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辩论会题目范文

辩论会题目精选(九篇)

辩论会题目

第1篇:辩论会题目范文

一、什么是毕业论文答辩

毕业论文答辩是答辩委员会成员(以下简称答辩老师)和撰写毕业论文的学员面对面的,由答辩老师就论文提出有关问题,让学生当面回答。它有“问”有“答”,还可以有“辩”。

答辩是辩论的一种形式,辩论按进行形式不同,分为竞赛式辩论,对话式辩论和问答式辩论。答辩就是问答式辩论的简称。与竞赛式辩论相比,论文答辩有以下几个特点:

1.答辩具有明显的不平等性。首先,人数不对等。毕业论文答辩组成的双方人数是不平等,参加答辩会的一方是撰写论文的作者,只有一个人。另一方是由教师或有关专家组成的答辩小组或答辩委员会,人数有3人或3人以上。一般地说,答辩小组或答辩委员会始终是处在主动的、审查的地位上,而论文作者则始终处在被动的、被审查的地位上,并且双方的知识、阅历、资历、经验都方面都相差悬殊。

2.答辩委员会具有双重身份。竞赛式辩论除了参加辩论的双方外,还设有专门的裁判,即有个“第三者”对辩论双方的高下是非作出评判。而论文答辩虽然也要作出评判,但它不是由特设的裁判员来评判,而是由参加答辩会的一方——答辩小组或答辩委员会对另一方即论文作者的论文和答辩情况作出评价。可见在毕业论文答辩会上,答辩老师是具有双重身份的:既是辩论员,又是裁判员。

3.毕业论文作者的答辩准备,范围广泛。为了顺利通过答辩,毕业论文作者在答辩前先需要作好充分准备。然而,毕业论文答辩会上的题目是由参加答辩会的一方——答辩老师根据另一方提供的论文拟就的,所要答辩的题目不是一个,而是多个,一般是三个或三个以上,并且答辩小组拟就的题目对另一方——论文的作者事先是保密的,到答辩会上才亮出来。答辩老师提出问题后,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让学员即论文作者独立准备一段时间(一般是半小时以内)后再当场回答;另一种情况是不给学员准备时间,答辩老师提出问题后,学员就要当即作出回答。因此,虽然在举行论文答辩会以前,学员.也要为参加答辩会作准备,但难以针对答辩会上提出的问题(因为事先不知道)作准备,只能就自己所写的论文及有关的问题作广泛的思考和准备。(这个问题将在本章第二节详细讨论)

4.表达方式以问答为主,以辩论为辅。论文答辩一般是以问答的形式进行,由答辩委员会成员提出问题,论文作者作出回答。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有时也会出现作者与答辩委员会成员的观点相左的情况,这时也会而且也应该辩论。但从总体上说,论文答辩是以问答的形式为主,以不同观点的辩论为辅。

二、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

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对于组织者——校方,和答辩者——毕业论文作者是不同的。

校方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简单说是为了进一步审查论文,即进一步考查和验证毕业论文作者对所著论文论述到的论题的认识程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进一步考察毕业论文作者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审查毕业论文是否学员自己独立完成等情况。

第一,进一步考查和验证毕业论文作者对所著论文的认识程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是高等学校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之一。一般说来,从学员所提交的论文中,已能大致反映出各个学员对自己所写论文的认识程度和论证论题的能力。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问题没有充分展开细说,有的可能是限于全局结构不便展开,有的可能是受篇幅所限不能展开,有的可能是作者认为这个问题不重要或者以为没有必要展开详细说明的;有的很可能是作者深不下去或者说不清楚而故意回避了的薄弱环节,有的还可能是作者自己根本就没有认识到的不足之处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提问和答辩就可以进一步弄清作者是由于哪种情况而没有展开深入分析的,从而了解学员对自己所写的论文的认识程度、理解深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

第二,进一步考察毕业论文作者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是组织毕业论文答辩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二。通过论文,虽然也可以看出学员已掌握知识面的深度和广度。但是,撰写毕业论文的主要目的不是考查学员掌握知识的深广度,而是考查学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锻炼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学员在写作论文中所运用的知识有的已确实掌握,能融会贯通的运用;有的可能是一知半解,并没有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还有的可能是从别人的文章中生搬硬套过来,其基本涵义都没搞清楚。在答辩会上,答辩小组成员把论文中有阐述不清楚、不祥细、不完备、不确切、不完善之处提出来,让作者当场作出回答,从而就可以检查出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是否有深广的知识基础、创造性见解和充分扎实的理由。

第三,审查毕业论文是否学员独立完成即检验毕业论文的真实性是进行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之三。撰写毕业论文,要求学

员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但它不像考试、考查那样,在老师严格监视下完成,而是在一个较长的时期(一般为一个学期)内完成,难免会有少数不自觉的学生会投机取巧,采取各种手段作弊。尤其是像电大、函大等开放性大学,学员面广、量大、人多、组织松散、素质参差不齐,很难消除捉刀代笔、抄袭剽窃等不正之风的出现。指导教师固然要严格把关,可是在一个教师要指导多个学员的不同题目,不同范围论文的情况下对作假舞弊,很难做到没有疏漏。而答辩小组或答辩委员会有三名以上教师组成,鉴别论文真的能力就更强些,而且在答辩会上还可通过提问与答辩来暴露作弊者,从而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

对于答辩者(毕业论文作者)来说,答辩的目的是通过,按时毕业,取得毕业证书。学员要顺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就必须了解上述学校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然后有针对性的作好准备,继续对论文中的有关问题作进一步的推敲和研究,把论文中提到的基本树料搞准确,把有关的基本理论和文章的基本观点彻底弄懂弄通。

三、毕业论文答辩的意义

通过答辩固然是大学毕业生参加毕业论文答辩所要追求的目的。但如果大学毕业生们对答辩的认识只是局限在这一点上,其态度就会是消极、应付性的。只有充分认识毕业论文答辩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才会以积极的姿态,满腔热忱地投入列毕业论文答辩的准备工作中去,满怀信心地出现在答辩会上,以最佳的心境和状态参与答辩,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水平。

第一,毕业论文答辩是一个增长知识,交流信息的过程。为了参加答辩,学员在答辩前就要积极准备,对自己所写文章的所有部分,尤其是本论部分和结论部分作进一步的推敲,仔细审查文章对基本观点的论证是否充分、有无疑点、谬误、片面或模韧不清的地方。如果发现一些问题,就要继续收集与此有关的各种资料,作好弥补和解说的准备。这种准备的过程本身就是积累知识、增长知识的过程。再说,在答辩中,答辩小组成员也会就论文中的某些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或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这样,学员又可以从答辩教师中获得新的知识。当然,如果学员的论文有独创性见解或在答辩中提供最新的新鲜材料,也会使答辩老师得到启迪。这正如一位外国学者所说的:“如果我们彼此交换想法,本来各自只有一个想法,而现在大家都有几个想法,因此一加一就等于四了。”

第二,毕业论文答辩是大学生全面展示自己的勇气、雄心、才能、智慧、风度和口才的最佳时机之一。毕业论文答辩会是众多大学生——包括已走上工作岗位的电大、函大学生——从未经历过的场面,不少人因此而胆怯,缺乏自信心。其实毕业论文答辩将是大学生们在即将跨出校门、走向社会的关键时刻全面展示自己的素质和才能的良好时机。而且毕业论文答辩情况的好坏,对于国民教育的大学生来说,影响的不仅仅是毕业论文的成绩,而且还很可能影响工作分配的去向。人生能有几回搏?毕业论文答辩就是大学生们的一次重要拼搏。大学生们应该用自己的拼搏,为今后自己的发展奠定基础,为组织上合理分配自己的工作提供依据。对于在职学习的函大、电大毕业生来说,虽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来改变工作岗位的机会较少,但它也是人生中二次难得的经历,一次最宝贵的体验。所以,大学毕业生们对毕业论文答辩不能敷衍塞责、马虎从事,更不可轻易放弃。

第三,毕业论文答辩是大学生们向答辩小组成员和有关专家学习、请求指导的好机会。毕业论文尤其是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一般是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专业水平的教师和专家组成,它们在答辩会上提出的问题一般是本论文中涉及的本学科学术问题范围内带有基本性质的最重要的问题,是论文作者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却又是论文中没有阐述周全、论述清楚、分析详尽的问题,也就是文章中的薄弱环节和作者没有认识到的不足之处。通过提问和指点,就可以了解自己撰写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研究其他问题时的参考。对于自己还没有搞清楚的问题,还可以直接请求指点。总之,答辩会上提出的问题,不论作者是否能当场作出正确、系统的回答,都是对作者一次很好的帮助和指导。

第四,毕业论文答辩是大学毕业生们学习、锻炼辩论艺术的一次良机。在当今社会,人们愈来愈认识到,能言善辩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一个人如果掌握了高超的辩论技巧,具有雄辩的口才,他在事业上,在人际交往中就会如鱼得水,左右逢源、逢凶化吉、遇难呈样。正因为如此,自古以来那些胸怀大志的人,都非常重视辩论素质的训练和培养,把拥有精湛的辩论艺术视为其事业成功的得力臂膀。

市场经济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能言善辩更是竞争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在学校擅长交际、善言能辩的学生要比一个成绩优秀但性格孤僻内向的学生被聘用的机会多,在社会上成就事业的可能性更大。

第2篇:辩论会题目范文

1、熟悉内容

作为将要参加论文答辩同学,首先而且必须对自己所著的毕业论文内容有比较深刻理解和比较全面的熟悉。这是为回答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就有关毕业论文的深度及相关知识面,而可能提出的论文答辩问题所做的准备。

所谓“深刻的理解”是对毕业论文有横向的把握。例如题为《创建名牌产品发展民族产业》的论文,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可能会问“民族品牌”与“名牌”有何关系。尽管毕业论文中未必涉及“民族品牌”,但参加论文答辩的学生必须对自己的毕业论文有“比较全面的熟悉”和“比较深刻的理解”,否则,就会出现尴尬局面。

2、图表穿插

任何毕业论文,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用图表表达论文观点的可能,故我认为应该有此准备。图表不仅是一种直观的表达观点的方法,更是一种调节论文答辩会气氛的手段,特别是对私人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来讲,长时间地听述,听觉难免会有排斥性,不再对你论述的内容接纳吸收,这样,必然对你的毕业论文答辩成绩有所影响。所以,应该在论文答辩过程中适当穿插图表或类似图表的其它媒介以提高你的论文答辩成绩。

3、语流适中

进行毕业论文答辩的同学一般都是首次。无数事实证明,他们论文答辩时,说话速度往往越来越快,以致毕业答辩委员会成员听不清楚,影响了毕业答辩成绩。故毕业答辩学生一定要注意在论文答辩过程中的语流速度,要有急有缓,有轻有重,不能像连珠炮似地轰向听众。

4、目光移动

毕业生在论文答辩时,一般可脱稿,也可半脱稿,也可完全不脱稿。但不管哪种方式,都应注意自己的目光,使目光时常地瞟向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及会场上的同学们。这是你用目光与听众进行心灵的交流,使听众对你的论题产生兴趣的一种手段。在毕业论文答辩会上,由于听的时间过长,委员们难免会有分神现象,这时,你用目光的投射会很礼貌地将他们的神“拉”回来,使委员们的思路跟着你的思路走。

5、体态语辅助

虽然毕业论文答辩同其它论文答辩一样以口语为主,但适当的体态语运用会辅助你的论文答辩,使你的论文答辩效果更好。特别是手势语言的恰当运用会显得自信、有力、不容辩驳。相反,如果你在论文答辩过程中始终直挺挺地站着,或者始终如一地低头俯视,即使你的论文结构再合理、主题再新颖,结论再正确,论文答辩效果也会大受影响。所以在毕业论文答辩时,一定要注意使用体态语。

6、时间控制

一般在比较正规的论文答辩会上,都对辩手有答辩时间要求,因此,毕业论文答辩学生在进行论文答辩时,应重视论文答辩时间的掌握。对论文答辩时间的控制要有力度,到该截止的时间立即结束,这样,显得有准备,对内容的掌握和控制也轻车熟路,容易给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一个良好的印象。故在毕业论文答辩前应该对将要答辩的内容有时间上的估计。当然在毕业论文答辩过程中灵活地减少或增加也是对论文答辩时间控制的一种表现,应该重视。

7、紧扣主题

在校园中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往往辩手较多,因此,对于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来说,他们不可能对每一位的毕业论文内容有全面的了解,有的甚至连毕业论文题目也不一定熟悉。因此,在整个论文答辩过程中能否围绕主题进行,能否最后扣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另外,委员们一般也容易就论文题目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提问,如界能自始至终地以论文题目为中心展开论述就会使评委思维明朗,对你的毕业论文给予肯定。

第3篇:辩论会题目范文

为了选出适合于培养目标为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石油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题目,避免以往的题目重复率高、内容偏多、难度较大的问题,在毕业设计选题时,石油工程系首先组织指导教师学习学校和学院有关毕业设计的管理文件,领会文件的精神,结合石油工程系的实际,组织编写了石油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选题指南,分指导教师版和学生版。指导教师版指南详细指出了每个老师可以申报的题目方向和数量,要求了内容和题目与往届的重复率;同时,对题目的内容和深度也做了明确的要求,最后详细图解了在毕业设计管理系统中申报课题的过程。学生版选题指南主要图解在系统中选题的过程,特别强调不能跨专业方向选题。在指导教师申报完题目后,系上审核环节主要关注题目的重复率、题目的广度、题目的深度以及题目适合的专业方向。对不符合我校石油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虽来源于现场但题目偏难内容偏多的、内容与往届重复等情况的题目则退回指导老师重新申报题目,直到题目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在学生选题前,举行了石油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动员会,学院主管领导从毕业设计的目的、意义等方面对全体毕业设计学生进行了动员;石油工程系采用实例详细介绍了选题过程和步骤,特别强调不能跨方向选题等注意事项。最后,学生在网上选题后,指导老师在网上确认,系上进行二次审核,主要看是否有跨方向选题。石油工程2013届毕业设计采用上述选题过程进行选题,指导教师申报的题目合格率达到90%,学生错选率不到10%,未出现过难和过宽的题目。

二、规范开题答辩

2013届石油工程专业共有414位学生获准进入了毕业设计环节,按重庆科技学院实践教学规范及石油工程系石油工程专业2013届毕业设计工作计划,开题答辩放在第六周。在第四周,在广泛征求指导老师和毕业设计学生意见的基础上,石油工程系制定了开题答辩方案,并传达到所有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和毕业设计学生,同时做好开题答辩准备。由于是首次搞开题答辩,因此随机抽取了毕业生总数的20%分油藏、钻井和采油三个组进行答辩。答辩分两个阶段:汇报和提问。在汇报阶段,毕业生从目的意义、国内外发展现状、主要内容、工作条件和工作计划等方面阐述自己的课题;在提问阶段,答辩老师着重从题目的适用性、国内外现状的阐述、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工作思路等方面就课题与答辩学生进行交流,针对性地提出建设性的修改建议和意见。总共有82位毕业生参加了开题答辩,建议修改题目的有15名,建议修改研究内容的有20名。同时,未参加答辩的学生也按时完成了开题报告,做好了开题答辩的准备。通过开题答辩,使学生能及时与指导老师协商,完善题目和内容,理清工作思路,保证了后续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中期检查

2013届毕业设计在中期检查时,发现了进度滞后、题目宽、内容多、难度大以及实验条件不满足等问题,分别采取强化指导、调整题目和内容、补贴实验课题经费的方法来解决,保证了毕业设计的按时完成。

四、严格评阅

2013届毕业设计论文评阅采取“双盲评阅、异人评审”模式。在开展评阅前,石油工程系制定了2013届石油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答辩方案,详细规定了毕业论文的评阅标准、时间节点等,并传达到所有的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和毕业设计学生。评阅的具体做法为:答辩前一周,学生提交隐去指导老师和毕业设计学生信息的论文,然后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系统中评审“双隐”的毕业论文,只有指导老师评阅成绩大于等于60分的论文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交叉评阅。在交叉评阅前,系上根据每个课题的具体学科方向,在系统中预先指定研究方向与课题相同或相近的老师作为论文评阅老师,只要需要评阅的论文通过指导老师评阅,交叉评阅老师就会在毕业设计系统看到相关论文。交叉评阅根据学校实践教学规范的具体要求,从完成的工作与任务书的符合度、工作量、内容深度和广度以及格式的规范性等方面对看到“双隐”论文进行评阅,给出恰当的评语和成绩,只有评阅成绩为60分及以上的论文才能进入答辩前的预审阶段。这种评阅方式,避免了评阅时指导老师的干扰,保证了评阅结果的客观公正。交叉评阅结束后,2013届毕业设计学生有34位同学的论文未通过交叉评阅,不能进入答辩环节。

五、改革答辩

答辩是毕业设计质量控制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往届答辩时,自己指导的学生在老师所在的答辩组答辩,答辩多媒体和毕业论文上都有指导老师姓名,存在一定干扰因素。因此,2013届答辩总的原则为“匿名答辩、异组答辩”,匿名答辩要求学生答辩时所用的材料(毕业论文和汇报多媒体)必须隐去指导老师姓名;异组答辩是指学生只能在非指导老师所在的答辩组答辩。答辩分组时,采用按方向分组原则,不管指导老师的学科方向,只认毕业设计课题本身的学科方向,按课题学科方向分组,同时尽量避免分到指导老师所在的答辩组。在答辩前,系上组织人员进行二次形式复查,对照学校关于工科毕业论文的格式要求,对提交的“双隐”论文进行格式审查,格式规范的论文则直接进入答辩分组环节,格式严重不规范或未进行“双隐”的论文直接判定为不合格,进入补答辩。答辩时,答辩学生用多媒体从绪论、主要工作、结论等几方面阐述论文的主要内容,限时8分钟;然后答辩组就论文本身以及相关专业知识提5~8个问题,答辩学生即时回答,答辩组根据回答情况并结合论文本身给出答辩成绩。在答辩过程中,答辩小组秘书对论文进行一致性检查,检查完成的内容与任务书内容的一致性,发现内容不符则立即停止答辩并视为不通过。同时,如果发现答辩材料未进行了匿名处理,则直接进入二次答辩。2013届石油工程毕业设计答辩前,有10位同学未通过石油工程系组织的形式审查,共有370位学生进入了答辩环节。经过两批次共计4天时间的答辩,油藏有4人、采油5人、钻井14人共有23位学生未通过首次毕业设计答辩,其中包括3位未对答辩材料进行匿名处理的毕业生。随后组织了两次补答辩,最终有8位同学未通过毕业设计答辩,未按时取得毕业资格。

六、结束语

第4篇:辩论会题目范文

该节目从2006年2月6日开始播出,上视新闻综合频道周一至周五每天20:30直播,长度27分钟。演播室现场由主持人和两位嘉宾组成,每次辩论基本上分为三个阶段,也可以说由三个小辩题组成,每一阶段开始是先看一段背景材料,然后由主持人提出一个辩题,嘉宾各持一方观点进行辩论。节目是开放的,两个嘉宾辩论的同时,场外的观众可以发短信分别对两个嘉宾的观点进行支持,也可以发表第三种观点。即便节目结束了,观众还可以通过东方网继续自己的讨论,而第二天的节目开播之始,主持人也会就前一天的话题选择一些网上的观点与观众分享。

应该说这是个不错的创意,尽管没有去调查“收视率”,但根据直觉判断,这档节目还是颇有人气的,这可以从节目时段内广告的变化中感受得到,也可以从互动短信中感受得到,还可以从网友在SMG网站上关于《撞击》的留言中感受得到。

然而,笔者认为若要把这档节目真正办好,办得有吸引力、有影响力,还需要在一些方面有所改进。结合自己的观感以及SMG网站上关于《撞击》的留言,谈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于话题和辩题:建议加强前期策划,选择一些真正具有可辩性的话题

节目基本围绕新闻话题、新闻人物、新闻事件以及公共事务选择辩论话题,应当说,大部分话题具有一定的可辩论性,通过两位嘉宾的辩论,基本上达到了让事实在辩论中变得更加清晰,让观点在辩论中产生智慧的火花的目的。然而,在开播至今这段时间里,有几期节目在选择话题以及确定辩题时显然缺乏足够的前期准备和深入的思考。

以“高中生要不要‘见义勇为’”这一话题为例。市北中学高三学生彭吟见义勇为勇捉偷车贼被打伤事件之后,《撞击》就这件事展开了辩论,辩论从三个观点展开,一是未成年人见义勇为该不该提倡,二是社会正义重要还是个人前途重要,三是高中生“见义勇为”要不要提倡。这三个辩题其实根本就不具有可辩论性,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见义勇为作为一种美德都是值得而且应该提倡的,只不过对于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的群体而言,见义勇为的“为”可以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表现方式而已。因此对于未成年人而言,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见义勇为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这期节目的准备或者说策划是不够成功的,这三个辩题抛给嘉宾,究竟在辩些什么,又能够辩出什么火花呢?辩论中,正方嘉宾坚持见义勇为无论什么情况下对于任何人都是应该坚持的,然而从正方嘉宾的现场支持率来看,他是远远低于反方的现场支持率。那就产生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正方嘉宾支持率不高究竟是现场观众不支持嘉宾的观点,还是由于嘉宾在现场的辩论缺乏足够的说服力而不支持他呢,或许还存在第三种可能?正方嘉宾在整个的辩论过程中,除了不断强调应该见义勇为外,完全不考虑未成年人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没有将见义勇为的美德和见义如何勇为这一方式方法问题有效地区分开来,因而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和支持率。然而,正方嘉宾如此低的支持率也很容易产生一种误导,似乎大多数现场观众是支持高中生不要见义勇为的。与此同时,反方的观点非常强调未成年人这样一个群体,认为未成年人在见义勇为时应该采用适当的方式,这个观点笔者完全赞同,但反方在辩论中不断地提及一个“成本”的问题,很容易让人想到很多年以前一名大学生救一位落水老农而光荣牺牲时曾经有过的争论,难免会产生一些混淆视听的副作用。试想这样的辩论又有何意义呢?真要展开辩论的辩题,应该精心、周密地设计,如果把论题改为“未成年人应该怎样见义勇为”可能更值得讨论,也更能讨论出一些有价值有意义的观点来。

类似的辩题还有不少,有网友在SMG网站留言:“节目给人的印象要么像吵架,要么讲歪理。比如啃老族,非要找个反方来瞎辩。简直是误导,这么简单的道理还用争吗?”又有网友留言:“选题可能还要有更高的质量,前几次的《撞击》题目,稍有道德者就无可争辩,孰是孰非一目了然。但是,大众媒体应该引导正义,如果反方一味在强调歪理,势必给大众的道德观,特别是中学生年龄以下的受众引起思想混乱”。可见,关于话题,与笔者观感相同的观众不少。

关于嘉宾和论辩:建议嘉宾做好准备工作,并注重辩风

一般观众并不知道节目选择嘉宾的依据,但从播出节目所邀请的嘉宾大部分是社会科学学者、与论题相关的专家或资深人士以及一些资深媒体人可以推断出,邀请嘉宾的依据应该是基于这样一个前提:该嘉宾对于所辩论的话题比一般人有更为深入的了解,有更为透辟的见解。确实有一些嘉宾表现出了超乎常人的真知灼见,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嘉宾都能如此。

比如“他是否让人感动”这期节目,两位嘉宾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好不热闹,但似乎也没有什么新的观点与见解。一方坚持认为,陈健不是守墓,而且也没有达36年之久,不值得让人感动;另一方作为曾经报道过陈健的资深媒体人,坚持陈健的行为就是守墓,认为陈健留在黑龙江就值得让人感动。两人所争论的一切都没有超出背景短片所提供的材料,这样的争论有什么意义呢,这叫什么“有不一样的观点”呢?

与笔者观感相同的观众不少。有网友在SMG网站留言:“二位嘉宾在《撞击》中七撞八撞不太扣题,大话套话不少,缺少真知灼见”。还有网友留言:“我总觉得辩论的东西缺乏系统性,有时候有强辩之嫌,不是很合适。而且时间上也是太短,觉得问题还没有说清楚就开始下个题目了,觉得有点仓促,不知道嘉宾每次是不是有准备,每次觉得都是在扯脖子,没有一个很好的辩风,缺乏一些辩论的技巧。或者制作人的目的只是出于一些希望大家重视这个问题的目的。但是我觉得既然撞击就要透彻,一针见血”。

笔者认为,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很大程度在于先期准备的不足。从节目现场来看,嘉宾在受邀之后是做了一些准备的,但这种准备是个人行为,还是按照节目要求所做的就无从知道了,另外,也不知道嘉宾来到节目现场之后,会不会与节目策划者以及主持人在节目播出之前进行一些先期的讨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这种准备即便是有也是不充分的。因此笔者建议,在节目开播之前,节目策划者与主持人要与双方嘉宾进行沟通,对辩题进行充足的准备和深入的挖掘,确实达到让事实在辩论中变得更加清晰、让观点在辩论中产生智慧的火花。

此外建议嘉宾要注意现场辩风,有些辩论比较像争吵,两位嘉宾同时滔滔不绝开辩,以至听不清双方都说些什么。有网友留言:“请辩论双方遵守一方表达完毕后另一方再进行反驳,且不宜人身攻击”。从中可以看出,观众不仅对于嘉宾的思想观点有所期待,同时对于嘉宾在现场的辩风也是有所期待的。

邀请的嘉宾,不但应该思想超群,而且辩风也要比较好。事实上,对普通电视观众而言,双方嘉宾谁输谁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从中听到不一样的声音。建议应邀嘉宾能事先做好充足的准备并有一种君子的作派和风度,以使节目更好看,观点更出彩。

关于主持人和背景短片:建议主持人和背景短片以更合适的方式表明倾向

《撞击》节目的主持人何婕在节目中的表现还是相当不错的。在这人里笔者讨论的是新闻辩论节目的主持应该有怎样的表现,而并不是完全针对何婕的。虽然《撞击》号称中国大陆第一档互动式电视新闻辩论节目,但这并不意味着新闻辩论节目的主持人“前无古人”,没有可资模仿与学习的对象。

笔者认为,主持人怎么去主持一档节目,与节目本身的定位有很大的关系,既然定位于新闻辩论节目,主持人所要做的就是尽量保持客观的立场,让辩论双方能够在合理的时间内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同时还要能够控制场面,调节气氛。《撞击》主持人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到位。

有网友在SMG网站上留言:“主持人只是主持人,作为节目的掌控人应该具有中立的立场,那么明显偏袒一方,这叫观众还怎么看下去,这叫嘉宾还怎么辩论下去”;“撞击应是双方辩论人一对一的。我觉得这个主持人的身份不应该明确支持某一方的言论,只应该主导他们辩论的主题”;“主持人不应该对某一方的观点有偏向,导致辩论实力发生不平衡”。类似的留言不少。

事实上,节目主持人也好,节目本身也好,不可能没有倾向性与导向性,从辩题的选择开始,节目以及节目主持人的倾向性与导向性就已存在而且也一直在发生作用,只是节目以及节目主持人该以怎样的方式来表明自己的立场和导向,是值得思考和斟酌的。

节目中的背景短片存在同样的问题。短片的主要作用应当是作为新闻背景和辩论由头出现,假如短片的倾向性通过解说词就表达得非常明确,实际上既不利于嘉宾双方辩论的展开,也不利于观点的深入碰撞。如果一定要表明自己的观点,背景短片完全可以通过提供事实、数据等方式来表达。

第5篇:辩论会题目范文

要搞好辩论,当前首先应当解决的问题是:划清两类不同性质辩论的界限。为什么这样说?我们知道,辩论是为了解决矛盾。有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所以也有两种不同性质的辩论。解决敌我矛盾,有时候也用辩论的方法,如反斗争,目的是彻底打垮分子的猖狂进攻,保卫党的领导,保卫社会主义。所以定要把他们的谬论驳得体无完肤,把他们在群众中间搞臭,使其原形毕露,无从遮丑。而在用辩论的方法来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时候,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其目的是统一认识,提高觉悟,以达到增强团结,共同进步,心情舒畅,干劲倍增。所以定要根据“团结——斗争——团结”这一公式的精神,让正确意见说服错误意见,帮助落后群众提高觉悟。很明显,如果用对待敌我矛盾的办法来对待人民内部矛盾,就会把事情搞坏,相反的,如果用对待人民内部矛盾的办法去对待敌我矛盾,也是错误的。所以在辩论之先,必须弄清所辩论的问题以及这个问题所联系到的具体人,是属于哪一类矛盾。如果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就肯定要采取对待人民内部矛盾的办法来组织辩论。当然事物总是错综综杂的,有时候一个问题在开始是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出现,而当矛盾大暴露了,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敌我矛盾的本质,这就需要在辩论的过程中,随着情况的变化而重新确定斗争方针。另外,也会有这样的情况,在一次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辩论过程中,可能出现敌我矛盾,并且可能和正在辩论的人民内部矛盾有某些联系。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及时采取措施,把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严格地区别开来,以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方法一个个地解决,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以免引起混乱。总之,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需要用两种不同性质的辩论来分别解决,才能达到两种不同的目的。

思想问题和认识问题,这是人民内部矛盾。解决这类矛盾的办法之一,就是通过辩论的形式,来互相说理。说理不能是“当阳桥前一声吼”,必须十分细致。事实胜于雄辩,所以最好能拿出事实来,并且经过分析加以提高,做到有理有据。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摆事实,讲道理”。讲道理时,固然要讲自己认为正确的意见,也要冷静地全面分析对方的话。落后分子的话并不一定句句落后,决不能因人废言。基本错误的意见中,可能包含有小部分正确的东西,就是说还有点小道理,哪怕只有百分之五,也不要抹煞。错误的意见许多来自思想意识上的毛病,但也不都是由于思想意识,也有的是认识问题,要加区别。比如目前在问题上,有的是由于不了解政策而认识模糊,有的却是由于从个人主义出发有所抵触,这就要区别对待。特别重要的是,不仅要指出这个意见错了,而且要指出错在什么地方,要指出怎样才算对和应当怎么办。辩论必须贯彻民主精神,应当允许别人发表不同的意见,即使这种意见是错误的,也要让别人把话讲完,然后再用正确的意见去说服他,不可急躁粗暴。一方面因为思想问题必须思想解决,压服并不能使人真正放弃错误意见,也就达不到真正的统一思想。另一方面还应看到,辩论是为了解决矛盾,而解决矛盾的先决条件是暴露矛盾,矛盾暴露得越彻底,问题也越容易解决得彻底。没等别人说上几句话就想把他压下去,这实际上是掩盖矛盾,当然也就解决不了矛盾。有人担心错误的意见都说出来是会影响别人,会把事情弄乱,不好收拾。这种顾虑是多余的。真理是愈辩愈明,大家总会在真理的基础上统一起来的。这里有必要强调的是,无论谁,都要用老老实实的态度对待真理,谁的道理符合党的原则,符合客观实际,就听从谁的道理。积极分子要勇于以正确的意见说服别人,也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乐于为别人的正确意见所说服。对于持有错误意见的人来说,当然同样需要这样的态度。

辩论是一种群众自我教育的方法。但是群众自我教育必须和领导的正确掌握结合起来。这种掌握,是开好辩论会的保证。那么,在一次辩论的前前后后,领导者的责任究竟是什么呢?

首先是出好题目。辩论会不是漫谈会,必须有的放矢。领导者的责任是围绕当前的斗争发动群众鸣放;在鸣放过程中,看准了主要矛盾,订下题目,就能够引起群众的广泛兴趣,就能够解决关键性的问题。在出题目的时候,要考虑到有没有对立面,能不能辩论起来。有些地方提出“怎样兴无灭资”“什么是社会主义”,这样的问题,或者太大,或者比较抽象,就不可能引起争辩。特别要考虑到,这仅仅是一个具体问题呢,还是可以引伸到很多或者一两个重要的原则问题。好题目要有较高的思想性原则性,而不是简单的“是非法”和“填空白”的测验题目。

题目出好了,需要作一些准备工作,使大家都知道这些题目,关心这些题目,议论这些题目。这中间就会有各种不同的意见出现,并且引起争辩。辩论会应当在这个基础上举行。在辩论会的开始,要善于引导群众发言。最好能围绕辩论的中心,提出若干个具体有关的问题,启发大家自由发表意见。并要尽量使各种不同意见正式交锋,不能只准说正面话,要允许讲反面意见。当正确意见说服不了错误意见,发生僵持局面的时候,最容易出现简单化的做法,这时候,要及时告诉大家,辩论是互相说服的会议,既然谁也说服不了谁,可以再准备,再作辩论,不要企图一次辩论会解决全部问题。也可能有这样的情况,就是在讨论某一个问题的时候,发生了争论,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辩论会;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可以有引导地把辩论展开,不一定机械地按照上述的步骤。

辩论是群众自我教育的一种很好的方法。但是群众自我教育的方法是很多的,辩论并不是唯一的方法。我们一方面要运用这种好方法,向群众和青年进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同时应当运用更多的好方法,并且把它们结合起来,以便发挥更大的效果。比如组织报告会,配合所辩论的问题,向群众进行理论和政策教育,这样来提高群众和青年的思想水平,帮助他们能够辩论得更深一些,更透一些。又比如,走出会场,到现场去参观,边看边辩,使理论和实际更加密切地结合起来,使辩论进行得更加生动活泼。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需要运用什么样的形式,就运用什么样的形式,不必拘于一格。形式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怎样使辩论进行得更好,在工作方法上也应当有许多新的创造,这种创造可以促使辩论这种形式不断地丰富和向前发展。

一般地说,辩论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典型问题为中心的,一种是以典型人为中心的。问题总是和具体的人分不开的,所以以典型问题为中心辩论,也会牵涉到一定的人。因此组织辩论还是一个“人”的工作。确定以人为中心组织辩论,应当经过更为慎重的研究,在较大范国内进行的,更须有一定的控制。并且无论范围大小,都应当对被选作典型的人进行充分的思想工作,要使他懂得这样做,不仅对大家好,对自己也好。事先要给打招呼,最好征得他的同意。在辩论过程中,要以同志式的态度相对待。在辩论结束之后,大家不要和他疏远,仍然热情地帮助他。

第6篇:辩论会题目范文

一、论文选题

(一)确定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必须具有博士学位或者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对于未毕业的博士生不允许其单独指导。在具有指导资格的教师中遴选出带本届毕业生的,然后通知相关教师,要求每人出2~5个题目,题目要尽量结合科研项目,且要兼顾学生的兴趣和水平,不得与最近三年的题目雷同,同时,指导教师要对每个题目给出不少于200字的简介,简介内容包括背景、预备知识、大体思路和参考书等。

(二)确定“题目一毕业生一指导教师”

题目出好后,经系相关负责人整理并报学院同意后,将题目发给学生,让学生填写选题志愿。在具体操作中,容易出现某些题目学生扎堆选,某些题目无人问津的情况。此外,在选题过程中也会因某些教师没有给学生授过课,学生对其不了解而不做选择。鉴于此,首先,学院应召开毕业生动员会,—方面介绍毕业论文的整体安排,让学生意识到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向学生介绍指导教师情况,特别是教师的研究领域和所授课程;然后,让学生在给定期限内完成选题。选题时,每个学生填报两个志愿,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的选题不能在同一个指导教师名下。

收集学生的选题信息后,相关教师和本届毕业生的班主任一起确定“题目一毕业生一指导教师”。确定原则为:1.优先满足学生的第一志愿选题;2.第一志愿不能满足的尽量满足其第二志愿;3.若两个志愿都未能满足,再考虑选择与其第一志愿教师专业或者题目相近的;4.在题目分配过程中,根据班主任对学生的了解,结合学生的毕业去向(找工作还是深造)和学生的成绩等情况,尽可能使学生如愿,同时使每个教师有好、中、差搭配的学生。

二、毕业论文的指导

确定“题目一毕业生一指导教师”后,立即通知相关教师和毕业生。规定指导教师必须在第七学期末放假前与学生首次见面。师生面谈之后,可以对毕业论文题目做出适当调整。尤其是指导教师可以对论文的开展思路进行介绍,给学生提供相关书籍及参考资料,以便学生可以尽快入门。第八学期开学后正式开始毕业论文的写作。为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突出教师的指导作用,我们制定了一些具体措施:

(一)平时的过程监督。要求每个学生每月至少提交两份活动记录,反映其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的不同阶段遇到的问题和进展;同时,要求每位指导教师每月对每个学生至少提交一份指导记录,用以记录学生的学习研究状况。

(二)在期中教学检查时重点抽查。在期中教学检查阶段,指导小组对毕业论文的进展情况进行详细的抽查,主要措施有:1.检查学生的活动记录和指导教师记录;2.组织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的写作进展状况;3.举行中期论文进展汇报,要求学生将前期的工作以及后续打算制成PPT,向指导小组答辩,指导小组和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提出进一步的指导意见。

三、毕业论文的答辩

(-)规范论文终稿的格式。学校出台‘‘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格式规范”文件,对毕业论文的格式做出统一要求。

(二)设置教师互评小组。毕业论文的终稿提交前,指导小组原则上让研究方向接近的教师相互评阅毕业论文,建立若干个两人或三人的互评小组,撰写指导教师评阅书和评阅教师评阅书。

(三)毕业论文的答辩分组。

1. 答辩小组的学生成员:为了便于选拔优秀的毕业论文,事先通知打算申报优秀毕业论文的学生提出申请,在得到指导教师同意后将其确定为有效候选者。根据多年的经验,为了更好地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将申报优秀的学生放在一个答辩小组,便于比较。然后,根据当年的毕业生人数,将剩下的学生根据人数平均分成若干小组,同时,兼顾指导教师的专业以及所带的学生人数,便于各小组有差不多人数的指导教师,并对学生毕业论文的内容有所了解。

2. 答辩小组的教师成员:原则上所有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教师都是答辩小组成员。每小组配小组长一名,答辩秘书一名。分配原则是尽量让指导教师在自己所指导学生的答辩小组,同时,兼顾每个答辩小组中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教师的数量。

(四)答辩工作。

1.准备工作。学生在提交终稿后,要制作答辩的PPT。此外,还要确定各答辩小组的答辩秘书,通常是在征询相关教师意见的基础上优先考虑新进的年轻教师,同时,明确答辩秘书和答辩小组长的职责和具体工作。在学校文件的基础上,细化具体的毕业论文综合成绩的评价方式,即“指导教师评阅成绩’“评阅教师评阅成绩”以及“现场答辩成绩”的各自权重。

1. 答辩工作。(1)现场答辩:各答辩小组组长主持答辩工作,学生根据答辩秘书排好的答辩次序,依次进行答辩。学生报告六分钟,回答问题四分钟。教师就学生论文的创新点、收获、困难等技术问题进行提问,同时,检查学生的论文格式是否规范,并提出建议。答辩秘书记录答辩过程中的问题,小组的教师成员现场打分。(2)成绩评定:学生答辩结束后,答辩秘书计算各位教师给学生打分的平均分作为该生的答辩成绩,然后根据权重算出学生的综合成绩,小组教师成员召开评议会,进而确定学生毕业论文的等级一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2. 后期工作。(1)学生方面:学生根据答辩时教师提出的建议修改论文,在规定时间内经指导教师审核后上交。(2)教师方面:指导教师在审核通过的学生毕业论文上签字,并将材料交给答辩秘书。答辩秘书负责整理答辩记录、答辩评语,填写答辩成绩,经答辩小组长签字后,按期提交院办。

四、毕业论文工作的思考

(一)组织工作。指导小组成立后,应定期开展交流活动,制定各种实施细则。比如,起草《本科生毕业答辩秘书工作细则》明确答辩秘书的具体工作。

第7篇:辩论会题目范文

关键词:高中政治 辩论式 教学

当前我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主题是让高中生在学习中学会选择,在主动学习中实现有个性的全面发展。面对新课程改革,政治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政治课教学策略,而高中思想政治课经常采用“辩论”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既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又能在辩论过程中让全体参与者接受到与教材内容相关联的大量信息,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启迪。

一、辩论式教学的内涵及在新课程高中政治教学应用的重要性

在新课程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的辩论式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思想政治课中的某一论题内容结合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就某一方面拟定正反两个观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展开辩论、研讨,使学生经过思考、争论、交流、体验等实现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认知、探索和创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课堂教学方式。辩论式教学旨在探索如何将辩论引入课堂,使之转化为适用于整个班级的学习活动,通过讨论、质疑、资料搜集与小论文撰写等训练,达成让学生提升思辨与表达能力、产生对社会问题的深度思考、建构有效的学习策略等教学目的。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

1、辩论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由于辩论式教学致力于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使课堂教学过程建立在多边互动基础上,以导促学,以情激学,以教辅学。另外,短兵相接的辩论,有利于学生表现机敏的智慧、快捷的思维、沉着的应变和较强的表达等能力,进而通过自由联想、横向过渡、触类旁通、不断创新,使课堂教学多了活力与生机,多了观点的碰撞与问题的解决途径,多了主体的参与和探索的快乐,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合作学习等综合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

2、辩论式教学能够优化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

辩论式教学为教师优化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和实践的平台。在教学理念上,辩论式教学能使教师更进一步认清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参与者的内涵,课堂是一个平等、开放、互动、生成的场所,教师的目光应着眼于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同时,教师的教学风格也会获得新的突破,诸如突出目标境界,实现三维突破;强调素质培养,达到乐于学习;强化大众教育,提倡个性展示;同时可以大大提高教学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度。

二、辩论式教学在新课程高中政治教学应用的具体过程

1、精选辩题,作好课前准备

辩论式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学大纲,结合教材中相关的内容要求和高中生的知识经验、思想实际,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设计辩题,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让学生参与辩题的设计。辩题的设计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现实性原则。辩题要紧扣教学的重点、难点,又能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能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和情感触动,引发学生深刻的思考。二是思辨性原则。辩题观点分歧比较大,容易引发思维冲突,引领学生通过思考、推理、论证得出科学的结论。三是教育性原则。通过辩论,能够促进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和理论探索,澄清思想认识,明辨真伪善恶,明白什么事能做、该做,什么事不能做、不该做,有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好辩论课前准备,不仅要围绕教材重、难点确定论题,而且还需要许多资料支撑论点。这就需要对课前进一步进行组织,包括划分辩论小组、确定中心发言人、查找资料、作好小组内交流等。

2、课堂辩论的实施及过程控制

课堂辩论可以参考电视里“大专辩论会”的形式,但作为一种课堂教学模式的辩论又不同于比赛性质的辩论,课堂中的辩论指向于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要适时地根据学生在辩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要确定好学生辩手,分成“正方”组与“反方”组去准备,在课堂上进行辩论;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辩论的方法、技巧和礼节,如尊重他人的发言,不对同学进行人身攻击等。在辩论结束后,当场由台下学生观众投票确定双方的胜负。

一般来说,从时间上讲,这种课堂小型辩论会在时间应控制在30―35分钟以内;从形式上讲,采用自由辩论较为合适,以让更多的学生围绕辩题参与其中;从内容上讲,辩论者须具备扎实的书本知识,以保障探究和合作内容充实;从主导作用讲,教师应成为辩论的组织者,以“主席”的身份调控辩论的气氛和节奏,及时缓解辩手的紧张情绪,可以适当引导,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并控制局面。

为了引导学生创造思维的发挥,教师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设问技巧,做到引而不发、讲而不透,让学生自奋其力、自求其果。

在辩论式教学中运用一些教学手段也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媒体提供一些激发学生思维的情景,如一段材料、一段音乐、一段录像等等。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可以充分发挥形、光、声、色等信息功能,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

3、作好辩论的点评和总结,5―10分钟时间“点评”,作最后的总结陈词

要注意的是,与一般辩论赛不同,总结陈词既不代表任何一方的观点,也不仅是分析赛情,而是对一节课的教学总结。因此教师的总结陈词至关重要,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起着导向作用,关系一节辩论课的“收官”效果。

第8篇:辩论会题目范文

题目出好后,经系相关负责人整理并报学院同意后,将题目发给学生,让学生填写选题志愿。在具体操作中,容易出现某些题目学生扎堆选,某些题目无人问津的情况。此外,在选题过程中也会因某些教师没有给学生授过课,学生对其不了解而不做选择。鉴于此,首先,学院开毕业生动员会,一方面介绍毕业论文的整体安排,让学生意识到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向学生介绍指导教师情况,特别是教师的研究领域和所授课程;然后,让学生在给定期限内完成选题。选题时,每个学生填报两个志愿,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的选题不能在同一个指导教师名下。收集学生的选题信息后,相关教师和本届毕业生的班主任一起确定“题目—毕业生—指导教师”。确定原则为:1.优先满足学生的第一志愿选题;2.第一志愿不能满足的尽量满足其第二志愿;3.若两个志愿都未能满足,再考虑选择与其第一志愿教师专业或者题目相近的;4.在题目分配过程中,根据班主任对学生的了解,结合学生的毕业去向(找工作还是深造)和学生的成绩等情况,尽可能使学生如愿,同时使每个教师有好、中、差搭配的学生。

二、毕业论文的指导

确定“题目—毕业生—指导教师”后,立即通知相关教师和毕业生。规定指导教师必须在第七学期末放假前与学生首次见面。师生面谈之后,可以对毕业论文题目做出适当调整。尤其是指导教师可以对论文的开展思路进行介绍,给学生提供相关书籍及参考资料,以便学生可以尽快入门。第八学期开学后正式开始毕业论文的写作。为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突出教师的指导作用,我们制定了一些具体措施:

(一)平时的过程监督。

要求每个学生每月至少提交两份活动记录,反映其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的不同阶段遇到的问题和进展;同时,要求每位指导教师每月对每个学生至少提交一份指导记录,用以记录学生的学习研究状况。

(二)在期中教学检查时重点抽查。

在期中教学检查阶段,指导小组对毕业论文的进展情况进行详细的抽查,主要措施有:1.检查学生的活动记录和指导教师记录;2.组织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的写作进展状况;3.举行中期论文进展汇报,要求学生将前期的工作以及后续打算制成PPT,向指导小组答辩,指导小组和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提出进一步的指导意见。

三、毕业论文的答辩

(一)规范论文终稿的格式。

学校出台“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格式规范”文件,对毕业论文的格式做出统一要求。

(二)设置教师互评小组。

毕业论文的终稿提交前,指导小组原则上让研究方向接近的教师相互评阅毕业论文,建立若干个两人或三人的互评小组,撰写指导教师评阅书和评阅教师评阅书。

(三)毕业论文的答辩分组。

1.答辩小组的学生成员:

为了便于选拔优秀的毕业论文,事先通知打算申报优秀毕业论文的学生提出申请,在得到指导教师同意后将其确定为有效候选者。根据多年的经验,为了更好地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将申报优秀的学生放在一个答辩小组,便于比较。然后,根据当年的毕业生人数,将剩下的学生根据人数平均分成若干小组,同时,兼顾指导教师的专业以及所带的学生人数,便于各小组有差不多人数的指导教师,并对学生毕业论文的内容有所了解。

2.答辩小组的教师成员:

原则上所有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教师都是答辩小组成员。每小组配小组长一名,答辩秘书一名。分配原则是尽量让指导教师在自己所指导学生的答辩小组,同时,兼顾每个答辩小组中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教师的数量。

(四)答辩工作。

1.准备工作。

学生在提交终稿后,要制作答辩的PPT。此外,还要确定各答辩小组的答辩秘书,通常是在征询相关教师意见的基础上优先考虑新进的年轻教师,同时,明确答辩秘书和答辩小组长的职责和具体工作。在学校文件的基础上,细化具体的毕业论文综合成绩的评价方式,即“指导教师评阅成绩”“评阅教师评阅成绩”以及“现场答辩成绩”的各自权重。

2.答辩工作。

(1)现场答辩:各答辩小组组长主持答辩工作,学生根据答辩秘书排好的答辩次序,依次进行答辩。学生报告六分钟,回答问题四分钟。教师就学生论文的创新点、收获、困难等技术问题进行提问,同时,检查学生的论文格式是否规范,并提出建议。答辩秘书记录答辩过程中的问题,小组的教师成员现场打分。

(2)成绩评定:

学生答辩结束后,答辩秘书计算各位教师给学生打分的平均分作为该生的答辩成绩,然后根据权重算出学生的综合成绩,小组教师成员召开评议会,进而确定学生毕业论文的等级———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3.后期工作。

(1)学生方面:

学生根据答辩时教师提出的建议修改论文,在规定时间内经指导教师审核后上交。

(2)教师方面:

指导教师在审核通过的学生毕业论文上签字,并将材料交给答辩秘书。答辩秘书负责整理答辩记录、答辩评语,填写答辩成绩,经答辩小组长签字后,按期提交院办。

四、毕业论文工作的思考

(一)组织工作。

指导小组成立后,应定期开展交流活动,制定各种实施细则。比如,起草《本科生毕业答辩秘书工作细则》,明确答辩秘书的具体工作。

(二)鼓励论文题目来源于科研项目和实践教学项目。

对毕业论文来源于教师科研项目的学生,给予经济上的奖励。

(三)协调答辩秘书的工作。

第9篇:辩论会题目范文

1、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 

2、研究这个课题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3、全文的基本框架、基本结构是如何安排的? 

4、全文的各部分之间逻辑关系如何? 

5、在研究本课题的过程中,发现了那些不同见解?对这些不同的意见,自己是怎样逐步认识的?又是如何处理的? 

6、论文虽未论及,但与其较密切相关的问题还有哪些? 

7、还有哪些问题自己还没有搞清楚,在论文中论述得不够透彻? 

8、写作论文时立论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对以上问题应仔细想一想,必要时要用笔记整理出来,写成发言提纲,在答辩时用。这样才能做到有备无患,临阵不慌。 

二、毕业论文答辩技巧 

学生首先要介绍一下论文的概要,这就是所谓“自述报告”,须强调一点的是“自述”而不是“自读”。这里重要的技巧是必须注意不能照本宣读,把报告变成了“读书”。“照本宣读”是第一大忌。这一部分的内容可包括写作动机、缘由、研究方向、选题比较、研究范围、围绕这一论题的最新研究成果、自己在论文中的新见解、新的理解或新的突破。做到概括简要,言简意赅。不能占用过多时间,一般以十分钟为限。 

所谓“削繁去冗留清被,画到无时是熟时”,就是说,尽量做到词约旨丰,一语中的。要突出重点,把自己的最大收获、最深体会、最精华与最富特色的部分表述出来。这里要注意一忌主题不明;二忌内容空泛,东拉西扯;三忌平平淡淡,没有重点。 

在答辩时,学生要注意仪态与风度,这是进入人们感受渠道的第一信号。如果答辩者能在最初的两分种内以良好的仪态和风度体现出良好的形象,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有人将人的体态分解为最小单位来研究(如头、肩、胸、脊、腰等)认为凹胸显现怯懦、自卑,挺胸显示情绪高昂—但过分则为傲慢自负;肩手颈正显示正直、刚强,脊背挺拔体现严肃而充满自信。但过于如此,就会被人看作拘泥刻板保守,略为弯腰有度,稍稍欠身可表示谦虚礼貌。 

孙中山先生曾说过“其所具风度姿态,即使全场有肃然起敬之心,举动格式又须使听者有安静详和之气”他的这番金玉良言,对我们确实有很大的启发。 

在听取教师提问时所要掌握的技巧要领是: 

沉着冷静,边听边记 

精神集中,认真思考 

既要自信,又要虚心 

实事求是,绝不勉强 

听准听清,听懂听明 

在回答问题时所要掌握的技巧是构思时要求每个问题所要答的“中心”“症结”“关健”在哪里?从哪一个角度去回答问题最好?应举什么例子来证明?回答问题的内容实质上是一段有组织的“口头作文”。 

这就要一、文章应有论点、论据。二、有开头主体与结尾。三、有条理、有层次。四、应用词确当,语言流畅。五、应口齿清楚、语速适度。 

开头要简洁:单刀直入,是最好的开头,开门见山地表述观点,在答辩中是最好的办法 

主体部份的表述可条分缕析,即把所要回答的内容逐条归纳分析,实际上是对自己掌握的材料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做整理。这样的表述就不会流于表面,而能深入本质。条分缕析可以把自己掌握的一些实际例子合并,整理成若干条目,列成几个小标题:分成几点,一点一点,一条一条地说出。满碗的饭必须一口一口吃,满肚子的道理也必须一条一条讲出来,环环相扣,条条相连,令人听完后有清楚的印象。假如在准备的时候已经准备了一个较完整的提纲,那么沿着回答问题的主线,再穿上一些玉珠(举例子)就可以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有理有例了。 

作为将要参加论文答辩同学,首先而且必须对自己所著的毕业论文内容有比较深刻理解和比较全面的熟悉。这是为回答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就有关毕业论文的深度及相关知识面而可能提出的论文答辩问题所做的准备。 

所谓“深刻的理解”是对毕业论文有横向的把握。例如题为《创建名牌产品发展民族产业》的论文,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可能会问“民族品牌”与“名牌”有何关系。尽管毕业论文中未必涉及“民族品牌”,但 参加论文答辩的学生必须对自己的毕业论文有“比较全面的熟悉”和“比较深刻的理解”,否则,就会出现尴尬局面。 

三、论文答辩——图表穿插 

任何毕业论文,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用图表表达论文观点的可能,故我认为应该有此准备。图表不仅是一种直观的表达观点的方法,更是一种调节论文答辩会气氛的手段,特别是对私人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来讲,长时间地听述,听觉难免会有排斥性,不再对你论述的内容接纳吸收,这样,必然对你的毕业论文答辩成绩有所影响。 

所以,应该在论文答辩过程中适当穿插图表或类似图表的其它媒介以提高你的论文答辩成绩。 

四、论文答辩——语流适中 

进行毕业论文答辩的同学一般都是首次。无数事实证明,他们论文答辩时,说话速度往往越来越快,以致毕业答辩委员会成员听不清楚,影响了毕业答辩成绩。故毕业答辩学生一定要注意在论文答辩过程中的语流速度,要有急有缓,有轻有重,不能像连珠炮似地轰向听众。 

五、论文答辩——目光移动 

毕业生在论文答辩时,一般可脱稿,也可半脱稿,也可完全不脱稿。但不管哪种方式,都应注意自己的目光,使目光时常地瞟向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及会场上的同学们。这是你用目光与听众进行心灵的交流,使听众对你的论题产生兴趣的一种手段。在毕业论文答辩会上,由于听的时间过长,委员们难免会有分神现象,这时,你用目光的投射会很礼貌地将他们的神“拉”回来,使委员们的思路跟着你的思路走。 

六、论文答辩——体态语辅助 

虽然毕业论文答辩同其它论文答辩一样以口语为主,但适当的体态语运用会辅助你的论文答辩,使你的论文答辩效果更好。特别是手势语言的恰当运用会显得自信、有力、不容辩驳。相反,如果你在论文答辩过程中始终直挺挺地站着,或者始终如一地低头俯视,即使你的论文结构再合理、主题再新颖,结论再正确,论文答辩效果也会大受影响。所以在毕业论文答辩时,一定要注意使用体态语。 

七、论文答辩——时间控制 

一般在比较正规的论文答辩会上,都对辩手有答辩时间要求,因此,毕业 论文答辩学生在进行论文答辩时应重视论文答辩时间的掌握。对论文答辩时间的控制要有力度,到该截止的时间立即结束,这样,显得有准备,对内容的掌握和控制也轻车熟路,容易给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一个良好的印象。故在毕业论文答辩前应该对将要答辩的内容有时间上的估计。当然在毕业论文答辩过程中灵活地减少或增加也是对论文答辩时间控制的一种表现,应该重视。 

八、论文答辩——紧扣主题 

在校园中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往往辩手较多,因此,对于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来说,他们不可能对每一位的毕业论文内容有全面的了解,有的甚至连毕业论文题目也不一定熟悉。因此,在整个论文答辩过程中能否围绕主题进行,能否最后扣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另外,委员们一般也容易就论文题目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提问,如界能自始至终地以论文题目为中心展开论述就会使评委思维明朗,对你的毕业论文给予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