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浪漫故事范文

浪漫故事精选(九篇)

浪漫故事

第1篇:浪漫故事范文

本文系河北科技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成果(项目编号:QD200969)。

无论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的全面拨乱反正,还是80年代之后的全面改革开放,抑或是90年代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行,这一切共同成为中国当下文学在当下文坛的主要表现对象。进入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文艺政策转向的时代大潮下,伴随着一批又一批进城务工人员的成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已然初具规模。就“打工文学”来说,它的生发背景主要是这样的:一方面,新时期以来的文艺思想解放为文学创作创造了宽松的氛围,也为作家深入社会、了解民生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在国家政策的观照下,“打工群体”的生存状况有了较大改善,社会对他们的关怀从物质保障、法律援助逐渐演变为人文关怀、精神慰藉。这一切都促使作家笔下的“打工”故事开始转向浪漫,成为读者了解中国社会转型的窗口。

一、社会转型与“打工”故事

当作家将关注的焦点定位于孕育“打工文学”的时代场阈时,同时必须正视的问题就是为“打工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素材和灵感源泉的人文生态场域。当代的“打工文学”面朝未来,立足当下,他们所赖以为继的人文生态场阈是打工者独有的精神世界以及社会转型中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之间的激烈冲突。对于任何一个社会群体而言,他们的精神世界的形成、发展和最终凝定,都要经历一段较长的时间。因此,当作家们面对打工者艰辛的生活时,首先必须思考的问题就是:在陌生的城市中,在离开了家乡的文化氛围后,究竟是怎样的精神特质才是真正属于打工者的独特的精神品格。

在小说《端午》中,作者为我们讲述了从各个地方来到工地谋生的打工者。他们的过去,他们的身份,他们的性格都成为了被忽略的因素,人们更为习惯于用地域对他们进行区分。

工地上有一群四川人,经常晚上翻别人的口袋。她还听说,那些人来得早,跟工头儿混得熟,有时拿了钱还请他们去喝酒,所以上面也不怎么管。她身上是带着些钱的,准备在没找着工作或者找着了工作但没发工资前花,好在早有准备,临来之前就缝在了衣服上。晚上贴身穿着,他们应该没法下手。虽然她觉得他有些多嘴,可毕竟,人家是好心提醒,她就朝他点了点头。

作者给予四川人的定性并不是针对某一群体的特定指向,但这一段描写促使读者意识到来自于不同地域的人们,他们的精神信仰、生活习惯、民风民俗是不同的。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属于自己民族的精神特质。比如回族,他们信奉伊斯兰教。因此,在回族的精神世界中深深地印上了宗教的印记。这一思维模式的出发点正是《古兰经》:“禁戒你们吃自死物、血液、猪肉以及非念真主之名而宰杀的动物。”[1]这就使得回族人在认识周围世界和解读自然环境时表现出独特的一面,这样一种精神特质也会落实到回族人在当今社会的精神面貌中来。

随着中国社会体制转型和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人们逐渐意识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全新的,这是以前所有的作家都不曾体验过的生活。对于打工者而言,他们的群体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加入,90后一代逐渐成为“打工”故事的主人公。在他们的身上已然很难察觉到传统文化的痕迹,取而代之的是新时代的文化元素。诚如弗・詹姆逊所说:“所谓文化――即弱化的、世俗化的宗教形式――本身并非一种实质或现象,它指的是一种客观的海市蜃楼,缘自至少两个群体以上的关系。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群体都不可能独自拥有一种文化:文化是一个群体接触并观察另一群体时所发现的氛围。”[2]

造就这一切的最重要因素正是社会转型之后,新老打工者身上所体现出的文化差异。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而言,只有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点才能紧跟时展的潮流,才能使作家笔下的“打工”故事更为真实、可信。小说《端午》正是一部讲述现代社会中年轻一代打工者在城市生活的挑战与传统生活的守望之间挣扎的小说。离开了家乡的白颂、东升就好像没有了根的浮萍,他们在陌生的城市中不断漂泊,不断选择。

二、 趋向浪漫的“打工”故事

当作家笔下的“打工”故事不再以打工者物质的贫乏、肉体的痛苦作为自己小说的主要内容时,在普通读者眼中这样的作品也不再那样沉重。因此,读者更多地从展现打工者精神生活的作品中感受到了一丝浪漫的气息。追溯这种浪漫就必然与打工者身处的城市生活环境紧密相关,“进城务工人员”的出现是与中国社会迈入工业时代同步的。当他们来到城市谋生时,不得不面对两个维度的挑战:一方面,经济收入成为制约他们融入现代城市生活的重要外在因素。在小说《端午》中,作者笔下的东升和自己的妻子小翠面对现实的经济问题,不得不两地分居。虽然东升在工地和白颂组成了“临时夫妻”,但他的内心深处并没有遗忘自己的合法妻子。当他们迷茫地漂泊在钢筋、水泥铸就的现代城市时,为了慰藉自己的肉体,更为了寻找一份心灵的慰藉,“东升们”选择了和白颂组成“临时夫妻”;另一方面,离开了自己所熟悉的故乡,打工者失去了自己赖以为生的精神源泉。在城市的陌生文化氛围中,他们的精神世界没有任何的寄托。在小说《端午》中,作者没有直接刻画打工者工作一天后身体的疲劳,而是用端午节没有放假的事实呈现了他们的生存状态。当小翠来到工地之后,白颂的心中升腾了一种别样情愫。这简直就是情人之间的嫉妒,在一片醋意笼罩下,打工者的故事多了一份近乎爱情的浪漫。

最后,直到大家都吃完了,那口盛菜的大锅见了底,小翠还是没有来,东升也没有来。难道他们俩今天不吃饭了?白颂直到端起碗吃饭的时候(他们食堂里的几个人总是在工友们都吃完了再最后吃),才想起来,这里除了食堂,工地对面还有一个小菜馆儿。那里的菜虽然也不舍得放油,却是小锅现炒,味道比这里好得多。恐怕小翠是跟着东升去那小菜馆儿吃了。

导致打工者的生活出现各种变化的关键因素就是外在环境的变化。所谓“环境”不仅是指物质生活环境,更为打工者在城市生活、工作所要面对的人文环境。“人类以文化的方式生存。文化发展到了今天,文化与自然、文化价值与自然价值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相互渗透已经达到了全球的规模。环境问题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产生的。”[3]

每一个工地、每一份工作在为他们提供临时的栖身之所的同时,也让他们进一步感受到了漂泊的无助。但他们却不愿意回到自己的家中,虽然那里有等待他们的亲人,那里有熟悉的乡音,他们的身份在一次次人生角色的转换中不断变化着,促使着他们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与未来。他们渴望着城市繁华的生活,又在内心深处坚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

三、浪漫中的辛酸故事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文本呈现于解读者面前的,只是一个语言的组合体。它不像绘画、雕塑那样,直接将文本塑造的艺术形象展示在我们的面前,也不像音乐那样,直接用旋律、节奏和乐音的组合构成能够引起某种特殊艺术效果的音响,来作用于我们的听觉。”[4]

当读者审视小说《端午》的文学文本时,不仅要善于从小说塑造人物体察作者的思想感情,更要善于辨析情感表象之下的复杂深意。这无疑是一部充满爱情的浪漫、情人的嫉妒、亲人的照顾等复杂情感的优秀作品,作为一部讲述当下社会中打工者物质生存状态和精神发展状态的小说,作者将自己生活中感受到故事写进了小说,他是以“底层叙事”的视野去观照“打工者”的生存境遇。

当读者纠结于白颂、东升和小翠之间复杂的情感关系时,他们是否违背社会伦理,是否应该被谴责已然不是小说关注的焦点。更为重要的问题是作者发出更为深层次的质问,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发生在中国当下社会的一幕幕“苦情戏”。 文学是对于现实生活的折射与反映,“打工文学”的兴起是中国当代文学针对打工者所经历的现实生活的写照。在作家们构建的“打工文学”的虚拟世界中,这种写照被作家们以他们对于现实社会诸多问题的思考表现出来。具体而言,当打工者在自我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得到强化自己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时,他们不仅获得了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也完成了从较低生产力水平的社会人到较高生产力水平的社会人的转变过程。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打工者的生活无论是在微观层面,还是宏观层面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就小说《端午》中三个主人公而言,他们来城市打拼是个体生命的选择;就中国社会的打工者而言,这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洪流。作家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点,当他将白颂、东升、小翠的人生引向城市时,赋予了更多的不是否定、消极的情感,而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在鼓励他们。这是因为,作者深刻意识到进入城市、融入城市将是打工者无法逃避的人生选择。

[参考文献]

[1] 孙力.伊斯兰生态文化与西北回族社会可持续发展[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119.

[2] [美]F・詹姆逊.:文化与政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420.

[3] 余谋昌.关于人与自然的札记[J].清华大学学报,2001(02).

[4] 王耀辉.文学文本解读[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

第2篇:浪漫故事范文

(一)罗密欧与朱丽叶,经典指数750

普莱特和蒙太古是一座城市的两大家族,这两大家族有宿仇,经常械斗。蒙太古家有个儿子叫罗密欧,品行端方,是个大家都很喜欢的小伙子。有一天,他听说自己喜欢的一个女孩要去凯普莱特家赴宴,为了见一眼这位女孩,他和自己的朋友戴上面具,混进了凯普莱特家的宴会场。

可是,在这次宴会上,他被凯普莱特家的独生女儿朱丽叶深深吸引住了。这天晚上,朱丽叶是宴会的主角,她美若天仙。罗密欧上前向朱丽叶表示了自己的爱慕之情,朱丽叶也对罗密欧有好感。可是,当时双方都不知道对方的身份。真相大白之后,罗密欧仍然不能摆脱自己对朱丽叶的爱慕。他翻墙进了凯普莱特的果园,正好听见了朱丽叶在窗口情不自禁呼唤罗密欧的声音。显然,双方是一见钟情。

第二天,罗密欧去见附近修道院的神父,请代帮忙。神父答应了罗密欧的要求,觉得如果能成也能化解两家的矛盾。罗密欧通过朱丽叶的奶娘把朱丽叶约到了修道院,在神父的主持下结成了夫妻。这天中午,罗密欧在街上遇到了朱丽叶的堂兄提伯尔特。提伯尔特要和罗密欧决斗,罗密欧虽然不愿决斗,但他的朋友觉得罗密欧没面子,就和提伯尔特决斗,结果被提伯尔特借机杀死。罗密欧大怒,拔剑为朋友报仇,杀死了提伯尔特。

城市的统治者决定驱逐罗密欧,下令如果他敢回来就处死他。朱丽叶很伤心,她非常爱罗密欧。罗密欧不愿离开,经过神父的劝说他才同意暂时离开。这天晚上,他偷偷爬进了朱丽叶的卧室,度过了新婚之夜。第二天天一亮,罗密欧就不得不开始了他的流放生活。罗密欧刚一离开,出生高贵的帕里斯伯爵就来求婚。凯普莱特非常满意,命令朱丽叶下星期四就结婚。

朱丽叶去找神父想办法,神父给了她一种药,服下去后就像死了一样,但四十二小时后就会苏醒过来。神父答应她派人叫罗密欧,会很快挖开墓穴,让她和罗密欧远走高飞。朱丽叶依计行事,在婚礼的头天晚上服了药,第二天婚礼自然就变成了葬礼。神父马上派人去通知罗密欧。可是,罗密欧在神父的送信人到来之前已经知道了消息。

他在半夜来到朱丽叶的墓穴旁,杀死了阻拦他的帕里斯伯爵,掘开了墓穴,他吻了一下朱丽叶之后,就掏出随身带来的毒药一饮而尽,倒在朱丽叶身旁死去。等神父赶来时,罗密欧和帕里斯已经死了。这时,朱丽叶也醒过来了。人越来越多,神父还没来得及顾及朱丽叶,就逃走了。朱丽叶见到死去的罗密欧,也不想独活人间,她没有找到毒药,就拔出罗密欧的剑刺向自己,倒在罗密欧身上死去。两家的父母都来了,神父向他们讲述了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故事。儿女失去,两家的父母才清醒过来,可是已经晚了。从此,两家消除积怨,并在城中为罗密欧和朱丽叶铸了一座金像。

这个被伟大的莎翁在四百多年前用喜剧的形式改变出来的爱情故事,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部极富人文精神的爱情史诗。几百年来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对象。在莎翁的笔下,爱情是超越一切的。甚至可以超越门第,地位,家族偏见等这些就是在今天还被普通的英国人所重视的东西。

当然,莎翁对于剧中男女主人公年龄问题上的处理,也是令人乍舌的。也许一百多年前的人们仍然不明白为什么爱情会那么早的降临在一对未成年的男女身上,而且是那么牢固,让这一对恋人能够抛开自己的生死。毕竟,当朱丽叶第一次坠入情网时的年龄,刚满十四岁。但是现在,人们不再会有以前的那种观念了,当人们看到恋爱的年龄越来越小的趋势一步步向我们逼近的时候,人们不得不佩服莎翁的预见能力,不管现在十四五岁男男女女,他们所正在经历的一切是不是爱情。

第3篇:浪漫故事范文

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不断飙升,油价也是一涨再涨,很多有车一族发出“买车易供车难”的感慨。为了养车,他们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

2008年7月5日,安徽芜湖市某公交车站上演了惊险的一幕:一名女子冲上马路,将一辆银色的尼桑轿车拦停后,手持喷漆罐往车身乱喷一气,原本靓丽的车身顿时成了大花脸,车里的座椅也被喷得乱七八糟,女车主的脸上、头上、衣服上都被喷上了红色的油漆。令人奇怪的是,当警察闻讯赶来后,女车主却一再称是“家里人闹了点误会,不需要警察插手”。记者深入调查后才知道,这一切都是由女车主和男同事“拼车”引起的……

油价飙升,“拼车”解决供车难题

2007年10月18日,卫琴结束了和丈夫7年的婚姻。丈夫为了情人甘愿净身出户。一夜之间,卫琴得到了房子、车子和女儿童童的抚养权,却失去了丈夫。

今年35岁的卫琴是芜湖市某局人事科科长,月薪近4000元。离婚后,她每月要还2000元的房贷,剩下的2000元仅够家里开支,卫琴常常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再加上近年来油价一涨再涨,她大致计算了一下,要养家里的那辆尼桑车每年大约要花去两万元。卫琴想把车卖掉,可去二手车市场打听后才知道,原本12万元买的车现在只能卖到五万多,她又舍不得。

2007年11月22日,卫琴上班经过家门口的公交车站时,见两名同事正在焦急地等公交车,其中一名女同事还挺着大肚子,被人群挤来挤去。卫琴连忙将车停在路边,朝那两名同事大喊道:“王芬,文海,我带你们一程。”

上车后,单位会计王芬看看这摸摸那,羡慕极了:“有车真方便!像我们挤公交车,上下班高峰时基本没位子坐,我挺个肚子还好一点,大家都会让个座。文海可就可怜了,天天站到单位,腿都站长了。”卫琴回头望了望刘文海,打趣道:“难怪最近我发现你变高了。”坐在后面的刘文海笑着说:“坐公交车实惠又方便,挺好的!要是还能起到长个子的作用,那就一举三得了。”一句话把卫琴和王芬都逗乐了。刘文海是单位宣传科的科员,长得高大英俊,是出了名的好男人。卫琴对他印象很好,可两人平时除了工作上的接触,私下并没什么交往。

临下车前,卫琴说:“晚上下班后,你们还坐我的车回去,一个人也是开,三个人也是开。”可下班后,他们却都先走了。

第二天,卫琴见到刘文海就问:“昨天不是说好下班坐我的车回去,怎么先走了?”刘文海有点不好意思:“偶尔坐一次还说得过去,老坐就太麻烦了。”卫琴头脑里一直有和别人“拼车”的念头,她就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刘文海说:“要不我给你们当司机,你们出点路费,怎么样?”没想到,这个提议得到了刘文海和王芬的一致赞同,两人都觉得“拼车”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比坐公交车方便,比打车便宜。

2007年11月底的一天,卫琴途中停下车去超市买菜,不小心扭伤了脚。当她一瘸一拐地从超市出来时,刘文海连忙跑下车关心地问道:“要紧吗?穿高跟鞋就该多注意点。”自从离婚后,很久没有人这么关心过自己了,刘文海简简单单的一句关心的话,让卫琴心里暖暖的。幸好,卫琴伤的是左脚,还能开车。

到家门口后,原本已离开的刘文海又折了回来,手里还拿着两盒快餐,气喘吁吁地说:“你今天晚上怕是做不成饭了,这是在小区门口买的快餐,你将就着吃点吧。”看着刘文海跑得满头大汗,卫琴感动得差点掉下泪来……

那段时间,刘文海每天都会把卫琴送到家门口。不知不觉中卫琴开始期待见到刘文海,甚至希望王芬能从她的车上“消失”。很快,她的愿望便成真了,王芬请了半年的产假。卫琴的车里,只剩下了她和刘文海。

两个女人比狠斗智:

可怜的男人上车下车均犯难

2007年12月15日上班途中,卫琴看着刘文海的侧脸,突然说:“你妻子运气真好,遇到了你这样的好男人。”刘文海知道卫琴婚姻不顺,连忙安慰道:“卫科长,你还年轻,人又这么好,以后一定会遇到真心对你好的人。”“你觉得我好吗?”卫琴似乎想从刘文海的眼神里探寻些什么。刘文海尴尬地笑了笑,慌乱地移开目光望着窗外。

下车时,卫琴叫住了刘文海:“这段时间给你添了不少麻烦,今天晚上我想请你吃个便饭,行吗?”刘文海答应了。那天晚上,卫琴特意把女儿送回了娘家,她做了许多刘文海爱吃的菜,还打开了珍藏多年的一瓶红酒。半醉半醒中,卫琴靠在了刘文海的肩膀上,看着卫琴柔弱无依的样子,刘文海情不自禁地拥紧了她……

刘文海的变化没有逃过妻子于青青的眼睛,她发现丈夫比以前爱打扮了,和她说话时的眼神也有些躲躲闪闪。

一星期后,于青青又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丈夫换下来的西服肩膀头上,有一块淡红色的污渍,凑近了闻,还有一股香味,很像化妆品的印渍。于青青心里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可丈夫每天都按时回家,业余时间都在家里待着,就算有“动机”也没“作案时间”啊!于青青突然想到了卫琴,丈夫每天坐她的车上下班,会不会是她?

于青青便旁敲侧击地提醒丈夫:“现在就剩你一个大男人,坐卫科长的车是不是不太方便?让别人说闲话,对你对她都不好。”刘文海不敢看妻子的眼睛,赶紧附和:“你说得也有道理,明天我就跟卫科长说,以后我还坐公交车。”

第二天早上,于青青先丈夫二十分钟离开了家,她偷偷躲在了小区公交站牌附近。大约十分钟后,刘文海出现了,他在站牌下待了大约两分钟,然后趁人不注意钻进了卫琴的车。如果是同事之间捎带一程,丈夫何必鬼鬼祟祟,于青青不敢再往下想。下班后,她特意为丈夫办了一张IC卡。晚上回家后,于青青对丈夫说:“这卡里面有100元钱,用完了我再给你充。”

2008年1月23日早晨,卫琴经过和刘文海约定的地点时并没有见到他。下班后,卫琴把刘文海约了出来,生气地问道:“你早上怎么没等我?”刘文海从包里掏出公交卡说:“这是昨天我妻子帮我办的,今天早上她看着我上公交车……”当天晚上,卫琴硬是坚持让刘文海坐自己的车,见情人不依不饶,刘文海只有答应的份。眼看着离家越来越近,刘文海急了:“被我妻子撞见,就完了!”再看卫琴,似乎胸有成竹的样子。车子行使至临溪春天前一个站时,卫琴把车停在了路边:“你现在下车去坐公交车回家,你妻子就算在车站等你,又怎么样!明天早上你坐公交车在这等我,我们还是能一起上班。”刘文海看着卫琴,佩服地直点头。

拦车惊魂:这场“拼车风波”没有结束

2008年4月11日,刘文海刚坐进卫琴的车,妻子就打来了电话:“你那边怎么那么安静。”刘文海示意卫琴别说话,慌忙并下车:“在我前面刚走了辆公交车,这辆人少,所以不闹。”挂断电话,刘文海吓出了一身冷汗。卫琴看着他,生气地把车开走了。那天早上,刘文海整整迟到了半个小时。

此后一段时间,没有刘文海坐在身边,卫琴倍感孤独,不久,她就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2008年6月17日,卫琴兴奋地把刘文海拉上车:“我想出办法了,以后你就安心跟我一起上班吧。”两人刚上路,于青青的电话如约而至。刘文海刚接电话,只见卫琴从座位底下拿出个录音机,并往里面放了盘磁带,很快就传出公交车上嘈杂的声音。于青青在电话那边放心地笑了:“晚上早点回来。”刘文海不得不佩服卫琴,这么妙的办法也能想出来。

2008年6月28日,于青青和同事在丈夫单位附近办事,办完事,她在丈夫单位楼下等丈夫,想和他一起回家,但她没给丈夫打电话。等了大约5分钟,她突然看见丈夫和卫琴有说有笑地从楼上下来,并走进了停车场。于青青来不及多想,连忙打车跟在于青青车子后面。在车上她给丈夫打了个电话:“你现在在哪儿?”刘文海没想那么多,便说:“我还没下班。”于青青一听,脸色难看极了:“今晚我不回家了,有个同事离婚了心情不好,我去她家开导开导她。”

于青青的车停在了卫琴家楼下,她看见丈夫和卫琴一起上了楼。于青青真想冲上去狠狠地给丈夫两耳光,可脚却怎么也挪不动。她和丈夫一直是朋友眼里的“模范夫妻”,如果事情闹开了,别人会怎么想她。

回到家,于青青把家里所有能砸的东西都砸了。当刘文海进家门时,迎接他的是妻子重重的两耳光。刘文海见妻子眼睛红肿,顿时明白他和卫琴的事被发现了。于青青痛不欲生地说了两个字:“离婚!”刘文海再三请求妻子原谅,并发誓以后绝不和卫琴来往。于青青靠在沙发上,任眼泪肆意地流,心里充满了对卫琴的怨恨。

2008年7月5日,卫琴车子刚开过临溪春天公交车站,突然从路边冲出了一个女子,拦在了车前。卫琴吓得脸色都变了,等她稳过神来,看清车前站的女人时,惊呆了!于青青手上不知拿着什么东西,正透过车窗冷冷地看着她。

卫琴不敢下车,于青青走上前来拼命踹车门:“你下来,咱们今天把话说清楚。”卫琴一开始连车窗玻璃都不敢摇下来,但见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她想尽快离开,只能硬着头皮下了车。谁知她脚刚迈出车门,于青青就给了她一耳光:“你也是有头有脸的人,尽干破坏别人家庭的丑事,不觉得害臊吗?”卫琴哪受过这样的侮辱,顿时火了:“文海已经不爱你了,他爱的是我。”于青青气得浑身发抖:“不就是有个车吗!有个车就勾引男人?我让你再威风!”于青青一边说,一边往车上直喷漆。原本靓丽的车身顿时成了大花脸,车里的座椅也被喷得乱七八糟。卫琴的身上和脸上也被喷了不少油漆,样子狼狈极了。

围观的群众见此情形立即拨打了报警电话。警察到后,卫琴稍微冷静了一点,她怕事情闹开了,自己和刘文海的私情就会曝光。她把警察拉到一边说:“同志,不好意思,她是我妹妹,有点误会,不过都是家里的事,就不麻烦你们了。”警察绕过卫琴,问于青青:“她说是误会,是这样吗?”于青青没有回答,哭着跑走了。

两天后,记者几经努力,终于在于青青家里见到了她。她面容憔悴,丈夫的出轨彻底摧毁了她的生活。记者从于青青拿出的几本相册可以看出,这个家庭曾经多么幸福。于青青指着其中一张照片说:“这是前不久我和他去黄山照的,后来我才知道,他们那时候已经在一起了。”“你有什么打算?”记者问。于青青长久地沉默着,没有回答记者的话。她的眼睛里有些不舍,也有愤恨,这场由“拼车”引起的风波似乎并没有结束……

(文中主人公为化名。本文拒绝任何形式的转载、摘录、上网。)

第4篇:浪漫故事范文

(根据一个真实故事改编)

编剧:李金昊

片头

场景1:日外

景色宜人的上海外滩,远轮归航,惊起海鸟一片。

镜头索定远处的一幢大厦由海面向城市缓缓推进,鸟瞰整个城市-----

镜头透过大厦的玻璃进入大厅,一位西装革履的中年男人正在随从的陪同下走向一个包间,很多员工向这位中年男人鞠躬问好。

“让我看看你的乳罩”“你的蜜蜜”“啊---”一个包间内淫声四溢;这位中年男子推门进来,大家顿时静了下来。

“没关系,我不是外人嘛?”男人打破尴尬也打破了沉静。继而灯红酒绿男人怀里也拥着女人-------

镜头从窗户缓缓退出酒会的包间,退出这幢大厦,从新审视着这座城市。

夕阳西下,广阔的江面上一片繁忙------

渐渐,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淡入)

场景2:夜内

一个包间内,那位中年男人正和一位漂亮的小姐亲热着打情骂俏:

女人:听说你老婆很漂亮唷?

男人:嘿?操那么多心干什么!

伴随着轻音乐他们继续亲热------突然,手机响了起来;男人一怔,女人则不停的狂吻着男人,男人没再动弹。他们继续近乎疯狂地缠绵着,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手机仍一直响着----------

但终于,男人无奈的拿起了电话,他看了一眼显示的号码,本想关机却又犹豫着接听了“喂!-----什—什么?”

男人愣住了,他合上手机匆忙穿上衣裳,慌张着离去了;任女人在后面不停的喊:“怎么了?怎么了?”

场景3:夜外

男人冲上轿车飞驰而去,轿车在车水马龙中穿梭-------

场景4:夜外

(闪回)从救护车上拖下一个人,并被匆忙送向急救室--------

场景5:夜外

轿车驶入医院,男人下车冲向急救室;

场景6:夜内

男人来到一个挂着氧气正在输液的老太太的床榻边,轻轻地喊着:“奶奶,奶奶,您还好吗?”---------

男人把头轻倚在奶奶的身边(背景音乐奏起了古老、舒缓悠扬的宗教音乐)。

男人:奶奶,您一定会没事的,再过几个月您就100岁了!

镜头展现奶奶那腐朽,灰暗而又沧桑的脸。良久,奶奶用手指一下氧气罩示意取掉它。

男人:哦!不用,不用!奶奶,您好好休息吧。

一个护士过来说:“没事的,可以取掉了!”说着把氧气罩取掉了。

奶奶有些吃力的说:不行了!老了,不中用了!

男人:不会的奶奶。您不是常说大慈大悲的人可以寿比南山的吗?

说完,男人哼了一段豫剧选段:老身我活了一百单七岁,眼不花,我这耳不聋-----------天王爷封我是个老寿星--------

奶奶:故事,都是故事---------

(出字幕:本剧根据发生在中原地区的一个真实故事改编。)

奶奶(有气无力):有一个故事,我一直都没给你讲。本来我是不想说的,可不讲心里总又憋的慌。

男人(哭):奶奶?

奶奶:唉!老了--------

男人(哭):奶奶!很久没听您给我讲故事了。

场景7:晚内

镜头画面再一次展现奶奶苍老枯黄而又沧桑的脸,继而画面浮现出一个古老、破落的城镇------------

奶奶(画外音):“以前我们家不在上海,在河南省项城县一个叫李家大寨的地方。寨子上住着两个大姓:李姓和张姓。那时,李家有一个大地主叫李德容,他有三个儿子,老大叫李成贵,在县里当县老爷;老二叫李成威,他和他老头一样是个大恶棍;老三叫李成良,在军队里面当官---------”

(镜头时尔展现古老的城镇,时尔展现老太太愁悴的脸)

奶奶:“李家财大气粗,有权有势;他们在寨子上修了城墙,方圆几百里都是他们家的地。”

(镜头隐约浮现农民耕作;地主及其家兵殴打农民欺行霸市等情形)。

奶奶:“终于有一天,老地主病倒了!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打出大字幕:“最后一个故事”

(1)李家大寨外:日外

巍峨的城墙上人影绰约,城墙周围有绿水环绕;在正对着城门的护城河上有吊桥;城门上写着金光闪闪的四个大字——“李家大寨”。

正对城门的大道上,远远行来一辆老式轿车;后面跟着两辆坐满警卫的三轮摩托车。车队带着一路掠起的尘烟直驶进“李家大寨”。

(2)一大院里:日外

轿车在一幢古典式的房屋旁停下。

卫兵下车、列队两旁。有一队人迎上来,走在前面的是李家的管家,他穿着一件黑色长袍,佝偻着身子。

管家(打开车门):大老爷一路辛苦了!

从老式轿车里走出一个身着老式西装的中年人——李成贵。

管家(低着头伸展开一只手):请!二老爷和几位奶奶都等着您呢!

此时从后面迎上一群人,一个高大的身影向前一步:“大哥,你可回来了。”此人便是李成威。

李成威:父亲病的很厉害!

李成贵(点头):哦!我们去看看吧!

他们向一大房子里走去。

李成贵:管家,通知老三了吗?

管家:发过电报了,三老爷在南方围剿,说脱不了身!

李成威:哼!他娘的,脱不了身?

李成贵瞪了李成威一眼,李成威没敢再说什么。

(3)在老地主的病房里:日内

一个女佣人正在给老地主喂汤药;李成贵、李成威还有管家推开门进来,坐在一旁。

老地主咳嗽着,把药撒了一被子,他恼羞成怒;药碗被打翻在地,摔的粉碎;女佣人惊呆了。

李成贵:你出去吧!

女佣人应声退出。

李成贵(走近父亲,握住他的手):父亲?

老地主:让管家找个风水先生吧!选一片好阴宅,要最好的!

李成贵:父亲!

李成威:这是什么话!人还没死就找坟地!这不是活腻了吗?

老地主想说什么却又咳嗽起来“呵----呵---”

李成贵狠狠的瞪了李成威一眼,小声说:“少放狗屁!”

老地主:“老了,早晚会有那一天的,我只是想看看自己阴间的家是啥样的。”

说完话老地主又咳嗽起来---------

李成贵:好的,父亲,我安排管家去办。

刚停一会,老地主又咳嗽起来。李成贵给他盖好被子---------

(淡入)

(4)一大客厅里:日内

李成贵半躺在椅子上抽烟袋,李成威却坐在一旁打盹;此时管家带着一个道士打扮的人进来。

管家:大老爷,二老爷,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任道长。

任道长向两为老爷点头表示行礼,李成贵起身回礼说:“任道长请坐。上茶!。”

任道长道:“大老爷客气了!”说完在一旁入坐。

管家:哦,刚才我已带着任道长看了一些地方。

李成贵:不知任道长是否有所发现?

任道长:方圆几十里只有一个好宅地,只是--------

李成贵:任道长不妨直说。

任道长:这片阴宅已被张家主坟占了一个角。

李成贵:任道长可有高见?

任道长:只有---移走张家主坟!

李成贵:-----唉!恐怕这样不太好办呀?

任道长(摇了摇头):唉!只怕一山难容二虎啊!

李成威:哦!有什么不好办的,派几个家兵把它扒了不得了!

李成贵看了一眼李成威,没说什么。

任道长:即使扒了张家主坟也没完事!

李成威有些生气了:那你到底要怎么样?

李成贵低声怒斥李成威:“混帐,你?”

李成贵:哦,任道长莫怪我家兄弟不敬!哦,不知刚才道长所忧何事?

任道长:那片吉宅已沾染了晦气!

李成贵:道长可有破解之方?

任道长:方法倒有一个,只是-----

李成贵:道长请讲。

任道长:准备一童男、一童女,在入葬那天、黎明破晓之前埋入该阴宅,即可除晦!

李成贵点头沉思:一童男、一童女?哦----哦!倒是有所耳闻。

李成贵起身鞠躬道:真是有劳任道长了!

任道长匆忙起身回鞠一躬道:“贫道,不敢当!”

(淡入)

(5)灶房里:夜内

在一个火炉旁围坐着李家兄弟和管家,没人说话。远处突然隐约传来一连串的枪炮声。

李成贵问管家:这是怎么回事?

管家:回大老爷,听说是蒋总司令的中央军在和叛军作战!

李成贵:恩!

李成贵紧皱着眉头仿佛在想着什么。

李成威:不知大哥为何事发愁。

李成贵:让张家移走他们的主坟,那是不可能的;明目张胆的去扒更不是上策。

李成贵:大哥的意思是偷着扒?

李成贵摇了摇头意味深长的说:“唉!现在不比以前了。”

镜头画面至李成贵无奈的脸而止。

(6)李家大寨外:晨外

一辆军车从远处驶向李家大寨,在寨子门口车被家兵拦住了。车上下来两个士兵:“干什么,干什么,师长的车也敢拦?你不想混了吧!”

家兵:各位大爷,行行好吧,让我们通报一下你们再进来。

士兵起哄不同意,在车上的师长挥挥手:好了!让他们通报去吧。

士兵:要快点。

(7)一房间里:晨内

李成贵正在房间里照镜子,老管家推门进来。

管家:有个陈师长想见您。

李成贵:那里来的师长?

管家:哦!是蒋总司令的部队!

李成贵:哦!我马上过去。

(8)客厅里:日内

陈师长正在喝茶,见李成贵进来,忙起身:“哦!阁下一定是李成贵兄长了!”

李成贵回敬:在下正是!请!

坐定,李成贵:“不知陈师长?”

陈师长:哦!在下陈廷亮,曾与兄台的弟弟李成良在一个部,并结为兄弟。故路过贵府,特来拜访!

李成贵:不知是陈兄到来,有失远迎,有失远迎!

陈师长:哈--哈!李兄客气了!

李成贵:哦,不知道我家弟弟他现在可好?

第5篇:浪漫故事范文

《仲夏夜之梦序曲》

1826年夏天,姐姐芬妮在书店买了一本新出版的《莎士比亚喜剧集》,还没顾得上看,就放在书桌上。门德尔松看见了,信手拿到了自己的房间。

当晚,他一夜没合眼,一口气把书读完。

第二天一早,芬妮发现新买的书不见了,连忙找到门德尔松:“弟弟,你看到我那本《莎士比亚喜剧集》了吗?”

“哦,在这儿呢!”

“哎呀,这可是我新买的书啊,你怎么给我画成这个样子?书上到处都写满了音符!”

T德尔松揉了揉那双通红的眼睛,不好意思地说:“是的,这本书太精彩啦!它让我激动,让我陶醉,特别是那篇《仲夏夜之梦》,我真的非常喜欢,我想用音乐来表达我的心情……”

话没说完,门德尔松已经坐到钢琴前,弹奏起来,优美的旋律从他指下缓缓流出……站在一旁的芬妮听得入了迷。门德尔松刚弹完,她急切地要求弟弟把谱子记下来。

几个星期后的“星期天家庭音乐会”上,姐弟俩联袂(mèi)献出了钢琴四手联弹《仲夏夜之梦序曲》。

后来,有人建议门德尔松将这首钢琴曲改编成管弦乐曲,门德尔松很快完成了改编。1827年2月20日,管弦乐《仲夏夜之梦序曲》在剧院进行首演,演出大获成功。

《仲夏夜之梦序曲》的成功,为门德尔松成为浪漫主义音乐代表人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一年,门德尔松才18岁。

《马太受难曲》的复演

为了训练门德尔松作曲的能力,早在他14岁时,策尔特就让他练习巴赫的音乐作品。为此,这一年的圣诞节,门德尔松的外祖母还将一本厚厚的《马太受难曲》的谱本,作为礼物送给了他。

《马太受难曲》是巴赫创作于100年前的一部大型清唱剧,由于巴赫大胆突破宗教规范,吸收民间音乐旋律,因此在当时被认定为“大逆不道”,仅仅于1729年4月10日在莱比锡首演一场,便从此销声匿迹。而巴赫的大名也自1750年随着他的去世,渐渐被人们遗忘,就连他为之奉献了近30年的莱比锡也只有少数人知道曾经有位老管风琴师。

最后,门德尔松对《马太受难曲》爱不释手,他一遍又一遍地研读。

1829年初,门德尔松的好朋友、青年歌唱家爱德华来到门德尔松的住处,无意间发现这本乐谱,两位年轻音乐家一拍即合,决意排练演出《马太受难曲》。

两人在柏林歌唱学院组织一个由150多人组成的合唱团。此举一出,立刻引起一片哗然。老师策尔特极力反对,作曲家斯蓬蒂尼甚至亲自出面干涉。

然而,还是这两位火一样热情的“巴赫迷”占了上风。1829年3月11日,在门德尔松的亲自指挥下,《马太受难曲》在新落成的歌唱学院大厅唱响。当晚,黑格尔等社会名流都观看了演出,《马太受难曲》在沉寂了一百多年后终于重见天日。

10天后,《马太受难曲》第二次的公演又获成功。“巴赫风”一旦刮起,便迅速蔓延,德国许多城市纷纷将巴赫的作品搬上舞台。

20岁的门德尔松,无疑为“巴赫复苏”之火的燎原,燃起决定性的第一把火种。

《芬格尔山洞序曲》

随着《马太受难曲》的上演,门德尔松的名字更多地引起了公众的关注。这时,门德尔松却有个新的念头:他决定进行一次长途旅行。

1829年4月,门德尔松踏上了欧洲之行的第一站――伦敦。他的好朋友克林格曼向他伸出了热情的双手。

7月的一天,他和克林格曼一同前往苏格兰高原,苏格兰的赫布里底群岛分布着众多美丽迷人的岩洞,特别是地势奇险、人迹罕至的神秘岩洞――芬格尔岩洞更是让他心动不已。

两人一路同行,乘船而去,海水在身边流淌,在这个巨大的岩洞里,海水冲击着水中的石柱,发出阵阵悦耳的回声。

第6篇:浪漫故事范文

    鲁迅曾说,《故事新编》里的全部作品,“是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⑴其中,属于神话题材的有《补天》、《奔月》,属于传说题材的有《理水》、《铸剑》,属于历史题材的有《采薇》、《出关》、《非攻》、《起死》。在这里,神话、传说及史实本身作为“新编”的对象,是既定的,即使它们的流传有歧异,但作者对之只存在选择的问题;而“演义”,却自然而然包含着艺术虚构即鲁迅所谓“点染”的成分。因之,在制约作家采用创作方法的问题上,此处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先决条件:神话、传说作为原始先民和古代人民创作的文学作品,其本身就带有很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和奇异性,它们的自身内容就内在地要求着作家在改编之时以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来表现;而史实,作为有据可考的历史,因其具有客观真实性,先天地倾向于现实主义,但由于作家在改编它们的时候可以有不同的原则和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既可以导向现实主义,又可以导向浪漫主义。所以,在研究《故事新编》的创作方法时,我们首先得将神话、传说与史实这两个不同的范畴相对地区分开来。

    仔细说来,神话与传说也是有区别的。它们二者的相异之处在于:神话完全是想象的产物,而传说可能有某种事实上的依据。前者是人与自然的神化,后者则是“神话演进”之后,“中枢者”已由“神格”“渐进于人性”,“或为神性之人,或为古英雄,其奇才异能神勇为凡人所不及”者。⑵但在充满想象和奇异色彩方面,神话与传说又是一致的。故我们在此将它们相提并论。

    神话是反映原始先民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现象的原始理解的故事。在思维方式上,神话充满了原始先民那种大胆、奇特的想象和幻想,与对现实的真实反映是两码事。马克思曾指出:“一切神话都是在想象中和通过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形象化”,它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⑶可见,神话一时一刻也离不开想象,而奇特丰富的想象正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应该说,不论就其内容或思维方式而言,神话都是浪漫主义的。当然,神话与后世的浪漫主义文学之间有着时间上的隔离,后者是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文学从神话中分化出来之后逐渐产生的。但是,它们的精神却是相通的:不是按照世界的客观面貌来认识和进行描绘,而是按照自己的幻想或理想来理解和进行描绘。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古老的神话,其内容和所体现的思维方式都是浪漫主义的,概莫能外。马克思关于古希腊神话的论述,在精神实质上,应该说包含着对神话与浪漫主义之内在关系的确认。因为,“在想象中和通过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力,把自然力形象化”的神话,其突出特征正是大胆、奇特而又丰富的想象;这种想象是非现实和超现实的,它不是对现实世界的客观反映,而是带有幻想或理想的反映;这在思维方式上,显然是一种非自觉的浪漫主义的艺术方式。一切神话永久性的艺术魅力, 从根本上,正是从人类童年这种非自觉的浪漫主义“艺术”方式而来。

    鲁迅写作《故事新编》,情况亦是这样。如上所述,神话传说题材,在《故事新编》中要占大半。他之所以在13年间断断续续地写下这些新编的“故事”,并非偶然。从心理积淀的角度而言,鲁迅幼年时代,接触到丰富的中国古代神话传说;这些故事,多少年来,一直保存于他记忆的仓库里,并在暗中生成着、滋养着他的浪漫主义精神。这种浪漫主义精神,在少年时代,主要是耽于诗意幻想、追求奇异的情愫。他小时候自编童话,便是这种情愫的体现。到1907年写作《摩罗诗力说》之时,他已经博览了中外文学作品,而他心向往之的却是西方的一批“摩罗诗人”,如拜伦、雪莱等。在纷然杂陈的文学流派中,他独独垂青和服膺于浪漫主义。这原因,除了他的年龄特点以及东京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之影响外,还有一条,就是少年时代大量神话传说在其心田里播下了浪漫主义这颗难以磨灭的种子。到了《呐喊》、《彷徨》时期,现实主义是显流与主流,而浪漫主义则是潜流和支流。现实主义的采用,于 鲁迅是十分自觉的,与他疗救国民性、改造社会的伟大目标联系着,但它的居于主导地位,必意味着主体心理结构中浪漫主义成分要受到自觉不自觉的压抑。从心理结构的内在需要讲,鲁迅无形中也有导泄自身浪漫主义的要求。特别当他日常心理中情感活动处于活跃状态(精神苦闷时往往如此)时,或因为多种原因不能或不愿写作以现实为题材的作品时,心中埋伏和压抑已久的浪漫主义情愫,便会涌动,要求表现。《野草》就创作方法而言,主要是象征主义的(也有现实主义成分),但它包含着十分强烈的浪漫主义激情。因为现代主义各流派,就其精神而言,都是浪漫主义的。所以,当鲁迅心理结构中情感这一因素占据最突出的地位时,他的创作必然在相当程度上倾向于浪漫主义,同时渗透着现实主义,并汇入某种现代主义成分。《野草》是一个例子,《故事新编》也是一个例子。自然,后者的情况有所不同。

    对于鲁迅这样博古通今的作家来说,当现实的精确映象从他的大脑里暂时隐退或消失时,神话传说或历史的映象,往往会来替换。也就是说,他的心理包括观念,意绪及意象活动,不会有空白,不会有消歇或停顿状态。以假想的逻辑进行充分的毫无拘束的想象,将作家浓烈充沛的情感自由地抒发出来,这对于《呐喊》、《彷徨》那样着意进行冷静的刻划、精确的现实描绘、于自身的情感加以较严格的控制这种精神活动来,不仅是必要的补充,而且亦是有益的休息。此种补充在鲁迅来说,主要是在历时性中完成的,如《故事新编》;也有在共时中进行的,如《野草》之于《彷徨》。特别是主体面对神话这种具有永久性而又格外鲜活的艺术魅力的改编对象时,创作主体必定会首先自然而然地引起一种审美愉悦。此种心态,会投射于改编而成的作品中。在这方面,《补天》比较突出。它洋溢着赞美、亢奋、欣喜的调子,——当然也反映了女娲创造的艰辛。《奔月》与《铸剑》里有着不轻的被压抑的沉重之感,但它们在体现浪漫主义最主要的特征——有着奇特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主观情感——方面来说,却与《补天》是相同的。

    《补天》的画面,瑰丽而壮美,结构也是宏大的。——这同与主体奇异的想象相联系的广阔心理空间是相适应的。这篇小说中女娲的抟土造人和炼石补天虽于古籍有据,但在具体的描绘中,作家以浓墨重彩有力地渲染了浪漫主义的氛围,创造出了十分奇异动人的艺术画面。“她”醒来觉得无聊时,“猛然间站立起来了,擎上那非常圆满而精力洋溢的臂膊,向于打了一个欠伸,天空便突然失了色,化为神异的肉红,暂时再也辨不出伊所在的处所。”——主人公的形体和用以衬托的自然背景,都被作家奇幻的笔锋抹上了浓重、神奇、惊人的浪漫主义色彩。关于她造人的一段描绘,显然不是通常所谓的“情景交融”所能解释的:

    伊在这肉红色的天地间走到海边,全身的曲线都消融在淡玫瑰似的光海里,直到身中央才浓成一段纯白。波涛都惊奇,起伏得很有秩序了,然而浪花溅在伊身上。这纯白的影子在海水里动摇,仿佛全体都正在四周八方的迸散。但伊自己并没有见,只是不由的跪下一足,伸手掬起带水的软泥来,同时又揉捏几回,便有一个和自己差不多的小东西在两手里。

    “阿,阿!”伊固然以为是自己做的,但也疑心这东西就白薯似的原在泥土里,禁不住很诧异了。

    然而这诧异使伊喜欢,以未曾有的勇往和愉快继续着伊的事业,呼吸吹嘘着,汗混和着……|在这幅画面里,主人公造人的动作、造成后的心情,与作为自然背景的大海、波涛、浪花等交织融合在一起的基点,并不在于抽象意义上神奇的非现实性,而在于主人公造人这一惊天动地的非凡事业的巨大创造力!表面上是,非常之情融于非常之景,而深层是非常之情系于非常之事。而此处“情”“景”“事”的“非常”,正是浪漫主义的想象在多方面的奇特生动之体现。第三节,关于禁军在女娲死尸肚皮上扎寨等描写,同样将古神话的简单轮廓具体化,改造、发挥了。总之,这篇小说所依据的古代神话,它作为题材,本身就带有奇异的浪漫主义色彩;加之作家又以奇幻而神异的艺术想象,使之浑然一体,这就使小说更加充实和丰富。

第7篇:浪漫故事范文

浪漫喜剧《诺丁山》所讲叙的故事,完全符合浪漫白日梦的特点,也完全符合一个商业电影生产要求――某日,百无聊赖的我突然产生了“我想抄一个”的冲动,于是从沙发中一跃而起,跑到电脑前写下一系列中国版《诺丁山》情节。

写了两小时后,连我这个编剧都不相信这事可能在中国发生,于是我决定投机取巧,换一下人物性别:某日,一个男大款走入路边时装店,看到一个从容淡定且美丽的年轻女店主……开头写起来挺顺手,但写着写着,大款便把年轻女店主发展成二奶,接下来,我不得不写他们如何面对这个“浪漫”的事实。

灾难就出现在这里,我认为这件事已脱离浪漫,成为中国社会现实的一部分了,而众所周知,中国社会从古至今杀戮浪漫,无论是杜十娘还是柳如是,开头都挺不错,结局令人动容,但整个故事就并不浪漫,最终令人动容的却是与浪漫完全相反的东西――冷酷无情。

与浪漫接近的中国故事还有什么?嗯,有一个,中国的青年农民董永曾在下凡的七仙女在水中洗澡时,偷了其中一个的衣服,然后得到了她,还让她生了孩子――这算浪漫吗?

我以为不算,因为这是无赖才干的事,他不能偷盗,更不能在人家仙女不同意的时候偷,这是很差劲的开头,当然结局是既害人又害己,不可能好――就这种水平的爱情故事还让中国人向往呢,为此还搞了一个中国纪念日。

某个晚上,我在酒吧和一群大龄剩男剩女闲聊天,叫我吃惊的是,其中几个女士心理结构完全不超过20岁,她们仍向往有魅力的男人,向往不平庸的生活,并且都不肯对现实生活做丝毫妥协,这叫我理解了浪漫的力量,在中国,即便它不能发生在现实生活中,但却真实发生在很多人的内心深处。

我问其中的一对男女:“若是你们俩不认识,某一天,你们都出差,飞机座位并排,飞机延误了,必须在座位上等两小时,会不会彼此产生好奇?”他们两人互相打量一下,分别点头说:“有可能。”“那么你会试着跟她搭一句话吗?”我问剩男。“我才没那么无聊呢。”“你会干什么?”“我会打开IPAD,玩愤怒小鸟。”“你会玩愤怒小鸟吗?”我问那女的。“我会呀。”“当你看到他玩愤怒小鸟,你会说什么。”“我会闭上眼睛睡我的觉。”“你能不能

第8篇:浪漫故事范文

葡萄酒与香水,都有庞大的气味谱系。并且,两者之间,气息相近,血脉相通,文化相连,宛如同一家族中的两个支干。

上期说到香水和葡萄酒的自然清新气味。自然清新,是香气的原生态,是成为上品香气的基础。然而,能成为上品,还需要增加些层次,增加些复杂。

一个清纯女孩,会招人喜爱。一个具有成熟韵致的女子,才成为诱惑。

韵致各有不同,贵在卓尔不群。

卓而不群的人,即使身处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也能让人一眼找到。吸引目光的,可能是身高,可能是容貌,然而能吸住目光不放的,是无影无形的东西,比如气质。

使某种香气在无数庸粉俗味中脱颖而出的,也是那种说不出道不明的独特风韵。

有种韵致是浪漫。

打开葡萄酒瓶塞,首先徐徐而出的,多是花香。香水中,种类最多的气味,也是花之香气。

花有花语。有些花,只说一个词――浪漫。

最浪漫的花,有人说是玫瑰,有的说是月季,我欣赏野蔷薇。

玫瑰、月季和蔷薇,英语均称rose,同属蔷薇科,长得也相似,人称“蔷薇三姊妹”。区别在于,玫瑰是婚礼中的主角――新娘,月季是伴娘,而蔷薇,是大街上看热闹的那些女孩。

新娘已经穿上婚纱,脑子里都是如何做好贤妻良母(理论上是这样),过好幸福的、同时也是柴米油盐的家庭生活。伴娘是新娘的陪衬。此时尚能浮想联翩、以为恋爱一定是首十四行诗歌的,是那些看热闹的女孩。

实际上,玫瑰的娇柔,只在外表。它对生长条件要求并不高,哪里都可以生长,管理也可以很粗放,比如可以用来做花篱。外表柔软、内心坚韧的玫瑰,其实十分理性。很多人区分不出玫瑰与月季,不妨试试这个辨别方法――月季的刺是皮刺,长在茎皮上,可以轻易掰下来。玫瑰的刺,是茎刺,是真正的刺,直接长在木质上,很难掰下来。所以,玫瑰的别名,叫刺玫花、刺客。

它笑靥如花,但内心始终处于清醒和戒备状态。如果感觉到威胁,它会毅然割舍感情,回归现实。被刺到的,会真疼。这也是为什么玫瑰另一个别名,叫穿心玫瑰。

婚姻,通常是玫瑰们的感情目的地,它们脱下婚纱,自觉套上围裙,发自内心地与浪漫说再见。

浪漫,只是玫瑰成就婚姻的方式。

玫瑰们是端庄的,花瓣如锦,正襟危坐。而野蔷薇,是自在的,平凡的,随意的。它们喜欢长在路旁、田边或灌木丛里,率性而开,任性而去。

令人有些诧异的是,古人诗歌中,提到蔷薇,竟然常有酒香缭绕。

“芳心向谁许,醉态不能支”;“通体全无力,酡颜不自持”;“合罗排勘缬,醉晕浅深妆”;“忘归醉客临高架,恃宠佳人索好枝”;“露香如醉态如慵,斜压危阑草色中”;“朵朵精神叶叶柔,雨晴香拂醉人头”;“醉红不自力,狂艳如索扶”。诗里蔷薇,多是这幅表情,“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酒意朦胧,花瓣玲珑,深深浅浅,似粉似红。

喜欢喝酒的女人,通常比较感性。玫瑰不喝酒,所以它属于家庭,属于温馨、安定和富足。蔷薇经常是醉的,所以,它属于诗,属于凄美,属于浪漫。

难怪,野蔷薇的别名,也叫雨薇、买笑。而它的花,竟叫白残花。

五月,榆荚遍地,青笋穿篱。而满蓬满架的蔷薇,被红晕浸透,花香如烟,空漏夕阳,灿烂如朝露,感性如夜,忧伤似雨。

对蔷薇们而言,浪漫,不是生活方式,是生活的内容。

使用玫瑰或者蔷薇作为主调的香水不少。还有些香水,索性不分前中后调,让玫瑰单枪匹马,独行香氛江湖。它绝尘而去时,风烟迷离处,并非都是浪漫的背影。

浪漫,需要把握好尺度。多了一点儿,成了浪;差一点儿,成了散漫。

失之散漫的玫瑰香水,温莎的“真正玫瑰”(True Rose)算一个。虽然号称皇室御用,其实很平民。味道嘛,就是天然玫瑰,没有其他,不假思考就能用。便宜,随便喷都不心疼。与它可以居家过日子,耳鬓厮磨。至于浪漫,嗯,可以这么安慰自己――平淡才是真,谁说柴米油盐就不浪漫。

相比而言,乔马龙红玫瑰(Jo Malone Red Rose),更加纯正。喜欢混搭的乔马龙,据说用了7种玫瑰混搭,味道很英伦,其结果,是简单而不单调,奢华,但奢得平实,如鸟儿飞过,不着痕迹。香也挺拔,不会释放到一半儿就作鸟兽散,留些粉气装样子。使用Red Rose 的女子走过,像是走过一朵沾着朝露的浪漫玫瑰。

也有用力大了的。斯特拉(Stella McCartney)的 Stella Rose Absolute,一如名称――“绝对玫瑰”。绝对玫瑰,绝对是玫瑰。而且三调全是,怒放至极,能让玫瑰控们喜欢到词穷,High 到失控。问题在于,里面的玫瑰过于拥挤,而且玫色深深,夜色重重,性感有余,含蓄不足。也难怪,斯特拉是披头士歌手保罗・麦卡特尼(Paul McCartney)的女儿,在摇滚圈里长大成人。

当然,摇滚未必就不含蓄。然而,摇滚的灵魂,就是要摇,要滚,让人呐喊,愤怒,然后燃烧,直至歇斯底里。这种感觉,老了以后回忆,仍会热血沸腾。而浪漫,需要随意,舒展,欲言又止。日后回味,更多的是温馨,如雪夜携手而行。

喜欢玫瑰香水的,主要是女人。痴迷玫瑰的,也基本是女人。一般来说,男人不会很喜欢,因为玫瑰长得太像花了,味道酸酸甜甜,太女人。

男人会喜欢很有女人味道的女人,但不适应太女人的环境。在那种环境中,男人会觉得尴尬。比如,误入很闺的闺房,或者走进都是女性用品的商店或者书店,会浑身不自在,赶紧退出来。

男人也会喜欢的玫瑰类香水,大概是英国潘海利根(Penhaligons)的伊丽莎白玫瑰(Elisabethan Rose)。这朵玫瑰,被称为史上最冷峻的玫瑰。

潘海利根诞生在维多利亚时代。维多利亚。维多利亚。在那个不到一个世纪的时光里,流淌过太多太多的华丽、奢靡和芬芳。那时,“日不落帝国”是世界中心,维多利亚时代,成为讲究和享乐的代名词。

建筑上,缀满浮雕、垂花、肋状物和结彩。服饰上,充满抓褶、折皱、立领、高腰、公主袖、羊腿袖等宫廷款式,连钮扣都要用真丝或绸缎包住。蕾丝花边争先恐后地出现在女人领口、袖口、裙摆处以及桌布、餐巾上。我有些困惑,她们应该在抹布上也缀上蕾丝。

那个时代,英国有了历史上第一所烹饪学校,从遥远东方运来各种神奇香料,进餐礼仪日趋繁复。下午茶开始流行,成为社会风尚。每到下午4时,绅士风度翩翩,名媛亭亭玉立,银制餐具熠熠生辉,玻璃器皿晶莹剔透,古典音乐从窗棂门缝传出,泄入大街小巷。

重点是,在维多利亚时代,男人开始和女人一样讲究生活细节,甚至比女人还讲究。他们每天花3至4小时化妆,戴假发,随身携带梳洗修饰工具,甚至连皮手套也要用香水处理过。

因此,潘海利根的伊丽莎白玫瑰香水,渗透了一些男士感受,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严格说,这款香水,只是中调有些玫瑰的味道,更多的,是白檀、琥珀、天竺葵,甚至还有乙醛。清冷,拒人千里之外。即使有玫瑰味道,也不像是五月玫瑰,而是冬天绽放的吊诡蓝玫。

这种香水,正如某类女人或者男人,表面冷峻无比,内心温柔得一塌糊涂。这样的人闻到伊丽莎白玫瑰香水的味道,也许脸部肌肉会放松,微笑会浮现。

纪梵希(Givenchy)的倾城之魅(Very Irresistible),汇集了法国蔷薇、梦幻玫瑰、撒旦玫瑰、牡丹玫瑰和摩洛哥玫瑰,并且是香水界中玫瑰精华含量最高的香水。然而,却有人说闻不到玫瑰味道。

没有玫瑰味道的可能原因之一,是玫瑰太多了。不借用望远镜看银河,只看到乳白光带,看不清星星。不是因为星星少,而是多,多到连成一片片。

没有玫瑰味道,却有醇厚的香水味道。用倾城之魅,别用多了,否则,翩然走过的,不会是一朵馥郁玫瑰,而是一个移动的香水瓶。

L’Artisan 的玫瑰小偷(Voleur de Rose),也有人说没玫瑰味道。也许,是因为里面的广霍香太重,压住了玫瑰味道。也许,名副其实,玫瑰真的被偷走了。

实际上,很难从气味中准确分辨什么是浪漫。

不能说花香果香是浪漫的,木香草香就不浪漫。我觉得雪松也很浪漫,檀香也浪漫,火石味道、麝猫味道甚至动物排泄物龙涎香的味道,也挺浪漫。

想想啊,龙涎香在抹香鲸体产生,它跟随深海之王遨游深海,在无边黑暗中,感受万籁静寂,倾听抹香的心跳声。离开母体,它会在海面上漂流多年,甚至上百年。在那些漂流的漫漫长日,它孤身一人,白天,看不同海洋的日出日落;深夜,看无数流星没入水中。直到有一天,它与认识它的人终于相遇。在熟化过程中,它释放出无与伦比的芬芳馨香,那是母体的香气,更是由日光、海水和风凝聚的生命气息。

能使香水凸显浪漫气质的,还有附加在香水身上的传说故事。如今网上流行一句话: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一传说。其实,正是成了传说,才平添无穷魅力,使人迷恋。

娇兰(Guerlain)深谙此道。

娇兰宣称,其推出的每一款香水,都伴随着一个动人故事。这话说得有些大,娇兰成立180多年了,推出了数百种香水,能让人记住的香水故事,并不很多。不过,确有一些美丽的娇兰故事,在香水江湖中不胫而走。

创始人皮埃尔(Pierre François Pascal Guerlain)没有留下香水故事,只留下这个品牌,开启了一个香水奇迹。到了第二代的爱默(Aimé Guerlain),开始讲故事,并且是说自己的故事。

这个故事,后来被演绎成各种版本,越听越童话。爱默爱上了公主,爱情无疾而终。我有些怀疑这故事的真实性,如果放在现在,会被当成是营销策略。

有一点是肯定的,爱默终生未婚。也许,他把感情,都给了那些芬芳的液体。他创造的姬琪(Jicky),据说就是那个公主的名字。这瓶香水,被视为现代香水的鼻祖,是第1瓶合成香水,第1瓶中性香水。所谓香水三调式,也是从这瓶香水开始的,被誉为“最具收藏价值的香水”之一。

人工合成,中性,这些语词,似乎都与那个缠绵的爱情故事相去甚远,更像化验室的作品,也过于时髦。倒是姬琪的香调,打消了我的疑虑,让我相信这个故事的真实性,那里面,确实有爱情的味道。

前调有薰衣草。作为“香草之后”,薰衣草香气十分独特,让人不能走近,又无法走远,似有似无,半梦半醒,成为飘在空中的忧郁。忧郁并不是幽怨,是已经浇铸在心底的想念。所以,薰衣草的花语,是等待爱情。

中调有迷迭香。维多利亚时代,迷迭香的花语是纪念。莎翁剧中有这样的句子,“迷迭香是为了帮助回忆。”中调里还有种香草,名字就叫愈伤草。我想,它如果真能愈合内心创伤,爱默会在园子里种满这种草。

至于尾调,里面有零陵香。据说,这种香气,充满了回忆味道。

尾调悠悠,令人动容。

在这个世家中,说故事最多的,当属娇兰三世的雅克・娇兰(Jacpues Guerlain)。

沉默寡言的雅克,创造了几个香水史上的著名作品,也说了几个浪漫故事。这些故事,大多与东方有关,而且都感伤,都凄绝。只是,这些香水故事里的东方,似乎都是西方人以为的东方。西方人都叫好,东方人用了,可能觉得挺西方。

蝴蝶夫人(Mitsouok)。纪念一个英国海军军官和日本情人的故事。苔香调,低沉,幽凉,典雅,像只古老的、做工优良的塞浦路斯手套。有压抑的热情以及隔海相望的味道,适合雨天使用。后调中,有安息香的苦涩,也许,可以作为药方,治疗心疼。

一千零一夜(Shalimar)。剪不断理还乱的东东。从名字看,与巴基斯坦的夏利玛公园(Shalimar Garden)有关。从内容看,与印度泰姬陵有关。至于与名著《一千零一夜》的关系,不太懂。反正那是个复杂的时代,南次亚大陆是个复杂的地域,蒙古人、突厥人、印度人、波斯人和阿富汗人来来去去。

故事应该与莫卧儿帝国的沙・贾汗皇帝有关。这位皇帝,很多情,很多钱,喜欢美女,喜欢盖房子,到处给美女盖房子,夏利玛和泰姬陵都是他盖的。他的故事结局令人伤感,最后被儿子囚禁在阿哥拉宫,只能隔河望着月光下的泰姬陵,伤心欲绝。我后来去过那里,也在那里眺望过,想象着老皇帝的落暮心情。

内容有些乱,香料更复杂,据说采用了上百种珍贵花材,简直就是一个东方花园。出来后在西方好评如潮,得了不少奖。香奈儿5号的调香师说,给我些香草,我可能只会做个蛋糕,而雅克却创造了 Shalimar。

还有柳儿(Liu)。柳儿是歌剧《图兰朵》中的中国公主的丫环。香气浓郁,强烈,也黯淡,苦苦甜甜。尾调嘎然而止,如同柳儿的爱与生命。

在雅克的故事里,我真正喜欢的,是一个与东方无关而与南方有关的故事,名字叫《午夜飞行》(Vol de Nuit)。

在这款香水中,雅克展示了他用香水写作的天赋。这款香水取材同名小说,作家是圣・埃克絮佩里(Antoine de Saint-Exupery),他是个用飞翔写作的作家,本身就充满传奇,他挑战性地飞了南美航线,经常在飞行中发呆,在风暴中出神,在夜空中构思。最后,他在撒哈拉附近坠落。

这瓶香水,不像香水。

没有柔美,没有妩媚,只有从空中俯视大地的壮丽,还有在极端环境中才能感受的孤绝、凛然和大气。

打开瓶塞,气息缓缓而出,如同在无边暗夜中,金属机翼从云中切过。

要找出最浪漫的葡萄酒,显然是有难度的事情,或者是不可能的事情。

对香水而言,感受因人而异。你如获至宝,我避之不及,正所谓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对葡萄酒而言,更是如此。

很多人认为,浪漫之酒,非香槟莫属。在各种喜庆时刻,开香槟往往会形成一个高潮。当塞子被打开,金黄酒液喷薄而出的时候,所有在场的人的脸上,都喜气洋洋。倘若此说成立,最浪漫之酒,应该是香槟王(Dom Perignon)。

只是,浪漫并非是让大家都喜气洋洋。喜庆不是浪漫,人多不是浪漫,笑也不是浪漫。可以说听郭德纲的相声很可乐,没有人会说听得好浪漫。相反,浪漫更多出现在人少的时候,比如两个人,或者一个人。出现在笑声比较小的时候,比如会心的时候,或者回眸的时候。有时候,浪漫甚至还挂在泪水里。

还有人认为,浪漫葡萄酒首选桃红酒,玫瑰浅红,清香甜柔。确实,品饮桃红葡萄酒已成国际时尚趋势。尤其是普罗旺斯的桃红,喝一口,就像在南法的阳光下,边听香颂边享受地中海的海风。

也许,被誉为“桃红酒之王”的南罗讷河的达维(Tavel),可算是浪漫之酒。这酒是有深度的桃红,富于结构感,年轻的时候具有经典玫瑰色。放一段时间,就有了当地人称之为雄鸡冠的微黄色,还有人说是典型的鹧鸪眼颜色(只是,鹧鸪眼睛什么颜色,还真没认真看过,这句话,是有些专家说的)。

只是,桃红酒毕竟过于女性。当然,女人比男人浪漫。不过,没有男人,女人也很难浪漫起来。

有的说,浪漫的酒,是汝拉(Jura)黄酒。有的说,是伊甘酒庄(Château d’Yquem)甜白酒。有的说,应该是阿尔萨斯白葡萄酒,那地方的酒,有“阿尔萨斯之泪”的说法。有的说,凡是使用琼瑶浆(Gewürztraminer)酿造的葡萄酒,都很浪漫。

只是,黄酒过于复杂,甜白贵腐过甜,而阿尔萨斯葡萄酒太香,曾被品酒者吐出,以为误喝了香水。而喝琼瑶浆酿的酒,有在寺庙里的感觉,稍显呆滞。

也许,可以选维奥涅尔(Viognier)酿的白葡萄酒,比如北罗讷河的康德吕(Condrieu)和格里叶堡(Château Grillet)。不仅香,而且芬芳。

香与芬芳,有些区别。香,就是单纯的香,比如麻辣香锅和红烧猪蹄都很香,可是,它们不芬芳。

芬芳,可以不香,但需雅致。

维奥涅尔很芬芳。这么说吧,喝一口,如同花朵在口中绽放。

英国有家公司,声称造出了让所有人都喜欢的香水,男女老少通吃。也有研究成果说,距离3.2468米闻到的味道,是最令人感觉舒适的味道。

我挺怀疑。没有所有人都喜欢的味道。同样,也没有所有人都认为浪漫的味道。味道,没有规律。

至于距离,不少人自己知道,某个人衬衣领口处散发的体香,是最令人陶醉的气息。这种味道,传不到3米之外。

如果一定要找共同点,这个可以算是一个:水果越小,香气越细腻。好的香气,浪漫的味道,大多躲在细微之处。细腻的东西,需要缓慢呈现,慢慢品尝。街香,平庸的酒,气味往往推攘而出,像挤公共汽车,味道很冲,而且暴烈。

喜欢某种气味,其实有个前提――需要能驾驭这种气味。每个人,都有无法驾驭的味道。

海洋的味道,足够浪漫,能赢得大多数人喜爱。实际上,大多数人喜欢的,是海边度假的味道,那只是海的一面,或者是海的假象。海的腥气,海咆哮的味道,海水下面的味道,死鱼的味道,沤馊了的缆绳和风帆味道,这些大海的气味,大多数人不会喜欢。

因为,无人敢说能够驾驭海洋。

容易驾驭的,是自己的味道。最浪漫的香水和葡萄酒,也许是自己制作的。

这样看来,浪漫味道无处不在。婴儿的奶香其实很浪漫。干净毛巾也是。有人说,皂香,有一点点的美好,还有一点点不经意,是香味中最能产生亲切感的味道。

第9篇:浪漫故事范文

    [论文摘要]青春电影主要是指以青少年生活为题材的电影。在近些年出现的青春电影中,青少年的形象大体可以概括为浪漫的青少年形象、走向毁灭的青少年形象和颠覆性的青少年形象等几种,这些形象的出现和青少年的生活状态与心理特征等方面的因素紧密相联。但是在分析青少年形象的电影文本中,中国的青春电影是非常缺乏的。

    青春电影也被称为“青少年电影”、“校园电影”或“成长电影”,主要是指以青少年生活为题材的电影。由于好莱坞成熟的商业体制以及美国文化的影响力,作为一种类型电影的好莱坞青春片曾频繁地进入普通观众的视野。实际上,除了好莱坞之外,在世界范围内都曾出现过一些引起人们关注的青春电影,而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青春电影更是进入了一个高产期。虽然这些青春电影讲述的故事各不相同,风格也千差万别,但作为以青少年生活为题材的电影,它们却折射出青少年的生活状态与心理特征,成为分析青少年形象的电影文本。

    浪漫的青少年形象

    和大多数电影一样,爱情也是青春电影一再表现的主题。有所不同的是,青春电影中的爱情故事往往因为男女主人公初更人事而显得格外纯洁和浪漫,而男女主人公也给人留下无比浪漫的印象。在分析这一类形象时,不得不提到的就是日本的青春电影。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擅长于拍摄青春片的日本导演岩井俊二推出了《情书》、《四月物语》、《花与爱丽斯》等一系列作品。这些影片以极其细腻的镜头语言呈现出唯美的画面让人过目难忘,而影片中那些少男少女在初恋中心灵深处最细微、最隐秘的情思,以及他们为爱情所做的一切,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情书》中的藤井树多年之后仍不忘自己中学时代的暗恋女友,直到他死后因为一个偶然的事件才揭开这段尘封的往事。《四月物语》中,女主人公卯月只身来到东京武藏野大学开始新的生活,只是为了能够追随自己暗恋的高中学长。而《花与爱丽斯》中的中学女生为了能够成为心仪的男孩子的女朋友。竟然靠谎言编织起一个美好的梦。所有的这些故事,使沉浸在美好初恋中浪漫的少男少女形象呼之欲出。

    这些影片把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恋爱或暗恋的故事。以及他们的心理状态刻画得纤细入微,让人们可以感觉到影片中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和主人公温馨恬淡的爱情。当然,青春电影中青少年浪漫形象的一再出现,并不是偶然的,这和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不无关系。可以说,青春期是人生阶段中心理上发生变化最明显的一个时期。在这一时期中,青少年对异性的心理需要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希望和异性进行更多的交流,希望彼此能够成为朋友,对异性的外在美和行为会产生一种朦胧的好感和爱慕。应该说,青少年在青春期出现对异性朦胧的情感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并且这种情感因为是初涉人世而显得更加美好和浪漫。因此,这样的一份情感故事表现青春电影中。也显得浪漫和唯美。在这一类的影片中,人们往往看不到成人世界的世俗内容,初恋被描绘成青涩却又值得记忆的故事。青少年的形象在这一类的青春片中倒向了绝对的浪漫主义。

    不过,同样是表现青少年浪漫的形象,但在不同的青春电影中表现的方式却有所不同。如果说,上述的青春电影中青少年的浪漫形象因为日本民族文化以及导演的个人风格而呈现出一种浪漫而又唯美的状态,那么,在好莱坞的一些青春片中青少年的浪漫形象则由于好莱坞的商业机制而表现为另外一种特点。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好莱坞的青春电影进入了一个高产期。在这个时期,《一吻定江山》、《我恨你的十件事》、《美少女啦啦队》等一批描写高中生生活和初恋故事的影片相继问世。和日本的青春电影不同,这些影片非常注意融合高中校园文化以及青少年流行文化的元素,因此在这些影片里青少年的形象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在这些影片中。人们可以看到的年青人健康美丽的形体。可以欣赏到在年青人中受欢迎摇滚乐,可以听到高中生流行的口头语,而体育比赛、生日派对、毕业舞会这些高中生活必不可少的场景也频频出现,再配以初恋的故事,青少年的形象在这些影片中显得浪漫而又时尚、幽默。很显然,好莱坞青春片中青少年的形象的这些特点与好莱坞的商业体制是分不开的。定位于暑期档、以青少年为主要观众的好莱坞青春电影,制作时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目标人群的欣赏口味,生产出一个个带有明显商业特征的浪漫故事。而青少年也乐于在观看这些人为的浪漫中得到青春宣泄。并从片中青少年的形象中找到镜像式的自我认同。

    走向毁灭的青少年形象

    在青春电影中,青少年除了有浪漫的形象出现之外。也有以颓废、暴力乃至自我毁灭的形象出现的。在表现青少年这一类形象的青春电影中,性、毒品和暴力往往是无法逃避的话题。

    英国着名的青春电影《猜火车》完全打破了以往的青春片在人们心目中构建起来的青少年的形象,使观众看到了生活在另外一个世界的青少年。在这部影片中,这些年青人给人的感觉是颓废的、毫无希望的一群年青人。

    而在美国,《篮球日记》、《半熟少年》等“青春启示电影”所表现的年青人,也都流露出共同的暴力倾向和极度阴郁、黯淡的人生态度。获得了第56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和最佳导演奖的《大象》,用无逻辑的叙事、隐藏了情感态度的视听语言和纪录式的风格。把枪击校园的事件几乎变成一个真实的场景,而影片中身为中学生的冷酷杀人者形象。也在人们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促使人们思考青少年的成长问题。

    这些西方影片在塑造青少年形象的时候显得真实、大胆和直接,也不乏对人性善恶问题的思考,所以,电影中的青少年形象和他们所经历的事件给人以震撼和启迪。而近些年来关注青少年问题的日本青春电影则让人们透过一个个青少年形象,对其背后隐藏的社会问题进行思考。实际上,日本青春电影的早期作品《青春残酷物语》已经有颓废、迷惘的青少年形象出现了。而到了这个世纪,当代日本青少年仍然要面对在一个物质高度发达的社会中成长所要面临的问题。《关于莉莉周的一切》通过一个游走在网络与现实之间的男孩的故事,引起观众对一个高度物质化与体制化的社会中青少年成长问题的思考。同样,《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香港制造》和《十七岁的自行车》这些华语青春电影中。主人公都以走向毁灭的形象出现,原因也并不仅仅限于这些青少年自身,而是和他们背后整个庞大社会机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和大多数青春电影有所不同,巴西电影《上帝之城》的主人公并不是在以往的青春片中经常出现的中学生,而是生活在里约热内卢郊区一个叫“上帝之城”贫民窟里的一群孩子。但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正是这样的一群孩子在贫民窟展开了一轮又一轮残酷的黑帮屠杀。这部影片通过一群身为“黑社会”的孩子所经历的故事,引起人们对生于贫民窟的青少年生活状态的关注。《上帝之城》由一只鸡的奔命开始,又以这只鸡的奔命结束。这种宿命般的开头与结尾,不得不让人们对于青少年成长环境进行反思。

    总体来说,和那些浪漫的青春电影相比,青少年的形象在这一类的影片中发生了极大地改变。有研究表明,青少年阶段本身就是极不稳定一个的人生阶段,他们的人格尚未定型。思维判断力差,而且模仿能力很强。因此,社会环境、家庭教育、青少年亚文化等诸多因素中的消极方面都有可能给他们带来严重的影响,成为导致他们走向颓废、叛逆和自我毁灭的诱因。而这些关注于此类问题的青春电影,也相应地让人们看到了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所具有的另外一种形象。实际上,青春电影展现青少年颓废、暴力和毁

    灭的形象,也并不是从近些年才开始,从特吕弗的《四百下》。到库布里克的《发条橙子》,再到近些年出现的青春电影,这个问题早已被世界范围内众多的导演所关注,青少年的颓废、暴力和毁灭已经上升到了一个电影表现的世界性症结。

    第三种形象

    应该说。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最受观众欢迎的青少年形象,并不是那些浪漫得无可救药的形象,也不是走向自我毁灭的形象,而是一批和传统有所不同的青少年形象。从《美国派》中四个高中男生,到《我的野蛮女友》中的男孩女孩,从《惊声尖叫》中的恐怖杀手,到《大逃杀》中互相残杀的学生。这些新的形象出自于不同的青春片,但他们对于传统形象所表现出来的颠覆性却几乎是一致的。

    《美国派》、《哥们儿,我的车在哪里?》《拯救斯沃曼》是近些年出现的以性或青春期其它事件为笑料的电影。其中要特别提到的就是《美国派》,这部影片因为它对于传统观念的颠覆和戏剧性的故事而大受人们欢迎,片中的四个高中生也受到了青少年观众的狂热追捧。有人认为,这部影片使用的猥亵的语言和以色情为基础的滑稽场面显得过于粗俗。但不管怎么样,人们不得不承认,在它之前,还没有哪个银幕形象能够把青少年的性焦虑表达得如此幽默和透彻,因此这四个高中生受到青少年观众的喜爱也是必然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样的青少年形象的出现也是颠覆性的,它消弭了青春电影中“浪漫”与“毁灭”两种形象之间的界限:《美国派》中的主人公撕破了浪漫青春片中异性之间温情脉脉的面纱,对于性采取了直言不讳的态度:另一方面,和反映青少年问题的电影不一样。性在《美国派》中被处理得俚俗而又清澈,丝毫没有罪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