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劳动实践的意义范文

大学生劳动实践的意义精选(九篇)

大学生劳动实践的意义

第1篇:大学生劳动实践的意义范文

一、萌芽:《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劳动”理论

实践唯物主义的创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发端,最早可以追溯到马克思著名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手稿》中的“劳动”理论的提出,可谓是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萌芽。

在《手稿》中,马克思还没有完全摆脱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在马克思看来,人是类存在物,人的本质是劳动,而劳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构成了人类活动最基本的内容。在《手稿》中,马克思把人类的劳动分为两类:一类是作为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劳动,另一类是私有制下的异化劳动。对象化劳动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界的占有和改造,它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的本质的集中体现。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活动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一种手段。而生产活动就是类生活。”“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这不是人与之直接融为一体的那种规定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这样就明确地把人的生命活动与动物的生命活动、人的劳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区别开来了。人在类本质的支配下,通过劳动创造对象世界,在创造世界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完善自我。正如马克思所说:“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人是类存在物,对象化劳动是人所特有的,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在对象化的劳动中,人的对象化劳动的终点,不是创造外部世界而是创造自己。但在改造对象世界的同时,人也将自己的本质凝结到劳动产品中,因此,人们可以在劳动中确证自己的本质,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

劳动理论的提出在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创立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成为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论萌芽。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劳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是在人的劳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人类社会的历史,也就是人改造自然的历史。马克思在这里看到了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为马克思提出科学的实践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确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实践”理论

马克思在深入分析国民经济学之后,得出了劳动是人的本质的结论。劳动是联结人与自然的纽带,人通过劳动与自然发生关系。马克思的新哲学是以改造世界为目的的。改造世界不能凭空想象,必须以劳动为基础付诸实际行动。后来,马克思进一步意识到改造世界的活动不只是作为人类早期活动形式——劳动。因此,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马克思就顺理成章地提出了实践的概念,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实践的基本观点,标志着实践唯物主义的真正确立。

《提纲》的第一条马克思就重点阐述了实践的观点。“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马克思在这里批评旧唯物主义只是把客观事物作为自在存在之物,是与人的实践没有任何联系的、孤立的直观对象:没有从人的实践方面去理解客观世界以及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没有看到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能动性。人的能动性被旧唯物主义忽略了,但却被唯心主义大肆发挥。“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人的能动性被唯心主义抽象的发展和片面的夸大,人成为无所不能的人。在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诞生之前,所有哲学的共同缺点是没有真正理解实践。针对旧唯物主义,其学说具有直观陛的缺点,马克思明确指出实践具有能动性;针对唯心主义不理解“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其学说具有抽象性的缺点,马克思明确指出实践具有客观性。在马克思看来,实践就是主体的“能动的”“现实活动”、“感性活动”、“客观活动”。

理论来源于实践,但实践又需要理论的指导。人们从事实践活动时,总是以一定的思维活动为前提,而思维活动又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区分正确与错误的标准是什么?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实践,也只能是实践。“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实践性,“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马克思强调哲学家不能仅仅满足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变世界。从《提纲》来看,马克思在哲学上所实现的变革是对传统哲学的总体性变革,用实践把主体与客体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克服唯心主义只从主观方面去理解和旧唯物主义只从客观方面去理解的不足。实践从此成为马克思唯物主义的首要观点和理论基础,同时也标志实践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

三、构建核心内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物质生产”理论

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对象世界的双向对象化活动,物质生产是人们为了能继续存在和发展而进行的改造物质世界的实践活动。实践是人们改造对象世界活动的总称,而物质生产只是人类实践活动最重要的一种形式,是实践的具体化。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时就明确指出:“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基本形成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对实践的最基本形式——物质生产作了系统的阐述,建构了实践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物质生产理论。这既是实践唯物主义理论的完善,也是马克思创立实践唯物主义的真正目的、理论旨趣和关键所在。

现实的人的存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离开人来谈人类社会是毫无意义的。在马克思看来。“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对现实生活中的人来说,面临的第一问题就是生存问题,也就是解决基本的生活需要。如果基本的生活都无法保障,就很难想像人们会有心情去做别的事情,就谈不上创造历史,更谈不上追求自由,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明确告诉我们,“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显然在这里,马克思关于人类历史的发展基本条件的思想,已经超越了自己先前提出的作为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类”,而是现实生活中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以及他们的实际生活需要和日常生活。

人类存在和发展的首要条件是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人要想存活下去。就要有保障基本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因此,马克思认识到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这就是说,人类为了生存首先必须进行生活资料的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社会是不断向前进步的,同样人的需要也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人们不会仅仅满足于基本生活需要,“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这就是说人类的第一个需要得到满足后又会引起新的需要,人类的第二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用以满足相关生产需要的生产资料的活动,也就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是历史运动的动力和基础。在马克思看来,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历史活动中最基本的活动,而这种物质生产活动不再被认为是费尔巴哈眼中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的活动,而是人类改造现存世界、推动历史前进的历史活动。

第2篇:大学生劳动实践的意义范文

科学实践观的社会批判内涵

马克思看到了“社会状态”是作为人确认人的状态,但“社会状态”是通过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实现的,这就进入到了科学实践观的话语当中。实践的任务就是实现抽象的人向现实的人转变,将不属于人的对象转变为社会的对象,让“对象成为他自身”。关于实践与现实的人之间的关系,黑格尔的辩证法对马克思的影响很大。马克思认为,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伟大在于“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1](P101)。因此,劳动是现实的人的呈现的过程。马克思把劳动看成是通往现实的人的途径,而且是唯一途径。他说得很清楚:“人同作为类存在物的自身发生现实的、能动的关系,或者说,人作为现实的类存在物即作为人的存在物的实现,只有通过下列途径才是可能的:人确实现实出自己的全部类力量———这又是只有通过人类的全部活动、只有作为历史的结果才有可能———并且把这些力量当作对象来对待,而这首先又是只有通过异化的形式才有可能。”[1](P101)马克思还说:“他在抽象的范围内把劳动理解为人的自我产生的行动,把人对自身的关系理解为对异己本质的关系,把那作为异己存在物来表现自身的活动理解为生成着的类意识和类生活。”[1](P184)在这里,马克思肯定了黑格尔现实的人的实现途径———那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马克思已经确立了“现实的人”新的内涵,其实就是通过实践,向社会的人复归。这一概念把人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把人的社会性和实践结合起来,把人的本质论和人的存在论结合起来,实际上也就是把费尔巴哈人道主义和黑格尔的辩证法结合起来。离开了对人的社会性的肯定,就离开了新唯物主义的立足点;离开了实践,其实也就是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批判功能。因为只有在科学实践观的语境下,人的存在状态才被纳入到研究视野当中,资本主义制度对人的现实存在的否定才被揭示出来。3.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否定状态。在发现了人的现实本质之后,马克思面临的问题是,人的现实本质的不断生成的过程是否在现实社会中得以体现呢?显然在实证研究过程中,马克思发现,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始终面临的是毁灭和贫困,他们遭受着深重的苦难,同样,资本家也一样苦恼,“工人是为他的生存而苦恼,资本家则是为他的死钱财的盈利而苦恼”[1](P9)。看来,费尔巴哈人本主义虽然将人的“类本质”呈现在世人面前,但他没有深刻地继续阐发在现实生活中“人的现实本质”的丧失状态,其实也就意味着他的理论缺少现实批判。马克思通过无产阶级生活条件的考察,发现了无产者存在状态与他们的现实本质不符。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直接描述了无产者的“存在”同他们的“本质”的事实。在人劳动或实践过程中,一个因素导致了人处于不断被否定的状态而非肯定状态,那就是私有制。在私有制条件下,人无法将对象看作是人的现实本质的体现,而仅仅是满足我们基本需求的物,这正与马克思所发现的人的现实本质生成过程相悖。这是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发现的。在实证研究方面,国民经济学家并没有看到这一点,因为他们并不关心人现实本质的实现,他们“把工人只当做劳动的动物,当作仅仅有最必要的肉体需要的畜牲”[1](P15)。因此,马克思必须依靠他对人的现实本质的理解重新建立起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理论,在这种情况下,就诞生了异化劳动理论。马克思发现,异化劳动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实际上并不是对人的现实本质的肯定,而是对人的动物性的肯定。在这种情况下,历史的演进过程成了自然与人相互对立和排斥的过程,人的社会性无从体现。根据这种理解,有必要重新解读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首先,劳动产品和劳动者相异化意味着,劳动产品本来是人的解放的一种体现。人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体现出来,推进人的生命史。然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产品与工人是相对立的,因此,劳动者和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表现为人的现实本质的丧失过程。其次,按照马克思对人的现实本质的探讨,劳动行为本身本来是与劳动者融为一体的,体现了人的实现过程,但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过程不是创造人的过程,而是创造物的过程。工人通过劳动也实现了一种生命的体现,但这种生命是他者的,而不是工人自身的。再次,人区别于动物首先在于人可以通过劳动实现自己生命的对象化,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对象化的人的现实本质不再体现出人自身,而是独立出来与人相对立。最后,在私有制条件下,人和人的关系是被割裂的,无从体现社会性,人和人的关系要靠抽象出来的物来体现。因此,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过程并不表现为人的现实本质的生成过程,而是相反。人现实本质的实现并不是抽象地实现,而是通过劳动实现的,但在私有制条件下,这一实现过程遭到了彻底的否定。这里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是,私有制到底通过什么魔法导致了劳动的异化?表面上看,不论是劳动过程还是异化劳动的过程,工人的劳动以及通过劳动生产的产品仍然是工人的创造,但问题的关键在于,通过对工人劳动和劳动成果的剥夺,虽然处在同样的劳动过程,人的现实本质并不被体现,工人体验不到劳动所带来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也就是说,私有制分离了人的现实本质的生成过程和人的劳动过程,并剥夺人的劳动和劳动成果来否定人的现实本质。劳动过程的确是现实的人生成的条件,但如果把两者相分离,人的实现的途径就被剥夺了,人的解放就无从谈起了。在《手稿》中,马克思探讨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劳动或实践是否改变世界的问题,而是人改变世界的活动与人的解放之间的关系问题。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研究表明,仅仅从实践概念本身出发去理解科学的实践观是不够的,不足以完成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任务。必须借助于马克思对人的现实本质、对资本主义制度扭曲、违背人的现实本质状况的理解才能把握科学实践观产生的理论渊源。4.马克思对科学实践观及其批判内涵的总结。在《提纲》中,马克思明确地确立了科学实践观的理论范式,把他对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理解纳入到实践哲学中来。他强调科学实践观的两个主要观点:一是明确人的现实本质,即《提纲》第十条所说的,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二是指出人的现实本质是与人的实践活动相统一的过程,不能把两者相分离,也正基于此种理解,自然界和人实现了统一,即第八条所说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把两者相互孤立就会犯把环境和人相分离,把事物、现实、感性与人的实践相对立的错误。而这一错误理解在现实生活中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不合理存在的理论基础和逻辑前提。因此,《提纲》从实践哲学出发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哲学的总体特征。正确理解科学实践观,把握其批判内涵,首先有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比如,实践观把对人的现实本质的肯定视作理想社会得以建立的前提,也就意味着,共产主义成了科学实践观的应有之义。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理论范式把科学实践观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统一起来。又如,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实现人的本质复归理论具有抽象的人本主义色彩,进而认为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与科学实践观格格不入。通过探讨科学实践观的批判内涵,我们发现,异化劳动理论在科学实践观的确立过程中至关重要,没有异化劳动理论,科学实践观反而会陷入空洞和抽象。正确理解科学实践观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明确科学实践观绝不仅仅是对实践概念内涵的简单挖掘,而是新的理论范式下对人的现实生存状态的深刻反思,具有极强的现实感。通过对人的现实本质的分析,科学的实践观为以后的马克思主义长期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进行批判提供了最基本的依据,也为理论的继续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理论视野。

实践概念的社会批判内涵长期遭到忽视的原因

第3篇:大学生劳动实践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社会劳动; 生命价值; 创造奉献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1-0064-02

一 大学生劳动观缺乏的危害及根源

劳动是每个人应尽的权利和义务。有些大学生不愿意劳动,是因为对劳动的认识缺乏真正了解。大学生首先要明白劳动是人类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虽然有差别,但随着社会进步,差别会越来越小。大学生重脑力、轻体力的观念需要改正。这种误区是由对劳动的认识理解片面、模糊造成的。拿最普通的做工与种田为例,一个普通工人辛辛苦苦做工20年,居然比不上炒一套房的利润。农民种粮是艰辛的农业劳动,春耕秋收,付出很大的体力和时间,辛苦一年到头来,一亩地只产出千斤粮,按市场价计算,等于在农田劳动一年挣了千元,远远比不上经商之类的行业几天的收入,天壤之别的经济利益打破了传统的价值观念,这也是造成许多大学生不愿意从事体力劳动最根本的原因。然而,没有最基本、最普通的劳动生产做基础,一切都是空谈。高校教师应当针对此种现象强化对大学生劳动观念的培养,改变大学生对劳动的片面认识,消除投机取巧心理,使学生正确看待劳动,转变劳动认识,领会劳动意义,不被慵懒的享乐思想俘虏,树立正确的人生劳动价值观念,服务社会为先,个人收入为次,不做“宅男女”“啃老族”。

高校教师如何使“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勇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成为每一个大学生的人生坐标,关系到教育的成败。大学生厌恶劳动、拒绝劳动的根源有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个人因素。社会舆过于推崇脑力劳动,忽视对体力劳动的重视宣传,使大学生产生“从事体力劳动羞耻,从事脑力劳动光荣”的片面思维。劳动有体力轻重之分,没有高低贵贱之别,把劳动分为三六九等是对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劳动的曲解。脑力与体力劳动是平等、相互促进的,体力劳动开启人的智力潜能,脑力劳动提高技术水平,逐步减轻体力劳动强度,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可分离。家庭教育中,父母娇惯溺爱,不忍心子女出力流汗、吃苦锻炼,只希望子女过有质量的富足生活,职位体面,收入丰厚,为达到这一目的,代替子女做了除学习之外本该子女从事的一切劳动。从个人角度看,大学生受封建享乐思想的影响,好吃懒做的本性滋生蔓延,加上投机心理作怪,只关注他人的得失,不正视自身弱点和强项,往往眼高手低、迷失自我,只想占有、不愿奉献,只想得到、不肯付出。

二 劳动价值观培育路径

1 理论指导

中华民族具有崇尚劳动的美德,长期辛勤的社会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一次次辉煌文明。纵观人类历史,哪个年代的民众只要同甘共苦,齐心协力,那个年代的社会必定繁荣昌盛。劳动价值观不正确、甚至缺乏的人,难以有所作为。培养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从小处看,关系到个人的发展道路;从大处讲,事关民族的希望未来。高校教师在教育中要避免干巴生硬的说教和讳深莫测的理论传讲,采用形象、生动、感人的鲜活事例,展示劳动者的迷人风采,体现劳动的伟大和美好,诠释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使大学生对劳动产生敬意和热爱,明白拒绝劳动的严重危害,积极主动用高昂的激情响应生产劳动的感召,投身于热火朝天的社会实践,施展才能,从事劳动创造。大学生要依靠劳动理论指导劳动目标,依靠理论学习明确发展方向,懂得拒绝劳动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依靠投机取巧占有他人的劳动成果,不仅羞耻而且十分危险。只有不把劳动看作苦差事,肯定劳动,乐于劳动,享受劳动才是一个人劳动观树立的最佳结果。

2 劳动实践

人类的生存经验是在理解参悟的基础上建立的,世界的存在意义正是通过理解的实践得以展现。高校教师作为大学生直观的教育榜样,在日常教学中用扎实的工作态度诠释劳动的真谛,尽职尽责的工作表现,不马虎不草率的认真态度,就是对大学生身体力行的最好示范教育,教育的最大秘诀是使身体锻炼与思想修养同步。在工作中遇到各种困难压力能否用平和的心态化解,体现教师的工作能力及作风。高校教师不仅要做劳动的榜样,更多的要寻找抓住一切参与劳动机会,带领大学生走进生产一线,感受劳动技能的重要,品味劳动创造的艰辛,正视劳动从而逐步热爱劳动。大学生只有在实践锻炼中才能深刻了解自身知识的欠缺,反过来更好地学习各种理论知识。这样,既磨练了劳动意志又增强了学习兴趣,还借助劳动文化涵养了品德修养。事实证明,越是热爱劳动的人越有活力和品位,越是懒散的人越萎靡消沉、浑浑噩噩。实践教育赋予大学生广阔的劳动空间和自由展现能力、弘扬精神的舞台,劳动实践对己、对他百利无一害。

三 生命靠劳动体现价值

动物依赖自然生存,人类却能依靠劳动智慧改造自然,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共同改造自然的过程便是社会劳动,墨子说:凡天下群工,车、轮、陶、冶、匠,个人从其所能。就是说每个人都从事自己擅长的工作,各尽其能,各负其责,从而兴国家,富人民。大学生只有劳动观念还不够,培养劳动技能非常重要,劳动技能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后天学习实践锻炼形成的,技能是体现劳动精神和劳动价值的最佳手段。然而,时下劳动观念正遭受封建懒惰思想和西方享乐主义的深度挤压,极大束缚劳动伟大品质的扩展空间,享乐主义思想无时无刻不侵蚀人的灵魂,消磨人的意志,使人的生命在碌碌无为中失去色彩,成为大学生前进道路上必须越过的障碍。大学生要深知:再高深的理论,也要经受实践的检验,社会劳动实践是提高个人技能的唯一途径,是人生命存在意义的最佳方式。生命活动的性质,包含一个物种的全部特性,而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类的特性。

既然劳动是有目的参与外部世界的活动,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劳动建设的承继者和主力军,要不断体悟劳动乐趣,踏踏实实听从劳动召唤,任劳任怨实干才能熟能生巧、掌握劳动技能,把有限的劳动时间投入无限的劳动事业中展现生命存在的价值。劳动需要体力、智力和决心,吃苦耐劳是人最美的品质,大学生要明辨无度享乐的危害,感知劳动的妙用,将光荣的劳动当作毕生的追求目标,在奋斗中收获成功的荣耀喜悦。劳动需要知识,知识来自学习,劳动需要体能,体能依靠锻炼,无论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需要劳动情怀,情怀是对劳动的热爱,而不仅仅是维持生计的无奈劳作。既然人的生命意义在于劳动,生命价值在于创造,那就义无反顾去坚持劳动创造。当然为个人还是为国家劳动体现出道德思想境界的高低,境界越高劳动潜能越大。劳动不是一成不变的,从简单到复杂,从原始到现代,每一次质的飞跃是人类劳动智慧的升华,大学生只要具有了积极向上的劳动态度,在愉悦的劳动过程中体验劳动的幸福,那么距离责任使命的完成也就越来越近。

四 劳动的传承及现实意义

人不仅为生存更为有卓越的生活而劳动。大学生未来从事的劳动形式千差万别,只要对他人、对自己有益的工作就是具有意义的劳动。社会绵绵无期,劳动永续不止,劳动增进了人的智慧,智慧是人类不断进化中的劳动结晶,智慧增进劳动的步步深入,劳动经验越丰富,劳蛹家赵骄湛,科技含量则越高。要保持劳动创造的持续辉煌,离不开传承与弘扬,劳动传承是技术层面问题,劳动弘扬则是精神鼓励。首先,高校教师要鼓励大学生激发出狂热的劳动激情。激情是一种洋溢的情绪,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更是一种高尚珍贵的精神,是对工作的热衷热烈喜爱。传承不是照搬硬套,是要在学习中借鉴,借鉴中进一步发现创新,劳动是自觉的热情的,不是强迫的被奴役的工具。劳动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职业是劳动的不同表现形式。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劳动的正确目标,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当前“学而不用、学而无用”现象十分严重,很多大学生所选专业,并不是本人真正的喜爱,学习仅仅是为了文凭、为了谋求体面的职位,我们陷入了教育误区,也造成了人才和资源的极大浪费。高校教师在这方面承担更大的责任,如何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的特长与弱项,喜爱与厌倦,选择最佳的人生发展道路,少走弯路,不留遗憾,无怨无悔才是上策。有时因为思想道德的欠缺,大学生追求养尊处优的生活,拒绝参加劳动实践,即掌握不了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不出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长此以往,劳动人才的匮乏必将导致生产倒退、社会混乱,后果难以想象。虽然看上去是个人的小问题,却隐藏巨大的隐患,不可不重视。教育是传承文明的最佳手段,高校教师要把劳动教育理论扎根大学生头脑,使大学生在接受劳动技能经验传承的同时,活学活用、依靠聪明智慧达到劳动创新的最终目的。只有激发大学生不竭的创新动力,才能有效推动社会不断进步,使人类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社会永久发展壮大。人类文明需要代代相传,更需要推陈出新,没有传承难以持续,失去创新发展无力,没有了劳动,一切便戛然而止。传承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创新是关系到社会未来进步的大事。每一个大学生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培养出高尚的情操,掌握到一定的劳动技能,将其应用于正迫切需要的社会实践,并在激烈的竞争中,完善自我,升华生命。

参考文献

[1]宁虹.教育理论与实践本然统一[J].教育研究,2006(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第4篇:大学生劳动实践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最高院 劳动争议 司法解释 马克思主义哲学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劳动纠纷问题愈演愈烈,用工问题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成了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自2008年《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之后,大量用工单位为规避法律政策,减少用工成本,采取了一系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措施。《最高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的颁布就是针对目前出现的用工单位侵权行为制定的,该法规的制定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紧密相连。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实践与认识的紧密结合是促进劳动法制建设不断发展的重要条件

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最高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解释(四)》的颁布是建立在改革开放后,大量用人单位为减少用工成本,通过变更企业名称,与原企业员工重新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将员工的劳动关系在关联企业之间频繁调动的方式,恶意逃避过给付经济补偿的责任。通过劳动关系的变动缩短劳动者的连续工作年限,变相减少劳动者的休假时间和经济补偿金计算年限,严重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立法部门总结了近年频繁出现的劳动争议焦点,针对上述情况,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实践,制订了《最高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该法规第五条明确规定:“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原用人单位未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与新用人单位工作年限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该法规的制定颁布对指导劳动纠纷案件具有重要意义,是推动劳动法规不断完善的重要举措。只有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础上,总结实践经验,提炼理论认识,将实践与认识相结合,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推动着矛盾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主体,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是一个矛盾统一体。首先,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具有同一性,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参与者,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一起推动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两者的结合形成了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劳动者和用工单位的共同目的。其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存在着利益斗争。劳动者参与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是获得劳动报酬,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社会地位。用人单位参与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是获取最大收益。用人单位的收益取决于生产收人和生产成本,而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及劳动条件占据着用人单位生产成本的一大部分。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存在着斗争关系。正确把握劳动者和用工单位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协调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是推动矛盾事物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方法。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对法学理论研究的指导是推动我国法制建设的重要保障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法制建设的理论核心,是推动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不断完善的有力保障。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对我国立法的指导,有利于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明确我国立法为民的根本宗旨,切实履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方略。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基础,不断总结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通过立法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大力推动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是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

2013年,党的十报告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确立为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了重要部署。我国劳动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是缓解劳动纠纷的根本途径,在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下,通过立法手段规范社会劳务制度,完善用工体系,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劳动条件,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Z].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Z].2008年05月01日实施

[3]《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Z].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第5篇:大学生劳动实践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劳动关系;实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4-0099-02

“劳动关系管理实训”课程是劳动关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职业技能训练方面的课程。此课程是根据劳动关系专业毕业生将要从事的“劳动关系管理”岗位的需要而设置的。2010年劳动关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表明,虽然不同类型单位对劳动关系专业人才能力要求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但劳动法律法规的应用能力与沟通与协调能力是所有类型组织均十分看重的核心素质与能力。“劳动关系管理实训”课程的开设,对劳动关系专业来说是一个崭新的尝试,通过相应的实践训练活动,把单一的教师的“讲堂”,变成学生主动发展的生动活泼的“学堂”,变成师生共同研讨的“论坛”,把劳动关系管理实训课程教学论及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对学生的素质培养之中,运用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之中。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实验教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培养质量。

1 “劳动关系管理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劳动关系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当前社会对劳动关系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重视实际运作能力。如何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是劳动关系专业建设必须思考的问题。从具体的教学方面来讲,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两个相对独立、并行不悖而又相辅相成的教育过程,就“劳动关系管理实训”这门课程而言,实践教学的意义高于单纯的理论阐释。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理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不断探索的精神和勇于创新能力。21世纪高技能人才的知识、能力、技能应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具有优化的结构。因此,探讨构建一个适应市场需要的,能培养学生劳动关系管理实战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对目前劳动关系专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对完善劳动关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理念,形成有效的实践教学机制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劳动关系管理实训”课程的开设,是根据劳动关系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和学生的特点和知识结构,结合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要求,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并且通过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培养教师重视实践教学的理念,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强化理论学习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实践性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二,劳动关系管理实训实践教学是劳动关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当前,劳动关系实践教学普遍存在实践教学模式单一、实践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因此,探索和研究更加适合实践教学需求的教学策略是劳动关系专业实践教学所必须要面对的一个瓶颈。在目前教学实践中,很多非劳动关系专业也开设了劳动关系管理的相关课程,而且课程目标是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并应用相关的知识及技能,所以,劳动关系管理实训实践教学研究的成果对其他专业的劳动关系管理实践教学同样适用,对其他课程的实践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第三,可以促进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劳动关系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融合,有助于学生更快的消化理论知识,不仅对“劳动关系管理实训”这一门课程,同时对其他相关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及应用推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四,可以有效促进教师的自身发展。近年来,各高等院校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并投入大量财力用于师资培训和队伍建设。然而,真正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具有“双师型”特质的教师数量还是很有限的,并且如何将项目实施与教学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还有待研究。因此,本项目的研究对于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 “劳动关系管理实训”课程教学现状及分析

在具体调研的过程中,笔者主要从学生开展相关实践课程及社会需求两方面分别进行。一方面,通过与学生座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相关专业实验环节在教学实施中所遇到的现实情况,深入地了解大家对“劳动关系管理实训”课程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组织专业研讨会,深入到企事业单位调研,共同探讨研究本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难点与重点问题,总结出当前课程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第一,劳动关系专业仍偏重理论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方面较为薄弱。据调查,毕业学生们反映最多的问题是感到自己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实践能力没有得到有效锻炼。客观地说,这些年来,实践教学的环节得到了一定的加强,但整个教学计划的设置中仍有80%以上的是课堂教学,学生实践锻炼的时间偏少,也无法获取更为有效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导致大多数毕业生缺乏动手能力,难以更好地服务社会,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和社会适应。

第二,实践教学手段单一,理论联系实际较少。学生实践能力得不到良好锻炼,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实践教学的手段偏于单一。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由于受到师资、实验经费、实验设施等软硬件条件的局限,导致实践教学手段无法全面展开,教学方式方法还是比较单一,实践教学过程中缺乏创新性和灵活性,理论教学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实践当中,造成理论学习与社会生活实际脱节的现象。在针对企事业单位的调研中,笔者发现目前劳动关系专业毕业生具备的基本素质与实际需求不符。

第三,实验设施不够完备,实验教学内容相对单薄。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想方设法地改善教学方法,但仍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主要原因是由于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着明显的“先天不足”,实践教学的手段显得形单影只,不能全方位地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高质量的提高。另外,是由于实验设施不够完备,现有的实验设施不能充分满足全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3 “劳动关系管理实训”教学改革的建议

作为新设立的单独实验课程,本课程围绕劳动关系管理涉及的工作任务,以劳动法律法规的应用及人力资源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依据职业岗位工作领域的要求来确定课程,注重发挥相关知识对技能的支撑作用,并兼顾学生技能素质的拓展,优化整合实验教学内容。因此,要根据实验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重新设计实验教学大纲,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现理论教学效果与实践教学效果的有机统一。

3.1 要实现实验任务的系统化与条理化

由于劳动关系管理课程本身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其能力与素质要求体现在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工会部门及劳动行政部门的不同岗位之中。在设计教学大纲过程中,要全面了解不同类型的工作过程及主要工作环节,明确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并进行梳理与分类,实现实验任务的系统化与条理化。

3.2 要注重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环节设计

教学过程的组织环节需要与实际工作任务密切结合,在进行大量细致研究的基础上,将理论知识、能力与素质相结合。因此,要打破传统学科教材的“三段式”课程设置模式,把知识、技能、态度贯穿于各项目训练系统中,通过情景、过程、模拟等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此外,教师将与教学活动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人员进行研讨,根据能力与素质培养要求系统地分析与整理工作任务,设计完善的教学过程,并针对性地设定教学环节,包括实验情景、学时、基本目标及考核评价方式等。

3.3 要创新实验教学平台

在实际教学中,如何选择恰当的校外实习基地与学生的课程学习对接,使学生能够及时进入实习基地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全方位地感知人力资源管理的实务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在这方面,有部分高职院校尝试与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共同建立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专家委员会,这样就可以在约定的时间内到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参观、见习等实习活动,保障实践教学地顺利推进,而且还可以随时聘请相关单位的人力资源主管进行专题演讲、座谈、答疑、研讨或针对性的实践活动,保持学生与社会专业人士之间交流,随时掌握行业动态。此外,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辅以电子邮件、网络聊天工具等网络信息通信工具,搭建信息化、网络化的技术平台,同时,在实验课程实施过程中随时聘请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专题座谈、答疑、研讨或针对性评价,使学生与专业人员之间形成有效互动。

3.4 要确立以工作能力为重点的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研究体系

要改变以往侧重考核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的难度、深度为重点的教学效果评价导向。取而代之的是以职业能力和素质为考核重点,开展实验课程教学实施评价,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估,以及在情景模拟与流程环节的行为表现进行评价,通过考核评价的引导作用,使学生更加注重劳动法律法规及人力资源综合知识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王成云.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现状与改革[J].北京:中国集体经济,2009(9).

[2]方妙英.案例教学法在“劳动关系理论与实践”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科教文汇,2010(2).

[3]竹文君.“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教学问题探讨[J].南京: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4]童丽.互动模式在《劳动法》高职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咨询导报,2007(7).

[5]常凯.中国劳资关系嬗变[J].就业与保障,2011(3).

第6篇:大学生劳动实践的意义范文

1.劳技教育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和生活技能素质的全面培养

在劳技教育中,学生运用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在实践活动中动手又动脑,既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了解社会的需要,激发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参与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学生通过劳技教育,培养了吃苦耐劳的意志,培养了关心集体、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品格。因此,劳技教育对培养学生具有热爱劳动人民、勤俭节约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思想品德起着重大作用。

2.劳技教育有利于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一个时期以来,单一的升学目标的追求影响和限制了劳动教育的发展,把师生的思想禁锢在唯一的一种教育形式上,劳技教育让学生了解各行各业在社会实际中的特点和作用,对家乡经济发展有所感悟。社会生活是一个广阔的课堂,利用劳技课可以安排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和学校,了解和接触社会。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地把今天的学习和将来的学习结合起来,把社会的发展与自己能力和特长的培养结合起来。这种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实践能够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需求, 学生的教育观念和思想观念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内化为“我要学”,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激发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3.劳技教育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劳动是使人类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劳技教育则使学生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技能。劳技教育实质上是开发人的潜能。在当前,开放性、合作性、竞争性成为世界潮流,所以我们培养的学生必须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团队合作能力。劳技教育可以使学生通过实践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知识与技能,掌握生活的基本技能,同时培养合作能力。学生不但可以使所学知识更加理想,还可以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劳技教育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

素质教育要求从人的差异出发,通过教育过程,使每个人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完善。劳技教育深受学生喜欢,其重要原因是它改变了教师“一言堂”,把自交给了学生。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释放了人的自由。学生们在劳技课上主动参加教学活动,这就可以适应他们个人的兴趣和爱好,使他们的个性特长得到最佳发挥。学生感到劳技课学习轻松愉快,通过自己的努力学生们都能获得很大的收获。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信心、自尊心,有利于独立人格的形成。

二、初中劳技教育的途径

1.建立有实际意义劳技教育目标体系

(1)认识劳动的意义。通过初中三年的劳技教育,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爱护劳动工具、保证劳动质量、端正劳动态度,形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2)学会生活自理。教育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和维修最常用的基本劳动工具,教会学生学会日常生活、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3)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树立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和职业意识,形成勤劳、坚强、认真负责,服务社会的品质,具有初步适应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2.建立动手动脑结合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劳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必须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起来,这就要求必须建立劳动实践基地。学校可与多家企业联系,建立学生实践基地。还可配备一定的劳动工具和物资,为学生开展劳动实践提供保障,将课堂知识与动手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基地教育可以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书本模式,使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接受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

3.建立有形有效的劳技教育课程体系

经过多年的实施,我校已把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列入学校办学方针,这从制度上保证了劳技课教学应有的位置。根据学校发展的具体情况,将劳技课分为选修课和活动课两大块,使劳技课教学做到三结合,即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理论实践相结合。选修课按教学计划规定实施,是每个学生必须认真学习的。选修课根据学生特点开设,九年级一般为职业规划和创新课,八年级一般为家政课和简易维修,七年级一般为小制作、小设计、小发明。活动课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参观考察加工车间、实践基地等形式,组织学生课外兴趣小组调查研究等开展活动,促进了学生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劳动技能的充分生动活泼的发展。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可以采用学分制、星级制的办法,每学期进行考评并纳入素质报告单和学生成长档案中。

第7篇:大学生劳动实践的意义范文

一、 劳技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视,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注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也就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具备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获得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心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

劳动技能素质是人的素质中最基本的重要素质,它包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劳动是区别人和动物的根本标志,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它一切活动的东西。人类通过劳动获得生存创造文明,推动社会发展。所以劳动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主题,提高人类功技素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

学生劳动技能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可以有意识有计划对学生进行劳动和技能的教育、教会学生干许多事,培养勤劳节俭的精神,使他们爱劳动、会劳动,提高他们的生存动手能力,是一种学以致用的教育活动,也是终身是益的活动。可是劳技教育是素质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二、 劳技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

劳技教育是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有效形式,教劳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原理。马克思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桔合,不仅是提高社会主义生产的一种方法,也是造就全面发展人才的唯一方法。”毛泽东在1958年明确指出:“教育必须同生产相结合”并确定为党的教育方针。江泽民总书记也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他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基本措施。”这些思想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劳技教育不仅能提高人的劳动技能还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

多年的劳技教育实践使我逐步认识到,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 开展劳动技能教育具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是其它教育无法替代的。

首先,劳技教育能以劳树德培养优良的品德。实践证明,人们许多优良品质是在劳动中形成的。正规的劳技教育,系列的动手操作规范的技术要求,艰苦的工艺制作和种植养殖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有助于培养学生责任性、坚韧性、纪律性等优良的性格。有助于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精神以及树立质量效率意识。从而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道德标准。上述这些情感都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不可缺少的十分重要的素质。

第二,劳技教育能以劳增智,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认为实践出真知劳技教育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实践可以接触自然了解自然也能了解国情认识社会。还能丰富文化科学知识,获得生产、生活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转贴于

现代脑科也已经揭示、左右脑功能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和差异,左脑思维逻辑性强,右脑思维形象性强。只有左右脑同时开发,才能使人的智力获得全面的发展。而劳技教育学生参与劳动实践,左右手同时操作有效调节脑功能,有利于左右脑的开发充分挖掘大脑潜力,促进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发展。

第三,劳技教育能以劳动创新,实践证明人类的许多技术发明是源生产劳动的实践。劳技教育丰富多彩的作品制作,会涉及作品的材料、造型、工艺设计可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技术创新的欲望。学生这种积极参与动手动脑、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活动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无疑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四劳技教育能以劳健体,提高审美情趣。

劳技教育操作实践为主使用工具对原材料进行加工需要用力。可以增加人体运动,强筋壮骨。增强体力,同时在作品制作过程中体验到,美的作品源于辛勤的劳动,只有心灵手巧才能创造美。因此在劳技教育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形成健康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审美情趣。

三、 劳技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一项突出的任务

素质教育的思想表明:缺乏劳动技能素质的人才不能认为是全面发展的人才。但现实理论是学校办学还是家庭教育的指导思想上都存在轻视劳技教育的情况。劳技教育的气氛不浓,劳技课不到位的情况确实存在,因此学生劳动技能素质比较薄弱不能令人满意,不爱劳动,不会劳动在中小学生中有普遍性。现在学生一是缺乏劳动的习惯和理想,青少年学生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四体不勤、不在少数,理想当工人、农民的实在太少,二是学生中确实存在高分低能和动手能力比较差的情况,我国能参加世界奥林匹克数理化竟赛,并得了奖、但无人参加世界奥林匹克技能大赛。 这些情况表明轻视技术鄙视劳动的传统教育观念依然存在。所以劳技教育的任务非常突出地提了出来,如果我们年轻的学生劳技素质越来越薄弱的话那么我们民族智慧的传统就会丢掉。

第8篇:大学生劳动实践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手稿》;出发点;现实的人

中图分类号:A81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12)02-0036-03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国内外学界争议较大的一部马克思早期著作,在诸多的问题争论中,最基本的一个就是马克思写作《手稿》的出发点问题,这个问题直接关系着对《手稿》思想内涵和历史地位的正确认识和把握。

在此问题上日本学者广松涉认为,“《1844年手稿》中的马克思通过作为类的存在的人,作为自我活动的主体的人的劳动的异化和自我获得这种图式,而达到基于庞大的历史哲学的远景”①。在他看来,《手稿》中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异化的逻辑更为重要。

而国内学界长期流行的观点则认为:“由于受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的基本特征就在于:用真正的人的类本质和现实的人的存在相对立,用作为人的本质力量之表现的劳动来和异化劳动相对立。”② 因而他们认为在《手稿》中,“马克思从抽象的、理想化的劳动出发,批判私有制下的现实的、具体的劳动,得出现实的劳动都是‘异化劳动’的结论。显而易见,这种以抽象的‘人’或‘人的本质’为出发点的思维逻辑,仍旧是思辨逻辑”③。南京大学张一兵教授指出,马克思是“以人的社会类本质――理想化的自主性劳动活动为价值悬设,即人类存在应有的本真状态,以此认证资产阶级私有财产的非人性,并提出要扬弃劳动异化,消灭私有制,复归于人的本质之共产主义理性生存状态”④。

对于《手稿》出发点的争论延续至今,这本身就表明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各方的争论看似都有一定道理,但只有回到马克思文本中,追溯马克思哲学创新的历史轨迹,才能看清马克思写作《手稿》的真正出发点,对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做出准确定位和评价。

19世纪40年代是马克思思想急剧变化的时期,这一时期也是他哲学创新的高潮,《手稿》虽然是一部不完整的著作,但在马克思哲学创新的过程中具有奠基性的作用,因此要联系马克思这一时期的实践和思想转变,把它放到马克思哲学创新的过程中去理解。1843年马克思在写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时,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完成了唯物主义转变。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就特别重视出发点。他指出,在黑格尔那里“作为出发点的事实没有被理解为事实本身,而是被理解为神秘的结果”⑤,“观念反而成了主体;各种差别及各种差别的现实性被设定为观念的发展,观念的产物,其实恰好相反,观念应当从现实的观念中产生”⑥。出发点的错误导致了黑格尔整个精致理论大厦的迅速垮塌,而马克思则站在比黑格尔更为坚实的基础和出发点上,确立了他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为即将到来的哲学创新奠定了本体论的基础。

写作《手稿》时,马克思对于经济学并不太上手,他主要是通过研读经济学著作开始入手的,笔记本I是在研读萨伊的《论政治经济学》和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并做了摘要之后,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的。马克思在这里没有什么抽象概念和价值预设,而是从最基本的经济事实、从现实的人的经济状况出发,透过国民经济学家的逻辑和残酷的现实揭示出:“死的资本总是迈着同样的步子,并且对现实的个人活动漠不关心”⑦,而国民经济学家的研究“总是置身于一种虚构的原始状态”⑧,把“应当加以说明的东西假定为一种具有历史形式的事实”⑨。他三番五次重申自己的出发点:“我用不着向熟悉国民经济学的读者保证,我的结论是通过完全经验的、以对国民经济学进行认真的批判研究为基础的分析得出的。”⑩ 可见马克思《手稿》的写作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的,是在对国民经济学家进行认真批判的基础上分析得出的,并不像那些“不学无术的评论家”那样只是不着边际地批判。稍后马克思又指出,“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以及整个实证的批判,全靠费尔巴哈的发现给它打下真正的基础”{11}。马克思的批判是“实证的”,从现实的生活出发的,而不是纯粹概念在思维中的运动。《手稿》往后论述到出发点的地方还有多处,在(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一节中,马克思写道:“我们是从国民经济学的各个前提出发的。……国民经济学从私有财产的事实出发。”{12} 在按照国民经济学家的逻辑分析了国民经济学的错误根源后,马克思说,“我们且从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13},继而开始了对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异化劳动的论述。剖析了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后,马克思又一次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经济事实即工人及其产品的异化。我们表述了这一事实的概念:异化的、外化的劳动。我们分析了这一概念,因而我们只是分析了一个经济事实”{14}。在对异化劳动的考察即将结束时,马克思提出了两个新的问题,此时马克思依然强调,“我们已经承认劳动的异化、劳动的外化这个事实,并对这一事实进行了分析”{15},这也正是他在考察异化问题时与黑格尔最大的不同。在黑格尔看来外化和异化都是绝对精神的对象化过程和结果,都是概念的环节,而在马克思这里,它们都是在现实的发展过程中:“在现实的发展进程中必然产生出资本家对土地所有者的胜利”{16},在现实的发展过程中资本主义经济也将随着私有财产的扬弃而成为历史。

除了以上提到的《手稿》中直接论述出发点的地方外,我们还可以从对《手稿》内容和思想的分析中进一步认清马克思写作的出发点。

一些学者认为《手稿》中的“自由自觉劳动”这一概念,清楚地表明了马克思当时所理解的“劳动”还主要是一种理想化的、道德应然意义上的抽象劳动形式,与现实劳动、具体劳动是截然不同的。他们以马克思在写作《手稿》的时候根本不知道有一个原始社会存在为理由,指出马克思所说的“人类原先存在”的“一个劳动尚未异化的原始状态”,只能是一种异化史观的理论悬设 {17}。实际情况是不是这样的呢?答案是截然相反的。我们注意到,马克思在《手稿》笔记I中论述到自由自觉的活动时,他说,“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18},在这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针对的不是脱离自然的活动,而是针对动物的生命活动,是针对人类劳动与动物生命活动的根本区别而言。与动物相比较,人有自我意识,马克思正是在强调人类有意识的、能动的生产劳动相对于动物无意识生命活动的巨大优越性的意义上讲劳动的这种“自由自觉”特性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内在能力,这是事实,而不是什么预设。也正是因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19}。

马克思充分肯定了,在人类历史上,的确存在一个劳动尚未异化的原始的“自由自觉劳动”阶段。他不满足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非历史地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拒绝考虑私有财产、异化劳动起源问题的形而上学做法,鲜明地提出了异化劳动的历史起源问题。异化劳动不是从来就有的,在马克思的视野中,不论是人类最初的自由自觉劳动,还是后来的异化劳动,抑或未来社会新的自由自觉劳动,都是一种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劳动形式。它们都不是什么抽象、理想化的劳动,相对于其由以产生的历史条件而言,都是现实的、具体的,相应于各自的历史条件,它们的存在都是必然的。

异化劳动是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下特有的存在方式,也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最大现实。马克思在《手稿》中明确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经济事实即工人及其产品的异化。我们表述了这一事实的概念:异化的、外化的劳动。我们分析了这一概念,因而我们只是分析了一个经济事实”{20}。这样的一些经济事实也就是现实社会中工人阶级的现状,马克思不仅看到了他那个时代现实的人的境况,还深刻分析、揭示了惨淡表象下的邪恶本质。“异化既表现为我的生活资料属于别人,我所希望的东西是我不能得到的、别人的占有物;也表现为每个事物本身都是不同于它本身的另一个东西,我的活动是另一个东西,而最后,――这也适用于资本家,――则表现为一种非人的力量统治一切。”{21}

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分析主要是通过四个方面展开的:劳动者的劳动同他的产品相异化、劳动者与他的劳动实践活动相异化、劳动者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异化。从生产活动的结果来看,现实的人――劳动者通过劳动所创造的是自己的对立物。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劳动产品不过是劳动活动的结果,从最具体的生产劳动活动本身来看,比结果异化更为根本的是劳动活动过程本身的异化。劳动者在自己的劳动中并不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劳动是人最根本的现实活动,是决定人区别于动物的东西,人这种自由的存在物“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并由此“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由于劳动变成了异化劳动,人就失去了自己的类生活和类本质。从生产活动过程中的人际关系来看,人不仅生产出作为异己的、敌对的力量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行为的关系,而且也生产出他人对他的生产和他的产品的异己关系,以及他对这些他人的敌对关系。

过去人们对《手稿》的解读往往专注于“异化劳动”理论,却忽视了从全篇和整体把握马克思的哲学创新。在《手稿》中,马克思对其新哲学的基石即实践观已作了基本成熟的表述,他已经明确地把实践理解为人的感性活动,而且首先是作为现实的人的社会生存和一切其他社会活动的基础的物质生产活动。这为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观的形成作了最为重要的准备工作。从形式上讲,《手稿》中“实践”一词出现的频率有20多次,马克思在这些地方对实践一词的运用主要是针对思辨的黑格尔和抽象的黑格尔,“实践”一词在《手稿》文本中是与理论相对的,很多时候又是与“现实”一词连用的。当然实践一词不是马克思的发明,但却是从《手稿》开始在马克思那里被赋予了新唯物主义的意义。

从内容上来说,《手稿》中的实践观思想主要表现为有机统一的五个方面{22}:实践的自然前提、实践的本质内容、实践的歪曲形式、实践的未来表现以及实践的二重性。这五个方面组成马克思实践观思想的内在理论元素,即自然存在前提论、对象性活动论、异化劳动论、人化自然论和劳动二重性论。其中,自然存在前提论是这一理论体系的起点,其展开环节是对象性活动论,变异环节是异化劳动论,复归环节是人化自然论,核心环节则是劳动二重性论。

通过对马克思19世纪40年代哲学创新文本,特别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重新解读,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出发点不是什么抽象的人或其它的东西,而是现实的、从事劳动实践活动的人。从现实的人出发,马克思站在了历史的坚固基石上,也正是这种坚固的基石为他后面的研究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从《手稿》开始,马克思开始了他的哲学创新之路,从现实的人开始,马克思开始了他的人类解放之路。

注释:

① 广松涉:《唯物史观的原像》,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5页。

②③ 孙伯:《探索者道路的探索》,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5、178页。

④ 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5页。

⑤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15页。

⑦⑧⑨⑩{11}{12}{13}{14}{15}{16}{18}{19}{20}{2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9、51、51、3、4、50、51、59、63、71、57、57、59、130页。

{17} 姚顺良、汤建龙:《“两次转变论”的文本依据及其方法论意义――兼答王东教授等 》,《学术月刊》2007年第4期。

第9篇:大学生劳动实践的意义范文

论文摘要:马克思的“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观使我们对社会历史研究的出发点从天国降到人间。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进一步揭示了人和社会的基础在于劳动。马克思关于人类历史存在的四重原初关系的提法,生产劳动对人类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和地位及其领域作出了规定,不仅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形成,而且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现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既可以是结合当前的劳动发展的现实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也可以是检讨和重新理解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目前大多数研究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论述都是从第一个角度出发,重新解释什么劳动属于生产劳动,到底是活劳动还是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私营企业主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等,并且有了一定的成果,这是纯粹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问题。笔者以为,从哲学即唯物史观的视角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研究,或许是最根本的研究方法之一。劳动和劳动价值论首先是一个哲学问题,其次才是一个经济学问题。

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劳动价值论中的生产劳动概念就是对人类历史原初性的社会存在的概括和描述。而活劳动则是对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经济学表述。从马克思的“市民社会”到异化劳动理论,再到生产劳动,直至找到创造历史的主体,马克思不仅找到了人类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标志着马克思唯物主义史观的创立,而且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对社会历史的研究是从1842年《莱茵报》时期开始的。当时马克思受黑格尔唯心史观的影响,认为国家是伦理理念的实现,把国家看成是理性的代表,视理性为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然而在现实中,马克思却碰到了许多具体的国家问题和物质利益问题,如普鲁士专制制度的书报检查令问题、林木盗窃问题、摩塞尔地区农民贫困状况问题、地产分析问题、关税问题等。普鲁士国家每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考虑的只是富人的利益,而不是什么“国家的理性和国家伦理”,黑格尔的国家观同现实问题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和矛盾。马克思对自己原来信奉的黑格尔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国家学说发生了怀疑,促使了他开始新的探索。1842年l0月马克思在《莱茵报》上,评述第六届莱茵省会议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这是马克思第一次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这件事成了他转向唯物主义的最初动因。在《摩塞尔记者的辩护》一文中,马克思开始突破黑格尔的国家观念,提出了决定国家本质的各种社会关系的客观本性问题,反对用当事人即掌权者的意志来解释一切,把注意力主要放在物质的各种关系上。1843年5月马克思来到莱茵省的一个小城镇克罗茨纳赫,着重研究了西欧北美一些国家的社会历史,对黑格尔的国家学说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写下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书(以下简称《批判》)。马克思在克罗茨纳赫这个时期得出这样一种见解:“要获得理解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锁钥,不应当到被黑格尔描绘成‘大厦之顶’的国家中去寻找,而应当到黑格尔所那样蔑视的‘市民社会’中去寻找。马克思通过研究发现:“法的关系正象国家的形式一样,即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l8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称之为‘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找。”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问题是《批判》一书的中心。马克思认为,在考察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时,必须从经验事实出发,这个事实就是:单个人以其各种原因和方式组成家庭和市民社会,家庭和市民社会又组成国家。因此,家庭和市民社会的成员就是国家的公民,家庭和市民社会是国家的构成部分,是国家的前提。它们是“国家存在的方式”,是政治国家的“天然基础”和“人为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政治国家就不可能存在。因此,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马克思总的看法是: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马克思的这个思路开始把我们的眼睛从天国引向人间。

1844年4—8月,马克思为了解剖市民社会,在巴黎系统地研究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著作,写下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以下简称《手稿》)。在《手稿》中,马克思深入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资本、工资以及利润、地租的形式和本质特点,第一次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异化劳动理论揭示了人和社会的基础在于劳动,把劳动规定为人的本质。马克思很重视黑格尔的劳动观,认为黑格尔的“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辩证法”就表现在他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人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马克思严正地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史观,说他“惟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马克思抛弃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劳动观的神秘外壳,使人、人的活动、人类历史恢复了作为客观存在和现实发展过程的本来面目。在资本主义社会,人通过异化劳动不仅产生出作为异己的、敌对力量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行为的关系,而且生产出其他人同他的生产和他的产品的关系,生产出他同他人的关系。马克思通过有异化劳动的分析,从人与物的关系中,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并指出:“经济的异化则是现实生活的异化”,而“一切奴役关系只不过是这种关系的变形和后果罢了”。马克思把异化劳动看作是一种社会关系,论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揭露了劳动者与剥削者的阶级对抗关系。马克思还用异化劳动理论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在《手稿》中,马克思把物质生产从市民社会中分离出来,从而加深了对市民社会本质的认识。认为生产决定社会的一切方面,决定国家和各种意识形态。“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马克思指出:“我的普遍认识不过是以现实共同体、社会存在物为生动形式的那个东西的理论形式,而在今天,普遍意识是现实生活的抽象,并且作为这样的抽象与现实生活相敌对的。因此,我的普遍意识的活动本身也是我作为社会存在物的理论存在。”还说:“作为类意识,人确证自己的现实的社会生活。并且只是在思维中复现自己的现实存在,”这就是说,人们的类意识即把人作为类的观念,无非是实际生活中的人作为社会存在物的反映。

马克思这时的异化劳动理论关于“人性复归”、“人类解放”的思想还尚未摆脱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异化劳动理论还带着浓厚的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色彩,是不成熟的社会历史观理论。异化劳动理论以承认有一个理想化的不变的共同的“人的本质”为前提,并把这种“人的本质”作为衡量社会制度进步与否的标准。但是马克思的异化劳动却不象黑格尔那样,讲的是绝对观念的异化,也不象费尔巴哈那样讲的是宗教意义上的自我异化,而是基于对“经济事实”的分析,沿用了费尔巴哈关于“人是类的存在物”的提法,赋予了它完全崭新的内容。在马克思看来,人之所以是类的存在物,不是在于他们自然属性的共同性,而是在于他们能从事生产劳动。他说:“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既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也就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马克思抓住了人的本质在于生产劳动这个根本观点,把观察社会问题的出发点从混沌的“市民社会”转到了“物质生产”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