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大学理化课范文

大学理化课全文(5篇)

大学理化课

第1篇:大学理化课范文

在西方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中,最为激进的批判当属西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法兰克福学派所作的批判。1942年,在霍克海默与洛文塔尔的通信中,他们共同探讨了“大众文化”的问题。按照法兰克福学派的解释,所谓大众文化是指借助大众传播媒介而流行于大众中的通俗文化,如通俗小说、流行音乐、艺术广告等。它溶合了艺术、商业、政治、宗教和哲学,在闲暇时间内操纵广大群众的思想和心理,培植支持统治和维护现状的顺从意识,故喻之为巩固现行秩序的“社会水泥”。1944年,在《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手段的启蒙》一书中,霍克海默又与阿多诺提出“文化工业”(cultureindustry)的概念来取代“大众文化”,定义为用以指凭借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地复制、传播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法兰克福学派还对文化工业的主要特征做了系统的阐释。

首先,大众文化具有“商品拜物教”的特征,也就是商品性。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在资本主义商品制度下,大众文化或文化工业使文化成为商品,其生产和消费遵循于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服从于市场交换的原则,从而丧失了自身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也就是说,“它们完全堕入了商品世界里,为市场而生产,以市场为目标”。①在对文化工业的思考中,马克思关于商品拜物教的理论是阿多诺对文化工业进行分析的主要依据。霍克海默和阿多诺说:“由于出现了大量的廉价产品,再加上普遍地进行欺诈,所以艺术本身就更加具有商品的性质。艺术今天明确地承认自己完全具有商品的性质,这并不是什么新奇的事,但是,艺术发誓否认自己的独立自主性,反而以自己变为消费品而自豪,这却是令人惊奇的现象。”②也就是说,阿多诺借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的理论来衡量文化工业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时,他是从商品的角度,并非艺术品。所以,“拜物教性质”也就成了文化工业产品的基本特征之一。其次,大众文化生产具有标准化、同一化的特性。商品生产中的标准化原则在文化生产和文化产品中体现的越来越明显。

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们认为,文化工业的制造者在本质上是为了消费而进行生产,而这种生产很大程度上类似于工厂生产的标准化产品被大众购买。“都以同样的方式影响人们傍晚从工厂出来,直到第二天早晨为了维持生存必须上班为止的思想”。③这就使文化的生产和消费的伪个性和非个性化倾向鲜明的呈现出来。霍克海默在谈及大众娱乐方式时说:“在闲暇时间里统治人的这种机械性和在工作时统治人的机械装置绝对是一样的。”④这种特征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艺术创作的个性、自主性与创造性被扼杀了,大众文化永远带有了“批量生产”的物化特征:一件大众文化产品和另一件往往没什么明显差异。第三,大众文化的强制性和操纵性特征。也就是说,文化产品通过强大的时空性剥夺了个体的自主性。霍克海默指出:“个体和社会的对立以及个人生存与社会生存的对立,这些使艺术消遣具有严肃性的东西已经过时。以取代艺术遗产而产生的所谓消遣,在今天不过是像游泳和踢足球那样流行的刺激。大众性不再与艺术作品的具体内容或真实性有什么联系。在民主的国家,最终的决定不再取决于受过教育的人,而取决于消遣工业。大众性包含着无限制地把人们调节成娱乐工业所期望他们成为的那类人。”⑤

第2篇:大学理化课范文

关键词:大数据驱动;公共管理;改革方式

在公共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工程的使用不只意味着管理的过程,因为这需要对各个公共资源进行再分配。行使这个权利的时候是需要调配各种公共资源,在国家法律法规体系下,安排各种公共资源,保障各项资源的有效运转。需要注意的是,必须以群众的利益作为基本前提,防止公共资源的滥用甚至其他严重的后果发生。在整个大数据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公共资源的使用,有了更多透明化的监督过程,可以对这些公共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在未来,公共学科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高效,公共学科也是建立在现代高新技术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公共管理存在的弊端,和高新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将这些找到的矛盾用人文学科的思想得以解决。在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历程之中,各种数据的处理是极为重要的。只有有效利用大数据处理的方法,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公共管理,将公共政策和现代数据结合,促进我国的公共管理不断进步。在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之后,我们还应该不断关注公共学科的发展特点,探讨公共学科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不断提高科学决策的准确度,根据大数据的分析结果,促进公共学科的改进。

一、大数据的实际内涵以及其发展概述

在运用大数据技术时,部门研究者认为大数据是一种统计模式,是运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自动记录和延续扩充的过程,而非人工设计的数据。不过,这类观点是以大数据统计为出发点,然而实际上大数据并不仅仅只是进行数据资源的整理和收集,更重要的是对数据进行分析[1]。

二、大数据对公共管理学科的驱动机制

大数据的发展给公共管理的影响是深远的,从大数据的发展可以不断提高公共管理的效率,大数据的深入发展,能够帮助我们先入进行公共管理。在未来,要促进公共学科的发展,就需要依靠大数据,在大数据的帮助之下,深入挖掘公共管理的实质,帮助我们找到科学的管理项目,从而为公共决策做出准确的判断。以往在公共学科的时候还没有发挥大数据的价值,缺乏一定大数据的思想。发展是一个缓慢过程,在这个公共学科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必须研究大数据的专业特征。利用公共学科的机制,回到数据的创新作用。总地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到大数据的影响。

(一)巨大数据体量对公共管理学科的影响到时候就意味着更多的海量数据。这些数据的发展不仅拥有着较大的体量,还意味着公共管理的难度也在增加。公共管理需要依靠大数据技术,但是却要利用好,到时候做好分析的脚本研究。改善传统的思维,让我们用现代的思想为公共管理做出更多的分析。大数据在现代的应用是深远的,我们要利用各种各样的大数据技术,更多的大数据手段找到公共学科的真正内涵。从而为到时候去建设提供物质基础,这些基本的数据出发,让政府面临更多的公共决策类型,公共管理样本的采集为大数据做出了更多的支持。基础的公共管理样本可以成为数据的来源,也为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做出深入的影响。为进一步找到目前存在的问题,就需要对公共决策的数据进行整合,从而发挥学科的时代性特征,达到公共管理的具体目标[2]。

(二)多样化的数据对公共管理学科产生的影响大数据时代不只是大数据的数量增加,更多的是数据的种类。公共学科要掌握更高的管理方法,就需要研究现在的数据种类,利用公共学科的深入特点找到管理的不同类型,从而实现较高的管理目标。大数据时代是一个多种类型的时代,在过去的时代中不需要这样多的信息,也不会利用现在的存储资源。然而目前的公共管理,需要我们更多的存储空间是处于到时候去时代之中所面临的管理种类是多种多样的,类型也是十分广泛。在这些众多的种类中,我们面临多种形式的公共资源,必须要深入研究,采取适合于公共管理学科的应对方法,促进我公共管理学科的深入发展,找到承载的问题,找到学科的管理方向,从而丰富各种类型的表达方式和存储方法[3]。

(三)低密度的数据价值对公共管理学科的影响大数据时代不仅意味着数据的多样化,但需要很多的载体承担这些数据。我们需要提高存储的空间,对目前的存储空间进行深入探索,不断进行改革,从根本上提高存在的空间数据。加强存储空间的创新。首先,现在都很多数据看似已经传出,然而却没有经过深入的加工,且没有一定的压缩功能,这些数据在存储的时候造成了较多的空间占用,空间资源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些无用的数据存储。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找到数据存储的内在问题,从根本上提高存储的有效性,并且加强数据之间的传递和流通。目前的现状来看,很多大数据还没有取得较好的效果,信息的关注还停留在过去阶段,这些数据本身价值不好发挥。数据在挖掘的过程中必须依托公共管理学科的知识。融入现代大数据的技术,对数据的价值进行深入发掘和研究,也是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型态,帮助我们深入数据的内部,积极探索数据存储的类型,释放更多的空间[4]。

三、大数据驱动下公共管理学科的未来发展

我们目前所处的大数据时代依然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通过上文的分析不难发现,大数据不断的以其庞大的数据体系和繁多的数据类型来影响着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因此,公共管理学科也应该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而做出改变和创新[5]。

(一)公共治理模式与大数据的结合公共学科的管理,需要深入考量学科的特点,对公共治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依托现代大数据的功能,扩大数据的包容性,加强信息的获取渠道探索。利用更多的公众信息平台引导热点话题,从而能够找到公共管理存在的弊端。在施行公共管理时,应该充分地考虑大数据对公共管理和公共治理之间的影响进行分析。大数据时代极大的扩张了人们的信息获取渠道,在此基础上,社会个体可以通过各类信息平台来讨论热点话题,由于各类言论会在互联网中迅速蔓延,在舆论的压力下,公众的言论和态度将会直接影响到政府作出的公共决策。比如,政府可以对一些观点和言论进行审核,利用大数据来进行思维分析[6]。

(二)重新认识公共管理决策在这项研究中,实证分析是提出比较四个案例的公众参与风险相关的决策。本研究选取的案例均涉及政府决策者愿意与公共利益团体合作的废物管理冲突,但每一案例的公众参与程度和性质有所不同。与公众参与有关的冲突在所有四个案件中都出现。针对传统问题解决方法的不足,我们开发了一个更广泛的分析框架来解释这些冲突。冲突分析考虑对手关系的历史、权力分配、对解决冲突的态度、隐藏的议程、各种谈判策略以及对谈判协议的承诺(或缺乏承诺)。虽然这种方法是为了分析的目的而制定的,但我们认为,这种方法对于解决此类冲突也具有特定的相关性。冲突管理的概念,作为提高公众参与质量的一种方法。冲突管理的主要特点是:(1)赋予公众权力;(2)“良好”(公平)的解决办法;(3)各方积极支持最终决定。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大数据时代的各个特点,公共管理必须进行适当的改革创新,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三)准确满足公众诉求公共管理决策和决策的一个明显方面基本上没有引起决策内容的注意。我们通过对预算削减和信息技术决策提出以下问题来检验决策内容的影响:内容如何影响决策所需的时间?内容如何影响参与者?内容如何影响所采用的决策标准?内容如何影响决策过程和繁文缛节中使用的信息质量?结果表明,信息技术和预算削减决策在重要方面有所不同。对于信息技术决策而言,成本效益不是一个重要的标准,平均决策时间要长得多,决策通常被视为永久和稳定的。对于削减决策,成本效益是一个重要的标准,决策的速度要快得多,而且被视为不稳定和多变的。令人惊讶的是,决策内容似乎并不影响参与者的数量。在大数据时代到来以前,群众与政府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手段,导致群众与政府之间存在隔阂。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下,政府和群众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的顺畅,政府能够实时了解到群众所反馈的一些信息,并且在短时间内进行整理和收集,从而使各项公共资源的配比能够科学有效的实施,最大限度地保证群众的利益[7]。

四、结语

公共管理行为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公权力的使用者应该谨慎运用每一项公共管理的权利,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即使给出反馈和针对性的公共管理决策。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领域将不仅仅是为政府的公共决策提供支撑和依据,而是帮助政府更加理性的收集数据,在庞大的数据体量基础上对各项数据资源进行整合,从而提高公共管理和服务质量,使公共管理对人们利益实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博.大数据驱动的公共管理学科现代化[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5):30-33.

[2]黄欣卓,李大宇.大数据驱动的公共管理学科现代化———《公共管理学报》高端学术研讨会视点[J].公共管理学报,2018,15(1).

[3]黄欣卓,李大宇.大数据驱动的公共管理学科现代化———《公共管理学报》高端学术研讨会视点[J].公共管理学报,2018,15(1):147-152.

[4]王琳.大数据时代下我国政府公共关系能力建设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7.

[5]王陈程.大数据驱动的公共管理创新[J].山西青年,2019,(2):234.

[6]秦浩.大数据驱动的公共政策转型[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0,(2):62-65.

第3篇:大学理化课范文

关键词:立体化;大学计算机基础;移动平台;主观能动性;应用型

0引言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高校非计算机类专业必修的一门通识教育课,通过教学,主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和计算机应用,并在此基础上,能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及相关应用软件。作为一门公共课,班容量较大,另外再加上传统的教学方式,只靠教师讲授,学生上机实践,学生学习没有主动性,学习后的应用能力也不佳,比如,学完该课程后,在毕业论文排版时却不能达到要求的效果。在信息化、多元化的时代,如何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能力,成为教学的关键[1]。

1“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基本框架

“立体化”教学就是利用现有的平台和手段[2],多方面地促进学生不断去学习。我们的教学目的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3]。在这个大的目标下,首先让学生动起手来,然后去操作、去应用,在积累一定的经验后,最终能自己思考着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全面打造“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2“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施

2.1教材

以“项目”的方式编写教材,特别是在OFFICE、ACCESS和计算机网络等操作性强的部分。比如通过做“求职简历”这个项目来讲WORD表格与传统的教材不同,不再一一罗列制作表格的过程,而是先列出一些相关的知识链接,然后通过几个任务完成“求职简历”的制作,在每个任务中,都会有任务描述和任务实施的过程。这样,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就掌握了表格的基本操作,同时,做出的简历也有实用性,能为他们今后的求职提供一些帮助。除了教师的讲授,学生的上机实践外,为了能让学生随时能了解操作的过程,在教材中加入二维码,学生通过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可以实时观看具体的步骤。

2.2网络平台

网络平台包括学校的校园网和外网两个部分。在校园网上,挂上课程的电子教案、课件、授课视频和试题库,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除了听教师讲授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掌握学习的进度,学会具体的操作,以及通过大量的练习学会如何去应用。此外,在校园网上可以放一些网上反映比较好的相关操作视频,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去思考,做到“翻转课堂”。外网上现在有很多非常好的平台比如“MOOC联盟”,鼓励学生在这些平台上去学习,去交流,促进学生进一步拓展知识的体系结构,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3微信平台

充分利用学生喜欢玩手机的特点,开发针对本学院学生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微信平台。在微信平台中有通知公告、视频和音频,通知公告中除了发一些消息外,还可以转发教务处的一些相关信息,比如考试时间、考场安排等,以便学生及时了解。视频中放入课程中难点部分的操作以及操作技巧,学生可以随时利用“碎片”时间去学习,去应用。音频是微信平台的特色部分,因为现在的学生除了看手机,其他有很大一部分时间都在“听”手机。基于这个原因,在大学计算机课程的理论知识中加入一些新的内容,如5G网络的发展,网络安全中“黑客”、“红客”、“白帽”等知识做成音频,放入微信平台,学生可以在吃饭、走路的时候去听这些知识,从而达到拓展学生知识的目的。

2.4机试

对待考试,学生的现状是想让教师划重点,凑及格。而对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这类操作性较强的课程,让学生去笔试也是“纸上谈兵”。如何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急需解决的问题。采用机试,学生明白,如果不动手,不应用,无论怎样都过不了考试这一关。当然平时,基于题库中有大量题目的情况下,可以将题库开放,学生可以利用他们的任何时间去练习,最终做到熟能生巧。机试的目的不是要考倒学生,而是要通过机试,去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去学习,然后熟练地掌握相关操作。

2.5学生作业

在提供给学生一些平台之后,就要放手让学生去提交作业[4]。比如讲过WORD后,让学生做个小报,给论文排版,特别是论文排版,和学生密切相关。有了前面大量的操作积累,学生在做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除了向教师请教之外,自己也会尝试去解决,同时也会将自己的专业特色知识加入其中,真正做到了“会思考”。那么以后当他遇到不同行业需求的排版时,就会得心应手地去解决。

3采用“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势及效果

“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就是要全方位打造一个学习的环境,运用可以利用的所有手段将学生“环绕”起来。在这个环境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们会不断地练习,不断地积累经验,经常互相讨论操作的小技巧,做出的作品有时比教师做的还要出色,真正达到了我们的教学目的。教师将这些优秀的作品也放到平台上,让其它的学生可以去鉴赏、去模仿、去超越,从而达到一个良性的循环。利用网络平台、移动平台,增强了学生和教师的交互。现在大多数学生不愿意直接和教师进行沟通,但在平台上,他们可以将自己的问题发表出来,以得到教师的帮助。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问题掌握大多数学生哪部分内容还需进一步地讲解。同时学生的一些新的思想也能促进教师自我的不断提升。在采用“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之后,学生考试的及格率大大提高。其中80分以上的人数也多了起来,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学生自我学习、自我运用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在平台上,他们可以将自己的问题发表出来,以得到教师的帮助。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问题掌握大多数学生哪部分内容还需进一步地讲解。同时学生的一些新的思想也能促进教师自我的不断提升。在采用“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之后,学生考试的及格率大大提高。其中80分以上的人数也多了起来,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学生自我学习、自我运用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4结束语

“立体化”的实践教学将学生全方位地“包围”在其中,无论从哪一方面,都能不断地去督促学生学习,到最后学生能够自主去学习、去思考、去应用,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且通过学生和教师的互动,对彼此都是一个不断提升学习的过程。当然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还需进一步推进,愿与同行商榷。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王移芝,鲁凌云,周围.以计算思维为航标拓展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新思路[J].中国大学教学,2012.6:39-41

[2]黄同成,江世明,牛莉等.论信息学科平台课程群立体可视化教育资源体系的构建[J].计算机教育,2010.22:26-29

第4篇:大学理化课范文

关键词:社会文化理论;大学英语;“类母语”;课堂环境

一、引言

大学英语的学习目标应该与英语语言文化的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对此国内诸多外语教育研究者看法颇为一致。如束定芳等(1998)认为扎实的语言基础,较强的语言运用技能和较高的文化素养将最终体现在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上。这种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涉及学习者本身的语言知识、认知能力、文化知识、文体知识、其他知识和情感因素。文秋芳(2002)认为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要求学习者在多元文化环境中,不仅能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同时要做“言之有物”和“言之有理”。夏纪梅(2002)认为这种能力的本质是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语言的创造与再创造的活动能力。可见语言习得离不开社会文化这个载体。文秋芳(2010)提出要相信人与社会,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融为一体的。那么,人与其所处社会环境之间是怎样融为一体的呢?

二、基于社会文化理论的二语习得理论

维果茨基用社会文化理论辩证地解释了学习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与其思维过程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人由生物决定的心理系统包括记忆、注意等,一旦遇到文化物品、活动就被重新组织成了一个新的、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系统。这个心理系统是生物因素与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生物因素提供必要的功能,文化因素则使得人类有能力从外部有意识地协调这些功能。因此,外在社会影响并改变人的思维过程,思维过程反过来影响并改变外在社会环境,二者是辩证地结合在一起的。对语言学习而言,社会环境不仅是学习者语言输入的来源,而且是学习者认知能力发展的来源。同时,语言作为人类认知能力发展不可缺少的工具,语言能力的发展与认知能力的发展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人的语言、认知和社会发展都是社会文化构建的,所以学习与发展不仅是认知过程,更是社会过程。与认知理论指导下的语言习得观念不同,社会文化理论认为语言能力的来源既不是语言习得装置,又不是其他机制,而是来源于真实社会环境中语言的使用。由于社会环境具有很强的区域性,语言能力应当反映某一特定社会环境的特征,所以它没有置于学习者的大脑中,而是置于多维的社会环境及学习者接触到的各种话语实践中。并且社会文化理论认为语言不应被视为抽象的形态、句法规则和结构,而应被看成各种社会环境下的话语(speech)。对于二语习得者而言,他们需要体验、吸收、输出目标语社会文化中的新话语。其中,新话语的输出需要在类似母语环境的真实生活中发生,发生在与他人交往与互动中。维果茨基认为与他人交流使得学习者能够获得无论是环境或内在语言机制都不能单独提供的语言知识。然而,学习者并不是一开始就能独立完成交流的,为此他提出了“搭建脚手架”和“最近发展区”这两个概念。交流过程中学习者需要他人协助或自我协助作为脚手架促进“最近发展区”的产生。学习者首先在与他人交互中接触并展现新的语言形式与功能,随后将这些形式与功能内化,使自己能独立使用语言完成交互任务。由于语言能力置于学习者接触的话语实践中,因此习得发生在交互过程中,而不是交互的结果。交互中他人协助或自我协助发挥脚手架作用,帮助学习者完成自己所不能独立完成的任务,即实现一个“最近发展区”的目标,向下一个“最近发展区”前进。就交互形式而言,口头交互是基本手段,以对话式交互最为常见。

三、“类母语”课堂教学环境的构建

1.对二语教师的要求

如何基于社会文化理论构建“类母语”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环境呢?与教师而言,首先要对课堂环境有一个全新的认识。长期以来教师、教材、知识点一直被认为是课堂的三大要素。授课模式基本是教师按照教材上的知识点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但当我们从社会文化理论视角看待二语习得时,则需要把课堂看成一个社会文化环境,并在这个环境下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到目标语言文化里;另外,课堂要尽可能反映外在社会文化的现实,我们不能创造一个与外在真实世界不一致的人造环境;第三,在课堂上教师要尽量为每个学生创造属于个人的最近发展区,然后通过对话式交互帮助学生实现各种体裁话语的输出。其次,教师对课堂上的交互要有新的认识。在讲座、教师提问等一些形式的交互中,参与者的权力是不对等的,而Vanlier认为保证对话中参与者权利对等很重要,即每个参与者拥有平等的权利和责任,决定谈什么,谈多久,和谁谈,以及什么时候结束谈话。因此,保证每个学生在对话交互中拥有平等的权利和责任是教师需要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其二,交互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协作式对话、知识构建型对话等。日常对话通常具有区域性、未计划性和后果不确定性等特征。因为这些特征,VanLier(1996)指出课堂上的对话交互不能局限于和教师之间的协作型对话,还应包括和实际发展水平相当的学习者之间的交互,并且能力相当的学习者之间的交互更为有效。其三,教师要避免对交互结果进行刻意的引导,接纳并鼓励对同一问题的多种理解。另外,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帮助他们学习。最近发展区不仅指社会支持,还是关于意义的社会协商的场地。因此,最近发展区是认知发生变化的地方。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可以表达相互理解的场所。既然有着不同目标、资源的人互动时,认知会发生变化,那么二语教师就可以大胆地创造各种互动的可能,理解的不同正好为新知识的构建提供机会。二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创造互动活动让学生实践,学生的母语背景和二语能力都不尽相同,正是这种差异让学生获得对同一现实的不同理解,而这才是社会的真实状况。最后,教师要尽可能地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全面记录,定期分析记录内容,然后再反馈给学生,协助学生寻找个性化的语言能力发展独特性。

2.对学生的要求

对于语言习得主体学生来说,课堂是他们对二语社会性使用的主要场所。他们要利用好各种形式的协助实现话语的输出。首先,教师的教学话语属于他人协助中的专家协助。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话语不仅是可理解性输入,本质上更是他们进行协助的社会表现,在师生交互中构建,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为了使学生有机会亲身体验语言在课堂之外的使用方式,将语言学习在一定程度上社会化,教师需要减少独白式话语的使用,利用交互式话语创造丰富多样的、类似真实生活的语用环境。其次,学生之间的协助属于他人协助中的同伴协助,起到互为脚手架的作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有助于培养表达的流利性。另外,还有与他人协助相对应的自我协助,语言学习中自我协助与他人协助同样重要。学生通过心理排练等自我语言协助新的语言形式从心理间向心理内层面转化,从而掌握新的语言形式。除了利用好各种形式的协助外,学生的另一项任务是自我记录,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详细记录并配以相关音频视频录制材料,然后结合教师记录,探寻自己的语言发展特性。

四、结语

教师和学生首先要充分认识文化在语言习得中的重要作用,然后尽可能地在课堂上创造类似母语交流的真实情景。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帮助他们逐步成为目标语言文化的积极参与者。

参考文献:

[1]MarysiaJohnson.APhilosophyof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NewHaven&London:YaleUniversityPress,2004.

[2]VanLier,L.InteractioninLanguageCurriculum:Awareness,Autonomy,andAuthenticity[M].Harlow:Long-manPress,1996.

第5篇:大学理化课范文

1大数据背景

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在商业、经济及其他领域中基于数据和分析去发现问题并做出科学、客观的决策越来越重要[1]。大数据从各领域的专业角度来看,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大数据体现在数据的量、类型及产生速度上,不仅数据海量,还包含着各种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二是在数据处理流程中,利用常规的统计软件已经无法对当今的数据进行及时有效的存储、分析及运用[2]。在数据的搜集上,相对于传统的普查及抽样等调查取得一手数据和通过非调查手段获得的二手数据,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数据搜集方式变为在线互联网数据库获取的二手数据;在数据分析上,统计学方法采取的是对样本数据的有目的的建模,而大数据分析技术则是通过云计算平台,对大数据进行挖掘[2]。此外,大数据分析技术将帮助企业用户在合理时间内获取、管理、处理以及整理海量数据,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积极的帮助,而数据分析作为一门前沿技术,广泛应用于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战略新兴产业[3]。有实践经验的数据分析人才已经成了各企业争夺的热门,而与此发展趋势不相协调的则是高校相关专业毕业生在大数据方向上基础薄弱,真正掌握大数据管理、分析和产品研发等相关技术的人才极度匮乏[2]。为了推动我国大数据的发展,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分析人才需求,我校特面向统计学专业学生开设大数据分析与处理课程。

2课程规划与设计

2.1培养对象和目标

对于统计学专业学生来说,要想成为一个兼具统计学专业知识和大数据分析技能的合格人才,需要具备以下基础:一是完整的数学和统计学知识体系,以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理解处理数据时采用的相关模型;二是具备搜集数据的能力,包括传统的抽样调查和从互联网上抓取数据;三是具有计算编程的能力,以实现Hadoop、Hive等计算工具在大规模多源异构数据上的处理[4],特别地,应该掌握最兼容的脚本语言Python。通过大数据分析与处理课程的学习,使统计学专业学生不仅能利用Python进行科学计算、可视化绘图、数据预处理,还能利用聚类、回归、分类等算法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与建模,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相结合,为将来从事数据分析和挖掘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2.2课程规划思路

本课程的规划主要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结合统计学专业学生的基础,考虑其对课程的接受程度,选择和安排合适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深入浅出地讲解理论知识,特别地,要避免课堂上枯燥乏味的数学论证,同时需结合实例交叉进行,以激发学生学习与探索的兴趣。二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合理分配理论学时与实验学时。配合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实例,安排学生进行上机实验,利用Python实现相关实例的操作与验证。三是补充练习与案例讨论部分,并在课程结束时安排课程设计环节。除了教材内的案例,适当补充当前生活中出现的具有代表性新案例,与时俱进;也可将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新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以强化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2.3课程教学内容安排

本课程拟采用黄红梅和张良均编写的教材《Python数据分析与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将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分析能力,因此,在总共40学时的课程学习中,安排理论课时16课时,实验课时24课时。在理论学习中,通过任务引入概念、原理和方法;在实验上机练习中,充分地利用现有的硬件资源和网络资源,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指导学生使用NumPy进行科学计算,利用matplotlib进行基础图形绘制以实现数据可视化,使用pandas进行统计分析和数据预处理,使用sklearn进行建模,同时结合三个典型的综合案例,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将知识活学活用[3]。课程学时分配如表1所示,具体的理论教学内容如表2所示。

2.4教学效果评价与考核方式

对统计学专业学生来说,大数据分析与处理这门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教学效果体现在学生平时上机实验与课程设计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该课程的考核方式设置为考查,学生的成绩由平时实验作业、课堂出勤以及课程设计三部分构成,占比为4:2:4。

3结论

本文对面向统计学专业学生开设的大数据分析与处理课程进行教学规划与设计,结合学生的学情与基础,在有限的课时内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内容与实验教学内容,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既能理解大数据分析与处理的原理与方法,又能掌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良均.Python与数据挖掘实战[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2]张海波,黄世祥.统计学专业学生大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方式选择[J].统计与决策,2014(24):66-68.

[3]黄红梅,张良均.Python数据分析与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