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西医内科范文

西医内科精选(九篇)

西医内科

第1篇:西医内科范文

1 中西医结合对内科急症的诊断

中医诊断学和西医诊断学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其中中医诊断学是从病症的整体为起点,具有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运用辩证的理论与方法,通过识别病症来推断病情,是一门给防治疾病提供参考的学科。相对的西医诊断学是以一门以研究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包括了三个步骤病因诊断、病理解剖诊断和病理生理诊断。

虽然中医学和现代西医学是两个在发病学、诊断学和治疗学等领域完全不同的医学体系,但是他们的临床诊断的确定,无论是对于患者来说还是医生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中医和西医在诊断上的结合是为了给患者寻找一个最佳的治疗方案,从而让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机会。事实上,我国有不少的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的专家在诊断方法上做了大量的研究,并且大多数的研究成果被作为典范广泛的应用于现代的内科急症诊断上。例如:脾胃系统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它的常见证型有脾胃气虚、脾不统血、胃阴虚证、脾阳虚证、脾胃湿热等。

以中西医结合辩证的思路和方法来探讨脾胃气虚为例,在中医上脾胃气虚是指脾胃之气不足,胃的受纳和脾的运化功能减退所表现的证候。主要是以腹部隐痛喜按、腹胀纳呆、大便溏薄、少气懒言、倦怠乏力、面色萎黄或淡白、消瘦或肢体浮肿、舌淡苔白,脉缓弱为特征的。其病理机制是: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胃气虚,纳化功能减弱,出现腹部隐痛喜按,纳呆腹胀;脾虚水湿不运,则大便溏薄;水泛肌肤则肢体浮肿;脾气不足,生化乏源,肢体失养,则倦怠乏力,逐渐消瘦;中气不足,故少气懒言;气血不荣,则面色萎黄或淡白,舌淡苔白;脉缓弱,则为脾胃气虚之象[1]。在西医上,首先应该从胃肠道的结构和功能来看,研究表明脾胃气虚的患者他们的胃肠运动功能紊乱,胃电慢波节律无明显改变,慢波振幅显著减小,快波振幅减小,胃排空时间明显延长。还有作为心血管重危急症之一的心肌梗死,西医命名“急性心肌梗死”,中医可依据症状为胸痛而命名为“真心痛”、“胸痹”,临床上根据其证候特点可分为“气虚血瘀”、“气阴两虚、血瘀痹阻”、“心阳虚衰、寒凝心脉”等证型,中西医结合诊断具体如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气虚血瘀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气阴两虚,血瘀痹阻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阳虚衰、寒凝心脉型)。

2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急症

2.1 西医治标。“西医治标,中医治本”这里的“标”和“本”并不等同与病情的“轻”和“重”,只能在某一特定的条件下依照疾病的具体情况和中西医的技能而考虑的治疗法则。例如急性心肌梗死,其冠状动脉阻塞是疾病的“标”;而造成冠状动脉阻塞的诸多因素,尤其是身体因素是疾病的“本”。因此,在急性期首选是西药溶栓治疗,血栓溶后治疗身体其他病证,如血脂过高、糖代谢紊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需要中医药治疗。

2.2 西医补液。现代医学的研究领域里,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的是水和电解质的代谢。在治疗急性脱水、津液大伤疾病的时候,西医的静脉补液对患者显效快,但作为对内环境的控制以及调节,使津液发挥它的更多种功能,这个时候应该给予大剂量的补气类中药。所谓的“西医补液、中医补气”的理论根据,是来源于中医的“气为血帅,血为气母”,临床实践证明使得中西医结合是相得益彰,行之有效的。

2.3 西药升压。作为提升血压的药物,西药在各种类型的休克当中是首选,被很多患者依赖着。但是不难发现药物浓度过高会导致升压过高,药物浓度过低又会导致血压难以维持,并且使用西药还会到导致一些负效应。实践证明:中医药升压虽然不如西药强烈迅速,但升压缓而稳对心脏及其他重要脏器的影响不大。在抗休克过程中使用阿拉明、多巴胺等西药升压,再加上中药生脉针、参脉针稳定血压,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 中西医合并。外感发热是最常见的内科急症之一,该病的特点就是起病急,变化快。常见于西医各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性疾病和急性传染病的高热阶段。现在由于耐药菌株的不断增加,抗生素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并且西医对病毒性感染仍然没有显著的疗效,所以中西医结合治疗高热前景广阔。而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难治性高热,应该充分发挥中西医各自优势。西医应该力求诊断明确,对严重感染者选择有效敏感抗生素并配合输液治疗;中医则应根据辨证结果选择相应的针剂或口服药给予治疗,相互结合提高临床疗效。

3 讨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基础研究及临床实践中应用广泛,本文主要是论述了中西医结合诊治内科急症,作为医务人员的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并开展这项工作,力争在中西医结合诊断和治疗的领域上更上一层楼。

第2篇:西医内科范文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中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医专业人才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而且对西医的思维模式和诊治手段也要有深入的了解。[1]西医内科学是西医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西医临床基本技能和思维能力的关键。高等中医药院校临床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从事临床工作,适应当前医疗服务特点,成为一名良好职业素质的现代中医师,学习与掌握一定的西医内科学知识非常重要。但是中医院校的医学生由于课业重、西医内科课时受限等因素,大多数学生仅满足于期末考试西医内科不挂科即可,考试前临阵磨枪、突击记忆,而西医内科的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普遍不过硬。如何提高中医专业的学生的西医内科诊断能力及思维水平一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直是个重要课题。我院近两年以来采取加强西医内科过程性评估的综合评估模式,通过过程性评估加强学生对课程和平时训练的重视程度,取得一定的效果。

1.综合考核评估模式的主要内容

1.1 西医内科理论教学和见习阶段

在西医内科理论教学见习阶段,在保持传统的期末理论考试的基础上,加强临床见习阶段的过程性评估,提高学生对临床见习的重视程度。在临床见习中,将pbl 教学[2]中纳入考核评估范围,制定考核评估表,并占有较大的比重。

1.1.1 见习过程评估。占评估总成绩的20%。pbl 教学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重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问答互动,教师在互动中更容易了解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在每次见习课都根据学生在pbl教学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这就引导学生积极预习和参与到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诊治和思维的能力,全程掌握所有的知识点。

1.1.2 理论考试。占评估总成绩的80%。理论考试主要以客观和分析题型为主: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问答题和案例分析等。期末考核时采取由大学教务随机从考核题库中抽题的方法,题库内容涵盖教学内容的各个方面,题库建设上强调根据学科发展和教学改革隔一两年不断推陈更新。这样学生要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保证各系统的内容都掌握全面,而不是仅寄希望于突击抓一两个重点或背以往的一两套考题就能取得高分,促使学生期末全面复习。

1.2 临床实习教学阶段

在中医专业本科生内科实习阶段,除了传统的中医理论技能及能力考核,加强西医内科的临床能力考核,学生出科成绩由中西医两部分考核内容组成。西医内科临床能力考核由各实习科室负责西医教学的教师在学生出科时完成评分。考试内容强调以临床实践技能为主;临床基本技能占总成绩的50%,病案分析占总成绩的20%,实习手册的评价占总成绩的20%,病历书写占总成绩的5%,医德医风和工作纪律占总成绩的5%。具体考核方法为:从病房抽取典型病人进行临床问诊、查体考核;病案分析从教学题库抽取,采取面试问答方式进行;实习手册评价根据完成的工作量和日常工作情况进行评分;病历书写根据实习手册的登记随机抽取1份进行评分;医德医风和工作纪律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由带教老师给予评分。[3]

1.3 毕业考试

毕业考试同样加强西医内科的考核内容。西医内科毕业考试以综合技能考核为主要内容,以临床客观结构化(osce)考核为依托,结合床边考核,对学生临床综合技能进行培训和客观结构化考核,主要通过设置一系列的测试站,使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根据程式化的临床技能标准,完成一系列的临床操作。目前我院的西医内科毕业考试共设有5站:⑴临床问诊;⑵体格检查;⑶病历书写;⑷病案分析;⑸临床基本技能。

2.综合考核评估模式的实施效果

通过召集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人员座谈会,同时分别对中医专业本科生21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综合考核评估模式的应用性进行评价。

调查结果表明,90.1%的学生认为评估结构和内容合理,88.7%的学生认为提高了主动训练的积极性,92.6%的学生认为提高了临床基本技能,93.2%的学生认为提高了临床思维能力。结果说明综合考核评估模式在中医专业本科生西医内科教育实际工作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性,受到学生的认同。

3.讨论与建议

第3篇:西医内科范文

关键词:胸痛;病因;临床诊疗

      胸痛是指胸部体表、骨骼肌以及内部的疼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且胸痛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并不一定和病变的部位和严重程度相一致。外伤、炎症、肿瘤及某些理化因素所致组织损伤刺激肋间神经,膈神经,脊神经后根和迷走神经公分布在食管、支气管、肺脏、胸膜、心脏及主动脉的神经未梢,均可引起胸痛。其病因多种多样,主要是有胸部疾病引起,少数有胸外疾病引起,是内科门诊常见疾病[1]。由于因病因不同而表现为不同部位、不同性质和程度的疼痛,所以如果医生缺乏认识,容易延误诊治。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内科门诊113例胸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病原因,进一步总结门诊诊治中的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3例患者选自我院2011年6月~2012年8月急诊内科门诊,男70例,女43例;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58.5岁;113例患者均作心电图、胸部正侧位片、血常规检查,查明病因,明确诊断,正确治疗。胸痛患者的病因及构成比见表1。

             

      1.2 治疗方法

  胸痛的处理包括病因就只和对症处理。心绞痛患者立即卧床休息,吸氧,予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适当运动、抗血小板聚集、扩血管的硝酸酯类药物及辛伐他汀、依那普利和美托洛尔治疗,缓解期再做进一步扩冠等处理;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初期大多给予心血管病药物的治疗,待排除心脏器质疾患后,先采取建议的心理治疗,如果效果不明显,在充分尊重患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的情况下,再及时给予精神科药物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予卧床休息、预防感染、上氧、胸腔穿刺抽气治疗;结核性胸膜炎予胸腔穿刺抽液、抗结核、加强营养治疗;肺癌或癌性胸膜炎患者均因年龄大、体质衰竭为进行放疗和化疗,给予抗炎、支持治疗、增加机体抵抗力及止痛等综合治疗;大叶性肺炎给予抗炎、对症支持治疗;带状疱疹给予抗病毒、营养神经细胞、止痛、预防感染治疗;胃食管反流给予制酸、促肠胃动力治疗。

      2 结果

  113例胸痛患者中稳定性心绞痛、病毒性心肌炎、气胸、结核性胸膜炎、大叶性肺炎、带状疱疹、胃食管反流病、大多数不稳定性心绞痛等患者经过相应的治疗后治愈;癌症患者死亡;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发展成心肌梗死而转上级医院治疗。

      3 结论

      3.1 胸痛的病因分析 

胸痛是急诊常见的临床症状,凡因炎症、肌肉缺氧、外伤、异物刺激、机械压迫、内脏膨胀、化学刺激、肿瘤或神经病变造成的损伤,刺激肋间神经、膈神经、脊神经后根和迷走神经支配的气管、支气管、心脏及主动脉的神经末梢,均可引起胸痛[2]。致痛物质包括K+、H+、组胺、5-羟色胺和缓激肽等,此外还可因解剖和生理关系引起牵涉痛或放射痛。在做出诊断时要综合患者主诉、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等全面考虑。本组113例患者中心源性胸痛占63.69%,而非心源性胸痛占36.31%,心源性胸痛所占的比例较高,而且生命危险性较大,因此应引起内科门诊医师的高度重视。

      3.2 胸痛症状特点与诊断 

胸痛作为一个主观感受,是一种常见的非特异性的临床症状,产生就只有简单的3个环节:致痛源—神经传导—感知中枢。无器质性病变的胸痛患者通常由精神问题引起,如焦虑、抑郁[3],此类胸痛的特征是主诉较多,出胸痛外可能涉及多个系统,但阳性体征及检查结果少,与较多的主诉形成鲜明的对比,可以作为与常见器质性胸痛的鉴别要点。其诱发因素往往是持久的精神紧张,由于内因、外因相互作用,超过了个体心理承受能力。

      3.3治疗体会

  胸痛伴休克,急诊应立即给予扩容、纠酸等抗休克治疗,边抢救边诊断;胸痛伴明显气促者,胸部叩诊为鼓音,基本可诊断为气胸。且呼吸困难正在加重者,应立即采取胸穿抽气,建立简易气体引流装置,再做相关检查,避免在检查过程中危及生命。能忍受胸痛的患者,最好先明确诊断,再行治疗。老年人因多种疾病并存,在用药方面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如654-2与多潘立酮、莫沙必利合用后相互拮抗,作用抵消[4]。

  总之,在急诊内科门诊中,导致胸痛的病因比较复杂,临床表现呈多样化,通过对113例内科门诊胸痛患者的临床诊疗分析,内科门诊应该高度重视患者的筛查诊断,使不同的患者尽早得到适当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闫京涛;李文达;杨蓉;胸痛伴ST段抬高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1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年02期

[2]胡大一;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最新处理策略[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92

第4篇:西医内科范文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颈性眩晕; 内科方案

颈性眩晕是指颈椎病变引发椎基底动脉缺乏供血导致的眼花、头晕、恶心等临床症状[1]。西医治疗主要采取手术及药物对症治疗,但手术治疗费用昂贵,且患者要承受极大痛苦。药物治疗则多以扩张血管和改善脑灌注为主。中医治疗主要是按摩、推拿以及牵引,活血化瘀的通络中药及穴位注射等。但是临床多数患者由于伴有椎间盘突出、颈椎不稳定以及椎管狭窄等,所以在进行按摩、牵引及推拿之前,必须经过医师的准确判断。反复不恰当的按摩、牵引及推拿等方法治疗均会使症状加剧,甚至造成截瘫。因此研究分析安全有效、规范科学以及经济便捷的一种内科综合治疗方案十分必要,现将其方法及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在本院诊断为颈性眩晕的125例患者,随机将其分成五组各25例。其中低剂量组女14例,男11例。年龄33~73岁,平均(57.43±3.15)岁。中剂量组女13例,男12例。年龄32~74岁,平均(58.42±2.41)岁。高剂量组女16例,男9例。年龄34~71岁,平均(56.42±4.03)岁。中药组女15例,男10例,年龄30~75岁,平均(55.82±6.10)岁。西药组女13例,男12例,年龄33~73岁,平均(54.61±7.21)岁。全部患者病程时间10 d~2年。其中伴有偏头痛、恶心者41例,颈肩部疼痛或麻木者68例,伴下肢乏力者16例。各组患者的病程时间、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眩晕属于首发突出症状,同时发作和一定的头位及颈部活动有关,发作反复,次发作的时间可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不等,在间断发作时病程数天甚至数年。(2)会伴有呕吐、耳鸣、眼球震颤、恶心、发作性意识障碍、双眼拾阶而上障碍以及猝倒等症状,是椎基底动脉缺乏供血的表现。(3)转颈试验呈阳性。(4)颈椎X线片或CT或MRI显示为不同程度的椎体不稳、横突孔狭窄、硬脊膜压迫、钩椎关节骨质增生以及主键盘突出等影像学的表现。(5)TCD检查表明椎基底动脉出现供血障碍,可发生动脉硬化的变化[2]。

1.3 方法

1.3.1 中药颈复汤 处方为水蛭、地鳖虫、地龙、羌活、川芎、葛根等[3]。低剂量组的药物比例为1.5:1.5:1.5:1:1:3.中剂量组的药物比例为3:3:3:2:2:6.高剂量组的药物比例为6:6:6:4:4:12.各组间中药均由本院中药房统一煎制。每袋剂量150 mL,1袋/次,2次/d,疗程1周。

1.3.2 西药倍他司汀 选用上海三维制药生产的倍他司汀。8 mg/次,3次/d,疗程为1周[4]。

1.3.3 基本治疗 每组患者均给予相应的基础治疗。避免不必要的运动和变动,多卧床休息。饮食清淡,予以低流量吸氧。每天颈部热敷2次,每次热敷0.5 h。每天佩戴颈托2次,每次佩戴2 h。眩晕改善后,尽早活动。静脉滴注20 mg丹参酮结合250 mL生理盐水,1次/d[5]。禁止使用其他缓解椎基底动脉供血的中药或西药。

1.4 观察指标 DHI眩晕障碍的评分量表积分内容包括25个题目,E表示感情性分值,F表示功能性分值,P表示躯体性分值。回答选项时,是标记4分,有时标记2分,无标记0分[6]。眩晕缓解的时间。选用症状视觉的模拟评分法,主要包括治疗前、后的头晕、漂浮感、闭目减轻、天旋地转感、转头发作或加重、肢体无力、呕吐、恶心、肢体麻木的积分。

1.5 疗效判定标准 (1)临床痊愈指眩晕、其他伴随的症状消失,可以参与正常的工作和活动。(2)显效指眩晕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头略有昏沉,或是头晕目眩程度轻微,但是没有自身和景物的旋转感,能够正常工作和生活。(3)有效指眩晕、头晕症状减轻,仅伴有自身和景物的轻微旋转感,虽然可以坚持工作,但是对工作和生活具有一定影响。(4)无效指眩晕等临床症状没有改善或者症状加重[7]。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五组患者经1个疗程治疗后,中西医结合三个组DHI眩晕障碍程度、症状积分以及眩晕缓解的时间均优于中药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中医理论病机属本虚表实,主要与劳累、体虚、淤血、气滞、寒侵以及痰浊等因素有关。以肝、肾以及脾为主,外邪容易乘虚而入,产生火、风、於、痰等病理演变[8-10]。临床辨治眩晕证多以肝脾肾为主。

本组中药处方中,葛根性味平、甘、微凉,药如肺、胃、脾以及膀胱经。具有生津止渴、解肌退热及升阳止泻之功效,还能活血化瘀、升引作用及舒筋活络。现代药理表明对改善脑循环,扩张脑血管等具有显著作用[11-13]。川芎性味温、辛,可入胆、心及肝经,具有行气、活血祛风、止痛之功效。现代药理表明对血管平滑肌具有解痉作用,对心血管系统起到强大的活性,同时还可以透过血脑的屏障,在脑干分布较广。羌活性苦、温及辛,可入肾经和膀胱经,具有祛风湿、散表寒及利关节之功效。现代药理表明具有抗凝血与抗血栓的作用。地龙性咸、微毒及苦,可入膀胱、肝经,具有逐瘀、痛经及破血,兼治消痰饮、利水道。现代药理表明具有抗凝、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及促纤溶的作用[14-15]。倍他司汀是组胺类药物,经激动组胺H1的受体起到拟组胺的作用,可对心、脑、外周血管以及椎基底动脉具有显著增加脑血流量的作用。

总之,中西医结合法应用与颈性眩晕的治疗更具优势,是安全有效、科学规范、经济便捷的一种内科综合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苏丽雅,谢兵,范志勇,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患者效果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2):3559-3560.

[2]宋世雄,吴俊红,王长垠,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5(5):68-69.

[3]张富荣,晋库根,武承迅.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108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0,3(15):19-20.

[4]霍清萍,梁芳,魏德芝,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内科方案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1):7-8.

[5]胡黎清,金国栋.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5(4):213-214.

[6]潘佳蕾,汤聘珊.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症42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5(4):213-214.

[7]谢惠芳,田时雨.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52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0,3(14):268-269.

[8]欧阳智.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45例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6(6):186-187.

[9]俞云升.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60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1,46(8):599-600.

[10]崔俊雪.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30例临床观察[J].天津中医药,2010,23(4):293-294.

[11]王瑞萍.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26例[J].光明中医,2012,27(6):1213-1214.

[12]富寅,许向东.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观察[J].吉林中医药,2010,25(12):34.

[13]苏丽雅,谢兵,范志勇,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患者效果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2):3559-3560.

[14]郑遵法,冯伟.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研究[J].中医中药,2010,5(5):74.

第5篇:西医内科范文

1 排便次数减少 小儿的排便次数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减少,出生后一周的新生儿4~6次/天,而4岁小儿为1~2次/天。一般认为,每隔3~5天排便一次。大便硬结而量少。呈粟粒状,排便过程延长或排便困难,并引起痛苦,应视为便秘。

2 排便异常 约有35%的便秘患儿表现为排便异常费力,排便时用力时间较长,一般认为如果排便用力时间超过整个排便时间的25%,即认为排便困难,排便困难有时是因为粪便干硬、量多,而有时是因为排便动力异常,粪便很软也排不出来。

排便困难时可表现出一些特征性的姿势,如踮起脚尖,双腿僵硬,背向前屈,双手紧紧抓住身边的家俱。稍大一点的患儿常一个人躲在厕所或另一房间,半蹲着使劲抖动身体,排便持续很长时间。约有50~86%的便秘患儿表现为排便时疼痛,6%有血便,另有一些有排便不尽感,一些患儿会因此而出现肛裂,使患儿产生排便恐惧,加重排便困难。由于恐惧排便或未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有35~45%患儿表现为抑制排便,当出现便意时并不去厕所排便,而是用力收缩括约肌和臀大肌,阻止排便。

3 其他腹部症状? 便秘患儿还常常出现腹痛、腹胀、食欲不振、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4 泌尿系异常? 便秘患儿常合并泌尿系,研究表明便秘患儿有的合并白天尿失禁,有的合并夜间遗尿,有的合并泌尿系感染史。

5 心理异常? 便秘患儿心理异常发生率较高,可能是原发,也可能是继发,确切机制尚不清楚,主要表现为焦虑,缺乏自信力,心理脆弱、孤僻、注意力不集中等。患儿较少参加集体活动,不爱交朋友,性格内向,常诉说身体不适。患儿的心理、生理发育和社会交流均受到明显影响,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宝宝便秘危害多多

便秘对儿童身体健康危害极大,它不但导致小孩胃肠功能紊乱,并能影响小孩的生长和智力发育,应引起家长们的重视。

近年来,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科学家潜心研究证实,长期便秘的儿童,容易导致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应激能力差等症状的产生。专家分析指出,大肠中的细菌能将肠道中未被消化的蛋白质分解成氨、吲哚、硫化氢、组胺等对人体有害的酸化产物。长期便秘,有毒物质产生较多,不能及时排出而积累,被肠壁吸收后,如果超过肝脏解毒能力,有些毒物可透过人体血脑屏障损害中枢神经,影响儿童神经发育,使语言、记忆、思维等功能受到抑制,并影响智力。

中医防治有妙招

中医认为便秘主要与后天之本“脾”有关,脾主运化,升清降浊,如果运化出了问题,大便自然不能顺利排出。而脾喜燥勿湿,一年有春、夏、长夏、秋、冬五个季节,长夏位于夏末秋初,是一年中气候最炎热、最潮湿的季节,此时暑湿之邪最盛,湿性重浊,最易困脾,脾虚运化失常,糟粕内停而致便秘,尤其是小儿的脾胃相对不足,往往易发生功能性便秘。

名词解释 功能性便秘是指除了全身疾病或肠道疾病外的因素所引起的便秘,主要表现为大便不通或粪便坚硬、有便意而排出困难、或排便间隔时间延长。

1 饮食调理:

小儿生长发育迅速,需要丰富的营养,但如果饱食太过则会造成脾的运化不及,同样会导致功能性便秘。因此要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每日三餐准时规律,勿过饱过饥,保持每餐八分饱即可。另外长夏炎热,忌食辛辣燥热的食物,如辣椒、生姜、大葱、大蒜、羊肉等,同时莫太贪凉,少食生冷食物、少喝冷饮,如雪糕、冰冻可乐等,以免损伤脾胃,可适当进食一些富含纤维素和水分的蔬菜水果等。那么怎样调理孩子的脾胃,使其不受长夏暑湿之邪的侵犯呢?下面推荐一款药膳,有健脾利湿祛暑之效,适合小儿在长夏食用:

“荷叶薏米粥”

材料:新鲜荷叶1片,薏苡仁20g,粳米50g

做法:先将鲜荷叶洗;争剪成几大块,放入沸水中煎煮,待水变为碧绿即可捞出,然后放入薏米、粳米,先武火烧沸,后文火煮至熟烂,可根据个人喜好放少许冰糖或食盐调味,每日一次。

作用:荷叶:气味芳香,清暑利湿;薏苡仁:健脾渗湿;粳米:健脾益胃。

2 按摩法:

方法一:右手四指并拢,在孩子的脐击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推揉按摩。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排便而且有助消化。

方法二:七节穴的推脊法。

食指和中指并拢,用指腹沿后正中线,从上往下,自两侧髂上缘与脊柱的交点起,推至尾骨,每天200~500次。

通过对骶尾部穴位的刺激,能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排便。

3 保健穴:传统经络腧穴学对此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主要取脾经腧穴为主,以下介绍脾经的一个重要穴位,具有利湿作用,可作为长夏的一个保健穴。

穴名:阴陵泉

特性:脾经合穴,筋会。

功效:健脾利湿,行气通络。

定位:小腿内侧,当胫骨肉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点揉方法:以拇指指腹取穴,每日按揉1~3分钟。

“你的宝宝今天排便了吗?”

一提到“便秘”,大家都会觉得只有成人才会为之烦恼,其实“便秘”也是儿童很常患的一类疾病,如果您的宝宝出现3~10天排便一次、大便干结、量多或排便时间长而且很困难,就要引起重视,特别是在长夏这个季节。

西医出招:调整饮食可防治儿童便秘

医生说法

便秘是7岁以下儿童最常见的症状。据统计,婴儿和小儿便秘占儿科门诊所有就诊量的3%,小儿胃肠病诊的25%,大约90%为慢性便秘。

现以公认,日常饮食中缺少纤维素是引起便秘的主要原因。目前,随着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独生子女偏食和挑食(常细食物或有“上火食品”),少吃或不吃蔬菜、水果,导致纤维素缺乏,肠蠕动减慢而造成便秘。果壳类便秘多见于吃瓜子连仁带壳一起吃下的孩子,类似的还有吃较多量的芝麻、木屑等等。

专家提示:便秘患儿常伴有这些症状

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腹胀或腹痛,睡眠不安等症状。

预防胜于治疗

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排便习惯是防治慢性能性便秘的关键。

1 婴儿出生后最好给予母乳喂养并保证足够的母乳量。母乳不足的婴儿,可在牛奶中加些奶糕,并多喂些水果汁;

2 半岁以上的孩子应该摄入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平时不吃或少吃“上火”食物,(如油炸和红烧食物以及肉类、蛋类、花生酱等),每天多喂开水。

3 对患有慢性便秘人工喂养儿可将牛奶或奶粉冲稀一些,同时增加糖量,每100毫升牛奶中加糖10克(正常情况下,每100毫升牛奶中加糖8克)。

4 可以每天喂1~2根香蕉或者每天早晨吃点蜂蜜水,每次不少于50毫升,温开水送服。

便秘了怎么办?

润肠通便剂首选开塞露和甘油栓,这些药能减少粪便的硬度,同时使患儿不能弊住大便。每日早晚二次使用,所用剂量可调整到患儿至少在2天以上的大便是松软的,且排便是无痛的,一般可在使用数周后根据病情停用。

对于慢性能性便秘患儿,治疗关键在于清除粪块,重建良好的肠道排便习惯。每次主餐后让宝宝去厕所坐便至少10分钟(有一个支架承托他)。对顽固性便秘的孩子应及时上医院就诊,做腹部X线平片和纤维结肠镜检查,请专科医生寻找病因,以排除先天性肠道畸形。

第6篇:西医内科范文

山西煤炭中心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山西太原 030000

[摘要] 目的 为寻求改善神经内科卧床患者便秘情况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神经内科并发便秘的患者,对其进行了临床研究。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3.33%,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00%,可以看出,研究组的治疗效果要显著的优于对照组;比较患者单次的排便时间,研究组也少于对照组,对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内科卧床病人便秘,可有效的改善便秘病人的通气及通便情况,减少了患者单次排便时间,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也减少了结肠癌和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治疗安全性,这种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关键词 ] 神经内科;便秘;卧床;中西医结合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0(a)-0190-02

[作者简介] 孙九凤(1969-),女,山西太原人,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主要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内科杂病,针灸治疗各种疼痛病症。

便秘,是指排便不畅、正常的排便形态发生改变、排便次数减少、排出的粪便过干过硬的现象。患者出现便秘症状后后,用力排便的话会增高颅内压,加重病情,严重时甚至诱发脑疝危及生命[1]。便秘是神经内科患者护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由于神经内科患者需要长期的卧床和禁食、导致活动量减少,同时还有智力障碍、脊髓病变、药物、饮食结构,环境和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功能性便秘频繁发生。事实证明,长期处于便秘阶段,不仅会给神经内科的卧床病人带来思想上和身体上的痛苦,影响其饮食与睡眠,还会出现肛裂、脱肛、肠梗阻痔疮等并发症,令病人痛苦不堪,疾病的恢复也减慢[2]。对于神经内科卧床病人的便秘情况,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服用大黄苏打片或缓泻剂,灌肠或开塞露塞肛,但这些方式执行起来都比较痛苦。

为了尽量减少神经内科卧床病人发出现便秘,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减少其痛苦,增强安全性,本文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神经内科并发便秘患者60例进行了临床研究,大胆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并对其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了详细的整理分析,为提高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了可靠的临床依据。现将研究的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60例神经内科并发便秘的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29例,患者年龄40~83(59.06±2.21)岁,卧床时间13~27(21.62±3.21)d。患者疾病类型包括30例脑梗死、11例脑梗、19例脑出血。

患者的纳入与排除标准[3]:①患有神经内科疾病需长期卧床治疗;②因长期卧床导致便秘(腹部饱满,48 h内无排气排便,轻压有痛感,肠鸣音减弱或消失);③患者具有良好耐受性,可坚持完成本次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任何治疗措施;④患有恶性肿瘤类、精神类疾病的患者;⑤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患者;⑥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必须知晓本次研究的内容,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方可进行治疗。

将60例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卧床的时间和疾病的类型等进行比较,具体数据见表1、2,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30例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遵医嘱按时服用临床常用的通便类药物,让患者多频率的饮水,多食膳食纤维类的食物,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锻炼,发生便秘症状加重时可进行灌肠处理,按照不保留灌肠方法,灌肠的过程中随时观察病人的症状。

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之上,研究组的30例患者还需采用传统的中医疗法。具体的中医治疗方式为:对患者的腹背部进行热敷;每天进行一次热水浸泡浴,浸浴的时候轻沿脐周按照顺时针的方向轻轻的按揉腹部,每次15 min;为促进患者肠胃蠕动,每3 d1次针灸关元、百会、天枢、四神聪等穴位[4];患者进食时先喂食米糊,小米粥等对胃黏膜有益的食物,营养搭配上主要以清淡的易消化的半流食类食物,避免食用油腻及不易消化的食物,饮食添加粗纤维食品,从少量到大量逐步加大,促进患者肠胃的蠕动,减少便秘,患者每天睡前服用一杯蜂蜜水,早上空腹服用一杯淡盐水(高血压病人除外);排便时不要用力过猛,防止引起其他生命体征的改变,如患者出现排便疼痛等情况,可适当给予止痛药帮助其减轻疼痛;患者每天进行早晚两次揉腹,可在责任护士的指导下由患者或其家属进行,先顺时针绕脐部按揉60下,在逆时针同样60下,揉腹前将小便排空[5]。若便秘症状缓解仍旧不明显,根据患者的情况可适当的口服番泻叶、麻仁丸等中药通便药物。记录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的排便具体情况。

1.3观察指标

临床上的疗效判断标准分为以下3个等级:①显效:治疗后的24 h内患者即通气并且排便,便秘的相关症状发生显著的改善;②有效:治疗后的24~72 h患者通气并且排便,便秘的相关症状得到有效的缓解;③无效:治疗后的72 h后患者仍未能够通气排便,便秘的相关症状没有缓解或持续加重。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6]。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的处理采用spss 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时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

经过干预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00%,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3.33%,可见研究组的治疗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详见表3。通过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经过治疗后研究组90%的患者可以顺利的排便,无任何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患者70%可以顺利排便,其余患者行灌肠后有出现无排便腹胀气加重的现象。结果表明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的研究组较常规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明显减小要快,效果要好。

2.2 治疗后排便所需的时间

通过表格4可以看出,研究组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单次排便所花费的时间要明显的少于对照组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表3可以看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的研究组患者的排便时间要显著的短于常规西药治疗的对照组,并且研究组患者在排便时的疼痛感和其他不适感也要少于对照组,采用中西医的结合疗法,研究组的患者身体承受的痛苦明显减少,生活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

3讨论

近年来神经内科涉及的并发症快速上升,便秘是神经内科患者经常会出现的问题,患者大多病情比较严重,需要长期卧床,运动量显著的减少,使得患者的胃肠功能退化,因此极易出现并发症便秘,日趋严重的形式已引起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为患者解除便秘的痛苦迫在眉睫。本研究在常规的西医治疗手段上引入中医的疗法,如对关元、百会等穴位的针灸,以及每天定时揉腹等手段都有效地达到促进胃肠蠕动的功效,加上合理的饮食结构调整,让患者尽量多食高纤维的食物,多补充蔬菜和水果作为体内的润滑剂,尽快的帮助患者达到了顺利排便的目的。

通过本研究的结果看出,神经内科便秘患者如果单纯的使用常规治疗措施,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仅为70.00%,但如果在常规的治疗措施基础之上,加以中医的方式共同产生作用,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0.00%,有63%的患者(19/30)患者在治疗后的短时间内就可以顺利的排气排便,治疗效果令人满意,在接受中西医的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单次排便所用时间也要明显的短于对照组,与国内的李俊玲的相关研究成果结果相符[7],并且明显高于其研究结果的总有效率89.28%,分析可能是与本研究中为患者定时服用蜂蜜水和淡盐水帮助排便有关系。

综上,当神经内科的卧床患者出现便秘情况的时候,建议行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可达到明显改善患者通气通便的目的,同时患者的单次排便所用时间也有所降低,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改善了便秘后,患者结肠癌和心脑血管的发病率也会明显减少减少,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增加了临床治疗安全性,因此本研究中采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是积极有效的,在临床上值得大力的推广及应用。

[

参考文献]

[1]屠丽岩.神经内科患者便秘的原因与干预护理措施[J].按摩与康复学,2011,2(10):132.

[2]蒋凤君,李雪梅.循征护理在预防神经内科患者便秘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8):158.

[3]范煜昕.骨科长期卧床病人腹胀、便秘的治疗[J].中华中西医杂志,2013,4(11):108.

[4]宋敏.神经内科病人常见便秘原因及护理对策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究,2012, 7(4):102-103.

[5]贺艳霞,张鹏辽.神经内科长期卧床患者便秘的常见原因及预防对策[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2,7(3):140-141.

[6]胡改兰.神经内科患者便秘的常见原因与治疗对策[J].基层论坛,2009,13(18):567-568.

第7篇:西医内科范文

【关键词】西医;内科疗法;甘精胰岛素;二甲双胍;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026

高血糖为糖尿病的临床主要标志,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主旨为消除临床体征,纠正代谢紊乱,预防各类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质量,高血糖的控制为疾病治疗的第一要素。我院近年来采用西医内科疗法治疗糖尿病,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现将临床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抽样法,自我院2012年3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抽选80例拥有临床完整资料的患者作为本次临床探究的对象,患者经临床检查及 WHO糖尿病最新诊断标准(1999版)相关诊断标准确诊为Ⅱ型糖尿病,均接受西医内科疗法,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接受二甲双胍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接受甘精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观察组中男患22例,女患12例,平均年龄(532±23)岁,平均病程(38±07)年,合并症: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3例,糖尿病性神经病变4例,糖尿病足2例,糖尿病肾病2例;对照组中男患24例,女患16例,平均年龄(524±34)岁,平均病程(41±04)年,合并症: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2例,糖尿病性神经病变2例,糖尿病足3例,糖尿病肾病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后显示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的资料具有相似性及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口服,联合三餐前注射适量普通胰岛素行控血糖治疗,二甲双胍每次500mg,1日2次,普通胰岛素的用量应据餐后血糖的变化进行调整;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辅以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时根据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体重等个体情况的变化来适当调整甘精胰岛素用量。甘精胰岛素的初始剂量为02U/kg,,每日清晨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普通胰岛素则在餐前注射,以作控血糖的强化治疗。若患者的FBG7mmol/L,则应在原量上增加4-6U,可每隔2d调整一次,使用甘精胰岛素初期应每隔2 h监测一次血糖48 h后可增加为每隔4 h监测一次血糖,两组患者的计划治疗周期为2个月,患者停药后均接受为期六个月的随访。

13观察指标

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回归正常指标时间、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治疗后平均血糖水平、停药后糖尿病复发率、用药不良反应情况。

14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WAGNER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分级,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血糖水平仍>8mmo1/L,尿糖水平呈2+或以上;有效:临床症状得到基本改善,血糖及尿糖监测均接近正常水平;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空腹尿糖为阴性,血糖值5-8mmo1/L。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2检验,若数据对比经统计学检验显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则采用P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改善情况,详见表1

由上表得知,观察组患者的血糖回归正标准的时间早于对照组(P

22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详见表2

由上表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有效率及总有效率均要高于对照组患者,且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

23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停药后复发率及用药后不良反应情况。

六个月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停药后有3例症状复发(75%),对照组患者停药后有8例症状复发(20%),原因可能与患者饮食不当有关,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

3讨论

二甲双胍具备多重作用原理,可通过提升机体对于胰岛素的敏感性来增加外周葡萄糖的利用率,可抑制葡萄糖原在肝肾的过分异生,既可单独用药,亦可与胰岛素联用,我院在糖尿病患者口服二甲双胍,皮注普通短效胰岛素的基础上,另辅以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皮下注射,用于糖尿病病情的加强控制,甘精胰岛素为长效胰岛素,主要作用机理为调节糖代谢,抑制肝糖异生而产生降血糖作用,该药在人体内的吸收较为缓慢,因此,只需每日定时皮下注射一次,即可满足糖尿病体对于基础胰岛素的需求。崔悦[2]通过临床应用证实,该药与短效或速效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物联合使用,可增强血糖控制效果,有效改善临床症状。该结论与本文的研究结果一致,本次临床探究结果显示,在口服二甲双胍,注射普通胰岛素的基础上,另辅以甘精胰岛素,可有效增强血糖控制效果,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且患者的耐受性佳,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第8篇:西医内科范文

一、中西医药学结合研究历史的简单回顾,足以发人深思

自1840年中国国门被西方列强打开,西方的医药学专入中国后我国才有中医药学和西医药之称谓。其在防治疾病中,很快显示了优势作用方面,尤其弥补了中医药学的一些不足之处。故很快传播开来,并成为中国的一种重要的医药学理论体系。面对此况,中国的中医药学工作者,陆续对西药学进行研究,力求吸收之,以丰富和发展中医药学,提高防治疾病的能力和水平,逐渐形成和出现清朝末年年和民国初年的中西汇通派医药学,此即为中西医药学结合的开始,并涌现出一批代表性人物。此段时间,有一批中西汇通类医药学著作问世:张锡纯的名著《医学衷中参西录》尤涉及药物学内容较多,至今被人们瞩目。此阶段吸收西医药的研究工作特点为中医药学工作者的自主行动。

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中西医药学结合研究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突出特点为政府大力提倡,明确提出“中西医结合”。这样,就使中西医药学结合研究工作,由中医药学工作者的自主行动,进而成为有组织的联合行动。如此优越的环境和形式,对中西医药学结合研究是极为有利的。然而进展如何呢?“中西医结合”的明确提出,若从1958年算起,至今已四十年,尽管中西医结合早已被视作中国卫生界三支力量之一,但从学术角度讲,中西医结合后的医学,其学科范畴和内函,却尚处争议中。科学史表明,一门学科的形成或建立,需如此长时者,实 属少见。此况,内中必有原因,发人深思。

二、中西医学结合研究与中西药学结合研究应相辅相成,终达中西医药学结合

作为一个11医药学理论体系,由其医学与药学两大部分组成。二者关系,即有区别,又有关联。区别在于各有侧重, 关联在于互为依存,相互促进。决不足彼此能够包含或替代的关系。同时,医学以人体为主要研究对象;药学以药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作为中西医药学结合,其中西医学结合和中西药学结合的关系,亦然。多年来,仅提中西医学结合,并着力从事研究;不提中西药学结合,漠视中西药学结合研究。似乎中西医学结合研究就包含了中西药学结合研究。如此,则从认识上和行动中,呈现着根本性的大偏差,故中西医药学结合研究,难于有较快和较大的进展。

再从中西医学本身来看,结合后的医学,为达防治疾病的目的,将使用何样的药物呢?使用现有状况的中药或西药,恐怕均难适用,只能使用中西药学结合的药物。鉴于以往漠视中西药学结合研究,自然难有相应药物可供选用。无可供选用药物的中西医学结合后的医学,难于谈到其真正的存在或称达到。可见,若仅有中西医学结合,而无中西药学结合,客观讲,中西医学结合的研究工作,难于深入和真正结合。只有视中西医学结合与中西药学结合为相辅相成关系,并作大体同步化的研究,在中西医药学结合的实现过程,才能体现和达到中西医药学结合的实现过程,才能体现和达到中西医学结合。

三、中西医药学结合及其研究工作, 应以中医药学理论为基础

中西医药学结合的目的,就实质讲,乃为使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二者的优势得以保留和结合,劣势得以消除或避免,进而形成新型的医药学。客观现状是:中西药学的优势在宏观,劣势在微观;西医药学的优势在微观,劣势在宏观。认识论表明宏观与微观的关系是:宏观包括微观并统帅微观,以此认识客观事物,呈现整体的准确性和局部的不精确性;微观用来阐述宏观, 决不能完全包括宏观,更不能统帅宏观,以此认识客观事物,呈现局部的精确性和易致整体的不准准确性。现状的中西医学的实践,正是如此。就药物使用来看,中西药准确性强--安全有效而不伤或少伤机体,但精确性差--质量控制不严和对局部病性针对性差;西药精确性强--质量控制严格和对局部病灶针对性强,但准确性差--有时易致不良反应而伤害机体,此为其弊端。正是中医药学的客观优势而能容纳西医药学内容,中西医药学结合,应以中医药学理论为基础。

纵观以往的中西医药学结合的研究工作,不仅如前述仅强调中西医学结合 并付诸研究而漠视中西药学结合,更在结合研究工作中,亦是以西医药学理论为基础的。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西医药学概念的疾病:作中医药学的证型分类研究,如高血压病,可有阴虚阳亢型、痰浊内阻型等;(2)中医药学的某类药物,可用来治疗西医药学的何种疾病, 如活血化瘀作用中药,可用来治疗肿瘤、微循环障碍等;(3)中药使用的目的,多在于如可增强四药作用或减弱西药的不良反应;(4)研究中药的目的,在于吸收中药为西药或称由中药获得新西药。如上可概括为一句话:如何让中医药学内容为西医药学服务,或称如何将中医药,学纳入西医药学。正是这种理论基础方面的大偏差,中西医药学结合是难于取得较大进展,亦是难于实现的。

中西医药学结合,如何才能体现以中医药学理论为基础呢? 为此,突出应作如下几方而研究:(1)中医药学概念的疾病,到底包括西医药学概念的哪些疾病; (2)西医药学的某类药物,可用来治疗中医药学的何种疾病,例如抑菌消炎药,可用来治疗实热证还是虚寒证等;(3)如何 用西药增强中药的作用或减弱中药的毒性;(4)研究西药,将其吸收为中药等。 如上亦可概括为一句话:如何让西医药学内容为中医药学服务,或称如何将西医药学纳人中医药学。如此才能使中西医药学结合研究取得较大进展,终将实现中西医药学的结合。尽管如上研究工作尚少,但理论上思考,确应如此;同时,亦有部分实践表明,确能如此。仅以将西药吸收为中药而言,将西药研究成中药后,不仅仍保留其微观优势。又能获中医药学的宏观优势。从而达到宏观与微 观的辨证结合地使用,即准确而精确地使用,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

四、中医药学的现代科学化,是中西医药学结合的前提

中医药学理论为中西医药学结合的基础,但处于微现劣势的现状,尚不能与微观优势的西医药学相结合。只有获得微观表述之后,才能与西医药学具有共同的内容表述,实现结合。而微观表述,实质即为其现代科学表述,故中医药学的现代科学化,乃为中西医药学结合的前提。换言之,中医药学的现代和科学化, 则意味着中西医药学结合的到来。

中医药学的现代科学化,包括中药学和中医学的现代科学化。那么,二者谁先实现现代科学化更方便呢? 这要从研究对象、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来进行分析。首先,医学以人体为主要研究对象,药学以药物为主要对象,而人体组成及功能状况,诚比药物的组成和功能状况复杂。这就从根本上决定着中西药学结合更容易。再从人体和药物的现代科学化程度来看,仅就药物的组成而言,现已达现代科学的分子乃至量子水平,而人体组成的了解,却远远没有达到如此程度,起码从程度上即普遍性方面讲,确实如此。最后,从研究方法看,药物为物,其现代科学化的研究方法,由人选择的随意性大,即可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如物质基础的研究,可进行提取、分离的处理,甚至可烧成灰进行研究;生物活性的研究,在很多情况下,可由动物实验来进行,而动物实 验,则可对动物进行解剖乃至处死的处理。然而,对人体进行现代科学研究, 达到现代科学的微观阐述,在很多情况下,却不如对药物研究方便。总之,中药学现代科学化较中医学现代科学化,易于达到。故中药学现代科学化研究先行,带动和促进中医学的现代科学化, 以达中医药学的现代科学化。

中药学现代科学化,中心内容是获得现代科学化中药,这就需要先明确现代科学化中药的标。笔者认为,现代科学化中药应具备两大方面内容:(1)宏观内容,即仍具中药基本内容可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2)微观内容,即中药基本内容得以现代科学表述,包括物质基础和生物活性两方面。一种药物,具备如上两大方面内容,则可视为现代科学化中药。以上两大方面,缺一不可,如缺宏观内容,则不为中药了,难称现代科学化中药;如缺微观内容,则仍为现有中药而非现代科学化中药。

五、中药现代科学化的捷径——西药中药化

明确现代科学化中药的标志,再来看现有中药和现有西药的状况。现有中药具宏观内容,即具中药基本内容;现有西药具微观内容,即具现代科学内容。若能保留现有内容,又使所缺内容通过研究而具备,则均能得到现代科学化中药。也就是说,使现有中药;通过现代科学研究,使之再获现代科学内容,从而得现代科学化中药;使现有西药,通过按中医药学理论的研究,使之再获中药基本内容,从而成现代科学化中药。笔者曾称将四药放到中医药学理论中进行研究,使具中药基本内容而成中药的研究过程和结果为西药中药化。 (关于西药中药化的可能性、必要性、 基本的研究方法及意义等,笔者在《医学与哲学》的1982年第一期以“试论西药中药化”为文,已作论述,故不再重述。)从现有中药和现有西药而获现代科学化中药,即为中药现代科学化的 两条途径。

第9篇:西医内科范文

据贵阳中医学院研究院消息,贵阳中医学院考研复试笔试考试科目已公布,详情如下:

院系代码及名称 专业代码、名称 复试科目 加试科目 001基础医学院 100500 中医学(学术学位) 中医基础理论 ①中医诊断学②中医内科学③西医内科学④西医诊断学;加试科目为①②③④中任选两门,且不能与复试科目重复。 100600 中西医结合(学术学位) 中医基础理论或西医诊断学任选一 002第一临床医学院 100506 中医内科学(学术学位) 中医基础理论 105701 中医内科学(专业学位) 100507 中医外科学(学术学位) 105702 中医外科学(专业学位) 100509 中医妇科学(学术学位) 105704 中医妇科学(专业学位) 100511 中医五官科学(学术学位) 105706 中医五官科学(专业学位) 100513 民族医学(学术学位) 105708 民族医学(专业学位) 1005Z1 中医老年医学(学术学位) 105710 全科医学(中医)(专业学位) 003第二临床医学院 100510 中医儿科学(学术学位) 中医基础理论 105705 中医儿科学(专业学位) 100602 中西医结合临床(学术学位) 中医基础理论或西医诊断学任选一 105709 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 004针灸推拿学院 100512 针灸推拿学(学术学位 中医基础理论 105707 针灸推拿学(专业学位) 005骨伤学院 100508 中医骨伤科学(学术学位) 中医基础理论 105703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学位) 006护理学院 105400 护理(专业学位) 基础护理学 无 007医学人文学院 1006Z1中西医结合心理学 中医基础理论或西医诊断学任选一 ①中医诊断学②中医内科学③西医内科学④西医诊断学;加试科目为①②③④中任选两门,且不能与复试科目重复。 125200 公共管理学(专业学位) 思想政治理论 无 008药学院 100703 生药学(学术学位) 中药学 中药药剂学、中药鉴定学 100800 中药学(学术学位) 105600 中药学(专业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