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赤壁赋教案范文

赤壁赋教案精选(九篇)

赤壁赋教案

第1篇:赤壁赋教案范文

一、以“外雄壮”来写“内悲凉”,哀而不伤。

词作开头,作者以广袤瑰丽的语言给读者描绘了一幅阔大壮美的图景:雄伟壮丽、波澜壮阔的“赤壁”故垒,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急流危崖,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的儒将周郎。雄奇之语将英雄主义情怀释放至极限,为下文的怀古抒情蓄势铺垫,可谓外境“雄壮”。

然而雄壮的外境并非一绘到底,“人间如梦”四字一点,不仅道出了“雄壮”背后的悲凉,更道出了人世的艰辛与无常。

笔者以为,悲凉与雄壮的融合恰是本词豪放词风审美的节点,它赋予了词作更多的深意。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八月因“乌台诗案”下狱,同年十二月出狱,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无聊谪居四年。本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作者时年四十七岁。“乌台诗案”不仅使他“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惨遭打击,更因年华老去、壮志难酬,个体命运之悲油然而生。

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若仅有绚丽的外壳,怀古显然不够张力,正是雄壮乐曲中的一声悲叹使得词境的审美观照显得更有深度和广度。就本词而言,雄壮是主体,但仅是情感的表层;悲凉是点缀,却是精神的内核。苏轼之悲源自怀古的失意,正是通过对古代英雄的追慕,才使读者真切感受到苏轼人世艰辛中的感伤与崇高,生命才更见张力。以悲笔作结,不仅丰富了词作豪放壮阔的审美意境,也大大提升了作品的哲学内涵,显得含蓄隽永,哀而不伤。

二、以“江月恒常”来凭吊人生,超然释怀。

“酹江月”的解读是把握本词情感的又一关键点。酹:古人祭奠时把酒洒在地上祭神,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75页注解③)据此可知,“酹”是一种凭吊、寄怀的行为。凭吊之举,既是对过去的追忆,似乎又是与过去的了结和对未来的展望。

在苏轼的生命哲学中,“水月情怀”是无法回避的一个审美观照。无论是《念奴娇・赤壁怀古》,还是《前赤壁赋》《后赤壁赋》,水月的意象在文中随处可见。不得不关注的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与《前赤壁赋》均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七月,二者为同一时期、同一地点、同一背景之作,创作情感十分接近。教学中将它们结合起来比较阅读,对准确把握作者复杂的思想情感十分必要。

苏轼在《前赤壁赋》中说道: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这段文字充分阐释了苏轼的“水月情怀”。月圆月缺,江河日新。水月的恒常,使人了悟时空的久远与个体的渺小;水月的邈远,使人意兴遄飞,超越尘俗;水月的流转,使人正视现实,淡化忧伤;水月的清柔,抚慰忧愁,消歇块垒。如此,人世忧劳,生老病死,不足为忧,生命理当从历史和现实的流转中回归,不必纠结于过往沉浮。所以苏轼尽管一生宦海沉浮,依然会有“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的释然旷达之语。

于是,我们便不难理解作者“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喟叹。这般情怀非但不是作者消沉之语,恰是对人生的清醒审视与主动适应。

三、儒、道、释兼济而情与理并生,远离虚无。

苏轼认为,“儒释不谋而同”,“相反而相为用”(《南华长老题名记》)。这种以儒学为根而浸润释、道的“外儒内道”的思想正是苏轼的生命价值观。

就全词而言,苏轼虽深感人生如梦,但并未因此而否定当下,而是将儒家的济世精神与佛道化解人生苦难的超然相互调适,寻求自我解脱,积极面对人生。以“外雄壮”来写“内悲凉”,以“江月恒常”来凭吊人生,充分体现了苏轼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超越,生命毫无虚无之感。所以苏轼在逆境中的诗作依然笔势飞腾、辞采壮丽,豪放之风毕现笔端。

第2篇:赤壁赋教案范文

总的说来,古代山水游记散文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篇幅短小精悍,Y构紧凑,内容集中

现代山水游记短则上千字,长则几万字;而古代山水游记散文大多在千字左右,而且因为内容的相对集中单一,不枝不蔓。结构上多表现出紧凑严密等特点。这固然和其语言有一定的关系,因为文言文呈现出凝练隽永这一特点且大量使用省略句式;而白话文明快易懂、表意具体详尽。但笔者觉得主要是和古人写作目的密不可分。古人写作山水不重在写景,而重抒情崇说理,因而描写景物绝不很详尽,侧重点非常明显,该写的写,该略的只字不提,该详的浓墨重彩,该略的惜墨如金。而今人写作此类文章则不然,大多以写景抒情为主,或表现对大自然的热爱,或表现登山游水的点点滴滴感悟,写景状物常常占据了大量篇幅,有点类似“汉大赋”结构,此其一也。

二、表现手法

由于写作目的的不同,内容的不同,古代山水游记常常把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大多以议论为主,而今以记叙描写为主。了解了古代山水游记散文的大体特点,我们在阅读欣赏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观其景

文中哪些文字是写景的,什么地方的景,景物具有什么特点等等,抓住了景物这一条线索,基本上就把握了文章的脉络。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其中一二段文字属于记游部分,先写游山,突出山名、本名,倒地之石碑及碑文;再写游洞,突出前洞平且近、游者众,后洞险以远、游者少之特点,这就是记游部分。文字如此之洗练,犹如白描,山上的一草一木一鸟一石,只字未提,篇幅上占不到全文的一半。同样,苏轼的《赤壁赋》历来也为人们称道,脍炙人口。但观其景,也不过如此:“苏子与客泛舟,游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这就是所谓之景,概括起来不到五十个字,连《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写景的语句都不如:“大江东去,浪淘尽……惊涛拍案,卷起千堆雪。”同为赤壁之境,但后者何其壮观,何其有气势,道尽了赤壁雄风。但且不急。

(二)看其事,即看人物活动

写景散文中,写景之中交待人物的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阅读欣赏时绝不可忽略之。《赤壁赋》中,人物活动就有:苏子与客夜游赤壁、饮酒、颂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唱歌以及人物的感受“飘飘乎如遗世独立”,为什么要写人物活动呢,结合下文,不难发现,这些正是为下文写客人吹洞箫继而感叹人生无常和短促作铺垫。《游褒禅山记》中未记这些活动,而重点强调“余于四人拥火以入”途中“一人呼,不出火且尽”,作者感受为“悔”,寥寥几语,但后面议论同样与此有着不可密分的关系。《兰亭集序》中叙事同此,尤与《赤壁赋》似。

(三)悟其情

情感是散文的灵魂,此为重点。因此在阅读中必须抓住这条主线,但一定要明白大多文章中作者的情感是有变化的。《赤壁赋》中由“乐”到“悲”再到“喜”;《游褒禅山记》中情感由“乐”(此种情感可以推断)到“悔”再到“叹”;《兰亭集序》中由“兴”到“悲”再到“痛”。所有散文作者的情感变化都是非常分明的。阅读中如果能抓住这些情感词语,也就抓住了解读这类文章的钥匙,也就把握住了散文的思想内容。

(四)赏其理

人们常说古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里的“情”、“意”,绝不仅仅是情感、情绪,常常还含有对人生对社会对生活的独特看法与思考。如《兰亭集序》中王右军就由眼前之乐、眼前之景、眼前之文中,结合东晋当时大多士人崇尚玄学之歪风就提出了“死生亦大矣”这一人生命题;《游褒禅山记》中王安石就悟出了治学处事必要的三因素,即志力物,尤其强调“志”的重要性;《赤壁赋》中让我们理解了“永恒与短暂”的相对性,“乐观人生与悲观人生”的不同。

三、综合景事情理,享文章之妙

在我们分块欣赏了文章中的美景乐事情趣哲理之后,如果我们再能把几者综合起来欣赏,就会了解作者行文之旨:借景抒情、借事说理;就会体味到作者行文之妙:结构之美、照应之圆、思维之密、语言之工。

第3篇:赤壁赋教案范文

【关键词】 导学案 语文 兴趣

【中图分类号】 G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3(b)-0085-01

经常碰到学生反映语文课越来越没兴趣,特别是当导学案实施以后,如何在继续保持语文的灵活和机智的同时做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成为了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我就自己在教学中的发现和探索,谈点体会。

1 不能否认:三基仍是重点,生动性有所降低,基础得以体现

一直以来不论学生老师家长社会都有这样一种误解:语文谁都可以教,可以评判。殊不知这样的误解让学生不再重视语文的扎实基础,每天都是只带着耳朵听课,很少动手去做题,导致能力不高。现在又走到了另个极端,一味目标习题化、能力知识化。难道会做几道题就是有了语文的能力?就有了语文的素养?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语文很难定义,所以《课标》中明确提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认为把文体明显的教材变成阅读能力的训练,把人文性和工具性都强的有所侧重更好一点,把导学案变性工具性两者的有机统一的载体更好一点。

例如《师说》就可以将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很好地融合,特别是导学案已经将本课的所有知识点全部列出,学生碰到疑难完全可以通过参考书工具书得到大半以上的落实,课上只需几分钟就可以将学生在文句上的困惑解决掉,很高效。剩下的时间完全可以将文章思路理出来并通过多种诵读来强化记忆,附带几个小测试也是可以的。虽然生动性不是很强,但很实用高效,学生的兴趣从语句的诵读转到了文言字词的辨析理解上,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2 不能回避:情感价值观方面容易受缚,生成性体现不明显

学生原本高兴的读书变成了作业题的重复叠加,特别是古诗文阅读更成了知识点的罗列,虽然看上去学生会了很多东西,却失去了学生进一步领略古典文化的兴趣,比如像《赤壁赋》《阿房宫赋》等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读起来很有感觉,变成文言字词句式的学习势必影响学生的感悟力和理解想象力的发挥。

我就前后两次处理过《赤壁赋》一文。第一次是课改前的传统教学。先是诵读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会配上相应的音乐诵读出来,把感受表现出来,不用多长的语句感言,学生兴趣很高。我则通过加入背景和名家朗诵解读来深化学生的那种感觉。一节课达到了熟读成诵的目标。并当堂完成作业:如果换成你,面对这样的人生挫折,面对此情此景你又有怎样的抒怀方式呢?接着在第二节课上用细读法,通过抓住情感态度鲜明的词将全文线索明晰了,在理思路的过程中深化背诵,落实重点词句。最后再配套一个拓展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或《后赤壁赋》。第二次,我用导学案进行教学,大概设计是这样的:先是将疑难字词和重点句子列出,附加两个小问题,一是作者在游览赤壁时的心情如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二是自己将读后的感觉用声音表现出来,其间可以小组交流补充,做好推举和疑难反馈工作。第二课时我先是让选学生代表将自己的理解说出来,短的控制在5分钟之内,长的段落控制在10分钟之内,其间小组间补充质疑,我则点拨字词或语句,时间略紧但基本知识点得到了落实。第三课时则拓展阅读练习,或背诵比赛,或课外阅读对比。我就反思这篇课文的两次处理各有侧重,效果不同。如果学生的基础稍显不足,两种设计都可能失败。但就这篇文章而言,我倒觉得侧重人文性更好一点,不论是从教材编排上还是学生基础考虑,高一新生如果被灌输的都是文言知识的落实,兴趣从何培养,更何况整个专题意识是人与自然的对话。我想这个例子也很好地说明了语文学科在导学案实行的今天存在的困境: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将二者有机融合,而不是割裂开来或顾此失彼。

3 必须创新:摸索一条适合学情的智趣之路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起点,更是学生持续学习的动力所在。不论是《师说》中的两者兼顾还是《赤壁赋》的各有侧重,相信学生的兴趣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图片音乐的浅层次刺激,更多的是一种实惠教育,能力教育。从人文情怀上读一系列的山水至理美文是种享受,从工具性能力提升也是一种追求。这就是一种智趣相合的体现。

可是学生的实际情况又不我们所预想的那样简单,我就在新一届的高一新生阅读交流中听到过学生反映:语文课变得很简单,少了深度,少了趣味,多了一点思考,更多了一种困惑,学了这么多考试却不能考好。我想这也是我们必须去面对的另一个考验:高考应试要求的影响。平时的强调、平时的测试中学生并未体会到成功,反多了一些迷惘;而正经的高考过后,总后悔没有多钻研书本。

第4篇:赤壁赋教案范文

一、苦中自作乐与宦海浮沉的悲恐的矛盾

被贬黄州的苏轼,精神上是寂寞的,由于本身属于戴罪之身,安全上毫无保障。而他在生活上也十分拮据,他所担任的团练副使仅是个八品小官,俸禄微薄,生活窘迫,不足以养家。后来在友人马梦德的帮助下,苏轼请得东坡荒地,开始过起了开荒种地,自耕自食的农夫生活。生活虽然清贫,他却苦中自作乐,尽情地享受着耕种之乐、建房之乐、游玩之乐、饮食之乐。“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便是他的苦中自作乐心情的集中体现,暂时的乐让他忘却了内心的烦忧。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到千夫所指,尤其是他一向认为的朋友也在背后捅了他一刀,让他明白了宦海和人心的险恶,而每当想到这一切,每每让苏轼心有余悸,不寒而栗,“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正是这种“高处不胜寒”的心态的集中体现。

即使苦中自作乐,但宦海沉浮悲恐的阴影却一直萦绕于苏轼的心头,构成了苏轼黄州时精神世界的第一组矛盾。

二、心忧天下积极进取与壮志难酬的矛盾

m遭贬谪,但苏轼从未忘报国之心,“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从字面意义看,从《前赤壁赋》的“七月之秋,壬戌既望”到“是岁十月之望”,期间仅仅过了数月,由于秋冬季节的自然变化,江山景色已经变得不复相认了。其实,这里面是大有深意的。据毕沅《续资治通鉴》记载,元丰五年(1082)九、十月间,宋神宗在西部发动的开疆拓土的战争惨遭失败。统帅徐禧在横山修建永乐城,刚竣工,西夏大军便兵临城下,切断水源,城中将士“渴死大半”,城池陷落,守城宋军全军覆没,死者大约六十万人。宋神宗本人也抑郁而终,宋王朝从此走下坡路。虽然被贬,然而苏轼却始终心忧天下,这也是“江山不可复识”的真正寓意。

“予乃摄衣而上,履f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f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苏轼不畏艰险,独自一人努力攀援的外在行动正是其积极进取的内心的一种象征,而“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正是其力求摆托困境、勇于探索新路的具体反映。

虽然心忧天下积极进取,但被贬的阴影始终笼罩在心头,壮志难酬的愤懑始终挥之不去,“划然长啸”,“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正集中表现出他极力想宣泄内心情感而不得的矛盾。

三、本我、自我、超我矛盾的对立与统一

《后赤壁赋》体现出苏轼的内心世界中弗洛伊德所说的本我、自我、超我的矛盾。本我,是一个官场备受打击、心灰意冷、寻求出世的苏轼,“凛乎其不可留也”,体现其对于官场由衷的恐惧;自我,则是一个受儒家思想影响,苦中作乐、积极进取、胸怀天下、讲求入仕的苏轼;而超我则是一个深受佛家、道家思想影响的超然而旷达的苏轼。不管是《前赤壁赋》还是《后赤壁赋》皆如此,本我是一个“愀然”、 “悄然而悲,肃然而恐”的苏轼,自我是一个“饮酒乐甚”“摄衣而上,履f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f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的苏轼,苏轼入睡梦道士,道士也罢,鹤也罢,苏子即为鹤、道士,鹤、道士亦为苏子,超我则是一个深受佛家、道家思想影响的欲“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化鹤梦道士的超然而旷达的苏轼。

其中的“予”、“客”正代表着苏轼的自我、本我,“盖二客不能从焉”,正体现了本我与自我的矛盾。弗洛伊德认为,只有三个“我”和睦相处,保持平衡,人才会健康发展。苏轼广泛地吸收了儒佛道三种思想为其所用,很好地平衡了本我和自我的矛盾,建立了自己独特的旷达而超然的人生观,铸就了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这也是千百年来苏轼最为后来历代文人所景仰的最根本原因。

第5篇:赤壁赋教案范文

关键词:阅读;写作

很多人说写作是没有捷径的。因为要想把作文写好,无非是多看多写。真的是这样吗?事实上,很多同学对此表现出相当的困惑,甚至进入了一种阅读的误区。确实有的同学看了很多书,也写了很多的文字,但作文的功底并不见长。显然,这两者没有一种因果关系;但是写得好的同学往往确是看了很多书,也写了很多的文字。显然,这两者是有一定的关联性的。阅读能够提高学生们的文化素养,更为重要的是,阅读能够拓宽小学生们的思维,潜移默化地培养其人文方面的培养。因此,加强语文阅读教学,不但能够提升语文教学的成效,而且对于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将产生极为深远之影响。所以,语文阅读教学理所当然应当得到更多的重视。

同样是看书,作文写的好的跟作文写不好的差别究竟在哪里?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两者,我们或许会找出答案。作文写的不好的同学,看书往往更在意书里的内容、情节,他们把看的量当成了目标;作文写的好的同学,看书时往往更追究一种情感的体验,思维的碰撞,量不是他们的目的,他们的目的在于思。

打个比方,同样是旅游,有的人喜欢走马观花,重在看,仅仅用眼睛去扫描,其内心有个想法就是我到过这个地,“某某某到此一游”,仅此而已;有的人在看景的时候,重在思,眼睛仅仅是一种媒介,将景物扫描到脑子里,动用大脑的储备――个人直接的或间接的体验,将某种感悟或者情绪,再投射到眼睛的景物上。

从这种角度来说,旅游跟我们的看书是一样的,就是有的人看书仅仅停在视网膜上,而有的人却能直达灵魂深处。

范仲淹未过登岳阳楼,仅仅阅了滕子京于信件中描绘的岳阳楼,便写下《岳阳楼记》的千古名篇。岳阳楼在范仲淹的笔下已然不仅仅只是一座建筑了,他把自己的人生体验,把自己的灵魂依附于这座楼上,因此他自然而然地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响!

坡跑了两趟赤壁,就写出了两篇千古流传的赤壁赋来了。赤壁依然是赤壁,为什么我们读出的味道却迥然不同呢?前赤壁赋我们读出了“逝者如斯夫”的豁达,因为他想通了,“我有才但没被朝廷重用,这没什么,曹孟德一世英雄,不是依然逃不开一个死字吗?人生苦短,我还是及时享乐吧”,一下子豁达开来;后赤壁赋我们却读出了“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的茫然。他纠结啊,“我是有才的,可朝廷凭什么不重用我呢?我现在被贬谪到这个破地方,何时才是个头啊!我的前途又在哪里呢!”苦啊!茫然啊!

为什么同样的地方我们读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呢?道理很简单,赤壁这个景事实上成了坡情感上的一个载体,或者说是他心灵的一种“投影”。

再说的浅显点,同样是下雨天,你心情很好的时候,你会觉得小雨很可爱,淅淅沥沥地下着,你甚至能想到“春雨润如酥”,一切都很美好;反之,你心情很糟糕,很郁闷,你会发现这小雨下得很烦,怎么下地没完没了呢?或许你还会想起那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所以,看书也是如此,不是说仅仅看书里的内容,我们要学会一种本领。学会跟作者的灵魂对话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就必须依赖我们的思维,我们调动起自己的直接的间接的生活体验,让自己的心灵跟作者对话。将自己的情绪,自己的感悟依附在书本之内,读出其中三味。

如此以来,我们每一次的阅读,事实上都是若干次的写作。只不过我们没有写在纸上,而是在自己的心灵里写作。久而久之,那个“出口成章,下笔千言”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不是说你背会了几百首唐诗,你就成诗人了,这肯定不行。重点是在“熟”字上,“熟”就是“深思熟虑”,是指培养一种思维。事实上,当我们读每一个文本,我们会发现,作者其实都是在将自己的直接生活体验或间接体验(别人的人生体验)不断抽离出一个又一个的概念或观点,感悟或情绪,再投射到事、物、景等上面。

这种感悟我们同样也可以“投影”到其他事情上,比如烧菜,如果我们一股脑把所有材料倒入锅内一顿乱炒,我们就不能做出一盘佳肴;相反,妈妈告诉我,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先放什么材料,再放什么材料,先慢火后猛火等等,我们就整出了一盘佳肴。同样可以证明这种感悟。

我们也把这种感悟“投影”到物上,蚂蚁们碰到一块大大的面包,他们围着面包团团乱转,很快达成一种共识,开始分解大面包,一小块一小块地运送着,很快,大面包不见了,蚂蚁们成功了。于是,这个感悟同样可以让“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得很久以前我看到一群小蚂蚁搬面包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

你看,我们阅读这篇课文,不是可以延伸出属于自己的很多篇作文吗?

第6篇:赤壁赋教案范文

做了几十年餐饮,大小酒宴见得多了,酒香也闻得多了,每逢这样的场合,必然要跟亲朋好友把酒言欢,久而久之,各种名酒也品尝得不少,其中对浓香型白酒尤为适意。而在浓香型白酒中,自己多年来的喜爱,当属泸州老窖。

个人以为,饮老窖其实是很有讲究的。首先要看场合。在我看来,老窖最适合两三好友对饮,而非群饮。这样你所品味到的,不止是它那四处弥漫的浓郁酒香,还有它那积淀颇为深厚的文化。

正因为看惯了推杯换盏、斛光交错的场合,因此更喜欢在暮春或初夏的黄昏时分,离开人声鼎沸的酒楼,约上两三好友,带上两瓶老窖直奔长江边的渔船,就着一条上好的长江鱼,在月白风清之下,缓缓小酌之间直抒胸臆。

我们常常边饮边谈,怡然自得。这时,白天的暑气刚刚退去,江上清风微凉,两岸灯火辉煌,一杯老窖下肚,便觉得积攒许久的商场郁气被酒气冲散,随着滔滔江水远去……

酒过三巡,好友会指着一艘经过的游轮说:“你看这‘江上明月’,水上清风,倒也很有几分古人的意境啊!”我循着他指的方向望去,一条游轮正在江心游弋而过,船顶“江上明月”四个霓虹灯大字正闪闪发亮,不由失笑。

自古以来,很多中国文人饮酒都与水有关,与船有关。白居易正是在浔阳江头的客船上宴请送人,才碰见了那个弹得一手好琵琶的教坊女子,写下了传诵千古的《琵琶行》。再如杜牧,在江上碰到个朋友,索性就把船停了下来,路也不赶了,要来个“故国归人酒一杯,暂停兰棹共徘徊”。

第7篇:赤壁赋教案范文

对我来说,将一首激昂豪迈饱含感情的宋词和新课标教学完美结合确实是一个挑战。重教《念奴娇 赤壁怀古》,我更想将老课文讲出新意和深意,带动学生走进东坡复杂的心灵世界。

收获之一:在教学过程中,以诵读法贯穿课堂。整节课我共用八次不同人不同范围的诵读,并且在诵读之后都有学生对诵读者进行点评,在初步感知时,要求读准字音;在赏析景物时,边赏析,边试读,力求体味苏轼豪放词中景物描写所蕴涵的壮阔美,然后同学齐读,要求读出气势;在分析形象时,男女同学分别读,体味诗人苦闷、郁愤和不平与乐观、旷达和自信之情的激荡起伏。最后,学生归纳苏词风格体现,总结豪放词的特点,水到渠成,他们已经真正走入了诗歌、走近了苏轼。

收获之二:在教学过程中,突显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在导学案的设计上,抓重点,重合作,问题的设计有梯度。本课导学案共四部分:全体自学部分,课前自我完成部分,课前小组完成部分,课上探究部分。四个部分环环相扣,除了自学完成的之外,课前小组完成的部分留做学生课上分组展示的环节,具体展示哪道题由课代表上课前抽签产生。课上探究部分成为课中讨论的部分,也能充分展现学生个人的语文素养的思辨能力。

在课堂进行时,导学案的检查、小组内部的展示和补充充分体现了小组间的竞争与合作,小组加分、个人加分更激起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使课堂气氛活而不乱。课上探究的问题设计,让学生既打开了思考的闸门,更能让他们各抒己见,进而使整个课堂呈现开放自主的状态。如就苏轼为何独爱周瑜这一问题,我设计了以“苏轼,我想对你说”为开头这个问题,对苏轼的人生经历写一段话,让学生更透彻了解苏轼。在挖掘人物形象时,提到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学生说的都是较肤浅的现象而没有注意到本质,所以我总结一副对联“情场、官场、战场,场场得意(周瑜);惠州、黄州、儋州,州州失意(苏轼)”,学生在此基础上自然就理解了苏轼对于年轻有为的周瑜的羡慕和崇拜,对自己生不逢时、老而无成的感慨。

收获之三:教师言不在多,知识点拔高屋建瓴。相比较学生而言,教师要有高度有深度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在分析“人生如梦”句时,学生对于苏轼思想的了解不够清晰,我就用副板书在前面分三行写下:儒――出世;道――入世;佛――超世。当学生看到了苏轼同时拥有的几种复杂的思想之后,便会释然,之后我再点拨,说苏轼是一位无可救药的乐天派,豪放豁达是他人生思想的主线。这样,教学重点也迎刃而解。在理解豪放词风上,我又及时引用“学士词,需关西大汉……”之语,让学生再次走入情境,走进诗歌,放声朗读,诗的意境也就呼之欲出。

收获之四:诗歌教学就应该诗意设计,课堂把握收放自如,导入无痕,气氛和谐轻松。

导入时,我听到学生们齐声悦耳的诵读,心里为之一震,于是,我开口问道:“你知道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是什么吗?”学生说什么的都有,我强调,是大家的读书声,学生们就很兴奋。然后请学生齐读。中间让学生背诵《赤壁赋》中“惟江上之清风”段落,为了让学生能把《赤壁赋》和《念奴娇 赤壁怀古》相联系,把两篇课文的精神内涵融入到一起,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苏轼情怀,激发学生对意义人生的探求愿望,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我也有了自己对本词的新的感悟,言传身教,引领学生有更高层次的追求与感悟。

本节课,尽管我的设计力求完美,但实施过程还是有一些需要改进和提高之处。

不足之一:过多考虑教学模式的完整性,而使自己发挥的空间受到了一定限制。

不足之二:课堂问题的预设性太强,本来语文课堂就应该是情之所至,学生思想的火花燃起之后就要让他们去表达。

第8篇:赤壁赋教案范文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于漪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这好比音乐家定好了第一个音,才能找准音乐的调一样,上课前的“定调”尤其重要。因此,“导入新课”在课堂教学组织结构中就占有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教师在教学文言文时,要根据文言文的特点、内容,精心设计和选择有效课堂教学活动的切入点,提高“导入新课”的艺术性,激起学生探究的强烈欲望和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下面笔者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所选编的文言文为例,谈一谈文言文教学的激趣导入艺术。

一、故事激趣

【案例】《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导入

孙子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兵法的最高境界。

故事1:毛遂以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楚王与平原君缔约联合抗秦。

故事2:在威风凛凛的秦王朝堂,蔺相如凭三寸不烂之舌,揭穿秦王夺璧的阴谋,完璧归赵。

故事3:在唇枪舌剑面前,诸葛亮以三寸不烂之舌折服东吴的群儒,使孙刘迅速结盟。

在剑拔弩张的敌对情势下,烛之武如何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而且还派兵保护郑国的呢?让我们走进《烛之武退秦师》,领略他的大智大勇。

二、歌曲激趣

【案例】《苏武牧羊》的教学导入

欣赏民歌《苏武牧羊》:“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

“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民歌唱得好,一个人的品性就是在艰难困苦中磨练出来的,越是磨难就越显英雄本色。让我们心怀敬意走近“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大汉英雄苏武。

三、诗歌激趣

【案例】《鸿门宴》的教学导入

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曾经威名远扬,所向披靡,巨鹿之战中演绎战争史上经典破釜沉舟的西楚霸王项羽,最终陷入十面埋伏,面对滔滔乌江水洒泪悲歌“奈若何”。刘邦出身市井最终却能打败项羽,“守四方”。人们都说性格决定命运,项羽的性格弱点导致其在鸿门宴上一失足酿成了垓下之围、霸王别姬、自刎乌江的千古遗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名篇《鸿门宴》。

四、名言激趣

【案例】《赤壁赋》的教学导入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这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点。政治上失意彷徨,精神上孤独苦闷,但是生性旷达的诗人在老庄佛禅和山水之乐中求得解脱。余秋雨的散文 《坡突围》讲述了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坡”,“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让我们共同走进苏轼充满哲学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千古名篇《赤壁赋》。

五、对联激趣

【案例】《陈情表》的教学导入

宋代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说:“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由此可知,《陈情表》乃写孝的“至情至性第一文”。预习本文后,你认为下面的对联拟得好吗?

1.陈情一表真名世,忠孝二字感君心

2.陈真情字字催人泪下,表忠孝句句感君肺腑

3.零丁孤苦祖母抚养恩似海深,人命危浅李密尽孝情比天高

六、情境激趣

【案例】《兰亭集序》的教学导入

(多媒体影片展示书法作品《兰亭集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书中极品。全文324个字,个个笔墨酣畅,后人评其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天下行书第一”。据历史记载,唐太宗千方百计搜觅真迹,并日夜赏玩临摹之,以至形成了宫廷上下竞相临书的盛况。唐太宗驾崩后,此真迹又作为殉葬品埋入地下,后来此墓被盗,真迹永远失踪,成为千古憾事。我们现在所见的是唐代摹本。《兰亭集序》又是文中上品。这篇序是王羲之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次聚会后,雅兴大发之际一挥而就的。今天,我们就一起到这个名篇中品一品1600年前的美景、雅事、幽情。

七、悬念激趣

【案例】《荆轲刺秦王》的教学导入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听到荆轲这一慷慨悲歌,我们仿佛穿越历史来到了战国时,目睹了燕太子及宾客皆白衣冠,与荆轲在易水边诀别。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壮士心怀此去不复还的悲壮,踏上了只身刺秦王的征程。大家想知道力孤势单的燕国刺客与力大势强的秦王这场实力悬殊的的较量是怎样展开的吗?想知道图穷匕见这个惊心动魄的故事的结局吗?那就让我们走进两千年前的秦国,走进这一剑拔弩张、步步惊心的历史斗争场面去吧!

第9篇:赤壁赋教案范文

【举案说法】

《赤壁》是九年级教材中的传统佳篇,以此为例具体说明。

赤 壁①

[唐]杜 牧

折戟②沉沙铁未销③,自将磨洗认前朝④。

东风不与周郎便⑤,铜雀⑥春深锁二乔⑦。

[注释]①赤壁:地名,在今湖北省。这是一首即物兴感的咏史诗。一把深埋在泥沙里的断戟,虽然历时久远,但并未完全锈蚀。我把它捡起来磨洗干净,还能认出是三国赤壁之战的遗物。如果不是东风帮助周瑜获得火烧曹军的胜利,恐怕吴国的国色大乔、小乔就要被幽禁在曹操的铜雀台上了。②折戟:指残破的戟(兵器)。③销:锈蚀。④前朝:以前的时代。⑤周郎:吴国的年青将领周瑜。⑥铜雀:即铜雀台。⑦二乔:乔公二女,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

第一个环节是借助注释,初明诗意。学读注释,十分重要。细读此诗的注释,就知道这是诗人从亲自拾到的前朝遗物——一把深埋在地下的尚未销蚀的折断的戟,而联想到三国时的赤壁之战,当时周瑜巧趁东南风,妙用“火攻”,烧毁了曹操的战舰,曹军因此大败。假如不是东南风被周瑜巧妙利用,那么孙吴就会被曹操所剿灭,“二乔”也必将被俘虏到铜雀台(曹操晚年享乐的地方,他的姬妾歌姬均在此台中)去了。借助注释,弄清词义和典故,初步作字面上的理解,这还只是表面肤浅的认知。

第二个环节是弄清背景,深入剖析。古诗词一般常含“伤古怀今”之意。因此,要真正读懂一首诗,不但要弄清楚诗中的词义和典故,有时还要了解作者所生活的年代、生平以及写作背景。杜牧为什么要作“东风不与周郎便”的假设呢?这恐怕与其熟知兵法,自负能文善武,直叹自己没有兵权的现实大有关系,作者在此是借古代之事来宣泄自己心中的不平,以此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

第三个环节是研习修辞,品味赏析。诗歌,贵在形象思维,美在含蓄委婉。它往往采取比喻、象征……等艺术手法来表情达意。因此,在弄懂了诗歌情意的基础上,还要赏析它的表现特色。《赤壁》的末尾一句就是通过典型的人物“二乔”来形象地比喻“吴亡”,这就是一种象征的手法,极富有含蓄委婉之美。除此之外,一些古典诗歌还常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比如夸张,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对偶,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拟人,杜牧《赠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双关,刘禹锡《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等。

另外,还要注重储备知识,合理鉴赏。古诗词鉴赏必须具备相关的知识储备,一定要说“行话”。比如“意象”就是诗歌鉴赏中尤为重要的概念。什么是意象呢?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客观事物经过诗人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是一种赋予更多的主观色彩,迥异于生活原生态而又能为人所感知的艺术形象。比如“月亮”,极易引发诗人的离愁别恨和思乡之愁,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是借“明月”表达思乡之情,李煜《虞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表达出作者亡国之痛,白居易《望月有感》“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描绘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再如“柳”,古人常借“留”之谐音,以折柳表惜别,以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送别》:“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言尽而意无穷。明了一些意象知识,鉴赏意象类问题自然也就游刃有余了。

【考案解析】

请看四川成都市2011年中考诗歌鉴赏题:

[唐]郑 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①高。

[注释]①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

(1)这首诗用“露湿秋香满池岸”来描写在秋天早晨开放的景象,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发挥想象,把该诗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2)结合全诗,对“由来不羡瓦松高”一句进行简要赏析。

[解析]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咏菊,通篇不着一菊字,但句句均未离开菊,从菊的貌不惊人,写到人们爱菊,进而写的高尚品格,点出咏菊的主旨。这首咏菊诗托物言志,用象征手法写出了菊的高洁气质和高尚品格。

[译文]公子王孙啊莫要把菊同蓬蒿相提并论,重阳节人们采撷枝枝插戴于鬓上。秋晨饱含露水湿润晶莹,缕缕幽香飘满池岸,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高洁、清幽,把它的芳香毫不吝惜地献给人们,从不羡慕虽踞高位却毫无用处的瓦松。

[答案](1)沾满晨露的丛丛秀菊湿润晶莹,含露绽放,散发出缕缕幽香,飘满了水池岸边。(想象合理,描写形象,能再现诗句所描写的画面即可计分,否则酌情扣分)(2)示例l:诗人采用对比手法,将与瓦松作比,突出表现了虽生长在低洼之处却高洁、清幽,把它的芳香毫不吝惜地献给了人们的品质。示例2:诗人采用拟人的手法,将人格化,用“不羡”更形象地表现出不慕高位、不慕荣利的品质。

【考案练兵】

(浙江杭州市2011年中考题)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2)两题:

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 楼台深翠微。

(1)“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作简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