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劳动总结范文

大学生劳动总结精选(九篇)

大学生劳动总结

第1篇:大学生劳动总结范文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劳动和就业的意义;如何解决就业;劳动者的权利及如何依法维权。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对大量实例的讨论应认识到:在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应树立怎样的就业择业观,在法制社会,应如何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要有助于提高学生择业、就业和维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要树立劳动光荣、劳动平等的观念和热爱劳动的情感。

2、学情分析

高一对初中与高中政治教学的差异性的适应能力还不强,对于政治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就成为重点考虑的问题。课堂教学以大学生为主线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探究,从而生成知识,升华情感。

3、重点难点

重点: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难点:就业的意义。解决就业问题的措施。

4、教学过程

1、【导入】导入新课

通过歌曲《劳动最光荣》,让学生感受劳动者的风采,引出课题---新时代的劳动者[幻灯片2:标题]。

情景一:体验劳动之美

课堂小调查:你参加过哪些劳动?你还了解哪些行业的劳动?

生:扫地、擦黑板、做家务、学习……

农民种地、工人做工、教师讲课……

师:读书、做作业是脑力劳动,扫地、大扫除是体力劳动。引出劳动含义,劳动是劳动者体力和脑力的支出,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各行各业都是不可或缺的,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幻灯片3:各行业的劳动者]

有一个职业被称为“城市美容师”,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生:环卫工作。

师:是啊,是环卫工人,他们是每天早晨第一个身影,他们让城市更美好,[幻灯片4:环卫工人工作图片]。面对环卫工作的辛勤劳动,我们该做些什么?

生:不乱扔垃圾。

师:是啊,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乱扔垃圾,关心关爱环卫工人,在美丽城市的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城市的温暖。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分工不同,地位是平等,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看了这两幅图片,我们该如何对待劳动呢?

生: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热爱劳动、勤奋劳动、尊重劳动、保护劳动。

师: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了劳动的含义和意义。[幻灯片5:知识总结]知道了劳动是光荣的,人人都应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大家想想我们的劳动要怎样才能实现啊?(通过就业)。对,人们的就业是体现劳动的最主要方式。

情景二:托起就业之梦

师:说起就业,老师想起一件事情,我有个学生小张会计专业,大四面临就业,而今年高校毕业生高达765万,堪称“史上最难就业季”。小张各地的招聘会参加了不少,简历也投了无数,却一直没有成功。谈起求职路上的艰辛,他说,还是上学舒服,人干嘛非得要就业啊?

问题设置:小张的这种观点对不对?人们为什么要就业?[幻灯片7展示图片、材料]

学生概括总结就业的意义。[幻灯片8展示知识总结]

分组讨论探究:

展示小张及室友甲乙丙丁的观点,把学生分为五组,每组讨论一个问题,选出一名代表回答。(3分钟时间)[幻灯片展示观点]

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析,在甲乙丙丁观点评析后由学生总结出就业观。

师:那小张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就业要靠党和政府。你怎么看?

生:不对,应该依靠自己。

师:那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该做些什么呢?

生:结合课本总结。

知识总结:

引导学生从劳动者个人、国家、企业方面总结

畅想未来:我的职场规划

你未来的职业理想是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情景三:走上维权之路

师: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张成功实现了就业的梦想,去了一家企业。但是最近,他好像遇到烦心事了,经常从微信朋友圈里发信息,我摘了一则:[幻灯片展示]

问题设置:

请运用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小张的哪些劳动者权利受到侵犯?

2、为什么要实现和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3、小张应该怎样做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学生讨论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课文知识回答,老师总结。

师:小张现在怎么样了呢?自己创业当老板了

课堂小结:找一名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

第2篇:大学生劳动总结范文

【关键词】收入分配 科学劳动 科学技术

【中图分类号】f30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7-0-02

1 导言

在党的十七次代表大会上,代表党中央提出了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方针,决定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1]这表明自我国十五大建立了以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收入分配制度之后,在十七大我国全面完善并且强调了这套新的收入分配制度。

近日,省部级干部中央党校研讨班上,同志发表了要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讲话,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上他提出8点意见。而排在第一位的便是“按照优化需求结构、供给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的方向和基本要求,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可以说收入分配制度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结构变革以及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头等大事,那么按照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对新的收入制度的理解便有了新的必要。

回顾一下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变革历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掀起了一场以激励机制的改革和分配制度的变革为开端的改革开放浪潮,第一阶段为1978年到1987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破了长期以来实行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分配方式,这一阶段主要恢复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第二阶段为1987年到1992年,提出了多元分配格局的理论,在分配问题上第一次提出了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第三阶段是2002年以后,形成了多元的分配格局。提出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

1954 年斯大林版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倡导按劳分配,即每个工作者从社会产品中得到的份额取决于他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而其所创造的价值正是劳动质量相同条件下由劳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劳动的数量决定的,那么按劳分配的规律其实正是一个价值分配的规律。

经济活动过程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过程,参与经济活动的各方如何分享创造出的财富,是分配要解决的问题。[3]因此劳动价值的创造和价值分配问题,对我们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构建科学的价值分配制度具有重大意义。

考虑到科学技术在现今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经济生产中的比例也逐步超过传统操作性劳动,本文着重针对收入分配中技术这一生产要素进行分析,利用劳动价值理论探讨科学技术劳动的特征与价值创造,并分析适应新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的对技术要素贡献的分配特点,加深对科学劳动的认识,并根据对技术要素的理解深入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理解。于是,利用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对科学劳动进行深入的分析不仅可以更好的对马克思理论体系进行新时代的内容理解,更可以加深对我国经济变革方针的理解。

2 技术要素与价值创造

在当代社会主义社会,价值是由总体工人的劳动共同创造的。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科学技术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多,相比直接操作劳动者相比贡献大,那么科学技术劳动者获得相适应的报酬,正是贯彻了我国当下按劳分配为主的原则。[4]然而对科技创造价值的讨论离不开对科技本身创造价值还是科学劳动创造价值这两个概念的界定。学界也有着对这两种看法的争论,一些学者甚至产生了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怀疑。

2.1 技术本身无法创造价值

一些理论认为,科技本身能够创造价值,他们认为生产过程中投入的活劳动不变,如果采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使生产的价值量增加了,该理论就认为其增加的价值量是科学技术创造的。[5]该理论颠倒了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概念。把由于技术进步而导致的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使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增加或使用价值的增加,理解为价值量的增加。

另一个理论认为知识是价值的源泉,社会进入了知识创造价值的时代,称为知识价值论。知识价值论最早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的约翰·奈斯比特在其著作中提到的:“在信息社会里,知识是最重要的因素。知识具有合作增强的作用,整体的值要大于各部分的和。在信息经济里,价值增长不是靠劳动,而是靠知识实现的,知识是一种完全不同类型的劳动。”[6]于是知识价值论者认为马克思由于所处的时代原因,工业生产为主,阶级革命为目的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失效了。[7]但其实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没有理解马克思的本意。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知识在物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了,但是决不能由此证明知识创造价值。如果离开劳动者本身,知识单纯是无法产生价值的。那么价值产生于活劳动的凝结,知识本身是无法创造价值的。但是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知识可以作为一种有机组成部分,构成人脑力的一部分,在人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过程中创造价值[8],不过那时知识已经依附于劳动者本身了。

其实对于这一点,马克思已经在资本论中明确指出过,他认为,再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也不会改变其物化劳动的性质,作为物化劳动,它不能创造价值,价值只能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他说:“机器与工场手工业中的简单协作和分工不同,它是制造出来的生产力。机器具有价值;它作为商品进入生产领域,在那里,它作为机器,和为不变资本的一部分而起作用。机器和不变资本的任何一部分一样,把它本身的价值加到产品上,也就是说,它使产品由于加入生产它本身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而变贵。”[9]也就是说,科学技术成果不会创造新的价值,只能转移自身的价值。

2.2 科学劳动创造价值

科学劳动一词是马克思提出的,他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直接劳动在量的方面降到微不足道的比例……同一般科学劳动相比,同自然科学在工艺上的应用相比……却变成一种从属的要素。[10]这就是说,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商品价值中来自直接劳动的部分降低到微不足道,商品价值主要取决于科学技术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马克思所说的“一般科学劳动”,是指掌握了一般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者的劳动。

科学劳动本质是脑力劳动。脑力劳动的耗费是抽象劳动支出的一种形式。于是科学劳动创造价值是劳动价值论一个规范的体现。

但是科学劳动创造的价值跟普通操作性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大不一样,科学劳动创造价值的特殊性表现在如下的几个方面:[11]科学劳动是一种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复杂劳动,科学劳动不是一般的脑力劳动,而是一种以脑力劳动为表现形式的高智力劳动;科学劳动是一种知识积累型劳动,科技成果一般不是少数人或者一两代人的劳动结晶,通常是人类长期摸索、配合协作的结果;科学劳动的成果一般是非物质产品,科技成果与一般生产的重要区别便在于科技成果不能像生产成果那样是真实可见的物质产品;科学劳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具有相对性,根据适用范围与使用目的的不同,可以发挥不同的特定效用。

而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中对科学活动作为劳动的性质给了我们一个解决的思路。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提出了关于“总体工人”的范畴。他说:“产品从个体生产者的直接产品转化为社会产品,转化为总体工人即结合劳动人员的共同产品。总体工人的各个成员较直接的或者间接地作用于劳动对象。因此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职能就够了。”[12]那么按照总体工人的观点,企业里的工程技术人员较间接地作用于劳动对象,那么工程技术人员作为“总体工人”的一部分,完成的是总体工人的智力劳动部分或为生产提供目的方式,他们的劳动当然也是创造商品价值的生产劳动。

一种劳动,如果它的生产劳动的性质已经确定,那么这种劳动在什么地点进行,是不会影响劳动的性质的。既然工厂里的技术人员是总体工人的一部分,那么作为独立部门的研发活动当然可以进行地点上的转移,随着分工的进一步发展,科技研发部门逐渐分离成为独立的法人后,他们仍然是企业生产性的总体工人的一部分,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

3 科学技术成果的价值决定

3.1 科学技术成果的价值

科学技术商品的生产是一次性的,是不能重复进行的,产品也始终是一个。如果有几个单位同时进行同一个课题的研究,只有首先取得成功的单位才对该项技术拥有所有权,其他单位则是竞争的失败者,他们的劳动单就局部来看,是无效的,这种无效的劳动无法和有效劳动直接并列来求平均值,因此科学技术产品只存在个别劳动时间,不存在普通意义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于是有学者认为衡量的方式可以采用计算发明过程中所使用、耗费掉的其他各种物质商品的价值的总和方法。[13]但是显然无法解决的是在发明过程中耗费掉的商品价值不一定完全转移到科技成果产品中,而且科技成果产品的价值往往大于期间科技人员的生活资料与研究用品价值。

纵观各种学者的研究,笔者认为赵学清老师提出的科学技术成果的价值决定方法最为清晰可行,他认为科学技术商品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由科学技术劳动的生产能力和社会需求共同决定的,即生产能力与社会需求共同决定了科技商品的价值。[14]

根据马克思提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科学技术商品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同样需要考虑两层含义:

一是考虑当时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水平及该课题研究的现实价值和潜在价值。因为作为“总体劳动”的产品,科研成果是直接以及间接参与的所有研究者的共同成果,那么尽管最终成功者只有一个,但是所有参与研究的人员的劳动都应该得到承认。那么在计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应该是所有成功与不成功的科研人员的劳动时间的加权平均值。用社会总体耗费在取得科研成果的劳动时间除以社会科研成功者们所共耗费的劳动时间得到一个系数a,那么对于个别科研项目来说,该科研成功者所耗费的个体劳动时间p上升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q需要乘以系数a并乘以复杂劳动系数b,即q=p*a*b。

二是考虑某项科学技术劳动在社会总体需求中的水平,即通过社会对某产品的需求来分配该行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设社会总科学技术劳动时间为s,分配给某类科学技术研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r,全社会科学技术研究总类数为o,则某类科学技术研究所分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社会总科学技术劳动时间分配中的水平c=(r*o)/s。设社会总劳动时间为t,全社会行业总数为n,分配给某行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u,那么某行业分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社会总劳动分配中的水平d=(u*n)/t。

那么综合两方面的考虑,该科研成功者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q=a*b*c*d*p。[15]这其实正是科学劳动产品价值的量化表现,而我国科技人员的收入分配正是可以以此为一个思路来参考进行衡量的。

3.2 科学劳动成果的使用价值

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二因素,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永恒的范畴;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是历史的范畴。价值的创造不可能离开使用价值的创造。

虽然我们知道科学劳动成果本身并不创造价值,但是科学劳动成果的作用非常巨大,在生活生产中大大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概括一下科技劳动成果的使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作为先进生产那要素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同样的时间内生产出的产品数量有所增加。二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使简单劳动转变为复杂劳动,从而使劳动者在相同时间内创造更多价值。三是为企业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创造条件。

前两方面较好说明,第三方面利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可以这样理解:由于企业在本行中率先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使本企业生产的产品的个别价值小于社会平均价值,获得一般企业不能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这部分超额剩余价值的来源不是来自本企业劳动者做的更多的劳动,而是由于采用了高科技成果使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到了社会平均水平以上。超额剩余价值会维持一段时间,直到同行业其他企业效仿进行科技创新使整个行业的生产率重新回到统一。

追求超额利润使得企业不断追求技术的进步,进行科技研发,而整个行业所有企业的同时科技研发便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我国十七大提出倡导科研的“创新型国家”新型发展战略正是希望以此来推动经济发展,拉动产业升级。

4 总结

本文利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对科技产品以及科学劳动进行了分析,更加深入的理解了作为一个劳动产品非物质化,劳动性质复杂化,劳动力人才的特殊化的科学技术生产要素。通过分析修正了一些以往学者的论述的错误,指出科技本身并不能创造价值,而创造价值的是科学劳动。

而通过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研究范式,更加清晰了技术要素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充分理解到了我国目前施行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必要。并且针对讨论了科学技术产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根据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提法进行了对科技产品价值的量化,可以给我国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制度中对科研人员的收入报酬的分配执行上一个参考思路。

第3篇:大学生劳动总结范文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写2021劳动节活动总结参考范文在很多人眼里似乎是非常难的事情,事实上还好,有参考的话写2021劳动节活动总结参考范文就会比较容易,下面是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关于2021劳动节活动总结参考范文的内容,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2021劳动节活动总结参考范文一为满足广大群众文化生活需要,弘扬先进思想和时代精神,唱响“劳动光荣”的主旋律,华新街社区工会于4月28日组织工会会员、居民组长、党小组长、居民代表欢聚一堂,开展了庆“五一”文艺表演活动,现将庆祝活动总结如下:

一、社区工会主席叶珏丽向参会人员讲述了五一劳动节的由来及节日的起源、意义等,听完了讲解,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纷纷表示我们大家不能忘记历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要更加认真努力的工作,在当前开展学习雷锋的活动中,为传承雷锋的精神在群众中起好带头作用,多做好人好事,尽自己的力量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平时在生活中维护好居住小区的院落卫生,敢于制止不文明的行为。

二、故事会结束后庚既开展了文艺表演活动。表演的节目有:大合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咱们工人有力量》;四人健身操;男女声二重唱、女声独唱、诗歌朗诵《天府新区的号角已在双流大地响起》等。

三、“庆五一”欢乐中原广场文化活动。4月30日,群艺馆组织馆办青少年舞蹈团、青少年管弦乐团在卫河公园内举办了一场迎五一“欢乐中原”广场文化活动。整场活动历时一个半小时,共演出了十几个节目,吸引了三百多位群众的观看,用优秀的文艺节目献给广大劳动者,庆祝国际劳动节。

此次庆“五一”节开展的以上活动,满足了广大会员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了职工的身心健康,既丰富了广大职工的业余生活,更调动了广大职工的参与的积极性,增强了团结、促进了友谊,增强了凝聚力,使广大的会员以旺盛的精力和崭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去。把文化活动送到群众身边的目标,丰富了我市市民的群众文化生活,极大地活跃了我市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艺活动,促进了我市文化活动的普及和提高,加强了文化活动之间的艺术交流,让广大群众切实享受到文化发展的成果。此次活动的开展也为x市民营造出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欢乐祥和的和谐社会氛围,为创建和谐x创造了积极的作用。

2021劳动节活动总结参考范文二五月,是劳动者的节日。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红领巾爱劳动中队按照活动方案,对全体队员进行了“劳动最光荣”的特别教育活动。

在放假前布置了体验教育活动之劳动最光荣劳动与访谈。即引导、组织学生在五一节期间与爸爸妈妈一起对自己的家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扫除;清理自己的“小天地”(铺床、叠被子、整理书桌、打扫自己的房间等);帮爸爸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洗菜、淘米、洗碗、扫地、拖地等;(将劳动的场景拍成照片,每班上交两份。)“我和妈妈换一天岗”,做一天妈妈每天要做的家务活,体验劳动的甘苦等劳动体验,并进行对劳动者采访,采访的对象可以是家人、老师,也可以是不认识的,工作岗位比较特殊的劳动者,并组织学生做好访谈记录。

在采访中,孩子们不仅积淀了课外知识,而且增强了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了解我国不同时代职业的劳模风采,将“劳动最光荣”这个主题思想转化到我们每位少先队员的实际行动中,并写出了深刻地劳动体验感受,通过在学校、家庭两个层面参与不同类型的劳动,培养少先队员积极劳动的热情,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通过此次活动,学生体会了劳动者的辛苦,懂得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果实,明白劳动光荣、不劳动可耻的道理。从而都能学会尊重每一个劳动者,同时真正做一个爱劳动的人。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了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充分发挥了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搭建了体验生活的舞台,让学生体会了劳动者的艰辛,过了一个有意义的五一节。

2021劳动节活动总结参考范文三根据矿区教育办公室通知精神和我校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活动安排,4月15日下午,陶阳矿学校工会以“欢庆‘五一’,构建和谐”为主题的庆祝活动分别在篮球场和教职工活动中心拉开帷幕,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分别进行了教职工(男女混合)篮球运球投篮接力赛和教职工乒乓球(男女单打)赛两项竞赛。场面热闹,气氛紧张,情绪热烈,到处洋溢着欢声笑语。

一、教工乒乓球单打赛

4月15日—4月30日期间,通过比赛分别决出男子组和女子组前八名,其中我校副校长张鲁秀获得男子组第一名。此次活动共有70多名教职工参赛,比赛竞争激烈,比赛氛围友好。通过这种小巧灵活的比赛活动形式,丰富和活跃了教师的业余生活,在友好的比赛气氛中,增加了教师之间的思想交流,凝聚人心;达到了以活动锻炼身体,愉悦心情,缓解工作压力的目的。

二、“校园之声”师生诗朗诵

4月30日下午2:20,在我校多媒体教师的大力协助下,首次采用了多媒体投影技术即舞台音像数据化管理技术,在灯光控制,音源美化,图像处理等方面,给广大师生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姿的光影舞台,为广大师生搭建了一个计算机动画终端技术的介绍平台,同时也反映出我校多媒体教师在计算机实用技术的应用领域中运用自如的高超技术。本次活动精彩纷呈,十余名师生选手朗诵风格各异,有娓娓道来、深情演绎的,有慷慨激昂、一路高歌的。通过这次活动,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促进了校园和谐。

三、组织迎“五一”教职工篮球运球投篮接力赛

4月26日—4月30日期间,篮球运球投篮接力赛,是以团队形式参赛,竞争激烈。通过这种轻强度、趣味性和合作型运动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活动形式,有利于带动中青年教师、男女教师参加比赛的积极性和兴趣性,有利于加强学校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有利于建设和谐的组织管理文化和校园忠诚文化,体现合作型社会对新时代教师的素质要求,丰富和活跃了教师的业余生活。

这些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教师业余文化生活,又活跃了教师的身心发展,更调动了广大教师职工参与的积极性,加强了团结,增进友谊,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体现了和谐校园的理念。使广大教师能以旺盛的精力和崭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工作中去。

2021劳动节活动总结参考范文四一、活动的生成:

为迎接“五一劳动节”的到来,让幼儿对“五一劳动节”有了深刻的认识,引导幼儿认识周围的劳动人民,萌发幼儿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懂得珍惜劳动人民的成果。我们大二班在节日前夕开展了“劳动人民最光荣”的主题活动。希望通过此活动,教育孩子们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好好学习,练好本领,长大了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更多的神奇,用自己的力量为祖国为社会服务。

二、活动内容:

1、介绍“五一”国际劳动节。

了解五一劳动节的由来,初步理解五一劳动节的含义。

2、绘画“各行各业劳动人民”美术作品。

介绍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初步了解不同劳动者对社会的不同奉献。

3、谈话:说说“我的爸爸妈妈”

相互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的工作,知道他们工作的辛苦。

4、组织幼儿义务劳动,如:擦桌子,椅子、洗抹布等。

5、手工:制作“美丽的花”。

组织幼儿将自制花朵送给幼儿园各行业的劳动者,并说一声祝福的话。

6、学唱歌曲《劳动最光荣》。

能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内容,愿意在大家面前演唱歌曲,表达自己对劳动人民的热爱。

2021劳动节活动总结参考范文五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来到之际,按照区教育工会的指示精神,我校以“颂改革、促振兴、建和谐”为主题,共建和谐、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唱响“劳动光荣,教师伟大”的主旋律,开展庆“五一”系列活动,以展示教师风采,激发广大教职工建设和谐校园的积极性、创造性,让教职工过好自己的节日,现把此次系列活动总结如下:

一、组织开展踏青活动,舒缓教师紧张的工作压力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我校教育工会组织全体教师来到大连滨海路。漫步在滨海路上,体会着滨海路的浪漫与多情,忙碌的老师们也由此感到消遣放松,很是惬意。同时也将调整好身心准备做好下一阶段的工作。

二、组织开展学习“__x事迹”活动,加强教师师德培养

为全面加强和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教师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增强教书育人、敬业乐教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不平凡的人生价值,弘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教师职业精神,全面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做一个富有激情的好教师。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学习“__x事迹”活动。教师们观看了“__x事迹”的录像片,聆听校长及专家的讲座,教师们撰写了学习笔记、教育随笔,进行了演讲比赛。通过此活动,教师们都决心在__x精神的感召下,努力树立人民教师良好形象。

三、组织开展教学节活动,提高教师教学素养

我校此次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举办的第三届教学节活动,不仅是对老师们自身专业化水平的一次大检阅,也是对学校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开展情况的一次大检阅,它为展现教师的专业素质风采和精神风貌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第4篇:大学生劳动总结范文

[关键词] 凯恩斯就业理论;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生成机制

[中图分类号] F2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01-0035-0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通货膨胀也得到了有效的治理,国际收支状况良好,但就业形势却日趋严峻。在此,笔者从凯恩斯就业理论中所提出的周期性总量性失业模型入手,从理论上的整体失业概念阐释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的生成机制及其治理对策。

一、凯恩斯就业理论与中国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的提出

对就业的理解可以从三个层面上进行考察,第一个层面是潜在的就业规模。它是指意愿劳动力的总需求与意愿劳动力总供给相等时的就业规模,即均衡就业规模。第二个层面是充分就业规模。它是指非自愿失业为零时的就业规模。在新古典理论中,均衡点右边的失业均为自愿失业,只有在均衡点左边才存在着非自愿失业。因而,在均衡就业规模上就消除了非自愿失业,实现了充分就业。潜在就业与充分就业虽然内涵不同,但外延是一致的。第三个层面是实际就业规模。它是指经济社会中所实际存在的就业规模。

凯恩斯就业理论中所提出的失业类型是周期性总量性失业。他认为,潜在就业就是充分就业,解析非自愿失业的基本思路是将实际就业规模与潜在就业规模分离开来,而分离开来的基本工具就是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在一个信息不对称和未来不确定的社会里,价格向量(包括工资)是呈刚性的,有效需求可能是不足的。如果有效需求不足,商品市场萧条,企业就会通过解雇工人来对付产品滞销,从而一部分工人就会被迫离开他们的供给曲线,成为非自愿失业者,这种失业不能通过实际工资的变动而减少,必须提高总的有效需求,使商品供大于求的状况消失,才有可能重建充分就业均衡。在他的理论框架中,充分就业规模是一个外生变量,而实际就业规模受到有效需求的调节。有效需求限定了总供给,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使社会总产出与有效需求趋于一致。这一自发均衡产出规模决定了厂商对劳动力的实际需求,进而决定了实际的就业规模。实际就业规模与充分就业规模之间的差额就是非自愿失业。他用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论解释了总量性的非自愿性失业的存在,并系统地提出了一套治理非自愿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虽然这种非自愿失业是总量性的,但是这一理论只能解释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有效需求不足时的非自愿失业,而对在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有效需求旺盛时的非自愿失业不能作出合理的解释。这种周期性失业具有阶段性,只有当有效需求不足时,总量性失业才能得到合理解释。实质上是他对总量性的非自愿失业只作出了短期回答,而没有作出长期回答,他仅解析了短期的总量性失业。

从中国的失业的实际情况出发,中国的失业问题主要应该归结为劳动力的总供给超过了总需求,而不是市场的功能障碍或者有效需求的不足。不可否认,在中国,摩擦性、结构性和周期性失业都是存在的,但是中国失业人口的主体应该是劳动力总量大大多于就业岗位的总量而造成的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人口。即使在经济处于高潮时期这一失业仍然是存在的,只不过这时的失业率稍低一些。在中国的失业人口中,既不能由自然失业解析,也不能由周期性失业解析的那一部分就属于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人口。据有关专家估计,中国的总失业率在30%左右,而周期性失业率只能解释5%左右的失业率,自然失业率只能解释4%~6%的失业率,还有20%左右的失业率属于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因此,现阶段解决好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问题对中国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模型的建构

(一)相关经济学流派对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模型的相关阐释

古典经济学认为:供给自动创造需求(萨伊,1803),经济社会不可能出现总量性的经济危机,社会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这一观点实际上是否认了总量性失业存在的可能性。

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1867)认为:相对于劳动人口的绝对数而言,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是一个独立变量。资本家以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资本只有在其增殖的范围内才会雇佣劳动。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只是把工人人口分为产业现役军和产业后备军。同样,相对于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而言,劳动人口的绝对数量也是一个独立变量。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减少了单位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限制了资本总量扩张,因而,劳动力的总供给不可避免地超过资本增殖对劳动力的需要,从而产生相对过剩人口。这种相对于资本价值增殖需要的过剩人口(产业后备军)显然就是长期的总量性的失业人口。相对过剩人口的提出揭示了长期的总量性失业产生的机制。相对过剩人口理论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可能存在着一种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人口。但是受当时的历史条件局限,他未能对这种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人口的形成机制作出深入的分析。

新古典经济学确定了劳动的边际成本等于劳动边际收益的就业边界的原则,合理地解释了自愿失业的存在。但是它没有解释现实经济社会中存在的大规模的非自愿失业现象。

现代新古典经济学将失业的成因归结为劳动力市场的功能障碍。依据新古典就业模型,工资的自由浮动可以出清劳动力市场。失业的持续存在,一定是工资的下降遇到了市场力量以外的其他障碍因素。这些因素引起了自然失业(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它对经济社会长期的失业作了部分回答,即它仅能对长期的摩擦性和结构性失业作出合理解释,而对其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缺少解释的功能。虽然它可以说明长期的失业,但这种失业主要是由摩擦和结构性原因引起的。

刘易斯在其提出的二元经济的传统经济部门进行分析时认为:在传统经济部门劳动边际生产力很低,甚至为零或负数。但劳动者的工资必须要能维持劳动者的最低生存,按这种价格提供的劳动超过对劳动的需求,劳动的供给是无限的。在劳动力供求均衡点之外,尽管劳动的边际成本高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但在传统的经济部门中,劳动者都能直接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实现就业,劳动者实际上是处于隐性失业状况,其劳动边际生产力小于这个给定的不变工资的劳动人口。如果把它从传统经济部门扩展到整个国民经济部门来考察,他们就是一种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人口。他是从基于劳动边际生产力水平的角度来分析失业的,为解析长期的总量性的非自愿失业提供了一个思路。但是他是在传统经济的隐性失业的形态上研究失业问题,而不是在失业的一般形态上的研究。同时他只解释了国民经济整体中的一个局部(传统经济部门)的失业总量,而没有解析国民经济整体的失业问题。他对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只作出了局部回答,而没有作出整体的回答。因而,要构建一个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模型,需把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原理推广到整个国民经济。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古典经济学认为社会是不可能存在总量性失业的;马克思用相对人口过剩理论指出了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存在的可能性;新古典经济学仅解释了自愿失业,没有解释非自愿失业;现代新古典经济学也只解析了长期的摩擦和结构失业,没有解析长期的总量性失业;刘易斯也仅是在从国民经济的局部解析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没有从整体上有所阐释。长期的总量性的非自愿失业的生成机制在理论上并没有得到完整的诠释。

(二)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模型的生成机制

笔者首先分别从劳动力供给曲线和劳动力需求曲线的形状分析着手,然后在此基础上把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构造出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模型。

1. 劳动力的供给曲线。古典经济学认为,工资(劳动的自然价格)是由工人为维持其自身及其家属的生存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而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则是由生产它们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劳动的供求关系不调节劳动的自然价格,而是劳动的自然价格调节着劳动的供给量趋向于劳动的需求量。不是劳动的供给数量调节工资水平,而是劳动的工资水平调节劳动的需求量。正是因为在长期劳动的供给量总是趋向于劳动的需求量,劳动资源总是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依据其工资理论,劳动的供给曲线与横轴平行,终止于与劳动需求曲线的交点。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决定劳动的需求价格,劳动的边际负效用决定劳动的供给价格,劳动的供求均衡决定了均衡的工资水平。劳动的边际负效用决定劳动的供给价格依据的是古典经济学劳动成本决定工资的决定理论,它是把劳动的边际效用和劳动的边际成本结合起来分析均衡工资的决定。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劳动成本决定劳动的供给价格(W)进而决定劳动供给量(L)的观点是正确的。但是劳动成本应是劳动的生产成本与劳动的使用成本之和。劳动的生产成本主要是指生产维持劳动者生活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而劳动的使用成本主要是指补偿劳动者因其劳动而带来负效用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古典经济学只研究了劳动的生产成本,而忽视了劳动的使用成本,因而只得出了劳动的供给曲线与横轴平行的结论;而新古典经济学只研究了劳动的使用成本,忽视了劳动的生产成本,因而只得出了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结论。它们都是片面的。所有的劳动者都要求工资必须补偿劳动的生产成本。有些劳动者不仅要求工资补偿劳动的生产成本,而且还必须补偿劳动的使用成本。不同的劳动者对劳动的使用成本的评价各不相同。因此,与劳动的生产成本所决定的工资水平为最低工资水平,劳动供给曲线不能向左下方无边界地延伸,在最低工资水平之下,劳动的供给为零。而在最低工资水平上,所有的不要求补偿劳动负效用的劳动者愿意工作,劳动供给曲线与横轴平行。到了平行线的右端以后,要再增加劳动的供给,就必须要有更高的工资水平。依照对劳动负效用的评价由低到高的顺序供给劳动,劳动供给与工资水平正相关变化,劳动供给曲线表现为向右上方倾斜。到劳动的供给量到达劳动存量水平时,劳动供给就达到了极限。无论工资水平怎样提高,劳动供给量都不能增加,劳动供给曲线与横轴垂直。因此,总的劳动供给曲线如图1所示。

2. 劳动力的需求曲线。劳动力需求曲线的位置决定于劳动边际生产力曲线的位置。对劳动力边际生产力变化的分析可以从短期和长期两个维度进行。

(1)劳动边际生产力曲线的短期分析。劳动边际生产力递减是以资本存量不变为前提的,它是一种短期现象。若资本存量发生了变化,劳动边际生产力曲线就会发生位移。在不同的短期有不同的资本存量,其劳动边际生产力曲线的位置也就不一样。一般来说,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劳动边际生产力是向右上方移动的。资本积累对劳动边际生产力曲线位置的影响,实际上表现为不变投入――资本的变化所引起的短期边际成本曲线的位移。因为在短期,资本的投入是固定的,其边际成本为零,产品的边际成本全部表现为劳动成本,短期边际成本的变化从反面反映了劳动边际生产力的变化。而只要有了足够的资本积累,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在短期,劳动人口是一个既定的数量,在资本积累的推动下,劳动边际生产力曲线总可以调整到劳动边际生产力等于工资率的位置,从而劳动力的总需求就可以吸纳所有的劳动人口。但在现实经济中资本积累是普遍不足的,这是因为资本存量已经调整到最优规模,无法再进行资本积累,即使进行了资本积累,资本增量也无法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只有扩张资本存量的最优规模,厂商才有资本积累的需求。而资本存量的最优规模有限是一个长期的制约因素,不仅在短期调整内无法解决,在长期调整中也是难以解决的。所以,总量性非自愿失业从这个角度看就不可避免地带有长期性了。(2)劳动边际生产力曲线的长期分析。从长期来看,资本品是一种中间产品。对资本品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是由对最终产品的需求所决定的。资本品的价格受初级生产要素的优劣的影响。而由于初级生产要素都是有限的,而且在质量上有优劣之分。同时人们在进行资本品生产时,按照从优到劣的顺序使用初级生产要素。笔者在此假定产品的需求价格是既定的。当使用最优等的初级生产要素生产产品时,如果产品的供给价格低于产品的需求价格,这说明这种产品还有扩大生产的利益空间。但是,最优等的初级生产要素的数量是有限的,当这种等级的初级生产要素被充分利用以后,要继续扩大规模,只能使用次优等的初级生产要素。这个过程持续进行,直至产品的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扩大生产的利益空间完全消失。而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是由资本品的边际成本决定的。因为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有资本品的成本耗费和普通利润构成。这就要求使用最劣等的初级生产资料的厂商也必须得到普通的利润,否则这些生产要素在经济上就无法利用,因而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是逐渐递升的,这就引起最终产品的成本上升。

假设产品的边际效用线不变,而最终产品的边际成本线是上升的,两条线必定会在某一点上相交,这个交点就是效率约束条件的边界。这一点是宏观意义上长期调整所达到的最佳产量状况,整个社会的福利也是最大化的。在这个产量水平上,如果还有劳动力资源没有利用,那么这些劳动力资源只能处于一种闲置状态,这种失业是一种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这些闲置的劳动力资源不是不能利用,只是利用这些资源生产的产品的供给价格高于需求价格,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因而,只要确定了社会对最终产品的需求,就可以确定资本存量的最优规模,因为最终产品的需求决定了对资本品的这种派生需求。而该最优规模又是由效率约束条件所决定的产出规模来确定的。资本存量最优规模的确定就进而决定了厂商对资本品的投资需求。而厂商对资本品的需求限定了资本品的供给,资本品的供给一旦确定,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曲线也随之确定了。

3. 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模型(如图2)。在该模型中,ON0为在一定时点上经济社会的劳动人口的存量。在E点左边的劳动人口ON2处于就业状况,在E点右边的劳动人口N1N0因为不愿接受均衡的工资水平而失业,属于自愿失业,而N2N1的劳动人口的失业则具有如下三个方面的性质:(1)非自愿性。这部分劳动人口是在愿意接受均衡工资水平的条件下仍然处于失业状况,因而是一种非自愿失业。(2)总量性。这部分劳动人口之所以处于失业状况,是由于厂商对劳动力的总需求小于劳动力的总供给,因而是一种总量性失业。(3)长期性。社会对劳动力的总供给是一种长期的总供给,厂商对劳动力的总需求是一种长期的总需求,供求之间的不平等的状态无法通过短期调整来消除,因而是一种长期性的失业。从整体来看,这一部分失业是一种长期的总量性的非自愿失业。

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模型把劳动力供给曲线不看作一条完全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而是把它分为三个不同的区间,一个区间与横轴平行,一个区间向右上方倾斜,一个区间与横轴垂直。当厂商对劳动力的总需求曲线在劳动力的供给曲线与横轴平行的区间(劳动力无限供给区间)相交时,潜在的就业规模与充分就业规模不仅在内涵上发生了分离,而且在数量上也发生了分离。劳动力无限供给区间终端所对应的经济规模为充分就业的经济规模,而劳动力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的交点所对应的经济规模为潜在就业的经济规模,这两种经济规模之间的差额将引致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这时的劳动力需求曲线的位置特别的重要。如果劳动力需求曲线不与劳动力无限供给区间相交,那么经济社会将不会存在长期的总量性的非自愿失业;如果交点位置位于这一区间,那么长期的总量性失业就必然会产生,并且交点的位置越往左,长期的总量性的非自愿失业规模就越大;反之,这种失业的规模就越小。在劳动力需求曲线的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劳动人口的增加表现为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区间的延长,从而表现为长期的总量性的非自愿失业人口的增加;反之,则减少。

三、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的治理对策

凯恩斯就业理论中对治理周期性总量性失业的对策是运用财政与货币政策扩张有效需求。这些对策对治理周期性总量性失业是有效的。但是用扩张有效需求的政策来治理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却是失效的。因为这种扩张有效需求最多只能将实际就业规模调整到潜在就业规模,而要将潜在的就业规模调整到充分就业规模,只能依靠扩张效益约束边界。凯恩斯认为,假定商品价格普遍上升而货币工资率不变,劳动力需求将增加,而劳动力供给保持不变,从而,效益约束边界可以扩张。因此,如果存在失业,通过增加货币量使价格提高就可以减少失业。但这种效益约束边界扩张仅是一种货币幻觉,而这种货币幻觉是不会长久,工人及其工会会觉察到价格上升所造成的实际工资下降,从而要求提高工资,并且在以后签订工资合同时把现期的通货膨胀率考虑在内。这样,工人逐渐将他们的预期价格水平调整到实际水平并且力求使实际工资调整到与价格上涨一致的水平,以弥补购买力的损失。因此,从长期来看,不能通过扩张需求的方式来扩张效率约束边界。在到了效率约束边界以后如果再继续扩张有效需求,不能解决失业问题,只能拉动通货膨胀。

凯恩斯对治理非自愿失业的对策主要是将实际就业规模调整到潜在就业规模。这种调整对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是不产生影响的。根据上面的分析,对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的治理应当是将潜在的就业规模调整到充分就业的规模。当潜在经济规模小于充分就业规模时,两者的差额所对应的劳动力人口就是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人口。这种调整就是要消除长期的总量性失业。这一方面,应该缩减充分就业规模。充分就业规模是由劳动力无限供给区间的终端位置决定。因此,缩减充分就业规模,实际上就是要减少在生存工资上的劳动力供给量,即缩短劳动力供给曲线上的劳动力无限供给区间,其主要手段是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降低劳动参与率和适当地缩短劳动时间,实行灵活的就业制度等;另一方面,扩张潜在就业规模,引致资本积累增加,从而推动劳动力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使劳动力市场的均衡点向劳动力无限供给区间趋近。经济增长是解决就业的根本手段。从比较静态的角度考虑,经济增长的问题实际上是经济规模扩张问题,实际经济规模的扩张以潜在的经济规模为基础,潜在的经济规模由效率约束边界限定,而扩张效率约束边界一方面可以提高社会总产品的边际效用,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社会产品的边际成本。其基本方法是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管理改善等。

[参考文献]

[1]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高鸿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方福前.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4]厉以宁,吴凯泰.西方就业理论的演变[M].北京:华夏出版社出版,1988.

[5]杨宜勇.失业理论与失业治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第5篇:大学生劳动总结范文

关键词 失业;失业属性;失业理论

一、关于失业属性

失业的概念一般被解释为劳动者要素未能与生产资料要素结合。这是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从失业的本质属性出发作出的定义。而从失业的一般属性上讲,失业即是劳动的供给与需求之间不相匹配,发生失衡。劳动供求失衡是失业问题最一般的市场表现和最基本的市场特征。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者要素代表了劳动的供给,生产资料要素则代表了工作岗位,也即劳动的需求。劳动者要素与生产资料要素之间的结合就是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协调配合得好,可实现劳动供求的均衡,反之,就会出现失衡。要素之间的结合包含数量、质量和结构三个方面,所以劳动供求失衡也包含三种状态:(1)劳动的数量供求失衡:劳动资源的数量供给大于市场的需求,一部分劳动资源处于闲置状态;(2)劳动的质量供求失衡:劳动资源的质量供给水平偏低,达不到市场对劳动者的质量要求,导致一部分劳动资源处于闲置状态;(3)劳动的结构供求失衡:劳动资源供给的技术专业结构和性别年龄结构以及地域结构等与市场所需不匹配,导致一部分劳动资源处于闲置状态。

这三种劳动供求失衡状态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外在形式上,而且体现于内在生成机制上,因而可以说其失业的属性不同,或者说,这三种不同的劳动供求失衡状态,反映了三种不同的失业属性。它们可分别被称之为:数量性失业、质量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许多失业问题研究成果也用类似的概念和称谓去划分失业形式或类型,但本文认为,尽管人们观察和描述的可能是同一现象,但“形式”只描述了其外在表现,“属性”则揭示了其内在规定性,而用内在规定性来对事物进行划分,能更好地归纳和抽象出事物的特质,更充分地体现出事物的差异。

从失业理论史上看,似乎除了凯恩斯在谈论古典经济学对资本主义失业的描述时,触碰到了“属性”一词外,尚无人将“失业属性”作为一概念使用。然而人们对失业问题的探讨则多涉及对其固有特性,也即失业属性的分析,以下分别论之。

二、对数量性失业的认识

凯恩斯之前的传统失业理论是否认资本主义社会有失业存在的,基于著名的“萨伊定律”,即“供给自身创造需求”的观点,他们认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工资可以随劳动市场供求状况而变化,只要工人愿意按现行工资受雇于雇主,就不会存在失业。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庇古就曾明确提出:“只要有完全自由竞争,就会经常有一种强烈的倾向将工资率与需求相连,使每个人都能就业。”自由资本主义制度下不会出现失业,如果出现,也是“自愿失业”。

凯恩斯理论问世后,承认了仅靠市场自发力量不能达到劳动供求均衡状态,他认为,所谓“供给会自身创造需求”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假定之上的:即不论就业量取何值,不论产量和就业量在何水准,总需求价格总是永远等于总供给价格,社会上并没有任何阻碍充分就业的力量。凯恩斯认为这一假定是不符合资本主义社会一般状况的。他写道:“经典学派之前提,只适用于一种特例,而不适用于通常情形。经典学派所假定的情形,是各种可能的均衡位置之极限点,而且这种特例所含属性,恰不是实际经济社会所含有的”。-2J

那么,什么是实际经济社会所含有的失业属性呢?凯恩斯认为,一个社会的就业总量取决于有效需求的大小,失业是有效需求不足的结果。所谓“有效需求”:按照凯恩斯本人的解释,就是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状态时的社会总需求。凯恩斯认为,总需求价格与总供给价格之间可能出现以下三种情况:即总需求价格大于总供给价格;总需求价格小于总供给价格;总需求价格等于总供给价格。当总需求价格大于总供给价格时,资本家就愿意多雇佣工人,以扩大产品总量。当总需求价格等于总供给价格时,资本家既不增雇工人以扩大生产,也不减雇工人以缩减生产,因为这时资本家预期获得的总利润已达到最大量,从而生产和就业在这个时候达到均衡状态。当总需求价格小于总供给价格时,资本家就会减少雇佣工人,以缩减产品总量。这就是有效需求不足的状态。由于一个特定的总供给价格和特定的总需求价格都是相对于一个特定的总就业量来说的,总就业量的变化必然引起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的变化,总就业量与总供求之间的这种函数关系也就说明了就业量与有效需求之间的关系,所以有效需求不足既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供求关系,也是资本主义“实际经济社会”所具有的“非自愿失业”的真实属性。可以说,凯恩斯是触摸到了资本主义失业问题的脉象了的,他发现了“非自愿失业”的存在,通过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均衡关系的分析揭示出有效需求不足的产生机理,又通过对有效需求与就业量之间关系的分析揭示出劳动供求之间的均衡机制。应当说已经揭示出了资本主义失业问题的某种内在规定性和一定的属性特点。

三、对结构性失业的认识

凯恩斯理论抛出后,虽然一度被当作资本主义制度的救命稻草而很快上升为失业理论正统地位,但由于其观察视野仅局限于总量性失业,且是经济萧条时期的总量性失业。它无法解释为什么经济繁荣时期仍存在一定比例的“非自愿失业”,因而受到以米尔顿・弗里德曼领军的货币主义学派的质疑。

弗里德曼认为,失业率有两种:一种是“市场失业率”,即市场上实际存在的失业率;另一种是“自然失业率”,即“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着的与实际工资率结构相适应的某种均衡失业水平”,也就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工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自发供求力量发挥作用时应有的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弗里德曼不同意凯恩斯所谓通过国家干预就可以消除非自愿失业,实现充分就业的观点,认为“自然失业率”在资本主义经济中是始终存在的。只要资本积累继续进行,不管实际工资率如何变动,一切与实际工资率结构不相适应的人员仍将被排斥在就业之外。自然失业往往由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结构变动所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动要求劳动力在不同产业部门之间转移。但是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发展,对劳动力的专业化程度的要求提高,使这种转移不能很快完成。在信息不完备、部门之间劳动力供求结构性较强、培训劳动力成本较高的情况下,任何社会都会存在一部分结构性的、摩擦性的失业。这种失业的存在与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实际结构性特征有关,也与“劳工市场的有效性、竞争和垄断的程度、阻碍或促进人们变换其工作岗位等”实际因素的影响有关,而与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无关,是在劳动力市场供求总量均衡但结构不均衡时出现的失业。因此是难以通过政府的反周期政策来消除的。

弗里德曼观察到了劳动力供求的结构失衡这一资本主义失业属性的又一个侧

面,因而是一种理论进步。

凯恩斯失业理论的局限性不仅被其对立学派所诟病,而且在凯恩斯学派内部也有人意识到其只注意到了劳动供求关系在数量上失衡这一失业属性,而没有注意到劳动供求在质量上和结构上失衡等其它失业属性。并且正由于这一缺陷,使其无法解释后来资本主义经济中遇到的经济停滞、失业率居高不下与通货膨胀并存的问题。所以,20世纪70年代后,詹姆斯・托宾、杜生贝、约翰・希克斯等所谓“后凯恩斯主流派”代表人物提出结构性失业问题,开始从劳动供求的结构失衡角度对资本主义失业属性进行观察和分析。

结构性失业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劳动力市场技术结构不相适应所引起的失业,因为这种结构性失业具有相当普遍性。在任何技术条件下,失业者都有可能由于技术工种不同而不能填补现存的职位空缺。

托宾认为,凯恩斯的“充分就业”实际即指劳动市场的均衡,而非自愿失业的存在即意味着劳工市场的失衡。凯恩斯刺激需求的政策只能解决“就业水平”失衡问题,并且正是由于存在劳工市场技术结构不相适应等就业结构失衡的情况,失业人数和职位空缺的数目差额不能互相抵消,所以,通货膨胀率的变动并不一定与失业率的变动直接相关。他也明确质疑菲利浦斯曲线关系,认为通货膨胀的加速进行不可能使不相适应的劳工市场技术结构变得适应起来,从而也不可能因此降低失业率。

杜生贝在托宾的论述基础上,进一步阐释说:失业与职位空缺的并存就意味着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并发,这不仅因为存在工会操纵工资率和大公司操纵价格的情况,更由于劳工市场是由许许多多局部市场组成的,劳动的供给和需求是高度分散的,且各个市场的工资变动状况会相互影响,彼此推动。所以只要个别市场上出现了职位空缺和工资水平的上升,就会推动整个工资水平的上升,推动整个物价的增长,从而引起通货膨胀。

希克斯则注意到,劳动市场上存在着不同的产业部门结构,在同一时期,各产业部门的发展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是不同的,而落后部门往往基于“公平性原则”去追求与先进部门一样的工资水平,结果一方面推动了通货膨胀,另一方面也降低了落后部门增加劳动雇佣的积极性,加剧了失业。希克斯虽然讨论的是工资水平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但观察到的则是劳动供求在市场上的产业部门结构差异和失衡。

结构性失业问题本不是托宾和杜生贝等人最早提出的,凯恩斯以前的古典经济学的“摩擦性失业”概念,与结构性失业有不少相似之处,甚至可以被看成是“结构性失业”的一种,只不过它较着重于失业“季节性”、“临时性”和“局部性”而已。但托宾等人通过对失业的结构性观察,揭示出了资本主义劳动力市场的功能,并从劳动供求的结构失衡角度对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存在的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发问题作出新的解释,则是对凯恩斯总量失业理论的重要补充和发展。

四、对质量性失业的认识

对资本主义失业属性作出重要发现的,还有人力资本理论,特别是以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舒尔兹和加里・贝克尔为代表的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舒尔茨在《人力资本的投资》一文中明确指出,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必须依赖于物质资本和劳动力的增加。实际上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得多。他认为,一国人力资本存量越大,人力资源质量越高,人口受教育程度、科技文化水平和生产能力越高,其国内的人均产出或劳动生产率就越高。

贝克尔首次用传统的微观均衡分析方法建立了人力资本投资均衡模型,使用了成本一收益分析方法对人力资本投资进行分析,弥补了五六十年展经济学人力计划理论没有考虑到人力资源建设成本问题的缺陷。

贝克尔还对家庭生育行为的经济决策和成本一效用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时间价值”理论与儿童“量一质”权衡理论。

在舒尔茨和贝克尔之后,罗默和卢卡斯等人又提出了“收益递增型增长模型”和“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式”,进一步发展了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对于人力资本投入与降低失业率的关系,现代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劳动者人力资本投入的增加可使其具有更多的职业选择,更能适应技术进步的要求,从而具有更低的失业风险。

人力资本理论这种将劳动人口素质直接视作为资本要素的观点颇具理论意义,因为它对于解释劳动市场上由于劳动供求质量失衡而引起的失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

五、对失业属性变化微观基础和区域差异的认识

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了一个主张政府干预经济的新学派,即新凯恩斯主义。它是在原凯恩斯主义受到理性预期学派打击之后,吸取凯恩斯主义与其对立学派的斗争的经验教训而形成的,并在与理性预期学派的斗争中不断发展。新凯恩斯主义者坚持凯恩斯的基本信条,在凯恩斯传统下构建微观基础,并以独辟蹊径的研究方法和新颖的理论观点复兴了凯恩斯主义。新凯恩斯主义者对失业的原因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提出了独特而又新颖的劳动市场理论。它主要包括效率工资理论、内部人控制理论、失业回滞理论、隐含合同理论等。

新凯恩斯主义的特点是从微观角度观察和分析引起劳动供求失衡的市场机制,所以其研究显得很局部,甚至很琐碎,但它对劳动市场的功能作了更加深人的剖析,使人们看到了失业属性变化的微观基础和依据,也反映了一种新的理论发展趋势。

不管是新老凯恩斯主义或是货币学派,都把失业问题定位于一般市场经济制度下工业社会中的经济现象。以刘易斯、托达罗和希金斯等人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派注意到了现代世界经济格局中存在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种经济区域以及发达经济和欠发达经济两种明显不同的经济社会和发展水平,而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经济所面临的失业问题又与发达国家或发达经济不完全相同,其失业属性有着自己的独有特征。

刘易斯观察到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市场呈现出劳动力数量无限供给的特征。为什么会出现劳动力无限供给呢?刘易斯认为,一是由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出生率较高,人口总量,从而劳动力资源总量存在大量过剩;另一个是发展中国家存在着经济发达的现代工业部门和经济落后的传统农业部门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前者获得劳动工资收入,后者只能获得最低生存费用。前者的边际生产力必须大于边际成本才能受到雇佣,后者边际生产力为零甚至为负仍在维持最低费用的生存,所以前者的收益恒大于后者。这种情况下,前者只要开出一个工资水平,并且如果劳动力在两部门间的流动是自由的,那么低收入的农业劳动人口一定会向现代工业部门转移,从而给城市带来几乎是无限的劳动力供给,导致城市中出现大量的失业人口。

托达罗认为:在城市存在高失业的条件下,农村劳动力还不断向城市迁移是人们对城乡预期收入差距的反应而不是对实际收入差距的反应,迁移者可以考虑城市和农村各种劳动市场的就业机会,但他们通过迁移选择那个能取得最大“预期”收入的工作。

刘易斯和托达罗都是跳出城市来观察城市失业问题,敏锐地注意到由于城乡之间“最低生存费用”的差异而造成的“劳动力无限供给”几乎使得城市劳动力市场的数量供求几乎永远处于失衡状态。

希金斯则注意到,不发达社会存在一种经济的“双元结构”。一是“先进部门”,二是“原有部门”。“先进部门”首先是通过外国资本投资开始发展的。外国资本带来了新式的先进的生产技术,然而这些技术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将许多劳动力排斥在生产过程之外。尽管有投资的扩大,但这种技术资本的投入对劳动的吸收极其有限,并且往往其投入系数是固定的,即劳动对资本的替代度是极低的或者说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无论资本和劳动的相对价格如何变动,由于技术性的制约,都会产生过剩劳动力。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工业化的过程,且多数国家是通过从国外引进先进的工业技术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因而都难以避免工业化不断地排斥生产过程中劳动力的结果。希金斯的研究提示了欠发达经济中的另一失业属性,即劳动供求的质量失衡。

从凯恩斯对劳动供求数量失衡的观察到“后凯恩斯主义”对劳动供求结构失衡的认识和人力资本理论对劳动供求质量失衡的认识,从货币主义对发达国家“自然失业率”的捕捉到发展经济学对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劳动市场变化的观察,可以看出,人们对失业属性的认识在逐步深化,并且正是这种深化使失业理论得到不断发展。

第6篇:大学生劳动总结范文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知识性劳动;价值创造;总体工人

1问题的提出

随着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特别是信息技术和智能自动技术在几乎所有领域对人类劳动的不断替代,人类劳动正面临着一场革命,即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劳动开始被排除在经济过程之外的现象。美国经济学家杰里米·里夫金认为建立在新技术基础之上的劳动革命实质上是人类劳动结束的进程。并预言,一个多世纪后,在多数工业化国家,很可能不需要劳动了。…美国的约瀚·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说:“在信息社会里,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实现的,劳动价值论诞生于工业经济初期,必将被新的知识价值论所取代。”因此,正确认识新科技革命下知识对劳动价值的作用,进而正确认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知识性劳动与价值创造

社会生产发展的历史过程,就是认识知识、积累知识并将知识应用于社会生产的历史过程,知识经济及其物化的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马克思认为“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这种发展归根到底总是来源于发挥着作用的劳动的社会性,来源于社会的分工,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

知识是属于人的一种对象性的具有客观内容(信息)的意识形式。它不是人脑天生固有的,而是人通过人脑的意识思维活动对相关对象的观念掌握。知识作为人类认识客观事物一种能量的产物,是人类劳动的结晶或劳动成果,而不是人类劳动本身。这种结晶作为“一般人类劳动”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价值实体”。

知识经济最基本的特征表现为:劳动是创造、创新性的智力劳动,或称为知识性劳动,这种劳动是创造价值的主要源泉。知识性劳动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知识的形成和掌握需要更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往往表现为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例如,教育是对劳动者提高自身能力素质的投资,而生产知识劳动者包括管理人员、工程师、高熟练程度的工人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劳动都是这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第二,知识性劳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在知识经济社会和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社会效用和它创造价值功能的时间是一致的,社会需要的瞬息万变和知识更新周期的不断缩短,使知识性劳动并不是一次性投入,而需要劳动者不断的学习,不断获取已有的更新知识成果。

第三,技术、信息日益成为生产中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在知识产品的生产中最关键的要素已经不再是被称为生产资料的的设备和工具,而是人的知识能量,它们成为劳动者的资本。正如马克思所言:“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消耗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直接劳动在量的方面降到微不足道的比例,……同一般科学劳动相比,同自然科学在工艺上的应用相比,……却变成一种从属的要素。”

3知识经济下“总体工人”内涵的扩展

马克思明确提出:“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劳动过程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在一起了。”这表明,劳动既是体力也是智力的支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化而实现的。历史证明,也正是这种分工促使了科技文化的迅速发展和劳动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也是作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而发挥作用的。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创造价值的劳动不仅仅局限于直接的物质生产领域和物质产品的生产现场,劳动创造价值的方式也进一步社会化和复杂化,大量的知识劳动、科技创新劳动发生在与物质生产间接有关的社会化过程中,承认这些劳动创造价值并没有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而是对劳动价值论的深化认识。

4服务业与商品价值的创造

第三产业包括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产业,主要是指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的第三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均呈现经济服务化的势头。服务业劳动力所占的比重也迅速提高,到20世纪90年代,高收入国家的服务业从业人数已上升到总就业人数的60%~70%,其中美国已超过70%。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价值论是针对物质形态的商品生产而言,他在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比例关系时,把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全免掉了。我们认为这是与马克思经济学的方法论有关的。在研究物质生产问题时,把非物质生产问题舍弃掉,着重对物质生产领域的问题进行研究,正是《资本论》中运用的抽象法使然。

既然经济结构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劳动价值论也应该与时俱进。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应该延伸到非物质生产领域,延伸到各种服务劳动中去。笔者认为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者的劳动也同样包括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同样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其具体劳动就是某项具体服务,抽象劳动则凝结在具有社会使用价值的服务中,如理发师的抽象劳动凝结在具体理发服务中,教师的抽象劳动凝结在具体的教学中。同时也要认识到只有对社会生产有益的服务劳动才创造价值,诸如航运、物流、旅游等,而对社会生产及社会风尚无益甚至有害的服务,诸如贩毒等虽然为某些人提供了服务,但不创造任何价值。

第7篇:大学生劳动总结范文

关键词:第六次人口普查;劳动力供给;人力资源供需矛盾;对策

一、我国人口结构的特点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和学者们的预测,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的人口结构呈现出一下特点:

(一)我国人口增长进入低生育水平阶段

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4人。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年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平均增长率下降0.5个百分点。按联合国生育水平中方案预测,中国总人口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约为14.5亿,此后,人口数量将开始出现负增长,2050年总人口数量回落到13.95亿左右的水平。

(二)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

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0年11月1日,我国大陆人口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8亿人,占我国总人口的13.26%,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9亿人,占总人口的8.87%,上升1.91个百分点。根据联合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划分方法,即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占总人口的7%以上为老年型人口来分类,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彭万,2012)。

(三)流动人口比率大幅上升

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9万人,比2000年增加11700万人,增长81.03%。由此可见,进十年中人口迁移更加活跃,流动速度加快。

(四)人口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总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6557.53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万人,占总人口的50.32%。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总量增加20963.53万,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2001~2010年间我国城镇化率年平均提高1.35个百分点。据预测,(邹湘江,2011)。

(五)受教育年限进一步提高

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我国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增长到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增长到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增长到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减少到26779人。文盲率以及15岁上不识字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08%,比第五次人口普查的6.72%下降了2.64个百分点。(胡鞍钢、才利民,2011)。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人口无论是从年龄结构、素质结构,还是地域结构上都发生了变化。总结以上结论,可以看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人口结构呈现以下特点,即我国进入低生育和老龄化阶段;劳动力供给的后续力量不足;人口素质不断提高,高学历劳动力占劳动力总人口的比重不断扩大;人口迁移速度加快,规模扩大,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总量加大,劳动力的地域结构发生变化。

二、人口对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影响

经济增长与发展离不开资源投入,而投入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本、自然资源、货币资本和技术等。其中的人力资本主要是指劳动力资源。一个国家的劳动力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将关系到该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水平。

王桂新等(2010)认为人口变动因素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庞大的人口规模形成了巨大的、不断扩张的消费需求市场;第二,庞大的人口规模、年轻的年龄结构满足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对劳动力资源的巨大需求;第三,愈益活跃的人口迁移促进了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集聚效益的提高;第四,年轻的人口年龄结构不仅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而且还创造了丰厚的“人口红利”,提高了储蓄率和投资能力。

蔡日方(2004)源引Bloomet的观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具有不同的经济行为,因而,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人口对经济增长具有不同的影响。一般来说,在人口结构的较大比例由儿童和老人组成的情况下,社会负担较大,生产性较低,对经济增长不利。而当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时,人口生产性强,社会储蓄率也高,有利于经济增长。在后一种情况下,社会追加的人口生产性为经济增长贡献一个具有促进作用的人口红利(Bloomet all,2002)。如果一个国家恰好处于人口年龄结构最富生产性的阶段,并且能对这种人口红利充分利用,经济增长可以获得一个额外的源泉。但是,不管是有利于经济增长的人口年龄结构阶段也好,还是处在这样的阶段而实际利用人口红利促进经济增长,都不是自然而然的,而需要具备一系列条件,如公共卫生事业的实质进步、有效的计划生育政策、教育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以及有助于形成灵活有效的劳动力市场、对外开放和提高储蓄水平的经济政策(Bloomet all,2002)。

三、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

程恩富,高建昆(2012)认为影响有效劳动力的因素包括:(一)劳动力素质;(二)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三)劳动参与率。周也(2009)认为,反映劳动参与或者供给变化的一个总量指标是劳动力供给总量,另一个指标是劳动参与率。齐明珠(2010)认为劳动力的供给影响因素有两点:一是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二是劳动参与率。陈仲常,马红旗(2011)认为经济增长的源泉是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的积累,而不是人口的增长。

四、人口结构变迁影响下的人力资源供求矛盾

(一)劳动力素质对比

从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强制九年制义务教育、发展高等教育以及扫除青壮年文盲等措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目前,我国劳动力素质的总体水平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2005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8.38年)与美国1964年的水平相差2.66年,与美国2005年的水平相差5.25年之多,与日本2005年水平则相差5.37年。

(二)劳动力数量的供给与需求对比

齐明珠(2010)认为,从2010年到整个“十二五”期间,劳动力市场上总体表现为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矛盾。虽然总体上劳动力供过于求的情况还比较突出,但是局部劳动力市场可能表现为供不应求。事实上,局部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的矛盾已经开始显现。2016年以后,劳动力市场将表现为供不应求的矛盾。

(三)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结构对比

在“十二五”期间,由于产业升级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在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的阶段,就业压力表现非常明显,既有总供给过剩带来的失业,也有产业结构升级、区域产业转移带来的劳动力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失衡导致的劳动力供给不足,同时失业比例上升的问题,这会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之后会出现新的问题,即年龄结构的失衡,需要年轻劳动力的行业或岗位将出现短缺。

(四)人口红利逐渐减弱

蔡日方(2004)认为人口结构的转变发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固然为中国提供了利用人口红利加速经济增长的时机,但是总体抚养比会因老年抚养比的快速增加而在今后会大幅上升。这种变化意味着经济增长可资利用的人口红利将逐渐弱化乃至最终消失。

由此可见,现在和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呈现以下特征:短期内,劳动力供给过剩,但局部存在短缺;长期内,以现有的劳动力素质和经济发展速度,劳动力缺口不断加大;以现有的产业结构模式,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将更突出;劳动力素质水平不断提高,仍然不能满足未来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人才的需要;对流动人口的管理缺少有效手段,无法形成对人口流动的激励作用。

五、对策建议

对于当前和今后人口结构变迁对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影响,学者们主要从以下方面提出对策:

都阳(2008)认为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应努力继续保持劳动力供给方面的优势。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遏止劳动参与率的下降趋势,凡是可能影响市场工资率水平和保留工资水平的因素都会影响到劳动参与率,所以要从调整市场工资率和保留工资水平两方面着手来改变劳动参与率;(二)提高人力资本积累的水平,即除正规教育以外,还要重视培训对劳动力素质的意义。(三)通过更灵活的劳动力市场减少结构性失业。(四)进一步发育劳动力市场解决就业问题。

针对我国被动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现状,万鲁健等(2009)认要想顺利突破刘易斯转折点,必须借鉴日本在劳动力转移方面的经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延缓我国劳动力供给优势减弱趋势。1、完善户籍制度;2、建立城乡衔接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3、完善劳动就业市场,建立一个城乡统一的就业市场环境。4、推进教育公平化;5、引导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结构调整。

郭琳等(2011)认为劳动参与率是影响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影响人口红利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需要积极采取措施,提升我国劳动参与率,充分发挥人口红利的作用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延长退休年龄,提升老年劳动参与率;二是改善国民整体受教育状况,提升女性劳动参与率;三是促进劳动力市场流动,减少劳动年龄人口失业率水平,增加充分就业程度。

胡鞍钢(2011)等认为由于教育大发展,中国正在获得大规模的人力资源红利,在未来不仅可以有效地抵消人口红利不断减少的负面作用,而且还可以保持人力资本总量的持续增加,从而支撑整个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高增长,为未来20年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提供巨大的丰富的人力资源基础。

鉴于劳动力供给短期和长期的矛盾不同,齐明珠(2010)认为短期内,一是要鼓励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二是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设,扩大就业水平和能力。三是要大力发展知识劳动密集型产业。四是要提升国内消费水平,持续稳定就业水平。长期的政策:一是要适度放宽人口政策;二是要提高人口素质;三是要发展科学技术;四是要逐步建立鼓励提高劳动参与率的政策,

概括起包括三个方面的措施:

第一是提高劳动参与率。包括:延长退休年龄,提升老年劳动参与率;改善国民整体受教育状况,提升女性劳动参与率;促进劳动力市场流动,减少劳动年龄人口失业率水平,增加充分就业程度。

第8篇:大学生劳动总结范文

关键词:劳动力数量;劳动时间;隐蔽失业;绝对隐蔽失业;相对隐蔽失业;季节蔽失业

中图分类号:F3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1)08-0023-05

一、引言

刘易斯(1954)认为,发展中国家传统部门存在供给弹性无穷大的剩余劳动力,以不变的工资水平为现代部门提供无限数量的劳动力资源。尽管刘易斯并没有直接提出农业存在隐蔽失业和农业劳动力边际产出为零的观点,但他实际上隐含了对上述两个问题的肯定回答。

拉尼斯-费(1961)利用边际产出、制度工资等范式发展了刘易斯模型中隐蔽失业和劳动力转移的理论。他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部分农业劳动力的边际产品为零,这些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部门不会影响农业总产出,拉费称其为“多余劳动力”;第二个阶段,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大于零但小于平均产出量(或制度工资),劳动力转移会影响农业总产出,这些劳动力以隐蔽失业的形式存在,拉费将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这些过剩劳动力统称为“伪装失业者”;第三阶段,劳动力的边际产出等于甚至超过平均产量,农业劳动力工资不再等于制度工资,农业部门完全商业化,剩余劳动力转移全部完成,不再存在“伪装失业者”。

舒尔茨(1964)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批评了刘易斯的零值边际劳动学说和隐蔽失业观点。舒尔茨认为,刘易斯的错误在于没有考虑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征,如果考虑到季节性,农业中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则并不为零,不存在农业隐蔽失业现象。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舒尔茨利用印度1978―1979年流行性感冒对其农业生产带来负面影响的历史事实,说明了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并不为零,不存在所谓的“隐蔽失业”。

为了统一刘易斯和舒尔茨在农业劳动边际产出和隐蔽失业问题上的相反观点,森(1966)提出了“每人边际产品”和“每人每小时边际产品”的概念。王检贵(2005)将这两个概念提炼成农业劳动力弹性工作负荷模型。根据王检贵模型,当部分农业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去时,要维持农业总产出不变,只能依靠提高农业留守人员的工作负荷,王检贵将这部分转移出去的劳动力称为剩余劳动力。如果因为某种原因不能提高留守人员的工作负荷,则农业总产出不得不减少,这部分抽走的劳动力称为“隐蔽失业者”。

纵观上述学者对隐蔽失业问题的观点,可以看出都存在某些不足之处。刘易斯和舒尔茨对传统农业社会是否存在隐蔽失业的观点完全相反;拉―费三阶段模型所指的边际产出是“每人的边际产出”,这正是舒尔茨批判刘易斯的症结所在;森和王检贵没有将季节性特征变量明确纳入进去。可见,前人对农业隐蔽失业研究的缺点在于,他们要么是从劳动时间或劳动力数量单一视角出发,要么是忽视了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征。据此,本文在总结众多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拟从劳动力和劳动时间双重视角建立一个农业季节蔽失业模型,试弥补众学者在该问题上的缺陷。

二、模型的假定和图形基础

(一)假定

1. 假定农业劳动时间的边际产出大于0,且存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2. 当农业劳动时间边际产出小于平均产出时,假定农业劳动时间获得的收入等于平均产品。这个收入称为“劳动时间固定制度工资”,它不是由市场力量而是由习惯和道德因素决定的,且具有变化的粘性特征。

3. 与工业生产过程不同,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征将减少农业劳动力数量和劳动时间的替代空间。

4. 假定农业产出、农业劳动生产率为相互独立的外生变量,农业产出由市场需求决定,农业劳动生产率是技术的单一函数。

(二)模型构建的图形基础

图1为农业总产出曲线图,横轴代表全体农业劳动者在一年中从事农业生产的总劳动投入时间,T+为其最大值,纵轴表示农业总产出。曲线f(Q)和h(Q)代表农业总产出函数,切线t1和t2的斜率表示切点处的边际产出。根据假定(1),有f′(Q)>0,f″(Q)<0。

图2为农业等产量曲线图,横轴表示农业社会一年中人均劳动时间,N+为其最大值(N+的理论值为365天×8小时/人),纵轴表示投入的农业劳动力数量。Q(TA)是一条双曲线段,表示当农业总投入时间为TA时,农业劳动力数量和人均劳动投入时间的不同组合会得到一个相等的产量QA,它是一条等产量曲线,也是一条等总劳动投入时间曲线。同样,我们可以得到一系列其他等产量曲线。

图3为等人口农业总产出线,横轴表示人均劳动时间,纵轴表示农业总产量。图2中水平线P1A1B1表示,当农业的劳动力投入数量为P1时,不同的人均劳动投入时间和不同的农业总产出存在各种不同的组合。这种组合关系可通过图3中的曲线Q(P1)表示出来。Q(P1)曲线是图2中P1A1B1的一个映射,反映的是同一种经济关系,是一条等人口农业总产出线。同样笔者可以画出一系列其他等人口农业总产出线,它们分别反映各种不同人口数量下的农业产出情况。

图4为平均产出线和边际产出线图,横轴表示人均劳动时间,纵轴表示平均产出和边际产出。根据假定(1)和平均产出的含义,应存在一条从左至右不断下降的边际产量曲线和水平的平均产出线。

三、模型的建立和结论

(一)隐蔽失业和总剩余劳动时间的定义及其转移阶段划分

给定如下定义:

定义1 农业隐蔽失业和总剩余劳动时间:隐蔽失业是指总劳动时间边际产出小于其平均产出时存在的失业;总剩余劳动时间是指在维持产量不变的情况下,可通过延长留守农业人口的工作时间而替代的总劳动时间。

图4中,根据假定(2),在D0的右端,尽管MP<AP,但农业劳动时间同样要获取“固定制度工资”,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存在(N+―N-)单位的剩余劳动时间,总剩余劳动时间为Tts=PM×(N+―N-)。此时,如果人均投入劳动时间从N+减少到N-,则农业总产出将从QM减少到QA的水平。但由于这时的边际产出小于“劳动时间固定制度工资”,则Tts数量的总劳动时间处于隐蔽失业状态,D0点右边阶段存在隐蔽失业与劳动时间总剩余。在D0的左端,AP<MP,总劳动时间的减少会引起农产品供给量的下降,农产品价格上升,农业劳动力将获取一个与工业劳动力相等的市场工资,农业生产转入商业化阶段,D0点是商业化转折点。D0点左边阶段的隐蔽失业消失,农业劳动力开始商业化。据此,笔者得到如下结论:

结论1 劳动时间边际产出和平均产出的大小比较关系是区分农业剩余劳动时间和隐蔽失业存在与否的标志,也是划分其转移阶段和商业化阶段的标志。当MP<AP时,存在农业剩余劳动时间和隐蔽失业;当AP<MP时,则不存在农业剩余劳动时间和隐蔽失业。

(二)隐蔽失业的分类、结构和衡量

定义2 绝对隐蔽失业者和相对隐蔽失业者:绝对隐蔽失业者是指,可通过延长留守农业人口的工作时间,确保农业产出不会受到影响而从农业中转移出去的那部分劳动力;相对隐蔽失业者是指,即使将留守农业人口的工作时间延长到理论最大值,农业产出也将受到影响而从农业中转移出去的那部分劳动力。

假定目前的农业总产出量为QB,等产量线段BMB1与Q(P1)和N+MM共同相交于点B1(图3中假设三点共同相交于一点是合理的,因为QBB1必定与某条等人口产量曲线相交于它的最高点),BM和B1是两个特殊的点。BM表示如果有PM数量的农业劳动力投入农业,则要得到QB的农业总产出,需要的人均最少劳动时间为N0;B1表示要得到同样多的农业总产出,如果投入的人均劳动时间延长到最大值N+,则农业劳动力投入数量从PM下降到P1。这表明农业劳动力数和人均劳动时间存在替代关系,它使数量为(PM-P1)的劳动力投入减少效应可通过数量为(N+-N0)的人均劳动时间投入延长效应而得到补偿,从而确保农业产出不会受到影响。数量为(PM-P1)的隐蔽失业就是绝对隐蔽失业,从劳动力数量的角度看,它的边际产出为0,数量的减少对农业产出没有影响,可以也应该彻底转移。当(PM-P1)数量的绝对隐蔽失业从农业部门中转移出去后,剩下(P1-P0)数量的劳动者滞留在农业中,它的劳动时间边际产出MPB小于其平均产出AP,仍处于隐蔽失业状态。与绝对隐蔽失业不同,这部分劳动力的减少会引起农业产出的下降。(P1-P0)数量的劳动者就是相对隐蔽失业者,从劳动力数量的角度看,它的边际产出不为0,为了确保农业产出不受影响,相对隐蔽失业不能转移,农业商业化进程受到阻碍。由此,可得如下结论:

结论2 由市场力量决定的农业产出水平决定了绝对隐蔽失业和相对隐蔽失业的大小和内部组成结构。绝对隐蔽失业的消除不会影响农业产出,可彻底转移;相对隐蔽失业的减少会引起农业产出下降,从而使相对隐蔽失业转移受到阻碍,无法向绝对隐蔽失业顺利转移。

(三)季节性和非季节蔽失业的区分和衡量

农业生产具有强烈的季节性特征,如稻谷的最长允许收割时间跨度不能超过N*天。当存在季节性限制时,人均最大投入时间从原来的365天×8小时缩短为现在的N*天×8小时。这种变化可通过在图形2中做一条新的人均最大投入劳动时间限制线N*M*表示出来。N*M*表明,在季节性约束下,要得到QB的农业产出,投入的最小农业劳动力数为P2,而不是P1。图形3中的Q(P2)是与最低农业劳动力数P2相对应的等人口产量曲线,Q(P2)与BMB1相交于B2,与B2对应的人均劳动投入时间为N*。根据假定(3),当农业总产出量为QB时,Q(P2)曲线以下的等人口产量曲线将变成虚线。即只要农业劳动力数小于P2,该农业社会的产量就会受到劳动力不足的威胁。为了分析季节性特征给隐蔽失业和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有如下定义:

定义3 季节性绝对隐蔽失业、季节性相对隐蔽失业和非季节性相对隐蔽失业:季节性绝对隐蔽失业是指,即使考虑季节性约束的存在,把他们从农业部门转移出去也不会影响农业总产出的那部分隐蔽失业;季节性相对隐蔽失业是指,如果考虑季节性约束的存在,把他们从农业部门转移出去会影响农业总产出的那部分隐蔽失业;非季节性相对隐蔽失业是指不是由于季节性特征的原因而导致的隐蔽失业。

季节性绝对隐蔽失业是农业劳动力的绝对过剩,而季节性和非季节性相对隐蔽失业是农业劳动力的相对过剩。从大小来看,(PM-P2)是季节性绝对隐蔽失业,(P2-P1)是季节性相对隐蔽失业,(P1-P0)是非季节性相对隐蔽失业。其中(P2-P1)数量的失业在这里具有特殊性,当不存在季节性约束时,它是绝对隐蔽失业,当有季节性约束时,它变成了相对隐蔽失业。如果一个社会的农业生产没有季节性限制(事实上不可能),则季节性相对隐蔽失业将全部向绝对隐蔽失业转化。在这里,(P2-P1)数量的失业具有相对和绝对隐蔽失业的双重身份,二者在某种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就告诉我们:一方面,为了保证某种季节农产品的生产不受影响,要留用足够的农业劳动力;另一方面,可通过延长这些农业留用劳动力的工作时间,确保农业总产出不受影响。据此,可得如下结论:

结论3 农业隐蔽失业人口数等于季节性绝对、季节性相对(或非季节性绝对)和非季节性相对隐蔽失业之和。季节性相对隐蔽失业和季节性绝对隐蔽失业可相互转化,季节性特征的强弱决定了二者相互转化的范围。

(四)劳动生产率变化对隐蔽失业的影响

当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时,f(Q)往上移动到新的位置h(Q)(见图1),边际产出曲线从MP0移动到MP1的位置(见图4)。根据假定(2),只要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快于工资增长速度,就可以认为“劳动时间固定制度工资”不变。这样,在h(Q)上必存在一点A*,有MPA*=AW成立。根据假定(1),点A*的位置一定在点A的右上方。即商业化产出线从Q(A)会向上移动到Q(A*),点A0则上移到A0*。Q(P0*)是与A0*相对应的新的隐蔽失业临界等人口产出线。当劳动生产率提高时,Q(P0)上移到Q(P0′)(注意:P0=P0′)。图1中A*点一定在A点的右上方,意味着图3中点AM′一定在AM的左下方,从而点A0′一定介于A0和A0*之间,这种位置关系表明,有P0*>P0=P0′成立。

现在分析劳动生产率变化对隐蔽失业的影响。根据假定(4),劳动生产率提高后由市场需求决定的农业产出仍为QB,但Q(P1)会上升,且被新的等人口产量线Q(P1′)所代替。显然,有P1>P1′成立,即(PM-P1′)>(PM-P1)成立。(PM-P1)和(PM-P1′)分别为劳动生产率提高前后的绝对隐蔽失业人数。此外,劳动生产率提高前后的相对隐蔽人数分别为(P1-P0)和(P1′-P0*)。由于P1>P1′且P0*>P0,必有(P1-P0)>(P1′-P0*)成立。同时有(PM-P0)>(PM-P0*)成立。据此有如下结论:

结论4 在农业产出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会引起隐蔽失业数和相对隐蔽失业数发生相反方向的变化,引起绝对隐蔽失业数发生相同方向的变化。

(五)农业产出变化对隐蔽失业的影响

如果农产品需求外生变化导致农产品增加,则农产品等产量线段会往上移动且变短,这相当于农业劳动力和人均劳动力投入时间两个变量相互替代空间的缩小。根据定义2和结论2,绝对隐蔽失业人口数将下降,而相对隐蔽失业数会增加,隐蔽失业总数不变。特别是,当农业总产出为QM时,等产量线段会缩短成为一个点,绝对隐蔽失业完全消失,隐蔽失业人口全部变为相对隐蔽失业人口;当农业总产出为商业化产量时,等产量线段达到最大值,相对隐蔽失业完全消失,隐蔽失业人口全部转变为绝对隐蔽失业人口。于是我们有如下结论:

结论5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产品需求量的增加(减少)导致农业绝对隐蔽失业人数减少(增加)和相对隐蔽失业人数增加(减少)。

四、模型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笔者建立的隐蔽失业模型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理论意义表现在:

第一,统一了刘易斯的零边际生产力观点和舒尔茨的非零边际生产力观点。刘易斯模型暗含农业劳动者的边际生产力为零,而舒尔茨明确提出农业劳动的非零边际生产力观点。两种理论观点看似根本对立,但我们的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将二者统一起来。模型假定劳动时间的边际生产力大于零,这与舒尔茨的非零边际生产力观点相一致。同时,模型中等产量线段表明,可以通过延长每个农业劳动者的年均投入劳动时间,释放一部分劳动力来维持农业总产出不变。这意味着农业生产中一部分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为零,而这正是刘易斯的零边际生产力观点。

第二,批判了舒尔茨的非隐蔽失业学说。舒尔茨从农业季节性特征出发,认为农业生产中不存在隐蔽失业现象。笔者的模型同样从农业的季节性特征出发,得出了农业中存在隐蔽失业现象的不同结论。定义3和结论3表明,即使考虑到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农业生产中仍然存在季节性绝对和相对隐蔽失业,季节性相对隐蔽失业可以向季节性绝对隐蔽失业转化。季节性绝对隐蔽失业是农业劳动力的一种绝对过剩,相当于刘易斯无限供给的农村劳动力。可见,笔者的模型与刘易斯的观点相一致,得出了一个与舒尔茨完全相反的结论,是对舒尔茨非隐蔽失业观点的批判或发展。

第三,继承和发展了拉尼斯-费的隐蔽失业思想。笔者的模型从分析范式、研究视角和逻辑结论继承和发展了拉尼斯-费的隐蔽失业思想。拉尼斯-费利用农业总产出曲线、边际产出、平均产出、固定制度工资和农业剩余等范式,从劳动力数量单一视角将农业劳动力转移划分为农业劳动力绝对剩余、隐蔽失业和农业劳动商业化三个不同的阶段,并分析了劳动生产率、人口和资金积累在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结果。视角的局限使该模型同样暗含农业绝对剩余劳动力边际产出为0的假定,并招致其他学者的非难。而笔者的模型继承了拉尼斯-费模型中的大部分分析范式,并将劳动力数量单一视角放大到劳动力数量和劳动时间双重视角,研究了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过程。除了分析范式的相似和研究视角的不同外,从结论看,笔者同样认为隐蔽失业的转移存在短缺点和商业化点两个关键点,存在绝对隐蔽失业、相对隐蔽失业和隐蔽失业彻底消除三个阶段。尤其是分析了季节性特征对隐蔽失业产生的影响,明确将隐蔽失业划分为季节性绝对、季节性相对和非季节性相对隐蔽失业,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数量依存和相互转化关系,这是对拉尼斯-费模型的一个较大发展。

除了上述的理论意义之外,笔者的模型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第一,关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与隐蔽失业压力的化解。结论4告诉我们:一方面,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会使商业化产量向现实产量不断逼近,相对隐蔽失业数会不断减少甚至消失,最终实现农业商业化。这为传统农业将不断向现代农业转化提供了客观可能性和理论依据。另一方面,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加大绝对隐蔽失业者的就业压力,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消化不断增加的绝对隐蔽失业者,现代农业建设将受到阻碍。

第二,关于农产品贸易和隐蔽失业的减少。结论5告诉我们,当由市场力量决定的农产品需求量增加且人口总数和农业生产技术不变时,隐蔽失业人数会相应减少。因此,为了减轻我国农村人口的就业压力,我们应该提高农产品的有效需求,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强我国农产品竞争力,扩大农产品出口量。

第三,关于季节性和非季节蔽失业的结构分析和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结论3告诉我们,季节性和非季节蔽失业存在一定的结构和数量关系。季节性绝对隐蔽失业的转移不会影响农业总产出,因此,发展中国家应加快这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鼓励他们“离土又离乡”。季节性相对隐蔽失业的转移会影响农业总产出,因此,我们不能采取“离土又离乡”的方式将这部分劳动力彻底转移出去,但季节性相对隐蔽失业毕竟是一种失业,工作负荷不足,具有负面效应,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如鼓励兼业)熨平季节性相对隐蔽失业者的空闲和工作时间差距。

参考文献:

[1]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2]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3]谭崇台.发展经济学[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

[4]王检贵,丁守海.中国究竟还有多少农业剩余劳动力[J].中国社会科学,2005,(5).

[5]Ranis G, Fei J H. A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1,(9).

第9篇:大学生劳动总结范文

论文提要:近年来,河南总体经济实力迈上了新台阶,但由于 人口 基数大,经济相对落后,就业压力巨大,经济和就业之间矛盾突出。本文研究认为,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鼓励民间创业,发展县域经济,组织劳务输出将是促使河南经济与就业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

河南是一个 农业 大省,近年来总体经济实力迈上了新台阶,但经济相对落后的现状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1.5万亿元,居全国第五位,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生产总值仅1.5万元,位居全国第16位。同时,河南省又是一个人口大省,劳动者素质总体偏低,这使得一方面全省总体就业压力巨大,另一方面 人力 资源 已经不能充分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就业与经济发展的矛盾非常突出。如何缓解这个矛盾,实现经济和就

业的协调发展是本文的研究目的。

一、河南经济发展与就业现状

(一)经济发展实现了重大突破和跨越,但仍存在很多问题。1、总体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但人口基数大,人均水平低;2、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但仍不合理。2007年全省农业、 工业 和服务业持续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为15.7∶55.0∶29.3,二三产业比重达到84.3%,呈现出工业化加快发展的显著特征。但与全国三次产业结构(11.7∶49.2∶39.1)相比,河南省的一二产业比重偏高,而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3、城镇化加速发展,但城镇化水平仍然偏低,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在扩大。2006年全国城镇化率为43.9%,河南为32.5%,比全国低11.4个百分点,在全国排名倒数第五位;4、 投资 、消费和进出口快速增长,但经济增长方式不均衡。2007年全 社会 固定资产投资8,01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98亿元,进出口总值128亿美元,分别是2002年的4.4倍、2倍和4倍。2007年全省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消费增长17.8%,投资增长是消费增长的两倍,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投资拉动,消费和出口拉动不足;5、民营经济对发展和就业的贡献日益突出,但仍面临发展障碍,在 税收 ,政策、信贷等方面不能享受公平待遇。

(二)人口多,劳动者素质偏低,就业压力大。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2007年全省常住人口9,360万,人口总量已成为全省经济加速前进的沉重负担。在现有的经济结构下,劳动力供需矛盾在相当长时期内难有根本性改变。大学生、 农村 富余劳动力和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压力突出,并随之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二、河南经济与就业协调发展的思路

河南在劳动力资源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人口数量庞大意味着劳动力资源丰富,这实际上是河南的一个比较优势。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找到这样一个发展思路:在发展中实现就业,以就业促发展。在短期内,充分利

用河南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发展河南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化人口压力为动力,借助多种手段、多项措施促进就业;在长期内,重视基础 教育 和 职业教育 ,不断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把劳动力资源优势变为人力资源优势,随着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提高产业的技术含量,实现经济的优化增长。

为了实现以上发展思路,需要抓好以下几点:1、优化产业结构,促进 经济 和就业的良性互动发展。经济发展包含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优化,就业同时受到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的影响。如前分析,河南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比重低, 工业 内部重工业比重高,这不仅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吸纳就业;2、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是劳动力的蓄水池,是经济增长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将有利于河南经济发展和就业问题的解决;3、发展县域经济,组织劳务输出,缓解 农村 富余劳动力就业压力。河南是一个 农业 大省,“三农问题”严峻,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由于河南城镇化水平低,城镇吸纳的劳动力有限,发展县域经济和有组织的劳务输出是当前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途径。

三、河南经济与就业协调发展的建议

经济发展和就业之间互相影响,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对河南至关重要。通过以上分析,得出以下总体结论:结合河南的资源特点和 人口 特点,在发展中实现就业,以就业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就业的良性互动。

1、针对河南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状,以 市场 为导向,优化产业结构,以产业结构的优化带动就业结构的优化。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建设,加快服务性行业的发展步伐,提高经济总量中二三产业的比重,促使第一产业中的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优化三次产业内部结构。

在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需要不断更新。从近期来看,政府应加大职业培训的力度,以市场为导向,以 财政 投入为杠杆,从长远来看,加大基础 教育 和 高等教育 的投入,以市场为导向,改革学校教育培养方式,提高人口素质,把的人口优势转化为 人力 资源 优势,满足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2、充分调动民间经济主体的活力,鼓励民间创业。民营经济成分中,许多属于劳动密集型经济,可以吸纳极大的就业量。民营企业的发展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同时,对于就业增长具有双向作用,一方面是它本身对劳动力的吸纳,另一方面就是促进其他部门吸收劳动力。在鼓励民间创业的过程中,政府应以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目标为 指导 ,借助于财政、 税收 、信贷、土地等工具,正确对民间的 投资 活动加以引导,在信息、服务上给予支持。

3、发展县域经济,开拓农村市场。县域经济的发展意义至关重要,发展县域经济不仅可以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差距,还可以解决一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开拓农村市场,有助于改变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

4、有组织地实施劳动力转移。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财政、政策支持,要对劳务输出积极引导,建立健全各级服务机构,完善劳务信息网络、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输出基地建设,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与用工单位、输入地区劳动力 管理 部门和用工企业建立长期、和谐的劳务合作关系,建立稳固的劳务输出渠道。

主要参考文献:

[1]周世国.利用回归分析预测河南省第二产业总产值[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5.

[2]茹莉.河南现代服务业发展及对策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12.

[3]胡荣涛,徐扬.关于提高河南产业竞争力的思考[j].企业活力,2006.11.

[4]傅端香,张建香.河南省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