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船舶管理范文

船舶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船舶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船舶管理

第1篇:船舶管理范文

关键词:船舶 检验 管理

1 船舶检验的概念

船舶检验是指具有资质的船舶检验机构对船舶、船运货物集装箱和海上设施的建造、设计、营运(使用)中安全状态进行鉴定、检验或评审,并作出合格、符合、认证或适航等结论的技术活动过程。船舶检验是船舶检验机构对船舶及其设备的技术状况进行审核、检验、鉴定和测试的总称。船舶技术证书是证明船舶技术状况的文件。要想取得必要的技术证书或保持技术证书继续有效,只有使船舶通过相应的检验。

2 船舶检验的作用

①船舶检验的基础作用是使船舶具备安全航行、作业的技术条件。②船舶检验是维护国家权益,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工具。③船舶检验是航运业迅速发展壮大不可缺少的保证。④船舶检验是促进造船业和船用产品发展的重要动力。

3 船舶检验的种类和特点

船舶检验按其性质分为三大类:

3.1 船舶法定检验:船舶法定检验,英文名称:statutory survey,法定检验是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主管机关颁布的技术规范(法规),以及船旗国政府批准接受、承认或加入的有关国际公约(条约),由主管机关下设的船舶检验机构或主管机关委托、授权、指定的检验机构对船舶、海上设施和船运货物集装箱实施的是否符合国家技术规范强制要求的检验活动。

船舶法定检验的主要特点:①它是国家管理权的体现。②它表现为检验与评定方式,但其实质是船舶检验机构的行政确认、行政许可行为。③它是强制实施的,以国家强制力为基础的,由法律或行政法规规定的机构专门行使(专署权力),其他部门和机构均不得为之。④国际性,国际航行船舶须满足我国加入的有关国际公约。

3.2 船舶入级检验:船舶入级检验,英文名称:class survey,其他名称:船级检验,船东为保险和市场竞争的需要,为取得某船级社的船级而自愿申请该船级社进行的检验。

3.2.1 入级检验。系指船舶所有人或经营人、管理人在法定检验的基础上为了保险和航运市场竞争的需要,向船级社申请入级,由船级社对船舶、海上设施和船运货物集装箱是否符合船级社的船舶入级规范的检验活动。它包括船舶、海上设施、集装箱及相关工业产品的入级检验和发证工作。入级是船东由于保险和船舶登记的需要而自愿申请,接受船级社的检验,使自己的船舶或海上设施在该船级社的监督下并按照该船级社的技术规范建造或由该船级社进行全面的初次入级检验,证明符合或等效于此船级社的规范或规定,即为取得该种船级。入级检验合格后,由船级社发给证书,授予船级符号及附加标志,并登入船级社出版的船舶名录内。

3.2.2 船舶入级检验的性质和特点。按照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入级检验是由船级社根据其制定的规范、检验程序对船舶实施的检验。入级检验是一种商业性质的检验服务,从法律意义上讲,属于非强制性检验。但目前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和海上设施检验条例》规定了几类特殊船舶需要进行入级检验。

入级检验具有以下特点:①船东可以自由选择取得不同船级社的船籍。船舶入级的目的是通过取得该船级社船级,提高船舶在航运中的竞争能力。②入级检验一般和法定检验结合进行。③从事国际航行的船舶。④在海上航行的乘客定额一百人以上的客船。⑤载重量一千吨以上的油船。⑥滚装船、液化气体运输船和散装化学品运输船。⑦船舶所有人或者经营人要求入级的其他船舶。

3.3 船舶公证检验:船舶公证检验,英文名称:justice survey。公证检验是指船检机构接受委托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某种情况进行鉴定,出具证明的一种检验。检验机构进行公证检验后出具的检验报告可作为交接、计费、索赔及海事仲裁行为的有效凭证。另外,船舶的起、退租检验、保修项目检验、船舶买卖核价及核定废钢船钢铁重量等均属公证检验。

4 我国目前船舶检验机构

交通部直属船检局(黑龙江、广东);中国船级社(CCS);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船舶检验机构;农业部所属渔船检验局。

5 船舶检验管理

5.1 船舶检验管理机构及职责

5.1.1 船舶检验管理机构。根据1998年国务院《交通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1998]67号)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交通部海事局)是船舶检验的主管机关。为了加强管理,交通部海事局分别在上海、武汉、大连、天津、广州设立船舶检验管理处。

5.1.2 船舶检验管理职责。船舶检验管理的主要职责有:组织拟订船舶技术政策和综合性法规;跟踪和研究、实施有关国际海事公约;制定并组织实施船舶和海上设施法定检验技术规范、规则;监督管理中国籍船舶、海上设施及我国沿海作业的外国海上设施的法定检验发证工作;管理船舶检验和技术监督工作;承办法定检验授权事宜;审定船舶检验机构及验船师资质并实施监督管理;审批外国验船组织在我国设立代表机构并实施监督管理;办理船舶检验的免除、等效。

5.2 船舶检验机构管理。船舶检验机构资质分为A、B、C、D四类:①经主管机关资质认可,具有A类资质的船舶检验机构可以从事包括国际航行船舶在内的船舶、海上设施、集装箱和相关产品的图纸审查、法定检验及签发相应证书。②具有B类资质的船舶检验机构可以从事除国际航行船舶以外的船舶及其相关产品的图纸审查、法定检验及签发相应证书。③具有C类资质的船舶检验机构可以从事内河航行船舶和相关产品的图纸审查、法定检验及签发相应证书。④具有D类资质的船舶检验机构可以从事小型(20米以下)船舶及其相关产品的图纸审查、法定检验及签发相应证书。⑤验船人员管理。验船人员从事的船舶检验业务分为以下七类:国际航行海船(A);沿海航行海船(B);内河船舶(C);海上设施(A);沿海小型船舶(C);内河小型船舶(C);船用产品、设备、集装箱(简称船用产品)。

6 结束语

在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新时期,我们应积极开展诚信作风建设活动,切实严格抓好产品质量,不搞以次充好,杜绝偷工减料,防止假冒伪劣,提升设计水平,重视知识产权,加强行业自律、加强采购管理以及加强劳务工队伍建设等工作,维护中国造船行业良好形象和中国造船信誉,增强荣誉感和责任感,提高中国造船在国际造船中的地位、信誉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高超恩.船舶检验与船舶安全检查基本问题的比较与浅析[J].水路运输文摘,2006.5.

[2]骆公军.谈船舶检验部门在水上安全监管中的管理责任[J].安全管理与技术,2007.4.

[3]黄宛清.德国的航运及船舶检验管理[J].中国设备工程,2005.10.

[4]龙进军主编.船舶检验[M].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6.08.

01.

第2篇:船舶管理范文

近几年我国船舶行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无论是国际贸易上,还是本国的社会经济方面,船舶行业都起到一个推动的作用。而成本管理是船舶企业在生产、经营上的一个重点环节,如何降低船舶企业的成本,提高船舶企业的经济收益是每个船舶企业的经营人员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论述了降低船舶企业成本管理的意义、作用,对船舶企业降低成本的主要措施进行探讨,以达到提升船舶企业经济收益的目的。

【关键词】

船舶企业;成本管理;主要措施

一、前言

船舶的盈利状况是船舶企业生存以及发展的关键所在,而提高船舶企业盈利的措施可以发展的角度上进行产业的扩大,也可以从成本的角度上合理的降低成本的投资以提高船舶企业总体的收益状况,本文主要对如何科学、合理的降低船舶企业的经济成本进行探讨。在保证船舶企业产品以及运行质量的前提下,降低船舶企业的成本,不仅能够大幅度提高船舶企业的盈利状况,还能够很好地提高船舶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度,促进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政策的进一步实施。

二、船舶企业降低成本的意义、作用

(一)可以有效地增加船舶企业的经济效益成本控制措施得当,船舶企业利润就有可能成倍增加。利润上去了,船舶企业就能大刀阔斧地利用资金进行再生产、再投资,使船舶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并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发展系统。在员工福利方面,利润的增加也会使员工的福利待遇提高,从而有效地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为船舶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

(二)可以提升船舶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度2012年之后,中国的船舶企业举步维艰,成本在整个船舶企业的经济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成本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船舶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影响船舶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企业是否有竞争力在市场中保持持续经营。

(三)是船舶企业发展的基本保证把成本控制在同类船舶企业的先进水平上,才有迅速发展的基础。成本降低了,而售价不变,那么船舶企业的利润就会有大幅的增加,船舶企业的经济基础就会更加稳固,船舶企业就有力量去提高质量、创新产品设计,寻求新的发展。由此可见,降低成本对一个船舶企业盈利、生存、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船舶企业降低成本的主要措施

(一)开拓市场,保证产品的质量产品的成本主要有两个方面构成的,一方面试固定的成本费用,另一方面是变动的成本费用,而变动的成本费用中具有三个变动点,其一是直接材料:指生产中与产品形成直接相关的各种材料、燃料的消耗。其二是直接人工:指支付给直接生产工人的各种工资福利性支出。其三是变动的间接费用:指产品生产中发生的、各种间接性的生产消耗。固定的成本费用包含两个环节,其一是固定的制造费用,其二是固定的管理费用,固定成本的不会受到船舶企业产品的数量以及质量的影响,只会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固定成本的变动,而单位产品的成本上来说,业务量的增加会减少分摊的固定成本的份额,因此,船舶企业要想降低投资的成本,就需要增加船舶企业的业务量,开拓更多地市场空间,承接更多地任务量,减少分摊的各项固定费用,以降低企业的投资成本保证船舶企业的利润。

(二)合理降低采购的成本要想合理的降低船舶企业的采购成本,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进行深入的市场分析,对船舶企业能够用到的材料的价格走势、市场量以及材料的质量有一个基本的判断能力,选择合适、性价比较高的材料,于此同时,还要加强谈判的力度以及还价的能力,通过集团的规模效应进行集中采购可以有效降低采购成本,增加话语权。其次要加强采购的管理,完善采购的制度,坚持订货要有根有据,要严格按照控制采购的节奏,降低存货的成本。最后要严格执行领料的制度,建立限额卡,凭卡进行材料的领取和发放。

(三)做好设计的成本控制以及提高材料的利用率第一,从设计的源头进行成本的控制。要提高设计人员的素质,推广混合套料,通过先进的软件以及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来减少人员设计时的算错率以及修改率,减少因修改而造成的返工浪费。第二,要优化设计,优化套料的方法,以提升钢材利用率。第三,要坚持定尺采购,对材料的采购过程要全程的进行监控,分类管理不同的材料。

(四)提高员工的劳动生产率以及控制人工的成本劳动生产率的核心是人的劳动效率,因此,要对船舶企业的相关劳动人员进行一些必要的培训措施,以增加船舶企业员工的职业素质,由此来提高船舶企业员工的劳动生产率,其次要充分,利用有效的上班时间,合理的安排工作计划以及施工的工序。要加强生产技术管控力度,减少中间环节浪费的时间,缩短生产的周期。此外,还要完善职工的工薪体系,实行定岗、定薪,充分调配人力资源,控制劳动力的投入,提高船舶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降低员工的劳动输出,降低产品的工作时间。

(五)强化预算管理、监管力度以及过程控制对于每项费用在支出前都要做好预算,分级考核以保证预算机制的全面性。要增强监管的力度,细化环节,指明负责人,严格按照相关的程序进行生产,以严格的奖惩制度增加各项工作的监控力度。要强化控制的过程,做到环环相扣,在做好成本的有效管理的同时严抓各项的管理以及过程的管理。

(六)完善目标成本管理以单项成本为目标,细化目标成本,做到全过程、全员、全角度的控制,推行人员的负责机制,将成本的控制过程分块、分单元的进行控制,对于成本管理中的偏差,要能够及时的发现,并且及时的查找原因,以便于快速的处理,工程完工以后,要做到及时的进行成本的分析工作,然后将信息进行反馈,以作为后续船舶建造的参考。

四、结束语

综合全文的叙述,可以总结出一下几点结论。市场环境的改变,船舶市场产能过剩、市场饱和为船舶企业的发展设置了阻碍,因此,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对船舶企业的成本投资进行科学的管理,提高船舶企业的经济收益。在降低船舶企业的成本管理上,可以开拓市场,保证产品的质量、合理降低采购的成本、做好设计的成本控制以及提高材料的利用率、提高员工的劳动生产率以及控制人工的成本、强化预算管理、监管力度以及过程控制、完善成本管理中的各项基本内容以及加强节能减排和降低能源消耗等等,通过以上的几点措施来对船舶企业的投资成白进行管理,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度以及盈利状况。

参考文献

[1]苏翔,花延春,葛永达.基于平衡计分卡的船舶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研究[J].船舶工程,2015,03:97-100.

[2]黄玲洁.船舶制造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的分析与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5,09:89-90.

[3]翁翔,潘燕华,尹隽.船舶配套企业成本管理及控制系统研究[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8,11:6-9+14.

[4]孟凡生,尹鹏,周瑜,李瑛玫.船舶企业成本控制模式研究[J].中国修船,2012,03:5-7.

[5]刘天芸.航运企业船舶燃油成本管理[J].世界海运,2006,06:36-37.

第3篇:船舶管理范文

关键词:沿海船舶;户籍船籍;治安管理

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沿海船舶边防治安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越来越多。公安边防部门辖区的渔船数量迅速增长,人员流动增大,渔民作业方式、生产作业区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再加上我国与周边国家渔业协定的生效,使捕鱼区域缩小,海上渔业资源减少,为争夺这些资源渔民之间经常发生渔事、海事纠纷,由此带来了一些船舶管理方面的治安问题,给公安边防部门的管理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船舶边防管理工作,是摆在公安边防机关面前的一大紧迫任务。

一、目前船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渔船民人员结构复杂、流动性大,户籍管理混乱

近年来,从事海上生产作业的收入越来越高,因此不但沿海地区的居民纷纷向海上生产转移,而且吸引了大批非沿海地区的内陆人员踊跃从事捕鱼业,这就造成了沿海地区渔船民人员的复杂化。大批外地人口的涌入,给沿海地区的边防治安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隐患,造成海上违法犯罪的主体因素增多。同时,为了经济利益,渔民要不断更换作业区域,流动性强。渔船民随着作业区域的流动而在各地大渔场与港口、陆地之间生产作业,接触的事物相当广泛,尤其是接触社会阴暗面的机会较多。外地人口和海上流动人口成为沿海地区社会治安不稳定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涉及外来人员的案件比例不断上升,给当地正常的社会治安秩序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2.沿海船舶管理混乱,控制力度不够

沿海船舶管理,是为了维护沿海港口、海上治安秩序,保护渔船民正常生产作业和生命财产安全,防范打击利用沿海船舶进行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而依法进行的管理活动。在实际中船舶管理工作存在着许多问题,一些生产作业的船舶港籍不明;有的证件不全或逾期;有的擅自刷制船名船号,使用活动船牌照;船舶租赁、改造和人员变动等方面管理混乱;公安边防管理部门对长期在外地生产作业的本地船舶失去控制,无法及时掌握其活动情况;针对船舶修造业的管理制度缺乏,致使个体船舶盲目发展,“三无”船舶源头没有截断等,这些问题导致船舶边防治安管理存在许多空档和隐患,无法保证船舶及船员的安全。

3.海上刑事案件的比例增多,治安形势恶化

沿海地区的经济繁荣使从事海上生产的船舶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其中又多为个体生产,在生产方式多样化、生产作业自主化的形势下,有些不法船舶寻找边防管理的空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扰乱当地治安秩序,刑事案件比例增多。尤其是个体船舶逐年的增多,船员组织形式的“亲属化”,出现了一大批“父子船”、“兄弟船”等,使船员之间的约束力丧失,盗窃、抢劫、打架斗殴等违法事件逐年上升。拜金主义思想严重,什么挣钱干什么,合法不挣钱就干非法,部分人在海上从事非法越界捕捞、盗取国家海上石油资源等违法活动。

二、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1.沿海渔船民的法制观念淡薄,遵纪守法意识不强

沿海地区的渔船民多按老的风俗传统办事,“祖祖辈辈在这片海上打渔”、“海是大家的,任何部门都没有权管”,不服从边防、渔政等部门的管理。部分渔船主为了经济利益,不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不经过任何的审批手续就非法雇用廉价的劳动力,让一些违法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盲目地不惜投入巨额资金非法买船、造船,从事近海捕捞,这些船舶大多无船名船号、无出海证件、无船籍港,给沿海地区治安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问题。

2.公安边防机关的工作人员业务素质较低,打击不力

公安边防机关对待违法犯罪案件,往往出现以权代法、以罚代刑等现象。基层警官素质不高,存在纪律性差、侵犯群众利益、工作态度生硬等问题。有的警官本身对边防政策和渔船管理规定等不熟悉。当前存在几种错误的思想:一是重陆地、轻海上的思想较为突出,片面认为陆上治安管理出成绩快,收效明显,海上管理难出成效;二是创新意识不强,满足现状,对如何深化完善船舶边防治安管理工作缺乏思考和对策;三是服务意识不强,没有很好地确立船舶边防治安管理工作为现实服务的意识,就抓管理而管理。

3.船舶管理工作有关部门尚未形成合力

沿海船舶管理工作涉及到边防、渔政、港监、交通、航运等多个职能部门,这些部门各自为政、各循其法、各行其是,多头管理,缺乏横向联系,应对突发事件很难快速反应,形成合力。部门间缺乏经常性的信息交流,从而使该地区沿海船舶管理整体性较差,管理混乱。

4.边防部门警力不够,技术装备落后,管理工作保障功能不强

近年来,海上治安力量越来越不适应日益繁重的海上治安管理任务的需要,公安边防机关因警力不足,只忙于应付打击现行,难以开展经常性的管理与预防。边防基层部门的海上执勤设备落后,难以开展定期、不定期的海上巡逻检查。主要表现在:一是舰艇装备落后,功能单一,目前海警的主力执法舰艇吨位小、续航力低,不适于进行远海执法活动。同时缺少空中执勤装备对海上船舶治安管理的支援,边防治安管理的震慑作用差。二是科技知识缺乏,难以形成信息网络。缺乏先进的指挥通信网络支持,发挥不了高科技在边防治安管理工作中的应有效率。三是办案经费不足,缺乏装备应用与维护的专业人才,严重制约了海上刑事、治安案件的查处。

三、加强海上船舶管理工作的对策

1.走依法治边之路,建立健全沿海地区渔船民管理法制建设

依法治边是边防管理的指导思想,也是公安边防机关加强边境管理的有力法宝。目前地方法规与沿海形势的发展不相适应,公安边防机关应积极建议地方立法机关以国家政策、法规为依据,进一步完善原有的地方法规,使各职能部门在开展渔船民管理的具体工作中,有章可循,依法管理;渔船民有法可依、按章作业,有效地强化自我约束力。各级公安边防部门要把提高边防部门警官的执法素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学习法律、法规的内容,掌握更多的法律知识,并将是否精通业务、法律知识作为衡量他们是否合格的一项重要条件。

2.提高公安边防机关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掌握管理工作的主动权

首先,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沿海船舶边防治安管理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要强化基础工作,将船舶边防治安管理工作置于突出位置,贯穿业务工作的始终。要有船舶边防治安管理工作为现实斗争服务的意识。只有这样才有更多的精力和警力去打击沿海地区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保证沿海社会治安的稳定。其次,提高素质,依法办案。针对我公安边防机关基层部门警官业务能力差的现状,应当注重对他们进行培训,组织学习有关边防法律,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作为边防管理工作的实施者,边防警官在实际工作中,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有关的政策、规定。

3.加强有关部门之间的协作,减少跨区域案件查办的障碍

首先,公安边防部门必须搞好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关系的协调。应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权范围、权利和义务,以及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关系。各部门在工作中应积极主动加强情报信息的交流,主动沟通,讨论海上治安形势和渔船民最新动态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对策,在工作中做到合心、合力、合拍。定期由各职能部门参加对沿海船舶及渔船民进行联合检查,保持沿海地区和海上治安的安全稳定。同时,跨区域的警力合作也是应该改进的一个重点。沿海地区经常发生跨地区、跨省(市)的渔业纠纷或案件,这类情况因缺乏高效的协调机制,处理难度大。因此,公安边防机关应当进一步完善跨省或地区警力合作机制,加强区域间的信息交流,减少跨区域案件侦查办理的障碍,理顺渠道,保障各类案件的及时侦破。

4.加强对船舶的档案管理,完善船舶检查登记制度

船舶档案是进行船舶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对于掌握船舶和渔民情况十分重要,是依法行政和与有关部门交流的依据。应做到一船一档,一人一卡,档案要随船舶情况不断充实补充,力求与实际情况保持一致。船舶档案既要能体现船舶、船员的基本情况,又能全面客观地体现每只渔船及船员的变动情况,根据变化情况确立管理的重点和对象。对列入重点的船舶要建立重点档案,加强管理。

5.科技强警,改善边防基层执勤装备和通信技术

近年来,沿海地区在船舶管理中引进了计算机船舶管理软件,通过实践已逐步得到完善,给原来的船舶管理模式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实践证明充分运用计算机网络可以对沿海船舶实施有效的管理,澄清了船舶底数,防止了伪造证件等问题的发生;提高了对辖区船舶及人员的查询速度;有利于上级对下级的有效监督。目前,我国沿海地区边防派出所全部配备了计算机,将公安部边防局研制的“境内渔船民管理系统软件”全面推广使用。在实际工作中公安边防机关要进一步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各种功能,开拓数据集成,资源共享的网上办公。完善海上“110”、港口“110”建设。公安边防基层机关在推广新技术的同时,应积极接收高科技人才,注重自身开发,如使用GPS定位系统,开发多种形式的报警方式,如短信息方式。另外,边防船舶管理应用软件的开发与利用,可朝着全国联网的方向发展,开发使用统一的管理软件,实现远程监控的功能。

面对我国边防船舶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公安边防机关应具体分析,创新思路,变传统的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进一步完善沿海地区渔船舶的管理模式,使沿海船舶边防治安管理工作真正达到规范化、正规化的目标,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永新,邵振翔.沿海渔船民边防治安管理[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

[2] 刘章仁.沿海船舶边防治安管理浅探[J].武警学院学报,2002,(3).

第4篇:船舶管理范文

[关键词] 内河; 船舶; 防污管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6. 063

[中图分类号] U69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6- 0100- 01

内河运输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它是指使用船舶通过内江湖河川等天然或人工水道,运送货物和旅客的一种运输方式。它是水上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起连接内陆腹地和沿海地区的责任。然而,现代工业化的发展和人动的加速,使船舶对内河的污染不断加重。因此,建立一个健全有效的防污管理机制对于规范内河运输业、防治内河船舶污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内河船舶防污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1.1 缺乏健全的法制建设

目前,我国大约有超过20万艘内河船舶活跃在我国各地的内河水域进行水上运输。因此,这些船只对内河水域所带来的环境污染(船舶生活污水、废气、噪声等)和生态破坏显而易见。然而,我国当前关于规范内河船舶运输作业行为的法律法规严重不足,使得执法或行政管理均缺乏有力的法律依据。比如船舶污水和废气的问题,由于没有在相关法规中被阐明,海事机构难以进行有效管理。

1.2 内河船舶防污设备不完善

如今活跃在我国内河水域的运输船舶很多都不具备完善有效的防污设施,绝大部分都只安装了简单的油水分离器,只有极少部分安装了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因此,很多内河水域(尤其是繁忙水域)的废气污染非常严重,而且水体直接受船舶生活污水的污染。另外,我国当前并没有建立起河岸上的污染物接收系统,无法接收船舶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对内河水体造成更大影响。

1.3 针对船舶污染的危防应急队伍有待建设

近年来,我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危防人才的培养力度,但是由于制度不健全,危防队伍的整体水平依然偏低。很多危防队伍的人员素质参差、缺乏船舶工作的实践经验,有的单位甚至没有专门的危防队伍或机构,无法及时有效地应对危险情况。另外,我国针对内河船舶污染的应急反应机制仍处于起步阶段,应急能力非常有限,无法应对重大的船舶污染事件。因此,危防应急队伍的建设和相关机制的完善是未来内河运输顺利发展的有力保障。

2 内河船舶防污管理的对策

2.1 进一步完善内河防污治污的法律法规

进一步地健全和完善关于内河防污治污的法律法规,是适应内河航运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在当前过于崇尚物质利益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很多船舶经营者未能承担起相关的责任。因此,加快内河运输防污治污的法律法规建设不仅能够规范内河运输船舶经营者/拥有者的相关行为,而且便于相关职能部门的执法监督。保证立法和行业发展的协调性,保持立法和执法的统一性,是有效进行内河船舶防污管理的前提。

2.2 全面到位地接收船舶污染物

内河船舶的污染物包括残油污水、生活污水、船舶垃圾以及清仓作业污水等。前文谈到,如今大多数的内河船舶只装有简单的油水分离器且不具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针对这一情况,一方面,应该通过政府拨款和相关法律法规帮助和规范更多的运输船舶升级和完善自身的排污治污设施。另一方面,政府也应该拨款建设有效的船舶污染物接收系统,如河岸污染物接收系统。即在航道上设立一定数量的船舶垃圾接收单位,方便船舶靠岸卸载垃圾,然后再由接收单位统一将垃圾送往港口相关的环卫部门进行后续处理,从而解决船舶生活垃圾直接排入内河水域的问题。

2.3 完善危防队伍以及应急处理机制

危防队伍作为直接处理监管内河污染问题的一环,其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至关重要。因此,危防队伍人员应首先积极学习理论知识和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以此作为实践工作中的理论依据。其次,危防队伍所在的相关机构应该多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业务交流和学习,以此提高危防队员的综合能力。除此以外,政府应该加大力度完善内河船舶污染的应急处理机制,积极协调国家、地方、船舶和企业多方面的力量,并且加大经费投入,建立起一个有效的综合性船舶污染物排放接收系统。

2.4 相关海事部门配合监督管理

内河船舶防污管理工作如果没有海事部门的参与,相关工作是很难开展的。作为海事部门,首先应该在日常工作中加大辖区内的监管力度,更彻底地追查和处理相关的违规污染行为。另外,海事部门也应该随时检查和核实内河船舶的排污处理情况。最后,海事部门在合理的能力范围内应该加大经费投入,利用高科技手段(如GPS监控系统)提高监管效果。

2.5 开展全民环保知识宣传

当前,很多内河船舶运输者完全不理会船舶污染问题。而在社会范围内,愿意主动了解和关注内河船舶污染的普通民众也寥寥无几。因此,要提高相关防污管理工作的效果,应该制订一定的污染防治以及环保知识的普及宣传计划。相关部门可以在船舶企业、社会团体、生活社区等地方通过宣传手册、研讨会、多媒体宣传等方式让人们对内河船舶污染防治有正确的认识,进而配合各项防污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5篇:船舶管理范文

【关键词】工地;船机设备;现场管理

1 船机设备现场管理概述

对船上设备进行有效地管理和监控,将明显改善船员的工作环境,并提高工作效率。目前我们国家有相当一部分船舶,其工作条件还不够好,如有些船员必须长期工作在动力舱内,监视动力设备的运行状态。动力舱内的环境是高温,高噪音。为了船员的身体健康船舶系统中迫切需要增加一些功能,如对电机设备进行监控通过实现这些功能船员不必一直留守在动力舱,只是当设备进行实时的遥控,的助于减少频繁操作和减轻人员的疲劳,船员的工作环境就会得到明显改善,也提高了效率。设备管控一体化,其含义就是将设备管理和设备控制集成,这一方面避免了信息孤岛的形成,另一方面又实现了设备自动化。这种设计可以使系统发挥最大的作用,从而帮助管理者正确有效地做出决策。

技术机务员工作制度及实施。一是技术机务员培训制度及开展。技术机务员必有选择有一定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基础的人员,坚持每年外派至少全程参加一次厂家售后对外的大修工程。技术机务员是以技术能力为重,其退休后仍可继续返聘使用,等到前任退休后再培养下一任,发挥其传、帮、带作用。因此,培养一个其发挥作用的周期较长,综合人力资源成本不会很高。海事处机务员则由局技术机务员负责内部进行现场培训。二是技术机务员工作的开展。海事处机务员是以日常管理为主,以督促船员规范、持久的执行力,完成装备管理工作数据信息网络化上传、下达等日常办公工作,并辅导船员日常业务技能训练。结合设备制作重要设备简化操作、保养说明;参与全局设备大修。制作重要设备简化操作、保养说明。我们现在使用的多是集成化的多功能设备,使用说明书的调试操作是全功能涉及、调试复杂,而我们实际使用中往往只涉及单项功能调试,这就需要术有专攻的技术机务员专心把常用的调试方法图文并茂并简易化,包括重要设备的维护保养方法也可如此。方便船员对照操作减少出错,让设备保养好、调试好为海事业务中心工作开展做到真正的物尽其能。由此展开也说说如何确保一份完整规范的海事险情调查处理档案的小建议。可把一套所要用的标准文书打个包,如此操作即可保证工作的规范化,又可促进队伍能力建设,技术机务员的简易操作书制作也必将促进设备运行维护的高质量和队伍技能的提升。先进的设备保养关注点本身就少,如此现场对照实物传授,可确保学习者印象深刻,真正掌握。

2 设备修理与维护

设备先进化和集成化就造成其故障判断与维修需要专业化的检测与修理,设备返厂、整体更换、厂家各级别维修等等就成为排除设备较大故障的唯一途径。当前海事艇趸和信息化的主要设备就是这种维护模式。一名技术员、一支维修队伍、一套高级检测设备独立在一个体系之内,同时为社会多家单位、部门、个体开展专业化服务,专业事专业人做这是社会分工细化、专业化的要求,体现了社会资源高度共享。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海事设备管理工作必须适应这一科学发展趋势。用修分离,设备修理厂家维修是发展的必然。就当前海事艇趸及设备维修的现状而言存在一些需要重视的问题。一是相对于海事快速反应的应急救助职责,设备维修的及时性要求较高,这对于一线城市好解决,二线及以下没有厂家售后点的城市就存在一定的问题;二是厂家售后维修质量及费用的控制,质量上有厂家对售后点专业认证和保质期制度虽然不能100%的保证,但是也不会成为主要问题。关键是费用控制,主付机大部分在非满负荷状态下运行、非长时间连续运行(其他设备也是间隙性运行),与商用船舶主付机高负荷连续运行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在严格执行小型保养和日常维护的前提下,主付机大修期可否适当延后,部分部件是否逢修必换等等,所有涉及费用开支与否的问题对与售后维修方主观上肯定是与我们背道而驰,把费用开支点增多从而增加营业额。综上所述,厂家售后服务是我们所需要的,其如何在我们装备管理科学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又是一个如何管理好的问题。

3 船舶设备现场的管理措施

3.1 加大船员培训和管理的力度

加强船员培训管理,提高船员安全意识,制定科学有效的考核机制,明确船员安全责任。特别是在一些规模小管理混乱经营国内沿海航线的船公司,其船员流动性大,素质参差不齐,通过宣传教育,举办一些针对性强的理论、操作、相关法规培训,剖析一些现实典型案例,提高船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技能。船公司应建立切实可行的严格规章制度,制定科学有效的考核机制,通过自查自纠,合理利用配置资源,营造船员努力学习、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技能、自觉 遵章守法的良好氛围。

3.2 健全公司安全管理体系船员公司、船舶应加强对机舱机械设备的维护管理,及时解决船舶营运作业中机械设备的跑冒滴漏现象,减少机舱日常污水产生量。船公司对船上防污染设备存在的缺陷应提供必要的足够的有效的岸基支持,包括备件物 料支持和人力物力支持,以使船上及时纠正缺陷。

4 结束语

注重专业队伍建设,造就高素质船舶设备现场管理人才,专业性强、信息量大、涉及面广。在管理手段上更需要依靠科技进步,要大力使用和开发现代化的装备和软件。面临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知识之本,必须努力建设高素质的船舶设备现场管理专业人才队伍,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参考文献:

第6篇:船舶管理范文

船舶交易(ship transaction),指船舶出卖人将船舶交给船舶买受人所有,而由买受人接收船舶并支付价款的行为,即船舶所有人向境内境外转让船舶所有权的行为。由于船运市场需求的日益活跃,各地已自发成立了许多船舶交易市场,但是由于缺乏完善的规定,存在诸如船舶交易资质良莠不齐,市场透明度不高等问题,社会发展呼唤船舶交易的规范和繁荣。

宜昌市港航管理局,一门三牌(湖北省宜昌市地方海事局、宜昌市船舶检验局)合署办公,在为水运发展提供航行、登记、检验的“一站式”服务同时,积极践行从行政管理到阳光服务的职能转变,变创新思维为行动指南,应运而生“宜昌市船舶交易中心”。它的挂牌成立,意味着川鄂地区继上海、重庆航运交易所之后第三家服务一条链的船舶交易平台横空出世。

运行以来,对提升宜昌水运形象、规范船舶交易行为、控制交易船舶质量、辐射航运领域搭建起新平台;以船舶评估、签约、鉴证、法务、过户、登记、检验为基础工作,努力打造长江沿线唯一“零收费”水上服务区。宜昌市船舶交易中心正以最新的交易信息、合理的交易评估、最科学的交易合同文本、完善的交易服务为宜昌水运保驾护航。

1 对《规定》的解读

马克思曾经告诉我们说,“一个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为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宜昌市船舶交易中心,是航运发展的必然产物和社会进步的新兴产物;船,开启航运市场的金钥匙,连接港、货、人的核心纽带和要素,它将与整个航运市场一荣俱荣、唇齿相依。《规定》的出台犹如给襁褓中的婴儿以阳光雨露,让船舶交易中心健康、快乐成长并为未来发展支撑起强大后方阵地和赐予尚方宝剑。初读《规定》,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一知半解;再读,方领略到它就是我们船舶交易中心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经过一段时间工作实践运用和细细研读,发现它竟然是一部指导档案收集、整理和利用,保护中心工作人员遵从“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有授权即可为”的指导书。

现从《规定》摘取其与档案相关条款进行解读:《规定》全文共22条,笔者认为其中有5条直接或间接涉及到档案文件问题。第七条对需要通过船舶交易服务机构进行交易的船舶进行了规定,此为船舶后续海事登记当好先行,为档案收集把好准入关;第八条对进入船舶交易服务机构的船舶需提供的文件及合法性、真实性进行了规定,且明确说明: “船舶交易服务机构应建立交易文件档案,并妥善保管”,为船舶交易中心落实档案管理相关规定和档案质量要求给了一颗定心丸;第10条要求船舶交易服务机构应建立完整的船舶信息数据库,此为适应科学技术潮流发展、与时俱进、向现代档案数字化迈进和船舶登记档案快速查询提供第一手资料;第16条和第17条对禁止交易的船舶进行了规定并明确法律责任,为船舶航运安全管理和未来必要时间的档案反查与利用问诊把脉。

我们在执行这些条款的过程中会随之产生相关文件档案,这些或纸质或电子的档案就是履职尽责、情系民生的最原始和最真实的历史证明。同时,一条船舶从出生到检验、登记、营运、注销,先后需要经过船检、海事、港航、工商、税务等多个部门审批、登记和备案,船舶交易鉴证是这众多政务事项的通行证,是迈开安全航运的第一步,船舶交易档案所承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 《规定》之档案管理运行及现状

目前,宜昌市共有登记在册船舶3000余艘,二手船买卖交易年均达到100艘左右。通过船舶交易船舶转让申请受理、审核、交易挂牌、踏勘船舶、受让申请、受让条件审核、确认交易方式、合同细节洽谈及签署、合同鉴证与审核、缴存信用保证金、现场交割、成交登记、交易结算、出具交易凭证、发布成交信息、交易文件归档流程运行,产生大量纸质和电子档案。其中,在审核挂牌交易之前产生的纸质文件有:

船舶所有权证书、国籍证书、检验证书、船舶转让方和受让方身份证明、法律意见书(涉讼资产)、所有权单位同意转让文件(国资)、代理人身份证明或营业执照、资产评估报告(国有)、抵押权人同意船舶转让的书面文件、上市申报书(适用于挂牌公开交易船舶)和其他需要提供的资料,这些文件都需要在上交复印件证书的同时提供原件经审核后在复印件加盖“与原件核对无误”章并由经办人签字标注日期后才可作为生效档案;在船舶交易事项完成后需收集船舶交易合同文本和交船合同文本原件、船舶交易鉴证书复印件等。

同时,船舶交易中心适应工作之需和大众之求,积极自主研发了船舶交易网上办公系统,将整个交易流程通过船舶交易网络系统进行全流程痕迹管理,其产生的大量电子化数据和表格信息也需要严格按照《档案管理规定》来收集、整理和备份,确保整个船舶交易中心日常信息有保存、保密信息不泄露。

3 落实《规定》之档案管理对策

3.1 严把档案准入关

船舶交易中心档案收集是直接影响一艘船舶登记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份完整的船舶交易档案至少应包括:

第一、贯穿整个交易流程、按照运行时间先后顺序所产生的相应申请表、审批表、个人身份或企业身份复件、合同书、船舶技术材料、照片、光盘等;

第二、贯穿整个交易流程所接收的相应技术证书要在有效期内,相应合同要有法律效力,确保船舶交易档案的真实性、齐全完整性和合法有效性是把好档案准入的最基本要求。

在严把档案准入关时,可以按照一列入、一同步、一参与、一把关的收集方法。一列入:明确海事、船检、运输等业务管理部门的岗位职责,把交易中心档案的收集、整理、查询列入该中心的职责范围并责任到人。一同步:交易中心档案收集工作与评估、签约、鉴证等活动同步进行,做到事前介入和事中监管。一参与:船舶交易档案人员同时知晓并参与整个交易活动,对现场形成的文件材料进行现场收集。一把关:把好外出人员带回材料的收集关。

3.2 用心保存纸质档案

船舶交易档案,即与船舶交易流程相关的文字、图片与音频及别的类型为载体的原始记录及文件。自古以来,纸质档案作为传统档案载体在社会所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为中国社会的前进做出了特别大的贡献。纸质档案身为事件记载的原始承载不但具有唯一性的特征,不可随意复制和更改,同时由于其兼具真实性及直观性,且鉴定方式简单,因此它获得了人们广泛的青睐。船舶交易档案其主要载体和来源都诞生于纸质档案,其相当数量的各种原件的复印件都有纸质载体完成,纸质档案具有易损坏、无法再生、需要保密等特点,对纸质档案的保护是档案工作必须重视的工作和任务。我们应严格按照档案保管要求建立规范档案室,防档案老化、防潮、防虫、防淹,严格控制脏污、破裂、纸质腐朽及字迹褪色等种种损伤,并作为科技档案长期保存。

3.3 尝试档案数字化

鉴于社会的持续前进,科学技术的稳步发展和档案数量的日趋增多,导致传统的纸质档案保存方式已然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船舶档案数字化便成了顺应社会前进而出现的新型档案保存方式。

档案数字化对实现档案异地保存、永久保存及使用、实现档案共享、提升档案使用效率带来很好的正面影响。档案数字化是指利用计算机等技术处理手段通过鉴选,原本存储于传统载体上的档案信息进行数字化转换并加以存储、保护、检索利用的系统工程。档案数字化建设就其本质来说,是管理档案和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活动服务的工作。它以需求为导向,以共享为基点,以优选为前提,以便与检索、在线利用为发展方向。目前,我局已投入大量资金建立起船检档案数字化,船舶交易中心正紧锣密鼓跟随其后,变现有科技成果为我所用。

①加强对数字化档案利用的管理工作。开发研制或直接应用档案管理软件程序,运用存储、检索、编目等模块发挥其档案管理功能。档案管理系统要根据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更新升级,光盘压缩要适度,检索功能要便捷,管理系统要做到与多种软件兼容,方便资料输出。

②建立目录数据库。根据数量和实际工作需要,档案工作者对档案进行分类整理、编目并辅以文字说明,要熟练掌握管理软件的操作方法,充分利用软件所提供的各种功能,使档案目录工作又好又快完成。将整理好的声像档案年份、正题名、归档单位和存储地址进行录入,建立数据库,依托数据库的高效检索系统,通过计算机对所有查询的档案信息进行索引,提供高效、便捷的查询服务,确保档案数字化的质量,对归类不清、收集不完整的档案改进和补充。

③开发网络资源。及时掌握网络资源,了解各学科前沿信息,对网络资源进行筛选和重组,使其和声像档案相结合。以网络资源为基础,根据用户制定服务计划,将有用的信息推送给用户,用户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得到文字、图像、多媒体为一体的信息资源,档案工作者可以将新的声像档案信息上传到网上,实现信息共享。

3.4 提高档案人员素质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是加速档案管理提档升级,推动档案事业发展的关键。俗话说得好:谋事在人、人定胜天。作为一名船舶交易中心档案工作者,应该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一方面应积极攻修个人综合文化知识和熟练的业务技能,熟知相关的经济、外语、计算机、网络等学科文化知识。对《物权法》、《合同法》、《公司法》和《船舶登记管理条例》、《船舶检验规则》等法律要有一定掌握,对海事、船检、营运等相关办事流程要熟知一二;同时,要树立职业道德和良好工作态度,加强政治纪律,热爱档案事业,全心全意为民服务。

一艘船舶也许就是一方船东的全部家业,倘若工作不慎,将会给老百姓带来巨大损失,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细致入微工作,把船舶交易档案管理当作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以“增强服务意识”和“主动服务”为宗旨,全心全意服务一方航运市场。

作为一名素质尚好的船舶交易档案管理工作者,档案材料收集要变“伸手派”为“先行官”,变“给多少收多少”为“该收多少就收多少”,档案整理由“今日档案明日整理”为“明日档案今日归档”,档案利用变“随便用”为“合法用”。

第7篇:船舶管理范文

关键词:船舶轮机备件;意义;合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船舶的生产、加工、制造中,其备件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从前期的预置、申领再到后期的储存、保养等环节都需要专业化审核、技术性的监督,合理的规划与规范。应该在了解各类备件性能、功能等的前提下科学地进行管理,以此来逐步提高轮机备件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

一、船舶轮机备件管理意义分析

船舶轮机备件主要指的是:船舶系统中电气设备、机械设备等的附属性零部件,以及船舶机舱中的各项设备、物资、器具、材料等。所谓的轮机备件管理则主要包括:备件的预测、领取、保管、维修、养护等,备件管理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备件自身质量等级,关系到船舶机电设备整体的维修、保养,从而影响到船舶生产质量、使用周期等。基于此,必须加大对船舶轮机备件的合理化管理,从整体来看船舶轮机备件管理工作相对繁琐、复杂,其具有专业的技术性,而且需要各个环节、各个工序间的有效沟通、协调配合。

想要真正实现船舶轮机备件的合理化管理,就必须从思想根源上认识到备件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认识到船舶轮机备件管理工作的特点,深入分析备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船舶轮机备件合理化管理水平。

二、船舶轮机备件合理化管理流程

1.预置管理

轮机备件管理部门需要具有一定的预测性、预备性意识,能够根据客观需求对即将需要的备件类型、规格、尺寸、种类等提前做出预测,并为后期的备件申请与制备打好基础、提供依据。船舶轮机备件数量较多、型号相对繁琐,其中包括大部件,例如:重质量的气缸盖、活塞、局部设备等,小部件则涵盖:螺丝、螺母、密封胶圈等。实际申领前有必要从备件的类型、尺寸、质地、规格等方面实施具体、细致地技术分析,从而进行超前的科学预测,其中必须明确薄弱性零部件,例如:易损部件、易购件等,对这些特殊部件要做出特殊处理,要结合传统的数据、经验等创建账单、做下记录,从而为日后使用提供参考。

2.申领管理

船舶轮机备件申领管理要服从于安全这一大前提,做到万无一失、有备无患,并注重经济实惠,控制成本开支,具体应该本着以下思路来申领备件:增加备零配件数量,控制设备总成数量;重点多配置易损坏、易破坏部件;一些经济实惠的小型部件需多配置;为了控制成本,应该适度地减少高昂备件的备用数;对于一些大宗、笨重、占地空间较大的备件不能同时购置,要为船舶节省出空间。

所谓的申领管理要有一定的计划性、规划性,要经轮机主管详细列出预算,明确标识出所需各类备件的名称、类型、规格、型号、数目等,形成申领计划报告,并交由主管领导进行审核、审查与监督,并经安全部门、质检部门、材料管理部等的相关审核等加以规划和部署,再分别形成一个月度、年度计划。其中前者侧重对小型号、易耗型部件、设备等的补充性购置,而且要提前编制月度计划,要为轮机生产加工做好充分的备件准备,年度计划则需要根据船舶轮机生产的实际进度、现实需要等,对已有的备件使用情况等来做出细致、合理的规划,而且要确保在年末岁尾时报告次年计划。

3.备件清册管理

船舶轮机中备件数量大、类型多、型号复杂,而且使用人员也相对不固定,对此就要创建一套系统、规范的备件清册,要根据备件的门类、类别、型号等创建起备件清单,同时,也要参照备件清册的具体规定与要求来清点、清查、记录备件,实际的备件登记中需要注明备件的规格、类型、数目、作用、数量、库存位置等,而且要及时注销旧账,更新新账,形成完善、规则、合理的清单。

4.存放管理

所谓备件的存放管理要达到标准化、合理化、规范化等效果,而且要确保备件按照一定的规律、规范来整齐排放,对备件进行分门别类地做下记号、填上标签,形成清晰、统一的备件类别,从而方便取用、便于管理,做到存放有规则、有章法,随用随取不耽搁时间、不延误时机。

由于船舶轮机备件种类齐全、类型丰富、大小不一,各类备件混杂一起,容易形成混淆,不同类部件如果混杂存放可能带来多种质量危机和安全隐患问题,甚至出现损坏、损耗等现象,对此,科学的备件存放则需要采取绳索牢固、绑扎固定等方法,对于一些小型部件为了保护其安全,则可以添加模块保护,设置柔软性海绵、泡沫等保护层,以此来保护大备件、小部件等的安全,通过备件的牢固定位、安全绑扎等来防止部件受损。

一些船舶轮机备件易被腐蚀,要重视备件的保护与保管,就要重点根据备件所处环境做好防腐蚀处理,具体措施包括:备件上涂抹脂,或者进行油膜养护,要打造一个密封、不透水的空间,保护备件安全,不受损。

5.备件的测量、核对、质检管理

船舶轮机的相关工作者必须深入、全面、细致地掌握备件类型、性质等,而且也要对一些关键的备件进行测量、审核、校对、清点、做下记录,要确保这些备件能够达到规定的指标、标准,确保其达到规范化、合理化、规律化的管理目标。通过测量、校对、审核等来检查备件质量,发现不合规、不合格备件则必须及时返厂,并调换新型备件,通过履行这些必须的审核、校对等程序,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备件质量,防止船舶轮机整体上受影响。

三、船舶轮机备件管理关键点

1.强化船舶轮机备件管理责任

船舶轮机管理工作部门必须形成超前的责任意识、管理意识,要从思想根源上重视船舶轮机备件管理,强化领导、组织与监督,创建专业化、专门化的备件管理团队,并注重团队的专业化培训与培养,积极培养团队内部人员的轮机备件的技术水平,提升其管理水平,要积极教育并引导主体负责人编制特定的船舶轮机备件管理方案,制定管理工作计划,从前期的预测、申领到后期的存放、清点等都要形成专门的计划、规划。

创建起责任制管理制度,强化人员的科学组织、规划与分配,实际的人员分配要做到层次分明、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可以根据管理阶段、备件类型等来设定专项负责人,例如:备件主管、管理部经理等,实行责任制管理,做到不同环节、不同阶段的备件管理有所依据、有所担责。

2.创设制度,做好人员培训

船舶轮机备件管理需要健全、完善的管理规范、制度等的约束、规范与支持,对此,有必要创设科学合理、可操作的备件管理制度,而且要严格监督并要求相关管理部门、责任人按照制度规定、规范等来开展工作,这样才能逐步推动船舶轮机备件的规范化、合理化、制度化管理,而且做到轮机备件管理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同时,要加强人员组织与培训,要注重备件管理专业化团队的培养,通过技术性培训、专业性考核等方式来选拔、培训出一支高素质、高技术的船舶轮机备件管理工作队伍,为船舶轮机备件管理提供专业化的技术力量、人员力量,这样才能实现更加规范化、专业化的轮机备件管理。

结语

船舶轮机备件的管理是一项程序复杂、工序繁琐、技术等级较高的一项工作,其中需要专门、专业的制度、规范,专业化技术等的支持与辅助,更需要专业化团队力量专业化管理,所以,船舶机舱管理工作部门必须形成专业化意识,积极重视船舶备件管理,积极探索科学的工作方法。

参考文献

[1]李从华,禹斌,申飞平.加强备件管理,促进设备高效运行[J].四川冶金,2000(4):59-60.

第8篇:船舶管理范文

关键词 质量管理;船舶建造;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U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06-0070-02

0引言

质量是根本,没有质量的生产是无效率的生产。毫无例外,船舶质量也是船舶制造的重中之重。船舶质量管理得好,就能使船舶制造业得到更好的发展。而船舶质量管理涉及到多个方面,而且由于当前船舶制造的质量管理特点所决定,所以船舶质量管理需要一个整体上的合理规划,以及在质量管理制度上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才行。

1船舶建造的质量管理特点和重要性分析

船舶质量是船舶建造业的根本保障,而且船舶制造是一项大型项目,具有自身的一系列特点。比如,船舶质量管理具有高要求、高水准的特点,因为船舶作为海上主要的运输工具,其本身的水运能力自然要有较高的水平,这只能依靠于在建造中的质量保证。只有高质量的船舶才能具有正常的水运能力。如果船舶质量不过关,威胁的将不仅仅是运输中的货物,还有船舶随行人员的人身安全也受到极大地威胁。其次,船舶制造具有较大的工作强度,由于船舶功能的特殊性,所以对于船舶的结构设计也有很多更细致的要求,这就使得船舶设计和建造时会需要巨大的工作量。如果工作强度得不到保证,或是工作的质量下降,就难免会降低船舶建造的质量。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船舶制造也涉及到信息的管理和部门之间的合作,这也是众多建造产业的共同面对的方面。船舶建造涉及到大量的信息集成和处理,而船舶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信息的处理。将各部门以及船舶生产环节中的主要信息进行统一的处理和分析。所以,也需要比较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以及部门间的合作交流才能完成对船舶质量的高效管理。这些重要的特点都决定了船舶质量管理在船舶建造中的重要影响,在质量上做好管理,就是保证好了船舶建造的最根本条件。

2船舶建造中的质量管理现状

当前我国船舶建造中关于船舶质量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如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不够、船舶质量竞争优势不足、管理松懈等等现状,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了我国船舶建造业的发展。在船舶质量管理中,十分依赖于相关职能部门的共同合作,如果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没能得到有效的交流和传递,就会使得管理的效率变得低下。要实现船舶质量的合理管理,就必须在各个环节都做好,而如今在几个建造环节中就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问题,如调试和检验等重要的环节。

纵观船舶生产的环节,可以发现,其实船舶质量管理环节中的问题是有深层次的原因的。比如说,质量检查人员的缺乏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船舶质量的检验需要相关的专业人员开展工作,而检查人员的缺乏就使得检查时无法实现船舶质量管理的各环节检查,在一些次级重要的环节则容易忽略质量管理,如此,就造成了船舶质量的安全隐患,对于船舶质量的管理是极为不利的。另一方面,在船舶制造业与售后人员之间的沟通中,也存在着不足。没有足够而具体的质量信息反馈,很难对船舶质量管理中出现的疏忽进行改进。另外,安装调试的范围和力度的不够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要对船舶质量做好保障的话,就要进行一个完成程序的调试才行。只有调试正常的船舶,才能保证船舶在正常下水的条件下不会发生问题。因此,一个良好的信息反馈系统也是船舶质量管理的重点内容之一。可见,当前的船舶制造业中还是存在比较明显的问题,然而这些问题都是由于船舶质量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所造成的,因此,只有在船舶质量管理中做得更好,把握好各个环节中可能发生的疏忽,就能极大地提高质量管理的水平,提高船舶建造业的整体质量管理水平。

3质量管理在船舶制造中的完善

了解了当前船舶质量管理的现状和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就要想办法对质量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而要完善船舶的质量管理,就要依靠于质量管理计划的制定以及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主要涉及到了质量管理的计划设置、项目监控系统的完善、反馈信息处理系统建设等主要方面。首先就是完成计划的设置,由于船舶建造工程较为复杂,所以必须依靠于一个完善的计划才能实现船舶质量的管理。合理的质量计划首先要涉及到质量管理的各个方面,不能出现任何环节的疏漏,如项目的签订和合作、生产调试和检验、船舶质量反馈等等方面。在计划的全盘设定时,就要将这些微小的方面考虑进去,对于船舶建造的开支和预留的成本都要有一个合理的计划设置才行。除此之外,还要有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合理的质量管理计划是一个宏观的保证,而监控手段则是细节上保证质量的重点之处。在实际生产中,难免会发生一些意外事故或是疏忽的情况发生,如此就要依靠于一个完善的监控系统,对于可能发生的纰漏要及时发现,以此来提高船舶建造的整体质量水平。还有对于反馈信息系统的建设,则要及时搜集质量管理中的相关信息,并对船舶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建造都要有细致的质量检测,不能出现如何一个部分的质量问题。同时根据反馈得来的信息进行具体的改进,比如通过实际下水检验发现,船舶驱动装置上存在着效率不高的情况,那么就需要在其他船舶的建造中也要关注是否存在相应的问题。并将这些细节性的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这样可以使得建造过程更加有效率,避免了一些制造中的失误情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船舶制造的质量。

4结论

船舶建造中对于船舶质量有着很高的标准,而且船舶质量也关系到船舶制造业的发展,可见船舶质量在船舶建造中是有着极为关键的地位。只有依靠于船舶质量管理的改进,提高船舶建造的质量,才能使船舶质量成为船舶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汪金锋.提高船舶建造质量的途径[J].世界海运,2011(4).

[2]陆善兴.试论船舶建造监理中的技术管理要点[J].港口科技,2009(6).

第9篇:船舶管理范文

关键词:船舶检验质量;监督管理;举措

在国家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造船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优良材质及先进技术的应用使得船舶质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是,我国是一个海域面积广阔的国家,海洋环境复杂多变,航海安全需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为此,加强船舶检验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始终不能放松。在船舶的质量检验中,许多因素都有可能影响检验结果,加强对检验质量的监督管理需要针对船舶建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和监察,就我国目前的监督管理现状而言,监督管理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仍然是不容忽视的,充分做好船舶检验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还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一、船舶检验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概述

从船舶建造角度来讲,船舶的检验工作是由船厂的品质保证部为核心,以检验员为主力,涉及到船舶设计、原材料采购、船舶建造以及船舶验收等多个环节的综合性工作,具体来说,船舶检验工作主要具备四项职能:鉴别、把关、报告及证明,其中,把关是最为重要的职能,把关主要是指控制原材料和船舶配件的采购质量,监督船舶建造工序的正确性和规范性,最终保证船舶建成后的质量符合要求,其余三项职能是该项职能的辅助和延伸,四项职能有效配合才能保证船舶检验工作的圆满完成。船舶检验工作是一项纷繁复杂的工作,涉及到船舶建造过程中的各个方面,任何一个细微的疏忽都有可能影响检验结果,为此,加强对检验工作的质量监督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有效的监督管理能够强化检验水平,保证检验质量,最终提高船舶运行的安全性,特别是对于我国而言,我国海域面积广阔,船舶在海上运行的区域广、时间长,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高,做好船舶检验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保障船舶检验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如何做好船舶检验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1)加强船舶检验的法规教育。由船厂检验员针对船舶建造质量而开展的检验工作是船舶运行安全的有力保障,理应受到船舶建造企业的高度重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相关企业严重缺乏对检验工作重要性和法定性的认识,甚至认为检验工作是可有可无的,检验工作更多地是形式大于内容,这种局面严重影响了品质保证部门正常检验工作的开展,为此,必须大力加强对造船企业的法规教育,加深企业对船舶检验的法律法规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它们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甚至可以借助航海事故的具体事例使企业认识到船舶检验工作的重要性,自觉督船厂检验人员做好船舶建造过程的检验工作。2)提高船厂检验员的职业素质。船厂检验员是船舶检验工作的主要执行者,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对于保证船舶检验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在实际的检验工作中,船厂检验员不仅需要熟练掌握船舶建造规范,船舶建造工艺及工序、检验质量模式、检验工作程序等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深入检验工作的各个环节规范实际检验行为,对各种检验仪器做到熟练应用,能够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发现船舶建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能分析出违反建造规范的具体事件,这些能力的具备需要船厂检验员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更多地参与到实际的检验工作中,不断积累工作经验,这就需要船舶建造企业加强对船厂检验员的培训和再教育,注重质量意识和职业道德的双重培养,努力建设一支具备过硬的职业技能及较高的职业素养的检验员队伍。3)加强日常管理。船舶检验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作,加强对检验工作的日常管理是保障检验质量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船舶建造企业的品质保证部门在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检验任务之外,还要针对船舶建造过程中的质量检验工作做好日常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对船舶检验工作的日常管理工作主要表现为巡检,同时还应该加强辅助的督查和服务工作,日常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展有利于弥补常规船舶检验工作的漏洞,及时发现船舶建造中存在的问题,并能提出有效的改正建议,对于船舶建造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有着重要作用。4)落实责任追究制。船舶检验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有效的监督管理工作,而有效的监督管理不仅要善于发现船舶检验工作的漏洞和缺陷,更需要对检验人员的过失行为进行严格的惩处,特别是在检验人员在工作中出现严重违规时,相关部门及企业要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追究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责任追究制的落实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和减少了船厂检验违规行为的发生,对于船舶检验工作形成了强有力的监督,保障了检验工作的良好实施。5)借助船舶安全检查监督船舶检验质量。船舶安全检查和船舶检验工作的开展都是为了保证船舶运行的安全性,但是,相比于船舶检验,船舶安全检查是一项日常例行检查,涉及到的检查内容除了包括船舶的技术规范外,还涉及到船舶配员、操作及登记等方面,可以说,安全检查对船舶检验进行了必要的延伸和补充,因此,借助于安全检查的监督是提高船舶检验水平的有效手段,例如,在船舶安全检查中,执行人员可以查看船舶检验证书的记录内容是否属实,船舶的技术状况是否良好,载重线标志是否符合要求等,这些工作可以作为船舶检验质量监督工作的重要参考,同时也是做好检验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

三、结语

加强对船舶检验的质量监督是保证船舶检验质量,提高船舶运行安全性的重要措施,就目前的监督状况而言,我国对船舶检验质量的监督工作主要是由专门的监督机构来执行的,为了进一步提高监督工作的成效,借助于媒体等社会力量的监督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另外,伴随检验技术的不断进步,加强对监督工作的技术支持也是不可缺少的,相信通过多方面共同努力,我国船舶检验质量监督工作一定会不断完善,船舶运行的安全性也将会重新得到人们的信任。

作者:刘克亭 刘洋 单位:上海江南长兴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