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百家讲坛经典历史范文

百家讲坛经典历史精选(九篇)

百家讲坛经典历史

第1篇:百家讲坛经典历史范文

2001年7月,央视科教频道推出《百家讲坛》栏目,最初强调“文化品位、科学品质、教育品格”,收视率最低时几乎为零,面临被淘汰的命运。2004年3月,阎崇年初登《百家讲坛》,主讲《清十二帝疑案》系列,创下当时科教频道最高收视率0.57%,栏目终于走出低谷。一举成名时,阎崇年已经70岁,枯坐冷板凳50余年。他一如既往的认真,令时任制片人聂丛丛都感到吃惊:“为一期节目他能写上12页稿子,内容上万字。他能把学问当评书讲,而且每期节目录完,他都要看一遍,对自己表达不够准确的地方,甚至编辑过程中的错别字都一一挑出来。”阎崇年对《百家讲坛》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从他开始,《百家讲坛》摸索出一条由一位主讲人用通俗活泼的方式、按照电视的规律讲述历史文化专题的路径,后来的主讲人就是沿着这个路径前行的。”2012年,年近八旬的阎崇年第四次登上《百家讲坛》,讲完64讲的《大故宫》系列。

易中天

曾任《百家讲坛》总策划的解如光回忆说:“2004年,我在凤凰卫视第一次听易中天讲座,当时一些学者讲武汉人的素质,当别人引经据典,用很理论的语言讲武汉人意志、品质的时候,易中天说,武汉人每天早晨都要吃一碗热干面。他用武汉人吃热干面的劲儿,讲武汉人的务实和坚韧。我一听就觉得他不是咬文嚼字的人,是我们《百家讲坛》需要的人。”不过,时任制片人万卫说,易中天刚开始讲汉代刘邦,总是忽视细节。“前面都铺垫好了,讲到鸿门宴他说:下面该是你们都知道的鸿门宴,就不讲了。我问他为什么不讲了?他说,这谁不知道啊?我们跟易老师讲,观众想听的就是这个,他们要听您的版本的鸿门宴。”为了吸引观众,易中天规定自己在5分钟内设计一个悬念,在那里自编、自导、自演独角戏。易中天曾打趣说:“孔子如果活到今天,肯定会上《百家讲坛》,或者在网上开博客。这实在比东奔西走到处游说效率高多了。”

于丹

“别以为孔夫子的《论语》应该仰望,高深地隐藏多少奥秘,其实这个世界真正的真理永远是朴素的,如太阳东升西落,如春耕秋收,《论语》告诉大家的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真正的道理是告诉别人怎么才能过上心灵所需要的快乐生活。”2006年“十一”期间,于丹在《百家讲坛》的第一句话,就以绝对的高度,一锤击碎了几千年人们对经典膜拜的梦想。短短7天,她迅速成为一颗璀璨的明星,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和追捧。此前,作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的教师,于丹为央视多个栏目做过策划。但初上《百家讲坛》,她一时之间也摆脱不了给大学生讲课的架势。栏目组提醒她,把姿态放低些,再低些。于是,于丹用“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它不烫手,不冷漠,略高于体温,亘古不变”等感性语言来诠释孔子。此后,于丹还开讲《庄子》及昆曲。她认为:“道无处不在,它原本是每个人生活中温暖的启迪和劝导。”

纪连海

和易中天、刘心武等大学教授、著名作家的身份不同,在荧屏上引经据典、侃侃而谈的纪连海,只是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一位普通的历史教师。当年,为了让自己的课堂充满魅力,他甚至买了相声名家刘宝瑞30集单口相声《官场斗》回来研究。在《百家讲坛》,纪连海的演讲找不到学者常有的儒雅风度,他总是激情万丈,讲到激动处还常常跺脚、拍桌子,甚至双手颤抖、呼吸困难。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对历史的情感,以及讲课的那种语气—带着浓浓北京味儿,把故事当成单口相声讲的语气。那些杀伐决断,那些血腥味儿,在他的口中,就成了古城茶寮中的家长里短。他的“和珅十讲”以平均收视率0.69%荣登《百家讲坛》开播5年来的收视率冠军,至今无人超越。有人问他,作为中学教师,在大学教授、专家学者云集的《百家讲坛》,是否感到压力,纪连海回答说:“站在《百家讲坛》的讲台上,和专家教授们讲得一样好,应该是他们有压力才是啊……”

王立群

“说起走上央视,其实我也是通过了海选的。”王立群回忆说,当《百家讲坛》到河南大学挑人时,他正在北京参加学术会议。接到短信后,连夜坐火车赶回开封,没来得及回家,便直奔演讲会场。演讲内容是《史记·项羽本纪》中的《鸿门宴》,这部分内容他已经在课堂上反复讲过上百遍,几乎倒背如流。近20分钟的试讲,王立群风趣儒雅、娓娓道来,给编导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随后他来到另一间屋子对着摄像机开始了第一次的讲演。讲完后,编导们随即表示,王立群是河南大学的首选。凭借着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独到的见解,王立群很快成为“《百家讲坛》最学术的主讲人”,也是从2006年至今唯一在该节目连续讲述的主讲人。这份“成绩”来得并不容易,自从登上《百家讲坛》,他基本要靠安眠药才能入睡。“我的安眠药量就是跟着节目播出的时间定的,播出时肯定吃的就多。”虽然频频“触电”,王立群仍心系书斋,说:“我的目标是流传而不是流行,做学问是我一生的追求。”

第2篇:百家讲坛经典历史范文

每天中午12点45分,我都会准时收看中央十台的“百家讲坛”。“百家讲坛”是由一些大师来讲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分析一些经典著作,告诉我们为人处理的道理。

我是在妈妈的强迫下看的,那时,我喜爱的动画片------《名侦探柯南》正在热播中,我自然是一万个不情愿,可是,妈妈可不管这么多,直接调到了十台,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没办法,我也只好忍气吞声地呆呆地看这“百家讲坛”。但是,渐渐地,我被里面的故事吸引了,从王立群读《史记》,我知道了一个朝代兴衰的历史原因有很多,明白时代是一步步前进的。从易中天讲诸子百家争鸣,我知道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等思想的具体的内容,虽然有些我还不太明白,但我一定会读读这些经典,吸取里面的精华。从鲍鹏山《新说水浒》,我明白了故事中各个英雄人物性格的形成过程,在以前,我还只是简单地认为《水浒传》只是一本打打杀杀快意恩仇的书,通过鲍鹏山老师对里面细节的讲解,我知道了看名著是要细嚼慢咽地,里面108条好汉,个个性格不一,来历不同,作者能处理得这么好,每一个英雄好汉的性格形成的原因以及各自的归宿安排得合情合理,这是作者的高明之处,有时间,我一定再细细地咀嚼这部经典。从曾仕强教授讲胡雪岩的启示,胡雪岩能从一个放牛娃成长为一个富可敌国的红顶商人,我明白了诚信是人的第二性命。从钱文忠老师解读《三字经》,我知道了四书五经的一些大致情况,以后,我也会慢慢地去读这些经典。

“百家讲坛”已经成了我的精神食粮,就像每天要吃饭一样,一天如果没“吃”,我会觉得心里空空的。里面讲解的一些道理,必定会使我受益无穷。我会一直看下去的。

第3篇:百家讲坛经典历史范文

这是我随手从网络作品《大风歌――汉朝的故事》(乌角道人著)中摘出的一段,它所讲述的背景是巨鹿一战之后,实力大增的项羽不愿见刘邦的实力威胁到自己,又不愿背负违背约定的骂名,于是便把当时地处偏僻的汉中作为封地封给了刘邦。作品将这一在楚汉争霸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以插科打诨的形式赋予其轻松调侃的幽默色彩。这样的语言在作品中比比皆是,构成了这部叙述汉高祖刘邦创建汉朝、平定天下的“讲史”作品的风格和基调。

但是,且慢,当我们屡屡被这部作品字里行间的轻松幽默所吸引并发出会心之笑时,是不是会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呢?我们不会以为是在收看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栏目吗?不是易中天在讲《三国》,或是王立群在讲《史记》吗?而现在又有一位乌角道人,站出来给我们讲“汉朝的故事”。只不过,这一次,这位主讲人没有走上电视,登上“百家讲坛”,而是隐身于网络之后,凭借电脑键盘所敲打出的“静态”文字,取代了“动态”讲演,有声的语言变成了无声的语言。然而表达方式依旧、语言风格依旧、 传奇色彩依旧、对历史的生动化演绎依旧……

《百家讲坛》栏目在新世纪的中国构筑了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然而仔细分析,这一现象又并非孤立的,而是有着远为深广的文化背景。改版前的《百家讲坛》跟凤凰卫视的《世纪大讲坛》风格近似,虽然在文化界享有不错的口碑,反响却不够热烈。而改版后的《百家讲坛》却一路蹿红,其原因何在?归纳起来,节目做了几个重要调整:一、主题基本限定在讲中国历史或国学经典;二、每位主讲人做一个专题系列(长达数集)的演讲;三、演讲风格幽默生动,富于故事性与时代气息。可以说,《百家讲坛》吸引人的“秘诀”在于,主讲人充分展示了历史故事的魅力与演讲修辞的魅力。《百家讲坛》也由此衍生出了一种处理历史的方式,即以草根式的通俗语言,将历史进行现代演绎。但这又不同于带有野史和传奇色彩的历史演义,主讲人所依据的来源基本是正史,因此在史实方面,主讲人想象力发挥的余地不大,所能发挥的只能是讲述的方式以及“当代启示”方面。

在这部网络作品《大风歌――汉朝的故事》中,我们随处可见“百家讲坛”式的讲史方式的影响。我一直不称这部作品为“小说”是因为,作者几乎没有凭借自己的想象力进行虚构,他依据的是严格的史实,有的地方甚至直接就是《史记》或是《资治通鉴》的白话翻译简略版。正如叙事人自云:“……这不能怪我,只能怪司马迁、陆贾、班固以及司马光等等长胡子及没长胡子的老先生。对不起,我虽然有时很不情愿,牢骚很大,腹诽甚多,但依然要忠实于他们的记录。可以戏说、不能杜撰。这,是我的写作原则。”“首先声明,以上所述,皆出自《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正史,我没敢乱做发挥。”因而这部作品准确来讲不是小说,而可以称之为“乌角道人讲楚汉历史”――历史是限定的,可发挥的只是这个“讲”,这是显现作者个性之处。比如我们在作品中常常读到这样的句子:“当下刘氏企业效益下滑,散户、小股东清仓或盘中换股追求效益最大化,完全可以理解。”又或是“项羽的理由是,俺现在发达了,就要回家显摆,不然好比穿着LOUIS VUITTON的品牌男装,顶着LOTOS的高档眼镜,戴着ROLEX的手表却行走在夜晚,无人欣赏,无人喝彩,有啥意思?(‘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这种以现代语汇对楚汉历史的演绎在作品中数不胜数,在某些地方确实令人拍案叫绝,让人感受到作者的幽默感、联想力与丰富的知识积累,但在不少地方又让人有失之油滑之感,让人感觉到作者对于历史本身的不敬――这种分寸感并不容易把握。而作品开篇和结尾一再总结身为一个流氓无产者的刘邦成为一代开国之君的成功的条件,也让人不免将其与时下流行的各色“成功学”的读物联系起来。这种对于历史的“当代”处理,我们应当作何评价呢?

第4篇:百家讲坛经典历史范文

关键词 玄览论坛 传统文化 海峡两岸

分类号 G256.1

DOI 10.16810/ki.1672-514X.2016.11.023

Abstract In August 26, 2016 the Third Xuan Lan Forum was successfully held by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 Taiwan Center for Chinese Study, Fo Guang Shan Foundation for Buddhist Culture & Education and Nanjing Library. Experts and scholars attended this meeting focused on the hot issues of the Belt and the Road, innovation of publication and cultural heritage and so on, discussed cultural communic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orld written in ancient books and so on, and hoping to be useful for two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s to inherit traditional culture.

Keywords Xuan Lan Forum. Traditional culture. Two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s.

“玄览论坛”由南京图书馆和台湾汉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迄今已成功举办两届。两馆在历史上皆源于1933年筹建的国立中央图书馆,有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时至今日,南京图书馆和台湾汉学研究中心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图书文献资源,而且积淀了深厚的学术研究传统。如何更好地激活两馆雄厚的文献资源,使其在当下发挥更大的价值,同时延续两馆悠久的学术传统,是两馆面临的共同课题。2011年5月,南图学术代表团访问台北汉学研究中心,两馆商定以举办论坛的方式,搭建两岸图书馆界沟通交流的高端学术平台,加强合作,增进两岸图书馆界的认识,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普通百姓更好、更深入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4年10月,经文化部批准,南京图书馆和台湾汉学研究中心在南京联合举办“首届玄览论坛: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海峡两岸60多位专家出席论坛。首届玄览论坛圆满举办并赢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中国文化报》、新华网、人民网、求是网等主流媒体均对论坛进行了报道与转载。2015年8月两馆联合国家图书馆、佛光山文教基金会共同举办“第二届玄览论坛”,以“阅读经典,精彩人生”为主题,研讨经典阅读与阅读推广,力图营造阅读经典的氛围。台湾地区对玄览论坛的成功举办也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已经成为两岸文化交流之品牌,两岸文化之盛会。

为了巩固“玄览论坛”前期成果,进一步加深两岸图书馆界、出版界与高校之间的交流,南京图书馆与台湾汉学研究中心共同发起海峡两岸第三届玄览论坛,于2016年8月26日在南京开幕,论坛设南京主会场与南通分会场。本次论坛敬邀国家图书馆、佛光山文教基金会联合主办,两岸著名图书馆馆长与专家学者、高校知名教授、出版社社长及造诣精深的佛学界人士出席了此次论坛,以“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为主题发表演讲,探讨如何将古籍焕发出现代风貌,重现经典之美,共同为此极具意义且有价值的文化传承而努力,让古籍重现新气象、新发展。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陈力、台湾汉学研究中心主任曾淑贤、佛光山副主持兼南华大学使命副校长慧开法师、南京图书馆馆长徐小跃分别代表主办单位致辞。两岸图书馆界人士、专家学者、高校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约200余人参与,并在现场交流互动,探讨典籍保护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期望能更好地利用两岸图书馆界珍贵资源,唤醒沉睡在库房中的古籍,彰显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价值,营造全民阅读氛围,全面提升图书馆的影响力。

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陈力在发言中首先从玄览论坛的命名出发,回顾玄览堂丛书收藏经历,向郑振铎等爱国人士在抗战期间冒险抢救整理古籍的英勇行为致敬,高度称赞论坛在继承先贤遗志、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保护中华典籍方面的重大意义。其次结合此次论坛的主题,介绍国家图书馆丰富藏书,以及国家图书馆在服务领域的新拓展。多年来国家图书馆在致力于文献的收藏、保护和研究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开拓创新,采取讲座、论坛、夏令营、公开课等多种形式,拓展图书馆的服务领域,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鲜活起来而不懈努力。近年来,国家图书馆专门成立了国家典籍博物馆,举办了中华优秀典籍系列展,与大中小学和社会各界合作,策划了走进典籍博物馆大课堂,国图公开课等社会教育活动,同时以中华典籍为元素,独立开发了一百多种文创衍生品。无论是展览文创衍生品,还是各类社会教育活动,都以普通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多角度地展现了优秀典籍,社会反映强烈,让传统的阅读方式得到了延伸,让典籍在参观者的心中活跃起来。最后,陈力馆长对此次论坛在弘扬和推动传统文化、加深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上寄以厚望。他指出本届玄览论坛以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为主题,这意味着我们所要讨论的内容已经不单纯是古籍的保护和研究,更重要的是让古代的思想和文化能够为普遍百姓所理解,让古代典籍中鲜活的正能量,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增强以文化为内涵的民族凝聚力,探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精神密码。

本次论坛的台湾参访团团长曾淑贤馆长于开幕致词中指出,本次与南京图书馆共同举办之“玄览论坛”有特殊的历史意义。为了重现古籍的价值,让书写在古籍中的文字可以被欣赏,并将古人的智慧运用于现代生活,图书馆通过复刻出版,举办讲座和展览,规划多媒体的多元化展演活动,以及多元活泼的课程和影片的设计,让不同年龄层的民众乐意接近古籍文献,容易阅读古籍文献,并贴近古人的生活和社会,运用古人的智慧。此外,通过对古籍中的文字及图像通过加值运用产生经济价值,并美化人们的生活,亦成为近年古籍典藏单位的文创开发新尝试。人类的智慧,经过千百年岁月的蕴涵,尽显图书群籍之中。古籍除了审慎典藏维护之外,更应随时供学者研究利用,藉广流传,进而阐扬中华文化,让许多特殊又珍贵的出版品重新赋予生命,以全新面貌与当代的读者接触。曾淑贤馆长最后强调,本论坛主要价值为弘扬文化、经验分享及维系情谊,共同打造中华典籍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全面提升图书馆在海内外的影响力,引领和推动学术进步。台湾汉学研究中心与南京图书馆在开幕式中互赠图书,增益馆藏,台湾汉学研究中心以《日治时期的台湾》《世纪容颜》《寄给时间的漂流记:华人世界明信片图像写真精选集》赠送南京图书馆,相信对于祖国大陆研究台湾地区发展的学者专家,是极为重要的研究资料。

佛光山副住持、南华大学使命副校长、教授慧开法师代表佛光山文教基金会致辞。佛光山文教基金会一直重视阅读对提升全民素质和净化社会风气的作用,在星云大师的精神感召带领之下,很早就开始在佛光山范围内推广全民阅读,举办读书会。慧开法师结合印度和中国古代社会有关文字起源的说法,指出语言文字具有神秘的魔力。而中国文字由于统一已有两千年之久,可以直接通过文字去了解两千年前古人的思想是中国文化独特的魅力,是其他文化难以望其项背的。慧开法师结合自己亲身经历,讲述印度学者对中华古典文化的高度赞扬与羡慕,并指出“我们推行中华文化到全世界正当其时”。他认为中国现在已经酝酿了恢复汉唐盛世的潜力,中华古典文化不止要在中国发光发热,更要影响到全世界。他盼望通过这次论坛让古代优秀思想与文化活跃起来,真正影响现代人的生活,再现中华盛世。

南京图书馆馆长徐小跃教授在主旨发言中以“五书”论,回答如何“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一是“展书”,通过展览的形式将深藏在库房中的典籍展示给民众;二是“出书”,有计划地将重要典籍出版发行,让更多的人能读到;三是“读书”,即引导民众阅读古籍、喜欢古籍;四是“研书”,对古籍进行科学研究,将古书中的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他认为真正要做到“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跃起来”,还在于第五点“用书”,即用记载在古籍中的思想、精神和信仰去改变社会与人生。

第5篇:百家讲坛经典历史范文

突破精英瓶颈对接大众口味

2001年7月9日,《百家讲坛》一诞生,就将其定位为“文化品位,科学品质,教育品格”,将观众群锁定于“受教育程度较高、欣赏品位不俗的知识阶层”。第一期由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主讲,题目是《美与物理学》,随后丁肇中、李政道等一大批知名的自然科学、经济学等专家学者陆续走上《百家讲坛》。所讲内容包罗万象,从自然科学到人文学科,乃至饮食起居、养生保健,只要与学术领域沾边,均在选题之列。整个栏目就像一部电视版的“百科全书”,涵盖知识领域的方方面面,同时充满了浓郁的学术氛围。孰料,旨在“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的《百家讲坛》,在打造阳春白雪般的精英文化道路上却无奈地走进了曲高和寡的尴尬境地。过于庞杂的内容,单调授课的形式,太过专业的格调,使得定位高端的《百家讲坛》作为一个小众化的学术性栏目难以吸引电视观众,更难以培养他们的忠诚度,收视率持续低迷,频繁遭遇“黄牌”警告。于是,如何调和学术品位与大众口味,让具有视听优势的现代传播媒介和传统优秀文化更好地融合,成为《百家讲坛》在重新寻求定位与转型上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

所以,在“百科全书”式的编排理念中艰难地走过了两年多的时间后,《百家讲坛》最终在生存压力下不得不开始寻求提高收视率的途径,对栏目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和重塑。

第一,在收视群定位上,《百家讲坛》栏目开始反思栏目开办之初将观众群锁定于“受教育程度较高、欣赏品位不俗的知识阶层”的自闭式做法,提出了放下“学术”架子,以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群作为主打收视人群的理念。《百家讲坛》虽然是一档学术性和文化性都很强的栏目,但它所赖以传播的平台毕竟是作为大众媒介的电视,而不是小众的大学讲堂。电视媒介自身的大众化属性和商业性诉求已内在地制约了其受众的分布层面及其必须达到的传播效果,电视“立体化”和“互动性”的传播交流方式也决定了《百家讲坛》不可能像大学讲堂一样相对独立和封闭。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追求收视效果就意味着只能让栏目走向死亡,必须调整定位。

第二,在栏目内容的选择与编排上,《百家讲坛》也放弃了原来无所不包的“百科全书式”的编排理念,在克服栏目内容选择不够准确、难以形成焦点和热点、社会关注度不够的弊端上痛下工夫,寻求变革。2004年,阎崇年在《百家讲坛》开讲《清十二帝疑案》,创下当时央视科教频道0.57的最高收视率,并在社会上形成了“谈清史、说清帝”的热潮,使栏目组从中受到很大启发。在收视压力面前,栏目组总结经验教训,在对“阎崇年”现象进行认真思考和梳理的基础上,开始将栏目的内容选择从人文、自然和社会等无所不包的层面上转向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讲述。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百家讲坛》先后推出了《品读〈水浒传〉》、《清十二帝疑案》、《正说清朝二十四臣》、《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明十七帝疑案》、《说聊斋》、《品读〈三国〉》、《汉代风云人物》、《明亡清兴六十年》、《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王立群读〈史记〉》等一系列专题。这些专题不仅有着鲜明的人文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还紧扣时代的脉搏,抓住了人们最感兴趣,也最具新鲜感、最能吸引人的话题,从而引发了一场持久不衰的收视高潮。

第三,在重新定位以后,《百家讲坛》栏目对专家的讲述方式和演讲人员的筛选标准进行了定位和调整。作为一档学术品位和文化品位兼具的电视栏目,思想与叙述并重是《百家讲坛》着力打造的特色,登上《百家讲坛》的演讲者不但要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扎实的学术功底,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电视机前的观众毕竟不是大学讲堂里的学生,他们的文化素养参差不齐、高低不一,这就要求演讲者必须具备将学术知识和文化背景转换成通俗语言讲述出来的能力。制片人万卫对演讲人提出了三个条件:丰厚的学术根基;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观众成功沟通的亲和力;所讲内容必须让具有中学文化水平的人感兴趣,并特别强调有中学教学经历的人优先。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迄今为止,无论是阎崇年、纪连海,还是刘心武、易中天,凡是在《百家讲坛》受欢迎的专家学者,几乎都有过做中学老师的经历。他们同大学或研究院所的专家学者最大的不同就是,善于以感性具象的语言把自己所要传达的内容以亲切温和而又生动活泼的方式表述出来,做到知识性和趣味性、情感性和学理性的融合与贯通。在面对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的收视对象时,这些能够很好地掌控和驾驭语言技巧的、具有中学教师经历的专家学者,就显然具有了他人难以比拟的特长和优势。演讲者们在语言叙述上,摒弃了在大学课堂一板一眼、讲究逻辑、严谨规范的“讲课”话语系统,采用比较平民化的视角,用通俗的语言、形象的比拟,从纷繁杂乱的历史资料和教科书里提炼精华,抓取要点,深入浅出。把学问当评书讲,把历史当故事说,在文化性、学术性和大众性、娱乐性之间,《百家讲坛》的讲述方式与叙述语言寻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契合点。在保持应有的学术性和文化性特色的同时,《百家讲坛》大量吸收借鉴了中国传统曲艺评书的表现手法和技巧,使电视观众始终处在一种探索和追问的心态之中,

由此大大提高了栏目观众的收视兴趣。

跨越精英文化实现大众传播

近年来,中国电视媒介的娱乐化一浪高过一浪,“超级女声”、“梦想中国”等娱乐性极强的节目连连走红。而知识领域操行自守的专家们,则固守在象牙塔里,孜孜探求,与公共文化无涉。《百家讲坛》把专家从象牙塔里请出来,送上电视讲坛,拓宽了知识场界,专业的知识得以重新面向广大受众,精英文化得以广泛传播,使平民百姓可以把电视当书来读、来看、来学习。

转型后的《百家讲坛》,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通俗解读,坚持学术品位,也坚定了精英文化的走向。但是依托于大众化的传播媒介和现代化的传播技术,它造就了一批学术明星,并借鉴了电视剧的制作经验。《百家讲坛》把学术成果变成了“剧本”,主讲人同样把悬念手法引入到了自己的讲述中去。每期节目都有一个悬念性的问题贯穿其中,整个讲座可以分成开始、发展、高潮、尾声四段式的结构,每期节目既可独立成篇,又可与同一主题的其他内容相互关联。这样既保证了每期都为观众呈现一段完整的内容,同时又借助讲座的连续性稳定了特有的收视群。

《百家讲坛》的成功是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融合共生的产物,是学者精英通向大众的一座桥梁。它把理性的精英文化以活泼的方式呈现在受众面前,同时加入了一定的娱乐化元素,使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巧妙地对接,寓“教”于“乐”,让观众在储备知识的同时愉悦了身心;它让严肃的学者专家摇身变为悬疑大师、讲述高手,借他们之口把晦涩难懂的古典学术文化演化得通俗易懂、引人入胜,建起了一座由学者精英通向普通大众的知识桥梁。同时,《百家讲坛》并没有局限于节目本身,而是把那些深受观众喜爱的主讲人的作品结集出版,并请主讲人现场签售。这些商业化运作,不仅带动了图书、音像等衍生产品在市场上的热销,也使社会上涌现出一股经典文化通俗读本的阅读热潮。

《百家讲坛》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承担载体,已经脱离了具体的节目形式,成为一种文化消费品。它让专家学者走近大众,让文化知识走向百姓,大众在消费它所承载知识的时候,事实上是在消费它本身。因此,《百家讲坛》超越了电视媒介的传播范畴,向纸质媒介传播领域延伸,向大众开通了更多接受精英文化的渠道。

偏离学术规范学者开始变异

所谓学术规范,就是对各知识领域的话语权力的自觉维护。按照这一逻辑,《红楼梦》的解说应该是红学家的事情,必须遵循“红学”的学术规则。作为著名作家,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在现实知识体制中难以获得认可,也不可能产生巨大影响,恰好是电视的介入,使他实现了对“红学界”的僭越。电视属于新闻媒介,有属于它自己的独特领域和规则,刘心武走上《百家讲坛》去讲解《红楼梦》,怎样讲,是由新闻的规范来决定的,因此,《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不是作家对“红学”的僭越,而是媒介对整个学术规范的僭越。进而言之,《百家讲坛》等电视讲坛因为对学术规范的僭越,影响了现存知识规范的权力结构,因而招致众说纷纭,不期然地获得了广泛的注意力。

《百家讲坛》推出了易中天、王立群、阎崇年、刘心武、纪连海等一批“学术明星”。对于学者来说,成为“明星”可谓是名利双收。对于媒体来说,由于这些“学术明星”是“媒体制造”,因此他们也成为媒体的标识,借助于这些“学术明星”对大众的吸引力,媒体自然可轻易地获得大众的欢心,形成学者和媒体“皆大欢喜”的大好景象。但是,电视媒体内部的要求和来自学校、科研机构的主讲人所固有的思维方式、表达习惯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对于精英学者们来说,当他们从象牙塔里走上电视文化讲坛,作为《百家讲坛》的“学术明星”被推出时,也就意味着被纳入到了节目生产和最大化传播的程序之中,成为受电视规则约束的“他律的生产者”。

实际上,对于那些坚持学术理想、学术品格的学者来说,即使没有受到媒体的青睐,也应该受到社会尊重的。而在今天的社会中成为媒体“学术明星”所带来的巨大诱惑,已使得诸多学者过分推崇大众传媒的作用。精英学者开始对传媒趋之若鹜,在传媒中又受一定规则的约束,这样学者对学术研究的专注性以及学者对学术的自主性就双重丧失了。

坚持学术品质提升大众品位

《百家讲坛》在传播精英文化的途径上借助的是大众媒体,这就决定了栏目必须兼顾精英和大众两个层面,融合精英和大众两种文化,这也导致了栏目生存的两个必然因素――学术品位和观众接受度。

从这两个因素来分析转型后的《百家讲坛》,可以看出它把抽象严谨的学术以通俗的理由娱乐化,把高级知识分子明星化,而这些倾向化的直接目的就是获得观众认可。概括地说,就是在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共生的同时,精英文化妥协、大众文化得胜。这种妥协在一定程度上普及了文化,推广了经典,教育了一部分受众,当然对栏目来说最大的收获是讲坛火了,关注度高了。事实上,在栏目趋向娱乐化和明星化的同时,其本身已经不自觉地降低了学术知识的精确性和严谨度,不经意间给观众传递了这样一种信号――“一家之言,并非权威,姑妄听之”,大多数受众不是以学习和接受知识的心态,而是带着三分借鉴的娱乐心态来观看节目。一档以传播专业知识为目的的学术科普栏目,一旦走上娱乐化的误区就失去了开办的最初和最终意义,这将是《百家讲坛》的悲哀,也是学术的悲哀。

电视作为一种大众媒体,肩负着把民众引向深层思考和高尚境界的责任,《百家讲坛》作为具体形态的电视栏目,自然也肩负着这种责任。怎样在对接大众口味的同时更好地履行自身的职责,这是一个难度较大但必须解决的问题。

《百家讲坛》应向公众传播更多的文化,用媒介更好地言说知识,警醒学术和学者的变异。在策划选题、规定内容范围的时候,首先要保证一定的学术品质和文化品位;在挑选主讲学者的时候,考虑到大众的接受能力,固然要保证其在公众面前言说知识的能力,但一定要注重其在学术领域的建树和资历,在专业上要有严格的把关。只有先保证栏目自身的文化品位,才有谋求提升大众品位的前提资格和现实可能。推广学术经典,传扬精品文化,坚守精神家园,以适当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大众、教化民众,才有可能在传播公共文化、提高广大人民思想素质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好。

第6篇:百家讲坛经典历史范文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借助大众传媒的高速运转,我国掀起又一轮的国学热。本文将对大众传媒时代国学形象的媒介传播方式及其特点进行简单的探讨与总结,以期对我国国学领域的健康发展、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起到有益的作用。

【关键词】国学热;大众传媒;传播方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沉寂了近一个世纪的国学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并随即在我国思想文化领域兴起了新一轮的“国学热”。现代社会中,作为文化载体的大众传媒广泛普及并高度运转,大大促进了信息传播领域的发展,成为“国学热”的有力助推器。研究大众传媒时代国学形象的媒介传播方式,有助于推动国学更广范围的普及与更深层次的研究,从而在人民群众中更好地弘扬传统民族文化,增强我国民族软实力,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国学复归及其必然性

由于其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国学”一词至今在学术界没有一个统一、精准的定义。在古代,国学指代国家设立的学校,《周礼?春官宗伯第三》中记载“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唐代韩愈在《窦公墓志铭》中亦有“教诲于国学也,严以有礼,扶善遏过”。近代意义上的国学则是在清末民初西学东渐的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借用汤因比的‘历史文明’理论来说,中国国学的诞生,主要是中国人和中国社会面对西方文明的‘挑战’而提出的‘应战’之举”[1],“国学”是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的激烈冲突的产物。多数人认为国学定义始见于章太炎的《国学概论》,胡适曾为国学下定义说:“‘国学’在我们心眼里,只是‘国故学’的缩写。中国的一切的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2]这里胡适为国学下的定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广义上的国学,“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不仅包括传统的文学、历史学、哲学等学术领域,还包括音乐、书、画、建筑等艺术领域,医卜星象等自然科学领域乃至宗教信仰领域。20世纪90年代末期,借助当代大众传播媒介,掀起了新一轮国学文化热,至今方兴未艾,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思考。本文中笔者所理解的国学指代的是狭义下的国学,即以儒释道为主流的中国传统的文化与艺术。

国学热在大众传媒时代出现并非偶然,它有着历史的合理性与必然性。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可得出以下原因:

首先,受众因素。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受众是信息的接受者与反映者,是媒介产品的最终消费者,受众的接受程度是传播效果的主要体现。一方面,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人民群众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开始转向对精神文化消费品的需求,人们要求了解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艺术,满足更高层次的生活追求;另一方面,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开放的社会机制与环境为人民群众的多元价值观提供了条件,但也会造成各种价值观交织、思潮激荡,甚至道德沦丧、人们精神空虚的社会现象,而国学中的观念与思想特别是儒释道伦理则为人们提供了心灵的依托,帮助人们树立主流价值取向、找到现代社会生活的个人坐标,重新构建信仰体系;同时,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显著提升,世界各国广泛设立了“孔子学院”以了解“中国形象”,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结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民族认同感,“国学热”受到广泛关注。

其次,大众传媒因素(传播者)。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主要的信息提供者,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传播,“一些重要的‘稀有’公共传播资源,例如广播、电视使用的电波频率等,也是国家以某种制度方式委托给传媒组织专用的”[3]。国学是几千年来我国各民族积累的文明与智慧的结晶,大众传媒利用传播特权传播国学信息,进行舆论引导与宣传,以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我国民族凝聚力。此外,传播中国文化应当是一种历史责任,中国应当为世界文化的多元化作出民族的贡献。[4]大众传媒通过国学形象的塑造,来加深世界各国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的了解,树立我国国际形象,增加国际影响力。

最后,传播媒介因素。麦克卢汉说:“正是传播媒介在形式上的特性——它在多种多样的物质条件下一再重现——而不是特定的讯息内容,构成了传播媒介的历史行为功效。”[5]当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社会,信息的高度浓缩与密集促使传播媒介不断融合翻新,这也为国学热的兴起提供了客观条件。

国学形象的主要媒介传播方式

通过对有关国学形象的媒介传播方式典型事例的搜集与分析,笔者发现国学形象有以下五种主要媒介传播方式:

文化名家通过电视讲坛方式解读古典名家名著。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百家讲坛》为例,该栏目自2001年7月开播以来,先后邀请一系列教授、学者解读古典名家名著,他们以当代人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在自己的专业研究领域内,将传统上晦涩难懂的古典文学和扑朔迷离的历史现象,深入浅出地传达给广大观众,使历史上藏匿于深宫后院的故事飞入了寻常百姓家。2006年,《百家讲坛》被评为央视十大优秀栏目之一,仅次于《新闻联播》名列榜眼。《百家讲坛》既收获了优异的收视佳绩,也获得了良好的市场美誉度。电视让学者有为,学者让电视深刻,《百家讲坛》秉承着“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的宗旨使得大众媒体与高雅文化成功联姻,成为2006年、2007年引人深思的文化现象。

嫁接脱口秀等新形式出现在创新综艺节目中。2011年伊始,湖南卫视推出了中国第一档姓氏文化深度解读节目——《非常靠谱》,该节目邀请于丹、纪连海等十几位观众喜闻乐见的专家、学者组成“摆谱团”,通过“姓名堂”、“最姓我”、“全家福”三大节目板块,以姓氏为包装,展示百家姓中家族的传奇故事、家族绝活与家族杰出人才。较之电视讲坛类型节目,《非常靠谱》邀请明星与名人参与现场互动与点评,增加了节目的趣味性与互动性。此外,该节目由娱乐主持大哥汪涵担纲主持,增加了看点。《非常靠谱》采用当下更为时尚、新潮的脱口秀互动形式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中较为冷门的姓氏、家族文化,以“百姓主题、群英摆谱”的方式,为观众呈现了一道高端文化大餐。

转贴于

另外,湖南卫视以脱口秀形式打造的《百科全说》,将中国经典中医养生知识嫁接于轻松搞笑的综艺节目,使观众在开怀一笑间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还有《天天向上》中的夫子国学也在寓教于乐、雅俗共赏中塑造了国学形象。

电视剧、电影翻拍经典著作。近几年来,电视剧、电影行业对传统文化领域的选题呈上升趋势,2005年《汉武大帝》中展示的汉文化带动了一阵“汉学热”,2007年,国人掀起了翻拍四大名著的热潮,《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在新时代的光影技术下再次演绎视觉盛宴,2007年《贞观长歌》再现大唐盛世。在电影方面,以打响2009年贺岁档第一炮的《花木兰》为例,该影片重新打造国学经典中妇孺皆知的典型形象花木兰,用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感人本土传奇唤起国人心中的深厚民族情结。这部古装传奇巨著上映后,在获得过亿的票房佳绩的同时,也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2010年3月21日,《花木兰》还同《赤壁》、《建国大业》等逾百部中国优秀电影当选《电影看中国》系列产品,作为历史中国的部分展示中国形象。根据墨子“兼爱”、“非攻”、“尚贤”思想改编的影片《墨攻》、根据梅兰芳先生一生艺术之旅改编的《梅兰芳》、戏说赵云的《三国志之见龙卸甲》等传统国学中的经典题材也陆续被搬上银幕。

平面媒体适时出版同类题材相关读物。借助《百家讲坛》的东风,中华书局、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整理于丹讲稿,适时出版了《于丹〈论语〉心得》、《于丹〈论语〉感悟》、《于丹〈庄子〉心得》,2008年于丹和孔健的《论语力》也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于丹热”向人们席卷而来。2007年“全国优秀畅销书排行榜”上,《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品三国(下)》高居排行榜前三名。①通俗易懂的白话语言代替了艰深难懂的文言文,大大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使得几千年前的经典读物在现代视角的重新解读下有了普适性的意义。

国学形象借助网络、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等新兴传播媒介形式出现。2006年,百度开设全球首个国学频道,免费为广大网友提供国学相关信息的特色搜索服务,提供高品质的古代文化典籍在线搜索及阅读功能,千年传统与时尚完美结合;新浪网则高调推出乾元国学博客,交换学习国学心得感悟。

五种国学形象媒介传播方式的特点

各种媒介相互策动,使得国学形象的媒介传播方式日益多元化。在飞速发展的传媒时代,媒介资源呈现出丰富化的特征,新旧媒介交织,媒介功能日益融合。在国学形象呈现的过程中,既有传统上的平面媒体、地上波广播电视,也有卫星广播电视、电子出版物以及互联网络等新型传播媒介。多种媒介传播方式为国学形象的呈现提供了多元渠道。

借助多种媒介传播方式,国学普及呈现“大众化”、“通俗化”。由于年代久远,传统国学形象在大众心中多是抽象的意象,给人以艰涩冰冷的陌生感,而经过现代媒介的全新解读,拉近了传统文化与平民百姓的距离,例如,《百家讲坛》利用悬念化的图片与文字配合讲解,适时配有震撼人心的背景音乐,强大的视觉冲击迎合了受众的感官需要,使受众置身其中,学者平白易懂的话语将经典大众化、通俗化,“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同时,一般人几乎很少有机会深入大学聆听专家讲座,也不可能经常性阅读专业性书籍,电视讲座及其相关书籍等大众传播方式为大众提供了这样一条走进文化、走进传统经典的便捷途径。

传统文化与时代意义相结合,赋予国学形象新的解读视角与指导意义。任何时代的理论只有结合新的时代背景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媒体呈现出的国学形象结合当代环境新特点,拥有了实际性的指导意义。在讲述《论语?子路》中“君子和而不同”时,结合我国国情,于丹指出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把每一个人的不同声音和谐地融入大的集体的声音中去。专家学者站在新的时代高度,在总结国学理论精粹的基础上,向受众传播新视角下的传统文化与艺术。

大众传媒时代国学形象的媒介传播方式,使得“国学热”出现“暴力化”、“快餐化”、“商业化”的趋势。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化程度的提高,文化与商品开始有机结合,文化越来越成为一种商品进行生产与消费。在市场化、商品化、利益化的过程中,传播媒介也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进行再生产、包装、销售,国学在大众传媒利益的驱使下,将抓住受众眼球作为唯一目的,将国学内容扭曲化,传播低俗、不健康、不道德的所谓“国学”内容,使国学变得日益“商业化”、“暴力化”。与此同时,在读图时代,快速的生活节奏使受众往往没有时间与精力处理爆炸式弥漫的信息,更不会耐下心来阅读往往晦涩难懂的深奥知识,大众传播媒介将国学打包,变其“快餐化”、“视觉化”来满足受众对相关文化的需求。中国国学是中华民族通过数千年的积淀、诠释、传承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要想真正吸收其精髓,必须真正潜下心来,仔细揣摩研读才可领悟,仅靠“暴力化”、“商业化”的“文化快餐”有时不仅不能得到纯正的国学知识,甚至会形成错误的价值观。这既要求受众提升自己的分辨能力,也要求大众传媒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加强自身媒介素养,坚守媒介应有的文化操守,真正为大众提供一片解读文化的净土,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注 释:

①2007年12月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主管的《中国新闻出版报》。

参考文献:

[1]黄保罗.从欧美视角看体现中国软实力的“大国学”[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03-04(013).

[2]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J].国学季刊,1923(2).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57.

[4]邓青,李敬一.论文化产品的产业化发展[J].新闻爱好者,2009(10).

第7篇:百家讲坛经典历史范文

作为一档电视文化栏目,《百家讲坛》栖身于科教频道这样一个以追求“教育品格、科学品质和文化品位”为宗旨的专业频道,成功地开创了电视向普通大众传播精英文化的节目样式。同时,在电视“选秀”、“造星”成风的时代,打造出的阎崇年、易中天、于丹等“学术明星”,为学者、学术走进大众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学术明星”现象是《百家讲坛》迎合受众和市场需求的必然产物。首先,根据受众和市场的需求准确定位是《百家讲坛》成功的关键因素。分析《百家讲坛》历期节目内容,不难发现,以2004年5月阎崇年主讲《清十二帝疑案》为界,栏目经历了一次重大的转型变革。在此之前,《百家讲坛》涉猎题材甚广,由文学、艺术、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到天文、地理、物理、化学不等,几乎涵盖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而主讲人也均由该领域的专家担任,体现了栏目制作方“办一所开放的大学”的初衷,节目体现出浓厚的学术色彩。同时,栏目主讲人中,除了少数如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余秋雨、余光中等本身已具知名度外,大多数并不为人所知,即使是节目播出后,也未能出现如易中天、于丹之类的“明星”效应,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大多数“精品文化”电视栏目的共同宿命――曲高和寡。其次,尖端的内容和低迷的收视率成为制约《百家讲坛》发展甚至威胁其生存的硬伤。以《清十二帝疑案》为标志,《百家讲坛》适时调整节目内容,重新定位,传统历史文化题材开始成为节目的“主打菜”,收视率也由此一路飙升,《清十二帝疑案》曾一度创下0.57%的收视率,《百家讲坛》一跃成为当年科教频道综合排名第三,阎崇年成为栏目打造出的第一位“学术明星”。考量《清十二帝疑案》以后的《百家讲坛》,节目题材逐渐由宽泛走向窄小,以历史文化为主的社科人文题材成为节目的主要内容,并逐步稳定下来,而不再如此前的面面俱到,无所不包。从2004年5月至2006年年底的《百家讲坛》各期内容统计中,社科人文题材占到全部节目的89.7%,其中历史文化题材更是占据8 3%之多。相对其他如自然科学题材而言,传统历史文化题材门槛较低,易于大众接受,同时也有利于制作方和主讲人进行故事化的“再创造”,融入个人对内容的理解,从而形成个性化的诠释,较好地符合了大众的兴趣点,有效地减少了传受障碍。同时,在确立了以人文社科为主的节目题材后,《百家讲坛》开始注重节目的系列化,把若干期节目设置成一个系列,各期节目既单独成章,又在一个相对时期内形成系列,如阎崇年的“清史”系列,毛佩琦的“明史”系列,易中天的“三国”系列、“汉史”系列,于丹的“论语”系列,既丰富了节目内容,拓展了节目的深度,同时也有助于形成一段时期内的“热点”,使节目拥有了相对稳定的收视群。再次,根据受众接受习惯开创符合大众欣赏趣味的节目样式。作为一档电视栏目,《百家讲坛》并没有充分发挥电视声画合一和现场感的传播优势,除了适当穿插的背景画面或图片外,单一的场景(演播室)、画面(主讲人加观众)使得节目在视觉感官上更接近于一个课堂,因此,主讲人的讲述,如内容的选择、口头表达的风格成为吸引观众的主要因素。在节目中,制作方成功地借鉴戏剧、文学、电影、评书等众多艺术门类的结构形式,将历史故事化演绎,在内容上不断设置悬念,包装上打上“疑案”、“风云”、“揭秘”之类的标记,通过揭示人物命运来激发观众的兴趣,从而有效地弥补了节目为减少制作成本而造成的视觉上的不足,主要依赖听觉传递信息。再者,在叙述风格中,制作方也较多地考虑到了受众的接受习惯,摒弃了以往生硬、晦涩的学术语言,而更多地采用轻松、生动的口语化表达。如阎崇年讲袁崇焕时的失声痛哭、易中天讲汉代人物时“抖包袱”、于丹讲《论语》时紧贴现实等。《百家讲坛》选择主讲人,不再一味追求在某一领域有很高建树的专家,而更为注重其表达能力和语言风格。《百家讲坛》制片人万卫曾把栏目主讲人的挑选标准解释为“三维”,即“学术+电视化语言+个人人格魅力”,阎崇年、毛佩琦、易中天、于丹等人莫不是这一标准下的“产物”。高校教师,甚至中学教师都成为节目的人选,相比其他专业领域的尖端人物,具有教师职业背景的主讲人更长于将学术内容以通俗、浅近的语言讲述出来,从而有效地拉近了节目与受众的距离,为“学术明星”培育出较稳定的观众群。

因此,从题材的确定、主讲人的选择,到叙述模式的设计、语言风格的形成,都体现出《百家讲坛》主动贴近受众,适应市场需要的生存策略,也为“学术明星”现象的产生提供了市场基础。

“学术明星”现象是大众对传统历史文化需求心理的真实反映,其实质是电视媒体在消费社会对文化进行的商品化运作。我们身处一个文化日趋大众化的大众传媒时代,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界限逐渐消失,文化已成为消费社会的一部分。把文化当作商品来消费是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所满足的是商品的意义需求,通过蓄意制造明星偶像的周期性替换来推行受众追逐和模仿明星化的时尚运动。在此背景下,“学术明星”现象应运而生。首先,大众的文化需求为“学术明星”的产生提供了现实基础。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物质相对富足的同时,大众的精神生活却比较匮乏,一方面,高压力、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使人们的阅读习惯日渐缺失,另一方面,在传媒异常发达的泛传播时代,人们面对各种文化背景下的信息产生出各种精神层面的困惑,大众迫切需要一个精神文化的“引领者”来释放情绪,引导文化。同时,在经历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政治运动之后,传统文化一度遭受近乎毁灭性的破坏,民族传统文化出现的断层使得各种外来文化乘虚而入,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当这种断层日益暴露出文化传统的缺失之后,就必然带来文化的反弹,大众开始在传统文化中寻找自己的“根基”,近年来出现的“历史热”、“国学热”等都折射出这种传统文化的回归。以通俗语言解读传统文化的“学术明星”恰好满足了大众的这一需求,顺理成章地承担起文化的“引领者”,也为《百家讲坛》栏目的“造星”创造了受众群。第二,栏目本身借“热”造“势”的商业运作技巧为自己获得可观的收视率提供了便利。解读“学术明星”现象,不难发现,但凡引起收视热潮的题材,多是传统历史文化题材,且无一例外地借助了外在品牌和资源,如当时热播的电视剧、有争议的文化现象、焦点问题等,以求推动节目的发展。如在“古典名著热”中推出《品三国》、《揭秘红楼梦》等,在明清和汉代宫廷题材影视剧持续热播时推出《清十二帝》系列、《明十七帝》系列、《汉代风云人物》系列等,在“国学”热中推出的《老子》、《论语》、《庄子》系列等,都很好地满足了时下受众关注的热点话题,迎合了他们希望系统、深入了解其中内容的心理需求,从而成就了节目的最大“卖点”。第三,实行集约化经营,打造栏目品牌的价值链。《百家讲坛》在打造“学术明星”的同时,也练就了自身栏目品牌。“学术明星”的出现,带来的不仅仅是栏目的收视高峰,栏目同时也注重利用这一品牌开发其他传媒产品,如由主讲人将讲坛内容整理出版成书籍,均创下不俗的销售业绩。阎崇年《正说清朝十二帝》出版两个月内即重印5次,累计印数达到7万册,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论语〉心得》更是创下图书热销的奇迹,长期高居各地图书销售排行榜首,读者排长队争相抢购“明星”书籍的现象已不再是娱乐明星独享的“专利”,学术的“明星”效应成就了《百家讲坛》的商业价值链,成为大众文化消费的热门产品。

综上所述,“学术明星”现象的产生,与《百家讲坛》栏目成功的运作策略存在着必然的关联,究其实质,是电视媒体利用自身优势,依照市场需求,借助“文化”之势进行节目的商业运作的必然结果。纵观人类传播历史的发展轨迹,传播方式的任何一次重大变革,都极大地改变或重造了文化。《百家讲坛》在当今泛传播和数字信息化时代,有效地使大众享用传统文化的营养,成功地在文化的大众化、学术的市场化上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开辟了传统文化传播方式。虽然人们对于《百家讲坛》这种“学术故事化”和“学者明星化”的传播方式褒贬不一,但《百家讲坛》的成功无疑为电视传播文化以及电视文化栏目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借鉴,为文化传媒业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参考文献]

①陈龙:《在媒介与大众之间:电视文化论》,学林出版社,2001年。

②祝晓风:《中华传统文化的社会渗透》,《文汇报》2007年1月21日。

③[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④刘文波:《聚焦〈百家讲坛〉现象》,《人民日报》2007年3月27日。

⑤阿兰・斯威伍德著、冯健三译:《大众文化的神话》,三联书店,2003年4月版。

第8篇:百家讲坛经典历史范文

关键词:大众文化;审美;传播载体

在电视竞争激烈的时代,在娱乐充斥荧屏的时代,《百家讲坛》火了,火得让所有的电视人感到嫉妒。讲桌一放,老师一站,就这么一个缺少包装、缺少炒作、缺少明星的“高级评书”,竟然以不可思议的“小成本”制作,拿下央视收视率排名第二位节目的成绩。《大国崛起》火了,火得让人惊叹,对西方大国崛起历史深入浅出的演绎,让内容如此精英化的节目,把学者、政府官员和普通的老百姓同时吸引到了电视机前,并引发了受众对当代中国崛起的思考。

无可辩驳的事实,充分证明了说老百姓“只爱八卦,不爱文化”绝对是错误的。作为承载大众文化最重要的载体,电视的内容包罗万象,天文地理、人文自然、娱乐生活、新闻资讯、知识传播、生活服务,每一个方面都不可或缺,每个方面也都能创造成功。电视节目通往成功的道路究竟在哪里?在电视传播中大众文化属性的审美意义怎样体现?笔者以为,“洞察人性,洞悉人心”,这个曾被易中天老师用来概括曹操驭人之术的论断,同样适用于电视节目的创作。

审美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过程,人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会对人们审美的评判标准产生很大的影响。成功的案例已经表明,能够与时俱进洞悉大众心灵的节目在争夺观众中已经获胜。当今很多电视节目的成功就在于它用大众的语言与大众对话,使电视表现逻辑和大众思维逻辑达成精确对接,正是电视美学再创造的功劳。因此,在为成功节目创造的奇迹感动之余,深入探讨电视作为“家庭艺术”的审美规律和特征,探讨电视制作对素材的再创造等问题已成为不可回避的话题,因为,观众正在期待着更多这样的节目出现。

电视的观众:爱看故事的那群人

节目受到观众的追捧和喜爱,在于说的内容,更在于说的方式。从成功的案例来看,内容编排的故事化或者说剧情化已经成为电视节目制作的一个基本方向。很多节目的成功在于讲故事,《百家讲坛》是在讲故事,《大国崛起》是在讲故事,湖南卫视的《变形计》是在讲故事,《鲁豫有约》是在讲故事……其中的道理并不复杂,因为故事有人物、情节、环境,有悬念和猜测,有推理和判断,符合人们的心理认知和审美需求,能使观众获得融入其中的乐趣,从而对节目念念不忘。

“讲故事”能够将庞大而复杂的题材分解为若干个小巧而单纯的单元。小巧,让观众不至于疲劳;单纯,可以将一件事讲得更精彩。有人说,《百家讲坛》就是比较高雅的评书,这个评价比较准确地体现了该节目“讲故事”的表现特征。说评书的办法就是每一回说个故事,完了来个“下回分解”留个悬念。传统的评书、章回小说,现在的电视剧,都可以说是这种模式的应用。

从扭转《百家讲坛》节目命运的《正说清朝十二帝》说起,主讲阎崇年以“董鄂妃身份之谜”、“太后再嫁之谜”、“咸丰”大大小小的故事串起整个节目,一桩又一桩的清宫疑案是大多数观众知悉却不熟悉的事实。这些事实,正是节目吊起观众胃口的兴趣点和切入点,跟着阎崇年老师,读史的过程被简化为听故事,不知道怎么看书和没时间看书的观众被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吊起了胃口。

通过“讲故事”能够将抽象、枯涩的理论转化为观众看得懂,且爱看、具体、感人和形象化的电视节目,这是电视作为“家庭艺术”的内在规律决定的。电视节目通过“讲故事”,可以使观众娱乐、愉快地学习,也可以使观众由直观的事实,形象、轻松地去接触事物本质。

CCTV经济频道耗时三年的恢宏大作《大国崛起》,便是以生动的故事在讲大道理,在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九个世界性大国的崛起历程讲述中,贯穿了若干生动的故事,为观众建立了立体的时代背景,从“伊莎贝拉女王御驾亲征光复西班牙”的故事中,观众可以了解到基督教在欧洲影响的增强;从“独裁英国女皇伊丽莎白宽容莎士比亚”中,观众可以感受到英国的政治文化氛围;从“法国皇后玛丽安东奈特”一句名言“法国老百姓吃不起面包,可以吃蛋糕”中,观众可以领悟到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必然性等等。故事,使节目更加生动,丰满,亲近。

再举一个与普通大众生活更加密切的例子,湖南卫视的《变形计》之《网瘾少年》。这是真人秀节目,以网瘾少年魏程与贫穷农村少年高占喜互换身份为节目卖点,7天的时间里,魏程能够在艰苦的农村里生活,而从未接触繁华都市的高占喜在经历7天奢华的城市生活之后,继续回到落后困顿的农村,能否保持农村少年的纯朴?可以说,这是一个集煽情与悬念于一体的故事,节目开播之前,如此“噱头”已经撩拨起观众的兴趣,而节目开播后,百度的“魏程吧”、“高占喜吧”更是很好地说明了该节目的影响力。

以上案例,说明了内容编排的故事化、剧情化,能够增强节目的观赏性。但这并非电视节目吸引观众的唯一技巧,而征服观众的根本依然是节目的立意和内容符合这一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审美需求。至于技巧,则依立意的内容去灵活创造、灵活取舍。

电视的成功:让观众感动和共鸣

一位观众曾经对笔者说过,最好看的电视作品并不是那种雕琢文字、刻意求怪的东西,而是将观众心里面一些有感觉但又说不出来的东西用具体的节目表达出来了。这实际上就是电视节目和观众心理的共鸣,也就是本文开始指出的——电视表现逻辑和大众思维逻辑的对接。对接得好,观众会成为节目的铁杆粉丝;对接不好,只能让观众按动手中的遥控器。

电视节目和观众心理的共鸣有两个境界:一是让观众爱看,到时间肯定要坐在电视机前;二是促进观众思考和学习,节目播完了还要通过其他途径满足被节目激发的兴趣和求知欲。

《百家讲坛》和《大国崛起》都很精彩地展现了这两个境界。首先说《百家讲坛》,该节目的成功取决于调动观众学习历史的兴趣。以阎崇年老师的《正说清朝十二帝》为例,针对影视剧对历史的戏说,他的“正说”不仅保证了节目不会偏离历史教育的轨道,而且巧妙地吊起了观众的胃口。看了节目,很多观众不禁惊呼,若没有《百家讲坛》,受电视剧的“欺骗”不知何时能够清楚:首先是,知道了电视剧中大臣们称呼活着的孝庄“孝庄皇太后”是典型的文化错误,因为“孝庄皇太后”是在她死后才拥有的谥号;受《鹿鼎记》影响的金庸迷,许多人第一次知道建宁公主其实是康熙皇帝的姑姑,而不是妹妹。节目播出后,意犹未尽的观众不仅购买《正说清朝十二帝》图书收藏,同时也纷纷寻求节目中提到的历史典籍,了解更多的信息。

从完成收视率到引发观众学习历史的热潮,《百家讲坛》展现了电视媒体对大众文化的强大引导力。《百家讲坛》播出《刘心武解读》,很多观众通过论坛等形式表达了对该节目的观感,并提出很多与刘心武老师对《红楼梦》不同的理解。这是一件很好的事,说明观众对电视节目传播的资讯不再是简单的被动接受,而是转变为主动思考。观众开始主动思考了,电视媒体的导向功能便达到了,节目保持长盛不衰就有了后劲。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观众审美心理需求的共鸣是电视节目的内涵与大众生活的搭接。《百家讲坛》马瑞芳之《说聊斋》,节目是这样进行的前期

宣传:20世纪80年代,芝加哥大学教授九迪·蔡曾说:现在美国报纸上铺天盖地的文章都是教女人如何在男人面前保持性魅力,而在300年前封建闭塞的中国,蒲松龄竟然已经写出了像《恒娘》这样的小说!妻子利用性魅力打败竞争对手,把丈夫牢牢握在手心。17世纪中国作家竟然写出了可供20世纪美国妇女参考的小说,太神奇了。这期节目一经播出,立刻征服了观众。在这个案例中,节目运用了这样的技巧。

这个案例的成功,充分说明了艺术来源于生活,而生活的秘密往往是隐藏于人心之中的人性本能,洞悉了这个秘密,便找到了感染他人的力量。找到了这种力量,就找到了以独特审美视角打造成功电视节目的切入点,在让观众心灵震撼的刹那,便是节目成功的一刻。

电视的精神:洞察时代的召唤

每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个时代的心态。电视作为大众文化的主导力量,必然应该承担起弘扬时代精神的重任,电视节目的成功,完全取决于编导策划能否洞察时代的召唤。

对于《大国崛起》被广泛认可,总编导仁学安指出:“这完全是由于我们作为一个电视新闻工作者对于当时舆情的了解,对于今天中国所处的历史阶段的判断而做出的。”

《大国崛起》是偶然和必然的交织,在节目制作三年前的一个早晨,任学安在汽车上的收音机里听到了这样一条新闻,中共中央政治局组织了题为“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发展历史考察”的集体学习,任学安在同名丛书《大国崛起》的后记中将其称作“历史的召唤”。没有对时代精神领悟的必然,这条偶然听到的新闻,就不会激发创作者的灵感。

依据《大国崛起》主创仁学安的观点,该节目受欢迎的原因有三个。第一,知识性。这部系列片较系统地反映了九个国家在过去五百年中逐步成为影响世界的大国的历史,……有很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有些国家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过伤害,也给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造成过伤害,我们对他们既熟悉又陌生;第二,符合中国人包容性很强的对外学习心态;第三,符合走向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人对民族未来发展方向的集体思索。……近30年来的改革开放,使我们的国力越来越强,中国正走在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其实,我们从来就是一个大国,而作为一个现代世界的大国到底是什么样子,人们有不同的理解,也就由此产生了思考它的一种现实需求(摘选自人民网《大国崛起》与中国发展论坛)。

上述这段话其实说明,《大国崛起》的成功三要素:第一,引人兴趣的故事(既熟悉又陌生的历史);第二,符合中国人传统的认知习惯(中国人包容性很强的对外学习心态);第三,与时代民众对国家富强的集体向往形成了共鸣(其实,我们从来就是一个大国,而作为一个现代世界的大国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

相对于《大国崛起》这一类型大题材纪录片对国计民生的关注,央视的《梦想中国》和湖南卫视的《超级女生》等节目则典型地映鉴了普通人心中的明星梦。《超级女生》和《梦想中国》,与美国的《美国偶像》属于同一类型。《美国偶像》在美国本土的收视率超过了《谁是百万富翁》,甚至冬奥会和奥斯卡转播收视率也无法与其相比。《超级女生》和《梦想中国》在中国的走红同样证明了草根文化在全球的走红,也证明了电视的大众文化属性,与大众的心灵越贴近,就越能获得成功。

电视的使命:大众文化的主导

电视海纳百川包容多元文化的特点,决定了电视成为大众文化的主导者。乍听起来,这个论断似乎很矛盾,既是大众的,又何须多元?解开这个疑问,还得从文化的概念说起。

文化包括四个层次:(1)主导文化,指体现特定时代群体的文化形态。(2)高雅文化,亦称“精英文化”,指表达个体理性沉思、社会批判或美学探索的文化形态。(3)大众文化,指运用大众传播媒介传输的、注重满足大众需要的文化形态。(4)民间文化,指体现普通民众日常通俗趣味的、带有传承特色和自发性的文化形态。而“大众”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广义的大众概念层面上,大众文化是一个包容主导文化、精英文化、民间文化、狭义大众文化的泛文化概念类型。

传媒文化是大众文化。电视的表现模式比较典型地体现了大众文化(大众文化语言)的社会功能:以大量的信息、流动的和模式化的文体、类型化的故事及日常氛围来满足公众对信息的审美需要。电视是广义的大众文化的代表,是多种文化的转换器。这是因为电视文化是直接面向家庭的传播媒介,任何一个阶层的人都有家庭,也就形成了电视对多种文化形态类型的超强包容性,加之集多种传播优势于一身,成为当代大众文化传播最先进的载体,在电视传播中大众文化属性的审美意义和主导意义显而易见。电视文化传承的是广义大众文化,这正是电视节目观众群体细分和影响其他媒体的内在动力。

第9篇:百家讲坛经典历史范文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教学;教学艺术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除了让学生了解历史知识外,还有着独特的教育功能,即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教师要考虑到历史课独特的教育功能,提高教学艺术。

一、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百家讲坛》对历史课的教学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其开创了一种独特的演讲方式:以悬念始,以悬念终。《百家讲坛》根据演讲内容首先设置了一个总的悬念,通过节目播出前的预告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在具体讲述中又设置层层悬念,随着演讲的推移,演讲者一层一层拨开迷雾,在每讲的最后又会留一个悬念,利用悬念作为牵引,极大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也说过:“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留着不讲完。不讲完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引爆管’,马上就在学生的思维中出现了问题。”在历史教学中,悬念同样可以运用于新课导入、授课过程、课堂小结等各个环节,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使授课场景波澜起伏,给学生留下无尽的思考和品味。

二、注重教学内容的情感体验,塑造学生健康的个性

历史虽已逝去,但它以其丰富、张扬的生命力给人们以心灵的启迪。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应努力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去体验,寻找情感共鸣。教师要采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形象描述,再现历史,让学生身临其境。如,通过幻灯片、投影、录音、录像、影片等多媒体手段创设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教学内容上要选取富有个性特色的历史人物,如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天下为公思想,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伟大生死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社会责任感等,都可有效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健康的个性。

三、授人以渔,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尤为重要。目前,大多数学生全凭死记硬背,在平时的考试中成绩不高,导致他们对历史课缺乏兴趣。其重要原因是由于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听课的方法,让学生清楚历史内容分为“基本史实”和“理论分析”两部分,告诉学生“基本史实”部分只需记在心里,重点掌握灵活运用即可。理论部分是历史学习的侧重点和难点,学生要重点听、重点记、多思考。要让学生对每个章节的内容做到清清楚楚,能够总揽历史知识所处的国际国内背景、主要内容、基本线索,建构每章节的知识结构。

四、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果

活的历史才受学生欢迎,《百家讲坛》的演讲中对传统历史文化经典的解读,不是正襟危坐、故作高深,而是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达到与观众的情感交流,从而引导观众去感受历史文化经典丰富的内涵。这种形式以易中天为代表,在演讲过程中他擅长综合运用语调的抑扬顿挫和非语言符号。

五、注重教学过程的艺术性引导,发挥学生的特长

教学过程的艺术性,应凸显善导的特点。善导有两层含义:(1)在指导模式上,变传统的教师对学生的单向指导为现代的“师生互导,生生互导”互动指导模式。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长,他们的智慧完全有可能在某些方面超过老师。因此,教师可与学生中的电脑高手一同制作教学课件,与有绘画天赋的学生一起制作历史手抄报,与有朗读特长的学生为历史画面配乐朗诵,与有写好的学生编写历史剧……使学生乐意参与教学,展示个性潜能,获得教师和同学的欣赏,并促进个性发展。(2)教师对学生个性的引导。教师应针对学生不同个性进行引导,对其个性中不良、消极的方面,进行疏导和转变,对其个性健康、积极的方面加以肯定,并鼓励使之完善。

总之,高中历史教师作为传承历史文明的实践者,应努力提高教学艺术,使学生在学科素养、人文素养、个性发展等方面都能有极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生.历史研究性学习与人文主义教育[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