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百家讲坛体会范文

百家讲坛体会精选(九篇)

百家讲坛体会

第1篇:百家讲坛体会范文

《百家讲坛》的娱乐化、庸俗化曾经引起很多主讲者的不满,但是巨大的利益诱惑还是让某些学问人趋之若鹜。解剖《百家讲坛》,揭示的不仅是电视节目的本质,还有学界的悲哀。

收视率日薄西山

创立于2001年的央视《百家讲坛》,转瞬已整整七年。七年之痒――据称,虽然2008年年初《百家讲坛》仍可保持央视十套收视前三名,但原来的头把交椅可能难保。到了5月,关于收视率的风波又起。有媒体爆出,《百家讲坛》栏目主讲人纪连海称,从2007年10月份起,除了他讲的李莲英系列之外,“收视率再也没有超过0.1%”,还不到高峰时的七分之一。随后,纪连海又出面否认自己说过类似的话。

一位不愿具名的央视科教频道(即央视十套)的节目编导告诉记者,2008年《百家讲坛》的成绩确实变化很大,跌幅之大令人吃惊。“现在科教频道的24档节目中,《百家讲坛》在9、10月份的收视排名已经跌到了十名开外,最低的时候已经是第18位,已经处于中下游水平。”

《百家讲坛》的衰微气象,从今年主讲人的火爆程度也可见一斑。2005年《百家讲坛》推出刘心武与纪连海;2006年易中天和于丹更是异常火爆;2007年栏目大力推荐王立群、蒙曼等,但声势明显弱了很多。到了2008年,后继无人的栏目只能让刘心武、易中天等老面孔轮番上阵,重新出山。即使老面孔,也不一定靠得住。易中天就向记者透露,自己现在最大的想法就是退出《百家讲坛》。

与此同时,之前《百家讲坛》系列图书市场上“打遍天下无敌手”的状态,也堕入低谷。

娱乐化与伪学术

早期《百家讲坛》走的是精英路线,比如霍金、杨振宁、李政道等,还有童庆炳、叶嘉莹、莫砺锋等名家都相继到节目做客。对它的前期节目,西北大学文学院院长李浩是肯定的,但对后期也就是“变脸”之后的节目他主要持批判态度。他表示,“变脸”后的节目无学者。改革与变脸后,担纲主讲的并非这一领域的知名学者,甚至干脆不是做这方面研究的,没有写过相关论文,没有先行研究,对这一领域的现状知之甚少。

让一个领域的专家讲述另一个专业的内容,这几乎成了主讲人能火爆的铁律,刘心武、易中天、于丹等人莫不是如此。也正为此,这些在学界看来根本没有该领域普及资格的学者,引起了来自学界和草根阶层的争议,而这种争议,恰恰又暗合了传播学的规律,“争议化传播”将主讲人推到更火爆的境地,个中微妙令人玩味。

在《娱乐至死》中,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提到了娱乐遵循的三原则:第一,你不能有前提条件,观众在观看你的节目时,不需要具备其他知识;第二,你不能给观众出难题,动脑筋的事儿别涉及;第三你应该像躲避瘟神一样避开阐述、争论、假设、讨论、说理、辩驳或其他传统演说方法。

这三条,条条都像针对《百家讲坛》而言,似乎在提醒观众:这是一个娱乐节目。

在这种原则下,很多主讲人即使自己想做一些有价值的发挥,却被编导以“太专业”的理由砍掉。对此,很多主讲人都表示了不满,与栏目组的矛盾也公开化。武汉地区上央视《百家讲坛》第一人、“武大名嘴”赵林教授,就曾公开发飙:“央视《百家讲坛》如果还是这种讲故事的形式,我肯定再不上了。”

周国平在谈到《百家讲坛》时指出,作为强势媒体,它排挤了传统载体,他担心:“由于它的大众传播性,会带来人们阅读思考的缺失。”

产业与利益的诱惑

内容的娱乐化与操作的产业化,是《百家讲坛》成功的两大法宝。其实,说到底,所有的围绕学术明星的衍生产品,都是一个利益问题,收视率上去了,电视广告就上去了;名气来了,出版商的利润就上去了。

即使没有易中天、于丹的火爆,只要你成了《百家讲坛》的主讲人,书的销量跟之前皓首穷经写成的学术著作难以同日而语。从穷教书匠到名教授,社会地位的提高显而易见。

李浩认为,所谓学术明星的流行,给了一些学者不少误导,觉得上《百家讲坛》才是学者的风光,能名利双收,特别对中青年教师以及地方高校的教师影响颇大。“不少年轻学者把上讲坛作为终南捷径,以为做学者也可以像当明星一样一夜成名,大红大紫,这就极大地误导了青年学生。”

身为西北大学文学院的院长,李浩对很多地方大学热捧《百家讲坛》的风气不以为然。“有些院校认为,自己学校的老师上《百家讲坛》,等于是给他们学校争荣誉,也等于给他们学校打广告,就鼓励自己的教师去争取。”他认为,《百家讲坛》已经变成了个人与团体的名利场,这使本来就浮躁的学风更加盛行。

改不改或许都是死

无论精英分子,还是草根,都希望在《百家讲坛》上实现对话,意图让持不同意见者占据一样强势的平台。魏明伦就直斥《百家讲坛》垄断了无法对答的话语霸权,“《百家讲坛》可否另设一席,请海内外持不同学术观点的俊杰,与易中天‘教父’、于丹‘圣母’对话《三国》,答辩《论语》?”

对于《百家讲坛》的模式,易中天觉得无法改革,他斩钉截铁地说,互动是不可能的,场场自发的提问,根本不可能,只有找托,找托还不如不做。“这是不懂行的意见,因为不可操作。任何意见在我看来,我第一考虑就是可操作不可操作。不可操作的听都不听,你再正确我也不听。因为你不可操作,有什么用?”

易中天不想对《百家讲坛》的未来做预测,“小于丹”蒙曼则坦率地表示,《百家讲坛》的衰落是符合规律的。“这是符合一个电视节目生命规律的,从一个新生事物到大家司空见惯。这不是没落,是回归正常,当年的狂热现象只是一时的,是不正常的。”

推出阎崇年、于丹等人图书的中华书局副总编顾青,则从国学热的角度分析了图书市场上《百家讲坛》系列的集体衰退。他说,“作为一个栏目,《百家讲坛》讲了很多年,到了阎崇年、易中天、于丹,在国学热的背景下大火。但国学热也是有起有落,如果很长时间的书在长销前列,本身都不正常了。大众图书市场总是一波波的,大众的阅读趋向会有变化,观众的口味也会发生变化。”

第2篇:百家讲坛体会范文

讲坛栏目的运作成功,无疑给徘徊在电视节目创新,并试图寻求瓶颈突破的电视节目制作人和电视传媒的运作注入了新的思想元素,人们似乎在文化与娱乐、高雅与通俗、精英与市井、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格调与品位之间发现了某种链接。为此,对《百家讲坛》在文化层面上来进行理性的思考是很有必要的。

1、定位于解读,彰显个人真知,形成一种机器化的表象,制造新的神圣是《百家讲坛》的成功与魅力之处。开办《百家讲坛》并不是央视的专利,在此之前,各地电视台就曾经尝试过很多的探索。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湖南卫视的《新青年》、《千年学府报告会》等,其性质和运作与《百家讲坛》相似,但是所产生的影响与央视却不可同日而语。究其原因,除了央视有自身的优势以外,栏目本身的定位以及节目的表现形式是《百家讲坛》创下来高收视率和强大社会效益的原因所在。各主讲人以自己专业的学术知识,结合独特的演说能力,博得了大批忠实“粉丝”的狂热追捧。

2、传承历史记忆,把握现代人的心理需求,借助传统经典,张扬主讲人的个性,是《百家讲坛》又一特色。物质文化是铸就心态文化的基石。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走上了一条民族复兴的道路,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的快速进步,使中国民众对自己的历史文化产业心生自豪感和自信心以及求知欲望,构筑了《百家讲坛》成功的受众基础。它把历史文化作为栏目选题的范畴,深入挖掘利用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加之众多文化精英的熏陶,激发了大众对民族传统文化,对历史的喜爱。很多普通老百姓也学到许多以前自己无法理解的传统经典。《百家讲坛》利用大众传播唤起了全体民众的历史情结。

3、开掘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打造多方共赢的电视文化品牌战略,是《百家讲坛》的成功亮点。文化,包括了人的一切生活方式和为满足这种方式所创造的一切事物。电视作为一种传播媒介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开掘,并把它打造成电视文化产品,来表现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风格和气质。美国学者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在他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中指出,在后现代主义阶段,商品化进入文化,意味着艺术作品正在成为商品,甚至理论也成为商品,商品化的逻辑已经影响到人们的思维,进入了人们日常的生活成为了消费品。《百家讲坛》提出“保护品牌,多方共赢”的口号,已经作为一种电视文化产品,将学者偶像化,学术商品化,并努力地为学术提供了一个更大的消费市场。商品化的运行已经完全融入了该节目的运作格局。

《百家讲坛》的出现突破了长久以来电视娱乐节目低俗化的怪圈,为其他学术类节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然而,在作出了种种突破和尝试,名气和赞扬随之而来后,强势的质疑之声也纷纷而来。面对社会上的各种批评,《百家讲坛》如何创新改革,使其成为一档名副其实的科教类文化栏目?它到底该承担起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责任?未来该如何发展?我们应该用理性的眼光来思考和探究。

1、 科学内涵的缺失――电视专栏的价值取向质疑

2001年,开播之初,定位于“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的《百家讲坛》曾涉及到经济、社会、物理、数学、艺术、文化、自然等多方面专业现实领域。

由于收视效果不佳,《百家讲坛》几经改版。2004年5月15日,阎崇年带着他的“清十二帝疑案”来到了《百家讲坛》。由此,迎来了它历史性的转折。清史的大热,让《百家讲坛》将内容逐渐锁定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通俗解读,也将该栏目推向了从未有过的收视高峰。为博收视,节目组忽视其他科学知识的传递,向历史和文学的领域永无止境地延伸,选择的题材越来越窄。曾经的“百家齐放”,到现在也只是“一枝独放”。诚然,历史可以照亮未来,但是对历史的滥用,把历史当作口水娱乐,就意味着对历史本身的亵渎。毫无疑问,每个时代都必须承担认识历史的责任,但是一味沉湎于过去,并在其之中自得其乐,必然会产生更多的局限。作为悠悠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只注重对人的统治术的研究,而忽视对自然的驾驭能力的科学精神的培养,导致文化科学内涵的缺失。

《百家讲坛》对历史的偏爱,掀起了史无前例的历史狂潮,也让草根们享受到了历史的洗礼。然而,这些在电视机前滔滔不绝的学者是不是就真正承担起了历史文明建设的重任;他们是不是就代表着在各自研究的领域可以随心所欲,成为不可取代的权威,值得百万“粉丝”疯狂追逐呢?作为承担着亿万大众精神文化责任的电视媒体,应该再现历史的真实,而不是包装历史,任何以偏概全,歪曲历史的说法都将误导大众。

2、 引领大众不是迎合观众

一改往昔传统的讲坛类节目的方式,《百家讲坛》采用讲故事、“说书”、设悬念的方式,引人入胜。迎合观众好奇心理是其猎取受众的庸俗工具,而各个主讲人更是发挥极致,妙语连珠,神情并茂。《百家讲坛》似乎变成了一档打着文化旗号的娱乐节目,在戴着学术的高帽子下,向观众表演着一出历史相声。媒体的社会责任包括普及和提高两个方面,既要深入群众,贴近群众,又要引导大众的欣赏水平,提高大众的文化素质。

3、 学术传播避免变成商业运作

当学者偶像化,学术商业化之后,成为媒体的“学术明星”在感受到的巨大诱惑之下,会不会过分推崇大众传媒的作用呢?或许现在很多学者已经不再单纯的把大众媒体看成一种学术传播的工具,而将其看成一种为自己招揽“名”和“利”地捷径。学术和文化类节目的主创人员为了提高收视率采取的种种措施应该继续探索创新,但其目的已经不仅仅是追求经济效益,而是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类的节目中来,从而获得更多的教益,并将其更好地传递出去。如何在学术与娱乐,学术与商业之间找到一个更好的平衡点,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

第3篇:百家讲坛体会范文

论文摘要:《百家讲坛》是央视科学——教育频道推出的一档学术性文化电视节目,其迅速跨越市场导入期成为一档热播节目。这是一档低成本制作的精品栏目,节目利用悬疑制造卖点,学术明星与节目品牌的打造不但促进了传统文化资源的增值并且带动了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多元化的成功经营模式值得重视。

电视节目的生产可以被视为一个工业化的流程,从整个流程来看,如何使其平稳、高效运转,是保证电视媒介经营的关键。随着媒介生产质和量的提高,电视节目便具有了文化和商品的双重属性。

《百家讲坛》是央视科学-教育频道推出的一档学术性文化节目。去年5月,著名清史学者阎崇年主讲的《清十二帝疑案》,使本来并不被看好的《百家讲坛》收视率一路飙升,最高收视率竟达0.57%,一跃成为科教频道收视率最高的栏目。可以说是市场规律引导《百家讲坛》走上了这一步,使其能够迅速跨越市场导入期,成为一档热播节目。其运营模式值得重视。

一、低成本制作精品栏目

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主创人员不过十几人,看上去是一个画面单调,类似于课堂授课,只让专家学者讲讲文史知识,用低成本制作的电视节目而已。然而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这个节目从去年5月到今年5月,收视率从0.05提高到0.32,是10套节目进步最快、收视率提高幅度最大的栏目。一个在“睡眠时间”创造高收视率奇迹、中午播出的讲座节目,能有这么大影响,到底为什么?是什么力量成就了这样一档低成本运作的精品栏目呢?

媒介传播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过程。”①这就使得媒介产品从生产到消费必须考虑成本投入与最后收益。《百家讲坛》的节目形态是一种实用的,以功能传播为主导的节目形态。其视听读语汇形成的织体构成了故事传播与节目思想传播的基础与依托,这种功能性节目形态是媒介产业化大背景下模式化节目运营不可缺少的基础。它一方面用很少的资金控制住全国的热播资源进行简单的后期合成,避免了制作复杂的自拍节目质量因题材含金量变化、因主创人员的变更等原因而产生波动的市场风险。另一方面消耗性用品用量下降,采购成本资金降低,按照经济学的解释,对自有资金的支出,体现了一个媒体对资金的利用能力,而分析支出回报的结构可以看出一个媒介的核心竞争力,可以判断其对市场的控制力和驾驭力,因为资金的支出总是按照收入预期--支出资金--运作调整--获取收益等环节来完成的。

毋庸质疑,随着栏目末位淘汰制的实施,收视率已经成为各电视栏目的“生命线”,电视栏目间的收视率竞争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合理调配资源、充分发挥主创人员的潜质,制作出电视精品,最大程度地提高节目收视率,成为摆在各栏目面前的当务之急。为应对收视率对节目的挑战,《百家讲坛》编辑三组曾提出“收视率是根本,节目质量和进度是保障”的口号和目标。围绕收视率是电视节目整合营销的具体体现,以节目质量为保障也是媒介竞争中精品策略的独特做法,其以策划和编辑为工作重点的工作方式,其依托热播通俗剧和讲故事向文化层面升腾的传播能力,对全国的主流人群的较强吸引力以及低成本精品策略值得我们重视和尊敬。做一个大众喜欢的教学栏目正是低成本强化管理运营模式的典范之作。

二、利用悬疑制造卖点

媒介经营理论认为电视节目在媒介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是一种特定阶段的产品样式,因而在传媒市场运作的过程中,首先以能否吸引受众为衡量优劣的重要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影视传媒系主任于丹曾说过,“悬疑永远都是电视的基础卖点,我们看电视剧,最大的吸引就是命运的未卜,悬念链的生成。”

《百家讲坛》的编导魏学来也深知观众手中的遥控器有多残酷,“电视不像课堂,如果不能吸引观众的眼睛和耳朵,观众手里的遥控器会毫不客气地把你换掉。”②《百家讲坛》恰恰是找准了这一吸引受众的关键性卖点,正如其制片人万卫的制作理念:“在节目的编排上,我们加入了‘悬念’。以悬念隔断、牵引,使《百家讲坛》不再平铺直叙。”《百家讲坛》基本上每一期讲座都设置悬念,讲究故事性,话题由头来自电视剧这些流行元素,看似单调的讲述中有电视剧式的铺陈叠述,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广播电台播送的评书连播是它暗自模仿的母体形式,评书连播培养了急于了解故事和人物命运全部的接受习惯,把这种“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评书式的中断方式加以利用,让人们在情节的期待状态中欲罢不能,为整档节目的不断延续开拓了市场。

“信息化时代的短缺资源并非是信息,短缺的是我们加工、编制这些信息的技能,以及能否确保信息的独特性,从而夺人眼球。”③《百家讲坛》独有的信息加工能力最终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受众。

三、传统文化资源的增值

二十世纪,商品化、技术化影响了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人类社会的两个最后堡垒——大自然与文化生活,也不例外。文化产品是否可以批量生产,成功地加以销售,在这个问题上,显而易见,现代社会炙手可热的电视媒体恰恰起着重大作用,占据着关键地位。既然媒体的受众同时就是文化教育的消费者,那么,利用媒体所提供的这一机遇去诱导大众的消费,促使原本“窄众传播”的传统文化扩大覆盖面得到资源增值,岂非顺理成章。

人们以自己的文化习惯消费着文化产品,在此,我们不妨把观众的文化消费习惯看做是一种资源,资源性的文化消费习惯与电视节目在一定时期的形式特征显然有着某种同构关系。现实人文资源的现代化转型,对于推进传统人文学科与新媒介技术的结合,必将起到重要作用。文化讲座的成功使《百家讲坛》认识到,观众对于中国历史文化和古典名著较为热衷,尤其在社会转型期,人们对自己历史文化中的精华将会越来越感兴趣。看来,是中华文明几千年的文化,成就了《百家讲坛》今日的火爆。这些深厚的积淀使其在传媒市场的竞争中取得了占有特殊资源的优势。

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做学术大师与普通百姓之间的桥梁——这是《百家讲坛》所追求的。这里的史学家们不再让人感到居高临下、高深莫测了,他们口中的人物也还原成了普通人,一个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伟大也可耻的人,这在以前的历史课堂和教材中,都是很少见到的。曾在《百家讲坛》多次“露脸”的作家刘心武这样评价道:“《百家讲坛》不仅往‘百家’去想,更往‘百姓’方面想,在‘百家’与‘百姓’之间寻找衔接点,一旦找到,便认真焊接,使这档节目有了让偶然点到的观众滞留的吸引力,并逐渐培养了一批‘回头客’,使他们从‘偶然邂逅’,变成了‘长期相伴’的热心观众。”

专家们不摆学者身价,主动让大众与传统精英文化知识体系“对接”。这种学术与民间的对接意识是组织内部的集体智慧,它并不是一种通常的理性知识形态,而是一种超越知识之上的温情和真诚的理解。传播学讲求传播的最高目标是传通,传而不通是传播效率低下的表现,电视文化栏目的这种传播形式充满了人文化、人本化的新型观念在里面,同时包括了热情和思想。这种非理性形态的智慧,构成了传媒产业的基石,是一个组织的根本储备资源。

四、节目品牌的打造

成熟的市场经济是一种品牌经济。我们如今已告别了媒体短缺的时代,面对众多的媒体,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媒体需要培育地域基础、受众基础、品牌的知名度,培养受众阅读、收视的习惯和忠诚度,而同时还要面对已有一定受众基础和品牌知名度的媒体的竞争。只有那些长期坚持重视节目质量,关心群众,关注社会热点,提供满足人们共同需要、共同兴趣的信息的媒体才能长久地生存,才能成为成功的媒体。而成功媒体的外在标识就是品牌,品牌是媒体过去节目质量的成果展现,又是未来节目呈现给受众的第一印象。“品牌就是信誉,就是市场,就是人才,就是财富,就是难以估量的无形资产。媒体产品必须确立自己的品牌形象。”④《百家讲坛》直言不讳地提出“打造学术演讲明星”的口号。整档节目播出的过程是造星的过程,其通过语言表达的节目形式使人成为学术明星。所以进入百家讲坛的主讲人不但学养深厚、平易近人且又善于表达,一位演讲明星本身就是一期栏目的标识,这种学术明星的培养对于节目品牌的打造是大有裨益的。

媒介的品牌往往是资本实力、产品赢利能力、可信度与号召力的代表。央视十套已树立了其文化教育媒介的品牌,《百家讲坛》成为央视的品牌之一,这样的节目往往更加注重媒介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更着力于自身企业文化的塑造,更谨慎地履行社会责任和承诺。节目当中那些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负责的媒介代言人,又往往成为舆论的引导者、时尚潮流的推动者。

五、带动相关文化产业发展

广告是传媒业最重要的增值性产业,也是直接能从媒体规模经济之中获得巨大收益的部分。具备规模的媒体拥有巨大的受众群体,媒体的知名度和信誉度高,能极大地提升广告的覆盖面和公信力。电视节目以收视率占领市场份额,依托广告经营获取利润,《百家讲坛》也不例外,其节目的成功吸引了与之相呼应的贴片广告,央视又对这档精品栏目的广告进行了选择,尽量在赢利的同时使广告也具有一定的文化品味。

面对信息产业多元化的时代,各大媒介都在寻找协作媒体,结成战略联盟拓宽经营渠道,媒介产品的成功一定会为媒体产业的多角化经营助一臂之力。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等出版行业与中央电视台合作,隆重推出《百家讲坛》系列音像制品,合力打造人文精神家园。另外电视媒体还互动纸质出版,《百家讲坛》联动图书的巨大价值被挖掘出来,“保护品牌,多方共赢”的口号被明确提出。再加上节目精选系列VCD光盘制品,《百家讲坛》一个小小的电视栏目对当前出版界的拉动效应令人瞩目。以阎崇年的一系列讲座为基础扩写的《正说清朝十二帝》于2004年10月由中华书局出版后,两个月内重印五次,累计印数达到七万册。目前在北京地区的畅销书排行榜上居第五位。可以说,《百家讲坛》这个栏目直接影响了文化市场。阎崇年和刘心武的书在图书销量排行榜上都名列前茅,易中天的书《帝国的惆怅》是《新京报》学术图书排行榜的第一名。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社长杨瑞雪说她们社“面临专业图书的高水平竞争,动脑筋、想办法就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要“借助媒体,因为在媒体上过的雏形图书已经受过一次市场和读者的考验。”⑤

新时期的媒介经营者们需要不断探索文化产品的质量、文化产品与人类生存的关系以及文化产品在人类精神生活的重大意义之类的问题。“东方文化的复兴与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是人类走向新世纪的两大重要事件。”⑥《百家讲坛》的经营模式恰恰找到了文化复兴与发展媒介经济这两者最佳的契合点,这也正是其成功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②《百家讲坛》如何酿造“好酒”央视国际

③程士安,电视节目的影响力探源[J]上海,新闻大学2006年第1期

④肖景辉,范以锦:拿什么铸就品牌丰碑中国媒介经济研究网2006-7-26

第4篇:百家讲坛体会范文

【关键词】《百家讲坛》 中学历史教学;冲撞对接

《百家讲坛》能集百家之言,形争鸣之势,在捧红一批自古以来低头做学问的专家学者成为学术明星之时,也使高高在上的“学术”逐渐走向民间,激发起广大民众对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客观上促进了历史文化的社会化、通俗化和大众化,也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一股清新的学术之风。

一、《百家讲坛》给历史教学的借鉴启示

首先,《百家讲坛》以其生动有趣的语言拨动了观众的心弦。易中天、袁腾飞等人,都是以语言幽默见长的,例如很多课堂往往都是沉闷、无趣的,导致一批学生一上课就睡觉。如果能注意把自己的语言变得幽默、生动,会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其次,知识“悬念化”,《百家讲坛》多选用颇具争议的课题,更能激起观众的好奇心。或者在讲述的时候制造悬念,引人入胜。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很强,在课堂上如果也能制造一点悬念,更能吸引学生深入课堂、探求知识。其实,我们强调的课堂导入,一定程度上也起到类似的作用。

最后, “场景生动化”也是值得历史教师借鉴的。《百家讲坛》剪辑大量的影视剧,插播在每一个段落中,并配上带有悬疑色彩的旁白,吸引观众。其实简单来说,就是播放视频,以配合我们课堂教学。大多数学生注意力在集中二十多分钟后,会有所分散。课堂上如果能适时配点简短的视频,对吸引注意力会起到更好的作用。

二、《百家讲坛》与历史教学的冲撞对接?

1、《百家讲坛》冲撞历史教学。

历史教学讲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融会贯通,但史实是基础,能力培养和历史价值体现若离开了历史本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历史教学一定要像《百家讲坛》那样,给学生提供更多鲜活的史实和深刻解读。毋庸讳言,目前多数历史教师恰恰欠缺对历史发展脉络的宏观了解和对历史教材内容的微观解读,也很少有人能根据学生的兴趣来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

事实上,我们的学生比《百家讲坛》的观众更渴望了解到真实的历史,而不仅仅满足于老师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简单解读和概要评析。我国已故历史学家赵恒烈认为“历史教学和历史研究不同,它是以科学整理的成果来教育青年,其内容只能是科学知识的一部分,不可能把科学研究所发现的一切成果都讲授出来”。②这样就给我们历史教学一个启发,我们能否借鉴《百家讲坛》的做法,把百家讲坛的方式“嫁接”到我们的校园,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开设国学选修课程、开展历史讲座、组织历史探究兴趣小组等形式,针对祖国丰厚历史文化中学生感兴趣的课题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以此来丰富历史教学的内容,拓宽学生的思维眼界,激发学生的学史情趣。

2、历史教学对接《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学者们为了激发观众情趣往往选择一些有争议性质的课题进行探究。但历史教学中却不能随心所欲的发表教师个人的看法和见解,更需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我们在历史教学中所要达成的课程目标比百家讲坛上的学者们要多得多。

比如课前我们需要指导学生预习学习内容,课上需要预设学习目标引发学生思考,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探究史实,设置历史情境使学生神入历史感悟反思,适时引导学生提出一些想要了解、感兴趣和进一步想探究的问题,并通过师生间的互动对话交流,师生共享不同的看法和感悟,教师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再拓宽学生的眼界,拓展他们的思维,引导他们从历史、综合、人文、开放的角度来探究历史问题,最后教师再给学生提供一个当今比较严谨、合理的历史结论或者有价值的观点。

三、百家讲坛给历史教学的深度思考?

作为历史文明的传承者和历史文化知识的普及者,我们除了从百家讲坛和文化学者们身上得到一些历史教学方面的启迪和借鉴外,还需要做哪些深度思考来推动我们的课改走向深入呢?

1、知识体系存在的问题,《百家讲坛》以娱乐为目标,天南海北,古今中外,秘闻、野史传说,可以随便谈,范畴广而浅。但是我们的课时有限,要围绕教学要求展开,深入发掘历史深度,让学生学会思考、评价,范畴专而深。

2、学习过程中的教与学的问题,或者说“鱼”和“渔”的关系。《百家讲坛》的模式是主讲人是主角,负责讲,听众是配角,甚至可以不存在。没有互动,没有反馈,更没有讨论活动。这种模式如果放在过去,或许可以行得通。但今天我们强调的开放式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知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百家讲坛》主讲人传播,观众得到的是“鱼”,而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得到“渔”。二者是相冲突的。

3、价值观取向问题。《百家讲坛》是以娱乐为主,主讲人强调的是自己的观点,还可以插科打诨、语出惊人。而我们的教学却必须结合教学大纲,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例如袁腾飞曾说:“我们和小日本是:一天二地恨,三江四海。这个仇以‘尿K子’当国旗的弹丸小国,是我们所生存的宇宙空间中最最低劣的一个民族。”我们的课堂,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探索、思考,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而不是由教师将价值观灌输给学生。将这种带有个人情感色彩的错误言论带到课堂上,显然不符合我们教学要求和课堂规则,只会误导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

4、《百家讲坛》可以选择性地收看,但学生不可能选择性学习,无论感兴趣的还是不感兴趣的,容易的还是繁难的,都必须去学习,而且要扎实地掌握,完成学业要求。因此说,我们的课堂比《百家讲坛》 。

参考文献

[1]赵恒烈.历史教育选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05页.

第5篇:百家讲坛体会范文

关键词: 《百家讲坛》 历史课堂 激发学习兴趣

现在,越来越多的观众喜欢看《百家讲坛》,易中天、于丹、王立群、纪连海等主讲人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欢迎和喜爱。究其原因,我觉得是他们在引经据典讲授历史的同时极尽诙谐调侃之能,把一些产生在现代、形容现代人的词语运用到历史人物身上,从而使相对枯燥的历史知识变得活起来,真正做到趣说历史。由此,我想到历史教学,如果我们都能像他们这样讲课,一定也能受到学生的欢迎,教学也一定会更有效果。

新课程改革理念要求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应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激发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学”、“会学”,他们的主体地位才能够体现出来。传统的历史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老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这种方式是根本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但是,《百家讲坛》的主讲人却使相对枯燥的历史知识变得活了起来,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和学习。那么,我们可以从《百家讲坛》中学习什么呢?

一、让语言生动、有趣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就可能相差二十倍。”《百家讲坛》的主讲人个个能说会道,语言生动有趣。如易中天在讲到汉朝人所说的“诺”时形象地指出其即是现在我们所说的“OK”;在讲到空城计时说道:“诸葛亮带着两个小孩子,焚着一炉香,坐在城上,搞起了卡拉OK”……像这样的用现代语言诠释古代语言的例子在他的话语中常常可见。就这样,易中天把精英文化从象牙塔尖搬运下来,给传统文化输入新的时代血液,使它变为活的现代文化,深入浅出,化雅为俗,从而使大家在谈笑间了解了历史。在讲到“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从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时候,由于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对“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不是很清楚,于是我对学生说:“商品输出是指将在国外生产出来的产品运到中国销售,而资本输出则是利用资金在中国土地上开办工厂,直接利用中国的资源、劳动力生产出产品在中国销售。”这样学生就较容易地理解了资本输出会比商品输出赚取更多的利润,同时帝国主义的资本输出也压制了中国的民族企业的发展。在讲到“‘’时人们对的个人崇拜的程度”的时候,我用“铁杆粉丝”来形容,学生在笑过之后,把该内容深深地印在了脑海中。可见,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可以使教学内容不再呆板、枯燥,在帮助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的同时,还可以有效调节课堂的气氛。

二、让课堂充满激情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有激情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纪连海告诉记者,他在《百家讲坛》中讲袁崇焕时,就完全沉浸在袁崇焕的世界里,“觉得自己就是袁崇焕,那种委屈无奈让我万箭穿心,泪洒当场”。纪连海的激情感染了亿万观众。我们应该怎样去打造激情课堂呢?在历史课堂上,当讲到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革命斗争时,我们就需要用激情呼唤出学生的激情。在讲到《甲午中日战争》时,我播放了《甲午风云》的一些片段,并声情并茂地给学生补充了邓世昌的爱犬救主的感人经过,学生无不被邓世昌的精忠报国之心所感动。在讲到《》时,我借助一段视频向学生再现当时的情景,并跟着剧情的发展一起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还我山东”等口号,学生在观看完这一段视频之后,激情被激发了出来,同时也体会到了当时学生的愤怒之情,从而进一步去感悟“五四”运动的重要作用。这样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地体现了出来。缺乏激情的课堂是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在课堂上,我们必须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历史事件中,让激情感染学生,吸引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成为师生情感和谐互动的统一体。

三、让课堂留有悬念

《百家讲坛》的演讲方式可以概括为“以悬念开始,以悬念结束”。作为一种语言艺术,悬念的设置在《百家讲坛》中随处可见。易中天曾这样回答记者:“你要层层设置悬念,因为《百家讲坛》一共43分钟,43分钟你一个人在那儿唠唠叨叨将会引起收视疲劳,这个时候你要把握观众的心理,然后在适当的时候抛出问题,或者有精彩的语言,或者抛出包袱。”易中天在他的《品〈三国〉》“真假曹操”开头的一段旁白,把悬念设置得很是巧妙:“他曾叱咤风云,他死后骂名最多。在演义中,为什么他是白脸奸臣?在历史的记载中,为什么他的所作所为自相矛盾?他是奸贼、奸雄,还是英雄?众多说法不一的形象中,哪一个是真实的曹操呢?”这样的悬念吧听众的好奇心激发了出来,听众也充满着好奇地等待着他的进一步演讲。如果我们在课堂上也能设置好悬念,学生就一定会被我们吸引。在讲《农村和城市的改革》时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30多年前冬天的一个夜晚,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户聚集在一起,顶着坐班房的危险,在一份实行“包产到户”的合同书上庄严地留下了鲜红的手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开创了我国经济改革的先河?粮票、布票、油票等怎样悄然失去了它当年的价值?农村改革的率先突破怎样推动了我国全方位的改革大潮?当听到“顶着坐班房的危险”时,有的学生瞪大了眼睛,有的学生皱紧了眉头,充满了好奇心。在一个一个的问题的吸引下,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最后,我在总结本节课的内容之后又留下了一个问题:在国内,我们在农村和城市都进行了改革,并且取得了重大的成绩,农村的经济飞速发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有了重大的突破。那我们国家是如何在追赶世界发展的潮流中,以惊人的勇气和魄力,迎接世界的挑战的呢?这样,学生在课后就会去预习下一课的内容,为下一课的学习也做好了准备。

当然,我们让《百家讲坛》走进历史课堂,并不是照搬《百家讲坛》的所有方法,毕竟历史课堂不同于《百家讲坛》,《百家讲坛》面对的是有一定判断能力、阅历丰富的成年大众,主要满足的是观众的猎奇心;而历史教学面对的是求知欲望极强而判断能力较低,在心智品行等方面亟需引导的中学生。从这个层面来讲,历史教学和《百家讲坛》的定位绝不可雷同。正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愿历史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易中天.品《三国》.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

[2]张嘉宁.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语言艺术.中学文科历史论坛,2006.

第6篇:百家讲坛体会范文

关键词 《百家讲坛》叙事视像化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visual narration of "baijia jiangtan"from the aspects of the visual fragments,the characters etc,and points out the important meanings of the visual narration.

key words "baijia jiangtan" narration visualization

《百家讲坛》作为中央十套的社教类节目,从2001年7月创办至今,前后经过三次调整,换了三任制片人,最终确定了现在的节目形态,收视率也跃居前列。学界对《百家讲坛》成功的原因作了较多的探讨,认为成功的内容定位、受众定位等因素带来了节目的成功。笔者认为《百家讲坛》的成功还在于其采用了视像化的叙事技巧,契合了电视这一大众文化载体的传播要求以及普通受众的接收要求。

一、叙事与视像化叙事

叙事,一则故事(虚构的或真实的)组织成前后相继的事件时,制约这一过程的手法、策略与惯例:“然后如何如何”。①通俗地讲,叙事就是结构故事,使故事成为一个完整文本,以取得预期传播效果的一种方法。在叙事中,叙事的结构手段受到专业化符码的制约,专业化符码决定着每个故事的某种结构、顺序及组成部分。②换句话说,叙事的结构手段不是任意的,任何一个非虚构故事的叙事必须考虑专业化符码的特性。比如电视的叙事受到电视的专业化符码(声音、画面)的制约,广播叙事则受到声音符码特性的制约。

视像,不是“视觉图像”的缩写,而是指随着现代电子传媒技术发展起来的,以电视与网络为主要传播工具的,主要作用于人们的视觉与听觉器官的图像艺术,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立体或平面的视觉艺术形象。③视像化叙事是指利用电子传媒技术,通过声音、画面等专业符码进行的叙事。

二、《百家讲坛》的视像化叙事及作用

1.影视片段、flash动画等流动视像符号的运用使节目更具感官冲击力,促进了内容的理解接收

《百家讲坛》在后期的剪辑过程中,插入了影视片段、flash动画等流动视像符号。这些视像符号作为文本主体——主讲人讲述视像的有益补充,起到了如下的作用:

(1) 丰富受众的感官,营造视像新鲜感

对于普通受众而言,长时间的将视觉、听觉集中于某一视像符号,容易产生视觉、听觉疲劳。为了避免电视观众产生感官疲劳,电视视像符号必须保持流动性,即通过摄像机镜头的变动、各种视像符号的转换营造视觉、听觉新鲜感,从而吸引、留住受众的感官,这是由电视媒体的物理特点决定的。

传统的讲座发生空间(报告厅或教室)是固定的,主体(讲座人)也是固定的,听众的视点也相对固定。这种固定空间、固定视点要求听众在听讲过程中必须保持较高的注意力,而这种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是普通电视观众所缺乏的。如果电视文本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始终如一的人物场景,那么节目很难长时间吸引观众。《百家讲坛》运用影视片段、flash等流动视像符号丰富了受众的感官,通过新鲜、流动的画面元素成功地避免了受众的感官疲劳,吸引了受众注意力。

(2)营造电视后现代文本的传播语境,促进观众对文本的理解。

语言学家雅各布森认为“信息”不提供也不可能提供交流活动的全部“意义”,交流的所得,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语境、代码和接触手段。④换句话说,“意义”存在于全部交流行为中。由于任何语言都包含一些其本身没有精确意义的语法因素,并由于这些语法因素对它们的语境十分敏感,导致意义可能有相当大的变化。语言的使用者对词语与结构的选择,深受语境的影响。在很多情况下,传播语境会形成符号本身所不具有的新意义,并对符号本身的意义产生制约。因此,文本为了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必须重视传播语境的营造。

《百家讲坛》作为一类普及性的文化讲座节目,主讲人多为文化精英,受众则多为普通电视观众(不是大学学生),这就存在一个学术性与大众性的内在矛盾。这就要求《百家讲坛》必须重视营造文本的传播语境,以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讲座中插入视频、flash动画等流动视像符号,可以营造讲述文本的传播语境,在形象化的传播语境中完成文本内容的接收和理解。如《明亡清兴六十年之开铁失守》通过视像片段,再现了金戈铁马的残酷战争场景,这种形象化的传播语境引导并促进了观众对所讲述内容的理解。

2.字幕的恰当运用起到了说明、强调的作用

电视字幕,是用电子计算机控制字幕发生器,在电视屏幕上打出的文字、图表、ppt等。从形式上看,它又是一种完全的文字系统,由屏幕体现,是供人“看”的,通常又是与语言相分离的接收系统。⑤电视字幕是电视节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电视的图像、声音等一起,组成了一种共时空的多信息渠道传播符号,它提高了单位时间内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质量,“能从视听两个方面强化重要信息,加强信息的准确性、明晰性,减少听觉的误差,减少不必要的解说时空,还对某些视觉部分起强调作用”。⑥在《百家讲坛》中,字幕的运用起到了说明、强调的作用。

(1)字幕的说明作用

《百家讲坛》作为学术讲坛节目,面对的是普通的电视观众,为了理清人物、事件关系,更好地讲述文本,单靠讲述人的口头讲述是无法做到的,必须求助于字幕,通过字幕理清人物、事件关系,在有限的时间中,提高信息传播的容量和质量。

如周思源先生在《孰优孰劣话黛钗》中就有关于林黛玉和薛宝钗做诗数量的对比;纪连海老师在《纪晓岚身世与特异功能之迷》中,有关纪晓岚与和绅年龄的对比图表。通过这些对比,双方之间的差距变得一目了然。又如曾国平在《你的情商有多高》中引用岳飞的《满江红》时,岳飞的生平就用一组字幕打出来;出现康熙画像时,旁边会打出说明文字如“康熙朝服像”,这些都给观众提供了更多的信息。

(2)强调性字幕给予读者的文字解读权

强调性字幕主要是对画面或语言解说所表达的意义进行强化,使观众对所叙述的内容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强调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抽出内容的精要打成字幕,观众从阅读中直接了解其信息内涵;另一种是通过对解说的重复来加强意义的感受程度,造成强化效果。⑦

《百家讲坛》中主讲人引用的历史文献或总结概括性的语言,通常会用字幕的形式呈现出来,并通过对字体的颜色和背景进行修饰(如字体的飞入飞出、旋转、增大显示范围、改变字体的颜色、用特技给字体添加光环等)进行强调,增加了受众阅读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受众对文字的解读权,给观众以深度思考的空间,这有助于观众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如阎崇年老师在《明亡清兴六十年》、《清十二帝疑案》系列节目中,列举的崇祯皇帝对袁崇焕的九种不满以及《大义绝迷录》列举的雍正的九种罪状等的字幕,不仅复述了主讲人的原话,更让受众有了文字读解的自由,克服了口语传播的转瞬即逝、无法引起深度思考的缺点,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受众读解诠释的权利。

3.画外音调整叙事节奏、设置悬念的作用。

画外音,即解说声音,是电视播音员播报文字的声音,其文本表现为解说词。它是一种附加于视像之外的声音成分,被称为运用有声语言反映社会生活、表明创作意图、阐明创作思想,并最终作用于观众听觉的一种重要语言形态。⑧按照石长顺先生的观点,画外音主要起到补充画面不足、表达思想感情以及连接换面转场等作用。

《百家讲坛》是一类文化讲坛节目,它必须适应电视的视像化传播特点。画外音在《百家讲坛》中不仅起着补充作用,还在引出主题、设置悬念、调整节奏等方面起作用。在某种意义上,画外音在文本的结构方面起得作用甚至超过了主讲者。

(1)通过画外音引出主题,多次设置悬念。

成功的叙事总是从起始就能紧紧抓住受众的心弦,而且在叙述过程中,也通过悬念的设置吸引保持受众的注意力。小说叙事讲究设置悬念,电视文本因为受众注意力的缺乏,更要注重悬念的设置。电视文本设置悬念的手段是多样的,画外音就是一种设置悬念的方法。《百家讲坛》通过运用画外音起到了引出主题,多次设置悬念,推动文本叙述的效果。

以《王立群读史记——借刀杀人》为例,节目起始的画外音这样叙述:

上一集讲到,在主父偃当齐国国相时,齐厉王自杀了。加上赵王告发主父偃接受贿赂,主父偃被投入狱中。爱惜人才的汉武帝本不想杀了主父偃,公孙弘却别有用心地站了出来,他暗示汉武帝如果不处死主父偃,天下人就会认为是汉武帝为了将齐国的封地收回,故意指使主父偃逼死了齐厉王,那么公孙弘为什么极力主张处死主父偃呢?汉武帝会听从公孙弘的意见吗? 主父偃能躲过这一劫难吗?

这段画外音首先引出了本期讲述主题——借刀杀人,即公孙弘借汉武帝之手除掉主父偃。其次设置了四个悬念。悬念一:在公孙弘几十年的官场生涯中,主父偃会是唯一的刀下冤魂吗?公孙弘除了陷害过主父偃还陷害过谁?悬念二:公孙弘作为丞相,权倾一时,他为什么会介意小小的主父偃呢?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公孙弘下定决心,一定要置主父偃于死地呢?悬念三:汉武帝是位绝顶聪明的君主,难道他没有看穿公孙弘借刀杀人的诡计吗?汉武帝到底出于什么考虑,非要处死一个他非常欣赏的人呢?悬念四:冷酷的汉武帝偏偏对公孙弘一直非常宽容和宠信,公孙弘为人处事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为什么他能一直深得汉武帝的宠爱呢?公孙弘的高明之处又在哪里呢?这四个悬念,环环相扣,使得文本叙事层层推进,也使得节目极富层次感和深度性,紧紧地抓住了观众的兴趣。

(2)调整叙事节奏,情节跌宕起伏。

叙事节奏也影响着受众对于电视文本的接受,优秀的电视节目总是不断的转换叙事节奏,将故事情节不断向前推进。电视文本调整节奏的手段是多样的,可以通过情节的设置来调整节奏,也可以通过画外音来调整节奏。《百家讲坛》通过画外音的插入,调整了叙事节奏,使观众注意力张弛有序,促进了受众对文本的接收和理解。

据笔者统计,在《百家讲坛》每期40分钟的节目中,除去开头和结尾的画外音,节目中还平均使用了4次画外音。这些画外音或总结上段内容或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表面上看画外音的插入使节目分成了几个部分,但整个文本叙事却是一气呵成。叙事节奏的张弛感,最大限度地调动了观众的感官,让观众于张弛的节奏中顺利地完成知识的接受。

三、结论

随着电视叙事理论的不断发展和电视多媒体技术的日益完善,电视叙事的手段也日益多样化。《百家讲坛》的编码手段打破了传统电视讲座的视像编码手段,加入了影视片段、三维动画、字幕、画外音等视觉、听觉元素,极大丰富了受众的视觉感官,营造了文本的传播语境,促进了受众对文本内容的解读与接受。(紧转第103页)

(紧接第114页)《百家讲坛》的成功是对电视叙事理论的一次成功实践,也是对电视叙事理论的一种拓展。

注释

①②约翰·费斯克等编撰:《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辞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第178页。

③林少雄:《视像与人——视像人类学论纲》[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第 3页。

④[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与符号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第61页。

⑤⑧石长顺:《电视传播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第102页,第88页。

第7篇:百家讲坛体会范文

【关键词】 选题 互动 沟通

在不经意间,一档纯学术性的电视栏目竟然火了起来,它就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百家讲坛》。据央视资讯统计,2005年第一季度,《百家讲坛》平均收视率一直保持在0.17%以上,在科教频道收视排行榜中名列前茅,在CCTV-10的综合排名仅次于《周末讲述》,位居第二。[1]当然,这样的收视率肯定不能和一些名牌的新闻娱乐节目相比,这些节目的收视率达到两位数那是常有的事,而科教节目达到0.1%这个数量级已经算是胜利了。不要小看这个0.1%,因为即使是这样小的一个数字,在中国也意味着它在平时也拥有100多万电视观众。向来被视作阳春白雪的科教节目也能获得如此的成功,这不由得让媒介和新闻业者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各种探究此节目成功秘诀的文章可以说是铺天盖地。

作为一名高校新闻学教师,笔者从2005年年初开始注意它,并马上被这个节目吸引,有时间就收看。这个节目有很多独到的创新:如名家主讲的巨大号召力,悬念营造的吸引力,节目顺势编排的冲击力……这些独到的构思一旦综合运用起来,电视观众就会感到耳目一新,产生强烈的收看意愿,节目获得较好的收视率也在情理之中。但是,在仔细收看和揣摩这个节目的过程中,笔者也发现,《百家讲坛》在取得如此辉煌成功的同时,也隐藏着一些急需注意和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得到关注和解决的话,会影响到节目今后的生存和发展。本着对节目的热爱,笔者在此提出自己的拙见。

第一,就是节目选题的相对狭窄。笔者在2005年11月7日登陆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网站查阅了2005年前10个月《百家讲坛》的节目单,总共查到了165期节目(如果按照每周6天播出,应该有260期左右[2]。但由于其中有许多期重播,所以最终只有165期),对其每期讲座的选题进行了具体的统计,统计表格如下:

在2005年前10个月的时间里,总共有21名专家学者在《百家讲坛》上进行了讲演,总共讲演的期数为165期。而根据上面表格的统计,前10名(第10名并列,所以总共有11人)所作讲演的期数就有139期,占据了节目总数的八成五的比例,可以说是占据了绝对垄断地位。研究这些节目的讲演主题,就可以大概的知道2005年前10个月中《百家讲坛》节目的情况。

从这个表格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除了二战人物系列和现代礼仪系列共有36期节目之外,其他的节目都仿佛一头扎进了历史的故纸堆里:关于《红楼梦》的节目有29期,关于明清皇帝系列的有26期,关于汉代风云人物的有12期,关于聊斋人物的有10期……这些节目的总期数达到了惊人的103期,约占前10名讲演总期数的75%,可以说是占据了绝对多数,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问题。

据《百家讲坛》讲,它的“节目内容涉及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选题范围包括大学通选课、选修课精华;名校有影响的专题讲座、主题演讲;社会各界学者、名流的演讲。强调学理性与实用性、权威性与前卫性并存并重,追求学术创新,鼓励思想个性,强调雅俗共赏……节目的宗旨定位是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3]”既然是要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那么他们首先就要搞清楚百姓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科教节目,他们怎么就一定知道老百姓就喜欢这些以“历史”为体裁的节目呢?

当然,不得不提的是,以历史上的一些帝王的疑案或者风云人员作为体裁,《百家讲坛》先前有过巨大的成功。2004年,《百家讲坛》节目制作人员在策划上,确定的重大的系列选题有:《三八特别节目》、《中国电影百年史》、《紫禁风云之清十二帝疑案》、《民法系列》、《从雅典到北京2008》等。其中选择《紫禁风云之清十二帝疑案》的理由是挖掘清十二帝饱受争议或者鲜为人知的片段作为吸引观众的焦点,以小见大,用细节描述一代帝王的特点和功绩,展现给观众的是鲜活的人物形象,颠覆以往帝王政绩大而空的表现方式。[4]没想到节目播出后,在这一系列节目中,《紫禁风云之清十二帝疑案》一炮走红。过后,他们分析原因,才明确这是因为近些年来清宫戏的热播,越来越多的人在收看电视剧的同时,也关注起真正的清朝历史。清王朝的寿命二百九十六年,共有十二个皇帝,由于它离我们最近,所以许多有关清宫的传说一直流传至今。“太后下嫁”、“顺治出家”、“雍正篡位”,“光绪之死”等传闻深深地笼罩着紫禁城,在戏剧、小说、电视剧等的推波助澜下,清宫疑案更加扑朔迷离。《百家讲坛》推出的大型系列节目《清十二帝疑案》中,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阎崇年给予了解答给电视观众回答了这些疑惑。阎崇年主讲的《清十二帝疑案》,观众反应强烈,本来并不被看好的《百家讲坛》收视率居然一路飙升,最高收视率竟达0.57%,一跃成为科教频道收视率最高的栏目。而在此之前,《百家讲坛》的收视率能达到0.1%就已经是很不错的成绩了,很多时候都是比0%多一点,《百家讲坛》栏目经此成功后似乎“豁然开朗”,节目的策划和制作从此走上了一个全新的道路。

《清十二帝疑案》这一系列节目的成功,让节目从此赢得了大量的观众,但在同时,似乎也束缚了创作者的手脚。从此节目的制作体裁集中于历代皇帝宰相,神仙鬼怪等。这样固然没错,但是,如果长期下去,问题也就出来了。即你宣称的节目宗旨是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可是这些东西是不是普通观众所最感兴趣的,它的服务功能怎么样体现出来,这些都成了问题。如果过多的纠缠于一些历史的细节,变成了到历史的故纸堆里去找一些所谓的“真相”,而丧失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节目的服务性功能就会极大的丧失,节目的生命力就很难维持。

第二 就是观众年龄的老化。《百家讲坛》栏目曾在2004年年底对栏目的热心观众做过一个市场调研,调查结果是:收看这个节目的观众,按性别划分:男性占60.28%,女性占39.72%;按年龄划分:14岁以下占6.54%,15~24岁占8.62%,25~34岁占14.6%,35~44岁占11.57%,45~54岁占32.91%,55~64岁占13.85%,64岁以上占11.91%;按教育程度划分:未受教育的观众占3.37%,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观众占15.03%,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观众占44.27%,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观众占27.94%,具有大学文化程度以上的观众占9.39%。[5]

对这个数据进行一下整理,我们就会发现,在栏目的热心观众中,45岁以上的人群总共占了观众总数的59%左右,如此高的比例不能不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一个媒体它的受众年龄分布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指标,如果它的年龄分布非常的合理,各个年龄段的人均匀的分布,那么它的发展前景就比较的看好。但是如果它的受众群体严重的老化,那就是需要警惕了。《百家讲坛》的电视观众中中老年人占据了近60%的比例,仅仅都是中老年人去收看,而年轻人却很少关注,那这个节目不就办成了老年人的《夕阳红》吗?这样节目的前途显然是令人担忧的。一个新闻媒介标准消费者的年龄如果与其影响一起与日俱增是危险的,如果是这样,也就意味着它的新闻信息产品消费者实体会逐渐老化。

其实,国内的其他一些媒体也在遭遇同样的问题。如《北京晚报》作为一张创办近半个世纪的老报纸,在北京市场上拥有100多万份的发行量,每年的广告额也达到了10亿多元,可以说是北京报业市场的一个领跑者。但就是在如此好的局面下,它也面临一个紧迫的问题,那就是读者年龄的老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新任总编辑肖培上任以后做的重要努力就是使读者年龄结构下降,吸引年轻读者。它做了大量专刊,比如“前景”、“21世纪”,增加大量科技、经济报道,以争取年轻读者。这样的努力使《北京晚报》读者的年龄结构下降了约5岁,这是了不起的数字,今年其发行量因此大幅上升,广告营业额也大幅上升。年轻读者爱看《北京晚报》了。[6]国内日报发行量最大的《参考消息》也同样遇到了读者年龄老化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它也做出了许多的努力,如增加信息的广度,加大对科技资讯的报道等,这些改进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观众年龄的老化可以说也和节目播出时间有一定关系。《百家讲坛》周一至周六首播时间为中午12:45分,重播时间为凌晨00:10分。在首播的时候,年轻的上班族为了下午保持精力,要在家里或者办公地点午休,这个时间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去收看节目。至于说凌晨00:10分的重播,这对上班的年轻人来说,让他们去收看也是非常不现实的,因为如果收看完的话,时间就会到凌晨的1点左右,这样会严重影响他们的休息和第二天的工作。因此在今后的节目安排中,是否能够把节目播出的时间进行适当的调整,如果能调整到晚上7点到10点的“黄金时间”播出,那么我可以肯定节目的观众老化倾向一定会得到缓解。

第三,就是节目创作人员和电视观众缺乏很好的互动和沟通。作为媒体来说,节目播出前后,预测和评估节目播出的效果是十分必要的,而在这个过程中,节目创作人员和电视观众的互动和沟通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百家讲坛》栏目在创办初期,这方面却做得似乎并不是太好。

拿节目的选题来说,2004年的选题时,节目创作人员自己拟定出了一个节目单:《三八特别节目》、《中国电影百年史》、《紫禁风云之清十二帝疑案》、《民法系列》、《从雅典到北京2008》等,然后一股脑播出,看观众的反映,感觉有点闭门造车的味道。这么多的节目也不知道百姓会喜欢哪一个,根本没有想到与观众的互动和沟通,去主动了解他们的想法。结果后来《清十二帝疑案》一炮走红,高兴之余,才回过神来,才知道百姓原来喜欢这样的节目啊,于是把这个节目用作后来制作节目地蓝本,后来节目地创作才逐渐的走上正轨。可以说,正是由于缺少与观众的互动,《百家开讲》节目在2001年创办后的近3年的时间里,许多期节目的收视率都是在仅仅比0多一点,几乎无人关注,节目也长期处于生死边缘徘徊,几乎被拿下,可以说这都是忽视和观众的互动和沟通所付出的惨重的代价。

只要和观众互动和沟通,就会发现他们的要求和想法,在节目制作中就不会犯一些低级的错误。如在对观众的调查中发现,初、高中文化程度的占到了观众总数的73%,这也就决定了他们的接受水平和理解能力不可能太高。而《百家讲坛》创办初期却根本没有考虑到这种世纪情况,讲演的选题是“大学通选课、选修课精华;名校有影响的专题讲座、主题演讲;社会各界学者、名流的演讲。”而且又没有进行通俗化的演变,直接端给电视机前的观众。这样的演讲对大学的本科生,研究生来说应该说接受起来不是很困难,但是对这些人到中年只具有初,高中文化的人来说,那可以说就是在听天书了。即使很少一部分人勉强看下去,他们也可能是感觉不知所云,备受折磨,迅速的换台了事。这种失误也从节目制作者的口中得到了印证,他们认为这也和节目制作人员以前的意识有关。“我们以前用主观意识来看待收视群体,认为我们的节目是给具有较高的文化阶层欣赏的,我们一定要制作一些学术性强、品位性高的、给一定的窄众看的节目,结果做了一些连我们编导自己都看不懂的节目,不知观众怎么会忍心看下去。”自己都看不懂的节目,却要让观众咬着牙看下去,这样的节目怎么能受到观众的欢迎呢?

到了现在,这种情况已经有所好转。在《百家讲坛》栏目的网页上,可以查到联系电话,电子邮件等。甚至已经有一个观众调查,这个观众调查正是为了了解观众对节目的看法和以后节目的开办方向而设立的,问题是“百家讲坛正在策划以下重点节目,您对其中的哪些问题感兴趣?”给出了15组节目系列名单,节目选择时间从2005年2月22日起,到2005年10月24日截至,总共有380多万人参加,可以说参与的人是非常的多,非常的踊跃。在电视观众选出的节目中,位列前10位的分别是《周汝昌眼中的四大名著》系列,《阎崇年揭秘清宫疑案》系列,《明十七帝疑案》系列,《唐诗与唐史》系列,《古罗马文明失落之谜》系列,《爱因斯坦》系列,《刘心武揭秘》系列,《孔庆东看四大爱情悲剧》系列,《大汗雄风》系列,《金正昆谈礼仪》系列。这些节目的得票数基本上都在25万票以上,可以说非常有群众基础。[7]而《百家讲坛》根据观众的选择,也相应的做出了配合,我们可以看到,在这10个节目中,在今年前10个月播出的就有6个,可以说是非常重视观众的反映。

当然,这个调查还是有一点缺憾。那就是没有给出任何节目调查者的联系方式,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调查的单向性,节目的制作者不能及时的收到受众的反馈。同时,也没有在调查中给出一部分,让受众自己写上自己喜爱的节目,受众只能在15个里面进行选择,选择的范围还是或多或少的受到了限制。让受众自己写自己喜爱的节目,虽然这样调查者统计起来会比较的麻烦,但是如果这些受众都集中提出某一些选题,而这些选题节目制作者又没有想到的话,无形中就扩大了节目的选题范围,加深了受众和节目创作人员的沟通,使得节目的播出更加能够反映电视观众的愿望,更加的符合受众的需要。在这方面,韩国其实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参考,韩剧在中国大受欢迎,一部《大长今》就能吸引数亿中国观众的眼球。韩国电视剧获得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秘诀就在于他们非常重视与电视观众的互动和沟通,很多电视剧在拍摄过程中,一边拍摄,一边把自己的剧情告诉观众,让他们对剧情的发展发表意见和看法。在收集观众的这些意见和看法之后,电视剧的拍摄单位会根据观众的意见对电视剧后续的剧本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满足观众大多数观众的需求。所以,往往在韩国是这样,一部电视剧还没有拍摄完,便成为街头巷议的焦点。等到大家都等着看电视剧的结局的剧情时,电视剧才会适时推出,如此娴熟的运作手法值得国内的同行学习,否则等待他们的就只可能时冰冷的电视遥控器。

参考注释:

[1] 赵静 《 如何酿“好酒”?》 《中国广播影视》2005年9月26日

[2] 具体见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网站

[3] 同[2]

[4] 吕志强 《迎接收视率的挑战》 cctv-10《百家讲坛》栏目网站

[5] 郭巧红 《论电视讲坛栏目的定位与错位》央视国际网站 cctv.com.cn/program/bjjt/topic/education/C13910/20050423/100625.shtml

[6] 陆小华 《中国传媒发展十大趋势》 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第8篇:百家讲坛体会范文

【关键词】百家讲坛;内容选择策略;传统文化;受众兴趣

2004年前,央视科教频道的《百家讲坛》收视率徘徊在将被“末位淘汰”的边缘,如今它却一跃而成为最受大众关注的电视节目之一,影响力深入人心。其中,诸多因素影响着栏目的转变过程,可以探知的是,其生存策略的调整起了不可小觑的作用。从传播学角度分析,拉斯韦尔的5W模式将传播活动分为: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和传播效果。其中,传播内容是传播活动中十分重要的一环。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同一信息由不同的传播者或用不同的媒介传播,有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不同的信息由同一传播者或用同一媒介传播,其产生的效果通常都会不一样。因此,传播活动能否成功,在媒介一定的情况下,传播内容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到一个栏目来分析,则可以说,栏目成功与否与栏目内容有着莫大的关联。所以,在《百家讲坛》生存策略调整的过程中,内容选择策略的调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概括起来,其内容选择策略的调整就是过去“大杂家”式的选题内容逐步集中,并向着以传统文化题材为主的选题转变。

一、栏目选题内容集中化的优势分析

2004年以前,《百家讲坛》选题几乎囊括了当前学术领域的所有话题。但是据“第三版《百家讲坛》两个时段的节目类别比例分析”[1],2004年9月后,历史探秘类和中国古典文学经典类共占到了节目内容的72.3%,节目选题在更多地向这两类内容集中。内容的集中化是《百家讲坛》内容选择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内容集中化使本栏目与其他栏目之间产生明显差异

现代社会中,受众对媒介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根据STP营销,媒介组织应从市场细分入手,确定目标市场,再进行产品定位。这样才能选定销售潜力最大、获利最丰并且最适合自己发展的目标,采取相应的策略,打入并占领这些市场,赢得受众。而如今的媒介市场上,受众市场容量的相对饱和与电视频道资源过剩之间的矛盾造成了受众关注度的稀释,为了应对这一问题,现在的媒介在产品定位时多采取产品差异化策略,即“媒介组织为了使产品有别于竞争对手的产品而突出产品的某些特征,以巩固其市场地位和避免价格竞争的一种策略。”[2]央视设有生活频道、少儿频道等不同风格的频道,就是运用此策略来尽量赢得目标市场内的受众的最大关注度。差异化策略可用于频道定位,也可用于栏目定位,尤其要注意与同一频道内其他栏目的差异性。若一个频道内的多个栏目的内容有重合,受众多半只会选择其中之一,这既影响栏目的收视率,也影响频道的整体形象。《百家讲坛》如果按照以前包罗万象的选题范围运作,就很容易与科教频道的其他栏目重合。比如自然科学类节目容易和《走进科学》的内容冲撞,两个栏目在争夺市场时难免会各自损失一部分受众。由此说明,《百家讲坛》选题内容的集中化,充分考虑了和其他栏目,特别是和“兄弟栏目”产生差异性这一产品定位要求。

(二)内容集中化更能培养固定受众群

栏目内容集中化后,也有人质疑:“观众批评《百家讲坛》变味,‘所谓百家已经变成了几家,涉及面也从百家百科变成了只讲历史及人物。’”[3]其实内容的集中化并没有使《百家讲坛》丧失观众,反而是它获得成功的原因。媒介市场千差万别,广大受众决不是“铁板一块”,任何媒介组织都不可能面向受众总体。正所谓众口难调,如果为了满足所有受众的兴趣而扩大节目的选题范围,反而难以培养固定的受众群和观众的忠诚度。根据STP营销,现代媒体大多会根据自己确定的目标市场的特点采取专门的营销策略。也就是说,栏目不可能平均安排不同类别的节目大费周章地网罗所有的受众,而只会集中火力专攻一批人群。内容的集中化便是《百家讲坛》集中火力培养固定受众的表现。果然,《百家讲坛》“集中火力”后,收视率飙升。面对观众的批评,我们姑且可以将其理解为《百家讲坛》固定受众群外的少数人的意见。对于节目内容单一的问题,现任制片人万卫表示,“只要收视率不降低,就说明观众喜欢,栏目暂时不会作调整。”[3]

二、素材集中为传统文化题材的策略优势

上文分析,内容集中化策略在《百家讲坛》内容选择的运作上十分成功,那么内容集中到何处则需要进一步考虑。要使媒介在产品投放时获得最大化的受众群,目标市场内的受众数量也要尽量达到最大化,所以首先必须圈定受众数量更多的目标市场。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找准最大多数受众的共同兴趣点。现在《百家讲坛》的选题内容已集中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上,其如今的栏目介绍也提出要使栏目“达到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那么传统文化作为选题内容的优势又何在呢?

(一)传统文化作为选题内容可以满足受众需求

受众具有主动性,他会对信息进行选择性接触,这一观点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吸引受众选择的关键在于调动受众的兴趣,如果受众对节目内容不感兴趣,就很可能不会去注意它,即使注意了也不会持久。因此,是否符合受众兴趣是衡量栏目内容选择策略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

1.“熟悉的陌生感”符合受众的直接兴趣。受众心理研究中通常将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其中,“直接兴趣是对事物本身的兴趣,比如对事物所进行的过程,对事物所进行的方式感到兴趣,对于仅仅获得事物的结果并不会感到满足。”[4]从新闻价值要素分析,接近性是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受众由于求近心理的驱使,会更多的关注离他身边越近、关系越密切的信息,对那些与自己的认知结构格格不入的内容,很难调动受众的直接兴趣。改革前的《百家讲坛》中有大量关于自然科学等专业性强的内容。从中国目前的状况看,了解自然科学等专业知识的人毕竟是少数,这些内容难以调动一般受众的直接兴趣。相比之下传统文化的优势则显现出来。一方面,传统文化的内容受众是熟悉的。中国大部分受众从小就或多或少接触过传统文化的知识,书籍、广播电视评书、影视剧等传媒也通过平时对受众潜移默化的影响,为《百家讲坛》开坛讲授传统文化做了充分的受众准备。受众在收看节目时,如同经过预习的“学生”一样,传受双方的共同经验区较大,一般不存在理解障碍。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内容对受众来说又是陌生的。虽说受众经过了其他传媒的“预习”,但很少有传媒对传统文化进行系统、权威、讲座式的讲解,大多数受众在“预习”后对传统文化也只是知其皮毛。陌生感导致好奇心,加上对新知识的渴望,更能增进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另外,栏目组选择的传统文化题材多与热门历史影视作品有关,更将“熟悉”与“陌生”这两者进一步融合起来:大众媒介热播某部历史剧,产生“议程设置功能”,使受众产生“熟悉感”;受众对影视剧中的真实历史细节是陌生的,在“待证心理”[5]的驱使下,他会产生求证剧中的描述与历史是否符合的欲望。此时,专家讲述这段历史,填补给受众造成“陌生感”这部分知识空白,恰好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正如受众心理学上所说,“对于大众传播来说,吸引受众直接兴趣的……是那些受众原先已有所了解,而又能增加他们的新的认识、新的知识、新的信息的内容。”[4]以传统文化为选题内容,给受众这种“熟悉的陌生感”,符合受众的直接兴趣。

2.题材的文化内涵符合受众的间接兴趣。“间接兴趣是对事物可能具有的结果的兴趣,而事物本身,如事物的发展进程、事物的进行方式并不能使人感到兴趣。”[4]要获得受众的间接兴趣,充实的、有意义的内容是十分重要的。随着现代人生活压力增大,人们逐渐倾向于从电视媒介中寻找放松。为了迎合大众放松的需要,一些娱乐节目逐渐远离正统文化的崇高感、责任感、使命感等人文情感内涵,越来越呈现出肤浅化、低俗化。肤浅、娱乐能给人感官上的刺激和满足,但这种满足源于感官直接的生理,生理一旦消失,娱乐行为带来的满足也就随之终止。加之此类节目内涵肤浅,能很快被受众熟悉而产生审美疲劳,它们大多靠形式的新颖取胜,同质化现象愈演愈烈,再火的节目也往往会被群起效仿的节目所淹没或被更为新颖的节目所取代。纯粹的娱乐带来的感官满足是短暂的,缺乏内涵的娱乐节目的生命周期也是短暂的。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艺术家创作的文本只是艺术作品的一极,构成艺术作品的另一极的是接受者在接受过程中的具体化,因为只有通过接受者的感觉和知觉经验将艺术文本的空白填充起来,才能实现意义的表达。”[6]有文化内涵的节目能做到这一点。它具有更为厚重的源动力,可以带动受众思维的参与,加深情感的体验,使人们的精神和心灵得到愉悦。即使它可能会暂时被浮躁的娱乐快餐所遮蔽,但只要一点触动就能引起共鸣。因此,传统文化的选题内容不仅以其“熟悉的陌生感”赢得了受众的直接兴趣,还以其充实的内容赢得了受众的间接兴趣,从找准最大多数受众的兴趣点的角度上说,《百家讲坛》的内容选择也获得了成功。并且,栏目组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他们在网站上公布近期备选的节目选题,发动观众投票,以决定最后的选题内容。这是用发展的眼光来寻找受众的兴趣所在,加强了与受众的互动,充分尊重了受众。

(二)传统文化作为选题内容承担起了媒介的社会责任

受众的兴趣点找到了,受众的需求满足了,但只做到这一点,栏目又会被疑心走上了一味迎合受众的媚俗化道路。有人提出:“如果过多的纠缠于一些历史的细节,变成了到历史的故纸堆里去找一些所谓的‘真相’,而丧失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节目的服务就会极大的丧失。”[7]《百家讲坛》果真只是为了迎合受众而选择了传统文化?关注历史就会导致节目的服务功能丧失?从传播效果看,《百家讲坛》不仅没有丧失服务,更承担起了媒介的社会责任。

1.传承传统文化是媒介的社会道德责任。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一般都会形成根植于共同地域、语言、心理的共同的民族文化。“社会遗产传承功能”是拉斯韦尔概括的大众传播社会功能之一,因此传播传统文化也是大众媒介所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民族精神是将整个民族凝聚在一起的核心力量,对民族的发展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然而,民族精神又通过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表现出来。《百家讲坛》传播传统文化,增进受众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了解,能增强其民族自豪感,进而增强民族凝聚力。再从社会历史观教育的角度分析,媒体应注意传统文化层面的选题宣传。人们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每个人都有了解自己所属群体的历史的义务。“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每个民族都要根据其历史文化条件来决定其发展策略,也要借鉴历史,少走“弯路”。《百家讲坛》的《于丹<论语>心得》就是结合现代实际将《论语》中一些朴实的道理传播给大众。可见,关注历史并不代表丧失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普及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其现实意义。在我国人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发展不平衡的今天,一些媒体为了争夺受众市场而变得媚俗化,传媒的社会责任和文化传承的使命在逐渐让位于大众娱乐。《百家讲坛》在此时出现,力图建造起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以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响应了当今发扬传统文化的社会需求,承担了传承社会遗产的社会责任。并且,专家们对传统文化的讲解包含着深层次的内涵,这在满足受众求知欲、吸引受众眼球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受众的兴趣品位。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栏目能够提高受众的文化素质,推动社会的进步,因而具有更长久的生命力。

2.“拨乱反正”是现实社会赋予媒介的重要责任。麦克唐纳在1957年就指出了大众文化崛起所带来的威胁。“它打破了阶级、传统、趣味的旧障碍,消除了一切文化的差别。它把一切都搀和拼凑在一起……”[8]影视作品作为大众文化的代表也会以各种“暴力”方式掠夺其他文化资源,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资源无疑是影视剧的一个巨大的题材宝库。应该明确的是:由于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霸权的叛逆心理及人们在生活压力重负下追求娱乐的心理驱使,当前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常以“戏说”的方式出现。“戏说剧”通常以创作者对受众心理的揣测结果或以自己的兴趣品位为依据,将正史或野史中的相关情节近乎随意地夸大、扭曲,以幽默消遣的方式解构历史。即使有一些所谓的依据正史创作的“正说”历史剧,也因为其艺术表达手法的使用以及场面装潢、服装设计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而不可能完全真实地还原历史。受众若经常接触这些“戏说”影视剧,也会感到厌倦、厌恶,在待证心理和求真欲望的作用下,他们更希望知晓历史的真相。基于这种情况,《百家讲坛》侧重选择与热门历史影视作品有关的素材,既能引起受众的兴趣,又能通过权威的专家学者的讲解对影视剧“戏说”历史的现象进行“拨乱反正”,使栏目承担起了现实社会赋予媒介的重要责任:正确地传承社会文化遗产。譬如在《铁齿铜牙纪晓岚》热播时,纪连海就通过《正说清朝二十四臣》指出纪晓岚与和绅官位相差(下转第12页)(上接第29页)极大,不可能与和绅周旋。

同时也有人认为《百家讲坛》为了让大众理解讲述内容,采用戏剧化的讲述模式缺乏学术严谨性,主讲人的观点也并非绝对正确,是媒介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表现。试想如果受众对传播内容不能理解,传播效果自然为零,普及传统文化从何谈起?对不同的层次,严谨性的要求程度是不一样的,做学术需要较高的严谨性,普及大众文化则不必如此,如果因为要求严谨而放弃普及传统文化,岂不是“因噎废食”吗?学者的观点受到争议不可避免,利用栏目提供的平台使各种观点广泛传播,受众恰恰能在观点的交锋中学到更多东西。当然,《百家讲坛》也可以做出进一步的改进:多使用“于丹《庄子》心得”“王立群读《史记》”等说法,向受众表明是一家之言,不代表绝对真理;尝试针对同一问题邀请持有不同观点的学者演讲,让受众选择性接受,使栏目内容更显严谨。

三、结语

一个电视栏目能否成功,需要考虑栏目的形式、内容、公关策略等多方面的因素,内容选择只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在电视媒介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许多媒体要么因为内容太过高端、深沉而失去了受众,要么为了迎合受众的一些低俗品味而放弃了传媒的社会责任,走向了媚俗化道路。很多时候,这样的栏目只是昙花一现,缺乏维持其长期生存的生命力。其实,栏目内容做到兼顾受众和媒介责任并不是矛盾的。只要学会运用营销策略选择好栏目选题方向,找准目标市场,兼顾受众和媒介责任反而会成为栏目成功的重要策略。《百家讲坛》的成功绝非偶然,其将选题素材集中到传统文化的内容选择策略,值得所有电视媒体的深思和借鉴。

参考文献

[1]任中峰,彭薇.《百家讲坛》的“雅俗”变革[J].传媒,2006,(3).

[2]吴文虎主编.《新闻事业经营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隆准.《百家讲坛》变成“一家讲坛”[N].重庆晚报,2007-02

-06(22).

[4]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新华出版社,2004.

[5]姚珂.待证心理,即“当人们对一件事物的发展以及结果发生好奇时所产生的等待、盼望以至渴望亲自求证结果的一种期待性心理。”收众收视心理研究与电视收视率[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3).

[8]杨海燕.雾里看花水中望月——透视电视节目娱乐化、世俗化趋向[A].王晓玉.传播学研究集刊(3)[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第9篇:百家讲坛体会范文

    【关键词】百家讲坛;内容选择策略;传统文化;受众兴趣

    2004年前,央视科教频道的《百家讲坛》收视率徘徊在将被“末位淘汰”的边缘,如今它却一跃而成为最受大众关注的电视节目之一,影响力深入人心。其中,诸多因素影响着栏目的转变过程,可以探知的是,其生存策略的调整起了不可小觑的作用。从传播学角度分析,拉斯韦尔的5W模式将传播活动分为: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和传播效果。其中,传播内容是传播活动中十分重要的一环。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同一信息由不同的传播者或用不同的媒介传播,有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不同的信息由同一传播者或用同一媒介传播,其产生的效果通常都会不一样。因此,传播活动能否成功,在媒介一定的情况下,传播内容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到一个栏目来分析,则可以说,栏目成功与否与栏目内容有着莫大的关联。所以,在《百家讲坛》生存策略调整的过程中,内容选择策略的调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概括起来,其内容选择策略的调整就是过去“大杂家”式的选题内容逐步集中,并向着以传统文化题材为主的选题转变。

    一、栏目选题内容集中化的优势分析

    2004年以前,《百家讲坛》选题几乎囊括了当前学术领域的所有话题。但是据“第三版《百家讲坛》两个时段的节目类别比例分析” [1],2004年9月后,历史探秘类和中国古典文学经典类共占到了节目内容的72.3%,节目选题在更多地向这两类内容集中。内容的集中化是《百家讲坛》内容选择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内容集中化使本栏目与其他栏目之间产生明显差异

    现代社会中,受众对媒介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根据STP营销,媒介组织应从市场细分入手,确定目标市场,再进行产品定位。这样才能选定销售潜力最大、获利最丰并且最适合自己发展的目标,采取相应的策略,打入并占领这些市场,赢得受众。而如今的媒介市场上,受众市场容量的相对饱和与电视频道资源过剩之间的矛盾造成了受众关注度的稀释,为了应对这一问题,现在的媒介在产品定位时多采取产品差异化策略,即“媒介组织为了使产品有别于竞争对手的产品而突出产品的某些特征,以巩固其市场地位和避免价格竞争的一种策略。”[2]央视设有生活频道、少儿频道等不同风格的频道,就是运用此策略来尽量赢得目标市场内的受众的最大关注度。差异化策略可用于频道定位,也可用于栏目定位,尤其要注意与同一频道内其他栏目的差异性。若一个频道内的多个栏目的内容有重合,受众多半只会选择其中之一,这既影响栏目的收视率,也影响频道的整体形象。《百家讲坛》如果按照以前包罗万象的选题范围运作,就很容易与科教频道的其他栏目重合。比如自然科学类节目容易和《走进科学》的内容冲撞,两个栏目在争夺市场时难免会各自损失一部分受众。由此说明,《百家讲坛》选题内容的集中化,充分考虑了和其他栏目,特别是和“兄弟栏目”产生差异性这一产品定位要求。

    (二)内容集中化更能培养固定受众群

    栏目内容集中化后,也有人质疑:“观众批评《百家讲坛》变味,‘所谓百家已经变成了几家,涉及面也从百家百科变成了只讲历史及人物。’”[3]其实内容的集中化并没有使《百家讲坛》丧失观众,反而是它获得成功的原因。媒介市场千差万别,广大受众决不是“铁板一块”,任何媒介组织都不可能面向受众总体。正所谓众口难调,如果为了满足所有受众的兴趣而扩大节目的选题范围,反而难以培养固定的受众群和观众的忠诚度。根据STP营销,现代媒体大多会根据自己确定的目标市场的特点采取专门的营销策略。也就是说,栏目不可能平均安排不同类别的节目大费周章地网罗所有的受众,而只会集中火力专攻一批人群。内容的集中化便是《百家讲坛》集中火力培养固定受众的表现。果然,《百家讲坛》“集中火力”后,收视率飙升。面对观众的批评,我们姑且可以将其理解为《百家讲坛》固定受众群外的少数人的意见。对于节目内容单一的问题,现任制片人万卫表示,“只要收视率不降低,就说明观众喜欢,栏目暂时不会作调整。”[3]

    二、素材集中为传统文化题材的策略优势

    上文分析,内容集中化策略在《百家讲坛》内容选择的运作上十分成功,那么内容集中到何处则需要进一步考虑。要使媒介在产品投放时获得最大化的受众群,目标市场内的受众数量也要尽量达到最大化,所以首先必须圈定受众数量更多的目标市场。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找准最大多数受众的共同兴趣点。现在《百家讲坛》的选题内容已集中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上,其如今的栏目介绍也提出要使栏目“达到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那么传统文化作为选题内容的优势又何在呢?

    (一)传统文化作为选题内容可以满足受众需求

    受众具有主动性,他会对信息进行选择性接触,这一观点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吸引受众选择的关键在于调动受众的兴趣,如果受众对节目内容不感兴趣,就很可能不会去注意它,即使注意了也不会持久。因此,是否符合受众兴趣是衡量栏目内容选择策略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

    1.“熟悉的陌生感”符合受众的直接兴趣。受众心理研究中通常将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其中,“直接兴趣是对事物本身的兴趣,比如对事物所进行的过程,对事物所进行的方式感到兴趣,对于仅仅获得事物的结果并不会感到满足。”[4]从新闻价值要素分析,接近性是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受众由于求近心理的驱使,会更多的关注离他身边越近、关系越密切的信息,对那些与自己的认知结构格格不入的内容,很难调动受众的直接兴趣。改革前的《百家讲坛》中有大量关于自然科学等专业性强的内容。从中国目前的状况看,了解自然科学等专业知识的人毕竟是少数,这些内容难以调动一般受众的直接兴趣。相比之下传统文化的优势则显现出来。一方面,传统文化的内容受众是熟悉的。中国大部分受众从小就或多或少接触过传统文化的知识,书籍、广播电视评书、影视剧等传媒也通过平时对受众潜移默化的影响,为《百家讲坛》开坛讲授传统文化做了充分的受众准备。受众在收看节目时,如同经过预习的“学生”一样,传受双方的共同经验区较大,一般不存在理解障碍。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内容对受众来说又是陌生的。虽说受众经过了其他传媒的“预习”,但很少有传媒对传统文化进行系统、权威、讲座式的讲解,大多数受众在“预习”后对传统文化也只是知其皮毛。陌生感导致好奇心,加上对新知识的渴望,更能增进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另外,栏目组选择的传统文化题材多与热门历史影视作品有关,更将“熟悉”与“陌生”这两者进一步融合起来:大众媒介热播某部历史剧,产生“议程设置功能”,使受众产生“熟悉感”;受众对影视剧中的真实历史细节是陌生的,在 “待证心理”[5]的驱使下,他会产生求证剧中的描述与历史是否符合的欲望。此时,专家讲述这段历史,填补给受众造成“陌生感”这部分知识空白,恰好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正如受众心理学上所说,“对于大众传播来说,吸引受众直接兴趣的……是那些受众原先已有所了解,而又能增加他们的新的认识、新的知识、新的信息的内容。”[4]以传统文化为选题内容,给受众这种“熟悉的陌生感”,符合受众的直接兴趣。

    2.题材的文化内涵符合受众的间接兴趣。“间接兴趣是对事物可能具有的结果的兴趣,而事物本身,如事物的发展进程、事物的进行方式并不能使人感到兴趣。”[4]要获得受众的间接兴趣,充实的、有意义的内容是十分重要的。随着现代人生活压力增大,人们逐渐倾向于从电视媒介中寻找放松。为了迎合大众放松的需要,一些娱乐节目逐渐远离正统文化的崇高感、责任感、使命感等人文情感内涵,越来越呈现出肤浅化、低俗化。肤浅、娱乐能给人感官上的刺激和满足,但这种满足源于感官直接的生理快感,生理快感一旦消失,娱乐行为带来的满足也就随之终止。加之此类节目内涵肤浅,能很快被受众熟悉而产生审美疲劳,它们大多靠形式的新颖取胜,同质化现象愈演愈烈,再火的节目也往往会被群起效仿的节目所淹没或被更为新颖的节目所取代。纯粹的娱乐带来的感官满足是短暂的,缺乏内涵的娱乐节目的生命周期也是短暂的。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艺术家创作的文本只是艺术作品的一极,构成艺术作品的另一极的是接受者在接受过程中的具体化,因为只有通过接受者的感觉和知觉经验将艺术文本的空白填充起来,才能实现意义的表达。”[6]有文化内涵的节目能做到这一点。它具有更为厚重的源动力,可以带动受众思维的参与,加深情感的体验,使人们的精神和心灵得到愉悦。即使它可能会暂时被浮躁的娱乐快餐所遮蔽,但只要一点触动就能引起共鸣。因此,传统文化的选题内容不仅以其“熟悉的陌生感”赢得了受众的直接兴趣,还以其充实的内容赢得了受众的间接兴趣,从找准最大多数受众的兴趣点的角度上说,《百家讲坛》的内容选择也获得了成功。并且,栏目组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他们在网站上公布近期备选的节目选题,发动观众投票,以决定最后的选题内容。这是用发展的眼光来寻找受众的兴趣所在,加强了与受众的互动,充分尊重了受众。

    (二)传统文化作为选题内容承担起了媒介的社会责任

    受众的兴趣点找到了,受众的需求满足了,但只做到这一点,栏目又会被疑心走上了一味迎合受众的媚俗化道路。有人提出:“如果过多的纠缠于一些历史的细节,变成了到历史的故纸堆里去找一些所谓的‘真相’,而丧失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节目的服务性功能就会极大的丧失。”[7]《百家讲坛》果真只是为了迎合受众而选择了传统文化?关注历史就会导致节目的服务功能丧失?从传播效果看,《百家讲坛》不仅没有丧失服务性功能,更承担起了媒介的社会责任。

    1.传承传统文化是媒介的社会道德责任。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一般都会形成根植于共同地域、语言、心理的共同的民族文化。“社会遗产传承功能”是拉斯韦尔概括的大众传播社会功能之一,因此传播传统文化也是大众媒介所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民族精神是将整个民族凝聚在一起的核心力量,对民族的发展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然而,民族精神又通过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表现出来。《百家讲坛》传播传统文化,增进受众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了解,能增强其民族自豪感,进而增强民族凝聚力。再从社会历史观教育的角度分析,媒体应注意传统文化层面的选题宣传。人们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每个人都有了解自己所属群体的历史的义务。“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每个民族都要根据其历史文化条件来决定其发展策略,也要借鉴历史,少走“弯路”。《百家讲坛》的《于丹<论语>心得》就是结合现代实际将《论语》中一些朴实的道理传播给大众。可见,关注历史并不代表丧失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普及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其现实意义。在我国人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发展不平衡的今天,一些媒体为了争夺受众市场而变得媚俗化,传媒的社会责任和文化传承的使命在逐渐让位于大众娱乐。《百家讲坛》在此时出现,力图建造起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以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响应了当今发扬传统文化的社会需求,承担了传承社会遗产的社会责任。并且,专家们对传统文化的讲解包含着深层次的内涵,这在满足受众求知欲、吸引受众眼球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受众的兴趣品位。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栏目能够提高受众的文化素质,推动社会的进步,因而具有更长久的生命力。

    2.“拨乱反正”是现实社会赋予媒介的重要责任。麦克唐纳在1957年就指出了大众文化崛起所带来的威胁。“它打破了阶级、传统、趣味的旧障碍,消除了一切文化的差别。它把一切都搀和拼凑在一起……”[8]影视作品作为大众文化的代表也会以各种“暴力”方式掠夺其他文化资源,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资源无疑是影视剧的一个巨大的题材宝库。应该明确的是:由于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霸权的叛逆心理及人们在生活压力重负下追求娱乐的心理驱使,当前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常以“戏说”的方式出现。“戏说剧”通常以创作者对受众心理的揣测结果或以自己的兴趣品位为依据,将正史或野史中的相关情节近乎随意地夸大、扭曲,以幽默消遣的方式解构历史。即使有一些所谓的依据正史创作的“正说”历史剧,也因为其艺术表达手法的使用以及场面装潢、服装设计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而不可能完全真实地还原历史。受众若经常接触这些“戏说”影视剧,也会感到厌倦、厌恶,在待证心理和求真欲望的作用下,他们更希望知晓历史的真相。基于这种情况,《百家讲坛》侧重选择与热门历史影视作品有关的素材,既能引起受众的兴趣,又能通过权威的专家学者的讲解对影视剧“戏说”历史的现象进行“拨乱反正”,使栏目承担起了现实社会赋予媒介的重要责任:正确地传承社会文化遗产。譬如在《铁齿铜牙纪晓岚》热播时,纪连海就通过《正说清朝二十四臣》指出纪晓岚与和绅官位相差(下转第12页)(上接第29页)极大,不可能与和绅周旋。

    同时也有人认为《百家讲坛》为了让大众理解讲述内容,采用戏剧化的讲述模式缺乏学术严谨性,主讲人的观点也并非绝对正确,是媒介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表现。试想如果受众对传播内容不能理解,传播效果自然为零,普及传统文化从何谈起?对不同的层次,严谨性的要求程度是不一样的,做学术需要较高的严谨性,普及大众文化则不必如此,如果因为要求严谨而放弃普及传统文化,岂不是“因噎废食”吗?学者的观点受到争议不可避免,利用栏目提供的平台使各种观点广泛传播,受众恰恰能在观点的交锋中学到更多东西。当然,《百家讲坛》也可以做出进一步的改进:多使用 “于丹《庄子》心得”“王立群读《史记》”等说法,向受众表明是一家之言,不代表绝对真理;尝试针对同一问题邀请持有不同观点的学者演讲,让受众选择性接受,使栏目内容更显严谨。

    三、结语

    一个电视栏目能否成功,需要考虑栏目的形式、内容、公关策略等多方面的因素,内容选择只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在电视媒介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许多媒体要么因为内容太过高端、深沉而失去了受众,要么为了迎合受众的一些低俗品味而放弃了传媒的社会责任,走向了媚俗化道路。很多时候,这样的栏目只是昙花一现,缺乏维持其长期生存的生命力。其实,栏目内容做到兼顾受众和媒介责任并不是矛盾的。只要学会运用营销策略选择好栏目选题方向,找准目标市场,兼顾受众和媒介责任反而会成为栏目成功的重要策略。《百家讲坛》的成功绝非偶然,其将选题素材集中到传统文化的内容选择策略,值得所有电视媒体的深思和借鉴。

    参考文献

    [1]任中峰,彭薇.《百家讲坛》的“雅俗”变革[J].传媒,2006,(3).

    [2]吴文虎 主编.《新闻事业经营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隆准.《百家讲坛》变成“一家讲坛”[N].重庆晚报,2007-02

    -06(22).

    [4]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新华出版社,2004.

    [5]姚珂.待证心理,即“当人们对一件事物的发展以及结果发生好奇时所产生的等待、盼望以至渴望亲自求证结果的一种期待性心理。”收众收视心理研究与电视收视率[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3).

    [8]杨海燕.雾里看花 水中望月——透视电视节目娱乐化、世俗化趋向[A].王晓玉.传播学研究集刊(3)[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