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雨霖铃教案范文

雨霖铃教案精选(九篇)

雨霖铃教案

第1篇:雨霖铃教案范文

一、全方位预设,为生成导航

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它处于一种流变的状态。正如布卢姆所说,“没有预料不到的结果,教学就不能成为一门艺术。”但我们不能因此就放弃了课堂的预设,而更应加强课前教学设计的研究力度,充分预设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多边对话可能出现的情况。

1.关注学生,把握学情

好的预设是成功的开始,备课时教师要充分预设学情。我们的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兴趣、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个性特点必然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和推进。因此,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预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乃是科学预设的一个重要前提。这一点我自身体会非常深刻。在上公开课《雨霖铃》之前,我先在另外一个班试上了一次。在上课前,该班的任课教师也让学生预习了,但在上课时明显感觉学生听得吃力,教师讲得费力,原因就在于我对该班学生学习诗词的基础没有作预先了解。《雨霖铃》被编排在苏教版必修四的“笔落惊风雨”这一专题中。对于高一学生来说,他们是进入高中以来,第一次正式接触古典诗词,对于诗词的相关术语、基本鉴赏方法和步骤还不甚清楚。比如说到“请大家找出词中句子哪些是‘景语’,哪些是‘情语’”时,学生听到“景语”“情语”两个术语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脸茫然。课堂氛围沉闷,教学进度完不成的情形就可想而知了,而这都是由于没有充分预设学情造成的。可见,学情的把握和预设在备课时显得多么重要。

2.吃透教材,精心预设

教材是《课标》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学习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但教材是面向全体的,不一定完全适合教师个体的教和学生个体的学。因此,吃透教材,根据学情作个性化的精心预设显得很重要。

但教学中的实际操作情况是怎样的呢?

某些老教师缺乏的是积极、精致备课的态度,而新教师又达不到对教材把握应有的高度,往往只会断章取义,只能就一说一,不懂得融会贯通。有鉴于此,我每次备课先抛开一切参考资料,精心研读文本,让自己的心与作者的心有一次近距离的接触。泛读、细读、再读,三遍读完之后再结合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与前后板块的联系,认真分析文本内容,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确立教学的重难点,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本人的教学风格,对教材适当改编或重组,作出适合自己教学风格和学生水平的预设。最后再借鉴优秀教案,取长补短。这样上课时不仅自己胸有成竹、游刃有余,而且让学生感觉“跳一跳,够得到桃子”,提升学生主动探求的积极性,从而真正意义上提高课堂效率。

二、积极生成,让课堂精彩纷呈

在我们的传统教学实际中,常有这样的认识与行为:上课就是执行教案所“预设”程序的过程。其实,课堂上,教师不应急于教给学生什么,更不能满足于教给了学生什么,重要的是能不断激活学生思维,创设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发展空间。

1.调整心态,愉快教学

教师要尽量将愉悦的情绪带入课堂。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师生之间要心心相印,教师应该首先向学生敞开自己的胸怀,并随时接纳学生的心灵。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善于调节自身心理状态,在走进教室之前就把自己的“有害”情绪关在门外,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信任的目光投给每一个学生,营造一种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当教师将这种愉悦情绪传递给学生的时候,学生的情绪反应反过来又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情绪。因为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情绪,能让施教中的教师心情愉悦、思维活跃、反应敏捷、妙语连珠,体验教学愉悦感的同时,更能充分发挥教学水平和教学机智。这种教与学的愉悦感在师生之间来回传递,为双方插上了想象和思辨的翅膀,在有限课堂构建的无限空间中任意翱翔,并从中得到真善美的陶冶和提升。

2.善于倾听,做好听众

传统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你讲我听”“你教我学”的状态。教师把自己看成是绝对权威,把学生当作被灌输的对象,既无视学生的独立人格,也漠视学生的内在需要,师生之间缺乏平等地位,这显然是一种不和谐的师生关系。所以师生互动就不易于发生,或者师生互动常常是被动的、无效的,学生的反应是消极的,甚至是抗拒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放低姿态,适时调整策略。比如,学生在回答提问、向教师反馈自己的思考成果时,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回答,即便已经听出了其中的苗头,也要听全学生的回答,不能迫不及待地强行打断。这样学生才会敢于回答、乐于回答、善于回答。记得上《雨霖铃》这一课时,我设置的一个问题是“围绕离别,作者描绘了几个场面”,学生的回答离我预设的答案较远。由于担心来不及完成教学任务,还没等学生陈述完,我就急于否定,直接引导学生并把答案呈现了出来。事后想想,这样的做法极容易抹杀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反而会让课堂更沉闷。吸取教训以后,我在给另一个班学生上课时,不一味地考虑时间和进度,就同样的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学生虽然开始也不能给出理想的答案,但慢慢加以引导后,学生最终摸索出了合理的解释,课堂氛围极其融洽,效率较高。

3.舍得肯定,激起共鸣

在民主、和谐、友好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心情愉快,精神舒畅,反应灵敏,容易形成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不必吝啬自己对学生的表扬肯定,并善于借用学生“妙语”激起情感的共鸣。在教学李煜的《虞美人》一词时,有个问题是这样设置的:词人为什么要问“春花秋月何时了”呢?学生议论纷纷,其中有个学生就回答了几个字:“羡慕,嫉妒,恨!”言毕,教室里鸦雀无声,我知道大部分学生在纳闷是何意,我却不得不感叹学生的聪明与俏皮,他已经把现今最流行的话语运用到学习中去了。李煜难道不是在羡慕以往的君主生活吗?不是在抒发亡国之恨吗?这五个字回答得真是妙不可言。经过我这一肯定、点拨,学生也啧啧称赞。

第2篇:雨霖铃教案范文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忆秦娥》)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溢露似沾巾。独坐亦含颦(刘禹锡《忆江南》)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刘禹锡《潇湘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白居易《忆江南》)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白居易《长相思》)

时节欲黄昏,无聊独倚门(温庭筠《菩萨蛮》)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温庭筠《梦江南》)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菩萨蛮》)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韦庄《思帝乡》)

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牛希济《生查子》)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牛希济《生查子》)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敦煌词)

欲他征夫早归来,腾身却放我向青云里(敦煌词)

暗里回眸深属意。遗双翠。骑象背人先过水(李旬《南乡子》)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冯延巳《鹊踏枝》)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李景《摊破浣溪沙》)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乌夜啼》)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李煜《菩萨蛮》)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

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李煜《临江仙》)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夐《诉衷情》)

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钱惟演《玉楼春》)

昔年多病厌芳樽,今日芳樽惟恐浅(钱惟演《玉楼春》)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木遮》)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范仲淹《御街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范仲淹《御街行》)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张先《天仙子》)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明月不知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

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宋祁《玉楼春》)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

离愁渐行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欧阳修《踏莎行》)

笙歌散进游人去,始觉春空(欧阳修《采桑子》)

聚散若匆匆,此恨无穷。

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于谁同。(欧阳修《浪淘沙》)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留春住(王观《卜算子》)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

今宵剩把颍钢照,有恐相逢似梦中(晏几道《鹧鸪天》)

残睡觉来人又晚,难忘,便是无情也断肠(晏几道《南乡子》)

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晏几道《生查子》)

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王安国《清平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苏轼《蝶恋花》)

人生弹指事成空,断魂惆怅无寻处(李之仪《踏莎行》)

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拦住(黄庭坚《望江东》)

最关情漏声正永,暗断肠花影偷移(晁元礼《绿头鸭》)

人强健,青尊素影,长愿相随(晁元礼《绿头鸭》)

叹好梦,一一无凭,怅掩金花坐凝目(晁元礼《雨霖铃》)

别后厌厌,应是香肌,瘦减罗幅(晁元礼《雨霖铃》)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秦观《望海潮》)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秦观《江城子》)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秦观《满庭芳》)

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秦观《满庭芳》)

无奈云沉雨散。凭阑干,东风泪眼(王诜《忆故人》)

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赵令峙《清平乐》)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原上草,露初唏,旧楼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贺铸《鹧鸪天》)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青秋节(柳永《雨霖铃》)

此去经年,应是良晨好景虚设。便纵有千钟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栏桡(柳永《少年游》)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柳永《定风波》)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柳永《蝶恋花》)

衣带渐宽终不毁,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晁补之《盐角儿》)

宽尽春来金缕衣,憔悴有谁知(魏夫人《武林春》)

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周邦彦《满庭芳》)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周邦彦《兰陵王》)

故乡遥,何日去(周邦彦《苏幕遮》)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周邦彦《少年游》)

大家且道,是伊模样,怎如念奴(李鹿《品令》)

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谢逸《江神子》)

万里云帆何时到?送孤魂,目断青山阻。谁为我,唱金缕(叶梦得《贺新郎》)

恨君不是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是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吕本中《采桑子》)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朱淑真《谒金门》)

独行独坐,独倡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着摸人(朱淑真《减字木兰花》)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朱淑真《清平乐》)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李清照《永遇乐》)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小重山》)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万俟咏《长相思》)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陆游《钗头凤》)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溢鲛绡透(陆游《钗头凤》)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陆游《钗头凤》)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陆游《卜算子》)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只有梦魂能再遇,堪嗟梦不由人做(陆游)《蝶恋花》)

不怕银钢深秀户,只愁风断清衣渡(陆游《蝶恋花》)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辛弃疾《摸鱼儿》)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辛弃疾《摸鱼儿》)

旧恨春江流不尽,新恨云山千叠。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

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辛弃疾《念奴娇》)

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辛弃疾《念奴娇》)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

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辛弃疾《祝英台近》)

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辛弃疾《祝英台近》)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

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姜夔《长亭怨慢》)

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姜夔《念奴娇》)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姜夔《踏莎行》)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姜夔《暗香》)

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姜夔《疏影》)

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史达祖《绮罗香》)

愁损翠黛双眉,日日花阑独凭(史达祖《双双燕》)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风入松》)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升(《风入松》)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虞美人》)

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张炎《解连环》)

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吴激《人月圆》)

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蔡松年《鹧鸪天》)

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赵秉文《青杏儿》)

襄阳古道灞陵桥。诗兴与秋高。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雄豪(完颜寿《朝中措》)

离肠宛转,瘦觉妆痕浅(元好问《清平乐》)

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元好问《迈陂塘》)

恨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

早是残红枝上少,飞絮无情,更把人相恼(段克己《蝶恋花》)

千古盈亏休问(王沂孙《眉妩》)

对西风,谁与招魂(白朴《夺锦标》)

百年总是逢场戏,拍板门锤未易当(王恽《鹧鸪天》)

行人忍听啼乌怨,笛里关山落叶风(仇远《思佳客》)

今年冷落江南夜,心事有谁知(萨都剌《小阑干》)

空惆怅,相见无由。从今后,断魂千里,夜夜岳阳楼(徐君宝妻《满庭芳》)

碧云红雨小楼空,春光已到消魂处(张翥《踏莎行》)

无情明月,有情归梦,回到幽闺(刘基《眼儿媚》)

花月两模糊,隔帘看欲无(杨基《菩萨蛮》)

酒省明月照窗纱(夏言《浣溪沙》)

收灯庭院迟迟月,落索秋千剪剪风(杨慎《鹧鸪天》)

兰闺人倦,多愁牵梦,难成易碎(赵南星《水龙吟》)

神魂荡漾,暗抛红泪(赵南星《水龙吟》)

绿绮手中弹,挥弦白雪寒(陈洪绶《菩萨蛮》)

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陈子龙《点绛唇》)

玉轮碾平芳草,半面恼红妆(陈子龙《诉衷情》)

春日酿成愁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柳如是《金明池》)

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柳如是《金明池》)

忆从前,一点东风,风隔着垂帘,眉儿愁苦(柳如是《金明池》)

声缓缓,滴泠泠。双眸未易扃。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王夫之《更漏子》)

乍似榆钱飞片片,湿尽烟花,珠泪无人见。

江水添将愁更满,茫茫直与长天远(屈大均《鹊踏枝》)

已过清明风未转,妾处春寒,郎处春应暖(屈大均《鹊踏枝》)

嫩绿似罗裙,寸寸销魂。春心抽尽为王孙。不分东风吹渐老,色映黄昏(屈大均《浪淘沙》)

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夏完淳《卜算子》)

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夏完淳《卜算子》)

人世事,几完缺(吴伟业《贺新郎》)

话到英雄失路,忽凉风索索(陈维崧《好事近》)

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裘各自寒(朱彝尊《桂殿秋》)

老去填词,一半是空中传恨(朱彝尊《解佩令》)

钟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谁寻(朱彝尊《高阳台》)

往事迢迢徒入梦,银筝断绝连珠弄(王士稹《蝶恋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唐多令》)

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处凄凉否(顾贞观《金缕曲》)

辛苦最怜天上月(纳兰性德《蝶恋花》)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纳兰性德《采桑子》)

风一更,雨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

雨洗秋浓人淡(厉鹗《谒金门》)

谁知千夜里,各对一灯红(蒋士铨《水调歌头》)

石倘能言,也应似我,望古增呜咽(王仁溥《念奴娇》)

看取青青池畔,泪痕点点凝斑(张惠言《木兰花慢》)

独自凄凉还自遣,自制离愁(龚自珍《浪淘沙》)

湖水湖风凉不管,看汝梳头(龚自珍《浪淘沙》)

莫更伤心,可怜秋到,无声更苦(项鸿祚《水龙吟》)

澹澹轻烟,溶溶院落,月在梨花(顾春《早春怨》)

一片春愁,渐吹渐起,恰似春云(蒋春霖《柳梢青》)

红袖高楼,争抵还乡好(谭献《蝶恋花》)

饯春无语,肠断春归路。春去能来,人去能来否(王鹏运《点绛唇》)

心事共疏檠,歌断谁听?墨痕和泪渍清水。

留得悲秋残影在,分付旗亭(王鹏运《浪淘沙》)

惆怅玉箫催别意,蕙些兰骚,未是伤心事(文廷式《蝶恋花》)

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文廷式《蝶恋花》)

寸寸关河,寸寸销魂地(文廷式《蝶恋花》)

断尽愁肠谁会得?哀燕声声(王鹏运《浪淘沙》)

愁望春归,春归更无绪(文廷式《祝英台近》)

纵行遍天涯,梦魂惯处,就恋旧亭榭(文廷式《摸鱼儿》)

断魂还逐晚潮回,相映枝头红更苦(郑文焯《玉楼春》)

烛花红换人间世,山色青回梦里家(朱祖谋《鹧鸪天》)

摇落事,向空山,休问杜鹃(朱祖谋《声声慢》)

人天无地着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陌上搂头,都向尘中老(王国维《蝶恋花》)

碧苔深锁长门路,总为娥眉误。

自来积毁骨能销,何况真红一点臂砂娇(王国维《虞美人》)

从今不复梦承恩,且自簪花坐赏镜中人(王国维《虞美人》)

当面吴娘夸善舞,可怜总被腰枝误(王国维《蝶恋花》)

不堪重梦十年间(王国维《浣溪沙》)

怅秋风,憔悴天涯,美人芳草怨迟暮(吕碧城《绮罗香》)

啼鸟惊魂,飞花溅泪,山河愁锁春深。

倦旅天涯,依然憔悴行吟(吕碧城《高阳台》)

第3篇:雨霖铃教案范文

下面我就以2010年江苏省语文高考试题为例,谈谈古典诗歌的解题程序和规律,以及引导学生如何规范古典诗歌的答题要领。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4分)

无论诗歌的命题形式如何变化,整体把握诗歌内容是解题的基础。只有真正理解整个诗歌的思想内容,才能真正做好古典诗歌鉴赏题。那么如何快速地整体把握古典诗歌的思想内容呢?

一、把握诗歌内容

要整体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

1.知人论世

“诗言志”,在鉴赏古诗时,我们应尽可能多地了解诗歌创作时的历史背景、作者的际遇及情感抱负。比如,王昌龄(公元698―756年),盛唐著名诗人,家境贫寒,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王昌龄是盛唐著名诗人,名重一时,被称为“诗家夫子王江宁”。与当时名诗人交游颇多,交谊很深,除与李白、孟浩然的交游外,还同高适、李颀、岑参、王之涣、王维等都有交谊。他因数次被贬,在荒僻的岭南和湘西生活过,也曾来往于经济较为发达的中原和东南地区,并曾远赴西北边地。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广泛的交游,对他的诗歌创作大有好处。王昌龄擅长七言绝句,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如《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慨叹守将无能,意境开阔,感情深沉,有纵横古今的气魄,确实为古代诗歌的珍品,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又如《从军行》等,也都为脍炙人口的名作。反映宫女们不幸遭遇的《长信秋词》、《西宫春怨》等,格调哀怨,意境超群;抒写思妇情怀和少女天真的《闺怨》、《采莲曲》等,文笔细腻生动,清新优美;送别之作《芙蓉楼送辛渐》同样为千古名作。

了解了诗人的相关背景有利于对诗歌思想内容的整体把握。诗人有如此的经历,就不难理解诗中的“醉“凉”“忆君”“愁”等情感了。

2.诗歌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通过标题可以知道一些文章的内容。从《送魏二》题目直接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而一想到送别诗,学生就应该想到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等脍炙人口的名篇,而这些诗歌表达的情感不外乎就是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情深意长的勉励及坦陈心志的告白。

《送魏二》从标题看,也是一首送别诗,体现的必然,诗人和友人之间的送别之情。

3.紧抓诗眼

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因而要分析诗眼,展示意境,感受情趣,领悟旨意。在《送魏二》中,“醉别”“忆君”“愁”“梦”这些关键词无非就是诗眼,能准确透露出诗歌本身的情感。诗人和友人为什么“醉别”?“愁”什么?等等,紧紧扣住这些诗眼,反复思考,自然就能揣摩出诗歌的思想内容。

4.意象意境

把握意象,感知意境。意境(或叫“境界”“境”),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形象体系。在这体系中,既有十分鲜明,富有启示性的生命景象的图画,又包含诗人主观情感,两者融合而成的和谐的艺术境界,即所谓意境。简单地说,意境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感知意境的方法就是发挥想象,补充画面。想象,是形象思维活动,是进行鉴赏性阅读的必要途径。考生在鉴赏过程中,必须通过自己的想象补充和扩大作品的生活画面,使平面的文字变成立体的空间,从而获得完整而丰富的形象美感。

抓住诗中的形象体系,确定意境的基调,理解、感受“此时”“此景”中的“此人”“此情”是什么。情感是读者在进入诗歌意境后的心理反应活动,是鉴赏阅读的重要环节。鉴赏诗歌必须真正进入作品的生活场景中,同作品中的人物或作者共同感受诗歌中的意境美、丰富的情感、生活的哲理或人生的启示,等等。

“江”“楼”“橘柚”“江风”“雨”“舟”“潇湘月”“清猿”等意象,构成了一幅迷离、凄清的秋天的画面,再联系“送别”这一主题,就能理解诗人送别友人时依依惜别的伤感心情。

5.诗歌注释

在高考试卷中,诗歌的注释不可忽略,往往暗示诗歌的内容。有的诗歌鉴赏题没有注释,若有,考生就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命题者添加注释,无非是为了降低试题的难度,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总之,鉴赏诗歌一定要了解作者和背景,阅读标题,走进诗歌意境及揣摩可能有的注释,对诗歌有一个整体认知,再读题目,明确答题的要点,按照题目的要求答题。

二、明确答题要点

审清题目命制的角度,是思想内容的理解,还是艺术技巧的鉴赏呢?要根据要求寻找答题思路的切入点。

审题时要特别注意,题目要求是涉及诗的整体,还是只涉及某一联、某一句或某一词。同时还要注意,无论题目如何要求,答题时都必须建立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之上。

如《送魏二》题目的要求是这样的: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4分)

第1题,考查学生的筛选信息和识记的能力和学生对教材的熟悉程度,将课内教学和课外考查结合起来,这种命题方式有很好的导向作用,可以引导老师和学生重视教材的学习,扎扎实实地搞好语文课堂教学。

第1题答案:(1)橘柚香。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第2题,涉及对诗歌思想的评价,命题者已经降低试题难度,明确告诉是“惜别深情”。要求做简要说明,实际就是要求考生到诗歌中去找根据,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第3题,借用古人的鉴赏语,实质是考查考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评价,“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这里的“之”指代谁?“情”是什么?第3题的难度明显高于第2题,只有理解了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的“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这句话,考生才能答好题。

三、规范答题要领

理解了全诗,审好题,找准答题的切入口,最后就是要组织答案了,答题时一定要扣紧命题要求组织答案。

简答题,其实质就是微型论文,即必须有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就诗歌鉴赏题而言,论点就是对问题的最直接的回答,比如表达了什么情感,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等;论据是适当摘录诗中词句作答,并把摘录的词句用双引号标好,这样才能既条理清晰,又全面周到。

曾经有人将诗歌鉴赏题的答题模式进行归纳,分为分析意象、意境型、分析技巧型、炼字型、一词领全诗型、情感主旨型、评价题型等,但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实际上无论是什么模式,无非包括三个方面,即表现手法、内容描述和概括、诗人情感等。这样理解,就能很好地掌握答题的要领,使得答题更有条理,也更容易接近得分点。

比如:

(2)一、二两句诗中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

这里,命题者已经告诉考生“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观点(论点)已经很明确了,关键是考生结合诗词内容进行说明,如果按照表现手法、内容描述和概括、诗人情感等三个方面进行思考的话,参考答案应是这样的:

表现手法:双关、烘托等;内容概述:秋风秋雨的的凄清,诗人和友人依依惜别,两人借酒浇愁,“醉别”暗示着情谊之深,“江风引雨”气候已变,风雨入舟,“凉”,一语双关,虽是身体的感觉,却也暗示心理的感受,“引”与“入”字呼应,描绘了秋风秋雨的的凄清特点;诗人情感:悲凉一切景语皆情语,烘托了诗人和友人内心的悲凉的依依惜别之情。

标准答案是: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

又如: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4分)

“代为之思,其情更远”就是观点(论点),还是让考生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表现手法:想象和虚实结合;内容描述和概括:“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这里由眼前的实景,想象友人到达潇湘之后的愁苦与孤寂的虚景,虚实结合。诗人情感:惜别深情。

第4篇:雨霖铃教案范文

……

“惠,你今天脸色不太好耶,有什么事吗?不会是为了这次考试,而……”我一坐下,雯就在耳边嘁嘁嚓嚓地说个不停。

“没什么,只是有点不舒服而已。”没想到只是熬到凌晨就这样了,55555……

“哦。马上考试了,加油哦!”

终于切入了正题……“呵呵,谢谢,我会的。你也一样要加油。”

“恩,一起加油!”

“呵,还斗志高扬咧。这次摸底考试的金牌我摘走了哦。”

“喂,你别那么高傲好不好?”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

“那就看着吧。”

“丁丁丁……”清脆的铃声响起,伴随着高跟鞋的嗒嗒声一起飘进教室。

老师从密封袋中抽出一沓厚厚的试卷,仔细地发给每一位同学。“好了,现在考试!”

我长舒一口气,整理好心情,提起笔就写起来。

教室里很谧静,只有笔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

只剩最后一道题了,呀是最难的题。我看看表,还有20分钟,“时间足够了。”

我大略地看了题目,竟然是几何题!我平时最头疼的问题就是这了!如果从B点到A点做一条辅助线,可以求出两个小三角形的比,但是另外的其中一个大图形没有和它共边啊。那该怎么办呢……我焦急地在草稿纸上比画着。

这时,我前面的那个臭小子竟然把椅子一靠,摊开卷子,悠闲地在那转笔!看来他已经做完了,想到这里我更是慌了,额头上沁出了汗珠。虽然稿纸已经写了三面,还是没有找到什么头绪。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嗒嗒地表声开始了倒计时。

“还差两分钟就收卷!”老师严肃地说。

啊,不会吧,这么快!我呆呆地望着卷子,无可奈何。

10秒,9秒,8秒,7秒……算了,豁出去了!草地在填空处写上一个答案:70。

“丁零零……”急促的铃声敲打着每一个同学的心。

“收卷!”

……

“惠,这回我该进地狱了!55555,你一定要记住帮我保全尸……”

“不会那么惨绝人寰吧。”

“那后面的几道题可难死了,特别是最后的那一道……啊,我要疯啦!”

“对了,你最后一道题的70怎么得出来的?”霖转过来,有点怀疑地望着我。

“什么……什么怎么得出来的,那是我算出来的撒!”我有点心虚地回答,我突然想到了什么,“你看了我的卷子?”

“不就是收卷子的时候瞟了一眼嘛。真搞不懂,凭你的智商还会做那道题?”

“我最会做几何题了……”

第5篇:雨霖铃教案范文

2001年7月,从吉林省吉林市某师范学校毕业后,20岁的李霖受聘于该市一所企业小学任教。2002年初,当地教育体制改革,规定企校必须划归地方管理,李霖因此面临下岗危机。就在李霖为工作之事苦闷彷徨之际,她与一个32岁的英俊帅哥邂逅,一下子改变了她的命运。这位帅哥便是当地大名鼎鼎的千万富翁、吉林市龙潭区人大代表李宝君。

“小妹妹别急,我乐意为你排忧解难。”见李霖身高一米七,曲线玲珑,楚楚动人,李宝君怜香惜玉动了恻隐之心,主动答应帮忙。

果然,李宝君言出必行,不到一周时间,便将李霖安排进吉林市另一所学校担任音乐教师。李霖感激涕零。

随着频繁接触,李霖对李宝君的身份背景有了初步了解:他曾在一个塑料厂打工,与该厂女工康健结婚,生了一个女儿。为了维持生计,夫妻俩凑钱购买了一辆出租车搞运营。后来,二人回到老家建了一个度假山庄。2000年初,夫妻俩又镇投资兴建了一座高五层、面积达一千多平方米的“紫金元大酒店”。李宝君的创业欲望非常强烈,将酒店交给妻子打理,他与朋友又筹资成立了吉大化肥有限公司,李宝君任董事长。由于其经营有方,产品畅销整个东北,公司迅速积累了数千万元的资产……

“宝君哥,你真是一个了不起的男人!”李霖对李宝君白手起家的创业精神非常钦佩。更令她欣赏的是,李宝君在商场上叱咤风云,在生活中处世低调,他为人忠厚,待人温和,还为慈善事业捐款献力。

李霖很快喜欢上这个年轻富翁,她发现李宝君的眸子里也闪烁着灼热的眼波。李霖觉得“床上报恩”的时机已成熟,相识3个月后倒在了李宝君的怀抱中。

之后,李宝君在吉林市万达小区为李霖买了一套房子,让李霖受宠若惊!

李霖原计划送给千万富翁两个月的“性”福生活,然后抽身离去,因为她明白做“第三者”是在玩火。然而,“家”的温馨让李霖进而产生了一个梦想:为李宝君生个孩子。这个想法正合李宝君之意,他做梦都想要个儿子将来继承产业,而妻子康健因生理原因已经无法再孕。

天遂人意,李霖与李宝君同居后很快珠胎暗结。经检查,胎儿性别为男。李宝君高兴得手舞足蹈。这时,李霖对情夫提了一个奇怪的建议,让他将感情出轨的事告诉其发妻,令李宝君愕然!

“这件事你夫人早晚会知道,与其让你太太追查到后闹得天翻地覆,不如你变被动为主动,争取和解。”李霖的解释又让李宝君眼睛一亮。

之后,李宝君按照小情人的吩咐,马上向发妻坦白了“家外有家”。康健顿时花容失色,关起门和老公大吵大闹。但生米已做成熟饭,康健最后把屈辱独自吞进肚里,没有把矛盾升级恶化。

回到“二奶”家后,李宝君对李霖在处理感情问题上的“高瞻远瞩”赞不绝口,但李霖显得很谦虚:“这样做还不够,你太太虽然暂时无奈地接受了这个事实,但她心里并不服,她内心的仇恨随时会爆发。”所以,她决定亲自出马,与大奶“沟通”。

一般情况下,做贼心虚的第三者大都对“大奶”唯恐避之不及,而李霖却要反其道而行之,主动要求与情夫的太太正面接触,令李宝君困惑不解。李霖安慰李宝君:“你放心,我不会添乱子,我只想解决深层次的问题,否则,我们大家都无法过上安稳日子,包括我肚子里的孩子也别指望有安全感。”

2002年10月中旬的一天,腆着大肚子的李霖单枪匹马和情敌康健到一家咖啡店去约会。在家等候消息的李宝君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头冒热汗。时钟嘀嘀嗒嗒,听来特别刺耳。两个多小时过去了,李霖还没回来,李宝君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妻妾之间一言不合就可能情绪失控发生火拼,后果不堪设想。

摆正位置:本份“二奶”献媚发妻献“艳计”

李宝君做梦也想不到,就在他为“二奶”肚子里的私生子而担惊受怕时,妻妾二人却在优雅的咖啡店里喜笑颜开,签署秘密协议。

原来,情敌二人见面后,康健先发制人,单刀直入:“你今天是来向我示威呢,还是来哀求我退出成全你转正?”

“都不是。我今天来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摆正自己的位置。”李霖首先诚恳地道歉,然后从包里掏出一张打印的文字递给康健。康健顿时愣在那儿,足足有两三分钟!

那是一张惊世骇俗的情敌和解协议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李霖承诺永远不企图“篡权夺位”,心甘情愿不要名分;第二,替腹中的私生子承诺,放弃对千万富翁爸爸财产继承权;第三,不独霸情夫的身体,每周一、二、三、五让李宝君到发妻家过夜,周四和周六到“二奶”家留宿。

康健显然没想到“狐狸精”在鸿门宴上会送上如此特别的“见面礼”,她竟一时手足无措。李霖微笑着和康健碰杯:“大姐,事情到了这一步,我们大家谁都无法回避。请相信我的诚意,只要都想开一点,说不定我俩今后还能成为好姐妹呢!”

康健觉得眼前这个女孩很特别。随着交谈深入,康健的脸色渐渐阴转多云,挥笔在协议书上签名画押。李霖临别时还和康健约定,这份私下签订的秘密协议不得透露给第三方,包括她俩共享的男人李宝君。

在焦虑不安中见“二奶”平安回到家,李宝君赶忙探问发生了什么事。李霖夸奖道:“你太太是个通情达理的女人,今后我会尊重她。”

为了落实协议内容,李霖此后经常通过电话和手机短信与“大奶”联系,嘘寒问暖。有时还跑到紫金元大酒店和康健聊天,大姐长大姐短地叫个不停。此外,李霖还悄悄到商场买了几套高级时装和进口化妆品送给康健。

“二奶”献媚让康健失衡的心情好受了不少。为了回敬“二奶”,在李霖分娩后,康健还特意到医院看望。

或许母凭子贵。李霖产下龙子满月后,李宝君不仅请了两个保姆悉心照料,还提出赠送一部轿车,被李霖婉言谢绝。康健知道后,对李霖更加刮目相看。

不久,李霖对康健说了一番闺房悄悄话,彻底瓦解了康健心中的敌意。

那天晚上,李霖约康健喝茶谈心,感慨地说:“大姐,做女人都不容易。宝君忙于事业四处打拼,我知道你内心很寂寞。大姐不妨找个蓝颜知己,也好有个人谈谈心。”李霖还怂恿说:“宝君有错在先,你别有太多顾虑,毕竟女人青春易逝啊!”

康健没想到“二奶”会为她献上“艳计”,但她从李霖的限里读懂了诚意。从此以后,康健与李霖之间的芥蒂烟消云散。

李霖的“艳计”让康健彻夜失眠。她马上想到一个当地警察,此人名叫刘承,经常穿着警服到紫金元大酒店消遣。因康健的酒店还暗中从事“小姐”,需要有警察“罩着”,于是,康健在安排小姐殷勤伺候刘承的同时,还经常悄悄送给他红包。时间长了,刘承居然也对胸部丰满的老板娘垂涎欲滴。康健平时虽然也和刘承打情骂俏,但始终没敢出位。如今李霖怂恿她红杏出墙,康健感觉背后有人支持胆子忽然间就大

了起来,禁不住芳心大乱。

几天后,康健特意单独宴请刘承。在灯光暧昧的包间里,康健频频举杯,脸泛红晕,顺势倒在警官怀抱……

一个销魂夜晚后,康健表示每月给刘承6000元零花钱,希望两人保持长久稳定的情人关系。富婆主动投怀送抱让警官喜出望外,对康健百般温存。康健一甩手拿出20万元,为警官情人买了一部私家车。

婚外激情让康健焕发第二春。为了帮助情夫升官,她在刘承身上大把花钱。不久,刘承调任吉林市龙潭分局江北派出所副所长。康健设宴祝贺,还拿出几万现金赞助刘承装修房子。

李霖对“大奶”红杏出墙一清二楚,并一直替康健打掩护。有时康健想和情夫幽会,就暗示李霖拖住李宝君,创造机会。妻妾之间亲如一家人,李宝君左拥右抱尽享齐人之福。就在李霖为自己摆正位置创造出妻妾和谐共荣局面而得意之际,不料一次意外泄密事件,引发了血雨腥风。

妒火中烧:贪婪警官夺妻又夺富翁“遗产”

2005年初,李宝君又使出大手笔,投资2500万元,买下了吉林省榆树市化肥厂,企业前景非常乐观。

由于近段时间忙于生意,很久没和发妻温存。2005年3月下旬的一天,为了弥补心中的愧疚,李宝君连夜从外地驱车回家,给妻子一个惊喜。然而,当他深夜凌晨1时到家后,钥匙却打不开自己的家门,里面被反锁。李宝君敲门很久,康健才起床开灯。

进屋后,只见妻子神色慌张,卧室床头柜上的烟灰缸里居然还有几个烟头。他抬头一瞧,忽然发现别墅二楼的窗户被打开,立即明白了一切。李宝君怒吼一声,抓住妻子拳打脚踢。康健打死也不承认给丈夫戴上“绿帽子”,被揍急了,她也从二楼窗户跳下去,摔成重伤。

康健住院治疗两个月,李宝君仍不依不饶追问妻子那个“野男人”是谁。李宝君断定妻子不忠还有另一个隐情。他发现康健经营的酒店账面上每年盈利数十万,而存折上却没有钱,因此更加怀疑妻子在外面包养了一个小白脸,这让李宝君男人的自尊心受到沉重打击,最终决定将“大奶”扫地出门。

康健落难之际,李霖挺身而出相救。她不仅抱着孩子到医院照料“大奶”,而且当着康健的面数落李宝君:“亏你还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咋就这么小肚鸡肠?我敢拿人格担保,大姐决不会是你想象的那种女人。”李霖还严厉警告:“你要是敢和大姐离婚,干脆把我也一起撵走算了,你就当个孤家寡人吧!”

病床上的康健一把抓住李霖的手,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二奶”勇救“大奶”的举动唬得李宝君一愣一愣的。望着心肝宝贝私生子,李宝君只好做个顺水人情,再也不提离婚之事。但他已对妻子起了疑心,将妻弟康壮调离身边,以防不测。不仅如此,李宝君还开始牢牢地控制住产业,并暗中将私有财产转移。

李宝君的一系列举动惹恼了刘承。那晚,他正在和康健翻云覆雨,却被李宝君“碰撞”,当警察的刘承练就一身好功夫,从二楼纵身一跳,借着夜幕掩护逃走后,仍心有余悸。刘承心里非常清楚,李宝君财大气粗,是本市颇有影响力的人物。一旦他发现警官和自己的太太有染,刘承的政治生命就会完蛋。每当想到这些,刘承不寒而栗。

康健出院后,扑倒在刘承怀里诉说着身心伤痛:“他在外面包养二奶,还生了个私生子,难道只许州官放火,就不准百姓点灯?”惊闻李宝君还有一个私生子,刘承妒火中烧。

原来,刘承对康健温情脉脉,不仅是贪恋她的美色,也一直觊觎富婆的口袋。如今败露,又陡然冒出一个私生子来,刘承料定李宝君会严加防范。这样一来,刘承就很难再从康健身上揩到油水了。

这时,一条毒计冒出刘承的心头: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灭掉情敌,既可以解除自己的后顾之忧,又可以继承千万富翁的遗产。在刘承看来,只要控制住情妇康健,就等于控制住了数千万巨额财富。

刘承将想法告诉康健后,把康健吓了个半死,她坚决不同意“灭”掉自己的丈夫。刘承展开柔情战术,并故意刺激她:“落汤的凤凰不如鸡啊,你若优柔寡断,窝囊一辈子也没有出头之日。”

与此同时,刘承还拉康壮下水:“你姐夫鬼迷心窍,他不是人,居然把你姐往死里整。”联想到自己在姐夫公司里失宠,康壮的怒火一下子被点燃。

经过几个月的攻心,2005年8月,康健终于把心一横,决定和弟弟配合警官情夫灭掉丈夫。于是,刘承向康健索要了15万元的雇凶费,托人找来杀手石占英和李光,开始行刺李宝君。

此时的李宝君似乎嗅到了什么异样气味,他行踪诡秘。几个月来,两名杀手几次行刺都扑了个空。刘承担心李宝君提前立遗嘱将财产分给私生子,他决定亲临现场指挥行刺。

2006年1月17日,获得李宝君从外地回到吉林市的准确情报后,刘承开车拉着两个杀手提前在李霖的楼下埋伏。当晚5时40分左右,李宝君驱车回到家门口停稳车,来到门下按门铃。两名杀手从暗处冲上去,照着李宝君的头部就是狠狠一锤。李宝君与两名杀手搏斗了5分钟,身中数刀倒在血泊之中,被送到医院后抢救无效气绝身亡。

惊闻情夫在自己家门口被杀,“二奶”李霖抱着私生子跑到医院太平间,扑倒在李宝君尸体上哭昏过去。李霖万万没想到,做一个“本分”的二奶也如此之难,竟然会引来另一双贪婪的眼睛,搅起血光之灾。

第6篇:雨霖铃教案范文

有效开展阅读教学,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搜集、筛选、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阅读素养。通过不定期的读书实践活动,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书写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素养,使学生逐步向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人才目标迈进。

1立足学生成长,加大阅读教学改革力度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阅读教学就成了语文教学的重点。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作者、文本之间的多向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要能够引发学生对文本问题整体感知。我们开设的阅读教学课采用问题式、体悟式、探究式教学,让学生自主阅读,设身处地地去体验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与情感。自阅读课开设以来,我们一直与图书馆教师密切配合,为学生的阅读提供各种各样的帮助,为学生做好阅读指导,为阅读课教学的顺利开展尽职尽责。学生在阅读教学课程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感受作品的人物之美、自然之美,把握作品的结构之美,品味作品的语言之美,体会文学之美,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2把握好图情教育课,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图书馆资源开展学习

图书馆在常规工作的基础上,每年都要对新生进行图书情报知识教育,因为这是学生充分利用好图书馆的前提。包括图书馆的用途、布局、图书的分类、排架、如何读书、选书等,还要教给学生如何进行图书的借还、期刊的阅览、文献的检索等,图书馆教师根据内容设计教学案,理论与实践并重,分期分批次进行培训,并带领学生逐一参观和实践演练,以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学校图书馆检索网站上提供了大量的图书馆专业方面的知识,供读者自主学习。总之,要采取一切可行的办法帮助学生认识图书馆、了解图书馆、学会使用图书馆。

3做好书刊宣传,让每本书找到读者,创设书香校园文化氛围

做好书刊宣传是读者接受信息最快、最便捷的方法。书刊宣传有很多方式,如校园广播、板报、校园网、口头指导、校园网等。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敏锐的眼光、全面的知识素养、熟练的计算机运用能力,洞察学生的心灵,为学生提高优质的阅读资源。如好书推荐:向高一、高二学生适当推荐一些古今中外的一些名著、人物传记、作文技法、为人处世、励志等方面的书刊;向高三学生适当推荐一些高考复习方法、心理调适、各科解题技巧等方面的书刊;向教师们推荐一些各科的教学参考、高考咨询等与教学相关的书刊。师生还可利用校园网进行文献信息的检索,浏览图书馆动态,及时让学生了解到图书馆的信息。

4利用图书资源,进行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以“确立目标、搜集材料、拓展交流”的阅读指导模式为例进行说明。

阅读教学模式应以教材为中心,精选典范篇章的突出特色,通过同类文章的大量交流,提供写作模板,引导模仿写作,提高学生能力。教学的内涵是根据叶圣陶“课本是例子”的理论,采取“大取大舍、长文短教”的思路, 以教材为核心,以课堂阅读为主,课外阅读为辅,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抓重点,广搜集,重交流,重感悟,培养习惯,形成能力。

例如,在学习《荷塘月色》一文时,先布置学生在自由阅读课上搜集写景的专题段落,抄在统一发放的纸张上。教师课堂指导时,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选景物描写为阅读指导目标,师生反复吟诵、赏析四、五、六三段写景文段,总结出写景的一般方法;课堂交流,学生将自由阅读中搜集的优美的写景文段,声情并茂地朗读、赏析。课堂大量的交流、赏析,扩大、加深了学生对景物描写的感悟;学生模仿,教师利用多媒体设计情境,让学生进行模仿写作,将写景方法内化为实际写作能力。这种方法,缩短了教材的处理时间,加大了学生对同类作品的刺激量,使阅读的方法规律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学生明明白白地学,有条不紊地练,不但拓宽视野,陶冶性情,重要的是在有目的的训练中扎扎实实提高了阅读能力。

5利用图书馆资源进行阅读教学的体会

5.1通过品读经典,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新教材每学期只有30篇课文,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通过对文学名著的品读,学生感受到特定时代的风云变幻,增加对历史、对文学艺术的了解。比如:读《西游记》《红楼梦》《简爱》等这些名著,给人善的引导、真的启迪、美的享受。学生的阅读站在了这样一个高点上,大大丰富了他们的文化底蕴;通过广读名人著述传记,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的成功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把学生领进图书馆,感受领悟什么叫英雄主义、爱国主义,什么叫中华赤子,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5.2通过阅读铺路架桥,培养学生迁移能力

图书馆是架设在课内与课外知识间的桥梁。用“以点带面”的方法,用所学的一个阅读材料去辐射更多的阅读材料,从而让学生掌握一类文章,让学生提高筛选信息的能力,也培养学生迁移能力。

例如,学了课本中柳永的《雨霖铃》,学生对词中的“离愁别绪”有了很深的体会。这时,就可以通过到阅览室查询,让学生以点带面,以柳永的《雨霖铃》去辐射另外的大量的以“离愁别绪”为意象的诗词。如李煜的《相见欢》、欧阳修《诉衷情》、杜牧《赠别》等。学生通过大量阅读,融入词的意境,触摸到作者灵魂深处的思想情感,感受到词的美,提高了对诗词的赏析能力。

5.3通过阅读激活文字,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平

以往因为学生知识面过于狭窄,文化积累单薄,导致作文缺乏想象力和文采。但自从把学生带进图书馆之后,让学生通过大量、广泛地阅读,积累写作的素材,激发灵感的火花,写出了很多文情并茂的作品。学生只有多读书、读好书才能知识广博,思维活跃,牢固形成深厚的写作素养。

第7篇:雨霖铃教案范文

诗歌堪称语言艺术中最高的艺术。寥寥几言,款款数语,就能把人带进一个美的境界,或者石破天惊,或者余音袅袅。很多学生理解不了祖国璀璨的文化,创作不出漂亮的作文,欣赏不了优美的诗歌,甚至说话写作文不通句不顺?我认为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缺乏坚实的基础知识积累,许多学生没有阅读背诵的习惯;没有“咬文嚼字”的精神,没有钻研词句的精神。因此老师在进行诗歌鉴赏教学时切勿丢“咬文嚼字”习惯。

一、咬文嚼字有利于学生识记字形字义

很多老师带领学生鉴赏诗歌时,往往放弃了基础的字词,直接从整体入手,片面追求以感悟为主的“不求甚解”。效果呢?学生们在课堂上没有真正启动思维,没有用心体悟,课堂看似热闹,可是课后基本忘记,不能熟读成诵。学生的阅读活动只是进行着水平的推移,并没有质的提升。这样无论对学生长远的语文素养形成还是直接的名句默写都毫无益处。如新接手的班级学生默写杜甫的《登高》一诗时,其中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里的“萧萧”二字常常会有学生误写为“潇潇”。究其原因就是在阅读鉴赏时没有准确理解“萧萧”二字的意思,而老师没有加以适时指导,让阅读教学变得浮躁、浅薄。对如此精彩的词语只作蜻蜓点水般的解读,想想这真是我的语文教学的悲哀!为此,我在巩固复习时,对诗歌中的 “清”“萧萧”“尽”“常”“苦恨”等精彩的词语,特别是对“萧萧”进行了品析,先让学生说说“萧”和“潇”的意思,教师再通过引导:“萧”字可做名词和形容词,做名词时,草名,有香味,古时北方常见。“萧”做形容词时有冷落,荒凉,萧瑟,洒脱之意。“潇”字也分形容词和名词,做形容词时,本义:水清而深的样子。“萧萧”与“潇潇”都是描写、形容事物的词,但适用对象有别,“萧萧”是象声词,“潇潇”是形容词。“潇潇”有“三点水旁”,与水有缘。有风无雨用“萧萧”,有雨或有风有雨用“潇潇”。“无边落木萧萧下”因有风无雨,该用“萧萧”;“秋雨潇潇,迎来了丰收的季节”因有雨该用“潇潇”。学生通过这次“咬文嚼字”对 “萧萧”一词的含义有了准确理解,同时对作者用词的精确加深了理解、感悟。学生们的思维空间更大了,感悟体验更深了,语感增强了,积淀增多了。

二、咬文嚼字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意境

我国古代的文学家十分强调炼字。“为人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是诗圣杜甫著名的两句诗。好的诗词,往往一词立骨,一语传神。“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杜甫的诗歌《咏怀古迹》(其三)中有这样一句“群山万壑赴荆门”,但是很多学生会写成“千山万壑赴荆门”。几次强调,要求改正,仍然不见成效。我不得不另寻方法。后受坡读王祈《竹诗》,原诗有“叶攒千口剑,茎耸万枝枪”的句子,坡说:“诗中的竹叶似乎少了些”的启示。咬文嚼字去解读诗歌。从“群山”与“千山”数量入手。以幽默的提问开始,问学生“千山万壑则每座山有几条沟?群山万壑呢?”学生觉得有趣,纷纷给出答案:千山万壑则每座山十壑,群山万壑则每座山百壑。我接着问:“那就从山势的陡峭、破碎程度而言,千山万壑和群山万壑分别给人什么感觉?”学生思索后也得出答案:千山万壑说明山势一个整体,而群山万壑则有两种可能,一是山太大,有巍峨之感;一是山太陡峭、破碎,有气势飞动之态。我继续引导:“那么,哪种表达更符合杜甫诗歌风格?”学生觉得“群山万壑”更符合杜甫诗歌“沉郁顿挫”之风。至此,由一字的选择开始的教学达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既帮助学生记住了字形,又便于他们理解诗意,还有助于他们理解杜甫诗歌的特点。

第8篇:雨霖铃教案范文

近年来高考命题的原则之一是“课内知识课外考”,2010年这一命题原则在诗歌鉴赏中也得到体现,可谓“题”联课内外,“诗”“句”巧联姻。试题源于教材,但是高于教材,是一种依纲扣本式的理性回归。命题人试图通过高考“指挥棒”引导广大教师和学生认真用好、学好语文教材,命题呈现出“教什么考什么”的新动向。

一、攀亲――联想表达情感相同的句子

古典诗词中常借助于某种意象来表达相同的感情基调,如借“月亮”来抒发思乡之情;或借某个特殊季节来排遣个人的情绪――中国文人从来都有着伤春悲秋的传统,而比起伤春,悲秋则是一种更有力更深长的感情。秋季草落叶衰,万物肃杀,往往寄托作者种种悲愁,在对“秋”的悲叹中寄寓世事沧桑、离愁别绪、历史幻灭、怀古伤逝的深沉情怀。历代诗人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相同的情感。让不同诗歌中同类情感句“攀亲”,采撷这样的“类”句需要考生有一定的阅读积淀。

【高考链接】(2010年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相关试题: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延伸到课内篇目柳永的《雨霖铃》,难度虽然不大,但是考生却失分较多。有的考生审题不明,没有抓住关键词“由送别季节”及“直抒离别之情”,误答为“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有的考生功利性太强,只背诵高考《考试说明》指定的默写篇目,而对教材要求背诵的篇目不屑一顾,结果在这道创新试题面前吃了一记闷棍。该诗首句直抒离别之情,“橘柚香”具有时令特征,代表秋天,由此可联想到柳永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之句。

【参考答案】橘柚香。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无独有偶,2010年高考北京卷也从这一角度考查,试题引入教材中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只不过是以客观题的形式呈现,请看: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题。

古风(其三十九)

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晖,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鹩鸾。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晖:落日余晖。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鸩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相关试题的B项: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情感有相似性。

本题题干要求考生选出“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李白在本诗中抒写了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遇的激愤。因而B项的表述是正确的。

二、认祖――还原化用的诗文名句

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从古至今,尤其在诗词的创作中不乏袭用、化用前人诗意、前人成句,已经是惯例,不可胜数,考生要具备对此类诗句“认祖归宗”的能力。如“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化用的是白居易的《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化用了李清照的《武陵春》词:“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化用的是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至今商女,时时犹唱,遗曲”化用了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高考链接】(2010年上海卷)阅读下面的散曲,完成文题。

[越调】平湖乐・尧庙秋社

王恽

社坛烟淡散林鸦,把酒观多稼。霹雳弦声斗高下,笑喧哗,壤歌亭外山如画。朝来致有,西山爽气,不羡日夕佳。

[注]①霹雳:琴名。

相关试题:“不羡日夕佳”化用了高中课本哪首诗中的诗句?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化用陶渊明《饮酒》“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写的是隐居之乐,曲作者反其意而写之,表达了积极用世的志向和与民同乐的意趣。

三、配对――诗文名句的准确复位

历年高考湖南卷第5题一枝独秀,在高考试卷大家族中“技压群芳”,与台湾高考国文科命题人的思维相近,成为一道亮丽的独特风景。和2009年高考第5题“对联配伍题”一样,2010年的“诗句复位题”继续引人注目,与2009年的对联题相比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体现出语文学科的鲜明特色。

【高考链接】(2010年湖南卷)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到京师》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城雪初消荠菜生,

角门深巷少人行。

_____________,

此是春来第一声。

A、落红满地乳鸦啼

B、柳梢听得黄鹂语

C、春山一路鸟空啼

D、楼阁新成花欲语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课外诗文名句的理解、对客观自然的关注、对逻辑思维的把握,所要用到的与“绝句”相关的知识是课内的,而材料是课外的。“此是春来第一声”,毫无疑问,前面应该是“声”,“城雪初消”说明北方的春天刚近,在北方春天最早发芽的树木就是柳树,再从诗的意境考虑应该是B。“柳梢听得黄鹂语,此是春来第一声”在以“春到人间”为主题的晚会中,常常被主持人作为串台词引用。其他“落红满地乳鸦啼”出自秦观的《赠女冠畅师》:“瞳人剪水腰如束,一幅乌纱裹寒玉。飘然自有姑射姿,回看粉黛皆尘俗。雾合云窗人莫窥,门前车马任东西。礼罢晓坛春日静,落红满地乳鸦啼。”“春山一路鸟空啼”出自李华的《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而“楼阁新成花欲语”则出自明代秦淮名妓马湘兰之手,原句为“楼阁新成花欲语,梦中谁是画眉人”,是经典的爱情名句。

【参考答案】B。

四、归宗――遴选寄寓情怀相近的句子

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寄寓意识,中国诗歌的源头《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为赋、比、兴,比、兴即是寄寓的途径。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又自强不息的民族,在文人心中,有着深厚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使人们在艰难困苦中高瞻远瞩,而其间需要一种深层次的精神寄托,于是出现了寄寓意识。寄寓意识成了千余年中国社会的文化共

识,融入了文人的潜意识。考生要能准确理解不同诗歌所寄寓的情怀,按照同一性将其进行归宗。

【高考链接】(2010年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

半坞寒云抱泉石。

山翁酒熟不出门,

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

坞:山坳。②

山翁:此处指隐者。

相关试题:下列诗句与这首诗所寄寓的情怀最相近的一项是( )

A、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B、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C、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D、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解析】本题选项涉及的四个句子依次取自教材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李白的《蜀道难》、杜甫的《登高》、白居易的《琵琶行》,考生准确解答本题的前提是对教材相关文本要熟悉。本诗题为“访隐者”,描写隐者的隐居生活,这和A项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寄寓的情怀是一致的。“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叹蜀中战祸之烈,表现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忧国忧民,感时伤世;“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寄寓贬谪后的孤寂情怀。

【参考答案】A。

五、结缘――比较相同题材主旨句情感的异同

命题人将诗歌中所要考查的某一句与课文中学过的相关句子“结缘”,要求考生从思想感情或表现手法等角度进行比较,这种题型既能检测考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重视课本,又能考查考生的语文素养,一举两得。

【高考链接】(2010年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注]争:怎。

相关试题: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

【解析】“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教材秦观的《鹊桥仙》,本是为咏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创作的乐曲。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古已有之,如《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李商隐的《辛未七夕》等等。宋代的欧阳修、柳永、苏轼、张先等人也曾吟咏这一题材,虽然遣词造句各异,却都因袭了“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格调哀婉、凄楚。相形之下,秦观此词堪称独出机杼,立意高远。

第9篇:雨霖铃教案范文

2、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曹雪芹《红楼梦》

3、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

4、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5、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6、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7、柔情似水,佳期如梦。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幕幕。秦观〈鹊桥〉

8、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9、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

10、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11、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12、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

13、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李白《清平调之二》

14、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15、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16、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17、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李煜《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18、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19、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20、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裏人。

21、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22、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唐;李商隐〈无题〉

23、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24、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25、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2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27、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28、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

29、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

30、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31、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32、泪纵能乾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

33、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34、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35、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36、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37、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38、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

39、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40、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41、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42、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43、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44、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牋费泪行。

45、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46、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

47、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颉,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

48、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杜秋娘〈金缕衣〉

49、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桐》

50、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51、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52、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53、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54、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55、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56、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

57、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58、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59、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60、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61、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62、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

63、几次细思量情愿相思苦!胡适〈生查子〉

64、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65、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66、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67、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68、直缘感君恩爱一回顾,使我双泪长珊珊。

69、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

70、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71、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72、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

7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云案*元夕〉

74、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元徐再思《蟾宫曲*春情》

75、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76、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77、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78、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黄増《集杭州俗语诗》

79、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80、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81、相思树下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民国;梁启超

82、人生自古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宋;欧杨修《玉楼春》

83、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84、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85、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86、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87、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词》

88、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李煜《更漏子金雀钗》

89、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