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外贸业务实训范文

外贸业务实训精选(九篇)

外贸业务实训

第1篇:外贸业务实训范文

1国际贸易仿真实训的应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仿真实训主要经历了三种模式的演变:第一是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实训模式,即根据国际贸易业务过程中涉及的各个业务环节完成国际贸易相关单据的手工制作训练。这一模式实现了学生对国际贸易单据的制作训练,但缺乏系统性。第二,是以计算机操作为主的实训模式,即根据国际贸易业务涉及的各个业务环节在计算机上进行国际贸易单据的制作训练,虽然手段比手工操作先进了很多,但仍然只能为学生提供制作单据的训练机会,缺乏全过程的业务训练。第三,是以网络演练为主的实训模式,即在以上模式的基础上引进相关的国贸业务模拟演练软件,由学生在实训室内部网络上按照模拟软件的各个环节进行国贸业务操作训练,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说与真实的国际贸易环境更为相似,但这种仿真实训只是演示型的仿真实训,它仍然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不足:一是这种仿真实训仍然以演示为主,还不是真正的训练模式,学生无法进行真正的业务操作,体验不到业务操作的过程和结果;二是软件平台仍然停留在简单的人机对话上,仅通过网络演练相对固定的业务,无法仿真灵活多变的市场环境,不能实现贸易方之间业务的实时互动;三是缺乏有效的考核与评价模式,既无法考核实训过程,也无法考核实训结果。国际贸易专业仿真互动实训基地是一种采用灵活机动的“真实案例”,基于“业务实操”仿真互动平台的实训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在校内进行真实业务实训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各种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今后走向社会寻求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2国际贸易仿真互动实训基地的建设原则

(1)实训情境的仿真性。实训基地要设置出口公司、进口公司、工厂、银行、保险公司、货运公司、海关、商检局、贸促会、国税局、外汇管理局等实训室。各实训室从设计装修到实训室文化都完全仿照真实的职业情境和职业文化。(2)实训内容的真实性。实训基地要找一至两家外贸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将这些合作公司的业务纳入实训教学,以业务为项目,以项目导向法为教学法,实施基于外贸业务流程的实训,让学生仿佛置身真实的外贸公司,实现临岗实训,为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3)实训角色的顶岗性。学生进入实训基地进行实训后,根据所进入的部门不同,学生将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学生如果是进入出口公司,学生则是外贸业务员,在实训时要以外贸业务员标准来要求和规范自己。(4)实训过程的互动性。实训过程要将枯燥深奥的国际贸易商务行为与日常生活的生活习惯溶为一体,既可以训练学生的团队精神又可以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要针对过程互动开发一个“国际贸易互动网络平台”互动软件,该软件包含国际贸易各个环节,同时也包括国际贸易所涉及的各个关联方。(5)实训管理的监控性。实训基地应用现代项目管理方法,把每一笔外贸业务订单看成是一个项目,在项目实施中进行目标和里程碑管理。通过项目管理,达到对项目过程的监控。采用的模式是项目启动——计划——执行——控制——收尾这五个过程。其中控制过程有输入和输出信息,对执行中的偏差进行纠偏,并对各种付款方式的选用都设置操作过程的预警信号。(6)实训评价的职业性。实训基地对于学生实训进行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实训评价以相关的职业为参照,对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比如,学生如果进入出口公司,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就是扮演外贸业务员的角色,由于实训内容的真实性,那么,我们对该学生的考核主要是看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是否熟悉工作内容和具备职业道德,以及实训完成后是否能给公司带来盈利。

3国际贸易仿真互动实验基地的功能定位

构建国际贸易仿真互动实训基地的基础就是功能定位,要准确地对仿真互动实验基地的功能进行定位,一方面必须充分研究本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实验室硬件和软件的制约。也就是说首先要全面考虑学生将来从事对国际贸易工作应该具备的技能体系;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如何通过软件平台实现基于真实案例的互动实操。“国际贸易互动网络平台”将国际贸易业务三个方面的作业活动与网络数据化手段结合起来,手段、内容、方法结为一体,实现了复杂业务的可操作化。在仿真情境下,学生自行设定交易信息、交易方式并进行相应的组合,进行无纸化网络操作。有许多计算机工作站在实训基地承担贸易流程中的单位职能,如,政府机构、国内外商务公司、海关、运输、银行、保险和商检等一些单位,标准业务过程将学生带入了仿真的无纸化电子商务场景中。该平台将包含FOB、CFR、CIF三种贸易术语及其相配套的L/C、D/P、D/A、T/T等多种结算方式,同时提供知识性与操作性的在线帮助,并向学生提供交易情境信息。具体平台功能如表1所示。

4国际贸易仿真互动实验基地的建设思路

国际贸易专业仿真互动实训基地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建设目标,借助互动软件平台按国际贸易全真业务流程进行开发设计,基地规模可根据学校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设计,要实现对国际贸易业务流程中的11个业务部门及服务部门的模拟仿真,实现学生在主要业务部门进行角色扮演和仿真业务操作,所有业务实现实时互动,实训过程中所有案例要来自企业真实案例,来源于从业人员经常遇到的问题,实训基地环境及管理制度要仿真企业真实的工作场景及管理制度。软件平台要解决新增案例与平台的接口问题,在能实现对系统的扩展和升级,使之能满足财经大类其它部分专业的仿真实训要求。

5结语

第2篇:外贸业务实训范文

针对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和特点,按照“理实一体”和“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以培养国贸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湖南外贸职业学院构建 了“走岗认知--仿岗实训―轮岗实训--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

国际贸易专业;理实一体、虚实结合;实践教学体系

1 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目的和内容

1.1 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目的

国际贸易实训教学是国际贸易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实训帮助学生掌握外贸实际操作流程,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巩固、深化所学的外贸基本知识、理论,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实践中,能快速掌握国际贸易中物流、资金流和业务流的运作方式,进一步明确不同当事人的地位、权利、义务以及相互间的工作关系,学会外贸公司控制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方法等。在实训中学生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专业技能,为步入工作岗位打下夯实的基础。

1.2 国家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

1.2.1 校内实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情景模拟实训的项目。要求学生搜集商务信息,分析国际市场行情,参与东盟博览会或广交会,利用网络寻找供应商和进口商,并维护好客户关系。通过系列实践训练,帮助学生掌握进入国际市场的各类途径、方法和技巧,熟练掌握外贸业务磋商、合同签订、合同履行等专业技能,提高学生防范合同诈骗等国际贸易风险的能力,促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合同纠纷的能力,并具备保障交易主体合同利益、正确运用支付方式进行收汇以及正确处理各种业务单据的能力。

1.2.2 利用教学软件。学院购买或自行开发国际贸易仿真教学软件,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安排仿真实训项目,在校内实训室进行分角色模拟操作实训,并要求学生在规定的实训时间内完成。每个角色都安排了基本的业务量,其中出口商应完成4笔以上出口业务(包括D/P、D/A、UC、T/T各1笔),进口商应完成4笔以上进口业务(包括D/P、D/A、L/C、T/T各1笔),工厂应完成3笔以上国际买卖,进口地银行至少应完成信用证申请书审核、开证及审单,出口地银行至少完成审证与审单业务。

1.2.3 顶岗实习。让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并要求学生在定岗实习中必须服从单位安排,认真完成本职工作。

2 “理实一体、虚实结合”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意义

高职院校的办学是以培养技术人才作为其主要的宗旨,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后备技术人才。本文提出构建“理实一体,虚实结合”的教学体系,首先要充分的认识到该体系构建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才能从思想上做好相关的准备。

第一,将改变传统的说教教学,从而使得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更注重引入大量的实际案例,通过这些实际的案例从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的大量理论变为实际,更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吸引学生的兴趣。理论结合实践教学,使得在教学中更能够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理解国际贸易中的具体的细节。

第二,促进对外贸模拟软件的应用。由于国际贸易的专业性,如果单纯的通过老师的讲授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需要,因此,这就客观上要求在教学中加强对外贸软件的应用。当前,在外贸当中比较常用的如Simtrade软件。通过对国际贸易实务的整体流程的模拟,从而让学生充分的掌握报价、磋商、订立合同、审证、制单结算等技能。

第三,加大国际贸易专业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进一步的提高该专业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增加实践课程,增加实训项目等方式,发挥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的作用。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的实现企业的要求。

3 “理实一体、虚实结合”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国际贸易专业“理实一体、虚实结合”实践教学体系由“走岗认知-仿岗实训-轮岗实训-顶岗实习”四个步骤构成,具体如下:

1、走岗认知。组织学生观看外贸业务流程视频,安排学生到外贸企业参观,熟悉企业环境,提高学生对外贸业务流程的感性认识。

2、仿岗实训。学生在校内专任教师、企业兼职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交易磋商、出口报价、签订内销合同等外贸业务流程中的各项实践技能训练任务,促进学生掌握实践知识和技术理论知识、养成职业素养、提高学生岗位操作技能,,达到外贸从业人员的技能要求,适应企业的岗位需要。

3、轮岗实训。轮岗实训安排在第四学期和第五学期,分组分班安排学生在校内仿真实训室、校外外贸公司单证部或操作部以及报关行完成跟单、审证制单、报关、开发新客户、洽谈贸易合同等项目任务,完成跟单员、单证员、报关员、业务员工作岗位。

4 构建“理实一体、虚实结合”实践教学体系的手段

4.1 建立仿真模拟实训室,自主开发仿真互动实训软件

为提升学生职业岗位能力,满足外贸业务流程实训的要求,依据外贸业务流程,建立了进出口保险实训室、报关实训室、报检实训室及国际贸易仿真实训室等9个实训室。

专业教师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了国际商务仿真互动实训软件平台。该平台是基于进出口业务流程,将国际贸易三个方面的作业活动与网络数据化手段相互结合,内容、方法、手段融为一体,实现了复杂业务的可操作化――在仿真情境下,学生可自行设定交易信息、交易方式,进行无纸化网络操作。

在实训室由计算机工作站承担外贸业务流程中的政府机构、国内外商务公司、银行、海关、运输、商检、保险等不同单位的职能,标准业务流程将学生带入无纸化仿真电子商务场景中。该软件将包含 FOB 、CFR 、CIF三种贸易术语及其相配套的L/C、 D/P、 D/A 、T/T 等多种结算方式,同时提供知识性与操作性的在线帮助,并向学生提供交易情境信息。

4.2扩大:“校中企“---长沙将旺电子贸易有限公司的规模

公司内部新建产品陈列室,让学生熟悉公司经营的所有产品的名称、规格、型号、性能、数量、价格等详细信息,做到正确、有效发盘;扩建业务部,增添办公设备,满足更多的学生开展外贸业务;注重公司文化建设,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等方式,让学生形成员工意识,调整心态,自觉遵守公司规章制度,感受真实工作情境。

5 结语

总之,要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整体技能水平,就必须以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作为指导,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作为导向,充分按照上述制定的要求进行实践,并采取各方面措施保障其实施,更好的做好当前教育教学的改革,为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梁媛媛. 浅谈高职国贸专业SPT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J]. 经济研究导刊,2009,20:266-269.

[2]彭晔.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探讨――以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专业为例[J]. 时代教育,2013,17:209-210.

第3篇:外贸业务实训范文

(1)真实性校内生产性实训的真实性体现在职业环境的真实性和实训项目的真实性。职业环境的真实性体现在真实的工作环境和生产设备。校内生产性实训需要营造一种生产的真实情境,既能传授教学内容又能实训的环境,教学与生产同步,按照真实的生产要求生产真实的产品。校内生产性实训教学开展的前提条件是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必须是真实的,设备也必须能够投入生产,产生经济效益。同时校内生产性实训的工作环境、企业文化、实训项目等必须具有企业的真实氛围,使学生能真切感受到自己是一个“准员工”进行生产性实训,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或服务过程中获得职业经验,提高职业技能和道德水准。实训项目的真实性是指通过校企合作提供一个真实可行的项目来执行教学计划,教学内容通过真实的生产项目来体现。学校依托企业的某一典型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学习。学校和企业在选择生产项目时也必须同时考虑到项目的可操作性,是否适合学校教学,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是否符合企业的经济利益。

(2)生产性生产性是校内生产性实训得以存在的必要条件,只有具备生产功能,向社会提供真实的产品或服务,有真实的生产环境,才能达到生产性实训的真实效果。校内生产性实训项目为学生提供真实职业技能训练的岗位,更需要通过市场运作手段,为市场提供优质的服务,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形成的产品成为社会需要的产品,使教学过程具有生产性或服务性,并产生社会效益。

二、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现状

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以培养外贸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要求,其实践教学一直是人才培养中的重点和难点。部分高职院校也进行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的探索和实践,但总体看来,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的认识还停留在摸索的层面上。大部分高职院校仍采取以仿真模拟实训为主的实训方式,学生接触真实外贸业务的机会非常少。绝大多数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基本上都建立了仿真模拟实训室,通过模拟外贸工作场景、业务流程,利用一些外贸实训软件,如:南京世格SIMTRADE、上海鹏达软件等,开展仿真模拟实训。尽管这些实训软件设计比较合理,事先设计进出口业务情境、任务或项目,学生模拟进出口业务工作过程,进行公司注册、市场调研、贸易磋商、合同签订、开证、备货出运、单据制作、结算等虚拟业务操作,但这往往与实际业务情境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很多学生认为实训教学理论实际脱节。而且,这种仿真模拟终究只是模拟,完全没有生产性,不可能完成生产性实训的教学目标。总的来讲,现有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效果都不理想。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不同于一般的经济类专业,有其自身的特性和特殊要求,这也决定了本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在仿真的模拟实训环境下很难形成与培养。因此,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必须走新的路子。引进B2B外贸电子商务平台,校企共建校内在线外贸交易生产性实训基地,以真实外贸业务为载体开展校内生产性实训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新途径。

三、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新模式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立足外贸行业发展新趋势,积极创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模式,校企共建校内在线外贸交易生产性实训基地,引进B2B外贸电子商务平台,以真实外贸业务为载体开展校内生产性实训,由企业提品样品和相关培训,学生分团队分组轮岗借助电子邮件和即时聊天工具与海外买家交流,为企业提品海外营销服务,助力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为学生提供实战机会的同时,也提升了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具体运行方式如下:

(一)依托校企合作,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企业和个人卖家通过网络与海外买家进行在线外贸交易逐渐成为外贸行业新趋势。在线外贸交易的发展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校企合作进行生产性实训提供了新的平台。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按照外贸公司办公室建设标准,投资30余万元建设校内在线外贸交易生产性实训基地,基地占地面积120平方米,24小时供电并提供免费无线网络,办公电脑42台,办公桌椅、样品展示柜等办公设备一应俱全,目前已与江西鑫华昌、江西盛斯特、江西魅丝蔻等6家企业合作开展生产性实训,引进阿里巴巴速卖通、敦煌网等B2B外贸电子商务平台,由企业提品样品和相关培训,学生分团队分组轮岗借助电子邮件和即时聊天工具与海外买家交流,为企业提品海外营销服务。

(二)选拔优秀学生,组建外贸网商精英班根据校内生产性实训要求,校企共同制定外贸网商精英班学生选拔制度和选拔标准;每年6月份在大学一年级学生中进行选拔,由校企双方代表作为评委进行面试,优先考虑正在做或尝试过开淘宝网店并有自己货源的学生。面试合格的学生组建外贸网商精英班,在二年级的第一学期初开班;每个公司项目为一个团队,每个团队细分为两个组,团队与团队之间、组与组之间实行竞争制度;校企共同制定外贸网商精英班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特色课程体系;根据学院实际情况,配备由专业教师、阿里学院和敦煌动力营销培训师、优秀外贸网商、企业外贸骨干等构成的优秀师资团队;制定外贸网商精英班班级管理制度,由专业教师和企业外贸骨干共任班主任;外贸网商精英班成员实行淘汰制,三个月未出业绩淘汰出局。

(三)签订三方协议,保障校企生三方利益开展外贸生产性实训涉及多方利益。学院提供办公场地、水电、网络、培训等免费资源,不收取任何管理费用,但仍需承担学生在生产性实训过程中发生意外的风险和其他可能产生的商业风险。企业为学生提供免费样品和业务培训,甚至还提供客户资源,需要承担一定的资金压力和商业风险,甚至会产生一定的损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投入大量的精力为企业开展产品海外营销服务,不仅能收获很多实际业务经验,还能挣取自己应得的业务提成,如何确保学生及时全额拿到自己的提成也是实施生产性实训必须明确的问题之一。因此,在开展生产性实训之前,需要签订详细的三方协议,保障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利益。

(四)承接真实业务,开展外贸生产性实训在签订三方协议后,外贸网商精英班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企业接受企业文化、产品工艺、销售技巧等相关培训,同时学校安排专任教师或在线外贸交易平台培训师进行针对性培训,有效提高学生利用B2B平台进行产品海外营销服务的能力。学生用阿里巴巴速卖通、敦煌网等B2B平台推广产品,边学边用,边做边学。学生团队选定产品,确定供应商,落实货源,注册平台帐号,完成拍摄产品、翻译信息、上传产品、管理店铺、推广营销、议价磋商、下单配货、物流发货、买家收货、卖家收款、处理纠纷等全套在线外贸交易流程。合作企业可将部分货物存放于基地,也可在学生获得订单后直接从工厂发货。以真实业务为载体,开展外贸生产性实训,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真实业务过程,积累外贸业务经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4篇:外贸业务实训范文

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立体化;仿真模拟实训平台;构建

国际贸易专业仿真模拟实训平台建设的现状及其不足

随着对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理解的深入,各个开设国际贸易专业的院校都认识到了实训实践对于高素质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纷纷建立各类实训平台或实习基地,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各院校仍以建立校内实训平台为主。其中,仿真模拟实训平台作为一个能帮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和掌握进出易基本程序和主要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径而广受推崇。

目前,大多数院校均通过购买和使用一些国际贸易模拟实训软件来搭建校内仿真模拟实训平台,如出口模拟操作系统(即teach me trade,简称tmt)、世格国际贸易实习平台(即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等。这些国际贸易模拟实训软件所搭建的仿真模拟实训平台以进出易的基本过程为主线,针对进出口贸易中的草拟函电、商品价格核算、交易条件磋商、签订合同、开立与审核信用证、备货、租船订舱、报验、报关、投保以及制作与审核贸易单据等主要业务板块,通过生动的实例以及大量的操作练习,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外贸操作的基本程序和主要业务技能。但笔者在运用这类仿真模拟实训平台开展实训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其存在如下不足:

实训内容与操作方法无法反映真实业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类模拟实训平台大多以进出易的基本过程为主线,以某笔具体业务为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完成相关的业务操作。但由于实训软件设置的单一性,使得在任何业务中学生都只是按单一的流程去完成相关操作,加上大多数实训指导教师未及时对软件的某些设置,如汇率、关税税率、运费率、退税率等进行调整和更新,从而无法反映业务操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所培养的核心岗位能力过于单一高素质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应具备的核心职业能力,归纳起来应包括:形势分析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商务洽谈能力、外贸单证能力、业务运作能力、风险防范能力。而国际贸易模拟实训软件所搭建的模拟实训平台在模拟实训期间,往往侧重于其中的外贸单证能力和业务运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其他四个核心职业能力在这类综合模拟实训平台中难以得到有力的锻炼。

学生的自我发挥空间小这类模拟实训平台多以静态型的机械式实训为主,灵活性的、博弈式的、互动性的动态型训练相对较少。加上这类实训平台本身在开发时功能上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错误,使得学生在模拟实训过程中无法把自己融入到真实的业务场景中去完成全过程操作,实训时缺少主观能动性,抱着“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的想法,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自我发挥空间小。

考核方式过于单一这类模拟实训平台的考核大多由系统自动生成,容易造成学生即使原封不动地按照实训手册样单填写内容,也同样可以获得较高的分数,使得考核结果无法真实体现学生的实训情况和能力培养结果。

立体化仿真模拟实训平台的构建思路和特点

立体化仿真模拟实训平台通过搭建高度仿真的国际贸易业务场景,并与国际贸易模拟实训软件的运用相结合,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模拟实训环境,包括办公环境、交易会展环境、谈判环境、业务履行环境、电子商务环境等,体现出场景实训的业务氛围和空间感。该平台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仿佛置身于实际的外贸业务环境,能将自己融入到业务角色中去完成全套实训操作,从而真正做到与外贸实践接轨。立体化仿真模拟实训平台的构建需要设计实训思路、设置硬件环境、营造网络环境、改革评价方式。

设计实训思路设计实训思路主要包括设计实训流程及提炼核心环节。通过外贸实训流程的设计,提炼出该流程中最重要的核心环节,明确将公司注册登记、落实货源及备货、开发客户、商务谈判、合同签订、开立及审核信用证、租船订舱、投保、报验、报关、制单结汇、核销退税等多个业务核心环节作为综合模拟实训的操作关键点,以体现实训环节的完整性。在提炼出核心环节后,需分析各环节涉及的场景及当事人,明确各当事人的操作内容及职责,并可以此作为搭建硬件环境场景与网络环境场景的依据。

设置硬件环境硬件环境的构建主要是指根据所提炼出的核心环节的操作关键点,搭建这些环节所涉及的场景,并营造真实的业务氛围。一方面,根据提炼出的核心环节操作需要,将实训场地合理划分不同区域,设立不同的业务场景,如外贸公司(主要包括单证部、商务洽谈室、样品展示间等)、交易会馆、货代、船运公司、保险公司、银行、综合业务大厅(主要包括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外汇管理局、国税局等),并为这些场景配备相应的办公器材,如办公桌椅、产品展示货架、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电脑及相关单据等。另一方面,为营造出仿真的业务氛围,应参考各业务部门的典型布局和色调搭建场景,在每个场景都做好该场景对应环节业务流程的图表,制作相应的图案和介绍张贴于该场景内,让学生对实践中身处的场景有切实的感受,从而做到实训内容真实化,模拟训练与业务实践“零距离”,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实训效果。

营造网络环境在网络经济下,进出口业务操作离不开互联网。因此,立体化仿真模拟实训平台也应借助互联网络平台营造更真实的业务环境。网络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国际贸易模拟实训软件的相关功能办理相关业务,如公司注册登记、公司及产品信息、公司及产品广告、信用证开立等;另一方面,可自主开发平台内的b to b网站,开展产品推广、网上交易等业务。

改革考核方式多层次、全方位的考核方式也是立体化仿真模拟实训平台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多层次、全方位的考核方式是指,一方面,以国际贸易模拟实训软件的系统评分作为考核依据之一,另一方面,还可由实训过程中涉及的各环节其他业务人员对学生业务能力进行评分。

立体化仿真模拟实训平台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强调“货物”与“客户”在操作中的重要性;强调“以人为本”的动态性、全程互动性的真实训练;体现真实外贸环境下业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各项核心岗位能力都能在全程训练中得到充分加强。

立体化仿真模拟实训平台的具体结构框架

立体化校内仿真模拟实训平台的实训原理、硬件环境、网络环境的具体结构框架可由图1概括表示。

参考文献:

[1]李兵.构建模拟实验教学环境的实践与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7,(11).

第5篇:外贸业务实训范文

外贸实战训练对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发展的需要,外贸企业对外贸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笔者走访的几家外贸企业中,几乎所有企业都表示:应届毕业生在外语口头表达能力、职业素养、谈判能力、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均需有所提高。而要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实战训练则是行之有效的方式,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益处。(一)有助于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能力不仅指只获得课本理论知识的能力,还有解决问题、利用现有知识去拓展和加深专业知识的能力。在传统教育中,学生早已习惯“教师讲、学生记”的方式。在这种教育下,学生的学习能力只局限在课本和考试,从而与职业脱离,造成学生死记硬背、难以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尴尬。所以,学习能力的培养应该有着更广的范畴,包括自学能力、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随着外贸形势的变化,新产品、新技术甚至是新外贸模式的发展,毕业生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经常赶不上时代的发展,二次学习不可避免,终身学习才能保证职业发展。只有具备快速学习能力,才能在工作中更快上手,从而尽早具备工作能力。因此,自主学习能力在适应企业需要方面尤其重要,这也是解决经验缺失弱势的重要手段。(二)有助于外贸经验的积累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外贸企业获取业务人才的来源偏向于社会聘用,直接从院校招聘毕业生处于次要地位。换句话说,外贸企业更倾向于聘用具备外贸经验的外贸人才。这与我国外贸企业的现状有着直接的关系,我国很多外贸企业规模不大,外贸业务分工笼统,此时特别需要从业人员能独当一面,解决外贸业务中的诸多环节,而且通常不愿花费过多精力与时间去培养没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在调研中,企业普遍反映没有时间和资源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培训。但应届毕业生注定欠缺工作经验,这就与外贸企业的招聘需求存在矛盾。要想弱化这个矛盾,应尽早地让高职学生进入外贸企业实习或工作,在教学中增加实训实习内容不可或缺。在学习中实战,在实战中积累经验,让刚出校门的学生初步见识到外贸交易中的各种实际问题,拥有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重要。(三)有助于职业素养的训练作为专业性很强的行业,职业素养在工作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它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比如沟通和谈判能力、把握商机、开拓市场的能力等。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对外贸人才职业素养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换句话说,现在的毕业生,绝不是只要具备专业技能就可以获得企业青睐的。在对企业了解的过程中,大多数外贸企业都认为,外贸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是他们最为看重的,专业技能的培养相对简单,员工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企业忠诚等职业素养关系到企业的长期发展,所以在选择员工时,企业更倾向于招收这类人才,所以职业素养高的毕业生就业要显得容易得多。当然,这些能力通常不是理论授课就可以很好解决的,专业思维和专业素养需要在实践中得到训练,这也是实战训练的重要目的。(四)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养成外贸业务主要是操作层面的工作,以前的外贸企业对业务人员的创新能力并没有特别要求,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金融危机使国际市场萎缩,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国间的贸易摩擦增多。2011年以来,我国已多次卷入反倾销纠纷。如何规避风险,开发市场,推广产品,成为外贸企业的当务之急,创新能力在上述任务中尤为重要。市场环境恶化,企业的生存竞争加剧,只有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才能更容易存活下去。在业务为重的外贸企业,外贸销售人员的业务创新能力则显得更为重要。职业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传统教育模式中并没有得到重视。在目前高职教育中,重视技能教育已提上日程,对创新能力的培养还远远不够,在课程设计上多是理论讲解,缺乏实战训练,创新只会更加困难。

外贸实战训练的方式

第6篇:外贸业务实训范文

关键词 内化 外贸实训 输入 输出

内化是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相一致,自己所认同的新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体系。“内化”是介于“输入”和“输出”之间的过程。课堂上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是一种理论的“输入”,而学生成绩的考察,终究是要看学生的“输出”情况。但“输入”不可能立即转化为“输出”,这之间必须要经过学生的“内化”,“内化”就是对“输入”的理解和发挥,然后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输出”。

《外贸实务英语》是一门实践课很强的课程,这就决定了“内化”的重点应该放在“外贸实务英语实训”这个环节。但是,学生“内化”的程度,也得以教师在课堂上的理论“输入”做基础。所以,笔者从国贸理论知识的“输入”入手,再过渡到如何“内化”国贸实训,从而提高国贸“输出”的能力。

一、理论教学创新

(一)双语教学

传统的《外贸实务》采用中文教学。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外贸最大的优势在于对英语的敏感度要大大优于商学院的学生。实际的国际贸易中,绝大多数的交易都是用英语进行操作,这给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习外贸带来了极大的优势。

在学习国际贸易过程中,要分析大量的案例,而且有大量陌生而又专业的贸易词汇,这又要求教师适当的用中文加以解释,以便学生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所以,笔者在这门课程定位为‘双语教学’。中文占30%,英文占70%。

(二)知识结构

《外贸实务英语》需要大量的理论知识作铺垫,才能使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学期伊始,笔者对这门课程的知识体系重新梳理,根据外贸发展的整体趋势,加入了如何寻找客户,怎样建立网站,如何利用B2B贸易平台等,现代化的信息元素。

三、实践教学创新

《外贸实务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理论只是铺垫。但以往的教学过多的讲解理论知识,忽视学生的内化实践。所以,笔者把国际贸易的流程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一个阶段都设计单项的训练,再把每个环节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的实训。

(一)单项课程训练

单项课程训练是综合实训的基础,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各项商务外贸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成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两部分。在学期开始,把学生平均的分成若干小组,不同的小组,按照要求并结合实际,分析不同的案例。就实践操作部分而言,也是以小组为单位,进入“国际贸易平台”系统,根据上面的要求,进行操作,系统会为各个小组自动打分。

(二)综合实训课程

综合实训是从专业的整体知识技能构建的角度,以及职业技能培养的需要来安排的,旨在通过模拟真实的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商贸过程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对上述单项实训课程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与巩固,然后进行综合的运用,从而提高学生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增强实际工作能力。学生在掌握各个单项训练后,再次进入“国际贸易平台”系统,根据上面的要求,进行操作,系统会为各个小组自动打分。

1、综合实训课程的要求。学生完成两周时间的综合实训,需要撰写综合实训项目内容,如果实训合格可取得相应的学分,并计入毕业总学分。教师需要做好实训准备工作,指导学生准备好实训必需的各种文件和资料,向学生讲明综合实训的目的、任务、要求、注意的问题等事项;指导学生的综合实训全过程,在实训开始后,即时指导、解答、处理疑难问题,做好与学生的联系、沟通与协调工作;在综合实训结束后及时要求和检查学生撰写实训内容,审查学生实训内容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并评定学生的实训成绩。

2、综合实训的内容。综合实训的内容包括各单项课程的基本概念及相关基础知识、各单项课程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与实施能力。课程设计为进出口贸易流程模拟。首先,进行岗位定义和学生角色分配。对各个单位进行任务分解和岗位定义,如出口公司可以细分为出口业务部、跟单部、报关部、船务部等。把学生根据专业分配到岗位上,并根据兴趣和能力委任经理、副经理和业务员等职务。教师作为协调者和监控者对整个系统的运作进行维护和调整。然后,模拟国际贸易的业务流程,根据各岗位的任务定义开展国际贸易业务。在业务模拟的过程中,使学生加强业务体系的认知,掌握岗位任务和工作流程,熟悉岗位业务工具的使用。

四、考试形式创新

《外贸实务英语》是一门很有实用的课程,为了加强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识,笔者在考察的形式上做了改进。笔者把考察的成绩分成了三部分。一是外贸专有词汇检查,在最后一个月里,我按照小组的顺序,在不同的时间段,检查学生对重要专有外贸英语词汇的理解,成绩记录在案。二是以外贸公司面试的形式,口头对学生提出各种关于外贸的问题,学生的回答成绩记录在案。三是让学生进入“国际贸易平台”系统,根据上面的要求,进行操作,系统会为学生自动打分。三项成绩综合得出学生的考察成绩。

五、结束语

《外贸实务英语》的课堂授课,更多的是纸上谈兵。实际国际贸易中,有很多突发事件需要我们灵活处理。这些都需要我们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这是提高外贸英语实训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针对目前校外实训基地的现状,应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应该积极与地方企事业单位签订长期接纳实习、互惠互利的合同,逐步建立“协作型”与“合作型”的校外实训基地,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定期、不定期地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建立实训档案,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这些措施,都可以极大地“内化”课堂上理论知识的“输入”,从而提高外贸的“输出”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春袜.创新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成人教育,2007,(7).

第7篇:外贸业务实训范文

论文摘要:我国应用型高等院校在国际贸易专业实验室建设方面长期落后于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即便是当今主流的仿真型、情景模拟型国际贸易实验室,也存在着建设思路狭窄、实训功能局限等问题。本文首次提出应用型本科国贸专业人才培养层次与实验室建设的关系,并结合社会对外贸人才素质与能力的最新需求,提出了实战加模拟的创新型国际贸易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思路。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验室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重要资源和保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验室建设应该与普通高校、高职高专等不同办学层次有显著的区别。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应用型高等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在实验室建设上依旧是穿新鞋走老路,建设思路因循守旧,依然固化于学科性、学术型教育的寞臼,导致相关实验室的建设缺乏特色,往往是重形式、走过场,多数实验室形式单一、功能匾乏,不能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为此,笔者将自身多年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和外贸实战经验相结合,意图通过对当前主流国际贸易专业实验室建设模式的深入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进而提出创新型国际贸易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思路。

一、当前国际贸易专业实验室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自1985年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体制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历程,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实验室建设也有了不小的进步,但是总的来说从建设思路、软硬件设备的创新发展上来看,依旧落后于国内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技能方面的需要。

1.国际贸易专业实验室的几种建设模式

(1)手工操作型。利用纸质外贸单据的缮制为媒介,简单模拟进出口业务流程的实验室,属于国内高校早期建立的国际贸易实验室,其优点是投入较少,现场感强。缺点是设备较为简陋,功能单一,以制单操作为主,实训范围狭窄,对指导教师的要求较高。

(2)电脑制单型。是上述手工操作型实验室的升级版,主要是将外贸常见单据制成电子表格,供学生在电脑上练习填制。其优点是,外贸单证虚拟化,操作方便。缺点是训练依旧集中在外贸制单环节,不利于学生全面掌握和熟悉进出口业务的全部流程和相关技能。

(3)电脑十单机外贸软件型。即电脑加单机版的外贸软件,优点是通过单机版外贸实训软件可以模拟进出口的大部分流程,其缺点是,学生只能单机操作,相互之间没有互动和竞争,软件仅仅停留在模拟演示外贸流程的层面上,数据库内资源匾乏,缺少针对外贸函电磋商、进出口成本核算、外贸制单、国际结算操作、报关报检、外汇核销等各个环节的具体训练模块,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学校采用这种实验室模式。

(4)互联网演练型。将上述实验室放入局域网环境中,并且引进了网络版外贸模拟实训软件,实验室功能得以进一步扩展,实验环境具备了一定的仿真性,主流软件的数据库资料较为丰富,可以进行进出口主要模块的技能训练。目前这一类型的国际贸易实验室成为许多财力雄厚高校国际贸易实验室的主流模式。

2.现有建设模式的不足

综上所述,现有国际贸易实验室主要为“电脑+单机外贸软件型”和“互联网演练型”,这两种方式的不足之处如下:

(1)建设思维僵化,实验室模式单一。当前,可重复、低成本的“电脑加软件”成为国际贸易实验室的主流模式,但无论仿真程度有多高,依旧难以避免“照着葫芦画成瓢”的尴尬局面,直接为生产经营第一线进行服务的服务型、创业型、全真型实验没有被列入实验室功能之内。

(2)建设规格偏低,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相脱节。例如目前的外贸模拟实训软件侧重于对外贸制单、租船订舱、报关报检等环节相对机械化的模块训练,而对寻找客户、开拓国际市场、外贸谈判、成本核算等重要的综合技能环节重视不够,导致人才培养规格与高职高专层次重合。

(3)软件实训功能局限性大,与现实业务操作仍有较大的差距。首先是软件自身数据库内资料缺乏真实性,另外,功能模块不全,一些模块的功能较弱,例如外贸单证制作和某些环节的操作顺序随机性较强,在现实的操作环境中可能几种方式都是正确的,而软件形式却较为死板,非此即彼,无法逐一实现对学生实训结果的兼容性判断。

(4)软件自身的仿真模拟效果与实际操作存在较大距离,教师端控制和演示功能不强,学生得不到及时的操作指导,容易导致学生对现实的外贸操作环境认识出现偏差,难以实现“零距离就业”的目标。

二、创新型国际贸易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原则

1.按照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定位确立实验室建设规格

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其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单位应高于高职高专和中专层次,目前企业对这个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是,不仅要掌握国际贸易通常的程式化操作技能,更要求他们具有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商务谈判能力和准确的成本核算等综合业务能力,而这部分能力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2.遵循区域经济对外贸人才的岗位技能要求设计实验室功能

国际贸易专业实验室应以岗位需求为导向进行功能设计,只有合理确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业务能力标准,才能科学合理地设计相应的实验室功能模块。通过我们对用人单位的实践调查,结合笔者多年的外贸实战经验,可以大致将外贸岗位做一个简单的划分归类。

(1)外销员。是企业产品进出口的项目负责人,要求具备较为全面的外贸技能和综合业务素质,应具备寻找客户、开拓国际市场、外贸谈判、成本核算、对外签约等综合业务能力。

(2)单证员。负责从外贸谈判签约到报关、报检、出运和结汇各环节的文件起草和缮制。须具备起码的商务英语信函书写能力和各类外贸文件、单据的审核和缮制能力。

(3)报关员。负责办理公司产品的进出口清关手续。应具备各类报关单据的填制能力、熟悉海关政策法规和报关流程,掌握报关软件的使用。

(4)报检员、货代员、跟单员、结算员等。根据公司规模不同,前述岗位可能单独设立,也可能合而为一,应熟悉相关环节的法律法规和操作程序,掌握外贸制单技能。

(5)其他相关岗位。外贸翻译、银行国际业务职员等,也应具备相关的进出口流程知识,懂得相关国际惯例和国际结算流程。

从上可知,外销员在外贸业务中是产品进出口的项目经理,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要求相对较高,应该是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而高职高专层次的相关人才培养定位应低于应用型本科层次,主要针对除外销员之外其他的岗位进行培养。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实验室的建设应充分考虑相关专业的培养层次设置实验模块。

3.以多样化实验室模式满足社会对国际贸易人才日新月异的技能和素质需求

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实验室应打破现有主流建设思维,实现产学结合、校内外结合、仿真与实战相结合、模拟与现实相结合的立体化新模式。现有模式从本质上来说均为软件虚拟操作,缺乏实物模拟,更缺少与社会对接的服务型、实战型功能。对于国际贸易行业而言,更加重要的是实战经验,企业欢迎的是经过实际业务锻炼的国贸人才,高校国贸实验室的建设应考虑如何构建学生这一方面竞争力的问题。

据我们调查,目前有90%以上的中小企业有产品外销意图,其中绝大部分缺乏具有真才实干的外贸专业人才,不知道如何拓展国际市场,他们不欢迎从未接触过外贸实战的大学毕业生,急需的是有真正国际市场拓展和外贸操作综合技能的专业人才。因此,高校的专业实验室建设者和经营实验室设备的公司应能够及时捕捉到市场需求的最新动向,适时调整国际贸易实验室建设的整体方案,为企业服务的创业型、实战型实训内容应该在国际贸易实验室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创新型国际贸易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构建

目前,面临着高校扩招,国内经济持续低迷,毕业生就业难的多重压力,很多高校尝试在实践教学方面走出一条实用高效的新路子,例如建立自己的创业园和创业基地,鼓励教师、学生校内创业等等。我们认为,结合自身特色,因地制宜搞好校内实验室创新,是当前应用型高等院校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一条可行之路。国际贸易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既要考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层次与实验室功能设计的关系,又要注意将模拟实训与实战演练相结合。笔者将创新型国际贸易专业实验室的功能界定为:软件训练与实物操作结合,仿真模拟与创业实战相互补充的立体化模式(见表1)。除了校内实训外,创新型国际贸易实验室还应能满足外贸企业在产品宣传、国际市场拓展策划、寻找客户和初期谈判方面的咨询和操作功能。

1.实验室硬件及环境要求

(1)空间布局

按照创新型国际贸易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构建思路,兼顾各大院校的现实条件,笔者建议将实验室分为两大功能区,即微机模拟实训区和实战操作区。

①微机模拟区。主要通过计算机和主流的外贸软件进行局域网、互联网范围内的模拟操作训练,面积要求应视具体实训人数而定。

②实战操作区。全真的外贸公司办公环境,设置办公区、会议洽谈区两个小分区,一是承接企业委托,进行真实的单证缮制、海外客户查询及洽谈等综合社会服务,二是进行外贸主要环节的实物单据观摩和模拟操作,面积要求应视具体实训人数而定。至于船公司、海关、商检局、外管局等辅助部门的分区,由于校内实验室的局限性,勉强设置的实物空间既不具有真实感,也起不到应有效果,画虎不成反类犬,建议此部分功能在微机模拟试验区完成。

(2)硬件要求

①微机模拟区:主流电脑,设置局域网,并接入互联网,满足学生局域网内模拟操作和在互联网环境下拓展国际业务的需求。

②实战操作区:配备公司运营必须的办公家具、计算机、电话和传真机等设备。

2.软环境要求

实验室是硬件、软件和实验内容的统一体,在具备了软硬件条件之后,实验项目的开发,外贸软件的配备,实验内容相关资料的准备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实验室功能的充分发挥。

(1)外贸实训软件平台的搭建

首先是外贸实训软件,必须具有模拟外贸谈判、签约、备货发运、制单结汇、合同纠纷处理等外贸全流程的功能,必须具有丰富的产品数据库,涵盖主流的结算方式,同时具有较强的单据检查功能,方便的教师端演示与控制功能等。其次,加强重点环节的实训功能,如租船订舱操作、报关报检操作、银行国际结算操作等环节的扩展功能。再次,为有效开展针对企业的实战型实训,外贸实训软件平台还应考虑到开发有利于帮助企业推广产品信息,扩大企业知名度的实用软件工具,使得大学的实验真正做到产学结合,让学生获得宝贵的真实业务操作经验。

第8篇:外贸业务实训范文

通过一周的实训,使我对国际贸易的国际商务单证业务流程及操作有了进一步了解和感触,进一步掌握制做单证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则和基本技能。本次实训,也是一笔珍贵的财富,带给了我们许多快乐。国际贸易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的部门多、环节多、范围广、手续繁琐,它要求对外贸易的从业人员不仅要熟练地掌握国家对外贸易政策和外贸专业知识,还应加强我们对外贸单证的了解和实际动手能力。在这次实训中我们所做的单证有:制货物运输投保单、制一般原产地证、制普惠制产地证、制货物出运委托书、制出口货物订舱委托书、制海运提单、制商业发票、制装箱单、制汇票本次实训的主要目的是:是为了提高我们制作常用外贸易业务单证和熟悉进出口业务一般流程,识别和加强单证业务操作能力的训练而进行的.让们进行比较系统的外贸业务综合技能训练,采取仿真模拟实际业务流程,一环套进行业务操作训练,为以后从事实际进出口贸易工作,实现零距离上岗作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了解和学习就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了。因此,从大一我们商务英语专业就开设国际贸易、大二就开设了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为了使我们更好地,更加深刻地了解和掌握本学期这门课程加强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相互联系,4月份本系特为我们安排了为期一个星期的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让我们真正地认识到了和接触到了实际操作方面的知识,让我们能更好地理论去联系实际.在这一周的进出口实务实训当中,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同学们的帮助以及自己的努力下,我把老师交给我们的实训任务圆满地完成了.在实训的过程中,我对进出口贸易的一些基本的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通过实训,我对进出口贸易交易前的准备交易过程中的具体流程有了一个清楚的认识,同时也明白了平时努力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以及实际操作的必要性.外贸单证简称单证(Documents),是指在外贸业务实施过程中所应用的单据与证书,在国际贸易结算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贸易货物单据化,商品买卖以单据买卖的形式来实现,买卖双方的货款结算是以单据而非货物为依据,商品的买卖往往表现为单据的买卖,单证制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外贸业务的完成和经济效益的实现。一套正确、完整、及时、清晰的单证是能否顺利结汇的关键,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认真负责、细心耐心地完成。作为一名商务英语的学生,对各种单据的性质、作用、具体内容、缮制注意事项、各有关法律以及国际贸易惯例等都应该有所了解,才能确保在制作单证的时候能顺利结汇。

第9篇:外贸业务实训范文

关键词:培养模式;国贸专业;职业资格;

一、引言

1998年国家教委、国家经贸委、劳动部《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法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中详细说明了要逐步推行学历证书或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两种证书制度。2015年7月经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关于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的决定》,取消62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属于水平类职业资格的全国外贸业务员、全国外贸跟单员、国际商务单证员、国际货运从业人员资格等也在取消行列之中。虽然北京大学中国职业研究所所长陈宇表示此次改革取消政府部门及协会、学会设置的无依据的水平类职业资格证书,能够为职业资格认证市场创造良好而公平的竞争环境,有利于通过市场竞争来培育高质量水平类证书,但是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却失去了一种简单有效的甄别方式;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失去了培养的方向;对于学生来说,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目标。因此,职业院校应当重新考虑国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制定适应新时期企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缩短国贸专业人才培养与终端用户要求的距离,加快国贸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改革和创新。

二、职业院校国贸专业现行的培养模式

2004年教育部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中强调要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这些法规确定了国家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的法律依据,也为未来的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必须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为了贯彻教育部文件精神,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全国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先后掀起了以就业为导向“岗、证、课”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根据外贸企业相应的岗位如外销员、外贸业务员、外贸单证员、外贸跟单员、货代员等开设相关考证课程,将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职业资格证考试内容充分结合,使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外销员、外贸业务员、报关员、报检员、外贸单证员、外贸跟单员、货代员等职业岗位要求相统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技能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拓展了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三、在职业认证取消背景下,国贸专业人才改革的探索

第一,国际贸易专业培养模式的重新定位。在目前国际贸易专业相关职业资格证取消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必须对国际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以应对目前过渡阶段的形势,争取在不浪费学生考证花费的同时又保证满足企业需要。通过对部分外贸企业进行调研,在目前经济情况不佳的形势下,中小外贸企业对外贸人才知识和能力结构上侧重于业务开拓能力和外语沟通能力。根据调查的123份有效问卷统计,调查结果如表1。因此,在制定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要充分考虑企业对人才能力要求,紧扣专业核心技能,以工作业务流程为线索,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制定模块化的职业技能标准,将对外贸易活动中各环节所必须用、反复用的专业词汇、常用句型和固定表达方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打造基于“课堂教学+商务谈判实训+外语技能实训+专业综合实训+企业项目实训”的循环式强化训练人才培养模式。第二,构建“3-7-N能力本位”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围绕循环式强化训练人才培养模式,以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从职业岗位需要出发,综合考虑学生基本素质、职业能力培养与可持续发展,参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引入外贸行业企业技术标准或规范,体现外贸行业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以职业活动过程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形成为目标,构建“3-7-N能力本位”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3-7-N能力本位”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一级模块、二级模块。其中一级模块3个,分为基本素质课程模块、职业能力培养课程模块及职业定位顶岗实习课程模块;7个二级模块:即人文素质课程模块、职业素质课程模块、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模块、职业能力综合实训课程模块、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模块、职业定位模块和顶岗实习就业模块,其中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模块为公共选修课。

四、实施循环式强化训练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措施

第一,通过竞赛强化职业技能训练。职业资格证的取消,使很多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目标,学校可以通过知识竞赛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拓学生视野,提高职业能力。其一,外语技能竞赛。职业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较差,特别是英语基础较差,多数学生对英语兴趣不高,完全照搬英语专业的竞赛方式对国贸专业的学生来说并不适用。所以,要想找到符合高职国贸专业学生实际的竞赛方式,首先必须抓住这类学生的特点,探索出真正适合他们的方式,只有这样,英语竞赛才能发挥良好的效果。国贸专业外语学习最终目的是跟外商进行交流和谈判,因此国贸专业的外语技能竞赛在题目设置、程序设置和方式选择上要重点考虑学生的外语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构建真实的工作场景,考验他们的应变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外语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了解将来工作的特点。其二,业务开拓能力竞赛。目前,笔者所在院校针对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开设了《市场营销策划》和《产品推销》等相关营销类课程,目的是通过这些课程提高学生开拓市场的能力。另外,为了使国贸的同学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学校成立了“外贸工作室”,跟义乌一些企业合作,利用网络为其挖掘海外客户,积极推广该企业产品,建立业务联系;除此之外“外贸工作室”还在速卖通开设了店铺,由企业提品。让空闲时间较多的学生参与全程操作,在一定时间段内统计他们各自的业务量,根据业务量的多少给予不同的提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其三,专业知识竞赛。在一年级开设专业课程比较少的情况下,阶段学习之后,通过单项目、单主题、分组式的以班级为单位尝试开展规模较小的知识竞赛,对没有及时理解和消化的知识点进行强化,课后自觉学习,在人人参与的氛围中,学习兴趣会更加浓厚。笔者所在的学校针对外语类专业也开设了国贸专业的相关课程如《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外贸跟单实务》、《外贸单证》、《外贸业务操作》等,在二年级相关课程已经学完后,学生已经掌握了系统的外贸专业知识,可以在全校开展外贸职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竞赛,主要通过外贸模拟仿真实习平台进行实战竞赛活动,这一阶段的竞赛对学生的知识、技能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应用要求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鼓舞广大学生投身外贸课程的学习中去。当校内竞赛开展成熟后,把在校内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优秀的学生,派往校外参加行业企业与全国职业院校联合举办的相关职业技能竞赛。第二,校企共建开放式共享型专业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以世界大学城云服务平台为依托,以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和空间建设为载体,由学校和外贸企业共建科学规范的资源管理与应用体系,构建开放式“5库”共享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五库”即教学资源库、技能抽查库、职业资格考证库、职业素材库、学生毕业设计库,面向学生开放,提供辅助教学、培训和仿真实训服务,做到开放教学环境,共享教学资源,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第三,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以全面提高专业教师政治思想素质和专业文化素质为中心,以培养青年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充分调动和发挥专业教师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学和科研并重,建设一支“理念新、功底厚、能力强、经验足”的“双师互兼”型国贸专业教学团队。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境内外学习交流、科研服务等途径,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水平。通过拓展校企合作扩充兼职教师队伍数量,并选派专业骨干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承担具体的外贸岗位工作和相关管理工作,促进专业实践技能提高和管理能力提升。第四,完善实训教学条件。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立与拓展,为学生专业实训提供广阔平台。校内实训可在外贸实训工作室进行,采用相应的浙科外贸实习平台、外贸单证模拟软件、浙科营销策划模拟软件等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有利于学生的对口就业、对岗就业,实现专业教学与未来岗位的无缝对接。同时,积极联合校外优质涉外企业合作建设校外外贸实训基地,为学生顶岗实习和毕业实践等集中实训环节提供场所,打造好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平台。第五,推行以学生为本的激励式教学管理。由于高职学生基础较差,因此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提倡参与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以工作任务引领教学工作过程。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和课堂,模拟典型的外贸业务内容,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让学生独立获取信息、独立计划、独立决策、独立实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展示、演示和学生分组操作并行,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从而获得工作过程知识、技能和经验,实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

五、结束语

循环式强化训练人才培养模式紧扣专业核心技能,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创建工学结合为主线,利用“五库”为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提供保障,打造模拟与实战型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但循环式强化训练培养模式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本文就各种途径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以期为职业院校国贸专业的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张玲.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培养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思考[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38-39.

[2]王继毅.产品工作室背景下的国贸专业学生网络外贸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1(6):73-74.

[3]郭薇.基于竞赛平台的高职《国贸》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4):29-31.

[4]曾勇民.高职国贸专业基于“模拟公司”模式教学方法初探[J].职业教育,2014(4):250-251.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