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乳腺护理论文范文

乳腺护理论文精选(九篇)

乳腺护理论文

第1篇:乳腺护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乳腺癌;团队管理;个案护理;护理管理;生活质量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乳腺癌的治疗已经从单一的手术模式,发展至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和靶向治疗在内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1]。病人在长期治疗和康复过程中,涉及治疗、功能康复、营养、心理等多种学科,需要具备多种学科专业护理团队对病人疾病信息进行评估、整合、分析、计划、实施,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及时信息沟通、反馈,让其充分了解治疗进展及存在的问题,有利于病人对治疗信息的获取及决策,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健康行为,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2]。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护理服务理念,我科积极探索成立“粉红天使团队”,借鉴国外个案管理的经验,结合我科现状,将团队管理理念引入到对病人的个案护理管理中,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科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病人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年龄18岁~66岁(49.65岁±6.56岁)。纳入标准:①成年女性;②经病理确诊原发乳腺癌,疾病分期为Ⅰ期、Ⅱ期、Ⅲ期并且知晓自身病情;③居住地为武汉;④自愿接受此次研究及电话随访、访视。排除标准:①精神障碍,不能配合;②非原发性乳腺癌;③其他系统严重疾病;④低于1年预期生活时间。

1.2方法

1.2.1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乳腺癌病人术后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术后由责任护士完成对病人的护理、功能锻炼指导、健康宣教、信息沟通、心理护理,医生观察伤口情况并给予换药。病人到门诊PICC置管中心完成导管的置入与维护。观察组采用“粉红天使团队”个案管理方法,具体措施如下。

1.2.1.1组建团队

①根据我科现有的护士人力资源、专业特长及资格证书,组成团队,其中包括护士长1名、乳腺专科护士1名、责任护士3名、PICC专科护士(部级)1名、伤口师(部级)1名、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1名、营养师(国家二级)1名、康复师(部级)1名。乳腺专科护士具有本科学历、主管护师职称,责任护士具有专科以上学历、护师以上职称,均具有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能完成护理各项操作。护士长担任技术指导及协调管理工作。②粉红天使团队:口号为关爱女性,呵护。护理服务理念为满足和超越病人期望。标识为每人胸前佩戴一支粉红丝带。③团队成员职责:建立个人档案评估病人的现存的、潜在的护理问题,制订计划并实施干预措施,完成病人住院期间的治疗、护理工作,开展健康教育、心理咨询、PICC导管的维护,开通电话咨询及访视,通过QQ、微博在线回答病人咨询。

1.2.1.2实施方法

入院当天由乳腺专科护士为病人建立个人档案信息,收集一般资料,评估身体状况,邀请加入粉红天使QQ群,指导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心理咨询师为病人进行手术前的健康宣教,告知病人舒缓情绪的方法,缓解焦虑、抑郁,减轻心理负担,使其能以放松的心态准备手术。术后第1天3名责任制护士采取APN排班模式,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负责观察病情,完成各项治疗、护理。专科护士晨会组织团队成员护理查房,与康复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评估术后情况,制订康复计划,告知病人、家属,取得配合并组织实施。术后第3天、第6天、第9天,伤口师观察病人的伤口愈合情况、引流液性状及量,给予换药。术后第9天,PICC专科护士负责完成中心静脉置管及维护,向病人进行导管相关知识宣教,7d换膜1次,出现异常及时与PICC专科护士联系。出院前团队成员总结各项护理措施实施效果,给予离院后合理建议,康复师、营养师分别开出运动处方、营养处方,指导病人功能康复及合理膳食,心理咨询师给予心理辅导1次。专科护士于病人离院后5d~7d进行电话随访或访视,指导按时完成血常规、肝肾功能各项检查,了解伤口愈合情况、患肢康复状况、PICC置管有无异常等,为病人预约返院床位。病人每次化疗入院当天由专科护士组织团队成员评估病人的身体情况,制订护理计划,及时作出调整,离院后5d~7d由专科护士进行电话随访或访视,及时了解病人生理、心理变化,保持信息沟通畅通,给出合理的治疗、护理指导。

1.2.2评价方法

分别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评价两组患肢的肩关节活动度情况及生活质量。肩关节活动度采用肩关节活动量表(ROM)测量患侧上肢前屈、外展、内外旋、后伸。前屈和外展功能:达180°者为优,达150°者为良,小于100°者为差;内外旋:达70°者为优,达50°者为良,小于30°为差;后伸功能:达60°者为优,达50°者为良,小30°者为差。生活质量量表采用癌症康复评价系统简表(CARES-SF)进行[3]测量,此量表包括生理、心理社会、与医务人员的关系、婚姻关系、5个维度和34个条目,进行5级评分,评分内容从“无、轻度、中度、较严重、严重”分别计0分、1分、2分、3分、4分。各条目得分相加,得分总分越高,提示病人的生活质量问题越严重,其健康状况越差。1.2.3统计学方法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进行t检验及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见表1、表2)

3讨论

3.1“粉红天使团队”的管理

我科“粉红天使团队”在医疗护理服务活动中有统一的标识,即粉红丝带,树立了一种品牌形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各成员分工明确,按照岗位职责完成本职工作。团队成员有10名,都有部级证书,专业能力突出,但拥有部级证书的专业护士成员培养周期较长,需要5年~10年的时间。为了确保个案护理成功,需要灵活排班,充分发挥团队成员专业能力,对病人提供全程专业护理,团队运作核心是专科护士。她负责收集病人信息并分析病人潜在的、现存的护理问题,联系团队成员解决相关问题,并最终将结果反馈病人,让病人掌握疾病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条生活质量。由于人力资源不足,一个团队成员需要同时服务5例或6例病人,根据每个病人的乳腺癌术后康复特点,提供专业化护理团队指导。

3.2“粉红天使团队”乳腺癌术后的个案护理管理

个案管理是以评估、计划、联系、监控、宣传和推广为主要项目,通过充分合作、交流及合理选择可用资源,持续满足病人个体化健康需求,以提高服务质量,降低医疗成本[4-6]。本研究观察组透过乳腺癌病人的个案护理管理,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活动理念。团队成员会针对每个病人的情况,给出不同的护理实施计划,充分体现个案护理个体化的护理管理方式。如果病人存在心理方面问题,心理咨询师会指导病人写心情日记,开展个人心理疏导主题月活动,介绍抗癌成功案例,与家属开展“心心知我心”活动,利用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帮助病人走出阴霾。通过护理团队成员评估病人潜在的、现存的护理问题,给予专业指导,让病人觉得自己备受关注。通过专科护士及时的电话回访、访视、在线回答问题,病人能及时了解自己所处的治疗阶段,需要面对的相关问题,便于个人医疗决策,病人感到充分被尊重。

3.3“粉红天使团队”管理对乳腺癌术后病人肩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肩关节前屈、外展、内外旋、后伸的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通过个案护理管理方式能有效提高乳腺癌术后病人肩关节活动度。目前手术是治愈乳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7]。然而手术导致术后病人的患侧肢体往往发生上举、前伸、后伸、外展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关节活动度降低[8]。由于乳腺癌术后半年是功能锻炼的最佳时机,而患侧伤口愈合情况因人而异,引流管拔除的时间每人不同,康复师需要与伤口师充分沟通。同时,病人的健侧术后半年时间内置入PICC导管,病人对功能锻炼存在担忧,不敢进行功能锻炼,此时需要康复师与PICC专科护士与病人进行沟通,消除顾虑,为病人选择合适康复器材,制订功能锻炼计划。乳腺专科护士对病人进行功能锻炼的数据记录并与康复师反馈,取得病人配合。

3.4“粉红天使团队”个案管理对乳腺癌术后生活质量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总分、生理维度、心理社会维度、与医务人员关系维度、婚姻关系维度、维度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乳腺癌疾病本身、治疗及其不良反应所导致的生理不适以及心理适应问题等,成为降低其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整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9]。Yamamoto等[10]研究也证实,个案管理能够帮助病人更好地作出治疗决策,促进医患良性沟通。粉红天使团队中有5名护士有部级专科护士证书,临床工作经验丰富,专业性强,能针对病人在治疗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解答,病人可以通过微信、QQ交流平台随时与乳腺专科护士沟通,知情同意权得到充分体现,医患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信任度加强。

作者:周慧敏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参考文献:

[1]张士福.乳腺癌外科治疗演变与展望[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127-12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司政司.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上册)[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253-255.

[3]SchagCA,GanzP,HeinrichRL.Cancerrehabilitationevaluationsystem-shortform(CARES-SF).Acancerspecificrehabilitationandqualityoflifeinstrument[J].Cancer,1991,68(6):1406-1413.

[4]陈玉枝,邹怡真.台北荣民总医院肿瘤个案管理经验分享[J].中国医院管理,2010,10(3):21-22.

[5]PooleK.Theevolvingroleoftheclinicalnursespecialistwithinthecomprehensivebreastcancercentre[J].JClinNurs,1996,5(6):341-349.

[6]LiebertB,ParleM,RobertsC,etal.Anevidence-basedspccialistbreastnurseroleinpractice:amulticentreimplementationstudy[J].EurJCancerCare(Engl),2008,12(1):91-97.

[7]蒋妮,周淑美,杨红蕊,等.阶段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6):1452-1454.

[8]谭美华,谭小梅.专人指导的康复操训练对乳癌术后患侧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3(5):78-79.

第2篇:乳腺护理论文范文

1.1临床资料

将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拟行麦默通旋切术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共2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优质护理组128例,观察组114例;年龄23~56岁,平均35.31±6.17;两组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肿瘤大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①对照组予乳腺外科常规护理,做好入院介绍,介绍作息时间及住院注意事项,完成术前检查;基本的心理护理;术前告知手术时间;告知手术注意事项,并按医嘱进行积极;常规术前准备;术后予术后常规输液、换药及观察护理。②实验组给予围手术期个性化的优质护理,针对乳腺良性肿瘤及特点及麦默通旋切术手术微创特性,制定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方案,形成规范化、程序化的护理流程。主要分以下几个阶段进行。术前护理:麦默通旋切手术系统目前逐步被广 泛应用于临床,但仍是新技术,手术方式不同于传统切除方式,由于患者和家属不了解麦默通系统的手术安全性、手术疗效、手术优势及可能的风险,思想顾虑较多,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和紧张心理。因此术前充分的心理护理极为重要,我们使用科室宣传栏、手术图片及手术录像向患者讲解麦默通系统的微创特征、优势及美容效果。不损伤乳腺组织,对康复后乳腺发育、乳腺外形、哺乳无影响。消除病心理负担,增加信心,使其积极心态积极配治疗和护理。但还需告知手术费用相对传统手术较高,让患者有自主选择权利。积极完善术前相关检查,特别是乳腺彩超检查,了解肿物的数目、大小、位置、深度及周围血运情况,并设计好穿刺部位和手术入路,做好标记。术前指导患者腹式呼吸训练,当晚做好乳腺局部皮肤清洁。术中护理:根据乳腺肿瘤部位指导患者取舒适的,充分暴露手术部位;检查仪器及管道连接正常,熟练密切配合主治医师,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积极与患者的沟通,交流非医学话题,分散患者注意力,减轻心理紧张和陌生感,使其找到安全感和舒适感;注意了解患者对疼痛的感知情况,必要时加强局部麻醉。术毕配合医师准确、适当的局部压迫和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减少血肿形成。术后护理:常规监测生命体征;观察乳腺局部敷料有渗血及渗液,及时汇报及更换敷料;观察胸带是否包扎过紧,主要局部血运,注意有无胸闷、压迫感,必要时调整局部绷带包扎的松紧度。术后患者饮食不受限制,但需以易消化为主。术后嘱患者采取半坐卧位,并腹式呼吸为主。术后了解患者疼痛情况,必要时予止痛处理,减少患者辗转反侧、坐卧不安,减少肢体活动幅度,以免包扎的弹力绷带滑脱,增加术后早期血肿形成。指导患者适当活动患侧上肢,以免患肢制动过久,引起肢体麻木,如握拳、曲肘等动作,以利于血液循环。注意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出院指导:告知患者定期换药,避免剧烈活动,术后5天避免淋浴,避免胸部碰撞。1个月内患侧上肢不能提重物和过度外展,以免牵拉影响切口愈合。告知患者术后可能轻度皮肤凹陷,乳腺组织再生后,皮肤凹陷能够自行恢复,不会影响美观。建立随访手册,详细记录随访内容、随访时间和随访要点,如每次月经后自我检查,术后1、3、6个月还院随访,定期复查彩超。保持乐观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穿紧身胸衣以减少的压迫感。

1.3观察指标

①观察和记录常见并发症:出血、皮下血肿、皮下淤血、切口愈合不良、切口感染和皮肤过敏。②舒适度评价:采用类似VAS评分法,采用0~10数字的标尺,告知患者0分表示极不舒适,10分表示最舒适,让患者评分。0~3为不舒适,4~7为基本舒适,8~10为舒适。③护理满意度评定:采用自制满意度量表评价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共20个项目,100分制,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分别5分、3分、0分。总分达95分以上总评满意,85~95分较满意,85分以下为不满意。临出院前给患者自行评分。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分析。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得分采用x±s表示,t检验进行比较,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对围手术期舒适度的评价之间的比较

术后评价其对住院期间舒适度,两组之间的比较结果显示:优质护理组围手术期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之间常见术后并发症之间的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优质护理组术后皮下出血及淤血、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优质护理组大出血和切口愈合不良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2.3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价的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价的比较,优质护理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第3篇:乳腺护理论文范文

目前各大医院护理活动中常常忽视与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只注重过程化的服务,忽视患者心理上的安抚[1]。急性乳腺炎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的妇女,不仅给女性生理上造成伤害,还对女性带来心理负担。2010年我国卫生部要求开展“优质护理工程”活动,目的是构筑和谐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因此本文拟收集2013年4月~2017年7月我院急性乳腺炎患者,分析优质护理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将我院急性乳腺炎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平均年龄为32.4±5.2岁、33.1±4.1岁,两组年龄无差异。

1.2 常规护理根据医嘱给予患者按摩、推拿,进行输液、健康教育等常规护理,同时定期观察乳腺炎症状,记录患者红肿热痛改善程度。

1.3 优质护理

1.3.1 病情评估 (1)患者入院后,护士立刻记录患者生命体征,通过询问病史掌握患者乳腺炎的发病原因及临床症状。(2)告知患者放松心理,稳定患者情绪,要营造良好氛围,在与患者沟通中,予患者医生技艺高超的心理暗示。

1.3.2 疾病教育护士在患者病情稳定后,每日对患者讲解乳腺炎相关知识。对于记忆力差,文化程度低的患者,护士采取丰富多样的宣教手段,如电视、MP3、手机微信、报纸、小册子等,通过多途径反复教育,让患者掌握乳腺炎的发病特点、发病诱因、预防措施、发病后的自我用药等。

1.3.3 对症护理

1.3.3.1 排乳护理 (1)揉抓排乳手法:五指指腹揉、推、挤、抓的手法按摩患乳,从底部向乳晕方向揉抓。(2)拍打抖动法:用力拍打胸大肌肌腱,振动胸大肌肌束,以振动乳腺管,使堵塞的乳腺管疏通。护士在操作中,指导患者家属学会操作,利用产妇卧床休息时间,进行操作。

1.3.3.2 推拿按摩 法以揉法、散法,先在患乳外周以揉法按摩,拇指在肿块上抹推,做圆圈运动。拇指和食指捏拿肿块,患者适应护士手法力度后,增强捏拿的力量,促使乳管开放。按摩时要注意动作要轻柔,疼痛以产妇能够适应为度,每日推拿按摩3~5次。促进乳汁排出,通畅乳腺管。

1.3.4 药物护理 (1)急性乳腺炎患病期间需要服用多种药物,种类繁多,每种药物药理学机制不一样,因此护士要告诉患者如何正确服用药物。

1.3.5 远红外线治疗仪 局部远红外线治疗仪照射,远红外线治疗仪与乳腺保持25cm~35cm,促进炎症的吸收。

1.4 观察指标 对比(1)两组乳腺炎疼痛、红肿消失时间。(2)两组护理前后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

1.5 统计学用SPSS17.0软件,P

2.结果

2.1 两组乳腺炎疼痛、红肿消失时间 两组乳腺炎疼痛、红肿消失时间比较有差异(P

2.2 两组护理前后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 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前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分别为(11.31±0.24×109/L、6.35±0.28×109/L)、(11.12±0.27×109/L、6.28±0.31×109/L)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前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分别为(5.36±0.18×109/L、2.35±0.11×109/L)、(7.15±0.19×109/L、2.36±0.15×109/L)比较有差异(P

3.讨论

2013年我国卫生部部长指出加强优质护理可以实践科学发展观,惠及病人,实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急性乳腺炎发生后患者若不引起重视,不积极接受规范的医疗和护理,会影响婴儿的喂养,甚至需要手术切开引流[2]。

本次研究中我们将优质护理运用于乳腺炎患者中,结果发现研究组接受优质护理后,在乳腺炎疼痛、红肿消失时间、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上明显优于对照组,这与众多研究报道一致[3]。在优质护理中让患者与护士有充足的交流,通过推拿、中医外敷避免乳汁淤积,帮助患者树立信心[4]。科学的健康宣教可以让患者掌握保健知识,放置乳腺炎复发。此外优质护理中护士还努力提高自身专业技能,系统的学习如何和患者进行术前教育、疾病知识的普及,同时告知患者手术后可能存在的并发症及注意事项[5]。让患者对突发应激事件有心理准备。

因此本文认为将优质护理用于急性乳腺炎患者后,可以促进乳腺炎症状的好转,减轻体内炎症程度。

参考文献

[1]宋建琴 . 产后乳腺炎的干预和护理[J]. 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2):227.

[2]郭田英,谢起凤,,等 . 早期急性乳腺炎综合护理干预的疗效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2015,19(23):3270-3271.

[3] 胡庆芳 . 综合护理干预在早期急性乳腺炎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 大家健康,2014,8(23):192-193.

第4篇:乳腺护理论文范文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围手术期不同阶段的护理措施。方法:对54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围手术护理过程进行总结。结果:5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和出院。结论:通过乳腺癌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能够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

【关键词】乳腺癌;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当前,我国妇女的乳腺癌发病率以较快速度增长,乳腺癌是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妇女的健康。通过手术切除的方法治疗乳腺癌,我国按照乳腺癌病例实际情况可采用保乳手术、改良根治术,以及根治术。我科自2006 年3月至2009 年6月间共手术治疗乳腺癌54例,现将乳腺癌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4 例女性患者,经病理确诊为乳腺癌患者,年龄25~64岁,平均年龄46岁。实行的乳腺癌根治术10 例,占14%;改良根治术36例,占76%;保乳手术8例,占11%。54例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均接受手术前护理评估,对女性乳腺癌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基础护理、乳腺癌专项护理[1]。这些整体护理策略保证了乳腺癌患者术后无引流管脱出和并发症发生,乳腺癌患者的肢功能恢复较好,可以痊愈出院。

2 讨论

2.1 术前心理辅导及术前准备:在术前心理辅导方面,女性形体美主要体现为,女性乳腺癌患者对术后体态形象十分忧虑,考虑到夫妻的家庭生活,而产生焦虑的心理,这就影响女性患者的日常饮食和休息,降低对手术的耐受性,不利于术后的身心健康的恢复,因此,护士应关怀患者,积极与其沟通和讲解手术的可行性,使其具备积极的情绪和心态进行治疗和康复。医生可以为患者讲解手术整形相关知识,并建议患者加入乳腺癌病友联谊会,获得术后的心理治疗。护士应耐心聆听患者的忧虑,开导患者增加对手术的信心,并做好患者家属的工作,使患者得到社会家庭的支持,增强信心。这样医生和患者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患者家庭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为手术营造了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在术前准备方面,护士应做好术前各项辅助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做好配血工作等;术前1d 做好手术皮肤准备和清洁备皮,应确保不能割破皮肤。之后,与手术室护士做好交接工作。

2.2 术中护理及心理辅导:乳腺癌患者的手术通常是先切除肿块,并且快速冰冻切片活检,之后再决定手术方式[2]。在术中,乳腺癌患者很无助,这需要护士关心和鼓励患者,并注意患者的保暖,可以对患者的需求实行个体化护理。

2.3 术后护理

2.3.1 术后心理辅导:女性对乳腺癌十分恐惧,这样就导致女性的心理反应严重。因此,术后对患者心理的调节十分重要。女性乳腺癌的发病年龄多发生在更年期前后,切除手术对女性的影响不但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理上对性别的困扰,容易使女性出现社会角色和性别角色的紊乱。这期间的女性,受到事业和家庭很大的压力,患者的乳腺癌病情增加了其社会的压力,这样术后的心理沟通就比较重要。使患者能够正确看待自我形象,外表形象是能够得到弥补的。患者应积极进行自我护理,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得到社会及家庭的理解和支持,逐步恢复自信心,完善健康的人格和形象。

2.3.2 术后身体护理:首先,患者手术后应送往病房,进行生命体征的观察。对患者进行吸氧、心电监护,并注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的变化情况。患者的侧上肢垫一软枕,以促进患侧上肢静脉与淋巴液的回流,利于呼吸和引流。其次,避免出现皮下积液。检查加压包扎是否松紧适宜,这样才能保证固定皮瓣,并且预防皮瓣坏死和皮下积液。护士应定时检查胸壁引流管连接墙壁负压吸引器的压力,确保其维持在200~400mmHg[3],这样才能发挥其负压吸引的作用,查看胸壁引流的通畅性,并且记录引流液的颜色和量。患者在术后1~2d,每天引流血性液体鲜红色,50~100mL;3~5d 淡粉色,约20~50mL。术后5d 拔除胸壁引流管。观察伤口敷料有无血性渗出[4]。再次,避免患侧上肢水肿。护理应注意患者的感染积液问题,减少回流的障碍,并且采用合理措施预防患侧上肢水肿。最后,患者应进行身体功能锻炼。促进乳腺癌患者患根治术后的侧上肢功能恢复,避免关节强直。与此同时,注意患者身体上各种管道的护理。术后的患者术要进行吸氧、静脉输液、心电监护、负压吸引、留置导尿管等5 种管道,护士应进行定时检查,保证各种管道的通畅。

3 对患者出院进行护理指导

患者出院后,要进行一些护理措施,促进身心健康的恢复。护士可以给患者改善形体的建议,帮助其选择美容乳罩,增强其自信心。患者应循序渐进进行功能性锻炼,加强患侧上肢的旋转、后伸运动,以及轻微的扩胸运动。护士还应指导患者进行的检查方法,检查乳腺癌复发或转移的情况。叮嘱患者到医院进行定期复查,并且如有不适应随时复诊。关于患者术后放、化疗方面,护士应让患者对放、化疗给予足够的重视,放、化疗可以减少复发率,患者保证放、化疗的顺利进行,以此提高生活质量。

4 小结

通过对54例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阶段的心理和身体护理,对其身心问题进行了有效的护理,促进乳腺癌患者尽快以良好的身心状态,重返社会和家庭生活,以达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目的,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卢波. 乳腺癌围手术期护理[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乳腺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 2002

[2] 汤淑芬. 谈乳腺癌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J]. 中国中医急症, 2009, (02).

[3] 路贵英,陈淑媛,闫君延,朱凤杰. 110例乳腺癌围手术期护理[J]. 中国实用医药,2007, (23).

第5篇:乳腺护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 乳腺癌 心理问题 护理干预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在美国,约12%的女性会在有生之年患乳腺癌。即每8位女性中会有一人患乳腺癌[1]。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增长率达到2%,在城市乳腺癌已成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外科手术为目前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然而不论是根治术还是改良根治术,都将破坏患者的形体美;因为身体缺陷、疾病本身、社会问题等,患者在自我形象、心理等许多方面存在巨大的负性评价,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2]。早期干预是护理人员在患者住院期间应用心理学的方法和理论通过语言引导、情感支持、鼓励启发等手段,使病人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病人的康复、治疗效果以及以后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常见心理问题分析

乳腺癌根治术对患者形体破坏较大,患者常为失去健康的第二性征而恐惧、焦虑、社交障碍、严重抑郁等心理问题。

1.1抑郁、焦虑 乳腺癌患者在诊断确立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情绪极其低落,表现出烦躁、自卑、抑郁、不知所措等。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职业、不同的身份会有不同的心理问题。尽管外科手术对乳腺癌是成功的,但他们很难适应乳房切除后的生活变化,担心失去乳房后女性魅力降低或消失,失去对配偶的吸引力,严重影响自信心及情感生活。

1.2紧张、恐惧 患者手术后,从各种渠道收集了有关乳腺方面的知识,知道自己比正常人更容易发生另一侧乳腺癌,因此不敢过性生活,害怕刺激癌细胞,促进转移或复发,害怕怀孕,加重病情,整天顾虑忡忡,紧张不安。

1.3悲观、绝望 乳腺手术后,由于需要连续几次的放疗、化疗,化疗时的恶心、呕吐及化疗后的脱发、外形的改变、加之沉重的经济负担,使患者心力交瘁,有些患者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感到没有生存的希望,少数病人甚至有自杀倾向。

2 护理干预

2.1行为干预 护理人员应主动与病人及家属交流,学会倾听患者内心深处的感受,依据患者不同的文化背景、性格特征、病程、心理状态了解其需要,有的放矢的及时进行护理干预。

2.2纠正不正当的认知 乳腺癌手术由于乳房缺失而导致患者自我意识降低,他们对自己的生理身体特征,如外形、身体功能、健康状况的感受的下降,长期处于自我贬低状态中。针对患者的不正当认知,实施的干预是提供和解答与疾病康复有关的信息,向患者传授有关乳腺癌的知识,帮助乳房缺失患者明确疾病发展,熟悉治疗进程,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

2.3指导患者正确认识放疗化疗 为防止化疗时出现乏力、恶心、脱发等反应病人产生的负性情绪,对初次化疗患者,介绍本次化疗方案,化疗药物的作用,对可能出现的胃肠道反应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以减轻症状。对重复化疗的病人,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主动关心、体贴患者,鼓励她们说出内心感受,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转贴于

2.4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动员家属的心里支持,从而给患者创造良好的心里支持体系。护理人员注意患者家属,在治疗康复过程中,不仅要给予细心的生活照顾,还给予精神鼓励,尤其是患者的丈夫,引导其保持良好的心境,多体谅、多理解患者,使其体验到亲人的关心和理解[1]。丈夫的理解、亲人的安慰、家庭的祥和是患者的心里良药,有利于消除患者自感因乳房缺失对家庭生活和夫妻感情影响而产生疑虑。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此外,应建立癌症康复组织,增加患者的社会交往范围,缓解其内心压力,疏导其不良情绪,增强生活信心。

2.5特殊心里反应的干预 乳腺癌根治术对形体破坏较大,乳房缺失,患者会发生自我概念的改变,有强烈的不确定感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改变。乳房是女性美的特征之一,告知患者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通过乳房重建术及配带义乳来弥补,以提高自信心及自尊意识,使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和生活的信心。

3 讨论

乳腺癌作为一种身心疾病已逐渐得到广泛的认同,病人的年龄、文化程度、性格、家庭关系及乳房缺失等都会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因此,在临床护理中,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早期给予护理干预[2],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恐惧、悲观、绝望的心理。确实缓解心理压力,积极应对疾病,正确的接受手术,面对现实,缓解她们的心理障碍,为她们提供必需的心理支持,使她们尽快适应自己躯体形象的改变,使她们生活质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参 考 文 献

第6篇:乳腺护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 乳腺肿瘤;危险因素;护理

[中图分类号] R3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08(a)-0154-03

[Abstract]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isk factors of breast cancer,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ccording to the high risk factors. Methods Breast cancer women adimitted to Shandong Cancer Hospital and Institute from March to July in 2015 and no blood relationship with the healthy women patients who have more than 5 years of common life was recruited in the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from the nursing layer. The single factor analysis was calculated by chi square test and multivariate analysis was used by logistic analysis. Results Single facto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number of abortion, contraceptive method, production method, menstrual regularity, cultural degre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sleep tim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Logistic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risk factors of breast cancer incidence were contraceptive ring (OR=2.953, 95% CI=2.146~4.065) , low cultural degree (OR=2.953, 95% CI=2.146~4.065), pessimistic personality (OR=1.835, 95% CI=1.229~2.741), less sleep time(OR=1.661,95% CI=1.341~2.057). Conclusion Contraceptive ring, low cultural degree, pessimistic personality, and less sleep time can increase the risk of breast cancer. In the course of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for those high risk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individual nursing and correct guidance.

[Key words] Breast neoplasm; Risk factor; Nursing

乳腺癌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重大恶性疾病之一。随着现代科学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乳腺癌的治疗和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乳腺癌诊疗水平的提高已经成为实体肿瘤治疗的标杆。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对于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目前认为主要与个体遗传和环境综合作用有关[1]。提高乳腺癌的危险因素认识,有助于术后有的放矢的提供个体化的治疗及护理,协助患者顺利度过癌症危机,走出阴影,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该研究方便选取2015年3―7月在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肿瘤医院住院的20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以及与患者无血缘关系、具有5年以上的共同生活经历的健康女性200例进行调查,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乳腺癌的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期增加对乳腺癌的发病危险因素的认识,为乳腺癌的治疗及护理奠定基础。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研究对象方便选取在山东省肿瘤医院住院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及家属陪护人员。病例组均经病理确诊为乳腺癌。对照组为与患者无血缘关系的健康女性,与患者具有5年以上的共同生活经历,既往无恶性肿瘤病史,采用l:1配比,要求与病例年龄相差5岁以内。

1.2 调查方法

资料收集由经过专门培训的调查员完成。采用统一的调查表,面对面与病例组和对照组受访者进行访问调查,收集资料。同一对病例及其配对的对照组受访者由同一名调查员进行调查,调查环境安静,无其他人在场,调查时间充裕,对严重不合逻辑的数据进行核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婚姻状况,生育情况,生产方式,避孕方式,月经状况,文化程度,职业,性格特点,饮食习惯,睡眠时间等。

1.3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单因素分析采用χ2 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法。P

2 结果

该调查研究共调查女性乳腺癌患者及其相应对照各200例,病例组发病年龄最大为64岁,年龄最小为29岁,平均年龄为(48.7±9.1)岁;对照组最大年龄为68岁,最小年龄为28岁,平均年龄为(47.7±12.3)岁。病例组和对照组,生育次数、初潮年龄、是否绝经、是否饮酒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流产次数、避孕方式、生产方式、月经是否规律、文化程度,性格特点及睡眠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与乳腺癌的发病的相关性发现,避孕环避孕、文化程度低、性格悲观、睡眠时间少可显著增加乳腺癌发病的危险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目前,中国乳腺癌发病呈逐年升高趋势,乳腺癌引起的死亡仍然是女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发现是提高乳腺癌生存率的重要手段。这提醒广大女性,尤其是高危人群,应该早诊早治,增强预防意识,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做到定期检查[2]。

乳腺癌的危险因素研究较多,该研究单因素分析流产次数多的女性乳腺癌的发生率高,这与国内曾艳[3]等报道结果一致。避孕方式的选择对乳腺癌的发病的影响争议颇多,有研究称口服避孕药能够增加乳腺癌的风险,亦有人称口服避孕药能够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4-5],而该研究χ2检验分析发现避孕环避孕的方式与其他避孕方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目前乳腺癌的治疗仍然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乳腺癌患者的护理贯穿治疗的始终,优质、个体化的护理能够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协助患者顺利度过癌症危机[8]。避孕环避孕、文化程度低、性格悲观、睡眠时间少可显著增加乳腺癌发病的危险性。因此,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应着重留意患者的高危因素,积极与患者沟通,普及疾病知识,缓解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向患者讲述抗癌成功的典型事例,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睡眠障碍患者要加强疏导,条件允许可以选择单间,尽量减少外界干扰,严重者可指导患者药物治疗。此外要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指导,全程管理,促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参考文献]

[1] 刘丽媛. 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及风险评估模型的流行病学研究[D]. 济南:山东大学, 2015.

[2] 荣磊, 李欢, 王恩礼. 深圳市女性乳腺癌风险评估模型的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 2016, 31(3):470-473.

[3] 曾艳, 徐茂盛, 谭世奇,等. 乳腺癌危险因素分析[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0, 30(3):622-623.

[4] Pakai A, Farkasné Buzánczky G, Horváthné Kívés Z, Oláh A, Boncz I, Sélleiné Gyúró M, Fullér N, Vajda R. Breast Cancer Awareness Survey[J]. Value Health, 2014, 17(7):A738.

[5] 于杉, 陈新, 王艳,等. 乳腺癌发生风险的病例对照研究[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5, 22(22):23-25.

[6] 毛锡金,邢成颜,张升华,等.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 2013, 20(2):187-190.

[7] 沈敏,顾建芬,董钰英.影响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全科医学, 2014, 12 (5):782-785.

第7篇:乳腺护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乳腺癌;应对方式;影响因素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乳腺癌发病率的年增长速度达3%一4%[1] ,乳腺癌仍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术范围较大,对机体的损害特别是对躯体外形的损害较大,Koh和Gorgun等[2]指出,选择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面临着生理丧失和女性特征丧失。手术会给患者带来危机,乳腺癌患者术后应对方式通过影响其心理状态而影响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本研究旨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采取的应对方式,为临床上对乳腺癌患者术后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在延边医院收治住院的50名乳腺癌患者作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1)被医院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2)年龄18周岁以上;(3)具有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对量表内容能够正确理解,并且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有精神病的患者;(2)有酒精或药物依赖史者。在统一的指导语下集中填写问卷,共发放问卷55份,收回50份,回收率为90.9%。

1.2 研究工具及内容

1.2.1一般人口学资料 参考有关乳腺癌患者术后应对方式相关文献确定了相关变量,主要包括年龄、文化程度、职业、费用支付方式、经济状况等。

1.2.2 医学应对方式问卷[3] (Medical CopingModes Questionnaire MCMQ)Herman Feifel编制的医学应对量表,国内经沈晓红等修正后中文版,已证实信度和效度较满意,分面对(confronce)、回避(avoidance)、屈服(resignation)3种应对方式,共2O个条目,各条目按1~4级计分,其中有8个条目需反向计分,按各分量表的总分计分,各量表得分分别计分,每份量表内,所有被选测试项的频数之和除以该量表固有的测试项数即表明个体越倾向于采用这种应对方式。此次的Cronbach’s a值为0.84。

1.3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17.0软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单因素方差、T检验分析等方法对结果进行描述。

2 结果

2.1 一般人口学资料 本研究50例患者中,年龄由35~64岁,平均年龄为49.21±8.14。小学7例(14.0%),初中15例(30.0%),高中24例(48.0%),大专及以上4例(8.0%)。经济收入500元以下2例(4.0%),1000-2000元38例(76.0%),2000元以上10例(20.0%)。有医疗保险者30例(60.0%),自费20例(40.0%)。工人11例(22.0%),农民9例(18.0%),干部9例(18.0%),退休21例(42.0%)。

2.2 患者术后常用的以面对为主的应对方式 各维度能力见表1。

3 讨论

3.1乳腺癌患者术后采取的应对方式 本研究显示,在3种应对方式中,"面对"应对方式为乳腺癌术后采用最多的应对方式,其次是"回避",采用的最少的是"屈服",说明大部分乳腺癌病人都能面对乳腺癌手术所带来的应激,勇敢的面对现实,不屈服于疾病,对未来充满希望,但仍有40%的病人运用回避和屈服等应对方式盲目的发泄情绪。

3.2应对方式与各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对50例乳腺癌患者术后应对方式和文化程度的分析,本研究显示高中与大学学历的患者面对的分值高于其他组,小学和初中较倾向于屈服应对方式。提示不同文化程度的乳腺癌患者术后采用的应对方式不同。这与张静等[4] 的研究不一致。但和陆箴琦[5]报道的情况相符,他认为文化程度高的人能较好的采取积极应对。本研究得出年龄与应对策略的选择有一定的关系,40岁以下术后患者屈服分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夏海鸥,于美渝,陈瑜,等.乳腺癌患者对乳腺癌早期检测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5,40(9):641.

[2] 黄薇薇,王英,赵勇等.乳腺癌患者不同时期应对方式的研究进展.现代护理,2007,13(13):1257-1259.

[3] 姜乾金.医学应对问卷(MCMQ)[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24―127.

第8篇:乳腺护理论文范文

方法:对照组术后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患肢功能锻炼及健康教育措施。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后患肢运动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结果:术后21d研究组患肢上举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上升;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23.68%,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7.37%,且对照组中上肢水肿发生率高达28.95%(P

结论: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针对性的功能锻炼及健康教育内容,可显著提高其患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降低水肿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保障其预后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乳腺癌 功能锻炼 健康教育 应用效果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270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165-01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疾病,且近年来该病发生率呈年轻化趋势,目前临床主要采用外科手术实施救治 [1]。本文将对我院自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前来就诊的76例乳腺癌手术治疗患者给予临床研究,从而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及健康教育临床应用效果,为提高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76例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6至69岁,平均年龄(45.82±2.61)岁,发病部位:左侧39例、右侧37例,临床分期:II期69例、III期7例。按照抽签方式将76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8例。两组性别、年龄、发病部位、临床分期、例数等一般资料具有临床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对两组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实施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内容包括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给药护理、并发症预防、饮食护理等;研究组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患肢功能锻炼及健康教育措施,分析方法为查阅相关病例、询问当时医护人员及患者等。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后患肢上举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度(采用自拟满意度调查表掌握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满分100分,内容包括护理措施、护理态度、护理效果等,分数越高则满意度越高),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1.2.2 功能锻炼。①术后及时评估患者机体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功能锻炼方式及运动量;②伸指握拳:前臂与上臂夹角为90°,手指用力握拳后张开;③腕关节旋转:腕关节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360°;④肘关节伸屈:前臂向上臂移动,待其夹角为最小后将前臂伸直与上臂保持直线;⑤扪对侧肩部:患肢手指起始部位为患侧肩部,沿锁骨方向缓慢移动至健肢肩部;⑥上肢伸展运动:患肢首先自然下垂,之后逐渐向上伸直至最高点;⑦上肢弯曲运动:患肢手指以患侧耳廓为起始点,沿头部曲线绕过头顶摸至健侧耳廓;⑧上肢旋转运动:手指并拢伸直,患肢自然下垂,肩关节以下部位无需屈曲,仅肩关节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初期可能无法旋转一周,不应勉强锻炼,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不断增加旋转长度;⑨扩胸:将手肘屈曲,手指并拢伸直,双臂先向内弯曲后向左右两侧拉平,锻炼时应挺胸抬头;⑩实施功能锻炼应由易到难,动作幅度由小到大,初期可首先实施被动运动,之后逐渐过渡至主动运动;锻炼过程中主动询问患者所需,积极采纳其合理意见,使其真正感受到参与锻炼过程中,变被动锻炼为主动锻炼,提高其积极性;锻炼过程中若出现疼痛难忍等异常情况应及时终止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1.2.3 健康教育。①讲解乳腺癌发病原因、治疗措施、术后康复训练内容等知识,指导家属积极配合患者治疗,消除其由于不了解病情或过度担心临床疗效而出现的紧张、恐惧、焦虑等负面心理情绪,使其积极配合临床治疗与护理工作;②讲解良好生活习惯对疾病疗效及预后的积极意义,及时纠正患者以往不良生活习惯;③讲解未遵医嘱治疗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④热情主动询问患者所需,尽量满足其合理需求;⑤告知其充足休息及保持乐观心态利于机体尽快恢复健康,提供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⑥例举临床成功治疗病例,告知积极完成功能锻炼对降低上肢水肿及提高患肢运动功能的促进意义,适当给予语言及肢体鼓励,提高其实施功能锻炼积极性与自信心。

1.3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由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上举及满意度。两组乳腺癌患者术前及术后7d患肢上举情况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1d研究组患肢上举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上升,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患肢上举情况及满意度对比分析(X±S)

注:*表示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并发症。两组乳腺癌患者术后经不同方法护理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23.68%,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7.37%,且对照组中上肢水肿发生率高达28.95%,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乳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分析[例(%)]

注:*表示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乳腺癌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患肢水肿发生率较高,且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并不理想,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结构及周围环境改变等多因素共同作用,乳腺癌发生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如何降低乳腺癌患者术后水肿发生率及提高患肢运动功能已成为广大医护人员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有研究显示 [2],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尽早给予针对性的功能锻炼,可显著提高其患肢功能恢复效果,降低患肢水肿发生率,但部分患者由于疼痛、心理恐惧等因素无法积极实施锻炼,因此功能锻炼效果并不理想。研究表明 [3],健康教育是近年来临床常用的护理干预措施,医护人员采取展板、讲解、画报等多种形式对患者实施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目的在于使其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提高患者治疗与护理依从性,保障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提示乳腺癌患者术后给予功能锻炼基础上加入健康教育内容,可显著提高其功能锻炼效果。

本文中对照组乳腺癌患者术后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其术后患肢上举恢复程度较差,水肿发生率高达28.95%,护理效果并不理想;研究组乳腺癌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功能锻炼及健康教育内容,其术后患肢上举接近术前水平,恢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患肢水肿发生率仅为7.89%,护理效果较为满意,与雷秋模 [4]等人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针对性的功能锻炼及健康教育内容,可显著提高其患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降低水肿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保障其预后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粱志翔,陈彩红,李健英,等.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早期功能锻炼效果研究[J].现代临床护理,2013,2(3):1

[2] 张淑霞,沈效速,翟林伟.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肢的康复护理[J].中国临床康复,2012,6(4):589

第9篇:乳腺护理论文范文

通讯作者:刘江慧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心里状态以及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 借用黄铎香教授设计的《心理健康调查表》,自行设计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问卷调查。对2007年6月~2009年6月笔者所在科共收治的108例乳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患乳腺癌患者仅有50%对此病有正确的认识,大多数患者术后存在自卑、焦虑、恐惧、无助、无奈。所以患者均希望对疾病知识有所了解、掌握,并掌握预防癌发生的知识。结论 乳腺癌术后均存在焦虑、恐惧、自我形象紊乱、自卑等不良心理状态,通过对乳腺癌患者心理的护理、有效的沟通、转移其注意力、正确评估患者,提供健康、科学的医学信息以及家庭社会的支持,可减轻其不良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乳腺癌; 心理调查; 护理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1]。乳腺是女性维持性征的标志性体征之一。从临床护理观察中发现,患者患乳腺癌后容易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神经衰弱、社交障碍等不良心理状态。研究表明,不良心理状态可以加重癌症患者治疗的不良反应,也能促使癌症复发、转移甚至恶化等,还会降低生活质量,增加治疗费用等[2]。本文报道笔者所在科收治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的调查结果,并提出了相关的护理对策。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6月~2009年6月,笔者所在科共收治乳腺癌患者108例,其中女104例,男4例;年龄20~30岁5例,30~40岁28例,40~60岁64例,60岁以上11例;未婚2例,已婚、未生育6例,离异5例,其余均为已婚、生育患者。

1.2 方法 根据专家建议,借用黄铎香教授设计的《心理健康调查表》[3],自行设计量表,经专家修改,制订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调查问卷。由专人对乳腺癌术后病情趋于稳定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2 结果

仅有50%患乳腺癌患者对此病有正确认识,大多数患者术后存在自卑、焦虑、恐惧、无助、无奈。所有患者均希望对疾病知识的有所了解,掌握,并掌握预防癌发生的知识(见表1)。

3 护理对策

3.1 心理护理 乳腺癌患者最首选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而在做手术前,大多数患者还抱着侥幸的心理,希望通过手术能确定不是乳腺癌。当手术后发现自己一侧被切除,知道自己已被确诊为乳腺癌,很多患者都痛苦的流下了眼泪,出现无助、无奈。护士应从患者的角度体谅患者,对患者充满同情和爱心。运用治疗成功的病例对患者现身说教,使患者对治疗、护理能够理解配合,同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

表1 乳腺癌术后心理调查量表结果(n,%)

心和勇气。护士选择适当的时机,对患者讲解此病发生、发展、病因、病理、转移、治疗等,让患者对此病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并告之,目前乳腺癌是所有实体瘤疾病治疗效果最好的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生存率明显提高。但是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恶化以及预后与患者紧张、恐惧、焦虑以及抑郁关系极大。不良的情绪往往导致患者抵抗力及生活质量的下降,影响治疗效果。癌症的患者的生存期限与心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良好的人格特征可提高机体免疫力。

3.2 行为训练 运用社会认识理论和自我效能的概念,可以推理出行为训练能鼓励患者面对相关症状的治疗,可以通过散步、听音乐等方式打破“焦虑-肌肉紧张-进一步焦虑”的恶性循环,从而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4]。鼓励其积极地参加社会文体活动。

3.3 满足患者的健康信息需要 癌症直接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强烈的求生欲使患者想获得更多的健康信息,以增加对疾病治疗、护理,预防保健等方面的知识。但由于对疫病知识似懂非懂,会引起患者的紧张、焦虑、多疑等不良心理。因此护士应准确评估患者的需求信息,时时为患者提供健康科学的医学信息,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

3.4 家庭、社会给予大力的支持、理解 乳腺癌患者手术后,局部组织瘢痕形成,形体不对称、以及术后化疗头发脱落,使其感到不舒适,好象有人在窥视。特别是不敢在自己的丈夫面前自己的胸部,感到自己变得特别丑陋,对生活也失去了信心。因此需要家人的理解,特别是丈夫的支持、理解。家庭的支持可以帮助患者适应癌症,并增强抗病能力,从而也会增强去参加社交的自信心。社交支持被认为是个体的一种对抗应激的“外部资源”,一般具有减轻应激反应的作用[5]。从全社会来说,人们应当体谅患者常有的心理变化和情绪波动,对患者理解、支持和帮助,使患者感到自己虽然患病但没有脱离家庭和社会生活,从而与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和工作。

参 考 文 献

[1]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27.

[2] 童亚芳.护士对癌症患者抑郁的认识.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19(1):35.

[3] 黄铎香.心理健康调查表.大众心理学,1994,6(6):31.

[4] 高敏英,吴胜其.癌症患者抑郁状态的相关因素调查与护理对策.护理学杂志,2002,17(7):590-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