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江苏高考新方案范文

江苏高考新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江苏高考新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江苏高考新方案

第1篇:江苏高考新方案范文

高考“08方案”尘埃落定,但它依然留给人们丰富的想象与评价空间:“08方案”考察的侧重点是什么?《考试说明》何时出来?试卷结构怎样?附加题难度如何?语文选修模块如何考察?只考语、数、外会不会对文科生有利……带着这些疑问,本刊特别专访了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党委书记朱卫国研究员,请他就各界关心的焦点问题进行解答。

记者(以下简称“记”):首先十分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专访。

朱卫国书记(以下简称“朱”):江苏省2008年高考新方案已成为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你们是我接受采访的第一家!

高考体现高中新课程理念

记:《考试说明》的出台时间是否会对师生的复习备考造成影响?如何看待新的高考方案?

朱:大家都很关心《考试说明》,它的出台时间一定不会影响复习。《考试说明》与教学之间是辩证关系,对于高中老师来说,不关心《考试说明》不现实,但最重要的是按照高中新课标的要求组织教学。“08方案”的显著特点是将高考和高中新课程紧密结合,其指导思想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也许,现在还有一些社会人士仍对此存有疑虑,对“08方案”不适应是因为不熟悉,原来的模式已深入人心,要打破思维定势需要不断进行宣传、实践,我相信通过努力,这一方案的优势将逐渐显现!

新方案不排斥任何一门课

记:“08方案”的统考科目只有语、数、外三门,有些非统考科目如物理、化学、生物老师可能会感到“失落”。对此您有何看法?

朱:如果学业水平测试达到A甚至A+,对考生参加高考也将大有裨益。“08方案”没有否定任何一门课,凡是高中规定的课程都被纳入考试范畴,都在高考中有所体现。和以前相比,除语、数、外以外的七门课的地位甚至提高了,因为以前如果某门科目不纳入高考,学校可能不开设某门课。而现在每一门课都必须重视,如果某门科目测试达不到C级,考生也将无法参加高考。

新方案不会增加学生负担

记:您如何看待“08方案”的“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模式?这是否会增加学生的负担?

朱:毋庸置疑,只要参加高考必定会有压力、有负担。对于高中生而言,新课标中要求的课程都必须学完,基本的知识都应当掌握,这不是考大学的“负担”,而是作为一名高中生应有的“负担”。“08方案”并没有要求每个人都拿到A才可以考大学,如果不能上“本一”重点大学,必修课成绩达到C级即可,而C级只相当于及格。

其实,“08方案”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以等级划分,而不量化为具体分数,也是为了给学生“减负”。同为A级,90分和100分一样,对录取没有任何影响。这样学生就可以从此不必为“分分计较”而反复、机械地做题。

新方案不会影响高校录取

记:“08方案”只计算语、数、外三门学科的成绩,其他学科均以A、B、C、D等级计算,高校将如何录取呢?

朱:高校筛选考生主要有三种手段。第一,根据学业水平测试的等级进行筛选。只有选修课达到两个B级以上才有资格录取本科院校,经过测算,能得一个B就至少进入前50%,得两个B大概有40%,即全省50万考生只有约40%左右有资格进入本科院校的录取程序。第二,按语、数、外三门总分划定省最低分数线,在投档时加上40分附加分,这样可拉开学校的区分度。第三,高校在录取时还将对不同的专业提出选科要求,以确保录取到本专业单科成绩最优异的学生。

这三种手段都已进行过严格测算和多次模拟,可以保证每所高校的录取需要。“08方案”仍然采取“平行志愿”,每个考生投档和录取的机会都很多。另外,测算表明,能真正达到北大、清华、南大等顶尖大学分数线的学生依然相当少,他们亦完全能在“08方案”下脱颖而出。

新方案注意兼顾各方利益

记:关于英语应如何考查一直颇有争议。“08方案”中语文160分加上40分附加分,总分达到200,而英语则降低到120分。做出这样的调整是基于何种考虑?

朱:有一部分意见认为英语也应以等级分计算,因为英语不是母语,且统考科目中两门语言均属文科,有重文轻理之嫌。另一种意见认为,英语学习非常有必要,尤其是对江苏这一沿海开放地区而言。其实,英语的问题不在于是否要考,而是教学方式上仍有值得商榷之处。不可否认,英语和母语有本质差异,所以考查时就需要通过分值的调整来体现。另外,根据江苏前几年考试情况测算,语、数、外三门学科中,相关性最大的是数学和英语而非语文和英语。换句话说,数学和英语都好比语文和英语都好的概率要大很多。“08方案”可以说兼顾到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差异、苏南苏北地区差异、考生性别差异等多方面情况。

新方案下的复习备考

记:语文选修各市县甚至学校都不一样,将如何考查?

朱:我们现在用的是“一纲多本”教材,选修内容各地区有所差异,这一情况在命题时会有所考虑,可能在题目形式上作一些变化。比如,选择题可根据不同的选修教材出题,让学生任选一题作答,避免出现因考试题惟一导致全省选修教材单一化的情况。希望通过命题的导向,鼓励按高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教学。

记:附加题将以竞赛性为主还是基础性为主?

朱:现在高中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如果仅仅按照必修的要求组织考试,将无法起到选拔人才的作用。因此,“08方案”中对有意选择人文科学作为自己发展方向的学生有语文加考40分要求,亦即“附加题”。关于附加题的难度将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于《考试说明》中明确,可以肯定地说,附加题将有体现区分度的内容,一定会有所提高。

记:新进入高一的学生如何备战“08方案”?

第2篇:江苏高考新方案范文

【关 键 词】 高考;新方案;特点;消极影响;建议

【作者简介】 李广水,特级教师,中国地理学会会员,中学高级教师。徐州市劳动模范、徐州市名师、徐州市学科带头人、徐州市优秀骨干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5) 07-0017-04

一、新高考方案的特点

高考的改革,不但会对高中阶段的教育产生影响,有利于高中阶段课程设置的改革,有利于体现高考的公平性,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有利于学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而且对整个基础教育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新方案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特点:

1.体现了高考的公平性

新高考方案打破了此前人们固有的高考概念。高考不再意味着“2~3天决定一生命运”、“一张试卷定终身”,而是一个过程,一个能让你总能找到更好状态的体验。比如参加统一高考招生,除了语文、数学2门,其他科目都可以在两年内考2次。既可选择选考科目,又可选择考试时间,为的是给每个学生更多争取更好结果的机会。让学生获得更多发挥所长的机会,并把过程拉长,减少偶然因素干扰,高校依据学生在此过程中的表现选拔学生,学生不必老是与自己的短处较劲,这正是新高考的价值追求。

新高考方案的“新”,还意味着今后没有一本、二本学生的类别;状元也没了,如果非得找状元,一个省会有30多个状元,而且状元之间所考科目不同,社会认同度低,学生再也不用“望状元而自卑”、“非得用状元量自己”。 教育公平被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上。此方案提高了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并有明确目标:到2017年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要从2013年的6个百分点缩小至4个百分点以内。此外,还要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实行优质普通高校招生名额的合理分配,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子女就学和升学考试等措施。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也在其列。

2.体现了基础性与选择性的统一,适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每位学生必考语文、数学和外语, 3门选考科目的选择重视了学生特长、优势、兴趣等个性特点和终身发展的要求,扩大了学生选择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鼓励学生发展个性特长,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新高考方案与新课程计划完全吻合。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参与、学生的能力提升,各个大学特色化、个性化的一些要求,应该伴随着高考改革的出台逐步明确,学生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去思考和准备,避免盲目。教师的观念和教学方向都需要调整,学生要方向更清晰地去学习,而不是盲目地去应试。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有个性地发展,有利于学校相对集中的组织教学,而且有利于学生在高考选报附加科目时有更大的适应性,有利于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打破了文理分科,使学习更为灵活主动

原来,一些学校为了提高高考“效率”,从高一起就分文理班,这种“高高举起素质教育大旗,扎扎实实落实应试教育”的现象令人揪心。在此背景下,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提出坚持素质教育导向,令人振奋、令人期待。原来的高考,高一下学期学生就开始选报文理班,因此,有这样一种情况,直至高二下学期仍然有因为不适合而重新选择的情况,或是文转理,或是理转文。实践证明,仅有高中一年的学习,学生对理与文的认识还不够,因此选择往往会出现偏差,即便如此,也耽搁了很长的学习时间。另外,教师教学难度的选择也会影响学生的判断和最终选择,比如从上届高三下来的教师喜欢教学一步到位,结果在高一的开始教学难度就很大,致使部分学生不适应。学生也会根据分数或排名进行判断,这样就不会是因为兴趣而选择了。在选择中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偏科现象,本来选择了文科,这位同学喜欢地理和历史,但却非常不喜欢政治,成绩很差,学习成绩怎么也上不来。选择了理科的,理化生中有一个学科特别差,一直拉分,一考试就不及格。因为是高考学科,无论怎么差也得硬着头皮学。高考改革后,学生有两年的时间可以进行学习和体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随时调整自己的选择,因为学业水平测试的难度较高考低得多,调整起来相对容易,这样选择中会更多地考虑兴趣。从选报科目来看,去除了文理的分类,打破了捆彩窖瘢而是六个学科中任意选择三科,这三个学科必然是自己最喜欢的或相对喜欢的,不会出现自己讨厌的学科,偏科现象也极少出现。这样一来,原来的文理科的界限会被打破了,新的组合格局就会出现了:如化学与政治、历史的组合也有可能出现。在高考的三个学科中,英语是社会化考试,可以一年两考,也具有选择性。

4.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高中生活质量

从学生层面来看,学生在德智体全面发展、各学科认真学习体验之后,才有可能发现自己的潜能、兴趣和特长。面对同一张考卷,学生需要做的就是充分展现自己的水平和能力。在笔者看来,高考综合改革的终极目的,不是提升录取率,而是让学生的三年高中生活提升质量,发生质变,这也许是高考改革最大的红利。改革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的负担。高考科目由原来的六个学科(语数英政史地或理化生),变为三个学科(语数英),虽然最后计入成绩的也是六个学科,但构成却大不一样。高三一年只学语数英,较原来的六个学科都学,学习负担特别是习题负担肯定是小多了,高一高二的任务有两个,一是为语数英打基础,二是学业水平测试,并争取选考科目成绩的优异。学生需要从政史地理化生六个学科的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中根据报考院校要求选择三门计入高考成绩。相比于高考选拔,学业水平测试更倾向于知识立意,高考是能力立意,因此难度实际上是降低了,学生的负担相应地也会减小。

5.新高考方案改革还将引发中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改革

实行新方案后,必将对现有的高中阶段的课程设置,从观念上进一步更新,从而带动了高中阶段的课程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它要求学校在上好必修课的同时,必须上好选修课,安排好活动课。由于高考新方案改革引发了高中的课程改革,打破了学校教学计划、课程安排、班级管理、老师任课等“大一统”的格局,这给高中尤其是高三的教学及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认真加强课程和教学管理,开足开齐高中必修课,逐步建立起适应新的课程计划的教学管理机制。

二、新方案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

中国教育问题的严重有目共睹,因此也无人否认高考应当改革。教育是“百年树人”之大计,教改的“实验品”实际是千百万学生,稍有不慎便会影响一代人的发展和命运。因此与其有关的改革应当理性思考,尽可能全面筹划,要“谋定而后动”,而不是“轻举妄动”。尽管新方案有许多优点,但在实施过程中它将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1.新高考方案可能会导致学生心理负担的加重

新高考方案使高考科目由9门减至6门,从表面上看学生的考试负担比原来有所减轻,但事实上,只要中国的教育仍然是“短缺型”(高等教育的普及尚不能满足人们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超前预期),那么考试科目减少一门或几门对学校和考生的竞争压力就不会有根本性改观,备考的时间也不会因此减少,相反还会导致考生心理负担的加重。语文、数学考试于每年6月进行,外语每年安排2次考试,1次在6月与语文、数学同期进行,考试对象限于当年高考考生;1次在10月与选考科目同期进行。选考科目每年安排2次考试,分别在4月和10月进行。外语和选考科目考生每科可报考2次,选用其中1次成绩。这样会使大多数学生还要不断地折腾,刷新自己的考试成绩,加重了学生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2.客观上对高中教学有所冲击,可能会引发新的偏科现象

过去的文理分科,基本上是语数外为基本科目,然后是在文科类和理科类中选择相应的学科进行组合,最大缺点在只分文理,“让学生在中学阶段有偏科的现象,造成先天的知识缺陷和素质缺陷”。这话固然有道理,然而现在的方案是不分文理科了,也可能会形成比文理分科更严重的情形。按照上海浙江的方案,语数外必考,然后在其余六门学科中选择相应的三门,作为高考的搭配科目。这在本质上和文理分科是一样的,即共同存在一个“分”字,且在原有的基础上形成更多、更细的分法,不仅原来文理分科的现象还存在,而且增加了“新高考”的N种分法,按照排列组合的原理,至少可以分20种,而按照原来江苏高考方案的做法,也只有11种。这种分法有意无意地强化了原来“偏科”意味。毋庸讳言,高考绝对是指挥棒,“考什么学什么”,“怎样便于得高分”然后就“怎样分班”,是高中的基本做法。这样在新的高考方案的指引下,高中阶段的学科组合将出现“百舸争流”的壮观场面,这消除了文理分科的弊端了么?

3.新高考方案还会带来一种隐性的不公平

物理成为大多数名校选考的科目,这显然会将相当一部分未选择物理的尖子生挡在名校大门之外。如:清华、浙大、中国科技大等一些著名的高校对此均作了必须选考物理的要求。

按照历年高考的规律,理科的本科投档分总要高于文科20~30分。那么在新高考选科方案中,选择偏文科目,即选择历史、政治或者地理的考生会不会吃亏呢?不少家长认为是肯定的。如:一考生选择了历史和政治的组合,且成绩一直排在年级的前列,有意冲刺北大,但是从公布的招生方案来看,选考物理的学生也可以报考北大文科类专业,这样一来,这位即使在同类考生中考得很好,也难免比不过选考理科的考生,这不明摆着吃亏吗?再如:某学生选择了历史和地理,由于高校选科方案中有不少学校对文理科不作限制,不论你选何类型组合,均可报考,这势必造成选考史地政的考生报考文科专业会吃亏,而选考理化生的考生报考文科则占优势。目前的方案还无法解决这种文理总分差异而带来的“不公平”现象。还有一些科目在命题中的难易程度也不可能把握一样,而最终又是用分数来说话,这难道是公平的吗?

4.中学的教学计划、课程安排、班级管理等提出了新要求

怎么分班的问题,现在不论是高一高二,还是高三,大家都在关注如何分班的问题。学校不能因为哪门学科选的学生太多就不准别的学生选;也不能因为哪门科目选的学生太少就逼着学生去选。再则,对学校组织教学冲击太大。假如,选物理的学生太多,物理师资必然跟不上;而其他学科,如地理,今年就只有十几位同学选,如果明年选的人更少,那又如何开班呢?这实际上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此外,频繁的分班也使得学校多年来形成的良好班风荡然无存,由于新班级同学不熟悉,还无法在短时间内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和凝聚力,这对同学的学习成绩和素质提高都会产生影响。诸如这些均给学校在师资配置、组织教学、上课场地安排等方面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5.英语在高考中的比例偏重

虽然一段时间内社会舆论一直对中学英语的教学权重诟病较多,也都认为英语高考需要大力度改革。遗憾的是在新方案中,英语仍然占据了强势的地位。从“大刀向外语头上砍去”到此次外语教学界的人兴奋不已,确实有点蹊跷。从比分所占比重看,它仍然和语文、数学一样,而人们期待的稍微弱化一点的意愿基本没有体现。那种一年两考的方式,也有可能是有意无意的强化,因为还有什么比一年两次考试更重要的东西呢。某省曾拿出一个讨论方案,所谓两次是一次口语测试,一次笔试,这不是典型的强化么?现在只期待在实施过程中解决这个问题。这就要降低难度,减少分差(如分等级赋分),侧重对水平的测试,而不能让英语成为高校录取的难以跨越的门槛。

弱化外语教学和考试,也正好有利于中小学进一步强化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同志最近指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很悲哀。占据大量时间学习外语,肯定影响中国古典诗词和散文的学习,也是一种去中国化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所以强化外语教学是错误的,也是悲哀的。高考不利用其指挥棒的作用解决这个问题,近乎变本加厉地过于突出外语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三、完善新高考方案的建议

1.提高“综合科目考试”的信度

教育部关于“综合科目考试”的指导思想是这样规定的:“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所学六个学科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高考选拔考试一部分的“综合科目考试”,应侧重于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本着为高校选拔人才的服务宗旨,侧重考查学生学习的潜能,而不应出现考题过易、题量过少等问题。如果这样,不仅失去了考试的意义,也会造成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

2.要有配套的招生录取办法

一些学校采取自主招生的办法,以便于有特长、专长的特殊学生不被埋没,但到目前为止,考试和考分仍然是重要的录取手段和依据。高校要有像当年录取华罗庚、臧克家、钱锺书那样的胆识和举措,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选拔到特殊的优秀人才。因此要赋予高校自,高校也要有诚信举措和监督措施。同时还要考虑各学科在试题命制中的难易度,因难度不同而造成不同组合之间的分数差异,会给考生带来不公,也会给高校录取带来不便。

3.加强高考内容的改革

目前我国高考制度的一大弊端就是考试内容还基本属于背诵识记型,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素质,不利于高校考查学生的潜在能力。高考改革的重点应该是考试内容改革,否则就不可能真正实现高考改革的目标。而新方案的改革目标还只是停留在形式方面的改革、考试科目设置方面的改革,还未改革其根本内容。虽然目前教育部已对综合考试作出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所学六个学科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规定,但在现实的考试中却又难以实现。

4.要利于高中组织教学

第3篇:江苏高考新方案范文

一、由高考一次应试到社会化多次应试

高考英语改为社会化考试,每年两次考试,从高一开始就能考,取最高成绩。这无疑将原本只有高三一年的英语应试需求放大到整个高中三年中。也许有人会觉得考试考好了一次,就不用再考了,但事实上,高考英语要取得满分并不容易,只要不是满分就有在下一次考试中取得更高分的可能性。在高考录取中,“高一分就能压过一千人”的重大心理压力下,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不会错过一次给自己增加分数的机会。更何况每次考试的难度难以保持恒定一致,不断参加高考英语试图碰到一次难度较低的试卷而取得更高的分数将会成为多数学生的选择。在这样的情况,一次性的应试需求会在整个高中阶段被人为放大到六次。

二、冲击现有的高中英语教学秩序,引发校外社会化培训机构层出不穷

高考英语改为社会化考试后,必将严重影响现有的高中英语教学秩序。众所周知,高考乃是整个基础教育的指挥棒,而各学校的高考成绩和大学录取率乃是这些学校的生命线。改革完成后,高中英语教师必将面临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学校和学生都有取得优秀高考成绩的诉求,另一方面教师又有完成高中英语基本教学任务的自我要求。如果教师坚持自己的行业道德,按照教学规律逐步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和应试水平必然会遭到来自渴望迅速取得成绩的学校、家长、学生的三重压力。反之,如果教师只针对高考英语考试进行授课,那么高中英语教育将会成为真正的不断重复的应试教育,高中学生的英语能力和素质将会进一步下降。而且如果真有学生在高一取得了满分,就不再参与英语学习,且不说学校对这样的学生难以管理,若在两年的时间内完全不碰英语课程,英语能力和素质几乎可以跌破初中水平。虽然网友们纷纷表示,“不考英语了,更有动力学英语了”,但是看看文科生对于理化生的态度以及理科生对于史地政的态度就能知道“意愿”与“行为”之间永远都有一道美丽的鸿沟。高中公立教育秩序的破坏,必然使得有英语学习需求的学生和家长转向课外培训,这会使得那些以英语能力和素质为培训目的的机构获得大量新的生源,并逐渐取代现行公立学校高中英语课堂的作用。

三、即使是高考英语考试总分降至100分也很难动摇其在高考成绩中的重要地位

一个学科在高考中的重要性不是由其总分决定的,而是由其“整体成绩分数的方差(即分数的分散性)”和这个学科的“努力程度与提分分值的性价比”所决定的。同样是150分的英语和语文,为什么总感觉英语比语文在高考中更重要。这是因为高考语文成绩主要分布在90~110分的范围内,差别不大。而高考英语成绩主要分布在60~120分的范围内,具有更大的提分价值。而相反,理综的分数无论在总分上还是分散性上都要比数学更占优势,但大多数人都不会认为理综比数学更重要。因为理综实际上包含了三门学科,要想提分比数学可能花的努力更大,因此在学生看来应试学习的性价比不一定更佳。所以,即使英语只有100分,如果学生的成绩分布在40~100的范围内,这个学科在高考中的重要性没有丝毫的下降。反之如果学生的成绩分布在一个极窄的范围内,则无法满足重点大学的选拔要求,如同之前第三点提到的那样,必然出现替代性考试。

四、学生不重视语文课程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高考语文的成绩分布方差小,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高考语文考试与高中语文教学脱节

学生努力学习课堂上的语文知识不一定能大幅提升成绩,反过来学生不努力学习课堂上的语文知识也不一定会使高考语文分数大幅降低。这使得语文学习的考试“性价比”大幅下降。如果高考语文考试的形式和内容不做调整,即使语文改成180分也很难提升学生在校内学习语文的热情。反过来,由于课外辅导机构更加重视语文考试的研究,更清晰了解语文考试的规律,机构的课程更加“功利化”但是更加针对考试提分,去除了那些对考试没有直接帮助的内容,使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考试“性价比”很大程度上提升。所以,此次语文考试分数的提升将使得语文教学墙里开花墙外香,语文课外培训的需求将大幅提升。

第4篇:江苏高考新方案范文

如何在高三英语复习中克服盲目性,提高科学性,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又怎样才能做到既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又使学生的智力和诸多方面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展,避免陷入原来老套的逐课、逐单元的疲劳作战、事倍功半的题海战术呢?这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

一、 分析2008年及2009年的高考方案

根据高考新方案,与以往相比有以下的不同:

(1)词汇总量增加,要求和《课标》基本相同。这就要求考生善于归纳教材中的常用和常考词汇的基本用法,尤其是高频动词的使用和搭配;通过词语在新语境中的复现掌握其用法,并学会活用;重视构词法的学习和掌握科学的记背方法,并进行有效训练。

(2)任务型阅读题比一般阅读题难度要大些,因为此类题目不仅要求考生有较好的语篇理解能力,同时还必须具有获取有效信息、把握文章整体结构的能力。而且在填写过程中考生还必须具备较扎实的句法和词法知识,因为所填写的单词不仅要达意,还必须在词性和词形上与上下文的句子结构保持一致或匹配。尽管任务型阅读属于主观类题型,但毕竟是阅读的一个部分,因此对语篇的理解仍然是解题的关键。

(3)语言运用(阅读)要求变化,文体新增了简易的英语文学作品及科普文章,考查要求新增“能回答相关问题”,这要求考生在复习中对简易的英语文学作品及科普文章加强训练。

(4)书面表达题从原来的120字增加至150字。分值尽管未变。但是由于总分从原来的150分降至120分,书面表达题在整份试卷中的比重上升了。作文水平的提升不仅仅靠训练,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扎实的语言功底是取得高分的保障。作文训练中要明确:词汇是保证,语法是基础,句型是关键;训练中用好“启、承、转、合”的词语和句子。文章篇幅长了,对文章的层次感要求更高了,因此如何创设一个良好的开端,顺势承上启下,巧妙转折过渡和完美结束文章尤其重要。同时还要善于使用英文的习惯用语和短语,并多记背一些常用成语。写作过程中做到完整、连贯、多样,即:句子要完整,文章意思要连贯,使用句型要多样化。

从以上可以看出外语科目测试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要求命题,试题设计突出新情景、新材料、新设计,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力求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增加具有一定开放性和灵活性题目的比重。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吃透考试大纲,把握高考脉搏,带着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不走弯路。

二、 以词为本,兼顾语法,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从这两年的英语高考试卷的分析可以看出,高考复习时必须以词为本,打好坚实的基础,然后再进一步发展他们的能力。

虽然《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改变英语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传授和讲解的倾向”,但一定要避免对其的误读,从而忽略英语基础知识。在语言环境支持非常有限的社会背景下,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非常重要。英语学科高考所涉及的基础知识主要有基础语言和基本词汇。语法包括时态、语态、情态动词、非谓语动词、动词及动词短语的辨析、名词、形容词、代词、冠词、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以及状语从句的运用等。还要注意知识点在具体语境中的灵活运用。在复习过程中应要求学生掌握单词的拼写形式、基本词义、常见搭配,尤其让学生掌握他们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此外,因为这两年江苏高考试题中都有一定比例的生词,仅掌握考纲词汇还不够,还应不断扩大词汇量,有意识地积累大纲外的常用词。提醒学生要注意调整英语学习的知识体系,使所学知识能过有效地转化为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对于教师而言要尽可能多的在平时教学中,多总结、多归纳,举一反三,创设语境,活跃思维,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三、 依照新课标理念,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及文章的分析能力

在英语学习中,学习语法和词汇只是为交流提供了素材和条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英语学习要在使用中学,在使用所学语言做事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并且知道学是为了用,听说读写的能力才是高考的重点。因此,在高三英语复习过程中,一定要依照这一理念,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即语法能力,社会能力、语篇能力和政策能力,从而增强学生言语的得体性,这才是英语学习的最高要求。

1. 课内训练与课外训练相结合,彼此相辅相成,提高答题速度

课堂上的训练是师生共同具体分析某一大题的答题思路,讨论相关的知识点和语境;此外还可以提供由老师精选的练习,让学生限时完成,自对答案,教师随堂答疑。课外的训练是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高考某一大题型的练习,交给教师批改,为课外辅导和下节课的批讲做准备,另外还要督促学生自觉完成新练习,准备问题,争取教师辅导,对于自己订正过的练习、笔记和反复背诵、默写、归纳、运用考纲词汇等。课堂训练的目的在于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深度和答题的技巧,课外训练的目的在于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广度和快捷的反应能力,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的补充。

2. 专题训练与综合练习相结合

高三英语复习中的专题复习,如语法分析、词法分析、逻辑分析、单选题和完形填空题的语境因素、词义辨析等。既能全面练习,阶段侧重,又能全面复习,重点突破。

第5篇:江苏高考新方案范文

【关键词】 “大分时代”;语文学科知识;重构设想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 22-0015-05

2008年,江苏作文由60分升到70分,高考语文总分变为160分(理科) /200分(文科);2013年,北京高考新方案出台,语文总分由150分增至180分。 2014年,随着各地高考、各高校自主招生新方案的推出,2017年高考“大分语文”宏图出现在了我们视野。

从百年语文教育史看,语文学科知识主要有两个经典建构取向:一是语文学科的“语言形式”类知识取向,二是语文学科的“文化内容”类知识取向。从母语教育的角度看,这两类知识属于语言运用的“形式工具”。语文“大分时代”,我们应该本着“精要、好懂、有用”的理念重构语文学科知识,做到语言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做到教学内容与考试方向的完美统一。

一、“大分时代”要重构“语言形式”类知识

近年高考语文命题过多依赖命题人的经验,试卷的设计水平不一,难易程度相差较大,因而距离命题科学性比较远。“大分时代”,语文命题要实现科学测量,将更多地运用先进的测量理论和科学的命题技术,而最容易被科学测量的应该是“语言形式”类知识。

“语言形式”类知识从理解与运用的层级上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小类:第一是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文字学、标点符号等语言基础知识;第二是修辞学、逻辑学、语用学、口语交际学等语言运用类知识;第三是表现手法、篇章结构等单项或者综合阅读鉴赏类知识;第四是写作手法、文学评论等文章学方面的知识。

1. “语言基础”类知识。“语言基础”类知识是最基础的,如考查现代汉语语音、现代汉语字形与字义、标点符号使用、基于具体语境的词语或者成语运用、基于相关语境的语病辨析等。这是每个中国学生应该熟练掌握的知识。相应的,高考也应将其列为必考的内容。比如“词汇学”,顾黄初先生当年曾强调:“有目的地讲解有关汉语词汇的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能掌握规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大分时代”,这类知识考查的面相应的将会扩大,考试的实景将是“面大量广”。以标点符号使用来说,高考多年不考,标点符号在中学也不教学。其实,用好标点符号也是一门学问。2014年相当多的省市考查了这方面知识。比如2013年浙江卷中,李清明的散文《牛铃叮当》中标点符号运用就非常活泼――

【高考材料】

待你坐好,水牛还不忘摆动头角,“嗯呀――嗯呀”撒娇般地叫唤几声,牛铃也会“叮当――叮当”地响个不停。

这句中使用的十处标点非常规范。同时,也因为使用了标点符号,使得行文语言简洁明快,清新亮丽。而中学生标点符号使用如何呢?答案是――相当混乱,缺少规范。而如果语文学科建构了这一类“学科基础知识”,不仅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掌握知识,辨别使用;语文学科教学更能接地气、看到希望。试想,连最基础的语文知识都不熟练掌握的人,怎能幸福地生活在汉语语言的世界中?因此,重构这类知识的益处在于,一则通过课堂学习,学生可以丰富相应的语文学科知识,二则课堂学习与语文考查实现了协调一致,可以大大促进语文学习的深入开展与学科教学效率的提升。

2. 语言运用类知识。第二类中,修辞学、逻辑学、语用学、口语交际学等是语言运用类知识,是最能体现学生语文素养的一块。这一块是阅读与写作等项目开展的最重要基础,也是评价学生语文生活质量与水平的关键要素。从2000~2014年高考看,许多省市将考试的内容指向了这个领域。如2013年浙江高考的第5题――

5.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有地上之山水,有画上之山水,有梦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地上者妙在(),画上者妙在( ),梦中者妙在( ),胸中者妙在( )。

①位置自如 ②笔墨淋漓 ③景象变幻 ④丘壑深邃

“景象变幻”为什么要与“梦中之山水”搭配?“丘壑深邃”为什么要与“地上之山水”搭配?而“位置自如”为什么不能与“地上之山水”搭配?“笔墨淋漓” 为什么不能与“梦中之山水”搭配?要解答这一问题,就涉及修辞学、逻辑学、语用学综合运用的知识与经验。

而在教材中,我们在什么地方专门训练了学生运用这种知识解决问题的呢?在语文教材中,除了课文中天然存在的使用范例,还有没有具体的章节对这块知识进行专门的推介?教材中还有没有相应配套的运用类设计来训练学生?――没有知识系统性可说,没有训练针对性可言,也缺少与文本阅读教学环节的有效衔接,导致语文学科至今“教学效果很差”“收效不大”,学生“语文水平低”。广大一线教师的应对策略主要依靠参差不齐的民间或者各省出版社出版的高三或者初三“一轮语文复习用书”,或者依靠历年积累的高考语文试卷和高考模拟试卷。事实上,无论是“复习用书”还是高考命题,在知识考查的布局上,都没有连续性可言。

“大分时代”,这一类知识的考查,将会是“试卷创新”的重点。从2000~2014年的高考命题来看,这一块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考查经验,再加上修辞学、逻辑学、语用学、口语交际学等语言运用类知识的专门学习后,这方面的考题将会以更新的面目出现。而考题的解答,一定是建立在语言运用类知识相当扎实的学习经验上的。

3. 阅读鉴赏类单项知识。第三类阅读鉴赏类知识,是当前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体系中最应该确定的知识,也是“大分时代”教学与考试的“重头戏”。从2000~2014年高考来看,文章学、文艺学方面的阅读鉴赏类知识在语文学科课堂上从来就没有解决好。表现手法、篇章结构、写作手法等文章学、文艺学方面的阅读鉴赏类知识,在当下教材中没有明确规定,也没有具体训练系列。这一块知识,对师生来说就是一团“糊涂浆”。

而文章学、文艺学方面的阅读鉴赏类知识,在当下考试格局中一旦试题涉及,常常被定为“D”“E”“F”类能力层级。就高考来说,高考语文试卷一旦出现这类题目,考生得分率非常低。以江苏省2007年高考现代文命题为例,当年考查的是张笑天的哲理兼抒情散文《上善若水 》,其中第13题是这样的――

【高考命题】

⒔ 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6分)

【参考答案】

⒔ (6分)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2007年江苏考生共54万人。此题6分,全省考生平均得0.27分,得分率仅为4.50%。而针对《上善若水 》设计的阅读题目共有23分,此年全省均分仅8.5分,得分率仅为36.96%。如果以此评价江苏省中学语文学科阅读教学水平,可以说是“全省不及格”。当年命题者以为出了个好题目,但考试结果一公布,命题者却又责怪高考考生没有扎实的知识储备,一线教师没有有效地、针对性的训练云云。其实,这就是语文学科知识“缺席”带来的“大悲剧”。从语文学科知识看,这个题本身就存在语文知识问题。按语文知识体系来说,散文“不以描写见长”,根据文章看,在“表达方式”上其“见长”的就只指向“议论和抒情相结合”这“一种”。而“议论和抒情相结合”这“一种”特征又怎能说是“哪些特色”呢。其二,“议论和抒情相结合”是有许多结合“方式”的。但“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方式”知识,“命题者”认为有“托物言志”、“借古喻今”、“虚实结合”等。可教学的现实是,中学语文教材没有在这方面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师也不能依据自己的知识储备与经验来创新与丰富。而且“虚实结合”什么时候成为“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方式”的,中学教材里“教学要求”中什么地方有交待的呢?――只有命题者知道。

所以,当一线教师都从没建立这种“方式” 知识时,学生又能从什么地方学来呢?学生在考场上只能凭借可怜的“答题经验”来应对试题,只能凭借柔弱的“大胆假设”来推测答案。语文学科知识“缺席”,使得学生在考场上只能任由命题人“戏弄”,任由阅卷人在阅卷时“宰割”。

4. 阅读鉴赏类综合知识。当语文学科知识大量进入中高考试卷,用学科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考查增多,有关语文学科知识的考查必将成为“一个时代”的新领域。

当下,我们的高中学生缺乏阅读鉴赏类综合知识。高考阅读鉴赏上命题题型单一,综合考查的力度不够,只是局限于琐碎的手法与情感分析;其次,高考命题依赖的材料太过“文学化”,视野不够宽(受制于整个语文教科书的文学偏重倾向)。有的省语文卷,六七道大题全是文学类,很少涉及其他鉴赏领域。这不利于培养现代复合性、综合性人才。

其实,就语文学科来说,除了文学涵养,还应该有哲学、历史、科技、社会、经济、时政等方面的综合素养。随着“大分时代”到来,阅读鉴赏类综合知识一定是高考命题的重大领域,也是高考分数大量增加的部分。

“大分时代”, 阅读鉴赏类综合知识的考查不仅仅是考查单项鉴赏知识,还将会有意识地考查高中学生读书的广度与深度情况,包括课外阅读、经典阅读。当下,有些省在这方面已经有“大胆”的尝试。如2013年四川卷第20题的考查就有“风向标”的示范作用。

20. 请从曹雪芹、贝多芬以及文学形象大卫・波菲尔中任选一人,续写下面的话。(6分)要求:①紧扣首句观点,符合所选人物境遇;②运用排比和反问修辞手法;③语意连贯,内容充实;④60~100字。

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力量,这就是苦难带给人生的意义。

这道题可以说是考查综合运用阅读鉴赏类知识的新题。从所给出的曹雪芹、贝多芬及大卫・科波菲尔这些作家及音乐家的范畴来看,这种考查首先符合考试大纲对文学类知识的强化;其次符合新课标对学生文学修养的考察,是对中学生普遍以电子媒介为阅读基础方式的适时纠偏和强调;第三从考察的范围来看,中外作家都有,还涉及音乐领域,并且是将“排比和反问”等表达能力和文学修养、阅读面一同考查。“大分时代”,类似的考察读书情况的命题,肯定会增多。

5. 文章学类知识。当下中学作文教学,就系统知识传授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全线崩溃,全都是瞄准考试的套式训练,几乎人人喊打,又人人参与。我想,未来高考作文的命题者不会对这种“残酷的现实”充耳不闻。高考作文一定会回归理性:讲究知识经验,强化思辨,摒弃宿构、套作、模式化与文艺腔。

作文分值如果增加很多,比如考生面对的是分值为100的作文题,教师作文教学怎能在“知识领域”里“小放羊”“望天收”呢?对于大分值作文来说,围绕写作知识、篇章结构、写作手法等开展扎扎实实的学习与训练,才是正确的应对方式。对于“大分作文”,如果作文总分是100分,最有可能是一道70分的大作文,加一道30分的小作文或者叫“微写作”。这样,大小作文各有分工。大作文注重综合能力考察,小作文则指向应用或某一方面写作能力,一二百字,很灵活。这就更需要丰富的写作知识与作文设计技巧的强化了。

面对“大分时代”的挑战,中学语文教师,可以围绕以下几项展开思考或者重构:语音知识与语音练习;文字知识与字形训练;词语知识与词语运用训练;语法知识与语病辨析、句式变换;修辞知识与修辞鉴赏、运用;逻辑知识与逻辑训练;标点符号知识与相关训练;文章知识与篇章结构训练;作文设计知识与写作运用训练……

二、“大分时代”要重构“文化内容”类知识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纲要”明确指出:“高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因此,读书不仅仅是增加知识,还表现为接受文化熏陶,开阔阅读视野。

事实上,读书状况最能体现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文化内涵。而当前高考格局下,语文课只注重精读精讲,注重做题,扩展性读书很少,导致学生学语文却不怎么喜欢读文化类书。这样,语文素养、文化修养从何谈起?虽然高中课标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可是受制于高考内容却很难实施。“大分时代”是通过读书获得的丰富文化素养,理所当然要在高考中考查。因此,“大分时代”通过多渠道重构“文化内容”类知识迫在眉睫。

所谓“文化内容”类知识,是指语言运用中,涉及语言内容方面比较多的“形式工具”知识。这一类知识扬州大学王乃森教授认为可分为四个小类:文体常识、文学常识、文化常识、古今优秀名句等。

1.“文化常识”。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并“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这就是说,“文化常识”的考查,已经成为国家意志。

从内容上看,“文化常识”涉及天文历法,年龄称谓,古代辞格等。仅“人物”称谓类知识,就是干扰文言阅读的棘手问题。比如“太监”,有的书上称“公公” 、“仁獭保 有的书上称“ 裙佟薄“ 中人”、“ 中官”,有的书上称“寺人”、“宦寺”、“ 阉宦”、“ 阉人”、“阉狗”等,这些称呼涉及较多的特定文化内容的理解。传统文化中的这方面知识,台湾当作国学上重要的一级进行教学。

2014年北京、江苏、广东等省高考放弃考查语音、语病,转而考查传统的诗句对仗、称谓文化等久未谋面的“稀客”。其实,这便是“文化常识”涉及的范畴。考查方向转变,依据的就是《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2.“文体常识”。 “文体常识”当下又称为“文章体式”,王荣生教授主张“按照文体样式”开展阅读教学。其目的就在于强化语文教学的文体意识,让学生习得文体方面的知识经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阅读篇幅较长的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提高古典文学和传统艺术鉴赏能力”,“了解传统艺术的丰富表现形式和特点”。从这方面看,“文体常识”就是非常好的考查载体与方向。

“文体常识”,按照时代可分为古代“文体常识”和现代“文体常识”。以《师说》为例,这是古代“序跋类”文体中的“赠序”。那么,“赠序”的起源、性质、内容、名篇便构成了“文体常识”。而“书信”等现代应用文也有着“文体常识”,比如书信的类型、标题、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标准信封填写等。

2014年高考考查中,“文体知识”或者“文章的段落结构常识”已经进入重点考查的视野。我们看2014年的全国大纲卷中对叶紫的《古渡头》的阅读考查――

(1)内容的分析与概括。(选择题,略)

(2)作品中的渡夫有哪些性格特点?

(3)作品是怎样叙述人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4)作品为什么以渡夫的任情高歌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在三个表述类题目中,有两个考查了“文体常识”。也就是说,学习与鉴赏作品中有关篇知识,将成为“大分语文”考查的新重点。因为这方面的“文体常识”恰恰可以考查考生“了解传统艺术的丰富表现形式和特点”。因此,“大分时代”语文学科应该引导学生学习“文体常识”,增强学生“文体常识”的意识。

3.“文学常识”。“大分时代”, “文学常识”将作为重要的语文学科知识出现在教学与考试的视野。因此,重构“文学常识”的格局,非常必要。

“文学常识”在2000年以前有所考查,但从2000~2014年高考来看,大部分省市不予考查。江苏自2008年以来,已经在文科加试中有所考查。“文学常识”可以分为国内和国外,或者可分为古代与现当代。新课程改革以来,“文学常识”基本被公开的课堂教学忽略。其实,“文学常识”不仅仅是记住作者的朝代、国籍、代表作等“作者简介”,如“梅村体的代表诗作是《圆圆曲》,作者是清代诗人吴伟业”。文学常识更多的是指文学分类,各种历史典故,作品特征,作者人格与创作风格,甚至作者的文学习惯。以韩愈来说,诸如他的“古文运动”、“古文风格” 、“诗歌成就”等内容,“推敲”、“惧高”、“谏迎佛骨”的掌故,“文道合一,以道为主”、“学习先秦两汉古文”、“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的写作主张等。

“大分语文”时代,“文学常识”可以怎么考查?最能说明这方面综合考查的,当数2014年的北京试卷的第7题――

7.“月”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象,本题与“月”的意象相关,完成①―③题。

①有些诗句无“明月”二字,却写出“明月”之景,下列不具有这一特点的一项是(3分)

A.一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B.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C.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D.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②“秦时明月汉时关”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下列与这一表现手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烟笼寒水月笼沙

B. 明月楼高休独倚

C. 一夜飞度镜湖月

D. 夜吟应觉月光寒

③《红楼梦》中,两位才女中秋月下联诗,其中一位被称作“多情西施”。她所写的“冷月葬花魂”诗句,正是其诗意而悲剧的人生的写照,此才女是(2分)

A.史湘云 B.林黛玉 C.薛宝钗 D.妙玉

这道题目,可以说是考查“文学常识”的典范。没有一定的诗歌鉴赏文化知识,考生完成不了第一小题的诗句选择;没有一定的古代互文等修辞文化常识,考生不能确定第二小题的答案为“A”;没有古典小说《红楼梦》的阅读感受,考生是确定不了“多情西施”所写的“冷月葬花魂”。因此,“文化常识”与“文学常识”的综合考查,是“大分语文”的新方向、新题型。而要做好这方向的应对,就要在“大分时代”重构语文知识体系。

关于 “文化常识”。 在2000年以前也有所考查,受到相当的重视。而从2000~2014年高考来看,大部分省市不予考查。江苏的文科加试偶有考查。而这一块在台湾的高中课堂上非常重视,几乎每一课都设有专门的“国学常识”(也包含大陆所说的“文学常识”)。同时,每所学校还专门开发基于古代作品学习的中国文化教材。 “大分时代”,如果语文学科要突出国学的地位,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这方面的考查内容将更加丰富。

4.“古今优秀名句”。从2000~2014年高考来看,这方面的考查已经得到了师生与社会的认可。熟记“古今优秀名句”,的确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目前对于“名句名篇”的背诵,国家规定考查64篇。就篇目看,有的省市将其缩小为40篇。且各省赋分也不一,6分至8分。我们看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出现的常见名句名篇的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 ”

(2)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 , ”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此题在名句情境开展考查,用相关情境唤醒学生对名篇的记忆,考查形式非常利于考生在考场上思考。“大分时代”,“优秀名句”考查的“量”将要扩大,考查的“面”也要扩大,比如将指定中学生阅读的名著中的经典名句列为考查内容、比如将分值增加到10分,也未为不可。

当然,上述谈到的“文化内容”类知识,有的是与“语言形式”类知识交叉的,如文言句式知识、词类活用知识。由于这类知识在理解上往往又与内容分割不开,所以列入“文化内容”类。“文化内容” 类知识细化到中学语文课程中,应该有以下诸项:

文言知识与文言语感训练;文学知识与文学知识积累训练;文化知识与文化积累训练;三类文体阅读与阅读训练;名著阅读知识与阅读训练;语言交际知识与语言表达训练。

综上所述,当语文学科进入“大分时代”,重构语文学科知识体系是语文学科的新课题、新任务。语文教师就应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对上述语文学科知识体系进行研究、整理,形成校本教材,合理布局在中学各学段、各个学期中,并用专门的时间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语文知识。同时,在课文阅读、写作实践等语文活动中,还要注意加以渗透、巩固,以达到借助文本阅读活用基本知识,借助写作夯实基本知识。再加上教学评价、教学检测过程中的具体明确的考查内容与方式促进,课堂就能够相对完整的建构起语文学科知识体系。而“大分”的语文考试改革,能否破解语文教学改革难题还尚待检验。但对于语文学科来说,重构知识体系,让语文学科知识进入课堂,应该是最好的应对。

参考文献:

[1] 王乃森等.语文知识系统的重构与阐释[J].中学语文,2007,(12).

[2] 顾黄初. 要重视词汇教学[J].语文战线,1978,(5).

[3] 吕叔湘.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N].人民日报,1978-3-16.

[4] 江苏教育考试院.2014年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11.

为提高基层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推进校园大课间健身活动的开展,最近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启动“送培到基层”公益活动。该活动计划用2年时间,在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的支持下,为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培训4万名“啦啦操”教师。

2014年5月底,短短两个月,在全国“啦啦操”委员会支持下,共派出专家180余人次,重庆、无锡、沈阳、郑州、南宁、徐州、满州里、蚌埠等40余个地市共完成中小学“啦啦操”教师培训8600余人,其中5568名教师考取“啦啦操”二级教练员和二级裁判员证书;陕西省还将“啦啦操”骨干教师培训增列入“国培计划”。

“办法总比困难多”,总结第一阶段“送培到基层”活动,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和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合作编创出版了9套“校园啦啦操示范套路”,解决了教材问题;全国“啦啦操”委员会制作了内含“操作指南、文件、视频、课程PPT”的工作包;建立了实时交流的微信群;完善了网上证书核准系统。

第6篇:江苏高考新方案范文

寒冬季节,我去景色宜人的南宁参加校园文学交流会。在那里,我发现了好多让我激动的事情:在南宁书城,买书的人竟然排起了长队;在余光中先生的报告会上,78岁高龄的余老先生引经据典,现场背了好多首古代诗歌,激情四溢,让人不得不佩服余老先生渊博的知识和惊人的记忆力。当别人问他怎样才能写出好作品时,他说“多读书多思考”。所有参加大会的语文专家、语文老师和语文报刊编辑都强调中学语文教学要加强阅读教学,提出“阅读在语文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的观点。在历年高考中,语文成绩人均111分之多的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中学介绍了他们成功的经验,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组织文学社,让学生们积极参加课外阅读活动,广泛涉猎中外名著,在中学时代最起码应读十部文学作品;勤写、完善读书笔记,并积极写作、投稿。著名作家梁晓声曾说过:“当今的孩子,若能考入复旦、北京语言大学这样的学校,初高中不做应试教育模式的‘奴隶’,是不太可能的。正是人生中读点儿文学书籍的好年华,而恰恰在这样的年华,他们几乎天天被课业的鞭子驱赶着,刻不容缓似的,哪还能有精力读点儿课外文学书籍,真是多乎哉,不多也!即或读,也往往是极轻松的那一种。而文学之书,轻松的又不见得都是优秀的……”

在语文学习中,有多少人去真正地阅读?我们的学生整天都埋头在题海中,没有时间去阅读,他们有时间宁可做两道题,也不愿去翻翻课外书。他们真的很忙吗?难道阅读不是学习吗?《扬子晚报》曾刊载过这样一则消息:苏州大学对在校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调查,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大学生中有一大半人是为了阅读而阅读,他们享受的不是阅读的快乐,而是为了应付考试或者紧追时代潮流。更有甚者,四年内从没有真正阅读过一本名著。在快节奏的今天,无论是未成年人还是成年人,人们读的书越来越少了。是不是人们都不爱书了?是不是人们的阅读兴趣转移了?难道我们就这样对名著、对文学、对道德修养越来越淡漠了吗?难道我们害怕阅读,害怕让自己的心灵受到清洗吗?

现在许多报刊提出了“阅读革命”的说法,希望掀起阅读风暴,让所有的人都参与到阅读中去,在阅读中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在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思想需要充电,心灵需要净化,知识需要丰富。而对于风华正茂的中学生来说,阅读更是很有必要的。

如何去阅读

既然阅读如此重要,那么,应该如何进行课外阅读呢?

首先,培养阅读兴趣最重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为学生,他们应多读一些书,因为学生时代转瞬即逝,而这短暂的时光却深刻影响着人的一生。作为家长,他们不应控制孩子的阅读,不应让孩子进行“功利阅读”。犹太人世代传言:书本是甜的。对学生而言,能够从小就体味到读书是一桩快乐的事情,从而终生享受书籍所带来的无穷乐趣,这也许就是社会、学校与家长所共同给予他们的最好的礼物。真的,阅读也是学习。

其次,要注意阅读材料的选择。读书,读好书,这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对文学类作品(海明威、巴尔扎克、莎士比亚、雨果、高尔基、欧・亨利的作品,中国四大名著),每学年应读一至两部。再如,报刊方面,要经常阅读《中国青年报》《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另外,还应读些知识类和理论类的作品。读一本好书,犹如交上了一位良师益友。所以,对阅读材料的选择不可不慎。

再次,课外阅读要注意方法。在阅读中,要讲究阅读方法,带着问题去读。在阅读中如遇到困难,要树立“没有我读不懂的文章”的信心,读不懂就反复多读几遍,“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嘛!粗、细、精读结合,深入理解阅读材料。在读的过程中,重点内容要细读、精读,要掌握每个知识点,对生僻的字、词、人名、地名或书名等要准确识记,对一些过渡性内容等要粗读。

最后,写读书笔记。在读了某本书或某篇文章后,可以摘记其中优美的词句,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时间长了,不仅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表达水平也会得以提高。做好读书笔记的关键是要持之以恒,养成习惯。

总之,阅读,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

因为,阅读是我们的第二生命。

为什么要阅读

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曹文轩教授曾说过,他与清华、北大的一批高考状元打交道,给他印象最深的是这些状元书读得多。文科的自不必说,理工科的也是如此。读书是他们的一个日常行为,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烦琐而沉重的课堂学习,并没有使他们放下课堂以外的书籍。结果是,在某些家长和老师看来会耽误正常学习的阅读,非但没有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反而对他们的学习起了促进作用。博大无边的人文世界,以及那些由优美的语言、优美的风景、优美的情趣酿造而成的审美境界,使阅读者精神得到升华、情操得到陶冶、思维得到强化、性格得到锤炼,同时那种弓在弦上的紧张与无边无际的巨大压力也得到了缓解。在应试教育的今天,全国各地的高考语文试卷里有许多题目都和阅读有着直接的关联。通过阅读,考生能够理解文章的内涵,能够更好地理解题目的含义,能够有的放矢地回答问题。学习语文,如果仅仅局限于学好语文书上的有限的几十篇文章,是远远不能形成较强的语文能力的。所以,学习语文应该加强阅读。

“让每一个学生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许多学生的知识体系是通过课内外的自主学习而逐渐建立起来的。广泛地阅读是学生搜集和汲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不是很具体,是意识性的知识,需要再消化才能吸收。学生可把自己从课内学到的知识与从课外书籍中所获取的知识相融汇,从而形成“立体”的牢固的知识体系。

阅读不仅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作用,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思想意识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所以,学生应“多读书,读好书”。在“一卷定终身”的应试教育中,学生阅读的空间又有多大呢?这就需要学生主动地阅读,广泛地涉猎各种课外书籍,把阅读当成自己的必修课。

读书名言录

1.阅读,是为了活着。

――福楼拜

2.文明的征服,其实也是书的征服。书是最聪明、最可靠的老师和朋友。――蒋子龙

3.我打败你,因为我读过你的书。――蒙哥马利

4.我们运用自小养成的阅读习惯,其实是基于人类的实际生活需要。――格雷和罗杰士

5.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科学的。――苏霍姆林斯基

第7篇:江苏高考新方案范文

关键词:新课标 自主学习 改变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182-01

今年是江苏高考新方案实施第三年,也是新课改收获的时候。为了总结经验,寻找差距,以利于新的教学工作,现将自己的学习和落实新课程标准的一些做法小结一下,愿与同行们商榷。

1 学习新课标,教师的几个改变

新课程标准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引导者。21世纪是信息网络时代,学生很容易从学校外部资源中获得信息和知识,教师角色不再主要是信息和知识的传播者、讲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学生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服务,建立良好融洽的课卷气氛,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作为学习的引导者,鼓励学生发展自我思考与自我决定的能力,以发现式、探究式教学,从而引发学生无限的学习潜能。教师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改变:

1.1改变对学生的认识

对待学生,新课程标准要求师生之间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在知识探讨、形成、应用等方面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

1.2改变课堂环境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新课程标准要求改变压抑的课堂氛围,通过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合作创造出师生平等、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张扬的育人环境。这就要求在课堂探讨中,在确保课堂纪律下,教师承认学生知识的不完美,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而给学生创造一个宽容、鼓励、赞扬、公平、安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远离批评、敌意、嘲笑、羞辱等。

1.3改变教育方法

作为教师,也许一句话、一个错误的行为就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改变教师的教育方法主要体现在信任学生,关心学生的感受,对学生多一些指导和帮助,不随意挖苦和讽刺他们。在这个思想的基础上,我们总会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办法,让学生在我们的教导之下得到发展和提高。

2 学习新课标的学生改变――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现实生活中,盲目自信,导致失败的事固然时有发生,但在学生当中,更多的却是自我评价过低,压抑学生内在能力的发挥。过强的自我否定评价就是通常所说自卑感。那么作为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

(1)对学生要多作肯定性评价。

(2)珍视学生的成功。

(3)多给学生提供摆脱失败,虚拟成功的机会。

(4)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

3 以课堂为主渠道,落实新课标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被动接受,头脑几乎成了知识仓库。而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能力为主线。为此,在课堂教学中,自己尝试一下做法:

3.1课堂上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课堂上关注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课堂上发表不同意见,即使说错了,对学生思维中合理的因素也加以肯定,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的自信力。鼓励学生课堂上提出问题,对教师的讲授、学生的发言,大家随时可以发问。对提问的学生给与表扬鼓励,这样就形成了课堂上生生、师生的互动交流。

3.2创设情境,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学生常常把自己当作是或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因此,教学中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就会推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创设猜想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凭借直觉大胆猜想,把课本中现成的结论转变成为学生探索的对象,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研究。

3.3调整教学方式

学生主体自身的发展,需要通过自我的主体性实践活动来完成,而不是靠外部的力量来解决。因此,我们教学应由以往重认知性的传授转向重点对学生行为的指导上,把解决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体验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这样就需要我们一方面要时刻遵循为学生服务的宗旨,经常了解和关心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追本探源,帮助学生弄清错误的原因。另一方面,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这不仅可以将那种抽象的理论转变为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具体生动的教育过程,在学生的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选择力。同时也可使学生通过实践,认识社会,体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磨砺自己的意志。

4 对照新课标,反思教学

回顾自己的教学工作,用新课标这把尺子去衡量,笔者认为还有以下几点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