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赤壁白马篇范文

赤壁白马篇精选(九篇)

第1篇:赤壁白马篇范文

时光匆匆流逝,绵延成浩瀚无垠的长河。当我——一个后来者泛舟溯流而上,那些远去的历史,就在它的沿岸,画卷一样缓缓的展开,我看到了烙印着志士的行迹,聆听到了洋溢着仁人的欢笑,回荡着智者的歌咏,令我心驰神往……

倾听苏武

挥一挥羊鞭,锦帽貂裘,他将其扔进云霄深处。弄一支秃笔,矮纸斜行。他镌刻出对大汉最深切的眷顾。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赤胆忠心;站在忘却与铭记之间,站在逸豫与忧劳之间,他选择了忘却富贵,选择了铭记忠心,给人性涂上最浓重的一笔。擎一支旌节,他怀抱汉匈和睦的夙望,奔走于茫茫大漠。扶一阵驼铃,他阔别了长安的歌舞升平,游荡于寒沙哀草。他要用挺直的脊梁,架起横亘天山,沟通中原的飞虹。

好一个苏武,千千万万像苏武的英雄豪杰,他们的铮铮傲骨敲响了千秋的绝唱,敲醒了酣然入睡的同胞,敲劲了巍巍青山惊天劲地。一个苏武谱写出了一部历史篇章而千万苏武则奏成千载颂歌!

在那我听出了苏武的赤胆忠心。

倾听李白

在六朝金粉,隋代笙歌江聚而生的大唐盛世,李白是一个传奇。他胸怀大志,脚踏长安,在天子脚下写下了属于他的那份传奇,“酒入愁肠,三分啸成剑气,七成化作月光绣口一吐,便是大半个盛唐”,他无奈的书写着“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大唐宫廷艳曲,终于有一天,火山喷涌而起,“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又甩袖而去,散发弄舟,留下一个亘古流传的神话。李白是诗仙,是绝世骄人。

曾经因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情系千载。因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而感动。因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

直挂云帆济沧海”而坚强。

在那我听出了李白的桀骜不逊。

倾听苏东坡

才华盖世的他,胸怀大志,饱沾浓墨,在文学路上应一帆风顺,却屡次碰壁;当权者的刁蛮无理,朋友们的勾心斗角,一次绝好的机遇,上苍吧他推到赤壁古的战场。远离尘世喧嚣,远离勾心斗角,远离卑躬屈膝。在那,显现了他的男儿本色,英雄气概。在那,让他感受江山的壮丽,聆听波涛的雄浑。在那,他的灵魂在升华,他的高度在升华。他不服!我则为他感到不幸!

在那我听出了苏东坡的豪迈旷达。

上下五千年,万卷名篇,承载着多少旷世名人。相隔两岸,愿我们亿万同胞同时泛舟西行,扑朔他们的精华之所在。倾听他们的传奇之

倾听旷世名名人

时光匆匆流逝,绵延成浩瀚无垠的长河。当我——一个后来者泛舟溯流而上,那些远去的历史,就在它的沿岸,画卷一样缓缓的展开,我看到了烙印着志士的行迹,聆听到了洋溢着仁人的欢笑,回荡着智者的歌咏,令我心驰神往……

倾听苏武

挥一挥羊鞭,锦帽貂裘,他将其扔进云霄深处。弄一支秃笔,矮纸斜行。他镌刻出对大汉最深切的眷顾。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赤胆忠心;站在忘却与铭记之间,站在逸豫与忧劳之间,他选择了忘却富贵,选择了铭记忠心,给人性涂上最浓重的一笔。擎一支旌节,他怀抱汉匈和睦的夙望,奔走于茫茫大漠。扶一阵驼铃,他阔别了长安的歌舞升平,游荡于寒沙哀草。他要用挺直的脊梁,架起横亘天山,沟通中原的飞虹。

好一个苏武,千千万万像苏武的英雄豪杰,他们的铮铮傲骨敲响了千秋的绝唱,敲醒了酣然入睡的同胞,敲劲了巍巍青山惊天劲地。一个苏武谱写出了一部历史篇章而千万苏武则奏成千载颂歌!

在那我听出了苏武的赤胆忠心。

倾听李白

在六朝金粉,隋代笙歌江聚而生的大唐盛世,李白是一个传奇。他胸怀大志,脚踏长安,在天子脚下写下了属于他的那份传奇,“酒入愁肠,三分啸成剑气,七成化作月光绣口一吐,便是大半个盛唐”,他无奈的书写着“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大唐宫廷艳曲,终于有一天,火山喷涌而起,“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又甩袖而去,散发弄舟,留下一个亘古流传的神话。李白是诗仙,是绝世骄人。

曾经因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情系千载。因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而感动。因李白疾呼“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而敬畏。因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而振奋。因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

直挂云帆济沧海”而坚强。

在那我听出了李白的桀骜不逊。

倾听苏东坡

大江咆哮,滚滚滔滔,向东流逝。一堆堆雪浪,翻卷跳跃,如万马奔腾,赤壁岩下,他指点江山,气势豪迈,他思遐千载,愁思飘絮,他举酒放歌,凭吊英雄,面对浩浩汤汤水,他喟然长叹,才华横世。

才华盖世的他,胸怀大志,饱沾浓墨,在文学路上应一帆风顺,却屡次碰壁;当权者的刁蛮无理,朋友们的勾心斗角,一次绝好的机遇,上苍吧他推到赤壁古的战场。远离尘世喧嚣,远离勾心斗角,远离卑躬屈膝。在那,显现了他的男儿本色,英雄气概。在那,让他感受江山的壮丽,聆听波涛的雄浑。在那,他的灵魂在升华,他的高度在升华。他不服!我则为他感到不幸!

第2篇:赤壁白马篇范文

赤壁闻名,盖因烧得十万曹军鬼哭狼嚎继而形成魏、蜀、吴三足鼎立局面的赤壁之战,但此役发生地至今争论不休,仅湖北就有五处之多,学术界多从蒲圻说,即今天的赤壁市。而黄州赤壁能声名鹊起,靠的是宋元丰二年遭“乌台诗案”政治迫害被贬该地的诗文书画杂家苏轼。

若用文学眼光观照,苏轼当推旷世奇才,但文人的孤傲恰恰是从政者的软肋。他先反对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的激进变法,后反对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全盘废除新法,最后成了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新党得势被贬黄州,旧党掌权又再贬海南岛惠州和儋州。宋元符三年,六十五岁的苏轼在孤岛熬到第六个年头时,东京汴梁的浩荡隆恩终于乍现了曙色,但遇赦北归的他,还没来得及享受一天安生日子就死在了半路常州。论仕途,苏轼一生几起几落,事业未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去世前的自题画像,是对宦海生涯的自嘲,也点出了在文学上一次次登峰造极的风水宝地。仅在黄州,苏轼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诸多散文诗词名篇。其实,黄州赤壁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却因了名人效应,注定这里将同驴友、文友们混个脸熟。也许是表彰苏轼“以假乱真”之功吧,清康熙末年,此地更名为“东坡赤壁”。我作为东坡先生的“粉丝”,到了黄冈岂能不与他合影?说不定还可以沾点文气呢!

最能沾东坡先生文气的当然不是我,而是拥有苏家血统的后裔。巧的是,当时黄冈正在举行首届东坡文化旅游节,他的一个在当代书画界有些影响的三十几代孙也赶来捧场,在挹爽楼搞起了书画展,即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来到挹爽楼,但见一位须髯飘飘的准老人,正目不旁视坐于案前品茶,第一感觉告诉我,他就是秉承苏家衣钵的那位艺术家!老先生的书画横横竖竖挂了三大间,可惜我对美术反应迟钝,走马观花之后没什么艺术感觉,倒嗅出了一股酸腐的市侩味。你看,书画展最显眼位置亮出的不是苏衣钵的得意之作,而是他与政要名流交好的留影,这着实比他的三十几辈爷精于世故了。试想当年,东坡先生要有半个类似心眼,也不至于在新旧两党的夹缝中求生,以致落得数贬异地、客死他乡。不过事物总是辨证的,果真官场得意,也许东坡先生的塑像就没有六米高了。

给子孙多留点什么,已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并鼓动着国人去为后代抛头颅洒热血,水往低处流嘛。譬如苏轼的后嗣们,有官相的可掌一方大印,那叫世宦;有艺赋的可舞文弄墨,那叫家学;再不济去开一家“东坡肉”专卖店,那叫祖传。放眼古今,借祖宗图名捞利不乏其人,谁叫咱中国人吃那一套呢?恃才傲世的诗仙李白,年轻时虽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却不愿走凡夫俗子科举功名之路,他从二十多岁就坚持不懈地给中央领导写自荐信,四十二岁的他真的被幸运之神拉上了直升飞机,诏入长安成了唐玄宗的文娱搭档。好个李白,不但工于诗赋,自荐信也写得风生水起,但后人终究看出了眉目,这哥儿们每信必称是西凉时期凉武昭王李的第九世孙,而李的第十一世孙就是唐玄宗李隆基,既然李白攀上了皇室宗亲这杆高枝,忽悠的成功几率怎不陡增?由是观之,今人争诸葛躬耕所争昭君落葬地争考妣名分,甚至嫌祖宗太过单薄再拉虎皮垫一层,都无可厚非。当然,也有不打祖宗牌的,如本属爱新觉罗皇家血统的启功先生,对欲抬举他一把、有意在收信人栏写上“爱新觉罗・启功收”的写信人,毫不客气地以“查无此人”退信。启功先生属当今多领域的集大成者,但其深厚造诣不是靠什么背景炒作出来的。其实,搞文学也好,弄艺术也好,做学问也好,凭的是作品说话,凭的是成果说话,祖宗帮不上忙,政界名流最多是捧捧场子。

如今,我的文凭完成了升级,虽是一件光亮的外衣,却不能给我丝毫热量,就像与东坡先生的那张合影,仅作“到此一游”的纪念而已。

第3篇:赤壁白马篇范文

从张艺谋的《英雄》开始,中国电影便开启了一个沸沸扬扬的大片时代。为了取得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双保险,这些影片的制片方不约而同地采用了一种最为稳妥的“华语古装动作大片”的模式,内地与港台黄金班底联合制作,古装+动作+国际明星的组合,让这些古装大片尽管总是引得议论纷纷,却总算是让更多的观众走进了电影院。吴宇森的《赤壁》以空前的投资,超强的阵容,经历漫长的制作周期而隆重登场,堪称是这种古装大片模式的登峰之作。

 

《赤壁》源于吴宇森多年来的一个三国梦想,他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标志孙刘曹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的赤壁之战作为影片的故事主体,体现出导演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迷恋。电影《赤壁》在《三国演义》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的改动,影片没有完全遵循小说的线索来展开故事,而是力图向观众复现出一个古典诗词中描述的那种荡气回肠又令人叹惋的英雄豪杰时代。影片开始即反复用一把锈蚀的剑逐渐复原的特写镜头,以视觉化的方式传达出“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的意境。可以说,电影《赤壁》是寄托了导演吴宇森个人信念的三国,是理想化的三国,浪漫化的三国。为了实现这种个人的情怀,导演吴宇森在电影里削弱了权谋的成分,避免了《三国演义》中倾向性明显的人物褒贬,大胆地把周瑜作为主人公来塑造,突出其“雄姿英发”的一面,还原出了词中“三国周郎赤壁”的风貌。影片在主题与风格上,延续了吴宇森电影对于情与义的追求,剧中的人物都不是为了利益而战,而是全为情义、道义。吴宇森的电影虽然充斥暴力元素,但他却喜欢在影片中用弱小的儿童、圣洁的白鸽和暴力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他宽厚的人文胸怀。在《赤壁》中,影片在开头简短地交待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情节之后,便从刘玄德携民渡江、赵子龙单骑救主开始切入正题,将保护弱小者的情节开篇即展现给观众。而《三国演义》中一些表现出人物性格和行为复杂性的内容,比如刘备摔阿斗以笼络人心的疑似虚伪举动,则被导演坚决地舍弃了。

 

《赤壁》与吴宇森过去作品最大的不同,在于该片是一部史诗格局的宏大叙事作品,而过去的吴宇森电影则多为几个人物之间的小故事,《赤壁》完成了他从小故事到大故事的转变,这相比他过去仅仅在类型与风格上的变化,是一种叙事的转变。

 

然而在这样的一部商业巨制中,作者的痕迹却不可避免地被抹平了。影片的战斗场面固然格外写实,但和《投名状》等影片相比却并没有太多特别之处,当成吨的血浆洒进千军万马之后,反倒不如当年小马哥冲进包间枪弹横飞时的场面令人震撼。周瑜和诸葛亮的对手戏,虽然也一如既往地表达出了男人之间既敌又友的惺惺相惜,却因为影片的人物繁杂和线索众多而没有给观众以特别的印象。而在吴宇森过去的作品,如《喋血双雄》等影片中,因为故事紧凑而集中,人物的对手戏均表现得十分精彩,通过一些小的细节便将人物性格凸显出来,令人久久不能释怀。而在这样一部大格局、大场面的影片中,由于大量的场面和动作戏控制了影片的节奏,使得一些用于刻画人物性格的细节反而有些矫情。比如诸葛亮给母马接生等情节,显得刻意而游离于剧情。而吴宇森过去影片中那唯美的鸽子也几乎沦为了道具,如果不是抱着轻松调侃的心态去欣赏的话,给鸽子洗澡等情节也差不多是续貂之笔了。

 

为什么一部集合了如此之多明星大腕、班底如此之强、耗资如此之大的电影仍然难以做到尽善尽美?我们不得不回过头来对这种古装大片的模式重新审视。笔者曾去过该片的拍摄现场,真切感受到了拍摄一部商业巨制的不易,真可谓“此电影非彼电影”也。单是剧组的车辆、食宿等都需有专门的团队负责管理,剧组在外景地已经不像是一个临时性的队伍,而更像一个常驻部队一样安营扎寨。一部中小成本的电影,一两个月便可拍完,无论是人员还是拍摄过程,都十分集中而紧凑。而如此的一部巨片,犹如一架巨型的机器,有无数个部件在日夜为此运转。这样的一种制作方式下,除去拍摄的艰苦不说,单是各个部门的统一调度和协调都十分困难。中国的商业大片毕竟才起步几年,在经验和人才等方面的积累还都有限,能不出纰漏已是不易,想要和好莱坞一样熟练地将所有的环节牢牢把握,还尚需时日。因此我们便可以理解《英雄》的苍白,《十面埋伏》的虚假,《无极》的荒诞和《夜宴》的爆笑。相对而言,在商业环境中锤炼已久的香港导演在这方面则要稍好些,但即便如此,《投名状》中依然有徐静蕾饰演的村妇莫名突兀地端坐在村头的不和谐画面。《赤壁》的出现,无疑标志着中国电影在投资上已经赶上了好莱坞的规模,然而在整体的把握上,我们是否真的可与好莱坞抗衡呢?别的不说,仅从编剧角度来看,中国目前还远没有形成好莱坞那样专业的编剧团队,没有那种能专门针对诸如笑料、动作等元素进行分门别类写作的职业编剧。国内的电影剧本迄今为止大多还都是个人创作,或者是多个编剧的轮番轰炸,在经过无数次的修改之后,剧本的整体把控便难上加难。《赤壁》的剧情虽然没有明显的疏漏和令人费解之处,叙事铺排也算较有章法,但一些在前几部古装大片中所存在的问题,依然在这部影片中存在着。就拿对白来说,目前所谓的著名编剧们显然对中国传统文化很有兴趣,但因为文言文在日常生活中的缺失,使得他们在对白中糅入文言时异常生硬。我们还记得《夜宴》中演员张口而出的“一舞剑器动四方,表演确是我所长”这种将唐诗与大白话糅在一起、并且还能押韵的怪异对白,只能让观众感到可笑。也许是为了保险起见,《赤壁》这次索性是以白话为主,但又矫枉过正,很多时髦的现代语言同样引起了观众的多次笑场。士兵们不断高呼的“胜利,胜利!”,虽然可以理解为编剧的与时俱进,但仍然隐隐让人感到有些技穷的嫌疑。

在这样的一部鸿篇巨制中,对于表演的控制也成为一大难题,因为考虑到市场的需要,古装大片通常要集合港台和内地一线的明星,甚至日韩的演员来助阵。这种不同地区的演员在表演风格上的差异屡屡使这些大片在角色塑造上难以形成统一的格调,且大牌明星身上固有的个人气质也使得对于角色的表现更多地偏向了演员自身的特点。

由于投资巨大,如今的古装大片均十分依赖电脑特技,对于这些大片来说,电脑特技的使用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赤壁》的大量水戏都在河北易县的安格庄水库拍摄完成,能把一个不起眼的水库拍成长江,确实显出现代高科技的神奇本领。然而毕竟电脑特技太费时费力,因此在影片上集中,我们只能看到寥寥数个表现赤壁与长江环境的镜头。而水库的感觉毕竟不同于长江,原本应该在影片中起到重要环境造型作用的长江地貌因为被电脑特技所取代而大打折扣。

在看过如此之多的古装大片之后,《赤壁》以创出多项纪录的大手笔再次给了我们强烈的震撼,《赤壁》的诞生,让每个关注中国电影的人都要去思索一个问题,这种古装大片的辉煌是真正的电影复兴,还只是一种挥霍式的膨胀发展?内地广阔的市场加上大牌导演的号召力,以豪华的阵容和超强的制作,在一定时间内虽仍然能够保证丰厚的利润,但这种模式能够持续多久,观众会不会出现审美疲劳?

第4篇:赤壁白马篇范文

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有胆识,谋董卓假献刀,东进平黄巾,西进接献帝,迁都许昌,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称霸之路;降张绣,破吕布,夜袭乌巢,官渡之战败袁绍,挥军南下取荆襄。赤壁一战,败走华容,退往中原。战马超,平定西凉,统一中国北方。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建立了三国鼎立中,国力最为强盛的——魏。

多少人曾骂你奸雄,汉贼!我说:你是名垂青史顶天立地的大英雄!你结束了中国北方近三十年的军阀割据,使中国北方人民得以安定,历史为你写下了光辉的一笔!

生子当如孙仲谋

孙权,选贤与能,承父兄基业,十八岁执掌江东,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曹操挥师南下,欲一统天下,你拒绝求和,任用周瑜,鲁肃以几万精兵火烧赤壁,大败曹军数十万,后承周瑜遗志,任用吕蒙暗袭荆州,又在危难之时重用陆逊,彝陵之战火烧刘备。在长江中下游发展农业,发展造船业,派卫温到达宝岛台湾,促进了海峡两岸的交往,建立了三国鼎立中造船航海业最为发达的——吴。

曹操在赤壁鏖战时曾赞扬你:“生子当如孙仲谋。”你任用贤才,历史也为你展现下了灿烂的一页!

神机妙算诸葛亮

诸葛孔明,盖世奇谋,三顾茅庐请出山,博望一火初立功,舌战群儒无人辩,火烧赤壁借东风。计取荆州献主公,三气周郎迎尚香,挥师西进取成都,大败曹军占汉中。拥立玄德继大统,先帝托孤白帝城,五月渡泸南平叛,六出祁山北伐魏,七擒七纵仁义先。巧设空城退仲达,上方谷烧司马军,五丈原上卧龙殒。你大力发展丝绸织业,使蜀锦畅销天下,开发中国大西南,加强和西南少数民族的交往,建立了三国鼎立中丝织业最为发达的——蜀。

第5篇:赤壁白马篇范文

关键词 《赤壁》;全球化;华语大片

2008年7月,闯荡好莱坞多年的吴宇森推出了他“向中国文化、向自我回归”的华语电影力作《赤壁》(上)。和他在香港拍摄的《英雄本色》系列以及在好莱坞拍摄的《变脸》、《风语者》所赢得的口碑不一样,《赤壁》上映之后,收获的是鲜花与口水的场面。但是不可否认,作为一部真正全球化语境下的大片,继《英雄》、《天地英雄》和《满城尽带黄金甲》之后,《赤壁》扛起了振兴华语电影的大旗。本文就《赤壁》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华语电影面临的选题困境

自从李安凭借《卧虎藏龙》成功地将中国武侠电影以及神秘东方文化推向世界之后,华语电影先后出现了诸如《英雄》、《天地英雄》、《无极》、《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投名状》等一系列大片。众所周知,这一部部华语电影试水“大片”之作,绝大多数均以“高开低走”告终,赢了票房却输了口碑。巨额投资、明星加盟、国际合作和商业运营,使得近10年华语大片模仿好莱坞的商业化运作模式已经日趋成熟,却可以看见拙劣的技巧和笨拙的故事情节不断引发观众的嘲笑。

究其原因,华语电影试图打破好莱坞大片垄断市场的局面,却一直游走在“大场面、大制作”的误区里,以至于悲剧不断上演,也催生了国内影迷和媒体的声讨。当国内观众一次次为《黑客帝国》、《指环王》、《加勒比海盗》以及《哈利・波特》等系列电影心甘情愿掏腰包去电影院奉献票房的时候,一些电影人只看到好莱坞大片华丽的场面和宏伟的叙事,迷失在电影外部结构的绚烂夺目,忽视掉电影艺术的本质,仅仅将电影作为工业而非艺术来对待。看到了电影和先进技术的结合给电影带来的影响,忽略了电影作为综合艺术应该吸取的其他艺术门类的优点,于是一大批故事结构粗糙叙事手法拙劣的追求视觉特效的大片应运而生。

民族电影工业的兴盛不仅仅在于技术方面的拓展,大量好莱坞特技的出现虽然给华语电影注入了新鲜血液,却丢掉了华语电影赖以生存的根本所在――文化内涵的挖掘。中国博大的传统文化有足够多的选题可供电影人选择加工。

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有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的神话故事,有屈原投江的浪漫主义,也有汉唐盛世的繁华,更有蒙古铁骑横扫欧亚的奇迹……可我们的电影人、电视人把目光仅仅局限在中国近代百年屈辱的历史和近代社会变迁这段仅仅属于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的很短小的一段,高密度的进行表现,却很少有人勇于选择历史中众多的选题进行展现。经过多年的历练,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等中国电影界执掌话语权的大师精英们,终于逐渐认识到国产大片差的不是场面的好看,而是文化内涵的缺失。于是,《满城尽带黄金甲》里,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个习惯用技术色彩营造华丽场面的张艺谋,悄悄地挖掘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话剧《雷雨》,并以此为蓝本讲述了一个在西方人眼中看来都觉得不可思议的混乱的宫廷内乱,从而也使观众开始更加理性地看待华语电影的选题问题。

《赤壁》无疑在题材的选择方面走出了华语大片很重要的一部,选择了历史故事乃至历史小说中家喻户晓的经典战役――“赤壁之战”作为影片的重要故事基础。仅仅这一选题足以使国内观众从之前的国产大片的滥觞中摆脱出来,充满期待心理去欣赏这部电影。选题的成功,使得吴宇森回归华语电影之作开始从一开始就成功了一半。而这样的题材就算放到全球化的语境中,仍然可以吸引观众的眼球,传统神秘的东方文化和谋权谋智的三国赤壁,再一次向世界展现了东方巨龙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再一次用影像诠释“历史”的恢宏与壮丽。

二、史诗题材的诗意化叙述

《赤壁》上映以来,不少评论家、历史学家、网友均对电影中涉及的史实、台词、人物个性提出了疑问甚至尖锐刻薄的批评,将其拿来和《三国演义》进行对比,甚至认为《赤壁》在歪曲历史。

然而,如北大李道新教授所说,随着历史决定论的破产,“历史”本身,作为一个“客观”的或者说作为一种“真理”的幻象已经从人们的头脑当中彻底地泯灭了。历史,只成为一种有关历史的叙述而已。《三国演义》本身就是诗史合流的典型作品,以小说的手段写作历史的方式,深刻地影响了后人对于史与诗的理解,我们甚至认为《三国演义》本身就是历史。

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廊中,我们随处可见诗史合流的表达方式,随处可见历史的诗意化表达。电影作为工业社会人类重要的传播手段,同样也存在对史与诗的追求和探索。而这种追求和探索体现在《赤壁》这部影片中,更是近些年华语电影史诗题材诗意化叙述的非常典型的代表。《赤壁》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吴宇森对三国赤壁这段历史的独特的感悟,并且用到他惯用的表现手法对历史进行一种诗意化的表达。吴宇森对他镜下的英雄人物都饱蘸了感情,他为每个英雄的出场都设计了别具一格、引人入胜的段落:曹操的出场经由殿下臣子的过度反应和那只惊惶失措的鸟雀传达出了一世奸雄的强大气势;而后的诸葛亮俯身大地探测曹军动向、关羽冲出蜀军阵营尽情展现个人英雄主义,都无不宣示着这是一群有血有肉活跳跳且个性鲜明的真英雄。而片中多次出现的白鸽,也是吴字森电影中经常会出现的符号,白鸽在他的电影中代表的不是和平,而是杀戮,《赤壁》中同样如此,尤其在曹军摆下船阵等待决战的时刻,从诸葛亮手中放飞的白鸽更是暗示出这一仗所带来的血雨腥风。吴宇森在《赤壁》中用上他以往电影中常见的手法,继续以古装扮相诠释其独特的暴力美学特点,使影片更具有诗化色彩。

从众多国产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电影导演不断追求的绝不是简单的大片模式和效益,而是力争通过对宏大叙事题材的把握,寻求史的效应和诗的激动,以期成为真正的大师。

三、《赤壁》之于真正史诗电影的距离

将《赤壁》归类为史诗电影,本也无可厚非,可欣赏完电影的上部之后,总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正如尹鸿教授所言:“没有人物,没有性格,没有气节,没有灵魂,没有精神,甚至连‘三国’这样侠骨柔情、足智多谋的文学经典,都仅仅只是被转化为暴力和色情的弱智游戏。赵云的出生入死,张飞的一夫当关,关羽的义比天高,孔明的舌战群儒,周瑜的心高气盛,曹操的一代枭雄,基本被各种分解的所谓动作和场面所淹没。”

诚然,每个导演总有自己的弱点,包括那些享誉全球的大师级导演也如此。众所周知,吴宇森的电影,更善于捕捉的是英雄惜英雄的侠义之情,男性人物在吴宇森的影片中,更多的是以义气和力量来解决问题。对于善于刻画粗线条人物的吴宇森,《赤壁》中 的人物刻画自然触及他的七寸,虽然他已经尽力为每个重要人物的出场费尽心思,但是并没有对人物的性格展现提供太多帮助。《赤壁》上部,整体风格体现出的是场面、动作奢华有余,人物刻画细腻不足。相比于李安,吴宇森是一个更善于大开大合表现动作和场面的导演,并不是一个心思足够细腻的导演。

但是,对于看惯了好莱坞式史诗电影的观众来说,《赤壁》不缺少恢宏的场面和宏大的叙事,唯独缺少对人物精神的细致刻画。观众除了被近身肉搏的血腥残忍和八卦阵的壮丽场面所倾倒,无法像《勇敢的心》那样感受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豪气云天,也无法像《辛德勒的名单》和《现代启示录》那样对战争和人性产生深刻的反思,因此观众除了感叹,却并不为之动容。

即便如此,也并不影响《赤壁》作为华语商业大片,以充满娱乐精神的和整体浪漫化的叙事、塑造人物风格向全世界贩卖东方文化,这也正是导演吴宇森最擅长的,这次他又通过好莱坞多年积累的经验,正努力试图在将一个泛亚洲通俗的历史故事,用国际最通俗、浪漫的表达方式展现出来。

四、全球化语境下营造的视听盛宴

尽管《赤壁》存在诸多诟病,但是不可否认,这部电影正是吴宇森在经历好莱坞的闯荡后,取回商业电影运作的真经之后的实践之作。吴字森带着成熟的暴力美学思想闯荡好莱坞,并且拍出了不少票房口碑不错的商业电影,深谙好莱坞电影的运作手法。拍摄《赤壁》,无疑是他将近年来在好莱坞发展的经验和华语电影实际相结合的必然产物。

《赤壁》是一部严格按照大片思路来操作的影片,同时也十分尊重电影本身的创作规律,吴宇森对于复杂战争场面的调度和控制能力令人叹为观止。虽然中国电影没有什么好的马戏场面,直到田壮壮拍出了《猎场扎撒》,而《赤壁》中层出不穷的马战跑马摔马,运动感十足,堪称目前中国最为成功的马战范例。另外《赤壁》的动作场面交代得十分清楚,包括40分钟的八卦阵如何演阵变阵绝不拖泥带水,这是很不容易的,吴宇森正以其多年大制作的经验和诚意试图为中国大片确立标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吴宇森将好莱坞电影中常见的奇观营造的技巧充分应用到电影中来,八卦阵的变换多端、曹操伫立船头傲视天下的场面,乃至影片最后从诸葛亮手中放飞的白鸽一直飞向江对岸的曹营这一连贯的长镜头刻画,第一次让观众真正体会到电脑科技在国产电影中不仅仅可以用来模仿几把飞刀,还可以描述如此美妙的视听盛宴。

吴宇森能够成功拍出《赤壁》这样鸿篇巨制,多元化的制作班底,全球化的销售策略,注定了《赤壁》商业的成功。尽管和好莱坞其他史诗电影进行比较,《赤壁》的投入只是《特洛伊》的70%,《指环王》的30%;尽管以文化和历史的厚重感做标尺,《赤壁》只是一场浮光掠影的游戏,但是也不能阻碍其成为2008年华语电影巅峰制作。

五、结语

第6篇:赤壁白马篇范文

关键词韵味诗眼共鸣

***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第一回)。痴,可解释为:无知,傻;疯癫;入迷。如果解释为入迷的话,则对任何诗人都是适合的。任何诗人都要进入如醉如痴的境界,才能写好诗。作为鉴赏者来说,都要深“解其中味”,才能读好诗,讲好诗。

据说目前有些中小学老师讲古诗,只停留在释词译句的阶段,有的则在后面附加一条政治思想教育的尾巴,语言枯燥,令人生厌。

怎样欣赏诗歌?怎样从事诗歌教学?关键在于品出诗的韵味来。要品出诗的韵味,就要做到(一)知人论世,博学多闻;(二)不炒现饭,立足于新;(三)紧扣诗眼,咀嚼生味;(四)进入角色,引起共鸣。

(一)知人论世,博学多闻

教与学是一桶水与一杯水的关系。老师积累的学识,必须大大超过讲课的内容,才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因此不能满足于教学参考资料。平时要勤学苦练,多读一些典籍及文艺作品,还要懂点历史,懂点美学,提高文化修养,丰富生活阅历,了解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创作目的。进而理解其思想内涵和艺术技巧等,这样才能提高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如杜牧《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如果只是简单地注译一下,就是:一根折断的戟埋在沙里,铁还没有完全锈蚀,我亲自拿起它来磨洗一番,认出是前朝赤壁的遗物。如果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孙刘联军就会失败,连二位乔夫人都会被曹操掳去,关在铜雀台上,供其淫乐。这样枯燥的翻译,还有什么味道呢?要讲得生动有趣,就要这样讲析:

赤壁有六,(黄冈、汉阳、汉川、武昌、嘉鱼、蒲圻)历代文人习惯于将黄冈赤壁当成三国赤壁。一度贬为黄州刺史的坡说的“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念奴娇·赤壁怀古》)。请朱日浚曰:“赤壁何须问出处,东坡自是借山川”。也曾做过黄州刺史的杜牧也是借三国赤壁之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而已。

发生在公元208年10月的赤壁之战,孙刘联军打败了曹军。诗人从反面着笔:假如这次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的话,那么大乔小乔就必然被俘。孔明利用曹植《铜雀台赋》的“揽二桥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将高楼间的两座桥(即复道)曲解为大乔和小乔。(桥通假为乔。此事见《三国演义》第44回。)《许彦周诗话》曰:“社稷存亡,生灵涂炭都不顾,只怕捉了二乔,可见措大不识好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许彦周)讥杜牧《赤壁》诗,不说社稷存亡,惟说二乔,不知大乔孙策妇,小乔周瑜妇,二人入魏,即吴亡可知。此诗人不欲质言,变其词耳”。诗人必须用形象思维反映生活,才能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耐人寻味。

赵翼还批评此诗“不度时审势,徒作异论,以炫人耳”(《瓯北诗话》)。这种说法只是就史论史,而没有联系杜牧其人,探讨其异论之所由发。杜牧有经时济世之才,而终生寄人篱下,为人幕僚或远守僻郡,“一肚皮不合时宜”,所以特别强调东风的作用,乃暗喻自己知兵,而生不逢时,借史实以吐其胸中不平之气,即含有阮籍登广武战场时发出的“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这样的感叹,自负不凡,风格俊爽,体现了“雄姿英发”的气概。

由上可见:这首诗只有二十八字,却涉及到天文(天气预报有东南风,而不是借东风),地理(身在黄冈赤壁,而借三国赤壁以抒怀),历史、军事(赤壁之战),训诂学(桥通假为乔)和文学知识(包括三曹的文坛掌故、小说《三国演义》,文艺理论中关于塑造人物形象不必坐实地名、史实,形象思维要以小见大,才能耐人寻味等等)。可见要“解其中味”,非有渊博的学问不可。

做学问不要急功近利,有些年轻人只看了一个选注本就急于写论文,往往不全面不深刻,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应先看选注本,后看全集,才能融会贯通。如李白《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还。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如果孤立去看,难于理解其中含义。如果对照其受谗后写的《赠从弟》:“一朝辞病归江海,畴昔相知几人在?前门出揖后门关,今日结交明日改”。才理解到《独坐敬亭山》乃愤世嫉俗之语。李白看透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这首诗用的拟人手法。似乎众鸟也浅薄无情,一见到李白,就全部高飞而去;似乎孤云也世故圆滑,一见到李白,就悠然地飘飘而去。三四句偏从不独处写出“独”字的韵味:你们这些势利小人都远离我而去吧!看来只有敬亭山是我的知音,它绝不会跑掉,我在看山,山也在看我,互不厌倦。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贺新郎》)。也是点化这首诗的意境,都有睥睨世俗的无限感慨。

要解其中味还要读点历史。我听了一堂毕业班学生讲《卖炭翁》的课,讲课人是一个学习态度认真的三好学生,她能大胆尝试,就应大力肯定。但那堂课讲的枯燥无味。这不能怪她,原因之一是她不了解历史,以致未能给学生以思想上的启迪。

讲这首诗应首先讲清题目下的自注:“苦宫市也”。宫,指宫廷。市,指买东西,名词作动词。据韩愈《顺宗实录》第二卷,《通鉴》第235卷,《旧唐书》第十四卷,《张建封传》均载此事,是中唐以后皇帝对人民财物的一种野蛮而残酷的掠夺。德宗贞元(785-805)末年,派宦官到市面上购买物品,宦官请几百个狗腿子遍布热闹街坊,叫做“白望”。看到所需要的东西,就口称“宫市”,随便付一点报酬,强买强卖,公开掠夺。有些还索要门户钱(户口税)和脚钱。市民看到他们就关门逃避。这首诗就是反映这一弊政给人民造成的痛苦和灾难。苦、意动,认为苦。即指受到宫市之害而感到痛苦。这首诗思想较进步,但也有局限性,未反映农民的反抗精神。据韩愈《顺宗实录》: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宦者称宫市取之,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仍邀驴送柴至内。农夫啼泣。以所得绢与之,不肯受,曰:“须得尔驴”。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值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

白居易(772-846)和韩愈(768-824)系同时代人,不会不知道此事,足见白居易是有意这样写的。

如果了解上述历史,就能了解宫市的内涵。不然的话,学生还以为是流氓集团的个人行动,那就无法认清封建社会的反动本质。

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示子yù@①》)。我们也可以说:汝若欣赏诗,功夫在诗外。因此,要提高对古诗的欣赏能力,首先就要勤学苦练,博学多闻,广泛阅读作品,读点历史,读点美学,提高文化修养。如果才疏学浅,孤陋寡闻,就只能是释词译句,索然寡味了。

(二)不炒现饭,立足于新

鉴赏诗歌或从事诗歌教学,要有自己的真知灼见,内容新颖,切忌炒现饭,老一套。但要端正方向,既要立足于新,又不能危言耸听。立足于新,首先是适应时代的需要,形势在发展,现在的教学对象变了,我们的学生思想活跃,自我意识强。价值观念在不断变化,有一股不断探索的精神,如果我们仍以陈旧的观点对学生进行说教,势必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或逆反心理。

不但观念更新,知识也得更新。俗话说:“学无止境”。我们不能照本宣科地读教材,念讲稿,不能套用一种刻板的公式和结论。在教学过程中应有的放矢,灵活运用,切忌炒现饭,贵在创新意。

如《木兰诗》的教学,还像传统那样逐字逐句地讲解,学生肯定乏味,如果采取启发式教学,提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效果则大不一样。如问为什么写“唯闻女叹息”?为什么写木兰一再想念爹娘?这样写是否损害了木兰的英雄形象?为什么用四句写买鞍马?这样是否犯复?为什么只用了六句写十年征战生活等等,通过师生共同活动,学员回答,教师补充,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木兰诗》善于从矛盾斗争中刻划人物性格,其实写出征前的叹息,才真实感人地表现了木兰被封建礼教束缚的女性身份,写征途中思念父母,才能突出其爱祖国、爱民族的进步思想战胜了狭隘的家庭观念。第一段写木兰问答用了十二句,第二段写买马用了四句,只有这样铺叙,才能渲染在国家民族斗争尖锐时刻人物的紧张心情和激烈的战斗气氛。谢榛说:“若一言了问答,一市买鞍马,则简而无味,殆非乐府家数”(《四溟诗话》)。而写十年征战只用了六句,这是因为繁简的标准取决于与主题思想的关系如何。凡与主题思想关系紧密者则详写,关系少者则略写。这首诗的主题是歌颂木兰代父从军的形象,而非写人物传记及战争经过,故详写其出征情况而略写其十年征战生活。

立足于新,是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而进行的观念更新和知识更新,不是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更不是为了赶时髦,凭一时之见,抓住某一片面理由,就作翻案文章,不分青红皂白地反对传统文化,对传统评论一概否定。如《孔雀东南飞》通过焦仲卿和刘兰芝这对夫妻的悲惨遭遇,控诉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的罪恶,表达了追求男女婚姻自由的合理愿望。但汤斌先生的《<孔雀东南飞>的悲剧与父系社会家庭结构形式的瓦解》(《文学遗产》1989年第6期)却危言耸听、生搬硬套了弗洛伊德的理论,用所谓俄狄普斯情结来分析这个悲剧,认为焦母趁仲卿不在家的日子里逼儿媳通宵达旦地织布,是进行待。为了证实焦母有强烈的性要求,就在年龄问题上作文章,推断焦母是一个中年寡妇,说焦母之所以排斥刘兰芝是由于“性嫉妒”,“当儿媳进门之际……于是就化为极端嫉恨的心理”,等等。我认为这样的求新是不足为法的。

(三)紧扣诗眼,咀嚼生味

所谓诗眼,是指一首诗或一句诗中最精炼最传神最关键的一个字。

古诗词教学如何做到既使学生受到思想上的启迪,而又不失语文课的特点?关键在于区分语文课和政治课的不同之处,前者是通过字、词、句的解释上升到篇章结构,即通过紧扣诗眼,通过活生生的艺术形象来感染学生。如讲《卖炭翁》就应着重通过“把”、“称”、“jiǒng@②”、“叱”、“牵”、“驱”、“惜”,特别是“系”、“充”等诗眼来揭露宫使的强盗行径。

手把文书口称敕,

jiǒng@②车叱牛牵向北。

宫市掠夺人民财物根本用不着文书,一个“把”字说明他们只是虚张声势进行讹诈。宫廷在长安城北,炭车歇在城南,宫使就大声吆喝(叱牛)着把牛车掉过头来(jiǒng@②车)牵向北边走。“jiǒng@②”、“叱”、“牵”写出了不容老翁分辩强行把牛赶走的横蛮无理的嚣张气焰。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牛车已被赶走,才腾出笔来写老翁的心理活动。一车炭要砍上万斤柴才烧得成,需要多少烟薰火燎?它凝聚着老翁的多少心血和希望!而今已全付之东流!一个“驱”字,一个“惜”字,把老翁那种痛不欲生而无可奈何的心情形象地刻划出来了。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系,打结;挂上也。说明宫使根本不讲道理,不讲价钱,强行把没有什么用处的库存货(二丈红绡一丈绫)往牛角上一挂,就算作了炭的价线。诗人不发一句议论,就戛然而止。老人是怎样带着又饥又困的身子回去的?他还能活得下去吗?这些问题全留给读者去思索,同时又不禁为老人的悲惨遭遇而潸然泪下,为宫使的罪恶行径而切齿痛恨!

通过上例可见,讲透了诗眼,诗的韵味自然就出来了。足见政治思想教育不是游离于课文之外的一条附加的尾巴,而是寓于教师声情并茂的对课文的理解剖析之中。

诗眼一般在什么地方呢?一般在动词上。因为动词能表现事物的发展变化,矛盾斗争,最能体现诗的意境,所以鉴赏诗,首先要在动词上下功夫。

以动词作诗眼的脍灸人口者,比比皆是。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赠张丞相》)。“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元稹《行宫》)等等,举不胜举。

还有以副词作诗眼的。副词一般与动词结合起来,相得益彰。如“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副词)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等。

还有不少是以形容词作诗眼的。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红楼梦》第48回香菱赞“直”字“圆”字用得好,“再找不到两个字来换这两个”。再如孟浩然尝于太学赋诗,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的诗句,使一座惊服。(王士源《孟浩然集序》)妙处也在于形容词“淡”用得极好,魏庆之誉之为“灵丹一粒,点铁成金”(《诗人玉屑》)。至于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洲》)更是脍灸人口。有时还以介词为诗眼。如杜牧的《山行》诗云“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首诗的诗眼是介词“于”。于,比也,胜似也。为何比二月的花还要红?在神不在貌。因为它的火红,它的艳丽,是经过抗严寒、傲霜雪的结果。满山红叶,胜似春花,不但刻划了枫林的外在美,还刻划了它的内在美。杜牧在一般人以为萧瑟的秋风中,有着独特的美的发现,表达了达观进取的生活态度。获得了高昂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和艺术上的享受。

也还有以数词为诗眼的。如:

郑谷在袁州,齐己携诗诣之。有《早梅》诗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曰:“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齐己不觉下拜。自是士林以谷为一字师。

(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之六)

郑谷改“数枝”为“一枝”,这个“一”字就是诗眼。因为“一枝”是最早开的梅花,意境更新,韵味更浓。

(四)进入角色,引起共鸣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绝大部分都是抒情诗。有人认为诗学就是情学,认为诗是心灵的燃烧。所以古人读诗或低声吟哦,或漫声长吟。古人称作诗曰“吟咏情性”(《诗·周南·关雎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磋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毛诗序》)。所以诗歌教学与鉴赏,不能只满足于释词译句。读诗也好,讲诗也好,最重要的是自己进入角色,把自己的感情全部投入进去。如果冷冰冰地以旁观者的身份来朗读、分析、讲解,就会索然寡味。老师的一颦一笑,语言声调,无不牵动学生的心弦,师生感情同频共振,就能收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朗读课文切忌无精打采,有气没力。要注意声音宏亮,抑扬顿挫,以高低快慢的不同声调,展现诗歌的意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朗读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结庐在人境》)时,要把“悠然”二字拖长声调,体现陶潜那种悠然自得的心情,让学生理解陶潜那种蔑视官场寄情山水的高风亮节和优美意境。

教师要以无限深情朗读讲析歌颂祖国山河的诗篇,如王维的《山居秋溟》和李白的《望天门山》等诗篇,给人以美的薰陶和精神上的愉悦,教师在一边朗读,一边讲解,同学也不约而同地齐声朗诵,引起强烈共鸣。在这时,一种对祖国自然美的无限赞颂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要以无限深情歌颂历史上的仁人志士的豪情壮志,如对屈原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为国牺牲精神,对杜甫的“以饥寒之身而怀济世之想”的崇高品质,都倾注着无限景仰之情,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民族自豪感和积极进取精神。

总之,在中小学的古诗词教学中,如果能做到以上四点,教学效果一定会有大的提高,也能很好地给学生以思想上的启迪和艺术上的享受。

字库未存字注释:

第7篇:赤壁白马篇范文

背书的时间是挤出来的。在孩子早上起床穿衣时,我把昨天她诵读时的录音(有时候也是我自己的录音)放给她听,等她洗漱好,基本上也听了好几遍了,再练习时就流畅多了。像《师说》,这篇文章没什么生僻字,就是文章的句段联系不太紧密,孩子多听几遍就基本上能脱口而出了。

我把复习的环节控制在10分钟之内,在开始讲《前赤壁赋》时,先介绍了苏轼其人。

抓住“苏轼”的名字开始讲。苏老泉给自己的孩子取名“轼”,绝对不是一般的含义,而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不管是面对平静的海面,还是汹涌翻滚的大江大海,都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领航员”。“轼”的含义就是古代的马车上最重要的横木,没有它,车就会散了架。苏轼就是这样一个重要的人。其实,对于文学阅读者而言,整个宋朝如果没有苏轼,宋史也会显得苍白不少呢。因为对于苏轼,我的学生已经有过不少的接触。之前学过他的《江城子》《临江仙》《定风波》《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但那是作为诗人的坡,今天要讲的是作为哲学家的坡。

我跟学生们说:“在所有中国的诗人里,尽管我特别喜欢李白、杜甫、屈原等名家大士,可是,最令陈老师敬佩的是苏轼。如果非要按我喜欢的诗人排名,那排在第一位的一定是苏轼。”

学生们很奇怪,纷纷问我原因。

于是,我开始跟学生们分享个中缘由。我讲坡平生的辛酸历程,讲他的“佛学在心,道学在身,儒学在世”之情怀,讲他的诗、文、书、画、工(精通工务,非一介羸弱书生气之人可比,因此即便是兴修水利这样的事务也能名流千古,杭州的苏堤就是明证),讲“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一性情耿介君子在世上享受完属于自己的人生,居庙堂之高也好,处江湖之远也罢,总是那么乐观。不像时下的某些读书人,书没有读几本,事没有经一点,动不动就“我要跳楼,我要自杀”。

全班学生哄堂大笑。

我们的学生啊,就是要有这样的故事人物活在心中。幼而循齐,缺少这个向圣贤看齐的熏习过程,心灵是难以空远宽大的。而教师不要畏惧跟学生海聊的时光呀!要知道在这个初次扬帆的港湾,多少学生得经由教师的判断力而从此不再迷航!我们现在动不动就反对教师讲,甚至强硬地规定教师在课堂上讲话的句数,多一句都不行,这不是笑话吗?课堂上,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应该是须讲的时候一定要讲,不必讲的时候,多一句都唆。

在学生们会心的笑声中,我严肃地告诉他们:将来有一天,你要是遇到你的知心朋友,不妨也像坡一样,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如果你能把《前赤壁赋》《滕王阁序》《岳阳楼记》《前出师表》,甚至《太史公自序》《阿房宫赋》等名篇散文信口诵出,那么就连你的对手也绝对不敢小觑你。

第8篇:赤壁白马篇范文

[内容]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而获胜的著名战例”。这次战争的史实原来散见于晋人陈寿所著记传体史书《三国志》的《吴主传》、《周瑜传》、《鲁肃传》、《蜀先主传》、《诸葛亮传》等篇。《赤壁之战》作为一个完整的历史故事,是司马光根据《三国志》有关篇章记载的史料着意剪裁,组织润色而综合写成的。作者匠心独运,设计精巧。

            一、结构——安排井然有序,思路——展示明朗清晰

    《赤壁之战》这一长文,所写事件纷繁,人物众多。细细阅读,掩卷沉思,则其结构形式、思路线索,全部呈现在眼底,了然于心头。

    就大事而言,写了这么三件:先是写了孙权、刘备联合,继而写了孙权内部主战主和两派斗争,最后写了赤壁会战。每一大的事件中又有诸多小事件,如在第一件大事里写了谋臣鲁肃和诸葛亮为建立孙刘联盟而进行的外交活动;在第二件大事里写了文臣武将为使孙权确立联刘抗曹方略所进行的公开与隐蔽的较量,其中着重写了儒将周瑜的所作所为;在第三件大事里写了战略相持——南北对峙、战略反攻——火烧赤壁、乘胜追击——水陆并进等。

    就人物活动而言,主要写了“七说”(“说”音shuì,劝意)。其中,在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孙刘联盟事上写了“三说”:开头写了鲁肃说吴主孙权,原因是“恐为操所先”,以求得孙权能准允自己去了解形势并为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奔走;接着写鲁肃说蜀主刘备,以使他能主动同孙权联合抗曹;三写诸葛亮受命出使吴地,说孙权联刘抗曹。在促使孙权定下抗曹决心并早作决断之事上,写了“四说”:先是写长史张昭说孙权,企图让孙权放弃联刘抗曹打算,认为对曹“不如迎之”;紧接着写鲁肃趁“权起更衣”之机,“追于宇下”,“扩开大计”,提醒孙权不要被主降派言论所惑,使其联刘抗曹决心不致动摇;最后“两说”是写周瑜日夜连说孙权,力排“众人之议”,揭穿曹操诈言,从而使得说服孙权重任得以最后完成,画上一个圆满句号。

    《赤壁之战》无论是叙写发生的事件,还是记述人物的活动,都有如链条衔接,一环紧扣一环,且又一气呵成;又都有如影视上的特写镜头,一幕紧接一幕地显示在阅读者的面前,烙印于欣赏人的脑际。文章以事件为经,以人物活动为纬来构建框架,并按照时间先后和空间位置变化来安排,以逻辑顺序来布局。在一系列事件的发展进程中,或交替、或连续融入人物的活动。一个又一个互相承接的事件,一次又一次彼此相连的人物活动,除有不可挪动的外在时空关系外,还有其紧密联系的内在因果关系。而这些因果关系正好体现出令人信服的逻辑力量。若不得到孙权的认可与赞同,岂有后来一系列戏剧性事件的发生?若无鲁肃说服刘备,哪有诸葛亮前往吴地说服孙权之举?没有鲁肃、诸葛亮苦口婆心地说服孙权,何来孙刘联盟的建立?若无肃、亮、瑜对孙权的说服,又哪有孙权抗曹的决断?没有孙权的最后决断,何来赤壁之战这一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那又怎么会出现后来三国鼎立的局面呢?从纵横全方位观之,司马光在《赤壁之战》一文中走笔的轨迹图象,正好比一“甲”字形貌。此字上半部的“田”,犹如孙刘双方为了共同利益,经过主观努力而暂为一体的态势;其下“┃”,形似锋利无比的宝剑,势不可挡地直插曹军大本营。我们说这一“甲”字,恰好是《赤壁之战》的结构内涵和作者思路绝妙无比的图解。

            二、对话——各求理正、据足,言辞——尽透情态、性格

    文章开篇写的是鲁肃得知形势有变而向孙权提出应变之计。他切盼得到孙权的准允,马上搞一次必要而有决定性意义的外交活动。可鲁肃不盲目出言,而是抓住孙权急欲扩大“帝王之资”及其“定天下”和保一方平安的心理状态说话,其应变之计与要求,边说理边摆出。最后还以“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句结束谈话。这末一句强调了形势的严峻,反映出鲁肃心情的焦虑急迫,同时也激发了孙权,使其不能轻视怠慢。结果真的如此,“权即遣肃行”,鲁肃终于如愿以偿。整个一席话说得孙权口服心服,言听计从,充分显示出鲁肃的政治才能。

    接下写的是鲁肃与刘备的一段对话。鲁肃本想与刘备会谈取得最佳效果——“自结于东,以共济事业”,然而老成持重的鲁肃含而不露,摸清对方意欲如何,再作计较。当得知刘备所想之后,便立即陈述东吴优势,点出吴巨“岂足托乎”根由。一优一劣,对比鲜明,作何选择,不言而喻。文章用“备甚悦”三字表明刘备透彻理解鲁肃话意。若鲁肃不这样与刘备会谈,那效果当作别论了。鲁肃主动创造和谐氛围,平等地与刘备商讨,体现了鲁肃友善和坦诚性格,同时也反映出他过人的外交智慧。

    这之后写的是诸葛亮与孙权的会谈。刘备“新败”,“遁逃至此”,诸葛亮完全明白自己处在什么地位。为了这次“奉命求救于孙将军”的外交活动的成功,他必须不卑不亢,始终占据主动。于是他先发制人,与权相见后,就总论天下局势,客观分析孙、刘、曹三方面情况,紧接着连续两次反激孙权,使得孙权从根本上断绝与曹操的关系,这就取得了会谈的初步胜利。但联刘问题还未解决,于是诸葛亮趁回答孙权提问之机,将刘、曹对比,说明刘备军力仍很雄厚,而曹操存在着兵力(“远来疲散”)、战术(“不习水战”)、军心(“非心腹也”)等致命的三大弱点,不仅保住了刘备的尊严,更重要的是彻底消除了孙权在联合问题上的疑虑。接着推测建立孙刘联盟必然产生一个接一个的美好前景,从而使孙权在主动断曹后又树立了主动联刘的思想,取得了会谈的彻底胜利。诸葛亮用心良苦,他的话语重理性分析,重事实证实。孙权能发“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的誓愿,最后又有“大悦”的反应,全是诸葛亮言辞所具强大的征服力作用的结果。

    曹操的话语是在“遗权书”中。虽然只有三十个字,却显其杀气腾腾,骄横狂妄,气焰嚣张。即使人物的言辞很短,作者也不放过写理由写事实。在短短的两句里,写有一“理”(“奉辞伐罪”)“二事”(“刘琮束手”与“今治水军八十万众”),将曹操的狡诈性格反映出来了。写张昭的言论,也是重视写理由写事实。张昭先说明曹操的本性与为人,作为提出“拒之,事更不顺”的依据,为后面提出“不如迎之”垫底。接着,指出孙权优势已失,而曹操优势明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政见。这样写理摆事,使张昭言论更具迷惑力。这从孙权“独不言”的神情和“起更衣”的举止完全可以看出来。

    听了张昭的讲话,孙权很不痛快,借故走出议事厅。鲁肃唯恐孙权改变主意,立即“追于宇下”,对孙权讲了一段话。在情急之时讲话,他也是理据在前,结论随后。他直言“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点出了要害,作为“不足与图大事”的因由,使得孙权的心情稍稍安定。接下又向孙权对比分析“可迎操”与“不可”的两种人绝然不同的前途,设身处地,推心置腹,进一步劝权“莫用众人之议”,达到坚定孙权抗曹决心的目的。言辞恳切,充溢着对孙权无限忠贞之情。

第9篇:赤壁白马篇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 导入方法 艺术效果

魏书生说过:“一件事有一百种做法。”语文开讲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导入方式,下面就把我经常运用的几种导入方法公布于此,与广大同仁分享。

一、悬念导入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老师通过巧妙的设疑,设置悬念,来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所以,课堂上使用最多的就是导入法中的悬念设置法,让学生的思维从一开始便处于一种跃跃欲试的状态。如在讲授《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时,便提问“同学们阅读了课文,那么有没有发现本课使用了‘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以此来设置悬念。又如在教学《诗经.氓》时,可说:“诗中的女子聪明贤惠,勤劳专一,那么她们究竟因为什么而被休弃的呢?”学生不免好奇,便会积极阅读,展开讨论,那么一堂课的基础也就打下了。

二、引语启发法

即引用伟人或名人的有关论述,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和探索。

如教《赤壁之战》时,先引用毛主席的有关论述,再引导学生回顾引语中已学过的《曹刿论战》的主旨:长勺之战之所以以弱胜强是因为战略防御的正确:写作方法:以对话方式详写战略决策,略写战争,逐步使学生认识到本文的题旨是:赤壁之战之所以取胜,也是因为主观指导的正确。这个导入语妙处在于,1、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2、了解了赤壁之战在中国战史上的地位、意义、影响;3、启发学生本课的学习重点有二:一是学习理解司马光对材料详略处理的方法和意图,二是传神的对话描写。为讲析课文打下了可靠的基础。

三、学生参与法

语文课堂上,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一直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探讨的问题。学生不参与课堂,务必导致懒于思考,懒于思考也必将导致语文素养难以提高。所以,我认为把一堂的课的开启之笔也大胆交由学生完成,也是一项可以实施的方案。比如,在教授《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由于许多学生并未读过《红楼梦》,而读进这篇文章必须要详细了解贾府的人物关系和所选内容前后情节,所以我便将这堂课的导入交由有能力的学生完成,让读过《红楼梦》的同学为我们讲解人物关系及大致情节。同学的讲解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新的声音,更具吸引力,他们也听得更专注,同时,还给了上台发言同学展示自我的机会,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音乐入境法

即以音乐的形式,引导学生进入境界,加深对新课的认识和理解。

如教《念奴娇.赤壁怀古》,可利用电视剧《三国演义》的开篇曲导入教学,最好是师生同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在雄浑、悲壮的歌声中,群情激昂,注意力相当集中,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了苏词境界,被三国英雄感染,这时再欣赏苏词,学生会自然地联想到周瑜、诸葛亮等三国英雄风流倜傥、胸有成竹、指挥若定、建功立业的形象,也会自然地体会到苏轼的失意之恨,进而了解豪放派词风。这种导入融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于一炉。

五、影视片断导入法

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最大的优势就是,能把影视片断引入课堂,把深奥抽象的道理浅显形象化。学生在欣赏精彩的场面的同时,感受了一遍文本的内容,之后,再去阅读文本,品味教师授课的内容,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无异对学生的再认识、再创造有了一个全新的层面。

我在讲《内蒙访古》一文时,选取了反映内蒙古大草原风光的几个片断:赛马、摔跤等进行剪辑拼接,以此吸引学生对内蒙古大草原的神往,然后带着学生去鉴赏文本内容,学生带着深厚的学习兴趣去解读这篇课文,劲头高涨,他们认为这一课比以往任何一课学到的东西都多。讲课时,我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

讲鲁迅的《祝福》时,学生对鲁迅先生描写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品读不到位,尤其是对祥林嫂死前的肖像描绘“……只有那眼睛间或一轮,还可以表明她是一个活物。”这个细节认识不清,眼睛怎样“间或一轮”?因而对祥林嫂在长期的严重的打击与折磨下,已陷入极度的悲哀,内心的痛苦己无法表露,精神已完全麻木了这种现状也就体会不出来。为了再现这一经典细节,我便下载播放了反映祥林嫂生活的几个片断,让学生先从文本中找出相应的文字,闭上眼睛仔细揣摩祥林嫂这个形象可能呈现的样子,然后再欣赏这几个临死前的生活片断,对照自己的理解,学生对祥林嫂这个典型形象便有了更深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