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命的可贵作文范文

生命的可贵作文精选(九篇)

生命的可贵作文

第1篇:生命的可贵作文范文

常常听说有人因为遭遇到苦难与挫折,便想不开就要把生命拱手让给死神。那时,年幼的我并不懂得结束生命的滋味如何?总天真地认为善良的人在他们生命结束之际,就要化身成天使,长出一对洁白的翅膀,头上顶着一个光环,飞入天堂,或是九霄云外——神仙居住的地方!那儿是什么样的地方,年幼无知的我总是觉得那地方是个虚无缥缈的世界,是个很美很美的地方……

渐渐的,我长大了,也懂事了。我突然觉得:当时年幼无知的我对“生命”的理解竟是那么的天真、幼稚,那么的愚蠢,甚至是荒谬!生命,是难能可贵的,是极其美好的。只要拥有了生命,世间的一切都会变得鲜活而美丽。可是那些处在困境中、被挫折所束缚的人却往往忽略了这一点。而那些真正与死神擦身而过、与死神搏斗过的人,才能发现生命竟是如此的可贵,如此的美好!

生命,它是一列向着死亡终点飞奔疾驰的火车,但是在沿途中,我们可以从不同的窗口去发现、去欣赏、去留恋那沿途美丽的风景线。

很多时候,我们会完全地放弃,并且对生活失去信心,会因为一点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把勇气完全地尘封起来。但是,在这种紧要关头,我们决不能懦弱,决不能向命运低头,我们要把勇气展现出来,用坚强作为盔甲,然后大胆地向人生道路上出现重重阻碍物挑战。这时候,我们就会惊讶地发现生命是怎样的可贵,怎样地美好啊!

生命是可贵的,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爱护它。在我们正享受着生之快乐的时候、当我们正沐浴在生命温暖的阳光中,我们就应该有所作为、不断地追求,拥有那种奋发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我们决不能向社会上的某些青少年一样,终日,沉迷于网络的虚幻世界里,自甘堕落,没有了理想和追求,这样的生活就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最后,连自己宝贵的生命都赔上了,他的亲人将会是怎样的悲痛欲绝啊!

第2篇:生命的可贵作文范文

透过繁密的叶片,我细数阳光洒下的点点繁星。在一片嫩叶上,停留着一颗晶莹剔透的露珠。它是昨晚的那场小雨留下来的吧!

我蹲下身子,想用手指轻轻抚它。但,我终究没这么做。因为我生怕因为我这不经意的冒犯伤害了它那脆弱的生命。对,这也是一个小小的生命啊!虽然,它确实没有珍珠那般圆润,生命更不如珍珠持久。但我知道,它从降落在这叶片上的那一刻开始,它一直都在尽力维持着自己的生命。

微风吹过,拂起了那片嫩叶,我看到了,它在挣扎,它在努力。但它依旧在摇摇欲坠中滑落在那片被枯叶铺垫得当略显苍老的土壤里。

我有些失落,只觉得心里因为这颗不起眼的露珠而泛起了圈圈涟漪。

我抬起脚步向前走去,在一片松软的沙土里,我看到了一只美丽的蝴蝶。

与这斑驳的枯叶相比,它确实太美丽了。我不禁在心里默默赞叹。

它为什么不去花丛中缠绵,在这沙土里干什么?它在扑扇着翅膀,隐约之中,我看到了它的断翅。这准是哪个淘气的小孩儿干的。我暗暗的想。多么可怜的小生命啊!

我想帮帮他,可当我看它那一股执着劲儿,我放弃了这个念头。它会死吧,我又看了看它那受伤的翅膀。

它还在挣扎,还在竭力地扑扇着那对翅膀。它一定很痛吧,我真不忍心让它放弃。

就这样,它经过了无数次的扑扇翅膀,它终于放弃了,它死了。

看着这只因无力而死的蝴蝶,我不禁感慨万分。

生命,弥足珍贵。火焰的燃烧,虽然终究会熄灭,但,它辉煌过。生命也是如此。

傍晚的街灯有些倦意,心不在焉地拉扯着我长长的影子。只有我知道,我今天明白的,是永远的珍藏……

第3篇:生命的可贵作文范文

有人可能想问生命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就把生命比做一张白纸。只要你放弃它,就等于一种浪费。只要你丢弃它,它会随着时间变黄而失去意义。但是,我们不能让它破损,要让它完好无缺。可是,这张生命的白纸还是白的。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以生命最珍贵作文600字,供大家学习。

#以生命最珍贵作文600字1#每个人的生活都有自己的调,而每个人的选择也有所不同。有的人选择高调,有的人选择中调,有的人选择低调,这么多元化的格调,而生命又如何定调呢?

最近新闻里常常会有这么一字眼:“炫富”、“高调行善”。炫富的郭美美借着一个生日会来炫耀,展现了所有最近以为高贵的东西,无疑是哗众取乐的手段,高调地炫富,赢取观众眼球。而高调行善的陈光标在一次捐款的过程中,还让记者拍下过程。我无所否认这是做了件好事,但你让爱心捐者情何以堪呢?如此高调地为自己的生命抹彩。在我的眼里,不过只是一种博取众乐的行为。生命定的调太高,只怕奇虎难下吧?

我倒是欣赏给自己的生命抹上淡淡朦胧的人。面对诺贝尔文学奖的殊荣,面对陈光标的别墅诱惑,莫言依然坚守自己的信念,坚持自己的写作之路。获得如此高的荣誉,可以说是能高调地出现在观众眼前,莫言却在一阵的赞许中保持心中的那片花园,真的是难能可贵啊!

美国第一位宇航员,也是登月球第一人的阿姆斯特朗在成功登上月球后返回陆地时,一位记者问他对于自己的脚印将永留在月球上有何感想,而他却幽默地回答说:“我希望未来有人上去把我的脚印擦掉。”他并没有发表自己多么自豪、多么兴奋的讲辞,只是淡淡的说出这样的一句谦言。这使我深深地感受到,生命不在于有多么的光辉和灿烂,或者是轰烈,只要你给自己的生命定了调,一切都会随着你的调。

我为自己的生命定了一个中调,就如莫言和阿姆斯特朗一样,有一番辉煌的成就,为社会造就出自己的一份贡献与力量,然后一如既往地贡献,默默地付出,既不会居高难下,也不会过于平淡无光。

陶渊明的“心远地自偏”,把自己推向了乡村的宁静,隐居深处。虽是高尚的品质,但过于低调,略显平淡。生命既然只有一次,那么为何不让它更具格调呢?

给生命定调,我爱我的中调。能干出一番好事业,献身于社会当中,不至于“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也不至于居高难下,受人议论。生命中就是这样,你给生命定了什么调,你的生命就是什么的基调。音乐要有悦耳的调才动听,生命也如此罢了。

#以生命最珍贵作文600字2#听妈妈说,在解百的过街地道里,有一位无臂青年,他用脚写毛笔字,写得极好。我觉得很好奇,就想去亲眼看看。

今天天下着大雨,妈妈带着我,特意前往。可一路上,妈妈还在担心:“这样的雨天,他恐怕不会来了。”没想到,当我们转弯进入解百地道,我一眼就看见了角落里整整齐齐地摊满了书法作品。走进一看,上面的书法作品有端庄大气的楷书,有线条流畅的行书,有奔放自如的草书。一位没有双臂的叔叔站在作品前,我从“林风现场书法”这几个字中知道了这位书法家名叫林风。

不一会儿,他坐在了小板凳上,用脚夹出一个卷轴,用镇纸压住卷轴上方,将纸铺平。然后,他又用大脚趾和二趾夹起毛笔,在墨罐中蘸了点墨,捋顺笔头,开始书写。他的腿悬空拎着,写得很流畅,时而轻,时而重,神态自若。我平常写毛笔字抬着手臂就觉得酸,这位叔叔看似不感觉酸,大概是练得习惯了。

他写完草书“精气神”后,我悄悄对妈妈说:“我们花二十元买他一副字吧。”妈妈答应了。叔叔问我想写什么,我挑了一副字多的草书请他写。他微笑着答应了,“忙时井然,闲时自然,顺多偶然,逆多必然,得之淡然,失之坦然,褒则常然,贬则泰然。”他念完后,便用双脚摊平宣纸,再用两个脚趾夹起毛笔,开始写了。

写完后,他又用两个脚趾夹起自己的印章蘸上红色印泥,重重地按在宣纸上。我看叔叔写得好,便问他:“叔叔,你为什么不去西泠印社?”叔叔微微一笑,说:“西泠印社不是你想进就能进的。”我点点头。虽然林风叔叔不能进西泠印社,但他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足以震动我小小的心灵。

回来的路上,我被这位无臂书法家感动着。这不禁让我想起了黄山上的奇松。那年冬天,在风景秀丽的黄山上,我看到了数不清的奇松。它们中不少长在悬崖峭壁上,枝叶繁茂。翠绿翠绿的松树衬着瓦蓝瓦蓝的天空,显得生机勃勃。可是当我看到它们是从岩石缝里长出来的时候,我震惊了:这松树,竟然在没有水,没有土壤的岩石中生根发芽,不屈向上,茁壮成长,拥有了多么顽强的生命力呀!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常人看来的“弱者”,他们可能身有残疾,可能生活窘迫,但他们不畏艰苦地活着,这不正是“强者”的品格吗?我知道生命需要什么了,是——顽强!

#以生命最珍贵作文600字3#生命是最可宝贵的,这不仅指人的生命,世界上所有的生命,哪怕是一只蚂蚁,也有维护自己生命的权利。“人是万物的灵长”、“人是万物的主宰”,这些都是人类自己封的,谁赋予了人类居高临下的权利?

人类既然是生命中的一分子,就没有什么可特殊的。在所有的生命面前,万物都是平等的,所以,我们应当既尊重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世界上所有的生命,这样,也就是尊重了我们自己的生命。

自然的法则决定了生活在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必须和谐相处,共同缔造美丽的家园,否则,就会受到自然法则的惩罚。这种自然法则最先受到大的恐龙的破坏,后来,最先灭绝的,恰恰就是高大威猛、弱肉强食的恐龙。

人类的历史并不是很长,人类诞生不久,就以捕猎为生,于是,那些奔跑着的动物就成为人类捕猎的对象,成为人类的美味大餐。现在,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没有人类不敢吃的,而且什么珍稀吃什么,这使得珍稀动物越来越稀少,有的已经接近灭绝。君不见,洁白的天鹅垂下了带血的翅膀,在集市上被公开出售;君不见,藏羚羊被偷猎者追捕,茫茫的青藏高原上,堆着它们的累累白骨;君不见,东北虎的数量大大减少,打死金钱豹的人竟然还被当做孤胆英雄,赫然出现在中学语文课本上。

近来,又出现了清华才子用硫酸泼狗熊,四川一大学生将一只小狗放在微波炉里烘烤等旷世奇闻。长此以往,等世界上只剩下人类的时候,我们还与谁为伴,我们还拿什么作为生命的依托?到那时,人类灭绝的日子也就不远了。人类的历史恐怕比恐龙的历史还短暂,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维持自然界的平衡,我们必须遵循自然的法则。生命的个体之间要相互尊重,

和谐相处,因为生命与生命之间是相互依存的,谁都离不开谁,就如同我们离不开水、阳光和空气一样。我们有什么理由,为了维护自己的生命或者尊严,去剥夺其他生命生存的权利呢?

#以生命最珍贵作文600字4#生命本来无色无味,淡白如水,但是每一个心中有梦的人,都会挥动那神奇的生命画笔,把它描成一幅绚丽多彩的人生画卷。

我佩服徐志摩的才思泉涌,“轻轻的来,轻轻地走,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但他的做法我不敢苟同。人生短暂,不过六七十载,像大雁那样“轻轻地走过,不带走一片云彩”,必定会遗憾终生。这样的生命,只是一张白纸,毫无价值可言。我们应该让短暂的人生染上有价值的色彩,这样我们的生命才会绚烂多姿、光彩夺目。

音乐巨人贝多芬二十多岁的时候,事业上刚刚有了起色,可命运之神却对他降下了灾难,让他双耳失聪。对于酷爱音乐的他来说,这简直是一个晴天霹雳,然而贝多芬没有屈服,而是以积极的生命态度从容面对,他扼住了命运的咽喉,凭着内心澎湃的激情,在象牙白的钢琴上奏出辉煌壮丽的乐曲,在雪白的纸上写下了跳动的音符,铸就了不朽的音乐,震撼了整个世界。顽强不屈的贝多芬没有放弃为生命着色的机会,没有让生命成为一张毫无价值的白纸,他为自己的生命之纸染上了一片火红,让生命变得那样灿烂夺目、光芒四射。

北京残奥会上,身残志不残的运动员们,又何尝不是为他们生命中的遗憾在努力争取?他们努力地弥补生命中的遗憾和缺失,为那一段遗憾和缺失补上一点美好、一点价值,不让生命留下一点空白,留下一点遗憾。在运动场上驰骋竞争,哪怕赢得的只是一束鲜花,一阵热烈的掌声,也让生命绽放出异样的光彩。是呀,既然是生命,就该有色彩,就该有希望!

当随风飘落的种子无法找到泥土时,它们便把最后一线生的希望寄托在石缝里,在那里生根,发芽,抽节。春绿秋黄,岁岁枯荣。即使石缝间没有什么营养,它们也不曾放弃生长的机会。是呀,既然是生命,就有权创造辉煌和奇迹!你看,清风吹过的石缝里,一簇簇碧草正与鸟儿相应和,唱着一首首生命的赞歌;你看,石缝间崛起的一棵棵青松,正迎着朝阳,沐浴着山风,朗诵着一首首生命的诗章。

#以生命最珍贵作文600字5#有生命的物质叫做生物。那么生命又是什么呢?

有人说生命是脆弱的,疾病、磨难时刻都在吞噬着生命的坚韧;有人说生命是短暂的,如浮游的一生,如昙花的一现。但我说生命既不是短暂的也不是脆弱的,它是顽强的,是珍贵的。

我曾听过这样一则故事:有人问世界上什么东西的力气?回答有很多种有人说是狮子有人说是大象,结果这些回答都不对,世界上力气的是植物的种子!有人可能会不理解。众所周知人的骨骼非常的坚硬头盖骨更是如此,然而就是这坚硬无比,生物学家和解剖学家想尽一切方法都打不开的头盖骨却被几颗小小的草种从内部轻松并且完整的分开了。是什么让它们有这么大的力气呢?是信念!是它向往自由,向往阳光的顽强的信念!可能你不会相信这个例子那么我就再举一个例子。

“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这是雷锋说的一句话。关于雷锋的事迹我不说大家也知道,他的乐于助人使他成为了全中国人民的榜样。

其实生命是什么要看你怎样用它,如果你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那么生命就是坚强;如果你知难而退、害怕困难,那么生命就是一事无成,如果你每天乐于助人努力学习,那么生命就是充实和快乐;如果你自私自利,逃避付出,那么生命就是无所事事。

我们每个人都好像是在拿着铅笔谱写我们人生的诗篇,既使有时用词不当,只要用橡皮擦掉重新酝酿也一定会是一个完美的人生。

让我们用手中的笔谱写出我们自己的美的人生的诗篇吧!

以生命最珍贵作文600字相关文章: 关于生命的珍贵600字作文

生命最珍贵作文600字

关于可贵的生命600字话题作文

可贵的生命600字作文

人生最贵的是作文600字范文5篇2020

珍贵的诚信600字精选作文

关于幸福最珍贵600字话题作文

珍贵的诚信600字小学作文

有关舍得作文600字5篇

第4篇:生命的可贵作文范文

[关键词]《活着》;个体悲剧;时代反思;皮影戏

长篇小说《活着》发表于1992年,是当代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在这之前,他的中篇小说《一九八六年》《世事如烟》等,带有很强的实验性,以冷酷的笔调揭示人性的阴暗丑陋,描写罪恶、暴力、死亡,冷漠的叙述和恐怖的描写形成鲜明的对比。《活着》是余华改变风格的作品,是一部草民的史诗。在叙事方面,余华一改前期先锋前卫的笔法,走向传统小说的叙事方式。但在文本内涵上,却厚重得多。

小说名为《活着》,却实实在在地讲述了一个个死亡的故事。小说主人公富贵,在旧社会是地主少爷,吃喝嫖赌,无所事事。因为输光了家产,父亲一气之下撒手人寰。母亲病了,贫困交加的富贵去城里请郎中,被拉了壮丁,在国共内战的炮火中侥幸拣了一条命,被共产党军队俘虏,才回到离别两年的家。回来后发现母亲早已去世,女儿凤霞因生病无钱医治成了哑巴,而当初赢了富贵家产的龙二新中国成立后被定为地主枪毙了。接着是,“”,富贵一家跟着忙活。再后来,儿子有庆为县长女人献血时,被抽血抽死了。女儿凤霞嫁给了城里的工人万二喜,生活和美,谁知生孩子时大出血死了。家珍也去世了,万二喜在一次事故中丧生,外孙苦根生病时吃豆子撑死了。只剩下富贵和一头老牛相伴,在平淡的日子中度过余生。小说写出了小人物的命运悲欢,写出了主人公在历尽磨难后的淡定和从容,隐忍和前行。诚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言:“‘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活着》还讲述了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讲述了眼泪的广阔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1994年,张艺谋导演根据余华的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获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和最佳男主角奖。比较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文本,可以发现,电影《活着》对原著的改编,最明显的是题旨风格的改变和皮影戏道具(意象)的出现。

一、题旨:从个体的悲剧到时代的反思

小说《活着》是个彻头彻尾的大悲剧。富贵的一生,经历了家道的中落,由地主少爷沦为社会贫民,感受的是亲人一个个先他而去,沦为孤家寡人的他在暮年中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小说写富贵的受难史,写富贵在受到接二连三的打击后那份无可奈何又聊以:“这辈子想起来也是很快就过来了,过得平平常常,我爹指望我光耀祖宗,他算是看错人了,我啊,就是这样的命。年轻时靠着祖上留下的钱风光了一阵子,往后就越过越落魄了,这样反倒好,看看我身边的人,龙二和春生,他们也只是风光了一阵子,到头来命都丢了。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小说着重强调的是个体的人生悲剧,强调人在命运前的无可奈何和乐天隐忍。小说中有庆和凤霞的死都是意外事故引起;龙二在中赢了富贵家产,后来却赔上了自己的命;老全在战争即将结束时却被流弹击中,等等,这一切都强调了偶然的力量,强调了人在命运前的茫然和无奈。这使这部小说在充满浓重的悲剧意味时,又有着某种宿命论的色彩。

电影《活着》突出了宏大的历史叙事,突出了大时代背景对个体命运的决定性力量。这突出表现在电影中对有庆之死和凤霞之死的改编。小说中,有庆的死是由于给县长夫人献血,被医生抽血过多,死了;电影中却是由于“”、大炼钢铁,全民动员,小小年纪的有庆累得不堪,在墙角下睡着了。县长春生去学校检查,开车撞倒墙,把有庆砸死了。表面上是一场车祸,车祸背后的时代背景却是引人深思的。再比如凤霞之死,和小说中相同的,都是死于产后大出血。但在电影中突出了“”背景,加入了王教授这个情节。凤霞本来不该死,但接生的革命小将不懂医术,万二喜从牛棚里拉来了医学权威王教授。但“牛鬼蛇神”王教授已三天没吃饭,富贵给王教授买了几个馒头,结果凤霞大出血时惟一能救凤霞的王教授差点噎死,众人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凤霞死了。小人物在大时代中命若浮尘,随风飘零,不能自主。而且,影片中加入字幕,如“40年代”“50年代” “60年代”“以后”,这使影片有了清晰的时间界定,有力地烘托了时代背景,折射了我们这个民族所经历的深重的苦难和在苦难中的坚韧。

小说和电影题旨的不同,和作家余华与导演张艺谋不同的人生经历有关。余华1960年出生于杭州,中学毕业后曾当过牙医,五年后弃医从文。张艺谋父辈几人曾是黄埔毕业生是有“历史问题”的人,因为家庭出身,张艺谋一直感到非常自卑。特定年代的政治氛围,使张艺谋如履薄冰。和余华相比,时代、政治的烙印对张艺谋的影响更为明显。所以在银幕中,富贵在时代大潮中总是身不由己,命若飘萍。

二、意象:从老牛到皮影戏

小说《活着》中,富贵在家境败落后成了地地道道的农民,土地成了他赖以维生的根本。在亲人相继离世后,富贵买了一头苍老的、即将被人宰了吃掉的老牛,富贵和老牛相依为命。富贵像脚下的大地一样宽厚、沉默、坚韧,而这头苍老的也叫“富贵”的老牛无疑是富贵本人的象征。但这头老牛只是在小说开始和结尾时出现,给人的印象不是很鲜明。

电影《活着》中最成功的改编,是皮影戏意象的出现。皮影戏是中国北方的民间艺术,属于中国古老的剧种――傀儡戏。皮影戏在电影中多次出现,成为贯穿全片的线索,是主人公悲欢命运的缩影。旧社会,地主少爷富贵唱皮影戏,是他吃喝玩乐生活的写照。当富贵面容轻浮地唱出“奴和潘郎宵宿久”“象牙床上任你游”一个不学无术的浪荡子的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富贵输光家产,向龙二借皮影戏。当富贵扯开嗓子第二次唱皮影戏时,辗转野外,艰难谋生,富贵已由富家纨绔子弟变成了靠唱皮影戏为生的江湖艺人,皮影戏则成了他养家糊口、赖以谋生的手段;解放战争时期,富贵在战斗的间隙给唱皮影戏,鼓舞革命斗志。以至新中国成立后,富贵自豪地夸耀:“我给唱过戏,他们听了我的戏,一天能攻俩山头,两天能攻四个山头。”皮影戏成了他干过革命的有利证据;“”、大食堂、大炼钢铁时,唱皮影戏,促进生产,皮影戏成了文化贫瘠年代小镇上不可多得的文化娱乐和艺术享受;“”时,破四旧,皮影戏的厄运不可避免。当富贵对凤霞大声说:“留不住了,烧!”在皮影戏被烧掉的一瞬间,带给人的是一种无言的伤痛。结尾时,盛皮影戏的空箱子成了小鸡的安乐窝。总之,从最初的娱乐工具到落魄时的生存工具再到干革命的本钱以及特定年代的无声毁灭,皮影戏见证了历史的风云变幻,见证了富贵一家命途的多舛。皮影戏意象的出现,一方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更加符合电影艺术的审美特性,使影片具有浓郁的民族地方色彩。同时,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皮影戏作为傀儡戏的最大特点是由人随意操纵的,这与富贵无法自主掌握自己的命运形成辉映。是时代、政治还是看不见的命运的大手将富贵玩于股掌之中?引人深思。

三、风格:从悲凉到温暖

小说《活着》是一部悲凉的小说。这种悲凉首先来自小说中主人公故事的悲剧性:父母相继死去,儿子有庆被抽血抽死了,女儿凤霞产后大出血死在了医院里,妻子家珍贫病而死,女婿万二喜死在了工地上,连惟一的希望――活泼可爱的外孙苦根也生病时吃豆子撑死了。在这个世界上,大概没有什么比亲人的离世更让人伤心的了。在小说结尾,当年迈的富贵与老牛相伴,唱着悠远的歌声,那份浓得化不开的苍凉还是让人潸然泪下。其次,这种悲凉来自主人公自传式的叙述风格。小说中的年轻人――民间采风者,只是故事的叙述者,故事的主体是主人公富贵对往事的回忆。在富贵平静的讲述中,我们了解到他的亲人相继离他而去,小说中不只一次写了亲人离世时带给富贵身心的重创,如儿子有庆死后:“我看着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听不到我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满了盐。”再如凤霞死后:“寒风从门缝冷飕飕地钻进来,吹得我两个膝盖又冷又疼,我心里就跟结了冰似的一阵阵发麻,我的一双儿女就这样都去了,到了那时候想哭都没有了眼泪。”这种第一人称主人公自述身世时的哀伤富有感染力,也增强了小说的悲凉风格。

和小说相比,电影《活着》要温馨得多。首先,影片《活着》减少了死亡人数。影片中只有有庆和凤霞死了,这就避免了小说中过于残酷的结局和太多的戏剧性和偶然性。在结尾,富贵、家珍、万二喜和馒头,一家四口,其乐融融。当富贵把小鸡放进皮影箱里,对外孙馒头说:“鸡长大了会变成鹅,鹅长大了会变成羊,羊长大了会变成牛,牛长大了,日子就越过越好了!”这昭示着生命的延续和生活的希望,正如影片中富贵所说:“要好好活着!”“老婆孩子比什么都好!”这一结尾,改变了原作中苍凉感伤的结局,使影片带有温馨的色彩。其次,影片在细节设计上富有匠心,也冲淡了影片的悲凉色彩。如:

1.烈日当头,龙二被押赴刑场,排山倒海般的呐喊声传来:“打倒地主恶霸!万岁!”打死龙二的五枪,仿佛打在富贵的脊背上,富贵吓得尿湿了裤子。葛优的精彩表演,使观众笑声如潮。

2.大炼钢铁时,富贵唱皮影戏促进生产。正当富贵唱得来劲、群众听得开心时,儿子有庆搞恶作剧,将一碗加了醋的辣子汤端给富贵喝,辣得不行的富贵将辣子汤喷在了皮影的幕布上,看戏的群众哈哈大笑,富贵在欢快的胡琴声中追赶儿子,影片中洋溢着轻松欢乐的氛围。

3.“”时,牛镇长给凤霞介绍对象,说对方在城里当工人,“响当当的工人阶级”,就是腿有点瘸,家珍问:“瘸得厉害不厉害?”牛镇长说:“不厉害,不厉害,急了也能跑。”

4.凤霞和万二喜结婚时,背景是放着光芒、面带笑容的巨大的像,前景是扬帆远航的大轮船,万二喜和凤霞向鞠躬,万二喜虔诚地说:“他老人家,我把徐凤霞同志接走了!”

5.凤霞怀孕后,和万二喜一起回娘家报喜,一家人非常高兴。家珍嘱咐二喜抽空多在家陪陪凤霞:“我怀凤霞的时候,你爹成天不着家。”二喜好奇地问:“爹那时候挺忙的?”富贵尴尬地笑笑:“爹没出息……”观众回想起影片开始时富贵在的情景,不禁会心一笑。

6.凤霞临产时,万二喜从牛棚拉来医学权威王斌,万二喜这样解释:“就是这个王斌,当年在这所医院里,污蔑我们工人阶级的妻子,生理有缺陷,不能生育,是可忍,孰不可忍!今天我们把他揪来,就是要用铁的事实来教育他,批判他,让他看看我们工人阶级生孩子,看着我们红色江山后继有人!”

虽然,由于表现方式、艺术手段,特别是艺术家人生经历的不同,使小说和电影《活着》存在诸多差异。但是,无论文本还是影像,都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重温经典,我们仍能感受到生命的宝贵、活着的欢乐以及死亡的痛苦。

[参考文献]

[1] 徐正龙.看不见的障碍[J].艺术百家,2006(07).

[2] 闫晶淼.《活着》改编前后的审美意蕴解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08).

第5篇:生命的可贵作文范文

今天,我读了《生命,生命》这篇课文。

这篇课文讲了作者从飞蛾求生,砖缝中长出的瓜苗,倾听心跳,这几件事令作者明白生命是宝贵的。

我从这篇课文中也明白了生命是宝贵的,可我在小时候根本不明白生命是什么,就因为一些小事,就不停的哭泣。记得有一次,我只被爸爸则骂了几句,就向爸爸发脾气,觉得什么都是别人错,只有自己对。

第6篇:生命的可贵作文范文

关键词:革命老区;红色资源 ;价值

中图分类号:D6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11-0087-02

十召开以来,先后考察了河北阜平西柏坡、山东沂蒙、福建古田、陕西延安铜川、贵州遵义等革命老区。2015年11月27日,全国革命老区开发建设座谈会在北京举行。革命老区的脱贫工作和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党中央的关心和重视。在战争年代,革命老区和老区人民为中国的革命胜利作出了重大牺牲;在和平年代,老区人民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同样作出了重要贡献。除了党中央的支持外,革命老区则更需要依靠自身资源的价值来实现其发展。因此,研究革命老区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在现阶段具有现实而关键的作用。

一、贵州革命老区红色资源

贵州作为革命老区,是红军长征转战时间最长、发生历史事件最多、留给后代思想最丰富的老区之一。贵州红色资源主要是指红军部队在贵州战斗期间留下的革命资源。具体是在1930年至1936年间,中央红军、红三军、红七军、红八军、红二军、红六军团先后转战贵州并开展了革命斗争,在贵州留下了大量的革命文化。贵州的红色资源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红色资源的物质文化。主要包括红军在贵州斗争期间所遗留下来的革命文物和革命遗址,以及后人为纪念革命战争历史和革命英雄所建设的纪念馆、展览馆、博物馆、烈士陵园等。目前,贵州共有革命遗址2 000多度处,其中红军重要遗址1 000多处,红军长征遗址有900多处。第二,红色资源的精神文化。主要包括红军在贵州留下的精神财富和思想文化,包括红军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等。红军在贵州留下的精神可以总结为:实事求是、敢于创新、坚定信念、不怕困难的红军长征精神以及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坚定信念、民主团结和务求必胜的遵义会议精神。第三,红色资源的主体,即革命伟人、老红军等与革命历史有重大联系的人物。目前,贵州遵义有个“国宝级”的人物,就是百岁高龄的老红军――王道金。他经历了土地革命、万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获得独立自由勋章、八一勋章、解放勋章。1958年从部队转业到贵州,为贵州的建设和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二、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

红色资源所蕴藏厚重的历史文化传统在今天依然发挥着独特的时代价值,主要体现在红色资源的历史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等四个方面。

(一)历史价值

文化作为意识形态的产物,是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是特定历史时展的结果,具有独特的历史属性。红色文化产生于炮火硝烟的革命战争年代,形成于近代中国的反侵略战争的时期。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之日起,中国革命就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红色文化承载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民族民主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表征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两大历史任务的革命意志,它所固有的文化内核和革命意志,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红色文化的历史价值集中表现为革命历史的印证价值。红色文化资源的历史印证价值表现为两方面:一是,贵州红色文化资源的物质形态,各种红军战斗遗址、文化遗址、革命纪念馆和纪念碑等,都能将中国的革命历史辉煌呈现,能使中国共产党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进行反侵略战争、保卫和平、一致抗日的革命活动得到保存和保护;二是,贵州红色文化资源的精神形态能完整地再现了革命先辈们的思想印记和精神力量,如近代的长征精神,现代的抗震救灾精神等。长征精神亦可以体现在同志在与党内盛行“左”倾路线的激战中,其领导地位的逐步确立的历史事迹中,也可以表现在个人的人格魅力和丰富的个性之中――不唯书,不唯上,不唯洋,坚持原则、独立自主、实事求是;既勇于和错误路线作斗争,又善于团结党内同志;既能接受别人的责难,又有着伟人的胸怀。当然,除了伟大的领袖具有革命精神外,三万红军战士也承载了强大的革命精神才能完成伟大的长征。

(二)政治价值

红色资源作为一种政治资源,属于政治领域,属于“政治机制的文化”,开发利用红色资源有助于引导人们增强对政党和政府的政治认同;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反腐倡廉的重要举措。红色文化倡导崇高的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 红色文化资源的政治价值主要表现为它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具体表现为传播政治意识、引导政治行为、培养政治人格、营造和谐稳定的政治环境。其一,对于人民群众而言,红色文化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人民群众赋予的,是中国历史赋予的。解读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有助于老百姓全面了解革命党获取执政地位的艰苦历史,有助于巩固我党的领导地位,有助于用红色文化来引导大众的舆论方向;其二,对于青少年而言,红色文化资源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中介,红色文化资源的物质形态是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活教材和重要基地,而红色文化资源的精神形态是党员干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洗礼,传播党的历史,保持党员先进性的有效途径。

腐败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文化现象。其他国家也有腐败问题。十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党以零容忍的态度重拳反腐,提出“苍蝇”“老虎”一起打,反腐败斗争呈现高压态势,反腐成效明显。指出,“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1](P.122―122)要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就要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贵州红色文化资源不论从其物质形态还是精神形态,都可以让人民直接感知党员干部的清正廉洁和红军战士的艰苦朴素。青年时代的认为,中国必须建立一种新型的廉洁的政府机构。他清醒地意识到政权的腐败,使全国绝大多数老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在长征期间,依然重视和善于联系人民群众,不搞派头和特殊待遇,艰苦朴素,这对于当前我党引领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员党性修养、搞好道德建设、筑牢拒腐防变可以起到强大的助推作用。

(三)文化价值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所历经苦难后的思索与觉醒,从到思想的形成,再到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出现,中国文化正是在马克思主义革命领袖的带领下,从革命到建设阶段,都呈现出红色文化的精神引领作用。当前,在十分关心革命老区的建设和发展,并强调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性。红色资源是一种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红色资源有助于引导社会成员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对构建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的价值,集中表现为以下三方面特征:第一,红色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能够加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红色文化也是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革命实践的产物,同时还融合了今天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通过红色资源来传承革命历史光荣传统可以激活红色文化内在的文化价值,自觉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大力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事业。第二,红色文化资源中所凝聚的共产党员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优秀品质能够在国民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中发挥先导作用。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根本、最深层、最永恒的就是爱国主义。因此,应有效地把红色资源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品质运用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培育当中。第三,红色文化资源能够传播正确的中国价值观念。随着红色文化旅游的盛行,它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的中心内容,能够在潜移默化中熏陶人的“三观”,引导人们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逐步实现客体主体化,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念并转化为人的自觉行动。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是党执政文化中强大基石,能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影响力。

(四)经济价值

欧洲工商管理研究所创建人之一萨尔瓦托尔・特雷西,调查了西西里岛不发达的原因,结果是西西里文化的特点所致:“‘令人气愤的’个人主义、对人不信任和怀疑心”[2](P.364)。在拉丁美洲和其他地方,现在有越来越多人开始倡导进步的价值观和文化态度。在秘鲁经销本田汽车30年之久的奥克塔维奥・马维拉,多次去过日本。他认为日本和秘鲁的真正区别在于,日本的儿童学习了进步价值观,而秘鲁的儿童却没有。后来他倡导了“发展十诫”:秩序,整洁,准时,负责,成就,诚实,尊重他人权利,遵守法律,职业道德,以及节俭。“发展十诫”还被尼加拉瓜两届政府教育部长列入他的教育改革计划核心内容。由此可见,一国的文化内涵与经济发展二者存在着必然联系。

红色资源既是一种文化资源,同时也是一种经济资源,是一种社会生产力要素,开发利用红色资源有助于实现革命老区自身的经济发展。什么叫红色文化的经济价值?即是指红色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红色文化已经成为今天的一种较高层次的、较时尚的精神文化消费模式。尤其通过红色旅游的形式,使得贵州革命老区众多红色文化革命遗遗迹和文物不仅被保留下来,还重新得到了保护、开发和运用。例如,遵义会议旧址和纪念馆,作为贵州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产业的宝贵资源,正在逐步打造为贵州红色文化产业的经济模式,在现代经济结构中已过渡到新的GDP经济增长点,这不仅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还有利于推动贵州革命老区自身实现经济又快又好的加速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第7篇:生命的可贵作文范文

富贵原本是个富家子弟,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无忧生活。他不把父母当回事,对妻子的辛苦劳累不屑一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活着》品鉴心得及感想2022,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活着》品鉴心得及感想1花了一天半时间吧,把《活着》看完了。也似乎又懂得了些什么道理。联想到有些轻生的人十分不该,就在前些天,新车站楼顶还有人嚷嚷着要跳楼,我虽不清楚原因,但相信与福贵一比,定相差甚远。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作者余华在书的一开始就点明主旨,也为之后的记叙作铺垫。

作品采用主人公福贵自述的方式,福贵生动的日常语调及其对命运的屈服,向人们展示了将苟活作为生活目标的状况,使作品更深刻。其为我们提供了如何生活,尤其是如何在困境中求生的理念。

主人公福贵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先后离去,一次次徘徊在绝望的边缘,但他却有着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的乐观态度。

在他发现害死他儿子的凶手之一是春生时,他深明大义,也明白冤冤相报何时了。当春生面临绝境时,福贵也依旧尽了朋友的职责,劝他要坚强地活着。

作者没有发泄,没有控诉或揭露,而是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恶的一视同仁。

在我们遇到困难时,要想想福贵的经历,我们就一定会鼓起勇气继续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确有不公平,有人可以享尽荣华富贵,而有人只能与福贵一样劳累一生。在不公平面前,任何的抱怨、逃避都是徒劳,我们可能需要学习福贵身上随遇而安的精神。

生活给予我们太多无奈与困惑,像福贵那样经历了许多仍然顽强生存下去,他对生存其实并无明确认识,只是以一种动物般的求生本能使他延续生命。但他在暮年却能以一种洞察人生的乐观来对待生命,这一点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生活的启迪。

《活着》品鉴心得及感想2我总以为一个人与一本书的邂逅是一种弥足珍贵的缘分。我时常想着一本书的力量,纯粹的文字却冲击人的视听感受,如海浪般震撼心灵,撞击思想,潜入意识。

《活着》就是这样一本有生命的书。我深深记得初读《活着》的感受,从初始的悠然到其后的凝重,翻动书页的手指愈渐迟疑,我感到心中似乎有一种隐秘的期盼——呼唤着一个转折,一个让主角福贵走向幸福的转折,然而,我失望了,作者是那么的残忍与吝啬,我几乎是一路心痛地读到最后。当我满心酸楚地合上书页,猛然望见封面一袭鲜血般的暗红:一如长长伤口上的血淋淋般刺目,却又宛如生命勃勃的涌动;似乎是悲哀,是一抹浓重的叹息,又仿佛一阵热烈的律动……我的泪直直地落下来了。

书中,随着福贵悠长的笑,娓娓道来他的一生。从一个少爷吃喝赌到最后败坏家业,沦落到为糊口而下地,在跨越抗日战争、内战、饥荒、大跃进、文革……的年代里,他死里逃生,而家庭却被命运肢解。他挚爱的亲人一个一个地逝去——老母病死、幼子因抽血猝死、妻子得病先他而去、聋哑女儿凤霞难产而终、女婿被钢板所夹意外惨死,只留下一个小小的孙子苦根,竟也在那个饥饿的年代里,活活噎死。他布满老茧的粗糙的黝黑的手掩埋了所有的亲人与泪水,最后只孑然一身与牛相依。他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这应是一个悲剧吧。然而他淡淡地讲述着,没有大悲大恸,这个被厄运磨砺了一生的人居然嘿嘿地笑着。在书里作者与读者一样是一个聆听者,他没有评论,甚至没有一声短短的叹息,他只是呈现着,但他想说的都悠悠地说了。

回味的时候,我常常惊讶,这仿佛是望见一绺极纤细的发丝被逼迫着承受千万斤的重量,然而它却没有断。这种生命的韧性似乎讲述着人生绝望的不存在。福贵的人生,仿佛是一株盘剥的冬笋——

一层层褪去人生的虚华、一层层撕扯掉人生幸福的依靠,一层层摧毁着人的坚强。可到最后,白嫩嫩的,却留下一个人最柔软、最纯净的人的秉性,只留下人生存在的的理由——活着,为了活着而活着。活着,执着地活着——已成为一个能描述福贵的形容,也是对福贵的的肯定与颂赞。至于幸福或不幸福,我们无法断言,也许在旁人的眼里,福贵的一生是苦苦煎熬的一生;但在他自己,也许更多地感受到了幸福。贺拉斯说:人的幸福要等到最后,在他的生前,葬礼前,无人有权说他幸福。

《活着》品鉴心得及感想3一个人,一场故事,一世遭遇,成就了《活着》。富贵的苦难,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从一个富家少爷,沦落到贫苦农民;他气死他爹,输光财产;他的儿女死了,妻子死了,女婿死了,外孙也死了,可他却还活着,孤零零的活着。

当在黄昏的田野上,富贵和他那头老牛耕耘在田地里,富贵对牛叨絮的那席话差点让我怜悯的掉下泪来。我觉到了余华的残忍,他为什么要让富贵活着?没有了亲人,没有了爱,只有大半辈子数不尽的苦难,富贵活着的意义何在?人到底为什么而活着?

当福贵看到赌的倾家荡产的龙二被毙掉的那一刻,庆幸的是福贵,后怕的也是福贵。他庆幸,是因为被毙掉的人不是自己。他后怕,是因为被毙掉的人本该是自己。命运是未卜的,生命是脆弱的。败家子的自己气死了爹,他知道,自己害死了一个生命;当被抓去拉大炮的自己回来没有看到娘的最后一眼,他明白,生命原来如此脆弱;当他的家人一个个死去的时候,他懂得,活着不易,活着有多好!

种地的艰辛,让他体会到活着的不易;公社的磨难,让他感受到活着的美好。活着就幸福,再艰难,只要活着那也是幸福;死亡是痛苦的,再好的墓葬,那也是痛苦。当富贵的家人一个个离自己而去的时候,有痛苦,但更多的是珍惜,珍惜自己现在还具有的生命,他知道,活着有多好。

余华《活着》的自序:“作为一个词‘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他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攻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这里有一个关键词时“忍受”。可见余华笔下的富贵面对生命的苦难与绝望只是忍受,没有反抗,更不用说蔑视。也许有人不怕死,但他一定不想死;也许有人想要死,但他一定不愿意死。

《活着》品鉴心得及感想4《活着》其实很简单,它只是讲述了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在做的事——活着,或者说更好的活着。

《活着》却又很复杂,它将人们放置在了一个充满苦难的时代里,将“活着”最宝贵的信念,完全地剖析在人们面前:以回忆的姿态,去深刻地体会“活着”,艰辛,本然,宁静。就如林荫下的福贵,牵着老牛,念叨着亡故妻儿的名字,依旧充满感情,仿佛他们从不曾远去。

文章的主人公福贵,一生坎坷波折。当所有的亲人都先他而去,亲情的美好被死亡无情的撕碎,他以一种超乎想象的坚毅与执著活着,没有被厄运打垮,扼住了生存的咽喉。

读过《活着》,看到福贵的亲人一个个死于病痛和意外,生死别离剜割着福贵的心,福贵依旧没有放弃,由纨绔子弟变成了有坚定信念的人。由主人公的信念引发了我对生命的思考,对活着的感悟。

文中的活着,决不是无目的地延续生命,而是为了心中的信念,将活着演绎为生命的升华,去战胜一切失败,痛苦,永不放弃希望。

为了活着而活着。

当一个人在经历过生死困境,认识到生命的不易,当活着成为一种信念,而非只是想着自己的功名和后人的褒贬时,人们也许就会像福贵那样:独自一人却不孤寂,因为他能从自然中所有有生命的东西身上找到生命的活力,活着的快乐;也许就可以做到,对于自己的过往,那生与死的别离处之泰然,因为活着已成为心中最坚定的信念,看透活着的真谛,不会因生死别离而有所动摇;也许就可以做到夕阳西下,与老牛相依的淡泊、宁静。

活着是一种本能,是生物本源中对生命的敬畏与向往,活着是纯净美好的,是本真质朴的,人就是为了活着而坚定不移地前进,不论前方是黑暗还是光明,是荆棘密布还是鲜花绽放。人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在活着本身面前,其他一切都不足以成为理由。

《活着》品鉴心得及感想5人生难以一帆风顺,定会跌宕起伏。这起伏,可能对生命的旅途无关痛痒,诸如作业被批,小考失利;亦可能改变你的人生轨迹,诸如高考、从业……

但是,无论大喜,亦或大悲,只有活着,你才能感知这一切,才有机会去细品人间甘甜,才能去遍尝人间疾苦。

书中,春生,书里一个轻生而不是为外界因素而死亡的人,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灰冷的印象。被拉去当兵,他没想过轻生;为了抢一两个大饼而鼻青脸肿,他没想过轻生;一次次逃走又被抓回,他亦没想过轻生。他知道,战争终究会结束,即便周围一片黑暗,在那遥远的地方,仍有一丝微茫光明。他熬过了战争,终选择了轻生。或许,是从县长位置跌落又为万人所指,身心饱受摧残,心中的光明比战争的结束来得更遥遥无期,无论怎样,他都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胜利降临眼前了。正如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所说“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是的,一切好的、坏的、乐的、悲的,只要我们都还活着,这一切的一切都会被时间的长河,冲散到天涯。

本书的主人公,福贵,给人的,则是一种渡尽劫波仍积极向上的人生色彩。他家道中落,一个地主家的公子哥儿沦为无家可归,亲人都离他而去,甚至和他相依为命的外孙苦根也死了。前路凄苦,他为什么要活着?人生黯淡,为什么还要“熬”剩下的一天天呢?为什么还要苟延残喘地活在这个令你身心俱疲的世界上呢?看完《活着》以后,这个问题曾一直一直在困扰着我,无解。苦根死后,他,没有随着已故的亲人,一起奔赴那虚妄远方,而是天天和老牛一起,孤苦伶仃活在世上,独尝世态炎凉。

生命是享受一切的基础,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前提。福贵向往着以后的日子,对将来的未知充满憧憬,经历诸多磨难,不屈不挠,即便在他亲人都离他远去剩下孤零零的自己,即便只剩下一头和他一样苍老的牛。他坚定地、坚定地要活下去,希望这头牛会成为他人生旅途中的最后一位伴侣,在他心里,还有一片没有被那种磨难所涂黑的大光明。福贵渡尽劫波依然仰起头来微笑的顽强,永远不会被困难打败的坚韧,对生存对生命的难以描述的的渴求,给我心灵的震撼。

活着,真是一件幸福的事。只有活着,才有机会斟酌悲喜;只有活着,才有资格评点成败;只有活着,才有心境品味荣辱;只有活着,才有精力参悟生死……

第8篇:生命的可贵作文范文

关键词:贵州 辛亥革命 谢石琴 镜秋轩照相馆

中图分类号:K2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5)02-125-130

翻阅贵州辛亥革命的历史,从自治学社的成立、武装起义的发动、贵州的光复独立、大汉贵州军政府的建立到“二・二”反革命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与张百麟和他创办的贵阳田家巷“镜秋轩照相馆”密切相关。

一、张百麟与镜秋轩照相馆

张百麟(1879-1919)字石麒,号景福,祖籍湖南长沙,出生在贵阳中下级官僚家庭,贵州自治学社(自治党)创始人。其父张翰,字奕安,以知县分发贵州任用,历任贵州地方厘金总办、知州等职,在贵阳田家巷(今市府路西段,市府路小学对面,现贵阳市市政工程管理处)购置宅院一座,取名“镜秋轩”,张百麟就在这里出生和成长。又同张翰与历任贵州知县的湖南同乡黄鲁岩联姻,黄以女惠芳嫁百麟。

早年,张百麟拜吴嘉瑞为师,接受维新思想,研究新学,广交朋友。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张百麟二十三岁,其父任坡脚(今安龙县属)、百层河(今贞丰县属)厘金总办和开州(今开阳县)知州。张百麟前往省亲,在兴义、安龙、贞丰、开阳结识一批具有革命思想的青年知识分子,如孟广炯、钟振玉、钟振声、胡刚、刘希文等人(这些人大多成为自治党的骨干),开始酝酿革命。1906年其父死在知州任上,张百麟返回贵阳“镜秋轩”家中,参加贵阳青年组织的读书会活动,如饥似渴地阅读鼓吹革命的书籍,报刊杂志,对现实社会开展研究。张百麟对清政府的政治腐败,丧权辱国,官吏贪污专制,民不聊生等社会现状深恶痛绝,原有的维新思想逐步向革命思想转变。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贵州官立政法学堂成立,张百麟与钟振玉等人考入政法学堂,因张捐有通判官阶得入官班,成为候补官员。在政法学堂,张百麟结识了具有革命思想的教员张鸿藻(贵州安龙人,留日学生)和张泽均、周培桥、韦可经、黄人瑞等进步同学,这时他创立贵州自治学社(自治党)。但此时的张百麟因父亲于开州去世后,全家靠变卖家产和其妻黄惠芳娘家接济,生活十分拮据。为解决经济困难和掩盖其秘密革命活动。张百麟在结识了刚来贵阳准备开办照相馆的广东摄影师谢石琴后,决定将镜秋轩前院辟为照相馆,取名“镜秋轩照相馆”,聘请谢石琴为摄影师,主理照相馆一切事务,对外自称镜秋轩照相馆“老板”。

谢石琴(生卒年不详)广东人,为自治学社第一批入社的革命党人。年轻干练,为人随和,生活俭朴,技术熟练,钻研业务,经营管理有方。谢石琴喜好书法,贵阳甲秀楼三字牌匾就是谢于宣统年间所书。在镜秋轩,张谢配合默契,谢是张百麟得力的骨干和助手。

光绪末年,距1839年达盖尔银版法摄影术发明已经七十年,摄影技术在全世界已经开始普及,而此时的中国清廷皇宫已有专职的洋人摄影师。照相已成为当时达官贵人地位和身份的标志,照相已是一种时尚的高档消费。镜秋轩照相馆顺应历史的潮流和市场的需求,于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春节期间,在一片炮竹声中正式开业。

镜秋轩宅院占地虽不足二亩,分前院和后院,然建筑设计十分合理,全院优雅宽敞,后院为张百麟家眷的住宅,设有客厅、书房和复(密)室。前院为两层砖木结构,天井宽敞明亮,设有屏风、花架、四季花木,两厢设有长长两排太师椅茶几。青石地板中央安有一台木三角架座式美国柯达照相机,格外引人住目。布置讲究的天井,俨然是一个十分理想的日光摄影场和露天会议室。右厢房为相馆收账柜台和接待室,暗房工作室。左厢房为女眷更衣室和道具衣帽间,阁楼为相馆员工寝室。照相馆正门临街,谢石琴书写的大幅招牌“镜秋轩照相馆”悬挂在朝门之上,十分显眼。透过门缝和玻璃橱窗,相馆显得高雅、清静。加之镜秋轩距贵阳城中心大十字仅半里之遥,交通方便,地处闹市而不嘈杂,后院院墙毗邻贯城河边,人烟稀少,安全隐蔽。

镜秋轩白天照相营业,晚上便是自治党人集会活动的地方,张百麟“凡有会议,皆莅其家镜秋轩”。早年的镜秋轩贵阳人知之甚少,附近居民称之张家朝门或张家大院。但开业后,因镜秋轩拥有先进的摄影器材和感光材料,加上技术熟练和周到的服务,因此,很快获得消费者的好评和良好的信誉。一时间,镜秋轩名声在外,到镜秋轩留影照相已经成为城里人时尚消费的好地方。

镜秋轩照相馆开业之后,因顺应市场的需求,加上谢石琴经营管理有方,其生意兴隆,收入颇丰,使张百麟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同时也为自治党人的革命活动提供了经费和安全隐蔽的场所。

二、自治学社成立、贵州辛亥革命武装起义及“二・二”反革命

贵州自治学社成立

在镜秋轩,张百麟先后结交了乐嘉藻、周素园,杨寿]、彭述之、平刚、张搿⒏段摇⒙文锋、黄理中、张绍铭、肖懋林等一大批进步知识分子,他们志同道合,齐心协力,积极酝酿自治学社的建立。1907年贵州第一份报纸《黔报》创刊,主编周素园(周培艺)发表大量文章,鼓吹革命,是张百麟最重要的革命伙伴和同志。

1907年10月22日,周素园在《黔报》发表《瓜分警告》的时评,张百麟读后,深受激励,认为“时机已熟,乃发表意见书,申述合群救亡之旨趣。”深夜,张百麟在镜秋轩撰写《瓜分警告之警告》,文章发表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拥护者众多,“签名入社者,前后相属不绝”。1907年11月(光绪三十三年)张百麟与张鸿藻、周素园、黄泽霖、张泽钧、钟昌祚、韦可经等三十三人,在贵阳田家巷镜秋轩照相馆集会,成立贵州自治学社(自治党)。推选张鸿藻和张百麟共同负责,张百麟是实际公认的领袖。

吴雪俦《贵州辛亥革命始末》载:“一九七年十一月(农历十月)张百麟等在贵阳田家巷镜秋轩照相馆开自治学社成立大会,全体会员二三十人”。

胡寿山《自治学社与哥老会》载:“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阴历十一月间,在田家巷镜秋轩谢石琴照相馆开成立大会。”

周春元《张百麟传略》载:一九七年(光绪三十三年)冬,张百麟、周培艺(素园)等乃于是年十一月,在贵阳田家巷镜秋轩照相馆开自治学社成立大会,到会的有二三十人,通过自治学社社章,选张鸿藻为社长,张百麟负实际责任。

贾功台《贵州辛亥革命中的临时学生保卫队》载:“一九七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张百麟、钟山玉、周素园、谭景周、杨柏坚、胡寿山、张秉衡、李小谷、廖谦等人,创立贵州自治学社于贵阳田家巷镜秋轩相馆,利用合法形式积极推动革命工作。”肖子有《贵州自治学社和会斗争》载:“乃于一九七年十月张百麟与张鸿藻、张泽钧、黄泽霖(弗青)、钟昌祚、李泽民(小谷)、谢师I(文琴)、罗时杰(竹元)、谭邦屏(景周)、周培艺(素园)、杨素]、彭明之、韦可经等三十余人成立自治学社于田家巷镜秋轩相馆(现市府路小学对面)。”自治学社主要骨干胡刚在《贵州辛亥革命的亲历和见闻》中回忆:“贵州自治学社,发起于一九七年(光绪三十三年)阴历十一月。先后入社有:张百麟、张鸿藻、黄泽霖、钟昌祚、周素园、黄泽周、李小谷、谢石琴……等,其中,李小谷和我都是贵州简易第二期师范学堂的学员(堂长是乐彩澄)。当自治学社在贵阳田家巷镜秋轩开成立大会时,我和李小谷曾邀请简易师范学生数十人到镜秋轩听讲。”

自治学社成立以后,以镜秋轩照相馆为基地,积极开展革命活动。“张百麟、周素园、钟昌祚、黄泽霖、张泽钧、张显谟等主要骨干每周一会于镜秋轩。”自治学社用自治的名义,镜秋轩照相馆的合法经营,以学堂为掩护,凭报刊为喉舌,宣传革命主张,向青年灌输革命思想,培训骨干,储备人才,不断扩大自治学社组织。

此时的镜秋轩照相馆生意兴隆,经营如日中天,而随着摄影技术的普及,照相成本的降低,照相已经不再是少数官坤人家的奢侈品。宣统年间,在镜秋轩照一张六寸全家福照片收取银元一块,四寸以下肖像照片收取银元半块。对于自治学社社员,谢石琴实行优惠,自治学社的社员大都乐意到镜秋轩留影纪念,同时还不断介绍亲朋好友来镜秋轩消费。它不仅拥有自治学社社员这批稳定的基本顾客,同时也拥有大量广泛的市民市场需求资源。张百麟虽是镜秋轩照相馆的老板,除调用资金外,他对照相馆的业务从不过问,此时的镜秋轩不仅拥有使用单页干版胶片的室内座机,还新进了使用全色胶卷的手提式外拍照相机,不断扩大照相业务。自治学社成立之后,特别是辛亥武装起义成功,贵州光复独立,大汉贵州军政府建立,镜秋轩名声大振,市民纷纷到镜秋轩留影纪念,更多的是借留影照相,瞻仰参观贵州名人张百麟的官邸――镜秋轩。因此照相之人络绎不绝,有时还要排长队等候。镜秋轩照相馆生意之兴隆,盛况空前。自自治学社成立后,张百麟得到云贵总督李经羲和贵州巡抚鸿书的袒护和重用,身兼七职,月薪三百两银子,经济状况大大改观,加上镜秋轩照相馆颇丰的经济收入,为张百麟自治学社的革命活动、武装起义以及大汉军政府的建立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持和后勤保障,如张百麟发给沈瑜庆的路费三千两银票,就是在镜秋轩照相馆一次性支取的。此时的镜秋轩也成为党和敌对势力窥探的重要目标。

1911年(辛亥年)是自治学社形势最好的一年,年初,张百麟、黄泽霖为联系组织各地哥老会,在自治学社的领导下,有组织有领导地从事革命活动,曾两次在镜秋轩召集社员中哥老会重要骨干商谈反清起义计划,积极筹备革命工作,“决定以运动新军为第一要务。”

1911年清朝政府慑于革命将临的形势,于4月7日下诏提前组织内阁,贵州自治学社更加紧筹划革命起义的准备工作。

六月,张百麟、黄泽霖、周素园等在镜秋轩召开会议,张百麟就原来联络范围作了重新调整。

一九一一年(辛亥)十月十日,武昌起义消息至贵阳,张百麟在镜秋轩召集自治学社核心同志会议,作紧急布置。决定成立十人委员会,总揽起义计划。以张百麟、黄泽霖、谭Z、张泽锦、陈守康、陈康、廖谦、王炳奎、周凤文、胡刚为委员,分头活动,每晚在镜秋轩汇报。又商得周素园同意,以干部会为最高发令机关,张百麟负统帅责任。下设三个委员会:一为军事委员会,指挥军事行动,张百麟为委员长。二为民政委员会,准备建制,规划等方案,周素园为委员长。三为交涉委员会,办理对外交涉事宜,谭西庚为委员长。十一月一日,自治学社采纳蔡岳建议,与党达成妥协,共谋贵州和平独立。

11月3日,自保会召开筹备会,张百麟等人应邀参加,会议决定次日开成立大会,届时贵州巡抚沈瑜庆将亲自出席。当晚,张百麟在镜秋轩召开会议,决定按照既定计划举行起义。并趁沈前来参加成立大会之时将其击毙,然后起事。但是,会上大多数人认为起义宣早不宜迟,提议次日早晨就发动起义,最后该提议获得通过,张百麟当晚就在镜秋轩武装起义的动员令,坐镇镜秋轩统筹各方。

新军起义后,沈瑜庆决定仿照他省和平交出政权,派遣王玉麟到咨议局与张百麟、任可澄谈判,决定善后事宜等。张百麟于二时许赶到咨议局与王玉麟商谈,订立五条约定:即沈瑜庆立即通饬贵州文武官员正式退位,交政于民。民军负责保卫官吏及其家人生命财产等等。签署约定之后,张百麟派人前往巡抚衙门接收印信。同时,张百麟命镜秋轩照相馆谢石琴支取三千两银票,送往巡抚衙门。当天,沈瑜庆携带张百麟发给的路费三千两银票,坐小轿离开贵阳。随即自治学社在咨议局上空悬挂大汉字白旗,以示光复独立。贵州兵不血刃,武装起义成功。

11月4日是镜秋轩照相馆最为忙碌的一天。前一夜,张百麟坐镇镜秋轩指挥武装起义,镜秋轩灯火通明,谢石琴和相馆员工陪伴张百麟,不断地接待进进出出的自治学社革命党人,等待起义的消息。清晨,武装起义成功,谢石琴立马带上新购的手提式照相机来到咨议局,拍摄大汉字白旗迎风飘扬的照片,尔后又去拍摄陆军小学和新军进城防卫的照片,接着拍摄市民臂缠白布高呼口号的照片。下午一时,随张百麟参加咨议局召开的各界首领扩大会议,拍摄了张百麟与任可澄“手挽手”走上主席台以及张百麟宣布贵州光复独立的照片。回到镜秋轩冲洗照片完毕已是山城灯火阑珊之时。11月6日,大汉贵州军政府成立,谢石琴在梅园紫薇厅为贵州大汉军政府组成阁员以及张百麟、杨荩诚、周素园、赵德全、任可澄主要首脑拍摄合影照片,谢石琴运用熟练摄影技术,在第一时间真实、准确地记录和见证了贵州辛亥革命的全过程和史实。

“二・二”反革命后的镜秋轩照相馆

1912年1月29日,张百麟巡视返省,觉察到党人互相勾结,阴谋迹象甚于往常,还发现镜秋轩多有生人窥探,自治党人也有劝其提高警惕,采取措施,改组军政府,防范于未然。但此时自治党人内部意见不一,张百麟缺乏斗争经验,对斗争的复杂性认识不足,特别是对任可澄、刘显世党人阴险残酷的反动本性认识不足,仍轻信麻痹。

1月31日晚,蔡岳在贵州银行举行酒宴,邀请张百麟、周素园,任可澄、刘显世等会商。结束之后,张百麟返回镜秋轩,对谢石琴说:“形势紧急,立即撤离。”谢石琴当即关闭了照相馆,将自治党存放在暗房内的重要信件、资料及所有照片转移到后院张百麟的复(密)室保存,镜秋轩照相馆经营5年所有盈余的资金如数交付给张百麟。行前,谢石琴将照相馆整理一遍,打扫干干净净,带着两台照相机,部分器材和全部底片,准备撤离。深夜,谢石琴与张百麟先生挥泪而别,坐上马车在夜幕之中悄然离开了他十分眷恋的贵阳,返回广东,从此杳无音讯。

2月2日清晨(农历腊月十五),党发动反革命。先以七千重金贿买谭德骥部,从张百麟、黄泽霖、张泽钧等主要人物开刀。谭德骥派数十人为刺杀队,分三小队执行。一队攻入田家巷镜秋轩,张百麟先起入厕,闻枪声有变,避入邻居室内,其妻黄惠芳素患瘫痪,行动不变,刺杀队冲入后院时,其子良骏幼弱,惊晕扑地,其妾杨氏以智计救护良骏,得免于难。可杨氏闻枪声以为张百麟已死,恐被污辱,即自缢而死。卫队长彭尔椅疟涓侠矗死于难。二队由唐灿章等十人假装押解逃兵,直入总统署请黄泽霖审讯,乘黄不备,将黄枪杀,旋又剜目断手,肢解其尸而去。三队闯进张泽钧家,误杀寓客学生田有光。张泽钧乘机逃离贵阳。当时,南路统领陈守廉(南生)闻警赶来,救出张百麟,张与陈守廉率部,经安顺、贞丰,百层河到广西百色,后经香港到达上海、南京拜会孙中山、黄兴二公。此后跟随孙中山继续革命,至死也再未回镜秋轩。

在“二・二”反革命中,镜秋轩先后两次被党搜查劫洗,隐藏在复(密)室的自治党文献资料档案和谢石琴拍摄的照片均被搜走或就地销毁,钱财劫洗一空。唐继尧率滇军入黔后,党勾结滇军又一次对镜秋轩进行劫洗,照相器材、暗房设备、影场桌椅、玻璃橱窗等均被捣毁,张家一贫如洗,张百麟夫人黄惠芳经多次惊吓,贫病交加,不久死去。

三、镜秋轩照相馆及谢石琴对贵州辛亥革命的贡献

镜秋轩照相馆的开办,是张百麟一生中最为得意之举,也是贵州辛亥革命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张百麟及自治党人正是利用照相馆合法经营的方式开展秘密的革命活动,有效解决了张百麟经济困难和活动场所两大难题,为张百麟和自治党人开展革命活动创造了极其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可以说镜秋轩是自治学社革命党人的活动基地和革命的中心,是贵州辛亥革命的大本营。在这里,张百麟和黄泽霖、周素园等人组织领导、策划和指挥了贵州辛亥武装起义。在这里,张百麟和平刚还共同起草了《军政府组织大纲》和《枢密院政策》《军政府文告》和《大汉军政府令》等。

镜秋轩照相馆也是近代史上贵州开办的第一家照相馆,谢石琴则是贵州第一位专业摄影师,镜秋轩拥有当时先进的柯达照相机和伊斯曼感光材料,摄影技术,照片质量优良,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谢石琴不仅是一个坚定的革命党人,同时也是一个技术精湛的摄影师,他在贵州拍摄了大量反映贵州清末民初的社会风貌的纪实照片,拍摄了当时贵州上层社会各派人物的肖像,真实纪录了自治党人的革命活动,在第一时间,真实、准确地拍摄了贵州辛亥革命的过程和伟大成果,这些极其珍贵的照片见证了贵州的历史,记录了贵州辛亥革命的历史风云,是贵州人民宝贵的财富。尽管这些照片大部分被党销毁,但仍有少部分遗留下来。

谢石琴遗留下来照片《大汉贵州军政府所在地――梅园》、《大汉贵州军政府成立时合影》、《贵阳唐家花园》、《清末贵州陆军小学毕业合影》、《贵州巡抚岑春q》以及《清末新军骑兵》(作者待考)等照片,在清晰度、颗粒度、影像层次、反差、曝光、拍摄速度以及构图、用光、瞬间等诸多方面均有良好的表现,这些一百多年前所拍摄的照片完全可以和现代胶片,甚至与数码照片相媲美。

贵州辛亥革命的实践证明,科学技术一旦与革命的洪流融汇在一起,就能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The Photo-studio of Ding Juanita and The Revolution of 1911 in Guangzhou

Xu Hongli (The People’s Government’s officer in Guizhou Guizhou Guiyang 550004)

第9篇:生命的可贵作文范文

关键词:《活着》;主题;情节;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8-0104-01

20世纪末,影视艺术与文学之间的关系愈加密不可分,大量优秀影片改编自文学作品,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1994年,张艺谋对余华的小说《活着》进行了同名改编,电影在尊重原著的同时,对原著中的叙述方式和内容等诸多方面均有变动。电影《活着》受到了很高的评价,曾获得多项国际奖项,是一部成功的影视作品,这种成功与小说原作也有着极大关联。我主要从影片对原作主题的调整、情节和人物的变动、改编中艺术特色的使用三方面来详述电影与原作之间的不同,展现影片对小说的改编。

一、影片对主题的调整

小说中,余华整个作品中弥漫着一种悲凉意味,作者通过描述一个人一生中亲人先后离他而去,表达时间的漫长而短暂,动荡与宁静。作品显示出中国处于社会底层的人那种令人感动的忍受力,忍受生命、忍受现实,平静接受生命给与的一切。作品的主题比较单纯的表现了在现实中度过的人生。影片所表现的的主题则多于作品,影片中,张艺谋不仅想表现生命的度过,还融入了对政治的理解。电影中显然大大减少了对死亡的渲染,对苦难的表现,而是增加了现实对人命运的影响,强化了外界现实因素的作用。

这种调整主要体现了以下方面:第一,作品中人物的命运与电影中人物命运的不同。例如,作品中,我们看到,福贵的父母、妻子、女儿、儿子、女婿、外孙在最后都死了,只剩福贵孤身一人在继续生活。而电影的最后画面是福贵与家珍、女婿、外孙在一起吃饭的场景。由此看来,电影在渲染人生中失去的意味后,保留了更多的希望,外孙的存在代表着新的生命力量,孩子就是希望。同时,家珍虽然病着,但她的生命还在就意味着家庭的存在性与完整性。第二,电影强化了现实外界因素对人物命运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包括个人对生命的影响,与外界政治因素对生命的影响。作品中福贵的一生对命运是一种平静接受的态度,他从来没有争抢过任何东西,只是顺其自然。例如,对于家珍的离开。小说中家珍被她父亲强行接走,福贵与母亲虽然难过,却都相信“家珍是你的女人,不是别人的,谁也抢不走”。这种描述体现出福贵的命运观,而电影中家珍是因为福贵改不了的毛病才离开,又因为福贵不再而回来。因为福贵的改正缺点,家庭才得以团圆,这正是强调了个人努力的作用。同时,电影中也多次突出展现出政治变化对人物生死的影响。小说中重点在于叙述死亡这一结果,而影片关注的更多是过程。最明显的就是凤霞的死亡。小说中凤霞的死,只是归结于产后大出血,并没有写明其他影响因素,而电影中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展示。影片中,凤霞生孩子时正值中国时期,当时专业知识分子大多被定义为反动学术权威,不得在原岗位上工作,而是进行改造劳动。凤霞恰恰出现大出血症状,无法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而导致死亡。细读可知,有庆的死与政治因素也有不可脱离的关系。小说中,有庆的死亡是由于医生只顾县长女人的死活而将有庆抽血致死,这体现出医院的部分人对普通民众生命的轻视。影片中,有庆的死亡进行了较大改变。电影首先设置了村民连续几天大炼钢铁的背景,又对福贵的语言进行了设定,即福贵在政治方面追求积极表现,不想落后,由此才把困得不行的儿子送去学校,并最终发生被墙砸死的悲剧。

因此,电影中将大炼钢铁这一政治运动融入故事中,体现出导演追求政治在影片中的色彩表现。在长达两个小时十三分钟的影片中,表现政治方面的镜头几乎贯穿了一个小时的内容,政治色彩的大量加入减弱了原文本作品中的对人生命运的悲悯情怀,明显表现出主题的调整。

二、对原作品情节与人物的改编

综合人的接受程度等因素,一部电影的时间一般是控制在两个小时左右,因此,在影视作品的改编中,原文本中的大量情节与人物都要进行删减与合并,《活着》也不例外。同时,根据社会的变化与观众的喜好、导演与编剧的个人口味,影片中的人物形象与情节也都会发生相应变动。

在影片人物中,由巩俐所饰演的家珍的形象变化较大。在小说中,家珍是处在福贵的从属地位,由于小说是以福贵的口述进行,在福贵心中,自己的女人很好,对他几乎没有任何反抗行为。电影中,张艺谋突出了家珍的形象,家珍的戏份极多,总的看来,她展现出的是一个柔中带刚,感情丰富,明义知理的中国妇女形象。主要体现在:家珍因为福贵爱,主动离开家;这体现出家珍的独立自主性,对福贵的反抗意识。家珍在福贵被抓了壮丁后,对家庭不离不弃,不回娘家,而是依靠劳动养活一双儿女,为婆婆养老送终,这体现了女人的坚强与自立。家珍在家庭中地位高于福贵,影片中,家珍比有庆更明事理,在处理很多问题上做的更理性,如影片中在处理有庆与其他孩子打架这一问题上,家珍问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再做处理,而福贵只是实行家长权威。孩子们则明显更喜欢母亲,如凤霞先把饭盛给家珍,有庆更听母亲的话等。因此,家珍这一人物在影片中变得丰满,

影片对文本小说的情节方面的改造主要有情节的删除、再造与合并。电影展示的情节远没有小说中多,只是选择了一些符合影片拍摄要求的进行展现,这与影视的特殊性有关,此处不再详述。影片中为了符合导演等的个人想法与增强影片感染力,也增加了部分情节。如政治方面的展现,另外,“皮影”这一意象也是影片匠心独运的体现。看过电影的人,都会对影片中“皮影戏”这一文化载体印象深刻,影片将原小说中的老板龙二改成了皮影班主,福贵向其租地的情节改成龙二将皮影借给他,这样就理所当然有了影片中福贵在村子里、部队中唱皮影的镜头。影片中的皮影制作讲究,表演时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体现出浓厚的乡土气息与生命活力,是整个影片的生活气息加重,从而与小说中的平淡沉重相区分。与小说中福贵一家种地相比,皮影戏的出现大大增加了影片的可看性,也有利于增加影片的文化韵味,对电影的传播起了推动作用。

三、影片中运用的艺术手法

叙述方式上,电影采用直线叙述。文学作品因为文字表达的有限性,经常需要在作品形式上别出心裁,电影则不然。多个叙述者容易加大电影的接受难度,影响故事的流畅性与完整性。因此,在《活着》这部电影的改编中,电影变文本的多角度叙述为直线式叙述。小说《活着》,采用第一人称叙事,小说中有两个叙述者:一个是民歌收集者“我”,另一个是主人公福贵。影片《活着》,以全知视角叙述故事,并且把原小说中回忆与现实交叉叙述的方式,转变为直线式的叙述。

电影主要是通过台词与画面来揭示想要表达的深层意义,电影突出的画面优势能让受众更容易理解作者的意图。在《活着》这部电影中,影片主要通过画面与语言两大载体透漏出对当时政治、人性的批判,较多运用了反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