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间游戏范文

民间游戏精选(九篇)

民间游戏

第1篇:民间游戏范文

【关键词】游戏;民间游戏;幼儿园;幼儿

【中国分类号】G898

荷兰文化学家约翰•赫伊津哈(Jonhan Huizinga)在其著作《游戏的人》中这样描述游戏:“游戏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活动,游戏呈现明显的秩序,遵循广泛接受的规则,没有时势的必需和物质的功利。游戏的情绪是欢天喜地、热情高涨的,随情景而定,或神圣,或喜庆。兴奋和紧张的情绪伴随着手舞足蹈的动作,欢声笑语、心旷神怡随之而起。”

一、什么是民间游戏

民间游戏,是游戏的一种类型,顾名思义就是广泛开展于民间的一种活动。我国民俗学家乌丙安先生认为民间游戏就是“流传于广大人民生活中的嬉戏娱乐活动,俗语称‘玩耍’。是游艺民俗中最常见的、最普遍的、最有趣味的娱乐活动。它主要流行在少年儿童中间和节日里成人娱乐节目之中。”可见,民间游戏同样具有游戏本身的愉悦性感受,而其特点在于民间游戏是为一个较广阔空间内的人们,即广大人民所共同接受和喜爱的,且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们其所进行的民间游戏各不相同,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及人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如,北方冬天较为严寒,“挤油”的游戏不仅能为寒冬增添一份热情与乐趣,并能培养幼儿的协作精神;“踩高跷”是汉族的传统民间游戏,幼儿踩高跷锻炼了幼儿的手脚协调能力以及身体平衡能力。许多民间游戏至今仍为幼儿所喜爱,有些民间游戏则在时间的检验中进化更新成为现代民间游戏,这种广泛的地域性、流传性与推广性的特征成为民间游戏得以生存至今的重要保障。

二、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存在意义

(一)幼儿园民间游戏有益于幼儿了解传统文化

我国民间游戏具有悠久的历史与文化,是各个地区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幼儿园民间游戏与幼儿园其他游戏的区别在于,幼儿园民间游戏是幼儿模仿与想象反应各地区现实生活及劳动活动的游戏,相比其他游戏而言,民间游戏更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为幼儿所需要、所熟悉与感兴趣,这也是幼儿喜爱并易于接受民间游戏的原因之一。通过进行民间游戏,幼儿能够了解不同的民族习俗知识,体验多样的民族情感与生活,如包饺子、赛龙舟、元宵数花灯等反映民俗的游戏,挖地雷、织布机形象再现古代人们的生活的游戏等等。幼儿不断了解与熟悉我国的传统文化,这种文化的丰富性与独特性激发着幼儿强烈的民族认同感,熏陶着幼儿的爱国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这是幼儿成长发展的内在需求。

(二)幼儿园民间游戏有利于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由于民间游戏源自于人们日常生活以及劳动活动中,因此,民间游戏多以身体活动类游戏、器械运动类游戏以及社会生活扮演类游戏居多。民间游戏不是单纯的肢体运动,更是一种协调促进幼儿各种智能发展的活动,如幼儿思维能力、情绪情感、社会往能力等。民间游戏满足了幼儿的年龄与发展特点,民间游戏多为两人以上或者群体参与的游戏,这样的游戏环境也为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创造了机会。

三、幼儿园民间游戏指导策略

(一)创设丰富、有趣、独特的民间游戏环境

创设一个丰富、有趣的游戏环境,能引起幼儿的游戏兴趣及游戏愿望,有助于幼儿主动、专注地投入游戏。丰富的民间游戏物质环境包括游戏开展的场域、游戏活动时间、游戏材料等。首先,幼儿园民间游戏开展的场域应根据民间游戏的内容而设置,静态或动态的民间游戏可以选择在室内或者室外进行,可以是教室的某一个角落也可以是幼儿园的一个大操场。其次,民间游戏可以在幼儿园集体活动、区域活动、生活活动、自由活动等各类活动中展开,游戏时间可以根据幼儿的需要进行适宜调整,具有较大灵活性。再次,幼儿园民间游戏的游戏材料应具有丰富多样性、独特性与层次性,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能够激发幼儿游戏的欲望,独特的游戏材料体现着民间游戏所蕴含的文化,具有层次的游戏材料满足了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个体差异性。此外,良好的心理环境也是开展幼儿园民间游戏的重要保障。良好的心理环境应该是规则与自由并存的,能使幼儿感受到充分安全感的、轻松愉悦的环境。幼儿在进行民间游戏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交往对象是同伴,因此,建立积极、和谐、友好的同伴关系就是安全心理环境的基础。

(二)发挥教师在幼儿园民间游戏中的作用

尽管幼儿是幼儿园民间游戏的主体,但这并不意味着民间游戏的开展能够离开教师的指导,教师对于民间游戏的组织与实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教师是幼儿园民间游戏的观察者,教师应随时注意观察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行为与情感变化,以更加了解幼儿的兴趣、已有经验以及能力水平,由此作为教师提供支持及引导的依据。其次,教师是幼儿园民间游戏的支持者,支持并不是在幼儿疑问的时候马上给予其答案,也不是在幼儿求助时立即告诉其解决方法。真正的支持是适宜性支持,通过增减游戏材料、变换游戏环境、更新游戏规则等手段,将教师的期望传递给幼儿,引导幼儿自主、积极的探索。再次,教师是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参与者、合作者,民间游戏合作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师与幼儿应该成为彼此的游戏伙伴,而不是彼此孤立的守望者与游戏者。

(三)充分运用家长、社区资源

针对游戏资源缺乏这一问题,幼儿园开展民间游戏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家长及社区资源,通过家园合作的方式大力挖掘与利用各种民间游戏资源。一方面,让家长们充分意识到民间游戏在幼儿成长中的重要意义,并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亲子游戏会等活动让家长们参与到幼儿园民间游戏中,唤起他们对传统游戏的怀念与激情,收集家长们会玩的民间游戏,由于家长们来自不同的民族、甚至不同的地区,这使得收集起来的游戏资源更为丰富与生动。另一方面,在游戏过程中所需的道具,如高跷、沙包、竹竿、轮胎等,教师可以与幼儿、家长共同运用废旧材料进行制作,还可以在社区内寻找废弃、可利用的游戏材料进行加工再利用,这样既节约了成本,又获得了人力,极大丰富了幼儿园民间游戏资源。

参考文献

[1]赫伊津哈,著.何道宽,译.游戏的人[M].广东.花城出版社.2007

[2]邱学青.学前儿童游戏(第四版)[M].浙江: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3]刘焱.幼儿园游戏教学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

[4]许洁,缪志红,王红梅.图说民间儿童游戏[M].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第2篇:民间游戏范文

然而据调查,在对学龄前儿童的双休日安排方面,64%的中国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班,而兴趣班以外的时间,孩子们的生活几乎大同小异,一部又一部、一集又一集、似乎永远都看不完的动画片;其次,还有层出不穷的网游电玩;再则还有各式各样大小的电动玩具……

这样状态的孩子们孤独吗?答案是肯定的。现代幼儿是多么渴望能在阳光下欢畅地奔跑,多么渴望能在绿草地上嬉戏玩耍,哪怕是在伙伴中一次次跌倒再爬起……很多时候,作为家长的我们为了省事买些高档玩具让孩子独自玩耍,或让孩子看一集又一集的动画片。孩子们的美好童年成了快节奏都市、忙碌创业者的牺牲品。如何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但又不占用家长太多的时间呢?

让孩子找到玩伴,相对固定的几个玩伴,最好是同一小区的。给孩子们自由,让孩子们两两接对,三五成群地在小区草地上尽情游戏、玩耍。让民间游戏:跳皮筋、滚铁环、跳房子、过家家、老鹰抓小鸡、躲猫猫、捏黄泥巴等回归操场,回归幼儿的世界。

民间游戏回归童年、回归家庭、回归校园,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一、在民间游戏中可以强健孩子的体魄

如今的孩子,玩具应有尽有,有不少的孩子常常躲在家里,足不出户,很少在空气清鲜、阳光充足的户外进行锻炼。他们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一不小心就会感冒发烧。可现在的孩子恰恰需要一个健康的体魄,因为他们长大后面临的是更激烈的社会竞争,工作、学习、精神压力都很重,没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怎么来融入社会、参与竞争呢?

民间体育游戏种类繁多,且大多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特别是民间体育游戏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练习跑、跳等基本动作的游戏,对孩子的身体发展起着多方面的作用,能促使他们机体健康和谐的发展,从而增强了他们的体质。我们可以利用幼儿园绿茵茵的草地,平整的户外活动场地,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自然资源开展体育游戏,如“跳竹竿”、“滚铁环”、“跳皮筋”、“玩转轮胎”、“踩高跷”等有跳跃奔跑的活动,可增强孩子各器官的生理机能。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孩子骨骼肌肉的发育,锻炼了他们的运动技能和技巧,也有利于内脏和神经系统的发育。“踩高跷”等游戏能训练孩子的平衡能力,使孩子身体匀称和谐地发育。民间游戏中的各种动作发展,促使孩子机体健康和谐的发展,从而增强了他们的体质。

二、民间体育游戏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和促进智力发展

民间游戏提供了语言表达的环境。游戏中同伴的交流迫使他们相互表白,逐渐学会了表达,丰富了词汇,而且游戏中的儿歌趣味性强,有节奏性,朗朗上口,在游戏的同时,使孩子们心情愉快,增进了同伴间的情感交流。如:竹竿操的“捉泥鳅”中即有跳的花样又有好听的歌谣:池塘的水满了,雨也停了,田边的稀泥里到处是泥鳅,天天我等着你……在这个游戏中不仅可让孩子们感受民谣的韵律,还能让他们感受跳竹竿的趣味性而百玩不厌。

三、民间体育游戏可以促进孩子社会性的发展

民间游戏可促进孩子社会性的发展,因为民间游戏与孩子社会性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孩子在游戏中相互交往让他们逐渐懂得了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丑恶的。如有一种是带有表演性质的“种瓜”游戏:请一位孩子来当种瓜人,一位孩子来当小偷,其他孩子牵成圆并蹲在那儿当“西瓜”,在游戏中通过种瓜人辛勤的浇水、施肥、拔草等步骤和扮瓜者的表演,了解了西瓜长大的过程,并通过游戏中“小偷偷瓜”和“打小偷”的表演过程,可以培养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引发他们乐善的意识,而且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孩子们表演能力不仅得到提高,同时还能增进同伴间的情感交流。

另外,孩子在游戏中与同伴交往,孩子才能真正体会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学会站在他人立场上看自己,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的关系,逐渐学会服从人们之间关系的准则,而克服自我中心,以形成适应社会需要的社会。因为每个民间游戏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而它又是每个孩子必须遵守的。游戏的趣味性对孩子的诱惑,会使他们控制自己的行为而遵守规则,也让他们从新的角度看问题。这样孩子在与同伴游戏中掌握了规则,从而形成人际协调的合作关系。

四、民间体育游戏可以促进亲子关系的融洽

民间游戏是促进和改善亲子关系的载体,它架起了孩子与家长之间心灵交流的一座桥梁。由于现在的父母大都忙于工作,很少陪孩子一起玩游戏,即使是有空了,也不知道陪孩子玩些什么游戏,当孩子们在家里要求爸爸妈妈和他们一起做游戏时,家长们会说:“爸爸妈妈不会做游戏,我们给你买了那么多玩具,自己去玩吧。”孩子们只能默默地独自玩耍。而当孩子们在幼儿园学会了玩民间游戏,并在家中游戏时,唤起了父母对儿时童年的回忆,他们兴奋地告诉孩子:“我们小时候也玩过这样的游戏。”“不信不信,老师又没教你,你怎么会做呢?”“不信?那爸爸玩给你看。”家长主动要求孩子一起玩。“爸爸和你一起玩好吗?”“好的!”孩子高兴得跳起来。父子俩人玩起了“石头、剪子、布”。“一、二、三”,爸爸出拳慢了一拍,“爸爸耍赖皮,我们两个应该同时出拳的,你赢的不算。”“好吧好吧,重新再来。”父子俩的高兴劲就甭提了,大有不分胜负决不罢手的态势。此时,孩子和家长之间的情感交流自然而然地融入在游戏中,无形中亲子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融洽了。

第3篇:民间游戏范文

关键词:传统民间游戏;幼儿教育;心理环境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西方教育理论和实践逐渐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很多幼儿园在游戏教学中主要依赖于电子设备,主要内容变为文化知识教育,传统民间游戏逐渐淡出了幼儿园,这不能不说是传统丧失的一个悲哀。民间游戏作为中华文化传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幼儿的道德等社会化过程有着重要的教化价值,因此有必要在今天继续使用传统民间游戏,让它在幼儿园教学中焕发生机。

一、创造有利的民间游戏环境

目前,很多幼儿园的标准硬件设备都是西式设备,比如,钢琴、滑滑梯等,无论是教学还是游戏都难觅传统的踪影,因此要振兴传统游戏,就要创造一个丰富合理的物理环境。一般来说要从场地和材料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增加或者改装相关的教育设施,比如,在室外增加很多五颜六色的圆圈和格子,以便开展跳方格游戏,或者搭建一些方便灵活的多用型矮墙、屏风等,以便开展跳马等游戏。二是要重拾或者开发一些游戏材料,恢复民间游戏的器材,其中可以教师为主导,购买或者自己制作,也可以将游戏器材的制作融合到手工课上,收集材料师生一起制作,从而激发幼儿自由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制造出新的玩具。当然这都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的需要,以及幼儿园的能力和资源。总的来说就是要因地制宜,根据条件做好硬件设备的准备工作。

二、为传统游戏教学营造心理环境

对于传统游戏,幼儿一般都是比较陌生的,尤其是一些游戏本身可能有一定的危险性,幼儿可能会有一定的心理负担,或者是觉得游戏很土、不好玩,或者是不爱玩、怕玩。这个时候,教师要采取措施,想方设法让传统游戏的魅力展现出来。比如,在玩“抬轿子”这个民间游戏中就有一定的危险性,原来是两个小朋友的手互相交叉,让第三个小朋友坐上去,现在为了让幼儿不害怕,可以让抬轿子的幼儿降低高度,或者干脆改装游戏,教师自己制作一个轿子,让第三人坐在这个轿子里面,就能保证幼儿的安全了。如果幼儿还是不敢,教师就可以做示范,教师自己先玩,让幼儿体会到这个游戏的有趣之处。

值得注意的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是游戏开展的前提,传统民间游戏也不例外,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游戏的安全保证,使得幼儿能充满自信地、大胆积极地去探索身边陌生的世界,并且做好铺垫工作,让幼儿能在感兴趣的民间游戏中自己去探索、

去发现、去体验。

三、为传统游戏设置专门的集中活动区域

为了更好地促进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生根发芽,教师可以设置专门的传统民间游戏活动区域,将体育、美术等传统形式融合在幼儿园内,让幼儿不知不觉中感受传统民间游戏的魅力。比如,在幼儿园的益智区,可以放置“翻绳”“七巧板”“找东西南北”等器物,让幼儿们在轻松的环境下积极开动脑筋,教师可以在必要的时候给予指导,让他们感受到不同组合方式带来的乐趣,从而丰富游戏内容和难度,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再比如,在美术区可以放置泥塑、剪纸、中国结等传统手工材料,并不定期地开展一些竞赛游戏,鼓励幼儿参加泥塑等游戏,并给予适当的鼓励,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总之,传统民间游戏在现在的幼儿教育中是大有可为的,通过软硬件环境的营造,结合在各种活动区的大量放置,就能让传统游戏焕发生机,为幼儿教育再次创造价值,这样不仅能够丰富幼儿的游戏内容,扩展幼儿游戏空间,更为民间游戏资源与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的结合找到了适合可行的路径,对幼儿教育是大有益处的。

第4篇:民间游戏范文

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日益受重视,包含着优秀中华文明智慧的传统文化也登入大雅之堂。传统民间游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优秀奇葩中的一支,在民间幼儿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伴随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流传至今。值得我们重视的是,民间游戏虽然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童年,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当前现代化教学理念指引下的幼儿教育中出现了明显的水土不服现象,因此迫切需要我们运用创新的方法对其进行改造,使之更加适合当前的幼儿日常教育,使其在培养幼儿能力,陶冶幼儿情操方面继续发挥独到的作用。

一、民间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积极作用

幼儿园时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最初阶段,在这一阶段,幼儿虽然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但是总体上仍处于启蒙阶段,因此做好这一时期幼儿的身心智力开发显得尤为关键,这将对幼儿一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民间游戏是勤劳的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化资源,本身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形式的灵活多样性、内容的广泛性等特点,简便易行、易学易会。早在古代古人就将民间游戏作为了对儿童进行早期启蒙的教育手段,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当代幼儿园游戏教学中将民间游戏纳入日常教学中,这不仅能多方面开发幼儿智力,也有利于这一传统文化瑰宝在幼儿身上得到传承。详言之,民间游戏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积极作用:

1、民间游戏能够促进幼儿身体素质的提高。在种类繁多的民间游戏中,有许多游戏本身运动量比较大,对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和体力要求比较高,因此适时适当的引导幼儿进行民间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诸如“橡皮筋”、“跳房子”、“踢毽子”等的传统民间游戏如果没有较好的体力和灵活的动作就不可能将游戏做好。另一方面,诸如“老鹰捉小鸡”、“丢沙包”等民间游戏在锻炼幼儿身体的同时也可以促进幼儿的反应速度和动作敏捷性,对幼儿的身体灵敏性和身体各器官的正常发育都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2、民间游戏能够促进幼儿心理素质的提高。如果我们分析一些民间游戏就不难发现,一些民间歌谣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道德理念在里面,通过这些朗朗上口、委婉动听的歌谣会帮助幼儿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诸如《丢手绢》、《击鼓传花》等的一些民间游戏往往包含有约定俗成的游戏规则,需要许多孩子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彼此协调合作才能完成,这就锻炼了孩子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幼儿经常参加民间游戏可以体会到游戏成功所带来的快乐感,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成功意识,游戏失败则可以锻炼他们的承受挫折能力。

总之,民间游戏在幼儿身体成长、智力开发和社会认知、个人情感的培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民间游戏的搜集与开发

在幼儿园教学中纳入民间游戏是十分必要的,但是需要我们明确民间游戏的内涵是什么,如何用一个科学的衡量标准去搜集和开发民间游戏。简单的说,民间游戏就是在长期的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在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阶段所采用的带有浓厚生活气息,以鲜明的生活特色、灵活的游戏形式、浓厚的地方特色等特点,在民间长期流传的游戏活动。我们可以根据上述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搜集与开发民间游戏:

1、汇集幼儿家长智慧,搜集民间游戏。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幼儿时代,幼儿家长也不例外。因此在民间游戏的搜集过程中要利用好家长的记忆这一丰富的资源。可以让老师与孩子家长一起回忆儿时玩过的记忆犹新的民间游戏,将游戏的游戏规则、游戏方法详细记录在案,方便以后的民间游戏再开发。

2、注重城乡互动,充分发掘农村民间游戏资源。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民间游戏在现代化的城市中濒临消失的边缘。而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城乡发展的差别,民间游戏在这里仍广受欢迎。特别是生活在农村的老人,更是在他们的记忆中保留着丰富多样的民间游戏。因此幼儿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农村地区向农村的人们特别是老人们“取经”,搜集民间游戏。

3、坚持“扬弃”的原则,筛选创新民间游戏。立足于搜集到的民间游戏素材,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身心特点,对其进行归类整理。首先,要本着“扬弃”的原则,将不合时宜的落后的民间游戏剔除;其次,将剩余的民间游戏按照游戏形式进行分门别类;再次,幼儿教师可以积极发挥聪明才智,对传统的民间游戏进行改造创新。一方面可以将传统民间游戏的有益部分补充到现代游戏中去,另一方面也可以给民间游戏补充现代新鲜元素,使之焕发新时代的生命力。这就是我们所讲的民间游戏的再开发再利用。

三、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有效实施方法

搜集到了优秀的民间游戏,就要将这些民间游戏引入到日常的幼儿园教学中去,充分发挥这些游戏的积极作用。而要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就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法。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有效实施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重新分门别类,制定“有效级别制”的民间游戏目录。民间游戏的丰富多彩使其对游戏者的体力、智力要求等不尽相同,加之幼儿阶段不同年龄的幼儿所适宜玩耍的游戏也不相同,因此有必要对民间游戏重新进行“有效级别制”的目录编制。所谓“有效级别制”就是按照游戏目标、游戏规则、游戏需用器材、对幼儿身心要求的不同编制目录,形成一整套分别适合小班、中班和大班幼儿的行之有效的民间游戏课程体系。只有建立起这种符合“有效级别制”的游戏目录,才能使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充分体会到民间游戏带给他们的乐趣,并充分保证幼儿的身体安全。

第5篇:民间游戏范文

一、幼儿园开展民间游戏的常规化

民间游戏是幼儿游戏的一部分,幼儿园应该重视民间游戏的有效开展,将其纳入幼儿园的课程中。同时可以因地制宜的将民间游戏纳入幼儿园一日活动中,保障民间游戏开展的常规化和制度化。

在一日活动计划的制定中,幼儿园可合理的开展民间游戏,又没有完全取代其他游戏,而是让民间游戏因地制宜渗透在活动中。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的比重是根据幼儿园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等来考虑和投放的。幼儿园的主题游戏与民间游戏有机结合,互相渗透,对幼儿体智德美的发展各有侧重。在开展民间游戏活动的实践中,民间游戏走进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如清晨的早锻炼,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玩闽南的传统民间游戏,比如“丢沙包”、“跳房子”等等;在其他环节老师也根据需要灵活地运用民间游戏,如利用睡前饭后的零散时间给幼儿讲民间故事、谚语童谣,幼儿往往能注意倾听。甚至是一些过度的时间,幼儿也可在教师的带领下玩“包剪锤”“猜中指”等民间游戏,减少了消极等待现象。可见,民间游戏应在幼儿园成为常规化的活动。

二、幼儿园教师对民间游戏渗透于幼儿园的认知

1.开展民间游戏的价值

(1)提高幼儿生理和心理的素质。民间游戏能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发展幼儿的智力,正确运用感官和语言交往的能力,培养创造力;有利于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比如活泼开朗的性格,萌发自信、守纪律等良好品德行为和习惯。

(2)发扬民间文化。民间游戏是民间文化的一种,民间游戏散发着浓浓的乡土气息深深的吸引着幼儿,也使幼儿逐渐对家乡的传统文化有更深的了解。我们小时候的生活就是游戏,白天玩“跳皮筋”天黑玩“躲猫猫”,一年四季手都是皱的脏的,鞋子也不知道踢破了多少,依旧是尽情开心的玩。现在别说在城市,在农村也很少看到小朋友玩这些游戏了,估计是不会玩了。幼儿园开展这些传统的民间游戏让民间文化得到发展,民间游戏又“复活”了。

(3)形成自己的办园特色。幼儿园现有的特色基本都是双语教育、音乐、美术和舞蹈特色班。夸张点说,只要是幼儿园都有这些特色,所以这些特色在目前的幼儿园教育中已经不能称之为特色了,特别是双语教育,有的仅仅是幼儿园名字。民间游戏具有闽南地区的传统特色,幼儿园开展民间游戏能够凸显了自己的特点。

2.开展民间游戏的态度

民间游戏来源其实很广泛,而且它的方式也更简单和易操作,幼儿可以从中获得快乐,发展创造。游戏更多来讲是合作形式,因此民间游戏能让幼儿组织起来是其最大长处的表现,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和社会性,增加幼儿的自信心。

民间游戏是一种非常好的游戏形式,我们从幼儿的角度去发展民间游戏,培养幼儿参加游戏的兴趣,获得有益的发展,同时形成自己的本园特色,取得双赢。其实民间游戏在幼儿园的开展可以说是符合幼儿兴趣、需要的教育需求,被正面对待和理解也是正常的。

三、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的环境创设

幼儿园中有许多的教育资源,环境是其中之一。幼儿园如何为幼儿创造了一个具有发展价值和教育价值的有准备的游戏环境,将本土文化渗透和融合一日生活中。

1.民间游戏环境的特征

幼儿园民间游戏环境最首要的特征就是安全,首先就是环境中的游戏设施、设备、材料应安全的。如,幼儿园的操场可铺上一层草坪,很多民间游戏“跳房子”、“滚铁环”等都在草坪上进行。其次教师要精心的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温馨的心理环境,师幼之间是平等、尊重的,同伴之间是友爱、互助的,让幼儿获得安全感。

另外,民间游戏环境的特征是健康。幼儿正值生长发育期,各个系统都比较脆弱,相对于成人来将更易受到空气污染的侵害,因此,幼儿园应为幼儿创设健康的民间游戏环境。幼儿园每天要对活动室进行消毒,当然,也要定期对材料进行清洗并在阳光下消毒,游戏材料的堆放也是整齐、美观和有序。

最后,良好的民间文化氛围是民间游戏环境创设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如:可在楼梯挂满闽南风情的民间布艺,二十四节气等墙饰。活动室各个区角的布置也可充满民族文化。幼儿身在这种文化气息浓郁、民风民俗突出的环境中能体验到乐趣,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2.民间游戏环境的规划

民间游戏环境规划是幼儿园为了使环境与民间游戏和幼儿发展相协调而对幼儿园环境做出的空间和时间上的合理安排。有限场地资源条件下,对游戏活动场地做出合理的规划与安排,创造宽松的空间环境条件。大型结构游戏的材料统一放置且分门别类摆放,孩子们一眼便可以识别,不用翻找。创造性游戏也可统一规划,根据幼儿活动情况进行补充和创新。

总的来说,民间游戏不仅是幼儿社会化的一个途径也有传递和发扬民间文化的功能。幼儿在民间游戏中能得到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我觉得民间游戏应在整个泉州市区推广开来。通过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活动中的渗透,不仅幼儿了解本民族、本家乡的悠久历史文化,起到弘扬民间文化传统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凸显本园特色,推动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343.

[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3]陈连山.游戏[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杜,2000.

[4]李颖.儿童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机制研究[D].[出版地不详]:浙江师范学院,2010.

第6篇:民间游戏范文

关键词: 民间游戏 幼儿教育 快乐

一、民间游戏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民间游戏对于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特殊的价值,尤其是小班幼儿。首先,对于小班孩子来说,不仅要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要锻炼他们说话的胆量。在民间游戏中,孩子处于放松状态,能大胆地说话;同时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对孩子提出要求,他们会乐于接受,很快就会变得敢于说话。其次,在民间游戏中,有丰富的“说”材料,让孩子有说的愿望,孩子看到的、听到的材料非常丰富,例如“你一我一”、“点兵点将”等民间游戏。从中他们会注意到各种不同的事物,产生各种不同的感受,能讲的内容滔滔不绝,说的兴趣越来越浓。

二、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掌握抽象的科学、数学知识

1.民间游戏引导幼儿探索科学奥秘

幼儿面对真实的物体、真实的现象,容易获得深刻的认识,甚至会达到终生不忘的效果。例如为了让孩子了解夏天盛开的花朵,我选择民间游戏“荷花荷花几时开”,让孩子在一问一答的游戏过程中逐渐掌握知识,了解荷花的生长等科学知识,还帮助幼儿懂得月份的排列进行,让幼儿又快又好地接受科学知识。

2.民间游戏能促进幼儿对数概念的形成

幼儿早期数学教育应该渗透在幼儿的一切活动之中,特别是在幼儿最喜欢的各种各类游戏活动之中,在游戏中让幼儿获得初步的数学知识,幼儿的兴趣浓厚,印象深刻。我们在民间游戏中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初步的数学教学,如《马兰花》中幼儿将腿放到一起,然后齐数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这样幼儿在说说玩玩中巩固了数学十进位的概念。让幼儿在自由自在的游戏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民间游戏有利于幼儿韵律感、节奏感及表演能力的培养

1.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民间游戏的种类繁多,都配有朗朗上口的童谣。童谣是一种带有音乐性的口头文字,有一定的韵律美与节奏感,通过双声、双关、叠韵、谐音等手法,使童谣唱念起来悦耳动听,达到一呼百应的效果,再配上有趣的游戏动作,那就更受孩子们的欢迎。

2.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表演力

好模仿是幼儿的年龄特点,民间游戏为幼儿的这一特点创设的环境尤为突出。民间游戏中的儿歌是表演不可去少的道具,有渲染气氛使幼儿的表演能力得以发挥的功能。

3.民间游戏有利于孩子体能的发展

在民间游戏中,大部分游戏都有助于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跳皮筋”、“跳绳”等游戏能促进幼儿走、跑、跳、钻等大肌肉动作的发展;“捉迷藏”、“跳格子”、“翻绳”、“夹珠子”等游戏,能发展幼儿小肌肉群和手、眼的配合协调;“抽七打八”、“踩高跷”等游戏,训练幼儿的平衡能力,使幼儿身体匀称和谐地发育。这些民间体育游戏不仅促进了幼儿骨骼肌肉的发育,而且锻炼了他们的运动技巧。由于幼儿民间游戏有简单的角色、情节和简易的玩具材料,使幼儿在游戏中的情绪变得高涨,乐此不疲。因此,开展民间游戏,既完成了反复练习的“量”,又使幼儿在游戏中完成了体育锻炼的要求,达到了增强体质、发展孩子基本动作的目的。实践证明,民间体育游戏的开展能够增强幼儿的体质、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四、民间游戏有助于促进孩子社会性发展

民间游戏有助于孩子社会性能力的发展,把民间游戏引入幼儿园教育中,对孩子的社会性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教育教学中要给予幼儿社会角色的学习与扮演,从而增强社会的适应能力。在民间游戏“办家家”中,我们一般看到通常总是女孩子当“妈妈”,很少有男孩子当“妈妈”。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就知道:“因为我是男孩,所以我当爸爸,妈妈是女的。”在游戏中儿童既是自己,又是别人,一个人可以扮演多个橘色。这种自我与角色间的守恒与转换,可以使孩子在对角色的稳定性与多样化的理解和体验中,锻炼孩子扮演角色的技能,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五、民间游戏有利于幼儿的团结合作能力的培养

民间游戏一般都需要若干幼儿共同合作才能进行,这样无形中就培养了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如民间游戏“挤油渣”,游戏参与者人数为4~10人,游戏目的是齐心协力地用肩部力量向前挤动。在游戏开展过程中,将孩子分成人数相同的两队面对面站好,接着请孩子边念儿歌边用肩部力量齐心协力地向中间挤,挤出一人,被挤出的参与者向旁边跑去。在这个民间游戏中,参与者要遵守集体游戏规则,齐心协力,友好合作,才能让游戏顺利进行。当然,民间游戏中存在合作性竞赛形式的游戏,例如民间游戏“炸碉堡”,做碉堡的参与者除了知道要与同伴一同合作游戏外,还要懂得遵守游戏规则,克服自己的冲动,学会等待与忍耐。而在游戏的过程中会出现互相碰撞的现象,这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孩子相互道歉,继而有助游戏的进行。

民间游戏源源流长,一般较难确定某一个游戏形成的确切年代,也无从考证其作者,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流传和发展,这些流传在人民群众之中而被幼儿喜闻乐见的民间游戏是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已成为我国民间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民间游戏种类非常丰富,能很好地满足教师管理的需要和幼儿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与作用,发挥其丰富的现代教育价值和潜力,使民间游戏在幼儿间重现光彩,让民间游戏成为幼儿童年的美好回忆,让民间游戏展现出自身更大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曹中平.民间体育游戏应用于幼儿健康教育的实验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5,(1).

[2]白晋湘.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保护[J].体育与科学,2008,28(1).

[3]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

第7篇:民间游戏范文

关键词:民间游戏;幼儿园教育;开展

1.前言

民间游戏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的发展过程当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幼儿园活动当中可资利用的重要文化教育资源。由于民间游戏的内容通常源于现实生活以及劳动,并且游戏活动当中的歌谣往往使用当地人习惯语言进行表达,从而使得民间游戏更加贴近自然同时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

2.民间游戏引入幼儿园教育的意义

2.1能够激发幼儿参加集体活动的热情

幼儿园的集体活动是推动幼儿认知发展以及社会性发展最为重要的教学形式之一。对民间游戏来说,因为民间游戏有着比较强的现实性以及区域性,这就使得民间游戏往往可以有效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到幼儿园组织的集体活动当中,诱导他们同教师以及同伴共同进行游戏娱乐,同时在游戏当中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和要求,增强幼儿的体质,实现发展心智以及增进合作交往等方面的教育目标。

2.2能够激发幼儿对乡土文化的热爱

民间游戏可以说是有目的以及有意识地借助于想象和模仿反映生活的一种活动。当前社会环境下,部分幼儿对娱乐性以及商业性的流行文化高度关注,但是却忽视生活在其中的乡土文化,因此挖掘乡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间游戏,可以将乡土生活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幼儿面前,让幼儿在游戏当中潜移默化受乡土文化资源熏陶,激发他们对于乡土生活以及乡土文化的关注和热爱。

2.3有利于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联系

民间游戏可成为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沟通的桥梁。民间游戏来源于生活,许多家长都会玩,幼儿园在开展民间游戏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向广大家长请教,征集民间游戏;家长通过和自己孩子一起玩民间游戏,也可以了解幼儿在幼儿园中的发展情况。这样,幼儿园和家庭有了一个共同关心的事情,使家长和幼儿园的关系变得更为密切。

2.4能够改善幼儿综合素质

一方面民间游戏的引入可以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求知欲。很多民间游戏在玩的过程中,都配合着歌谣、绕口令,这些游戏能增强幼儿对语言的辨识能力和口齿清晰的表达能力,能让锻炼幼儿的发声。另外民间游戏可以反映出生活中看到的人和事,能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传统游戏多数都是很的对抗性,对体能和体质都有一定要求,如荡秋千、打沙包等等,不仅能帮助这些不爱运动的孩子们成功减脂,而且还能使孩子们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一举两得。

3.民间游戏引入幼儿园教育的措施

3.1选择合适的民间游戏

民间游戏有着比较强的生命力,并且在游戏形式和游戏内容方面适合于各个发展阶段的幼儿。部分些民间游戏带有时代印记,同时有着一定的落后性和保守性,甚至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以及人身安全。例如体育类民间游戏当中的斗鸡、两人抬轿以及打石头仗等,语言类民间游戏当中的拍花花手等。因此在讲民间游戏引入幼儿园教育的过程当中,首先要做好筛选工作,选取那些有利于幼儿发展的精华游戏,同时可以根据时代特点改变传统民间游戏的部分内容,从而更加适合现代社会条件下的幼儿园教育。

3.2合理安排民间游戏活动

民间游戏引入幼儿园教育需要同幼儿园的活动同步实施。幼儿园教师需要从思想观念层面转变认识,高度重视民间游戏,同其他的课程同样对待,在一天的活动当中共同计划安排以及执行。游戏内容方面需要保证其整体性以及合理性,并且横向考虑同其他幼儿园教育内容的衔接与融合,从而形成有着一定结构层次的民间游戏活动。通过整理安排民间游戏,能够确保民间游戏有机融入到幼儿园教育体系当中。

3.3创新民间游戏形式

幼儿园教育当中,民间游戏的组织形式通常以小组为主,虽然有利于幼儿发挥自主性,不过每次参与游戏的人数比较少,导致其他幼儿的等待时间过长。为了确保让更多幼儿可以在同一时间段内共同参与到游戏当中,就需要全面综合考虑主题活动当中民间游戏之间的关系和幼儿认知特点,整合各种类型的民间游戏内容,利用不同的组织方式,多元化以及多层次组织民间游戏活动。在户外体育活动当中安排那些运动量比较大,可以刺激幼儿肌肉发展的游戏,例如踩影子、推小车以及老鹰捉小鸡等,而在小型的分散活动当中,则安排那些活动量适中并且可以发展幼儿手眼协调能力的民间游戏,例如吹羽毛、拾豆以及弹蚕豆等。

4.小结

综上所述,教育工作人员需要吸取民间游戏的长处,充分发挥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当中的所用,幼儿园的教师应当同家长密切联系,合作开发民间游戏资源,充分利用民间游戏丰富幼儿园的课程资源,提高幼儿教育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冯林林.幼儿园民间游戏课程的构建[J].学前教育研究,201412(3):17O-172.

第8篇:民间游戏范文

《纲要》中明确指出:“游戏是对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说明游戏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回忆童年,永远是那么幸福美好,印象中,儿时给我们带来的最大欢乐就是民间游戏了。说起“民间体育游戏”,人们马上会想起儿时和三五个小伙伴一起念着儿歌跳皮筋、围着草垛捉迷藏、打着弹珠进泥洞的情景,那种快乐会让每个孩童难以忘怀,而这些,正是现代养尊处优的孩子缺失的快乐。为了让民族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本学期,我们在课题“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应用与研究”的引领下认真收集、解读、开展好民间游戏,让它在幼儿园教育中发挥巨大作用,让孩子们体会民间游戏的乐趣,促进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1 民间体育游戏自身的特点

根据资料分析和实践研究,我们把适合小班幼儿的民间体育游戏定位为:来源于民间游戏内容,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能促进小班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体育游戏。具体来说,它具备以下特点:

1.1 自由性

从游戏的组织和取材角度来说,民间体育游戏具有一定的规则,但又具有随机性和自由性。民间体育游戏简单易玩,有的游戏只需要幼儿借助身体的某些部位就可以玩,如“木头人”“石头 剪刀 布”等;还有的只需两名或几名幼儿互相配合就可以玩,如“炒黄豆”“斗鸡”“金锁银锁”等。此外,民间体育游戏大多不受场地、时间等的限制,幼儿S时随地可以进行游戏。

1.2 趣味性

民间体育游戏能够代代流传是因为具有极强的趣味性,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民间体育游戏大多配有朗朗上口的歌谣,这些儿歌形象、生动、通俗易懂、韵律优美,如“炒黄豆”游戏,幼儿边说边跳,节奏感强。民间体育游戏让幼儿百玩不厌,游戏时还能愉快地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

1.3 多样性

民间体育游戏丰富多样,有发展走的技能的游戏,如“小孩小孩真爱玩”;有发展跑的技能的游戏,如“切西瓜”;有发展跳的技能的游戏,如“骑竹马”;有发展平衡技能的游戏,如“踩高跷”。这些游戏不仅能满足孩子各种动作技能的发展需要,也能促进幼儿身心各方面的发展。

2 民间体育游戏内容的选择

民间游戏经过长久以来的文化积淀,内容更加丰富多样,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都在发生不断的改变,而民间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时代和地方的局限性。在收集、分类、实施和完善民间体育游戏的过程中,我们改编了近20则民间体育游戏,并从中筛选出适合小班幼儿的体育游戏,如“小孩小孩真爱玩”“炒黄豆”“骑竹马”“老狼老狼几点钟”等。这些游戏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有助于促进小班幼儿身心愉悦的发展。

3 民间体育游戏开展的注意点

3.1 注意幼儿在活动中的安全性

(1)场地的安全。小班幼儿跑、跳的动作还不够娴熟,但很多民间体育游戏都带有跑、跳的动作,如“小孩小孩真爱玩”、“老狼老狼几点钟”。教师在组织幼儿玩此类游戏时,应选择在塑胶场地进行,同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空间,避免幼儿在奔跑中的碰撞,保证幼儿活动中身体的安全。

(2)动作设计的安全。在开展民间游戏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游戏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如玩“老鹰捉小鸡”时,要求幼儿排成长长的一排拉着前面小朋友的衣服躲闪,由于小班幼儿的身体控制能力差,很容易摔倒货受伤,于是我们就把幼儿按体能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游戏,每组不超过5人并缩短了追捉的时间。减少了剧烈的运动和幼儿活动量,即让幼儿的身心得到发展又减少了活动的危险性。

(3)玩具使用的安全。小班幼儿游戏的规则意识还不够强,游戏中表现出不够坚持、不够遵守规则,如在玩“骑竹马”的游戏时,有的幼儿会玩“斗马”,教师在选择制作“竹马”身体时,可以考虑硬度较小的材料来做“竹马”的身体,如用报纸卷成纸棒代替竹子,避免活动中意外的发生。

3.2 注意教师在活动中的指导性

首先,在小班年龄阶段,教师的直接参与不但能引导幼儿有序的开展起活动,还能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更大兴趣和持久性,孩子们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很快掌握游戏的玩法和规则,减少了教师“说”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孩子来“玩”。在共同游戏的过程中拉近了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促进师幼间的交流。

其次,教师生动形象、鼓励的语言,也能促进幼儿对游戏的进一步深入,更能激发幼儿游戏的积极主动性。在指导游戏中,教师应该运用生动形象、鼓励、积极的语言,这样不仅满足幼儿的成就感,还能巩固幼儿的正确行为,更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动机,使幼儿获得自信心,同时也更有利于游戏的开展。

3.3 注意实施过程中的创新性

民间游戏有其相对固定的规则和玩法,教师在帮助幼儿理解、掌握游戏规则的之后,重要的是鼓励幼儿对游戏的创新。在组织民间游戏时,教师不应让幼儿呆板地遵守规则,按照固定的玩法,一成不变地使用材料,而是要鼓励幼儿在游戏中根据自己参与游戏的体验和需要,丰富游戏的玩法,使陈旧、单调、枯燥的游戏更具趣味性。如“切西瓜”,“切、切,切西瓜,我把西瓜一切二。”孩子们在玩过几遍后,有了厌烦情绪,这是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创编新的儿歌保持游戏兴趣,就问:“除了切西瓜吃,小朋友还想切什么吃呢?”于是,各种各样的创编都有了,如“切、切,切桔子,我把桔子一切二”,“切、切,切菠萝,我把菠萝一切二”等等,幼儿的兴趣立刻又调动起来,也激发了幼儿的创新意识。

3.4 注意发挥家园的合作性

第9篇:民间游戏范文

关键词:民间游戏;幼儿体育;途径

民间游戏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得到了很多幼儿园的重视,有的幼儿园已经在此方面做了多年的尝试,且有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幼儿园在民间游戏的利用程度上存在不均衡现象、民间游戏的收集不够全面、民间游戏的内容选择和改编方面存在困难和老师对于民间游戏开发课程的意识有待提高等。

一、民间游戏在幼儿园开展途径分析

从民间游戏自身的特点来考虑,结合幼儿园体育活动的要求,民间游戏在幼儿园的主要开展途径有以下几种:

(一)体育教学活动

体育教学活动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体育课,是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幼儿园体育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各年龄班通常每周安排一到两次,大多采用基本动作加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中教师通常使用讲解示范法、练习法、游戏法等,遵循经常化、适量负荷、多样化、全面发展、循序渐进等原则。体育教学活动不是单纯的技能传授,也不同于一般的身体锻炼,而是一种全方位的教育。教师在给儿童传授体育知识、技能的同时,完善儿童的人格和个性,为儿童终身健康打下基础。体育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技能,如跑、跳、走、攀登、钻爬等。民间游戏中有很多都是运动类的游戏,如老鹰抓小鸡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儿跑的能力,在跑的过程中小鸡为了躲避老鹰进行的变向跑,当小鸡被老鹰冲散了之后的分散跑,都符合中班幼儿的动作发展目标;木头人游戏,能够促进幼儿的身体控制能力和规则意识的发展,在小班的活动可以运用。除了利用民间游戏来发展幼儿的动作技能之外,民间游戏也可以广泛应用于体育教学活动的导入阶段。导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活动关节,帮助幼儿的身体机能达到活跃状态,民间游戏具有极强的娱乐性,孩子爱玩好玩,可以通过简单的游戏帮助孩子进入体育活动的状态。

(二)户外区域活动

户外区域活动是目前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运用较为广泛的活动之一。民间游戏在户外区域活动的运用可以分为教师指导的合作游戏和区域自选游戏。教师指导的合作游戏主要是指运动类的游戏,如老鹰抓小鸡、猫捉老鼠、老狼老狼几点了、地雷爆炸、抓特务、打死救活、冰糕化了、网鱼、丢手绢、木头人、打敌人、贴树皮、踩影子、拔河、跳山羊、瞎子摸人等,这类游戏适合老师指导户外活动时的集体或分组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活动积极性,在游戏中促进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区域自选游戏也是民间游戏在户外区域活动中的运用途径之一,主要是指提供给幼儿特定的场地或多样的材料来支持幼儿开展民间游戏活动,常见的类型包括:跳绳-马兰开花、跳绳-编花篮、跳房子、拔河、跳格子、玩沙包、跳绳、踢毽子、滚铁环、踩高跷、打弹珠等。这类游戏需要的材料也很简单,可以在地面上画一些跳房子和格子的图案,也可以提供相关的材料,如跳绳、高跷、沙包、毽子、铁环、弹珠等。区域自选活动更容易激发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幼儿还可以尝试一物多玩,探索民间游戏的乐趣。

(三)室内区域活动

在传统民间游戏中,有一些适合在室内开展,需要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场所。教师可以考虑在室内创设一个相对固定的游戏区域,鼓励幼儿开展传统民间游戏。民间游戏在室内区域活动中的应用主要结合区域活动的创设展开,更多的集中在建构区完成,可以采用的民间游戏包括翻绳、挑小棍、抓石子、夹豆子等。这类游戏提供的材料简单,玩法多样,参与幼儿人数可多可少,非常符合幼儿区域活动的特点。材料的提供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废旧材料,如冰糕棒、毛线、鹅卵石等。此类游戏一般以锻炼幼儿手部精细动作为主,能够有效促进幼儿手部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如夹豆子与蒙氏教育中生活教育类的手指练习工作非常相似,具有极强的教育价值。

(四)早操

早操活动是做早操和开展晨练等其他身体锻炼活动的总称,是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一种基本组织形式。早操能振奋精神,是儿童身体较快进入或调整好工作状态,提高活动效率,促进身体各部分均衡发展,身体各器官、各系统得到全面锻炼,并能培养正确身姿的一项有意义的活动。早操活动是一日活动的开始,也是儿童早晨入园后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进行的专门性身体锻炼活动。在冬季气温较低时,儿童的早操活动可以安排在上午较安静的教育活动之后进行,也称为“课间操活动”,一般采用徒手操或者轻器械操。坚持每天进行早操活动,可以养成儿童自觉参与身体锻炼的良好习惯,培养儿童良好的意志品质,增强机体的适应能力。民间游戏在早操活动中可以适当选择一些歌谣类的游戏形式,加以适当改编来进行运用。比如,“你拍一、我拍一”类的歌谣,适合小班孩子进行动作表现。在运用形式上,可以是整体运用,也可以作为其中的一个小环节运用。

(五)其他途径

这里所指的其他途径主要是指运动会、亲子活动等非日常性的活动形式。运动会和亲子活动是幼儿园家园合作的主要形式,也是幼儿乐于参与的活动形式之一,在体育活动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运动会和亲子活动中游戏的设置非常重要,要求具有教育性和娱乐性,还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民间游戏一般喜闻乐见,家长也比较熟悉,具有极强的娱乐性和相当的教育价值,是运动会和亲子活动中游戏项目的首选。

二、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开发与利用的思考

(一)关注民间游戏内容的选择和创编

民间游戏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本身包含了复杂的内容。如有一些民间游戏有口语化的、较为粗俗的内容,有一些民间游戏中有部分暴力性的内容等,这些内容对于幼儿期的孩子来说不太适合。幼儿期的孩子模仿能力强,道德判断能力不够完善,对于事物的模仿没有选择性,往往是全盘模仿,所以对民间游戏中不利于幼儿成长的成分教师要进行仔细筛选。幼儿园体育课程中在对民间游戏内容进行有效筛选时,筛选的重要原则是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主要是指从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的角度考虑,其发展特点决定了不同年龄段应该选用不同运动量水平的内容。我们可以根据幼儿运动能力较弱、易疲劳等特点,在给不同年龄段幼儿选择民间游戏时,考虑到他们的年龄特点。民间游戏在漫长的传承过程中,其年龄阶段特点不明显,且有很多一物多玩的游戏类型。因此,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使用民间游戏时不是拿来就用,而是要选择其中合适的部分,有时还应该对于其玩法和规则进行改编,使其更适合幼儿的特点。如沙包游戏,对小班幼儿来说可以远距离扔沙包,中班可以进行“打敌人”,训练幼儿在走、跑中的躲避能力,大班的幼儿则可以练习踢沙包。民间游戏内容的选择应符合幼儿的发展特点,在游戏规则方面也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来确定难易度。

(二)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尽量保留其中的文化成分

游戏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一部分,对幼儿的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与人类文化、文明有着密切联系。民间游戏根植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来自民间,来自大众,是人们根据生活中的知识经验和儿童的实际需要而创编的一种儿童乐于接受的游戏活动形式。这种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与儿童的现实生活状态紧密相连,与儿童的生活实际十分贴近,更加接近于儿童的自然生活状态。民间游戏中包含了很多民族传统文化成分。这些民族传统文化成分来源于对当时的生活和劳动经验的总结,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地域性。有很多游戏对于现在的幼儿来说很遥远、很陌生,如“筛麦仁”,这个游戏中的歌谣:“筛,筛,筛麦仁,麦仁开花结石榴,石榴籽我吃了,石榴皮我卖了。叮铛叮铛花败了。”歌谣中提到的麦仁,很多城市里的幼儿没见过,更不知道“筛”的作用。在类似的游戏组织过程中,就需要教师给幼儿补充一定的生活常识,帮助幼儿理解。在民间游戏的开展过程中,需要对于民间游戏中所蕴含的民族传统文化成分进行深入挖掘和阐释,将民间游戏作为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一种途径。我们可以展开对本民族、本地区民间游戏的搜集、整理、改编活动,结合幼儿现有的实际生活经验,在幼儿园有效地组织并开展民间游戏活动。

(三)合理挖掘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

民间游戏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很强的教育价值。幼儿园往往只关注民间游戏的娱乐性,却忽略了对民间游戏教育价值的挖掘。不同类型的民间游戏中蕴含着很多体育之外的教育价值,如“老狼老狼几点了”这个游戏中,幼儿通过对话,从1点到6点,然后了解6点老狼就该起床抓羊了,这属于幼儿科学教育领域中时间观念的渗透;踩高跷游戏中,既可以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也可以渗透元宵节的传统民俗教育,这属于幼儿社会教育领域中多元文化的渗透等。

我们在挖掘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时,还应该注意适度,对幼儿园民间游戏自觉的外在教育性挖掘必须建立在儿童民间游戏自发的内在教育性的基础上。判断幼儿园民间游戏的教育性是否超载的基本标准是看教育性是否超出了游戏者的现实能力或者游戏复杂程度过高。游戏的教育性超出游戏者的现实能力主要是指游戏的实施过程不符合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超出了最近发展区,游戏的教育目标难以实现;游戏复杂程度过高主要体现在规则方面,规则过于繁琐,可能会让游戏者难以完成,只能中途放弃游戏。如在游戏中过度挖掘教育价值,在“老狼老狼几点了”游戏中,教师除了让幼儿了解时间与日常生活时间的对应外,还增加了让幼儿算出两个时间点的时间差,渗透计算能力的培养。此种操作,对于幼儿来说游戏会变得很难,减少了游戏的娱乐性,也超出了低年龄段幼儿的发展水平和要求。

在运用民间游戏的过程中,还应该关注其中蕴含的其他领域的教育内容,这也符合幼儿教育中整合教育的理念。

参考文献:

[1]巩玉娜.传统民间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12.

[2]徐玲芳.民间游戏“缺场”原因及“在场”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