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外贸市场范文

外贸市场全文(5篇)

外贸市场

第1篇:外贸市场范文

关键词:新时期;外贸企业;市场营销;发展形势

一、引言

自我国“一带一路”“引进来,走出去”等对外贸易政策推行以来,为我国大中小型企业参与到国际市场创造了更多机遇以及平等的竞争平台。但同时也对企业各项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最为关键的便是强调其品牌意识、管理能力以及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因此随着新时期来临,在瞬息万变的市场背景下,外贸企业必须快速提高自身的数据挖掘意识,并对自身产品进行客观的定位以及创新包装,如此才能够有效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并根据客户群体的差异需求来制定全新的营销战略,进而为自身换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二、外贸企业在新时期背景下的市场营销发展方向

(一)自主品牌发展

“低价竞争”是我国外贸企业的“传统打法”,然而如今随着人工成本、运输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的持续上涨,企业能够收获的实际利益已经逐渐降低。再加上全球贸易一体化格局的快速演进,使得当前国际市场越来越重视文化品牌的创建,也由此将我国外贸企业拉入一场激烈的“品牌竞争”当中。在这一背景下,如果依旧延续传统的“产品竞争”或“低价竞争”思维来制定营销战略,势必会导致我国外贸企业陷入不利局面,不仅缺少参与竞争的资本,同时也无法获得消费群体的认同,进而将直接降低其在国际市场中的销售份额[1]。因此,从现实层面来看,自主品牌的研发乃至定制化生产,将是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外贸企业的主要发展方向。特别是消费者群体的心理特征逐渐趋近于品牌化和理性化,因此更是需要我国外贸企业增加自身的品牌意识,加大力度研发自主知名品牌,同时将开发重心转移到增加产品附加值方面,如此才能够摆脱低端市场格局,重新占据产业链中上游位置,进而整体改变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促使其从“出口大国”向“出口强国”发展。

(二)高端技术产业

“创新”一直以来都是企业竞争的核心动力,其提升的不光是品牌质量与种类丰富性,同时更是对客户群体需求的把握以及文化概念的升级。如今随着人民币不断增值以及逐渐引发国际重视的“节能环保”问题,我国对外经济发展局势更加复杂,特别是针对一些可能会对环境带来污染与危害的产品,更是不断提高限制门槛,出现了越来越严格的生产标准。面对这一现象,外贸企业不光要引进国际标准的认证体系,同时更要不断更新生产技术与设备,快速淘汰各种粗加工、低标准的末端产业结构,以此实现生产要素与生产过程的升级转型。如此才能够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并在市场销售环节中争取到更多的自主权。为此企业需要加强对国际认证体系动态趋势的关注,同时积极调研分析国际市场销售环境,结合现实标准来进行合理的营销部署[2]。

(三)电子商务模式

1.“交叉式营销”是新时期背景下形成的一种全新营销模式

相较于传统营销服务来说,交叉式营销采取了一种“主动出击”的模式,即通过把握客户心理来深入挖掘客户的潜在消费需求。同时这一种营销策略又是建立在了解客户兴趣特点以及历史购买行为之上,因此能够保证销售的产品正是客户当下所需的类别,故而可以有效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与忠诚度。具体而言,也可以将其理解为类似“捆绑销售”的一种模式,例如,当客户购买A类手机之后,可以向其推荐B款同品牌的蓝牙耳机或无线充电装置。这样的销售模式不光能够为客户提供更为周全的服务,同时也增加了客户对于品牌的支持感与拥护感,从而获得更加理想的消费者基础。而在电子商务视域下,“交叉式销售”正逐渐演化为“个性化推荐模式”,也就是根据客户过去的购买行为与购买记录,从而分析其当下或未来可能存在的需求,进而自动为其推荐相关的周边产品,避免客户在浏览其他无关商品信息的过程中,受到信息过载的影响而不断流失[3]。

2.精准营销

精准营销与“交叉营销”类似,同样是通过数据挖掘手段来打造定向式销售策略。但区别在于“精准营销”是针对产品的市场定位进行调研,也就是全面整合消费群体的特点、需求以及市场动态,从而采取定制化的产品开发手段进行生产,并确保产品能够准确迎合消费者心理。因此在这一模式下,外贸企业往往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对国际市场中的同类型产品信息进行全面整合,包括其市场份额、用户反馈以及不同区域的销售差异等,从而不断调整自身产品的生产计划,以便于对资源的利用更加高效合理。例如,利用Skype、微信公众号、Facebook等社交平台进行广告推送,不仅能够确保广告资源更加精准地投放至目标群体当中,还可以利用网络渠道与客户进行线上互动,了解其对产品的意见以及心理需求,从而在有效控制成本的基础上提高市场调研的工作效率。

三、新时期外贸企业市场营销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市场定位不够准确

新时期背景下,尽管全新的电子商务模式正在快速发展,但是我国外贸企业在参与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的过程中,依旧处于被动保守状态,主要是通过广告资源投放等手段来吸引客户群体,实际效果并不明显,也没能够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获得主动话语权。这样的发展形式随着如今国内出口贸易逐渐饱和,只能够导致竞争压力加大,同时一些新加入的中小型外贸企业很难占据市场份额,因此最终会导致我国对外贸易活动进入发展滞缓阶段。同时,我国外贸企业缺乏品牌运作意识,在市场营销活动中主要将“低价”作为竞争手段,对于市场细分把握不准,同样也不利于获得稳定的市场发展环境[4]。除此之外,国际市场环境下由于面临的客户群体构成更加复杂,加之不同地域文化下所产生的差异影响,使得其对产品的实际需求也具备鲜明的专属特性。例如欧洲各国中,法国地区的消费理念强调形式浪漫与销售灵活,因此对产品的整体外观与包装更为重视;德国地区则追求效率以及准确,因此推崇产品的使用价值,并关注企业在商务活动中是否具有契约精神;意大利地区则更加在乎产品的性价比与时尚文化,同时习惯于通过实施交易。由此可见,不同国家在开展国际贸易的过程中需求与特征不同,但我国外贸企业并未能遵循这一规律开展营销策划,因此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二)产品结构单一

随着外贸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在产品与服务方面的“同质化”问题越发严重。这一现象尽管在进入国际市场的初期阶段,有助于帮助中小型外贸企业快速打开市场,并做到以较小的运营成本来回笼生产资金,但是随着近年来国际贸易体系的准入门槛逐渐提高,同时区域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这种产品结构已经无法再帮助我国外贸企业争取更多的市场资源,同时还会造成企业经营形象受损。除此之外,长期位于产业链下游位置,还会导致外贸企业产品被同类型产品替代的风险增加,无法进一步提高产业价值,同时也无法获得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因此需要引起我国外贸企业的足够重视,以此进一步开辟自身的发展空间[5]。

(三)电子商务体系建设不完善

就目前发展形势来看,线上营销与展会营销依旧是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的主要对外贸易平台。其中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线上交易更是外贸企业的主要营销阵地。但是在实践工作过程中,很多外贸企业都没有设立专属的线上交易管理部门,企业内部所有营销人员都处于共同管理模式当中,这样的局面便导致了企业对外营销活动缺乏明确的职能界限,故而工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职务交叉现象,不利于为境外客户提供跟进式售后服务,从而导致客户群体的流失问题严重。此外,国际贸易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便是物流配送工作,货物运输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也决定着客户群体对于企业的观感印象。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外贸企业的物流运输效率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部门之间衔接不畅,仓库管理与市场营销两个部门之间常常为因为确认订单的问题而导致物流配送延滞,因此导致这一问题在较大程度上对企业形象造成损害。

四、外贸企业的营销改革路径

(一)细分国际市场,培育产品品牌

外贸企业在开展营销活动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产品的目标群体,进而以此为基础来细分国际市场,以便于能够占据容量充分的市场份额。为了有效实现这一目标,外贸企业需要根据不同区域的贸易特征来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并采取差异化营销手段来彰显自身的服务优势,进而形成有利竞争条件,并达到调整市场结构的目的。此外,针对当前外贸市场份额较为集中的情况,一些中小型企业可以采取市场调研的方式,通过把握一些被忽略掉的市场空白,来迅速扩大自身的经营规模,同时采取多样化的服务模式来分散运营风险,以此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6]。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外贸企业还需要全力培育自身的特色品牌,以此扩大自身的竞争优势,并稳固在国际市场中的分工地位。为此,企业需要选择适宜的产品作为自身的开发目标,具体标准可参照以下条件。第一,选择作为品牌代表的产品必须是企业自主研发,同时确保不会间断供应的产品。第二,产品不仅要具备企业的文化特征与个性色彩,同时还要迎合不同区域市场的需求,为其赋予不同的产品特点,以此满足客户群体的需求。第三,产品类型最好能够占据当地市场的空白份额,并且是专门打造的个性产品,以便于能够获得更多消费群体的认可。在此基础上,外贸企业需要重点突出产品的“环保”与“创新”标签,以为确定精品化的发展路线,从而整体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能力。

(二)提供异质化服务,彰显企业文化

决定外贸企业生存能力的关键是能否有效获得客户群体的信赖以及支持。为此外贸企业需要积极转变思想,加强对区域文化的了解以及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从而打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并为自身争取更多资源以及群众方面的支持。首先,从宏观层面上,外贸企业需要积极了解最新的国际市场资讯,严格按照国际贸易规范来升级自身的生产工艺与产品材料,以确保能够根据不同国家的文化观念与消费氛围来输出具有独特个性色彩的产品;其次,在服务方面,外贸企业在与不同区域的客户群体对接的过程中,需要积极了解其民族文化特征,以确保能够立足于共同认知基础来进行沟通。同时在商品贸易洽谈的过程中详细了解不同区域的报关手续及审批流程,确保能够为客户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并展示良好的服务形象,以此争取客户群体的更多信任[7]。

(三)多样化营销手段,数据营销与媒体营销相结合

大数据技术以及新媒体渠道的发展,带动了电子商务体系的快速成熟,同样也为外贸企业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销售手段,使其不但能够节省市场营销成本,同时也有利于对各项资源进行更加高效的利用。外贸企业需要把握当前数据销售与媒体销售的特质,以此进一步推动自身营销模式的多样化发展。从其各种应用特点来看,“数据销售”在于能够精准定位客户需求,从前期的市场调研活动到产品原材料的供应商选择、价格定位以及确认目标市场都能够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并完整构成了以销售数据为核心的营销闭环,因此其带给外贸企业的不仅是更加准确的参考数据,同时还包括全新的发展理念、销售渠道乃至运营工具;而新媒体营销优势则在于其自身开拓的信息流动平台,能够在产品流入市场的前期阶段起到全方位的宣传推广作用,因此更有利于配合外贸企业不同营销战略的实施,从而实现扩大营销范围,并迅速打开市场局面的目标。从这一层面来看,外贸企业不光要正确发挥出不同营销手段的工作优势,更要促进二者的优势互补,使其彼此之间能够发挥出良好的有机反应,进而为企业创造有利的市场竞争条件[8]。

(四)完善电子商务体系,规范物流供应链条

外贸企业需要从管理制度与组织框架两个层面来完善自身电子商务体系的建设。首先是制度层面,需要结合自身的产品特点来打造统一的业务规范流程,确保营销人员开展对外接待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按照标准化程序执行,避免在此期间由于业务隔阂或突发事件导致贸易活动受阻;其次成立专门的电子商务部门,针对主要的业务开展区域进行文化、制度以及政策的全方位完善,并主要负责开发客户群体以及提供相关的跟进服务,确保能够积累更多的业务资源。在此基础上,企业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物流供应链系统,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加强与第三方物流平台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从而在提高配送效率的同时,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各项误差,进一步提高外贸企业的服务水平。

五、结语

第2篇:外贸市场范文

关键词:大连;对外贸易;进出口结构;国际市场

一、大连市对外贸易形式分析

(一)2017年大连外贸运行的基本情况

随着时代政策的更新,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发展整体处于平稳增长阶段。在此大背景下,大连市加快了自身外贸改革的步伐,实现对外贸易的新发展。另一方面,在加工贸易当中,也进一步实现了梯度性的转移,整体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1.对外贸易新兴市场加速成长2017年,大连市的总进出口额超过4000亿元,与去年相比增长超过21%,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也超出了7.46%。在出口方面,总值达到1745.8亿元,与去年相比增加了8%,同期对比。提高了7.91%。在进口方面,总值达到2386.4亿元,与去年对比,增幅超过33%,相比于全国平均水平,超出了14%,与上一年度对比增幅超过35%。由此可见,大连市外贸整体发展水平与发展增速都相对良好。2.对港澳台地区外贸出口能力进一步增强在大连出口贸易地区中,出口增幅最大的为港澳台地区,与上一年度对比增长超过33%,领先第二10%。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香港良好的进出口政策和与大连地理位置相对接近。3.大连外贸市场呈现多元化民营企业贸易进出口增长最快2017年,全市民营企业的进出口额占总体的28.66%,总额达到1184亿元,位居第二。民营企业增幅超过全市平均水平9%,其增长水平远超其他类企业。其中,出口578.70亿元,同比增长17.94%;进口额度为605.42亿元,与上一年度相比增长47.57%。与各类企业相比,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其增速都叫好。由此可见,在大连市的对外贸易发展中,民营企业已经占据了重要地位,是推动大连市外贸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2018年前三季度大连外贸运行的基本情况

大连市对外贸易的发展在最近几年一直处于稳步增长状态,基于最近几年国家对对外贸易的支持,它的发展对大连市的整体贸易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大连市抓住机遇积极推动本市的对外贸易,大力鼓励进出口贸易,2018年七个月的贸易额远超过去年的贸易额的8.14%。1.巩固全省对外贸易的领先地位1--9月大连市进口、出口以及进出口分别为全省的66%、57%、62%。对应的增幅也远领先于全省的平均水平,分别高0.6%、0.2%与0.6%。2.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速居各类型企业首位全市民营企业1--9进出口额超过1037亿元,与去年相比增幅超过18%。其中,出口483.1亿元,增长12.9%;进口554.7亿元,增长23.2%。外资企业在1--9月的进出口额则达到1653.9亿元,与去年相比增幅10.2%。国有企业上半年的进出口额为713.3亿元,相比降低了2%。3.集成电路、船舶等支柱商品出口态势良好2018年1--9月,大连市的对外出口商品排名前十的总额度达到898.6亿元,占全市总额的65.2%。化学品、电器及电子产品、集成电路、船舶、钢材、机械设备、服装、水海产品、金属制品和原油,在这些商品当中,前五样商品对外出口在2017年的基础上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

二、大连市外贸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贸易摩擦不断增多

贸易摩擦是指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国际贸易利益不一致,各国工业之间的摩擦和冲突,它是国际经济竞争的延伸。国内外对贸易摩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非关税摩擦问题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反倾销贸易摩擦研究;反补贴贸易摩擦研究;保障措施与特殊保障措施之间的贸易摩擦研究;技术贸易摩擦研究。

(二)外贸发展方式仍以粗放型为主

在大连对外贸易发展当中,其增长方式还是以传统的、粗放的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为主的。相关数据显示,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这一方面,大连为14%,而全国水平则为28.8%,极大地落后于全国水平。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指通过生产要素投入的进一步增加,以扩大经济投入为代表的手段来实现产量的增加,进而获得经济效益。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存在较大弊端,如经济发展所需要成本、资源过多,而且生产商品质量也比较低等等。

(三)大连市外贸结构单一

大连市出口额居前十位的商品依次为机械设备、成品油、水海产品、服装、船舶、金属制品、集成电路、电器及电子产品、原油、化学品,合计出口647.4亿元,占全市总额的64.7%,大连市对外贸易一直以外延型增长方式为主,并且部分贸易产品在生产的过程中对自然资源造成了较高消耗,同时对周边生态环境也造成比较严重的污染。在大连市的对外贸易出口的商品中,我国自主品牌的商品相对单一,商品所带来的衍生价值比较薄弱。

三、促进大连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

(一)如何解决贸易摩擦

一方面,认清导致贸易摩擦的原因,努力转变出口增长方式,提升我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强国际竞争力,开辟更加广泛的国际市场。另一方面,建立完善政府、企业和中介组织三者分工合作的贸易摩擦应对机制。企业联合成为一个行业标杆,或者成立行业工会,联合保护对外贸易发展,社会加强对贸易摩擦关注。

(二)优化出口市场结构

优化出口市场结构,一方面对传统市场的解决需要提高出口贸易市场多元化的程度,加强与多个国家地区在出口贸易方面的往来。另一方面应对新兴市场进行不断的拓展,主要集中在拉丁美洲、大洋洲、中东等新兴市场。同时,大连市可以加大出口科技的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优化退税结构。

(三)实行科学的外贸发展战略

审视大连外贸发展现状,有针对性的制定适合大连发展的发展战略。一是要从国内市场需求角度出发,考虑国外对进口产品的需求,即消费者想要的是什么,进而开发和生产相对应的产品。二是培养大连市的跨国公司。短期内整合民营企业集中发展高科技创新型企业,面向国际市场,增大对国际市场份额占领,长期目标是培养大连市的跨国公司在一定情况下,可以整合民营企业,联合成立规模较大,影响力强,技术资本雄厚的民营企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转变单纯依靠外商投资的局面,引领民营资本对企业的把控地位,扩大影响。

(四)重点扶持国家重点项目企业,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支持

重点生产国家扶持的出口产品,政府应该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加大汽车进出口基地和高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中去。同时,大连市政府应该重点加大对高新企业技术科研开发的资金支持,鼓励中小企业创新科技,转变资源密集型企业,延伸产业链,进行产品深加工,接轨国际市场,占领市场份额,配合省内其他企业形成独立自主的产业加工出口链条,诚信经营。开拓国际市场,树立独立自主有影响力的科技品牌和市场声誉。

四、总结与展望

(一)供给侧改革带来的影响

1.供给侧改革对大连的影响

供给侧改革使老国企焕发了新的活力,深层面来讲,加快了外贸新业态发展和加工贸易梯度转移。与此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对外贸易的业当中的创新态度与自由度,开设了一系列的自由、开放交易平台与新区等等,实现了企业的转型的同时加快了大连外贸的国际化。通过构建更符合国际投资贸易规则、更具发展活力的体制机制,大连市进一步优化了外贸出口结构,提升了大连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竞争优势。

2.供给侧改革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经济的一剂良药。主要借助市场机制来推进周期与结构双重调整,旨在以供给端为切入点,以改革为主要手段,进一步开放要素市场,打通要素流动通道,优化资源配置,全面提高要素生产率,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供给侧改革从三个方向:减税、简政放权、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激发了我国的企业活力,增强了我国企业在外贸市场的竞争力。我国外贸领域的供给侧改革,主要集中在四个方向,进口贸易的供给侧改革,出口贸易的供给侧改革,企业“走出去”的供给侧改革和服务业贸易的供给侧改革。中国企业“走出去”使中国站在一个“整合者”的身份主动的融入全球生产分工体系,加强了对全球价值链的掌控力。基于服务业贸易在全球范围内的地位不断上升,比重不断增加的状况下,积极融入服务业全球化的分工体系,是中国现行经济建设的重点方向。在中国的实际生活里面,要打造经济增长升级版,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就必须特别注重以供给创新来释放需求潜力,通过创新驱动解决结构优化问题。

(二)对未来的美好展望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曲折性。为了更好的促进贸易发展,需要我们审时度势,仔细分析考究市场因素以及自身因素,在技术经验积累的同时注重创新,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对东北亚地区经济发展能够产生辐射作用的国际性风景旅游名城。相信大连不仅会在经济发展方面蒸蒸日上,而且还会成为中国最亮丽的海滨明珠!

【参考文献】

[1]吴敬琏,厉以宁,郑永年.读懂供给侧改革[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6:10-22

第3篇:外贸市场范文

一、制约因素

1.内外贸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自2003年商务部成立以来,内外贸管理体制长期分割状态虽被打破,但由于国内贸易领域的相关管理职能分散在多个部门,且部门间权责界限不够清晰,造成内贸流通领域某些环节存在多头管理、职责交叉和管理脱节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内贸易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互联网+”推动内外贸领域发生了深刻变革,形成了线上线下融合、跨境电子商务及供应链综合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传统的政府管理体制、监管模式已无法适应内外贸发展的需要。

2.全国统一大市场尚未形成

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推动内外贸协调联动、融合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尽管近年来我国在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方面已采取多项措施,如简政放权、联合执法、价格改革及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等,有力地推动了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市场一体化发展,但由于市场发育还不够成熟,各地区市场化水平差距较大,部分地区对省内外企业和产品区别对待,一些省际间、区域间仍存在市场分割现象,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内规范的市场交易和公平的市场竞争,进而影响了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有效对接。

3.国内贸易领域制度供给不足

一是法律法规建设整体滞后。已出台的法规,如《反垄断法》在操作过程中仍然缺乏相应的实施细则,与相关法规缺乏协调性,而且在各领域缺乏统一的执法标准,导致其未能发挥应有效果。而一些亟需出台的法规,如商品流通法、市场体系建设条例及商业网点条例等由于受立法技术和立法体制的限制,迟迟未能出台。二是国内技术标准水平与经济发展需要不相适应,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不对接,导致国内产品和服务质量低,许多企业出口产品不符合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标准要求,遭遇反倾销、反补贴,甚至保障措施调查。三是国内贸易领域商业信用体系不健全,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优化,市场交易中仍存在形形色色的违反法律和道德规范的行为,严重阻碍了国内贸易的健康发展。

4.内外贸企业经营模式差异大

长期以来,我国内外贸企业在经营模式、业务流程、营销渠道和结算方式等方面各成体系,成为内外贸协调联动发展的瓶颈。从内外贸生产企业经营模式上看,外贸生产企业只需根据外贸订单进行生产,仅仅是产品的提供者;而内贸生产企业不仅是产品的提供者,更是营销策略的制定者和品牌价值的培育者,需要在市场调研、品牌推广及渠道拓展等方面有很多前期投入,并且要先行垫付商品,约期结算,资金占用周期长。从内外贸流通企业经营模式看,外贸流通业务流程简单、结算方式规范,大多通过国外商和经销商进行国外市场开拓,进出口商品的渠道主导权主要控制在海外商和品牌商手中。而内贸流通企业由于大多采取“物业出租”、收取“入场费”以及拖欠供应商账款等粗放型模式发展,导致企业自主经营能力不强,国际市场竞争力较弱,难以形成具有商品定价权和渠道控制权的大型国际流通企业集团。

二、战略思路

1.依托国内市场优势提升外贸竞争力

根据人均GDP为8000-15000美元阶段的比较,我国2017年58.8%的最终消费率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10个百分点左右的提升空间。这意味着,尽管我国人口规模将在2025-2030年达到最高点且被印度赶超,并面临劳动力供给短缺和人口老龄化问题,但随着劳动收入占比和人均GDP不断提升,我国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将进一步提升,特别是中产阶层崛起所带来的消费市场将是巨大的。因此,要发挥国内市场容量大、消费需求多样化的优势,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推动产品差异化、品牌化发展,优化外贸出口结构,提升出口竞争力。同时,要着力打破地方保护和行业垄断,促进区际贸易发展,进而推动国内企业提高对外贸易能力。

2.利用对外贸易规则推动国内贸易发展

统一的国内外市场规则是推动内外贸协调联动的重要基础。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际贸易发展有一套较为完善的WTO规则体系。要从根本上消除内外贸的界限,需要通过统一市场规则来实现国内外市场的对接。因此,一方面,我国要通过双边谈判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争取国际贸易规则制定中的主动权和主导权,从贸易规则的旁观者、跟随者向制定者、引领者转变。另一方面,要利用国际贸易规则健全国内市场规则和制度体系,推动国内贸易领域法规、标准和信用体系建设,创新市场监管和治理模式。同时,要鼓励内贸流通企业学习国际贸易惯例,增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提高企业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

3.借助“互联网+”推动内外贸融合发展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跨境电子商务等新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国内外市场的藩篱,使我国内外贸市场主体逐步融合,传统内外贸企业经营模式也随之转变。这表现在:一方面,“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发展从技术上打破了企业面临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壁垒,改变了以往企业局限在某个特定区域发展的局面;另一方面,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已经渗透到全球各地,建设了全球性的物流网络,促进了商品和要素的跨区域、跨国界自由流动。因此,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发展的机遇,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子商务,通过统一的准入标准、信用制度、交易准则和金融体系等,实现对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信息的资源整合,实现内外贸融合发展。

三、机制与路径

1.加快完善内外贸管理体制

以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为重点,进一步推动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完善商务管理部门的职责,建立商务主管部门与发改、交通、海关、税务、质检和工商等部门之间的协调互动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整合和优化内外贸管理职责,加强对对外贸易、电子商务和商贸物流等重点领域规划和政策的统筹协调,探索大商务管理模式。

2.推进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既要坚持自上而下地推动,也要以区域市场一体化为突破口破解难题、寻找出路。一方面,深化财税制度、市场竞争制度和流通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清理和取消妨碍公平竞争、设置行政壁垒和地区封锁等做法,降低区域贸易壁垒,促进区际贸易发展,实现商品、要素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另一方面,发挥京津冀、长三角地区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推广长三角地区共同推动区域规则体系共建、创新模式共推、市场监管共治、流通设施互联、市场信息互通、信用体系互认的“三共三互”合作机制,促进城市间、区域间合作,形成利益共同体,推动区域一体化市场建设。

3.建设开放融合的流通体系

按照大市场、大流通、大贸易体系建设要求,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国内流通体系。一是深入推进“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加快流通业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促进流通业转型升级,提升流通的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水平。二是发挥流通引导生产的作用,利用互联网平台推动流通业与制造业融合,加强供应链管理,推动制造企业柔性化、定制化生产,提升外贸企业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实现内外贸融合发展。三是鼓励内贸流通企业探索买手制、总经销、采购合作联盟等新模式,提升海外采购与国内营销渠道的匹配水平。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进口商品分销中心,积极拓展进口商品国内市场流通渠道,促进进口商品国内销售便利化。四是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和沿边开放等国家战略,加快跨境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等通道建设,推动国内外流通设施对接。支持流通企业“走出去”,提高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促进内外贸协同发展。

4.推进内外贸融合平台建设

一是继续扩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进一步优化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培育一批内外贸结合、经营模式与国际接轨的商品交易市场。二是积极举办2018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做大做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等展会,打造一批对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具备交易集散功能的重要平台。三是推动跨境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支持企业建设境外营销、支付结算和仓储物流网络,促进商品国内外自由流通,从技术上推动国内外市场一体化发展。四是依托海关特殊监管区、跨境和边境经济合作区、境外产业园区等国际经济贸易合作平台,支持跨国性的生产企业、电商企业和物流企业加强合作,推动内外贸平台对接,提升内外贸协同创新水平。

5.加强内外贸市场主体培育

第4篇:外贸市场范文

关键词:英语教育;茶叶外贸;作用

近些年来,我国的茶叶外贸活动愈发频繁,茶叶贸易俨然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之一,为了跟得上时展的步伐,我们国家和政府必须要重视起高校英语教育。英语在我国的茶叶外贸活动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联的,在很多茶叶外贸活动中英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这一情况,我们必须要重视高校英语教育在茶叶外贸中发挥的作用,并且加强对于高校英语教育的改革,为我国的茶叶外贸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专业型人才。

1高校英语教育与茶叶外贸的概况

1.1茶叶外贸的发展状况

茶叶的贸易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是极为悠久的,尤其是在经过时间的不断沉淀后,我国的茶产品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国际上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因此,我国的茶叶贸易在这么多年来才得以不断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市场对于我国茶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我国的茶叶外贸的发展也极为迅速,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比如在外贸中缺乏英语专业型人才。这一问题的出现为我国的茶叶外贸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小的阻碍,我国由于缺乏英语专业型人才在贸易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漏洞,同时也给我们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不小的损失,这就使得我国的茶叶外贸迟迟得不到转型和发展。而且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我国茶叶的国际市场得到了拓展,茶叶外贸也会随之得到进一步发展。如果我国缺乏英语专业型人才,那么我国的茶叶外贸将会错失这一发展机遇,难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1.2高校英语教育与茶叶外贸的关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在我国出现了不少外资企业,茶叶贸易方面的外资企业也层出不穷,这就需要我们国人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外资企业中争得一席之地[1]。基于这一情况,我们国家和政府应该越发重视高校的英语教育,并且对高校大学生的英语进行专业性和针对性的培养,提高大学生们对于英语的重视程度。茶叶在国际上占据重要地位,是国际市场上流通的主要产品之一,因此茶叶的贸易会涉及到世界上很多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而英语作为国际上一门通用的语言,在茶叶外贸中自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人才英语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我国茶叶外贸的发展水平。通过对英语的学习和应用,我国的茶叶企业可以将茶文化更进一步的向世界传播,并且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我国茶叶外贸的发展,促进国家之间的文化和经济的交流。高校的英语教育与茶叶外贸事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我国日渐国际化的茶叶贸易需要具有更高专业水平的英语人才来带动,所以为了促进我国茶叶外贸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各大高校应该对英语教育越发重视,为我们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英语人才。

2高校英语教育在茶叶外贸中的作用

2.1有利于学习先进技术

高校开展英语教育首先可以为茶叶外贸企业提供精通英语的专业型人才,而且这类人才在对外贸易过程中可以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时也可以向外传播我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使得我国的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能够跟得上国际市场发展的步伐,而且通过专业型人才的对外交涉,我国的相关茶企也可以对国际市场贸易规则进行更深一步的了解,并且可以掌握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我茶叶的不同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发展优势,对于我国的茶产品进行创新和发展,借此来提高我国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我国的英语专业型人才还可以通过加深对于国际贸易法律体系的了解,加深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技能,完善茶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在服务流程方面进行优化,并且也可以帮助企业树立自己的发展理念,形成自己的优势品牌[2]。通过高校英语教育和专业人才的培养,我国的茶企可以在外贸过程中毫无障碍地学习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营方法,借此来增加茶企在外贸过程中获取的利润。

2.2有利于拓宽国际市场

高校加强英语教育的重视程度,旨在为我国茶企的对外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通过对人才的培养来达到拓宽我国茶业发展的国际市场的目的,而且我国茶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日益激烈,我们国家的茶企必须要为我国茶企的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内部和外部发展环境,为我国茶企的发展和创新拓宽出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目前我国的茶企自身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阻碍了我国茶企更进一步的发展,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英语人才的缺乏和国际市场的狭小,这些阻碍性因素必须要通过加强高校英语教育来根除,借此达到促进我国茶企进一步发展的目的。为了实现我国茶企的成功转型,我们必须要重视对英语人才的培养,重视英语在国际贸易市场上发挥的作用,实现人才强国的目标。一个企业如果能够拥有大量的高素质人才,那么就可以使英语在市场贸易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并且可以将英语作为主要的外贸沟通手段来实现经营战略的调整,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可以实现对国际市场的拓宽,并且可以在国际市场上形成品牌效应。

2.3顺应经济发展的潮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的茶叶外贸企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要想在国际市场上立稳脚跟,我们国家必须要顺应时展的潮流,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加强对于高校英语教育的重视程度,在培养专业型人才的基础上拓宽我国的海外市场,实现我国茶叶外贸企业的良性循环发展。而英语作为一种国际性的通用语言,在茶叶外贸的发展过程中,英语作为一种有效地沟通手段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在这一趋势下,我国的茶企也应该顺应时展的潮流,积极进行市场的开拓和创新,并且根据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学习,企业也应该对经营手段进行创新,而且要更加重视企业工作人员的英语专业水平,促进我国茶叶外贸企业的可持续发展[3]。我国的茶叶外贸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和漏洞,所以为了尽快弥补这些漏洞,我国政府必须要尽快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性英语人才,为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建立起完善的国际贸易体系,提高我国的外贸能力和专业水平,并且要在此基础上加强自己的实践能力,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2.4促进国际交流

高校英语教育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潮流,国际市场越发活跃,在国际贸易中英语的使用也越发频繁,所以对于英语的研究和学习是极为必要的。在拥有精通英语的高素质人才的基础上,我国茶企对于别国企业的经济发展方式和先进的生产经验进行了学习,将先进的生产经验应用到企业的发展过程当中去,而且在贸易过程还急需要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这时英语就发挥出了自己的最大功效,如果我国的贸易人才精通英语的话,那么在与别国企业沟通过程中,我们就能准确表达出自己的诉求,为本国企业争得最大的利润,而且也可以促进国家之间的友好往来,也可以实现企业之间的互通有无。由此可见,加大对于高校英语教育的重视力度和投入力度是势在必行的,英语作为一门通用的国际性语言,在我国茶叶外贸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还可以为我国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通过对英语人才的培养,我们国家可以实现企业利润的提高和茶产品知名度的提高,而且也可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与此同时,这类英语型专业人才的培养还可以促进国际交流,也可以搭建起国家之交友好交往的友谊桥梁。

3结束语

茶叶贸易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也会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我们国家和政府提供更大的经济发展动力,在这一情况下,加强对于高校英语教育的研究是大势所趋的。我国各大高校必须要加强对于英语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对相关课程进行创新和改革,并且提高大学生们的专业英语素质,为我们国家和政府,尤其是茶叶外贸企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专业型人才。我们国家茶叶外贸企业的经营者们也要重视人才的英语素养,将英语水平作为严格标准对人才进行层层选拔,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提供可靠支撑,促进我国茶叶外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妍.英语教学在茶叶贸易中的作用及地位分析[J].福建茶叶,2016,38(10):38-39.

[2]郭芳芳,王小琳.商务英语教学在茶叶贸易中的作用与地位分析[J].福建茶叶,2016,38(12):29-30.

第5篇:外贸市场范文

关键词:抵御;经济贸易风险;解决措施

1引言

我国自2004年7月1日加入WTO,这就意味着我国将全面开放我们的市场,将进出口经营的权利都开放出去.随着贸易的开放,我国经济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但是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对外贸易也遭到一定的风险,给我国的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影响.同时世界经济贸易存在风险,对于我国的经济市场也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为了规避贸易风险,保护我国经济市场,我们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强对外贸的管理,建立风险防范体系,规避经济贸易中的风险.

2经济贸易中遇到的风险

在对外经济贸易中,由于本身交易的复杂性,涉及范围的广泛性,所以很多细节都可以引发贸易的风险,为了更好地解决贸易风险,我们需要对贸易中遇到的风险进行分析.

2.1信用风险.在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经过报盘、还盘、确认、订约、履约几个过程来完成整个交易,但是在协商过程中,由于市场的变化,很有可能出现买卖双方的尤其是买方的财务出现变化不能及时履约,这样在结算的时候,就会出现由于商业信用或是银行信用等问题造成出口商货物与单据不符的情况,或者买方出现拒绝付款、拖欠货款等情况,这样就会危害出口企业的经营.这些情况都属于信用风险.

2.2货币汇率变化引起的风险.货币汇率变化引起的风险也称作外汇风险,是指在外贸交易中,由于签订合同到付款之间有时间间隔,所以很多时候会因为国际市场汇率和利率的变化而给外汇持有人带来经济利益损失或者收益,外汇风险分为交易性风险、经济性风险、融资性风险这三种.在经济时刻变化的时代,由于外汇的变化引起的企业经济利益受损或者受益的事情十分常见,例如外币升值,那么本国企业的货币贷款、关税、增值税等都会受外币增值的影响而增加,由于这些的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势必会增加,成本的增加就会减少企业的利润收入,影响企业的经济利益,所以为了保证企业的利益,应提前定制防范措施.

2.3单据风险.单据风险给买卖双方带来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合同条款本身给双方当事人带来的风险.在合同签订的过程中,条款中如果有漏洞出现,被买方利用就会损害卖方的经济利益.如:合同条款中出现过于重视价格和付款方法而忽视了品质条款、检验条款及法律条款,一旦被买方利用,卖方的利益就没有保障了.同时海运中也容易出现很多的问题,由于货物是海运,所以在各个环节都可能出现提单欺诈、祖传合同欺诈、海运保险欺诈以及集装箱欺诈等欺诈行为,这些都是单据欺诈中常见的欺诈行为,对出口商造成的经济利益损害相当大.

2.4政策风险.随着世界的政治经济一体化发展,各国间的经济互相联系起来,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增多了,同时利益纠纷也在不断地增加,摩擦数量也在不断的上升.当发生经济危机或者其他的事件时,很多的国家会通过贸易壁垒或者反倾销的规定来转接危机,将本国的危机转嫁到经济实力不强的国家,或者通过设制贸易壁垒将外国商品挤出本国市场,从而为本国市场赢得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政策风险.

2.5工作环节出现的风险.外贸出口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环节越多,可能出现的错误就越多.在进行外贸交易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合同的准备、交易切磋以及履行条约阶段,如果条约不能正常履行,还需要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调节,这些过程中都需要工作人员的努力工作,才能够正常的完成,如果有一环节出错,就有可能出现贸易风险.

2.6贷款风险.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我们为世界贸易建立了一系列的轨迹贸易制度,这些制度我们的贸易提供了一些准则,但是这些制度还不够完善,存在一系列的漏洞.在这些制度的支持下,世界各地的贸易更加的密切,同时没有奶一个国家希望世界发生经济危机,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经济危机会危及每一个国家的经经济.在国际贸易中,贷款危机是不容我们忽视的,如果贷款之前没有做好相关的调查导致贷款方没有能力偿还贷款,这会对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打击,所以贷款必须在双方互相信任且借款方有能力偿还的情况下才能将款贷给贷款方.

3我国出口企业遭遇风险的原因

3.1忽视信息的全面收集.在瞬息万变的经济市场上,进行对外贸易,我们需要对市场进行分析,这就需要对市场上的信息进行分析,主要试分析交易方的各种信息.在国际贸易中,很容易出现由于课上的资信不良、经营状况不佳、支付能力不足、利用虚假合同、陷阱条款等欺骗交易一方导致交易一方的资金受到损害.很多对外贸易公司忽视对客户的信息管理,缺少对客户合作可行性的分析,从而出现外贸风险.外贸工作人员收集信息时主要是对这些方面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并分析出与该客户的合作成功的可能性,帮助企业进行安全贸易.

3.2缺乏专业的风险防范人才.外贸风险防范管理是一项专业的管理工作,所以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但是在很多对外贸易公司中,进行风险防范工作的人员很多都是非专业的人员,这些人员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没有管理经验,对外贸风险防范的重要性理解不到位,这就容易导致他们在进行管理工作的时候忽视风险防范.缺乏对外贸易风险防范的专业人才,导致企业遭受对外贸易风险,严重影响企业的利益.

3.3外贸工作人员防范风险意识淡薄.外贸中出现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外贸工作人员的防范意识差,对市场的判定不准确,导致外贸中出现很多风险.有些外贸工作人员注重对市场的开发,市场的占有额提升之后,企业的利润就会随之上升,但是在开拓市场的过程中,很容易忽视市场上的风险.很多外贸公司内部本应进行国际贸易防范教育,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很多主管人员认为这些无用或者其他原因就将这项教育取消,导致外贸工作人员从事外卖工作的时候缺乏防范意识,无视市场上存在的风险.

3.4外贸企业风险防范组织不健全.外贸企业防范管理的建设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风险防范组织的不健全,组织不健全的后果就是在进行国际贸易时,没有相关组织对国际贸易进行相关的检测,不能及时的提醒外贸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防范措施,出现风险之后就会措手不及.当企业的外贸风险防范组织不健全,企业的就处于不设防的状态,大大增加了企业的在交易中出现风险的概率.

4构建风险防范体系的几点建议

4.1加强风险防范体系建设.加强风险防范体系的建设制主要分为两方面:加强制度方面的建立和加强对客户信息调查体制的进程.首先是设置专门的风险防范管理部门,选出相关的风险防范管理者,并制定相关的风险防范管理机制,降低外贸企业的外贸风险.其次是建立客户信息调查机制,在进行贸易的时候,需要对客户的信息进行调查,对客户的资金流动情况、支付能力、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调查,确保客户可以在后期的合作中将货款定时支付.

4.2提升外贸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提升对外贸易人员的工作素质,主要可以有三种途径:首先可以引进大批具有专业素质的人才,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提升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升企业的风险防范机制,弥补贸易部门的风险防范缺陷:其次可以加强对风险防范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专家讲座、短中期集中培训等方式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客户开发、信用评估、合约签订、资金安排货物跟踪等,通过专业的培训,提升部门管理人员的工作额能力;最后就是加强整个对外贸易企业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教育,提升整个企业的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树立牢固的防范意识,培养员工在操作过程中发现潜在风险并规避风险的能力,使得公司上下都具备风险防范意识,做好抵御风险的准备和措施.

4.3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以及问题政治化.贸易保护主义即对外贸易过程里实行通过限制进口以来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并且向本国商品提供各种优惠待遇,以便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的主张和政策.很多国家为了改善本国的财政政策,将用于社会福利的资金削减,同时为了安抚民心,就要实行贸易保护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是将经济问题政治化,对于国家之间的发展很不利.

4.4提升应对危机的信心.抵御经济贸易风险,我们还需要增强抵御经济贸易风险的信心.当今世界的经济贸易量逐步上升,但是外贸经济危机还是存在,面对2008年发生的经济危机,世界各国采取了有力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将经济危机爆发的规模控制住,逐步恢复经济.所以在面对经济危机的时候,我们应增强应对经济危机的信心,以一颗积极的心态面对经济危机,用适当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对抗经济危机,逐步调整经济的发展状况,逐步提升经济发展速度.

4.5增强对市场的信任.对于地域经济贸易风险来说,国家的政策也是一项重要的调节手段,国家出于对本国企业的保护以及维护市场的正常运作的目的,应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帮助缓解市场经济风险出现的次数.但是对于政策的出台的结果,我们还要看市场的反应程度.国家出台的政策应与市场相契合,防止出现落差,将政府的承诺转化为实际的经济政策,增强企业对市场的信任度,企业对市场的信任很重要,只有企业对市场的信任度提升了,才会不断地扩大市场,增大市场的规模.

4.6将短期的经济政策和中长期财政政策有机结合.短期经济刺激政策和中长期经济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将两者在不同经济条件下有机结合,才能够发挥好财政政策和经济刺激政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当前世界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国家经济的增长才是重点,因此,保障经济的稳定增长,是有利于财政政策实施的手段.稳健的财政政策同时也是经济政策的重要前提,中长期的财政政策与短期的经济政策相结合才是保障经济发展的政策基础.

4.7加强政府协会的建设.加强政府协会的建设,切实发挥好商会、协会代表企业利益的作用,政府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做好经济发展的引导者,通过各协会、商会之间的交流,加强与国外企业的沟通和协调,针对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加强商会、协会的职能建设,让政府协会真正发挥好构筑起完整的外贸风险方法和预警机制、利用好国际规则提高我国企业出口标准、提高应对风险等职能,从而达到推动我国出口企业竞争能力提高,维护好出口企业商业利益维护的目的.

5总结

总之,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我国对外贸易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外贸易市场上出现的风险也越来越多,为了增强企业的贸易风险抵抗能力,及时的规避风险,防止企业的财产受到损失,我们需要对出现经济贸易风险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建立对外贸易风险防范体系.

参考文献:

〔1〕张春宝,石为华.中国资本账户开放与外汇市场压力风险研究[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5(4).

〔2〕王同娟,关小艳.国际经济贸易中外汇风险及防范措施探讨[J].经济师,2015(9).

〔3〕章云.国际经济贸易中外汇风险及防范措施[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5(11).

〔4〕王广文.抵御经济贸易风险须客观分析经济形势[J].进出口经理人,2012(1).

〔5〕黄薇.环境、风险与企业技术效率:基于改进型三阶段DEA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2(1).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