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美育综合平台建构

大学美育综合平台建构

本文作者:刘立新 单位: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美育实践情况

教育是一个系统过程,每一阶段的教育结果,都是上一阶段的教育实践行为所产生的后果。欲改善教育对象,必追溯上一阶段的教育行为,只有找到教育结果的来源,才能根据其呈现出的特点,实行下一阶段的教育计划。这或许也是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脱节现象严重的根本原因之所在。因此,欲找到当代大学生审美体验与价值取向引导的缺失,必先回溯其在基础教育阶段的状况。

谈及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学者们褒贬不一,认为1999年由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在各校实践中效果参差不齐。而在2011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9年的义务教育共设有思想品德、艺术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三项审美教育课程,其占课程设置的比例分别为8%、10%和18%。按照课程标准,学生当在小学与初中学习的阶段享有每周80节课以上的美育课程。但通过与一线教师的访谈,笔者却发现由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升学指标与压力,艺术教育的相关课程都在不同时期被压缩甚至取消,审美教育执行情况呈现出如下特点:美育萌芽于学前教育阶段,发展良好;当进入基础教育阶段,审美教育的实行标准便随着教育目的的转移而发生了改变。小学阶段低龄阶段仍能正常进行美育教学,从4年级起,美育课程便逐年递减;至初中阶段则形同虚设;至高中,美育课程完全被取消。即美育课程随着年级的增高而递减。

在西方,进步主义学者首先在美国掀起了“创造性的自我表现”的教育思潮。维克多•罗恩菲尔德在他的著作《创造与心智的成长》中这样论述“艺术教育”:艺术教育的任务不是培养未来的艺术家,而是要使儿童获得其他课程所不能提供的成长机会,使儿童富有创造力,心智得到健康发展,从而能够适应并创造未来的社会。

纵然,在世界教育史上,中西方有着文化本质性的差异,呈现着截然不同的特点。但就从维克多•罗恩菲尔德的艺术教育思想中,我们应该认识到艺术教育的实质是提供创作的可能,而不是制作更多的教育摹本。

因此,大学阶段的审美教育应通过艺术教育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在当下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应充分利用融合媒介平台,利用课内、课外的、社会的、科学的有效互动,形象而生动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审美体验和审美价值观的重塑。

从艺术教育入手,导入现代融媒手段,构建大学美育综合平台

按照西方脑科学理论的研究,大脑分为左右脑。主管形象思维的右脑,具有图像化机能,如创造力和想像力。右脑需通过形象性的刺激产生作用,而审美功能则有助于完成这一形象化的激励。由此可知,当代大学生的审美能力现状需通过艺术教育手段来激活与开发。

而今,世界已经进入信息传媒时代,我国审美教育也随着媒介的影响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大学生认知美、感受美的渠道已不再是传统的艺术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各种传媒艺术成为了他们接受美育的主渠道。因此,我国高校应融合现代媒介技术,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搭建课内、课外相结合的艺术教育综合平台,通过艺术审美体验,促进学生价值取向的健康发展。

融合媒介平台,整合校园艺术教育资源,搭建校园艺术审美综合资源库。在基础教育阶段,为了避免学生分心而禁止学生进行媒介接触的做法,实则加剧了青少年对于媒介需求的获取愿望。与此同时,也造成了其媒介使用与满足经验的匮乏,这或许也是进入大学后,学生多迷恋网络游戏而荒废学业现象产生的原因所在。因此,面对已广泛存在的媒介接触,大学校园应充分利用传媒这一平台,整合校园艺术审美资源,构建校园艺术审美资源库。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关于媒介有一个经典理论——冷、热媒介。媒介按照其信息传递的清晰程度,将媒介分为冷、热两类。冷媒介,传递信息的清晰度较低,但包容性大,提供给受众的思考空间较大;热媒介,清晰程度高,给受众的思考范围狭小,但有着高度清晰的信息传递,其排斥性大。②由此,启示我们可以利用不同媒介特点,建立一个合理的媒介接触环境,正确引导学生使用媒介,从而满足艺术审美需求。

利用纸质媒介等“冷媒”,活跃校园艺术创作氛围,激发学生艺术创造力。按照麦克卢汉的理论,冷媒介提供信息较为模糊,容量小,受众参与程度高,从而能够激发其创作与思考,如纸质媒介与文字信息。利用这一媒介特点,高校应适当创设符合冷媒介传播的艺术审美氛围,激发学生的审美需求。有引导性地开办和组织阅读与艺术审美相关的校内报刊,为学生提供一个艺术审美交流的自由平台,可使学生感受到艺术创作与审美的氛围。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迅速传播与本校校园精神相吻合的校园文化,更能使刚入校的学生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树立起正确的审美价值观,从而活跃艺术氛围,强化学生的艺术审美体验。

运用影视媒介等“热媒”,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营造审美的校园环境。在校园中,若能灵活运用影视媒介,在日常教学活动与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等多方面注入更为丰富的影视文化信息,让审美体验以活动影像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无疑对其进行审美教育并促进其社会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极为强烈的效果。因为影视媒介相对于纸质媒介而言提供的信息更加海量和直观,这对于学生的美育能够形成直观而强烈的视听冲击。同时,影视是大学生最乐于接触的媒介之一。因此,建议高校进一步加强校园影院、广播台或电视台的建设,以“热媒介”的形态,使抽象的价值概念以影像的形式呈现于学生面前,以期更好地获得审美教育的实际效果。

有机地结合课内、课外,立体地创设校园审美教育环境

美学家朱光潜教授曾对青年学生讲道:“艺术也是一种生产劳动。”③美的创造绝非高高在上,而是通过人生的创造、体验,表达在生活之中。因此,美育的目标并非只是欣赏,将美蕴于生活,才是美育真正的目的。

为此,高校应有机地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让学生在充沛的校园文化氛围中,体验美、感受美,并践行美。通过改善课堂内部构成,丰富课外文化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即能实践美。

在课堂上,教师应成为美的引导者,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为此,高校首先应注重教师层面的审美教育,进而提高课堂的审美教育层次,并针对大学课堂的审美需求,向各专业教学课堂提出美育教学要求。第一,课堂应在授课内容上,达到美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专业技能的同时,要注入相关的人文知识。如外国语专业,应加入语言文化教学;地质类专业,则加入地矿成因及相关史料故事等。即便是纯自然科学的数学专业,也可讲授数学之美。以此在进行专业教学的同时,丰富课堂内容,实现美育的目标。第二,课堂教学中应在授课形式上进一步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为此,授课教师应提升个人教学魅力,综合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断增强课堂的生动性与有效性。

在课下,学校应提供审美文化服务,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享受。首先应着力于建设“美丽校园”,即从建筑与装饰等外在层面,设置“美”。大学校园建筑,应以营造读书氛围为目的,在建筑、园林文化设计上,应注意融合各高校本身的文化传统与精髓,并有意识地创设校园文化环境,如打造校园文化长廊,将文学、美术、摄影、书法等艺术作品呈现于校园的每个角落,营造审美氛围。

在外在美的基础上,校园文化的建设更应立足于精神文化建设。结合艺术文化之美,有引导性地开展学生文化活动,丰富校园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大学校园可结合我国传统文化精髓和时事环境,每月一主题,开展不同形式的文化活动。如3月可结合植树节与学雷锋日等活动,开展个人道德修养与公民文化建设的活动,从而进行审美教育。

针对大学生活的闲暇时间一些学生沉溺于游戏、娱乐的现象,若结合课内外的学习、生活,使学生有事可做,并乐于去做,学生的课余生活将不再单调。当然,美育建设切不可沦为形式主义。只有承载着真、善、美的校园文化,才能真正起到文化之“润物细无声”的浸润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引导学生正确的审美教育及价值。因此,高校充分利用融媒环境,整合资源,创造艺术审美氛围,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乃当下我国审美教育的题中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