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素质教育的核心范文

素质教育的核心精选(九篇)

素质教育的核心

第1篇:素质教育的核心范文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一)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素质,只有少数人是先天的,绝大多数人的素质是后天经过受教育训练之后逐渐形成和提高的。即使是先天性的素质,经过教育训练之后也可以大大提高。如画家敏锐、细致的观察力是在先天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实践、训练逐步形成的,这就奠定了素质可以形成、提高、相互影响、逆转等,这也就是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

(二)素质教育的特点。

1.基础化。素质具有发展性的特点。因此,为每位受教育者的一生发展打好基础,使之建立继续发展的坚实的、丰富的生长点.这便是素质教育一个突出的特点。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为受教育者――幼儿的一生打好生长点的基础.便显得尤为重要。而作为幼教工作者,奠定幼儿时期良好的素质基础.是我们的天职,是不可推卸的责任.绝不存在可有可无的选择性。

2.整体化。这是由素质所具有的整体性所决定的。

对个体而盲,各种素质结构因素统~存于其中,相互影响.显示其整体性。为此,素质教育便对我们提出了使个体在体、智、德、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要求,不能有所偏废。同时.素质教育又要求我们教育要面对全体受教育者,不得有所遗漏。我们幼教工作者作为群体中的一员,本身素质也起着影响整体素质的作用。因此,幼教机构的领导和全体保教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十分重要的。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我们自己必须模仿地做到,起到榜样的作用。如果教师要求幼儿爱护环境卫生、工作人员却随地扔纸、吐痰;要求幼儿语言美,教师自己却语言不够文明……那么,素质教育整体性特点必然会影响保教人员对孩子素质的培养效果。

所以,形成高素质的幼教工作者集体,是向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必要前提。

3.素质化。素质具有潜在性、相对稳定性等特点,所以素质教育需要注重把外在的影响和要求“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素质。也就是说,我们旨在奠定的素质教育,是对一个人的发展所提出的外在影响,所产生的外在作用。而这种影响和作用,只有通过个体的“内化”作用,才能形成个体所具有的素质,素质一旦形成,便可以稳固下来。

4.民族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这就决定了素质教育具有民族化的特点,遵循素质教育对象的年龄特点,是我们幼教工作者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的科学性所在,是不容忽视的。

二、《幼儿素质实验》是幼儿园课程中的核心内容

(一)《幼儿素质实验》的课程特点。“幼儿素质实验”就是幼儿教师向幼儿实施素质教育的活动过程。幼儿素质实验主要是通过幼儿园课程来进行的。那么,什么是课程?《教育大百科全书》对“课程”的定义是“课业及其进程”。幼儿园课程是不是仅指“体育、音乐、美术、数学、语言”等科目?是不是仅指作息表上所列的“来园”、“晨检”、“自由活动”、“进餐”、“游戏”等一日生活规程?……我们说“不只是”。那么,反过来说“音乐、体育、美术……”科目是不是“课程”内容?“一日生括常规”是不是“课程”内容?我们则回答“是的”。由此可见,“课程”是以整个幼儿园为对象的,它的意图是用来使幼儿园教育能够充实地、科学地、协调有效地进行,从而有利于幼儿健康地成长。

(二)《幼儿素质实验》的实施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要求:

1。思想认识的转轨。长期以来,一些幼儿园,特别是本地一些私立幼儿园,本着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进行幼儿园教育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少从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的落脚点上予以考虑,因而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在幼儿身上并不到位,也就是说距离幼儿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明显差距。

比如,有的教师有数育要求,但多是具体到教师教了几首歌、几个儿歌、几个字等。也就是说,量f特点明显,质的特点缺乏。所以,在考虑数量的同时,落实到素质基础上,是全体幼教工作者目前需要重视的认识上的转轨。

再如,我们习惯于用一节“课”中孩子所表现的技能技巧来衡量教师的水平,而忽视教师如何启迪孩子的思维等能力去掌握技能技巧的过程。例如,过去孩子在画画过程中多半只会照老师的示范画一笔一画地学,脱离了示范便不知如何通过观察在纸上表现图画的意愿。这种“技巧”的传授,不能说明幼儿或教师的素质高低。所以,将重视传授技能技巧转移到素质教育轨道上来,也是当务之急。

仅以上各例就可以说明我们幼儿园的教育必须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要从教材教育、技巧教育等转轨到素质教育上来。我们必须认清,这两条轨道是截然不同的教育思想。只有首先从思想上、认识上予以高度重视,才能产生转的行为。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这种转轨任务是从领导开始自上而下承担的,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第2篇:素质教育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应试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48-02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发展、着力于打基础的教育,其根本任务是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长奠定坚实而稳固的基础。人在步入社会之前所应具备的最基础的素质,都应在基础教育阶段打好。人的素质是一种“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教育和环境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要素的总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使基础教育返朴归真,重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基础教育。

作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理应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它既包括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也包括审美素质等在内的多方面的素质。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贯彻、落实而最终实现教育的这一目的和追求,课程规划为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创设了相应的课程,诸如:语文、数学、思想品德、体育等。制定教育目的及课程设置的初衷和理念无可非议,然而,由于“学而优则仕”官本位思想的长期影响、社会大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切期望、广大学子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的孜孜追求;由于升学率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成为社会及大众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唯一尺度。“考试分数”成了教师和学生共同追求的唯一目标,“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学生的命根”形象地反映了这一现象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学校、学生在升学率、在分数上互相攀比、蔚然成风,愈演愈烈。致使我们的基础教育完全沦丧为高考的附庸和工具,在教育目标上完全背离了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的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考试技巧,教学中普遍采用了题海战术,教师分类归纳,布置大量作业;学生则根据老师的要求,对号入座,反复练习,进行强化训练,而置教育的目的和终极追求于不顾。以致于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理论水平高,说起来头头是道;动手能力弱,做起来一塌糊涂;教育和社会和生活严重脱节,我们的学生一旦离开学校,就象天外来客,显得和社会、生活格格不入,难以很快融入社会、融入生活。出现这一现象和结果,可以说完全是“应试教育惹的祸,完全不符合、不能适应经济生产、社会生活对人的需求。减少、改变这一现象已成为当务之急,呼声越来越高。传统教育必须进行改革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广泛共识。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则是对社会发展的必然的、历史应答。要改变基础教育的现状,既要变革现行的人才选拔机制、关于人才的衡量、评判标准,也有必要重新认识教育的内在追求和终极目标,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观,同时也要探索和解决实现教育内在追求和终极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课程规划为我们的基础教育创设了若干课程,诸如语文、数学、体育等等。我们这些已经受过若干年教育的人可以回过头来想一想、看一看,我们从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中都学到了什么?我们在课堂上、从书本中学到的这些东西又有多少是在生活中、工作中真正用得上的东西?语文课是我们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习的一门课程,可以看一下,我们从中都学到了什么:老师在课堂上教我们识字、读书、写文章、讲字法、词法和语法,学生则进行相应的练习,认字、记词义、造句、背诗词、写文章。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一直就这样进行着,我们从中学到的只是一些书面的字、词和语言的相关理论,我们对语言的学习与掌握仅仅停留在书面上和理论上。这些书面的语言、语法在我们大众的生活、工作中能真正用得上多少?我们又有多少人依靠书面的语言、语法进行生活和工作?毋庸讳言,了了无几。记过的字、词,读过的书、文章,随着时间的流失,又让我们还给了老师,偶尔需要写字的时候,往往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难怪不少人会产生不上学,要上学、想上学;上了学,学的东西却用不上、没有用的困惑和感叹。应该说,语文是计讲究语言的,而语言是活的、发展着的、有生命力的,是一种实用的、应用性的工具。语言作为一种和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工作时时处处相联系、不可或缺的应用工具,通常情况下,不是靠“想”、不是靠“写”去使用的,更多的情况下,是通过“说”来使用、来发挥语言的功能和应用价值的。我们有多少人是通过学习语文,在课堂上、从书本中学习而达到了“真正会说话”的境界。真正会说话是指一个人能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所有经历过的准确无误的表达出来;不出现或少出现哪种想说而说不出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窘境,说是说了,自己也认为说的很清楚明白了、说了之后、别人却没听懂或被人误解的现象;真正的会说,还在于不仅能做到在私下场合、在朋友中间、在家人、在熟人面前敢于表达、更要敢于做到在陌生人面前、在公众场所、在大庭广众的注视之下能够轻松自如的表达。试问,我们有几人能够理直气壮的说:“我能”。没几人能做到,那么,我们学了若干年、十几年的语文,学习效果如何、在哪儿呢?语文课的核心价值和追求应该在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过能力和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技巧,开设语文课,让学生学习语文是必须的,但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对字、词、句和语法的理解与掌握上,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对书面文章的追求上,而应该通过语文课的教学,致力于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说话”的技巧和能力,让学生学会说话、学会表达、敢于表达应该是语文教学的最高追求。我们传统的基础教育在异化为应试教育之后所追求的目标和方向恰恰脱离和背离了语言自身的内在目标与核心价值。要达到这一目标很简单、也很直接,只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和提供充分的、更多的进行自我表达的机会和情境,让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更多的、充分的口语上的互动,让学生多说,在各种情境和场合中通过说进行练习和训练,就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驾驭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的技巧。在我们传统的教学中、课堂上所缺乏的正是这种师生之间进行平等交流的机会、没有学生在公开场合面对公众进行表现的情境,也就难怪我们对语言的学习仅仅只是停留在书面上、脑海中而说不出口,不善表达,不敢表达。象语文课一样,其他各门课程均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与核心追求,数学课的核心价值在于让学生学会思考,而不是掌握解题的坂巧;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让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而不是仅仅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素质教育、基础教育应是致力于提升和培养受教育者的自身素质,促进受教育者由自然人成长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使受教育者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素质教育、基础教育的目标简单而明确,我们不可人为地把教育目标复杂化,有必要重新认识和把握各门课程的自身价值与核心追求,使教育回归到其自身应有的价值上来。不仅仅局限和停留在书面的学习和理论的说教上,让学生切实的行动起来、做起来。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学就是做、做就是学。通过做与活动,让学生学会说话、学会思考、掌握生存的技能和本领、学会生活的态度、养成良好的习惯而学会做人,做一个文明的社会人。

第3篇:素质教育的核心范文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将成为大众化教育,高等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让大学生如何就业和工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而来的,知识经济需要有高素质和创新力的劳动者。创新是一种智力特征,是综合素质,要求劳动者不只是做简单重复性工作的“工匠”,而是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更多的机会。同志指出:“创造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新的历史时期,医学教育也应在几个方面体现创新力的培养。

1 改革教育体制

我国的现行教育体制文理分割,专业过细,重科技轻人文,重专业人才培养轻通用人才教育,再加上基础教育的“应试效应”,造成了青少年一代的“先天不足”,医学高校教育内容陈旧,教育方法呆板,导致了培养出的人才与时代要求相差甚远,特别是在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所以,只有通过教育改革及其科学的、有效的教育实践活动,调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完善和实施素质教育,使医学生的创新潜能获得最大程度的开发。

2 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2.1 基础教学精品化,医学知识的传授是基础教学,应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学生描述出或者说在脑海里构建出基本知识的骨架,然后,给学生一定的自学的时间,让其在基础知识的骨架上填上血肉,使其丰满。培养医学生自学能力、综合能力和对知识的加工能力。

2.2 教学方式的改革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要真正改变说教式、填鸭式教学,建立教学民主观。教学民主就是在教学上,教师和学生要处于平等地位,把教学当做师生双方相互学习的过程。在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充满民主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畅所欲言。加强教学的引导性和互动性。互动性教学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知识面,在专业课(如内科学)讲授之前先给学生一些典型的病例摘要和指定几本参考书,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这样的互动教学生动、深刻,能学以致用。

2.3 加大“通识”教育的比例,当前医学生的知识的广度不够。不同学科、体系,从知识上来说总是相互联系的,拓宽知识面,无非是从不同学科中汲取不同的方法,形成交叉或多向性的思维方式,相互借鉴,即广博才能精专。尤其是人文科学与专业(医学)知识等的关系,是目前学生感到难以满足的,人文科学中的社会知识、文化知识、历史知识、心理知识、美学知识等,是完善的知识结构的重要基础。作为一名医学生,今后的工作对象是人,这种广博知识的积累至关重要。同时,要注重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自学能力、研究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通过这种培养使其获得对知识的加工、传播和应用能力。这就需要我们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更新教学理念。

3 “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作为教师首先要更新知识观念,突出其现代性,避免滞后。不要总是抱着一本老教材,一本老讲稿,循环往复地讲解。要吸纳新的知识,了解本学科前沿的发展和研究。其次还必须掌握创新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具备获取和加工创新信息的能力、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极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能遵循创造教育的规律,充分发挥教学个性,从自己实际出发,寻求最佳教学途径,积极启发和引导学生对创新产生兴趣和激情。

4 加强理想、道德和心理教育,培养医学生的健康人格和完善的能力结构

在现代社会中,一个成功的人士,其非智能因素(如兴趣、信念、情感、意志、性格)占的比例比智能因素要高。健康人格的主体是独立自尊,是指个人本能意识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及其对社会的责任,富有创新意识和竞争精神。就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对人才规格的要求来看,个体具备独立自尊的特性,这是使其成功立足于现代社会的重要条件,也是现代人的重要特征。同时,培养学生真正具有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不仅需要完善健康的人格特征,也要求其具有完善的能力结构。而未来人才的性格和能力倾向的基本模型,应当是智能因素和非智能因素(性格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的协同发展,并相互融合,相辅相成。

5 建立“激励创新”评估体系

教师应改变评价标准,摒弃以掌握知识的多少与深浅作为标准评价学生,其结果导致“高分低能”的现象,这是旧的“应试教育”评估体系的弊端。因此,应改变教育质量观,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实行评估内容开放化、方式多样化,鼓励学生发展和创新,树立以人的综合素质为评价标准,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为一体思想观念。

在新的发展浪潮到来之际,提高医学生的素质教育水平是医学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为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创新能力培养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积极进行教育改革,注重学生全面素质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大批具有创造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才能适应时展的挑战。

第4篇:素质教育的核心范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对职业院校的办学要求,国家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给予了普遍关注。同时,各高职院校在办学实践中,在加强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也注重了对学生“三观”和职业道德相结合的教育。然而,由于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办学时间较短,使得我国的高职教育尚处在一个探索阶段,因此,高职院校在素质教育过程中仍出现了一些亟待改善的问题。

(一)学生思想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弱化

由于国内本科教育盛行,且由于国人对职业教育的认识缺乏,高职成为了某些在高考战场上竞争不理想的学生的无奈选择,同时由于近年来高职生源的竞争压力,部分高职院校采用扩招来扭转生源萎缩的局面,这样一来,造成了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不理想的尴尬现实。部分高职学生缺乏人生理想,生活缺乏目标,并且由于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电视和网络的开放与发达,虚拟的网络文化、西方的拜金文化以及低级庸俗的影视文化渗入大学校园,深刻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造成了一些高职学生的重物质利益,轻政治信仰的扭曲价值观,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缺失,同时,目前大多数的高职学生为90后,且多为独生子女,他们生长在经济和信息都飞速发展的时代,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富有活力和理想,却由于优越的成长环境,乐于坐享其成,自我意识强烈,个人主义倾向明显,为人处事缺乏宽容和关怀,不少高职生文明意识淡薄,基本的礼仪修养和做人规范欠缺,价值观越来越偏离社会主义方向。

(二)偏向以技能培养为主的高职教育导向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指导思想,高职院校的所有教育教学工作都是围绕着学生的就业需求展开的,虽然,近年来,也有部分高校提出加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但是由于职业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难度较大,且职业素质教育仅仅相对于学生所学专业的职业技能而论,使得素质教育仅停留在职业道德的层面,同时,部分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政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等方面,所选取的教学内容、使用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较为陈旧和落后,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学生个性化发展、网络和通讯技术发展的需求,造成了职业素质教育流于表面化、形式化和碎片化。

(三)教育模式的单一化,抑制创新素质的培养

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轻实践,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承,教学内容较为单一,且夸大应试的作用,忽视素质的培养,把考分作为教师和学生追求的最高目标,这种教育的异化造成了教学内容的狭窄和僵化,不利于学生的创新素质的发挥。尤其对于高职学生而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在扩招形式下招进来的高职学生无论是知识水平,还是能力和素质,都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对于这些在基础教育阶段备受挫折的高职生来说,平等和尊重的实质就是把他们当做教育的主体和学校的主人,引导他们开展有目标的活动,帮助他们超越过去,激发他们自我发展的自主性、主动性和能动性,而不是用考试和课堂上的“填鸭式”理论灌输来约束他们,使创新教育失去了实现的途径和方法,造成了学生目光短浅,动手能力差,没有怀疑精神,不善于独立思考,创新意识淡薄。

(四)校园文化所体现的主流价值观不明显

高职学生一路从小学、初中、高中走进大学,相较于过去老师、家长的“精心呵护”,以及时刻要面临的升学压力,大学校园无疑是宽松的、自由的。当前,多数高职院校的各类社团林立,各项活动层出不穷,形成了大学校园独有的精彩与魅力。在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文化背后,也隐藏着许多的问题和不和谐因子。首先,大学校园的各个社团都是以学生为主导,在这里,年轻的大学生们充分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凭借着对新潮事物的较强接受力,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紧跟潮流的创意,例如:韩流、欧美风等。但是,由于学生本身的思想素质与政治信仰的不深刻与不稳定,使得某些“精彩”创意沦为低俗的网络及电视节目的拙劣模仿,某些活动的目的只是为了博人眼球,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未能充分体现。其次,作为教育使者的教师们,只注重课堂教学,而忽视除教室以外的“课堂”;只注重对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实践教学的作用。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院素质教育的意义

党的十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并且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学校抓起”。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有助于高职院校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大学生价值观的研究不少,但都是针对上世纪80、90年代的大学生,且集中于本科院校。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一体化,国内国外形势日趋复杂,大学生们面临的内外环境也更为开放,新形势下,突显新问题。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高职学生的价值观问题逐渐引起关注。党的十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职素质教育的结合,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完善高职学生价值观的教育理论,从而正确认识和把握高职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现状,探讨高职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形成原因,揭示高职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及其教育培养的路径。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有助于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作用,从而化解价值冲突对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加剧,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社会转型影响的深化,原有的观念和信念遭受价值观多样化和和复杂化的严峻挑战,尤其对于90后的高职学生而言,一部分人在价值选择和行为选择上感到迷茫和困惑,通过思政教育的形式,教育和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鉴别和选择,在价值观多元化和无序化的今天,从困惑中走出,树立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使之成为高职学生们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柱。

(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有助于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体系的建设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目标,同时也是确保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关键。所谓职业素质,应是“职业人”所具有的、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素质,也是人文精神在职业行为上的彰显。对于现代高职教育而言,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身心素质、创新精神应是构建职业素质教育体系的五大要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为高职院校的职业素质教育实践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指导,在这一体系下培养的高职生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高职毕业生们才能“适销对路”,成为人才市场上的“抢手货”。

(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有助于校园人文精神的培育与研究

第5篇:素质教育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高职院校;素质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32-0144-01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是对整个教育体系的战略性调整,是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也就是说,培养一个学生,不仅仅是培养技能,更要培养素质。素质教育使学生既具有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又具有爱岗敬业、踏实肯干、谦虚好学和与人合作的精神。

1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目标定位

素质教育在国内已实施了许多年,但是面对中国的应试教育,一路坎坷,很不乐观。实施素质教育,实质上是创造和使用一切有利的外部条件,使受教育者主动地将人类科学、文化、审美、劳动、道德等文明成果内化为自身较为全面的素质,使身心两方面的潜能获得充分发挥与提高。使所有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同时也满足受教育者的特长得到发展。

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增强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钻研精神、务实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一大批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因此,从高职学生自我发展、顺利就业的需要出发,从培养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办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的前提出发,怎样才能使我们所培养出的学生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如何去实施素质教育,仍然还是一个长讲长新的话题。

2职业核心能力及其对高职素质教育的启示

目前,高职院校通过有限的课时采用传统教育手段开展素质教育培养的现状喜忧参半,大都停留在形式上,学校一方面大肆宣传素质教育很重要,实际上因为学制与课时限制仅仅停留在搞搞学生活动、第二课堂的表面。所以我们需要开设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以及开发相关的能力测评标准。这种课程为“综合素质养成性课程”,即通过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引导来强化习惯的养成直至影响到内在精神世界的变化。目前国内的职业核心能力及其测评体系就是这种行之有效的课程体系,经试验证明其是高职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

职业核心能力又叫“关键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核心能力包括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与人合作、与人交流、解决问题等六大能力和两个组合模块:职业方法能力、职业社会能力。可以看出这些都与素质教育范畴有关。我们以与人交流模块为例,该模块的定义为:“与人交流能力是从所有职业活动的工作能力中抽象出来、具有普遍适应性和可迁移性的一种核心能力。它是指在与人交往的活动中,通过交谈讨论、当众讲演、阅读并获取信息以及书面表达等方式,来表达观点、获取和分享信息资源的能力,是日常生活以及从事各种职业必备的社会和方法能力。”该模块与其他模块均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表1是与人交流模块 (中级)培训测评标准。

职业核心能力的其他模块的培训与测评标准与上面的模块在结构上完全一致。这个核心技能的培训与测评标准针对性、操作性非常强,明确地告诉培训对象要做什么、如何去做、要达到什么水平。这与高职教育以技术应用为宗旨的实训实践模式不仅相似,而且是对技术应用型实训实践模式的提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把专业技能实训实践与核心能力培养有机结合,使其相互渗透、相互贯通。总之,这种模式能够像其他专业技能实训实践一样,真正起到我们前面提到“素质养成”的作用,而且收效较快,符合职业教育的要求。

职业核心能力是当今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热点,也是我国职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高职素质教育完全可以按上述职业核心技能的培训与测评系统,结合自己的特点与内容,实现全面的改革,打造新的高职素质教育平台。

3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实践方法

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融会贯通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根本在于理念的更新和创建适宜高职人才培养的教育环境,在高职教育的主要教学实践活动中将职业核心能力的理念落到实处。

在实际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学生个体,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职业核心能力教育肯定是行不通的。以下方式在笔者所在学院的试验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探究和改良。

3.1职业核心能力模块嵌入其他课程

1)开班方式:模块课程嵌入其他课程。可以嵌入人文素质课程,也可嵌入专业课程。

2)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主要体现“学习者中心策略”,按项目教学的OPTAE五步教学法(即目标、准备、任务、活动和评估)操作, 采用讲、练结合的形式。

3)项目载体:结合学生专业和嵌入课程选题。

4)训练目标:在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5)组织方式:分组。全班分为5~6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学习过程。

6)评价方式:平时课堂考核占60%(其中含自我评价、老师评价、小组评价),期末考核占40%。

7)学习特点:课堂活动为主,教师指导;课外自学,课堂讨论。

3.2职业核心能力模块单独开课

1)开班方式:模块课程单独开课。

2)教学方法:完全按项目教学法的OPTAE五步教学法操作。

3)项目载体:结合学生专业选题。

4)训练目标: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5)组织方式:分组。全班分为5-6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学习过程。

6)评价方式:小组项目完成情况占20%,课堂考核占40%(其中含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期末考核占40%。

7)学习特点:项目教学,学生活动,教师指导;课外为主,课堂为辅。

4结语

这样一个素质教育平台,针对性和操作性非常强,其对学生能力培养效果明显,在教学方式上,应以学生活动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有一个知识结构完善的师资队伍发挥团队的作用才能实现。

资助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教育部重点课题(GJA080009)。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

[2]《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2000.

[3]《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2.

第6篇:素质教育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实施;素质教育;途径

一、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渠道和主阵地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中职学校要以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思想来指导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使各学科课堂教学渗透素质教育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同时,根据各专业各学科的特点,有侧重地强化某一方面的素质。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实施:

(一)通过德育课着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中职学校要高度重视德育课程教学在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一方面要通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重点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法制教育入手,培养学生的爱国爱家、法制观念、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另一方面结合行业特点及行业职业道德规范,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二) 通过文化课着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文化基础教育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保证,中职学校应开设必需的文化基础课程,还应根据专业特点,开设综合性强、适应面广的基础性通识课程,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课程。文化课程教学要更加注重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保证必要的社会实践环节。

(三)通过专业课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操作技能。因此,中职学校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突出专业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切实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和要求。为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除应保证学生有较高的文化起点外,还应着眼于学生掌握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使专业课教学内容上从面向单一专业工种扩大到面向行业岗位群,体现宽基础的特点。注意与相邻、相关专业课程的广泛交叉与渗透,以利于超越与创新。

(四)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技巧与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应力求知识灌输和能力培养并重,不论是德育课、文化课还是专业课都应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培养:1、重视思维方法训练。一方面提高构成思维诸要素的能力,如理解力、概括力和分析力等;另一方面提高思维的品质,如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等。2、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加强各学科教学中的实践环节,使学生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培养较强的实践能力。3、重视学习方法指导。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关键。4、力求健康人格培养。中职学校素质教育要教会学生“做事”,但最基本的是促使其学会“做人”,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责任感、事业心、敬业精神并会与人协作共事的人。5、强化应用能力训练。在教学中,应注意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教学和专业技能训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显著特征,是其培养人才综合素质,尤其是专业技术素质的突破口。由于实践教学具有鲜明的职业针对性,必须根据不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来制定教学计划、大纲、实施方案、组织形式、教学方法、考核标准与办法等。对专业所需的最基本的技能进行有针对性的、严格、规范、全面、系统的训练,使学生所学专业的操作技能达到一定的等级水平,从而掌握从业必须的职业素质,培养学生初步的综合职业能力。中职学校的实践教学可采用现场教学、演示教学、教学参观,也可选择教学实习、顶岗实习等形式。地点可以设在实验室、校实习工厂或企业单位;时间上可灵活掌握,内容上可适当安排。这一特点说明实践教学是促进学生手脑并用、知行结合的关键环节,在全面素质教育中的优势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如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适应能力、敬业精神、合作精神等,都应通过实践环节,在现场劳动和实际训练中逐步得到培养。总之,实践教学能够集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训练、能力培养于一体,是中职学校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三、 校园文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辅佐途径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对学生素质的养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巩固和扩大第一课堂素质教育成果的基本途径。校园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一)导向功能,通过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倡导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风尚;(二)育人功能,通过独特的潜移默化过程,使素质教育目标为学生消化、接受,从而实现对学生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三)凝聚功能,借助广大师生认同的校园精神,建立和谐、信任、理解、互尊的群体关系,增强师生凝聚力。

四、职业指导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桥梁

中职学生从校园走入社会,职业指导在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增强对未来职业的适应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职业指导实践中,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实施素质教育:

第7篇:素质教育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估指标

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4-0006-05

在全力推进义务教育由均衡发展走向优质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以教育评估为杠杆,从更高的定位、更广的视域,找准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着力点,解决县域义务教育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实现以质量为核心的优质均衡发展,是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行区谋划义务教育发展的战略抉择。2012年3月,江苏省政府办公厅正式颁布了《江苏省县(市、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主要指标》,对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内容要求。本文主要就江苏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的主体架构及其核心要素等进行初步分析,以便为现时期江苏省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估实践提供参考。

一、江苏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战略抉择的现实意义

1.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是实施科教兴省战略、推进“两个率先”的奠基工程

江苏正处于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变的关键时期,面对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面对人口、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的新挑战,必须把经济社会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上来。教育承担着为经济发展提供知识贡献、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重任,实现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是适应科学发展新要求、增创人力资源新优势、促进经济社会新发展的迫切需要。在新的发展阶段,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可以使薄弱学校获得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成为高素质的公民和创新型的人才,为江苏未来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建设教育强省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明确提出“要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从义务教育发展实际看,经过多年努力,江苏已于1996年在全国率先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近几年来,各地各有关部门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大力推进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先后组织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三新一亮”、“六有”、“校校通”、区域教育现代化等建设工程,加快改造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义务教育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但从总体上看,江苏优质教育资源仍相对不足,义务教育发展还不够均衡,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教育差距比较明显,这已成为制约江苏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和教育强省建设的一大瓶颈。因此,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把义务教育发展的工作重心放在内涵建设上,着力抓好提高质量和均衡发展两个关键,加快提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是江苏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江苏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

3.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社会和谐的迫切需要

教育不仅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撑,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全民教育行动纲领》指出,各国不仅要为“所有人提供教育”,还要为“所有人提供优质教育”。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实现“有学上”之后,“上好学”的问题逐步凸显,出现了“择校热”等一系列现象,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和教育公平问题更加突出。同时,江苏素有重教兴学的优良传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的改善,人民群众对高水平、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更为迫切。通过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从根本上提高义务教育的发展水平,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基础教育的需求,是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民生幸福工程的重要基础。

二、江苏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的主体架构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估指标的内容重在对指标进行选择以及尽可能地予以量化处理。如何实现指标建构向度的科学性、针对性、前瞻性和实践性,进而使之获得合规律性、合目的性,必须对现有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条件具有清醒的认识,即在厘清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县域教育整体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影响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准确定位基于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标的梯度推进规划、目标、策略和方法。在借鉴系统模式并重点吸纳目标模式和问题模式等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可从以下四个主要维度进行架构:

一是教育机会均衡。教育机会和参与是衡量教育公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总体诉求和内在要求。为体现义务教育的强制性、公益性和普惠性,确保教育起点上的机会公平,指标要素应包括:适龄儿童少年的按时入学率、完成率;残疾儿童少年和留守儿童少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困难学生的助学体系,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受教育权利依法得到保障;划区招生、免试入学、均衡编班、控制择校等问题的明确规定等。

二是资源配置均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是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保障。立足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在资源配置维度上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物质资源和信息资源配置。要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办学条件的高位均衡。指标要素应包括办学规模的适度、标准班额的拟定、教育信息化建设及优质数字化资源平台共享水平等。二是人力资源配置。师资配备上,既要关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起点学历及高一级学历的比例要求、优秀教师的总体数量,又要建立常态化的校长和优秀教师、专任教师的定期交流制度,更要重视教师使用中的校本化培养和分级分层培训体系的建立。

三是教育结果均衡。质量建设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但以什么样的标准或路径来衡量教育结果的均衡,却需予以审慎思辨,否则极易再度诱发“应试教育”的病象。为此,在指标要素设定上应以有利于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为目标,把握好这样三个层面:①从显性输出角度看,必须关注义务教育的质量基准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业发展水平、体质健康状况等方面的刚性比例要求。②从过程性评价要素角度看,必须关注素质教育过程中如新课程的规范实施、优质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德育和体艺教育的特色与创新等内容。③从隐性输出角度看,必须在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和特色建设的同时,关注学校文化对社区、社会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在此基础上,实时关注县域教育质量的校际间均衡,并通过县域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机制确保教育结果均衡的可持续。

四是教育投入均衡和教育公共服务均衡。教育投入水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对教育优先发展地位的落实程度,也是衡量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尺。因此指标要素应包括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建立和落实、教育投入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健全、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格局的形成等内容。义务教育发展实践证明,以教育经费保障为核心,以落实“以县为主”管理体制为抓手,以城乡一体化格局为目标,以健全义务教育投入长效机制为主体,才能促进县域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江苏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估指标的核心要素分析

一般而言,指标体系的架构和指标要素的设定,只是对指标体系基本面的关涉。但构建的指标体系是否真正合域情、有特色、可测量、促成效,还取决于以下三者的关联度:一是核心指标与其在指标体系中所占权重的关联;二是核心指标与优质均衡发展着力点的关联;三是优质均衡发展着力点与当下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中重点、难点的关联,即能否通过对重点、难点的突破,有效解决义务教育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而这又将取决于县域政府能否切实履行其法定责任等因素。因此,在评估指标体系的具体建构上重点突出了以下内容:

1.强化社会满意度,提高社会支持力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需要全社会支持,而衡量其发展目标达成与否的根本标尺也同样在于区域社会各方的认可度。为改变长期以来只有政府对学校进行评价的单一模式,在指标体系设计中把“学生、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学校对政府管理和服务的满意度”列为核心指标,并明确规定满意度的比例要求(如80%以上)。在评估实施过程中,将委托社会第三方专业机构独立进行样本采集和数据分析,评估机构根据满意度在评估前、评估中的比例情况,决定该县域是否具备申报资质,是否能够通过评估。

影响社会满意度的因素无疑是多向的,且贯穿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全程。但当下人民群众最为关切的首先是教育起点上的公平,如招生、择校、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等热点和难点问题,为此指标体系设计将“公办学校划区招生、免试就近入学,民办学校规范招生、免试入学”、“均衡编班、没有分重点班、快慢班、特长班、实验班等违规或变相违规行为”列为核心指标并在分值上赋予较大的权重。对择校这一敏感而现实的问题,既明确限定择校的比例上限(10%以内),又界定择校对象主要是面向有个性发展需求的学生,且无收取择校费等违规行为。此外,为保障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权益,强调必须坚持流入地政府负责、公办学校吸纳为主的原则,在核心指标中设定了符合入学条件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公办学校的就读率(90%以上)并与当地学生享受同等的义务教育政策待遇要求。

2.强化现代化办学标准,提高资源配置力

办学标准是学校发展的全局性、基础性、引导性目标。办学标准的实现不仅要重视显在的办学硬件条件,更需关注人力资源等潜在要素,实现师资队伍等在“起点”与“过程”中的动态调配。所谓起点,即按照编制标准、教育教学需要、学历结构等配齐配足。所谓过程,即基于教师专业发展进程,将优秀教师按一定比例在区域、城乡、校际间进行定期流动。只有通过前瞻性和个性化的配置策略,不断激活、放大教育资源潜力,实现对教育资源整体的开发、利用和创生,才能促成教育资源的动态平衡。当前,提高资源配置力的一个重要抓手是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现代化办学标准出台之后,各县域要认真对照标准做好调研和前期规划,又好又快地推进评建工作。对于县域新农村建设、城区改造、新城建设过程中配建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严格按照学校现代化办学标准进行配建,以避免新的不均衡现象出现。

3.强化科学质量观,提高内涵发展力

内涵发展的要素也是多重的,而诸多要素的单向力能否合成强大的内涵发展力并促成教育应有意旨的实现,需要以科学质量观为指引不断深化育人为本意识,否则极易使内涵发展由目的沦为手段从而掩饰持续应试的喧嚣,或者说质量观取向上的偏差将制约内涵发展合力,并使内涵发展要素在实质上依然服务于片面乃至单一的教育目标。为此,指标体系中强化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科学质量观这一核心指标,并在此基础上明确“制定并实施义务教育质量标准、建立县域义务教育数据库、健全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制度”等规定。因为义务教育质量标准具有科学、鲜明的价值取向,其制定和实施有利于进一步规范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行为,也可以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指明方向、提供动力;义务教育数据库和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制度的建立、健全,以及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分析、监测结果的定期公示,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准确性。

4.强化政府法定责任,提高体制机制保障力

毋庸置疑,创新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健全省级统筹与“以县为主”的投入体制、完善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等是优质均衡发展制度顶层设计的重点,但体制机制的建立健全并不意味其保障力的真正形成,重要的是体制机制实施和运行过程中的执行力,以及与之相应的干部考核制度和评估问责机制能否有效落实,所以强化政府法定责任就成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以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为例:一是要完善公共财政支持体系,将“义务教育经费全面纳入县级财政保障范围”、确保“三个增长”,体现政府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基础性要求;二是要重视义务教育经费投入长效机制建设,实现经费投入的稳定、可持续;三是要引导“义务教育教育经费的分配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特教学校、留守儿童少年较多的学校等倾斜”,彰显义务教育促进受教育者利益最大化原则和矫正、补偿原则;四是要突出对义务教育经费和资产管理的绩效评价,试行以绩效为基础的财政拨款机制。

四、基于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的评建工作着力点

1.深刻理解“义务”的内涵,在落实政府责任上下更大功夫

义务教育是各级政府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义务”二字主要体现在其强制性、免费性和普惠性上。而当下政府不但要保障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免费,更要保障义务教育的质量和公平。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责任在政府、关键也在政府。当前,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示范区建设进入了关键阶段,需要各级政府以更高的重视程度、更有效的组织协调、更有力的保障措施,突出重点,破解难题,扎扎实实加以推进。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履行政府公共职能的一项重要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统筹协调,落实政策措施,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推动示范区建设向纵深发展。要完善公共财政支持体系,大幅度增加义务教育投入,新增教育经费优先用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断提高经费保障水平。要加强督导评估,将义务教育整体水平、均衡发展、优质资源共享等情况,作为评价地方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作为上级政府督导下级政府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方面。省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考评指标体系,年内对各示范区创建工作进行中期评估,不合格的要督促整改乃至淘汰。

2.准确把握“优质”的标准,在实施素质教育上下更大功夫

提高质量是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是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在义务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实施情况直接决定教育质量的高低,优质的义务教育必然是高水平的素质教育。因此,县域政府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坚持育人为本,强化内涵发展,切实把提高素质教育水平贯穿于示范区建设全过程。一是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改进德育方式方法,寓德育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学生实践活动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责任心、有正义感、有奉献精神的人。二是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任务,更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鼓励启发式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严格规范办学行为,适当降低课程和考试难度,严格控制在校集中教学时间和课外作业,从严控制各种教辅材料和课后班、补习班,让学生有充分的自由空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3.始终坚持“均衡”的方向,在缩小办学差距上下更大功夫

提高义务教育发展的均衡程度,既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大势所趋,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教育需求的民心所向。县域政府在评建工作中,要把推进均衡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来抓,加快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学校之间的义务教育发展差距。一是要均衡配置硬件资源。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统一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统一配置教育教学装备,使区域内中小学生基本享有同等的学习生活条件。坚持实事求是、科学规划,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满足辖区内适龄少年儿童免试就近入学需要。二是要加强校长和教师交流。这是缩小办学差距的关键环节。各地要通盘考虑,周密安排,积极稳妥地推进区域内城乡、校际的教师和校长交流工作,使骨干教师在各校所占比例大体相当。通过一段时间努力,逐步达到示范区建设意见中“两个15%”的要求。三是要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和教师配置等方面要向农村学校和城区薄弱学校倾斜,加快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推动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合作共建,探索实施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的联合办学、城区薄弱学校委托管理制度,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逐步缓解择校矛盾。加强城乡学校的结对帮扶,增加薄弱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教师的培训机会,努力实现农村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4.不断强化“改革”的意识,在创新体制机制上下更大功夫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作为江苏教育改革的重点举措,是从理念到实践的深刻变革,是一个不断创新实践的过程。县域政府必须围绕体制机制创新这条主线,以改革促进均衡,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推动发展。一是要深化招生入学制度改革。高度重视学区的划分和调整,加强对城区学校、热点学校、改制后规范为公办学校的学区调研,公布学校招生情况,严格控制班级规模,加大热点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各初中的比例,使每所公办学校择校生控制在招生总数的10%以内。二是要深化学校管理制度改革。以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为目标,完善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形成自主管理、自我约束的良性机制。加强学校文化建设,鼓励和引导学校特色发展,特别是要大力推进薄弱学校的文化建设和特色建设,以后发优势提升办学品位。三是要深化评价制度改革。建立科学的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价体系,改革学校评价制度,增强学校主动发展的意识和持续提高的能力。完善教师工作绩效考核办法,引导教师主动追求课堂教学的高质量高效率。健全学生日常学习评价制度,实行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激励性、综合性评价,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

第8篇:素质教育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立德树人;化学育人功能

文章编号:1005C6629(2016)11C0003C07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目前,我国教育界,特别是基础教育界关于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讨论日渐热烈。笔者也有一些思考与疑问,本想等到有关文件正式公布之后再说,鉴于网络流传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权衡之后,觉得还是早点说出来,博得指正、澄清认识为好,故不揣浅陋,把自己的初步思考与疑问说一说。

1 素质及素质教育概述

相对而言,国内对素质及素质教育的讨论时间比较早、比较长,意见逐步趋于接近,这里做一些简述,作为下面讨论的基础。

1.1 素质与素养

素质是人以某些生理基质和心理功能(主要是神经系统、脑以及感觉和运动器官的生理基质或心理功能)为基础,通过活动逐渐形成和发展的、稳定的、能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它有着多层次和多方面的内容,能影响人的活动意愿、主体性、能动性、方向选择、活动行为及效果,并最终影响人的思维、意识、行为、体质、品性、修养、成熟程度以及对环境的适应等,能够作为人生存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蕴含着人发展的潜在可能性,是人适应环境、全面发展、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基础和核心内容。人的素质中,除去先天因素所决定的那些成分之后剩余的部分(即决定于后天的养育因素和环境影响的那些部分)通常被称为素养。素养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质,反映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更强调后天修习涵养的作用,强调学习提高的重要性。素养与素质的差别主要在于:“素养”主要形成于环境和教育活动,形成于后天,“素质”还含有先天的因素和非教育的因素。教育范畴的“素质”通常多属于素养。

1.2 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兴起与渐变

素质教育是在1980年代初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和重视贯彻全面发展教育方针背景下在我国应运而生的[1,2]。在本世纪初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素质教育进一步引起重视,取得了显著成效,出现了一些实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典型案例,但也出现过一些偏差。例如,一些人误认为课上热热闹闹、课外唱唱跳跳,或者搞一些课程之外的活动,就是素质教育;过后,受升学竞争等因素的影响,素质教育渐渐地讲得有点少了,应试教育又卷土重来甚至超过以往。当前重视应试的教育中含有素质教育因素,招生制度改革也注意了形式的公平,但在基层实践中,广泛的“刷题”能力训练严重冲击着素质教育,影响学生的个性与全面发展,实际上忽略和消解着真正的教育……难以适应社会发展新的挑战、变化和需求。

1.3 素质教育发展的总走势

从认识角度看,由重视先天因素到重视后天因素,由单纯强调生理因素到重视心理因素的作用,再到重视社会性因素,重视活动与素质的密切联系,是人们对素质认识的飞跃。

从形成、认识素质概念到实践素质教育,则是人们认识和实践的重要飞跃。

作为一个社会公民,想要适应社会生活、生存下去,需要具备与公民身份相适应的素养,即公民素养。公民素养是一个具有发展性和开放性的概念,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科学、文化等领域,涵盖了公民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所具备的各种素质。现代社会公民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学习能力、创新创业精神以及思维、实践和行为能力等基本品质和关键能力。青少年学生必须接受公民教育,但是,青少年的特点又决定了他们在接受公民教育时,不能“大水漫灌”,更不能“避重就轻”,要有序进行,要有轻重缓急。怎样才能做到有序进行,循序渐进?素质教育的实践启示我们,素质教育必须首先抓住核心素养、抓好核心素养。

现在,通过实践发现认识和实践的偏差,发现存在的问题,开始关注核心素养,从全面地和一般地讲素质、从分散花费精力到集中精力优先培育核心素养,使素质教育进入新阶段、新水平,是有意义、有必要的。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深入解读与具体化,是全面深化素质教育的关键因素。

2 两种“核心素养”的比较

笔者认为,在国内目前的讨论中,实际上涉及两种“核心素养”。

2.1 我国教育部[2014]4号文件提出的“核心素养”

为把中共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提升综合育人水平,更好地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教育部在2014年3月30日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文件)中提出: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3,4]。这大概是教育部第一次在正式文件中提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2016年2~3月间,受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委托,中国教育学会就《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面向各省市学会和相关分支机构征求意见。该意见稿提出,研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根本出发点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核心素养综合表现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9大素养[5]。

笔者认为,我国核心素养似乎更上位一些,指导性、原则性更强一些,更全面一些;两者的区别是很明显的,用西方核心素养来解读、取代我国核心素养会出现偏差、引起混乱,是不适宜的,了解并注意两者的差异十分必要。

3 关于学科核心素养

3.1 关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些疑问

目前,国内一些研究者在致力于制定和宣传“学科核心素养”。对于化学学科,有人提出“宏微结合、变化可控、服务社会、同类相似和实验探究”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有人提出要“从实验探究、变化守恒、宏微结合、分类表征、绿色运用等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有人提出“强化结构性质的联系、突出反应原理的教学、注意科学伦理的教育、注重化学思维的指导、设置真实问题的情境”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还有人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化学信息素养、化学思维素养、合作能力和语言素养,以及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甚至有人还要制定初中化学核心素养体系。对这些意见笔者有一些疑问:

一方面,上述“学科核心素养”都属于“必备品格”或者“关键能力”、符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对“核心素养”的界定吗?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当前,高校和中小学课程改革从总体上看,整体规划、协同推进不够,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高校、中小学课程目标有机衔接不够,部分学科内容交叉重复……直接影响着立德树人的效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切实加以解决。”提出要统筹各学段,统筹各学科,统筹各环节,统筹多方力量,统筹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等阵地,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网上有转载《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一览表》[9],虽然这不是一个正式文件,仍建议读者看一看,注意并思考一下:物理、化学和生物有没有重复?6门外语有没有重复?人文学科和数理学科有没有重复?这些重复有必要吗?各门学科的“核心素养”都确实反映了该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是该学科的“核心”吗?跟教育部文件指出的问题对照,这些“学科核心素养”是不是都有利于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各门学科都要建立自己的核心素养体系,核心多了,还会真正有核心吗?……

另一方面,学科核心素养应能“发挥各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理应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具有。但是,现在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权加大了,万一学生以后不选这门学科,或者只选学部分内容,“学科核心素养”如何落实?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例,如果制定了,势必要在课程中进一步强化“宏微结合”、“分类表征”、“变化守恒”、“模型认知”、“实验探究”、“绿色应用”或其他方案概括的内容,否则很难落实,成为空谈。而初中化学本是启蒙性质,其中纯粹的化学内容尚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教学时间又紧,如果还要培养化学科学伦理观、化学科学精神以及化学科学能力、化学信息素养,还要形成核心素养体系,这又如何完成?

3.2 学科核心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各个学科都把自己的“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好了,是不是学生的核心素养就一定培育好了呢?笔者认为,学生核心素养跟学科核心素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生核心素养是一个复杂系统,这个复杂系统的整体是大于部分之和的。更不用说,在学校中除了学科课程之外,还有活动课程,还有社会实践活动等等。因此,把各个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好了,决不意味着学生的核心素养就一定培育好了(不妨把《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一览表》中所有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内容都汇合在一起,看看是否能够形成完整无缺的学生核心素养)。有人说,学生核心素养必然要向学科核心素养转变,如果是意指前者一定要被后者取代的话,笔者是不能苟同的。道理很简单:不能用部分来取代整体。

当然,各学科还是要为整体的核心素养做出应有的贡献的。笔者一直认为,化学有其特殊的教育功能,是其他学科无可替代的,因而中学化学课程是不能取消的,其他学科多是如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各学科无可替代的特殊功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更全面地提升素养和发展,各门学科都应该为学生提升素养整体目标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仍以化学学科为例:化学可以在学生最广泛最经常接触的实物材料层面上让学生体察世界的物质性与辩证规律;从组成、结构、化学变化等特定角度形成和创新认识物质世界的方式,发展认识世界的能力;养成科学精神,提升精神追求;比较全面地了解和认识物质,初步学习如何以化学为工具更好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满足人类生存需求,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生存安全,服务社会,服务民族振兴;重视理性思维和实践、实证,实事求是;重视微观探索,重视宏观探索与微观探索结合;明白化学的应用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等等[10]。而且,各学科还应该相互配合、相互协同,形成功能增殖(复杂系统涌现)从而促进核心素养的增长。

一般说来,人文学科核心素养大部分可以归属于人文素养,数理学科核心素养大部分可以归属于科学素养,它们又都还承担着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素养和公民素养等养育任务。各学科对核心素养的培育必须服从于核心素养整体及其养育规划,绝不能分割、挤压、取代核心素养整体的养育,也不能分散对核心素养整体的关注。

3.3 不能忘记

第9篇:素质教育的核心范文

一、核心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核心

(一)综合素质实质是学生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在国际上并非新鲜事物。早在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就提出了类似核心素养的体系: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此后,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盟等国际组织先后开展了核心素养的研究。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先后构建了本国的学生核心素养框架。学生核心素养研究逐渐成为国际教育界的一个潮流。

前不久,中国教育学会公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提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从各国的核心素养框架来看,尽管内容不尽相同,但都指向信息化时代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其实就是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因此,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实质上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评价。

(二)核心素养离不开综合素质评价

许多教育问题,很大程度上与对学生的评价机制不完善有关。高考、中考、期末、期中考试甚至学科单元测试等一系列考试,主导了对学生的评价。评价一个学生。仅仅看学生的考试分数,忽视学生思想品德、个性能力、社会实践等核心素养表现,缺乏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这是导致一系列教育问题的重要原因。学生评价方式不改变,改变应试教育很难,推进素质教育也很难。但如何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这是大家都很关心并致力解决的一道难题。确实,与知识和学习成绩相比,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道德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核心素养的评价要困难得多,尤其要量化会更加困难。但从理论上讲,只要学生在综合素质上存在“差异”,就是可以评价的。2000年以来,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实施了旨在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国际学生学业评价项目(PISA),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的关注与反响。如何围绕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建立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并通过综合素质评价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教育界做出深入的探索与尝试。

(三)核心素养培育应当成为教育新常态

长期以来,教育教学逐渐偏离素质教育的正常轨道,距离教育的本真意义渐行渐远,这是教育领域的非常态。当前,单纯以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单纯以升学率评价学校的倾向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应试教育的问题依然突出,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核心素养的培育。因此,必须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以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打破应试教育壁垒的重要突破口,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推动以综合素质表现来评价学生,以核心素养培育效果来评价学校。积极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就是要以综合素质评价来改变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发展状况唯一指标的做法,改变以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唯一指标的状况,使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成为学校育人工作的新常态。

二、全面推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

近年来,嘉兴市认真落实“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充分发挥综合素质评价的导向作用,整体设计,突出重点,分步推进,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推进核心素养培育的综合素质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

(一)顶层设计,系统推进

明确核心素养理念,进行顶层设计,市、县和学校三级协同推进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嘉兴市经过近一年的调研与政策研究。以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为突破口,于2015年3月开始启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制定下发《嘉兴市初中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试行)》和《关于做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制订工作的通知》,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工作。各县(市、区)负责综合素质评价的组织、实施与管理,建立县级综合素质评价数据库。各学校制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并以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化管理平台。截至2016年3月,全市130多所初中学校都制定了“校本化”的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建立了电子管理平台。

(二)内容全面,评价科学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和评价维度注重体现和考察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品德表现、运动健康、艺术素养和创新实践四个领域,并对每个领域细化评价标准。品德表现侧重社会责任感、诚实守信、合作友善、自尊自信、遵守纪律和人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运动健康侧重反映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修习情况、体育运动特长和心理品质;艺术素养侧重反映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音乐美术课程修习情况及艺术特长等:创新实践侧重反映学生创新思维、调查研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体验经历等,重点记录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及社会实践、科技活动、创造发明等情况。

(三)过程管理,规范操作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求体现以事实为依据,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和档案性,确保评价公开、公正和公平。各学校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主要经历和典型事例作客观记录和写实性描述,指导学生及时收集标志性成果和整理公示的实证性材料,每学期及时填写《初中学生成长记录册》,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真实反映学生的核心素养状况。各学校利用信息管理系统,统一录入学生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先进荣誉、违纪违规情况、参加志愿服务(公益劳动)、体质健康测试、体艺科技活动等综合素质内容,为每位学生建立综合素质电子档案。同时,建立健全评价公示和复议制度。各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和评定结果都要按规定进行公示。对综合素质评价有异议的。学生和家长可向所在学校或县级管理机构提出复议。确保评价过程和结果公平、公正。

(四)适度挂钩,合理应用

对于在考试招生中应用综合素质评价,这些年各地都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嘉兴市也积极探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考试招生中的合理应用,并以此提高学生、教师和学校参与综合素质培养和评价的积极性,形成了嘉兴区域特色。嘉兴市首先尝试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与考试招生工作适度挂钩,从2015年开始实施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到2018年将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纳入升学考试总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实行“等第制”。并按等第折算为相应分值计入总分,其中A等分值为20分,B等分值为17分,c等分值为15分,E等分值为12分。评价等第比例按学校实行总量控制,A等比例不超过本学年度学籍人数的25%,B等不超过50%,E等不超过5%。同时,积极探索多元招生录取方式,在“三位一体”自主招生中,根据学生的升学考试成绩、特长测试成绩及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进行考核录取。

三、综合素质评价推动建立教育新常态

传统的教育目标和育人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时展的要求,必须切实扭转应试教育的不良倾向,建立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育人新常态。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推动学校把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作为教育教学的核心,使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育人新模式。通过努力,嘉兴市初尝改革成果。近年的浙江省义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检测显示,嘉兴市在总计54个义务教育质量健康指数中有44个排在浙江省前列,其中品德行为、体艺兴趣、亲社会行为、高层次能力等14个指标名列全省第一。在2015年浙江省高校新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嘉兴市生源体质测试平均分列全省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