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学专业范文

经济学专业精选(九篇)

经济学专业

第1篇:经济学专业范文

商业经济学是专门研究商业部门的经济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作为部门经济学的商业经济学,是在20世纪俄国十月革命后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创建起来的。当时的研究范围只局限于苏联,称为“苏维埃贸易经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不久,便开始创建以研究中国商业为范围的商业经济学,称为中国社会主义商业经济学。社会主义商业经济学是以政治经济学为基础,对商业部门经济活动深入研究而发展成为独立的科学体系的。但它不限于研究一般经济规律在商业中的体现,而是集中力量揭示商业所特有的经济规律。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第2篇:经济学专业范文

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了,这门专业曾经有过蓬勃发展的辉煌时期,然而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专业建设却处于一种持续的低迷疲软状态,研究队伍、水平和情趣不断处于跌势。这里面既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有对该专业的主观认识和专业发展过程中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对经济学专业地位冲击最大的外部因素主要有:一是政府机构改革。二是专业目录调整。许多从事经济专业教学的教师纷纷转换了自己的研究方向,这对于经济专业建设来讲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三是认识上的盲从。改革开放后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货币流通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理论研究的视线更多地从商品流通转向了货币流通,渐渐淡化了对经济学专业的研究兴趣,与此同时,“金融热”导致金融学不断升温,逐渐成为了显学。其实,“术业有专攻”,各行各业都有自己要研究的问题,货币流通本来是由商品流通引起的,没有商品流通根本不会有货币流通,但现在人们似乎对商品流通不感兴趣,对商品市场很少关注,而对资本市场却倾注了过多的热情,货币流通受到如此重视是与证券热、股票热、上市热分不开的,这反映出了一种学术上的浮躁。上述外部环境因素对该专业的影响固然是不争的事实,但导致经济专业衰落的根本原因还是专业发展过程中没有与时俱进。必须看到,目前经济学的专业背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以往的经济学是一种短缺经济条件下的商业经济学,主要研究商品配给的方针政策,而现在的商业经济学或贸易经济学主要研究过剩经济条件下或买方市场条件下的商品流通过程;(2)以往的经济学是一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商业经济学,而现在的贸易经济学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研究流通资源的合理配置,流通所赖以依靠的体制基础发生了根本的转换;(3)以往的经济学是一种纯粹国内经济条件下的商业经济学,主要研究国营商业和合作社商业,即所谓国合商业,而现在的贸易经济学所依存的所有制条件不仅包括全民、集体经济,而且包括个体、私营经济,还有大量国外商业资本进入后的合资、合作问题;(4)以往的经济学仅仅是一种消费品领域的商业经济学,研究的是有限领域的商品流通问题,而现在的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则是包括消费品在内的整个市场体系意义上的商品流通问题。正是在这样一种新的学科背景条件下,经济学需要进行不同层面的创新,充实基础理论研究,调整课程设置,优化教材编写,提高专业特色,而且要注意与新学科、新专业的相互协调。但是,经济学科在上述几个方面的创新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准,使得整个经济学科收敛过度而开拓不足,这是一个值得认真反思的问题。

二、经济学科发展的理论基础问题

经济学科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应该承认,这门专业的创立取得了奠基性、开创性的重要成就,但与经济类的其他分支一样,一诞生就存在着先天不足。20世纪50年代学科专业设置与相应部委对口,经济学对口商业部,以后由于内、外分离,商、粮、供分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越来越窄,后来由于经济体制、管理体制的原因已经退化为内贸经济学、商业经济学甚至国合商业管理学了,经济理论基础显得日渐虚弱。

(一)西方经济理论缺少对流通问题的专门研究

西方经济理论在生产与流通的关系的认识上是有过反复的。重商主义认为生产从属于流通,关于交换的理论研究达到了一定的成熟水平。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重视从劳动分工角度研究生产的效率问题,流通研究便后退了,处于一种被生产所决定的从属地位。新古典经济学转而认为流通包含生产从而又突出了流通的地位,但是新古典经济学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见面的假设条件,使得它只看到了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简单商品交换”,而将以商人为媒介的发达商品流通从其理论体系中抽象掉了,流通也就从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中消失了。回避流通问题,以生产为主线来建立逻辑分析结构,这不能不说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一种缺憾。在西方非主流经济学中,对分工与交换问题研究较深的是交易费用理论,尽管这一理论涉及了诸如约定、集市、商人、商业企业等交换范畴,但它仍是从成本比较角度,把市场交易看作为企业组织的一种替代,而没有把交换当作一个相对独立的过程来看待,所以,交易费用理论对流通问题的研究也有欠深入。进入20世纪后,出现了另一种从企业角度研究商品如何顺利出售的专门学科,这就是产生于美国的营销学(Marketing),西方的市场营销理论属于生产厂商在市场中的一种延续。现在国内市场受买方市场影响,大多数企业的产品销售困难,于是市场营销学长盛不衰。但我们认为,市场营销解决的是企业的产品如何进入市场的问题,而进入市场后如何处理复杂的交换关系,还是需要由经济学来解决,特别是在中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各种利益关系复杂,商业活动的重要性更为凸现。所以市场营销这种企业层面的微观研究不可能从宏观上涵盖整个社会的商品流转过程。

(二)马克思流通理论的一般性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如果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把流通摆在了生产的附属地位上,那么,马克思的《资本论》则承认流通是与生产并列的一个特殊领域。马克思将社会再生产过程分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阶段,把交换问题独立出来进行了专门研究,这集中反映在《资本论》第二卷的相关论述中,在这里,马克思详细讨论了商业资本的流通,阐述了商人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商业劳动的性质和商业利润的来源,研究了商品交换的一般规律,系统地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可以说《资本论》本身就是一部经典的交换经济学。恩格斯也把生产与交换两种职能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象比喻为“经济曲线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从而更加贴近现实的市场运行。所以,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迄今为止仍是最完整的流通理论体系。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的政策,到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一经济转轨和体制演变过程中,关于如何重新认识流通的地位和经济的作用,引起了国家领导人、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同志在2002年省部级领导干部“国际形势与WTO”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指出:“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烙印很深,这也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搞好流通极为重要,是消费通过流通来决定生产,只有现代的流通方式才能带动现代化的生产,大规模的流通方式才能带动大规模生产”。朱镕基同志也曾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真正搞好,解决好流通问题最重要———只有把流通领域的问题从理论到实践正确地解决了,那么,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模式就基本建成了。刘国光同志更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流通业的地位和作用将由社会再生产中的末端行业升位为先导行业”的重要理论观点。所以,市场经济从某种角度讲就是流通经济,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现代流通将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更需要我们培养出大量的既懂内贸又懂外贸、既懂商务又懂产业、既懂贸易又懂投资的复合型贸易经济人才,从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又首先要解决好学科建设和发展问题。

三、经济学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几点设想

(一)经济学科的科学化问题

专业学科科学性的重要表现是这一学科的研究对象,科学地定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清晰地界定其研究边界,明确其研究任务,这是该学科专业独立存在的基本条件。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存在,理由充分。就目前的科研和教学水平来看,经济学或商业经济学已基本上具有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有一系列独立的概念与经济范畴,与其它学科边界的划分也是清晰的,即它是一门研究商品流通领域交换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可将其概括为所谓“关系及规律论”。当然,除此之外,还有“活动论”、“产业论”、“结构论”“运行论”、“配置论”等,可谓见仁见智。目前整个国家的经济都处在转轨时期,贸经学科的发展也处在变革时期,在学科理论体系的构造上,应展开充分的讨论和争论,不宜过早定型,待条件成熟时自然会形成理论上的共识,统一到一个成熟的理论体系上来。在此也提出自己的两个理论观点。一是现在不少学者把优化资源配置作为商业经济学或贸易经济学的研究重点,笔者以为这与强调经济运行并不矛盾,商品流通的运行过程其实就是资源配置过程。不过,经济关系的研究仍然是必要的,问题在于如何认识、怎样研究经济关系,总之,要研究关系、规律、体制、运行。还有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是,在内外贸管理合一后,有学者提出把经济学搞成所谓“内外贸合一的大贸易经济学或大商业经济学”,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有欠科学,也不赞成所谓“大贸易、大市场、大流通”的提法,这种提法作为工作用语尚可使用,作为学术语言有欠规范。贸易经济和国际贸易固然同属贸易领域,但两者的研究角度和研究内容是不同的。商业经济学是站在商业产业发展的角度研究流通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国际贸易显然不是研究产业发展问题,若将两者合二为一,则将失去各自的学科特色。经济学应该在内外贸合一的视角下建立自己的学科理论体系,而不应强求生搬硬套的学科整合。内外贸学科的分与合,取决于学科本身的特性和研究领域的差别,而不在于密切跟踪政府机构的如何设置,不能机构分学科就分,机构合学科也合,这样的学科设置很难有什么科学性可言。

(二)经济学科的经济学化问题

一门学科独立存在的条件除研究对象清楚外,还应有属于本学科的一整套概念、术语和理论体系。商业经济学以交换、市场、流通、贸易、商业、价格、供求等为核心范畴,研究整个商品流通领域的资源配置、总量规模、结构状况、运行规律和流通体制等问题,属于中观、应用经济学的范畴。但是,经济学最初是由前苏联的贸易经济理论移植并经过演化而来的,长期以来,它用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来解释流通领域的经济现象,过于重视政策层面和生产关系层面的问题,过于追究所谓“纯理论”研究,因而在研究内容上相当一部分是对政治经济学部分内容的重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导向逐渐明确,经济学逐渐恢复了生机,在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等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一是经济学从部门经济学向领域经济学转变,定位于中观经济学。二是经济学学科对象由狭义的商业扩展到市场与流通,包容了广义上的交换,凡商品货币交换的范畴均被纳入了学科视野。三是经济学大大拓展了研究领域,市场秩序、交易费用、零售业态、批发市场、连锁经营、政府采购、战略储备、产权改革、期货、期权、物流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概念、新现象、新问题均成为了研究热点。四是除传统的政治经济学框架与定性分析方法外,微观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及数理模型与计量方法均被广泛采用。着眼于该学科的长远发展,经济学科要优化、调整、充实、提高,必须与现代主流经济学进行对话,吸收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将流通问题纳入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使经济学成为基础经济学的延续和深化。但也应该注意,我们并不主张将经济学全盘“现代经济学化”,在处理这两者的关系时,既要使经济学在各种不同的西方经济理论中吸收营养,又要保持其作为应用经济学的学科基本特色。还有一点值得强调,现在有学者提出把“经济学”改为“贸易学”,向商科方向靠拢。既然把经济学定位为经济学中的应用经济学,就不应把大量商科内容即企业的具体经营、管理的活动内容加进去,如果加进去了应分离出去。总之,经济学不能搞“小而全”,也不能搞“大杂烩”,要建立或总结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分析线索。

(三)经济学科的中国化问题

经济学是不能引进的,它是在我们中国自己的土壤上成长起来的一门以研究贸易规律、探讨商业政策、总结商业模式、指导商业实践为己任的学问,这门学科正逐渐引起国外理论界的注意和兴趣,甚至认可和赞同。所以,不能“因为国外没有,我们就不该有”,保持特色就是保持优势,经济学科应该成为有中国特色的财经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经济学的发展要始终强调中国特色,使之成为一门本土化的应用经济学。其中国化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

一是要继承原来的。继承比初创更为困难,因为在习惯性思维方式中,对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要区别出哪些是精华需要承继,哪些是阻力需要克服,往往是令人困惑的。尽管贸易经济学在计划经济时期存在以政策取论的研究“范式”危机,但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该学科的理论含量得到充实,理论体系逐渐丰满,要尊重现有理论成果并对其加以完善。经济学的发展要有一个继承的基础,这种继承应围绕两点来进行。首先要从新的视角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市场、流通、商业的理论表述,尽管马克思、恩格斯对交换的研究是以资本主义为个案的,但我们要有一个从“流通一般”角度对马克思流通理论重新认识的过程,列宁关于苏维埃贸易的理论也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关键是要将这些理论与中国国情和改革开放的实践相结合。其次,要加强对中国历史中有关经济、商业理论的研究,我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且有价值的商品交换思想,“商理极深、商务极博”,商业史、贸易史方面的研究应得到进一步加强。

第3篇:经济学专业范文

摘要:本文在对高等学校经济学教学一般情况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主要高校经管类专业经济学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并对重庆大学经管类专业经济学课程给予重点研究,提出经济学课程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方面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经济学教学;经管类专业;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8-0139-02

一、高等学校经济学教学的一般情况

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将西方国家的主流经济学统称为西方经济学。在国际上,西方经济学这一说法其实并不存在。经济学是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基础性课程,一般在本科低年级开设,旨在培养学生对经济学整体结构和基本理论的认识,并通过学习理论知识,对基本经济现象有比较透彻的理解。此外,经济学也是进一步学习经济管理类其他专业课的基础。

经济学是研究有限资源如何实现优化配置的学科,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主要分析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在此基础上,研究现代西方经济社会的市场机制运行及其在经济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并提出微观经济政策以纠正市场失灵,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着重考察和说明国民收入、就业水平、价格水平等经济总量是如何决定、波动的,故又被称为总量分析或总量经济学。在方法上,经济学提供给学生大量的概念和理论模型,通过大量的图形和数理实证分析及经济学特有的概念去理解整个经济学原理;在学科特点上,既具有自然科学逻辑的严密性,又具有社会科学思维的开放性。

按照难度,经济学主要课程分为初级经济学、中级经济学和高级经济学。初级经济学是基本的入门性质课程,一般叫作“经济学”或“经济学原理”,或者把这门课分成“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从内容上说,一般以原理为主,主要介绍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初步形成经济学的框架,很少有模型研究和数理分析。中级经济学是在此基础上,内容有所拓宽,探讨的程度更加深入,无论知识的广度与难度都有所加深,更多地使用了数学推导,在分析问题时会借助数学工具,运用数学模型,对数学知识的要求更高。此外,中级经济学的内容更加广泛,难度更加深入,着重剖析经济理论本质,并不局限于简单的介绍。高级宏观经济学与中级宏观经济学中涉及的经济问题的范围差别并不大,但与中级宏观经济学相比,它研究问题的深度和难度都有所增加。虽然高级课程所涉及的大部分问题,在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中有所涉猎,但两者的差异主要在于研究问题的深度和使用的工具方法不同。在高级经济学中,模型中的函数从显函数转换到隐函数,模型分析的过程从比较静态转换到转移动态,模型分析的对象从确定性现象转换到随机性现象,模型运算工具从简单计算工具转换到专门计量经济学工具,模型分析方法从静态最优转换到动态最优等。本科经济学课程中,一般不涉及高级经济学层次。

在国际上,本科阶段首先开设《经济学原理》(初级经济学难度),让学生接受基本的经济学概念、理念与框架,然后开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中级经济学难度),提升经济学的思维逻辑、数理难度和研究方法。

目前,、教育部大力在高校推进马工程项目。经济学属于、教育部力推的马工程项目的一个重点课程,在课程内容和建设上也要遵循马工程总体思想,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二、我国主要高校经管类专业经济学课程实施情况

改革开放之后,各大高校普遍开设经济学课程,并成为经管类专业的平台专业基础课和非经管类专业的通识课程(或素质教育类课程)。

笔者对我国主要高校经管类专业经济学课程开设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高校,调查发现:

1.我国主要高校对经济学课程教学十分重视,课程学时数、学分数设置较高。

2.一半以上高校(16/27)会按照国际惯例将经济学课程划分为初级经济学和中级经济学循序开设。浙江大学甚至开设了高级经济学,吉林大学除开设经济学原理、中级微观经济学和中级宏观经济学外,还开设了对应课程的双语课程。

3.学时总数最高的为吉林大学,合计384个学时;学时总数最低的为山东大学、中南大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分别48个学时,合计96个学时。所统计的我国主要高校经管类专业中,经济学平均学时为166个。由于各学校学分对应学时数不一致,不好简单地做学分比较。

4.在教学方法上,各高校基本以理论教学为主,之后提升学生的参与度,通过课堂互动、课外阅读、现实经济专题研讨等形式,增强学生对经济学理念和方法的理解水平。

三、重庆大学经管类专业经济学课程的设计

重庆大学经管学院一直非常重视经济学的教学。经济学是学院学科大类平台课程,按照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分类开设,教学难度接近中级经济学水平。在历年的培养方案中,经济学学时最高,微观经济学为72个学时,宏观经济学为56个学时。此后,由于学校整体调整毕业学分,各类课程的学分、学时均有所调整。课程学时数中,微观经济学为64个,宏观经济学为48个,合计112个。

除经管学院外,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也将经济学设立为各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微观经济学占56个学时、,3.5个学分;宏观经济学占48个学时,3个学分。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各专业的经济学课程设置不同,未作为平台课程。其中,工程造价专业开设经济学,学时为56个;财务管理专业开设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48个学时)、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36个学时),共计84个学时。

重庆大学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建设与房地产管理相关专业的经济学学时数相对全国水平均较低。但因毕业学分数的限制,要想进一步增加经济学的总体学时较为困难,只能在有限学时中通过课程教学设计,最大限度地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通过全国比较研究,我们将重庆大学经管类经济学平台课程微观经济学继续设置为64个学时,宏观经济学调整为56个学时。

四、经管类专业经济学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进建议

经济学属于基础理论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同时又和现实经济息息相关。经济学一般在低年级开设,对刚从高中学习模式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一方面现实生活和经济感受相当匮乏,另一方面习惯于高中的被动学习和纯数理化的思维方式,对经济学的学习,在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上,有相当程度的转变难度。@使得经济学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评价方法,必须与课程特点、学生特点密切结合,最大限度地达到课程目标。

密切结合经济学科的自身特点和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教学手段与方法上,要尽可能地利用多种资源,如网络平台、师生互动、课程网络资源延展、案例与实例、实际经济运行状态等,增加学生的参与性与互动性,增强他们对经济理论的现实基础理解与感性认识,加强学生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在教学方法上,通过课堂即时案例分析、小组案例研究、小课题研究等,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对知识理解掌握的主动性,建立经济学思维范式,形成初步的经济学研究能力。在课程考核中,重视过程学习,增加作业、小课题、小论文研究在成绩评定中的权重,逐步减少一卷定成绩的考评方式。

第4篇:经济学专业范文

关键词:经济学 学习心理 学习目的

1.引言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促进了我国高校经济学专业的发展。特别是在一些应用型本科,经济学专业普遍开设。本科生除了学习文化基础课外,还要学习多门专业课,如:世界经济概论、货币银行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统计学、经济学说史、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会计学、计量经济学、国际服务贸易、国际市场营销学、世界经济与WTO、现代企业经营、信息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国际金融、经济法、《资本论》选读、福利经济学等等。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学习专业课的兴趣,成为各个专业教师必须进行研究思考的重要问题。

2.经济学专业学生学习心理特点

经济学专业学生出具备一般青年心理特点外,还据有起独特的学习心理特点。这里说的学习心理,是指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大学生学习心理与大学生校园文化及消费心理密切相关。由于高校对当地经济的促进作用,大学生消费群体一直是研究的焦点,[1]而学习心理的研究相对比较少。经济学专业是一个文、理兼收的学科。学生的综合文化基础比较好,据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学校目标相对明确。其学习心理特点是:学习目标相对明确;学习动机虽强,但是意志力不够;学习课程往往依据教学要求,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学习理论迫切与实际应用直接联系,但是苦于无法与现实联系;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甚至对持有学习无用论。

3.经济学专业课教学特点

经济学专业较多,以宏观经济学为例,是普通高等学校经济管理及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也是其他经济专业课程的基础,他的理论性比较强,其教学方法不得不以讲授法为主。所以,大部分经济学专业课以讲授为主,实验为辅。虽然,专业课一再强调动手技能的重要性,可是,经济学专业的特点,要求必须注重理论的研究。在教学上,专业课教学普遍受到重视,严格的督导制度,对教学效果的提高据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实验课以项目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专业理论课以讲授法为主。在专业课教学中,要求必须有足够的讲授时间,以带动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4.本科生对经济学专业课态度

本科生对经济学专业课的学习态度普遍较好。但是,并不是对每一门专也课都感兴趣。对专业课态度的好坏,既与专业课老师的教学风格有关,也与专业课的特点有关。学生普遍对偏文方面的专业感兴趣,而对偏理方面的专业感到困惑。而在考试中,往往是偏理得专业课分数一般高于偏文的专业课分数。本科生普遍认为专业课的实用性高于文化基础课的实用性,这也是当前部分高校重专业轻文化一个基本原因。通过对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的询问调查,他们对经济学的前景普遍看好,但是个别学生对就业问题也感到担忧,对专业课的学习效果感觉不理想。

5.学习目的对专业课学习兴趣提高的重要作用

提高本科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专业课教学不但要给出学生明确的学习目标,更要引导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的。只用目的明确,学习才用方向。本科生毕业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就业,一个是考研。所以,每个专业课教学都应该给学生指出学习本门专业课有什么意思,或者说有什么现实应用价值。这就是给学生以学习动机。对于部分要求考研的学生,专业课教学必须指出学习本门专业课对考研的作用。这也是当前部分学生为考研而考研,忽视部分专业课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为考研而考研的学生一旦失败,往往在就业上比较困难,所以,必须重视各个专业课程对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可以以当前经济发展数据等相关新闻报道及相关术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能够直观的看到专业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另外,也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多用案例,解释深入浅出;任课教师要多读报纸、多浏览新闻,增广见闻;让学生参与进来,提高学生积极性;多媒体教学,适当加入一些视频或者图片。[2]

6.结语

要想提高本科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从而改善专业课教学方法,了解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态度,通过指出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自身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知道为什么学,学了有什么用,这样,才能更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当然,对于如何提高大学生对经济学专业课的学习兴趣,还要根据具体学生情况,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第5篇:经济学专业范文

(一)合班教学内容不当受教学设施、师资队伍等因素影响,新疆部分高校的计量经济学课程较多采用合班授课形式。由于民族和汉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差异显着,这就使合班教学中的学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数学和统计学基础分化现象。最重要的问题是,合班教学时需要兼顾教学内容设计和编排、课时数量和学生实际情况等因素,这势必增加教学内容设计的难度。一是民汉合班导致设计教学内容存在一定难度。与新疆高校各专业中的民考汉学生相比,汉族学生的数学和统计学功底和理解能力要明显好于民族学生,这就使民汉合班的学生出现数学和统计学基础功底两极分化的现象,这种合班授课形式导致教师出现教学内容偏多或偏少、难度偏深或偏浅的问题。这就需要对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调整。二是教学过程中偏重于计量软件实践操作的讲解,忽视了计量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教学内容。在这种验证式的教学过程中,侧重于要求学生掌握软件的用法,但是从理论层面上看,学生并不理解案例操作背后的原理,从理论上不能阐述操作步骤中暗含的相关计量经济学原理,更有甚者根本不会结合实证结果对所研究的问题给予专业的解释。三是教学内容不能反映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由于目前的计量经济学教材选用国内权威教材,教学案例大多是摘录国内经济发展的数据,缺少反映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数据,无法让学生了解新疆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二)教材及软件甄选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不协调目前,在新疆高校的此类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教材及软件甄选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之间的不协调性问题,主要表现如下:一是受师资力量的影响,同一高校的计量经济学教材由于教师所教授计量软件的类别不同,再加上教材的多样化,一般很难统一成一种教材。二是对于新疆高校学生来说,根据主编的学术声望和出版社级别所甄选的教材有的内容过多且难度较大,增加了授课难度,降低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三是在新疆高校经管类专业中,有的学院以计量经济学理论为教材甄选的主要依据,有的高校则注重某种计量软件操作的实践指导性为教材甄选原则。

(三)数学和统计学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自我效能感较低新疆高校特别是经管类专业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生源是民考汉的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相比,其本身语言理解能力相对较差,而且他们本身对数学和需要数学基础的统计学课程缺乏兴趣,学习的自我效能感非常低。这与计量经济学的连贯性要求有差距,因为学习计量经济学必须有良好的数学和统计学基础,而且其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连贯性。主要表现在:有些学生在一些前期内容上“卡壳”后,如得不到及时解决,会明显影响后续章节内容的学习;有的学生听不懂的内容累积到一定程度,往往会产生放弃本课程学习的念头;有的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对数学、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这样的课程自我效能感特别低,有的学生从开始就彻底放弃了学习此类课程。所以,在民汉学生合班的计量经济学授课过程中,民族学生自我效能感较低,学习状态和掌握程度呈现两级分化的状态。

(四)新疆高校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师资力量薄弱教授经管类专业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师应该有深厚的数学背景、经济学和统计学基础,还要具备计量经济学软件操作的应用能力。目前,新疆高校从事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教师具备这样要求的明显偏少。这就导致新疆高校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理论教学与经济模型脱离、与实际案例脱节、与相关计量软件分离的问题。具体表现在:第一,有的高校讲授计量经济学的教师是非经管类专业的学科背景,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知识结构虽然能够讲授计量经济学,但由于学科功底不够深厚,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计量软件分析经济现象数量关系的能力较弱。第二,有的高校理论教学与软件教学完全由两个学院的教师承担,理论教学由经济类专业的学院负责,而计量软件由数学或计算机学院的教师负责。从学科融合角度看,导致计量经济学中的经济模型与实际操作之间的讲授产生脱节,影响教学效果。第三,有的高校仅注重某种软件的操作应用能力,学生根本不了解经济计量学的基本理论,使学生缺少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导致学生学完该门课程后,不能结合实际情况运用所学到的知识。

(五)验证式实验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目前,新疆高校的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模式主要是以讲授、验证式实验教学模式为主,通常采用先讲授后实验与边讲授边实验两种教学方法,但在教学实践中,该方法仍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填鸭式”地向学生展示软件操作、验证书本内容,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相应内容,亦步亦趋地模仿教师所展示的内容。第二,此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很少考虑学生统计思维和解释数据能力及其运用计量模型解释经济社会现象的统计素养的培养。

二、学生数学和统计学基础差异下新疆高校经管类专业计量经济学教学的改进

(一)根据学生差异调整教学内容

1.加强统计学内容与计量经济学内容的衔接。统计学原有基本内容应该保留,保持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同时也要注重概率论与数量统计、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内容的衔接。

2.针对民汉合班教学形式,建立概率论与数量统计、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课程授课教师之间教学沟通机制。注意三门课程教学的前后顺序,避免内容重复讲授,而且授课教师应根据学生基础,对于涉及的数学基础与概率论及数量统计部分,如有必要可适当多分配一些课时。对一些重要但难度较大或因课时受限的内容,应予以简单介绍,以满足“吃不饱”的学生,同时要注意提高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内容设计中应多引用有关新疆经济发展的案例,这样既可以了解新疆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也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编制《计量经济学案例库和习题库》,使教学内容与实践相结合。其中,案例库由教师负责编制,习题库由优秀学生的实践调查报告和国内最新习题组成。

(二)教材和软件甄选应体现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1.在计量经济学教材管理方面,学校应建立教材质量及其使用价值的评价机制。教材应树立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理念,不仅要注重理论和统计方法,注重数学推导,同时还要增加计量经济学软件的教学课时数。

2.教材甄选应突出“理论+实际案例+软件”的特色。同时,根据长期的实践积累,整合本校计量经济学师资队伍,发挥教师的优势和特长,综合各类软件优势,编写实验教学手册,提纲挈领地向学生介绍各类软件,给出相应的参考资料和网站,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弥补教学软件单一的弊端。

(三)调动自我效能感较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计量经济学章节体系内容一般是按照“概念———前提假定———理论推导———统计检验推导———案例”的顺序安排的。针对基础较差且理解能力较低的学生,教师设计教学环节可以从实际例题出发,调整该顺序,即采取“案例———统计检验推导及验证———理论推导———再举例———前提假定———概念”的方式展开,结合案例来讲解相应的理论推导及概念内涵,然后再通过举例进行巩固,最后使学生系统掌握章节的核心内容。

2.针对民汉学生基础差异分化的实际情况,加之计量经济学是一门方法性较强的课程,可设计PBL型的案例题,将学生置身于实际问题情境中,通过“讲解+提问”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软件操作和实证分析能力。同时,在教学中应减少对概念、理论推导等内容论证的时间,侧重对计量分析方法的应用步骤和背后暗含的理论讲授,使学生掌握针对不同计量分析数据进行相应处理的方法及实证结果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能力。

3.教师应与学生多沟通,掌握学生基本情况,将学生分成小组开展学习活动。根据授课内容教师可安排专题性讲座,及时消除学生畏难情绪,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设计案例习题,由学带领组内学生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和计量分析,同时组织小组对实证分析结果进行讨论,并由组内选派一名学生讲解案例分析过程及相应的结论。

(四)提升计量经济学课程师资的专业能力

1.注意各学科教师之间的衔接。师资队伍中应包括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专业的教师、统计学教师和计量经济学教师,并加强彼此间的沟通,以保证在教学实践中,各专业教师根据教学对象的专业性及学生特点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设计符合相关专业的教学大纲,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2.提高计量经济学专业教师的经济理论水平。教师只有较深的理论功底,才能带领学生借助经济理论对所研究的经济现象和问题进行经济模型的构建,运用经济理论知识处理数据和模型检验,结合实证分析结果和经济理论解释经济现象。这是计量经济学教学的灵魂所在。

3.加强教师专业培训。整合本校计量经济学师资队伍,根据本校经管类专业特点,选派教师参加主要计量经济学软件与专业培训,提高教师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水平。

(五)革新教学方法

1.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结对子组建实验小组”、“好帮差”等形式,引入PBL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开展基于问题情境的教学,为学生设计基于现实经济世界的真实问题,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知识,通过分工协作、分析讨论并最终解决问题的方式,逐渐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6篇:经济学专业范文

很多学生在刚开始时对线性代数还有一定的兴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习难度的加大,逐渐对线性代数失去兴趣,失去了学好线性代数的信心。针对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以上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既要体现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又要注意讲解通俗易懂,给学生一个“线性代数并不难学”的印象。同时,还可以通过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真实的数学基础。对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要给予鼓励,不断激发其学好线性代数的信心,通过对教材中例题和习题的讲解,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对具有较好数学基础的学生,可以通过拓展教学内容或加深问题的难度等方式适当提高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根据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强这一特点,启发学生将一些重要的知识和结论编成顺口溜的形式加以记忆,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自身优势,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线性代数的兴趣。

2注重教学方法,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数学概念是对所研究的数学问题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学生只有真正理解了数学概念的内涵,才能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线性代数课程中有许多概念需要学生掌握,如行列式、矩阵、矩阵的秩、伴随矩阵、矩阵的等价关系、基础解系、通解等。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目前我们国家经济管理专业所使用的线性代数教材第一章大都是介绍行列式的相关内容。行列式的定义是本章的一个教学难点。在讲授行列式的概念时,我们可以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平行六面体的体积作为切入点,引入二阶、三阶行列式的概念。然后指出,n阶行列式其实是将其本质加以抽象而做出的一个推广。这种由概念的背景出发,由学生熟知的问题来导入概念的方法,能够使学生对概念有更直观的认识,更易于加深对行列式概念的理解。线性代数中有一些相似或相近的概念,学生刚开始学习时比较容易混淆,这就需要我们在讲授这些概念时注意进行比较,使学生掌握这些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比如在讲授二次型这一章时,会介绍到矩阵的合同关系,这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将矩阵的合同关系同前面学过的矩阵的等价关系和相似关系进行区别。矩阵的等价关系是对于相同结构的矩阵而言的,结构相同的两个矩阵A与B等价是指可以找到非退化矩阵P与Q,使得PAQ=B,其实质是Rank(A)=Rank(B);而两个矩阵相似或合同的首要条件是要求它们是阶数相同的方阵,矩阵A与B相似是指存在非退化矩阵P,使得P-1AP=B;矩阵A与B合同是指存在非退化矩阵P,使得PTAP=B,这说明如果两个矩阵相似或合同,则它们一定等价,矩阵的等价关系在这三种关系中是最弱的。对于一般矩阵来说,无法比较相似与合同关系哪个更强一些。但当两个矩阵都是实对称矩阵时,它们相似的充要条件是它们的特征值相同,它们合同的充要条件是它们的正惯性指数和秩相等,从而两个实对称矩阵相似一定合同,但合同不一定相似。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教学方法的运用。通过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使学生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掌握所学知识,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针对专业特点,突出线性代数的实用性

经济管理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经济管理专业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实用性,学生不仅仅单纯为了获得知识而去学习线性代数,更重要的是要把所学的线性代数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学生问这样的问题:“老师,我们学习线性代数课程究竟有什么用?”这个问题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在学习线性代数时具有困惑性的一面,同时也反映了当前线性代数课程的教学存在着与实际应用脱节的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针对经济管理学科应用性强这一特点,注重加强对线性代数课程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的介绍。比如在讲授矩阵这一章内容时告诉学生,在处理经济研究中的线性经济模型时矩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例:某地区有4个工厂,生产甲、乙、丙3种产品,各工厂生产各种产品的年产量如表1所示,每种产品的单位销售价格及单位利润如表2所示,求各个工厂的总收入以及总利润。此外,线性代数在经济管理中还有很多应用,又如利用投入产出经济数学模型预测经济形势时,往往将所研究的问题归结为求解一个线性方程组的问题。在讲授线性代数的过程中,还可以介绍一些线性代数在其它领域的应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在研究物理、化学领域的微分方程、连续的或离散的动力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甚至数学生态学家可以用其预测原始森林遭到何种程度的砍伐会造成猫头鹰的种群灭亡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发挥线性代数在服务于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功能,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注意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加强知识巩固,重视习题课的教学

学生能否对所学的知识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一个关键的因素是课后能否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巩固。通过做习题来巩固所学知识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我们还要重视习题课的教学,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及时进行复习、巩固、运用和深化。要想上好习题课,笔者认为应注重下面两点:由点到面,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每一章的习题课之前,教师应该先对该章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使学生清楚各个知识点的联系。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该针对每一章所学的定理、概念等要点强调它们的成立条件、应用范围及其相互关系,从而在学生思维中建立一个完整有机的知识体系。重点突出,提高习题课的效率。对于教材上的习题,教师不必全讲,可以选择有一定难度且有代表性的习题详细讲解。而一些相对简单的习题,可以留给学生独立完成。这样可以节省出一些时间,利用节省出的这些时间,可以补充一些教材之外的习题,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

5结论

第7篇:经济学专业范文

关键词:建筑学专业;建筑经济;教学改革;课程设计

一、建筑学专业建筑经济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011年版《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本科(五年制)教育评估标准》中有关建筑经济教育质量评估标准,将2007年版的“了解与建筑有关的经济知识,包括概预算、经济评价、投资与房地产等概念”,以及“了解有关建筑工程设计的前期工作”中的“了解”均改为“熟悉”,并增加了有关投资估算的内容[4]。这说明建筑行业主管部门对建筑经济教育作用的认同和重视。但现阶段建筑经济教育仍然普遍存在学院不重视、学生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建筑经济课程知识跨度较大,专业针对性不强建筑经济学属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综合性较强,所以不少学校以相关院系的工程管理课程来替代建筑经济课程内容的教学。即便开设了建筑经济课程,也是偏重于工程管理方面的内容,有关建筑学专业的方案设计及前期建筑策划等内容的教学针对性也不强,有的甚至还没有涉及。(二)对建筑经济分析在建筑前期策划与方案设计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建筑经济分析是与建筑策划[5]和方案设计同步进行的,是建筑策划和设计方案优化的组成部分,而非建筑方案完成后的经济分析结论。之所以把建筑经济分析看作是建筑策划和方案设计完成后的经济分析结论,是因为在基本建设流程中,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建议书)、初步设计文本的形成过程,是先完成设计然后再进行投资估算、概算的,因此产生了建筑策划和方案设计与经济分析分离的状况。(三)建筑经济课程与建筑课程设计缺乏有效的联系目前建筑经济课程教学主要沿用工程管理课程教学的常规模式,教学计划与主干设计课程的关联度相对较低,而建筑学专业本科教学的重心基本上是围绕设计课来进行的[3]。虽然部分高校在建筑经济课程教学改革中将课程内容专题模块化,以及引入专题案例分析,看似加强了建筑经济课程与建筑课程设计的联系,但由于没有直接将建筑课程设计题目作为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因此造成建筑经济分析与设计课程的实际脱离,从而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建筑经济课程教学效果。(四)重视经济基础理论知识,轻实践应用传统的建筑经济课程教学以基础理论课的模式为主,即使有案例分析,也是对已定的工程案例的结果进行分析,与设计项目方案的产生和方案设计的发展过程无直接联系。建筑经济分析在设计过程中的作用难以体现,因此也难以使学生形成建筑经济的理念。(五)课堂教学模式陈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不高由于年级人数和教学资源方面的原因,建筑经济课程主要采用课堂讲课式的大班教学模式,这种仅仅依靠引入典型案例教学和专题模块化教学的被动式教学方式[1-3],由于课时有限且缺乏实战训练,不利于启发学生思维,也不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设计项目的综合分析,从而影响学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表达能力也难以得到提高。

二、建筑学专业建筑经济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调整优化专业课程知识结构体系首先应从课程体系上进行调整和优化,应针对建筑学专业的人才市场需求来量身定做建筑经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重心应放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对建筑经济分析的同步训练上,完善建筑设计学科理论的知识框架,提升建筑经济学在建筑专业教育中的地位。在教学上应注重联系以前所学的设计、构造及结构等主干课程的内容,对建筑经济原理进行全面和深入的讲解。与此同时,还可以深化和补充相关专业中涉及技术经济的内容,并结合以前和正在进行的建筑学课程设计实行同步训练(如图1),以提高建筑经济知识对建筑设计教学的支撑作用。(二)基于建筑策划与方案设计全过程的建筑经济分析应用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文件(2011年版)的要求,增加了与建筑经济有关的投资估算的内容,包括建筑项目可行性分析、概念设计、前期策划等基本内容,这是建筑师拓展业务,与投资方进行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手段。因此有必要将建筑项目从策划到概念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等前期对设计方案有较大调整的阶段,与建筑学课程设计各阶段对应起来进行经济分析训练(如图1),由此判定在项目各阶段建筑经济分析对设计方案的影响程度,从而达到项目全过程优化设计方案的目的。(三)建立建筑学专业课程设计与建筑经济分析全过程互动模式建筑设计的经济合理性是建筑设计中应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建筑设计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因此,有必要将建筑学专业课程设计进行深化,制定经济分析评价标准并进行经济分析,以评价各阶段课程设计方案适应市场的能力,研究建筑经济评价对建筑设计的作用效应。通过对以前和正在进行的课程设计的经济分析(四)建立建筑经济课程教学新模式建筑经济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不仅知识覆盖面广,而且重视社会实践。目前,笔者所在学校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建筑经济课程为32学时,课程安排在四年级下期。由于课时有限,要想帮助学生建立建筑经济理念,并培养其应用能力,教学中应主要采用案例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式+讨论式的课堂教学,将建筑经济知识和理念引入建筑课程设计中。同时,将建筑经济分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结果反馈到课堂,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或在课程中心网站的建筑经济课程互动栏目中进行交流,形成以建筑课程设计项目为对象的课堂讨论研究+课外自主研究的教学模式。将建筑经济课程教学实践向建筑课程设计延伸,使建筑经济课程教学有效地融入建筑课程设计之中,成为建筑课程设计的组成部分。这不仅解决了建筑经济课程课时不足的问题,而且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五)改革考核方式建筑经济课程的成绩评定,以往是采用综合平时考核成绩+期末考试卷面成绩的方式,课堂考勤和提问讨论占20%、案例作业和平时测试占20%、期末卷面成绩占60%,这也是目前大多数院校采用的方法。这种考核方式虽然结合案例分析讨论,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期末考试成绩比重依然偏大,平时考核内容单一,对提升教学效果所起的作用不突出。近年来,针对建筑学专业以课程设计为主干的特点,学校建筑学专业建筑经济课程考核采用244模式,即“平时考核(20%)+课程实践作业成绩(40%)+期末考试卷面成绩(40%)”。这种考核方式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平时考核重内容轻形式。包括平时到课情况(40%)+平时测试、提问和参与讨论(30%)+课程设计作业检查情况考核(30%)。平时到课情况结合平时测试和课程作业检查进行考核,既考查了课堂理论教学情况,同时也考查了课程设计作业的进度情况。第二,课程实践作业过程与结果两手抓。成绩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筑经济课程实践作业过程考核成绩(40%);二是课程实践作业最终成绩(60%)。这样的考核不仅真实客观地反映了课程实践作业的质量,同时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讨论和课外的实践训练。第三,期末考试注重知识的应用,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试卷试题由选择题和计算分析题两部分构成,其中开放性非标准答案题占70%左右。这样不仅可以真实反映考试成绩,减少或杜绝舞弊现象的发生,而且能有效反映课题案例教学与课外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效果,也能检验学生应用建筑经济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多年来建筑经济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表明,在采用了上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后,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明显提高,甚至还吸引了不少建筑学专业研究生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前来旁听,使原本不被重视的建筑经济课程,在到课率和学生评教方面均位于学院课程评教前列,教学效果也得以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郭汉丁,郭伟,马辉.完整案例轮环式教学法在实践中的应用[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5):118-121.

[2]阮连法,匡亚萍.建筑学专业建筑经济与管理课程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5,14(1):72-74.

[3]苏平.面向建筑学专业的建筑经济教育初探[J].华中建筑,2011,29(11):169-172.

[4]住房城乡建设部.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评估文件(2011年版)[S].2011.

第8篇:经济学专业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校;经济管理;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F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7-0286-01

1 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知识经济的到来对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同时随着我国中职教育规模空前的大发展,也对中职学校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层次优秀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很好地掌握本学科专业知识,而且需要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专业教师应当将教学的重点由原来传统单一的知识传授型转移到以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为主的教学上来。因此,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对经济管理人才的要求,为了中职学校经济管理学科的持续发展,深化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改革,在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过程中全面推动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势在必行。

2 当前中职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现代化运用不足

虽然各中职学校都在积极地改进教学方法,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在教学过程中简单的“灌输式”教学依然存在,缺乏分析问题的引导和训练。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科学技术手段未能充分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来,从而制约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2.2 培养目标要求过高、过窄,脱离就业实际需求

随着中职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经济管理类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因此只有小部分毕业生能留在合适的精英岗位,大部分都要走向大众化的工作岗位。同时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我国还将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层次、宽领域的。因此,从目前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来看,精英式的教育理念与社会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矛盾。

2.3 以课堂学习为主.忽视对课外时间的有效利用

我国经济类专业教学基本是以课堂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所有的教学活动几乎都是在课堂上完成的。个别课程虽然也组织一些教学参观、实践或社会调查等课外活动,但这只是点缀性的,其目的往往是为了证实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这样必将导致教师对课外教学实践活动的忽视,产生教学就等于课堂教学的错误认识。实际上,课堂的课时是很有限的,大部分时间是由学生自由支配,因而课后的自学、互相交流与实践是十分重要的。

2.4 以教师讲授为主,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当前的课堂教学通常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从小到大不但习惯于而且依赖于这种简单的模式。一般来说,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大多数时间是在教师讲授中度过的。而教师为了体现学科的系统性与严谨性,大多采取演绎推理的方法进行讲授,这种教学方法也确实使学生建立起了关于某一学科系统性的知识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学生的思维,但是其缺陷也十分明显。一是以教师思维代替学生思维,使学生整堂课都不得不跟着教师的思维转动,自己没有时间去思考,学习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二是把知识传授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忽视了教学的过程性特点,即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这样,就把“教学”活动变成了“教书”活动,即不看教学对象,只在书本上下功夫,偏重于死记硬背和机械式训练,忽视学生能力的发展。

2.5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理论脱离实际

近年来,在加强外语、计算机等课程教学的同时,实践教学环节已被严重挤压,再加上学生数量逐年增加,实验设施、场所相应不足,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使他们的业务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和训练。

3 中职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目前,中职学校经济管理课程的教学表现出理论联系实际少、创造性活动少、自主创造性差、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等特点。要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必须创新教学模式,加快培养具有判断能力、处理能力、自学能力、辨析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和具有现代管理观念、管理思维,能够主动参与市场竞争的开放型人才。只有通过教学核心理念的创新、教学模式的创新,经济管理类学生才能具备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和知识创新的能力,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3.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课程设置

根据自身的特点,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整要充分体现岗位实际需要和培养目标定位,在遵循国家基本规定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根据经济管理类专业的要求,重点加强统计学、宏微观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等课程的开设,并确保一定的学时和教学质量。对于其他课程,应结合专业特点突出实际应用性,并将学时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3.2 改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

在教学活动中,根据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特点,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教学要求,应对其进行改革。首先,尝试进行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侧重于理解分析的思路、理论如何应用的分析引导和训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部分课程可以尝试案例教学或情景模拟教学,如公共事业管理案例、保险学、企业管理等课程,既可对学生学习理论知识起到验证和引导作用,也可衡量教师的备课质量和讲课水平。在教学手段方面,各中职学校要为满足教学需要,不断增加教学设备的经费投入,更新教学设备,引进现代化教学软件。

3.3 客观定位培养目标

社会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因此,培养目标定位应体现多层次性要求,突出以下方面:第一,将适应社会的实用性综合能力和素质培养放在突出地位,改变过去以掌握基本知识为主的思路,其中包括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思路与基本方法的培养等;第二,将“中级经济管理人才”的目标定位调整为“具备成为复合型、应用型中级经济管理人才的个人发展目标定位。

3.4 吸收生活素材、充实教学内容

面对如今的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除了教材上已有的应用,教师更应该在拓宽面向、了解前沿、扩大学生的眼界等方面下大力气。同时也应深入挖掘现实生活中的有益素材,补充一些与大学生生活、学习紧密相关的实际问题,以充实课堂教学,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增长对社会实践、生活实际的科学认识。除此之外,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第二课堂相比第一课堂具有独到的优势,是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它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以及科技创新能力。

3.5 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的主角,学生只能被动学习,这直接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必须抛弃过去的以教师为主体进行教学的方法,选择适合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的方法。经济管理类学科不像数学那样每一个问题都有确切的结论,对与错界限分明,而常常是同一问题在不同的背景条件下有不同的答案,用不同学派的视角观察会有不同的发现。因此,要鼓励不同观点的碰撞来启发思维,深入问题的实质。要努力使学生养成科学精神和创新的思维习惯,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6 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实践教学

经济管理类专业一些课程在结构的设置上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很多中职学校实践教学薄弱是一个重要原因。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应该包括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专业实习、课程内容实习、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等环节。通过与相关企业事业单位联合建立相对固定的中职生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基地,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此外,鼓励学生积级参与教师的课题,锻炼学生的资料搜集能力和专业综合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对专业领域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有全面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结语

中职学校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知识增长和就业问题,意义重大。我们应该在长期的教学中不断的发现并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第9篇:经济学专业范文

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是基于教育规律和受教者的独特性,对教育活动提出的总体要求。教育目标可以表明教育活动在尊重教育规律和受教者个性的基础上欲将受教育者培养成怎样的人。教育目标是整个教育活动的灵魂,也是衡量和检验教育活动成效的根本依据。就法律应用能力的培养而言,法学专业和非法学专业学生的教育目标应当是有所不同的。法学专业的教育旨在培养能够熟练掌握法律职业岗位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法律专业人才,如进入公检法部门或者律师事务所,或者从事企业的法律服务工作。而非法学专业的教育旨在培养工商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和市场营销等相关专业的人才,因此非法学专业的经济法教育目标应定位于提高学生在经济工作和生活中的法律素养,使其知道法律的边界在哪里,从而避免不知不觉地违法,同时使其懂得在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拿起法律武器,依法有效地维权。鉴于非法学专业教育目标的独特性,非法学专业经济法实践教学与法学专业经济法实践教学也不可强求一致。旨在培养法律专业人才的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等实践实训方法,对法学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培养而言,无疑是必不可少的,但对于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就不可勉强适用。因为上述实践教学需要学生既具备实体法又拥有程序法的基本功底,即使是面向法学专业的学生,也更加适合在高年级开展,若简单移植到没有深厚法律基础的非法学专业学生身上,无异于拔苗助长。此外,明确了非法学专业经济法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法学专业出身的教师在从事经济法教学的过程中避免一个误区,即用自己当初在法学院里接受法学教育的模式来教育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忽视了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不能因材施教以至于无法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应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经济法涵盖众多的部门法,而根据教学计划能够安排的学时与经济法庞大的体系之间的矛盾决定了经济法授课不能仅仅着眼于每一具体制度下的法律条文,而必须有选择、有重点地讲授经济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阐释各种具体制度背后的立法理念、立法目的和立法价值,以此帮助学生首先形成一种宏观的思维能力,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为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这门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样才能为实践教学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在高屋建瓴的基础上,介绍具体的法律制度内容时,应注重详略得当,突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针对性,理论与实际密切联系,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加其内心感悟和对法律的情感认同,从而使学生对重点法律规定能够理解透彻和进行实际应用。这个目标具体需要通过案例教学法和启发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灵活应用来实现。例如在《金融法》的授课中,为增强大学生对于国家金融管制的认识,可通过庭审纪实《纪念币的陷阱》生动地导入基本案情,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案中的大学生买卖真金白银打造的纪念币居然被定为出售购买假币罪,引来牢狱之灾?有声有色的典型案例配以详略得当的教学内容,可以深刻震撼学生的内心,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三、教学方法应深入挖掘、灵活应用

理论学习的价值在于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的合理搭配,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鉴于非法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教学计划的安排等现实情况,通过讲授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可以不断强化和提高学生运用经济法基本原理和专业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经济法的实践教学效果实现最大化。

(一)案例式教学

案例式教学又叫情境式教学,可以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通过介绍丰富的案例引入无限缤纷的社会现实,使学生从小课堂走进社会的大讲堂。在案例中认识理论,把抽象的知识转化成感知的体验,这对于非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就是一个素质的提升。

1.案例的来源和形式。

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各种媒体中都有海量的法律相关的案例信息,有文字的、有声音的、有视频的等多种形式,特别是法院网站上公开的案例资料、法制节目的视频案例,只要用心收集,案例无处不在。各种形式的案例都各有优势,宜取长补短,为教学服务。相关电影和电视节目中选取的视频案例资料,可充分利用课间的时间播放,拓宽学有余力的学生们的知识视野和思维宽度。总之,要多途径地搜集和选取发生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案例事件,以活生生的案例去诠释枯燥抽象的法律概念和法律原理,才能更好地引发学生的共鸣。

2.案例的选取标准。

案例选择的恰当与否是案例教学法成败的关键之一。(1)关于案例的真实性问题:理论只有联系实际,才有生命力和说服力。案例教学宜追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最好是取材于生活中的真实案例,但是不能每次案例教学时都将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原封不动地搬到课堂上来。因为真实的案例往往内容繁杂,有限的课堂时间无法容纳过大的信息量,而且学生的知识层面很可能尚没有案例分析所要求的那么宽广,因此必须对真实的案例进行适当地加工,使得案例的法律关系线索清晰,与课堂所要阐明的制度内容紧密结合,如此才能深入浅出地完成教学信息的传递,否则容易造成课堂时间的浪费,甚至可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2)关于案例的虚拟性问题:虚拟性的案例并非一无是处。各类考试试卷上的文字案例资料由于内容精简、重点突出,一针见血,适当地在课堂上引用,可以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举一反三。(3)关于案例的时代性问题:教师必须关注时代的热点法律问题,尤其要结合学生的法律的误区与盲点来选取热点案例。如大学生被诱骗卖肾、非法代孕、非法买卖纪念币、非法套现和药家鑫故意杀人案等他人所犯的错误和付出的代价这一类型的案例有助于警醒学生提高法律意识,吸取前车之鉴,避免重蹈覆蕖Q∪〗鹕焦舅咧芎璧t微博名誉侵权案、民间环保组织提起公益诉讼第一案等成功维权型的案例,有助于使学生受到鼓舞,乐于应用法律。

3.案例的应用时机。

案例的应用时机要根据教学的目的灵活地把握。当需要导入一个新的理论时,可让案例先行,激发学生的兴趣,顺其自然地引领学生接受新知识。当需要启发学生对某个理论深入挖掘时,可以抛出一个案例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使思维向纵深拓展。当需要加深学习印象,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可以应用案例进行实训讨论,调动课堂气氛,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思维,培养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案例的讲评。

教师在抛出案例的过程中,目光应始终定睛在学生身上,适当参与,适时引导,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和引导学生的思路,鼓励学生在课程目标范围内畅所欲言,使法律精神和法律规定在思辨中更加清晰明朗,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和归纳总结,要重点突出、语言精炼,根据需要可以做延伸性阐述,对教学内容进行提升,抛砖引玉,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

(二)启发式教学

经济法实践教学中必须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古希腊教育家亚里士多德讲过一句名言:“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问题”是开启思维和发展思维的源泉。当教师创设了一定的学习情境,揭示所将要学习内容的社会实践意义,可以更好地刺激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变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为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探求,无疑会使教学事半功倍。如在相关的章节内容展开时,可尝试引导学生预先思考:消费者该怎样利用合同法中格式条款的相关规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作为商事主体,应怎样区分要约和要约邀请,从而避免模糊认识造成的经济损失?设置的疑问若能与学生的兴趣点恰当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讲授的效果。在当代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大学生创业是一个热点话题,牵动不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讲企业法时,可以开篇给学生设置这样的问题:如果是你创业,你将选择何种企业形式?设立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一般的有限公司、一人有限公司还是股份有限公司呢?各种企业组织形式都各有哪些利弊?

四、教学手段应与时俱进、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