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职学校学生管理范文

中职学校学生管理精选(九篇)

中职学校学生管理

第1篇:中职学校学生管理范文

(一)学生自身存在心理问题。

一般情况下,中职院校的学生在初高中成绩相对一般,甚至更差,学习不积极,常受到家长和老师的责备。又由于受思想观念的影响,大多数人认为中职学生没出息,对其产生歧视。这致使学生产生自卑感,遇到问题不愿和家长、老师进行内心交流,甚至仇视、对着干,产生抗拒心理。另一方面,现在的中职学生出生在我国经济腾飞的时期,大部分学生家庭条件比较富裕,是父母长辈的掌上明珠,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加之处于青春叛逆期,情绪波动较大,经常拉帮结派,助长校园不良风气,容易形成错误的价值观。面对一些或多或少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学校的学生管理难度相当之大。

(二)学校管理教育方法陈旧,课外活动相对较少。

1.学校教育管理方法陈旧。学校使用的管理方法比较传统,教育模式也存在缺陷。教师只管上自己的课,不管学生是否听懂,也不管课上学生出现的各种状况,比如走神、睡觉、说话等等。教师没有完全认识到中职学生的特殊性,没有花费心思去教育管理他们,更没有改变传统的管理方法,使之与当前中职学校的发展现状相适应。2.学生感兴趣的课外活动相对较少,大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目前,我国的中职教育的课外活动都没有真正贴近学生,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参加学校课外活动的学生较少,即使有学生参加也是为了应付学校的评比。又因现在网络的盛行,很多学生在课外时间沉迷虚拟的网络而不可自拔,进而出现旷课等一些不良行为。3.缺少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虽然中职院校开设了《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但只有小部分是法律知识,而且不能形成系统,在没有法律基础知识的条件下,学生对很多法律名词不理解。另一方面,作为学生潜移默化影响者之一的教师,很大部分的法律意识也很薄弱,不能带领学生重视法律,从而缺少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三)高校扩招,中职院校发展面临困难。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不断发展,中职院校的发展面临困难。一方面,为了保持原有的招生规模,中职院校选择放宽招生条件,使得一些综合素质较低、文化水平不高的学生涌入中职,导致学校生源整体素质偏低,认知水平不足。另一方面,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推进,高职院校教学体系更完善,教学条件更优越,很多用人企业在录用人才时,更愿意选择综合素质高、学历高、能力强的应届毕业生。而中职院校学生相对而言比较弱势,加重学生对自我的错误评价。

二、提升中职院校学生管理水平的应对措施

(一)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首先,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开展心理讲座,引导学生采用合理的心理保健方法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和情绪控制。其次,加强个别心理咨询,帮助学生正面评价自己,正视现实和压力,乐观向上的面对困难,学会自我接纳和欣赏。再次,教会学生与他人交往的知识和技巧,改变和增强其社会交往能力,塑造成功的心理品质。最后,建立“问题学生”的心理档案,追踪调查,关注进展,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和帮助。

(二)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习惯。

很多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基础课没有用,来学校只是为了学到一门硬技能,所以学习积极性不高。解决学生管理问题的关键就是要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习惯。首先让他们认识到好的技能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之上的,任何技能都是会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前进的。指导学生树立远大目标,培养对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使之主动配合老师的教学,从管理对象上解决管理问题。

(三)完善管理制度,支持学生自主管理。

要真正解决学校的学生管理问题,中职院校应该有一套符合自己学校宗旨和学生特色的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不是笼统地跟大多数学校一样的管理制度。学校组织一支具有较高法律意识和素质水平的学生工作队伍,能够正确引领同学们往好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学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增强法律意识的培养。

学校是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场所,它直接影响到中职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和工作岗位的人生观、价值观,能否具有一名合格公民应有的能力。为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首先要提高教师队伍的法律意识,使之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学生。

(五)校企合作,双向兼职实现双赢。

校企合作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双赢,双方互相兼职是实现双赢的重要措施。中职院校是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就业为导向的一种模式。企业派驻人员到学校兼职,在学校担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直接参与专业开发、专业设计以及课程改革等重大教学工作,有助于学校实现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尤其是邀请企业人员编写实训教材将会使得实训课程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学校派驻教师进入企业,有助于加强企业产品研发的力度,能够为企业创造直接价值。教师在企业中可以充当企业技术培训人员。通过这样一种形式是非常有助于实现校企双方实现双赢局面的。

三、总结

第2篇:中职学校学生管理范文

[关键词]群体因素;需求因素;动机因素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5)23-0123-01

学校管理指的是学校为了获取一定效益,提高自身办学质量,从而对学校的财、物、人等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的一项活动。事实上,学生是制约学校管理过程、质量和模式的基础因素,是学校组织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学校进行教学和管理的首要对象,因此,学校管理要想取得进步,就必须钻研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

一、学校管理的发展历程

学生的心理发展根据发展阶段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心理特征,尽管位于同一档次的学校,其管理的方法也伴随着年级的增长不断改变。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学校会深刻认识到学生心理特征的重要性,科学全面地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领悟学生心理特征对学校管理的重大意义,学校也会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提出相对应的管理模式。具体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校的管理制度要尽可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学校的管理制度要积极培养学生的素质,把素质教育作为教学重点。学生的心理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群体心理和个体心理,其中个体心理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部分。总的来说,学生是影响学校管理的基本要素。

二、影响学校管理的学生心理因素

(一)学生的群体因素

个体的发展进步离不开群体对它的推动或者激励,在学生群体中,一个消极的集体,总会使得个体盲目从众、没主见、懒惰和没有热情;相反,一个积极进取的集体,会使得个体积极好动、善于思考。因此,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应重视群体的创建,关注学生群体的目标,督促学生群体目标的完成,让群体发挥正确的主导作用。与此同时,关注学生群体的规范要求和舆论,发扬积极、正确的舆论,抵触消极、错误的舆论,进而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群体这个大家庭带给大家的快乐,让每一个学生融入欢快、轻松的群体氛围中。

(二)学生的需求因素

1.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学校的各方面管理方法和管理技巧都应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这样一来,就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合理的发展。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管理和教育时,要采取恰当的方式,否则,即使再苛刻严厉的管理方式,也无法高效地完成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目前,在校中职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大多数学校只过度重视教育教学的质量,不能在学生实践性教学管理上思考问题,如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等,往往学校的教育规律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是不符合的。

2.学生需求发展的合理内容和方向应该充分体现在学校设立的管理目标上。学校教育目标的确定,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分析学生的发展需求,掌握学生发展的首要目标。合适目标的确定会不断激励学生、督促学生,让学生不断进步和努力。但是,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教育目标的确定,根本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最终造成教育目标过于抽象和遥远,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号召力也不够,无法督促学生积极学习。

(三)学生的动机因素

制约学校管理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学生的动机因素,一般动机因素的来源分为内部动力、目标引力和外部压力三个方面。内部动力通常体现在学生对道德规范、身体发展以及知识学习的追求和爱好上。学生如果想要获得老师和同学的尊重,就必然会在道德规范方面不断要求自我和规范自我;学生如果对知识学习有强烈的追求和爱好,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变得自觉主动和有热情,进而学习效果也会事半功倍。一般增强学生内部动力的关键和前提就是目标引力,在学校管理中,学校提出合理的办学目标,制订恰当实际的教育目标,都可以督促学生不断进步,在实现教育目标的时候,采用奖罚的方式给学生带来压力,学生在压力的影响下会不断进取,更加努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学生心理特征的变化以及心理的发展对学校的管理影响是很大的,中职学校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站在学生角度考虑问题,从各个方面加强学生的心理建设,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彬.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校园文化建设及其对学生健全人格养成的影响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3.

第3篇:中职学校学生管理范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对策研究

1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管理制度中存在一定问题。

(1)没有建立完善的考核、激励制度。首先,从学校各科室的角度来看,认为学生管理是学生科、专业科、班主任的事,这就造成了学校除学生科、专业科以外的科室不愿意管理学生。形成各自为阵,互不干涉的局面,教务科只管老师上课,保卫科只管学校治安,团委只管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其余科室参与更少,学校的行政、后勤、教辅部分人员对学校中学生的违纪视而不见。认为这是学生管理部门的事,与己无关。有的甚至以旁观着的姿态和口吻指责学校,“怎么招的学生,怎么这副德行”等,所以凡是涉及学生的事情,只有学生科是真正的落实者,没有形成大学生管理的理念。其次,从教师的角度来看,部分教师只管教书,不管育人,上课时不抓教学组织,不问学生考勤,不管教学秩序,有些教职工对学生中出现的违纪行为不闻不问,有时甚至包庇学生,为学生说情解围。在对班主任和学生管理专职干部的访谈中,他们谈到,“学校部分教职工对学生缺乏爱心,对管理学生不积极、不主动,一旦发现学生违纪,消极对待的多。”“个别老师职业道德欠缺。自身要求不严格,没有给学生起到好的榜样作用。”等。

(2)学生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够。学校为了加强学生管理,建立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促进班级的管理和学生个人的管理,但是在执行这些制度的时候,不同程度的存在落实不彻底的现象,从而滞后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提高。根据学校的学籍管理办法,学生在一学年里所学课程不及格达到一定门数分别给予留级或退学的处理。但是在具体处理过程中,仍然有近一半该受到处理的学生缓轻处理,导致该留级的留不下去、该退学的退不了。就此问题笔者访问了专业科的副主任,他们认为部分学生的缓轻处理对教育本人和其他学生都是不利的,导致学生认为学习成绩即使不好,只要托人帮忙就可以降低处理,对学生管理和促进学风及其不利。

其次是手段方面。

(1)课堂上的学生管理职能弱化,近年来就如何强化中职学生日常行为管理讨论热烈。收效也比较直观。但是怎样改进中职课堂教学管理,特别是课堂问题行为管理。似乎还没有引起相应的重视,中职课堂教学中的管理日渐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严峻问题。

(2)没有真正发挥专业科二级管理的职能。目前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组织是带有行政化倾向的一种组织管理体系。“学生管理多采取两种组织管理模式。一种是学生管理实行垂直领导,决策层是校党委或校长。习惯上,学生管理的具体组织机构分思想教育和行政管理两部分,从学校一级管理层看,思想教育由团委主抓,主要承担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的组织和管理;学生的行政管理主要由学生科主抓。是学生工作最为主要和重要的管理部门,主要承担大部分学生事务及其管理工作。从基层组织来看。与之相对应分别设班团支部和班委会。另一种是设立专业科。实行二级管理(相当于大学的院、系运行机制)。专业科中也设立相应的学生教育管理专职教师,业务上同时受学校学生部门和专业科的双重领导。各班配有班主任,直接面对学生,负责班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行为管理工作。”第一种适合规模小一些的学校。第二种适合规模比较大的学校。由于自主招生,各所学校的规模都在不同程度的扩大,因此大而统的管理模式不如分而制之,要把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有效的结合。

2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的对策

第4篇:中职学校学生管理范文

关键词:生源质量;以生为本;双管齐下;家校合作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考录取率的不断提高,普遍存在生源人数的下降,教育机制都在发生巨大变化等等一系列新情况,带来的问题是中职校生源质量急剧下降,中职生中品德、意志、行为、学习能力等各方面综合素质较差的人数明显增多,给教学、学生管理和今后的就业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纵观近几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基本情况,我们深切感到:探求一条行之有效的中职校管理的路子,已经成为学校管理者思考和探索的重要任务。

在多年的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中,我们不断摸索和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共同教育的一些做法,这种“双管齐下”的管理模式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建立了充满活力、多元的教育共同体,近年来,这种共同教育的管理新路子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加强班主任第一责任人的理念,随时关注学生的动向,观察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变化,进一步规范师生关系

我们制订了一系列制度和措施,创立了对班主任的量化评分考核体系,鼓励和促使班主任深入学生中,成为真正的第一责任人。如,我们要求班主任去男生宿舍和女生宿舍每天不少于两次,去班级每天不少于三次。每天到晚间值班教师处了解前一天的学生动态,对周末不回家的学生做好住宿登记。对请假有事的学生进行跟踪了解,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每周三下午是我们学校固定统一的主题班会时间,要求班主任在班级中宣讲和重申学校的各项制度,分析和解决上周发生的各种问题,表扬上周班级中的好人好事等,规范学生行为,激发学生的热情,这种师生关系建立在制度的保障上。

二、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现状,建立家校互动的管理机制

学校要求班主任在充分掌握学生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特征,认真分析每个学生的情况,将有效的个别教育和集体教育相结合,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同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做到“双管齐下”。

我们深刻认识到:“家长是否有效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教育,直接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效果,缺乏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是不完整的。”家校配合、分工合作是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一股合力,这股合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要达到信念、原则、教育目的、过程和手段上的一致,尤其是过程和手段的一致,是件多么难的事情,必须要有深度而有效的家校合作。

如今,很多家长也愿意配合学校,但是由于各种因素,使得家校合作流于形式,而且很难找到问题的根源,也就无法做到深层次的合作。

我们在这方面做了长时间的讨论和研究,制订了长期、稳定、长效的家长联系和沟通体制。如,我们建立了家长联系单制度,对每周回家学生由班主任将该学生本周在校的表现以书面形式通告家长,家长签字确认后,交回班主任保存。我们建立健全了家长电话联系制度,要求班主任每周与班级学生家长的电话联系次数不少于6人次,及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了解。我们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要求班主任做好家访工作,每学期走访学生的人数不少于10次。要求班主任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家长会。在每学期的家长会上,会请一些优秀的家长来介绍自己的教子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并针对共性的问题进行探讨,切实做到“以生为本”。

新形势的变化必然要产生良好的充满活力的师生关系和家校关系,这种“双管齐下”让家校互动来促进教育,体现了充分尊重家长,关注学生的感受,让家校之间通过交流互动,育观念,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培育学生。

第5篇:中职学校学生管理范文

一、中职学生的现状

首先,由于在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大多数是中考落榜的毕业生,文化知识较薄弱、素质不高,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能力较差。因而步入中职学校学习之后,对较难的学习内容和作业,无法消化、完成,从而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压力。其次,存在讲义气、出风头的习气。由于受人们传统观念和社会对中职教育评价的影响,中职生往往不被他人所认可和鼓励,被别人嘲笑和不待见,因而这些学生对他人很少有信任感,也不轻易接纳别人,对学校的一切产生了抵触的情绪。又因外界的不良影响,比如网络媒体,使得他们很难辨别出善恶、好坏,盲目地讲义气。第三,心理问题比较多。由于社会用人单位对中职生的认同感普遍较低,给中职学生造成了心理上很大的打击,产生了自卑的心理,内心变得敏感,有了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便出现了心胸狭窄,暴力倾向,遇到事情不择手段等情况,加剧了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困难。

二、中职学校学生管理的对策

1.注重学生的班级管理

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发挥着沟通桥梁的作用,可见,班主任是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因此,一方面班主任要对学生有全面的了解和研究,如学生的思想品质、个性特点、学习状态、兴趣爱好、健康状况、家庭情况等,这样才能在管理中做到心中有数,方便对症下药。同时班主任要有民主管理的理念,让学生真正认为是班级事务管理的主体,自己是班级的主人。同时在处理班级事务时,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出发,使学生对班主任产生充分的信任。否则,班级管理就成为空谈。只有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欣赏学生,这样才能在学生和班主任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另一方面,中职学校领导要重视班主任教育。在班主任的管理上,要加强与班主任的沟通交流,激发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建立配套的班主任奖惩制度及相关规定,创造班主任更好地管理学生的工作环境,从而实现班主任管理好学生的目的。

2.发挥中职学生自我管理的作用

学生自我管理,就是学生通过自我意识对自身的言行进行自我教育,其主要体现在:一是在学习生活上形成良好的习惯,从而使得学生对自身行为和思想进行更深层次的管理;二是将学生的自我“管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内心需要,从而使学生对学校管理的认可和支持的强化,转变为学校的积极参与管理者。因此,首先,要发挥中职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生活上的自我管理。这就要求老师起着教育引导的作用,教会和帮助学生如何进行学习。同时充分发挥学校相关部门的作用,比如团委、学生会、班干部、班集体,以形成合力,从而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上有更好的态度和行为,实现自我管理意识的提升。其次,要发挥中职学生对业余生活上的自我管理。通过学生业余生活的自我管理,一方面使得情操得以提升,业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自己的多方面兴趣爱好得到满足,另一方面使得以自愿主动开展的各种活动利于学生发展的校园文化的形成,从而达到了进行中职学生自我管理的效果。第三,要发挥学生在日常生活上的自我管理。通过发挥学生在日常生活上的自我管理,让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管理工作,使其良好品德和生活行为习惯得以养成,从而实现良好的生活秩序的形成。第四,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其一,引导学生干部在学生中的作用,让他们参与到学生管理工作和各项活动当中,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其二,教师要发挥学生干部对周围的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实现管理好学生的作用。

3.强化家校之间的联系

中职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要建立一套健全的校内、外的学生工作的联系机构和组织机构,要向立体式和开放式模式方向发展,最终形成以学生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为中心,家庭和企业一起参与的多层次、多侧面、全方位、立体化的育人管理体系。特别是学校要经常与家长进行沟通联系,将学生的学习进展或生活上行为规范的不足与家长及时进行沟通,从而达到有效的管理。

第6篇:中职学校学生管理范文

论文摘要:根据中职学校学生特点:弱势群体;自卑感强;综合动手熊力较差等,探索出中下管理方法:服务管理法;欣赏管理法;自主管理法;全员管理法。

中职学校学生日常管理是学校最重视也最头疼的问题,对中职学校学生日常管理方法进行探索,有利于加强职业学校的学生管理,提高职业学校的育人质量。

要探索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日常管理方法,必须了解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特点。

一、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特点

因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的扩招和普通高中的发展,中等职业学校“优质”生源不断萎缩,所招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他们有几个共同的特点:(1)他们是一个弱势群体,其弱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他们大多来自弱势家庭,家长的文化水平、家庭的收人水平多处于中低阶段,有些学生父母离异或感情不和;②在基础教育阶段处于学生中的弱势;大多数学生的文化成绩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生理性成熟超前而社会性成熟滞后,学生年龄大多在1418岁之间,正处于“心理断乳期”,独立生活能力和适应性不强,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差;集体观念和责任感淡薄,人际关系紧张;叛逆心理和自卑心理强,他们在成就动机、求知欲、自尊与自信、综合素质等方面明显低于普高学生。wWW.133229.COM

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日常管理方法

了解中职学生的特点以后,在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上,要采用柔胜管理,处处维护他们的自尊,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具体做法有:

1.服务管理法。服务管理法就是树立服务育人的管理理念,以学生为本,多与学生谈心,增进师生感情;多替学生着想,为学生办实事,让学生感受“家”的温暖。

中职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有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他们很少能够享受到父爱或母爱,班主任要多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真心关心、爱护班上的每一个学生。我刚接手会电班班主任时,学生对我很排斥,我就经常与学生谈心,让学生明白,换班主任是学校工作的需要,对他们来说只是多了一个关心、爱护他们的长辈,并热心为他们服务。为他们创造各种学习条件,以提高他们的素质。如把自己的《现代家庭报》、《文萃报》、《法制周报》等报纸,《华声》、《时代邮刊》、《缭望》、《半月谈》等杂志,《智慧背囊》、《读者文摘》、《笑话与幽默》、《十万个为什么》等书给他们看;不嫌麻烦为他们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如因为梅雨天气,学生洗的衣服很难干,就把学生洗了的湿衣服带回家用洗衣机脱水;学生的鞋子湿了,没鞋换,就把自己的鞋子给学生穿等。引导学生学会化解彼此间的误会、解释和消除他们对专业学习的疑虑等;当学生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带领班干部和其他同学一起去关心帮助他,用实际行动感化学生、培养学生的情商。

2.欣赏管理法。欣赏管理法就是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中,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相信“人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出色的,都是能成功的”。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智力就其本质来说,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面临的真正难题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所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就其结构来说,是由8种智力组成,即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数理逻辑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自我认识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和自然观察智力。它们是相对独立、相互平等的。这就要求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中,班主任要以欣赏的眼光,去寻找、发现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语言智力强的鼓励他多写宣传稿;身体运动智力方面表现突出的,鼓励他多参加学校的各种体育比赛;音乐智力不错的就鼓励他竞选文娱委员等等。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智能,我把每个学生的操行分定为1000分,每做一件份外的事,如向学校广播室投稿、做好人好事、参加各种比赛等,视情况给予相应的加分,并在班上高度表扬;班上在学校每星期的综合测评(包括卫生、纪律、宿管、宣传、体育等)中取得前五名,每个学生相应的加操行分5,4,3,2,1分;学生违反校规校纪,如不出操、迟到或旷课,不按时搞卫生等,第一次记下来,不扣分,但如果有第二次,即加倍扣分。利用周会时间,把上一周学生日常管理情况在班上宣读,只宣读好的方面,不好的方面用学生好的方面去反衬,如有个别学生不到课的话,只念到课学生名单。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不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又间接培养了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守纪律的学生慢慢地变得守纪律,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3.自主管理法。自主管理法就是利用学生干部,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这就要求班主任要细心观察,用心选拔和培养好班干部。

优秀的学生干部是班主任进行学生日常管理的得力助手,因此,班主任要细心观察,广泛听取同学们的意见,在民主选举的基础上,确定那些品质优秀、为人正、直、有魄力、敢说敢管、能说能干的学生为班干部,对他们进行严格要求和悉心培养,使他们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班级和同学服务的意识,树立他们在同学中的威信,使其他同学能够自觉自发地团结在他们周围。及时传授他们正确分析、妥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管理同学、控制局面、控制事态发展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处理问题,做班主任进行班级日常管理的得力助手,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7篇:中职学校学生管理范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中职生;学生管理

作者简介:周娟娟(1984-),女,湖北监利人,广州市财经职业学校;罗燕红(1965-),女,广东广州人,广州市财经职业学校,高级讲师。(广东广州510095)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6-0135-01

一、积极心理学的概述

积极心理学是Siligman和Csikszentmihalyi于2000年在《美国心理学家》上刊登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中正式提出。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新的思想、新的理念和新的技术,很快在心理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并影响与其密切相关的教育学,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视角与启示。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对人的积极品质的研究。它把心理学从关注人类的疾病和弱点转向关注人类的优秀品质,从而建立了一种心理学研究的“健康模型”。积极心理学有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从主观体验上看,它关心人的积极的主观体验,主要探讨人类的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乐观地建构未来,保持对生活的忠诚;第二,对个人成长而言,它主要关注积极的人格心理特征,如宽容、智慧灵性、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创造的勇气、积极的人际关系、审美体验等,以期找到一个培养个人具有积极的人格特征的途径;第三,从群体层面看,它涉及公众的品质,包括一个人的社会性、作为公民的美德、利他行为、对待别人的宽容和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成为一个健康的家庭成员。

二、积极心理学视野下中职学生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管理工作方法简单、生硬,过分强化学生消极的情绪体验

在很多负责学生管理工作的教育工作者眼中,中职学生品行恶劣、难以管理。因此,他们在教育学生时,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一旦出现问题,也多采取责备、批评的方式。更有甚者,一些学校采取了军事化的管理来杜绝问题的出现,这样做虽然表面上赢得了太平,却忽视了平静背后的隐患。积极心理学认为,教育学生应从关注他们的“缺点”转为关注其“优点”,从而欣赏它,那么优点和整个人都会增值。中职生正处在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错误和缺点的过分关注、强调,会使他们忽略体验积极的主观情绪,不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品质,很难让他们感受到现实的幸福、乐观地构建未来以及保持对生活的热爱。

2.评价标准单一,忽视学生多元化的发展

中职学校的领导多关注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健康。因此,很多学校最担心的是学校校园事故的发生。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学校都希望培养出遵守纪律、听话、顺从的学生。积极心理学认为,学校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公众品质,即培养他们作为公民的美德、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感等,以达到企业所要求的人才标准。往往在现实中,学校的评价标准落后于现实的需要,依旧以传统的“三好”标准来评价学生,即“学习好”成为首要条件,而“品德好”被理解为人缘好、老老实实不惹事,“体育好”被曲解成运动技术好。

3.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影响根深蒂固,且途径不全面

中职生的年龄一般在15~18岁之间,属于青年初期,也是学生身心发展最迅速、最旺盛、最关键的时期,又称为人生的黄金时代。在这个时期他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成长的烦恼,如人格发展、意志力培养、人际关系、良好行为的培养等。因此,需要得到一些外界心理教育方面的指导,而很多中职学校缺乏专门的心理学咨询人员,心理咨询室形同虚设,或者把心理咨询等同于一般的学生行为规范管理。

另外,很多学校的心理咨询教师也以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即“疾病模式”为指导。这种模式以关注学生心理成长中的弱点和在学习、生活中产生的问题和困惑为主,把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强化了学生身上存在的消极方面,忽视了学生自身的潜力与优点。积极心理学认为,问题解决了不一定会快乐,停止了抱怨不一定会行动,心理咨询和教育的目的是要把一个人“从不积极的被动的受害者”变成“一个主动的人”。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中职学生管理

1.转变观点,树立积极的意识,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

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疾病模型”,中职学生是一群问题学生,教育的目的是如何阻止他们出现问题。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健康模型”,它认为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该关注学生的优点,而不是缺点,至少把优点和缺点看的一样重,从而发掘学生自身的潜能。这需要学校领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认真学习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理念,消除传统的“疾病模型”的影响,树立“健康模型”的观念。在转变观念的同时,应建立科学、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与之相适应,重视发展性评价,以动态、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为学生确定个性化、“有用即人才”的评价标准,使考试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在多元化的评价中获得自尊、自信,并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从而练就一身“硬功夫”。

2.开设专门的积极心理教育课程

学生良好品质的培养需要在活动中完成,因此,把积极心理教育课程引入中职教育的学生管理工作,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开设专门的积极心理学课程。选择以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幸福能力观”为课程主题,同时配套相应的心理训练课,如体验交往的快乐,做情绪的主人等,以巩固积极心理教育学科课程所学的有关知识,把心理知识通过运用变成个体的心理品质。

(2)在学校各种教育活动中渗透积极心理教育。在平时的团委学生会活动、班级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用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理论对学生的心理施加积极的影响,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积极向上、健康的人格素质。

总之,在学校教育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渗透积极心理教育的因素,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炼学生的意志,训练学生的技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性格。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学

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校的主要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管理,培养他们积极的品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1)教学内容积极向上。积极心理学注重对积极情绪的体验、积极的人格特征、积极的心理过程的研究。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尽可能的体现“积极”。尽可能迎合学生的积极心理需求,积极吸引学生参加,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积极向上的力量,充满信心,过着快乐而又意义的生活。

(2)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只有一个拥有春天的生命,才能引导另一个生命创造自己的春天。因此,教师首先自己要有积极的心态,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心理来调动学生的积极心理。这要求教师尽量在课堂中使用积极的词汇,如尊重、分享、体验、快乐等,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和谐的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

4.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学会运用积极心理学对学生进行管理

“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这说明班主任不仅是学生发展的总体设计者,而且是学生发展的直接影响者。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环境可以改变人。这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努力营造一个积极的文化氛围。首先,班主任要制定积极向上的规章制度。其次,班主任要优化班级管理方式,不应把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尺度,而要改变评价策略,使不同学习层次上的学生都能超越自我,不断进取,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最后,班主任要表现出愉快、乐观、积极进取、自信、自尊、自爱,用正确的动机、积极稳定的情绪、高尚的情感、顽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健全的个性去影响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受影响。

5.学校与家庭、社会协同对学生进行管理

积极心理学认为,要注重学生公共品质的培养。学生群体品质的形成,不仅受到学校同伴的影响,也受到家庭、社会的影响。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要形成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网络,要充分考虑到家庭、社会因素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尽最大的努力使学生能正确认识并合理吸收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各种影响。同时,学校也肩负着对家长进行积极心理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和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总之,学校要尽可能地调动和利用一切积极的因素来完善积极心理教育工作,使学生的心理潜能得以有效开发,个性得以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文书锋.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4).

[2]吴增强,马珍珍.积极心理学及其教育启示[J].上海教育科研,2008,

(6).

[3]金巧兰.论积极心理学在职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3).

[4]杨变云.积极心理教育:中学心理教育的重心[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6.

第8篇:中职学校学生管理范文

关键词:学生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0

一、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内涵及现状

1.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内涵

中职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指中职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国家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育目的,在中职学校特定的教育模式中,根据社会的要求,合理地调配自我资源,有效地运用计划、协调、控制和监督等管理手段,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开展的一系列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控制、自我发展的实践活动。中职生在完成这些活动时,所采用的具体方法与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就是中职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2.现阶段中职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由于中职生大多处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过渡阶段,独立意识有所增强,有着展示自己才华的冲动,有着向往独立工作的心理渴求,但他们自我管理能力极度缺乏,致使中职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新的难题,突出表现有:

(1)思想道德方面: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淡漠,法律意识、组织观念不强;

(2)文化技能学习方面:文化基础知识薄弱,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标不明;

(3)日常生活方面:一部分学生沉迷于网吧,抽烟、喝酒、自由散漫;

(4)心理体魄方面:不少中职生心理脆弱,不会与同学相处,心理承受能力差。

二、提高中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实现途径

1.有效地激发中职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中职生处在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渴望自己成长为一个独立的、坚强的、高尚的人。然而,中职生自我意识中严重的自卑心理和自我认识偏差,严重阻碍他们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健康发展。教师可以通过帮助他们对自身优势的分析和明确当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激励、督促和引导他们不断战胜自己,激发和推动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实行班级学生自我管理,使每一个学生从被管理者真正转变为管理者,学生主人翁和民主意识得到增强,从而焕发出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和对班级的责任感。

2.为中职学生提供自我管理的空间和舞台

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要强调把学生的发展作为重要目的,并积极地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发展,并不断地提升学生自身的地位。管理者特别是班主任首先应教育学生牢固地树立自己是班集体主人翁的思想,让他们在平等、民主、和谐、富于情趣的班级活动中认识自己、展示自己、发展自己。为此应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管理者用鼓励赞美的评语对每一个学生的"点滴进步"予以充分肯定;婉言指出学生的不足,使学生既认识到了缺点,又保护了自尊,达到自我管理的目的。在班级建设和管理中,教师应开展系列化班级活动,为学生创造自我管理和施展才华的机会和空间。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班级财务管理、班级间的联谊赛等多种活动,教师应尊重和信任学生,坚持让学生担任各项活动的主要角色,从各项活动的组织策划、具体实施再到总结评价,教师应在幕后支持、指导并关注学生的成长。

3.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主体作用

"自我教育"是指学生有意识地根据学校的要求和自我定位,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教育活动,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弥补自身的不足,完善自我。"自我教育"的核心体现在学生自身理想、信念的教育和树立方面,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这种自我教育的方法,使学生能够自主、自立、自尊、自强。"自我管理"就是学生对自身的约束和引导。主要体现在倡导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让学生能更深层次地管理好自身的行为和思想,把"管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强化学生对学校管理的认同和支持,变被动接受管理为主动参与管理。

三、管理者理念的创新

1.管理过程重视"以人为本",以情感柔化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作为中职学校的管理者要学会去鼓励学生,要积极推行赏识教育,认可他们每一点点的进步,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亮点,从而让学生形成了自我学习、自主管理的主体。 中职学生往往认为自己"非社会宠儿",因此,需要用爱心浇灌他们的心灵,管理者不能一再强调管理的成果,而要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关注呵护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自我的重要性。中职学校的管理者要把"以人为本"作为管理操作的先导,实行情感渗透,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这就要求我们把爱渗透到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和角落,用爱心打开学生的心扉,了解他们的心声。以高尚,炽热的情感真心实意去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启迪自尊,恢复自信,进而引导他们从理智上升华情感,信念,确立人生追求。

2.重视学生改变的过程,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

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中职学生的管理工作不能一蹴而就,对复杂的学生进行改变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学生改变的进程中,作为管理者要关注、在乎学生的每一个改变,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管理者的倾听能让学生感到自己讲的话有价值,从而使师生之间达到更好的沟通,相互之间重新认识。而且倾听让管理者可以发现学生思想的出发点和弱点,了解是什么让他们固持己见,这就为管理者说服学生提供了契机。这种鼓励又是相互的,管理者的意见已经充分考虑了他们的需要和见解。因此,学生会解除戒备和紧张心理,开始认真倾听管理者的讲话,这样学生也会更愿意接受管理者的意见。

第9篇:中职学校学生管理范文

关键词:社团;德育;实践探究近年来,中职学校社团建设如雨后春笋,成为各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抓手,只要各校承办大型德育主题的会议,必有社团的精彩展示环节。德育工作者已经形成共识:抓好社团工作就是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必对学生常规管理起到促进作用。

一、中职学校实施社团建设的意义

1.有利于中职生成长成才

目前,部分职业学校还存在尴尬的境遇,学生和家长对职业学校认可度不高,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弱,有的学生行为习惯欠佳。个别学生表现为学习兴趣和文化课学习积极性不高,德育渗透效果微弱。数学、外语不喜欢,却没有阻挡住这些学生对社团的热爱,他们生活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备受传媒文化、屏幕文化影响,对新鲜实物兴趣浓厚。他们进入职业学校后,面对丰富多彩的社团,他们的特长得以发挥、个性得以张扬,摆脱了应试教育的阴影,原来缺乏自信、性格孤僻的学生都可以在活动中得到重生。社团活动不但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鼓励学生认真钻研专业技能,更体现通过活动载体塑造学生个性,陶冶学生情操,社团成为职校生自我实现和成长成才的孵化器,成为拓展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有力抓手。2.有利于丰富学校文化内涵学生社团是在学校的管理和指导下,由某种共同兴趣的学生自发成立的自律性学习组织。多种多样的社团如棋社、摄影社、舞蹈社等在校园里百花齐放,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的各项重大活动中,元旦文艺汇演、新生迎新晚会、军训广播操规范检查,都有社团的身影,在舞台上他们自信,他们用舞姿,用歌声,用手工制作来表达自己、展现自己。社团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氛围,社团让校园充满生机、活力和魅力,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3.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社团活动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适合中职学生思维活跃、接受信息快、可塑性强的特点,容易被学生们所接受。社团的学生来源于各个专业、各个年级,大家因共同的爱好、共同的特长走到一起。他们共同研究与实践,共同享受成功的乐趣,共同感受失败的痛楚。有时为了一次演出,废寝忘食地演练磨合,他们在社团中学会了交往,学会了合作,懂得了集体的重要性。平时看起来调皮的学生,为了集体荣誉,一遍一遍地练习某个动作、某个音调,社团的成立有利于学生培养向心力、凝聚力,从而促进集体观念的培养。4.有利于促进学生就业创业社团是以培养学生某种兴趣、技能为目的,学生在校两年半的时间参加一个或者几个社团后,会在这个社团学习、提高某方面技能。以专业为发展的社团会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以竞技技能为兴趣的社团能拓展他们的身心素质。企业在招聘时,除了关注学生的职业技能、学生品德,还关注学生有无特长爱好,此时,拥有某项技能的学生就会受到企业的青睐。另外,学生在校期间游走于社团之间,在各种场合表演,帮助学生学会交往能力,提高实践能力,部分学生在走向社会后,勇敢创业,大显身手。笔者曾经带过一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该生参加篮球社团、音乐社团,他怀揣对军营的热爱进入部队,由于他擅长篮球和唱歌,经常代表连队表演,受到战友和领导的赏识,现在已经转为三期士官。

二、社团的现状及存在的困惑

职业学校社团建设是德育的一个重要阵地,上级教育文件也早就提出,但是对于部分职业学校仍然存在浅尝辄止的窘境。社团的组织开展存在学校建一下,教师指导一下,学生参与一下,活动热闹一下,社团发展难以实质性的提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学生社团开展活动缺少必要的政策和经费支持尽管省内苏南一些中职校社团活动组织得如火如荼,但是对于苏北地区的部分中职学校而言,认识和重视程度仍然没有像重视技能训练那样高,学校主要领导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社团是职业教育德育的重要载体。有的学校社团地点不固定;有的社团本身的设施需求不配套,例如舞蹈缺乏一体机,不能正常开展社团活动;有些学校对于社团的运转没有经费保障,对教师的社团兼职缺少制度上的津贴补助。2.社团管理缺乏机制,运行不通畅学生社团的管理和指导者要热爱学生工作,精通社团业务,富有管理社团的经验,但一些学校社团的归口管理不明确,成了学校的烫手山芋。有的是团委负责,有的是政教处,还有的下放到某个专业部(办),管理分散;还有的学校社团的管理制度也缺乏针对性,例如:学期初,对社团管理部门缺乏指导;学期中,缺少过程监督;学期末,缺少总结评比。一些学生社团由于得不到正确指导,慢慢地就偏离成立社团的初衷,还有的社团指导教师更换随意性大,学生进出社团自由,社团的组织涣散,最后由于缺乏制度支撑而名存实亡。3.社团缺乏专业教师指导,社团质量难以得到根本性的提升因为经常参加省德育部门组织的德育主题活动,承办学校的社团展示精彩纷呈,但在会上或者在会后了解,发现优秀的社团必然有一位精通社团技能的优秀教师。“名师出高徒”“师傅不明弟子弱”,社团指导教师对于社团的作用不言而喻。目前,对于大部分职业学校,专业技能的社团师资无须担心,但是对于竞技、音乐、舞蹈等素质提升的社团,优秀的指导教师就成了稀缺“资源”。再者,职业学校教师的进编是政府把关的,对于学校的运转,政府首先考虑的师资入编还是要在专业师资上,所以体育、音乐、舞蹈等优秀教师对于县区中职学校就成了一种奢望。社团的组织开展,只能是由略懂皮毛的其他教师兼职,这样就缺乏精准的指导、提升,学生社团重在形式和热闹,上不了大的台面。

三、对社团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学生社团尽管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它作为学生的自发组织,其强大的生命力不容忽视,笔者坚信,针对现状,只要学校重视、形成机制、加强指导,学生社团注定会作为校园文化中一支活跃的力量得到各职业学校的重视和发展。1.加强观念传输,确立学生社团的地位和作用职业学校领导者要自己认识到学生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自身成长成才、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新形势下有效凝聚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动员方式。同时,要利用各种会议宣传这种思想,要告诉全体教师学生社团活动在学校整个德育工作之中要占有重要地位,让德育工作者审视学生社团的意义、地位和作用。主要领导要不断完善社团机制,给予政策支持,经费保障,要站在为了学生发展上,要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上,而不是走走过场,凑凑热闹,而是要以实际行动去鼓励、扶持学生社团的发展,促进学生社团的成长。2.形成机制,为社团提供坚强堡垒要提高学生社团活动的质量,还应当正确看待学生社团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要针对这些问题积极研究制定相关措施,形成制度,制度文件要具体细化,小到某个环节的落实。要鼓励和支持学生社团按照章程自主活动,根据章程丰富活动内容,拓展活动形式,积极打造精品活动,并通过适当形式将学生社团纳入到学校的整体活动计划中。学校要尽可能地在政策上、经费上给予支持,要多派社团教师参加省内活动,拓展社团教师的眼界。选聘优秀指导教师,教师的待遇可以参考班主任津贴发放,当然指导教师要善于学习和思考,在工作中坚持不断积累和充实自己,要善于了解情况,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兴趣要求,指导工作才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要尽可能地把社团推出去,主动承办一些大型活动,可以利用学校一切开放日,向家长、社会展示学校、展示社团。学校要为职校学生社团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保证学生社团健康发展。3.外聘内挖,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优势社团师资不够,可以到社团培训学校聘请部分优秀专业人员到学校指导社团活动,借助他们的优势给予学生技能的补充;可以在师资招聘时,通过上级部门积极向领导汇报申请,争取主要领导对于职业学校社团师资的支持,引进社团专业师资。校内师资不够,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强大优势,寻找专业针对性强网站、平台,或者远程教育,学习借鉴优秀社团的工作开展方式,指导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手机下载APP,随时随地学习某种技能。职业学校社团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要想真正实现以学生成长成才为根本出发点,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还需要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者长期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提高,以此作为探讨学生管理的一种新途径。

参考文献:

[1]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校搭台学生“唱戏”独具创新办学育人[EB/OL].人民网-陕西频道,2012-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