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改革自我总结范文

改革自我总结精选(九篇)

改革自我总结

第1篇:改革自我总结范文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30年的时间里,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十分重视总结历史经验。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从十个方面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第一,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第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量力而行,积极奋斗,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第三,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必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有利于生产的发展。第四,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既要反对把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观点,又要反对认为阶级斗争已经熄灭的观点。第五,逐步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任务之一。第六,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第七,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这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具有重大意义。第八,在战争危险依然存在的国际条件下,必须加强现代化的国防建设。第九,在对外关系上,必须继续坚持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第十,根据“”的教训和党的现状,必须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具有健全的民主集中制的党。

*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用“三个不动摇”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近14年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十四大在回顾14年来的伟大实践基础上指出,“十四年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党的基本路线”。(《文选》,第1卷,222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必须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

*8年12月,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用“十一个必须”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主要历史经验:必须坚持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必须全面、正确、积极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必须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建立和完善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必须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必须维护和保持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必须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长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必须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改革和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必须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用“十个坚持”总结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4年9月,十六届四中全会用“六个必须坚持”总结了55年来党执政的主要经验。第一,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第二,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第三,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第四,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第五,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第六,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6年6月,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用“五个必须”高度概括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宝贵经验。这个重要讲话指出,党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保证党始终与时展同步伐;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必须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保证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必须使党的建设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进行,保证党始终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证党始终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7年10月,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用“十个结合”总结了改革开放29年来的基本经验。报告指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取得了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

二、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总结经验

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历史经验的历次总结,可以得出许多重要的启示。从这几次经验总结的历史背景来看,我们党总是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强调及时总结历史经验的重要性。这几次经验总结,都遵循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逻辑与历史相一致原则。从这几次经验总结之间的联系来看,它们都是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主题展开的。从这几次经验总结之间的区别来看,又是各有侧重的,既有对党的全部历史的经验总结,也有对党在某一历史阶段的经验总结;既有对党的基本经验的总结,也有对党执政主要经验的总结;既有旨在评判历史、克服错误倾向的经验总结,也有面对现实、应对将来的经验总结。

从党总结历史经验的成功做法中,我们可以归纳出用马克思主义方法总结历史经验的几点基本要求。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总结经验的过程,实质上是人们对以往的实践和历史进行重新认识的过程,这种认识一定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按照事物本来的是非曲直进行分析和总结,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改革开放事业是群众自己的事业,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实践的主体,也是创造改革开放新经验的主体。总结群众的实践经验,既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既要总结正面的经验,也要总结反面的经验。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正面的经验和反面的经验都很重要。对于反面的经验,无产阶级政党往往给予特别的关注。恩格斯就曾说过:“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的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432页)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总结经验,就是要在吸取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学习和运用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避免重犯历史上犯过的错误,从而有利于今后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科学运用经验开辟未来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战胜可以预料的和难以预料的种种困难和风险,正确的途径就是充分运用已有的经验,并在新的实践中继续探索,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第2篇:改革自我总结范文

根据分局党委统一安排部署,开展党史教育学习,本人紧紧围绕学习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历史,深刻领会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实践证明,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改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改革开放条件下进行,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种色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顺利推进改革开放的根本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绕改革开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特别是关于认真总结改革开放成功经验的重要论述,对于确保改革不停、开放不止步、把新时代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早在2012年12月31日,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调,必须认真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并提出5点意见:第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第二,改革开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坚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第三,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第四,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必须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第五,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2018年4月13日,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时,总结了“五个充分证明”,其中就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是改革的主体等。2018年10月,在广东考察时指出,我们不要忘改革开放初心,认真总结改革开放40年成功经验,提升改革开放质量和水平。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并强调,总结好改革开放和启示,不仅是对40年艰辛探索和实践的最好庆祝,而且能为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强大动力。就学习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深刻领会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实现中华民族从落后时代到大踏步赶上时代的历史性跨越,谈以下几点体会。

坚持正确方向和道路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改革开放在方向和道路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我们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这个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辑的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我们的方向就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张。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改革开放是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推进的,各种思想观念和利益诉求相互激荡,在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原则性问题上,我们必须具有强大的战略定力和政治定,关键时候、重要场合要敢于亮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首创精神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重人民首创精神,不仅是过去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也是新时代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基本遵循。

为中国人民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质。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我们党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着眼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突出间,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是改革开放的根本动力和力量源泉。指出:“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改革开放中每

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领域和环节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实践。

坚持党的领导

第3篇:改革自我总结范文

第一阶段:政治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阶段。时间是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即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

大家知道,我国原有的政治体制,大体说来,是脱胎于革命战争年代,初建于新中国诞生之际,形成于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又在大规模的阶级斗争和群众运动中不断得到强化。这样一种政治体制,不能不是一种党政不分、权责不明、过分集权的体制。到“文革”期间,在党的“一元化”领导的口号下,更是把这种体制推向极端,使其弊端充分暴露,以至于酿成对国家的空前浩劫和巨大灾难。“文革”结束后,痛定思痛,中国共产党在指出经济体制改革任务的同时,也开始思考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1980年8月18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所作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就是思考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结晶。这篇讲话是这一时期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我们党在80年代初期有关政治体制改革总体思路的一个集中体现。这篇讲话经过政治局讨论通过,发至全党,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纲领性文献。时至今日,仍然是指导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总的指导思想。这篇讲话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特别是作为其关键领域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作了系统深入而又精辟明确的论述。其着眼点主要是如何从制度上防止“文化大革命”这类历史悲剧重演,从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问题。这篇讲话敏锐而又深刻地分析了我国政治体制的主要弊端、产生根源、问题的实质以及改革的基本原则和方式方法。改革的锋芒所向,直指原有政治体制的“总病根”——“权力过分集中”,特别是“领导者个人高度集权”。从而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指明了原则和方向。

1982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二大,主要是提出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的纲领,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思路,提出了系统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对于政治体制改革还未来得及作全面的设计和规划,只是提出了继续改革和完善政治体制的任务。

第二阶段:政治体制改革的全面部署阶段。时间是80年代中后期。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从此,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遇到了政治体制的阻碍,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不相适应的问题突出出来。邓小平敏锐地感觉到了这个问题。从1985年下半年到1987年上半年间,他多次指出,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76页必须把政治体制改革提到议事日程,并强调指出应该把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改革向前推进的一个标志”。《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60页他指出:“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64页邓小平一方面强调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另一方面又明确提出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具体化,要进行总体设计,要有一个蓝图。他指出:“一九八O年就提出政治体制改革,但没有具体化,现在应该提到日程上来”。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60页“改革总要有一个期限,不能太迟,明年党的代表大会要有一个蓝图。”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77—178页1986年9月,中共中央成立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开始了总体方案的酝酿和设计。1987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七中全会原则同意了《政治体制改革总体设想》,决定将这一设想的基本内容写入十三大报告中。随后召开的中共十三大对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中共十三大报告认为,我国原有政治体制,存在着一些重大缺陷,主要是权力过分集中,官僚主义严重,封建主义影响远未肃清。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兴利除弊,清除官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该报告把政治体制改革的近期目标概括为“建立有利于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领导体制。”依据这一思路,提出了近期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实行党政分开;进一步下放权力;改革政府工作机构;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若干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政治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以中共十三大召开为标志,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开始启动。这一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涉及到许多方面,许多领域,但改革的核心,还是直指我国政治体制的“总病根”,即权力过分集中,特别是领导者个人高度集权问题。

第三阶段:总结经验调整思路阶段。时间是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

中共十三大之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不久,国际国内发生了震惊世界的重大事件,就是苏联东欧剧变与国内的“六四”风波。如此严重的事件,对于我国的改革,尤其是政治体制改革,不能不产生重大影响和冲击。面对这样重大的事件和国内外的复杂局面,如何正确总结经验教训,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这对我们来说既是个难度极大的课题,也是一场极为严峻的考验。

邓小平以非凡的战略眼光和政治胆识,以彻底唯物主义者无所畏惧的大无畏气概,顶住了难以想象的压力和干扰,特别是来自“左”的方面的压力和干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三步走”发展战略不动摇。他强调,十三大报告一个字也不能改,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基本方针、基本政策。同时,又反复提醒全党,中国改革已经进行了10年,是总结经验的时候了。要认真总结经验。对的坚持,不足的加点劲,错的赶快改。正是因为有邓小平掌舵,在这样重大的事变面前,在来自各方面的重重压力下,中国改革开放的航程才没有改变。但在具体思路和作法上有所调整和改变。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大致是这样一种状况:第一,从基本思路上看,原来政治体制改革是作为一项相对独立的任务提出和部署的,其必要性和紧迫性强调得比较多,政治体制改革的地位和份量比较突出,但后来调整为“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政治体制改革的地位和份量不那么突出了,有时只提民主法制建设,甚至干脆连政治体制改革也不提了。第二,政治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原来着重解决权力过分集中,特别是领导者个人高度集权,强调党政分开,下放权力,改革干部制度等,后来变成了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立和健全民主的科学的决策机制,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等。第三,与此相适应,在实践中,政治体制改革有所放缓,从而在整体上,使政治体制改革明显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有的学者曾这样论述这一时期的政治体制改革:从8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由“攻坚战”转入“战”。这种调整和变化意味着什么呢﹖这就意味着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和主要内容发生了转移。具体说,就是从着重解决原有体制的“总病根”——权力过分集中的“攻坚战”,转移到完善那些本来就比较好的原有体制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等上来了。这些方面的制度,从总体上说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只是有些不完善之处,需要在改革过程中进一步加以完善。而作为原有政治体制“总病根”的权力过分集中,特别是领导者个人高度集权的体制,则是与社会主义制度的本性不相容的,也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容的,必须加以变革,而且是“革命性的变革”。邓小平反复强调改革也是革命,其意义就在这里。

客观地说,当时国内外政治形势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对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路和内容作一些调整,是必要的,甚至可以说是明智的。当时面临的紧迫问题,是继续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因国内外突发事件的发生致使改革开放发生逆转。邓小平南巡谈话的真正意义就在这里。但是,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这是迫于形势剧变不得不做的暂时调整,只能限于“一定时期”而不能把这种调整长久化。

有人在总结苏联东欧剧变的原因和教训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似乎是改革,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造成的,至少政治体制改革是原因之一。这恐怕是因果颠倒。其实,任何历史事变都是多种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是社会矛盾长期积累而得不到缓和的结果。如果一定要从错综复杂的漫长因果链条上找因果关系的话,那就只能是:苏联垮台的主要原因,是出于苏联的领导集团无视时代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无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长期坚持僵化的旧体制包括政治体制,致使长期积累的众多社会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总爆发的结果。 转贴于

历史经验证明,适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并非必然带来社会不稳定,相反,它是保持社会稳定的根本途径。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不从体制上清除不稳定因素,社会安定只能是暂时的、表面的,迟早会因为诸多社会矛盾的积累而出现不稳定和社会动荡。只有及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建立起灵活有效的社会控制体系,使社会矛盾及时解决,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如果不从根本上触动权力过分集中这个政治体制的“总病根”,势必严重影响一系列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根本解决,最终影响社会稳定。

第四阶段: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时期。时间是从90年代中后期至今。

在1992年10月的中共十四大上,根据邓小平南巡谈话的精神,中国共产党首次郑重提出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此后,在改革实践中大力推进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标志着我国的改革进入了一个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内容的制度创新阶段。中华大地掀起新一轮改革潮。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和目标,中共十四大报告是这样讲的:“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内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大体上是按照调整后的思路讲的。这一时期的政治体制改革在实践中也有不少新进展,例如促进政企分开,继续精简机构,加强法制建设,推进基层民主等。但是,从总体上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并进入攻坚阶段和体制创新阶段,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的问题日益突出出来。此时,国内学术界不时有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的呼吁,国际上也有中国是经济改革先行,政治改革滞后之说。

1996年3月末,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内参《中央党校简报理论与政策研究专刊第11期》刊载了笔者撰写的《当前党政干部关注的几个深层次思想理论问题》一文,引起了中央注意。江泽民同志作了重要批示,并主持召开了中央意识形态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研究相关问题的座谈会。由此可见当时党中央对党政干部关注的深层次思想理论问题,包括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的关注。

1997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五大,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把政治体制改革再次提到重要位置,专门写了一部分:“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政治体制改革作了新的论述和部署。其突出特点是:

第一,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路更加清晰,目的更加明确,即政治体制改革要与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在有关政治体制改革的这一部分中,江泽民开宗明义地讲道:“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越世纪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二,在我党的历史上第一次确立“法治”概念,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和任务。这在政治体制改革总体思想上是一个重大突破性进展。这一突破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对政治体制改革在较长一个时期处于“战”状况的突破。因为要致力于实现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目标,就意味着必须改变“人治”状态,这就必然要触动传统政治体制的“总病根”——权力过分集中于领导者个人的体制,否则,依法治国就是一句空话。二是把改变权力过分集中特别是个人高度集权的现象,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思路,提升到现代法治的高度,致力于建设法治国家,这就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了,也与现代民主政治相一致了。这就为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政治体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制度保证。三是反映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制经济,它内在地要求法治国家的建立。没有法制的市场经济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因此,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新思路,对于中国的政治发展的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

第三,规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即:健全民主制度;加强法制建设;推进机构改革;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中共十五大以后,政治体制改革主要是在政府机构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其他方面的改革还有待于进一步推进。

1998年12月18日,江泽民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党总结历史和现实经验作出的重要决策。”“政治体制改革要同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文化发展相适应,有步骤有秩序地向前推进。经过二十年的实践和摸索,我们确定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并积累了重要的经验”。

2000年1月20日,江泽民在向政治局通报政治局常委“三讲”情况时,特别突出地概括了一下10年来即1989—2000年我国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果。主要讲了七个方面:

一是改进了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以党代政、党政不分的现象得到了很大改变,党的领导得到了加强与改善;

二是进一步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选举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三是进一步完善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四是进一步加强了城乡基层民主建设,在农村广泛推行了村民自治;

五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在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已经做到了有法可依;

六是各级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党政机关精简机构工作已在进行之中,实施了公务员制度;

七是干部制度改革取得了新成绩,对干部选拔开展了民主推荐,公开考试,择优录用,引进了竞争机制。

2000年秋召开的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要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要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这里,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增加了两项:一是推进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二是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讲话中,又强调了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他指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断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打开更广阔的通途。并具体讲到要充分发挥党内民主,通过发展党内民主,积极推进人民民主发展。强调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2002年5月31日,江泽民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在谈到发展民主政治和政治体制改革时,江泽民指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优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要着重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在2002年11月8日召开的中共十六大上,江泽民在报告中对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建设进一步作了论述,其主要论点是:

1.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含义及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江泽民指出,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关于政治体制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点。江泽民认为,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在实践中把这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3.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江泽民强调,一是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经验;二是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三是要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江泽民特别提出了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在党的文献中还是第一次,这将为推进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其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如果能够认真研究人类政治文明成果,并大胆地加以借鉴,很可能成为深化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突破口。

第4篇:改革自我总结范文

“总体方案的主要内容可以用‘6+6+8’概括,‘6’是6大理念,再加一个‘6’是6个原则,‘8’就是8个支柱,即8个制度。”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接受《财经国家周刊》专访时表示。

6大理念是指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空间均衡的理念;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

6个原则是指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坚持正确方向;坚持自然资源资产的公有性质;坚持城乡环境治理体系统一;坚持激励和约束并举;坚持主动作为和国际合作相结合;坚持鼓励试点先行和整体协调推进相结合。

8个制度是指要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用途管制为主要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全国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空间规划体系;覆盖全面、科学规范、管理严格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自然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导向,监管统一、执法严明、多方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更多运用经济杠杆进行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市场体系;充分反映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总书记强调提高方案质量

《财经国家周刊》:这次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为什么是由中财办牵头制订,这有什么不同?

杨伟民: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下设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组长是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副组长是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和环保部前任部长周生贤,由于周生贤部长已于年初调任全国政协,现在正在办手续,由环保部现任部长陈吉宁接任副组长。为什么由我们牵头做这件事?本来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协调、督促、检查,但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提高改革方案的质量,这是一个非常高的要求,也意味着,有些改革方案的质量确实需要进一步提高。

怎样提高改革方案的质量?这次制订方案由中财办牵头,会同中央和国务院相关12个部门组成一个起草组,经过激烈讨论、辩论,最终形成共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组织架构必定是总体性的框架,需要各个部门共同参与,不像单项改革。

这次改革有10个方面的问题整合,可能要触及某些部门的利益和奶酪。让这些部门自己给自己动手术,刀很难下去,切下去以后恐怕也不一定能切到位。中财办作为专项小组牵头单位,可以协调各个部门之间不同的意见,最后达成共识。该切就要切,该整就要整,如果不切、不整合,就不叫改革,叫维持现状。另外,现在很多方面,比如污水防治,好几个部门管,让谁牵头都不好办。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我们组成了跨部门小组共同做,有利于提高改革方案的质量。

《财经国家周刊》:请介绍一下总体方案出台的背景?

杨伟民:当前,社会各方面,特别是国际社会,十分关心中国的经济增长问题和经济转型问题。我们觉得,增长速度换挡是中国经济向一个更高形态发展必然要经历的阵痛,也是必须要承受的压力。经济要保持稳定增长,发展方式就必须转变,结构必须调整和优化。

但是向哪里转,向哪里调,有很多方向,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向是转向绿色低碳。可以想像,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作为十万亿美元规模这样一个经济体,转向绿色低碳,前景十分广阔,空间十分巨大。我们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充满信心,其中一个信心就在这里。

这次推出“1+6”改革组合拳,也是落实去年中美两国元首关于应对气候变化达成共识的重要战略性举措,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来保障我们能够积极主动履行承诺,做好节能减排,特别是减少碳排放相关的工作。

经济如何转型,对这方面有明确要求: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必须依靠法治。总书记还说,要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着力破解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方向非常明确。基于这样的大背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2015年年初对改革的总体部署,在中央改革办指导下,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和中组部、环保部、审计署、国家统计局等部门共同努力,推出了这个“1+6”生态文明改革方面组合拳。

填补体制机制空白

《财经国家周刊》:这次出台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有哪些特点和亮点?

杨伟民:总的来讲,理念先行、顶层设计、填补空白、整合统一这十六个字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鲜明特点,是中财办在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讲话精神基础之上,概括出来的思想方法。

首先是理念先行。思想上的雾霾不除,体制机制当中的雾霾很难消除,最后空气当中的雾霾也很难根除。体制是人设计出来的,改革方案都是人制订出来的,人的思想观念决定着体制设计的好坏,最后决定着减排减霾这样一些行动的成效。

第5篇:改革自我总结范文

一、当前的危机与改革

对于当前的危机,理论界有很多看法,但大家有个共同的认识,都认为这次金融危机实际上是三个因素的叠加:一是世界经济达到了一个高峰,并向低谷跌下来的自然周期;二是中国过度的积累,美国过度、超前的消费,这个结构很难持续下去;三是美元为中心的世界金融体系出了问题,这三个问题叠加,总爆发了。

这次危机对中国冲击很大。我们这个国家的外贸依存度在大国里是绝无仅有的。经济增长主要靠制造业出口拉动。所以中国根本的问题是增长模式的问题,增长模式的问题又跟体制和结构问题连在一起,最终还是要通过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来克服危机。

“危机催生改革”,这句话很有道理。但危机能否催生改革还要看危机程度有多深,范围有多广。中国人往往喜欢扛过去,比如今年危机来了,就大幅度增加投入。但中国的消费问题是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消费呈两极分化,农民和低收入工薪阶层的消费没有提升起来,这个问题就很难解决。所以,目前从上到下都有呼唤改革的要求。在深化改革中寻找出路总是明智之举。

二、关于对改革的认识问题

在什么样的语境下表达,说话的范式和概念要有定义,不然就会扯不清楚。

目前对改革多有非议,比如,如何看待30年改革开放?主流的意见认为成就是第一位的,问题缺点是第二位的;也有人认为维权已经替代改革;还有人认为,改革走到今天已经失去当年的意义了,改革就是分赃,是打着改革的旗号搞内部人利益分配。

如果说,人们对改革的事实有不同的看法,那么,对改革的概念就更有歧义了。我们在使用同一概念时,可能讲的是不一样的东西。有人讲的是事实,有人讲的是理论;有人讲的是实然,有人讲的是应然。如果讲事实(实然),我们的社会在这30年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年代号称是全面无产阶级的年代,那个无产阶级全面是把中国古代的皇权专制和现代的极权手段结合起来无所不包的全面领域的。但是30年来的变化对年轻人来说或许感觉不那么深刻,觉得今天的现实离自由、民主、法治的理想社会差得太远。这有一个视角问题,就好像一瓶水,从上往下看只有一点点,但从下往上看又觉得有很多。所以不同角度决定了人们对问题的看法和结论的不同。但不管怎么看,事实上,改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那么,如何从概念上把握事实上的改革呢?在我看来,转轨、转型、改革等概念虽来自不同的学科,但大致是“同义”的,指的都是变革,即社会变革。

我把社会变革分成三种形态,第一类叫自发演变。它是个慢动作的过程,时间长,反复博弈,成本比较高。最具典型的自发博弈演变的是英国。公元400年罗马人占领英国时就带进了罗马法,尔后日耳曼人在进入英国的时候,把日耳曼公社残留的议会制,也就是社员大会制和职业法官相对独立审判制度带入了英国,后来又有了运动,经过几百年的演变才有后来英国的光荣革命。那么中国有这种自发的演变吗?没有。中国是一个东方的专制社会,不断地重复着过去,秦砖汉瓦和明砖清瓦没有什么区别。在封闭的情况下,中国不可能演化出一个新型的社会。其实历史已经做出结论了,3000年的演化就是不断地轮回或打回原形。

第二类就是改革。所谓改革是指统治者或社会上层或主导者主动地进行渐进的、自上而下的变革运动。改革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但都失败了。有一句话叫改革者都没有好下场,这也衬托出改革的艰难。

第三类形态叫革命。革命是自下而上的激烈的社会变革运动,是突变。历史上能称得上革命的有这么几个国家,法国、美国和苏联。法国是最典型的革命。1789年巴士底狱起义,接下来雅各宾、热月、拿破仑称帝、七月王朝、普法战争,经过100年的折腾,法国进入共和状态。因为革命是一种剧烈的社会变革运动,当社会快速变革,社会的其他结构没有跟上,它就要来回曲折。马克思谈到两代波拿巴时诙谐地说,如果历史第一次是用悲剧开头的话第二次就用喜剧收场。他讲的虽是拿破仑和其侄儿波拿巴,但却道出了法国革命的百年悲喜剧。所以,革命往往很难解决社会矛盾和结构变化的“同步”问题。

最成功的革命应当是美国革命。美国与其说是一场革命还不如说是移植。最初的美国人大部分都是从英国去的,他们把英国的社会制度移植到北美新大陆。新大陆没有传统的包袱,所以他们很快就把英国的社会制度进行改造,甚至提升。也因此有了美国的《独立宣言》以及美国宪法和三权分立的制度等等。美国开国先贤能够用理想主义,搞出一个新的美利坚合众国,可以说是开辟了人类的一个新天地。

为什么说革命的概率如此之低?这可以用生物的本性来说明。法国前共产党人莫诺,诺贝尔生物奖得主,写了本书叫《偶然性与必然性》。他举例说,人类之所以存在完全是非常偶然的现象,30亿年前的细菌跟现在的细菌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因为细菌太完美了,它没有任何缺陷,所以不可能发生突变式的革命,就一代代的复制下去了。可能人类的祖先某个类似细菌的单细胞由于结构不太完美,产生了革命,才有了生物的进化或突变,才有了今天的人类。生物的本性是保守的。作为一种突变的革命是非常偶然的。从这个角度讲,人类社会的演变很少采取革命的方式。而中国数百次的农民起义实际上是“打倒皇帝自己再做皇帝的历史”,它只是改朝换代,绝不是新制度的诞生。

那么现在的中国可不可能发生革命?我认为不可能,但有可能出现社会动乱。这是第一个判断。

第二个判断,中国不具备自发演变的条件。1840年被打开国门以后,它就被卷进了全球化,它的所作所为不能自己。既然变革是开放带来的,那就肯定是动荡的、跳跃性的。鸦片战争160多年以来的中国,其间经历了太平天国起义、洋务运动、、清末、辛亥革命、民国初年的混战、的党治、共产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其后的阶级斗争等等。作为落后国家,人们总想跳跃发展,总想超前发展,所以不可能去自发演变。

第三个判断,中国是具备改革条件的,最切实可行的路径就是改革。我认为一个强大的统治者,也是改革的条件之一,处在那个位置上,国家的兴亡是他不得不考虑的;第二个条件是具有强烈需要变革的大众,极度想发财的百姓也是变革的一个条件;第三,知识精英的理想主义情怀也是改革的条件,虽然有人可能觉得知识精英权贵化了,但有些还是很理想主义的。然而,具备改革的条件不一定就会改革,还必须有催化改革的催化剂。比如,没有就没有改革,就是改革的催化剂。事实上,这个

催化剂随时可能发生,比如一定程度的危机可能催生改革,一定条件的恶化也能催生改革。我们国家只有改革才有未来。

三、关于改革战略问题、

我们应该进行改革战略的研究。以下是改革战略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改革不能再摸着石头过河。要有一个鲜明的战略方向,或者战略构架。当初“摸着石头过河”从哲学角度讲可以理解,因为改革也是试错。但是30年后的今天还这样讲就比较搞笑了。

(二)中国的社会变革100多年走过了一条曲折动荡的路。各种改革、改良、革命的药方都试过,从到三民主义再到共产主义的“穷过渡”都搞过,最后还是要回过头来搞经济。这是历史告诉我们的事实。改革从经济开始符合人的本性,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符合国家的外部变化,是各方利益博弈的结果,而不是由哪个人决定的。从经济改革走向社会改革再走向政治改革,这就是改革的逻辑。

(三)改革有这样几个阶段:第一是放开搞活,开放开发阶段;80年代拨乱反正,开始放开搞活,90年代的改革是大规模的放开搞活。这个阶段付出的代价非常大,比如环境污染、贪污腐化、道德沦丧、信用危机等等;第二是经济转型阶段,第三是社会转型阶段,第四是政治转型阶段。我们现在处于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交叉进行的阶段。改革的目标是经济市场化、社会多元化、政治民主化。

(四)改革的战略问题:一是全局性,二是长期性,三是前瞻性,四是进取性,五是务实性。社会主义也好,民主也好,市场经济也好,都是一砖一瓦扎扎实实添加起来的,是建设起来的,而不是用美丽的诗篇唱出来的。我们现在是诗人太多,工匠太少。

(五)我们正处于经济与社会转型时期。经济转型主要是转变经济发展的模式,社会转型就是将社会从国家分立出来。我们原来是党政军合一的,党国同构,政权和经济合一的社会。社会转型就是国家、政府从很多领域退出来,给社会让出空间。在这个阶段要做的事很多,归纳起来有三个层面。一是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主要是产权改革。改了30年,我们的产权制度还是不清晰。第二个是要建立现代金融市场体系。金融市场不健全最明显的就是我们这个股市基本上是政府调控股价。我们现在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最重要的是它的信用基础建设。货币是债权的凭证,其本质是可接受性,没有法治的基础制度,谁敢用人民币?同时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我们现在讲美元泛滥,杠杆无限拉长,要去杠杆化,但人家患的是富贵病,是吃得过饱了,我们是根本没吃饱过。所以,我们不要听到金融创新就害怕,我们的股票市场连一个对冲的工具都没有,比如,股指期指到现在都不能出来。可见经济领域的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二个层面是要加快社会领域的改革。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影响之所以这么大,就是因为我们过分发展制造业,我们生产的鞋一年可能到60亿双,世界市场的鞋大部分都由我们生产。而第三产业却发展得不多不深,特别是科教文卫领域的第三产业发展得非常慢,这也是事业单位改革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要走出危机,科教文卫的改革将会是新的增长点。中国有两个领域做不好可能遗害子孙后代,一个是环境污染,另一个是教育问题。当然,社会领域改革不止于此。

第三个层面是要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现阶段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不是而是为创造条件。实现民主要有四个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文化条件,政治力量。例如,印度基本还属于民主政治制度,尽管比较低级,也有很多缺陷。印度为什么能够实现民主?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国大党的自由民主传统。国大党秉承甘地传统,坚持了和平理念和民主自由理念。但是印度的经济条件与民主相悖,落后的经济导致印度形式上是全民民主,实质上是精英民主,是少数精英之间的选举游戏。而支撑印度的精英民主还有两个条件:一个是包括印度种姓制度的社会条件;一个是包括内省价值的文化条件。

新加坡无疑也是民主国家,只不过比较原始一点。新加坡为什么能够维持民主制度?第一,新加坡的总统制可能起了很大作用。新加坡的总统不完全是虚拟的国家元首,用李光耀先生的话说,总统是代表人民来看住钱袋子的。总统随时可以弹劾政府官员,包括总理。这个条件弥补了新闻不自由的缺陷。第二,李光耀的人民行动党具有理想主义。党员都是各界精英,党工大多数是义务的,拿工资的党工可能不超过100名,多数是志愿者。第三,新加坡实行高薪养廉制度。由此,高薪养廉,理想主义,党本身的精英运作,加上总统的制约,形成权力不被滥用的制约因素。

我解释这些是想说明,实行是要具备很多条件的,大家可以看看我们是否具备这些条件。如果不具备,又如何去争取,这不是唱高调可以解决的。

(六)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阶段性目标。要有渐进改革的理念,不能毕其功于一役。

第一,与经济领域相关的政治体制改革要加快进行,具体说就是要解决党政分开的问题。从广义看,政府不限于指行政,而是指国家机器,党组织是国家的决策机构,政府转型或转变职能,当然包括党组织的转型或职能转变。这一点不应回避。但是,政治体制改革要在中共领导下进行,这是不能逾越的。

第二,加快与社会领域相关的政治体制改革。政治领域本身的改革有两件事可以做:第一是基层民主自治的配套改革。这里指将乡镇直选制、公共财政和民事的独立审判制“三合一”的改革。政治体制改革要从基层做起,从村乡两级再到县,逐渐使民主选举制度、公共财政制度、独立审判制度有机地配合起来,这样改革才有希望。否则,我们的选举就难以避免假选、贿选或霸选。越南搞的基层选举比我们正规。原来社会主义国家搞的都是代议制,所以先要改法律允许直选。越南国会通过了一个特别法律,规定可以直选,进行试验。要从法律上给它一个说法,不能每次改革都破坏法治,这样改革也做不下去。我们要吸取越南的经验,在法治下进行改革,用法律规范基层民主制度。

第6篇:改革自我总结范文

通过学习加深了我对全会报告中的各项内容的理解,增强了我对执行社会主义的理论、道路、制度三个自信的自觉性,进而提高了我作为一名党员的先进性。学习中国共产党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与的重要讲话相结合,深刻领会精神实质,与解决当前工作和思想中存在的问题相结合,树立统一战线政治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使统一战线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方向体会我们党是民主的党,是先进的党。近日我对全会报告进行了认真地学习,学习后对报告丰富的内涵、重大的意义和精神实质有了较深的理解。这次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的召开是我们党坚持以毛泽东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新形势下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大旗的重要宣示和重要体现,是全面深入改革的又一次总部署,总动员,必定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我一定要把这次全会精神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以推动我校优美环境、提高教学效率、调整多媒体教学功能、促进我校有好又快发展、达到引领科学化的管理道路,把我的教学工作达到更高的水平。

从学习中了解到这次全会的亮点很多,我感触最深刻的是,在这次会议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若干改革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将成为新形势下全面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十八大以来,从出台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力纠“四风”;从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重整党纪的承诺,到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的从严治党的组合拳;从“全面深化改革”六个字已成为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统领各项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成为凝聚最广大人民群众思想共识的关键。中央为了把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落实到各个领域,在当前全球深刻调整,国际竞争格局进入了新一轮大变革时期;在国内正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大业最关键时刻,时间之紧迫,利益格局调整之复杂,环境之多变,改革任务之艰巨,破解难题之多,堪称空前,世所罕见。在这改革开放的历史转折点,全会通过并公布了这部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毫无疑问将不仅是新中国成立64年和改革开放35年来“道路自信”“理论自信”的实践和创新的结果,更将是新时期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跃升至制度自信新境界的现实来源和指导纲领,具有全局的战略意义。我坚决执行这个党的方针政策和群众路线,将能成为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新的里程碑。

通过学习加深了我对全会报告中的各项内容的理解,增强了我对执行社会主义的理论、道路、制度三个自信的自觉性,进而提高了我作为一名党员的先进性。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必须长时间坚持,并提出了“四个坚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一切从实际动身,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战略已确定,改革任重道远。全面深化改革要卓有成效,必须牢牢掌控“四个坚持”不动摇。

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强调,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必须长时间坚持,并提出了“四个坚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正确改革方向、发展稳定关系。战略已确定,改革任重道远。加强全面深化改革要卓有成效,必须牢牢掌控“四个坚持”不动摇。

坚持党的领导。《决定》强调,“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线路,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点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 中国我党作为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并付出巨大牺牲确立的。坚持党的领导,才能锐意进取、开辟创新,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信念坚定、旗帜鲜明,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改革的动身点和落脚点。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握紧改革的“方向盘”,毛泽东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改革、推动改革,始终确保改革的正确方向。

坚持一切从实际动身。实际,是改革的源泉。结合实际,改革就会顺风顺水、卓有成效;脱离实际,改革就会停滞不前,乃至丢盔弃甲。因此,我们提倡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改革。要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努力冲破思想的条条框框、理念的藤藤蔓蔓。要联系实际与时俱进,在思想上、理论上与时代同进步,站在时代的前列,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要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根据客观现实,找出解决题目、推动改革的办法。要联系实际求真务实,在改革过程当中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多干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事情。要正确掌控国情,总结国内成功做法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更上层楼,努力寻觅繁华经济、推动发展的好办法。要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在鉴戒国外有益经验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改革创新,通过改革实现国富民强、长治久安。

第7篇:改革自我总结范文

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都对改革开放作了重要阐述,对指导改革开放发挥了重大作用。党的十七大对29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作了大跨度的回顾总结。党内外普遍认为,这一回顾总结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我们要联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联系我们各自的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着重领会和把握党的十七大集中论述改革开放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的原因和背景,着重领会和把握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的目的和性质,进一步坚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酝酿和准备阶段,中央就提出,明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在这样一个重要历史时刻,党的十七大有必要对改革开放进行系统回顾总结。把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总结好了,对于深化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使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提高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万众一心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不懈奋斗,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党在上世纪70年代末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主要有两方面的背景。一方面,从我国自身的情况看,“”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邓小平同志曾经说,“”结束时,“就整个政治局面来说,是一个混乱状态;就整个经济情况来说,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我们必须通过改革开放,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另一方面,从外部环境看,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我们必须通过改革开放,带领人民追赶时代前进潮流。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这就把改革的目的说得很透彻、很深刻。党的十七大把改革开放的目的概括为三句话: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改革开放的实践充分表明,通过这场伟大革命的洗礼,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前进潮流,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我们党昂首阔步走在了时代前列。关于改革开放的性质,党的十七大也说得很清楚,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也就是说,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决不是要改掉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之所以实现了目的和效果的高度统一,就在于我们既坚定不移地进行改革开放,又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坚决排除各种错误思潮、错误倾向的干扰,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党的十七大鲜明地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等等。对于这些重大论断,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

这里,我想重点讲一讲党的十七大总结的我国改革开放“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党的十七大把这“十个结合”定性为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这是很有政治分量和理论内涵的。“十个结合”生动阐明了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是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如何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如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如何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其中,前三条是管总的,揭示了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根本;第四条到第七条,分别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真谛;最后三条,则强调了营造良好国际环境、保持国内社会政治稳定、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对改革发展的保证作用。

第一个结合,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强调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成功,在于我们既没丢老祖宗、又发展老祖宗,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根据当代中国实践和时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更好发挥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作用,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勃勃生机。

第二个结合,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强调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成功,在于我们既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又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教育和引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认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辩证关系和重大意义,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今世界的深刻变动和当代中国的深刻变革中牢牢站住了、站稳了,并成为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

第三个结合,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强调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成功,在于我们坚持了人民创造历史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真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紧紧依靠人民,最广泛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人民中凝聚力量、吸取智慧,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使党得到人民充分信赖和拥护,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第四个结合,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强调我们在深刻而广泛的变革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时又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更好实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

第五个结合,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强调我们既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又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不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为改革开放提供制度保证和法制保障。

第六个结合,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强调我们既重视物的发展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又重视人的发展即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七个结合,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强调我们既高度重视通过提高效率来促进发展,又高度重视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实现社会公平来促进社会和谐,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保障和改善民生,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第八个结合,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强调我们既高度珍惜并坚定不移地维护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得来的独立自利,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始终站在国际大局与国内大局相互联系的高度审视中国和世界的发展问题,思考和制定中国的发展战略,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第九个结合,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强调我们既大力推进改革发展,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坚持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第十个结合,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强调我们既紧紧围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来推进党的建设,又通过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总之,这“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是我们党和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艰辛探索得来的,是我们党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必须牢牢记取、坚持运用,并在新的实践中继续加以丰富和发展,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第8篇:改革自我总结范文

至此,改革成为这个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也成为了新一届政府工作的关键词。

已经结束的两会记者会上,总理说,今年恐怕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难在什么地方?难在国际、国内不可测的因素多,因而决策困难。

去年以来的物价过快上涨和通货膨胀压力以及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这是我们的现状。但是,“我们必须在经济发展和抑制通货膨胀之间找出一个平衡点。现在我们提出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是8%,而消费物价上涨指数控制在4.8%左右,就是想找到一个平衡点。”总理坦言,这是一件困难的事。

正因如此,进行深层次的改革,是摆在新一届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也是现阶段所有中国人无法回避的课题。

总理说,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我们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更充分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继续推进改革,包括农村改革、企业改革、金融改革、财税改革和政府自身改革。”

尤其是政府自身的改革。

党的十七大对政府建设提出了一个总体性的改革目标,即“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中央以服务型政府建设来回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来带动全面改革的决心昭然。

最明显的转变在于,政府的工作与民生的难题对接更加密切,而政府的财政正逐步向民生倾斜。政府的工作报告中说,将继续调整财政支出和政府投资结构,较大幅度地增加“三农”、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节能减排和廉租住房建设等方面支出。超预算收入使用的原则将是:集中财力办关系民生和制度性建设方面的事。

从世界各国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行政的改革与财政制度的变革紧密相关,财政制度的变革往往也会带来行政改革的连锁反应。犹如总理在记者会上所说,“一个国家的财政史是惊心动魄的。如果你读它,会从中看到不仅是经济的发展,而且是社会的结构和公平正义。”

在今后的5年,他要下决心推进财政体制改革,使公共财政更好地进行结构调整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更好地改善民生和改善生态环境。

然而,这并非易事。我们看到,改革30年,虽然中央财政用于教育支出的比例在加速度增长,但距离GDP4%的目标依然甚远;尽管国家在卫生医疗、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也在持续加大,但占GDP的比例仍低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如何加快财政预算的法律制度?如何形成科学的财政预算编制和执行监督机制?如何增强预算的透明度、公开度?如何调整中央财政预算与地方财政预算之间的关系?如何均衡和协调各利益团体之间的博弈?如何实现财政支出的公平与正义?如何“让人民的钱更好地为人民谋利益”?财政体制的改革任重而道远。

诚然,到了第30个年头,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如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说,改革发展任务繁重而艰巨。对此,总理引用了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王安石的名言:“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表达了坚持改革的决心和勇气。

第9篇:改革自我总结范文

关键词:中国 苏联 改革

中苏在经历了相似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后,在以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也同样遭遇了发展中出现的难题与挫折,但是两国在后来的改革过程中却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改革举措,出现不同的发展形势。

一、前苏联改革过程

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上台执政,赫鲁晓夫的改革始于1956年的苏共二十大,这次大会为以后的改革扫清障碍,奠定了理论和舆论基础。同时赫鲁晓夫在大会上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批判了斯大林个人崇拜的严重后果,但由于报告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为他之后的改革开了一个不好的先例。改革涉及领域比较广泛:农业改革。斯大林时期,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薄弱环节,赫鲁晓夫致力于农业的改革与发展,加强了农业的基础地位,经过两年时间,农业出现较快增长趋势。但赫鲁晓夫对农业改革的前景过于乐观,认为农业问题等到解决,改变了他以前行之有效的一些做法,导致后来农业生产的下滑。工业管理体制改革。下放企业管理权限,减少国家指令性计划,扩大企业自。但由于后来出现的地方主义与分散主义,使赫鲁晓夫的改革又重新回到了原来的老路上,加强了中央对工业的集中管理,改革没有取得成功。政治体制改革触动了部分人的利益,引发部分官员对改革的不满情绪。

总的来说,赫鲁晓夫的改革,对旧有的、僵化的斯大林模式有一定的突破,摆脱了一些旧教条的束缚,改革初期取得一定成效。但是由于后来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观随意性,出台改革措施考虑不周全,引发人们对改革的不满情绪,把赫鲁晓夫赶下台。同时这一时期的改革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不彻底性。赫鲁晓夫提出的改革大多源于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感受,出于解决政治经济生活中矛盾的需要。却没有对旧体制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和总结,没有找出旧体制僵化的深层次原因,只能是对原有体制的表面上的修补。

1985-1991年戈尔巴乔夫时期,是苏联逐步走向解体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改革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85-1987年,这三年是苏联经济加速发展和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时期。戈尔巴乔夫仍坚持计划经济,否定市场经济,这一时期的改革没有超出社会主义改革的范围。

1987-1989年,是戈尔巴乔夫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形成时期。在经济体制改革受阻,没有取得明显成效的情况下,转向政治体制改革。改革指导思想由“多一些社会主义”转向“多一些民主”。1990-1991年的“八·一九事件”。这一时期是在社会实践中全面推行民主社会主义的过程。最后导致苏联三大派系产生,其争斗结果即“八·一九事件”的爆发,叶利钦上台。

二、中国改革过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中国经济改革始于农村有其必然性。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政社合一、过分集中的“”体制严重束缚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部分地方开始自发组织“包产倒户”,结果被视为具有“资本主义倾向”,受到批判。1987年三中全会后,放开了这一,逐步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1983年底,94.5%的农村实现了这一体制。这一体制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农业生产走向高速生产的轨道。

继农村改革之后,1982年开始以国企为重点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企改革从扩权让利开始,一直发展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与竞争力。

在推进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与城市国企改革的同时,进行价格体系、所有制结构、分配结构等一系列配套措施的改革,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并施行对外开放政策,打开国门,走向世界。

我国改革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从根本上说是在坚持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前提下,从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制定并实施了正确的战略原则和战略部署,探索和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的道路。

从改革伊始的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就开启了我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之门,突破以往对社会主义教条式的理解,把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极大的调动了我国各方面的积极性,解放了长久被束缚的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三、总结中苏两国改革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虽然前苏联改革最后走向的不归路,但在前苏联共产党执政的长达76年的时间里,取得了可观的成绩。虽然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改革开放走到今天,我们仍面临许多现实矛盾与问题,需要通过继续改革来解决。总书记在《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这篇文章中,详细阐述论证了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十条经验,即十个结合。在前两部分对中苏两国改革过程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两国改革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加以比较总结,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