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血液透析科室工作总结范文

血液透析科室工作总结精选(九篇)

血液透析科室工作总结

第1篇:血液透析科室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消毒监测;医疗机构;消毒效果

[中图分类号] R187[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为了解南平市医疗机构消毒效果,找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方面的不足,以便改进消毒方法,提高消毒质量。2009年11月~2009年12月,我们对南平市辖区内17所医疗机构开展一次消毒质量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1方法

对南平市辖区内17所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和薄弱环节进行监测,包括手术室、妇产科产房、婴儿室、内窥镜室、口腔科、血透室、供应室、ICU病房、门诊(换药室、治疗室和人流室)等科室进行监测。检测项目为环境空气、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剂、医护人员手、消毒液浓度、血液透析用水(液)、医疗用品、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

采样和检验方法均依据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和2004年版《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等规定进行。结果判定,按照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和2004年版《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等规定的标准执行。

2 结果

共采样品474份,合格397份,总合格率为83.76%,未检出致病菌。其中检测环境空气样品117份,合格91份,合格率78.00%;检测物体表面73份,合格69份,合格率94.52%;检测使用中消毒剂80份,合格79份,合格率98.75%;检测医护人员手85双,合格70双,合格率82.35%;检测消毒剂浓度24份,合格20份,合格83.33%;检测血透室的透析用水(液)共14份,合格9份,合格率64.29%;医疗用品55份,合格36份,合格率65.45%;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15锅/次份,合格13锅/次,合格率86.67%(表1)。从科室监测结果看,以外科、手术室和急诊科合格率较高,分别为97.62%、90.48%和89.58%;而血透室、ICU病房和口腔科的合格率较低,仅为61.11%、64.71%和71.43%(表2)。

3 讨论

医院消毒效果的监测是评价其消毒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消毒药剂是否有效、消毒方法是否合理、消毒效果是否达标的唯一手段。本次对17家医疗机构的监测中发现,各医疗机构均能按《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设立医院感染管理科,并配备专(兼)职人员;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和部门(如内镜室、口腔科、手术室等)的环境条件和硬件设备得到了较大改善。但是监测中我们也发现,近年来医疗机构的领导及专业人员普遍存在对医疗机构是否开展环境卫生学监测的必要性存在疑问,因此,对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和感染控制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医疗机构配备的院感专(兼)职人员业务能力不足和权威性不强等问题。监测结果显示,本次消毒效果监测总体合格率为83.76%,与国内同类报道[1,2]等均>90%的合格率相比,还需加强对医院消毒与灭菌工作的重视和监管。从项目监测结果来看,血液透析用水(液)、医疗用品和环境空气等合格率较低,分别为64.29%、65.45%和77.78%;从科室监测结果来看,血透室、ICU病房和口腔科的合格率较低,血透室合格率仅为61.11%, ICU病房的合格率为64.71%,口腔科的合格率为71.43%,主要是细菌总数超标。血液透析用水(液)合格率不高,与储水设施没有按规范要求及时的进行清洗、消毒有关。灭菌物品合格率低的原因是一些医疗机构的操作人员对消毒技术掌握不熟练,如不经排放冷气或冷气未排尽就升压,物品装放不规范;使用不合格的灭菌容器;不按规定时间对无菌物品进行保存或进行灭菌,超期造成再污染。而环境空气合格率较低的情况可能与医院清洁、消毒顺序有关,不少医院是由下夜护士对环境进行消毒后,再由工友或保洁公司工作人员进行地板湿拖。血透室、ICU病房与口腔科合格率较低的原因,主要是医护人员对消毒与灭菌在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消毒观念淡薄,不能严格执行消毒规范有关。

各医疗机构应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医疗机构的领导要把控制医院感染、严格消毒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常抓不懈;要选拔业务素质好、责任心强的同志担任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这是搞好消毒工作的组织保证;应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医院感染控制知识水平;建全消毒措施,完善消毒设施,建立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加强对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重点部门和薄弱环节的管理。主要领导部门应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把消毒工作各项要求落实到实处,防止医源性疾病传播,有效提高医疗质量。

参考文献

第2篇:血液透析科室工作总结范文

2018年是艰难的一年,在面对医院各科停业、医护分流的情况下,仅我科在独立运行,我科医护人员坚守在工作岗位上,面对困难迎难而上,并于10月27-28日顺利搬迁到新医院,在新医院,仍是仅透析室开展工作,没有其他科的保障护航,加之交通非常不便,医院设施不全,但我们医护人员及患者没有怨言,大家都积极配合工作,加强科室和患者的管理,做不了检查外送上级医院,保证了医疗安全,科室全年无医疗事故和纠纷发生,仅流失了几名患者,目前透析机基本处于饱和状态。现根据年初制定的计划进行如下总结。

一、2018年各项指标分析

2018年全年年维持性透析病人共57人,由于透析机处于饱和状态,全年无新入病人,其中肾移植1人,死亡1人(脑出血),转出5人(有2人为沁源患者转出,有3人因身体原因、新医院交通不便,路程太远转出),有1人因“股骨头置换术并发症”在市医院住院治疗,绝大部分患者还是克服困难留在了新医院。目前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共50人,较去年减少7人,全年1-12月份共透析次数HD6512人次;2017年1-12月份透析人次6643人次,较去年同期减少131人次;其中HDF270人次;高通1248人次;血液灌流31人次;门诊715人次;

2018年透析病人急诊加透3人次,高钾6人次,其中1人出现2次心律失常,1人出现意识障碍,均经治疗后好转,共住院20人次,住院病种包括肛瘘手术1人,肺部感染及心衰3人次,内瘘修补术3人次,甲状旁腺手术4人次,骨折2人次及其他疾病7人。

目前我科开展的技术项目有普通血液透析、高通量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序贯透析,基本满足了透析患者的需要。

二、科室管理方面

保障岗位设置,加强人员培训。2018年科室人员进行了调整,我科目前医护人员共10人,医生3人,护士7人,有血液净化上岗证7人。

§ 医院自5月份出现各科停业,医护分流,仅我科工作正常运行,制定应急预案,上报领导,对出现的问题及隐患及时发现,保证医疗安全.

§ 在其他科停业情况下,科室人员思想不稳定,牢骚多,严重影响科室的安全,发现问题积极上报领导,争取科室人员的利益得到保证,稳定思想,保证医疗安全。

§ 建立了患者病情交接本,每日上机前对病人进行查房、检查,处理各种并发症,对重点人群进行随访,每月进行月小结,随时调整治疗方案,保证透析质量。

§ 为进一步加强全科人员专科知识培训,参加了省市举办的肾脏疾病培训班,血液透析相关知识等培训。

§ 每月底召开质控会议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汇总,提出改进措施。

§ 建立数据库,了解每个人的动态,三个月进行大化验一次,对所有患者进行分析处理,重整医嘱,调整治疗方案。

§ 组织科室应急演练4次。

三、设备管理质量 

1、透析液、透析用水的质量管理

透析用水的质量管理关乎着整个透析患者的生命安全,我们对透析液、透析用水按照要求进行严格的监测,新医院搬迁前安装水处理机后先进行透析用水的细菌培养、内毒素监测,回报合格,透析用水化学污染物监测回报合格,然后在透析机工程师的帮助下顺利搬迁,搬迁后对所有的透析机透析液进行内毒素、细菌培养的监测,监测合格,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搬入新医院后透析液均更换为为A液B液成品液。

2、水处理机、透析机维护管理

水处理机已运行8年,老化,电导度偏高,存在安全隐患,搬入新建透析室后更换为30床的新水处理机。

透析机运行8年多,故障不断,特别是自5月份医院停业后,故障增多,机器频繁出现问题,导致医护人员加班加点,影响患者的透析。上报领导,给予10台透析机上维保,对存在隐患的机器进行更换,保证了机器正常运行。

四、透析病人质量管理

1、病人来源:维持性透析患者目前49人,均为郊区合医患者。

2、今年我科维持性透析病人中经过健康宣教部分病人透析次数增加, 6人3次/周, 30人5次/2周,14人2次/周,无一周一次的患者,一周2次透析人次也明显减少。

3、建立病人电话联系本和患者透析微信群,反复加强宣传教育,纠正不良生活、饮食习惯,控制高磷、高钾食物,透析间期体重不超过5%;

4、根据每个病人情况制定个体化透析方案,有一人进行了甲状旁腺手术,术后使用1.75mmol/L的高钙透析,后根据血钙调整,正常后停用高钙透析液针对三高患者使用西那卡塞治疗,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5、搬入新医院后护士进行了分区,分为A、B区,护士进行了相对固定。

6、定期对病人进行各项检查,半年行乙肝五项、丙肝、梅毒、艾滋病传染病系列检查,因医院停业影响,6月份外送项目不能化验,后经过协调,9月份PTH、铁蛋白进行了化验,根据结果进行了用药调整,对高磷高钙的患者建议办理慢病特药审批,即非含钙磷结合剂思维拉姆治疗;

7、11月份对所有患者进行了BCM监测,对每个人的水负荷和营养状况进行了评估。

8、今年危急值共5人(无12月份),去年危急值18人,较前明显减少,其中主要是高钾血症。可能与医院科室停止运行,未及时报告有关。

9、抢救危重病人5例,为高钾导致心律失常和昏迷患者,充分体现了我科的抢救水平及参加抢救时的协调能力,更好地为我区透析患者提供更高的医疗保障。

五、加强医院感染控制,保证医疗安全 

1、加强院感知识培训,每月一次。

2、对所有病人进行相对固定透析机、床位,中午进行清场,通风,防止了交叉感染。

3、对所有病人使用了护理包,下机及两班之间使用了一次性消毒纸巾,为上机后、下机后,保证了医疗安全。

4、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感染应急演练一次,并进行了学习;

5、严格执行手卫生标准,特别是上机、下机时的无菌操作,不同病人之间的手消毒,两班之间的消毒;每月进行一次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因医院停业,手卫生调查也未按时进行,仅进行口头强调。

6、中心静脉导管共1例,余均为动静脉内瘘,未发生感染。

7、每个月开展环境微生物检测,透析室空气培养均正常,物表培养正常。

8、根据透析区消毒要求,配备了6台新循环风机器,进行了培训。

9、根据要求进行透析液透析用水监测,均回报正常。

10、科室感染质控小组,将每月检查问题总结一次,在科务会上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六、加强科室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建设,不断提高科室技术水平。

科室医生积极参加各种培训班,特别是市医院每月定期请北京专家讲课,受益匪浅。与各大医院肾内科、透析室联系,积极为病人解决各种疑难问题。2018年首个医师节,我科李慧丽主任获得了市级“青年杰出医师奖。刘瑞医师获得了市级“先进个人”称号。

第3篇:血液透析科室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血液透析;透析液;电导度;透析机;报警

【中图分类号】R45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438-01

血液透析是清除血液中各种内源性和外源性毒素的最有效的血液净化方法,是抢救急、慢性肾衰患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透析液又是血液透析治疗肾衰竭患者的必备条件,它能有效清除代谢废物,超滤过多的水分,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电导度是透析液中阳离子的总和,钠离子在透析液中占绝大部分,故电导度主要反映的是钠离子浓度。透析液的钠离子浓度在135―145mmol/l,当高于或低于此钠浓度的3%―5%时,透析机会进入自动保护状态并报警提示[1]。一些常见电导度报警原因及处理措施血液净化专业护士应当熟悉并掌握,当机器发生报警立即查清原因并采取措施,如果是机器故障等专业性故障报警还应报请工程师或技术人员检修。

1. 对象与方法

观察并统计我院血液净化室2011年7月1日―2011年9月30日期间1625人次在透析治疗中电导度报警次数及报警原因。患者均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每次4小时。透析机型号分别是3台贝朗Dialog+血液透析机、3台费森尤斯4008S血液透析机、3台尼普洛NCU―10血液透析机、1台尼普洛NCU―12血液透析机。浓缩A、B液为浓缩干粉在使用前用配制搅拌桶加透析用水配制。浓缩液配制人员均为我院血液净化室护士。

2. 结果

在3个月时间内1625人次透析中电导度报警47次。

3. 电导度报警处理措施

①固定人员负责浓缩液的配制和更换等工作,人员应由经过培训的护士或者工程技术人员实施。当电导度引起透析机报警时应立即能查找原因,及时处理。

②浓缩液配制前严格核对,核对包装有无破损,配制的浓缩干粉份数与透析用水比例等。

③配制搅拌时查看浓缩物是否完全溶解,未溶解增加搅拌时间直至完全溶化才能接出使用。

④透析中检查浓缩液管接头是否紧密,有无漏气,A、B浓缩液管吸头是否反接,浓缩液管有无扭曲折叠。

⑤查看浓缩液的使用情况,浓缩液是否吸空,浓缩液吸管是否架空在浓缩液液面上方,发现后及时更换、添加浓缩液。

⑥电导度阈值设置是否正确,设置是否过高或者过低。

⑦发现A、B液泵故障,立即通知技术人员维修。故障维修后应检测透析液浓度,符合透析液标准后才能使用。

⑧透析液现用现配,每班透析治疗后应对透析机作消毒脱钙,定期除铁,定期维护保养。

⑨排除故障后,做好解释工作,安慰患者[1-2]。

4. 讨论

血液透析是清除血液中各种毒素有效的血液净化方法,血液透析治疗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血液透析机的改进,碳酸氢盐透析液在市场上得到了推广应用,透析机不但可以保证处理水和浓缩液的准确比例,还可以持续监测透析液的成分。这就要求透析液达到以下几项标准:

① 可以有效清除人体内的代谢废物。

② 能够维持体内的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

③ 能够保留或补充机体所需要的物质。

④ 透析液温度维持在36.5℃―38℃。

⑤ 维持与血浆相同的渗透压。

⑥ 透析液容易配制和保存,各种成分之间不产生化学反应。

⑦ 透析液质量达到要求,对人体无害[3]。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为了达到血液净化和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目的,透析液的准备及其成分对于透析的成功进行起着重要作用。通过统计3个月我院血液净化室透析中电导度报警,总结报警原因,我院血液净化室制订了系列的措施,固定了浓缩液配制与质控管理人员。A、B浓缩液配比、成分不正确;A、B浓缩液吸管反接;机器电导度报警阈值设置过高或过低;浓缩液管路扭曲折叠等原因报警基本杜绝。固定透析液配制和质量控制管理人员后还减少了交接班。

参考文献

[1]文艳秋.实用血液净化护理培训教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张婉词,李寒,张桂芝,等.血液净化操作手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第4篇:血液透析科室工作总结范文

血液透析治疗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可能发生一些护理安全问题,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防范,可以杜绝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现就血液透析室可能发生的护理安全问题及其防范措施进行探讨。

1 护理安全问题

1.1 血透室护士法律意识

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法律问题,护士的综合素质、护士的法律意识、护士执行法律法规的能力及落实规章制度的能力都与护理安全问题有关。如透析器的复用就必须将复用的优缺点及可能引发的问题如实告知患者,并在患者及家属签署复用知情同意书后方可复用,否则一旦在复用过程中发生差错引起病人及家属投诉或纠纷,护理人员举证困难。

1.2 规章制度落实

制度是护理安全的有力保证。在血透室,如果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操作技术规范、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操作流程等规章制度,就有可能发生差错事故,给患者带来痛苦,引发医疗纠纷。

1.3 护士的专科操作技能及综合应急处理能力

护理队伍年轻化易出现安全隐患。血透室是高危科室,血液透析治疗的风险很大,而从业护士的低龄化,护理经验不足,安全防范意识不强,对可能发生的护理安全问题缺乏判断处理能力。

目前,多家医院进行大胆的人事制度改革,很多高学历低年资的护士走上了护士长的岗位,这些年轻的护理管理人员通常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实际工作经验欠缺,对可能发生的各种潜在危险认识不足,安全管理力度不够,对规章制度落实督导检查不严,客观上形成了最大的护理安全隐患。

1.3.3 护士的专科操作技能 血液透析治疗需建立血液通路,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建立通路的方法,如颈内静脉置管、动静脉内瘘、动静脉直接穿刺,而穿刺技术要求很高、难度很大,在实际操作中易给病人带来痛苦,如血肿、动脉瘤、出血及感染等。仪器设备的操作技能及机器故障的应急处理会影响病人的精神状态。

1.3.4 颈内静脉置管护理 患者置管处皮肤管口周围易发生感染,为异物刺激、渗血渗液引起。颈内静脉粗大,一旦发生血行感染,患者将有生命危险。护士更换敷料时动作不轻柔或操作不仔细都容易造成脱管。血液透析中肝素用量不当,可导致置管处出血。封管用的肝素量不够,或封管方法不正确易使导管堵塞,影响患者的治疗,重新置管既增加患者的痛苦又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1.3.5 血液透析过程中会遇到停水、停电、机器故障、管路滑脱等突发事件,护士的专科技能及综合素质在此可充分显现,临床经验的积累需要时间,需要更多的实际工作体验,方能做到从容应对突发事件。

2 防范措施

2.1 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树立安全防范意识

定期组织护士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及医院有关的规章制度、血透室工作制度,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等,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护士在实际工作中懂法、守法,谨言慎行,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注重自我防护。同时我们还配合医院护理部将一些典型案例进行讲评分析,以实例对护士进行教育,使其汲取教训,引以为戒,防范于未然。

2.2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护理安全的基本保证,是处理各项护理工作的标准、准则。结合血液透析室的工作特点,经常组织护士学习查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操作技术规范、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等规章制度,使护士在工作中自觉地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2.3 加强护理管理,确保护理安全

护士长要熟悉和掌握本室的质量考评标准、各项护理管理制度,有目标、有重点的进行护理管理。对护理规章制度落实情况应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汇总分析,发现问题进行分析、整改,并反馈,杜绝护理安全问题发生。严格按照卫生部《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加强血液透析器复用管理,严格检查签字登记管理,复用次数不能超过规定范围,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透析器必须分开、定点放置。严格执行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

第5篇:血液透析科室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综合医院;医保;血透病人;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864-02

我院是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血液透析室至成立以来,透血病人逐年增加。根据成都市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疾病管理办法(成劳社办【2008】467号文件),我院从2010年4月6日开始办理医保血液透血病人的特殊门诊工作,现将工作中发现的管理难点及相应对策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院从2010年4月6日开始办理特殊门诊工作,城职、城乡参保的血液透析病人均按门诊特殊病人管理。2011年7月城职医保特殊门诊开始网上直报,次年7月血液透析城职医保病人开始挂网审批。通过对血液透析病人医保报销政策的宣传,以及协助医保局行成都市医疗保险门诊血透治疗拟定额付费实名问卷的调查,特别是城乡参保的血液透析病人门诊血液透析治疗费用报销类别的讲解,病人满意度提高 。

2 管理难点及对策

2.1 管理难点

2.1.1 如何避免医保基金不当流失,保障参保血透病人享受政策允许的资金帮扶。在医保基金管理方面,新医改方案给出了原则性改革思路,提出了“加强对医疗保险经办、基金管理和使用等环节的监管,建立医疗保险基金有效使用和风险防范机制,和“强化医疗保障对医疗服务的监控作用”等【1】。这些政策导向说明了统筹基金管理的重要性。特殊门诊病人的整个管理过程也涉及到统筹基金管理的问题。然而目前特殊门诊的办理流程仍然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所以医疗机构尤其是其医保管理责任科室在办理特殊门诊时应结合地方特色,拓宽思路积极寻求便民措施,简化管理流程,尽量做到让病人满意,让办理了门诊特殊疾病的参保病人能及时享受基本医疗;同时不断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相应专业人员培训,严把审核质量关,保障社保基金安全。针对需行血透的病人可设专人进行疾病审核,符合条件者进行信息登记备案并专卷管理,由有资质的医师制定具体透析方案,财务科设专人进行费用报销结算,开发相应的信息化管理软件,保障医保专项资金合理合法使用。

2.1.2 如何加强政策宣传和疾病知识宣教,使此类病员既充分了解国家医保政策的优越性,同时认识到自身疾病的可治性,从而积极参保,使疾病得到及时救治。医保病人分为城职、城乡管理,目前基本全民参保,所涉及人员广泛且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对国家医保政策认识程度同样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加强对病人国家医保政策的宣传很重要。可通过纸张打印宣传、口头讲解、门诊大厅醒目位置展示流程图等方式进行宣传,其中耐心教育城乡病人参加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尤为重要和困难。针对需行血液透析的病员应详细告知其国家相关政策,帮其初步评估参保后可能从中获益的金额,使其充分认识到通过享受国家政策可很大程度减轻个人经济负担。另外多数尿毒症患者及家属对其疾病多持放任自流的态度,认为治疗只是白花钱,所以应告知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综末期替代治疗的方法之一,随着透析治疗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尿毒症患者得以长期存活,并可明显改善其生存质量,帮助其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主动参与并享受医保政策允许的资金扶持。

2.1.3 如何运作参保病员的费用报销结算,尽量简化流程,使血透参保人员尽快获益?成都市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疾病认定标准和治疗范围很明确。医生拟定诊疗计划,病人每半月开一次处方,三个月(一个季度)报销一次,诊疗计划外的药或检查视为自费。报销时,病人须提供身份证、医保卡和工商银行卡的复印件及处方附方、检查单发票。但是鉴于医保费用报销牵涉到医保科、财务科及部分临床科室的工作,加之财务审核工作精细严谨,所以患者往往来回奔波,继而怨声载道。所以医院门诊办公室、财务科、药剂科、信息科、网络科、医保科需相互协作,建立符合医院特点的门诊患者报销流程,成立相应的专职管理团队,尽量简化报销流程,搭建患者与医保局之间的便捷桥梁,使患者最短时间内享受到医保的资金补贴政策。针对血液透析的参保病员此点尤为关键,因为长期规范的血液透析将带来巨大的经济花销,而疾病的不可逆性又往往使患者身心俱疲,一旦患者经费报销处处遇阻或报销经费迟迟不到位,则将对其个人和家庭的带来额外的心理和经济负担。所以医院可采取预存小部分透析费用的方式保障患者进行规范有序的血液透析治疗,同时有医院派遣专人与医保局进行资金结算工作,减少患者及家属治疗以外的后顾之忧,提高其满意度。

2.2 对策

2.2.1 加强对特殊门诊审批、结算方式的信息化管理 ;透析病人审批资料由透析室设专柜管理保存,实名字编号备查;设置专门窗口、安排专人办理门诊特殊疾病的方案审核及费用结算。

2.2.2 加强医保政策优越性宣教,同时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讲授,提高患者依从性,使其主动参与医保特殊门诊的办理。

2.2.3 医保科成立专门的特殊门诊病人档案管理室,充分利用电脑快速、准确查找病人资料。动态反应医保血透病人在我院就医情况。便于医保局及上级主管部门随时督查及抽审血透病人挂网结算及季度审批。

3 结果

3.1 目前已完成上报《成都市门诊特殊疾病医疗服务管理承诺书》,对本医疗机构规范管理门诊特殊疾病医疗服务做出承诺,并取得较好成果,来院的透析病人均增加。

3.2 通过上述对策的实施,医保局更是将我院特殊门诊服务推向全市,前后两年相比血液透析病人参保情况如下表所示:

4 结论

血液透析是目前挽救和延长尿毒症等终末期急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一种肾脏有效替代疗法[2]。随着透析治疗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尿毒症患者得以长期存活。但是较高的生存质量依赖于充分的透析治疗,而透析费用则是影响病人正常治疗的重要问题,所以透析费用保障体系的建立是医改政策的一项重大举措。新医改政策提高了门诊血液透析病人的报销额度,大大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由于患者经济方面的顾虑相对减轻,在病情需要的情况下大多能遵医师建议增加透析次数,从而使透析充分性提高,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透析病人远期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得以提高。而医院方面通过对医保政策的深刻理解和严格执行,加强对特殊门诊审批、结算方式的信息化管理,加大门诊血透病人相关医保知识的宣传力度,并对血透参保的病员实施小额预存大额垫付、优化报销流程等方式可进一步提高病人满意度,使参保门诊透析病员逐年增加。

参考文献:

第6篇:血液透析科室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 血透室;医院感染;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75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791-02

血透室是一个高风险科室,主要收治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进行血液透析的场所,由于此类病人病情危重,免疫功能低下,侵人性诊疗操作频繁,容易继发感染或发生交叉感染。据资料显示,感染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透析患者死亡的第2位病因,约占死亡病例25.00%,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约占50.OO%[1],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通过对2012――2013年我院收治的3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并发医院感染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以期及早预防与控制感染,保障医疗护理质量安全、病人安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住院患者,其中男性38例,女性24例,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21例,糖尿病性肾病18例,高血压性肾病12例,梗阻性肾病6例,狼疮性肾炎5例。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其中30例符合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男13例,女17例,年龄29-78岁,平均(56.9±18.7)岁。

1.2 诊断标准 医院感染的诊断符合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的诊断标准。对血液透析无明显潜伏期,来医院接受血液透析后发生的感染,按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格检查、血常规、细菌培养及x线检查等确定诊断。

2 结 果

2.1 医院感染发生率 6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30例,总感染率48.39%

2.2 与原发病的关系 原发病为糖尿病性肾病感染率最高,见表1。

3 讨 论

3.1 医院感染相关原因

3.1.1 糖尿病患者蛋白质合成减少,分解加快,使免疫球蛋白、抗体、补体合成减少,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糖尿病患者血中白细胞的游走、吞噬、调理、趋化和杀菌能力明显降低[2],致感染因素增多、免疫功能下降,从而使医院感染的可能性增加。

3.1.2 尿毒症患者尤其透析不充分时恶心、食欲不振、胃肠功能紊乱等常导致热量及蛋白质摄入不足,营养成分丢失增加,亦可导致其免疫功能下降,也使医院感染的可能性增加。

3.1.3 血透室属医院感染的高危区,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均为医院感染易感者,且每次治疗均需侵入性操作(动、静脉穿刺或置管),这是一种医院感染的因素,也是一种医院感染特有的传播方式。它既可将外环境的细菌带人人体内,引起外源性感染,也可将自体细菌带至身体其他部位而引起内源性感染[3]。

3.2 防范措施

3.2.1 血透机在每次结束治疗后及时严格消毒,水处理系统每季度消毒一次。每月进行透析用水与透析液的细菌培养及内毒素检测,细菌数达50cfu/ml即分析、查找原因并尽早采取干预措施。这样,可抑制病原菌在机器管路中繁殖及生长。

3.2.2 从事血透工作人员应严格接受专业训练,熟练掌握机器性能及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避免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交叉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操作中必须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帽子等,尽量做到“轻、快、稳、准”;防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避免血液飞溅污染或锐器刺伤。[4]

综上所述,血液透析是“技术性、专业性、责任性”很强的工作,血液透析中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血透室安全隐患的危害性,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安全意识,将安全隐患的危害程度降低到最低,以保障医疗护理质量、病人安全。

参考文献

[1] 王伟铭,章慧娣,朱萍,等.慢性肾衰竭透析住院患者合并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7,8(3):149-153.

[2] 韩宝玲,韩静,张方,等.2型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防治[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9):1094-1095.

第7篇:血液透析科室工作总结范文

报到的第一天,护士长就带着我们了解了血液透析室的大体环境,给我们讲了血液透析室的几个规定:一、进入血液透析室要还白鞋,因为这里的环境比较特殊,不能绝对无菌,但是我们要尽力做到尽量;二、与病人接触时要带手套,既是对病人负责,也是在保护我们自己,这里的病人自身抵抗力比较差,所以我们要减少传染,切断传播途径。

在科室老师对我们很好,总鼓励我们,要敢做,不能什么都只是看,要自己亲自动手实践才能记忆深刻才能真正掌握。每天都有老师给我们讲课,从血液透析的原理、方式、如何护理等方面为我们进行详细的讲解。透析的整个流程:每次透析前都要为病人测t、p、bp(体温、脉搏、血压),还有就是病人的体重。每隔一小时都要监测并记录病人的血压、静脉压、超滤率、tmp值、电导、电流量等值,这些数值看似简单,其中的学问大的很,因为病人在透析时是建立了一个体外血液循环通路,很容易引起高血压和低血压等并发症,插管感染或透析器被污染都会引起感染,伴随的症状就是发热。所以,每次透析我们都要检测这些数值,以防病人发生问题。

除了这些,我们还要为病人做宣教,这一项也是很重要的。做a/v瘘的患者,做瘘的一侧胳膊不能测量血压、提重物,刚刚做瘘的病人应自行锻炼,锻炼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松握拳练习。插管的病人要嘱其不能自行拔管,要常常测量体温,为防止感染,要保持插管周围的皮肤清洁、干燥。饮食啥工要注意食用优质蛋白、高热量、高磷低钙、低钾低钠的食物。

第8篇:血液透析科室工作总结范文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306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112-01

风险管理是指对病人、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1]。医疗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对病人、探视者、医务人员、医疗护理技术、药物、环境、设备、医疗护理制度与程序等风险因素进行管理的活动[2]。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病人在护理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3]。它始终贯穿于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环节中,即使是很简单的临床护理活动都带有风险。随着公众健康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日益增强,“医疗护理风险无处不在”已成为医疗护理界的共识[4]。

血透室护理工作具有专科性强、风险性高:病情变化快、危急、机器运转故障、导管脱落、出血、血肿等有导致医疗护理纠纷和投诉发生的隐患。因此,要有效预防,规避风险,减少护理纠纷发生,提高服务质量,确保安全,必须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5]。

1血透室护理风险因素分析

11环境管理是否到位血透室布局和流程上有无缺陷:空间大小、互相干扰的因素、地板是否防滑、有无防滑标志、消防应急通道是否畅通、噪音大小等。

12部分护士责任心不强安全和法律意识淡漠透析治疗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操作规程,未及时巡视,对病人的主诉未引起重视,透析记录不规范,上班闲聊、玩手机等引起的风险。

13病人的不信任病人因受某些媒体对医护人员的负面报道影响,对医护人员缺乏信任,太过挑剔,不能以正常的心态对待医护人员,从而造成护患关系的紧张。

14血透护士缺编年轻化素质参差不齐病人多,护士少,血透操作不够娴熟,透析治疗无法及时到位,而护士态度又不够诚恳,就容易引起护患纠纷。

15护士专科知识不足现在网络发达,病人的知识来源广,对护士的专科知识要求越来越高,不能敷衍了事,否则也会引起病人的不满,增加了风险。

16机器设备故障血透机、水处理机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和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设备故障无预见性,是不确定因素,容易引起病人的恐慌,从而增加了风险系数。

17缺乏沟通技巧血透室病人病情重、病程长、经济压力大,如果护士不注重语言交流,解释工作不耐心,语言生硬,缺乏技巧,对病人出现的异常情况,护理措施不及时,又不能给予合理的解释,导致护理纠纷。

2护理风险管理的对策

21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的培训教育血液透析是体外循环的过程,发生危急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后果不堪设想,比如透析过程中病人突发低血压、心搏骤停,穿刺针或导管脱落等。透析病人多数是老病号,一般都熟知操作流程,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纠纷。因此,要对护理人员进行沟通技巧的培训,学会如何化解医疗、护患纠纷,倡导慎独精神,严格执行操作流程,进行风险管理的培训教育,提高护士防范护理风险的能力。

22健全、落实规章制度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是护理风险管理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工作制度是护理管理的重要手段,既可提高工作的效率,也可保证护理的质量,有章可循也是保障护理人员的依据[6]。血透室必须严格执行并落实核心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医院感染控制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等。

23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防护措施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个环节和过程中。血透室是高风险科室,更应制定各种应急预案及防护措施,防患于未然。如:透析器破膜的应急预案,穿刺针和导管脱落的应急预案,空气栓塞的应急预案,针刺伤的应急预案,低血压的应急预案,停水、停电、火灾、地震等的应急预案。

24加强血透室护理人员的培训血透室专科性强,风险性高,上岗前必须进行思想政治和专业理论、技术操作的培训。护士必须是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两年以上、血液透析专科培训三个月以上,并随时进行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进行总结和改进,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以便提升全员防范护理风险的能力。

25定期对机器、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血透机、水处理机技术含量高,费用昂贵,要求护理操作人员须进行操作培训,并对机器的使用、维护情况进行登记。要求工程师要定期对机器设备进行检修、维护和保养,对技术参数进行核查、校正,并做好登记。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确保病人的安全。

26制定合理的操作流程对血透室的各种操作应按卫生部编发的《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它是规范血液净化操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的文件性规程,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7合理排班应根据病人的多少,病情的轻重,合理安排护理人员,进行弹性排班。以确保病人的安全,护理资源的合理利用。

28加强血透室的感染控制,防止医院感染每月对透析治疗室的物表和空气进行细菌培养,周对水的PH值、余氯、硬度进行监测。每月对透析用水、透析液作细菌培养,每三个月行内毒素检测,每年行化学污染物检测,并做好登记。透析患者传染病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并记录。做好隔离透析室和医疗废物的管理。

29认真履行告知义务,主动与病人沟通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血液透析治疗是特殊治疗,应告知患者相关的注意事项,多与病人沟通,使患者及家属理解和信任我们,能积极配合治疗。

210加强巡视,做好健康教育血液透析是体外循环的过程,应加强巡视,观察动静脉内瘘穿刺处、深静脉置管处有无出血及血肿,有无穿刺针及导管移位或脱落。观察设备的运转是否正常。倾听病人的主诉,做好健康教育,对所管的病人做到心中有数。护士应花更多的时间在病人身边,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以外的服务,如心理疏导、健康教育等[7]。

211加强环境的改造血透室要合理布局,清洁区、污染区及其通道要分开。环境应保持安静,光线充足,空气清新。地面要防滑防酸,并有防滑标识。厕所应有扶手,并准备座便器,以防病人跌倒。

3小结

护理风险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动态的过程。护士只有做好风险评估,才能有效地规避风险。通过护理风险管理策略的实施,密切了护患关系,减轻了护士的心理压力,针对薄弱环节能找出预防和避免护理风险的方法,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提高了护理队伍整体的抗风险能力[8]。

参考文献

[1]林菊英医院管理学:护理管理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67

[2]王淳德,郑思炳,王渠江医疗风险管理浅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3,18(7):405-406

[3]李晓惠,邹晓清临床护理风险事件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57

[4]李雪芳,陈立群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输液室的应用[J]全科护理,2009,(10):2701-2702

[5]黄雪梅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09,(3):624-625

[6]冯凯芬血液透析室的风险管理[J]全科护理,2009,(9):2411

第9篇:血液透析科室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管理对策;原因分析;护理不良事件;血液透析室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3-0142-01

血液透析室的环境具有高危性,随着透析技术的不断进步,该技术适用的症状范围也在不断扩展,患者数量迅速增长,血液透析室也随之制定了许多规范和标准,交由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所谓护理不良事件,就是护理过程中不在预计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护理不良事件为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带来了风险,对此,医院需要分析其发生原因,以制定相关管理对策。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4年4月到2015年4月于本院血液透析室发生的30例护理不良事件,由护士长主持、其他护士参与,召开讨论会议,对不良事件进行分级。其中0、1两级不良事件在科室内自行讨论,自行整改;2、3或更上级的不良事件,则要记录到不良事件登记薄内,将不良事件的整个经过几最终后果详尽地记录下来,在经过科内护士讨论后将登记簿上交至护理部。

1.2方法

无论是自行处理的不良事件还是上报至护理部的不良事件,全要在科室内进行探讨与分析,同时统计出最近五年科室内护士在透析过程中所发生的不良事件,按照其内容进行分类,并制定相应管理对策。

1.3统计学方法

关于本次研究,主要借助于统计学软件包SPSS19.0对文中涉及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X2检验。采用t检验,P

2结果

护理人员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详细情况见表1,发生原因见表2。可以发现,低资历的护士具有较高的不良事件发生率(83.33%),主管护师和护士发生几率较小,分别只有6.67%和10.00%。发生原因包括:①查对制度未落实;②业务技术水平不扎实;③思想上重视度不够、缺乏责任心,无菌观念薄弱,自我奉献意识差;④护患沟通不良、健康宣教不完全;⑤资历低,缺少预见能力。

表1不同资历的人员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对比(n=30,%)

资历 给药不当 留管失败 产生压疮 烫伤 医嘱执行有错漏 采血标本有误 总计

主管护师 0(0.00) 0(0.00) 0(0.00) 1(3.33) 1(3.33) 0(0.00) 2(6.67)

护师 0(0.00) 1(3.33) 1(3.33) 0(75.00) 1(3.33) 0(0.00) 3(10.00)

普通护士 9(30.00) 5(16.67) 3(10.00) 3(10.00) 2(6.67) 3(10.00) 25(83.33)

总计 9(30.00) 6(20.00) 4(13.33) 4(13.33) 4(13.33) 3(10.00) 30(100.00)

表2单因素分析结果(n,%)

原因 例数(n=30) 发生率

查对制度未落实 10 33.33

业务技术水平不扎实 1 3.33

想上重视度不够、缺乏责任心,无菌观念薄弱,自我奉献意识差 8 26.67

护患沟通不良、健康宣教不完全 3 10.00

资历低,缺少预见能力 8 26.67

3讨论

有关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笔者试作如下分析:首先是职称(资历)差异与不良事件率的密切联系,从表1可以发现,资历高的主管护师与护师较少发生不良事件(6.67%和10%),而普通护士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却高达83.33%,可见这是由于护士工作时间尚短,工作经验少,资历低而缺乏预见性的原因[1]。其次,各类不良事件所占比例也反应出护理人员的各种缺陷,如占比30%的给药不当,造成这种事件的原因就是护士未严格进行查对;占比20%的留管失败,其发生原因为护士对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缺乏前瞻性的评估,工作马虎不负责;至于造成压疮是因为护士缺乏责任心,烫伤则是护患沟通不佳以及健康教育不到位,采血标本错则是因为护士专业知识匮乏,未按规范操作。

针对表2中的五项原因,血液透析室应该实行如下对策:首先,强化护理人员的管理,鉴于低资历护士在操作经验、规章流程方面的欠缺,可以通过新老搭配的排版制度来实现“传、帮、带”的效果[2]。对护士进行质检,减少再次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可能。其次,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管理者带头,下属跟从,严格遵守并执行。再次,培养护士的前瞻能力,护理前进行风险评估,提前做好防范风险的准备[3]。此外,还要加强护患沟通,避免护患纠纷,改进查对制度,严格遵守医嘱为患者进行护理。最后,要经常进行查房,加强采血知识培训,避免各类不良事件的发生。

结语:

针对血透室内发生的各类护理不良事件,本了分类,并探讨了发生这些事件的原因,总结了相关管理对策,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有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沐琴.血液透析室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2012,3(04):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