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

大学生就业论文全文(5篇)

大学生就业论文

第1篇: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人才培养;创新创业

一、大学生就业实践能力培育意义

随着国家供给侧改革政策的不断推进,创新驱动推动者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人力资源供求不平衡及结构性问题日益凸显。尤其在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过程中,人才方面的供给侧改革仍是重中之重[2]。

(一)提高大学生自身就业实践能力,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保障

在人才市场的用人要求随着社会进步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存在,其根本原因还是大学生自身专业素质不强、工作能力薄弱,跟不上时展的脚步。大学生就业实践能力培育,就是在大学生在读期间提高自身就业素质,培养大学生就业实践能力,为大学生之后踏入社会进入职场奠定基础、夯实根基,保障大学生就业,从而促进大学生人生价值的实现。

(二)提高大学生就业实践能力,缓解人才市场供求不平衡问题

当前,我国人才市场虽然机遇不断增多,但竞争也日益激烈,用人要求也日益提高。而大学生初步入社会,对企业的需求懵懵懂懂,对职场的要求茫然不知,即使自身空有一身才能有的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大学生就业实践能力培育可以使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了解企业需求、了解人才市场现状,从而使大学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而企业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人才,有效缓解人才市场供求不平衡问题。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实践能力,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

作为一个日益壮大的弱势群体,毕业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关系着社会的安定繁荣发展。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一方面可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解决社会不安定因素,从而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积极性,提高就业率和中小企业活力,促进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进步。

(四)高校重视培养,促进教育兴国

大学生充分就业是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大学生就业率的提升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成功标志。大学生就业率深受社会公众的关注,其高低影响着公众对高校教育的满意程度,而公众对高校的满意度影响着公众对高校教育的投资,投资不够则会妨碍高校的进一步发展。可以说,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关系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的,高校只有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问题,才能不断促进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从而不断为中国梦建设输送人才力量。

二、大学生就业实践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基础能力薄弱,基础实践能力较差

大部分大学生对于自身专业的知识往往不知其重点,对于专业课知识也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无法转化为自身的能力。而且,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综合实力的提升新兴行业与新兴职业不断涌现,大学生在校期间对未来就业所需要的实践技能也未能足够重视,更多停留在浏览企业招聘信息层面。缺乏实践经验,欠缺实践能力,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高要求,成为大学生就业难的一大问题。

(二)知识结构相对单一,不能满足日益变化的社会需求

高校的教学模式大多固定而单一,什么学科的专业就以什么专业为主,部分学校的教学内容未能与市场对接。而大部分学生在专业选择方面往往是被动而偶然的,且部分专业对于实践能力方面相对缺乏,这也就加剧了大学生未来就业的困难程度。大学学习的是纯粹的知识,而企业需要的是“知识+经验”。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培养的人才难以与市场需求对接。

(三)创新意识弱,创新能力匮乏

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相当欠缺,达不到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在就业市场中竞争力不强。现阶段,虽然教学观念有所改变,但学生被动学习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还没有更新,大学生因为受到传统观念和知识视野的熏陶,缺乏自主创业意识。其次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均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专门的咨询培训队伍,但只是为毕业生提供一些就业层面上的指导,没有完善的培养体系,实践效果不理想。

(四)自身能力自信欠缺,自我认识不足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大学生因其刚刚结束学校学习生活,对于自身评价的不够全面,往往不是过于高估自身能力而找不到工作就是过于低估自己而不敢找工作。尽管大多高校都开设了职业规划课程,但由于执教老师也多是专业课老师兼任,对于现今企业缺什么样的人才、人才市场与企业的供求了解不够全面,不能给学生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自我认知。

(五)观念落后,目光只顾“铁饭碗”

尽管“铁饭碗”一词已经有点过时,但由于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大部分学生还是倾向于政府部门的工作或者教师、医生等稳定的工作,对于职业的选择度不高且害怕参加竞争力大的行业。这使得广大的人才治集中于一部分行业,而其他人才需求高的行业却寻不到对口的人才,只能“宁缺毋滥”。

三、就业能力培育创新路径

(一)树立自身学习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打铁还需自身硬”,大学生就业难的核心问题还在于大学生本身。就业市场的需求不断在扩大,但就业困难的问题却未曾得到解决,其核心解决问题是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社会的需求不断改变,大学生应紧跟社会需求,不断学习,积极参加实践,提高自身的知识素质与实践能力,才能使自己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促进自身就业。

(二)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高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增加相应的实习机会与实践课程,将学生送到企业进行学习,提高高校学生的企业知识与就业能力。而学生也可以提前熟悉企业工作,熟练专业技能,增加实践经验,为未来毕业就业奠定基础。企业通过与高校的合作,不仅可以加强对自身企业需求人才的对口培育,为企业奠定人才的基础,还可以提高自身企业的知名度,不断丰富企业文化。

(三)出台鼓励政策,促进大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

随着国家对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鼓励政策也不断出台,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也随之层出不穷。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不仅可以增强大学生自身的知识素质与专业技能,还可以促进大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

(四)设立专门的职业规划队伍

尽管高校日益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但课程体系的改革却难以一蹴而就。高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建立专门的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体系,与各专业进行对接,实现大学生专业与职业规划的对接。

(五)建立虚拟招聘平台,锻炼应聘能力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网络平台成为人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必需品。人们使用网络进行社交、学习、工作,我们可以为此建立一个网络虚拟招聘平台,为面临毕业、想了解就业问题、想增加应聘经验的大学生提供帮助。首先,线上与企业进行对接,了解各企业需要的人才类型,与企业合作进行虚拟招聘。其次,与高校进行合作,促进大学生对企业与就业的了解,并在该平台进行注册。平台提供专门的招聘帮助,其中包括个人简历、企业需求信息、投简历的要求等;除此之外,该平台重视互动交流,开设专门的交流区块,大学生可以在里面交流应聘的经验,企业可以在里面展示人才的需求,而高校也可以根据企业需求进行相应的课程调整,以此增加大学生与大学生、大学生与企业、企业与高校之间的交流,实现就业信息共享。随着互联网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人才的培养要紧跟社会的脚步。大学生要树立创新创业、积极就业的意识,增强自我学习、不断实践的观念,调高自身专业素质和知识技能;高校要紧跟社会的需求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加强与企业、与社会的接轨,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企业要重视自身人才培养,认识到人才是企业的重要支撑力量,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会使企业的发展更加稳固。

参考文献:

[1]张泽云,王中教.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路径[J].陇东学院学报,2019,(2):116-119.

第2篇: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

新公共管理的出现标志着政府管理模式已经从公共行政向公共管理方向转变,齐更加注重以顾客为导向,并且以经济、效率、效益对目标的完成机型测评,更加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对于大学生就业服务问题而言,基于新公共管理的我国大学生就业困境研究李轶(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通常情况下都是由政府提供服务,这些服务大都包括就业政策、就业培训、就业信息等等,对于这些服务内容每个大学生都有同等的机会享受,但是,政府的服务内容在大学生数量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并不会因为增加或者减少某个人而增加或者减少服务成本,也就是政府的就业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虽然在理论上大学生的就业服务是非竞争性的,但是在实际的就业实践中大学生就业具有一定的竞争性,但是在一个相同或者相近的活动空间中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和就业信息都是相同的,而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别人在就业服务中获得了就业岗位,那么自己的就业机会就会因此而降低。新公共管理理论中所提倡的“服务型政府”“有限政府”等理念,符合当下政府与社会互动关系的合理发展,新公共管理更加强调第三方在公共服务中所发挥的作用,在现阶段的中国,第三方服务在公共服务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其主要用于解决公共产品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所以其同样属于公共管理服务的范畴,为此,从公共管理视角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2.新公共管理视角下改善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对策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公共管理部门与私人管理部门之间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别,为此,政府部门完全可以采用或者借鉴私人管理部门中的各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依照顾客的实际需要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只有这样,政府才能更好的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就大学生就业来说,政府部门就应该立足于大学生以及用人单位的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按照市场竞争机制试试有效的管理和决策,以不断提高我国公用服务的质量。针对当下大学生就业制度保障不完善,就业市场信息不畅通等问题,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2.1健全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规章制度

大学生就业市场主要包含了大学生、用人单位以及自由交易三个要素,为了给大学生就业提供制度保障,相应的制度规则就必须覆盖这三部分。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关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诸多制度法规还不完善,就业市场的运作也经常出现混乱状态,大学生上当受骗的现象屡屡出现,严重损害了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声誉,也使得大学生自身权益受到了损害。为此,我国应该健全就业市场的规章制度,完善我国的就业法律体系,不断优化就业市场环境,确保我国人力资源交易的正常开展。

2.2创建市场化的大学生就业环境

首先,我国应该进一步保障全国大学生能够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现阶段,由于全国范围内的经济发展不均衡,高校大学生大都集中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沿海地区等,人才分布的不均衡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全国的大学生就业压力,对于人才拥挤的地区,当地政府大都会借助户籍、学历、专业等限制人才的流动,但是,这种门槛的设置本身就是一种就业歧视现象,而且可能进一步加大我国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差距,增加大学生的自由流动的成本,为此,政府部门有必要减少这一门槛设置,确保人才的自由流通。其次,建立完善的就业信息资源中心,为大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就业信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为全国大学生提供全面的就业信息资源,让大学生能够通过就业信息网络查询用人单位的信息,增加大学生的就业机会。最后,改革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促进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模式的转变,以适应市场人才需求。现阶段造成高校大学生就业困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高校教育模式还存在很多弊端,在教学中忽视了对大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交际能力的培养,导致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难以快速融入社会。为此,各大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并且在日常教学中注意按照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合理创新教学内容,不断向社会各界提供高素质的人才。

2.3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就业评价机制

所谓大学生就业评价机制,是指评价主体按照大学生就业评价的方法,以大学生就业评价为标准,对大学生就业评价内容进行相应的价值判断,从公共管理理论角度分析,在大学生的就业评价机制中,可以把政府作为作为评价的对象,因为政府对促进大学生就业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且可以借助各种宏观的政策手段帮助和改善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评价机制要考察的评价内容就是政府为促进大学生就业所实施的各项措施和手段。此外,要想确保大学生就业评价机制的顺利实施,还必须确保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是切实可行的,也就是说政府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就评价本身的作用来说,其主要是用于对未来发展的指导,而不是仅仅进行简单的优劣区别,为此,要建立完善的大学就业评价机制就需要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时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

3.结语

第3篇: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

1.当前就业问题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就业问题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多年来严峻的就业形势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我国更是将就业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大学生就业作为我国当前就业工作的首要任务,自然也就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高校毕业生就业关乎经济升级、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要认真研究如何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国务院多次对大学生就业工作进行专门部署,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充分认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聚焦重点难点,把大学生就业创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要位置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2.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近年来,我国宏观就业形势面临多重压力,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攀升,2015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749万人,就业创业工作任务十分艰巨。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决策,制定了一系列保增长促就业的方针政策,各级政府也因地制宜,上下联动,采取了一系列的促进就业措施,力保就业局势稳定,取得了可喜的成效。最近几年,全国大学生就业率每年基本持平,基本实现了预定的就业目标,保持了稳定态势。但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并没有完全得到根本上的解决,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3.高等教育方面对大学生就业的制约因素不容忽视。

近几年,我国各级政府制定的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和措施,整体上看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如促进经济发展拉动就业需求、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和创业、引导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就业、安排一定数量未就业大学生到企事业单位见习等,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除了受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外,高等教育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不容忽视的因素。比如,高等教育与产业对接不够、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等,都制约着大学生就业创业目标的顺利实现。所以,要彻底改变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一方面,需要各级政府从政策层面继续给予大力度的支持,制定和落实好相关促进政策和措施;另一方面,还必须着眼于高等教育本身,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从人才培养的源头上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困境。

二、职业素养缺失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有诸多影响因素,而大学生职业素养的缺乏,是大学生求职难的重要因素之一。职业素养是高校毕业生必备的素质,包括职业理想和态度、专业知识和技能等各个方面。比如,对行业形势的认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判断、科学的职业规划、高尚的职业道德、健康的职业态度、良好的职业行为、很强的职业适应能力等。从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看,职业素养欠缺已成为影响大学生求职就业的不可忽视的因素。造成大学生职业素养缺失的原因,体现在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对接不够、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存在薄弱环节、大学生忽视自身职业素养的提升等三个层面。

1.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对接不够。

第一,高等教育与产业对接不够。高等教育脱离产业发展,大学教育与社会实际需求对接不够,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客观存在。在课题组的调研中发现,一方面,是不少大学生感到就业难,毕业时找不到自己理想的或满意的工作;另一方面,却是不少的用人单位抱怨招聘难,单位岗位空缺,却招聘不到符合岗位要求的大学毕业生。第二,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就业市场需求之间存在错位。近些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许多高校为了抢抓机遇,不顾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学校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盲目地攀高求大,追求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层次、扩充专业领域,结果造成很多学校在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层次方面趋同,很多学校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没有了办学特色,大学生因无法适应不同产业结构和专业技术层次的需要而就业困难。第三,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缺乏。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过于重视应试教育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发展教育,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不够灵活,知识的传授往往是按照设定的模式进行,学生讨论和思考的机会少。很多学生书本知识掌握得很好,但不会独立思考,不会探究问题,缺乏创新思维,不能很好地解决工程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因而毕业后就不能很好地适应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的需要。

2.高校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存在薄弱环节。

第一,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高校在学生教育培养中,更多地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忽视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直接制约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的学校开设了一些职业素养教育的相关课程,但多是教师自发开设的选修课,学生的受益面还很有限。第二,高等院校系统开展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工作尚有欠缺。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学生通识教育中职业素养教育模块的设置还不合理。很多高校开设了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但有的知识教授与学生职业联系不够紧密,其中关于职业素养教育教学的内容还需进一步充实。第三,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存在校际不平衡。有的院校比较重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但一些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还在探索之中,尤其是理工科院校对大学生开展职业素养教育尚有很大欠缺。从高校的整体情况看,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还没有形成完整统一的教育培训体系。第四,大学生职业实践环节薄弱。高校受经费投入和场地等因素的限制,在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企业考虑眼前利益和经营成本,参与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和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参与实践、实训和实习的主动性不够,对行业形势发展和专业工作岗位特点了解得不多,学业与职业对接不够,毕业后不能很快适应工作环境。

3.大学生在校期间忽视自身职业素养的提升。

大学生对职业素养教育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主动参与职业素养教育的积极性不足,往往只是到就业求职时才临时抱佛脚。在就业应聘时,很多高校毕业生遭遇尴尬,屡被淘汰,暴露了职业素养方面的不足,这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第一,基本的职业知识匮乏。有的学生在校期间缺乏系统的职业素养教育和实践锻炼,组织管理常识欠缺,不懂社会交往规范,团队合作、互助协作等团队精神和意识不强,职业知识和能力明显不足。很多大学生对职业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会议组织、公文写作等知识严重匮乏,不少大学生在毕业求职时不会制作简历,多是从网上简单套用模板。第二,没有明确的职业理想。有的大学生缺少职业规划,对行业发展和职业特点了解不够,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和职业发展路径规划,求职时跟风意识强,求职招聘多是误打误撞;有的学生心理素质差,缺乏自信,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求职时或自卑、或焦虑,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选择放弃,甚至采取极端的逃避行为。第三,没有正确的就业观念。有的学生就业求职好高骛远,不切实际,不愿到基层或艰苦的行业就业,过分追求眼前的待遇,结果高不成低不就,不能顺利就业;有的学生缺乏敬业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不能很快融入新的工作团队和工作环境,造成工作中的一些人为障碍;还有的大学生缺乏诚信,求职时脚踩数只船,对用人单位隐瞒重要事实,最终造成很坏的影响,甚至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导致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负面评价。第四,在沟通交流和人际交往方面存在问题。有的学生自卑,缺乏自信,不能大大方方地与人交流;有的学生自负、自大,自以为是,不会与人团结合作;有的学生不了解沟通交往的规则,不会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更有学生不懂得自重和尊重别人,缺乏礼貌,行为完全不符合大学生的身份。这些在职业素养方面的欠缺,都成为大学生求职就业时的重要制约因素。

三、加强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对策

针对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问题,需要大学生本身和高等学校共同努力。一方面,大学生要充分认识提升自身职业素养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配合学校的教育培养计划,参与到职业素养教育培训的各项活动中去;积极主动地融入社会、行业和用人单位,接触实际,接受实践的锻炼和磨炼,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成才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高校应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合理设置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大学生的职业和事业发展。

1.更新教育观念,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新形势,高校必须更新教育观念,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面向社会需要和市场需求办学,要把能否培养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应社会行业需求的优秀毕业生作为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要在加强专业技术教学的同时,大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力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满足学生本身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工作。

2.构建大学生职业教育培养体系,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

高校要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作为抓手,更新观念,整合资源,按照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的要求,完善职业能力教育培养机制。系统开设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课程,建立和完善大学生职业能力教育体系,不断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很快适应职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从加强大学生通识素质教育的角度,审视和完善课程模块设置问题,将职业素养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高校要加强通识素质教育的改革建设力度,将职业素养教育纳入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将职业素养教育放到与知识教育、专业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合理设置课程模块,系统开展课程教学,做到既教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又教学生学会生存生活,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质、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

3.加强职业素养课程建设。

坚持职业能力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并重,融大学生德育、职业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提升为一体。既向学生讲授职业知识和技能,又在职业知识讲授中阐释自信、主动、平等、尊重、理解等重要原则,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课程模块和教学内容的设置要力求体系完整,贴近大学生职业教育培养的需要。课程内容要注重学科交叉、文理渗透,扩大内容涉猎范围,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分析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第4篇: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苏区精神;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

就业是大学生踏足社会的第一步,关系到个人、家庭切实利益和社会稳定,大学生在就业价值取向表现为对职业的价值选择和态度倾向。当前,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矛盾化、复杂化等倾向,这对高校思想价值引领工作提出了挑战。苏区精神是苏区军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伟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良好的铸魂育人功能。新时期发挥苏区精神时代价值和时代内涵,探索以苏区精神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价值取向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现状

(一)社会认知存在偏差,目标定位由坚定理想信念向功利主义方向发展

马克思需要理论指出,人的需要归根结底是现实的需要,对于个人而言,生存需要是其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其价值取向的内在动力[1]。大学生在就业时面对生存需要和个人理想期望抉择时,潜意识里会将生存需要当成决定性因素,因而在就业的评估、权衡、取舍时将物质利益放在首位。同时,就生活费用而言,大学生在校园内的生活费用主要来源于父母,部分大学生会通过勤工俭学等兼职工作来赚取,但整体上所占比例较小,金钱收入及生存需求缺乏概念,再加之当下消费主义和享乐思想盛行,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消费水平远超现实生存需要,固有思维影响下表现为生存需要与享受需要界限模糊,在就业时为维持原有消费水平过分追求企业规模大和收入高的岗位,个人就业期望值过高与自身能力不匹配,就业困难困境越发凸显,“高不成低不就”成为新时代大学生毕业就业时的两难处境。

(二)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背离,发展定位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方向发展

大学生在毕业就业时会对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考量,最终体现在对职业的定位、判断、分析、抉择上,并通过寻找符合自身价值观念的职业,获取工作收入来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马克思在青年时代便对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进行思考。认为通过为人类的利益做贡献来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当下,受不良思潮和社会压力的影响,大学生在进行就业抉择时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冲突越发凸显,发展定位由社会本位逐渐向个人本位倾斜,具体表现为在就业岗位选择上,多数大学生基层就业积极性不高,更多的人选择办公楼文字类工作岗位,一线特别是服务类岗位需求量大,但大学生主观意愿不强;在就业地域选择上,大学生倾向于选择东南沿海的发达大城市,对于西部或农村基层工作较为冷淡[2]。并且,过于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造成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关系失衡,以至于大学生无法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的发展和时代潮流中,最终导致就业前景不广阔等问题。

(三)创新创业意识弱化,就业心态由争先创优向躺平求稳方向发展

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不断减弱,毕业时选择自主创业的人数在逐渐减少,相较于每年庞大的大学生毕业生人数,其整体所占比例较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量的大学生毕业的第一选择是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等“稳定性”强的岗位,创业和就业于民营企业考虑较少或从未考虑,出现企业“千金招人,人才难得”和公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就业场景。究其原因是大学生就业观念在“创新”和“求稳”两方面失衡所致。从内在因素来看,部分大学生自身创新意识不强或思想保守,求稳心态影响下本能的“趋利避害”自觉规避创业的各种风险。部分大学生有创业想法,但缺乏明确的创业目标和切合实际的创业计划,自身承受风险的抗压能力较弱,创业意愿随之减弱;从外在因素来看,受全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影响,我国整体经济下行,尤其是中小企业出现大量裁员或倒闭现象,受此影响大学生在就业时求稳取向重于追求创新创业,在西方不良思潮的影响下,部分大学生甚至出现“躺平”心理,不就业或缓就业。同时,家庭的影响也是大学生就业时创业和公考比例失衡的重要影响因素,家长对公务员“铁饭碗”根深蒂固的思维影响着大学生,部分自主意识不强或从众心理较强的大学生就会随波逐流加入公考大军,争先创新的意识也随之减弱。

二、苏区精神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引导的意义

(一)地基石:苏区精神有利于为大学生正确社会认知提供构建支撑

大学生社会认知是其根据所处的社会信息,主观上认知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健全的社会认知是树立正确就业价值取向的基础。苏区精神作为久经革命考验的伟大精神,其所体现的时代价值意蕴能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认知提供良好的材料支撑。当今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突出问题之一便是社会认知不健全,导致理想信念模糊,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人的思想动机和行动目标的关键因素,没有崇高的理想信念,便极易受不良思潮影响而陷入享乐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漩涡,思想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无法清晰认清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自身清晰的定位。苏区精神的内涵中,坚定信仰是其灵魂所在。党之所以能够保持团结统一,究其根本是理想信念的坚定,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苏区时期在国民党的围追堵截和兵力、后勤等条件都严重不足甚至恶劣的情况下,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领导人始终坚定信念不动摇,坚信党的革命事业必定能够取得伟大胜利。“中国是全国都布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成烈火[3]”,面对艰难困苦的环境,毛泽东同志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发表了这一慷慨激昂的话语,充分体现了他对未来形势十足的信心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正是这种信念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人克服重重险阻,在革命根据地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开启局部执政的实践探索,这也是构建大学生正确社会认知的重要理论资源。

(二)方向标:苏区精神有利于为大学生错位价值准则提供行为导向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苏区时期的苏区军民之所以能够在重重困难处境中仍不屈不挠,保持高昂的革命斗争精神,其核心是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在苏区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一心为民”宗旨意识和“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主动深入群众,真切关注人民利益需要,以发动土地革命、开展经济、教育等与人民息息相关的实事、好事,切实帮助苏区人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4]。为了革命的胜利,苏区军民愿意为革命事业牺牲和奉献自己的一切,无私奉献、英勇拼搏,将国家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前,最终为人民所铭记称赞。当前,大学生不良的就业观念突出表现之一是过分追求自我的满足,较少考虑国家社会的需要,基层服务意识不强。苏区精神能够在艰难的革命年挥重要行为引导作用,作为久经革命实践考验的伟大精神,在当代也依然持有强大的引导能力。学习苏区精神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引导大学生到基层、西部欠发达地区就业,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奋斗进取,实现自身的理想抱负。

(三)调节器:苏区精神有利于为大学生不良就业心态提供调节疏导

大学生不良就业心态具体表现为大学生在就业时产生的浮躁、焦虑情绪突出,甚至萌发躺平心态。产生这一突出心态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择业期望高,还未付出便希望能立即得到高回报,在即将离开高校象牙塔融入现实社会时,既希望能获得高薪酬以实现自身对金钱的需求,又对办公环境、工作强度、工作地地理位置等有较高要求,但自身专业能力有所欠缺,又缺乏创新创业的勇气和韧性,导致就业时高不成、低不就,从而产生自我认同危机。苏区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将艰苦奋斗视作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和经济封锁,始终乐观面对,克服重重险阻,争创“第一等工作”,发扬勇于开拓、锐意进取的革命精神推进苏区革命事业发展。通过向大学生讲述苏区故事,引导大学生深入了解苏区艰苦奋斗、争创一流的精神理念,为大学生不良的就业心态提供良好的精神激励,帮助大学生实事求是地认识自我,认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激发其自身的潜能和韧性[5],调节就业时的浮躁、焦虑情绪,克服躺平心理,使其以乐观积极的心态直面就业时的困难和挑战,养成积极向上的就业心态。

三、苏区精神视域下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引导实现路径

第一,以丰富教学课程内容为保障,增强大学生正确就业价值观认同感。大学生职业指导课是引导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的主阵地,对大学生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作用。以苏区精神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价值取向,要求高校要主动将苏区精神融入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丰富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内容,切实发挥高校教学课堂的思政教育主渠道作用,激发大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引导学生对苏区精神进行独立深入思考,深化学生对苏区精神的感性认知并通过专题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将对苏区精神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养成概念与逻辑并重的正确认知,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效。一方面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的成立过程与大学生创业教育相融合,详细介绍党在内部积困、外有强敌的艰苦环境下,为实现心中理想抱负,团结一心,充分整合利用现有资源,从旧思想、旧风俗势力中突围建立苏维埃政权,以此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树立艰苦奋斗精神和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可充分引用苏区时期的革命英雄事迹,以历史情境式教育激发大学生的英雄情怀,鼓励大学生向苏区革命先辈主动看齐,引导他们坚定自身理想信念[5],脚踏实地为理想追求奋斗,增加大学生对正确就业价值观认同感。第二,以发挥党团活动作用为途径,扩大大学生主流就业价值观的影响力。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形成与所处环境具有紧密的联系,高校是广大青年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既要求做好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还要积极主动培养青年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作风习惯,因此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影响不容忽视。以苏区精神为主要载体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就是要加强苏区精神在校园党团活动中的宣传和渗透,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营造争先创优、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良好校园氛围,持续性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就业时的就业心态和价值选择。同时,发挥校园新媒体的宣传作用,将官方新媒体平台作为苏区精神宣传的“麦克风”,引导大学生自觉以革命先辈为榜样,在专业学习中向革命先辈们“第一等工作”的精益求精精神看齐,扩大主流价值观影响力。第三,以构建实践培养平台为重点,提升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核心竞争力。大学生在就业时所形成的价值取向关键在于对自身的定位和能力判断。当代大学生在就业时所产生的创业热情减弱、求稳倾向增强等问题,根本上是自身的定位不清晰、核心竞争力不强所产生的自我认同危机。因此,苏区精神视域下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引导,要求高校要做好大学生实践培养平台的构建,发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求真务实精神,充分利用寒暑假期间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社会认知水平和自我认同感,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一方面,高校需搭建好线上的创新创业大赛和线下的创业孵化基地平台,通过线上和线下的实践方式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实战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带领大学生到苏区农村进行调研考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切实提高大学生对社会的正确认知和专业调研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通过对苏区基层的调研考察,实地具象化学习苏区干部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精神和大局观念,让大学生在苏区精神的熏陶下正确看待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对立统一,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引导大学生走向基层、扎根基层,实现基层人才引进,筑牢发展根基。

四、结语

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崇高精神和革命行动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时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引导工作中,高校要不断挖掘苏区精神的价值意蕴和时代价值,推进苏区精神融入高校大学生生活方方面面,充分发挥苏区精神在思想领域的导向作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社会认知,扩大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力,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为培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需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德]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2]赵明.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升的对策研究[J].江苏高教,2019(10):67-72.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栾振芳,苏俊才.中国共产党人在闽西“不忘初心”的探索和实践[J].龙岩学院学报,2019,37(1):8-13.

第5篇: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机会成本;人工智能;就业

引言

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对各行各业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其在解放人力资源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给劳动力结构转型和就业带来巨大挑战。人工智能的发展可分为“弱人工智能”阶段和“强人工智能”阶段。现今“弱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许多方面,例如语音识别、翻译、搜索引擎、智能客服的应用等,根据预测,未来人工智能将对破解教育资源不均,提高教育效率,提供个性化精准化教学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如果人工智能要从感知、行为及认知三个维度全面模拟人类智能甚至超过人类智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人工智能凭借其强大的计算能力、存储能力和大数据处理能力给我们的生活、经济、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就业挑战,如人工智能在自助银行的应用。据2017年数据统计,自助银行和柜面金融性交易占比分别为80%和20%,按照柜员日均业务量测算,自助银行相当于承担了6.1万名柜员工作量,全年节省工资成本225亿元。同时,银行的产品销售能力和客户服务水平不断提升,2017年销售理财产品786.99万笔,同比增长111.4%,实现收入52.91亿元。从以上例子可看出,人工智能在自助银行的应用不仅解放了人力资源,节约了人力成本,还提升了银行的销售能力和服务能力,但同时也为大学生如何顺利就业发起了巨大挑战。

一、问题的提出

人工智能的发展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就业带来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如何调整就业方向,做好就业准备,以适应人工智能时代,从而顺利就业是当下急需思考和探索的大事。所以,本文以人工智能条件下大学生就业的机会成本展开论述,希望有助于学生降低就业的机会成本,更高效地择业和就业。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本文以贵州大学经济类四年制本科在校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随机发放问卷的方式展开调查,共收集了186份问卷。本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作为下文论述人工智能条件下大学生就业的机会成本的基础和依据。2.实证分析法。本文通过对人工智能现阶段的发展情况进行阐述和分析,根据发展情况,利用机会成本理论对人工智能条件下大学生就业的机会成本进行分析。

三、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

2016年,谷歌旗下DeepMind公司开发的阿尔法狗(AlphaGo)战胜人类顶尖围棋选手,引起了世界的关注。2017年,美、中等国相继人工智能发展战略规划。本轮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主要因为数据、算力和算法的飞跃。具体来说,一是移动互联网普及带来的大数据爆发,二是云计算技术应用带来的计算能力飞跃和计算成本持续下降,三是机器学习在互联网领域的应用推广。作为继互联网后的又一次科技革命,人工智能的影响可能遍及整个经济社会,创造出众多新兴业态。虽然人工智能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可能将是长期而曲折的过程,但将会逐步给我们生活的各方面带来显著影响,如对就业的影响、生产效率的提高等。当前中国人工智能研发和产业发展进展迅速,走在世界的前列。无论是从人才投入、融资总量等投入指标还是从、专利申请、市场规模等产出指标来看,中国都已具备发展人工智能的基础和潜能。目前,中国已拥有发展人工智能较为完备的人才基础。一是人工智能学术人才,即近十年公开发表过本领域论文或专利的活跃研究人员。据统计,截至2017年,过去10年公开发表过专利或中英文论文的研究人员总量为201281人;二是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即在人工智能初创企业中就职或在科技巨头企业中从事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工作的人员。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人工智能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约为5万人,中国人工智能学术国际人才为18232人,占世界总量的8.9%,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截至2017年6月,中国拥有人工智能初创企业592家,从业人员约为39200人,位居全球第二位[1]。

四、人工智能条件下大学生就业的机会成本分析

机会成本,指在面临多项方案时,通过对比分析选择最优方案后次优方案产生的收益。机会成本由经济成本、时间成本、心理成本构成,经济成本指计入账的、看得见的实际支出;本文由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费、学费、教材费、住宿费、各类考试费用等实际支出构成,统一采用贵州大学经济学专业四年制本科收费标准论述问题;时间成本指大学四年用于做其他事情的收益总和,由投资收益和就业收益构成,投资收益指将大学四年的所有经费用于投资产生的收益,就业收益指就业四年能产生的收益。心理成本指人在精神方面的耗费与支出,如在学习中付出的精力,竞争中承受的压力与紧张等心理情绪。

1.人工智能条件下大学生就业的经济成本分析。大学生的生活费要视各自家庭经济情况而定,但平时应以勤俭节约为主。调查显示,有人一个月几千甚至上万的生活费,但有的却仅仅几百元,但在1200元左右居多,以一个月1200元,一年10个月计算,四年48000元;学费一年5000元,四年20000元;教材费1500元,四年6000元;住宿费一年1200元,四年4800元;根据调查,在校学生普遍报考的证书有计算机二级、英语四六级和相关的一些从业资格证书,加上报相应的培训班和考试的交通费等刚性支出至少1500元,有些学生可能不是一次就成功通过考试,而是两次甚至多次,所以在校考试的费用也就会高于1500元。按照1500的考试费用将在校的所有实际费用全部加总共80300元,即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经济成本至少为80300元。随着人工智能发展不断成熟,会产生教学方式多样化的机器人,它不仅知识存储量大、速度快、效率高,还能进行个性化教育和教育资源共享,为不同的学生设计个性化学习策略[2]。教育资源的共享能减少报各种培训班和购买学习资料的费用,并且教育机器人能满足个性化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提升考试的通过率和学习知识的速度,从而因考试产生的一系列费用会有明显的减少。

2.人工智能条件下大学生就业的时间成本分析。投资收益,假设把80300元的教育费用于投资,对现今市场而言,不考虑通货膨胀,80300元在四年内用于购买债券、储蓄或其他投资,按照购买利率在4.2%左右的四年国债,保守计算收益在4000元左右,投资其他风险较大的产品收益可能会大于4000元也可能亏损。对于就业收益,如果大学生选择高中毕业后就业,假设一年工作10个月,以2018年贵州省贵阳市的月平均收入5482.47元,生活费按照调查数据1200元计算,则四年的收益为161698.8元。由现有文献和相关科学预测得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业机器人的推广,机器人会替代工人,据统计每千名工人中的机器使用量每增加1台,就业人口比率就会下降0.18%~0.34%,劳动生产率提升0.54%,但平均日工资会下降0.06%,也就是说企业利润会有所提升,工人劳动却更廉价[3]。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会带动新工作岗位产生,但其工资的高低还需取决于竞争该岗位的人数多寡、工作所需技能的高低和被人工智能取代的难易程度。从总体来看,人工智能的产生,使厂商在资本投入时不再局限于人力资本,厂商更乐于低成本投入,因工人担心要求高工资而被人工智能取代,从而抑制了工人要求厂商上涨工资的现象,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人的工资,所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工人的工资会有所下降,也即时间成本有所下降。

3.人工智能条件下大学生就业的心理成本分析。根据调查,学生的课余时间安排呈现多样化,其中休闲占为80%、考证占55%、社团活动占49%,实践占32%,并且97%的调查者表示有就业压力,72%的学生感到学习压力,表明学生在校对待学习和实践活动有所松懈,同时也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假设学生选择大学四年付出全身心精力刻苦钻研以掌握专业相关知识、及时调整就业方向、积极参于相关实践,但在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和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产生较高的心理成本。人工智能在以后虽然有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和策略、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设施,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但是无法避免部分工人被人工智能替代[4]。人们想要适应人工智能的环境并就业,就必须学习如何与人工智能机器协作,不断学习新的技能与知识,并且在人工智能后期被替代的岗位会越来越多,虽然会不断产生新的岗位,但对就业人员的能力要求也比以前严格[5],同时还要面临和更多的人竞争就业岗位,所以产生的心理成本和就业压力更高。

五、结论及建议

1.结论。综上所述,大学生在人工智能后期就业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更低,但产生心理成本更高。所以,当代大学生需正确认识到人工智能条件下的就业特点,调整好学习心态和就业方向,勤奋学习知识技能,提升市场竞争力以顺利就业,不要虚度大学的美好时光。并且通过调查分析可知,学生对人工智能发展认识较为浅薄,甚至停留在人工智能就是机器人的单一层面,对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就业之间的影响认识也存在不足,半数以上学生对以后就业的方向也呈现不确定状态,就业与考研之间难以抉择,存在“走一步看一步”的心理。当前高校的教育机制与当今人才需求不匹配,很多学科还停留在教授书本知识,很少注重学生的创新与协作能力的培养;学校很少甚至没有对学生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就业规划设置专门机构进行指导,这将容易使学生在校学习迷茫,难以及时调整职业规划、就业准备、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从而导致劳动力结构性失衡、学生难以就业的严重局面。

2.建议。通过对机会成本的论述、调查问卷的分析和查阅相关资料,我们以当今人工智能迅速发展为背景,从大学生自身发展、学校培养模式及国家政策三方面针对大学生如何更高效益的准备就业、择业以顺应时代的发展,充分就业提出相关建议。第一,学生——提升专业技能,加强专业认知。人工智能的发展是时展所趋,其发展对于各行各业的冲击和劳动力结构的调整在所难免,大学生在大学阶段为就业求职所产生的机会成本也随之变化。根据以上论述,大学生在准备就业阶段如何尽可能降低机会成本,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首先,加强专业和行业认知。本次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于专业及人工智能发展的现状、其具体应用的领域、会给自身带来哪些显著性影响等认知上还存在欠缺,加强专业和就业认知有助于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目标、降低机会成本。其次,提升专业技能,加强专业技能纵向发展深度。学生专业技能掌握得好坏决定了学生时间成本的大小,掌握好专业技能,有助于学生降低时间成本,从而降低就业的机会成本。最后,进行必要的行业探索。对当下自己所学专业涉及的行业就业情况以及人工智能对自己专业所处领域的发展影响有大致的分析和了解,从而形成正确的就业判断和选择,降低心理成本和经济成本。总而言之,学生应从自身角度出发调整自我的学习计划,就业准备;充分利用资源,把握时代机遇。最为重要的是,学生应认真对待在校的学习时间,利用就业准备这段缓冲时间,顺应时展趋势从而顺利就业。第二,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已然不可避免,部分劳动者因劳动技能的滞后会出现暂时性的失业,但这并非是对人的完全替代,也会因此出现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新兴产业,以及旧工作的结构变革,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国家应制定相关的法规政策,完善就业保障制度,给予失业者和高危劳动者失业补助、培训等政策支持,提高其劳动技能,减少其因人工智能的应用而增加的就业成本。从国家层面给予资金和培训相结合的政策支持,重视教育的改革以适应科技进步的速度,营造一个有利于人工智能应用和劳动者技能过渡与提升的社会大环境,实现人机共存、共进的新局面。第三,学校———完善教育体制。设置人工智能就业指导机构以协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引导和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高校应开设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专业,以促进人工智能的发展,加快其在各个产业中的应用,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高校还应综合培养学生的创新、协作等各方面能力,注重创新实践课程的设置,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人工智能条件下对人才的需求。学校还可以通过设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和相关的职业规划咨询中心,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提供有用的建议,减少学生就业的机会成本。

参考文献:

[1]张鑫,王明辉.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态势及其促进策略[J].改革,2019,(9):30-33.

[2]常绍青.人工智能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J].学习时报,2019,(6):1-2.

[3]苏宁金融研究院.人工智能将影响工资和就业这并非危言耸听[EB/OL].网易,2017-09-29.

[4]杨柳,张玉璩,李永萱.人工智能对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