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范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精选(九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

第1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范文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方法、一种技术,更代表着一种思想、一种理念。心理健康教育已然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绝大多数高校都设立了心理辅导机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能够覆盖全体大学生的通识教育。高校借助自身各方面的资源优势,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学、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此外,心理健康教育已延伸至学生家庭,学校与家长建立起广泛密切的联系,培养家长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与此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扩展到社会,积极寻求社会支持,加强与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的合作,从而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互相结合的网络系统,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全社会关心、支持的工作。在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的背景下,政府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向着科学化发展的道路上扮演着管理者、监督者、指导者等多重角色。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心理基础的重任也理所当然落到了政府身上。政府能不能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政策制定、执行、监督、管理、评比等环节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助推心理健康教育向着更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成为未来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关键。因此,可以由学校、社会组织、企业等联合起来对政府相关行为进行评价,以促进政府更好地作为或不作为,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性发展,建立起良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心理基础。

2对学校评价,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和模式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都十分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相继颁布的一系列相关文件中一次又一次地对高校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行政色彩日渐浓厚。然而,国家政策导向与各地、各高校贯彻落实之间存在明显的脱节现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规模和深度不够,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浮于面上,缺乏明确、具体而有效的举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机构、人员、经费无法得到切实落实,使得这项工作难以扩大规模、提高质量。有些高校存在着心理健康教育定位不准,重视个别学生的咨询诊治而轻视普遍防治与引导。这种做法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发挥,同时还给学生留下了“凡是心理咨询的人都有心理疾病”的错误印象,使一些大学生在出现心理困惑时不敢及时咨询,使一些人误认为高校心理咨询的对象只是存在心理障碍、人格缺陷的异常大学生,而与多数心理健康但面临着成长与成才、情感与事业、日常生活事件的处理等诸多问题的大学生无关,致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和范围受很大局限,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发挥。因此,政府、企业、教师、学生等学校教育的相关利益者共同对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协商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理念和有效模式,及时发现、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问题,促使学校、教师和学生不断改进,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活动和学习活动,对于提高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更好地为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服务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如此,才能够不断促使高校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理念和有效模式,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3对教师评价,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性和科学化

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是决定整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性的核心和要素。随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把心理健康教育视作一种职业、一种行业、一种专业。但是,目前部分高校存在心理健康教育机构隶属关系不明确,工作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导致受过心理专业训练的人员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加之职称不明确、工作报酬低,使得有限的心理教育师资流失。从总体上看,高校从事心理咨询和辅导的人员以兼职居多,专职人员少。其中大部分人员经过短期培训后上岗,缺乏系统的专业训练,很多没有扎实的心理学知识、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不熟悉心理测试和心理辅导方法与内容,对大学生存在的问题归因不准,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有一些心理学专业毕业的人员,由于缺乏工作经验或因个人素质和修养问题,并不适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鉴于此,必须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配备、师资结构、培养培训,教师的职业素质、教学技能、身心素质等方面系统地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评价,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形成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的分析和反思,促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多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各项技能。这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和职业化,进而才能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向着科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4对学生评价,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第2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范文

一、“体验?互动?合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的科学内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集知识、体验和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体验?互动?合作”的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受到了广泛重视。“体验?互动?合作”的教学模式主要着重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互动和合作,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有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体验式教学强调以学生为本,尤其强调问题的现实性、情境体验性和思维发展性,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教师预先设置的系列活动中,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交流,在交流中成长。

二、“体验?互动?合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的特点

目前许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与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体验?互动?合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主要注重过程的体验性,强调方式的合作性,关注主体的互动性。

1.注重过程的体验性

许多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重视心理学基本理论的讲授,忽略心理素质的培养及如何解决心理问题的具体指导;一部分教师把心理健康教育课当做心理活动课,虽然提供了心理体验的过程,但是不注重讨论分享和归纳总结,淡化了心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因此,“体验?互动?合作”运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注重学生的心理体验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心理发展的变化,从而改变自己的认知和态度,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2.强调方式的合作性

我国学者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模式的研究趋于分散,大家都从不同的目标取向来研究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这必然会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特殊性和个体性,而不具有普遍性和整体性。

3.关注主体的互动性

无论何种课堂教学都需要教学主体的积极参与,“体验?互动?合作”教学模式运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旨在让学生和教师作为双主体的身份参与教学,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接受者,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指引者,教学智慧在主体的互动性中产生,从而提高大学生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从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参与。

三、“体验?互动?合作”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2001年3月16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03年,教育部、团中央正式确立每年5月25日为“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日”,呼吁全社会关注大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由此可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1.“体验?互动?合作”的教学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为了全面更好地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全面了解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不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符合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根据一项以全国12.6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80%的大一新生存在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紧张等心理健康问题,90%以上的在校大学生存在焦虑、人际沟通问题、紧张等心理健康问题。因此,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大学生心理抗压能力已经成为当前大学教育的重点内容,有效地改革“体验?互动?合作”教学模式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具有现实意义。

第3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范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身心健康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健康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它对于人类的发展,社会的变革,文化的更新,生活方式的改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见健康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世界卫生组织曾对健康作过如下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即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精神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三个方面。身心健康是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的身心健康问题已引起了众多专家和学者们的高度重视,并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而高职院校大学生本身具有独特的身体和心理特征,即将步入社会,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身心健康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贵州职业技术学院一贯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在充分了解高职院校学生身体和心理的特征的基础上,如何将身心健康知识融入到教学中,两手同时抓,形成适宜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身心健康教育模式问题一直是教师们探讨的问题。

1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1.1建立心理健康知识学习机制

从学院层面出发,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并纳入教学计划,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开设心理健康专题讲座,重点放在高职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上,如压力与挫折、人际交往、情绪调控、恋爱心理、择业心理等,注重预防和发展,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势,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必备的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开展寓教于乐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1.2成立心理健康社团

在院团委学生会的指导下成立学生心理健康社团。心理健康社团是学生自己的团体组织,学生自愿加入,在专业知识方面聘请专业心理教师对他们进行集中培训,社团定期开展相关心理健康活动,扩大影响,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这项活动,心理素质健康教育能否深入、持久、有效地开展,能否普及和提高教育效果,还需要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因为心理教育的重点在于通过心育赋于受教育者强大、持久的内在的自我发展动力与能力,达到自我发展、自我预防、自我矫治的目的,这无论是对于营造心理素质健康教育的氛围,还是使工作的触角更深入都十分有益。

1.3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平台

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有专业的心理学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或心理辅导,帮助学生释疑、解惑,另外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在网上建立心理咨询室,学生可以在网上留言或提问,由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答疑,开展网上论谈等形式进行交流和学习,同时,还可以在网上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心理健康测试等活动。

1.4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通过心理健康测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以形成早发现、早评估、早预防、早干预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在心里健康测试的过程中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由专业心理学教师对其进行心理辅导,给予积极、有效的心理帮助或心理干预,对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班主任或辅导员在关注的同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必要时建议到医院进行治疗,构筑起个人、班级、系部、家庭、医院五级心理防护网络,确保学生心理健康和安全。

2身体健康教育模式

“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促进身心和谐发展”,体育课在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善于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吃苦耐劳和团队合作精神,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

2.1身体健康观的灌输与培养

高职院校是培养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基地,体育教学是为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在提倡“健康第一”全面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的素质教育中,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意识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热情,使其坚持锻炼身体,强健体魄,使学生真正接受终身体育的观念并转化为行动,最终养成习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既要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体育观念,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体育的功能和作用,又要使学生充分体验到体育的魅力,并从中获得乐趣和,从根本上启发学生认识到终身体育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人生存、享受生活和发展的需要。

2.2身体技能的培养

高职体育教学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应从学生兴趣爱好出发,以培养学生个性发展为目的,开设学生感兴趣的选项课程,提高运动技能,以达到身体健康、终身体育的目的。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学生身体素质有所区别的情况下,采取分层次的教学,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

2.3注重课外活动的开展

为了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高职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仅仅靠每周2学时的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因此,我们必须抓好第二课堂(课外活动),将体育的重心由体育教学转向课外体育活动,使体育教学为课外体育活动服务,让广大学生来参与到各种体育实践活动中来,使学生有更多机会体验各种体育活动的乐趣,才能全面有效地实现高职学生身心健康的课程目标。

2.4建立体质健康档案

通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对部分体质较差的学生开据运动处方,搭建辅导平台,通过思想教育,有针对性身体锻炼,从而提高身体素质,达到身体健康为目的。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应以加强身体全面发展为核心,以掌握科学的体育知识技能为手段,以创新能力的提高为重点,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观,使学生在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的基础上提升自我锻炼、自我评价、自我监护的能力。

总之,将心理健康知识融入到体育教学中,注重心理、身体健康协调发展。通过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自我评价、自我认识、自我调节情绪,通过心理健康测试,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同时学生可采取现场健康咨询、网上咨询的形式进行交流和心理辅导。通过身体锻炼,强健体魄,提高身体素质,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建立身体健康档案,通过运动处方和个别辅导等形式改善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将心理健康教育和身体健康教育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使高职学生和谐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石磊,刘朋,刘蓉洁.构建以预防为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J].社科纵横,2010(2).

第4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范文

关键词: 地方师范院校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思考

新世纪高等教育大发展,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给昔日“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带来了空前的生存及心理压力。对此现状,我们不得不对当前高等教育的形势重新进行思考:高等教育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给学生,更要注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其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国家、社会、集体和个人利益之间,形成正确的认识和选择,在充分发挥个人聪明才智的同时,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竞争压力加剧,我国精神疾病呈多发和上升态势。最新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抑郁症患病率达到6%,精神疾病总患病率达15%,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以上。而与严峻的发病形势相比,我国精神卫生资源却十分有限――目前全国注册精神科医师仅16383人,平均每10万人仅有1.26名精神科医师。

可见,我国心理咨询和精神科医师行业还有巨大的需求缺口,需要大批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人才来满足社会发展对心理卫生的需要。这些人才的培养,从传统意义来说,主要依赖于高校的医学、心理学、教育学专业。由此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其课程的设置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素养,而且在他们走入社会以后可以满足社会发展对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的需要。

二、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国内众多相关研究和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是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有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大学生为16%左右。虽说目前高校都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但绝大多数高校都是以选修课、心理讲座、心理辅导等形式进行,有机会接受心理教育的只占小部分,学生受教育面较小,其整体效果不尽人意。

此外,选修课、心理讲座和心理辅导等形式,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关键在于自我教育,而自我教育则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系统知识和技能,这不是几次讲座、咨询便可以解决问题的。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有多种途径,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无疑是主阵地和主渠道。为此,高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整个教育体系,作为大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开设。只有这样,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从而提高其适应环境、自我调节的能力。

三、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未来教师的需要

地方师范学院担负着培养未来中小学教师的任务,在师范类公共课程设置中有“心理学、教育学和教学法”,而且这三门课程的教学时数和教学内容已经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发展对未来师资的需求,一方面是大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另一方面将来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也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一)从认知内容与程度方面分析,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

通过书籍、媒体、网络、日常交流、亲身经历和自我反思等途径,学生对心理健康观念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形成了“心理健康理论”。逐步走向独立和自省的大学生常常利用头脑中的“心理健康理论”和已经具备的自我分析和指导的能力进行辩证分析和自我心理指导。他们的心理健康理论也许是片面、肤浅和零乱的,他们的自我分析和指导也可能会有偏差,但这些都是出自他们的亲身经历和体验,是我们开展教学的基础,因而在教学实践中应给以足够重视。

(二)从人才素质培养的模式来看,人的多种素质的培养,需要整套完善的课程体系和训练计划。

心理素质在人的素质结构中是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完全同等重要的素质。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和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体育处于同等并列的地位,要有与此对应的课程体系支持。在我国的教育课程体系中,从小学到大学,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培养都有整套相应的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而心理素质的培养却没有专门的课程体系支持。因此应在当今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课程结构增加与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身体素质教育同样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块。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分析与构想

(一)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专门机构,为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的实施提供组织保证。

为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各高校都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由他们负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的教学任务,即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与咨询过程紧密结合。结合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完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维护和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排查机制、预警机制、追踪机制和反馈机制,已经成为高校刻不容缓的工作之一。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机构负责全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的安排、教学的基本要求,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教学检查和教学考核等工作。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与师范生将来的教育、教学职业训练紧密结合。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影响到他个人,更重要的是影响到他教育的学生和面对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随着中小学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国家在基础教育的改革上是重视教师教育的培训,特别是在新教师的培养上更加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对此我有两种构想:一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设置和教学计划安排都统一在师大的培养目标中。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学时数应与“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做到基本一致,以32―36学时为宜。根据1―4年级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建议分低年级和高年级两个模块进行。低年级教学模块,主要讲授艾滋病的防治和的预防教育;心理素质与成才的关系、新生适应、学习心理、人际交往、生涯规划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建议在新生第一学期开设,有利于大学生的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高年级教学模块,内容重点放在心理素质的强化,危机干预与应对,如汶川地震、甲流、中学踩踏等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已经敲响了危机预警知识与应激能力培养的警钟等方面的相关知识,还有就业心理与职业技能培养有关的内容,这些内容有利于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准自己的职业和人生坐标,积极应对毕业工作或者继续读研学习,建议在大三第二学期开设。

二是面对就业压力,国家职业技能考试门类越来越多,学生将来有可能从事心理咨询工作,除教育部、省属师范院校设置有教育学、心理学专业以外,国内已有学校要求教育学、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毕业时必须通过省级或部级的心理咨询从业资格考试。地方性师范院校没有设置教育学、心理学专业,面对有些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热情,他们有志于从事中小学教育的师范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的课程,可以是选修课程,也可以是必修的课程,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延伸;培养大学生心理咨询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地方性师范院校在师资、教学水平上没有问题,这样做既可以满足一部分学生就业的需要,又可以为正在悄然兴起的心理咨询行业培养更多的后继人才。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

国内有很多的高校都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整体教育体系,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开设,也有许多的相关教材。不同类型学校采用的教材也不完全相同,有全国性统编教材、有区域性教材、有高职类型教材、有专业性很强的教材、有普及性的教材等。教材的内容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效果。

此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不仅要与中小学的健康常识课区别开,而且不能像心理学专业的教材那样细致,要紧密结合大学生成长特点与发展实际,在传授心理健康基本知识的同时,注重回答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发展问题,着力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教育主管部门应组织编写能够适应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具有很强指导性、操作性的各类相关教材。

(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起步较晚,目前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大部分是兼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专业水平较低。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专业性很强的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具备全面的心理学知识,而且要掌握从事心理辅导的基本技能、技巧,能够针对大学生遇到的心理发展问题,给予正确指导,纠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偏差。目前国内的咨询行业发展比较迅速,只有不断学习接受培训、督导,才可能使专业发展处于持续状态,不至于落伍或处于职业倦怠状态。

因此,高校要按照职业化、专业化、实践化与研究化的要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培养。各高校在引进和培养师资时都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规划,既要根据需要积极引进有心理学知识背景的教师,又要将那些热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其他专业知识的教师选派参加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的长、短期培训班学习,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为有效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各高校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将发展性目标、预防性目标和矫正性目标有机统一起来,努力构建完整而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一方面要构建好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包括开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有针对性地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报告,开展个别咨询、团体辅导,另一方面要构建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服务体系,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管理和优质服务,尤其要建设好班级服务体系,构建动态监控、网状多向的“大学生心理防护系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育部社政司【2005】1号文件.

[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编写.心理咨询师[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12.

[3]韩延明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7.

[4]杨晓慧.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2,(65).

第5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范文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正在成为素质教育新的生长点。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未来教师的主要阵地,结合高等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和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探索高等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创新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师范院校;模式

一、高职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高等师范院校作为培养教师人才的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和谐稳定,更关系到学生的未来。目前,很多高职师范院校大体都以生命为本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规划培育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已形成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核心,以专兼职心理教师为主导,以全校师生为主体,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载体,以课堂和校园为阵地,以幸福校园建设为特色的多元立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使心理健康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但是很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系统性和创新性,仅仅依靠心理课程,很难达到全方位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作用。尤其是高职师范院校肩负着培养未来教师的重任,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模式亟待探索。

二、高职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

(一)科学规划,打造健全的心育体系

学校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纳入学校年度总体计划之中,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根据学校工作计划,落实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工作指标。做到有计划、有经费、有督查、有考核、有总结,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实施,营造健康、健全的育人环境。建立全体、全员、全过程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第一,建立由三级组织机构 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一级机构是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由学校分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担任组长,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具体负责制定心理健康教育文件、整合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对校园重大心理危机进行决策处理并指导二级机构开展工作。

二级机构是由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任课教师组成的专业团队,主要通过面向全校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活动,收集学生的心理危机信息。

三级机构是各年级心理教育小组,主要由年级主任、辅导员、学生干部组成。各年级在每班设立一名心理委员,每个宿舍设立一名宿舍心理信息员,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心理信息员定期向班级学生宣讲心理健康知识,时刻关注本班同学的心理健康状况。

第二,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预警体系:

1、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2、在个体咨询和团体咨询的基础上,开通电话咨询和网络咨询;3、与辅导员建立定期联系制度等途径主动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危机信息;4、通过与家长的联系获得学生心理健康的其他信息;构建“学校―年级―班级―宿舍”四级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预警体系。

第三,建立心理危机应急处置体系:

1、针对大学生心理危机日常关注对象建立早预防、早发现的阻控系统;2、针对心理危机重点干预对象建立由辅导员、学生骨干和家长组成的24小时监护系统;3、针对大学生心理危机高危对象建立由心理专家和精神科医生支持的转诊快速通道;4、针对因心理危机问题而休学的学生建立后期跟踪制,指派专人对其提供康复期的辅助心理咨询服务。

(二)优化课程,发挥课堂的心育功能

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渠道作用。学校按照教育部要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与管理工作,由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专职)教师或心理咨询师授课,每位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课时;做到每两周一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通过形式多样,效果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健全和完善学生人格品质。

(三)活动育人,创设多彩的心育环境

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可以开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活动月”活动。通过举行征文比赛、漫画比赛、心理沙龙等活动,在师生中推广幸福教育,疏导学生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情绪情感上的诸多问题和困惑,不断提升全体师生幸福感和幸福力。创造条件支持校学生心理社团,并配备专业指导教师,加强规范管理。心理委员,心理信息员面向本班学生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学生心理动态,进行朋辈心理辅导。

(四)惠及家庭,营造健康的心育氛围

学生的成长是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家庭三方的有机结合。学校把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作为整体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重视家庭,引领家长,利用家长委员会和家长日的有利契机,为家长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围绕如何学会欣赏和信任孩子、如何提高自身修养等方面,同家长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引导家长及时了解科学育人的方法,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达成合力。

三、高职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特色

(一)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爱的能力

师范教育是未来教师培养的基础,教师的心理品质和爱的能力关系着学生一生的成长与幸福。学校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各学科渗透等形式,努力培养学生爱的能力,帮助她们在接受爱的同时,学会给予爱,培育爱,做正能量的传播者。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支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老师参与后续培训和督导,为全校师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心理服务;构建“心理咨询师和职业指导师”双师型辅导员队伍和专任教师队伍,鼓励、支持辅导员参加培训,力争全部拿到心理咨询师证书;积极引进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高层次人才。

(三)开设幸福课程,打造幸福校园

在关注心理问题的疏导、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同时,可以更加注重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心理素质的培养、师生幸福感和幸福力的提升。可以把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设成幸福教育的实践与研究中心,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学生的幸福课程,积极倡导“快乐生活”“快乐工作”“快乐学习”的理念,全面提升师生感受幸福、创造幸福、传播幸福的能力,构建幸福校园。

(四)创新工作思路,发挥引领辐射作用

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学校可以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前瞻性,吸收国内外心理学界的前沿研究成果,积极探索幸福教育,在同类学校中发挥了引领、辐射作用,促进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

【参考文献】

[1]王永新.职业学校如何开始心理健康教育[J].学周刊.教育科学,2016,(03)

第6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范文

一、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师资

当前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所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的匮乏。学校绝大多数心理健康教育由班主任、辅导员、思想品德教师组织实施。由于他们大都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技能,对学生的辅导缺乏深度,加之班务繁忙,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得不到实施。

(二)重视不够

思想和教学上重视不够。农村教育者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受制于保障教学质量的压力,学校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注重考分,根本无暇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上和教学上重视程度不够。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从理论知识到实践经验,几乎是一片空白。农村的多数教育者对心理健康教育一知半解,认识模糊不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可有可无,制约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

(三)认识不清

1.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道德混为一谈。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和德育虽有联系但也有区别。它们的共同点都是促进人的发展,塑造健全的人格。不同之处是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个体心理素质的培养,德育侧重个体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的培养。在学校开展班、团队活动时,常常将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将学生的情绪、性格等问题简单地归为思想品德问题。

2.把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孤立化、狭隘化。大部分农村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孤立化、狭隘化,没有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合力的作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面狭隘。有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理所当然就是心理教师的事情,与自己无关,没有认识到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都包含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因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常是心理教师孤军奋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全体教工的行为,必须全员参与,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都应当自觉成为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

3.急于求成。很多学校的领导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和任务认识不明确,追求心理健康教育“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一时看不到有明显的成效,就失去耐心与信心,对心理辅导教师不能给予公正的评价,对心理辅导教师的工作不能给予必要的配合支持,这种做法严重挫伤了教师工作的热情,导致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功败垂成。

二、解决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领导者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高度重视,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否落到实处的关键。近年来,经过研究和实践证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支持,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也离不开正确的心理健康指导。因此,学校领导要走出认识误区,形成需要意识,要真正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物质保障,并组织丰富多彩的、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培训

搞好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有序开展的重要条件。中小学要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开展师资培训工作,对广大教师进行专业培训。通过培训学习,逐步建立一支专业基础知识过硬,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条件。

(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心理讲座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的有效手段。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并能进行自我心理检查和自我心理锻炼,增强自身的心理保健意识。同时,针对学生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面向全体学生,有组织,有目标,有具体内容,定会受到师生的欢迎。在学习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学生压力很大,思想上有这样那样的困惑,这些学生迫切需要心理上的帮助,渴望有人为他们指点迷津,解除困惑。如果学校能及时为他们组织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讲座,无疑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四)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教学中

结合学科教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广泛宣传,使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形成人人关心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树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人人有责的新观念。在思想上能清楚地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全体教育工作者所共同承担的任务,在教学中,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

(五)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校园活动中

在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在活动中,充分利用学生身边发生的事,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自己的心灵接触,促使学生自我反省,自我调节,自我教育。如团队活动、社会服务活动、班会活动等,都要让学生放松身心,调节心理状态,培养健康情趣。

(六)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班级建设中

班级是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班级及其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学校要高度重视班级建设,积极探索、学习优秀的班级管理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增强凝聚力,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培养良好的班风等方式,使学生对学校和班级产生高度的认同感、归属感。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把权利还给学生,实行班长负责制,使学生在自主管理中学会理解、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学会独立,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

第7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范文

关键词: 大学体育 教学改革 健康体育 快乐体育

健康体育教育是以提高个体基本运动能力及全身心健康状态为目的,通过传授相应健身方法和自我健康诊断、检查、评价和实施为中心的体育教育方式。它是从学生个体实际出发,结合运动实践、环境、心理、防护、保健医疗及生活方式进行的终生受益的教育活动。

快乐体育理念是一种创新型体育教学思想,是以学生终身体育观建立与学生个人健康发展为目标的教学理念。在快乐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融入更多德育教育内容与身体技能教育,让学生通过体育学习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大体育观。寓教于乐有利于大学体育教学突破传统限制,打造趣味性更高的课堂,从而促进大学体育教学现代化与创新化。

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将健康体育与快乐体育相融合,那么不但能促进学生体质健康,而且将改变学生热爱体育但不愿上体育课的怪象,将对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起到推动作用,从而促进我国大学体育教学事业发展。

1.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我国大学体育课程设置落伍较为严重,缺乏创新性,课程设置适应性较弱。大学体育课程强调以“学科”为主而不是以“学生”为主,易扼杀学生个性与创新性;其次,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内容随意性强,不能依据学生对体育的需求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设置,导致大学体育教育与学生的社会生活脱节,对学生上课积极性有较大打击,对学生身心发展不利;再次,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管理过于单一,课程管理大部分以单项教学目标为管理单元,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学校或老师制定和设计的教学内容,不能在教学设计和活动组织实施等方面与学校或老师交流和沟通,不能充分体现人才培养任务和目标;最后,当前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的考核评价比较单调,受应试教育和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以具体项目成绩评定学生学习体育情况的现象很普遍,体育教学以体育达标为指挥棒,这样的评价缺乏全面性和客观性。体育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技术进行评价,而轻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会使评价的激励作用大为减弱。体育教学变成灌输体育技能和技术,技术达标和取得好成绩的单一活动,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2.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健康与快乐体育的融合

2.1大学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的融合

在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实施快乐体育教学是一项大工程,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首先,应加强体育教学结构的快乐化改革。在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下,大学体育教学模式较为简单、枯燥。因此,要运用快乐体育理念对大学体育教学结构进行改革。具体来讲,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当降低运动项目的技术难度,简化体育运动规则,从而促进体育课堂结构的优化,使每位学生都能参与体育活动,这样对提高全体学生的体育学习快乐感很有帮助。其次,应加强体育教学内容的趣味化改革。将快乐体育理念融入大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对大学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使学生体会到体育运动的快乐。快乐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不但需要教师乐教,更需要学生乐学。教师在课堂中引入一些趣味性体育学习内容,可大大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从而促进快乐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可通过自己示范反面体育技术动作加大体育课堂中的诙谐度,实现快乐体育教学。第三,加强体育教学方法个性化改革。教学方法的快乐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体教学活动的快乐性。要将快乐体育理念成功融入大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心理与情感感受,在教学活动中应给学生减负而不是给学生增加心理负担。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分层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体质、心理素质和体育学习能力,制定和安排不同教学目标与学习任务。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教师的要求,从而实现自我超越,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体育带来成功的快乐感,从而提高学习体育的快乐感。

2.2大学体育教学中健康体育的融合

健康体育锻炼是一个动态连续发展的过程,对大学生来说,健康体育锻炼的意义更具有特殊性。大学生主要的生活方式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各种信息的迅速传播,使大学生的学习压力更趋严重,从某种意义上讲,除了必要的休息和饮食外,健康体育锻炼已是现代大学生唯一或主要的身体活动方式。因此,大学体育教学中必须融入健康体育,以缓解大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身体素质水平,为他们以后进入社会后适应不同工作奠定身体基础。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健康第一”就是要求把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通过健康教育活动过程改善、维护和促进学生个体与群体的健康状况,提升社会的文明水平。体育不等于健康,但体育锻炼能促进人体健康。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加强健康教育,以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二是转变大学生的健康概念。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都完善的状态。”从现代化健康观点来看,健康应包含身体、心理和社会健康三个方面。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心理健康又是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二者互相影响、密切联系,只有身体与心理都健康,才能具备良好的适应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能力,实现社会健康。大学体育教师要树立全面的健康观,培养大学生维护自身健康的能力,摆正健身与增进健康的关系,并制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采用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措施等体现健康教育。

“健康体育”是目前体育教育的发展方向,而“快乐体育”则是充分调动师生双方积极性的有效教学方法,将二者有机融合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势必会给大学体育教育改革带来新的活力,从而全面促进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冰.论高校健康体育教育[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8,21(3):122-131.

第8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体系 研究现状

[作者简介]裴涛(1978- ),男,河南新乡人,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理论。(河南 郑州 45000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2-0093-02

21世纪是全球文化大融合的世纪,要求当代大学生不但有接受时代挑战的心理欲望,更要有一定的实战能力、创新能力、探险精神、社会适应能力等人格品质和面对挑战的信心与理念。21世纪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在家长的纵容娇惯下养成了孤立、任性、缺乏爱心等不良习惯,其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对大学生实施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教育成为21世纪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体育教育研究的紧迫课题。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解析

1946年在伦敦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提出了比较权威的心理健康概念,即基于身体、情感、智能基础上能与周围的人心理健康互不矛盾的范围内,使自我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此后,各国心理专家基于此项论点,制定了判定心理是否健康的五项标准。当今心理学领域,尤其是临床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领域,属美国杰哈塔的“心理健康”定义最为权威著名,杰哈塔倡导“积极的精神健康”的健康观,主要包含态度方面、能力方面和人格方面。他强调,心理健康的人即使遇到困难和挫折,也会使自己保持平稳安定的心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内在的潜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冷静处理和理性对待外来压力及环境刺激,保持自我稳定,对自我的发展方向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基于杰哈塔的“心理健康”定义,我国学者又做了一个相对全面的“心理健康”定义概括:身心等各种机能健康;有一定的幸福感和安定感;情绪适应,符合社会生活规范;具有自我实现的理想和能力;具有现实志向,对环境积极适应;人格调和统一;具有应急、应变和从疾病危机中恢复的能力;有调节、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以上对心理健康定义,是相对心理障碍和心理疾患来讲的,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心理健康的概念也在不断被完善、被修正,并逐渐定格为,心理健康就是指客观环境和人内心世界的一种相对平衡的关系,是维持人与人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桥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能使人保持一种自我安定和自我安心感,实现自我快乐,具备为他人健康服务、贡献的能力。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立项的课题逐渐增多,同时,一大批以“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指导”“大学生心理咨询”为主要内容的论著、教材等陆续问世,如《大学生心理卫生》《大学生心理指导教程》等。另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的学术论文的数量也在急剧增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现类的研究普及趋势十分迅速,各个院校都不同程度地对本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不同层次的研究探讨,这些学术研究的开展,对探讨大学生心理特征以及培养他们良好心理素质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除了这些一般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外,日益增多的还有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领域的跨文化研究,这些研究从大学生的性格特点、社会支持系统、应对方式、人际交往能力、成就行为等与心理健康相关的层面进行研讨,不同国家的经济、文化、制度等不同,异文化所带来的价值取向也存在诸多差异,因此,跨地区、跨国界相关对比研究不同程度地吸引了众多心理健康研究者的关注。目前,我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不够深入,我们的研究方向主要侧重于人文方面,简要地从理论角度提出实施原则及应对策略,而对于实证研究还只是处在解析调查结果上,有效具体的干预手段也在探究中。

国内相关学者认为,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措施多样化,在学校和社会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改善生活条件,创造良好学习环境;校园生活丰富化,寓教于乐,组织多样化的校园活动,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促进大学生自我调控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快速优化,合理构建社会支持系统;适当合理的规避挫折,以积极的心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另外,姚本先、方双虎指出,欧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有五化,即教育内容综合化、工作职业化、人才培养专业化、教育途径多样化、健康教育全球化。这些先进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较强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纵观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和心理状况发展趋势,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日益充实,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心理健康队伍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步形成,中国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凸显,心理健康教育科研程度逐步提高,专项科研经费逐年增加,教育方法和途径日益丰富,保障机制逐渐落实,社会资源融入度更高。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体系建立途径

1.注重人才培养,加强加重心理健康教育的效度和力度。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很多专家学者都认为应上升到人才观和教育观的高度来看,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氛围,要重视心理

健康教育所需的条件。学校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也是如此。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努力调动全社会对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视,使越来越多的人自愿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我们也要充分利用政府、学校、社区等社会组织的有利资源对从事心理健康工作的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专职心理咨询师和学生的比例是1∶7000,仅从数据上看,这一数字和文件要求的1∶5000就有较大差距,而美国2002年的同比是1∶l800,中美专职心理咨询师的数字比差距显而易见。

2.利用心理拓展训练开创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在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上有诸多优势,如具有促进安定团结的优势,有利于营造和谐的集体氛围;具有发展性教育的优势,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开拓创新的优势,有利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创新性型人才。目前,我国一些省份的教育主管部门已经委托有条件的学校建立了高校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实训中心进行心理拓展训练,其目的主要是培训高校教育工作者,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链的良性运转,全方位提高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认知和处理能力,使他们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良性发展作出贡献。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其他途径,如定期聚会、网络社交平台、资源共享、问题互通等开创心理健康教育新天地。

3.构建基于大学生年龄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国际学校心理学家协会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凯利文·卡特偌创办,这一举动使全球心理学领域的相互交流不断增加,加强了各高校学生汲取各国先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做法。十多年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也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因此,只有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健康教育才能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形成独特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所以在借鉴国外心理健康教育做法基础上,提出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构建和整合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将其分为预防性教育目标、诊治性教育目标和发展性教育目标;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分为健康、亚健康和心理疾病三个不同心理层次;从实施途径方面分为文化熏陶、课程教育和课外活动平台;从资源整合和统筹方面分为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个部分。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包含防治心理疾病的初级功能、完善心理调节的中级功能、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的高级功能。目前,根据大学生特点以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情况来看,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五个基本原则: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普及教育与个别咨询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心理问题相结合。

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科学性很强,它既包含心理学的未来发展方向,更是涉及了社会文化取向问题。因此,从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和其研究现状来看,民族各异、国家不同决定了心理学的文化形态和文化背景也各不相同,在全球心理学领域建立“统一的”心理学模式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各专家学者乃至全人类要做的就是合理利用企业、地方的不同文化以及对各行业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曹振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对策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1(4).

[2]郑东辉,孙黎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探析[J].宁波大学学报,2001(5).

[3]魏继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对策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3).

[4]秦更生.浅谈体育实践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2(5).

第9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范文

[关键词]社会工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4年中央16号文件下发以来,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受重视程度有所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逐渐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不断壮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不断丰富,方式趋于多样化,等等。虽然如此,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仍然不容乐观,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比例依然呈上升趋势,因此,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社会工作作为一种新兴的专业在我国也初具发展规模,并且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能够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本文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探讨将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借此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一、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象范围狭窄,不能够满足

大学生多元化需求的特点由于受传统心理学模式的影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关注的是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常常以大学生成长中的心理困扰,如人际交往问题、情感问题、网络成瘾、情绪问题等问题为出发点或落脚点,来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但是由于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存在多样性,除个人因素外,家庭、学校及社会等都是导致心理问题出现的重要因素,因此仅仅针对个人因素进行心理调节难以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贫乏、方法单一,教育成效不显著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主要是课堂教学、讲座、个体咨询、课外活动等。其中课堂教学由于学生人数众多以及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很难在大学生心理上产生共鸣;在个体咨询方面,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以心理学理论为背景,运用心理咨询技能帮助来访者,但是却忽略了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在团体心理辅导方面,由于基于心理学理论的团体心理辅导注重组员心理问题的共性,解决问题强调改变组员的情绪认知和行为,不利于组员的潜能发挥以及个体特性的展现;在课外教育活动方面,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宣传,而较少关注大学生的自主体验。可见当前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虽然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但是在实际教学内容和教育形式上,却是以问题为中心而剥离了学生本体,忽略了积极的心理体验和心理潜能的开发,导致教师和学生感到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贫乏空洞,教育形式单调,从而影响了教育效果。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缺乏严重制约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是关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下发以来,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大多数高校设立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专业机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但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依然严重不足,仅有少数高校能够达到1:5000的师生比。与此同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非常令人担忧。有学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纵向调查研究,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比例分别是23.25%、25%、30%,呈上升的趋势。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来看,大学生的潜在心理咨询需求与日俱增,而当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远远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的缺乏成为制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社会工作介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可行性

(一)理念的契合,使社会工作介入

理健康教育工作成为可能《中国社会工作百科全书》中对社会工作的解释是“社会工作是一种以赢利为目的的助人自助的专业性社会服务工作,也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和专业的职业。”在高校中开展社会工作是学校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与方法,针对全体学生特别是在学习、生活、情绪上有困难的学生,通过协调学生与环境的关系,达到发掘自身潜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学校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其价值理念有尊重与平等、信任、助人自助、服务等。而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理念也是“以学生为本”,并且坚持保密、热情、真诚和助人自助的工作原则,这与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不谋而合。

(二)社会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

有一致性学校社会工作的目标是促进学校、家庭和社区三者之间的协调,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并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现代社会需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则是挖掘学生的潜能,通过强调学生自身的调节,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塑造积极的人格,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两者的工作目标各有侧重,但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服务,即帮助学生发掘潜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校社会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一致性,决定了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和专业资源介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为可能。

(三)社会工作的专业工作方法是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力补充

从工作方法来看,学校社会工作方法的专业性和丰富性可以丰富和深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工作方法是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其中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方法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个体咨询和团体心理辅导有异曲同工之妙。但社会工作的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更加偏重于改善环境,从调节心理和改善环境两方面入手。社会工作的社区工作方法是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力补充。校园社区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在社区范围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协助开展社区文化建设、改善教育环境,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四)社会工作介入能够有效拓展工作范围

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困难学生,还包含与学生相关的主要外部对象,如学生家长、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所在社区;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是针对全校学生开展,尤其是有心理问题和发展需求的学生。二者的主要工作对象存在共性,即都是有困难的学生,但社会工作的工作对象则更加广泛。由于大学生中不乏因学业问题、经济困难、家庭关系、人际交往等原因导致的困难学生,这些学生有解决实际困难的需求,但是无法界定为心理问题,因此社会工作有必要介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来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范围,进一步提高工作成效。

三、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做法

(一)社会工作理念介入,深化“以学生为本”的服务内涵

学校社会工作的核心理念是人在环境、助人自助和服务理念。其中人在环境的理念一方面注重通过心理调适来挖掘自身潜能、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也倡导通过改善环境,调动各种资源为人提供充分的社会支持。助人自助的理念是协助个体(包括个人、家庭、团体、社区和组织等)恢复、维持或进一步发展其社会功能,增强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服务是社会工作的根本理念,社会工作就是要帮助人或社会解决问题。将社会工作的理念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现在:一方面引入人在环境的理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充分考虑人与环境的互动,通过调节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来提升心理教育的效果;另一方面,要充分强调心理教育的服务理念,将服务贯穿于课堂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强化服务理念,淡化教育和管理观念,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他育和自我教育的有机结合。

(二)整合资源,融入专业队伍,提高服务能力整合

高校可利用资源,将学校社会工作者、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等纳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形成合力,共同致力于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共同服务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能够适当缓解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匮乏的问题,并且也有利于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能力。我国学校社会工作因起步较晚,社会工作者介入高校的学生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尚在探索阶段。但是目前我国高校中设有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不在少数。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具备开展社会工作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因此可以将部分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纳入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队伍,通过进一步加强培训等,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开展社会工作角度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来弥补心理教育工作力量的不足。同时,吸纳优秀社会工作专业学生,通过培训,提升他们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以协助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及社工专业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引入社会工作方法,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手段

将社会工作专业的工作做法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能够合理弥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式方法存在的欠缺,对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1.引入个案工作方法,为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个案工作法是社会工作者通过一对一、面对面的方式,充分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和专业知识,帮助和支持个人或家庭进行心理调节和环境改善等。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中要求“坚持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又要为大学生办实事办好事。”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方面要帮助大学生调节心理状态,提升心理素质,同时也要结合大学生生活环境,通过优化大学生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区环境、社会环境等,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2.利用小组工作方法,开展同伴教育,让友爱为青春护航

小组工作方法是指社会工作实践将团体既当做过程也当做手段,通过团体成员的支持,改善成员的态度、人际关系和应对实际生存环境的能力。而同伴教育则是利用大学生的趋众倾向,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方式。同伴教育的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容易被大学生所接收。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充分利用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引导他们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心理需求,开展多种主题的成长与发展小组工作坊,如自信心成长小组、人际交往小组、新生适应性成长小组、沟通能力小组等,通过参与式、体验式、分享式的形式,来提升大学生的自信心、人际交往能力、适应能力等,让大学生在同伴影响中,在友爱关爱中健康成长。

3.开展社区服务,引导大学生在助人与自助中成长

社区工作方法是强调个人发展与具体问题的解决和改善环境之间的互动,通过确定社区问题与需求,发掘社区资源,动员和组织社区居民实现自助、互助和社区自治,从而化解社区矛盾和社区冲突。将社会工作的社区工作方法应用到高校宿舍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通过完善教育环境,增进社区沟通,丰富社区服务,来服务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比如在学生社区中通过社区心理热线、社区小组工作坊、社区走访等方式,在社区内开展需求评估、心理慰藉、心理健康知识宣传等,在营造温馨环境、打造文化社区的同时,为学校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以更好地促进和谐校区建设。同时,引导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带头招募学生志愿者,走进居民社区、老年公寓、中小学等,开展心理知识宣传和服务工作,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体验幸福,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陈霞.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对策[J].医学与社会,2007,(3):34-35.

[2]屈艳红,王冬.社会工作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中国成人教育,2009,(18):44-45.

[3]青秋蓉,杨发坤.社会工作视野下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8):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