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范文

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精选(九篇)

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

第1篇: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范文

一、精心策划谋布局

县委组织部、县基层办组织各方面力量,反复讨论研究,在“专”字上做文章。一是专业部门帮点招。为了使《村志》符合史志规范要求,组织人员走访了市、县史志、地志等专业部门,在专家指点下,科学设置各项内容。二是集思广益定框架。多次组织村民代表、村干部、指导员,以及相关部门专业人员,召开征求意见会、评估会,集体研究,反复斟酌,最后确定村志总体框架为七大部份,即村屯概况、村屯产业、村民生活、村容村貌、村风民俗、村务管理、新农村建设发展思路及近期目标。三是根据需要充实内容。在较好反映各村屯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充实和完善当前和今后新农村建设相关内容,切实提高其利用价值。

二、进村入户察村情

指导员深入村屯调查研究,收集整理材料,在“实”字上做文章。一是沉下身子访群众。指导员驻扎到村里,以真挚的感情、诚恳的态度广泛深入群众,与群众交朋友,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积极营造平等、互信、热烈的交流氛围,使群众敢于道实情、乐于讲实话,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二是深入现场察实情。指导员积极奔走于生产现场、施工现场、纠纷现场,深入调研,准确掌握村屯现状。三是想方设法查资料。指导员认真查阅村、乡、县三级相关档案、文献和史志资料,在大量的历史资料中获取了宝贵的信息,再现了村屯发展历程、历史渊源和变革经过的真实面貌。

三、集中民意绘蓝图

指导员积极想办法、出点子,在“准”字上做文章。一是反复征求意见,征集“金点子”。为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更具科学性,更具操作性,更符合农村特点,广大指导员充分运用集体智慧,反复征求群众、村干部、驻村工作组、后盾单位和有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并逐一对比分析,从中发现“金点子”,为最终形成最佳方案奠定基础。二是外出考察取经,寻求“好点子”。广大指导员积极创造条件,组织群众到县内外新农村建设典型村屯参观考察,学习借鉴成功经验,进一步拓宽了群众的视野,活跃了群众的思维。三是灌输先进理念,亮出“新点子”。广大指导员积极向群众宣传农业特色化、产业规模化、经营市场化等先进理念,提出一系列新思路和新举措,引导群众编制完成了新农村建设规划。

四、倾注真情撰村志

始终把握好“写、编、审、定”四个环节,力求使《村志》尽善尽美,在“全”字上做文章。“写”就是由驻村指导员写。指导员在深入调研基础上,撰写了大量第一手材料。“编”就是由上级部门编撰。对指导员上交的初稿,县委组织部、基层办组织写作能手修改、润色,并编撰成册。“审”就是由专业部门审查。把编好的村志交给史志办、国土局、农业局等专业部门进行审查,力求事实清楚、数据准确、规划得体。“定”就是由群众定。充分发挥村屯群众主体作用,把村志初稿交回到村屯群众手中,再次征求他们的意见,然后进行修改完善,使村志内容更合理、更全面,群众更满意。同时,还特意邀请县摄影协会的摄影专家进行摄影,录制完成了一幅幅具有浓郁村情的优美画卷,直观地反映了各个村屯的特色亮点。

第2篇: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范文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新农村建设的意识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给中国*亿农民描绘了一幅激动人心的美好愿景和宏伟蓝图,指明了未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奋斗的方向。《若干意见》又明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重大方针政策。得到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广大农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是充满期望。但是根据笔者近期深入农村调研发现,一些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对于怎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胸中无数,特别是对《若干意见》提出的总体要求和重大方针政策还缺乏全面、准确的理解。这就要求我们基层统战部门首先要反复学习《若干意见》,全面理解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方针和总体要求,然后深入农村到基层干部和农民中去宣传和交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动员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切实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识,从而积极投入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之中。

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与乡村结对帮扶,为新农村建设开好头

一些非公有制企业与乡村的联系比较直接和紧密,可以根据非公有制企业的生产规模和产业结构等实际情况与一些乡村实行“结对帮扶”,这是比较成功的做法和经验。据《人民政协报》(****年*月**日统战新闻版)报道:今年以来,河南省栾川县委统战部积极引导**家非公有制企业、村镇一起制定科学的帮扶计划,充分发挥非公有制企业财力、物力和智力的优势,帮扶一些行政村办企业、上项目,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了个好头。非公有制企业还可以有针对性地通过开展“光彩事业”活动,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些做法及经验值得推广和借鉴。

三、协调民主党派组织为新农村建设送科技

我区的三个民主党派组织分布在高校、医疗卫生等其它科技部门,在这些民主党派的成员中,大都是业务技术骨干。今年以来,我们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成员专家技术群体的作用,并根据党派组织专业技术的特点,引导他们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送科技、送健康,取得了初步的成绩,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一是协调九三学社贾汪支部的专业技术人员,深入一些乡村为广大农民传授科学养殖和科学种植知识;二是协调农工党贾汪支部的医务人员深入农村为广大农民义诊。三是协调民盟贾汪支部在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为我区的教育事业献计策,为培养新农民作贡献。

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

基层统战部门可以充分发挥其联系广泛的优势,结合当地农村的资源和客观条件,通过统战对象及其亲属积极从境外、港台和发达地区招商引资,促进当地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直接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近几年来,各地基层统战部门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可以认真总结积极推广。

五、发动无党派知识分子为新农村建设建言献策

今年*月,我们拟定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规划先行,龙头带动;农民增收,加快发展;改善条件,基础建设四个专题,组织无党派知识分子中的专业技术人员,深入乡村采取走访、座谈讨论和问卷等方式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写出了有针对性的“关于推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问题的调研报告” ,引起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

六、身体力行与行政村结对帮扶,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带好头

第3篇: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范文

结合农村食品市场整顿年活动,开展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整治。彻底改变了农村食品市场以前"消废"的局面。我们把农村食品安全作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任务来抓,采取有力措施强化对农村食品经营行为的监管,加大打击力度,将全县五乡三镇的所有食品经营户安全监督责任落实到各科室、所,落实到人,让每个干部做到心中有数,增强责任意识。首先是监管人员摸清农村食品经营底数,建立食品经营户数据库。对登记注册的食品经营者,包括食品加工、食品批发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及经营范围中有食品项目内容的,逐户进行巡查登记,按照一户一档的要求,对全县农村食品经营户全部建立了书式档案和电子档案,结合建档工作,我们还对所有食品经营户实施了信用等级分类,进行动态管理,启动预警机制,把制假售假者列入黑名单,予以重点监控。其次是按照"谁登记、谁规范、谁负责"的原则,由注册登记机构从年检和验照入手,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前置条件、营业执照依法进行查验、审核、规范和登记。再次是强化以"六查六看"为主要内容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把经营资格、许可证有效情况、食品进货票证、食品质量合格证明、食品包装标识、食品有效期和落实七项自律制度等作为工作的重点内容进行检查,制定巡查记录台帐,切实做到"一加强一完善",即加强对变质、过期等不宜食用食品的检查,对这些食品实行下架退市处理,并将下架退市及处理结果进行记录,及时更新完善企业和个体户生产经营档案,着力避免过去监管工作存在的被动性和盲目性。我局结合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等商品监管的特别规定》,加强食品批发商和销售者建立索票索证制度,统一给食品经营制作下发了食品进销台帐,全县食品经营户建立了经销货台帐,有效的防治了假冒伪劣不合格食品在农村市场上销售。

二、树立维权理念,在强化执法为民上求创新。

开展红盾护农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商品的不法商贩,调解农民消费投诉。(一)是深入开展"315服务到农家"送法下乡活动。采取走田坎、进院落等方式或利用逢场赶集的时机,传授农民群众农业知识,讲解识别假冒农药、化肥、种子的常识,现场解答群众咨询,接受消费者投诉。同时将消费者应享有的权益、解决争议的途径、投诉范围和受理办法等相关知识编印成宣传单或便民手册,发放到农户手中。(二)是多次组织执法人员深入乡、镇对农资市场进行了专项整治、检查,并向广大农民群众讲解识假、辩假的方法,切实提高了农民的自我保护能力。首先采取集中整治与日常巡查想结合的办法,对化肥、种子、农药等市场进行了清理整顿,对无照经营、证件不全的予以了坚决的取缔,对挂靠经营的进行了重新核准登记,并要求农资经营户全部建立进货、销货台帐,对消费者购买农资的要求经营者为其出具销货发票和产品质量"信誉卡",让消费者了解掌握农资商品进、销货渠道。着力推行商品信用制度和商品备案制度。其次加强合同监管,本着从服务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检查订单合同的履约情况,上门对农户进行法律法规的宣传,讲解合同签订知识,确保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再次是规范种子经营户。我们从维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情系群众,加强与种子公司联系,对全县所有经营种子的经营户及经营情况进行了检查,对符合条件的实行登记备案制度,做到有据可查,切实保护了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通过各种形式的监督检查,进一步净化了全县农资市场,预防了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三)是建成了"县、乡、村"三位一体的消费维权网络。我局对乡村投诉站实行了"三个落实"、"四个统一"、"四个快"。三个落实:落实机构,落实人员,落实制度。四个统一:统一形象设计,统一考核标准,统一工作程序。四个快:受理快,出击快,移送快,调解快。在行政村建立消费者投诉站和"12315"申诉联络站,畅通农民消费维权渠道,积极调解发生在农村的消费纠纷,使农牧民不出村,不花钱,不跑腿,就能维护自身权益,切实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和农村稳定。目前,农村"一会两站"覆盖率达到100的村组。在农村维权工作中我们努力做到五个结合,即维权与落实农村工作政策相结合,与普及法律法规相结合,与发展先进科技文化相结合,与农民减负增收相结合,与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相结合,努力提高农村消费维权工作水平,近年来共成功调解投诉124起,挽回经济损失41.5万元。查处消费侵权违法案件57起,案值23.7万元,罚没款3.78万元。

三、树立服务理念,在建设服务型机关上求创新。

一是在登记大厅、工商所等场所,利用宣传栏、墙报、扳报等形式,将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有关政策规定以及设立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登记条件、登记程序等内容予以公示;二是上门服务、上门走访,向农民宣传国家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法律、政策、法规,提供市场信息咨询服务;三是开辟优质服务的"绿色通道",对农民申办个体工商户或各类企业简化手续、优先受理,并辅导其填写登记表格,及时审核、发照。四是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对申请人的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当场予以登记,条件具备的,当场核发营业执照。五是实行回访制度,对新开业的个体、私营企业进行回访,了解其生产经营情况,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开辟绿色通道。对前来办事的农民耐心解答、快捷办理、周到服务。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社。开辟快速注册登记通道,确定六类行业为重点培育对象,出台了六项发展经纪人的优惠政策,针对农村经纪人队伍存在组织涣散、经营不规范、文化程度低等问题,对来自农业、畜牧业的30余名经纪人进行了培训,目前,对10户农村经纪人发放了备案登记证。

四、树立发展理念,在促进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上求创新。

第4篇: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范文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当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指针。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我县实际,在具体工作中,就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重点,以改善农村基础条件、整治村容村貌为突破口,以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培养新型农民为保证,坚持试点示范、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兴产业、促增收,夯基础、变村容,树新风、建和谐。

(一)以人为本,积极培育新型农民。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实现和发展好农民群众利益、增进农民群众福祉,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价值取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是贯彻唯物史观和党的群众路线的体现,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总结。能否做到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就是要深入调查研究,问计于民,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善于发现和总结推广农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就是要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作用和农民主体作用的关系,各级党委和政府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引导、支持和服务农民群众上,放在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条件上;就是要在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的同时,更加注重激发农村内在发展动力,增强农村自我“造血”功能,教育、引导和帮助农民群众更新观念、提高素质、增强本领。要加强农民培训工作,把传统型农民培养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新型农民,实现“农夫”向“农商”的转变,提高农民创业致富的能力。

(二)统筹兼顾,全面促进农村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全面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协调发展。《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这意味着在全面推进农业、农村、农民工作过程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牛鼻子和总抓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20字目标”涵盖了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描绘了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宏伟蓝图。因此,我们要从全局出发,多措并举,统筹兼顾,全面推进,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崭新局面。一是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多渠道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二是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搞好乡村道路通达通畅工程、安全饮水工程和能源建设(沼气),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建立和完善村规民约,开展五好家庭、文明农户、文明村镇争创活动,倡导移风易俗,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四是大力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调解矛盾和纠纷,预防各类案件的发生,争创平安村镇。

(三)重点突破,全力抓好试点示范。科学发展观强调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长远有目标、近期有重点,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的原则,着力搞好试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夯实基础、积累经验、树立典型、示范带动,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按照实现市级示范村建设

第5篇: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范文

一、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

人口问题是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计划生育工作重点在农村。从这一实际出发,我镇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抓紧抓好人口计生工作。

一采取综合措施,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我镇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以依法行政为保障,以优质服务为载体,稳定低生育水平。20*年全镇出生婴儿244人,符合政策生育率98%以上。

二要建立利益导向机制,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围绕生产发展的要求,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使计划生育家庭率先实现小康。全面落实奖励扶助制度。20*年,我镇享受计划生育奖励扶助646人,特别扶助50人,计划生育并发症补助21人,预计发放补助金50多万元。

三是推进生育关怀行动和“春蕾工程”,关怀弱势群体。

倡导社会各方面关注关怀计划生育困难家庭,为构建和谐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县计生协的指导下,通过宣传发动,连续三年在全镇范围内广泛深入地开展生育关怀行动。县审计局、农工办、电信局以及镇机关、企事单位与全镇62户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结对帮扶,从生产、生活上予以扶持,使他们的生产生活水平有了提高。通过计生协牵线搭桥,南通市港务集团与*镇孤儿杭小险结成帮扶对子,使这位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在高中阶段学业无忧。

镇计生协、镇关工委在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以关怀困难学生为主题的连续六年的“春蕾工程”。每年7月份进行一次集中捐资助学活动,20*年54个单位或个人与54名困难学生结对帮扶,捐资3万多元。镇关工委的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注重从思想上引导,精神上鼓励,教育上指导,使这些特困生思想求上进,学习讲方法,生活有能力。

四是实施“少生快富”工程,带领农民勤劳致富奔小康。

将计划生育“三结合”融入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局,以政策帮扶为主导,以基地建设为龙头,以项目覆盖为抓手,不断深化计生“三结合”工作,引导和扶持计生家庭学技术、上项目、会经营,促进其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同时,通过发挥计生家庭的骨干带头作用,引导和带动更多的群众少生快富,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位于壮志村4组的壮志葡萄园,占地120亩,江苏海迅公司老板仲跻和投资400万,农民以土地入股,采取公司加农户的形式组建而成。公司负责销售和技术,农民参与日常工作,实现了由农民向股民、职工的角色转变。这不仅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而且妥善地解决了当地留守育龄妇女求职难的问题。

*镇是蚕桑大镇,每年销售蚕茧1600多吨。镇计生协和蚕桑站、农技站的工作人员走村入户,鼓励计生困难家庭栽桑养蚕,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为部分养蚕户免费办理农业保险以解后顾之忧。据统计我镇有120户计生困难家庭通过栽桑养蚕,发展生产,脱贫致富。

另外戚庄村的做香项目、新立村的出国打工、爱凌村的梨园项目都已初具规模,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是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增加社会保障覆盖率

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解决老有所养问题,我镇把推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当作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大事来抓。通过广播会、宣传车等方式大力宣传,还把4月份作为新型农保突击推广月,发动镇村干部和村计生信息员与广大农民开展面对面的宣传,帮助农民了解、支持、参加这一新型农保。镇计生办积极主动介入,并倡议全镇的计生干部和组服务员带头参加保险。今年以来全镇已有4309人参加了新农保,参保率居全县前列。

二、狠抓新型生育文化建设,促进乡风文明

生育文化建设是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我们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等为载体,推动先进思想、文明观念、政策法规和科普知识进村入户,建设新型生育文化,培育生育文明。

首先,强化婚育新风宣传服务。适应时代变化,满足群众需求,运用丰富多样的宣传手段,积极倡导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关爱女孩、男女平等等社会风尚,引导人们牢固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春节期间将计划生育节目融入下乡送戏活动中巡回演出;利用五一、国庆、5.29、清明庙会、9.25等节日开展特色宣传活动;开展以婚育新风为主题的演讲、知识竞赛、书法比赛;在办理生育一孩服务通知书时集中宣传教育。

最近,*镇街道传来喜报,在城西中学高三学习的*籍女生阙亚慧经体验政审合格,被初录为飞行员,这将是海安县历史第一位女飞行员,这既是她父母精心培养的结果,也是我镇弘扬婚育新风、倡导关爱女孩新风尚的体现。

加大优质服务进村入户力度,大力开展生殖健康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加大生产、生活、生育服务力度,今年我们与卫生部门合作,为8380名育龄妇女进行了生殖道感染普查,占育龄妇女总人数的85%。最近,我镇将利用农忙期间外出打工的育龄妇女返乡的时机,再进行一次随访服务。在县计生委、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镇把世代服务站建设列入今年重点工程,全力以赴,力争年底通过省验收,这将进一步改善服务环境,提升服务能力,提高育龄群众健康水平。

其次,实施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工程。大力开展婚育观念好、生活方式好、致富技能好、文明家风好、遵纪守法好为主要内容的“计划生育五好新家庭”创建和评选活动,与“美化家庭文明户”评选活动紧密结合,同步进行,在全镇范围内积极营造树文明新风,建和谐家园的良好氛围。

推进新型生育文化园区、文化大院建设,宣传基本国策,弘扬生育文明。去年,我镇投资150万元,兴建了占地6000平方米的*生育文化广场,购置“母子情深”、“月光曲”两尊文化石雕,设20余个生育文化宣传牌以及墙体宣传标语。让农民在休闲、锻炼之余潜移默化地接受新型生育文化理念,自觉弘扬婚育新风。同时在惠民北路建立了生育文化一条街,在各村主要路口悬挂宣传横幅30多个。

三、加强基础阵地建设,促进村容整洁

促进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紧紧抓住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时机,着力加强计划生育基础阵地建设。一加强村计生基础设施建设。全镇11个村,有9个村完成了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在建设中,我们将村计生活动室、计生服务室、村人口学校融入其中,健全村级计生技术服务网络,改善服务条件,让农村群众享受安全、高效、便捷、优质的计生服务。二加强村生育文化阵地建设。各村公共服务中心设有体育室、图书室、活动室,为农民群众提供一个休闲、娱乐、保健、学习于一体的公共服务场所。并在图书室中设置了计划生育图书角,方便群众查阅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和生殖健康保健知识。

第6篇: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范文

今年**乡被列为杭州市新农村建设“联乡结村”帮扶乡镇之一,联系领导为杭州市副市长佟桂莉,结对帮扶集团由杭州市贸易局、杭州团市委、滨江区长河街道、杭州市饮食服务公司、杭州市木材公司、浙江新迪国际食品公司、杭州远球金属制品公司、浙江天和建设公司和杭州大关小学9家单位组成。富阳市级“联乡结村”帮扶单位由市民政局、计生局、供销总社、工商联、农村合作银行、骨伤科医院、华伦集团、三星纸业公司、英凯莫公司9家单位组成。乡党委政府紧紧抓住帮扶这一契机,认真贯彻杭州市委关于开展“联乡结村共建活动”动员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联乡结村活动的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按照市领导提出的“务实、创新、争先”要求,积极搞好项目帮扶对接,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开展帮扶工作的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乡党委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联乡结村”工作,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成立以乡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工作班子,明确各村党支部书记和农村工作指导员为帮扶工作第一责任人,层层落实责任,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乡村两级干部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2、深入调研,理清工作思路。结合“富裕阳光之城”大讨论活动,确定五大课题,积极开展**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矛盾和对策措施的调查研究。围绕课题,采取召开读书的形式展开讨论,深入分析**发展的优势、劣势以及存在的困难、问题,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组织人员深入各村开展村级发展愿景、帮扶项目的调研。对全乡需帮扶项目进行梳理、归类,编制帮扶项目库,并对每一个项目进行绩效分析。

3、制定方案,落实帮扶项目。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制定四年帮扶规划,有序地排出具体的帮扶项目。积极做好与帮扶单位的沟通、对接,乡党委、政府多次到杭州各帮扶单位联系落实帮扶计划,杭州帮扶集团也两次到我乡开展帮扶调研、落实帮扶项目。制定“联乡结村”了帮扶工作意见,根据**实际提出了“项目帮扶、产业帮扶、信息帮扶、教育帮扶、特色帮扶、结对帮扶”六个帮扶重点的工作思路,并对今年的帮扶任务在各帮扶成员单位中进行了分解,明确了各自的帮扶项目、联系村,现已落实了经济发展项目5个、基础设施项目5个、科教文卫项目1个、综合性项目2个、下山移民项目1个。乡中心小学、卫生院的配套设施落实帮扶资金40万元,19户下山移民项目已全部启动,300亩的高山蔬菜开发已完成山地开垦和道路修建,杭州大关小学在师资队伍建设、科研水平、教学设备改善以及少先队活动等方面提供了指导和帮助。杭州远球金属制品公司计划投资900万元在窈口居里建立生产基地。8月20日副市长王小丁带领富阳市级帮扶单位负责人到**对接帮扶,开展了座谈和下村调研,明确了9个帮扶项目。

二、开展帮扶工作的主要体会

1、领导重视,增强合力,是帮扶工作取得实效的前提。杭州市开展“联乡结村”共建活动动员会议后,乡党委政府就立即将此项帮扶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组织人员开展深入调查,广泛征求意见,理清帮扶思路,编制帮扶项目计划,努力做到计划早制定、项目早实施。杭州市副市长佟桂莉、富阳市市长张锦铭亲自到我乡检查、指导帮扶工作,并对杭州市贸易局制定的帮扶工作意见作出了重要批示。富阳市副市长王小丁两次到**指导、协调帮扶工作,检查帮扶项目落实情况。杭州市农办、杭州市贸易局、富阳市农办时刻关注我乡的“联乡结村”帮扶活动,并给予大力支持,杭州市贸易局还下派指导员常期蹲点联系、指导帮扶工作。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率先垂范,为我乡帮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第7篇: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范文

一、指导思想

开办“干部论坛”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经验共享谋提高,做法互学促发展”为目的,围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建设、新农村建设等主要内容,谈工作经验,谈发展思路,谈成功心得,把“干部论坛”打造成基层干部学习政策、传递信息、交流经验、探讨工作的重要平台。

二、主要内容及要求

1.开办“干部论坛”的范围:各村党支部书记和乡机关干部。

2.开办“干部论坛”的形式:论坛分两个层面开展,一是“党支部书记论坛”不定期开办,可以在室内开办,也可以到有关乡、村实地开办,现场观摩学习、交流;按照“一人讲、众人评、领导点”的程序进行。在点评环节,除乡党政领导、驻村干部点评之外,还可以邀请县级领导、专家学者或兄弟乡(镇)优秀村党支部书记进行点评,切实提高“书记论坛”成效。二是“机关干部论坛”,主要结合机关学习日,每周一定期安排机关干部上台讲课,围绕个人成长经历、工作岗位及特长等,谈体会、谈工作思路、谈经验。

3.开办“干部论坛”的主题:主要分为“一事一讲”和“专题专讲”。“一事一讲”由村党支部书记根据各自村情自选主题,谈自己最出色的工作、最拿手的经验、最深刻的体会;“专题专讲”由乡党委结合乡中心工作如村级党建、战备公路及G220国道征迁、圩镇整治、新农村建设、土坯房改造等,由各村党支部书记围绕主题谈经验、思路和做法。

三、活动安排

这次“干部论坛”,研讨内容主要由四个类别组成:

1.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类:

结合“六个强化、六大提升”活动内容,围绕村级班子建设、民主管理,推进新农村建设为主题开展研讨,参考内容为:(1)目前村班子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2)怎样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方式;(3)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4)关于村级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和探索;(5)关于完善村级财务管理的思考;(6)如何推进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7)农村基层党组织如何在生产发展中发挥作用。(8)村党组织书记如何带领致富。

2.经济发展类:

结合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各村实际,围绕结构调整、产业发展、服务农民等为主题开展研讨,参考内容为:(1)如何发展特色农业,叫响农业品牌,发挥特色品牌优势;(2)本村经济发展的经验、体会;(3)农村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4)如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强农民增收致富能力;(5)推进圩镇整治工作思路及对策;(5)做好战备公路及G220国道征迁工作思考;(6)在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精神文明类:

围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转变群众观念及改善村风民风为主题开始研讨,参考内容为:(1)加快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实践;(2)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3)对弱势群体如何进行帮扶;(4)如何进一步加强农民道德素质教育;(5)怎样破除封建迷信,加快移风易俗进程;(6)怎样切合实际地搞好乡村规划推进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7)农村公共事业发展重点何在;

4.和谐稳定类:

围绕和谐文明为主题开展研讨,参考内容为:(1)如何建设和谐农村;(2)农村稳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如何化解农村矛盾纠纷;(4)如何建立健全村级维稳制度;(5)怎样的农村才是稳定和谐的;(6)村级换届选举中不稳定因素的成因及对策;(7)发展村级经济是稳定农村社会的重要基础。

四、论坛步骤

每次集中论坛活动,均由以下三个步骤构成:

1.村党支部书记交流发言。集中研讨时,先由参加交流研讨的村党支部书记围绕本次研讨的主题,依次进行发言。

2.乡党委有关负责人点评。村党支部书记交流发言后,由党政有关负责人对村党支部书记的发言内容,逐个进行点评,并进行专题辅导。

3.乡党政相关领导部署工作。由参会的乡党政主要领导点评,并做工作部署;相关分管领导对有关工作布置,明确具体目标和要求。

第8篇: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范文

一、提高认识,明确思路,坚持原则

我们始终坚持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十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中心目标,从实现农村土地使用权财产化这一关键问题入手,着力在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农村土地使用制度上寻求机制创新和制度突破,着力在转变农业经营形式、组织模式和发展方式上创出新的路子,探寻改造传统农业、建设现代农业的新途径,创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统筹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促进幸福建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坚持“三不变”原则,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坚持集中、规模、增效的原则,坚持先试先行、封闭运行的原则,坚持城乡统筹、促进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原则。

成立镇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任组长,分管书记、分管镇长任副组长,镇党政办、组织科、纪委、经济发展办、财政所、民政科、国土所、村建办、农业办、经管站、林业站、水利站、工商所、农业银行、农商银行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农业办,具体负责改革试验工作的组织实施。

二、围绕目标,全面启动农村改革实验工作

(一)深入开展“三位一体”的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

按照“成方连片、规模经营”的农业发展思路,以“发放农村土地使用产权证、建立农村土地使用产权交易所、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一证、一所、一社)为核心内容,推进土地使用权产权化,允许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农村土地使用权抵押担保贷款,规范土地有序流转,加大社办企业的政策引导和项目扶持,鼓励工商资本入股合作社,进一步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全年新注册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6家,流转土地1026亩,市聘新蔬果专业合作社、恒润果蔬专业合作社成为市级示范合作社,另有4家专业合作社通过市市级试点合作社验收。市聘新蔬果专业合作社使用产权抵押贷款330万元,加快了改社的经营发展,呈现出一派产销两旺的良好发展势头。

(二)开展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改革

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探索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制度。全面开展农村承包土地信息化管理,规范各类土地承包合同和档案管理;选择一村、姜店村、西石庙村三个村作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条件成熟后在其他村逐步推开。通过卫星遥感等技术,确认农户承包地面积和空间位置,完善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制度和流程设计,建立网络化管理系统,逐步探索建立符合“长久不变”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新型管理办法。同时,认真做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三)开展农村资产产权化改革

将农村集体各类资源性资产、经营性资产进行评估作价、量化折股到集体组织成员,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利益共享、保护严格、流转规范、监管有力”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决策机制、收益分配机制,健全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成员利益的长效机制,构建完善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现代产权运行体制,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1、对全镇的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进行清产核资。由镇纪委牵头、经管站具体组织实施,财政、审计等有关部门协同配合,利用一年的时间,对全镇的农村资金资产资源进行全部清产核资登记,成立了“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中心”,给66个村签订了“三资”协议书,健全了全镇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科学管理的农村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体制。

2、建立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镇成立“农村土地产权交易所”,“农村产权交易所”专设交易服务大厅,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四荒地”使用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养殖水面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农业类知识产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农村房屋所有权、农村闲置宅基地使用权、农业生产性设施使用权等统一进入市场交易。

3、强化集体资产监管。对村集体各类资产、资源可通过承包、租赁、招标、拍卖等多种形式进入市场;建立健全各项监督管理制度,强化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保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行使知情权、监督权、管理权和决策权。

(四)开展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制机制创新改革

针对现代农业需要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的现实要求,积极研究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制机制,完善三农服务体系。

1、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各涉农部门要坚持完善镇级、提高村级的原则,加强管理,健全队伍,拓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建立符合我镇实际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2、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特别是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引导土地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和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刘坡西村全村托管土地1127亩,农民从“种、管、收、储、运”全不用操心动手,在家中就可以丰收庄稼,而且每亩节省投资156元,增收200余元,取得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3、加快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加大人才技术、政策咨询、农技农机、良种农资、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服务。

第9篇: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范文

一、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目标。

⒈“两权”试点工作基础条件完备。各试点县(市、区)涉及“两权”确权、登记、颁证、流转、价值评估、交易等相关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建设工作基本完成;农村承包土地确权颁证登记率达到100%,农民住房及所占宅基地确权颁证登记率达到80%以上;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全面挂牌运作,所辖95%以上的乡镇建成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站。

⒉“两权”抵押贷款风险缓释补偿机制健全。各试点县(市、区)政府承诺的“两权”抵押贷款风险补偿基金足额到位,利息补贴、利用政府性担保公司、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提供担保和加快完善农业保险政策等配套措施积极跟进、保障有力,增信作用明显。

⒊“两权”抵押贷款业务有序发展。各试点县(市、区)“两权”抵押贷款有序推进,贷款年增长率不低于一般涉农贷款年增长率,贷款不良率不高于一般涉农贷款不良率。

(二)基本原则。

⒈依法有序。坚持于法有据,遵守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发〔20xx〕45号文件要求,先限定在批准范围内开展,待试点积累经验后再稳步推广。

⒉自主自愿。尊重农民意愿,自主申请,自愿抵押,抵押仅限于流转期内的收益。金融机构在财务可持续基础上,自主开展“两权”抵押贷款业务。

⒊稳妥推进。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前提下,妥善处理好农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金融机构、政府之间的关系,慎重稳妥推进“两权”抵押、担保、转让试点工作。

⒋风险可控。坚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底线。完善确权登记颁证、流转平台搭建、风险补偿和抵押物处置机制等配套政策,防范、控制和化解风险,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平稳实施。

二、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一)完善基础。主要完成工作机制及工作专班的组建、试点方案和基础性制度的制定、“两权”确权登记颁证等工作。20xx年3月底前,各试点县(市、区)要完成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制定,并报省试点工作小组备案;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要完成“两权”抵押贷款信贷管理办法与操作流程的制定,并报当地人民银行分支行备案。各试点县(市、区)要完善相关基础性制度,落实工作资金,力争20xx年底完成“两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20xx年6月末,省试点工作小组办公室对第一阶段工作组织检查验收。

(二)全面实施。主要完成“两权”抵押贷款业务和相关保险产品的发展、“两权”流转交易平台建设、风险缓释补偿机制建设和激励措施落实等工作。20xx年底前,各试点县(市、区)要完成“两权”流转交易信息平台建设工作,建立健全相关风险缓释补偿机制,所需配套资金归集到位,同时落实财税、金融监管等激励措施。试点期间,省试点工作小组办公室要对各地试点工作不定期地开展巡回指导和督查,并召开1-2次推进会,部署下一步推进措施。

(三)总结验收。主要完成“两权”抵押贷款试点现场评估验收、总结汇报等工作。20xx年1月上旬,各试点县(市、区)要对试点工作进行系统总结并将有关情况报上级人民政府和人行武汉分行。省试点工作小组办公室对各试点县(市、区)试点工作情况开展现场评估验收和全面总结,并于20xx年1月底前报国家“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指导小组。

三、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

(一)建立健全“两权”基础制度,加快推进“两权”综合信息平台建设。一是建立健全农村“两权”确权登记颁证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搭建农村“两权”登记管理服务平台。各试点县(市、区)要制订农村承包土地和农民住房及宅基地管理制度,加快相关权属的确认工作,依法依规开展登记、颁证。要建立省、市、县互联互通的农村“两权”及宅基地使用权登记管理服务平台,并以县级数据库为基础建立省统一的农村承包土地和农民住房及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数据库和登记管理业务系统。二是建立健全农村“两权”流转交易管理制度,搭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平台。各试点县(市、区)要制订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流转交易管理办法,明确“两权”流转交易的条件、流程等,制订统一规范的流转交易格式合同文本,指导流转交易合同签订,规范流转交易行为。按照《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建设县级农村综合产权流转交易中心,为农村“两权”流转交易提供综合性服务。三是健全农村“两权”价值交易评估制度,建立农村产权价值交易配套评估体系。各试点县(市、区)要制订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农民住房所有权和宅基地使用权价值评估工作指引,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组建专业性强的农村产权价值评估机构,规范化开展农村产权价值评估工作。四是建立健全农村“两权”流转交易信息管理制度,搭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信息平台。各试点县(市、区)要重点引导乡镇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信息服务站,及时收集、村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信息,并与县级农村综合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对接。(责任单位:省农业厅、省国土资源厅、省住建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林业厅、省政府金融办、省政府法制办,各试点县〈市、区〉人民政府)

(二)规范与创新并重,稳妥有序开展“两权”抵押贷款业务。一是制订“两权”抵押贷款相关信贷管理政策。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结合自身特点建立相应的信贷管理制度并制定实施细则,明确贷款对象、贷款用途、产品设计、抵押价值评估、抵押物处置等业务要点。二是创新信贷产品与服务模式。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在贷款额度、利率、期限、担保、风险控制等方面加大创新支持力度,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实行贷款利率优惠政策,简化贷款管理流程,优化信贷服务模式,适当提高“两权”抵押贷款风险容忍度,扎实推进“两权”抵押贷款业务。三是加大“两权”抵押贷款营销力度。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大“两权”抵押贷款的宣传推介力度,加强与政府部门以及保险、担保等机构的协作,落实“两权”抵押融资功能,切实满足农业经营主体对金融服务的有效需求。四是强化风险管控。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强化贷前审查、贷款发放和贷后管理,严格授信准入审查,监督“两权”抵押贷款用途,确保信贷资金用于农业生产与服务。建立有效的风险转移和分散机制,及时处置风险资产。(责任单位:人行武汉分行、银监局、省政府金融办等)

(三)构建“两权”抵押贷款风险缓释补偿机制,加强政策引导和激励。一是建立健全“两权”抵押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各试点县(市、区)要统筹安排财政性资金,建立“两权”抵押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基金规模与“两权”抵押贷款需求和业务发展水平相匹配。承担农村合作金融创新试点等其他改革试点任务的县(市、区),要发挥改革叠加优势,统筹使用相关涉农风险补偿基金,壮大基金规模,增强风险补偿能力。二是建立健全“两权”抵押贷款保险保障机制。各保险机构要大力发展涉农保险特别是“两权”抵押贷款保证保险业务。保监部门要积极推进农村保险市场建设,鼓励经办公司创新开发“两权”抵押贷款的保险产品。三是建立健全“两权”抵押贷款担保增信机制。各试点县(市、区)要大力发展政府出资、以涉农担保业务为主的融资性担保机构或担保基金,通过银担合作方式发展“两权”抵押贷款业务。四是建立“两权”抵押贷款专项政策支持激励机制。人民银行要建立“两权”抵押贷款专项统计制度,对“两权”抵押贷款业务发展较快的县(市、区)在支农再贷款规模分配上给予倾斜。银监部门要研究差异化监管政策,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资本充足率、贷款分类等方面的计算规则和激励政策,支持金融机构开展“两权”抵押贷款业务。税务部门要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金融企业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执行对“两权”抵押贷款损失准备金给予税前扣除、贷款损失在冲减贷款损失准备金不足部分据实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等优惠政策。(责任单位: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农业厅、省国土资源厅、省住建厅、省林业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政府法制办、省政府金融办、人行武汉分行、银监局、保监局,各试点县〈市、区〉人民政府)

四、工作方法和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试点县(市、区)要建立政府主导、人民银行牵头、相关职能部门配合的“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各试点县(市、区)“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小组要积极争取当地农业农村改革专项领导小组对试点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要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试点情况,及时解决试点工作遇到的问题,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完成。

(二)落实主体责任。各试点县(市、区)政府对试点工作负主体责任。人民银行分支行作为牵头单位,要加强与相关单位的协调配合,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参与试点,保证试点平稳运行。试点县(市、区)政府要保障农民住房所有权测量和权属调查经费;农业、国土、住建、林业等部门要在“两权”确权、登记、颁证、价值评估、流转交易和抵押物处置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配合;财政、税务、发改、人民银行、银监和保监等部门要在财税、风险分担、监管、保险保障等方面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