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百家讲坛三字经范文

百家讲坛三字经精选(九篇)

百家讲坛三字经

第1篇:百家讲坛三字经范文

关键词 《百家讲坛》叙事视像化

中图书分类号 G206文献标识码A

On the Visual Narration of "Baijia Jiangtan"

ChenChangsong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 Huaiyin Normal College, Huaiyin 223300)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visual narration of "Baijia Jiangtan"from the aspects of the visual fragments,the characters etc,and points out the important meanings of the visual narration.

Key words "Baijia Jiangtan" narration visualization

《百家讲坛》作为中央十套的社教类节目,从2001年7月创办至今,前后经过三次调整,换了三任制片人,最终确定了现在的节目形态,收视率也跃居前列。学界对《百家讲坛》成功的原因作了较多的探讨,认为成功的内容定位、受众定位等因素带来了节目的成功。笔者认为《百家讲坛》的成功还在于其采用了视像化的叙事技巧,契合了电视这一大众文化载体的传播要求以及普通受众的接收要求。

一、叙事与视像化叙事

叙事,一则故事(虚构的或真实的)组织成前后相继的事件时,制约这一过程的手法、策略与惯例:“然后如何如何”。①通俗地讲,叙事就是结构故事,使故事成为一个完整文本,以取得预期传播效果的一种方法。在叙事中,叙事的结构手段受到专业化符码的制约,专业化符码决定着每个故事的某种结构、顺序及组成部分。②换句话说,叙事的结构手段不是任意的,任何一个非虚构故事的叙事必须考虑专业化符码的特性。比如电视的叙事受到电视的专业化符码(声音、画面)的制约,广播叙事则受到声音符码特性的制约。

视像,不是“视觉图像”的缩写,而是指随着现代电子传媒技术发展起来的,以电视与网络为主要传播工具的,主要作用于人们的视觉与听觉器官的图像艺术,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立体或平面的视觉艺术形象。③视像化叙事是指利用电子传媒技术,通过声音、画面等专业符码进行的叙事。

二、《百家讲坛》的视像化叙事及作用

1.影视片段、flas等流动视像符号的运用使节目更具感官冲击力,促进了内容的理解接收

《百家讲坛》在后期的剪辑过程中,插入了影视片段、flas等流动视像符号。这些视像符号作为文本主体――主讲人讲述视像的有益补充,起到了如下的作用:

(1) 丰富受众的感官,营造视像新鲜感

对于普通受众而言,长时间的将视觉、听觉集中于某一视像符号,容易产生视觉、听觉疲劳。为了避免电视观众产生感官疲劳,电视视像符号必须保持流动性,即通过摄像机镜头的变动、各种视像符号的转换营造视觉、听觉新鲜感,从而吸引、留住受众的感官,这是由电视媒体的物理特点决定的。

传统的讲座发生空间(报告厅或教室)是固定的,主体(讲座人)也是固定的,听众的视点也相对固定。这种固定空间、固定视点要求听众在听讲过程中必须保持较高的注意力,而这种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是普通电视观众所缺乏的。如果电视文本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始终如一的人物场景,那么节目很难长时间吸引观众。《百家讲坛》运用影视片段、flash等流动视像符号丰富了受众的感官,通过新鲜、流动的画面元素成功地避免了受众的感官疲劳,吸引了受众注意力。

(2)营造电视后现代文本的传播语境,促进观众对文本的理解。

语言学家雅各布森认为“信息”不提供也不可能提供交流活动的全部“意义”,交流的所得,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语境、代码和接触手段。④换句话说,“意义”存在于全部交流行为中。由于任何语言都包含一些其本身没有精确意义的语法因素,并由于这些语法因素对它们的语境十分敏感,导致意义可能有相当大的变化。语言的使用者对词语与结构的选择,深受语境的影响。在很多情况下,传播语境会形成符号本身所不具有的新意义,并对符号本身的意义产生制约。因此,文本为了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必须重视传播语境的营造。

《百家讲坛》作为一类普及性的文化讲座节目,主讲人多为文化精英,受众则多为普通电视观众(不是大学学生),这就存在一个学术性与大众性的内在矛盾。这就要求《百家讲坛》必须重视营造文本的传播语境,以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讲座中插入视频、flas等流动视像符号,可以营造讲述文本的传播语境,在形象化的传播语境中完成文本内容的接收和理解。如《明亡清兴六十年之开铁失守》通过视像片段,再现了金戈铁马的残酷战争场景,这种形象化的传播语境引导并促进了观众对所讲述内容的理解。

2.字幕的恰当运用起到了说明、强调的作用

电视字幕,是用电子计算机控制字幕发生器,在电视屏幕上打出的文字、图表、ppt等。从形式上看,它又是一种完全的文字系统,由屏幕体现,是供人“看”的,通常又是与语言相分离的接收系统。⑤电视字幕是电视节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电视的图像、声音等一起,组成了一种共时空的多信息渠道传播符号,它提高了单位时间内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质量,“能从视听两个方面强化重要信息,加强信息的准确性、明晰性,减少听觉的误差,减少不必要的解说时空,还对某些视觉部分起强调作用”。⑥在《百家讲坛》中,字幕的运用起到了说明、强调的作用。

(1)字幕的说明作用

《百家讲坛》作为学术讲坛节目,面对的是普通的电视观众,为了理清人物、事件关系,更好地讲述文本,单靠讲述人的口头讲述是无法做到的,必须求助于字幕,通过字幕理清人物、事件关系,在有限的时间中,提高信息传播的容量和质量。

如周思源先生在《孰优孰劣话黛钗》中就有关于林黛玉和薛宝钗做诗数量的对比;纪连海老师在《纪晓岚身世与特异功能之迷》中,有关纪晓岚与和绅年龄的对比图表。通过这些对比,双方之间的差距变得一目了然。又如曾国平在《你的情商有多高》中引用岳飞的《满江红》时,岳飞的生平就用一组字幕打出来;出现康熙画像时,旁边会打出说明文字如“康熙朝服像”,这些都给观众提供了更多的信息。

(2)强调性字幕给予读者的文字解读权

强调性字幕主要是对画面或语言解说所表达的意义进行强化,使观众对所叙述的内容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强调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抽出内容的精要打成字幕,观众从阅读中直接了解其信息内涵;另一种是通过对解说的重复来加强意义的感受程度,造成强化效果。⑦

《百家讲坛》中主讲人引用的历史文献或总结概括性的语言,通常会用字幕的形式呈现出来,并通过对字体的颜色和背景进行修饰(如字体的飞入飞出、旋转、增大显示范围、改变字体的颜色、用特技给字体添加光环等)进行强调,增加了受众阅读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受众对文字的解读权,给观众以深度思考的空间,这有助于观众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如阎崇年老师在《明亡清兴六十年》、《清十二帝疑案》系列节目中,列举的崇祯皇帝对袁崇焕的九种不满以及《大义绝迷录》列举的雍正的九种罪状等的字幕,不仅复述了主讲人的原话,更让受众有了文字读解的自由,克服了口语传播的转瞬即逝、无法引起深度思考的缺点,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受众读解诠释的权利。

3.画外音调整叙事节奏、设置悬念的作用。

画外音,即解说声音,是电视播音员播报文字的声音,其文本表现为解说词。它是一种附加于视像之外的声音成分,被称为运用有声语言反映社会生活、表明创作意图、阐明创作思想,并最终作用于观众听觉的一种重要语言形态。⑧按照石长顺先生的观点,画外音主要起到补充画面不足、表达思想感情以及连接换面转场等作用。

《百家讲坛》是一类文化讲坛节目,它必须适应电视的视像化传播特点。画外音在《百家讲坛》中不仅起着补充作用,还在引出主题、设置悬念、调整节奏等方面起作用。在某种意义上,画外音在文本的结构方面起得作用甚至超过了主讲者。

(1)通过画外音引出主题,多次设置悬念。

成功的叙事总是从起始就能紧紧抓住受众的心弦,而且在叙述过程中,也通过悬念的设置吸引保持受众的注意力。小说叙事讲究设置悬念,电视文本因为受众注意力的缺乏,更要注重悬念的设置。电视文本设置悬念的手段是多样的,画外音就是一种设置悬念的方法。《百家讲坛》通过运用画外音起到了引出主题,多次设置悬念,推动文本叙述的效果。

以《王立群读史记――借刀杀人》为例,节目起始的画外音这样叙述:

上一集讲到,在主父偃当齐国国相时,齐厉王自杀了。加上赵王告发主父偃接受贿赂,主父偃被投入狱中。爱惜人才的汉武帝本不想杀了主父偃,公孙弘却别有用心地站了出来,他暗示汉武帝如果不处死主父偃,天下人就会认为是汉武帝为了将齐国的封地收回,故意指使主父偃逼死了齐厉王,那么公孙弘为什么极力主张处死主父偃呢?汉武帝会听从公孙弘的意见吗? 主父偃能躲过这一劫难吗?

这段画外音首先引出了本期讲述主题――借刀杀人,即公孙弘借汉武帝之手除掉主父偃。其次设置了四个悬念。悬念一:在公孙弘几十年的官场生涯中,主父偃会是唯一的刀下冤魂吗?公孙弘除了陷害过主父偃还陷害过谁?悬念二:公孙弘作为丞相,权倾一时,他为什么会介意小小的主父偃呢?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公孙弘下定决心,一定要置主父偃于死地呢?悬念三:汉武帝是位绝顶聪明的君主,难道他没有看穿公孙弘借刀杀人的诡计吗?汉武帝到底出于什么考虑,非要处死一个他非常欣赏的人呢?悬念四:冷酷的汉武帝偏偏对公孙弘一直非常宽容和宠信,公孙弘为人处事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为什么他能一直深得汉武帝的宠爱呢?公孙弘的高明之处又在哪里呢?这四个悬念,环环相扣,使得文本叙事层层推进,也使得节目极富层次感和深度性,紧紧地抓住了观众的兴趣。

(2)调整叙事节奏,情节跌宕起伏。

叙事节奏也影响着受众对于电视文本的接受,优秀的电视节目总是不断的转换叙事节奏,将故事情节不断向前推进。电视文本调整节奏的手段是多样的,可以通过情节的设置来调整节奏,也可以通过画外音来调整节奏。《百家讲坛》通过画外音的插入,调整了叙事节奏,使观众注意力张弛有序,促进了受众对文本的接收和理解。

据笔者统计,在《百家讲坛》每期40分钟的节目中,除去开头和结尾的画外音,节目中还平均使用了4次画外音。这些画外音或总结上段内容或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表面上看画外音的插入使节目分成了几个部分,但整个文本叙事却是一气呵成。叙事节奏的张弛感,最大限度地调动了观众的感官,让观众于张弛的节奏中顺利地完成知识的接受。

三、结论

随着电视叙事理论的不断发展和电视多媒体技术的日益完善,电视叙事的手段也日益多样化。《百家讲坛》的编码手段打破了传统电视讲座的视像编码手段,加入了影视片段、三维动画、字幕、画外音等视觉、听觉元素,极大丰富了受众的视觉感官,营造了文本的传播语境,促进了受众对文本内容的解读与接受。(紧转第103页)

(紧接第114页)《百家讲坛》的成功是对电视叙事理论的一次成功实践,也是对电视叙事理论的一种拓展。

注释

①②约翰・费斯克等编撰:《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辞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第178页。

③林少雄:《视像与人――视像人类学论纲》[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第 3页。

④[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与符号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第61页。

⑤⑧石长顺:《电视传播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第102页,第88页。

第2篇:百家讲坛三字经范文

《百家讲坛》的改版革命

《百家讲坛》作为一挡带有学术性的电视栏目出现在公益性质的央视教育科技频道,决定了它的经营策略、目标受众定位、内容定位、节目形式会与其他类别的电视栏目有很大的不同,也决定了在收视率的评价指标上,《百家讲坛》无法与娱乐性的电视节目相提并论;《百家讲坛》的首播时段是午间,此时段播出的节目竞争十分激烈,除了央视自己CCTV-1《今日说法》、CCTV-2《经济半小时》、CCTV-8电视剧、CCTV新闻频道《共同关注》等王牌节目,还有地方台的北京电视台-1《特别关注》、湖南卫视《音乐不断》、上海东方卫视《律师观点》等新锐主打栏目,造成观众群的严重分流。因此在开播后的相当长时间内,《百家讲坛》一直出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有时收视率甚至为零。

2002年12月31日,央视实施以收视率为主要评价指标的“末位淘汰制”,老牌读书栏目《读书时间》被淘汰出局,处于淘汰边缘的《百家讲坛》不得不慎重思考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百家讲坛》在4年内有三位制片人分别接手,2002年4、5月份和2003年9月份进行了两次改版,收视率逐步攀升,特别是第二次改版后2004年5月由阎崇年主讲的《清十二帝疑案》系列一度将《百家讲坛》推向了科技频道收视率的头把“交椅”,最高收视率为0.57%。改版前后的《百家讲坛》在各方面出现了重大变化。

选题策略――从零碎、杂乱到系列化整合

一挡节目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背后创意团队的努力,特别是选题的策划已经成为节目能否吸引观众注意力的决定性因素。三个版本的《百家讲坛》在选题策略及主讲人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第一版2001年7月9日~2002年4月26日的205期节目大部分节目虽然也是以“系列专辑”形式出现,例如:地球日专辑、WTO专辑、“现代战争与大众传媒“系列”、“科学的对话”系列,但不同于第三版的“系列”,第一版的“系列”选题有浓厚的专业学术味道(如“实验物理学与物理前沿”、“社会、战争、传播三种形态的关系”、“磁悬浮列车原理及经济意义”等),并且在同一主题下往往多个主讲人各讲一节,实质上此时的所谓系列仅仅是提供一个框架式的大题目将多期独立、松散的节目容纳进去,各期内在联系性较弱。

第一版的“系列化”不太理想,第二版《百家讲坛》从2002年5月17日至2003年9月12日的275期则大大减少了“专辑”形式,各期节目互不联系的居多,选题范围更加宽泛、零散,同时节目的学术性降低。第三版从2003年9月15日到2005年12月24日(至今)的480期节目,尤其是04年12月后的《百家讲坛》呈现出稳定、成熟的系列化意图,从“广种薄收,跑马圈地”转向“集中火力,精耕细作”,系列化的节目一度占据了节目总量的84.6%(见下表)。此时的同一系列由同一个主讲人完成,内容是同一题材纵向延伸。

《百家讲坛》各系列节目所占比例(表1)

据2005年11月7日登录央视科教频道网站所获得的《百家讲坛》前十个月的节目单整理

通过成功的系列化选题,《百家讲坛》首先实现了主讲人的“明星化”,借助各自的系列节目,周思源、易中天、阎崇年、毛佩琦、刘心武等专家、学者在《百家讲坛》中频频亮相,积累起了相当的知名度,在观众中汇聚了一定的人气。他们的学识、口才、气质、魅力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为栏目的“明星人物”,观众对栏目的忠诚度逐渐在这个“明星化”的过程中得到培养,很大程度上观众正是冲着某个主讲人而选择收看节目的;第二,系列化扩容了信息量,系列化增加了同一题材节目的总时长,给更多量的信息输出提供了可能性,为演讲人的表演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以阎崇年的“清十二帝疑案”系列为例,他用了37期节目把清王朝十二帝的民间猜想和正史考证以及答疑从容不迫地讲述出来,讲得妙趣横生、酣畅淋漓。假如将他的演讲限定在一次节目时间里,他就不得不仅仅着力于对历史人物浮光掠影、浅尝即至的综述性描述,而舍弃很多观众十分感兴趣的稗官野史;第三,系列化增强了节目的“厚重感”。分散的主题往往容易陷入单薄的陷阱,很难像系列化节目那样集中火力就某个专题在观众心目中形成强烈的冲击和震撼,《百家讲坛》系列化运作增强了节目的纵深感,使其作为学术性栏目的厚重感得到体现。

节目内容的集中化趋势

按照讲演的内容侧重、所属的不同系列以及主讲人的研究领域对《百家讲坛》所播节目进行分类,大致可以细化为九个类别:历史探秘(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文学经典(文学作品、作者作家、思想观点等);自然科学(如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学等);哲学伦理;艺术研究(电影、书法、舞蹈、音乐等);经济管理(经济形势、经济现象、管理理论等);时政话题(政策分析、政治形势、时局变动等);现代生活(涉及公关礼仪、健康生活、吃穿住行等);其他,主要指无法归入前面八类的题目,以及一些交叉性的社会人文学科的节目。

依据2005年12月21日登录央视《百家讲坛》网站所得到的往期节目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可以发现第一、二版各类别节目的比重没有显著的差异,乃至到第三版的2004年10月份之前,仍然是延续着一个相对平均的状态。从十月份开始,历史探秘类节目急剧增多,2003年9月15日到2004年9月的210期节目中,仅有15期历史探秘类节目,比例为7.1%(见表2),此后的270期节目中,此类别的节目为106期,比例大幅提升到39.3%,文学经典类也从23.3%提升到33%,两类合计占到72.3%;与此相反的是,自然科学类的比例大幅下降,从24.8%跌为2.2%,“其他”类节目从19.5%下降为2.6%。

第三版《百家讲坛》两个时间段的节目类别比例分析(表2)

据2005年12月21日央视网站上2003.9.15到2005.12.24《百家讲坛》的节目单整理

节目内容更多地向历史探秘类和文学经典类集中,同时自然科学类和“其他”类节目数量削减,可以从以下几点得到解释:第一,观众对于各类别节目的兴趣是不平衡的,因此不可能平均安排所有类别的节目;其次,历史探秘和文学经典类节目所涉及的内容,一般观众都多少有所了解,讲者和受者的知识阈限有一定的契合度,因此在传受关系上存在较少障碍。此外这两方面的内容有很强的故事性,对观众吸引力更强;第三,自然科学的内容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不可避免会对于文化程度低的观众带来挫折感,使他们失去对节目的兴趣;第四,“其他”类节目减少说明《百家讲坛》的经营者们已经有了较为清晰的分类方法,经营思路已经成熟。

连续的讲述让“学术戏剧化”

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诞生之初,没有人认为在电影大行其道的情况下人们会在“盒子”(电视机)面前等着看这种新的节目形式,它被断言一定会销声匿迹,但事实上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不被看好的电视剧现在竟成了各电视台的收视支柱。特别是在我国电视剧对观众的号召力更为明显,排在各频道收视榜首的正是那些五花八门的电视剧场。《百家讲坛》作为一档“学术科普性”的节目的选题策划,在某些方面也借鉴了电视剧制作的经验,这一点从其第三版在内容上加大文学经典和历史探秘类节目的比重可以得到体现。例如著名作家刘心武的《红楼梦》系列、历史教授毛佩琦的“明十七帝疑案”系列、阎崇年的“清十二帝疑案”系列、易中天的“汉代风云人物”系列等等,这些讲座与其说是学术探讨交流,不如说是在向观众讲故事、说评书,故事的“脚本”里有主角、有配角、有情节、有悬疑、有矛盾、有冲突,一切电视剧的元素一应俱全。这些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知名学者描绘起来有理有据、引人入胜,其精彩程度丝毫不亚于一些所谓精心制作的电视剧。《百家讲坛》把学术成果变成了“剧本”。

《百家讲坛》的主讲人们同样把电视剧制作的悬念手法也引入到了自己的讲述中去。第三任制片人万卫认为,《百家讲坛》作为口播类节目必须要有悬念牵引,“我们必须像好莱坞大片那样要求35分钟必须有一个悬念。实际上这个讲座节目我就是按照戏剧化的结构来做的。悬念性、单线条和戏剧性是我们总结出来讲座节目和论文不同的地方。”每期的节目都有一个悬念性的问题贯穿其中,整个讲座可以分成开始、发展、高潮、尾声四段式的结构,每期节目既是独立成篇,又可以同一主题下关联到一起,这样既保证了每期都为观众呈现一段完整的内容,同时又借助讲座的连续性稳定了特有的收视群。那些看腻了清宫剧、爱情戏、古装片、嬉闹剧的观众们,《百家讲坛》为他们提供了一道能够开拓视野、丰富知识,既营养又美味的“午间快餐”。

品牌经营与包装

品牌是产品品质和市场号召力的保证,电视节目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存在着生产者、购买者以及消费者,电视节目想有优异的收视率表现必须在观众中成为“畅销品”,从品牌经营的角度来讲必须塑造自己的核心价值,加强在节目包装和宣传推广的力度。第三版的《百家讲坛》在节目的策划推广也作出了努力和尝试。首先在节目中恢复了下集预告片,增加了片尾片花,利用滚动字母介绍片节目内容,重点突出各集节目的看点,通过这些措施扩大了节目的知名度,力图激发观众收看兴趣、培养他们和节目的约会意识。

在主讲人的选择上,遵循了名家、名人、名流的原则,甚至《百家讲坛》以自己的节目为阵地有意地向观众重点推介某些主讲人,这些主讲人在节目中频频曝光,成为所谓的“明星学者”。《百家讲坛》和主讲人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度,展示了研究成果和个人魅力,学术成果一定程度上转化为市场价值,栏目也由此获得更大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节目主题的选择上《百家讲坛》一改以往过多关注自然科学,避免闭门造车与时事脱节,而是紧紧抓住当下社会、传媒、观众中的热点和疑点,善于借力发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雍正王朝》、《康熙微服私访》、《铁齿铜牙纪晓岚》清宫戏在各大电视台热播时,趁势推出了“清十二帝疑案”系列,节目收视率就立刻提了上去。

《百家讲坛》综合利用电视制作手段,着力在增强节目的“易读性”上下功夫。《百家讲坛》不是远程教育式的函授讲座,既然依托于现代电视媒体传播知识,也必须体现电视传播的特点。在节目的后期合成制作中,制作人员大量剪入了与演讲内容有关的影视片断,按照演讲的结构在各章节利用画外音和画面不断设置悬念和疑问,引入图表、数字、图片、flash、三维动画等表现手段突出重点,这些都很好地使节目更具表现力,使观众的接受和理解也更容易。

第3篇:百家讲坛三字经范文

[关键词]《百家讲坛》 科教类节目 商业化 现代媒介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1-0112-01

一、《百家讲坛》节目的主要成功原因

(一)从受众角度分析

1.加深了受众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电视节目本身集视听觉手段于一体,通过影像、画面、声音、文字以及特技等多方面地传递信息。之前很多文化的节目最尴尬的就是不能满足大众的口味,而《百家讲坛》开了科教类电视节目的先河。主讲人将严肃难懂的传统文化用有趣味性、故事性的方式传达给受众,语言幽默、浅显易懂,再巧妙结合了动画、音效、视频制作等现代化元素,把晦涩的传统文化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了受众的面前。

2.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

《百家讲坛》利用人好奇的天性,以勾起受众好奇心再满足其好奇心的方式获得了巨大成功。《百家讲坛》在节目的编排上设置层层的悬念,不再像以往的科教讲坛类栏目一样的平铺直叙,主讲人慢慢地将迷雾层层揭开,将其缘由娓娓道来,节目往往结束的时候还会通过设置悬念的方式,把观众牢牢地吸引在电视前。

《百家讲坛》一改以往人们被动接受的过程,让受众从被动接受转变成主动需求,主动接受。这种风格看似随意,但又往往容易被受众喜爱,相比严肃拘谨的课堂教学,这种电视科教类节目就更受欢迎。

(二)从节目自身分析

1.节目内容选材结合“国学热”,以传统历史题材为主

“国学热”经历了长期的衰落之后,在世纪之交出现了明显的复兴态势,这也就引起了国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普遍关注和追求,不断加入到了对传统文化的解读中。《百家讲坛》在国学热的背景下,引领了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追捧。这样的题材选取不仅为我国科教讲坛类节目的发展提供了“榜样”,更为节目自身在受众群中大大地提升了地位。

2.节目主讲人以卓有成就的学术带头人为主

《百家讲坛》的主讲嘉宾有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阎崇年等学术名流,这些专家学者在相关学术领域的影响力非同一般,就是最一般的主讲人也都不会低于相当于大学博导一级的学术水准。这些名家的魅力吸引着人们,而《百家讲坛》又充分发挥了电视媒体的传播优势,让观众都可以身临其境地看到他们的演讲。主讲人们都能够做到知识性和趣味性、情感性和学理性的融合与贯通。同时编导对演讲内容进行设计,借鉴电视剧的流行元素,在节目的结构上注重包装和生动,以规模效应和贴合观众来拉动收视。

3.商业化、大众化在节目中的成功运用

从2004年5月阎崇年主讲的《清十二帝疑案》使节目一炮而红开始,《百家讲坛》也领悟到了发展的新出路,那就是走商业化、大众化之路,打造自己的学术明星。节目也一度被誉为电视节目商业化的范例,为业界竞相研究和效仿。《百家讲坛》正是依托着央视强大的商业平台,将节目包装,主讲人也成了《百家讲坛》的学术明星。

二、《百家讲坛》对科教类节目的启示

(一)现代传播方式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百家讲坛》形式上不仅以现代电视传媒为主,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媒体的传播方式融会贯通,更在内容上追求知识性、趣味性,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在解读经典和传统文化时,不免会对一些古文化产生误解或分歧。而《百家讲坛》不仅能纠正错误观点和分歧,更能帮助人们对经典文化的了解,从而纠正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观点,引领受众向正确的方向接受、解读国学。

(二)学术性与娱乐性相结合

科教类节目的学术性,只有加入娱乐趣味性,才能形成适合大众口味的“文化盛宴”。在传统社会中,受众习惯于仰望精英文化。这本不该被普通大众所接受的文化方式,却使人们一时间趋之若鹜,爱不释手。

(三)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相结合

在国学热的大背景下,原本的精神文化产品中,商品属性的存在并不会必然以贬低其精神性作为代价。如今《百家讲坛》中太多商业性因素,必然贬低了精神性。这使文化陷入了“媚俗”的囹圄,误导了受众的价值观。

科教类节目在发展过程中,应以大众化为导向继续追求精英文化的本质,并借鉴《百家讲坛》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保持节目学术严谨。当今社会中,我们不否认任何一种文化含有商业性的意义和目的,我们也不去反驳一款科教类节目含有商业性的意义,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然,《百家讲坛》的商业性具有必然性。对于《百家讲坛》这类节目而言,重要的还是“度”的问题,商业性还是文化内涵占了主导,都会影响节目的发展和前景。

【参考文献】

[1]长平.百家讲坛背后的国学热.中国新闻周刊,2008年47期.

[2]宦志先.百家讲坛的“火”与民族文化的传播方式.郧阳师范高等学报,2007年,第03期.

第4篇:百家讲坛三字经范文

关键词:百家讲坛;理论思考;实践尝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8-0174-02

一、“百家讲坛”的特点

“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的一个传统文化精品节目,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文本的切割与连贯相结合,因而悬念不断,引人入胜。“百家讲坛”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中国传统评书的文本切割方式,以若干切割点把大文本切割成许多小文本。文本切割的关键是找准切割点,而切割点的选择标准主要有两条:其一,上下文本具有内涵相关性,亦即,上下文本都是大文本的有机组成部分,以此保证上下文本的连贯性、统一性;其二,“悬置”、“沉置”紧密相随,亦即,上文本在高潮处、悬念处戛然而止,“悬置”受众心理,下文本转承而下,舒悬答疑,“沉置”受众心理,在一悬一沉之间紧紧抓住受众的探索和猜测心理。

2.通俗的语言与丰富的视觉手段相结合,因而感性通达,亲和力强。“百家讲坛”成功地将传统文化的文言形式转化为具有时代风格、大众风气的通俗语言形式,加强了亲和,方便了沟通,但“百家讲坛”的所谓通俗并不等于随意,更不等于庸俗,而是精挑细选的、针对受众心理的、并有利于导向讲学目标的语言,也是雅俗共赏的语言,而雅俗的界限则是雅而不高,俗而不庸。同时,“百家讲坛”还运用了多种视觉手段,包括课件、图表、影视资料甚至动漫等手段,加强了讲学的感性色彩,有效地满足了受众的休闲心理。

3.丰富的史料与主讲人的解读相结合,因而内容丰满,启发思考。“百家讲坛”的讲学并不是简单地复述历史故事,很多时候是渗透了主讲人的主观解读的,这些解读,视角新颖,耳目一新,或联系解读、或深层解读、或生活化解读、或动态解读,颇具启发性和思考性,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猎奇求新心理,是“百家讲坛”成功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

4.知识提炼与故事叙述相结合,因而主题明朗,趣味十足。“百家讲坛”走的是一条从史料中提取知识和在史料中渗透知识的道路,知识性、理论性的东西在课件中一清二楚,而对知识的理解和领悟在贯穿具体的史料和历史故事中,以具体性来再现抽象性(这里所说的具体首先是指知识或者说理论的具体,也就是知识或者理论在具体案例中的具体体现形式,其次才是指案例或者说事实)。这种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道路,符合人的一般认识规律,也符合受众的感性需求和受众的思维惰性心理(如果采取从理论到理论的传授方式,受众不懂,他就可能任由其不懂,或者通过其他信息渠道直接获取,而不去主动思考)。

5.学术性与大众性相结合,因而知识得以传播,受众得以增加。“百家讲坛”的目的是要普及传统文化,任何学术或理论要普及都必须大众化。“百家讲坛”是学术性的,因为它的讲授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是专家学者的学术成果,“百家讲坛”也是大众性的,因为它的受众是普通大众,从而它所采用的讲学方式、语言等都要符合大众的需要,大众的心理。

6.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因而感染力强,教育性足。“百家讲坛”的目的不是要简单地再现历史,而是要开启民智、教育民众,满足受众的自我提升心理,因而它就把历史与现实很好地结合起来,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功能性。而要实现其现实功能,就离不开强烈的感染力,因为人毕竟首先是感性动物,所以百家讲坛的案例、故事等,一般都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主讲人在讲授过程中也融入了强烈的个人感情,做到了不仅晓之以理,也动之以情。

二、在“毛概论”教学中运用“百家讲坛”教学方式的原因

1.学生方面:高职学生更擅长形象思维和感性理解。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有不同的类型,包括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计划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智能,这些智能都是各个学科或社会领域不可缺少的,是地位平等的,不能说具有某种智能的人比具有另一种智能的人更聪明或更笨拙。高职学生也许是高考的失败者,但并不必然是人生的失败者,他们的能力水平在高考制度下体现不出来,但可能在另一种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和训练方式中体现出来。高职学生所擅长的不是逻辑思维和理性认识,而是形象思维和感性认识。“百家讲坛”讲学的感性方式和形象化方式,如果经过各学科的进一步针对性改造,在对高职学生的教学中,应当是能够收到良好效果的。

2.内容方面:“毛概论”有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故事可供挖掘。“毛概论”之所以可以借鉴百家讲坛的讲学方式,是因为“毛概论”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属于历史的范畴,已经属于广义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故事可供挖掘,在一定程度上完全可以实现教学的故事化、感性化、形象化。

三、教学实践尝试

1.确定教学内容。确定教学内容是实施教学的第一步,教育部指定的现行高职“毛概论”教材,理论性较强,内容较为芜杂,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适当予以调整。以“思想”为例,在思想这一块主要安排了这样一些内容: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等。这些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色彩,与史料、故事直接结合、无缝结合、广泛结合、深度结合,具有一定的难度。在实际教学中,上述内容中的一部分可以不讲或略讲,比如前面三项,另外一部分则可以换个角度来讲,比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可以置换为的革命经验,在讲述革命经验的时候,可以结合历次革命活动,也可以结合、辛亥革命的失败教训,尽可能拓宽讲述的故事性。另外,还需要增加一部分内容,比如的军事思想、的晚年错误等。

2.对教材结构体系重新编排。根据已经确定的教学内容及其内在逻辑关系,以“思想”为例。“思想”这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如下结构体系来设计:身世及个人经历、思想的形成背景、思想的主要内容(含军事思想、政治智慧、革命经验、治国方略等)、晚年错误、思想评述等五个部分。

3.收集丰富的历史资料。丰富的史料和宽广的个人视野是运用“百家讲坛”讲学的一个重要基础,否则便不能信手拈来,收放自如。史料来源包括党史研究资料、革命前辈回忆录、领导人原著、影视纪录片以及近年解密档案、某些网站(比如凤凰网)的历史文化频道等。

4.实现资料与内容的有机对接。所谓资料与内容的有机对接,就是要依据资料对内容的理论解释功能、情感渲染功能和现实引领功能,把资料与内容组织成课堂教学模块。以“三个代表”的讲解为例,从内容上讲,讲解的重点应当放在“三个代表”的形成背景上。

第5篇:百家讲坛三字经范文

而在这之中,于丹《论语》之说成为了众矢之的,各种声音不绝于耳,褒贬不一,其中不乏出于某些阴暗心理而投放的“生化核武”。但不论演员演技如何,终归还是混了个脸熟,这不能说是件无益于学术的事。如同“吾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做法已使纯粹的学术处于“皇帝的女儿也愁嫁”的尴尬之地,总要有媒妁之言才能有所婚姻吧,我想于丹最起码也是一位很成功的“媒婆”。

于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古典文化研究者和传播者。2006年“十・一”黄金假日在央视《百家讲坛》连续七天解读《论语》心得,受到观众热烈欢迎。相对于其他男性学者的刚健狷狂,于丹以端庄温柔俘获了大众的心。她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以白话诠释经典,讲述自己从《论语》中获得的为人处事之道,而她在百家讲坛的讲稿,即图书版《于丹〈论语〉心得》[1]也以60万册的惊人首印出版问世,超过了《易中天品三国》[2]的55万册首印量。观众评价于丹讲《论语》,神闲气定,娓娓道来;古今中外,信手拈来;妙趣天成,观之可以忘忧也。

《百家讲坛》是个成功的舞台,登上它的每一个人都有了自己的辉煌,从易中天开始,后有纪连海、阎崇年,而现在,则轮到了一位女性――于丹,这个以《论语》系列再次创下《百家讲坛》收视高峰的大学教授。曾经最早接受“百家讲坛”是从金正昆、阎崇年开始,印象很深。后来又推出很多“续貂”之作,不免驳杂。但于丹已悄然用《论语》成功争取为“百家讲坛”的全新商标,而她也已经以“新人”的姿态一夜成名,荣登学术界“当家花旦”。不论其初衷是怎样设计的,整个过程有否享受折扣或VIP服务,可她已经在此次购物中获得很多超值赠品了。至于于丹所讲《论语》的新内容,确是起到了酷似“文化下移”的作用,让识字的不识字的人都知道了有一部古书叫《论语》,有位老者叫孔子。从这一点看来,她又是一个合格的推销员,把自己多年的库存成功出售且供不应求。那些靠推销知识为生的人,通过于丹知道了:原来《论语》还能这么推销。其实,即使是一位学术工作者(简称学者),也不会在讲大道理时有所创新,这其实很正常,除了有些人在滥竽充数地搞什么歪说、斜说、正说、反说、麻辣、水煮。有人刻意追求标新立异,却落得个“学术畸形儿”。但倘若能因地制宜地根据经典的具体情况,在每篇之后皆附上时代的新注脚,也会成为一种全新的诠释经典的模式和理念,使其旧貌换新颜,即使 “换汤不换药”,无疑也是一种成功。

《于丹〈论语〉心得》分七大部分:天地人之道、处世之道、心灵之道、君子之道、理想之道、交友之道、人生之道。各章独立成篇,衔接有道,育人于无形。书中的大道理自不必说,耳提面命二十多年,已经疑似审美疲劳。但在书中用来阐述大道理的小故事意义却更为深刻,也给了我更大的启示。合上整本书,留在我脑子里的好像都是一个个故事中生动的片段、画面,一个个活生生的寓言中的人物,有声有色,活灵活现。可以这样说,通过这本书,我看到了于丹讲经――用例子说话。

说实话,对于做人处世的大道理我不是太感冒,毕竟咱是中国人,更是文学院的中国人,以后要靠这糊口的,所以早在很久以前,公主、王子还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年代,就已从理论上掌握了,但要全部科学应用于实践,可能下辈子也做不完美,但是于大师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解读古老而神秘的羊皮卷,便是用例子说话。她在全书中引用的例子很多,不论范围、类型都使我折服,中国的、外国的、古代的、现代的、物理的、化学的……无不为她所用,跨越了时空,跨越了学科的框锢,把一个个鲜活且妥帖有深意的寓言、故事甚至于笑话,都伏贴地牵连在了每一条《论语》的灰色理论上,让它们各得其位,使理论与实际完美搭配。照于丹所说,所有真理皆灰色,那么所举例子丰富多彩,加上“百搭”的灰,所构成的图画该多美……孔老先生看见也许也会微笑吧。说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这似乎又近了马、恩二老的身了,在中国此二位可是相当吃得开,成为中国各行各业所标榜的金字招牌,有了这把尚方宝剑,于大师便可笑傲江湖了。

若说深刻,既然于大师用例子说话,那咱也用例子来表达。在众多的实例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那个和尚们的故事。通常在说理文章中,“和尚”都是个点击率很高的词儿,说家们总是喜欢拿和尚说事,一提和尚就必有玄机,这些佛门高人总是字字珠玑,点拨世人,许是他们沾了佛陀的灵光。这点于大师也没能脱俗,她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老和尚背了一个姑娘过河,等过去了便放下了她,而小和尚甚为不解却不敢询问师傅原由,走了二十多里地后才鼓起勇气问师傅为什么这么做,这难道不是犯戒吗?师傅只淡淡一句:“我背过了河就放下了姑娘,可你背了二十多里地还没放下……”故事戛然而止,留下的空白让我不想填满,只想享受如此停顿,让我一下子觉得我的人生不能匆匆地只顾赶路,路上需要这样一盏暖茶清酒濯去一身浮华与躁动;汲取一瓢清冽的泉水来滋养我们心灵的花园。

在现实社会中,所谓的孔孟、老庄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远,圣贤与经典也逐渐模糊,纷繁世界的庸俗烦琐和思想的高贵纯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链接。而于丹教授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演绎出来,“灰色的孔子”一旦链接了这个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种纯粹的积极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于丹用她时而顿挫有力,时而温婉柔和的话语给了我们一道心灵光芒来照亮你我的人生。“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她并没有用多少华丽的辞藻,也全无矫揉造作的表演来给我们描绘一个戏剧般的画面,只有只言片语,闭上眼睛,心中一片充盈。坦白说,个人一直以来都不想去读于丹的《论语》,这是需要勇气的。感觉就好比喜欢的衣服都穿在别人身上,喜欢的人跟别人结婚了一样,心里有些难过。不是嫉妒,是实在不想看见咱家里的宝贝古董被人拿去当烟灰缸……而真正手不释卷地读完了《于丹〈论语〉心得》,虽然身体疲惫但心里却如沐春风,以前从未对某本正经八百的书读起来会舍不得放下,独此一回。

参考文献:

第6篇:百家讲坛三字经范文

关键词: 《百家讲坛》 历史课堂 激发学习兴趣

现在,越来越多的观众喜欢看《百家讲坛》,易中天、于丹、王立群、纪连海等主讲人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欢迎和喜爱。究其原因,我觉得是他们在引经据典讲授历史的同时极尽诙谐调侃之能,把一些产生在现代、形容现代人的词语运用到历史人物身上,从而使相对枯燥的历史知识变得活起来,真正做到趣说历史。由此,我想到历史教学,如果我们都能像他们这样讲课,一定也能受到学生的欢迎,教学也一定会更有效果。

新课程改革理念要求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应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激发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学”、“会学”,他们的主体地位才能够体现出来。传统的历史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老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这种方式是根本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但是,《百家讲坛》的主讲人却使相对枯燥的历史知识变得活了起来,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和学习。那么,我们可以从《百家讲坛》中学习什么呢?

一、让语言生动、有趣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就可能相差二十倍。”《百家讲坛》的主讲人个个能说会道,语言生动有趣。如易中天在讲到汉朝人所说的“诺”时形象地指出其即是现在我们所说的“OK”;在讲到空城计时说道:“诸葛亮带着两个小孩子,焚着一炉香,坐在城上,搞起了卡拉OK”……像这样的用现代语言诠释古代语言的例子在他的话语中常常可见。就这样,易中天把精英文化从象牙塔尖搬运下来,给传统文化输入新的时代血液,使它变为活的现代文化,深入浅出,化雅为俗,从而使大家在谈笑间了解了历史。在讲到“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从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时候,由于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对“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不是很清楚,于是我对学生说:“商品输出是指将在国外生产出来的产品运到中国销售,而资本输出则是利用资金在中国土地上开办工厂,直接利用中国的资源、劳动力生产出产品在中国销售。”这样学生就较容易地理解了资本输出会比商品输出赚取更多的利润,同时帝国主义的资本输出也压制了中国的民族企业的发展。在讲到“‘’时人们对的个人崇拜的程度”的时候,我用“铁杆粉丝”来形容,学生在笑过之后,把该内容深深地印在了脑海中。可见,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可以使教学内容不再呆板、枯燥,在帮助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的同时,还可以有效调节课堂的气氛。

二、让课堂充满激情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有激情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纪连海告诉记者,他在《百家讲坛》中讲袁崇焕时,就完全沉浸在袁崇焕的世界里,“觉得自己就是袁崇焕,那种委屈无奈让我万箭穿心,泪洒当场”。纪连海的激情感染了亿万观众。我们应该怎样去打造激情课堂呢?在历史课堂上,当讲到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革命斗争时,我们就需要用激情呼唤出学生的激情。在讲到《甲午中日战争》时,我播放了《甲午风云》的一些片段,并声情并茂地给学生补充了邓世昌的爱犬救主的感人经过,学生无不被邓世昌的精忠报国之心所感动。在讲到《》时,我借助一段视频向学生再现当时的情景,并跟着剧情的发展一起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还我山东”等口号,学生在观看完这一段视频之后,激情被激发了出来,同时也体会到了当时学生的愤怒之情,从而进一步去感悟“五四”运动的重要作用。这样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地体现了出来。缺乏激情的课堂是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在课堂上,我们必须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历史事件中,让激情感染学生,吸引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成为师生情感和谐互动的统一体。

三、让课堂留有悬念

《百家讲坛》的演讲方式可以概括为“以悬念开始,以悬念结束”。作为一种语言艺术,悬念的设置在《百家讲坛》中随处可见。易中天曾这样回答记者:“你要层层设置悬念,因为《百家讲坛》一共43分钟,43分钟你一个人在那儿唠唠叨叨将会引起收视疲劳,这个时候你要把握观众的心理,然后在适当的时候抛出问题,或者有精彩的语言,或者抛出包袱。”易中天在他的《品〈三国〉》“真假曹操”开头的一段旁白,把悬念设置得很是巧妙:“他曾叱咤风云,他死后骂名最多。在演义中,为什么他是白脸奸臣?在历史的记载中,为什么他的所作所为自相矛盾?他是奸贼、奸雄,还是英雄?众多说法不一的形象中,哪一个是真实的曹操呢?”这样的悬念吧听众的好奇心激发了出来,听众也充满着好奇地等待着他的进一步演讲。如果我们在课堂上也能设置好悬念,学生就一定会被我们吸引。在讲《农村和城市的改革》时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30多年前冬天的一个夜晚,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户聚集在一起,顶着坐班房的危险,在一份实行“包产到户”的合同书上庄严地留下了鲜红的手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开创了我国经济改革的先河?粮票、布票、油票等怎样悄然失去了它当年的价值?农村改革的率先突破怎样推动了我国全方位的改革大潮?当听到“顶着坐班房的危险”时,有的学生瞪大了眼睛,有的学生皱紧了眉头,充满了好奇心。在一个一个的问题的吸引下,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最后,我在总结本节课的内容之后又留下了一个问题:在国内,我们在农村和城市都进行了改革,并且取得了重大的成绩,农村的经济飞速发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有了重大的突破。那我们国家是如何在追赶世界发展的潮流中,以惊人的勇气和魄力,迎接世界的挑战的呢?这样,学生在课后就会去预习下一课的内容,为下一课的学习也做好了准备。

当然,我们让《百家讲坛》走进历史课堂,并不是照搬《百家讲坛》的所有方法,毕竟历史课堂不同于《百家讲坛》,《百家讲坛》面对的是有一定判断能力、阅历丰富的成年大众,主要满足的是观众的猎奇心;而历史教学面对的是求知欲望极强而判断能力较低,在心智品行等方面亟需引导的中学生。从这个层面来讲,历史教学和《百家讲坛》的定位绝不可雷同。正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愿历史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易中天.品《三国》.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

[2]张嘉宁.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语言艺术.中学文科历史论坛,2006.

第7篇:百家讲坛三字经范文

“于丹下课”:学术明星到底惹谁了

2007年3月4日,被誉为“超女学者”的《百家讲坛》主讲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在北京中关村图书大厦签售新作《于丹〈庄子〉心得》,据媒体称在约10小时内签售15060册,比她2006年11月26日在此地签售《于丹〈论语〉心得》多了2460本。

然而,在现场签售气氛几近高潮时,现场一位高个壮年男子在进入签售会场后,突然脱去了外套,露出里面白T恤上的字:“孔子很生气,庄子很着急。”他自称以这种方式进行“批判”。

3月5日,“批判”似乎开始升级。在新华网等知名门户网站,一则题为“我们为什么要将反对于丹之流进行到底”的文章被置于显要位置,引人注目的是文章的作者徐晋如,自称是中山大学博士生,而作为文章的共同发起人的王晓峰、李森、杨D等十博士则分别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

十博士在文中声称“中国文化已经到了最危急关头”,他们解释说:“当白先勇用青春版《牡丹亭》任意涂抹昆曲时,人们不知已在釜上;当安意如用说诗词的方式去中国古代那些高雅的生命时,人们不知水已烧开;当于丹用《心灵鸡汤》般的语言来猥亵孔子时,人们早就在不知不觉中被煮熟。在这些形形的掘墓人那里,我们除了嗅到死尸的臭气,何尝掬得一丝传统文化的芬芳?如果这也算一种文化基因改造,那么就等于是把人的基因改造成老鼠。北京的城墙拆了也许还可以重建,但一旦人们连对传统文化的最后一丝敬畏都消失时,亡国亡天下的日子还会远吗?”

关于一段时间以来的通俗和庸俗及媚俗之争,十博士认为:“根本区别在于,通俗是用易于使人理解的方式讲述正确的知识,而庸俗和媚俗则是根据一般无知者的接受程度,传播错误的甚至有害的思想。那些把人文理论庸俗化和媚俗化的人,要么是因为别有用心,要么是因为极度无知。于丹是后者。”

同时,他们也不无极端地指出:“当无良媒体人吹嘘于丹的书卖到250万册时,他们也许忘记了饭岛爱的光碟的发行量远不止这个数。”

在行文结束之际,十博士呼吁“所有有良知的媒体人,应对社会舆论予以正确引导,我们更希望,《百家讲坛》立即让于丹下课,并向全国人民公开道歉”。

争议焦点:通俗解读还是庸俗歪解

其实,就在3月4日于丹新作热销当天,《中国青年报》刊文《〈论语〉可以庸俗化地阅读吗》指出“销书虽热,只能说明央视对民众的影响力,并不能证明于丹教授对《论语》的研究功力”。

作者在文中举例说,如对儒家经典中一再出现的“小人”,于丹“创造性地”解为“小孩”,言前人所未言、发前人所未发,而且无须任何考证,这已不仅是“个性化表述”,而是十分不严肃的生拉硬扯、望文生义,对千年经典岂能搞这样的“现代化”?

然而,在各大网站的论坛里,支持于丹的声音不绝于耳。以新华网为例,有网友“小而大之”称:“感谢于丹做了功德无量的好事。她在那么少的时间里,让那么多的中国人知道孔子以及《论语》。试问,此前有哪一位学者、专家做到过?她讲的也许并不符合专家们的期待,但这有什么呢?她给你们铺了一条简易公路,各位学者、专家,可以放心大胆地从你们的学术殿堂里出来,把它铺成更宽、更平、更好的大路不就行了吗?干吗只站在路边指手画脚皱眉瞪眼?多么希望专家们学习于丹那份你们所不屑的勇气啊!勇哉于丹!壮哉于丹!愿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普及国学做更多贡献。老百姓是肯定你的。这就够了!”

另一位署名“我本善良”的网友发帖写道:“我没听过于教授讲《论语》,也没看过她的书,只想就事论事地说两句。于教授早就把自己的心得定在了比较低的位置,怎能说她的解读就是庸俗呢?即便她自己说是庸俗,也应该理解为一种谦逊。对于经典,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通俗化的理解和心得就不可以存在吗?不可以拿出来和别人分享吗?理查德・克莱德曼把古典音乐改编,使得多少不太懂古典音乐的人为之痴迷,从而爱上了古典音乐,难道他对古典音乐的演绎就是庸俗的?文化是多元的,因为世界上的人是多元的,所以没必要一味标榜经典、圣贤。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每个人都可以自得其乐。”

冷眼旁观:该反思的是《百家讲坛》

2007年第2期的《三联生活周刊》,曾以《子曰――从南怀瑾到于丹的通俗路径》为题,试图树立一条通俗解读经典之路。不可否认,以此为代表的媒体关注都让于丹的“心得体”靠上长期以来的“经典大众化”之路。

但是,这并没有阻止那些源源不断的质疑声、批判声。

其实,在于丹之前,另一位百家讲坛“制造”的学术超人易中天早已饱受各种声音“炮轰”。日前,笔者在南京部分图书市场采访时发现,易中天的著作均被摆放在显眼位置,同时,旁边还摆放着《且慢,易中天:易中天〈品三国〉现象批判》、《给易中天补牙》等图书,细翻时发现,此类图书均为出版社收集国内媒体以及知名网站的评论易中天的文章拼凑而成。

南京军人俱乐部某图书销售商向笔者透露说:“现在卖易中天书的热度有点降了,类似的评论书籍却是热销,像《给易中天补牙》都脱销好几次了。我感觉挺有趣的,现在有人写书出名,有人骂人也能出书。”

不久前,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光芒博士曾对“易中天现象”发表看法说:“在启蒙方面,本身他(易中天)是一种尝试,但是目前他的讲解无法在解决中国道德的困境方面有所突破,作用自然也乏善可陈。”

张光芒博士也解释说:“百家讲坛的出发点是好的。”“好在它代表了学院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和主流媒体三者的结合。”而这三者长期以来是处于一种“断裂”、“不搭界”的状态。

曾有评论指出,当下的文化现状到了“谁红骂谁”的地步,对此,南京大学中文系学者傅元峰博士说,“问题的实质并不在于此”。

傅博士分析说:“从表面看,大家的矛头都指向了通过央视《百家讲坛》成名的学术名人们,实际上真正的罪魁祸首是《百家讲坛》。只要百家讲坛存在,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易中天和于丹被制造出来,如果这个平台的节目理念不改变,批判的声音会越来越多。”

因此,他认为真正应该反思的是《百家讲坛》。“对于它这样的文化传播者来说,不是收视率高了节目就获得成功了,相反栏目的文化责任担当、栏目对传统文化的保护、阐发等是相当匮乏的。不客气地说,《百家讲坛》代表的是典型性文化症状。在这种前提下,仅仅去批判学术明星们,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

第8篇:百家讲坛三字经范文

 

关键词:学术性 电视节目 存在价值

所谓学术性电视节目,是指电视传媒中以普及传播专业学术知识为服务宗旨,系统、较专门地介绍某种专业知识的电视节目,如《百家讲坛》、《西部论坛》、《经济大讲堂》、《学术报告厅》、《名家论坛》、《东方大讲堂》、《探索与发现》等都属于这个范畴。这类节目介于社教节目与教学节目之间,它比社教节目具有更强的学术性,又比教学节目面对更广泛的受众,传授比专业教学知识更通俗易懂的内容。正因为它具有两类节目的交叉性质,所以它才独立成为一个特殊的栏目,拥有它独有的受众群体和不可替代的价值功用。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学术性电视节目的存在价值进行分析。

实现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对接

“精英”一词是指社会上具有卓越才能的杰出人物,精英文化就是这些关注社会发展和活跃在社会各领域的人所创造的精神产品,而“文化精英”是专指那些受过高等教育、有良好知识背景、从事严肃文化事业的群体。这些文化精英具有合法的学术地位和严谨的科学知识,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号召力,适合担当某个领域的意见领袖,而且传承着自古以来的文化精英们所肩负的向全社会提供精神文化产品的重任。

大众文化是指以大众传播媒介为手段,按照市场规律去运作,以谋求最大利润为目标,能够满足公众获得感性愉悦需要的日常文化形态。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科学技术正日益深刻地介入到日常生活中,日常生活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由专业的科学技术所代表的精英文化和技术正突破以往狭小的象牙塔,力图走入更为广阔的大众文化领域里,因此,现代科技的发展方向使许多科技发明不仅用于国防工业、医疗卫生、电子技术,还正在通过产品和商品的形式进入到公众的生活里,成为提升公众生活品质的一种重要产品或精神象征,如宇宙学知识、遗传学知识、纳米技术等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事例。在这种形势下就要求公众具有更高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方式,要求公众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来应对日新月异的科技浪潮,学术性节目的出现正好满足了公众对于专业科学知识的渴求,因此,学术性节目也就有了巨大的市场。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学术性节目比起科学教科书来说,它不是以冰冷、坚硬的专业教学的面孔出现,而是将硬性的专业性极强的科学知识软化成了非专业公众可以接受的科普知识,并可以根据不同受众的需要,将专业知识进一步细化、通俗化、形象化,再通过电视媒介这个载体,结合高科技的电子手段和动画技术,将其传导给希望获取现代化学术知识的公众。如中央电视台著名的科学节目《探索·发现》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探索·发现》是一个以地理发现、考古发现、科学发现为主要特色的学术性极强的栏目,其所探索的是学术界的焦点问题,它所传播的既是学术界的专业知识,也是关乎到人类发展的重要知识。比如在“人类的起源”这一组节目中,所讲述的其实是非常专业的人类学知识,如果仅仅通过教科书的形式去传播人类学知识的话,其涵盖的公众面积会小得多,公众的接受程度也会低得多,但通过电视为媒介所传播的人类学知识,以其真实的考古实物和考古场地的实境拍摄,将生硬的文字教科书变成了生动的画面和带有情节的解说词,使“人类的起源”的学术知识迅速、有效地传递到更大范围的公众群里,并带动了公众对此类知识的兴趣和关注。又如在“宇宙大爆炸”一组节目里,介绍的更是只有少数专业人士所熟知的关于原子、奇点、恒星、黑洞、宇宙大爆炸等专业性极强的宇宙学知识,但在专家们生动的解说之下,再配上完美的三维立体制作画面,宇宙学知识得到迅速的普及,从而完美地实现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对接。

提升了电视节目中的高雅文化气息

2005年前后,中央电视台一个几乎处于被淘汰边缘的学术节目——《百家讲坛》骤然成为全中国公众关注的焦点,其所播出的节目引起了全国观众的极大关注,而其推出的若干期节目的主讲人也迅速地成了全国人民熟知的学术明星。《百家讲坛》是一个没有华丽的舞台背景和更多的媒体技术支持的栏目,它完全依靠知识本身的魅力,而在《百家讲坛》出现的也多是某一领域里的学术带头人,他们的出现决定了《百家讲坛》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和感召力,其传播的学术内容也具有权威性和可信性,易形成较大的社会影响和关注焦点,也有利于听众与专家之间的直接沟通。以《百家讲坛》中播出的老子的《道德经》

[1] [2] [3] 

为例,《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先秦时期的一部哲学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也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更是以往学术界的专宠和少数专业人士涉足的精神瑰宝,其精神内涵之丰富、其语义文字之难懂也就可想而知。《百家讲坛》所开设的“道德经”、“易经”、“论语”、“黄帝内经”的讲座,无疑是一组品位极高的国学系列讲座,它使生活于国学边缘或外延的人群也有了享受高雅文化的机会,从而修改了人们把电视仅仅看成是休闲娱乐渠道的传统看法,此节目所引起的关注则更加说明公众对于高雅文化的学习热情。更有一个侧面的例子可以证明高雅文化在公众心中的地位,那就是发生在《百家讲坛》的学术明星阎崇年身上的“掌掴事件”,虽然这一极端的做法应当受到指责,但却从反面说明公众对高雅文化一样的关心、一样的动情、一样的激愤。于是,受公众的热情所鼓励,各种学术性节目本着“学术一样让你听懂”的宗旨,带着一种求索、谨慎而又顽强的敬业精神,纷纷在电视媒体这个平台上展示着学术的魅力和思想的高度,同时也开始了学术性节目不平凡的行程。正如香港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刘长乐在《为意外的成功作序》中所言:“由于预见到这样的节目可能会因为没有观众而失去广告商的青睐,最终导致节目自生自灭,于是我们创办这个栏目之初,多少带有几分悲壮。”但这种悲壮的探求最终换来了公众的认可,也换来了电视节目中高雅文化品位的进一步升华。四川大学研究生史挺在他的论文里称赞说:“它(《百家讲坛》)的兴起,带来了中华古老文明中早已被人遗忘的故事和精神,使几乎被金钱腐蚀和商业拥抱的中华大地上开始有了新鲜的火种和在远古记忆中温暖而动人的气息。”

提升了社会各领域对学术知识的利用

当今世界已全面进入电子化传媒时代,在中国,电视作为一种拥有数亿公众的强势媒体,在文化传播以及价值导向方面的作用堪称一呼百应,无与伦比,电视早已成了教化民众、提倡新生活新理念的最好平台,也是作为文化精英的现代知识分子表现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对生活的权威解读和价值取向的最佳平台。于丹、易中天、王立群通过《百家讲坛》这一平台成了公众耳熟能详的学术明星,正是由于这些文化精英系统的、深入浅出的讲解,不但使某一学科的知识引起了更多公众的兴趣,更使得这一专业知识的使用价值得以迅速扩大,使之与其他学科相互交融的机会大大增多。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要数于丹的“论语”讲座。《论语》本是产生于春秋时代的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观念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受到后世学者的强烈追捧,北宋宰相赵普创造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精辟之语,更把《论语》捧上了政治教化的高度。而《百家讲坛》里于丹对于《论语》的精彩演绎,更把孔子的智慧讲得悬念迭起,把一个原本古老而远离生活的思想体系演绎成了鲜活的、与现代生活密切对接的智慧之源和生活宝典。在于丹的旁征博引之中,公众重新认识了《论语》的价值,也认识到了国学的价值,从而掀起了各行各业读《论语》的热潮,这从于丹在中关村签名售书时,读者排队至十几里长的盛况就可以得知。同时,因为《百家讲坛》中关于《道德经》的讲座,掀起了全民对道家始祖老子的热情,许多城市的公交车里出现了老子和“道德经”的宣传画,许多中小学开设了国学课程,并要求学生齐诵“道德经”,也推动了“国学”作为一门课程进入小学课堂的步伐。而《百家讲坛》关于《黄帝内经》的讲座,也把原本晦涩难懂的医学文献《黄帝内经》讲解得头头是道,乃至于《黄帝内经》这门古代医学专业文献迅速地推广至全社会各个人群中,带动了全社会对于中华医学文化的关注和钻研。而目前正在不断延伸的对于《弟子规》的研究热情,也与《百家讲坛》的《弟子规》讲座有关,据说目前有许多企业家正在把《弟子规》作为自己的企业文化,根据《弟子规》制定本企业的规章制度,用以规范本企业职工的言行。由《百家讲坛》所掀起的国学文化热,直接带动了出版业、旅游业及多项产业的发展,据统计,关于《论语》类书籍的发行已突破万册,根据《百家讲坛》的模式而设计的国学教育软件正在各大书店热销,这些学术性节目在创造了国学热的同时,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对中华文明的传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多媒体手段的运用提升了学术知识的美感效果

第9篇:百家讲坛三字经范文

这个美丽的小学处于杭州市市中心,校园不大,但处处洋溢着温暖。校内老师有几十名,看上去都和蔼可亲。学校内有六个年级,每个年级平均四、五个班,每个班平均有35人。

我们班的班主任姓史,是从温州调来的,方方正正的国字脸,浓浓的眉毛,鼻子上架着一副黑色端庄的眼镜,眼神中尽显他的严厉。他教出的学生个个都很有才,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的老师。

史老师很有创意,在我们班一手打造了很多不可思议的东西。

史老师在我们班创造了两个最大的奇迹:风靡全校的“十分讲坛”和许多外地老师都已经耳熟能详的《三味周刊》。接下来我首先介绍的是“十分讲坛”。

自从五年级上开始,我们班的“十分讲坛”就正式开始了。邵家骐妈妈在暑假向史老师提出了一个建议,她说他让邵家骐在暑假做一个关于世界各地的PPT,开学来讲。史老师就由此萌发出了一个念头:为什么不让这个活动在全班发展起来呢?史老师想了许久:这个活动应该叫什么?在什么时间举行?应该让多少人来举行?……一连串的问题在他的脑海中不断出现。史老师想来想去,终于想好了这个活动的举行方式,不是有个节目叫“百家讲坛”吗?那它就叫做“十分讲坛”,在每周一、周四的品社课中举行,每节课四个栏目,每个栏目十分钟,每个栏目的十分钟都要把握好,要做得十分精彩,故称“十分讲坛”。

在史老师正式宣布完的第二天,我就去张浩楠处报了名,我的栏目由我和夏昕主持,名字叫做“星际幻旅”,我们主讲宇宙的各种知识,还为大家奉献许多精彩的图片和视频,所以我们的栏目倍受大家喜爱。比较出名的栏目还有:“一周新闻时刻”、“纸上谈兵”,还有后来居上的“今日传奇”……栏目总数多达几十个,全班人几乎都在参与这个活动。

现在,“十分讲坛”已风靡全校,它曾多次在学校白天鹅电视台有我们班多人主持播出,还有许多班级也在模仿我们举行这个活动,甚至,史老师已经把它推广在外,有许多外地老师来听过课,并且一致赞同我们的“十分讲坛”非常好,将在自己班中也举行类似这样的活动。

一转眼,我们与史老师的三年欢乐时光即将过去,而我们的“十分讲坛”也将正式消失,我心里真的有点舍不得!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