“现实的历史过程相符合”的认识目的,必须让思维重新回到现实,以扬弃自身的抽象性而上升为“一个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的辩证理性概念。蔡仪认为,作为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文学艺术是通过形象思维或艺术的想象而表现出来的知情意的综合体,它同理论思维“在思想原则上是一致的”。这里的一致性表现为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一方面是指人们在审美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表象,会逐渐上升为一种抽象性与形象性并存的“具象概念”,“它既保持感性认识阶段上获得的感性特征,具有感觉、知觉、表象的生动直观的形象性,又具有理性认识阶段的概念、判断、推理的把握事物内部联系的理性特征”,与抽象概念必须回归现实才能获得丰富的具体性一样,“具象概念”对于现实的把握,也必须放在具体的审美语境中才有可能实现;另一方面,文学艺术对于现实世界本质的把握,体现为一种既非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避免了拙象性),又与历史趋势相一致(排斥了虚伪性)的“形象的真实”,其中既包含了对于“社会真理”的揭示,更是对于“传统理想性”中蕴含的“历史真实性”的把握。这种“历史真实性”是指人们在把握了历史上各种艺术形式的“神韵精神”,受到了感动、启发和熏陶之后而在作品中实现的历史“丰富性”,即借助于艺术作品的个性和主观性体现出来的历史而具体的客观性和社会性。例如,“奴隶社会的‘邦人君子’就不关心山水,封建时代的士大夫也都鄙视工商。反过来说,封建时代的士大夫则关心山水,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才开始重视工商”。关于传统士大夫的山水情趣,蔡仪说:“在我国汉末晋初,内乱外患历经百余年之后,城市荒芜,货币不行,中原的门阀士族,实行坞堡分居,完全形成了封建制度。而在局势稍得安定之后,新的文化和文学逐步兴起。于是宋晋之际,就出现了以谢灵运、谢朓为首的山水诗,以顾恺之、宗炳为首的山水画,一时蓬勃发展起来了。”关于重视工商,蔡仪以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中的安东尼为例,认为剧中对于安东尼道义精神的褒扬,“若不是在资本主义萌芽状态的文艺复兴时期,是不可能出现的。也就是说,这样的艺术作品,可以说是表现资本主义初期的社会性的一个适当的标准”。可以看出,蔡仪论述的关于文学艺术的真实,是指一种通过艺术形象体现出来的与历史趋势相一致的审美情趣的真实,是具象性概念与具体的审美语境相结合而形成的时代性真实,是知情意高度统一的形象真实。

(二)文艺的功能性问题

马克思在谈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引起的社会变革时,强调了两个方面的变革。首先是经济基础的变革,其次是上层建筑的变革。后者的本质,是对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矛盾对立和冲突的意识,并且“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意识形态诸形式的变革。强调具体的意识形态都旨在按一定的利益格局解决、克服现实的生产关系领域内出现的种种矛盾和冲突。蔡仪强调意识形态的变革与发生在经济基础领域内的变革是“很不同”的,这种不同在文学艺术这类意识形态形式中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文艺作品中蕴含的思想和理想,尽管是作者的主观意识的体现,但最终还是由社会存在和经济基础决定的,作品的内容往往是特定时代经济基础的艺术体现。(2)文艺服务于经济基础。作为意识形态的文艺对于经济基础的服务即反作用,主要是通过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的价值倾向来加以体现的。譬如同样是对于商品交换和金钱,“十六世纪英国伟大作家(莎士比亚——引者注)用穷困后的贵族来诅咒它,而十七世纪法国伟大作家(莫里哀——引者注)用高利贷的吝啬鬼来赞颂它”。这种褒贬不一的价值取向,深刻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3)文艺不可能脱离政治而独立存在。相对于经济基础,政治离它最近,属于“中间的意识形态”;文艺离它最远,属于“更高的意识形态”。更高的意识形态主要通过政治等中间意识形态来反映经济基础,因此文艺总是要受政治“极大的直接影响”,不可避免地带有政治倾向性和阶级性。

蔡仪关于文艺的真实性和功能性的描述,发挥了马克思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论述,比较贴切地描述了文艺与经济基础和政治之间的关系。

二、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识形态属性

蔡仪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当代各种社会形态中与社会发展基本趋势最为契合的一种,体现在文学艺术的意识形态属性问题中,这种契合就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上,文艺的真实性和功能性达到了高度一致。这种一致性体现为两个基本的方面。

首先,在社会主义文艺中,党性原则与人民性原则达到了高度的契合。作为对于现实社会的一种把握方式——社会主义的文学艺术对于现实的反映,不仅应当是合乎历史趋势的,而且还应当具有鲜明的“思想原则”和“政治原则”,即党性原则:而这种党性原则对于现实反映的真实性,体现为有益于人民群众的“实际效益”,这就是人民性原则。在社会主义社会领域内,党性是从社会发展规律角度对于人民群众的生活意义和前途的正确判断,人民性则是从社会根源角度强调文学艺术所应当具有的社会效益。既不能片面强调党性而忽视人民性,也不能借口服从人民性而忽视党性。二者的内在统一构成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

其次,社会主义文艺的真实性与功能性的统一还表现为多样性与和谐性的高度一致。关于多样性,蔡仪认为,由于社会主义社会与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最为契合,因此社会主义文艺所反映的内容主要是这种社会形态的美。在这种社会之美中,文艺的客观真实性和意识形态真实性是互为前提的两个方面,“因而是一种必然与自由统一的美”。建立在自由与必然相统一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的社会美,为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条件:“艺术是多种多样的。社会主义艺术也有多种多样,这是不成问题的。只要不是反社会主义而是有益于人民的,都是社会主义的艺术。”社会美在蔡仪美学中主要体现为社会关系的美,即体现在“社会关系中人的美”。多样性的社会主义文艺主要应当反映在这一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上和谐一致,互相协调”这一基本特征,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的社会本质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和谐一致的”。同时,这种和谐一致并非无原则的调和,而是经过了矛盾对立和斗争的和谐一致,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内部也有矛盾和斗争,“而经过矛盾斗争则能达到更高阶段的和谐一致,形成更新更美的环境”。多样性与和谐性的内在统一,是蔡仪论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意识形态属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蔡仪有关文艺意识形态论述的当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认为,意识形态既是对于社会内部矛盾及其冲突的意识,又是试图克服这种冲突借以实现某种社会价值的解决方案,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矛盾,本身就是内在于文艺这一意识形态形式之中的对立统一结构。站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高度,我们发现,如何正确处理文学艺术的党性与效益性、多样性与和谐性之间的矛盾,使其保持高度一致,仍然是认识和解决当前文艺领域内各种矛盾的基本视角。

文学艺术属于社会的精神财富,而作为社会主义的精神财富,文艺首先应当具有满足广大群众日益丰富、文明和健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效益性,以培育一代新人的文化素质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社会生产力越是发展,物质财富越是丰裕,对精神财富的需要也将日益增长,而用于提高人们的文化教育水平,启迪人的心智,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品质、高雅的情操的丰富多彩的精神资料的生产也就更加重要。或者说,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使得文学艺术的社会效益性即人民性显得日趋重要。这就需要理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学艺术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即弄清楚这一历史条件下文学艺术反映社会存在的党性原则的特征。

在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文学艺术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日益市场化和商品化,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文学艺术生产和消费的商品化、市场化和产业化,无疑顺应和满足了当前中国经济社会迅速增长的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但是,在极大地丰富了当代中国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市场的缺陷和消极因素也会反映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人与人的关系上来,容易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譬如,在当前众多传统题材的文艺作品中,就存在着历史偶像主义、虚无主义和虚构主义等迎合观众趣味的价值倾向,其中不乏传统社会的种种消极观念,如王权至上、等级秩序、男尊女卑、江湖义气等。这既与社会主义文艺的历史真实性即党性原则不合,也与社会效益性即人民性原则相抵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文学艺术是具有意识形态性的特殊商品。作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的艺术反映,它不仅具有使人愉悦精神、休闲放松的功能,还应当体现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在提倡多样化的同时,不能忽视弘扬主旋律。蔡仪关于文艺的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观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值得我们体味与深思。

第6篇:经济形态论文范文

     [关键词]全球化;文化帝国主义;意识形态

     全球化发端于经济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使不同国度的经济联系更为紧密,市场经济的因素日益渗透于社会生活中。全球化不仅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政治和经济,而且也影响着文化,从而使文化发生某种变化。据此,有人主张要从意识形态的意义上来认识全球化。这种观点认为,全球化的意识形态性在于它试图根据一种比任何东西都更有效地服务于一些利益的新的全球想像来重新建构世界。[1](P33)在这一重构过程中,文化的霸权成为资本掠夺的一种新的当代形态,并对一些在经济上处于落后地位的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带来巨大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有人甚至感叹,一个“意识形态的终结”的时代正在到来。这就提出了如何认识文化帝国主义与“意识形态的终结”的关系问题。

     一

     文化帝国主义的有关论断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基本思想来源于意大利共产党创始人葛兰西在其《狱中札记》中提出的“文化霸权”理论。后来,在法兰克福学派中形成了对全球化及其西方化的批判理论,即文化帝国主义的论断。沃勒斯坦在他的世界体系理论中对文化霸权问题也有过论述。但是,究竟如何来理解“文化帝国主义”,对此,人们在观点上并没有达成一致。有学者从经济先行、文化是目的意义上把握文化帝国主义。[2](P96)另有学者从文化先行、文化服务于经济与政治的意义上把握文化帝国主义。还有学者从文化渗透的方式出发来界定文化帝国主义。[3](P222)就文化帝国主义的理论来说,其表现也比较复杂。有些观点从表面上看好像是反对文化帝国主义的,但实际上坚持的是西方文化霸权的观点;还有些以话语分析的方式对文化帝国主义进行的看似解构的观点,实则是在以解构文化帝国主义话语谈论的方式维护和建构着文化帝国主义的话语。可以看出,尽管人们对于如何界定“文化帝国主义”还存在着认识上的不同理解,但是,在承认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前者对于后者文化的殖民、侵略和霸权现象这一点上,人们在认识上又是一致的。

     文化帝国主义的出现,是与全球化在当代的扩展密切相关的。如前所述,全球化既是一个经济上不断扩张的实践过程,又是一个在文化层面上不同文化相互激荡的过程,还是一个矛盾不断展开的过程。全球化过程中所蕴含的诸如经济磨擦、政治冲突等矛盾,其产生和发展均与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着的文化价值观念方面的差异密切相关。正是从这一认识出发,人们将全球化视为一种社会实践过程和文化的扩张性运动,认为其自身包含着经济与文化的双重权力意志。这说明,我们在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全球化,说到底不过是由西方跨国资本运作需求和自由贸易准则所规划组织的各种“世界贸易组织”来主导和推动的,这种全球化的结果所带来的不仅是一种秩序化了的世界经济市场及其活动方式,而且必然产生出一种内在于整个全球市场活动中的无法抗拒的文化强制性。

     英国学者汤林森对这种西方文化在全球的扩张进行了分析。在他看来,全球化及西方文化的扩张最好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第一,这个过程被视为一种同质化,它导致了一种标准化的商品化的文化出现;第二,把西方的各种文化疾病———热衷于消费实践,文化身份的碎片状态,中心的丧失,稳定的共同文化价值———强加于其它文化之上;上述两种趋势被认为是一种特别的威胁,即威胁到脆弱而容易受到伤害的边缘的“第三世界”民族国家“传统”文化;第三,这个过程被认为是支配的广泛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诸如涉及到跨国资本主义越来越广泛的控制,经济上和文化上依赖的后殖民关系的维护等。[4](P51)正因为全球化必然伴随着文化上的帝国主义霸权,有人将文化帝国主义的扩张和内在化看作全球化的“衍生物”、“怪胎”和“陷阱”。也有学者把文化帝国主义与全球化视为两个相通的概念。如蒂姆•奥沙利文等认为:“作为帝国主义普遍进程中的组成部分和结果,文化帝国主义是某些经济上占支配地位的国家得以向其他国家系统地推展其经济、政治与文化控制的方式。”“从直接的意义上讲,这个帝国主义的组成部分和结果,导致了实力雄厚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和西欧)与相对贫弱的欠发达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和南美、亚洲、非洲等单一民族的独立国家)之间形成支配、附属和依赖的全球关系。文化帝国主义指称的就是这一进程的重要方面,即来自支配性国家的某些产品、时尚及风格得以向依附性市场进行传输、从而产生特定的需求与消费形态的运行方式,这些特定的需求与消费形态巩固和支持了其支配国的文化价值、观念和行为。在这种运行方式下,发展中国家的本土文化遭到外国文化,常常是西方文化的控制、不同程度的侵犯、取代的挑战。”[5](P12—13)与经济上的被动局面一样,经济全球化的后果在文化上的表现就是,占据经济优势地位的文化实体通过商品的形式向弱势地区输出价值观念、艺术准则和生活方式,多元文化的差异在理论上受到了尊重,弱势文化被当作参照系中的某个坐标,但事实上却是不断受到损害甚至侮辱的异己,被唤做“他者”。

     二

     就文化帝国主义来说,它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平等体现出来。

     首先,在文化交流中不平等。交流,意味着是平等的和双向的,它不仅要求相互承认各自的交往主体资格,而且还要求交流双方之间的平等对话。对此,哈贝马斯曾提出“交往行为的合理化”理论。在他看来,任何交往行为都不应该受国家、经济制度和行政制度乃至文化模式的干预,交往者应该生活在一个美好的,没有任何强制的世界之中。虽然哈贝马斯的论述带有明显的乌托邦和文化相对主义的色彩,但他的论述无疑也孕育着对当下各种交往行为中存在的不平等这一现象的揭示。事实是,不同国家虽然将平等交往视为自身参与全球化和达成交往共识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全球化的既往历史却是一个以西方中心主义为价值内容的历史,是那些率先进入工业化的西方国家为了自身利益的实现而不断进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扩张的过程。在当今还存在着不同国家的制度差别,特别是这种制度上的差异又与发展程度和实力上的强弱等联系在一起的情况下,全球化的主动权实际上是由那些在经济上占据强势地位的国家所操纵的,这对于不发达国家来说意味着不平等。这样,全球化从一开始就是以一种不平等的方式进行的。这种不平等既表现在交往规则上的他在性上,也反映在由于经济实力的巨大差别而导致的文化话语上存在的强势国家对于弱势国家的霸权性上。

     其次,文化产业输出中的霸权。近年来,西方国家或者通过对外文化教育交流及援助项目、或者利用技术上的优势,向落后国家大量输出自己的文化产品,使这些国家认同和接受他们的价值观念,造成不发达国家在文化生存与发展的许多方面如价值理念、学术话语、产业形态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西方文化产业大国的“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的全球入侵。在这种冲击面前,落后国家不仅面临着产业形态上的殖民化威胁,而且也面临着文化产业创新能力上的严重不足。这不仅不利于不发达国家人民的创造性的发挥,使他们停留在维持性学习的境地,永远保持其落后的状态,而且会由此造成这些国家的人民对民族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认同危机。

     再次,传媒上的强大攻势。当代西方国家在文化上的霸权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借助于传媒,利用广播、电视、广告、流行音乐、通俗文化等大众媒介和大众文化,将自己的强势文化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汤林森指出:“大众媒介正以平稳而快速的步调扩张其技术能力,在西方社会当中,它们对于公私领域的生活,挟其渗透、报道及再现的能力,已经具备非凡的影响效果。”这种非凡影响一方面表现为某种文化之媒体支配另一种文化媒体,另一方面也表现为“经由大众媒介所中介的文化”已然扩张全球。[2](P45—46)在当代,西方发达国家一般在经济和技术实力上要远远高出其他国家,经济上的发达,使他们能够利用、借助于这种强大攻势,引诱发展中国家的人民去追求仿效,放弃自己的民族文化。日益爆炸的大众传媒正在制造出“‘没有位置感’的共同体”。[6](P523)

     最后,消费主义和后现代文化日益膨胀对民族国家的认同和民族文化的消解。不发达国家在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由于他们拥有了大量的大众传播媒介系统,因而他们能在日益潜在的全球性商业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不断地接受着发达国家向他们展示的“消费主义文化”观念。与此同时,文化产品的商品化,打破了过去所谓“现代主义”的非商业性精英或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界限,取而代之的是“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商品制作、商业包装,并渗透到一切文化活动与机构之中。这一方面表明全球性大众传媒的跨国界作用,在创造他们的技术、品牌、生产、销售的同一性时,也在潜移默化地传播一种“文化的同一性”:向美国认同、向西方认同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也表现西方文化的传播、扩散,不仅深刻侵蚀着不发达国家的民族文化,而且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些国家人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生产方式以及社会心理,从而不断地强化着文化的消费功能、休闲功能、商业审美功能,削弱着文化对整个社会心理的教化功能。亨廷顿将这种现象称之为“文化上的精神分裂症”,这无疑反映了消费主义和后现代文化在不发达国家的日益膨胀对这些国家的发展构成的极大威胁。

     可以看出,全球化作为当代经济与文化的共同实践进程,内蕴着一种很现实的逻辑:即全球化实际上是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通过经济上的绝对优势,不断实现在经济上对其它国家的控制权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强化西方发达国家对其它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控制;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他们加入全球化,就是“自动”地把自己置于一种由“他者”所规定的秩序和结果之中的过程。按照杰姆逊的观点,“民族寓言”既是第三世界知识分子写作的自觉的选择,又是在全球性第一世界/第三世界的文化关系中,第三世界文本被解读和阐释的结果。“民族寓言”式的写作意味着第三世界意识形态受到不断渗透和改型,第三世界的知识分子接受了一种西方式的“视点”,以西方式的价值和“知识”对自身进行审视。他把第三世界的写作变成了一种现代民族国家意识的代码,变为“现代性”文化话语将第三世界“他者化”的方式,这样做的最终结果就是造成“民族国家逐渐失去权力”。[7](P16)

     三

     西方发达国家不仅通过实施“文化帝国主义”、利用其在信息拥有上的垄断地位以及利用其控制的传播媒体,对其它国家进行文化侵略和意识形态的渗透,推行自己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还总是想通过各种系统的努力,想方设法来维护他们对于不发达国家的这种文化霸权地位。这其中,既有实践层面的,也有理论层面的。实践层面上的努力主要是积极地推进全球化的实践进程,服务于他们对不发达国家进行文化渗透的需要;理论层面上的努力主要是向不发达国家灌输“意识形态终结”的理论,试图让不发达国家放弃对自己国家意识形态的认同,进而实现其对他们的文化入侵。无疑,对于全球化的实践推动是西方国家对其它国家进行文化侵略的基础性活动,但在现代社会中,在物质底线的基础上,意识形态活动对于实现自己的文化霸权也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有学者认为,全球化具有意识形态性。[1](P3)全球化的这种意识形态作用要通过使其看上去非常有益和不可阻挡来减少这个过程的阻力。然而,西方国家对意识形态的重视是通过宣传“意识形态终结”来体现的。

     其实,“意识形态的终结”并不是今天才有的新观点。从20世纪50和60年代始,西方就有一些思想家如法国的雷蒙•阿隆、美国的丹尼尔•贝尔等人不断地抛出“意识形态终结”的理论。近几年来,美国学者亨廷顿也提出了随着冷战后意识形态冲突的结束,不同文明和文化间的冲突将代替意识形态的冲突而成为国家之间主要冲突的观点。另一位美国学者福山则提出“历史的终结”的理论。其实,无论是亨廷顿,还是福山,他们的论述都直接或者变相地提出了意识形态的终结问题。意识形态真的能终结吗?

     作为一名曾经参加过“意识形态的终结”的讨论的著名学者,李普塞特曾经通过援引前苏联学者莫斯克维乔的话表达了自己对该问题的看法。他们认为,所谓“意识形态的终结”其实“并不是说所有意识形态的死亡,或者不再有任何政治分歧或意识形态分歧。‘意识形态终结’这个短语,按照它的提出者和支持者的看法,只是意味着:第一,所谓一般的意识形态已不足以指导民众运动……,第二,在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剧烈的意识形态冲突和政治冲突在日渐枯萎”。[8](P491)也有许多西方学者并不赞同李普塞特这种看法。特里•伊格尔顿就曾对所谓意识形态终结的荒谬说法进行过嘲讽。在他看来,没有哪一种设想能比把一切意识形态抛到身后这样一种设想更加唯心的了。塞巴斯蒂安•赫尔科默在谈到后现代主义的观点时曾批评说:“声称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后意识形态时代,这本身就是一种意识形态。”[9]因为在他看来,人们之所以就意识形态是否终结展开争论,且不能达成共识,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对“意识形态”一词的理解不同所造成的。对于一些西方思想家来说,他们所理解的所谓意识形态的终结只不过是他们心目中所理解的意识形态的一种衰微,“而他们这种表达方式本身就具有意识形态的意味”。[10]

     按照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解的论述,意识形态的存在与否是与一定的社会制度相关联的。制度不同,表现在意识形态上也就必然会有差别。只要世界上还存在不同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就不会消失,不同阶级、不同制度间意识形态的斗争仍会存在。葛兰西认为,在当代西方国家,资产阶级不仅依赖军队和暴力来维持自己的统治,而且在更大程度上还不断地通过各种文化宣传,向人们兜售自己的价值观念,从而让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接受他们的世界观,以此来维持他们的统治地位。他由此得出结论说,在当代的资本主义国家,上层建筑中的市民社会即意识形态和文化方面起着比政治国家更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当今时代,由于还存在着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以及西方发达国家对其它国家的经济和文化霸权,谈论意识形态的终结,这本身就是服务于他们对落后国家人民进行殖民扩张这一目的的。

     意识形态之所以不能终结,在于它对西方国家进行文化霸权发挥着重要功能。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作为统治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思想基础,它把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视为目的,因而它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一是操纵功能。意识形态的操纵功能是与一定的经济权势相联系的。西方国家凭借着在经济、资本和技术上的优势,不断地利用各种媒介和文化工业等手段,向其它国家灌输他们的思想,影响人们的心理结构,以此来达到他们对其它国家进行文化入侵和渗透的目的。意识形态还通过对本国人民不断地进行所谓的“意识形态”的宣传,强化自己统治的合法性,达到其控制人民、获取权力的目的。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全球化是一个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操纵的,以维护其统治、推行其霸权为目的,不断进行意识形态扩张和渗透的过程。二是欺骗功能。意识形态总是为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的,一定的阶级利益也必然通过意识形态表现出来。西方国家之所以对“意识形态的终结”感兴趣,是为了通过宣传意识形态的终结以掩盖其对其它国家的侵略扩张的面目,达到其弱化发展中国家主权,使其成为西方国家的附庸,并进而实现自己独霸全球的目的。因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这是一个陷阱。这样,意识形态和宣传的交织,就成了“大众的欺骗”、“公开的谎言”以及“集体性迷惑的工具”。意识形态终结作为西方资产阶级利益的观念体现,则是一种虚假的观念,具有极大的欺骗性。三是辩护功能。意识形态还能通过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多种手段为自己的统治、现状、甚至是不义行为进行辩护,论证其合理性和必要性。这种辩护,从国内来说,能够通过论证自己统治的组织和制度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促进国内民众对组织和制度的认同,这既有利于国家内部的团结和稳定,也有利于有效地维护自己的统治。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还有利于为统治者对其它国家进行各种意识形态方面的扩张和渗透寻求国内民众的支持。

     意识形态的存在还在于它与国家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既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又是两个相互联系的概念。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在说到美国的国家利益时曾说过,美国的利益不可能轻易与其价值观割裂开来。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杰里尔•罗赛蒂也认为,国家利益和美国对外政策的制定要受到意识形态的对外政治观点的极大影响。[11]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之间的这种联系使我们能够对意识形态的地位和作用做出分析。从意识形态的地位上看,意识形态从属于国家利益,构成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亨廷顿曾对意识形态的地位做过这样的描述,他说,国家利益既包含安全与物质方面的关注,又包含道义与道德方面的关注,为此,他主张将道义与道德方面的关注列入国家利益的重要内容。还有学者提出了与亨廷顿的观点相接近的观点,如约瑟夫•奈指出,“国家利益……可以包括人权和民主这类价值观……”。[12]既然意识形态构成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维护和推广国家的意识形态也就自然成为国家的基本对外政策之一。美国学者斯坦米茨在谈到冷战时期的美国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关系时这样写道:“冷战时期,用政治或意识形态术语定位的国家利益成了美国外交政策中居支配地位的因素。如果一个政府是共产主义的,亲苏的或亲华的,美国的影响就会被预计遭到损失,美国的利益就会被假定受到危害。”[12]可以看出,西方学者提出的所谓“意识形态的终结”,其实质是要不发达国家放弃对自己意识形态的信仰,为发达国家向这些国家不断扩张鸣锣开道。因此,所谓“意识形态的终结”,不过是一种幌子,它掩盖的不过是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的意图。

     实际上,意识形态在今天不仅没有终结,反而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愈加凸现出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赫尔科默指出,“人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个所谓的后意识形态时代那样,有这么多种类的意识形态。”[11]但也应该看到,从根本上讲,全球化的最终追求是社会公正和人类的共同命运问题,全球化的意识形态也将随着全球化过程的深入而逐步发展变化,最终达到深层次的核心主题。从历史的视野来看,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意识形态的对立和冲突将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而走向和谐和统一。但这需要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国家的协作和共同努力,它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参考文献:[1]王宁,薛晓源.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2](英)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M].冯建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第7篇:经济形态论文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产生背景 形成历程

【中图分类号】A119 【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产生于19世纪中叶,顺应了时代的需要,是时展的产物,是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探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产生和发展过程,是开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研究和建设的基础性问题。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产生背景

人类社会的任何一种学说、理论和思想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其主要的根基就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条件,即一定历史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在此基础上的生产关系,也就是恩格斯所讲的“物质的经济的事实”。再者,任何思想学说都是后人对前人的思想成果“扬弃”的结果,马克思对此也有论述:“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魔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这就说明了人类思想具有历史继承性。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特定产物。其产生主要有三大背景:“经济事实”状况、政治环境状况和“已有的思想材料。”

背景之一:“经济事实”状况。恩格斯曾指出:“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①人类社会的任何一种学说、理论和思想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其主要根基就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条件,即一定历史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在此基础上的生产关系,也就是恩格斯所讲的“物质的经济的事实”。那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产生于何种经济事实状况呢?

从14~15世纪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到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封建专制,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时代。英法等国在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以后,相继进行各自的产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使社会生产方式也发生着变化,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资料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生产关系矛盾日益突出。结果导致1825年在英国爆发了世界上第一次以生产过剩为特征的经济危机。自此后经济危机不断,如英国大约每隔10年发生一次危机,1836年、1847年、1857年、1863年发生了4次经济危机。而且经济危机不止于英国,其范围不断扩大,最终在1857年、1866年发生了使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经济危机,反映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这引发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重新考量。

背景之二:政治环境状况。资产阶级的“工业革命创造了一个大工业资本家的阶级,但是也创造了一个人数远远超过前者的产业工人的阶级”②,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随之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1830年至1840年间,英、法、德接连爆发了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阶级斗争。这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尖锐化的又一重要表现。1831年11月,法国重要工业城市里昂的丝织工人不堪忍受资本家的残酷剥削,要求实行标准工资。遭到政府拒绝后,工人群众便拿起武器举行起义,占领了国民军的营房,并一度控制了整个里昂市。这次起义被镇压之后不到两年,里昂工人又于1834年4月举行了第二次武装起义,并得到了巴黎和马塞等城市工人的响应。

同一时期,英国发生了长达10年之久的运动。英国工人为争得选举权,于1836年6月成立了伦敦工人协会,1837年6月召开了工人大会,提出了包括实行普选权、取消候选人财产资格限制等要求的请愿书,并于1838年5月以“人民”的名义公布了这个请愿书,号召人民签名,从此展开了“运动”。1839年2月,第一届派全体会议在伦敦召开,并于7月向议会递交了有150万人签名的请愿书。为了协调已经广泛展开的群众运动,协会1840年7月在曼彻斯特成立,组成了执行部。协会于1842年领导开展了第二次签名运动,签名者有300多万人,几乎占当时英国成年男子的半数。

当时的德国还是个由30多个邦组成的国家,在经济上仍然是带有封建性的农业国。但是,在一些地区已发展起来了资本主义经济。德国无产阶级既受封建势力的压迫,又受资本家的剥削,因此,工人群众反抗剥削和压迫的斗争不断发生。1844年6月,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拿起武器发动了起义。这次起义虽然很快就被德国政府镇压下去,但是它明确提出反对资本主义剥削,反对私有制的要求,标志着德国无产阶级已经觉醒。当资产阶级进行反对封建主阶级的斗争时,工人阶级是作为资产阶级的同盟者参加这一斗争的。在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初期,工人群众曾自发地分散地进行过反对资本家剥削的斗争。马克思曾指出:“西里西亚起义恰恰在开始时就具有了法国和英国的工人起义在结束时才具有的东西,那就是对无产阶级本质的意识。”③

由此可见,在19世纪30至4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运动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其特征如下:第一,范围广阔,得到广大劳动群众的支持和同情。第二,工人阶级已经明确提出自己的政治要求。第三,工人运动都以武装起义这样的尖锐激烈为斗争形式。这表明当时工人阶级不断壮大,已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开始了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这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产生创造了客观条件。

背景之三:“已有的思想材料”。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的思想体系,与资产阶级思想体系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从产生的历史条件来说,它也必须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④“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是在于他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他的学说的产生正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极伟大的代表人物的学说的直接继续。”⑤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产生的思想基础主要有: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以及物理学、生物学在自然领域的新发现。其主要内容有:其一,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提出了劳动价值论;指出利润、地租、利息都来源于工人创造的价值;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各阶级的对立。其二,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的辩证法以及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其三,空想社会主义明确提出资本主义必将被未来的理想社会所取代;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中包含不少科学见解。其四,自然科学取得了重大突破,如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细胞结构和生物进化理论。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历程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也不例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是与政治实践的逐渐深化相一致的,他们正是在风起云涌的社会政治实践过程中不断成熟的,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对资本主义进行了猛烈地批判和无情地揭露,从而创立了唯物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起意识形态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意识形态思想形成历程主要体现在他们的一系列著作中,通过研读这些著作来纵观这一发展过程,才能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萌芽阶段。马克思在大学时代加入青年黑格尔派,毕业后去《莱茵报》工作,便十分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1842年马克思的《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一文,揭露了当局虚伪的、欺骗的反动本质,同年,马克思又写了《关于出版自由和公布等级会议记录的辩论》,已经可以隐约地从中看到唯物主义的萌芽。马克思在《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中对普鲁士的国家与法进行了批评,这是马克思第一次跳出精神领域,来探讨物质利益问题。马克思在《摩赛尔记者的辩护》中对国家和法的看法又进一步,开始探求国家制度和管理原则产生的客观基础,提出决定国家制度的不是依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关系,为下一步研究政治经济学指明了方向。《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对在《莱茵报》期间遇到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的第一次尝试性回答,也是他的世界观和政治立场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的新起点。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表明他已然注意到维护阶级社会利益的意识形态问题,标志着其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开始。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探讨了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关系,进而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问题。但是究竟如何实现解放?由什么力量来实现人类解放的问题是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阐述的,马克思在书中提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而且还根据无产阶级地位分析了它的作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标志着马克思从《莱茵报》时期两个转变的结束,也是创立政治经济学、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完整体系的开端。《神圣家族》阐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制定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基础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马克思恩格斯这一时期的文章和著作为奠定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意识形态理论的创立准备了至关重要的思想前提。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阶段。在1845年至1895年间,伴随着辩证唯物主义的诞生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应运而生并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1845年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唯物史观的重要思想。马克思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论的基础,并把这个范畴引进历史唯物主义领域,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此外,马克思还指出了精神文化的阶级性问题。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完成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说明了物质资料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第一次论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规律,并进一步研究了社会、政治与生产的关系,详细论述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原理,剖析并揭示了国家的阶级实质,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立。马克思在这部著作中首次使用了“意识形态”和“观念上层建筑”两大概念,并阐述分析了“一般意识形态”和“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出发,创建了科学的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框架,主要阐述了意识形态理论的主要概念和一些基本观点。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共产党宣言》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主要涉及如下内容:意识形态建基于物质生活条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阶级性本质和任务;共产党的意识形态;与其他思想划清界线的问题,如划清与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真正的”社会主义、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界限。1848~1849年,马克思、恩格斯在欧洲革命失败后深刻地总结经验教训,其思想主要体现在他们一系列的光辉著作,主要有《1848年至1850年法兰西阶级斗争》、《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和《德国的革命与反革命》等,把马克思主义学说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自1850年9月到19世纪60年代末,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进一步深化。这期间有代表性的著作是《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第一卷、《哥达纲领批判》、《人类学笔记》、《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及恩格斯晚年的一些书信。马克思晚年着重考察了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形态,同时也探讨了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某些问题,拓宽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视野,推动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恩格斯则在其论著和书信中批判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家的诸多谬见,捍卫、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完善阶段。列宁作为无产阶级的革命家和理论家,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并推动其不断完善。他坚持马克思意识形态问题的基本原则,与形形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理论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坚决斗争,对无产阶级内部的修正主义、经济主义等错误思潮也进行了坚决斗争。列宁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重要贡献体现在:首先,意识形态的形成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其建设需要革命的知识分子和无产阶级政党参与,“因为自发的工人运动就是工联主义的、也就是纯粹工会的运动,而工联主义正是意味着工人受资产阶级的思想奴役。”⑥其次,他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和“科学的意识形态”概念。再次,列宁提出社会主义意识需要从外部灌输的原则。列宁认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取得胜利的前提条件之一在于社会主义的知识分子将无产阶级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创制出属于无产阶级自身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学说。在此基础上,由无产阶级政党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学说通过灌输方式,使群众掌握,内化于工人运动,他强调,应当“积极地对工人进行政治教育,发展工人阶级的政治意识。”⑦这样,列宁成功化解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性原则与建设性实践之间的矛盾,正如有学者所评价的那样,科学的意识形态概念的提出,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强化了不同性质的意识形态之间的对立,也凸显了新时代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作用以及加强其建设的重要性。

在顺应时展的新要求的同时,列宁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新发展,其著作主要有:《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的几个特点》、《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怎么办?》、《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人?》、《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等。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产生和形成历程深刻表明,其产生和发展深深植根于社会发展历史状况,紧紧依据于人类社会发展实践,是人类社会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继承并发展了前人优秀思想成果,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因此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全人类解放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

(作者为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本文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认同视角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ZD006)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1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1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90页。

④《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99页。

第8篇:经济形态论文范文

【关键词】意识形态;特征;功能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285-01

一、意识形态的特征和功能

(一)意识形态的特征

1.意识形态具有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由于意识形态是由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关系和社会条件为基础而产生和发展的,所以意识形态自产生就对社会存在具有一定的依赖性。这个观点不仅是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方法,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

2.意识形态具有对社会存在的相对独立性。第一,意识形态具有历史继承性。每个时期的意识形态都是这个时期的社会存在的反映,但同时它又是在继承和发展之前历史的意识形态基础上形成的。第二,意识形态的发展与经济水平发展的不平衡性。从历史发展的历程来看,某一时期的意识形态的发展并不一定与这个时期的经济基础完全相符和同步,也会出现在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比较先进,同时也会出现,在经济发达的国家相对意识形态会比较落后。

(二)意识形态的功能

1.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第一,意识形态是社会发展中的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具有整合功能。从人类起源到氏族部落的出现,再到国家的产生,意识形态总能成为一股力量维系这社会的紧密联系,并成为整合社会的重要手段。第二,意识形态的变化动态是社会矛盾发展变化的“天气预报”。意识形态反映了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如马克思所说“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同样,它也与特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紧密相连。一旦意识形态领域[1]发生骤变,也就寓意着整个社会要发生变革。第三,意识形态具有凝聚人心的社会管理功能。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是占主导地位的一定阶级和集团利益的体现,而该阶级和集团为了维护他们的统治就会制定政治纲领、社会法则、共同的理想信念等,而这些就成为凝聚人心的强大理想,并自觉地对社会进行有序的管理。

2.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由于意识形态是以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为基础的,可见,意识形态也是为一定社会的经济制度服务的。其经济功能的实质就是提高对企业的文化控制和提高制度管理的经济效益。通过加强对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突破个人的狭隘主义,在收获道德效益之余,获得更多的社会财富。

二、意识形态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和挑战及采取的对策

(一)遇到的困境和挑战

1.意识形态终结论。其实意识形态终结论产生的根源是人们从马克思理解的“虚假意识”中曲解而来的。而这些终结论者曲解马克思的虚假意识就是抓住了马克思特意强调了意识形态的虚假性了,而没有看到马克思对这种虚假意识的批判。

2.“全球化”意识形态论。此理论是在借助全球化背景下,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学者宣扬的“意识形态全球化”,是企图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来取代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

(二)面对困难和挑战应采取的对策

社会意识形态建设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社会我国正面临着意识形态领域的“西化”和“分化”现象的挑战。如何积极应对,就要做到如下几点:第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宣传教育,要坚守住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地位。第二,要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各项功能和作用,始终坚持对各种不良的意识形态的彻底批判。第三,要加强全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用强大的民族力量来抵制外来的不良文化渗透。

三、研究意R形态理论的历史意义

第一,研究意识形态理论对人类社会生活的理论具有指导意义。人类的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却是意识形态领域,从简单的意识到群体的道德,再到氏族的规则之后就是国家的法律,意识形态无时无刻不在改变人们的生活。

第二,研究意识形态理论对社会政治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社会政治生活离不开正确的制度、方针和政策,而通过意识形态领域的研究,才能制定出符合国情和实际的正确的方针和政策,才能使意识形态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进而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第三,研究意识形态理论可以促进文化理论的发展。文化都是一脉相承的,而文化作为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一个部分,对意识形态起到丰富和发展的作用,反过来,意识形态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促进文化的发展。

综上所述,意识形态自产生之日起,就一直是学者们热议的话题,我们只有从多个角度考察意识形态才能对其做出正确的判断,而我们也只有深化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拓展意识形态理论的视野,才能从宏观上把握意识形态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31页。

第9篇:经济形态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效生态经济;发展趋向;研究展望;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6-0034-03

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进展,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已由最初的农业经济形态逐渐演变为工业经济形态、信息经济形态。当前,生态经济逐步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一、我国高效生态经济的实践探索与发展趋向

对于我国的生态经济理论,学者们一般分为三个阶段:以维护生态平衡为核心的研究阶段(1980-1984)、以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研究阶段(1984-1992)、以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研究阶段(1992年以来)。近年来,我国积极进行试点探索,不断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步伐,在湖北武汉城市圈和湖南长株潭城市群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批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等。2009年11月,国务院通过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此,高效生态经济建设在国家层面掀开了崭新的一页,高效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加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众所周知,当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着能耗高、污染大、产业结构层次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等问题,尤其是在能源资源丰富的地区,经济发展过分依赖于能源,当地政府或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过度开采、无序开采,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十分严重。这种发展模式既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又不利于提高中国的整体竞争力。基于此,我国政府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将高效生态经济建设纳入国家经济发展宏观战略全局之中,为大力推动区域、县域经济高效生态化发展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理论奠基。

(一)发展高效生态经济既具有客观必要性,又具有现实可能性

一方面,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只有部分资源转化为有用物品,其余则被浪费或是转化为有害物质,影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无论是基于政府主导即通过行政手段进行污染控制,还是基于市场手段即控制企业排放废弃物,均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法制的不断健全和全体公民自律意识的不断提高,逐步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态化只是时间问题。

(二)发展高效生态经济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并逐步得到全社会的支持

如果说20世纪60年代初一些学者提出生态经济的概念,是旨在摆脱当时社会面临的困境,那么,时至今日它已经成为一种符合时展要求的理论体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高新技术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努力提高区域经济的总体竞争力,逐步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得到人们的广泛共识。在现实生活中,避免生态环境恶化、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正逐渐成为人类的共识,政府的推广和实业家的力行,已成为现实社会朝着高效生态经济形态的方向发展的助推器。

(三)高效生态经济的实践正在黄河三角洲区域如火如荼地展开

黄河三角洲的开发与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与长三角、珠三角的发展模式不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以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为主线”,力争到2015年,基本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到2020年,率先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部级高效生态经济区。由此可见,“高效生态经济”已成为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主题。在国家战略的发展背景和政策支持下,2010年下半年,黄河三角洲首个低碳村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建。该项目以低碳、生态为主题,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在发电制冷制热、水环境、气环境、声环境、废弃物管理等多个系统实现了循环利用,标志着黄河三角洲定位“高效生态”的建设理念已渗透至诸多建设和发展领域,并取得明显的节能减排效果。

二、我国高效生态经济的理论研究展望

过去的三十多年,我国生态经济学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生态经济学的发展,不仅是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所以,中国的高效生态经济学研究应始终坚持以中国为本,以人为本,在吸收和借鉴西方生态经济理论的同时,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高效生态经济模式。

(一)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含义可概括为三点:一是坚持发展这一主题,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建设,谋发展;二是坚持全面发展,即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三是坚持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即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首先,发展经济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包括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和享受的需要。其次,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因此,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只是经济的量的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科技水平的提高,更包括人民生活环境的改善、社会的全面进步等,是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生态文明内在的、本质的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重大战略任务。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自觉性,用积极超前的辩证思维,准确地把握未来的发展大势,统筹兼顾增长与发展、局部与全局、平衡与不平衡、当前和长远、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关系。

(二)要坚持国际化和本土化

一是国际化。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共同的事业,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的生态经济学也是一门世界性的学科。因为各个国家的生态经济学研究所针对的生态与经济不协调问题和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任务在总体上是共同的和统一的,所以在客观上存在着世界性的统一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原则,它是各个国家生态经济学研究的综合与概括。因此,各个国家生态经济学的发展,也需要吸收其它国家研究生态经济学的经验互相启发和借鉴。这就决定了世界各国的生态经济学研究必须进行经常的、紧密的交流与合作。坚持国际化,既可以使中国的生态经济学更快地走向世界,也可以促进中国生态经济学研究的更快发展。二是本土化。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地域辽阔,自然资源和自然生态系统多种多样,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也具有恢复重建生态系统的经验。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正在进行着大规模的生态环境经济~-i,St,诸如进行西部大开发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基础,大面积退出种植粮食的坡耕地,实行还林还草建设国民经济的生态屏障,以及建设生态经济省(市、县)和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畜牧业、生态渔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等,诸多方面生态经济问题的解决都必须立足于本国实际,从我国的实际出发,进行理论加工和理论创新。

(三)要紧密结合高效生态经济建设的实践,扩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其一,要加强工业生态经济的研究。过去,我们在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等方面研究的较多,而在生态工业等方面研究的相对较少。因此,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工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其二,要加强微观层次的生态经济理论研究。过去,我们在宏观与中观层次的研究较多,而在微观层次的研究相对不足。企业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微观主体。因此,我们要加强企业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理论研究。其三,必须深入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中国,要加强高效生态经济建设,仍然面临着许多重大的困难和挑战。这其中既有理论方面的,又有实践方面的。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更离不开实践,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创新和发展。

三、我国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对策建议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生态经济建设,政府、社会和全体公民必须步调一致,广大理论工作者和一线实际工作者必须紧密结合,切实投入到生态经济建设的实践中,去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总结经验,提升理论研究和指导实践的能力与水平。

(一)培养生态文明意识

我国经济已保持三十多年的快速增长,但进一步发展受到能源、资源和环境的制约。生态保护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实现高效生态经济的发展需要提高公众意识和吸引公众参与。脱离了公众的广泛参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问题的解决就是一句空话。虽然我国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在逐步提高,初步形成了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体系,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教育和评价体系,不断加强生态科学知识的教育,完善普及制度及其机制,不断增强全体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

(二)转变消费模式和消费理念,提倡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是指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购买和消费活动,是一种具有生态意识的高层次的理性消费行为,是人们追求美好、洁净环境,既满足生活需要,又不浪费资源和不污染环境的消费模式。绿色消费是从满足生态需要出发,以有益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内涵,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的统称。它不仅包括绿色产品,还包括物资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对生存环境和物种的保护等,可以说涵盖生产行为、消费行为的方方面面。大力倡导绿色消费,构建中国的新伦理、新制度、新文化,使中国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管理方式日趋生态化,是建设高效生态经济的内在要求。

(三)提升科技水平,发展生态科技

努力提升科技水平才能为高效生态经济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一方面,要针对我国科技不发达的现状,按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进行科学研发和技术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离不开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科技支撑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另一方面,要围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核心要求,抛弃技术成果应用的功利性,大力进行基础性科研,大力发展生态科技,即要实现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态化,使现代科技更好地为我国高效生态经济建设服务。科技在不断演化,人类文明也在不断演化。一定的科技系统,指向一定的资源范围。传统工业文明科技指向了稀缺、污染、不可持续的资源范围,而生态工业文明科技则指向丰裕、清洁、可永续利用的资源范围。科学技术的灵魂在于以人为本,而不在于单纯地推动经济、追求GDP。为了对中华民族负责,为了对人类负责,为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人类科技必须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科技模式,大力发展生态文明的科技模式。

(四)践行“包容性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