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西医论文范文

西医论文精选(九篇)

西医论文

第1篇:西医论文范文

1、中医学的教学现状

1.1目前各西医院校一般都存在着课时少、内容多、教学难度大的问题,这几乎成了中医学教学的瓶颈。现行的《中医学》教材包含了中医学的基础理论、诊断、中药、方剂、针灸及中医内、外、妇、儿等多门学科,几乎是中医专业课的浓缩版,这些课程中医专业的学生至少要学700多学时,而在我校临床医学专业的学时仅为51,其教学内容之多,任务之重,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1.2中医学课程安排在第三学年,也就是西医各门基础理论课程之后,和西医的内、外学科同时进行,这时的学生已具有较系统的西医理论知识,习惯于用人体解剖和生理、生化的知识来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很容易因为先入为主的原因对中医学产生抵触心理,难以理解几乎是完全不同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中医理论;并且西医课程多,分量重,使得学生必须投入很大一部分精力,从而挤占了中医课学习时间。

1.3再有就是教师和学生对本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西医院校学生学习中医学用处不大,因此教师存在教学方法陈旧、单一,多采用全部为理论内容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就学生而言,虽然一部分学生认为中医在一些疾病的治疗上效果不错,特别是一些西医疗效不好而中医疗效卓著的疾病,或者在养生保健方面值得提倡,意识到中西医可以优势互补因而对中医学有兴趣,但大部分学生对中医学缺乏认同感,上述各方面原因导致中医学教学质量不高,效果不理想。

2、中医学的教学意义

2.1通过对一些综合医院的门诊药房的了解,我们发现当前门诊使用中成药的概率,西医各科并不低于中医科,也就是说西医临床各级医生正在广泛地使用着中成药,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中成药治疗疾病可以弥补西药的一些不足,成为西药的很好补充,中西药配合使用能够大大提高临床疗效。但是我们也同时发现,由于一些西医大夫中医知识不足,不能很好地对临床病症进行准确的辨证论治,这就难免有给病人用错药的时候,基于上述原因,在西医院校开设中医学这门课程让未来的西医专业人员在学习西医知识的同时,也兼学一定的中医知识是临床工作的实际需要使然,因而必须重视西医院校中医学的教学,为他们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准确使用中医药打下一个坚实基础。

2.2在西医院校开设中医学还是科学研究的需要。有研究结果表明在医学科研领域,有许多西医大夫正在从事中西医结合的科研工作,而西医工作者从事中西医结合科研工作,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懂得中医,因此,西医院校开设中医教学也是科研工作的需要,为今后有志于从事中西医结合科研工作的学生提供一个进一步学习研究和发展的平台。

3、中医学的教学方法

3.1首先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育家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任何一种学习,只有感兴趣了才能学好。通过认真备课,精心做好教学设计,包括安排授课计划、改进教学方法、制作多媒体课件,对课堂上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使用的语言、肢体动作等环节都进行仔细琢磨,尤其是第一堂课非常关键,在绪论部分通过介绍一些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实例,告诉学生学习中医学的重要意义;通过介绍中医与西医的差异、各自的优势,中医在国外的发展状况,未来医学的发展趋势,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临床进行授课。任课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博览群书,提高理论水平,而且要加强临床实践,努力做到对中西医知识融会贯通并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这样讲起课来才会使课堂内容充实,气氛活跃,深受学生喜爱,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

3.2积极开展教学手段改革:改变过去单一的满堂灌式的教学,努力提高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质量,通过动画、视频、音频、影像等多种媒体手段将临床上一些典型病例的诊治经过播放出来,把望闻问切四诊融于一典型病例之中,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更近距离的接触中医临床,增强教学的形象性、直观性和趣味性,弥补他们没有临床见习的缺憾,同时亦能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积极开展网络教学,在学校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上充实、完善中医学网络课程,丰富网络教学资源,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网络答疑、布置作业与网络指导学习、网络测试等,做好网络辅助教学工作,充分保障学生的课外学习,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3.3大力推行教学方法改革:加强教学方法改革,采用基于问题学习(PBL)、基于案例学习(CBL)、团队导向学习(TBL)、引导式、交互式等教学方法。CBL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体会证与证的区别,也可以通过案例的中西医对比将辨病论治和辨证论治结合起来,使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在四诊、脏腑部分的教学中可以开展一定的PBL法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PBL教学法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技能,能加强各学科间的联系,并避免学科间教学内容不必要的重复,密切师生同学间的关系,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积极开展形成性评价,健全和完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在整个中医学授课过程中将课堂互动、课堂测验、实验报告、PBL教学、学习论文等对学生的学习水平的了解及时反馈给学生,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个清醒的认识,通过对理论知识、实验操作、动手能力与应用能力等的考核,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积极参与实践、改善学习方法、增强团队意识与协作意识,使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加强实践能力和科研意识培养,在授课过程中引用模拟门诊,模拟大夫接诊环节让学生们体验准医生的感觉;积极开展科研促进教学活动,让教师们在授课中带着自己的科研课题,吸引学生参与其中,体现"早临床"、"早科研"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2篇:西医论文范文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现象,对于同一个对象,中西医采用的是极为不同的技术手段。比如中医的脉诊规定了三十几种脉象,每一种都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再如中医描述的许多症状,诸如"背寒如掌大"、"项背强几几"等等,在特殊情况下,往往具有关键意义。可是把这些脉象和症状资料拿到西医系统里,则多半是难于理解的,因而也就难于被西医采用。因为这种诊断技术在西医的文化系统中得不到有意义的解释,无法在西医体系中得到认同。反之亦然,西医的望、触、叩、听和理论诊断技术不断发展,分辨能力日益提高,可获得大量临床资料,这些资料对西医而言,其诊断意义是十分清晰明确的。可是如果把这一套临床资料,如化验单、超声报告或断层照片等送给一个纯粹不了解西医的中医师面前,将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对这一套临床资料能进行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处理吗?显然不能。

那么这种现象是单单的技术差异造成的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以前我们先来看一看中西医的技术差异有哪些:中医学对技术的认识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特别强调知识和操作规则,每每把它视作要素;如《内经》中便把具备一定医药知识、经验和操作技能的、出色的行医者称为"上工";而把那低劣的,"诊不备三常,疗不慎五过,不求余绪,不问持身,亦足为粗略之医"者称为"粗工";二是技术也包括从师学习而获得的,或自己积累起来的经验、技巧、能力和方法;故倘若"不终师术,惟妄是为,易古变常,自动循已"(王冰语,见《素问o徴四失论》注),则常被斥之为"妄作杂术";三是基本不包含物化的手段。西医学的技术观念与中医学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它较少地含有理论、知识规则的成分;二是继听诊器、注射器、手术器械等诊疗物质手段和工具的发明及应用之后,对技术中工具和设备的地位及其作用就日益加强,今日之技术越来越成为科学理论物化的结果;三是技术中的经验、技能、规则和方法不再只是贮存于人脑中,而是以电子计算机等设施进行物化的"软件"了。

由此可见,中西医的技术差异是很大的,对于前一个问题,我们并不能责备中医师不懂西医,或西医师不懂中医,即使通晓中西医的人,在处理中西医各自技术获得的诊断资料时,也是分别运用两个技术系统去操作的。那么构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何在?技术的差异是表层的,不是主要的和本质的。因为医学不仅是实用技术,同时也是社会文化。技术作为文化系统中的子成分,不但不能脱离文化整体,反而要受文化整体的制约和支配。技术只是文化的物化形态,它采取什么样的具体形式,总是接受某种文化指令的产物。由此,不同类型的文化,便支配了不同类型的技术。根据这一原则,中西医的技术差异,本质上是由中西医文化差异决定的。

中医理论起源于中国古代文化,从而使中医具有极其鲜明的人文医学特征。独特的地理环境造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和欧洲文化有着明显的差异。古代中国,一面为大海所围,另一面被高山峻岭、戈壁荒漠所隔,这一复杂的地理环境使得中国与其他文明古国相互隔绝,使中国传统的文化和学术思想可以在原有的体系框架中持续地发展,而不至于中断或异化。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学术思想既有一脉相乘、独立完整、日臻成熟、内容积累极为丰富的一面,又具有相对封闭、创新能力较弱的一面。广义而言,从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乃至后世余绪,大多出自殷商时代的巫史文化,大都尊崇自然力,强调天人合一,顺其自然,不可违逆;各家学说又多崇尚权威,易于调和;推崇祖先"慎终追远";重人伦礼乐而轻自然事理;重思辨顿悟而拙于逻辑论证。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主张知行合一,注重实践,求实精神和实用主义倾向明显。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些特点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都有着充分的体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更成为了中医理论的灵魂。

希腊学术是西方医学之母。在希腊爱琴海地区,航海条件优越,公元前就与古埃及、巴比伦等文明地区有着频繁的沟通,加之战争接连不断,民族的大批迁徙、杂居,使各民族文化处于经常性的交汇、融合和替代之中。这在客观上导致了西方医学的开放性特征,创新意识很强,更容易接受和吸收不同学科的成就,这些特征是促进西方医学近百年来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自13世纪的罗杰尔o培根确立了实验精神和基本程序后,实验方法逐渐被广泛采用。这些都给西医技术的发展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在近代西方医学中,原子论思想进一步演化成生物还原论,把宏观的机体活动还原为低级的物理化过程,并以后者阐释前者。另外,注重形态结构的特点导致西方医学始终把研究动物和人体的形态结构作为主要任务。从古希腊的希罗费罗,到罗马的盖伦直至文艺复兴时期的维萨廖氏等都体现了上述思想发展的一贯性。广泛运用实验又是近代西医学取得一系列长足进步的关键。

第3篇:西医论文范文

目的;观察运用中医眼科血证四期理论指导用药结合西药对眼底出血的疗效。方法;根据眼底出血到就诊的时间结合眼底情况将该病分为四期。针对各期不同的主次矛盾,运用不同的中药组方配合西药进行治疗,即加快了出血的吸收缩短病程,又阻止了疾病的发展演变,降低了淤血作为第二致病因素引起并发证的危险。结果;43列患眼,治愈26列,占60.4%,有效40列,总有效率93%。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是比较好的治疗方法,四期出血理论值得推广运用。

关键词;眼底出血第二致病因素血证四期理论

眼底出血是眼科一常见病,多发病,致盲病。该病病因大多与全身病变相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导致眼底出血的全身疾病诸如糖尿病,血管炎,高血压,高脂血证等病也日益增多。在该病的诊断治疗上,中西两套不同的医学体系各自发挥其优势,使得该病在我国的治愈率远高于国外,集中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巨大优势。笔者将近十余年来眼科临床中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43列43眼典型病列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该组病列是1994年至2007年间经本科观察治疗者,观察时间最短3天,最长3个月,共43列。其中男性12列(占36.7%),女性21列(占63.3%),就诊患者年龄最小22岁,最大72岁,43列平均年龄57岁。43列患者中,其中在15天内就诊者20列,45天以内就诊者11列,45至75天内就诊者7列,75天以后就诊者5列(若有双眼先后发病者以后发眼发病时间为准,且治疗以后发病为主治眼)。以上四组病列均有个别患者非首次就诊于我科。43眼中因出血引起中心视力受损者29列,视野均有不同程度受损,眼底均有出血,无论是网膜下或网膜前,个别病列眼底软.硬性渗出,机化增殖等。

临床中医分期

按眼科血证四期划分理论(成都中医药大学,王明芳)将本组各患者归为四组;

1出血期,指出血15天内者,20只眼

2淤血期,出血45天内,11只眼

3死血期,45天到75天内,7只眼

4干血期,75天以上者,5只眼

治疗方法

各患者存在全身基础病变者均以西药控制和改善,如降血糖至正常水平,维持血压正常,降低血粘滞度等。中药均以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用。1期患者中医方面以止血活血为原则,并注意止血不留淤,常用生蒲黄汤加减。方药主要组成成分;生蒲黄15g芥碳15g旱莲草30g丹皮12g生地12g郁金12g.严重者加维生素类西药,但应防止影响中药功效发挥。

2期以活血化淤为治则,同时注意活血不动血,去淤不伤正,代表方剂血俯逐淤汤或补阳还五汤加减之。当归15g生地10g桃仁12g红花12g赤芍12g柴胡10g桔梗15g牛膝15g.西药可配合口服维生素B12,维生素C等辅助治疗。

3期以痰淤同治,着眼于淤,痰,水三者,从痰淤同治,血水同治立法,可猪苓散合涤痰汤加减之,半夏15g茯苓12g橘红15g菖蒲15g胆南星20g竹茹15g,肌注碘制剂,配合促进病理产物的吸收。

4期,以扶正散结为主。因4期患者病程日久,多虚实夹杂,故拟驻景丸加减治之,楮实子30g菟丝子30g前仁15g生三七15g枸杞15g三菱10g浙贝15g昆布10g.西药可口服醋氮酰安共同促进机化物吸收,改善视力视野。

评定标准及疗效结果

疗效标准

根据眼底检查、视力的变化,疗效分为优,良,显效,无效四类。优;眼底出血、渗出绝大部分吸收,视力恢复到患病前,或仅差少许。良:眼底出血、渗出吸收超过二分之一,视力有恢复大于患病前二分之一但均未到优的标准。显效;视力提高,不到患前一半,眼底出血渗出有少量吸收。无效;眼底出血、渗出无改善,视力不变或有所下降。所有患者均与治疗前做自身对照后评定疗效。

结果

本组43只眼经治疗后优26列,占60.4%;良11只眼,占25.5%,显效3列,占7%,无效3列,占7%。总有效44列,总有效率93%。其中一期患者优良率100%,二期优良率90.9%三期优良率70.2%,四期40%,总有效率93%,较为满意。从结果分析可以看出,出血时间越短,治愈率越高,越到后期治疗越困难,治疗中1列发生再次眼底出血。

体会;

眼底出血既是多种眼病的结果,但同时脉外之血又是继发其他眼病之因,重视淤血作为第二致病因素的危害性。因此一旦发现眼底出血,查找病因,尽快止血,并使出血尽快吸收恢复视力,阻止出血向死血期干血期演变,降低继发新生血管,PVR等的发病率甚为关键。西医学在确立病因,和治疗全身基础病变上有其优势,但在眼科治疗方面显得不足。而中医中药在治疗血证方面积累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该组病列中的中医辩证我们以疾病分期统分型比较符合眼科血证的发病进展和演变规律,给治疗和评估带来了极大方便。在这里集中体现了止血不留淤,活血不动血,去淤不伤正,且具有眼科特色的整体辩证观理论。我们在临床应用和观察中体会到,中西药合用对改善微循环、促进眼底出血吸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视力有明显的作用。眼底出血的治疗往往又是一个较长过程,总的医疗费用较昂贵,对于广大基层和较偏远地区医疗设备缺乏,人民生活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在充分认识到眼底新生血管和增殖体和PVR,RD等危害的前提下,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是比较好的治疗方法,四期出血理论值得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眼底病学》(张承芬主编)

《目经大成》

《中医眼科学》(成都中医学院主编)

第4篇:西医论文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3年10月以来,共收治肺炎住院患儿210例,均符合肺炎诊断标准。其中发热130例,伴烦躁者80例,口唇发绀者68例,腹泻者60例,合并心衰者30例,白细胞数>10×109/L者80例。随机分为3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联合组)90例,男48例,女42例,年龄为6个月~10岁;单纯西药组(西药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为6个月~8岁;单纯中药组(中药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8个月~10岁。三组年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均有可比性。

1.2方法联合组采用病毒唑10~15mg/kg,青霉素20~30U/kg分2次静点,或红霉素30~50mg/kg加入5%~10%葡萄糖液静滴,1次/d,中药治则:宣肺化痰平喘,清热解毒,汤剂选方为麻杏石甘汤加减,其基本方为:炙麻黄3g,杏仁6g,生石膏15g,金银花9g,连翘6g,桔梗6g,桑白皮8g,半夏6g,甘草6g。加减:(1)风寒闭肺型,基本方中炙麻黄加至5g,杏仁加至9g,细辛1.5g,以增加宣肺散寒解表之功,(2)风热闭肺型:基本方加黄芩6g,6g,板蓝根10g,生地黄9g,以增加清热解毒,且注意养阴。(3)痰热壅肺型:基本方中生石膏增至20g,加葶苈子10g,全栝蒌10g,知母6g,莱菔子6g,桃仁6g,红花3g,便秘者加大黄2g,以涤痰宣肺降气兼活血化瘀。每日1剂,分2~3次服,重症者日服2剂。鱼腥草针剂以0.5~1ml/kg加5%~10%葡萄糖液静滴,1次/d,疗程10天。3组均给予综合治疗。西药组采用病毒唑加青霉素或红霉素,疗程10天。中药组采用中药汤剂加鱼腥草针剂治疗,疗程10天。

1.3疗效标准显效:体温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肺部干湿罗音完全吸收,肺部阴影消失;有效:体温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减轻,肺部干湿罗音减少,肺部阴影部分消失;无效:病情改善不明显,肺部阴影无改变。

2结果

联合组显效62例,有效2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6%;西药组显效38例,有效13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85.0%;中药组显效39例,有效9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0.0%,联合组与西药组、中药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

3讨论

肺炎系由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所致的肺部炎症。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以及肺部固定湿罗音、肺部点片状阴影为临床表现。常见病原体为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1]。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由病毒引起的肺炎逐渐增多,尚无特效药物,给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西药组采用病毒唑加青霉素或红霉素治疗肺炎,行之有效。但是在病原体不断增多的情况下,其疗效就欠确切。中药组以麻杏石甘汤为基本方剂,具有清热解毒、宣肺平喘的功效,研究证实有止咳平喘,解热、抗菌、抗病毒、抗过敏等作用[2]。但由于汤剂起效慢,患儿又不易接受,临床应用受到限制。中西药联合应用,既能发挥西药起效快的特点,又能发挥中药汤剂作用持久、辨证用药针对性强的优势。目前,在小儿肺炎治疗中,中西医结合越来越被临床工作者所重视。经临床验证,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炎,缩短了住院时间,且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第5篇:西医论文范文

小儿腹泻(infantlediarrhea)是婴幼儿时期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是由多种病原引起的以腹泻和电解质紊乱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常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夏秋季多发。临床以大便增多,粪便稀或完谷不化为主证。我们对腹泻患儿进行了中西医结合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200506~200612本院共收住急性腹泻患儿382例,其中,男207例,女175例,年龄4个月~2岁。患儿腹泻呈水样或蛋花样便,每日腹泻6~20次,多伴有发热、呕吐及上感症状。重度脱水5例,中度脱水92例,轻度脱水65例。病程1~3d。入院后粪便常规检查未见异常,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粪便RV-Ag(IgM)均阳性,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肠炎。按《儿科诊疗精粹》中腹泻病情分类法[1]:轻型为84例,中型240例,重型为58例。经过补液、抗病毒治疗,同时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患儿均在24~48h后腹泻减至每日3次或3次以下,大便外观正常或成形,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2护理措施

2.1严密观察病情患儿入院后及时细致、全面准确地观察病情变化,注意一般状况、神志、精神、面色、肢体温度以及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知常而达变”,精心护理患儿。①详细观察患儿大便次数、颜色、性质和气味,以区别泄泻的寒、热、虚、实,分别护理;②密切注意神态、唇色、呼吸、皮肤、四肢、苔脉及体温的变化,作好各项记录;③便前腹痛,尿布浸湿,卧位不适,饥饿惊吓等均可引起患儿哭闹,要及时找出引起小儿啼哭的原因,并给予正确处理。

2.2加强基础护理①腹泻患儿往往易脱水,加之饮食控制,易畏寒,要注意防寒保暖,适时增减衣服,若出现四肢冰冷,体温不升,可用热水袋保暖,但应注意防止烫伤。②及时更换尿布,每次大便后清洗臀部,防止发生尿布皮炎。便后用温水洗净臀部,涂5%鞣酸软膏,以保护周围皮肤。③对伴有呕吐的患儿,要注意防止窒息及吸入性肺炎,及时作好口腔护理及卫生处置。腹泻患儿有时由于使用较长时间的抗生素,可使口腔霉菌生长而发生鹅口疮,因此要多喂开水清洁口腔,有呕吐时,可用棉花醮温开水轻擦口腔,已发生鹅口疮可在患处涂以1%龙胆紫药水[2]。

2.3严格隔离措施对患儿严格进行床旁隔离,其尿布最好使用一次性的,换下的尿布在现场直接丢入袋中,并封好拿出室外。被大便污染的非一次性尿布、被服、便盆、地面等,均应作相应的消毒处理。接触污染的尿布和衣物后要清洗双手。病儿用的奶瓶、,每次用后煮沸消毒,喂奶前洗手。护理患儿前后均要认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2.4做好饮食护理因泄泻患儿脾胃运化失司,又因小儿饮食不知自洁,故应注意加强饮食调护,做到定时、定量、定质。母乳喂养患儿,母亲应尽量少吃油腻食物,多饮水,以稀释奶液,缩短每次哺乳时间,以减轻胃肠负担。人工喂养患儿,暂停喂牛奶,可改喂脱脂奶、酸奶或米汤。吐泻严重者禁食6~8h,禁食期间要静脉补液,饮食应逐渐恢复,并详细记录出入量。

2.5改善给药护理①小儿服药常不合作,汤药以浓煎为宜,丸膏散剂型,药量宜少,先将药用温开水化开或调在乳汁内、口服补液盐水内喂服。一般宜空腹喂药,分少量、多次喂入。注意喂药宜慢,慎防引起呛喉,药宜温暖。有恶心呕吐者,可在喂药前,在汤药内滴几滴姜汁,以缓解呕吐;②配合捏脊疗法以巩固疗效,注意手法轻柔,用力均匀,应在每日晨起或饭前进行;③若久泻不愈,可针灸三里、气海、阳陵泉等穴[3]。

2.6注重情志护理中西医都十分重视精神护理,但因小儿具有易睡,易醒,易哭,易惊,易饿,易兴奋等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所以护理工作更要细致入微。①避免一切不良刺激,护士要做到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勿惊吓患儿,保证患儿充足的睡眠,对熟睡的患儿勿轻易唤醒;②对1.5~3岁的患儿,应多予以哄导、诱导、鼓励,态度要和蔼可亲,通过关心与爱护与她(他)们建立感情,消除其对医护人员的恐惧心理。

2.7预防并发症①防口疮:进食或呕吐后,可用清热解毒草药,如金银花、甘草液洗口腔;②防臀红:保持局部干燥,如已发生臀红,局部涂以油膏或鸡内金外敷;③防肺炎:患儿呕吐时,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吸入气管内造成吸入性肺炎。

3体会

婴幼儿腹泻是由于轮状病毒破坏肠绒毛导致上皮细胞刷状缘的双糖酶及其钠/钾ATP酶缺乏,造成肠道内水、电解质转运失调,葡萄糖吸收功能障碍,引起渗透性的腹泻。通过对小儿泄泻的临床护理,我们体会到:首先只有了解到小儿的生理、病理、心理特点,才能对患儿实施有计划、有系统的整体护理,护士在对小儿泄泻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病情观察,根据病情变化,随时修订辨证施护计划,使护理密切配合治疗,促使患儿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加快康复。

【参考文献】

[1]余孝良.儿科诊疗精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35.

第6篇:西医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协定方口服,方剂组成:炙麻黄、杏仁、白果、半夏、地龙、甘草各3g,黄芪10g,茶叶1g,葱白半支。发热者炙麻黄改为生麻黄,每日1剂,水煎服代茶频服。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22例占84.6%,复发12例占66.7%,两组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本中药协定方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减少复发率,增强患儿的免疫功能,是小儿支气管哮喘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儿科常见病之一,为提高本病的治疗效果,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所有病例为1998年1月~2001年5月在我院儿科门诊及住院的支气管哮喘患儿。诊断依据为1993年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制订的《儿童哮喘诊断标准》确诊,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男10例,女16例;年龄5~11岁,平均9.2岁;病程1~5年,平均2.4年;病情程序:中度39例,重度6例。对照组18例,男4例,女14例;年龄5~11岁,平均9.1岁;病程1~4年,平均3.1年;病情程度,中度37例,重度8例,所有患儿入选时无急性哮喘发作。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法治疗,包括吸氧、镇静、B2-受体激动剂雾化吸收,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抗感染等。治疗组在上述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方剂组成为:炙麻黄、杏仁、白果、半夏、地龙、甘草各3g,黄芪10g,茶叶1g,葱白半支。加减变化:发热者炙麻黄改为生麻黄。每日1剂,水煎代茶频服。

1.3观察项目

观察时间为6个月,6个月后症状、体征消失,x线胸片正常为临床治愈。6个月后症状反复或加重为复发。

2.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预后比较。有利于心室舒张。肝素有抗凝作用,减轻多种原因引起的血管内皮损伤,能降低血黏稠度。增加血氧饱和度,促使AFN的活性,抑制血小板在损伤的动脉壁上的粘附,有利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建立,肝素还可以稳定血管内皮,可降低痰液黏稠性,阻止血小板释放5-羟色胺等介质,从而减轻支气管痉挛,改善肺通气,进而改善心功能,以上药物联合使用,加强心肌收缩力,减轻心脏前后负荷,改善肺通气,减轻肺淤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临床治愈22例,占84.6%,复发4例占15.4%,对照组临床治愈6例,占33.3%,复发12例占66.7%,两组比较,经x2。检验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3.讨论

第7篇:西医论文范文

关键词:西方文化术语;科学假说;中医基础理论;科学性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2-0258-02

一、引言

历史悠久疗效奇特的中国传统医学,几千年来护佑了中华子民世世代代的健康和幸福。中国医学历史上出现的伟大医学家常常德艺双馨为后人称颂,而不朽的中国医药著作更传承着中国医学的精神。目前,一方面希望通过中医进行保健和治疗的人越来越多,但另一方面有人对中国传统医学持怀疑和贬抑,评价中医不科学,所以中医不可信。中医基础理论作为发源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是几千年来经中国医界人士不断观察、实验、思考而总结提炼出的原始系统论医学理论。今天,这两种迥然不同的现状,形成了十分强烈的反差和貌似复杂的悖论,值得研究。本文拟以西方文化术语“科学假说”作为理论框架,对相关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

二、西方文化术语“科学假说”内涵

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定义,科学假说指“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的一种猜测性陈述。它是将认识从已知推向未知,进而变未知为已知的思维方法,是科学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科学假说并非科学认识的目的,而是人们认识自然界事物本质和规律常用的理论思维方法和手段。

任何科学理论确立之前,往往有一个“建立假说”的阶段。人们常常通过大量的观察并积累一定的事实材料,对研究对象的某些现象和规律作出假定性的说明和判断甚至预见。

三、西方文化术语“科学假说”视角下中医基础理论科学性分析

科学假说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科学假说是建立在一定实践经验基础上,并经过一定实践验证的理论。二,具有相当推测性。其的基本思想是根据不够完善的科学知识和不够充分的事实材料推想出来的,还不是对研究对象的确切可靠的认识。三,具有明显过渡性。科学假说是科学性与推测性的对立与统一,是真与假的对立与统一。这种对立统一的转化条件在于实践,实践是检验假说的唯一客观标准。中医基础理论在整体上符合科学假说的定义和特点。分析如下:

第一,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医临床诊断治疗的基本理论原则,中国传统医学作为经验医学,由中医药从业医师经过几千年临床实践总结出来。就像剧毒的砒霜在中医里可以入药,但它的用量是由严格限定的,这正是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以大量医案、医方等方式把结论记载留传下来。

第二,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具有一定推测性。张方,李炜芳指出,中医药传统科学文化中蕴涵着大量现代科学思想,如系统论和演化论思想等。根据其“天人合一”理论,发展了丰富的象思维模型和方法,在人体生理、病理方面掌握了一定事实材料之后,根据以往掌握的确定知识,推测人体生理病理特点,总结病因病机理论,并在诊断治疗中加以验证。但这些认识仍有一些思辨成分,还不是人体生理病理方面完全可靠的确切知识和理论。但是,没有经过实验验证的理论不一定是“错误的”或“迷信”,因为随着人类知识的积累,原先没有经过实验验证的理论可能在未来经过验证成为科学理论;

第三,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与现代科学概念下的科学理论相比较,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差别很大。倪培民指出,中医里面所体现的中国传统哲学与近代西方的理性主义、与近代科学的基本原则、公理和检验知识的标准有很大的不同。郑子新[4]认为,中医药是我国的传统医学, 两千多年来仍有顽强的生命力,正是来自于它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包括宇宙观、自然观、整体观、辨证观、论治观和平衡观及其治疗作用顺应人体生理病理规律而不干扰生命活动的自然性。因此,我们相信,随着现代技术在中医理论研究中的不断应用,很多原始形态的理论与现代科学理论发生了接轨和融通,因此中医基础理论具有从假说到科学理论明显的过度性特点。

对于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先师们不断观察、实验、思考而总结提炼出的基本的系统论的理论思想,几千年来从诞生一直到今天还在指导着中医医师进行临床诊症治病的有效的医疗实践。同时,中国传统医学是典型的经验医学,其诊治原理、原则和方法是中医药从业医师几千年来反复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这些数据也是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只不过中医药以经方的方式把最精华的结论记载留传了下来,而把几千年来中医药从业医师亲自尝试各种入药的原料的实验和配伍实验过程和患者服用的效果观察资料遗失了。不能因为这些历史资料的遗失而简单粗暴的认定中国传统医学是没经过实验而总结出来的。所以,不能一概而论“中医基础理论没有经过实验验证”。

中医基础理论中确实存在着假说现象,这和其他任何一门学说并无二致。假说与科学理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科学的理论都是先提出一个假说,然后在经过试验验证,经过试验验证的假说就是科学理论。对于一个科学假说是否能够成为科学理论的问题,我们分两种情况来探讨。第一种情况,在“科学”或说“实验科学”不断发展的时空框架下,肯定有一些假说没有相应的实验条件,那么,我们只能通过理论来检验。这种理论上的检验包括假说的逻辑完备性、假说的逻辑简单性、假说的解释和预见功能。第二种情况,我们既可以理论检验,又可以进行实验验证,包括直接验证和间接验证。实验医学的手段可以完成这样的验证和论证。最终,那些经过理论和实践双重检验的假说,有的直接成为科学理论,有的经过修正、补充发展成为科学理论,有的被淘汰。

科学假说的存在并不是没有意义的,正相反,假说的作用十分重要。论者贺新华、刘奇研究认为,首先,假说是通向科学理论的桥梁,这是不言自明的,因为科学研究就是沿着“假说-理论-新假说-新理论”的路径不断前进发展的。第二,假说是激发思维创造性的媒介。假说体现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动性,它在科学思维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第三,不同假说的争鸣有利于学术的繁荣。最后,错误的假说对科学的发展同样起着积极的作用。正如恩格斯所言:“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

我们把中医基础理论基石,即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都看作假说。到目前为止,这些理论的综合程度现代实验科学还无法验证,这种情况说明,我们所面临的许多未知领域,有待于今后不懈的探索。但是,五千年来中华医学的诊疗实践证明,依据这些理论进而产生的藏象理论、病因病机理论、治则治法理论等在逻辑上的确具有完备性、简单性以及极强的解释和预见功能。而且,这些具体理论目前正在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实验研究:在临床上,研究者从整体观念出发进行辨证论治,从“治未病”到“治已病”,诊疗活动都在日益深入开展。在科学研究中,从脏腑经络到器官组织,到细胞水平,到基因分子水平,其中很多都已证明中国传统医学的假说确实是“科学理论”。

事实上,中国传统医学和其他任何一门学科一样,不可能在理论和实践中尽善尽美,她也是需要不断发展前进的。假以时日,中国传统医学将日益朝着更深入更完善的方向发展。如果今天,打着“科学”的旗号对中国传统医学轻易否定或贬疑,那绝对不是科学的态度。

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科学理论也不一定是“正确的”或“好的”,即“真”与“善”不是一个概念。对于医学问题,这一点我们尤其需要讨论。十七世纪以后,在西方实验科学框架下,飞速发展起来的以生物医学为核心、以科学实验为手段的现代西方医学,虽然目前全球普遍接受,但她并不是完美无缺的静止状态。因为医学解决的问题是“人”的问题,人作为具有生命活力和主观能动性的生物体,既具有生物学属性,又具有社会学属性。所以西方现代医学的“实验科学”或“还原医学”模式也是无法解决所有问题的。因此,对于医学研究与实践,医学科学和医学人文都必不可少。

中国传统医学,在继承古代医学界的经验与智慧的过程中,应在科学研究和人文研究的立体框架下全面快速发展,更高效更精准地为人类健康服务。因此,言说“中国医学不科学”有其合理成分,因为中国传统医学的所有原理不可能全部认识完成,这个其他任何一门学科的情况是一样的;但是这个传统医学诊疗的有效性,是这门学问值得深入研究的根本原因,我们没有理由放弃对她的发展。而言说“因为中国医学不科学,所以它不可信”的人,则是对二者双重的误读与误解――对中国医学的偏见,同时对“科学”的迷信。

四、结语

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可能经过现代实验验证。但根据西方文化术语科学假说的内涵,这些理论应该具有学术价值。显然,中国传统医学基础理论已经满足了科学理论在形式上的需要,有自己独特的概念、模型和规律表述,是一种系统化的理论体系。我们可以先将之看成科学假说,再经过不断实验验证,其中一部分理论将成为未来的科学理论,成为由科学概念、命题判断和命题系统组成现代言语体系。当然,这一认识的达成也需要中国人早日建立充分的民族自信心和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包容态度。作者希望,在中国医学新兴的科学技术和传统优秀文化实现再次腾飞、复兴之前,希望国人包容、自信心态的养成过程早一天完成,对“中国传统医学”与“科学”的关系也能更好地认知。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2013-ZD-105):中医药文化国际价值及其对外翻译传播研究。作者为项目主持人。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编[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2]张方,李炜芳.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现代科学价值[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7):1773-1774.

[3]倪培民.中医的科学性与两种科学概念[J].哲学分析.2010,1(1):139-146.

[4]郑子新.中医学的科学价值与现状和发展[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1):682-683.

[5]贺新华,刘奇.医学辩证法[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

第8篇:西医论文范文

特殊临床表现的听力损伤,其诊断、处理皆有别于一般的感音神经性聋。Worthin

gton等[1]1980年报道了4例患者,他们都有可测得纯音听阈,但引不出听性脑干

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此后,又有学者报道相似病例[2

,3],其中Kraus等[3]最早注意到这类患者的言语识别率不成比例地低于纯音

听阈,后来进一步发现这类患者耳蜗微音电位和诱发性耳声发射多正常。1993年B

erlin等[4]首先在2例患者中发现诱发性耳声发射对侧抑制消失,并提出了一个

“Ⅰ型传入神经元病”的概念。1996年Starr等[5]首次将其命名为听神经病,1

998年Doyle等[6]报道了8例听神经病患儿。这种病变表现也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

注,顾瑞等[7]于1992年报道了16例中枢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减退,根据听觉

电生理检查结果,应有部分患者符合听神经病的诊断;1999年梁凤和等[8]报道

了17例。

临床特点

听神经病发病率较低,且多自幼年起病。1999年Rance等[9]在5 199例新生

儿期有听力损伤高危因素的婴幼儿和青少年中检出109例ABR异常,其中12例引不出

ABR,但微音电位正常,即听神经病在这组高危婴幼儿中的发病率约为0.23 %。St

arr等[5]报道的10例成人患者均为散发病例,虽然就诊时患者年龄跨度较大,但

都是自婴幼儿或青少年期起病。听神经病发病率无性别差异。

1.病史:大多数患者主诉双耳听不清说话声,存有不同程度的言语交流困难

,少数病例伴有耳鸣等,且多自幼年起病。均无耳毒性及噪声接触史,可有耳聋家

族史。

2.纯音及言语测听:听神经病患者的纯音听阈呈轻、中度感音神经性聋,并

呈现明显的个体差异。听力图可以是以低频损失为主的上升型,也可以是为以高频

损失为主的下降型,还可以为平坦型曲线,但以低频感音神经性聋较多,Soliman

等[10]和顾瑞等[7]分别报道了一组病例,其纯音听阈都以低频损失为主。言

语听力差是听神经病的一个重要特点,患者言语识别率常不成比例地低于纯音听阈

,Starr等[11]和Zeng等[12]推测言语识别能力差与听神经非同步化放电有关

。Rance等[9]则认为是到达更高位中枢的听觉信号发生语音畸变所致。

3.ABR:ABR引不出反应是听神经病最重要的特征之一。ABR无反应的原因包括

:①没有神经活动;②神经传导阻滞;③听神经纤维非同步化放电或同步化放电遭

到破坏[1]。从听神经病患者存有可定量测定的听力,即有一定的神经冲动传入

来看,第3种情况可能性较大。而导致有髓神经纤维非同步化放电最常见的原因是

脱髓鞘。

4.诱发性耳声发射及对侧抑制:这里主要指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transien

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TEOAE)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

oduction otoacoustic emission,DPOAE),在听神经病患者中,即使纯音听阈表

现为重度感音神经性聋,诱发性耳声发射仍然可正常或轻度改变,同时微音电位也

多正常,这是听神经病的又一个重要特点。正常人的诱发性耳声发射存在对侧抑制

,在测试中给对侧耳加一定强度的白噪声,TEOAE的振幅一般下降2~4 dB[4],

但在听神经病患者中这种对侧抑制现象消失。Berlin等[4]比较了1位听神经病患

者与普通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TEOAE对侧抑制结果,两人虽有几乎相同的纯音听阈

,但听神经病患者对侧抑制现象消失。Berlin认为可能的解释有:①Ⅰ型听觉传入

纤维非同步放电不足以激动耳声发射对侧抑制;②仅仅依靠Ⅱ型听觉传入纤维维持

某些频率区正常的纯音听阈;③初级听觉神经元同步化放电受听觉传出系统调控,

即传出系统的功能障碍是疾病的首发因素。由于白噪声并不能使听觉通路神经元同

步化放电,说明耳声发射对侧抑制反射弧的激动并不需要听觉传入系统同步化放电

。听神经病患者在有足够声刺激传入的情况下对侧抑制现象消失,提示脑干听觉通

路或听觉传出系统存在病变,第3种可能性并不能轻易排除。另外还要注意可能出

现的继发性耳声发射引不出,所以必要时应同时检测耳声发射和微音电位[13]。

5.中、长潜伏期反应:听神经病患者中、长潜伏期反应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Starr等[5]报道的成人病例中约半数可引出,这可能是由于中、长潜伏期反应

的检测并不严格要求神经元的同步化放电。

6.声导抗测试:听神经病患者的鼓室导抗图均呈“A”型,提示中耳功能正常

;镫骨肌反射引不出。Berlin等[4] 2例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比较发现,他们有

着几乎相同的纯音听阈,都为2 kHz处正常,但听神经病患者镫骨肌反射引不出,

其对照则可引出,而按一般理解,其至少应在2 kHz处可以引出。与耳声发射对侧

抑制相似,镫骨肌反射的激动并不依赖于听觉传入纤维的同步化排放,听神经病患

者在有一定听觉传入信号的情况下仍引不出镫骨肌反射,提示听觉脑干通路存在病

变。

病变部位

听神经病的病变部位尚未确定。由于ABR的Ⅰ波是由耳蜗内听神经纤维发生的

,Starr等[5]根据听神经病患者ABR引不出反应推测病变可能发生于听神经的远

端部分,包括内毛细胞,螺旋神经节细胞,两者之间的突触连接及耳蜗内的听神经

纤维。

Harrison等[14]利用卡帕损伤灰鼠(chinchilla)耳蜗内毛细胞而外毛细胞基

本不受累的特性,以期建立听神经病的动物模型。他用纯音诱发的下丘单细胞电反

应阈值代表纯音听阈,将其与ABR相比较,发现ABR阈值不成比例地高于纯音阈值。

这与听神经病患者纯音听阈与ABR不协调相似。但该模型毕竟引出了ABR波形,与听

神经病不符,但可以说明仅仅有内毛细胞的损伤不足以解释听神经病的所有表现。

Ⅰ型螺旋神经节细胞与内毛细胞连接的解剖结构特点有利于神经元同步化放电

[11]。在听神经病中是否存在由于细胞连接结构的破坏而使神经元放电丧失了时

间锁定(time lock),进而导致ABR引不出和言语听力下降的可能性?另外,两者突

触连接的病变,从理论上分析,同样可以产生听神经病的表现。内毛细胞合成及释

放递质的非同步化,必然导致神经冲动排放的非同步化。

外毛细胞是产生听力所必须的,但其与内毛细胞的关系,及与之相连的Ⅱ型传

入神经纤维功能至今未明,故它在听神经病中扮演的角色还难以定论。虽然诱发性

耳声发射和微音电位提示外毛细胞微机械活动和发生感受器电位功能正常,但并不

能排除其他诸如神经递质合成、释放、外毛细胞与Ⅱ型节细胞突触连接等的异常。

但目前这些都缺乏相应的检测手段。

Starr等[5]报道的10例成人病例中,8例在听力损伤若干年后出现了不同程

度的外周神经病表现;有人报道[15-17]患有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的家系中,

部分成员出现听神经病表现,提示病变累及听神经。以上说明听神经病可能是一种

全身性神经病变在听觉系统的表现。Rance等[9]报道的12例听神经病患儿中均未

发现外周神经受累的表现,可能是病变发展需有一个过程。

另外,根据听神经病的临床表现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特点,不排除同时存在两

处或两处以上病变的可能性。有些部位的病变为所有听神经病患者所共有,而另一

些部位的病变则为不同的患者所特有。

病因和病理

听神经病只是一个功能性诊断,迄今尚未确定其病因。由于听神经病多于婴幼

儿和青少年期起病,故患者新生儿期及婴幼儿期曾出现的疾病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目前认为可能的病因有:①遗传性疾病如Charcot - Marie - Tooth综合征(包括

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Ⅰ型及Ⅱ型)和费里德赖希共济失调;②免疫性疾病如格林

-巴利综合征;③感染性疾病如麻疹、脑膜炎;④毒性物质代谢性疾病如新生儿期

高胆红素血症;⑤各种原因如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肺炎等造成的缺氧;⑥无明显诱

因。这其中以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尤为引人注目,Rance等[9]普查的12例听神经

病患儿中,6例曾出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血清胆红素浓度超过350 μmol/L,另

外Berlin等[18]报道的5例听神经病患儿也均出现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ABR既可以表现为反应阈值的升高,也可以表现为Ⅰ-Ⅴ波

潜伏期延长,提示胆红素可以同时影响外周和中枢听觉系统。Gunn大鼠是一种极好

的急性高胆红素血症的动物模型。高胆红素血症的Gunn大鼠表现为ABR异常,微音

电位正常,耳蜗核和斜方体的体积和细胞均明显缩小[19,20]。但胆红素导致听

觉系统损伤仍有不少待解决的问题,如胆红素能否损伤听神经纤维?是作用于雪旺

细胞还是轴索?对内、外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细胞是否有损伤作用?对耳蜗支持细

胞和血管纹作用如何?胆红素对听觉系统的损伤到何种程度会产生听神经病的表现

部分听神经病患者在听力损伤若干年后(平均10年)出现外周神经病表现是本

病的又一令人费解之处。可能导致听神经病的病因除遗传性和免疫性疾病外,其他

致病因素都是在短期内可以得到控制的,如高胆红素血症、缺氧、感染等,那么它

们为什么要在若干年后才引起外周神经病变呢?有两种可能的解释:①除部分遗传

性和免疫性疾病先后累及听神经和外周神经外,其他听神经病与外周神经病无相关

性,发生于同一患者纯属巧合;②听觉系统对上述致病因素更敏感,病变发展更迅

速。究竟如何解释有待相关资料的进一步积累。

由于缺乏相应部位的病理活检,故对听神经病的病理改变知之甚少。目前认为

听神经纤维发生不均匀脱髓鞘的可能性较大,其根据有:①听神经纤维不均匀脱髓

鞘可以解释ABR引不出,及言语测听不成比例地低于纯音测听;②患者伴有外周神

经病表现,且都以脱髓鞘为病变基础;③某些以脱髓鞘为主要病理表现的外周神经

病累及听神经可出现听神经病的表现[15-17];④某些中枢性原发性脱髓鞘疾病

如多发性硬化累及听觉通路可出现类似听神经病的表现。Starr等[5]报道的10例

成人病例中,有8例在听力损伤若干年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外周神经受累的表现,

其中3例是Charcot-Marie-Tooth综合征,另5例仅有外周神经传导速度和腱反射异

常。Charcot-Marie-Tooth综合征的病理变化以神经脱髓鞘为主要表现,神经传导

速度下降及腱反射减弱也是神经脱髓鞘的表现。但Pareyson等[21]报道了对81例

脱髓鞘性和21例轴索性外周神经病共102例患者ABR的研究,其中44例出现异常,主

要表现为Ⅰ波潜伏期延长,Ⅰ-Ⅲ间期延长,少数为Ⅲ-Ⅴ间期延长,未发现引不出

反应的现象。如果听神经病仅仅是听神经纤维脱髓鞘的表现,那么这与脱髓鞘性外

周神经病累及听神经的病变有何不同?为什么有不同的ABR表现?听神经纤维脱髓

鞘到何种程度方引不出ABR,到何种程度只引起ABR波潜伏期的延长?听神经脱髓鞘

是由于雪旺细胞内髓鞘成分降解,还是由于雪旺细胞死亡所致,或着两者兼有?由

于雪旺细胞属于稳定细胞,可以通过增生修复损伤,如果脱髓鞘是雪旺细胞死亡所

致,不可逆性听神经病中是否存在某种机制抑制了雪旺细胞的再生?

治 疗

目前对听神经病尚缺乏十分有效的药物治疗,对于是否适合佩带助听器和人工

耳蜗植入尚存有争议。Starr等[5]认为佩带助听器对改善听神经病患者的听力无

益,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产生负面效果。Rance等[9]的报道则积极得多,在15例佩

带助听器的患儿中7例在使用1年后无改善,另8例患儿的言语识别和一般听觉反应

都有明显的改善,这至少表明听神经病患儿存在通过佩带助听器改善言语识别技巧

的可能。因此Rance推荐所有行为听阈异常的外周神经病患儿都应该佩带助听器,

但这是否适用于成年人,尚待证实。

人工耳蜗植入可以明显改善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言语识别能力,但听神经

病大多数只表现为轻或中度感音神经性聋,其预后较难预料。在听神经纤维脱髓鞘

的情况下人工耳蜗植入的效果如何?Shepherd等[22]报道电刺激有髓鞘缺失的听

神经,产生了可传导的动作电位;电刺激有髓鞘缺失的听神经纤维也可引出ABR[

23]。但髓鞘缺失与不均匀脱髓鞘是不同的。Rance等[9]报道1例听神经病患儿

人工耳蜗植入1年后,其言语识别能力没有任何提高。该患儿未引出电刺激诱导的

ABR,提示听觉脑干水平存在病变,但这种情况可能并不出现于每位听神经病患者

,所以目前还不能说听神经病是人工耳蜗植入的禁忌证。

值得注意的问题

听神经病的出现提示对于一些听觉检查结果矛盾的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及在高危

新生儿听力筛选中,有必要同时进行ABR、TEOAE和DPOAE(和/或耳蜗微音电位)检

查,以免漏诊。

听神经病的表现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这种个体差异的产生是由于病变不同还

是由于同一病变而程度不同,目前还无法确定。但这提醒我们在临床中对于不同的

听神经病患者应根据其各自独特的表现综合分析,并采取不同的处理。

听神经病的命名是否恰当,其病因、病变部位、治疗及预防等都是尚待解决的

问题。

参 考 文 献

1 Worthington DW,Peters JF.Quantifiable hearing and no ABR:paradox or e

rror? Ear Hear,1980,1:281-285.

2 Lenhardt ML.Childhood central auditory processing disorder with brain

stem evoked response verification.Arch Otolaryngol,1981,107:623-625.

3 Kraus N,Ozdamar O,Stein L,et al.Absent auditory brain stem response:p

eripheral hearing loss or brain stem dysfunction? Laryngoscope,1984,94:

400-406.

4 Berlin CI, Hood LJ, Cecola RP, et al. Does type Ⅰafferent neuron dys

function reveal itself through lack of efferent suppression? Hear Res,

1993, 65: 40-50.

5 Starr A, Picton TW, Sininger Y, et al. Auditory neuropathy. Brain, 19

96, 119(Pt 3): 741-753.

6 Doyle KJ,Sininger Y,Starr A.Auditory neuropathy in childhood. Laryng

oscope,1998,108:1374-1377.

7 顾瑞,于黎明. 中枢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减退.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2,

27:27-29.

8 梁凤和,刘?,刘博,等. 听觉神经病.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9,34:350

-352.

9 Rance G, Beer DE, Cone-Wesson B, et al. Clinical findings for a group

of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with auditory neuropathy. Ear Hear, 1999

,20:238-252.

10 Soliman SM.Low-frequency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a syndrome. Aud

itory, 1987, 26: 332-338.

11 Starr A, McPherson D, Patterson J, et al. Absence of both auditory e

voked potentials and auditory percepts dependent on timing cues. Brain,

1991,114: 1157-1180.

12 Zeng FG,Oba S,Garde S,et al.Temporal and speech processing deficits

in auditory neuropathy. Neuroreport,1999,10:3429-3435.

13 Deltenre P,Mansbach AL,Bozet C,et al.Auditory neuropathy with preser

ved cochlear microphonics and secondary loss of otoacoustic emissions.A

udiology,1999,38:187-195.

14 Harrison RV. An animal model of auditory neuropathy. Ear Hear, 1998,

19: 355-361.

15 Leonardis L,Zidar J,Popovic M,et al.Hereditary motor and sensory neu

ropathy associated with auditory neuropathy in a Gypsy family.Pflgers A

rch,2000,439(3 Suppl):208-210.

16 Butinar D,Starr A,Vatovec J.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 and

cochlear microphonics in the HMSN family with auditory neuropathy.Pflug

ers Arch,2000,439(3 Suppl):204-205.

17 Alcin B,Vatovec J,Zargi M.Pure tone audiogram and speech audiometry

in patients with hereditary motor and sensory neuropathy. Pflugers Arch

,2000,439(3 Suppl):202-203.

18 Berlin CI, Bordelon MCD, Hurley A, et al. Autoimmune inner ear disea

se: basic science and audiologicalissues. San Diego:Singular Publishin

g Group, 1997. 137-146.

19 Conlee JW, Shapiro SM. Morphological changes in the cochlear nucleus

and nucleus of the trapezoid body in Gunn rat pups. Hear Res, 1991, 57

:23-30.

20 Shapiro SM, Te Selle ME. Cochlear microphonics in the jaundiced Gunn

rat. Am J Otolaryngol, 1994,15:129-137.

21 Pareyson D, Scaioliv, Berta E, et al. Acoustic nerve in peripheral n

europathy: a 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 study. Electromyogr C

lin Neurophysiol, 1995, 35:359-364.

22 Shepherd RK, Javel E.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the auditory nerve.Ⅰ

. Correlation of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with cochlear status. Hear Res

, 1997, 108: 112-144.

23 Zhou R, Abbas PJ, Assouline JG. Electrically evoked auditory brainst

第9篇:西医论文范文

我院从2008年2月至2011年1月共收治应用蓝光照射配合中西药口服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143例患儿。男81例,女62例;发病年龄为生后24h~25d;其中有67例足月儿,27例早产儿,8例过期产儿。其原发病因分别为新生儿窒息53例、新生儿败血症38例、新生儿肺炎41例、新生儿溶血症11例,均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除对因治疗外,均用蓝光照射配合中西药口服治疗。

2治疗

2.1蓝光照射治疗

蓝光箱子,使用波长为420~470nm的蓝光荧灯进行治疗。在箱内加2/3的水(必须是蒸馏水),将水的温度恒定在30~32℃,湿度控制在55%~65%。灯管的患儿的距离为35~40cm。对于烦躁不安的患儿在放进箱内之前,可给予镇静剂。待光疗箱的温度预热之后,便打开蓝光灯,将患儿放进箱内,将患儿的头偏向一侧(防止呛奶、溢乳后窒息)。照射时间12h/d,一共治疗3~6d。

2.2口服妈咪爱

患儿在接受蓝光照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妈咪爱(枯草杆菌二连活菌颗粒)口服。

2.3中医治疗

退黄汤是我院中药房煎制的,100ml/包,其组成的成分包括:茵陈10g,栀子3g,大黄3g,黄芩6g,白术5g,茯苓5g,甘草3g,泽泻5g,将这些中药水煎内服2次/d,通常7d为一个疗程。

3疗效标准

患儿在接受治疗7d之后,显效:黄疸现象明显的消退、精神好、吃奶好,经过皮肤测定胆红素值<119.7μmol/L;有效:患儿的黄疸现象大部分消退、精神较好、吃奶较好,经皮肤测的胆红素值为119.7μmol/L~171μμmol/L;无效:黄疸并未明显的消退,且病情有所加重,经皮肤测得胆红素值>171μμmol/L。

4结果

本组的143例患儿中显效129例;有效11例;无效2例。

5观察与护理

5.1光照疗法的护理

第一,用黑布、黑纸遮盖眼睛及,放入箱内。第二,箱内温、湿度要适宜。第三,每1~2h测体温1次,腋下温度超过38℃时,应调节箱温。第四,照射期间注意观察患儿精神、呼吸、脉率、黄疸等,若见烦躁、哭闹、发热、皮肤花纹等应查找原因,及时调节箱温或停止照射。对由不适应环境引起的哭闹,可给予触摸皮肤,以满足其生理需要。第五,多喂糖水,以防脱水或电解质失衡。第六,注意观察大小便性状及数量,因光疗患儿大便可见绿色或棕色稀便,尿液色深。第七,蓝光灯管若为单面,可每2h翻身1次,以提高疗效。第八,详细记录照射时间及灯管使用时间,若累计使用1000h,应更换灯管。

5.2生命体征及精神状态的观察

观察体温、脉搏、呼吸等变化,判断有无感染以及有无核黄疸的发生。新生儿一般精神状态良好,若出现嗜睡、精神萎靡、吸吮无力、惊惕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反应差、拥抱反应减弱等,应及时报告医生做好处理。

5.3皮肤颜色观察

记录婴儿出生后即应密切观察皮肤黄染情况,注意出现的时间、加深的速度、黄染的程度、消退的时间、是否有退后复黄的情况,以利于及早明确黄疸的性质。并应注意必须在自然光源下观察黄疸。黄疸最早发现于巩膜,再见于皮肤。观察新生儿黄疸的颜色、部位变化,可判断黄疸的严重程度。若新生儿黄疸从巩膜、头面部,逐渐扩散到四肢、手足心,且颜色加深,说明黄疸逐渐加重,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5.4大小便观察观察

记录患儿粪便、尿液颜色及量的变化情况。尿液颜色变化,反映黄疸轻重变化,新生儿溶血病引起的黄疸,尿液呈酱油色;粪便由浅黄转为白色,应考虑胆道闭锁引起的黄疸。所以,大小便观察有助于查找病因及时诊断和治疗。

5.5喂养护理

母乳性黄疸者,嘱暂禁母乳,给予人工喂养。同时对其母亲用茵陈、金钱草、车前草煎水代茶饮用以清热利湿,且饮食宜清淡,忌辛辣煎炸之品及生冷、发物。患儿应多饮水,以利小便,使湿热随尿排出而达退黄目的。

5.6健康宣教

大多数新生儿家长缺乏对黄疸的认识,思想上不够重视,要向家长讲解黄疸原因及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护理措施,严重时可引起核黄疸,致婴儿死亡,取得家长信任,保持良好医患关系,他们会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做好婴儿的观察、治疗和护理。部分家长因不赞成继续使用而中断中药治疗,经调查询问,个别家长认为效果不明显,另有家长认为喂患儿中药苦而拒绝坚持下来,说明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还需要大力宣传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