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西医理论范文

西医理论精选(九篇)

西医理论

第1篇:西医理论范文

吕爱平委员介绍说,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就倡导“西医学习中医,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创造新医药学”的祖国医学发展思路。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中西医结合医学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离创立新医药学体系还相差甚远。究其原因,有学术上的问题,也有战略规划上的问题。在学术上,中西医结合研究体系尚未完善,人才队伍建设也相对不足;在战略规划方面,虽然国家有“中西医并重”的大政方针,但两个医学体系在自身发展上过分强调独立性,潜在地制约了中西医的统一与融合;单线的垂直管理模式和以西医为主导的政策运行机制,不仅不利于中医学术的继承和优势的发扬,也人为地使中西医学界造成互相抵触、缺乏包容的情结。为此,吕爱平委员建议在我国构建具有融合中西医理论特点的新医药学体系。

营造新医药学发展环境

“调查显示,我国医务工作者和患者都支持建立新医药学体系(以中西医结合医学为主体),但由于中国尚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多数人的观念中仍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医学彼此独立。”吕爱平委员说,近50年的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的发展,特别是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为我国新医药学的构建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科学前提。因此,吕爱平委员建议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将建立我国新医药学的任务和目标提高到国家政策法律、法规高度;并建议在我国现行的医改过程中,增加对我国特色的新医药学的宣传,在社会上普及基于我国中西医结合医学的新医药学观念。

完善行政管理体制

我国现有医学行政管理体制,是中西医分开管理,卫生部主要负责现代医学管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中医管理,中西医结合医学虽然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管理,但有被边缘化的倾向。吕爱平委员建议从国家层面上,将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新医药学列入卫生法,统一医学管理体系,在打造大卫生、新医药学概念的基础上,建立我国卫生管理体制和机制。

培育新医药学人才

我国学院式的医学教育主体是医学院和中医学院。这种分开办学模式为继承中医、发展中医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整个医学的进步,分开式的医学教育模式不利于建立我国新医药体系。吕爱平委员说:“我们可以将中西医教育相融合,建立最具特色的融合中西医的医学教育体系,为我国新医药学培养人才。”同时,应着力改善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的待遇,吸引一流学生和一流人才加入到我国新医药体系的建设中来。

提高新医药学临床服务能力

现有医院的管理模式,同样是中西医分开,即使有少数中西医结合医院,也未能形成我国医院的主流。大多数中医院是利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诊治的,综合性医院也都有中医科,也都请中医医生进行会诊。“但这种模式,不利于资源共享,不利于营造我国新医药学体系的医疗环境,更难凸显我国新医药学的临床服务能力。”吕爱平委员认为,应整合现有医院资源,统一医学服务体系,使基于新医药学的医院成为我国的主流医院;同时建立有利于提高我国新医药学临床服务能力的医院管理机制、体制。

组织科学研究,建立新医药创新理论

第2篇:西医理论范文

小儿腹泻(infantlediarrhea)是婴幼儿时期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是由多种病原引起的以腹泻和电解质紊乱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常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夏秋季多发。临床以大便增多,粪便稀或完谷不化为主证。我们对腹泻患儿进行了中西医结合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200506~200612本院共收住急性腹泻患儿382例,其中,男207例,女175例,年龄4个月~2岁。患儿腹泻呈水样或蛋花样便,每日腹泻6~20次,多伴有发热、呕吐及上感症状。重度脱水5例,中度脱水92例,轻度脱水65例。病程1~3d。入院后粪便常规检查未见异常,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粪便RV-Ag(IgM)均阳性,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肠炎。按《儿科诊疗精粹》中腹泻病情分类法[1]:轻型为84例,中型240例,重型为58例。经过补液、抗病毒治疗,同时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患儿均在24~48h后腹泻减至每日3次或3次以下,大便外观正常或成形,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2护理措施

2.1严密观察病情患儿入院后及时细致、全面准确地观察病情变化,注意一般状况、神志、精神、面色、肢体温度以及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知常而达变”,精心护理患儿。①详细观察患儿大便次数、颜色、性质和气味,以区别泄泻的寒、热、虚、实,分别护理;②密切注意神态、唇色、呼吸、皮肤、四肢、苔脉及体温的变化,作好各项记录;③便前腹痛,尿布浸湿,卧位不适,饥饿惊吓等均可引起患儿哭闹,要及时找出引起小儿啼哭的原因,并给予正确处理。

2.2加强基础护理①腹泻患儿往往易脱水,加之饮食控制,易畏寒,要注意防寒保暖,适时增减衣服,若出现四肢冰冷,体温不升,可用热水袋保暖,但应注意防止烫伤。②及时更换尿布,每次大便后清洗臀部,防止发生尿布皮炎。便后用温水洗净臀部,涂5%鞣酸软膏,以保护周围皮肤。③对伴有呕吐的患儿,要注意防止窒息及吸入性肺炎,及时作好口腔护理及卫生处置。腹泻患儿有时由于使用较长时间的抗生素,可使口腔霉菌生长而发生鹅口疮,因此要多喂开水清洁口腔,有呕吐时,可用棉花醮温开水轻擦口腔,已发生鹅口疮可在患处涂以1%龙胆紫药水[2]。

2.3严格隔离措施对患儿严格进行床旁隔离,其尿布最好使用一次性的,换下的尿布在现场直接丢入袋中,并封好拿出室外。被大便污染的非一次性尿布、被服、便盆、地面等,均应作相应的消毒处理。接触污染的尿布和衣物后要清洗双手。病儿用的奶瓶、,每次用后煮沸消毒,喂奶前洗手。护理患儿前后均要认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2.4做好饮食护理因泄泻患儿脾胃运化失司,又因小儿饮食不知自洁,故应注意加强饮食调护,做到定时、定量、定质。母乳喂养患儿,母亲应尽量少吃油腻食物,多饮水,以稀释奶液,缩短每次哺乳时间,以减轻胃肠负担。人工喂养患儿,暂停喂牛奶,可改喂脱脂奶、酸奶或米汤。吐泻严重者禁食6~8h,禁食期间要静脉补液,饮食应逐渐恢复,并详细记录出入量。

2.5改善给药护理①小儿服药常不合作,汤药以浓煎为宜,丸膏散剂型,药量宜少,先将药用温开水化开或调在乳汁内、口服补液盐水内喂服。一般宜空腹喂药,分少量、多次喂入。注意喂药宜慢,慎防引起呛喉,药宜温暖。有恶心呕吐者,可在喂药前,在汤药内滴几滴姜汁,以缓解呕吐;②配合捏脊疗法以巩固疗效,注意手法轻柔,用力均匀,应在每日晨起或饭前进行;③若久泻不愈,可针灸三里、气海、阳陵泉等穴[3]。

2.6注重情志护理中西医都十分重视精神护理,但因小儿具有易睡,易醒,易哭,易惊,易饿,易兴奋等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所以护理工作更要细致入微。①避免一切不良刺激,护士要做到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勿惊吓患儿,保证患儿充足的睡眠,对熟睡的患儿勿轻易唤醒;②对1.5~3岁的患儿,应多予以哄导、诱导、鼓励,态度要和蔼可亲,通过关心与爱护与她(他)们建立感情,消除其对医护人员的恐惧心理。

2.7预防并发症①防口疮:进食或呕吐后,可用清热解毒草药,如金银花、甘草液洗口腔;②防臀红:保持局部干燥,如已发生臀红,局部涂以油膏或鸡内金外敷;③防肺炎:患儿呕吐时,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吸入气管内造成吸入性肺炎。

3体会

婴幼儿腹泻是由于轮状病毒破坏肠绒毛导致上皮细胞刷状缘的双糖酶及其钠/钾ATP酶缺乏,造成肠道内水、电解质转运失调,葡萄糖吸收功能障碍,引起渗透性的腹泻。通过对小儿泄泻的临床护理,我们体会到:首先只有了解到小儿的生理、病理、心理特点,才能对患儿实施有计划、有系统的整体护理,护士在对小儿泄泻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病情观察,根据病情变化,随时修订辨证施护计划,使护理密切配合治疗,促使患儿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加快康复。

【参考文献】

[1]余孝良.儿科诊疗精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35.

第3篇:西医理论范文

【摘要】

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正从客观、微观的角度逐渐认识到中医理论的合理性。在中医整体观理论中,肺与肾在气机、水液代谢、经脉联属和五行理论的“母病及子”“子病犯母”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西医学发现肺与肾在呼吸,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和疾病的原发与继发等方面有相互代偿的作用,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尿毒症等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传变中亦体现了相互影响的重要关系。文章从生理学、病理学、分子生物学和内分泌学角度初步认识中医理论中肺与肾的关系。

【关键词】 肾主纳气 中西医结合 水液代谢 酸碱平衡 内分泌 呼吸衰竭 尿毒症肺 维生素D3

《黄帝内经》云:“肾足少阴之脉……其支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少阴脉贯肾络肺”即明确说明肾经与肺经存在经脉相贯连系,肺与肾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体现在临床为:在病程进展上,肾脏疾病与肺脏疾病相互传变,相互影响;在诊疗上,肺科疾病常需要从肾论治,肾科疾病有时也要治肺。

1 肺水液代谢肾

中医理论认为:肾乃水脏,主水液代谢。《素问·调逆论》云:“肾者,水脏。主津液,主卧与喘也。”《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除肾外,肺也在水液代谢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肺将机体的水谷精微散布全身,并将代谢产物、多余的水分下输肾和膀胱,生成尿液。《血证论》云:“肺为水之上源,肺气行则水行”。

现代医学认为:机体排出水分的途径有4个,即消化道约150 ml/d,皮肤(汗)约500 ml/d,呼吸蒸发约350 ml/d和肾(尿)约1 000 ml/d[1]。再加上中医理论认为肺主皮毛[2,3],可以看出机体通过肺和皮肤排出液体量占42.5%,肾排液量占50%。

2 肺 酸碱平衡 肾

中医认为,人体的呼吸运动虽为肺所主,但必须依赖于肾的纳气作用。《类证治裁》曰:“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 ”。

人体适宜的酸减度用动脉血pH表示是7.35~7.45,平均值为7.40,变动在范围很窄的弱碱环境内。这种维持体液相对稳定的过程,称为酸碱平衡(acid-base balance)。尽管机体不断生成,摄取酸碱物质,但血液pH并不发生显著变化,这是由于机体的缓冲系统以及一系列的调节机制的作用,保证了酸碱的稳态,这些调节机制包括:血液的缓冲作用,组织细胞对酸碱的调节作用,肺、肾脏在酸碱平衡中的调节作用[1]。根据Henderson-Hassalbach方程式:pH=6.1+lg([HCO3-]/[H2CO3]);其中[HCO3-]主要在于肾的代谢,[H2CO3]主要取决于肺的运动。可见肺、肾对酸碱平衡的调节起决定性的作用。

3 肺内分泌物质肾

与以前的观点一致,在这里仍然将“肾精”的概念理解为各种内分泌物质[4]。

3.1 碳酸酐酶

CO2的转运和转移与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CA)密切相关。CA存在于肺泡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RBC、胃黏膜上皮细胞中。在其作用下,CO2和H2O反应生成H2CO3的可逆反应加快5 000倍[5]。在肺部,肺泡PaCO2比静脉血的低,血浆中溶解的CO2首先扩散入肺泡,RBC内的HCO3-与H+生成H2CO3,CA又使H2CO3分解成CO2和H2O加速,CO2 从RBC扩散入血浆,而血浆中的HCO3-便进入RBC以补充消耗了的HCO3-,Cl-则扩散出RBC。这样,以HCO3-形式运输的CO2在肺部被释放出来。在肾脏,小管液中的HCO3- 不易透过管腔膜,它与分泌的H+结合生成H2CO3,在管腔膜上的CA作用下生成CO2和H2O, CO2为高脂溶性,可迅速透过膜进入小管上皮细胞内,在细胞内CA作用下与水结合生成H2CO3进而离解为H+和HCO3-。H+通过Na+-H+ 交换而泌入小管,HCO3-则与Na+一起输运回血。肾脏与肺脏同时富含与CO2转运密切相关的CA,通过协调运作维持着机体的酸碱平衡,说明肺与肾在气体运输、交换(纳气)方面密切相关[6]。

3.2 儿茶酚胺

当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被兴奋时,儿茶酚胺分泌显著增加,使呼吸加强、加深、加快。当该系统被抑制或儿茶酚胺受体功能低下时,呼吸变弱、变浅、变慢[6]。另外,肺脏还参加儿茶酚胺的合成过程。如血管紧张素Ⅰ,经肺循环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生成血管紧张素Ⅱ(ATⅡ),ATⅡ作用于ATⅡ受体使小动脉平滑肌收缩,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醛固酮,通过交感神经突触前膜的正反馈,使去甲肾上腺素(儿茶酚胺类)分泌增加。

3.3 促红细胞生成素

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90%由肾脏产生。EPO是一种RBC生长因子,可以刺激骨髓的造血功能,促进原始红细胞分化增殖,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如果肾功能不全导致EPO分泌减少,发生肾性贫血[4]。机体因缺血、缺氧导致呼吸浅快,为“肾不纳气”之证。

3.4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用于治疗哮喘的治疗已有50年历史。它是抗炎平喘药中抗炎作用最强,并有抗过敏作用的药物。GCs是由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分泌的,主要含皮质醇及少量的皮质酮,是胆固醇的衍生物,属甾体激素。长期应用 GCs治疗哮喘可以改善病人肺功能、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降低发作的频率和程度,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7]。其治疗哮喘的机制是抑制炎症炎症细胞的迁移和活化;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增强平滑肌的β2受体的反应性[8]。

4 肺呼吸衰竭肾

五行学说常用于解释一些病理情况,特别是用以说明病理情况下脏腑间的某些相互影响。这种相互影响,中医学习惯上称之为“传变”。其中,“母病及子”是指病变由母脏累及到子脏。肺属金,肾属水,按金生水的规律,肺为母脏,肾为子脏。肺生肾,肺气清肃下行有助于肾的纳气[9],肺病及肾会导致“肾不纳气”。

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的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够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症[8]。呼吸衰竭时可以引起肾的损害,轻者尿中出现蛋白、RBC、WBC及管型等,严重时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出现少尿、氮质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此时肾结构往往无明显改变,为功能性肾功能衰竭,若及时治疗,随着呼吸功能的好转,肾功能可以恢复。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是由于缺氧与高碳酸血症反射性地通过交感神经使肾血管收缩,肾血流严重减少所致。若患者合并有心力衰竭、DIC或休克,则肾的血流循环和肾功能障碍更严重[1]。

传统观点认为“肾主纳气”体现了肾对呼吸系统的贡献。笔者认为“肾不纳气”与 “肾血管收缩,肾血流减少”也有相通之意。因为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其作用之一是推动血以及血中精微物质的运行[9];如肾不纳气,气的推动作用减弱,则会导致流经肾脏的血行淤滞。

5 肺尿毒症肺肾

肺金与肾水的“子病犯母”的病理传变主要体现在传统的“肾主纳气”功能的失调。《素问·脉解》云:“少阴者肾也……诸阳气浮,无所依从,故呕咳上气喘也。”《素问·示从容论》云:“咳嗽而烦怨者,是肾气之逆也。”《灵枢·经脉》云:“肾足少阴之脉……是动则病,面如漆柴,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

我们以西医学中典型的疾病——尿毒症肺(uremic lung)来证明这一理论。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早期可以出现肺活量下降,限制性通气障碍,当伴有代谢性酸中毒时可以出现气促甚至kussmaul呼吸。进入尿毒症期可以出现尿毒症肺、尿毒症胸膜炎及肺钙化。尿毒症肺是指尿毒症时肺部X线检查出现“蝴蝶翼”征,病理上以肺水肿为主,肺泡上有富含纤维蛋白的透明质膜形成。主要是由于CRF引起体液过多、低蛋白血症、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尿毒症毒素潴留导致。特别是尿毒症毒素可明显引起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一般多见于尿毒症晚期,临床表现为:咳嗽、血痰、呼吸困难[10]。

6 肺(皮肤)维生素D3肾(骨)

在这个主题下,与其谈肺与肾的关系不如说成是皮肤与骨骼的关系。但是由于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念的特殊性,我们就以皮肤与骨骼的关系来证明肺与肾的另一有趣的关系。《素问·瘘论篇》云:“肺主身之皮毛。”肺主皮毛理论首载于《黄帝内经》,自此已降,随着中医临床经验的日益丰富,科技进步,对该理论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2,3]。中医的“肾主骨”理论也逐渐被现代医学所认识[4]。

维生素D3主要系由人体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日光中紫外线的光化学作用转变而成。皮肤合成的维生素D3直接吸收入血,与维生素D结合蛋白相结合后被转运、贮存于肝脏、脂肪、肌肉等组织内。维生素D3必须在肝和肾经过两次羟化作用后生成生物活性很强的1,25-(OH)2D3才能发挥生物效应。其效应主要是:促进小肠、肾小管对钙、磷的吸收,促进钙盐的沉积和骨的矿化,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破骨细胞的分化[11]。

7 小结

“肾主纳气”的传统解释是:生理状态下,肾气对肺有滋润、温煦的作用,以维护正常的呼吸功能。病理情况下,肾气对肺的滋润、温煦作用受到耗伤,导致呼吸功能减退,出现动则气喘,咳嗽,咳痰等病理表现称“肾不纳气” [12]。当然,本文对“肾不纳气”的含义添加了一种新的解释(见“4”项下)。本文比较全面地用现代医学中比较经典的内容初步解释中医学中肺与肾的密切关系。虽然目前的研究工作比较肤浅,但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用现代科技、方法揭开中医理论真实的面纱。

【参考文献】

[1]金蕙铭.病理生理学,第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8,56,223.

[2]李如辉,张晓萍.肺主皮毛的研究进展[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5,15(5):59.

[3]胡作为,周燕萍. 肺主皮毛及其现代免疫学基础刍议[J].辽宁中医杂志,2004,31(3):200.

[4]陈永,周平,张婵,等.从内分泌学解释中医的“肾主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3):350.

[5]姚泰.生理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7,225.

[6]霍光旭,黄俊臣.“肾主纳气”实质探析[J].中医药通报,2004,3(5):44.

[7]杨宝峰.药理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28.

[8]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34.

[9]李家邦.中医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8,41.

[10]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942.

[11]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3.

[12]陈雪功.对肾主纳气与肾不纳气理论是非的再思考[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11):12.

转贴于

4 肺呼吸衰竭肾

五行学说常用于解释一些病理情况,特别是用以说明病理情况下脏腑间的某些相互影响。这种相互影响,中医学习惯上称之为“传变”。其中,“母病及子”是指病变由母脏累及到子脏。肺属金,肾属水,按金生水的规律,肺为母脏,肾为子脏。肺生肾,肺气清肃下行有助于肾的纳气[9],肺病及肾会导致“肾不纳气”。

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的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够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症[8]。呼吸衰竭时可以引起肾的损害,轻者尿中出现蛋白、RBC、WBC及管型等,严重时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出现少尿、氮质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此时肾结构往往无明显改变,为功能性肾功能衰竭,若及时治疗,随着呼吸功能的好转,肾功能可以恢复。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是由于缺氧与高碳酸血症反射性地通过交感神经使肾血管收缩,肾血流严重减少所致。若患者合并有心力衰竭、DIC或休克,则肾的血流循环和肾功能障碍更严重[1]。

传统观点认为“肾主纳气”体现了肾对呼吸系统的贡献。笔者认为“肾不纳气”与 “肾血管收缩,肾血流减少”也有相通之意。因为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其作用之一是推动血以及血中精微物质的运行[9];如肾不纳气,气的推动作用减弱,则会导致流经肾脏的血行淤滞。

5 肺尿毒症肺肾

肺金与肾水的“子病犯母”的病理传变主要体现在传统的“肾主纳气”功能的失调。《素问·脉解》云:“少阴者肾也……诸阳气浮,无所依从,故呕咳上气喘也。”《素问·示从容论》云:“咳嗽而烦怨者,是肾气之逆也。”《灵枢·经脉》云:“肾足少阴之脉……是动则病,面如漆柴,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

我们以西医学中典型的疾病——尿毒症肺(uremic lung)来证明这一理论。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早期可以出现肺活量下降,限制性通气障碍,当伴有代谢性酸中毒时可以出现气促甚至kussmaul呼吸。进入尿毒症期可以出现尿毒症肺、尿毒症胸膜炎及肺钙化。尿毒症肺是指尿毒症时肺部X线检查出现“蝴蝶翼”征,病理上以肺水肿为主,肺泡上有富含纤维蛋白的透明质膜形成。主要是由于CRF引起体液过多、低蛋白血症、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尿毒症毒素潴留导致。特别是尿毒症毒素可明显引起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一般多见于尿毒症晚期,临床表现为:咳嗽、血痰、呼吸困难[10]。

6 肺(皮肤)维生素D3肾(骨)

在这个主题下,与其谈肺与肾的关系不如说成是皮肤与骨骼的关系。但是由于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念的特殊性,我们就以皮肤与骨骼的关系来证明肺与肾的另一有趣的关系。《素问·瘘论篇》云:“肺主身之皮毛。”肺主皮毛理论首载于《黄帝内经》,自此已降,随着中医临床经验的日益丰富,科技进步,对该理论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2,3]。中医的“肾主骨”理论也逐渐被现代医学所认识[4]。

维生素D3主要系由人体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日光中紫外线的光化学作用转变而成。皮肤合成的维生素D3直接吸收入血,与维生素D结合蛋白相结合后被转运、贮存于肝脏、脂肪、肌肉等组织内。维生素D3必须在肝和肾经过两次羟化作用后生成生物活性很强的1,25-(OH)2D3才能发挥生物效应。其效应主要是:促进小肠、肾小管对钙、磷的吸收,促进钙盐的沉积和骨的矿化,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破骨细胞的分化[11]。

7 小结

“肾主纳气”的传统解释是:生理状态下,肾气对肺有滋润、温煦的作用,以维护正常的呼吸功能。病理情况下,肾气对肺的滋润、温煦作用受到耗伤,导致呼吸功能减退,出现动则气喘,咳嗽,咳痰等病理表现称“肾不纳气” [12]。当然,本文对“肾不纳气”的含义添加了一种新的解释(见“4”项下)。本文比较全面地用现代医学中比较经典的内容初步解释中医学中肺与肾的密切关系。虽然目前的研究工作比较肤浅,但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用现代科技、方法揭开中医理论真实的面纱。

【参考文献】

[1]金蕙铭.病理生理学,第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8,56,223.

[2]李如辉,张晓萍.肺主皮毛的研究进展[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5,15(5):59.

[3]胡作为,周燕萍. 肺主皮毛及其现代免疫学基础刍议[J].辽宁中医杂志,2004,31(3):200.

[4]陈永,周平,张婵,等.从内分泌学解释中医的“肾主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3):350.

[5]姚泰.生理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7,225.

[6]霍光旭,黄俊臣.“肾主纳气”实质探析[J].中医药通报,2004,3(5):44.

[7]杨宝峰.药理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28.

[8]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34.

[9]李家邦.中医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8,41.

[10]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942.

[11]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3.

第4篇:西医理论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胃镜与病理活检确诊符合消化道肿瘤临床诊断标准的老年消化道肿瘤病患80例,以患者的意愿为分组依据将其分成甲组和乙组,各40例。甲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60~85岁,平均(68.43.2)岁;直肠癌者8例;胃癌者13例;食管癌者4例;结肠癌者11例;胰腺癌者4例;合并呼吸系统疾病者6例;高血压者20例;冠心病者14例;糖尿病者5例。乙组男21例,女19例;年齡60~87岁,平均(68.93.5)岁;直肠癌者7例;胃癌者14例;食管癌者6例;结肠癌者11例;胰腺癌者2例;合并呼吸系统疾病者5例;高血压者21例;冠心病者13例;糖尿病者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方法

乙组采用常规西医护理方案:术前协助患者完善各项检查,改善病室环境,帮助患者缓解疼痛,若有必要可指导服用镇痛药;术中落实三查七对原则,协助取最佳的手术体位,确保输液管畅通,密切监测基础生命体征;术后注意观察患者生命指征的变化情况,比如:血压、ECG、体温、SPO2、心率与PETCO2等。甲组在乙组的基础上增加如下中医护理措施:

(1)通过护士的姿态、语言和行为气质等,帮助患者缓解焦虑与紧张等负性情绪,提高心态稳定性,增强面对疾病的信心。视患者的基本情况,比如:焦虑程度、性格特点与兴趣爱好等,指导其做适量的行为训练,并予以针对性较高的心理疏导措施。于病室内播放患者喜欢的音乐,摆放患者喜欢的花卉盆栽,以为其营造一种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

(2)于营养科医师的指导下,同时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为其制定科学的膳食计划,确保每日摄入营养均衡,增强机体抵抗力。叮嘱患者要适当食用易消化的高蛋白质食物,禁食生冷、辛辣以及油腻性的食物。此外,也可采取少量多餐的进食方式,帮助患者减轻胃肠道的负担。

(3)于合适的时间指导患者用药,避免药物刺激胃肠道。针对有恶心呕吐等异常情况的病患,需予以其适量的生姜水。针对无法经口进食的病患,需采取静脉营养补充的方式,若有必要,可行完全胃肠外营养辅以

治疗。

(4)加强对患者基础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的力度,同时视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施以中药护理:白术、龙葵、党参、石见穿、当归和蟾酥等中药既具备健脾利胃和清热解毒之功效,又能起到如下几方面的作用:调节机体代谢功能;避免肿瘤复发;缓解疼痛。同时视患者的体质,指导其服用扶正祛邪之类的中药汤剂,比如:补中益气

汤等。

(5)每日定时采取针灸的方式,对患者的相关穴位进行规范化的针刺,以帮助其缓解癌痛。另外,也可采取中药熏蒸的治疗方式缓解患者的疼痛,中药可选择防风、络石藤、艾叶与鸡血藤等。针刺三阴交穴和足三里穴等,并留针10 min,能帮助患者调理脾胃,增加食欲。

1.3 观察指标

利用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调查表[2],分别评价两组经不同方式护理干预之后的效果,其评价内容主要有:疾病认知、食欲、日常生活能力与疼痛情况,分值越高,提示护理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甲组在疾病认知、食欲和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上的评分均显著比乙组高(P0.05)。如表1。

3 讨 论

第5篇:西医理论范文

患者心理负担来源于对住院的恐惧,排斥这种治疗方案,以及对个体形象的担忧,厌恶由腹部排泄的事实,术前出现抵触、恐惧、绝望、紧张或抑郁的心理。责任护士以关心体贴,言语开导,因人施护,积极引导,稳定情绪为指导原则主动向病人及家属讲解预防性回肠造口是暂时性的排便通道,当造口回纳后可恢复正常排便方式,充分尊重病人的知情权,讲明此手术的必要性。消除不良情志对病人的影响。

术前一天由造口师与主治医生进行沟通,根据造口定位原则确定预防性回肠造口的位置,利用幻灯片及造口模具充分讲解有关手术过程和造口相关知识,提前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有利于术后的造口自我管理。责任护士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邀请手术成功病人进行术前探访,解除患者的疑惑,最大程度降低患者术前的焦虑和抗拒心理,从而积极的面对现实,接受此类手术的客观事实,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接受治疗。

二、术后护理干预

1.严密观察造口血运及造口周围皮肤情况

术后早期造口黏膜膜颜色鲜红、有弹性、一般回肠造口高出皮肤2~3cm。由于回肠造口排泄物系小肠液,一旦渗透到造口周围皮肤,发生刺激性皮炎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回肠造口病人常规应用皮肤保护粉,皮肤保护膜。术后当天应用可排泄且透明的两件式造口袋,这样可以很容易的观察造口情况,并且造口底盘也能很好的保护皮肤。第一次粘贴造口袋时,由造口治疗师完成,同时请家属观看戴造口袋的全过程,鼓励患者正视自己的造口。

2.观察造口水肿情况

术后造口或多或少都会有点水肿(原发性术后造口水肿)。一般3~7d可自行消退。轻者不必特殊处理。本组有5例严重水肿者用10%氯化钠溶液浸湿纱布湿敷,效果明显。佩带造口袋时根据造口的变化及时调整。高出皮肤的造口应用可塑形底盘,平齐皮肤的造口建议用造口测量尺来测量造口的大小,或应用凸面底盘,造口底盘应大于造口1~2mm,有利于保护造口周围皮肤。同时,在围手术期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改善肠壁水肿情况,纠正低蛋白血症,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症。

3.观察造口功能

回肠造口在24h内就会开始有功能。每天排出大量小肠分泌液(2~3L/d)。准确记录排出的分泌液量,仔细监测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遵医嘱应用抑制肠蠕动的药,我们的目标是每天最大量排出不超过1L。在此期间,及时排放粪水和气体,以防止胀满渗漏,并经常检查,确保造口袋渗漏时得到及时更换。如果没有渗漏,可3d更换1次。

4.指导患者及家属更换造口袋

术后72h由术后监护室转回病房,由病房责任护士更换造口袋并指导家属参与换袋。要求病人或家属参加每周一次造口人阳光之家活动(由造口专项护理小组成员轮流授课),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造口袋种类、特性、价格。指导患者试用合适和偏好的造口袋,讲解如何正确使用造口附属产品,如防漏膏、皮肤保护粉、皮肤保护膜过滤器等使用。以及造口用品储存及养护,如何清洗造口袋。借用造口模具,让患者或家属亲自动手操作更换造口袋的全过程,确保熟练掌握每一个护理细节。

5.出院前指导

术后6~8d,即病人出院前1天,由责任护士负责,观看病人或家属更换造口袋全过程,针对问题给予个性化指导,告知带过滤器的造口袋应每天更换。特别是预防性回肠造口者带支撑棒回家的病员(一般留置10~14d)更换造口袋的难度大,可将底板圈的大小剪成比造口黏膜大,比支撑棒小,通过适当移动支撑棒的位置,将支撑棒套在底板圈内。可将底板背胶纸剪开1~2刀,支撑棒套好后再将背胶纸撕下贴好底板。保证底板的黏性。同时告之患者应适时回院拔除支撑棒。能够减少粪水性皮炎的发生率。

三、预防性回肠造口并发症的观察和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

1.造口黏膜分离

注意观察造口黏膜与周围皮肤缝合连接处有无红、肿、脓性分泌物等,及时更换造口袋。本组有2例造口黏膜分离,主要原因为肠管排泄物(通过肠黏膜与皮肤缝合处)渗至皮下,引起感染,导致皮肤黏膜分离。如果分离面积小者,用盐水棉球清洁干净,使用造口溃疡粉,再用防漏膏封闭。分离较大者,采用敷料填塞,再用防漏中药膏封闭。通过上述方法处理,2例造口黏膜分离患者均愈合良好。

2.回肠造口凹陷,造口平坦

我科针对造口平坦患者常规应用凸面底盘结合腰带固定治疗。造口凹陷,经检查评估无相关禁忌症,给予防漏条联合凸面底盘结合腰带固定治疗。采用凸面底板能有效地简化造口回缩的护理。利用凸面底板加压于造口周围皮肤,使造口基部膨出,抬高造口基部黏膜高度,以利于排泄物的排出。腰带的松紧度以不影响腹式呼吸,稍紧为妥。本组5例造口凹陷患者采用上述方法,效果良好。

3.回肠造口周围皮肤炎症

回肠造口的排泄物未经水分吸收,故排泄量多,较稀。进食固体食物排出的大便较稠。(1)饮食护理:预防性回肠造口手术后,因为粪便进行转流,直肠吻合口被旷置,所以提倡尽早进普通饮食,增加粗纤维食物。如红薯、山药(每次100g左右,每天2次)、麦片、绿叶蔬菜等。粗纤维可以锁住粪便中的水分,使粪便成形,变为糊便或软便,达到减少粪便量的目的。

按照中医饮食禁忌要求,少吃生冷、刺激性、辛辣、易胀气的食物如辣椒、洋葱、大蒜等。一旦确诊皮炎后,嘱患者进适量粗纤维食物,使粪便成为糊便及软便。如果患者合并糖尿病主要增加进食绿叶蔬菜的量,达到粪便成形的目的。(2)预防性回肠造口者术后留置支撑棒,一般留置时间为10~14d。留置支撑棒时造口袋更换难度大,增加粪水性皮炎的发生率,所以应适时拔除支撑棒。(3)根据疾病,手术方式和个体差异,尽量保持造口周围皮肤的平整。粘贴造口底板时将周围皮肤尽可能拉平,底板贴上后左手按压底板,保持皮肤平整位置,右手用电吹风加热(冬季),使底板的温度升高,以增加底板对皮肤的顺应性。本组粪水性皮炎有7例因坐位时造口周围不平整,造成排泄物渗漏未及时更换造口袋而发生了皮炎。有1例因家庭经济问题使用简易腰带造口袋,造成皮肤损伤严重,需延迟手术。本组13例造口粪水样皮炎通过个体化造口指导均取得满意效果。

四、定期跟踪,延伸护理服务

由于预防性回肠造口手术给患者带来生理和心理上巨大影响,加之患者住院时间相对较短,部分患者及家属很难在手术后短短几天时间内掌握责任护士所教授的知识。责任护士及造口治疗师针对造口患者通过电话联系及电子邮件等方法进行追踪评估,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调整护理方案。(1)责任护士对所管辖的预防性回肠造口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每周2次。通过电话干预以便了解患者及家属对造口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和造口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给予解决或指导。(2)造口治疗师每周一上午出专家诊,方便造口病人复查。(3)造口专项护理小组人员每周三利用“造口人阳光之家活动”针对造口相关知识进行专题讲座。(4)每季度开展造口人联谊会,给患者提供能够相互交流造口护理及生活经验的平台,更好地促进造口患者身心健康,为二期手术(闭瘘)做好保障。

五、小结

第6篇:西医理论范文

[论文摘要]文章论述了护理学专业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社会对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的需求,探讨了护理学中西医结合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护理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医疗卫生事业培养合格护理人才的艰巨任务。如何办出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特色,发挥中医护理优势,走出中西医结合护理之路,培养顺应时展需求的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是摆在我国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严峻问题。为此,我们启动了“护理学中西医结合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模块的研究”课题的研究,以期明确中西医结合的高等护理发展方向,建设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高等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

一、护理学专业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中国高等医药教育课程指南》①分析了45所高等医药院校四年制护理学专业课程设置,其中10所为高等中医护理教育。它们在课程设置上未能摆脱中医学教育模式,仍沿袭生物医学模式下医疗加护理的模式,而且两套护理理论与技术并行,中西医未能系统有效的结合,普遍存在着重西医轻中医的现象,课程设置是中医学教育模式的翻版,未能充分体现护理专业的特色。在35所高等护理教育院校中,20所开设了1~2门中医护理相关课程,学时27~144不等,平均为48学时;课程名称不一,有中医学、中医护理学、中医学基础、中医学概论和针灸学;16所为专业必修课,2所为专业任选课,2所为专业基础课。可见,我国高等护理教育中,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发展迟缓,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护理学专业课程设置中,“中医护理学”课程门数单一,学时少,未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以上原因导致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有效地掌握中医护理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这与社会对中医护理技术的需求不相适应。

2.师资队伍建设。由于护理学专业中西医结合护理教学未得到充分重视,师资队伍相对薄弱,学历层次较低,本科学历以下的教师占大多数。加之我国中西医结合护理本科教育起步较晚,导致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教师从事本科教学年限较短,教学经验相对不足②;中西医结合护理师资大多数来源于临床,他们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但学历层次低,缺乏系统的教学理论;一部分师资来源于高等医学院校医疗专业毕业生或由医生改行担任护理教师,他们中医理论基础扎实,但缺乏对护理教育理念的认同感和价值取向,在教学内容上往往是医疗专业的压缩或翻版,教学内容不佳③。总之,中西医结合护理师资总体水平与培养中西医结合的高素质护理人才尚有一定距离。

3.教学手段、方法。目前,中西医结合护理教学手段、方法滞后,基本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法,较少采用PBL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手段,缺乏学生主动参与。

4.实践教学。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由于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实训学时严重不足,实训基地建设投入不足,设备陈旧、落后,实训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相对滞后,队伍不稳定。这与培养社会紧缺的技能型护理人才的目标相悖。

5.教材建设。尚未有一套完整的关于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教材。中西医结合护理是近20年来逐步建立与形成的,其理论和实践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目前中西医护理课程教材的编写基本沿袭医疗+护理的模式,医疗内容偏多而中医护理内容零散、重复,缺乏实用性,未充分体现中医护理特色,无法满足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系统掌握中医护理理论和技能的需要。

二、社会对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的需求

1.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的现状。目前在各类医院中医病房中的护士几乎都是西医护理专业或中医护理专业的毕业生,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的毕业生寥寥无几。据2003年一项中医护理人力调查显示,中医护理与西医护理人力情况基本相似,学历层次低④。由于护理人员编制不合理;护理工作价值不能有效体现,护理费低廉;护士外流现象严重;护理学术带头人稀少等方面的原因,加速了护理人力的紧缺。加之中医护理教育发展滞后,中医护理教育重西医轻中医,中西医护理未能系统、有效地结合,使得中西医结合护理人力严重缺乏。

2.社会对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的需求。首先,社会对中医护理理论与技术的需求决定了对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的需求增加。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社区护理的蓬勃发展,众多社区人群迫切需要中医护理理论和技术。一项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住院病人和社区居民希望了解中医护理技术,愿意接受中医护理和中医养生保健指导⑤。市场需求就是人才需求,社会对中医护理理论和技术的需求决定了社会将需要大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

其次,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的方向预示着社会需要大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明确提出,随着我国护理事业迅猛发展,护理工作在医疗卫生领域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现代医学模式和新的健康观念对护理理念产生了深刻影响,丰富了护理工作内涵。树立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护理服务领域不断向家庭、社区延伸,家庭护理、临终关怀、老年护理等多样化的社区护理服务有所发展。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应坚持护理工作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宗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适合我国国情的护理事业发展道路。中医护理以其独特的护理理念,重视养生保健、饮食护理、用药护理情志护理。中医护理技术因“简、便、廉、验”更适合于社区,中医护理理论和技术应该给社区居民提供经济、有效和优质的卫生服务。因此,随着我国集预防、保健、康复和健康教育为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社区将需要大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

其三,加快发展我国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大趋势决定了社会需要大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中西医要加强团结,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促进中西医结合”。2003年10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进一步规定:“推动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有机结合,全面发展我国中医药事业。”2003年11月5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加强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揭示中西医结合防病治病原理,中西医结合学术创新,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社会和学科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中西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一批特色突出、优势显著、设备配套、功能齐全、管理科学的中西医结合医疗、科研基地,完善中西医结合技术标准规范,整体提高中西医结合学术水平和防病治病能力,以期在我国的医疗卫生保健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见,大力发展中西医结合事业势在必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

其四,高等护理教育的国际化需要培养大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病种的变迁,以及护理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中医护理优秀的整体护理观、辨证护理观和在预防疾病、养生保健等方面的优势日趋凸显出来,引起了国际护理界的高度重视。因此,高等护理教育的国际化不仅要重视跨文化知识和结构,而且要开创中医西医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以满足国际对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的需求。我国的中西医结合护理高等教育起步晚,发展缓慢,因此,加快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的改革与创新迫在眉睫。

三、护理学中西医结合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我国中医护理教育起步较晚,到2006年为止,高等中医护理教育院校不足20所,加之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在高等护理教育中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导致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严重缺乏,这与国内外对中医护理理论与技术的需求不相适应。因此,探讨如何依托发展较为成熟的现代高等护理教育,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培养高素质的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国际化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方向。

1.明确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理念。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应使学生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重新认识人、健康、环境和护理等四个护理主理念,在熟练掌握现代护理理论和技能的前提下,运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了解适度、够用的中医护理理论,掌握辩证施护方法,熟练操作“简、便、廉、验”的实用中医护理技术,提高临床和社区护理质量。

2.建立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我校发展较为完善的四年制护理学专业“前期趋同,后期分流”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统一的培养目标指导下,设立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方向。

3.构建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建立护理学专业现代护理与中医护理课程同步并进、系统融合的课程体系。(1)课程目标。使学生具备中西医结合护理理念,了解适度、够用的中医护理相关理论,掌握辩证施护方法,熟练操作“简、便、廉、验”的实用中医护理技术,提高护理质量。(2)课程模块。摆脱医学教育模式的束缚,顺应我国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需求,进行课程重组,避免重复,减少医学内容,突出中医护理特点,挖掘和提炼社区实用中医护理理论和技术,将课程模块设立为中西医结合护理理念、中西医结合护理思路与方法、社区实用中医护理技术、健康人群的中西医结合养生保健、病人的中西医结合护理等五大模块。(3)课程设置。在不冲击西医护理教育正常进程的前提下,设立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方向,以专业选修课的方式开设中西医结合护理学导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思路与方法、中医预测学、社区实用中医护理技术、中药与食疗学、中医养生学、中医临床护理学等七门课程。并且加强实训教学基地建设,依托学校护理实训基地,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理论与实训并重的中医护理实训教学体系,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中西医结合护理理论和技能。(4)教学运行方式。保证中医、西医护理课程同步,使学生早期接触中医护理,树立中西医结合护理理念。为此,我校从第2学期开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由选课,接受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由于目前我校还无法实现专业方向的彻底分流,以及未引入导师制,因此,尚存在学生盲目选课和课程内容不能有效衔接的问题。

中西医结合护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方向。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改革方兴未艾,在中西医结合护理途径和结合点,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运行方式、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等诸多方面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创新。

[注释]

①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高等医药教育课程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629-673.

②沈勤,孙秋华,李玲.高等中医院校中医护理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中医教育,2005,24(4):71-72.

③王士才.护理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路及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2):130-132.

第7篇:西医理论范文

中、西医学属于两种医学体系。中医学文明源于东方中国文化,西医学文明源于西方欧洲文化。尽管研究对象具有同一性,但由于地域与历史背景的不同,而异化为认识与思维方式截然不同的两种医学体系。中、西医两种医学都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医学,有着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因此,必须研究中医和西医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对象、内容、观察方法,比较二者异同点,吸取二者之长,融会贯通,创建一个新的医学体系,即中西医结合整体医学体系,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治[1]。中西医结合经历了50多年的探索过程,许多医者自觉或不自觉地都进入到这一广阔的领域中,有的以中医为主,兼通西医;有的以西医为主,兼通中医。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面临着许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难题,甚至面对“结而不合”的尴尬局面。笔者现就中西医结合的难点和方法问题提出几点思考。

1 中西医结合存在问题

1.1 中、西医缺乏对应性语言

即使是相同的概念也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难以沟通,这是中西医结合的一大障碍。如中医藏象学说中的“肾”,虽与西医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其生理、病理上的含义却不同。因为中医的某一脏腑不单纯指一个器官,它包含了现代医学多个系统的功能,它是建立在中医藏象学说基础之上的,具有司外揣内、取类比象、经验反证的特点,虽有较为粗略的解剖印迹,但其主要关注的是功能和关系,本质上是归纳人体各种功能和表象信息的符号系统。

1.2 中医学某些理论难以被证实或证伪

中医学产生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哲学思想方法直接参与了中医理论的构建过程,成为中医理论的组成部分。哲学思想的引入虽然丰富了中医学理论的表达,但因理论概念较抽象,思辨性强而精确性低,随之亦产生了歧义性和模糊性。如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是对宇宙间各种现象和事物属性的一般概括和总结,含有丰富的哲学含义,不能用现代医学理论和实验证明。中医学理论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难度。

1.3 缺乏中西医结合理论的指导

虽然目前在临床上可以实现中西医两种手段和技术的交叉并用,但在理论上依然需要掌握两种不同的内容体系,在理论基础与学科内涵上依旧分别脚踩着中西医学两条“旧船”[2],中西医结合在理论范式上至今还处在“结而未合”的状态。现在不少医生对疾病的诊断既用传统的望闻问切,也用现代科学仪器检测,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中医诊断的不明确性;治疗疾病时既用中药,又用西药,但因为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只是简单的药物叠加,对其作用机理和相互间作用不甚明确。所以,目前的中西医结合疗法还是机械的、低层次的结合,处于结合的初级阶段。

1.4 中医现代研究的某些理化指标缺乏特异性

如中医证实质的研究,一开始就成为中西医结合的最主要的攻关对象,其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以现代医学客观指标为中介,实现中、西两种医学本质上的交汇和融合[3]。然而,一个证研究出来的理化指标往往多达几十个,由于很多理化指标缺乏特异性,因此,在临床上不具有可操作性。以脾虚证为例,观察的指标有70余项,所观察的众多指标在脾虚状态下均为异常,最终脾虚证成了无病不涉、无指标不异常的证候,这种结论的本身就是对特异性的否定。经过专家的充分论证,最后认为脾虚证具有诊断意义的客观指标是尿中D木糖排泄量减少、唾液淀粉酶活性异常。尽管这两项指标的改变对小肠黏膜疾病和吸收功能障碍一类疾病具有诊断意义,但脾虚证的范围远远不只小肠黏膜异常所能概括,即使是小肠黏膜及其功能正常者,脾虚患者也大有人在。中医常说的素体脾虚、脾虚状态不一定都有明确的病理改变,一项或几项客观指标的改变不可能概括所有的脾虚证[4]。

1.5 中药药理研究的困惑

目前所进行的中药药理研究主要是用西医药理研究方法对中药进行分析,提取有效成分,研究某一有效成分对某病或某一检测指标的影响。虽然用这种方法研制出了一些具有稳定疗效的新药(如青蒿素等),但更多的药理研究结果与中医临床实践不符,如许多中药实验证明抗菌作用不强,但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却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另外,由于每种中药含有多种成分,复方少则几味药,多则几十味药,到底是哪些成分起治疗作用,它们间的相互作用、综合作用如何,在人体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些都是高难度的课题。

2 中西医结合方法探讨

中、西医学体系迥异,各有优势,同时又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点。因此,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与实践,必须从总体上对两个医学体系有深刻了解,分析彼此的优势和不足,在具体环节上应取长补短,有机结合。要使中西医学在较高层次上相结合,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2.1 要坚持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进行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与实践必须坚持中医学基本原理,不要以西医原理解释中医;不能丢失中医学的精髓;不能以西医的标准与尺度作为科学标准;不能一味地分割人体,全赖实验与局部检测,而应保持中医学的特点与优势,把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体现于结合之中。以往的中西医结合实践证明,把中医西化,只能使中西医结合徒有形式,难以深入发展。

2.2 要在继承中创新

要结合好,首先必须继承好。继承是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和实践不可缺少的第一步,“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没有认真的继承,创新就没有基础,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是创新性研究,需要在中医、西医原有的思维模式的影响中超脱,形成结合的新思路,所以,要勇于探索,敢于突破,不可因循守旧,惟古独尊,钻到故纸堆中。创新的核心是研究内容、手段的先进性,要充分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理念、成果与方法,形成、发展和完善中西医结合新的理论和诊疗方法,寻求优于中、西医方法的中西医结合的思路和方法。中西医结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某些理论或观点上、在某些疑难病症的治疗中,通过长期实践和探索,逐步实现结合创新。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已经出现了一批结合创新的成果,如病证结合、微观辨证、隐潜性证、急瘀证等概念,以及通里攻下法治疗急腹症、动静结合治疗骨折等。

2.3 努力在理论体系上实现突破和完善

没有成熟的理论,再丰富的临床经验也只能是经验,而不能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既是临床应用的基础,也是一个学科成熟的标志。要不断形成越来越多的中西医结合新理论、新概念,不断完善和发展中西医结合理论体系,推动其学术发展,从而为更高层次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和发展创造条件,打好基础。

2.4 要多学科协同研究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单学科研究已不可能有太大的作为。多学科、多中心研究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中西医结合只有面向现代和未来的基础学科及高科技领域,将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系统科学、生物信息学、细胞分子学、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现代科学前沿衔接,才能使中西医结合实现跨越式发展。

2.5 要在医学实践中不断接受检验

任何医学研究的理论成果必须能够经受临床实践的检验,能够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临床疗效;否则,从理论到理论的研究是缺乏生命力和没有实用价值的。中西医结合是从实践经验开始的,其学术发展的基础在于疗效。所以,形成的理论和方法也必须在医学实践中接受检验从而得到确认和发展。

2.6 要尽快建立“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标准和规范”

临床疗效是中医、中西医结合存在的基础。目前,中医、中西医结合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还刚刚起步,尚缺乏现代社会认可的评价方法和技术标准。因此,建立起系统的评价体系是当务之急,只有建立其标准和规范才能更好地指导和规范中西医结合临床和研究。

2.7 要将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同步进行

中西医结合作为一门一级学科已经形成,但其理论体系还相当不成熟,结合创新性成果还不多,学科建设比较薄弱,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显得力度不够,后劲不足。所以,要狠抓人才培养,提高教师素质,充实中西医结合的学术内容,合理安排课程,避免某些中西医结合专业只是简单地把中、西医课程各半,中医教师讲中医课,西医教师讲西医课,大家互不联系的旧的教学模式。

3 结语

中西医结合专家吴咸中教授曾预言,21世纪的中西医结合主要有3种形式,即交叉兼容、中西互补、结合创新。中西医之间的交叉与兼容由来已久,随着中医现代化与中西医结合的不断深入,交叉兼容会更加自觉和充实。兼容不仅局限在药物上的相互应用,在理论、方法与手段等方面的兼容将普遍展开。中西互补是一种已被公认并已取得丰富经验的结合形式,这是中西医结合的一大优势,在某些疾病,特别是疑难疾病的防治中,同时采用中西医两种方法,分别针对不同发病环节,发挥各自的优势,互补彼此的不足,已收到良好的疗效。结合创新是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也是中西医结合的根本目标,这需要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在某些疑难疾病的治疗中,在某些理论或观点上,由点到面,由浅入深,逐步实现创新。笔者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通过我们不懈地努力,中西医结合一定能结出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孔德娟,杨学辉,安胜军,等.李恩学术论文选[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36.

[2] 肖小芹.从思维方式看中西医的差异[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10(3):2-4.

第8篇:西医理论范文

1合理设置西医院校留学生中医课程

大部分西医院校的临床医学本科留学生的中医课程设置有别十中医院校,课程学时一少,课程分类不细,一般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中医内科学等内容整合到一门课程中。任课教师则需在有限的学时一中将中医经典理论和思维方法教授给没有任何中医基础甚至与中国人思维方式完全不同的外国人,让他们能够在短时一间理解并接受中医传统理论,这样的实际教学情况给学生和教师都带来一定的压力。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西医院校应重点安排中医基础理论讲解,详细介绍中医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等内容,让学生对中医基本知识有较深理解,再引入中医辨证论治诊疗理论,将中医基础理论与诊疗理论结合,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整体中医理论思维。鉴十西医院校临床医学留学生的令业方向不是中医,中医教学要求只需达到让学生了解中医诊疗基本理论,特色及优势即可。对十中药、方剂等比较具体内容,由十学时一限制,只向学生概述中药和方剂基本理论,让学生了解运用的方法,不必具体介绍每味中药或每个方剂的功效和用法,可在实际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有兴趣深入学习中医的学生以正确的学习方法。对十针灸部分,则应加重教学内容,因为相对十中草药来说,针灸在国外的应用率和接受度比较高,大部分留学生对针灸有一定的了解,学习兴趣相对较高,所以在授课时一,对十基本理论,如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组成、经络的作用、十二经脉主要愉穴的定位及功效、选穴原则和配穴方法等内容,对留学生要进行重点讲授。通过以上中医课程讲授,在留学生己掌握中医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安排部分中医内科课程,选择有中医诊疗特色的疾病,如糖尿病、肥胖、失眠等,通过介绍相关的中医诊疗过程,让学生对中医诊治疾病有更直观的认识。

2重视西医学科与中医学科思维的差异性

中医思维方式与西医的完全不同,西医思维的逻辑建构十“原子论一构成论一还原论”,从低层次构成高层次的角度来把复杂因素分解为简单因子加以研究,形成了还原论模式。西医沿着人体的层次结构,从器官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进而到量子水平;从宏观领域深入到微观领域,对各个层次上的病理解剖、病理生理机制进行研究「0。而中医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属十中国古代哲学范畴,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阴阳五行为哲学基础,将气血津液和脏腑经络作为生理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色。中西医思维方式的差异性,易导致西医留学生在学习中医时一出现思维混淆,并且会习惯性用西医思维理解中医,如部分学生可能会认为中医没有经过西医式客观的实验检验;没有器官、细胞、分子水平等的具体观察指标;也没有病理生理或解剖作为支撑。针对此,教师在讲授中医课程时一,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中西医在思维方式上的根本区别,让学生了解到中医是一门哲学思维指导的整体医学,不能像西医一样单纯用“客观存在”来解释中医,学生应多了解中医哲学理论,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诊疗方法。

3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医特色教学

大部分留学生的成长背景决定了他们思维相对比较活跃,不喜欢填充式教学,习惯问题引导式的教学方法,自己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因此,在中医授课过程中,教师不应单纯以讲授方式将中医理论介绍给学生,而应采取引导及分析式方法。如阴阳五行理论,若单纯讲其理论,多数留学生很难理解,可举例分析,女为阴,男为阳,让学生从“男”“女”自己特性上分析寻找阴和阳两者一的区别,这样学生易十理解并加以发挥运用。同时一,由十临床医学留学生的西医令业特点,许多学生在学习中医时一惯用西医思维解释中医,比如经常将中医心、肝、脾、肺、’肾等同十西医的脏器,而未从中医的五脏六腑功能角度去理解;此外,许多学生会希望探究经络的本质,会将经络和西医的神经系统进行对应联系。所以在介绍中医和西医概念区别的同时一,还可以给学生介绍中医学的现代最新研究进展,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接受中医。在授课时一,教师还应随时一结合中医临床案例,通过案例分析给学生进行中医理论探讨,这样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中医。

4灵活运用英文解释中医知识

目前,全英文授课的医学教育方式越来越成为留学生中医教学的趋势,我国己有50多个西医院校开展了全英文授课的医学教育,其中就包括了中医课程的全英文授课,这有利十推动中医国际化。大部分来华留学生毕业后将回国或到其他国家从医或继续深造,英语是他们在实际医疗土作中运用最多的语言,若从他们接受中医教育时一即用英语授课,可避免学生在日后土作中因语言转换造成的困扰。中医本身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当运用很多令业词汇时一需了解一定的中国文化,所以将中医词汇直接翻译成英文后,应运用更通俗的语言为学生诊释,如“五行”翻译为thefiveelements(Wuxing),应重点解释包括“木、火、土、金、水”代表的事物特性及五行间的相生相克关系,同时一介绍其与中医诊病之间的联系[fz7。在介绍针灸穴位时一,穴位都是以其拼音命名,为帮助学生记忆,可结合穴位名称或功能特点给子相应解释,如足阳明胃经的“承泣(Chengqi)”穴,将其汉语字面意思解释给学生,‘承”中文代表接住的意思,英文即为“catch“泣”中文意为眼泪,英文即为‘rtears",两字放一起“承泣”,从字面意思可理解为“接住眼泪”的穴位,英文含义为“catchtears",这样学生通过名称就能直观地了解承泣穴原来位十瞳孔直下,眼泪流出经过的部位,同时一根据其位置也可想象到承泣穴可用十治疗眼部疾患。可见,在为留学生进行全英文中医授课时一,教师采取活跃生动、易理解的教学方法,有利十调动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让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有助十学生理解和接受中医理论。

5结语

第9篇:西医理论范文

2006年10月,湖南中南大学教授张功耀在网上发起签名运动,建议中医药5年内退出国家医疗体制,回归民间。政府相关部门很快作出回应,卫生部发言人毛群安表示,这样的签名行为“是对历史的无知,也是对现实中中医药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的无知,卫生部坚决反对这样的言论和做法。”虽然问题已得到有关部门的澄清,但还是把中医的科学性问题提到了公众的面前。从当时学术界的反应来看,围绕这个问题的论争相当热闹,其影响甚至一直延续到现在。这样的论争其实早在近代中国就曾经出现,那时的相关讨论被命名为“中西医论争”,以后又有赵洪钧等的著作为之记录、评价[1]。这场论争与上海有比较紧密的联系,所以我想从上海的角度,去回顾这一场中西医之争,这可能会对我们当前讨论中医存在意义的问题,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近代中西医论争之历史性回顾

中西医的区分比较是西医进入中国之后出现的事情,鸦片战争时期,西医随教会医院在中国各地形成相当的规模,中西医论著的交流、以致相应的评价、论争也日渐频繁。受此思潮影响,侨居于上海等地的著名学者俞樾(1821-1906)作《废医论》,主张废止中医。以后其学生、活跃于上海政治思想两界的章太炎,也继承其观点,以西医理论为依据,对医学如何走出传统提出了看法。但章氏早年所著《医术平议》,基本上还是继承了《黄帝内经》中的思想,即便是以后被收入《章太炎医论》中的言论,也主要对中医五行学说持否定态度,而非对中医作全面之舍弃。故其弟子章次公曾曰:“(我)执赘门下,言医药之学启发恳至,采获良多,而诏学成之者三事:贵习群方、用资证验,一也;上不取《灵枢》《内》《难》,下不取元明诸家,以长沙为师者,二也;兼采元西之说,以资攻错三也。”[2]可见太炎先生在医学上是要求中西并用的。受到开展洋务运动的李鸿章、维新派梁启超及改良派郑观应等思想家的影响,上海于1904年创办了《医学报》。这被认为是医学界觉醒的重要标志。它提倡引进西医,对当时中医界存在的弊端加以批评,当然于批评中医方面则日趋峻急。这样中西医间的析辩有了一个学术上公开展现的平台。甲午战争前中西医之争多限于学术,尚不及反映体制的建置。至民国时期,西医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废止中医论者渐多,于是有了1916年的余云岫的《灵素商兑》,主张全面废止中医。余云岫(1879-1954),名岩,号百之,浙江镇海人。曾受公费资助赴日留学,1916年于大阪医科大学毕业后回国,任公立上海医院医务长,后开业行医,主编过《中华医学杂志》等。除著有《灵素商兑》,尚有《医学革命论》一、二、三集,辑录关于批判中医的文章。他是章太炎的弟子,所以在观点上有继承章氏之特点,但受时代的影响,更多取否定中医之态度。以后成为医学界排除中医入学系的中坚。1929年其作为民国中央卫生委员会委员提出废止中医案,获得通过。为反对“废止中医”,国内医药团体曾两次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四次组织全国范围内的请愿活动,影响十分重大。迫于医界压力,此提案最终被取消。医学界反驳余氏舆论中,最为典型的是恽铁樵(1878-1935),名树钰,江苏武进人。1916年因丧子攻学中医,曾兼上海各中医学校讲席。主要著作22种,被编为《药医学丛书》。他通过著《群经见智录》,对阴阳四时五行等医学理论做出分析,提出中西医在方法论上有很大的不同。次年他又著《伤寒论研究》,再次通过阐明中医基本理论的科学性,对余云岫《灵素商兑》全盘否定中医的观点作出回应。以后他的弟子陆渊雷等又撰文,对他的观点作出呼应。期间,余云岫等人通过公开致函、发表文章等方式加以应答,于是形成中西医学术论战之高潮,而往复论争之中心仍是在上海。1925年中医界再次动员舆论请准中医入学系,中西医之争遂反复反映于上层。同年上海医师公会成立,以废止中医为核心宗旨。以后中西医学术之争不断,有时甚至相当激烈。直至建国以后,两家之争方暂时停息。值得注意的是,此间之大事件还是多发生于上海。虽然这中间我国的政局有许多变化,中央政府历居北京、南京、重庆等地,然有中西医论争的事件则往往在上海发生,再蔓延于他处。所以可以说,这一场论战的核心还是在上海。其间原因,我认为与上海在进入现代化过程中的前沿作用有关。地处沿海的上海,较早获得了接触西方科学文化的机会,于是置身其间的知识分子,较早对如何改革传统文化科学,作出了思考。他们在当时时代起到的开先风气作用,是怎么评价都不为过分的。

二、问题核心在于中医理论体系评价

回顾这段历史,我比较感兴趣的是从文化角度对这个问题的考察。于是注意到当时医学界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有着多样的角度,除了从政治、社会层面的思考,经验、疗效方面的说明之外,他们还较多地作出了学理层面的考察。余云岫曾说:“处今之世,为今之人,况在以科学救国为急务之中国,宜挟科学以号召乎?抑挟玄学以号召乎?”[3]这里就将西医等同于科学,而把中医归之于玄学之列。当时人们心目中的玄学,几乎与传统儒学、甚至愚昧迷信地位同等。对于这一说法,已经有人加以反驳,有些学者指出,关于中西医关系的结论,不能下得过于独断,“务宜平其意气,去其主奴,广其思益”,[4]不然只是一个盲目者。这里蕴涵着如何看待中医,中医是否只是经验的堆积,它是否已经具有理论体系等问题。各位医学界人士对如何看待中医理论,它是否已经形成理论体系等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许多学者对中医的阴阳学说展开探讨,指出它的合理性及在我国医学理论构建中的作用。但也有人对中医的五行六气说的合理性提出怀疑。恽铁樵在《群经见智录》中,对此问题作出回答。他提出《周易》《内经》的基础都在于四时,说:“易经曰: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知万事万物之变化由于四时寒暑,四时寒暑之变化由于日月之运行……故四时为基础,《内经》与《易经》同建筑于此基础之上者也。”[5]这是就两者的基本理论提出看法。这样的见解在当时医学界还是很少见的。在此基础上,恽氏还吸取前人观点,对阴阳四时五行等医学理论做出分析。他说《内经》中反复谈五行,是由于“《内经》认定人类生老病死皆四时寒暑之支配,故以四时为全书之总骨干。四时有风寒暑湿之变化,则立六气说以属之于天;四时有生长化收藏之变化,则予五行之说以属之于地。五行、六气皆所以说明四时也”。[6]另外他还就五行相生的顺序及四时递变作出思考,然后在此基础上得出“《内经》之五脏非血肉之五脏,乃四时的五脏”的结论,对中医基本理论,特别是脏象理论加以了提示。恽铁樵的这一观点在20世纪30年代被杨则民阐发为是辩证法的方法的体现,被医学理论界普遍地认可,以后成为中医学界公认的思想。在此基础上,人们还对中西医在方法论上加以了比较。还有学者就中医传统理论的不足、缺陷加以思考,并就如何吸取西医之长,作出中西医汇通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我觉得这样的讨论引出的后果非常积极,它成了对中医理论进行回顾、反思的契机,也是使中医得到触动与发展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