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西医理论论文范文

西医理论论文精选(九篇)

西医理论论文

第1篇:西医理论论文范文

目前大多数中医院校的西医诊断学教学通常采用传统的灌输模式进行,而且教学内容陈旧,更新缓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较差,无法开发其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考试多以笔试为主,学生感觉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所学知识,使得所学基础知识在临床实践中无法应用。

2提高中医院校西医诊断教学质量的对策

2.1转变观念,增加学时

中医诊疗源自丰富的哲学内涵和人体认识,西医诊疗则源于精细的人体解剖学知识,中西医诊断的共识都源自远古时代的对人体的基本认识[3]。西医诊断学是解决中医院校理论与实践分离、基础与临床脱节等弊端的最佳途径。因此,有必要加强认识,了解西医诊断学教学在中医院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保证足够的教学时数;转变学生观念,使其充分认识到学习西医诊断学的重要性。

2.2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西医诊断学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法,有机结合问题式(PBL)与授课式(LBL)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是培养全面型人才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的一种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种手段,模拟或恢复教学内容情境[4]。LBL教学法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将学生引入问题后激发其积极思考能力,通过自我讨论、探究及总结,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知识[5]。PBL教学法则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中心,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中学习[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基础知识的传授采用PBL与LBL教学模式进行,临床实践中准备典型案例让学生模拟患者或选择标准化患者,教师让学生通过询问病情、采集病史、书面记录达到教学目的。学生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参与,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3教学与临床相结合

教学过程别是体格检查和症状学部分应尽最大可能地将书本知识与日常的常见病、多发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生自身患过或接触过某种疾病的患者,很快会将书本知识与实际认知相结合;讲完症状及体征后,可选择常见病例,包括患者病史、实验室检查、体格检查及器械检查等,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疾病判断等,不但巩固了学生的课堂知识,而且锻炼了其诊断能力。

2.4充分利用多媒体

多媒体教学技术是将网络、多媒体等计算机技术充分结合的综合教学技术,是理论知识最好的教学形式。具有内容丰富、直观、高效的优势,通过多媒体演示视频、图片及动画,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直观、生动,对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学习主动性的调动都具有重要意义。课堂上采取教师讲解一段后,再播放正确的及错误的操作录像,正常的及异常的体征对比,使学生加深印象。诸如,教师可以将心脏杂音和心脏搏动的动画、心电图利用多媒体同步播放,再与其他各类型杂音进行比较,帮助学生加深感性认识,提高教学质量。

2.5建立临床技能培训室

第2篇:西医理论论文范文

目前,我国大部分西医院校都将中医作为西医临床专业留学生的必修课。如何将中医理论知识教授给西医院校留学生,使其在西医思维下接受中医传统思维,并能在以后行医过程中科学运用中医治疗相关疾病,从而传播中医文化,是西医院校中医教师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此问题进行相关的讨论。

1合理设置西医院校留学生中医课程

大部分西医院校的临床医学本科留学生的中医课程设置有别于中医院校,课程学时少,课程分类不细,一般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中医内科学等内容整合到一门课程中。任课教师则需在有限的学时中将中医经典理论和思维方法教授给没有任何中医基础甚至与中国人思维方式完全不同的外国人,让他们能够在短时间理解并接受中医传统理论,这样的实际教学情况给学生和教师都带来一定的压力。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西医院校应重点安排中医基础理论讲解,详细介绍中医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等内容,让学生对中医基本知识有较深理解,再引人中医辨证论治诊疗理论,将中医基础理论与诊疗理论结合,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整体中医理论思维。鉴于西医院校临床医学留学生的专业方向不是中医,中医教学要求只需达到让学生了解中医诊疗基本理论,特色及优势即可。对于中药、方剂等比较具体内容,由于学时限制,只向学生概述中药和方剂基本理论,让学生了解运用的方法,不必具体介绍每味中药或每个方剂的功效和用法,可在实际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有兴趣深人学习中医的学生以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于针灸部分,则应加重教学内容,因为相对于中草药来说,针灸在国外的应用率和接受度比较高,大部分留学生对针灸有一定的了解,学习兴趣相对较高,所以在授课时,对于基本理论,如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组成、经络的作用、十二经脉主要脑穴的定位及功效、选穴原则和配穴方法等内容,对留学生要进行重点讲授。通过以上中医课程讲授,在留学生已掌握中医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安排部分中医内科课程,选择有中医诊疗特色的疾病,如糖尿病、肥胖、失眠等,通过介绍相关的中医诊疗过程,让学生对中医诊治疾病有更直观的认识。

2重视西医学科与中医学科思维的差异性

中医思维方式与西医的完全不同,西医思维的逻辑建构于原子论一构成论一还原论,从低层次构成高层次的角度来把复杂因素分解为简单因子加以研究,形成了还原论模式。西医沿着人体的层次结构,从器官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进而到量子水平;从宏观领域深人到微观领域,对各个层次上的病理解剖、病理生理机制进行研究。而中医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属于中国古代哲学范畴,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阴阳五行为哲学基础,将气血津液和脏腑经络作为生理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色。中西医思维方式的差异性,易导致西医留学生在学习中医时出现思维混淆,并且会习惯性用西医思维理解中医,如部分学生可能会认为中医没有经过西医式客观的实验检验;没有器官、细胞、分子水平等的具体观察指标;也没有病理生理或解剖作为支撑。针对此,教师在讲授中医课程时,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中西医在思维方式上的根本区别,让学生了解到中医是一门哲学思维指导的整体医学,不能像西医一样单纯用客观存在来解释中医,学生应多了解中医哲学理论,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诊疗方法。

3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医特色教学

大部分留学生的成长背景决定了他们思维相对比较活跃,不喜欢填充式教学,习惯问题引导式的教学方法,自己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因此,在中医授课过程中,教师不应单纯以讲授方式将中医理论介绍给学生,而应采取引导及分析式方法。如阴阳五行理论,若单纯讲其理论,多数留学生很难理解,可举例分析,女为阴,男为阳,让学生从男女自己特性上分析寻找阴和阳两者的区别,这样学生易于理解并加以发挥运用。同时,由于临床医学留学生的西医专业特点,许多学生在学习中医时惯用西医思维解释中医,比如经常将中医心、肝、脾、肺、肾等同于西医的脏器,而未从中医的五脏六腑功能角度去理解;此外,许多学生会希望探究经络的本质,会将经络和西医的神经系统进行对应联系。所以在介绍中医和西医概念区别的同时,还可以给学生介绍中医学的现代最新研究进展,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接受中医。在授课时,教师还应随时结合中医临床案例,通过案例分析给学生进行中医理论探讨,这样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中医。

4灵活运用英文解释中医知识

目前,全英文授课的医学教育方式越来越成为留学生中医教学的趋势,我国已有50多个西医院校开展了全英文授课的医学教育,其中就包括了中医课程的全英文授课,这有利于推动中医国际化。大部分来华留学生毕业后将回国或到其他国家从医或继续深造,英语是他们在实际医疗工作中运用最多的语言,若从他们接受中医教育时即用英语授课,可避免学生在日后工作中因语言转换造成的困扰。中医本身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当运用很多专业词汇时需了解一定的中国文化,所以将中医词汇直接翻译成英文后,应运用更通俗的语言为学生诊释,如五行翻译为the five elements( Wuxing),应重点解释包括木、火、土、金、水代表的事物特性及五行间的相生相克关系,同时介绍其与中医诊病之间的联系。在介绍针灸穴位时,穴位都是以其拼音命名,为帮助学生记忆,可结合穴位名称或功能特点给予相应解释,如足阳明胃经的承泣(Chengqi)穴,将其汉语字面意思解释给学生,承中文代表接住的意思,英文即为catch ,泣中文意为眼泪,英文即为tears ,两字放一起承泣,从字面意思可理解为接住眼泪的穴位,英文含义为catch tears,这样学生通过名称就能直观地了解承泣穴原来位于瞳孔直下,眼泪流出经过的部位,同时根据其位置也可想象到承泣穴可用于治疗眼部疾患。可见,在为留学生进行全英文中医授课时,教师采取活跃生动、易理解的教学方法,有利于调动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让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中医理论。

第3篇:西医理论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医病名;诊断;标准;病证结合

病名是中医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重要概念,是中医学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辨病是中医临床不可缺少的内容[1]。任何疾病都有原因可查、病机可究、规律可循、证候可辨、治法可用、预后可测,临床治疗的目标主要也是针对病。但目前中医病名几乎处于被取消的状态,临床诊断、论文著作、科研课题等,大部分都使用西医病名,中医病名被弃而不用,或仅称属中医“范畴”。因此,必须制定中医标准病名,作为国家标准加以颁布实施,以保护中医药知识产权,维持中医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1病证结合是中医诊断学的精髓

中医对疾病本质的认识最早即是确定病种,并赋予病名。《黄帝内经》所记述的病名逾200种,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无论是《伤寒论》论外感病,还是《金匮要略》论内伤杂病,都是以病为纲,病脉证治并重。此后历代医著如《诸病源候论》、《景岳全书》、《医宗金鉴》、《证治准绳》等,以及近代临床各科的中医教材,基本上都是以病(症)为纲,进行辨证论治。因此,继承中医学的病名及诊断十分必要。

病证结合是中医认识疾病本质的基本方法,诊断疾病可以有效地把握疾病全过程的根本矛盾,而辨析证候又能准确地把握疾病某一阶段的病位与病性等主要矛盾。对病和证的分层认识,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二者的关系犹如经纬纵横交错,使中医对疾病本质的认识在病位的表里上下与脏腑经络,病性的阴阳寒热虚实,以及病势的进退深浅3方面达到3维统一。中医病名融于中医理论体系,能正确引导临床辨证与施治。与证名诊断一样,病名诊断是中医临床诊疗不可或缺的内容,取消中医病名不仅仅是病名被取消了,中医认识疾病本质的病证结合诊断特色也没有了,更谈不上中医的优势、生命力和发展。

2中医临床必须使用中医病名

就临床诊疗的目标来说,中医与西医所针对的都是疾病,在这一点上中医病名与西医病名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但由于认识论和方法学的不同,所导出的病名体系必然不同。中、西医的病名,一般都是由病因、病性(病理)、病位和病状相互组合而构成。在病因病性方面,中、西医的概念基本不同,中医的风寒湿热、痰饮瘀血、阴阳虚实、劳瘅痹厥、胀脱痿痛、癌瘤瘕、痈疽翳障等,西医称之为细菌、炎症、变态反应、免疫紊乱、功能亢进、减退、衰竭等等,而气、血、水、脓、毒、火(炎)等概念,中、西医则都将其视作基本的病理改变。在病位方面,虽然中、西医的解剖名称基本相同,但中医学的认识相对笼统而西医学的概念以精细为特征,由于中、西医对各组织器官的生理、病理及相互关系的认识上有所不同,因而对疾病的命名诊断,西医有病因诊断、病理解剖诊断、病理生理诊断、功能诊断、临床综合征诊断等不同形式,并注意几个方面的结合而作出完整诊断,因而其病名限定清楚,但较冗长而复杂。与之不同,中医学病名极为精当简炼,每个病名实际用词一般只有2~4个字,不一定将每个病的病因、病性、病位等本质属性概括无遗,而可通过辨证诊断使之得到补充。正是由于病名诊断与辨证诊断之间的这种互补性,使中医学的病证诊断完整地融入中医学理论体系并具有中医之特色。可见中医病名与西医病名既有关联而又不等同,中、西医病名的对应关系是模糊的,即“是也不是,不是也是”。

中医临床必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使用准确而规范的中医病名。中、西医病名只能并存和相互对照,而不能并用,更不能以西医病名取代中医病名。某些中医病名目前尚不为广大群众所熟悉,主要是由于受西医病名的冲击,加之近代中医一味地强调辨证而不重视病名诊断所致,而不是中医病名脱离了实际,导致广大群众不能接受。只有规范中医病名,坚持并强化中医病名诊断,方可使中医病名逐渐为人们所熟悉和接受,才有益于中医学的发展,也有利于发挥中医学的优势。

3中医病名诊断的必要性

中医的许多病名,如破伤风、托盘疔、胬肉攀睛、鹅口疮、舌菌、痄腮、阴吹等,精炼简捷,见名知义,易于掌握。中医有不少好的病名,如历节风、破伤风、感冒、红丝疔、缠腰火丹、蛇头疔、乳岩、天行赤眼、蟹睛、骨槽风、鼻渊等,其命名科学确切,名实相符,正如宋·张杲《医说·疾症》所谓“古之论疾,多取象比类,使人易晓”。因此,这些中医病名一直沿用至今,为人共晓,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有些病名如痢疾、霍乱、伤寒、破伤风、风湿热、感冒、麻疹、癫痫、子痫、白喉、痔、痈、痛风、风疹、云翳、脚气病、牛皮癣、梅毒等,在西医传入中国时,便为西医所引用。

中医强调辨证,并多以症为病。但辨证毕竟只是反映疾病某一阶段的情况,症则只是疾病本质的外在表现,而通过诊断所确定的病名,代表着对疾病最本质的认识。病名诊断在中医医疗实践中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把握疾病的全局和全过程的一般规律,有利于临床施治,这是中医学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徐灵胎《医学源流论》指出:“欲治病者,必先识病之名……一病必有主方,一病必有主药。”说明不同疾病可以有自己的专方、专药、专法治疗,如肺痨若不治痨杀虫,则辨证治疗效果欠佳。虽然异病同证时应当同治,但治疗也应根据病而有所区别,如胃疡、久泄均可见脾虚证候,在补脾益气同时,胃疡者常结合理气止痛,久泄者则常兼利湿止泻。同时病名诊断亦可指导辨证,因为每个病演变过程的一般规律往往可体现为不同的“证”,各证出现的频度也不一致,如风眩最常见的证型为肝阳上亢,而阴阳两虚则较少见,有时病人可能仅有血压增高,而其他症状不明显,以致无症而出现无证可辨,此时则可根据风眩而首先考虑为肝阳上亢,采用平肝潜阳的治法。

4取消中医病名必将导致中医学的灭亡

有学者提出,中医病名改革应大部分采用西医病名,或中、西医病名并用,这样方有利于中医现代化,并能成为中医走向世界的桥梁[2]。也有人认为“取消中医病名中医灭亡不了”。这些观点显然都是不对的。中医临床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中医学需要与国际接轨,但绝不能用西医病名取代中医病名。因为中、西医学是不同的理论体系,中医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病因病机等基本概念不同于西医学的解剖、生理、病理等理论,把西医的病名搬过来,套在中医学的头上,则名实不相符,无异于穿西装戴瓜皮礼帽,这无疑会给中医的诊断和治疗带来思维方面的负面效应。

中、西医这两种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认识疾病的角度不同,那种“西病中证”式的诊断无异于“人头马、美人鱼”之类,似是优势互补、强强相合,但实际上只会使中医学走向灭亡。因为用西医学理论来衡量中医学,不仅只是病名不科学,中医学的阴阳五行、风、寒、暑、湿、燥、火、喜、怒、忧、思之类病因,肝之开窍于目,脾主运化与统血,经络的解剖结构,以及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等中药理论等等,统统都无科学可言,都应在废弃之列。坚持中医病名是保持和发扬中医学体系的要害所在,是中医学生死攸关的大事。设若中医学取消了病名,则说明中医学对“病”没有认识,中医只知辨证施治,不会诊病治病,那么中医学还有何“术”可言呢?取消病名,就会使中医学术一溃百溃,一发不可收拾。

中医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优秀的部分,由于西学东渐,中国人已逐渐远离自己的民族文化主体,出现了文化自卑,不少人对中医的知识财富不相信,甚至抵触,这并不足为奇。癀瘕、卑傈、旭痹、瘅等字都不认识,这是由于近现代文化举措对中医学带来的负面影响。落叶知秋,病名的取消就是中医学术消亡的前兆,面对日渐远离传统文化的中医,如何恢复昔日中医与传统文化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如何使中医能够按照其自身发展规律良性发展,这或许是今天有志于振兴中医药事业的人们所应当迫切思考和解决的问题”[3,4]。

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否认中医理论体系,妄以西医病名取代中医病名必然失败。1933年下发的《中央国医馆学术整理委员会统一病名建议书》、《中央国医馆审定病名凡例》及《中央国医馆审定病名录》,之所以遭到反对而没有实施,其主要原因就是武断的认为中医病名不科学,要统一则必以西医病名为标准,这是其夭折的致命之处。现在虽然时过境迁,中医界的认识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可以断言,取消中医病名只会是重蹈复辄的命运。恽铁憔在《论医集·对于统一病名建议之商榷》说:“今若以西名为主名,不废中医学说,则名实不相符。若废中医学说,则中医即破产,不为此,则为彼,更无回旋余地。例如《伤寒》一书,包括支气管炎、肋膜炎、胸水乃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日射病、虎列拉等等,假如使用此诸名色,初步,《伤寒论》本文,将渐次无人研读;进一步,必《伤寒》方无人能用;及后一步,必讲究注射灭菌。如此,则中医消灭、中药消灭。是故用中医病名为统一病名,在此必争,是非得已,不止名从主人而已。”先贤之见在当代中医界已被印证,这不正是废弃中医病名之恶果吗?

我们应从病证结合的角度,站在发展中医理论与保持中医特色的高度,坚持中医病名诊断,并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摒弃“重证轻病”、“西病中证”等错误观点,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深入开展对“病”的研究,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5规范中医病名体系

任何学科都是在继承前人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医病名学术也不例外。中医病名规范化的研究,首要而根本的原则,必然也只能是继承性原则,要从蕴藏前人丰富经验和理论的历代医籍中整理、挖掘中医病名,切合临床实际者用之,不符合临床实际者改造之。在此基础上本着特色性、实用性、创新性、准确性等原则,全面系统地开展病名体系研究,形成完整而规范的中医病名学术体系。近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5]疾病部分即是本着继承和发展中医学理论的宗旨,采用继承、挖掘、引申、创新、引进等方法对病名进行分化定义,从而使中医病名学术在相对完整的意义上形成体系。

现代医学制定有国际疾病分类(1CD)等国际标准和国内的《疾病分类与代码》。但中医学是具有独特理论和丰富经验的传统医学,中医学是我国的宝贵文化遗产,它与西医学有很大的不同,因而不可能用ICD等外来名词规范中医疾病名称。现在临床上中医的病名被弃用,没有中医的病名体系,这将使中医学术处于灭亡的境地,因而必须加紧中医病名的标准化、规范化研究,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应组织中医学者开展中医标准病名的研究,建立中医标准病名体系,一方面充分吸取、反映以往研究的合理内容,另一方面弥补前段标准化研究的不足。中医标准病名研究应按照中医理论体系,严格区分病、证、症概念,在继承原有病名的基础上,参考西医病名,按中医学的理论创新、分化、扩展中医的病名。该研究可为中医学术提供全面标准的“原件”,不断完善中医疾病体系,并能对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起到指导作用,也有利于保护中医学的知识产权。

参考文献:

[1]朱文锋,贺泽龙.论坚持中医病名诊断的必要性[J].辽宁中医杂志,2000,27(2):50-52.

[2]苏玉仑.中医病名应改革[J].中国中医药报,2000,5:31.

[3]刘理想,张其成.近现代文化举措对中医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报,2006,10(13):8.

第4篇:西医理论论文范文

由于受时代变迁、环境变化、人们观念及思维方式的改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医学作为“祖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的祖国医学,如今在大多数人心中的地位,已经逐渐被西方医学所代替。学生在学习中医理论的过程中,也容易出现误解、怀疑,甚至排斥中医理论的现象。下面,笔者根据学生存在的这些问题,结合多年中医理论的教学经验,谈谈几点看法。

一、让学生坚定对中医理论的信心

面对中医和西医两套不同的医学理论,学生往往更容易接受西医的理论,因为它更贴近他们的认知和思维方式。而面对于中医理论时,学生多是感到困惑,很难理解,无所适从,认为中医“太玄”了,从而在学习中很容易对其产生误解、怀疑甚至排斥态度。

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让学生坚定对中医理论的信心。中医理论是在大量的“以人为本”的临床实践中形成、发展、成熟起来的,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在还没有西医理论出现的情况下,为人类的健康、种族的繁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虽然在20世纪初叶,随着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医经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甚至有人提出要“废除中医”的谬论,但是,中医仍然以其顽强的生命力,以大量独特、有效的临床治疗效果,向人类证明了它存在的道理,展现出极大的魅力。因此,要学中医,首先就必须相信中医的理论。因为只有相信,才有可能产生学习和研究的动力,才会有所作为。

二、重视对学生“中医思维”的培养

学生之所以容易对中医产生误解、怀疑,甚至排斥的现象,是由于他们从小培养出来的认知和思维方式与中医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学生一直以来所接受的是以数学、物理、生物、化学等现代自然科学为主的教育,而这些知识,恰恰是西方文化的主流。对于在东方文化环境形成、发展起来的中医理论,则很难被当今的学生完全理解和接受。加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往往西医与中医课程是同时开设,这又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中医的思维。因此,在中医理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先不急于传授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更重要的是重视对学生中医思维的培养。

中医与西医理论最大的差别,在于中医理论是在长期对“活人”所表现出来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进行观察,以及中药直接作用于人体后所反映出来的现象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形成的;而西医则是应用现代的生物、化学等理论,对实验室里所观察本文由收集整理到的微观现象以及动物模型的药理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而形成的。因而在思维上,中医是宏观的、整体的,而西医则是微观的、还原的。比如在中医理论中,心有藏神的功能,主宰着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如果按照西医的认知思维,就会提出:“为什么心会有藏神的功能?”其研究的方法就是对人体进行解剖,利用现有的设备对心脏分解、测验……最终得出结论“心脏没有藏神的功能”,而认为真正“藏神”的是人的大脑。但在中医思维的指导下,对“心藏神”的功能却很好理解,因为人的神志变化,可以通过心的活动表现出来;而心的问题,又可以通过神志来反映:当人受到惊吓或感到紧张时,就会不自主的感到心跳加速;当“心气”不足时,人也会出现失眠、多梦、健忘等神志的改变。这些病症如果运用中医的镇惊、养心安神等方法进行治疗,往往就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可以看出,同样是研究“心”,中医是把“心”放在“活人”这个整体上,从“活人”的外在表现这个宏观的角度来研究;而西医则是把“心”从人体标本或动物中分离出来,再将“心”分解成细胞、分子甚至更细微的成分,从微观的角度去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和角度的不同,最终导致了在人体的器官组织结构及功能的认识上,中医跟西医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没有中医的这种思维,或者用西医的思维来理解中医,是学不好中医的。

三、让学生学会“理论”联系“生活”

中医理论,源远流长,其中的很多术语,已不知不觉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经过数(下转第81页)(上接第77页) 千年的传承,如今还有很多在我们的口语中流行,只是人们往往只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但如果懂得用中医理论来解释,却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比如,当我们在讲自己的想法时,总是会说“心想” “我心里想……”等等。如果依照西医的研究结果来认识这个问题,就会感到很难理解。但如果从中医的角度来理解,则是无可非议,因为我们前面讲到,心有“藏神”的功能。

又如,在形容很生气的时候,人们总会讲“被气得吐血”,因为生气则怒,中医认为“肝在志为怒”,肝“主疏泄”,有主升、主散、主动的特性。过度生气,则会使肝气升发太过,血随气涌,上逆而致吐血。再如,我们在形容惊恐过度的情形时会说“被吓得屁滚尿流”,因为吓则是恐,中医认为“恐伤肾、恐则气下、肾开窍于前后二阴”,因此,受恐吓过度,会使人的“肾气”下陷而致大小便失禁。像这些例子,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对这方面的内容加以留意、收集,以加深他们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他们对中医理论的兴趣。

四、让学生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

第5篇:西医理论论文范文

“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的改革”是我国目前强调“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方针的体现,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今后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中医教学是西医院校的重要教学内容,具有不同于现代医学教学和中医院校教学的独特性。传统的中医教学模式注重对中医知识的系统理论讲授,而现代教育观则要求教学互动,结合临床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医学生对学习中医的兴趣,主动学习,学会思考,并且培养创新意识。

1 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现状

西医院校中医学课程是我国医学教育的一大特色,其目的在于使西医院校的学生通过学习中医学理论,了解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精神,初步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能够进行辨证论治,为今后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和研究奠定基础,也是我国执行“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并重”医疗方针和政策的具体体现。

在西医院校,中医学课程设置普遍存在教材要求和学时的匹配不合理,严重制约和影响了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多数西医院校现行使用的《中医学》教材,几乎囊括了中医学从基础到临床的全部内容。本科教学是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的主体,课时一般设置为50个左右。在这50个左右的学时里需要完成中医基础理论、诊断、辨证、治则与治法、中药与方剂、针灸与经络、内科常见病以及临床杂病等理论学习,其效果难如人意。

由于中、西医属于两套不同的理论体系,中医教学若没有相关前导课程作铺垫,模糊、抽象的中医概念及思辨式的思维方式常常使学生难以适应,加上中医表达词语晦涩,理论深奥,学生感到难懂、难学、难记、易忘。长久以来“填鸭式”、“粗线条”式地讲授中医学,学生不但理解不了中医理论,也未能真切感受到中医的临证特色。虽然目前一些新教学手段的应用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中医基础知识,但教学效果并不令人十分满意。

2 西医院校中医教学改革的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医学高等教育同样受到冲击。医学模式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化生物-心理-环境-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从传统的“医-病-药(手术)”的单纯治疗模式向群体-保健-预防-主动参与的模式转变,其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模式所暴露出来的弊端与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医学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运行方式亟待改革。

在大多数西医院校,中医教学安排在第3学年。在此阶段,医学生完成了基础医学和部分临床基础课程(包括临床见习)等相关课程的学习,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现代医学思维方式的训练;而且经过3年高校素质教育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学生具备了自主学习的愿望和基本能力。此时,中医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实践为重点,提高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目标”,引导学生从现代研究的层面理解中医的科学性,培养西医院校学生对中医学习的兴趣。应用已掌握的知识结构,比较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的临证思维,通过在比较中设置问题,在思考和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中完成对中医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发掘中医学的精髓与临证特色,丰富学生的临床技能。

3 西医院校中医教学模式探索

3.1 引入“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模式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是指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小组讨论及自学理解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因此,有必要尝试将该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医教学中。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理论的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是中医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问题的设计应突出中医学的重点、基础和精华,并选择能结合临床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兴趣。笔者在教学中发现,通过适当中西医比较方法和现代研究思维提出的问题能够很好地激发学习的求知欲。

3.2 课程体系的补充

中医学是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上并孕育、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是一个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三者相互交融的体系。中医学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独特而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医课程体系的整合与设置必须遵循中医自身认识自然、社会、人体、生命以及疾病的特点,遵循中医独特的认知方法。在西医院校开设中医教学的同时,可适当增加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课程(选修课),如《唯物论》、《本草纲目》、《黄帝内经》等有利于医学生对中医基础知识的理解,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自然科学等综合素养。《素问·著至教论》就要求医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而《千金要方·大医习业》也强调“并须探赜,若能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

3.3 教学模式的完善

西医院校中医教学可适当减少理论课时,增加临床见习、典型病例分析等内容,使抽象的中医概念具体化,并由此问题带出一系列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临床技巧方面的问题。临床实践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与沟通,理论授课不明白的知识可在见习过程中进一步得到完善,重要的知识点得到巩固,使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自然融为一体,这样有助于学生对中医理论及临床效果的验证。如血瘀、气滞、痰饮等概念,可通过对患者的诊治而获得真实、具体的体会;同时可以很好地展现中医学在防治慢性病、老年性疾病、疑难杂病及养生预防等方面的优势。

3.4 要凸显中医学思维方式和学术内核

中医学是形象思维的产物,其思维方式直接主导中医学理论的形成以及临床上的应用,教学中应牢牢把握中医学的精髓——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由于中医学的内容可能与基础医学的诸多课程发生联系,容易形成概念的混淆,产生理解上的歧义。如在有关脏腑的学习中,中医学的“脾”是指人体气血生化之源泉,受之于水谷,化生出精微(气血),而西医学中“脾(脏)”为实质性器官。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强调和明晰中医概念的特征,强调区别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对中医理论的进一步认知和探索。

第6篇:西医理论论文范文

1病证结合是中医诊断学的精髓

中医对疾病本质的认识最早即是确定病种,并赋予病名。《黄帝内经》所记述的病名逾200种,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无论是《伤寒论》论外感病,还是《金匮要略》论内伤杂病,都是以病为纲,病脉证治并重。此后历代医著如《诸病源候论》、《景岳全书》、《医宗金鉴》、《证治准绳》等,以及近代临床各科的中医教材,基本上都是以病(症)为纲,进行辨证论治。因此,继承中医学的病名及诊断十分必要。

病证结合是中医认识疾病本质的基本方法,诊断疾病可以有效地把握疾病全过程的根本矛盾,而辨析证候又能准确地把握疾病某一阶段的病位与病性等主要矛盾。对病和证的分层认识,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二者的关系犹如经纬纵横交错,使中医对疾病本质的认识在病位的表里上下与脏腑经络,病性的阴阳寒热虚实,以及病势的进退深浅3方面达到3维统一。中医病名融于中医理论体系,能正确引导临床辨证与施治。与证名诊断一样,病名诊断是中医临床诊疗不可或缺的内容,取消中医病名不仅仅是病名被取消了,中医认识疾病本质的病证结合诊断特色也没有了,更谈不上中医的优势、生命力和发展。

2中医临床必须使用中医病名

就临床诊疗的目标来说,中医与西医所针对的都是疾病,在这一点上中医病名与西医病名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但由于认识论和方法学的不同,所导出的病名体系必然不同。中、西医的病名,一般都是由病因、病性(病理)、病位和病状相互组合而构成。在病因病性方面,中、西医的概念基本不同,中医的风寒湿热、痰饮瘀血、阴阳虚实、劳瘅痹厥、胀脱痿痛、癌瘤瘕、痈疽翳障等,西医称之为细菌、炎症、变态反应、免疫紊乱、功能亢进、减退、衰竭等等,而气、血、水、脓、毒、火(炎)等概念,中、西医则都将其视作基本的病理改变。在病位方面,虽然中、西医的解剖名称基本相同,但中医学的认识相对笼统而西医学的概念以精细为特征,由于中、西医对各组织器官的生理、病理及相互关系的认识上有所不同,因而对疾病的命名诊断,西医有病因诊断、病理解剖诊断、病理生理诊断、功能诊断、临床综合征诊断等不同形式,并注意几个方面的结合而作出完整诊断,因而其病名限定清楚,但较冗长而复杂。与之不同,中医学病名极为精当简炼,每个病名实际用词一般只有2~4个字,不一定将每个病的病因、病性、病位等本质属性概括无遗,而可通过辨证诊断使之得到补充。正是由于病名诊断与辨证诊断之间的这种互补性,使中医学的病证诊断完整地融入中医学理论体系并具有中医之特色。可见中医病名与西医病名既有关联而又不等同,中、西医病名的对应关系是模糊的,即“是也不是,不是也是”。

中医临床必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使用准确而规范的中医病名。中、西医病名只能并存和相互对照,而不能并用,更不能以西医病名取代中医病名。某些中医病名目前尚不为广大群众所熟悉,主要是由于受西医病名的冲击,加之近代中医一味地强调辨证而不重视病名诊断所致,而不是中医病名脱离了实际,导致广大群众不能接受。只有规范中医病名,坚持并强化中医病名诊断,方可使中医病名逐渐为人们所熟悉和接受,才有益于中医学的发展,也有利于发挥中医学的优势。

3中医病名诊断的必要性

中医的许多病名,如破伤风、托盘疔、胬肉攀睛、鹅口疮、舌菌、痄腮、阴吹等,精炼简捷,见名知义,易于掌握。中医有不少好的病名,如历节风、破伤风、感冒、红丝疔、缠腰火丹、蛇头疔、乳岩、天行赤眼、蟹睛、骨槽风、鼻渊等,其命名科学确切,名实相符,正如宋·张杲《医说·疾症》所谓“古之论疾,多取象比类,使人易晓”。因此,这些中医病名一直沿用至今,为人共晓,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有些病名如痢疾、霍乱、伤寒、破伤风、风湿热、感冒、麻疹、癫痫、子痫、白喉、痔、痈、痛风、风疹、云翳、脚气病、牛皮癣、梅毒等,在西医传入中国时,便为西医所引用。

中医强调辨证,并多以症为病。但辨证毕竟只是反映疾病某一阶段的情况,症则只是疾病本质的外在表现,而通过诊断所确定的病名,代表着对疾病最本质的认识。病名诊断在中医医疗实践中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把握疾病的全局和全过程的一般规律,有利于临床施治,这是中医学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徐灵胎《医学源流论》指出:“欲治病者,必先识病之名……一病必有主方,一病必有主药。”说明不同疾病可以有自己的专方、专药、专法治疗,如肺痨若不治痨杀虫,则辨证治疗效果欠佳。虽然异病同证时应当同治,但治疗也应根据病而有所区别,如胃疡、久泄均可见脾虚证候,在补脾益气同时,胃疡者常结合理气止痛,久泄者则常兼利湿止泻。同时病名诊断亦可指导辨证,因为每个病演变过程的一般规律往往可体现为不同的“证”,各证出现的频度也不一致,如风眩最常见的证型为肝阳上亢,而阴阳两虚则较少见,有时病人可能仅有血压增高,而其他症状不明显,以致无症而出现无证可辨,此时则可根据风眩而首先考虑为肝阳上亢,采用平肝潜阳的治法。

4取消中医病名必将导致中医学的灭亡

有学者提出,中医病名改革应大部分采用西医病名,或中、西医病名并用,这样方有利于中医现代化,并能成为中医走向世界的桥梁[2]。也有人认为“取消中医病名中医灭亡不了”。这些观点显然都是不对的。中医临床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中医学需要与国际接轨,但绝不能用西医病名取代中医病名。因为中、西医学是不同的理论体系,中医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病因病机等基本概念不同于西医学的解剖、生理、病理等理论,把西医的病名搬过来,套在中医学的头上,则名实不相符,无异于穿西装戴瓜皮礼帽,这无疑会给中医的诊断和治疗带来思维方面的负面效应。

中、西医这两种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认识疾病的角度不同,那种“西病中证”式的诊断无异于“人头马、美人鱼”之类,似是优势互补、强强相合,但实际上只会使中医学走向灭亡。因为用西医学理论来衡量中医学,不仅只是病名不科学,中医学的阴阳五行、风、寒、暑、湿、燥、火、喜、怒、忧、思之类病因,肝之开窍于目,脾主运化与统血,经络的解剖结构,以及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等中药理论等等,统统都无科学可言,都应在废弃之列。坚持中医病名是保持和发扬中医学体系的要害所在,是中医学生死攸关的大事。设若中医学取消了病名,则说明中医学对“病”没有认识,中医只知辨证施治,不会诊病治病,那么中医学还有何“术”可言呢?取消病名,就会使中医学术一溃百溃,一发不可收拾。

中医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优秀的部分,由于西学东渐,中国人已逐渐远离自己的民族文化主体,出现了文化自卑,不少人对中医的知识财富不相信,甚至抵触,这并不足为奇。癀瘕、卑傈、旭痹、瘅等字都不认识,这是由于近现代文化举措对中医学带来的负面影响。落叶知秋,病名的取消就是中医学术消亡的前兆,面对日渐远离传统文化的中医,如何恢复昔日中医与传统文化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如何使中医能够按照其自身发展规律良性发展,这或许是今天有志于振兴中医药事业的人们所应当迫切思考和解决的问题”[3,4]。

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否认中医理论体系,妄以西医病名取代中医病名必然失败。1933年下发的《中央国医馆学术整理委员会统一病名建议书》、《中央国医馆审定病名凡例》及《中央国医馆审定病名录》,之所以遭到反对而没有实施,其主要原因就是武断的认为中医病名不科学,要统一则必以西医病名为标准,这是其夭折的致命之处。现在虽然时过境迁,中医界的认识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可以断言,取消中医病名只会是重蹈复辄的命运。恽铁憔在《论医集·对于统一病名建议之商榷》说:“今若以西名为主名,不废中医学说,则名实不相符。若废中医学说,则中医即破产,不为此,则为彼,更无回旋余地。例如《伤寒》一书,包括支气管炎、肋膜炎、胸水乃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日射病、虎列拉等等,假如使用此诸名色,初步,《伤寒论》本文,将渐次无人研读;进一步,必《伤寒》方无人能用;及后一步,必讲究注射灭菌。如此,则中医消灭、中药消灭。是故用中医病名为统一病名,在此必争,是非得已,不止名从主人而已。”先贤之见在当代中医界已被印证,这不正是废弃中医病名之恶果吗?

我们应从病证结合的角度,站在发展中医理论与保持中医特色的高度,坚持中医病名诊断,并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摒弃“重证轻病”、“西病中证”等错误观点,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深入开展对“病”的研究,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5规范中医病名体系

任何学科都是在继承前人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医病名学术也不例外。中医病名规范化的研究,首要而根本的原则,必然也只能是继承性原则,要从蕴藏前人丰富经验和理论的历代医籍中整理、挖掘中医病名,切合临床实际者用之,不符合临床实际者改造之。在此基础上本着特色性、实用性、创新性、准确性等原则,全面系统地开展病名体系研究,形成完整而规范的中医病名学术体系。近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5]疾病部分即是本着继承和发展中医学理论的宗旨,采用继承、挖掘、引申、创新、引进等方法对病名进行分化定义,从而使中医病名学术在相对完整的意义上形成体系。

现代医学制定有国际疾病分类(1CD)等国际标准和国内的《疾病分类与代码》。但中医学是具有独特理论和丰富经验的传统医学,中医学是我国的宝贵文化遗产,它与西医学有很大的不同,因而不可能用ICD等外来名词规范中医疾病名称。现在临床上中医的病名被弃用,没有中医的病名体系,这将使中医学术处于灭亡的境地,因而必须加紧中医病名的标准化、规范化研究,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应组织中医学者开展中医标准病名的研究,建立中医标准病名体系,一方面充分吸取、反映以往研究的合理内容,另一方面弥补前段标准化研究的不足。中医标准病名研究应按照中医理论体系,严格区分病、证、症概念,在继承原有病名的基础上,参考西医病名,按中医学的理论创新、分化、扩展中医的病名。该研究可为中医学术提供全面标准的“原件”,不断完善中医疾病体系,并能对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起到指导作用,也有利于保护中医学的知识产权。

第7篇:西医理论论文范文

关键词:西医院校;中医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2-0239-02

0 引言

《中医学>是西医院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生必修课程之一,是与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平行的一级临床学科。在西医院校开设中医课程,是我国医学教育的一大特点,也是我国医疗卫生政策中西并重的具体体现。西医院校所学的《中医学》是将主要的中医理论知识、临床应用知识及技能压缩在一起而成,学由于课时有限,多将中医课安排在一个学期54个学时内完成。因此,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在短短的几十个学时内,讲授从中医基本理论,培育中医诊断方式和辩证施治等如此广泛的内容,亦不太现实。因此,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①由于西医院校培养目标与中医院校不同,中医学教学授课内容过多而学时有限,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难以理解掌握过多的内容。②理论与临床实践脱离,基本没有见习示教机会,造成基础理论与临床分裂。③系统学习过解剖、生理、病理、疾病等知识的西医学生,已经基本形成了西医诊疗逻辑思维过程,对中医学关于五脏六腑及生理、病理等相关概念极易混淆。④中医学教材中医词汇表达晦涩、抽象又不确定,基本理论深奥玄妙,对没有学习过古汉语的西医学生来说难度较大。⑤中医学多采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既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如何深化西医院校中医学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西医院校中医学的教学质量,探讨西医院校中医学的教学模式和内容改革的途径,是我们亟待探讨的重要课题。为搞好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和对策。

1 明确培养目的,根据培养目的拟定教学目标

把了解和弘扬中医传统文化作为重要教学内容之一,以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同时力求让学生从中医学中获取揭示生命奥秘的知识。因为了解和认识不同医学体系对人体生命现象的认识差异,能增强他们对人类复杂生命奥秘不断探索的兴趣。因此,中医学教学目标可考虑定位为:①弘扬中医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⑦深入了解和认识中医学理论知识及其独具的特色和实践优势,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中医自学能力和深研能力;③准确理解、把握中医学的整体、形象、想象、辨证施治等科学的中医临床诊疗思维和研究方法,认识中医药的实用价值,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医学的过程中逐步认识中医,理解中医,宣传中医,运用中医。当然,这个目标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位教师都必须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学习广博知识,努力提高教学能力。

2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材

目前我们五年制临床医学系选择的是面向21世纪系列课程教材中陆付耳、刘沛霖主编《基础中医学》作为通行教材,该教材分为基础理论、辩证论治、证治药方三部分。第一部分中医基础理论涵盖中医学的形成、发展及特点,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经络学说、以及中医的病因病机。第二部分辩证论治包涵四诊、中医辨证论治的总论和八纲辨证、病邪辨证、虚损辨证、脏腑辨证外感病辨证以及治疗原则和方法。还有中药、方剂和针灸的概述。第三部分证治药方讲述了表征、热证、寒证、风湿证等十五项证候的诊治方法。该教材条理清晰、深入浅出,注重中医思维逻辑和方法学培育,是优秀的中医学习教材。我校已应用八年,教学效果显著。

3 根据教材确定学习目标

由于学生对现代医学的教学模式及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在头脑中已经形成了~定的固有模式,而现在面对的是与现代医学截然不同的中国传统医学,必然会产生疑惑、甚至根本无法接受的思想。在这种情况下去进行中医教学,其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所以在讲课时,首先讲明中医学的特点,说明它与现代医学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用通俗易懂的方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技巧,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医基础知识时,尽快从现代医学的观念中解脱出来,在头脑中建立一种新的理论体系,不要拿现代医学的某些观念去生搬硬套祖国医学的理论。反之会直接影响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和学习技能。

4 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分授课教师单纯的为应付教学,完成工作任务,教学方法陈旧、单一,多选用灌输式教学,主观上认为中医对西医院校学生用处不大,对其重视不够;就学生而言,虽然一部分学生对中医学的兴趣逐渐增加,但大部分学生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认同感加之对中医理论深奥难以理解,也增加了学生的厌学情绪,导致中医学教学质量不高,效果不理想。

教育家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学好。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认真备课,精心作好教学设计、安排授课计划和制作多媒体课件,积极改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突出中医学的人文特色。中医学植根于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之中,深受我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影响,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与中医学有关的中国传统哲学、中国医学史、中国古典文化及等相关的人文背景知识,使学生通过了解中医学的渊源,进一步加深对中医学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由于西医院校中医课的教学时数少,教学内容多,使得教学重点突出,提高授课和学习效率显得尤为重要。在讲课过程中十分强调重点内容,对重点内容详讲、细讲、反复讲,对次要内容,则以学生自学为主,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的学习效率,而且提高了教师授课效率。教师要克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还要精通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并具备相关的西医有关理论和生物学知识。中医理论多比较抽象,与学生在此之前所学习的西医基础知识联系较少,教师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引导来调动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学效率就得以提高。

5 建立多种学习途径,满足对中医有浓厚兴趣学生的高端学习需要

中医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学派林立、著作繁多,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其理、法、方、药还未达到规范化、科学化、统一化。要使中医药永远立于世界科技之林,必须培育一大批高水平的中医药人才。因此,如何将对中医感兴趣的学生培养成优秀的后备中医人才,也是我们研究的课题之一。建议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中医名著典籍介绍;讲座的形式开展中医拓展新领域,如:养身、美容、保健、慢性病、亚健康、肿瘤的治疗等等。大幅度削减课时,提出自主学习、比较学习的方法,在中西医基础理论、诊疗思维过程、诊疗方法上进行比较学习的方法,从而形成和加深学习印象,提高学习效率。

现代医学对人才的需求呈多元化趋势,不仅需要高、精、尖的专才,更需要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通晓文、史、哲、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中医学正是融文、史、哲、医于一体。在西医院校教授中医课程,正是给这些未来的人才指点入门的路。未来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的发展会逐渐模糊中医和西医学的明确界限,会逐渐融合所有医学体系包括中医学在内的优势,摒弃各种医学体系固有的缺陷,形成一种更为科学和合理的为全人类的健康服务的医学体系。在此之前需要大批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而为西医院校学生讲授中医学课程,无异于在今天交给他们一把打开未来生命之门的钥匙。因此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也应该不断改革,使其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更为科学合理,更好地为培养适应社会和医学学科发展的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陆付耳,刘沛霖,基础中医学[M],科学出版社医学分社,2003,06

[2]寇胜玲,侯梅荣,试论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4,19(3):45-46

[3]吕军影,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6(3):228-229

第8篇:西医理论论文范文

根据一项统计,在民国初年,我国有中医80万人,1949年只有50万人,而到了2005年只有27万人。与此相对照的则是,西医从1949年的约8.7万人发展到目前的175万人,接近中医的6倍。在中医药问题上,无论是过度的自信,还是极端的否定,两种态度都反映出:被一些人看作中国传统文化“技术”表现的中医药,已经面临一个严峻的时刻。

中医是伪科学吗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陈方正教授:中医是中国产生的自己的科学

中医药有自己系统的科学理论。在汉代,《黄帝内经》出现了,《男经》出现了,张仲景的《伤寒论》出现了,这些书里都有高度理论性的东西,也有实用性的医方。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技术”表达,它把道家和儒家的很多哲学思想融进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我更愿意把中医看成一种生活方式――在中医理论引导下,我通过改变自己的一些生活习惯就治好了自己的一些疾病。

原中医古籍出版社总编辑、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傅景华:作为传统文化精华的中医本不该遭受如此多的“非议”

争论中医是否科学,本身就是一个人为的陷阱。中医医道乃生命之道,主要认识领域在于生命过程与枢机,将中医定位在人体科学和疾病科学是认识的盲区。中医的认识领域、思维方式、求索方法、概念范畴、理论纲纪、实践目标等是人类文明的精髓,科学只是中医作为知识体系的低层次属性。其实,中医不仅仅是科学,而且远远超越科学,并可包容人体科学。

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著名学者董光璧:中医药学是惟一还活着的科学传统

中国的科学传统,大多汇流到产生于欧洲的现代科学中去了,惟独中医药学还独立存在着,这是值得认真研究和对待的。需要批判阻碍创造力发挥的那些现实因素,而不是一味地批判祖宗。我们不能盲目地模仿“五四”时代的批判,那时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是在批判现实――因为传统深深地影响到了现实中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现在,批判传统文化却是在批判祖宗。传统文化现在不是阻碍中国发展的主要因素,你可以对现实中的其他阻碍因素不冷静,但没有必要对孔孟之道不冷静。

方舟子:把中医当作中国特有的科学是荒唐的

科学研究的是普适的自然规律,它没有国界,不具有民族、文化属性,把中医当作中国特有的科学是荒唐的。经验本身并不是科学,单凭经验而不按科学方法加以研究是不可能归纳出科学理论的。中医理论基本上并非经验的积累,而是建立在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玄学基础上的臆想,并根据这套臆想来诊断、处方。中医这样的东西,可以是与科学无关的哲学、玄学或别的什么东西,但是不可能是科学。

媒体评论员侯宁:中医理论的思辨性、整体性、形象性比西医更强

中医并非完全是经验科学,中医理论中的阴阳学说、经络学说、针灸学说等等都是非常成系统的东方式思维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医理论的思辨性、整体性、形象性或者比西医更强,对“当代医学”构成了重要的匡正和补充。而所谓“现代医学”历史短暂,其“毒副作用”(如抗生素的大量使用)或许要比中医强得多。五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做出巨大贡献的中医被国人视为“国粹”,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如今国家体制内对中医的考核虽然存在巨大的问题,但我国民间中医依然大量存在,国外中医更如雨后春笋,他们以“廉价便捷”的方式服务着天下苍生,并有“东风西渐”在西方“星火燎原”的态势。能否超出偏执的“现代医学感情”而理性地审视中医,才是检验一个中国人的科学素养的当代试金石。

保护,还是废除?

国家卫生部发言人:坚决反对取消中医的言论和做法

支持“取消中医”的签名行为是对历史的无知,也是对现实生活中中医药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的无知和抹煞。实践和历史也将证明,这次签名活动和历史上否定中医药的事件一样,只是一场不得人心的闹剧。

中南大学科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教授张功耀:应该让中医中药退出国家医疗体制,回归民间

中医的问题主要是它的疗效和危害性上。中医是一种经验科学,而西医是一种试验科学。中医的疗效过分强调个体有效而不是整体有效,现在很多国家不认可中医。另外一个就是关于中医药的毒副作用,很多西药药品上都会写上关于这个药品的副作用,但对于中医药来说,安全性研究基本上是空缺。所以,很多人不明白吃了这个药会有什么坏处。现在都提倡明明白白消费,对于中医中药也应该有这个理念。我说的告别中医药,并不是消灭中医药,而是建议让中医中药退出国家医疗体制机构。在现在的条件下,这样做对于提高整个国家的医疗会有好处。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结合学院院长何清湖:中医经受了历史考验

取消中医中药纯粹是一种无知的表现。中、西医学属于两种医学体系,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医学文明源于东方,受中国传统文化、古代哲学思想影响,推行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西医学文明源于西方欧洲文化,受自然科学、形式逻辑影响,注重对局部、形态、结构、具体的研究。两者各有优势,应该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并非相互对立。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SARS考验着我们,相比西医主要采用大剂量的抗生素、抗病毒药以及激素治疗,从全国中医药进入抗击非典第一线后的治疗效果看,成绩显著。我们应该充分认识中医药的地位、作用和前景,坚持不懈地推动中医药的理论创新,努力推进中医药现代化。

卫生部原部长崔月犁、传统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樊正伦:对中医的前途充满了信心

中医并不是一门停滞不前的学问,而且有一套非常成熟的理论,现在需要的就是如何运用中医的思维和理念来解决当下的问题。在中医的发展历程当中,每一代人都会遇到前人未曾遇到过的疾病,但只要按照中医的思维,总是能够找到新的方法和手段来治疗。中医是完全可以依赖自身的活力独立发展下去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解剖学专家钟世镇教授:中西医目前的争论看作是检验双方的机遇

无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还是西方现代医学,都是从竞争中发展出来的。至于谁更有发展前途,还是要从最终治疗效果来判断。中西医在理论层面完全不同,比如中医的经络学说,在解剖学当中就找不到形态学的基础。但在中医看来,它不但存在,而且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双方就此展开争论,则谁也无法说服谁,因此这样立场完全不同的争论很难有什么结果。但无论怎样,有一点是必然的,那就是不跟随时展的学科总是不会有前途的。

钟南山表示:中医有盲目性但不能废除

中医药能一直流行至今并受到广大老百姓的喜爱,肯定是有其疗效的。但是具体有何疗效?这就显得有点模糊。长期以来,中医药临床主要靠经验,中医认为不需要现代医学方法,这是不对的,不然中医药只能永远停留在经验上。因为中医药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靠的是经验,不少中医的方向和做法,不完全按照现代医学原理,同样的治疗方法,效果也许会不一样。因此,中医药要发展,就需要利用现代医学方法,过去我们在这方面强调不够。但是,我们不能否定延续几千年的中医药,废除中药的言论是不负责任的。

中国新闻社湖南分社社长欧阳毅:中医决不会消亡

中医药古籍中,大量的是看病治病的具体方法,而对为什么要这样治的解释少,但这并不构成我们要废去中医药的理由。因为任何一门科学,都没有终结与穷尽的时候。正是由于前人的研究不够,我们才需要继续研究;正是由于前人未建立相应的理论体系,我们才需要努力建立。人们都清醒地记得,就在十几年前,西方国家把中医药当成“巫术”,理由是中医药没有理论体系。但是今天,西方人热捧中医药,因为中医药确可治病的事实让他们确信:中医药不是巫术,是科学。“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事物传承的基本规律。中医药决不会因为某些人的声嘶力竭而止于当代。作为中华文化精髓之一的中医药,将会越来越受到世人的推崇。

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著名学者董光璧:让中医自然发展

今日的中医药学已经处在一个非常危急的时期。不仅中医师的数量日益减少,而且大部分中医院举步维艰。按照医学史家廖育群的看法,中医界的一些教授都读不懂《黄帝内经》,现在的中医院校毕业生就更不用说了。在西医数量远远超过中医的情况下,中医的“特长”退缩到那些被西医认为是不治之症的疾病,而且中药比西药还要贵,中医在中国的存在确实岌岌可危。加之有人在网上征集取消中医的签名,这对于危机中的中医药学的发展更是雪上加霜。

第9篇:西医理论论文范文

关键词:民国;范式;中医;西医;发展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12)01-0209-04

TCM Development under Different Paradigm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period of Republic of China

WANG Hui,WU Hongzhou,YE Xinghua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ghai 201203,China)

Abstract:Chinese Medicine was influenced by modern Western Medicine in Republic of China. Chinese Medicine developed within the paradigms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The paradigm theory wa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within the paradigms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Republic of China. The impa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within the paradigms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Republic of China can be seen in the modern Chinese Medicin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within the paradigm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within the paradigm of Western Medicine have obtained its own characters and func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ine. Key words:Republic of China;paradigm;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Western Medicine;development

民国时期西医传入中国并占据了主要地位,陈邦贤在它的《中国医学史》对当时的西医在中国的情况描述到:“欧风东渐,中国数千年来哲学的医学,一变而为科学的医学;在最近三十年中(当时本书出版日期为193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新医学的蓬勃,有一日千里之势;推原其故,中国自从西洋及日本医学输入以后,国人之思想为之一变。”[1]民国时期的中医受到西医的影响,吸收了部分西方科学及西医的内容,在这段时期中西医范式并存,民国时期的中医有的仍然在中医范式下继续发展,有的其实是在西医范式下发展。

1 “范式”理论简介

范式(paradigm)的概念由现代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提出,库恩以一名理论物理学家开始其学术生涯,后来成为著名的科学史家和科学哲学家。库恩认为,有没有一个单一范式的存在是衡量某一学科的科学性与非科学性的一个重要指征,他说:“取得了一个范式,取得了范式所容许的那类更深奥的研究,是任何一个科学领域在发展中达到成熟的标志。”[2]范式是特定的时代、特定的文化条件下,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而形成的一种文化框架,范式中包含陈述明确的理论假说,还包含有一些哲学的形而上学的部分,如自然观、思维方法等,范式涵盖了该学科的本质特性。正是这个范式为它所支配的科学中的合理工作确立了一些标准,并且协调和指导当时的科学家群体进行“解难题”的活动。库恩还提出,不同范式之下的常规科学具有不可通约性,而且在逻辑上也不能证明一种范式就比另一种范式优越。这是因为相互竞争的范式的支持者们所赞成的一系列标准和其所支持的范式所包含的一些形而上学的内容是不相同的,所以“不同范式的倡导者之间总有误解存在。没有一方会认可另一方在论证中所需要的所有非经验的假设――范式之间的竞争不是那种可以用证明来解决的战斗。”[2]而且,“只要范式未受损害,那么即使对合理性没有一致意见或对合理性根本无任何考虑,范式仍能发挥其指导功能。”[3]“范式理论”一经提出便在科学哲学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当代物理学家和科学哲学家查尔莫斯在他那本著名的科学哲学教科书《科学究竟是什么》中这样评价库恩的范式理论:“从描述上讲肯定是对的,也就是说,基本上没有什么疑问的。”[3]的确,“范式”理论在欧美科学界受到广泛的认同,能够体现现代西方理论物理学家和哲学家对“科学”的理解。库恩关于科学工作是在某一个文化框架内解决问题的思想在西方学术界得到公认。

2 中西医是不同范式下的医学科学体系

从库恩的“范式理论”出发,显然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命题,即中西医学是属于不同范式下的医学科学体系。中西医学所具有的不同的自然观及中西医学所应用的不同的研究方法体现了中西医学具有不同的范式特征。

2.1 中西医学自然观的不同

自然观是构成范式的一个重要部分,“中西医学术范式的主要差异,都可以在东西方自然观的比较中找到某些原型”,[4]中西医学有着不同的自然观,即中西医学家看待世界或自然界的方式不一样。中国古代医学家认为自然界就是由元气组成的,由此认为人体也是有元气生成,“人以天地之气生” (《内经•素问•阴阳应像大论》),中医认为“惟气以形成,气聚则形存,气散则形亡”,“气聚则生,气散则死”(《医门法律•明胸中大气之法》)。气一元论的自然观把自然界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体包含部分,各部分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受到元气论的影响,作为存在于自然界的人在中医上也被看作是有机的统一体,人体包含四肢百骸、五脏六腑、皮肉筋骨、五官七窍各个不同的密切联系的部分。中医不仅把人体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同时也将人与自然看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如人与自然事物的统一、人与自然规律的统一等。

原子论是西方最具代表性的本原说。原子论自然观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可以分解为原子,在考察事物的时候把复杂因素分解为简单因子。而西方医学家深受原子论自然观的影响,他们像自然哲学家或物理学家一样在不停的追寻构成自然物组成的最小粒子。18世纪时,意大利医生莫干尼将疾病定位于器官,创立“器官病理学”,法国医生比沙将疾病定位于组织之上,提出“组织病理学”,19世纪时,法国的魏尔啸将疾病定位于细胞层面,创立“细胞病理学”,20世纪50年代以来,“分子病理学”主导了西医病理学的发展。西方医学家几千年来一直在寻找病因,显然是受到原子论自然观的影响。原子论自然观引导着西方医学探究人体的方向,从器官、组织、细胞、分子,甚至到量子,在各个层次上研究人体的生理及病理解剖机制。

中医与西医有着截然不同的自然观,我国著名哲学史家张岱年对比了中国的元气论与西方的原子论,他说:“西洋哲学中之原子论,谓一切气皆由微小固体而成;中国哲学中元气论,则谓一切固体皆是气之凝结”[5]。

2.2中西医学研究方法的不同

和中西医学不同的自然观相呼应的是中西医学不同的研究方法,中医的研究方法以整体研究、功能研究为主,西医以局部研究、形体研究为主。中医以人体为一整体来研究,人体的各个部分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一旦互相分离,便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如唐宗海所说:“西医剖割视验,止知其形,不知其气,以所剖割,只能见死尸之形,安能见生人之气化哉!”(中西医汇通医经精义•人身阴阳)中医不是用解剖的方法来阐明人体功能活动的机制,而是运用取象比类等方法,从人体的外在功能现象揭示内脏的功能活动规律。和中医不同的是,西医从解剖形态研究入手来认识人的健康与疾病,从生物、物理、化学等方面寻找致病因子。西医认识疾病的焦点体现在解剖形态的器质性病变上,注重局部定位及病变的病理解剖根据,西医常常从解剖形态的异常来解释疾病。西医的生物医学模式认为:“人体是可被分成部件的机器,疾病是生物装置在机能上出了毛病,这可以从细胞或分子水平上加以研究,医生的职责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纠正这种装置的机能故障”[8]。

中西医学在各自历史的发展中,的的确确形成了各自的独特范式,在各自的范式支配和指导下,中西医学家各忙各的,他们在各自的群体中进行医学研究。根据库恩的范式理论中西医学显然都达到了成熟科学的标准。民国时期,中西医两种范式共存,由于范式的不同,医学家都试图证明两种医学孰优孰劣,但是从理论上讲,这种战斗并不能通过证明来结束。虽然,从社会学意义上讲,中医及其范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攻击,但是这并不阻碍中医范式仍旧发挥其功能。

3 民国时期中西医不同范式下的中医发展

3.1 中医范式下的中医发展

3.1.1 恽铁樵的“四时为主”

民国时期有关中医范式下的中医发展,内容有很多,著名中医家恽铁樵(1575-1935)所提出的“四时为主”一说,即是属于中医范式下对中医理论的发展。在《群经见智录》一书中,恽氏所提到的“四时为主”涉及到“气血运行以四时为法则”、“四时的五脏”等。关于人身气血运行以四时为法则,他说:“――人为四时之产物,而又赖四时以生活者。大地苟无四时寒暑之变化,则动植不生。有四时寒暑,然后有生物。是人为四时之产物――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气与味,皆四时为之。是人资四时以生――惟其如此,则人与四时自然息息相通。”对于中医五脏的概念,恽氏认为中医的五脏是“四时的五脏”,非解剖意义上的五脏,对此,他说:“是故春生物授之夏,夏长物授之秋,秋成物授之冬,冬藏物以待春之再生。故四时之序,成功者退。母气既衰,子气代王。《内经》以肝属之春,以心属之夏,肺属之秋,肾属之冬。则肝当授气于心,心当授气于脾,脾当授气于肺,肺当授气于肾,肾当授气于肝。”他进一步列举了中西医关于水肿的病理的不同认识,藉此说明对于“四时的五脏”的理解是理解整个中医理论的关键。关于西医对水肿病理的认识,恽氏说:“原因静脉血归流障碍,小血管内血压增加,或因管壁之渗漏机过盛。凡有以上原因,液体集于皮之蜂窝织内部,故肿,其原因,凡患心脏瓣膜病者,最易罹此证。”关于中医对水肿病理的认识,他说:“肾病也。肾者,胃之关,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肤肿。肤肿者,聚水而生病也。水之始起也,目窝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阴股间寒,腹乃大,其水已成矣。其原因在湿土太过,阳光不治,而大寒在下,肾气伤也。”通过中西两说相比较,恽氏认为“西说从血肉之躯研究而得,而中说非解剖所能明了,亦非由解剖而得,乃由四时运行推考而得”[7]。

恽氏的“四时为主”的观点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以人为有机的整体,以人与自然为统一的整体,并从运动变化的角度认识人的生理病理活动。在中医理论框架下发展中医也是现代中医研究的重要内容,随着科学负面作用的浮现、西医自身问题的暴露以及西医伦理困境的出现,在中医范式下发展中医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复杂科学的兴起,以人体为一有机整体,通过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方法研究中医成为中医现展的一个新兴途径,我国科学家钱学森同志曾对中医学的发展十分关注,多次从科学技术全局的战略高度发表了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中医理论包含了许多系统论的思想,而这是西医的严重缺点”[8]。

3.1.2 张锡纯的西药中用

著名中医学家张锡纯(1860-1933年)是近代中西汇通学派的代表之一,是近代实行中西汇通医学实践的大家,在汇通中西药物方面,曾做过大胆尝试和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曾试图把西药纳入到中医理论体系,在中医的范式下应用西药,即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使西药中药化。对于西药的性能,他以中说析理,如对阿斯匹林,他指出“其味甚酸,其性最能发汗散风,除热及风热着于关节疼痛;其发表之力又善表痧疹;其退热之力若少用之又可治虚劳灼热、肺病结核”。张锡纯对阿司匹林的使用,也运用中医理论,按照中医的“三因制宜”的原则,根据临床的具体情况分别制定相应的用法,他说:“西人用治肺结核之热,日服三瓦……愚用阿斯必林治肺结核,视西人所用之数,则减之又减……阿斯必林……特其发汗之力甚猛,若结晶坚而大者,以治外感,半瓦即可出汗;若当天气寒凉,或近寒带之地,须服至一瓦,或至半瓦……是在临证者,相其药力之优劣,而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也”[9]。

我国从古代起就有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外来药物的历史。盛唐五代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后,中国与西域之交流日益频繁,输入中国的物品中有不少药物,据范行准先生统计:矿物药如石硫黄、密陀僧等凡18种,植物药如木香、豆蔻等凡58种,动物药羚羊角及龙涎等凡16种,共计92种。这些外来药物被中医吸收和应用,在长期的实践中融入了中医体系。李曾著有《海药本草》,其所收录的药物多来自海外,该书为总结唐末时南方药物与海外药物临床应用的本草学著作。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西药的思想也受到了部分现代中医人士的认可,如中医界有人按照中医理论对西药分其寒、热、温、凉、平,认为抗生素多数是寒性的,对此,邓铁涛认为“中西医各有所长,互补性很大,但是不能拿西医的理论去改造中医,可以拿中医的理论来指导西医”[10]。但到现在为止,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西药的设想还停留在理论阶段。

3.2 西医范式下的中医发展

3.2.1 陆渊雷的“中医科学化”

民国时期西医范式下的中医发展较具代表性的是陆渊雷等人所推行的“中医科学化”。陆渊雷(1894-1955)认为应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中医理论,对中医传统理论进行全面评比,摒弃那些“太玄”的内容,对于不合生理解剖、病理等的内容应废弃。陆氏自编了许多教材,如《伤寒论今释》、《金匮要略今释》、《生理学补证》、《病理学补证》、《症候学补证》、《治疗学补证》等,这些教材大量引用西医学理论,包括生理解剖学、药理学及临床科学等内容,试图论证《伤寒论》及《金匮要略》等医籍的正确性、合理性。陆氏试图用西医知识对中医理论进行阐述,如陆氏在其著作《伤寒论今释》中对“水饮“的阐述:“水饮在膈下者,停于骨盆之上,西医谓之腹水。《金匮》所谓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者也。在膈上者,因膈膜穹起之故。停于膈上四周者,西医谓之胸水,《金匮》所谓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者也。此条云心下满微痛,则是停于膈上也,若水饮之滤出不多也,则渐由组织吸收,仍入于淋巴管及毛细血管,其人安然如无病。今无汗而小便不利,则血中水分必充溢,又曾服桂枝汤,则血运畅盛,毛细血管之血压高,其滤出必加多,或经下之,则肠蠕动亢进,淋巴管被挤压,管中压力亦增高,设有破裂之处,淋巴即漏出不已,而水饮不能自愈矣”[11]。

陆渊雷以西医知识阐述中医理论,以使中医理论符合西医的生理解剖等内容,他的分析方式具有西医的局部分析、形态分析的特点,他在西医还原论的思维指导下对中医理论进行阐释,以更易于为当时的中医从业者所接受,但这已经不属于中医范式下的发展内容了。民国时期西医范式下的中医研究延续到现在,如沈自尹的对中医肾本质的研究,即有关“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与肾阳虚的关系”的研究,也是从形态学角度论证中医基础理论,同样属于西医范式下的中医研究。

3.2.2 常山的提取分析

西医范式下的中医研究还包括对中医单味药的提取分析,药物提取分析的结果皆来自于实验室和临床,这也是西医的常用分析方法。民国期间,中医单味药的提取分析有很多,如常山的提取分析。当时的主要科学期刊“科学”发表了许多中国科学发展的成果,在“中医的过去三十年的科学研究”一文中,作者把常山作为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主要的中药科学研究的成果[12]。在1944年刊行了“常山治疟初步研究报告”,常山的研究报告分为四个部分:即常山的生药学分析、化学分析、药理学分析以及临床研究报告。通过这四个部分对中药常山的分析,结果表明常山的临床抗虐疗效确定,对良性、恶性疟均有效,且不逊于奎宁。常山的科学分析符合当时的西医对药物的分析过程。常山的提取分析还修正了部分中医理论:通过提取常山的有效成分,“恶心呕吐之不良反应亦大见减少几至于无”[13],根据当时陈存仁编中国药学大辞典,“谓呕吐为治疗之必要条件”,推其原因,是因为我国古代的医药学家认为服用常山呕吐后疾病可愈,于是想到疟疾是食积痰迷之故。

中药的科学分析仍是现代的中药研究的重点之一,如抗疟新药青蒿素的发现和提取、治疗急性早幼粒性白血病的有效药物三氧化二砷的研究和开发等。中医单味药的科学研究模式是从天然产物中寻找先导化合物,提取其有效成分,进行优化,从而开发新药。这种研究模式为开发中医药宝库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但是,“改革传统中药剂型,或在单味中药里提取有效成份,再人工合成,研制成新药,使中药西用,其实这些药物事实上已经不具备中药的特性,都不姓‘中’了”[14],中药的科学分析实际上已属于西医范式下的发展内容。但不可否认的是,西医范式下的中医发展也可以为临床提供某些新的治疗方法,或者提供治疗的一些思路,如半夏泻心汤中对于黄芩的西医式的阐述:“黄芩为清凉性消炎健胃药,内含一种植物基为‘司克胎拉米’,用其煎剂有苦味质,对于急性胃炎、肠炎,有制酵防腐镇呕止利等作用” (司克胎拉米,即黄芩苷)[15]。

中西医现在的发展都是冰山一角,“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尽管它们各具特色,但它们各自又具有自身难以克服的弊病”[16],“西方医学有很大的进步,可以说日新月异,但是也不是说所有的病它都有办法。中医药学恰恰很多方面可以补充,有独特优势,但也不是‘包治百病’”[17],医学是实用的科学,中西医学还需不断互相补充,不断完善充实自身,人类医学探索之路艰辛而又漫长。民国时期延续至今的中西医两种范式下的中医发展各具特点,现阶段仍然在人类医学摸索发展的前进道路上发挥各自相应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邦贤.中国医学史[M]. 北京: 团结出版社,2006:249.

[2] 库恩. 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45,133,146.

[3] 查尔莫斯. 科学究竟是什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46.

[4] 何裕民.中西医学的自然观差异及其汇通趋势[J].医学与哲学,1987(6):18.

[5] 张岱年. 中国哲学大纲[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64 .

[6] 弗.卡普拉.转折点[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90.

[7] 恽铁樵. 群经见智录[M].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35.

[8] 钱学森同志给祝世纳同志的信[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1986,10(1):1-2.

[9]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册[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10] 邓铁涛. 怎样正确认识中医[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1(1):4-8.

[11] 陆渊雷.伤寒论今释[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46.

[12] 张昌绍.三十年中药之科学研究[J]. 科学, 1949(31):99.

[13] 常山治疟初步研究报告[D]. 中央政治学校国药研究室,1944:105.

[14] 吴鸿洲,颜新,夏韵.走自己的路――对中医药现代化的思索[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98(2):2-5.

[15] 丁福保.近世内科国药处方集•中西医方会通[M].香港:香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