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专升本毕业总结范文

专升本毕业总结精选(九篇)

专升本毕业总结

第1篇:专升本毕业总结范文

关键词:人力资源 就业 市场 供需

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国家、学校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劳动力市场结构变化的新形势下,用人单位的需求模式也在发生变化,市场供需不平衡,大学生就业面临种种困难。对此,我通过搜集相关数据对山东工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近五年市场供需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对比分析了解了近五年山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市场供需情况与就业情况,希望对我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有所借鉴。

一、我校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市场供需与就业环境近况

1.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市场环境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不断改革,高校办学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我校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的数目随之逐年剧增,特别是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也在陆续深化改革,劳动力资源配置日益合理,这不但促进了学校的教育改革,也调动了学生就业的积极性。然而我校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市场还在起步阶段,虽然也会有人才市场和校园招聘会,但还是需要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进行良好的沟通。

2.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个人就业意愿

许多毕业生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在经历了大学的洗礼之后,对自己即将要扮演的社会角色抱有很高的期望值,多数毕业生毕业后将就业目标锁定在国企、外企或者沿海一带等地,但是我国目前是中小企业占绝大部分,大学生的就业定位始终制约着他们的就业。

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进一步拉大了贫富差距,而教育常常被视为最有效的缩小差距、跻身上流社会的投资路径。但是任何投资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高等教育同样不能确保所有的投资者都能从中获利。

3.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竞争状态

企业需要具有良好教育背景的人才,然而当前大学的教育模式往往难以培训出用人单位青睐的大学生。随着普通化教育的进一步推动,包含我校在内的为数不少的高校为了发展综合性大学,以急功近利的态度对待教育工作,不顾自身师资力量,盲目追求学科齐全,这种凭空捏造的行为必然造成供给与需求的脱节,最终致使我校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难的窘境。毕业生经过数十年的教育后,除一纸学历很少具有职业技能,因此在就业的过程中,不能及时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被迫处于就业竞争的劣势地位。多数搭不上就业车的毕业生和思贤若渴的企业形成对峙局面,不得不引人深思。

二、我校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的市场需求情形剖析

表1 山东工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近五年毕业生生源与就业市场需求对比

年份 全省需求人数 学院毕业生生源数 全省生源数 供求比例 学院生源数与全省需求人数之比

2009 11252 91 838 0.07 0.80%

2010 5616 124 913 0.16 2.20%

2011 2124 105 742 0.35 4.90%

2012 2117 106 961 0.45 5%

2013 2006 118 1003 0.5 5.90%

注:生源比例=学院毕业生生源数/全省生源数,供求比例=该专业全省生源数/该专业全省毕业生需求人数

图1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全省需求人数与生源数对比折线图

从图1中可以看出全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需求人数从2009到2011年急剧下降,从11252人直接降到5616人,而全省生源数总体保持平稳增长,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发展影响巨大,给中国经济也带来了很大冲击,特别是中国的许多中小企业。我校位于山东沿海地区,在沿海地区,许多中小企业已经破产或面临破产的威胁,生存尤为困难,企业资金流动出现问题,为了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大部分企业都在裁员,对人才的需求也大大减少。

三、我校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环境与全省就业环境同比剖析

1.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总体就业情况

表2 山东工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与全省同专业对比

年份 学院总体就业率 全省总体就业率 差值

2009 84.62% 80.38% 4.24%

2010 92.74% 84.99% 7.75%

2011 83.81% 83.48% 0.33%

2012 85.85% 81.37% 4.48%

2013 74.58% 73.67% 0.91%

图2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学院总体就业率与全省总体就业率对比图

从图2看出近五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学院形体就业率均高于全省该专业总体就业率,相对而言就业状况良好。但是图中看出就业率总体呈迟缓降落趋势。致使我校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下降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毕业生自身的问题。无论是来自城市还是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大多数都想着毕业后到环境好的城市里去工作。其次,当今的大学生创业观念不强,视野比较狭窄。由于过于重视就业疏忽了自身的创业本领。再加上大家都想赚大钱的思想在作怪,从而错过了很多的创业机遇。第三,大多毕业生希望到高收入和高声望的岗位去做事,缺少吃苦耐劳精神。毕业生在选择岗位时,首先考虑的是收入,希望高收入为自身的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缺少到基层体验生活的精力。

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升学率剖析

表3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学院升学率与全省同专业升学率对比

年份 学院升学率 全省升学率 差值

2009 10.99% 13.76% 2.77%

2010 18.55% 14.24% 4.31%

2011 5.71% 8.01% -2.29%

2012 9.43% 8.32% 1.11%

2013 8.47% 7.40% 1.07%

图3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学院升学率与全省同专业升学率对比图

从图3、表3中看出,近五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升学率变化明显,尤其是在2010年学院升学率从10.99%忽然上升到18.55%,在2011年又忽然下降到5.71%,而全省升学率在2010年稍微升高,也在2011年下降了6.23%。整体来讲,到2013年我校与全省升学率均比2009年低。近几年就业困难情况,使得我校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不愿意去找工作,而是选择另一种就业方式,就是继续升学深造。这样既避免了找工作难的问题,又可以使自己掌握更多的知识,为以后找工作做了更加充分的准备。2011年,国家新政策提出推动经济发展,毕业生又对就业产生了希望,使得升学率有所下降。

3.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协议就业率剖析

表4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协议就业率与全省同专业对比

年份 学院协议就业率 全省协议就业率 差值

2009 69.23% 36.72% 32.51%

2010 60.48% 40.09% 20.40%

2011 66.67% 49.57% 17.09%

2012 58.49% 40.17% 18.32%

2013 66.10% 37.26% 28.84%

图4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学院协议就业率与全省同专业协议就业率对比图

从图4、表4中可以看出我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近五年协议就业率上下波动比较平稳,均高于全省同专业协议就业率。并且2012年到2013年全省整体协议就业率在呈降落趋势,而我校协议就业率在呈上升趋势,就业环境良好。

四、我校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对策

依据以上对山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供需与就业环境剖析,整体反映了我校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市场供过于求,总体处于就业比较艰苦的状态下。毕业生就业困难大学生自身有责任,学校也有一定的责任,对此提出几点建议促进我校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解决就业问题。

1.我校要培养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

高校要在人力资源培养上尊重市场需求,按照市场需求调整专业和学科配置结构,摸索顺应市场需求的人力资源培养模式。我校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调整和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培养结构,根据市场对专业人才知识和能力要求的变化,不断调整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培养过程和目标的差异,使人才培养真正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学校要开展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强化社会锻炼,帮助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确立清晰的就业方向,提高就业能力,促进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的个体发展与完善。各高校还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有目标有计划地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加大力度提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去工作。

2.我校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要尽力完善自身

(1)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当前社会的供需矛盾突出,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和社会就业需求之间矛盾不断加剧,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往往与现实反差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我校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更应该树立准确的就业观,应转变非大城市不去、非高薪不干的就业思维,自觉地从基层做起,锻炼自己,积累足够的经验,实现自己的职业方针和人生价值。

(2)要认清当前的社会形势和就业形势。由于许多部门过分的渲染就业形势的严峻性,所以我校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需要理性的看待当前的就业形势,把握社会发展趋势,不要对就业失去信心。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冷静的分析自身状况和社会当前发展形势,不断的充实自己,及时把握每次就业机会。

(3)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当今社会注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不断地提高个人能力和专业素养,使自己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和个人素质,又有广博的社会文化知识,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适合自己期望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吴宏超,杨秀芹.高校毕业生供求失衡的特征――基于湖北省的数据分析[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8,6(22)

[2]邓光平.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失衡与教育过度探析[J].江苏高教,2004(3)

[3]马荣华.高校毕业生资源合理配置依据原则探析[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3)

第2篇:专升本毕业总结范文

研究生、本科生就业走势将保持平稳,专科生呈现下滑趋势

2006年统计地区预计需求高校毕业生1665044名,与2005年各地已吸纳的2141233名相比有大幅度降低,降幅为22.0%。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13万人,与上年相比增幅达到22%,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从学历来看,2006年对研究生的需求较2005年吸纳的研究生数增长较快,增幅为30%,对本科生需求与2005年吸纳的本科生数基本持平,预计研究生、本科生就业走势将保持平稳。专科生的需求比2005年吸纳的专科生数有大幅下降,降幅达39%。

各就业渠道需求毕业生比例将与上年基本持平,学历需求仍以本科学历为主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测算,预计2006年不同性质单位需求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和比例分别为,党政机关64528名,占3.9%;事业单位242789名,占14.6%;国有企业418336名,占25.2%;非国有单位937333名,占56.3%。与上年需求毕业生情况相比,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需求数量略有下降,非国有单位需求情况继续呈上升趋势,非国有单位仍将是高校毕业生就业主要去向。

从学历上看,2006年用人单位需求仍以本科学历为主,统计地区对本科生的需求占到总需求的55.5%(各类单位对不同学历毕业生的需求比例见图1)。

中西部地区对毕业生需求呈上升势头

从统计地区中对毕业生需求数量排名前10位的地区情况看,2006年中西部省份有安徽、陕西和贵州,需求数量分别是144822名、121889名和97461名,三省合计364172名,占总需求的22%;而在2005年,需求总数排名前10位地区中的中西部省份分别是重庆、贵州和云南,三省市共需求毕业生175655名,占当年总需求的15%。同时,2006年西部的甘肃、青海等地对毕业生的需求数量也比去年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以上结果表明,中西部地区在人才需求上的数量呈上升势头,这一趋势有利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在中西部地区对毕业生的需求数量有所增加的同时,东部的山东、江苏、北京、广州对毕业生需求数量分别为228600名、196804名、86087名和66000名,需求量仍然较大。这也说明在目前阶段东部沿海地区仍将会是毕业生择业的热点地区。

需求专业相对比较集中

调查结果显示,与2005年专业需求相比,2006年毕业生专业需求情况总体变化不大,排在前两位的仍然是机械设计与制造类和计算机科学与应用类专业。其中排名前十位的专业共需求毕业生587126名,占总需求数的35.3%。此外,还有一个显著特点是医药卫生专业毕业生需求增长较快,进入了前十名,需求数为31756名,与去年需求数17227名相比有大幅增长,预计2006年这部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会相对较好。除表1所列的排序前十位专业外,2006年统计地区需求数量较多的专业还有师范、法律、汉语言文学、经济学、国际贸易、临床医学、化工制药、材料学、通信工程、金融等。

副省级市专业需求类型同中存异

第3篇:专升本毕业总结范文

2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正由大众化向普及化迈进。199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只有2.3%,处于普及水平很低的精英化阶段。通过扩招,2011年已达到30%,2013年北京市高考计划录取率达到了74.6%。

未来十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有40%左右须进入“蓝领”岗位就业,成为知识型工人、知识型农民和知识技能型商业服务人员。

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有望提前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这一变化呼唤高等教育必须进行转型。现在不是大学生要不要当“蓝领”,而是大学生如何当好“蓝领”的问题。

“大学生还是不是天之骄子?能不能当‘蓝领’?”近年来,记者一直关注这两个问题。最近,记者拿到了一份调研报告,其中对这个问题做出了很好的回答。

这份题为“新型国民教育体系构建与公平教育实现机制研究”的课题报告显示,199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只有2.3%,2011年已达到30%,2013年北京市高考计划录取率达到了74.6%。此报告由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胡瑞文主持调研,张海水、朱曦等研究人员参与完成。这份报告中的许多数据让记者震惊,记者深深感受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学生就业观念及高等教育进行转型至关重要。为此,记者对胡瑞文委员进行了专访。

我国高等教育正由大众化向普及化迈进

《职业》:您说2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有什么依据?

胡瑞文:1990年,我国在业人口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只有1.9%,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学历层次偏低。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任务,而且在1999年启动了高等教育大扩招。

1990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招生总人数为105万。经过20年的发展,2010年高等教育招生总人数增长为1110万,相当于1990年的10.5倍。

2010年研究生招生54万人,增长了17倍,其招生人数已大于20年以前普通本专科招生总人数。2010年普通本专科招生681万人,为1990年的12.8倍;成人本专科招生375万人,为1990年的7.6倍。

1990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总人数为297万。经过20年的发展,2010年高等教育在校生总人数增长为3375万,相当于1990年的11.4倍。2010年高等教育在校生中,研究生154万人,普通本专科生2232万人,成人本专科生989万人。

《职业》:这些增长的数字说明了什么?

胡瑞文:说明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入学机会大幅提升。国际上按照18~22岁高等教育学龄人口的毛入学率,将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分为三种:15%以下称为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15%~50%称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50%以上称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199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只有2.3%,处于普及水平很低的精英化阶段。通过世纪之交的高等教育扩大招生,200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首次达到16%,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又上升至27.8%,在“十二五”期间每年还将以一个百分点的速度提升。据最新统计,2011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为3514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30%,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的中期阶段。

1990年,我国高等学校学历教育招生数为105万,以当年18岁人口数为基数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率为4.2%(其中普通本专科为2.2%)。20年后,我国高等学历教育的招生数达到910万,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率提升为43.8%(其中普通本专科为32.1%)。

另外还有一个变化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展,我国20~59岁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由1990年的1318万猛增为2010年的10443万,所占比例由2%提升为13%。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力资本总量也在快速增长。

《职业》:有人提出,近几年已经出现了高等教育毕业生供过于求和就业难的现象,有必要缩小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吗?

胡瑞文:这个看法有待商榷。《教育纲要》提出了今后十年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

提出上述发展目标有以下两个背景。一是从国际经验来看,世界上最成功的发达国家和转型最成功的发展中国家,都是最先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以美国为例,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率先在世界上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到了20世纪70年代又第一个进入了普及化阶段。再以韩国为例,在20世纪80年代末,他们的人均GDP是3000美元,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就达到了34%,位于新兴转型国家的最好水平,并在1995年进入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2%的普及化阶段。上述两个国家经济科技的优势都得益于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我们应该效仿。二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还只有30%,与美国的82%和韩国的91%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2010年我国在业人口中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比例仅为10.1%,远低于美国的41%和韩国的37%,所以我们只有继续坚持高等教育的稳步发展才能缩小这一差距。

“十一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年均递增200万。“十二五”期间,按普通本专科年招生数年递增1%、成人与网络本专科年招生数递增2%、研究生招生数年递增3%测算,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数将超过4100万,届时18~22岁高等教育学龄人员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接近或超过50%,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迈入普及化阶段。也就是说,我国高等教育从1990年的精英化阶段到预计2020年前后进入到普及化阶段,可能只需要经历30年时间。

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后的大学毕业生供求呈现新格局

《职业》:但是,现在确实感觉到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他们找工作越来越难?

胡瑞文:是的。20年来普通高校年毕业生就业需求量与城镇劳动力市场可提供的新就业岗位总量的比例发生了重大变化。第四次、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在20世纪最后十年期间,我国城镇就业岗位新补充人数为7600万(净增量与补充自然减员数之和,下同),同期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数为750万,仅为前者的10%。在21世纪前十年期间,我国城镇就业岗位新补充人数为1.3亿,同期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数为3400万,上升为前者的1/4。未来十年,预计我国城镇就业岗位新补充人数约为1. 4亿,同期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数将接近7000万,预计占到城镇就业岗位新补充数的一半。

上述情况表明,在第一个十年,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可进入城镇劳动力市场前10%的高端白领岗位(在城镇就业岗位总量中的前10%为高端白领岗位,20%为中初级白领岗位,其余70%为技能型、操作型的蓝领岗位);在第二个十年,只有不到1/3的高校毕业生可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高端白领岗位就业,另外2/3的毕业生主要转向劳动力市场的中初级白领岗位和高技能蓝领岗位就业;在未来十年,只有1/5的毕业生能进入劳动力市场高端白领岗位就业,还有2/5的毕业生面向劳动力市场的中初级白领岗位就业,其他2/5的毕业生须转向高技能蓝领岗位就业。

《职业》:这样的结果大学毕业生能接受吗?

胡瑞文:现实可能会逼迫他们接受。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毕业生总规模与全国白领岗位补充需求数比例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根据人口普查资料,2000年包括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在内的白领岗位总人数为7500万,比1990年净增了1800万;加上自然减员数,合计十年补充量为2600万。同期,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数为1400万,相当于同期白领岗位补充量的54%,其中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只能满足30%的需求,呈明显供不应求的状况。

2010年全国白领岗位总人数扩大为9700万,比2000年净增2200万,加上自然减员数,合计十年补充量为3400万。同期,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数为4800万,已相当于同期白领岗位补充量的1.4倍。由于部分有工作经验的成人高等教育和中职毕业生参与白领岗位的竞聘,获取了一定比例的白领岗位,普通高校毕业生在白领岗位的竞争中开始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

课题组预测,2020年全国白领岗位数将比2010年净增2800万左右,加上自然减员数,未来十年总补充量为4600万。同期,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数预计将达到1亿,扣除少部分专升本和本升研重复计算的人数后,实际需就业的毕业生数为9500万。

从三个十年比较来看,由于高等教育毕业生数量的急剧增长,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今后白领岗位的补充量已无法满足高等教育毕业生的全部就业需求,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转向蓝领岗位就业成为必然趋势。

《职业》: 在这方面,有数据来支持吗?

胡瑞文:我们认为,大专及其以上文化程度人才职业分布有变动趋势。从分大类职业人才存量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大专及其以上文化程度人才中的白领比例逐步下降,蓝领的比例逐步上升。过去20年,白领岗位中大专及以上人才总量由1990年的1100万增加到2010年的5208万,增长了4倍;蓝领岗位中大专及以上人才总量则由1990年的103万猛增为2010年的2347万,增长了22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才的白领和蓝领岗位数比值由1990年的9:1变为2010年的7:3,今后这一比值还将进一步缩小。

从分大类职业人才增量趋势来看,白领的增量比例逐步下降,蓝领的增量比例快速上升。2000~2010年白领岗位的大专及其以上文化程度人才比之前的十年增加了752万,而蓝领岗位的大专及其以上人才增加了1326万,相当于前者的1.8倍。这一情况说明,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展,本专科毕业生中越来越多的人将转向蓝领岗位就业,这有利于提升一线劳动者的文化程度构成和综合素质。

以上分析表明,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阶段向大众化阶段发展,高等教育毕业生的供求出现了新格局。这就要求我国高等学校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拓宽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就业去向:由过去主要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转变为培养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和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由多数毕业生走向机关事业单位和去一线或二线大城市就业,转变为走向以企业为主的经济部门和中小城市、乡镇就业。

鉴于以上情况,我国高等教育应由前一时期扩大规模为主的外延发展模式转变为以结构调整、提高质量为重心的内涵发展模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相适应,对各级各类高等学校进行科学定位和合理分工。高等教育学校要通过人才需求预测,调整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科类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规格,实现转型发展。

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需要转型

《职业》:这种就业的现实,需要高等教育何去何从呢?

胡瑞文:我们认为,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需要转型。

一是在今后十年期间,对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加强宏观调控,将每年高等学历教育招生人数的增长速度控制在2%以内,公办普通高校本科生保持现有招生规模不再增长,将有限的增量主要投放到高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网络高等教育,以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二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对各级各类高等学校进行科学定位与合理分工。目前我国“985”与“211”大学有100所左右,占高校总数的4%。其他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授予权的老本科院校近400所,占高校总数的16%。另有600多所举办历史不长的新建本科院校,占高校总数的26%。其他1200多所为高职高专院校,占高校总数的54%。许多高等学校不安于现有层次,突出表现在学校制定的五年规划、十年规划中。它们将升格和拔高学校层次作为学校发展的首要目标。近年来,不少老本科院校争相更名大学,出现了研究型大学热、综合性大学热、一流大学热。许多新建本科院校热衷于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竞相升本。这对目前基本合理的高等学校体系结构带来了冲击和负面影响。各高校要结合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本校的既有定位和实际条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办出学校特色。

第4篇:专升本毕业总结范文

关键词:美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毕业人数

作者简介:杨忠旋(1988-),女,土家族,湖南湘西人,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蒋家琼(1975-),女,土家族,湖北恩施人,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教授。(湖南 长沙 410006)

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012-03

不同时期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有其自身不同的特点,依照其自身发展规律,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而作出适时的调整。[1]本文对美国1999~2010年近十二年层次结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对美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中的发展特点及其规律进行研究,发现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期为我国快速扩展的高等教育提供借鉴,使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达到相对均衡状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美国高等教育各层次变化状况

1.各层次规模的增长速度变化

1999~2010年美国高等教育的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层次的毕业人数呈现出逐年稳步上升趋势,对于有着高入学率低毕业率的美国,毕业人数的上升说明美国高等教育总体招生规模也有所扩大,见图1。

2.各层次毕业人数增长幅度各不相同

在美国高等教育总体毕业规模扩大,各层次毕业人数逐年稳步上升的大前提下,各层次毕业人数的增长幅度不尽相同。从图1可以看出,拿到学士和硕士学位人数都处于稳定的逐年上升状态。根据表1数据可以看出,学士学位人数从1999年的1237875人上升到2010年的1715913人,学士毕业人数每年的增长率与平均增长率存在较小的差距,硕士毕业人数从1999年的457056人上升到2010年的730635人,硕士人数每年的增长率与平均增长率差距也不大,这说明学士和硕士这两个层次呈逐年稳步上升趋势。美国博士生教育向来以严要求、高质量的“金标准”闻名于世,博士毕业人数从1999~2009年这十年除了2001年有负增长情况外大体处于平稳上升状态,只有在2009年在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为了满足紧急的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2]有大幅度扩大,增长率达到134.15%。从年平均增长率来看,博士学位毕业人数增长率最高,其次是硕士层次,再次是学士层次。虽然硕士、博士招生规模的增长率高于学士规模的增长率,但学士毕业人数依然是硕士、博士招生人数总和的两倍,这说明在高等教育成熟的美国,层次失重问题依然存在。

3.各层次毕业人数的阶段增长趋势

学士层次整体呈稳步上升趋势,从1999年到2002年,有小幅度增长,2002年学士毕业人数规模增长率4.38%,学士层次增长最大,2003年到2009年属于平稳增长状态,2009年到2011年增长率有所上升。2010年的学士毕业人数增长率为3.99%,达到次高点。硕士层次整体也是呈稳步上升趋势,并且硕士层次的毕业人数增长率总体高于学士层次毕业人数增长率,2003年的招生规模是硕士层次招生规模中的一次小高峰,达到9.03%,小高峰后呈现增幅整体下降趋势,2006年降至最低点1.77%,2007年开始有所回升,2009年再次回升到5.52%。博士层次规模增长起伏较大,2001年出现-1.66%的负增长情况,2002年到2006年又开始呈现整体稳步增长趋势,2007年有小的波动,2009年,博士层次呈现大幅增长,高至134.15%,2010年趋于平缓。

总的看来,1999年到2003年各层次整体呈上升趋势,2003~2004年达到一次小高峰,2004~2005年增幅有所降低后各层次呈平稳增长状态。除了博士层次在2001年中出现负增长和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因素的影响呈现大幅度增长外,学士、硕士层次整体上基本处于平稳上升状态。从整体增长幅度来看,博士层次增长幅度高于硕士层次增长幅度,硕士层次增长幅度高于学士层次增长幅度,见图2。

二、美国高等教育各层次比例发展现状

1.各层次比例格局发生变化

21世纪的美国高等教育已基本走向成熟,处于稳步发展阶段,各层次格局不存在大幅度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各层次人才的需要不断增加,高等教育层次规模和数量上有所扩张,各层次间的比例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从图3中可以看出,学士毕业人数规模有明显减少,博士人数规模有相对大幅度的增加。学士毕业人数比例从1999年的71.15%下降到2008年的68.85%,这十年属于平稳下降状态,降幅不大,2009年由于突变因素的影响有三个百分点的降幅,2010年降至最低点65.74%。硕士毕业人数比例增长幅度不大,增减幅度在一个百分点范围内,基本趋于平稳。博士毕业人数情况与学士招生人数情况大至呈现出相背离趋势,博士毕业人数比例从1999年2.58%上升到2008年的2.91%,这十年博士毕业人数属于平稳上升状态,涨幅不大,同样,2009年由于突变因素的影响有三到四个百分点的涨幅,达到博士毕业人数比例的最高峰6.34%,2009年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从大体趋势上来观察,学士毕业人数比例在逐年减少,硕士、博士毕业人数比例在逐年增加,学硕博层次比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正在逐步发生变化。

通过对比1999年和2010年的层次比例情况,可以清晰直观看出这12年美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变化情况,学士毕业比例逐年减小,硕博毕业比例逐年增大(见图4)。学硕博比例从1999年361.82∶100∶9.8变成954.22∶100∶22.41。这说明两个情况,一是美国高等教育总体规模有大幅度的扩张,虽然学士毕业比例逐年下降,但学士招生人数有所增加,且增加数大于硕博毕业增长人数总和。二是美国高等教育依然存在层次的失重问题,学士毕业人数比例依然是硕博毕业人数比例总和的两倍。2010年学士毕业人数比例相对于1999年毕业人数比例放缓,硕博毕业比例增加也说明美国高等教育层次逐步提高,整体规模向更高层次转变,见图5。

2.各层次男女比例

(1)各层次中男女所占男女总数比例。美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比例格局是学士最多,其次硕士,再次博士。在各层次中男女生所占男女总数比例与美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存在相似性,从1999年、2010年各层次中男女占男女总数比例的数据来看,存在一个问题,1999年学硕层次中男生比女生所占比例略低,博士层则是男生所占比例高于女生所占比例。2010年学博层次中男生所占比例高于女生所占比例,只有硕士层次的女生比例高于男生比例,见图6。

(2)男女人数在各层次所占比例。美国高等教育在受到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现实的影响和制约后,加之个人对教育层次不同的需求,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发生了变化,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各层次中男女生人数的比例。从表2数据中可以看出,1999年,学硕层次的女生比例要高于男生,博士层次的男生比例高于女生,到了2010年,各层次的女生比例都高于男生,特别是硕士层次的女生比例高出男生比例近三分之一,这说明近年来美国女生接受高等教育多于男生。

3.分科类各层次比例

不同学科的层次结构发展变化,既可以反映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又可以体现社会对于高等教育的总体需求。[4]美国的学科专业分类系统共有38个学科群(一级代码)、362个学科(二级代码)和1265个专业(三级代码)。[5]高等教育学位结构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6],本文选取了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农学、医学、工商管理、教育学、法学、工学、理学几个不同学科专业作为对象,将1999年和2010年这几个不同专业的各层次招生比例作为分析样本进行对比分析,近而发现不同专业的层次结构的发展变化存在一些特点。

(1)农学、理学、文理综合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学科,层次比例的变化幅度不大。理学和作为交叉学科的文理综合,在学士层次上比例还有小幅度的增长,在硕博层次上比例都存在小幅下降趋势,说明美国高等教育在这两门学科上更加注重学士层次的教育。农学存在学士、博士层次比例下降,硕士层次比例增长的情况,作为研究农业科学的农学,是典型的技术应用型学科,农业作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产业部门,肩负着为其他产业部门提供物质基础的重要任务,农学这一学科的作用也相当重要,从1999年和2010年数据来看,层次分布比例变化不大,硕博层次比例增长缓慢,说明美国高等教育在农学这一学科上对人才的培养重心开始向硕士层次上转移。

(2)工商管理、工学作为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二、三产业的学科,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学士层次比例在逐渐放缓,硕博层次比例有一定程度的增幅。这种变化也体现了美国高等教育在不断适应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3)医学、法学、教育学关系社会民生的学科层次比例发生了较大幅度的变化。医学专业学士、硕士层次比例都发生了大幅度的缩小,博士层次比例增长迅速。教育学专业学士层次比例下降明显,硕博层次比例都有所增长。变化幅度最大的是法学专业,1999年,法学专业层次比例最大的是在硕士层次,其次是学士、博士层次,2010年,法学专业的学士、硕士层次比例都有大幅度的缩减,博士层次比例出现迅猛增长,高至80.71%,占据法学专业的五分之四。

(4)根据1999年和2010年各学科层次招生比例的数据来看,美国高等教育不同科类的层次结构总体在向硕士层次转移,比较注重实践经验的农学和作为交叉学科的文理综合,在人才培养方面倾向于学士层次的培养,作为与经济、民生息息相关的法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层次侧重点略高于其他学科,更倾向于博士层次,见图7、图8。

三、美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研究的结论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发展变化是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通过对1999~2010年美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发展变化情况的研究,得出以下几条基本结论。

1.各层次整体规模扩大

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基本成熟,1999~2010年是美国高等教育稳步扩张时期,2010年整体规模较之1999年有一定幅度扩充,各层次毕业人数逐年增多,说明之前各层次招生人数也呈逐年增多趋势,特别是在2008到2009年美国经济受金融危机影响下,硕博层次的毕业人数有大幅度的增加,远超出了硕博层次的平均增长率,2010年各层次的增长速度开始放缓,回归稳步增长。

2.各层次比例发生变化

1999~2010年美国高等教育在整体规模扩充的情况下,各层次比例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学士层次规模逐年缩小,硕博层次规模逐年扩大,学硕比例出现下降,博硕比例攀升。从总体层次规模分布来看,学士层次毕业人数逐年减少,硕博层次毕业人数逐年增加。未来美国高等教育层次比例重心将从学士向硕士层次转变,对人才培养的重心也将向硕士层次偏移。

3.各学科的层次结构相应发生改变

通过1999年和2010年不同学科门类层次比例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实践性较强的农学和专业性不强的理学、文理综合的层次重心在学士层次上;与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学科和贴近民生的学科的层次重心将出现上移,重心大体转移至硕士层次,部分学科重心甚至上升至博士层次。

高等教育结构的研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高等教育结构的建构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7]观察美国高等教育1999~2010年层次发展变化情况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层次规模在逐步扩大,各层次的比例重心大体上移,各学科层次结构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也会发生相应改变。然而,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对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需求不同,探索优化高等教育层次结构途径将是一项永久的任务。

参考文献:

[1]SIR ERIC ASHBY,The structure of high education:A world view[J].High Education,1973,(2):143.

[2]GEOFFREY J.GILES,The structur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J].Higher Education,1978,(7):131-156.

[3]Date collection:high education statistics[EB/OL].http://nces.ed.gov/.

[4]何晓芳,迟景明,李霞,等.1998-2007年中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变迁研究[J].高教探索,2010,(3):47.

[5]刘少雪,程莹,刘念才.创新学科布局 规范院系设置[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10):69.

第5篇:专升本毕业总结范文

[关键词]电大;学士学位;获取率

[中图分类号]G7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6-0197-03

近年来,随着开放教育的深入发展与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手段与教学形式不断更新,目前电大开放教育已经实现了学分制,允许学生在所修专业的专业范围内自主选课,可以将学习年限延长至八年。在总结性评估之后,电大的开放教育从试点转入常规,保证可持续发展在电大系统引起广泛共识,北京市电大提出了把工作落实到实处,关注“四生”、提升“五率”,即:关注新生、提升课程注册率;关注老生,提升毕业率;关注专科生,提升专科毕业生续读本科率;关注本科生,提升“网考”课程通过率和学位获取率。随着本科学生对获取学士学位愿望的不断强化,学位获取率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学生对于学历之外更高追求,同时也是衡量电大教学质量的一个标准。

1电大朝阳分校本科学生学士学位获取现状

11近五年来总体趋势

电大朝阳分校自1999年承办开放教育至今历经14年,自2002年起本科各专业毕业学生数累计达到2200余人。已经开设的13个本科专业中有12个专业已有毕业生,自2004年中央电大与各高校合作授予学士学位至今,这12个专业获取学士学位的总人数超过400人。近五年来开放教育稳定发展、各专业人数相对稳定,申请学位人数相对保持稳定,统计数据显示,在2008年秋季到2013年春季的10个毕业季中,各季获取学士学位人数大致占到了该季本科毕业生人数的30%左右(见表1),我校学士学位获取率一直位列全市前列。

13各专业发展趋势差别大

将近五年各毕业季各专业学士学位获取率(见表3)绘成折线图(见下图)对比其发展趋势可见,一些规模相对稳定的成熟专业有其特有的发展趋势。如:会计学专业,呈现出近三个毕业季上升的趋势,并且稳定保持在30%左右;小学教育专业,随着招生的暂停,以后将不会有新的学位申请情况出现;工商管理、行政管理专业近几个毕业季出现了下滑趋势。

2影响我校本科学生学士学位获取率的因素

在日常受理学位申请相关事宜的工作中,经常可以与本科学生、班主任老师密切接触,能够听到来自学生本人在追求学士学位过程中的各种疑问与困惑。将这些学生反映的困难汇总,结合学位申请、审批、授予的全过程,可以大致归纳出以下几个影响学士学位获取率的主要因素:

21各专业学位合作院校对学位授予的要求差别很大

由于中央电大并没有单独授予学士学位的资格,自2004年起在各专业的建设中逐渐与相关合作高校签订协议,由各高校学术委员会对本科学生进行审核,为符合条件的本科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这就形成了十多个本科专业几乎都由不同的合作高校授予学位,在对学生硬件条件的要求上(见表4),达不到统一的标准。如我校已有学生获取学位的12个本科专业中,有 9个专业合作高校要求提交毕业论文由学术委员会再次进行审核;而其余3个专业只要论文由各省级电大认定达到标准即可。有8个专业只要求在学所有课程的平均成绩达标即可,而有4个专业除此之外,还对学位课程成绩有单独要求。在外语方面,有些专业则要求参加由高校专门举办的加试。

各合作高校对学位申请的条件达不到统一,客观上造成了学生申请学士学位时有难有易,自然会对获取率有所影响。

22学生所从事行业对学位要求不同

在与学生日常的交谈中可以发现,学生从事行业的差别性和单位在职称、晋级方面对于学位的要求,使得学生自入学起,对学位追求与否就有了预期设想。如护理学专业,学生多数为医院一线护士,只对学历的提升有所要求,一般不要求获取学位,因此虽然该专业毕业生人数很多,但有意愿申请学位的人数极少。又如工商管理、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半数以上为企事业单位的中坚力量,用人单位在晋级方面将学位的获取作为一个考核标准,因此这两个专业学位获取率保持稳定。再如社会工作、法学专业必须在本科毕业的同时获取学士学位,才能享受到国家相关学费支持,因此申请学位的学生数一直高居不下。

23各级省校与合作高校对学位论文的评判标准不统一

省校答辩小组在对各专业学生学位论文进行答辩审核时,经常由于评判标准过于宽松,使得一些本不符合学位申请条件的学生勉强通过答辩。而在后期学士学位的报送、审批过程中,经由合作高校学术委员会审核该论文不符合要求,使得学生本人失去了再次申请学士学位的资格,并且在精力与财力上遭受损失。因此,学校应该在论文初审、答辩阶段投入精力悉心指导并力争掌握评判标准与合作高校看齐。

24学校方面鼓励措施

众所周知申请学位要比只申请毕业付出更多的努力,学生不但要从入学伊始就对自己提出严格的要求,每门课程考核力求高分,还要参加诸如学位课程、学位外语等专业教学计划之外的考试,因此在学生追求学位的道路上,学校方面的不断鼓励就显得尤为重要。专业责任教师、授课教师和班主任在课堂内外的循序善诱,能够持续增强学生获取学位的决心。通过邀请已经获取学士学位的毕业生回校与在读生进行诚心的恳谈、近距离的交流,或学校在各类荣誉的评选时优先考虑这些学生,也会大大提升学生的信心并为之不懈努力。

纵观电大朝阳分校五年来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获取的状况,虽然整居全市前茅,但多数专业仍有可以进步的空间,这需要学校和学生双方面共同付出努力。随着开放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和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逐步强化,我们会为广大学生营造出一个开放、自主、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着力于激发师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力争使每一名毕业生真正成为为社会所需所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第6篇:专升本毕业总结范文

论文摘要:师范生就业市场化背景下,师范生就业形势严峻已毋庸置疑。师范生就业市场化过程中,供求总量不平衡呼唤高等师范教育改革,供求结构不衔接呼唤高等师范教育改革。师范生就业市场化,引领高等师范教育宏观改革以实现师范生供求总量平衡,引领高等师范教育微观改革以实现师范生供求结构衔接。

师范生就业市场化背景下,师范生就业形势严峻已毋庸置疑。如辽宁省普通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洽谈会显示:2007年辽宁省预计共有师范类毕业生125l0人,而近百家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仅l500余个;2008年辽宁省预计师范类毕业生达15000人,而七十余家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仅1000余个。目前,辽宁省内高校和公办中小学多处于缩编和教师岗位相对饱和状态,师范毕业生就业形势犹如雪上加霜。

师范生就业市场化,即依靠市场机制来实现师资合理配置的就业体制。近几年,各省教育主管部门相继出台了关于师范生就业的一系列新政策,这些政策使师范生就业模式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即由国家“包当干部、包分配工作”转变为“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师范生就业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是历史必然,致使师范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师范生就业市场化呼唤着高等师范教育改革,也引领着高等师范教育改革。

一、师范生就业市场化呼唤高等师范教育改革

市场经济是动态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充分就业也并非人人都有工作,也有自愿失业、总需求不足的周期性失业,师范生失业也不例外;但失业严重到一定程度时,社会必须给予高度关注。2006年辽宁省师范类毕业生协议就业率仅为38.85%,2007年仅为31.5%。越发降低的就业率呼唤社会各界分析原因,呼唤高等师范教育深化改革。

(一)师范生就业市场化过程中,供求总量不平衡呼唤高等师范教育改革

在师范生就业市场化过程中,师资的供给在绝对增加,而需求却相对减少,出现了供过于求、相对过剩、总量不平衡的现象。

1.供给绝对增加

形成师范生就业市场师资供给增加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师范院校升格、扩招,师范毕业生数量增长。这几年,国内的师范院校,尤其是地方性师范院校不断撤并、升格。从中师到师专,从师专到本科,据不完全统计,从l999年到2o05年,我国高师本科院校由87所增加到96所。受利益驱动,师范院校招生规模连续扩大,师范毕业生数量逐年增长。

第二,教师资格证放开,非师范生及其他师资供给增加。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要向社会招聘具有教师资格的非师范类高校优秀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改善教师队伍结构。”这样,除了非师范生,社会人员如资深专家、技术人才、只要考取教师资格证,也可以竞争教师岗位,到教育部门就业。师资来源渠道多元化,师资供给增加。

第三,加入WTO,中外合作办学、外资独立办学增加了师资供给。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内的教育市场包括师范教育向国外教育机构开放,发达国家进人中国教育市场呈现越来越强的趋势,中外合作办学、外资独立办学等不同形式的学校应运而生,师范毕业生不断增加。

2.需求相对减少

形成师范生就业市场师资需求减少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基础教育的生源减少,教师需求相应减少。我国多年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加上生育观念的转变,现在人口的自然出生率已经大幅度下降。教育的规模与人口密切相关,尤其是基础教育,生源减少,教师需求自然减少。

第二,学校布局调整,教师需求也相应减少。随着新农村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规划的实行、农民工子女进城,调整了原来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基础教育也相应合理地调整了学校布局,逐步向中心学校集中,每班的人数增加,学校、班级的数量减少,对教师的需求也相应地减少。

第三,教师编制科学合理,教师的需求相应减少。为节约教育成本,教育系统按需设岗,改变了过去因人设岗的不正常现象,现有教师资源使用日益合理,对教师的需求也即随之减少。

(二)师范生就业市场化过程中,供求结构不衔接呼唤高等师范教育改革

在师范生就业市场化过程中,毕业生供求结构矛盾突出,存在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地区结构以及质量供求不衔接现象。

1.专业结构不衔接

在师范类各专业中,不同专业毕业生供需不平衡。需求较大的专业主要有数学、汉语言文学、英语、日语、物理、计算机等专业,初次就业率较高;需求相对差一些的专业主要有俄语、生物学、地理学、幼儿教育、教育管理、经济管理、经济地理与城乡规划、环境学等专业,初次就业率相对较低。

2.层次结构不衔接

层次结构不衔接,即不同学历层次的毕业生供需不平衡。目前的就业状况是研究生供不应求,本科生基本平衡,专科生供大于求,专科生的就业难度较大。

3.地区结构不衔接

近年来,师范毕业生地区之间供需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对教师的需求量不多且要求高,想去的毕业生多;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乡镇中小学对教师的需求量大,但愿意去的毕业生少。在辽宁西部地区一些乡镇的农村学校,十余年没有新毕业生到学校任教,教师队伍年龄严重老化,外语、信息技术、体育、音乐、美术等专业学科教师缺乏,处于“一师难求”、开齐课程都成问题的尴尬境地。师范生就业的地区结构性矛盾突出。

4.培养质量不衔接

在过去高师专业较普遍存在的培养目标单一、课程体系陈旧、考试考核方法落后、教学方法和手段简单等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情况下,新升格的本专科院校高师专业的生源质量又参差不齐,师范毕业生的培养质量令人堪忧。目前,我国教育事业已进入到全面提高质量的新阶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满足人民群众和社会发展对优质教育更多更高的需求,培养质量不吻合成为主要矛盾。

可见,无论是师范生就业市场化过程中的供求总量不平衡,还是供求结构不衔接,都对高等师范教育改革提出了紧迫要求。

二、师范生就业市场化引领高等师范教育改革

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师范生就业市场化过程中显现的问题只能通过推进高等师范教育改革去化解。师范生就业市场化呼唤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的同时,也引领着高等师范教育改革。

(一)就业市场化引领高等师范教育宏观改革,以实现师范生供求总量平衡

师范生就业市场化是一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充分的市场化是必然趋势。市场机制在高师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基础性、主导性作用日益显著,引领高等师范教育进行改革。

1.预测师资需求,调控供给规模

高等师范教育有关部门要遵循就业的市场导向,加强宏观预测,要根据师资的需求,适当控制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中央和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就学人口、升学率、师生比,做出四年或更长一段时间的分专业学科的师资需求预测,分别全国范围和本省范围基础教育师资需求的年度预测报告,作为在宏观上调控师范类各专业招生量的依据,以避免因盲目招生造成就业隐患,实现教师供求关系的动态平衡。

第三,加入WTO,中外合作办学、外资独立办学增加了师资供给。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内的教育市场包括师范教育向国外教育机构开放,发达国家进人中国教育市场呈现越来越强的趋势,中外合作办学、外资独立办学等不同形式的学校应运而生,师范毕业生不断增加。

2.需求相对减少

形成师范生就业市场师资需求减少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基础教育的生源减少,教师需求相应减少。我国多年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加上生育观念的转变,现在人口的自然出生率已经大幅度下降。教育的规模与人口密切相关,尤其是基础教育,生源减少,教师需求自然减少。

第二,学校布局调整,教师需求也相应减少。随着新农村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规划的实行、农民工子女进城,调整了原来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基础教育也相应合理地调整了学校布局,逐步向中心学校集中,每班的人数增加,学校、班级的数量减少,对教师的需求也相应地减少。

第三,教师编制科学合理,教师的需求相应减少。为节约教育成本,教育系统按需设岗,改变了过去因人设岗的不正常现象,现有教师资源使用日益合理,对教师的需求也即随之减少。

(二)师范生就业市场化过程中,供求结构不衔接呼唤高等师范教育改革

在师范生就业市场化过程中,毕业生供求结构矛盾突出,存在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地区结构以及质量供求不衔接现象。

1.专业结构不衔接

在师范类各专业中,不同专业毕业生供需不平衡。需求较大的专业主要有数学、汉语言文学、英语、日语、物理、计算机等专业,初次就业率较高;需求相对差一些的专业主要有俄语、生物学、地理学、幼儿教育、教育管理、经济管理、经济地理与城乡规划、环境学等专业,初次就业率相对较低。

2.层次结构不衔接

层次结构不衔接,即不同学历层次的毕业生供需不平衡。目前的就业状况是研究生供不应求,本科生基本平衡,专科生供大于求,专科生的就业难度较大。

3.地区结构不衔接

近年来,师范毕业生地区之间供需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对教师的需求量不多且要求高,想去的毕业生多;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乡镇中小学对教师的需求量大,但愿意去的毕业生少。在辽宁西部地区一些乡镇的农村学校,十余年没有新毕业生到学校任教,教师队伍年龄严重老化,外语、信息技术、体育、音乐、美术等专业学科教师缺乏,处于“一师难求”、开齐课程都成问题的尴尬境地。师范生就业的地区结构性矛盾突出。

4.培养质量不衔接

在过去高师专业较普遍存在的培养目标单一、课程体系陈旧、考试考核方法落后、教学方法和手段简单等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情况下,新升格的本专科院校高师专业的生源质量又参差不齐,师范毕业生的培养质量令人堪忧。目前,我国教育事业已进入到全面提高质量的新阶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满足人民群众和社会发展对优质教育更多更高的需求,培养质量不吻合成为主要矛盾。

可见,无论是师范生就业市场化过程中的供求总量不平衡,还是供求结构不衔接,都对高等师范教育改革提出了紧迫要求。

二、师范生就业市场化引领高等师范教育改革

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师范生就业市场化过程中显现的问题只能通过推进高等师范教育改革去化解。师范生就业市场化呼唤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的同时,也引领着高等师范教育改革。

(一)就业市场化引领高等师范教育宏观改革,以实现师范生供求总量平衡

师范生就业市场化是一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充分的市场化是必然趋势。市场机制在高师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基础性、主导性作用日益显著,引领高等师范教育进行改革。

第7篇:专升本毕业总结范文

 

一、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现状分析

 

平顶山学院是一所后升本的全日制应用型二本院校。会计学专业作为学院第一批升本专业从定位与目标、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培养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等方面全面提升。尤其是2014年学院加入应用技术大学联盟迈出了转型第一步。同时学校将迎来2018年教育部审核评估。转型审核评估给学院明确了办学和人才培养定位。强化实践教学,强化会计学专业的技能和应用是今后办学的方向。毕业论文作为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将成为会计学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抓手。那么,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的现状如何?通过表1、表2可窥见一斑。

 

从表1、表2可以看出:2008级至2013级会计学专升本和2006年至2011年会计学本科优秀论文比例只占2.7%(其中专升本优秀论文占比为2.77%,本科占比为2.7%),所占比重少;良好占48.3%;中等占41.7%;及格占7.3%。与社会实际密切结合的毕业论文少,案例研究少,实证研究更少。整体来讲毕业论文质量不高。

 

二、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选题

 

选题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会计学毕业论文研究的成败。从调查看,毕业论文选题空洞且大,教学科研与应用题目偏少。选题定位不准,学科交叉和创新性选题甚少。平顶山学院会计学专业升本后毕业论文选题的质量虽有所提高,但离学院转型发展和审核评估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选题必须与科研课题、生产实践和社会应用结合起来,体现技能和应用的需要。

 

(二)开题

 

开题环节存在的问题是:文献的查阅处于敷衍状态,简单拼凑;对论文所选题目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理解不透彻;文献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分析与要研究的论文方案脱节;写出的文献综述篇幅很短。有些学生甚至害怕与学生讨论和与教师沟通,所参考的文献层次较低且比较陈旧。因为会计事项纷繁复杂不确定性很大且日新月异,陈旧的准则及处理方法不能满足实务工作的需要,更不能体现会计学毕业论文的培养要求。开题环节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对会计学毕业论文的认识不够。所以将PDCA管理理念引入毕业论文整个教学过程是很有必要的。只有正确认识开题环节,把文献查阅和大学知识的积累应用相结合,提出一个论文初步方案,约定时间广泛听取论证每篇论文的开题报告,充分酝酿补充意见,才能为下一步论文的写作做好准备。

 

(三)指导

 

经过升本后几年的实践,指导环节的问题是:师生沟通次数少;包办现象;没通盘考虑研究过程;拖拉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学生在此过程中主动性差,等靠思想严重。教师为了考核评先评优的需要不得不包办。有的只是零碎的思路,没有通盘考虑会计学毕业论文的进度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缺乏对研究论文的可行性、一体性的系统思考。

 

(四)监督

 

监督过程存在监督不到位问题。根据我校的情况,师资力量不足,一位教师要指导10位以上学生的毕业论文,同时还要完成大量教学任务,需要相当的经验水平和责任心,且没有相当经费的支撑,难以保证教师对学生论文写作的监督力度,没有办法保证论文质量。同时,学生方面自律能力差,各类考试的时间节点与毕业论文时间的冲突(公务员、硕士研究生、会计专业的资格证、教师资格证、金融系统的招考、选调生等考试)、实习找工作使学生准备毕业论文的时间大打折扣,这些原因都会给论文写作造成不良影响。

 

(五)答辩

 

有部分学生认为没必要也不参加答辩,没有系统的逻辑思维方式,对知识和综合能力在实务工作中的作用认识不够。

 

三、PDCA理念指导下的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改革措施

 

所谓PDCA(Plan-Do-Check-Action),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由戴明采纳,宣传普及,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是有效进行一项工作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是质量管理行之有效的方法。转型审核评估背景下将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学和实践引入PDCA管理理念,从大一起进行“计划-执行-检查-行动”,贯穿四年大学生活的全过程。具体体现在开课计划和日常教学工作中,大一、大二重在会计学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大二、大三重在各类活动中培养兴趣,同时在课程设计上逐步思考毕业环节的研究方向;大四有了自己的设计,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探索。PDCA管理方法涵盖本科毕业论文整个环节,贯穿会计学本科周期,达到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目标。笔者针对2015届会计学本科和专升本毕业生共340名学生(2011级会计学本科95名和2013级会计学专升本245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在7学期第5周进行。发出问卷340份,收回有效问卷330份,设计问题10个,9个问题为选择题,一个为文字描述。通过问卷从以下方面了解了学生的思想动向。

 

(一)学生对毕业论文的认识

 

在对会计学毕业论文的认知度上,有将近150名学生对毕业论文有正确认识,认为本科毕业论文是会计学本科生综合能力的体现,有130名学生认为毕业论文是为获得学士学位而为之,还有50名学生认为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应该取消。在对毕业论文的规范和认知度上仅有65%的学生表示清楚,有30%的学生表示完全不清楚。针对如此情况,必须将PDCA引入毕业论文的教学机制。“以生为本”,树立个性化应用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发挥学生“自我规划中的主体作用”。具体做法:第一学期开设专业导论、专业导论与学业规划等课程,让学生感悟到大学学习生活既有专业课、专业基础课还有重要的实习加漫长的毕业论文积累、制作、完成等环节。更应该明白的是毕业论文是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和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学生思想品德及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的一次全面检验。更是大学生学会生存、实现自我发展的初步锻炼过程。

 

(二)参加创新、本科校级课题院级课题申请

 

学校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与课题申报工作,且对中签的团队给予适当的资助,同时院级、校级要分开,鼓励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

 

(三)选题

 

在学生选题方面,笔者对2006—2011级会计学340名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统计,有效调查330名。学生喜欢的创新能力培养方式是:提前进入会计学实训环节、参加创新活动,会计学及相关领域内的学术讲座。最喜欢的毕业论文开题方式是在导师的指点下自由发挥;最喜欢的毕业论文选题方式是与会计学实务相结合。简言之,对毕业论文选题要提前介入、双向选择、真实课题、自主选择、到实习单位完成毕业论文。选题在第6学期必须开始,选题时间意愿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到,90%以上的学生愿意将毕业论文在第8学期之前选题并双向选择指导教师。第6学期完成此项任务的占40%。在指导教师的双向选择上,调查结果见表4。

 

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指导教师的选择有3种态度:必要、不必要、无所谓。总体上说是有主见的。首先看重的是师德,其次是研究方向和科研能力,第三希望师生互选。

 

(四)师生交流

 

在调研中,我们着重从交流的形式、次数、内容着手,并且对不重视毕业论文的原因进行了调查。结果见表5。

 

调研中可以发现通过师生交流,了解到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80%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师认真负责。只有1.5%的学生认为教师马虎敷衍。同时除了毕业论文外还有35%学生接受了教师考研方面的帮助,46%的学生接受了教师就业方面的指导。PDCA循环理念引入之后,在分布分流的作用下,学生有充足时间准备论文工作。据了解学生主要利用寒暑假、课后、周末、期间长假、晚上开展论文工作。师生关系比较融洽,教师可进行个性化辅导。

 

(五)论文全程指导

 

通过调研,将PDCA管理理念贯穿毕业论文教学和实践全过程改革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表现在:第一,理念上的转变。应用技术转型使今后教学改革的系统工程,在此过程中,以生为本是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平顶山学院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应有战略选择。第二,应用综合素质的提升。PDCA开课计划和管理理念能实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在检查、检验和反复总结经验中逐步提升综合素养,使学生从大一开始培养专业兴趣,在以生为本的理念下,根据学生共性及兴趣性格及智力的差异,引导学生发现感兴趣的专业点,且正确认识课程小论文与毕业论文的关联与差异;对学生来讲学校与教师尽力使学生的兴趣与专业达到一致学生的潜能才能发挥到极致。认知还有毕业论文这个重要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具备专业境界的同时注重综合素质的提升。通过开设专业导论和学业规划课程,使学生对整个大学生活有一个系统了解。大学的学习过程不但有基础课、专业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还有实训、实习、设计、课程论文和毕业论文。

 

在学院转型发展和改革的形势下,学校加强了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会计学专业与会计师事务所和税务师事务所合作,与大型企业联合,利用寒暑假具体到会计师事务所实习,参与企业一些项目,得到初步的科研训练。通过PDCA在大学四年的循环和管理,学生有了一些成果,发表一些论文,参与一些课题,科研活动获奖等,就会比较容易完成毕业论文各环节。

 

(六)答辩

 

经过学术不端检测合格后,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进入答辩环节。根据学院转型及审核评估的要求结合近几年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实践探索,对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设置了7个答辩评量标准选题、文献查阅及调研、论证分析、撰写质量、论文价值、译文及格式、任务书执行情况。本科毕业论文的成绩包括平时成绩、论文成绩和答辩成绩。以上7个标准仅为论文成绩。具体评量内容及要素见表6。

 

平顶山学院近几年对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实行的是实时评量,每位毕业生都要参加答辩。对往届毕业生采取的是延时评审。随着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改革实践的深入,论文的抽取、送审和通报将成为必然趋势。河南省教育厅从2015届会计学毕业生中抽检论文3篇,建议在转型中的二本院校尝试引入“双盲”审核制度。

 

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的改革实践与探索,是平顶山学院审核评估及转型发展的一个有意义的尝试,同时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会计学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引入PDCA管理理念,尝试会计学本科层次双盲审核,补充完善评量和评审指标体系,是提升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会计学毕业论文顺利通过审核评估的必要条件,是学校转型评估的需要,也是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改革的新思路,同时也是今后改革的方向。

第8篇:专升本毕业总结范文

关键词:毕业论文;质量;因素;质量保证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225-03

学生撰写毕业论文,一方面是对学生入学以来所学的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和提升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如何加强毕业论文工作管理进而提升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已成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不容忽视的课题。

一、影响文科毕业生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

为了进一步凝练影响文科类本科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笔者在走访相关专家进行初步调研的基础上,初步拟定了可能的因素有:学生考研与就业、学生专业水平、学生写作态度、教师指导水平、教师指导态度与重视程度、奖惩机制、论文选题质量、过程管理措施、监督机制、相关管理层级职责清晰度、实验室条件、教师指导手段、文献收集难易度等几个方面。为了找出主要因素,笔者编制了调查表,对在淮高校的应届文科毕业生和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进行了调研。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统计,得出每一可能因素的认可率如下:学生考研与就业:30%;学生专业水平:38%;学生写作态度:70%;教师指导水平:28%;教师指导态度与重视程度:92%;奖惩机制:80%;论文选题质量78%;过程管理措施68%;监督机制:81%;相关管理层级职责清晰度:71%;实验室条件:41%;教师指导手段:28%;文献收集难易度:18%。假设以超过50%的认可率为主要因素(即大部分人认可),得出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学生写作态度、论文选题质量、奖惩机制、过程管理措施、监督机制、教师指导态度与重视程度、相关管理层级职责清晰度等几方面。学生考研与就业虽在很多文献中作为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但这里调研的结论并不支撑,经进一步分析,可能的情况是学生的精力较充分,经合理安排,是完全可以解决好就业、考研与论文写作之间的矛盾的;奖惩机制成为影响的主要因素在其他很多同类文献中尚少见,可能的原因是奖惩机制的存在,对老师是一种压力,同时也是一种动力,只要设计合理,是有利于督促教师严格要求学生,进而提升毕业论文质量的;文献收集难易度在不少文献中也作为主要因素,但这里的调研结论也不支持,可能是调研的对象相对集中,没有感受或很少感受到这方面的差别,抑或目前条件较好,以前是主要因素,但现在已不是了。

二、目前毕业论文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照前面所凝练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后期调研对相关开放型问题答案的分析和处理,目前毕业论文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毕业论文选题本身有问题。毕业论文的选题是毕业论文中非常重要环节,题目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以及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但目前教师对毕业论文采题并不是很重视,有些选题没能起到综合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的作用,以致先天不足,后期再怎么努力也很难写出高质量的论文。

2.校、院、系管理职责不清。目前相关的毕业论文管理制度基本上是学校层级出台的,对整个学校的毕业论文管理工作起宏观指导作用。但由于不同的学院、不同的专业情况不同,而学院又没有出台更细的、更有针对性的相关管理细则,仅依赖于学校的制度而又不能完全适用学校的制度,从而导致各层级职责不清,管理混乱,不利于提升毕业论文的整体质量。

3.学生对待毕业论文态度不够端正。一方面,由于学生没有经过论文写作的基本训练,不知道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同时又不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上;另一方面,由于有不少学生对实践教学环节不够重视,尤其是没有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毕业论文工作,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存在拼凑现象,其结果就是毕业论文的质量不能得到保证。

4.指导教师指导缺乏动力。对很多指导教师来说,由于缺乏必要的奖惩措施,且监督缺乏,没有任何压力,怎么指导都一样,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对学生放任不管,指导过程马虎,监管欠缺,放松对学生的要求,给分随意,甚至到最后学生还不认识指导教师!造成毕业论文质量达不到应有的要求。

三、构建“333”质量保证体系

针对目前高校毕业论文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提升毕业论文质量,有必要构建“333”质量保证体系,即构建校、院、系三级组织管理体系,明确管理职责;明确论文选题的三个原则;构建毕业论文领导小组、督导小组和指导教师三级监督体系。

1.科学构建校、院、系三级组织管理体系。为做好毕业论文的管理工作,应建立校、院、系三级管理体系,明确不同管理职级的工作职责。(1)学校职责。学校的毕业论文管理工作明确由校教务处负责宏观管理,综合考虑学校定位和生源条件,制订毕业论文相关管理制度和工作要求,并根据上年度毕业论文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对当年度的毕业论文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在当年度毕业论文工作过程中,及时开展检查与评比并进行最终的毕业论文总结工作。(2)学院职责。在遵循学校毕业论文总体原则要求的前提下,学院负责制定相应的工作标准和工作细则,根据专业教学要求,制定院内各专业的毕业论文大纲;统一制订毕业论文工作计划,明确进度要求,实现“人、事、时”的统一;结合学院特点统一制定评分办法和评分标准并严格实施;组织毕业论文动员工作,统一思想,统一要求,做好毕业论文准备工作;制定毕业论文过程监控办法,明确监控主体和监控内容,并做好总结工作。(3)系职责。按照学院的统一布署,负责毕业论文工作计划的具体实施,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研究制订毕业论文专业教学大纲;系主任与教研室主任一起,根据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资格统一要求,安排落实指导教师;与专业负责人一起审定毕业论文选题,根据专业特点和校、院总体要求进行毕业论文工作动员;在毕业论文进行过程中,及时与指导教师沟通,了解学生论文进展情况,对中期检查结果进行审定;与教研室主任一起组织本教研室教师进行毕业论文的评阅、答辩及成绩评定工作。

2.论文选题须遵循三个原则。毕业论文题目的选择要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论文选题“三度”要适中。论文选题“三度”指题目的难度、深度和广度,毕业论文选题应有一定的难度、深度与广度,使学生在原有的水平和能力基础上有适当提高;鼓励学生创新写作思路、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研究工具;要求学生写作工作量饱满,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力能按时完成论文写作任务。范围过专、过窄或课题内容简单,达不到综合训练目的的论文选题不得作为毕业论文选题。(2)论文选题要结合实际。选题要结合生产、科研或其他实际任务,立足于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特别是那些既能满足教学要求,又能联系生产和科研的实际课题,实现教学、科研、生产的有机结合。作为文科专业,结合实际课题应达到课题总数的70%以上。(3)论文选题要符合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论文要使学生能够得到综合的训练,选题必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撰写论文所用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必须与学生所学基本知识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与专业培养目标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不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论文选题不得作为毕业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须就难度、深度、广度、结合实际程度、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度等方面经所在专业论证和专业负责人审定后生效。

3.构建基于过程管理的毕业论文领导小组、毕业论文督导小组和指导教师三级监控体系。(1)成立毕业论文领导小组。毕业论文领导小组由学院主要领导、系主任、各专业负责人及相关专家组成,毕业论文的整个过程复杂,涉及面广,从教师采题、组织论证、学生选题、开题答辩、实习安排、实验条件的保证等都有赖于领导小组的统一协调;学生、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对论文质量的评判不一致时的协调与判断也离不开这样一个“仲裁机构”;对各系毕业论文工作进度的把握、中期检查的组织、后期答辩的组织与协调也需要领导小组的直接介入。(2)设立毕业论文质量督导小组。毕业论文督导小组一般由学院教学督导、教研室主任组成,对毕业论文过程的前、中、后三个时期进行检查,以此来促进毕业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3)前期检查。检查的重点之一是选题,重点之二是细化的毕业论文工作计划,具体来说就是论文选题是否符合要求、进度安排是否符合学院整体要求、可操作性如何、开题答辩情况如何等几方面。(4)中期检查。中期检查工作重点在于对毕业论文进度的监控、毕业实习质量的监控、教师指导质量的监控等。同时了解毕业论文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与领导小组沟通并解决问题。(5)后期检查。重点检查学生是否严格按照任务书的要求完成毕业论文工作,完成的质量如何,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对同一论文的认可度上的差异(评分)是否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指导与评阅教师的评语是否符合规范等。(6)提升指导教师的质量意识。(7)明确指导教师资格。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应由相应专业背景和讲师以上职称并有一定本专业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要求对工作认真负责,熟知毕业论文工作规范。经个人申请,专业负责人审核,并经院领导小组审查合格并批准后方可担任。(8)明确指导教师的工作职责。指导教师的主要工作职责有:采题、编制《毕业论文任务书》,并按任务书的要求定期检查学生的工作质量;指导学生撰写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根据学生的工作态度、能力、论文质量等写出指导教师评语或评阅其他老师指导的学生论文;组成答辩组参加毕业论文答辩工作。(9)构建基于提升毕业论文质量的奖惩机制。学院要明晰奖惩制度,根据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质量给予表彰或惩处,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所获得的酬劳,必须与其指导质量挂钩,具体可根据指导毕业论文质量积点分进行奖惩。积点分的设计必须综合反映一个老师在毕业论文工作过程中的所有工作,具体来说应综合考虑两个方面,一是指导的学生论文质量,二是评阅的论文评分与评分标准的契合度。积点分的计算模型如下:积点分=所指导学生论文质量得分+教师评分的准确度得分。其中,所指导学生论文质量得分计算方法为:优秀计为5分,良好计为4分,中等计为3分,及格计为2分,不及格计为1分,所指导学生论文平均分即为此得分;指导教师评分的准确性得分由学院领导小组组织院内外5~8名专家分别根据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对照评分标准进行打分,所打分值平均或加权平均后与教师评分进行对比(包括指导教师评分和评阅教师评分),如果分差在5分以内(不含5分),计为5分,如果分差在5~10分(不含10分),计为4分,如果分差在10~15分(不含15分),计为3分,如果分差在15~20分(不含20分),计为2分,如果分差在20~25分(不含25分),计为1分,超过25分计为0分。将教师指导和评阅的所有论文打分准确度都计算完毕后的平均得分即为此得分。

根据积点分对某专业学生进行排名,据此作为奖惩的依据。譬如,对于排名在后10%的老师要扣掉一定比例的毕业论文指导酬劳作为排名前10%的教师的奖励,从而给教师在指导毕业论文的时候有一个约束。同时,设计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的遴选标准,如积点分排名必须在前一定比例,同时所指导学生论文得分和教师评分的准确度得分不得低于相应的分值。毕业论文工作是高等院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论文质量的提升离不开科学的管理机制,须制定科学的质量保证体系,包括组织机构的构建、选题原则的确立和完善过程监控,从而保证毕业论文质量。

参考文献:

第9篇:专升本毕业总结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形势;应对策略;就业能力;提升

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大事。”在多变的就业形势中,毕业生融入社会找工作属于一个网状结构,任意某种形式的变化,都会引起一定程度的就业形势变化;因此,就业作为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环,大学生就业形势就成为了引起争议最多的话题。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现状分析

1、宏观就业形势低迷,产业结构不平衡,造成毕业生供需矛盾

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量是从1999年以来经济增速的最低值,而经济增速放缓直接导致劳动力需求不足,特别是产业结构和供需矛盾异常严峻,因我国每年新增就业岗位有限,大多数企业在发展期间紧缺高技术型人才,毕业生在实践方面的能力还存在不足,势必造成市场供需矛盾,增加毕业生就业难度。

同时,市场就业环境产业结构的供需矛盾表示的不仅仅是数量上的供过于求,更是结构性方面的供过于求;我国当今也越来越往知识、技术密集型发展,社会需求越来越向重点院校高学历、高技能水平集中,造成了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平衡。

2、用人单位追求高素质,抬高就业门槛,缺乏与高校的有机对接

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用人单位更加重视本单位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企业在招聘时通常会采用比较保守的紧缩财政的发展战略,减少人力资源补给量的同时,还要应对毕业生的经验障碍,因此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创新实践能力匮乏而难以落实工作。

中石化一些二级单位为了企业整体的绩效,提高选才标准,还取消了部分原定的校园招聘活动,在宏观形势低迷的形势下,高校毕业生承受着市场需求萎缩的巨大压力。[1]而造成此类事情的根源还要从高校与用人单位的有机对接说起,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同质化”,即便目前我国高校都在开设职业生涯设计和就业指导方面的课程,但大多数学生学习它仅仅是为了修学分,而没有把它们真正作为一种适应社会需求的必要的知识与能力来对待,[2]势必造成毕业生就业难、企业紧缺专业性人才这种两极化情形。

3、毕业生找不到准确就业定位,就业观念存在偏差

就业观念偏差是近些年困扰毕业生就业的一项主要问题,当今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就业心态浮躁,不愿从事基层性工作,而暂时又无法胜任技术性强、技术要求高的职位。据调查,42%和30%的毕业生首选地为大中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愿意去边远省区的学生微乎其微。

另外,现今大学毕业生仍不能看清自身能力及个人优势,不能完全严格要求自己,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都相对薄弱,不能为企业创造效益,不顾自身条件对薪水待遇要求较高,都是导致毕业生难就业或是难以找到心仪的职业的重要因素。

二、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应对策略

1、认清形势,转变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就业观

十报告中指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必须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从毕业生自身来看,在社会中成熟和完善对自我的认识,在有经济、有保证和对社会认识成熟的前提下择业是实现自身价值的先决条件。

从高校看,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结构设置,专业设置是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连接社会和个人需要与教育供给的制约点。因此,学校应结合社会需求和自身条件,科学地开设专业和调整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3]

从人力资源保障看,要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同时,与高校和用人单位联合建立高校毕业生人才信息库和用人单位信息库,实现求职者和单位无缝对接,缓解就业难问题。

2、拓展思路,跨专业尝试,在创新中开阔视野

据相关数据显示,全国历届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对口率最高仅在三成左右,即便高校根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的调节不同学历、学科专业招生数量,及时进行结构的再调整,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毕业生就业专业不对口问题,因此,调整毕业生跨专业就业心态就显得尤为重要。

创新往往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源动力,跨专业尝试也同样是将各领域思想集思广益的途径之一,在求职过程中结合当前自身所具备的素质和优势,找到自己存在的差距,那样更具有针对性的找到企业制度或规划中的不足去改善,为企业带来更高的效益。

3、提高安全意识,防范就业陷阱,提升就业能力

求职中不可忽视的陷阱涉及很多领域,招聘会陷阱、职业中介陷阱、高薪陷阱、合同陷阱、押金陷阱……但不论哪种就业陷阱,都是利用毕业生求职心切、经验不足的特点,榨取他们的钱财和劳动力。

作为对社会的合同制度还不够了解的仍处于社会弱势群体的大学毕业生,掌握劳动法规和相关政策,时刻提高安全意识,加强与公司各方信息的沟通,构建毕业生与雇主之间联系的桥梁,[4]多层面了解公司情况,清醒地择业,合理利用就业协议书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学生应提高自身职业技能,缩短学生到雇员角色的转换,[5]对决定自身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才能确保涉世不深的毕业生利益不受损害。

4、理性分析,合理自荐,点滴积累完善自我

据统计,高学历人才在全体毕业生中所占比例较小,但企业对中专以下、大专生和中专生需求占总比例最大,因此,在实际应聘中,实际操作能力往往比良好的技能更具优势,毕业生虽经验普遍不足,但良好的学习态度,严谨谨慎的做事风格就成为成功应聘良好职位的重要筹码。 因此,毕业生应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可立业”的就业观念,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变挑战为机遇,抓住机遇顺利实现就业,及时消除那些不合时宜的、不切实际的、影响求职就业的陈旧观念,准确恰当地进行就业定位。

只有学会着眼于实际,改变和提升自身潜能、理性分析、合理自荐,将在学校里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快更多的应用到工作中去,发挥最大效益,从基层做起,对企业细节有个全面审视,作出科学性的决策方针,才能面对随时可能改变的市场形势、就业形势、市场需求体制。

【注 释】

[1] 孟建民.论新形势下一般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与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6)38-41.

[2] 郑晓坡.浅谈当前我国毕业生就业现状、问题与对策[J].大学教育,2013(1)75-77.

[3] 张红慧.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初探[J].老区建设,2013(2)51-53.

[4] 张莹.云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现实思考与对策研究 [J].昆明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3(4)1-78.

[5] 党竹青.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政策与出路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2(1)46-48.

【作者简介】

张 雪(1982-)女,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王晓棠(1995-)女,辽宁省建平县学生,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