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视觉传达论文范文

视觉传达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视觉传达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视觉传达论文

第1篇:视觉传达论文范文

在各国文化不断交织与共同发展的今天,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发展与传承是每一个国人的使命。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拓展与传承,最为直接的方法便是将其与现代社会生活结合起来,使其充分融入到社会生活中来,从而营造良好的中国特色社会文化氛围。中国特色社会文化氛围的营造,会给设计本身带来较为可观的商业与审美回报。因此,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对文化传播与设计的表现效果都具有推动作用。

二、现代视觉传达传达设计对传统文化的应用分析

1.现代视觉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借鉴应以设计为主体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对传统文化的应用不是传统文化代表性事物简单的重复利用,也不是仅仅表现于对传统事物的重现,而是应该将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设计中来,以设计为主体展开对传统文化的传达。在经济发展极为迅速的今天,设计者们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应对设计的元素进行深究,使自身的设计重点不仅仅表现在商品经济的需求上,还应表现出设计的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

2.传统文化视觉表达过程中应考虑文化的象征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应用时,应对文化的象征意义进行更深层次的考虑。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十分丰富。设计者在设计应用时,可将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分类,将文化内容的运用与当地的风俗文化结合起来,使其更符合当地的设计特色,从而能够达到良好的设计效果。中国传统文化源于中华民族长久的历史发展过程,是通过人民不断的社会劳动下来的。因此在设计时,还应与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充分利用文化的象征意义。

3.应注意现代化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融合程度在现代化设计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利用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利用层次,应该充分考虑现代化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融合程度。一项设计,如果与中国传统文化偏离较远,则无法充分表达中国特色,与传统文化氛围营造的理念相悖;如果在设计中,过分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生搬硬套,则会使设计显得生硬,缺乏技术含量,反而无法起到美学与文化传播效果。

三、结语

第2篇:视觉传达论文范文

1.1丰富并充实了设计教学的内容

这一名词的出现主要是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而传统的技术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与人们生活的需要,为了包含更丰富的信息传达内容,它便随之产生。而今,“视觉传达设计”这一名词已被广泛采纳使用。它推动着当今时代步入了数字化和视图化的时代,使得信息得以平面化、形象化、直观化和视觉化,表现方式也由最初的平面转为三维乃至思维的图像形式,而且表达出的内容更是丰富多样,这样也同时带动着印刷行业和影视媒体领域的多媒体化发展。所以,在视觉设计教学中,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已势在必行。由于这门课程本身就是需要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因此能够直观地将所要讲解的知识以视图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得学生在图像与声音以及动画等比较新颖的方式中轻松收获知识,这就对数字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能够提升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1.2优化了设计教学的模式

一个学生能否成才与教育模式的优劣息息相关。而互联网作为视觉传达设计新的交流平台,丰富的信息资源、互动的图文演绎以及高速度高效率的传播方式都推动着视觉传达设计的前进与发展。现在的教育方式大致采用:观念型、技能型和素质型三种方式,而在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主要采取的便是“素质型”,主要是为了培养并提升设计的综合能力。这样对学生的要求也提高了,不仅需要他们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艺术上的修养,还需要跨领域的了解学科知识。采取多媒体教学的课堂,更能满足教师与学生教学与学习的需要与互动,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间、空间以及地域的局限,能够引领学生自主性地去学习。

2多媒体技术在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应用要点分析

2.1多媒体教学与教育理论应相吻合

在现今信息化日益发达的今天,教学追求的不仅是教育教学的现代化来提升教学质量,还有着学生个人的素质修养和综合能力的一个提升,这就需要教学设备的现代化与技术的信息化和现代化,以及教学观念和内容形式的及时更新从而与社会同步。当前的传达设计教学所要求的不仅是实用型的人才,同样也强调着创新,希望通过现代的这种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领指导下,开拓思路轻松学习,促进学生的持续性成长与个性化成长。

2.2多媒体教学中人文与科技应协调

发展数字化时代的出现,为我们传达信息提供了更方便更直观的信息阅读方式的同时,也让人们对数字化技术有着一种盲目地崇拜与向往。人们的交流方式正一步一步地变化着,计算机技术显得越来越权威,人们对人文价值的关怀显得越来越少。师生之间的关系开始变得淡漠、学生的道德观念道德意识越来越弱,重视技艺轻视道德艺术,更甚至对文化道德知识也产生了厌烦之类的情绪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传达技术知识的同时,更要兼顾人文教学,不能将学生培养成实用型的“机器”,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进行人性化教育,走向国际化的同时,还要兼顾着民族化。

3结语

第3篇:视觉传达论文范文

在我国,视觉传达教育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其人才培养和教育模式倍受社会关注。目前很多高校在艺术类网页设计课程的教学上存在两种主要现象:一是重设计、轻制作;二是重软件、轻艺术。第一种培养出的学生一般只注重静态页面的视觉效果,对网站的动态更新关注较少,不利于网页后期维护;第二种培养出的学生侧重于Dreamweaver、Flash等软件的操作,对网页的版式、VI形象等关注较少,制作出的网页往往缺乏个性、艺术表现力不强。因此,对视觉传达专业的网页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课程教学目标的重新确定

我们都知道,一门学科的课程目标通常决定了该学科的最终导向,它不仅能为教师传授正确的学科理念提供依据,同时也给学生指明正确的课程学习方向。因此,视觉传达专业网页设计课程改革的首要环节就是对该课程教学目标的重新确立。众所周知,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最终要服务于社会,社会的需求决定了该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不同时期对网页设计人员的需求也是不同的。通过市场调研,我发现目前社会上网站分工越来越细,招聘的相关岗位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前台美工,以视觉传达专业为主,以网站的形象塑造和界面美化为岗位内容;第二类为网站后台服务,多以h7V5数据库等做交互型网站的,以计算机专业为主;第三类就是两者都要具备的全才网页设计师,是具有技术背景和多年实战经验的创意人才。由此我们可以确定视觉传达专业培养出来的网页设计人才的岗位定位应是网页美工师,他应该具有两种专业素质:一是掌握网页设计的基本要素和美学知识相结合的方法与技巧;二是懂得简单机算计软件(PS、Dreamweaver、Flash)的操作,便于在制作网页界面时考虑到后台维护的便利。而“艺术设计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综合素质高、创造能力强的高级应用型设计人才”。所以该课程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以上两种专业综合素质的、创造能力强的高级网络应用型设计人才。新的培养目标确定后,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在此基础上重新调整。

三、课程内容的调整

视觉传达专业网页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应该为教学目标服务,知识结构要合理,应注意知识点之间的交叉及有机结合,同时也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及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此,新的教学内容调整为两大板块:理论课程内容和实践课程内容。

1.理论课程内容

理论课程内容在课程编排中为最先讲授内容,以教师PPT演示传授为主,学生讨论互动为辅,课时安排为总学时的四分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又分为两个环节来实现:(1)第一次课的设计把第一次课设置为课程概述,主要对网页设计课程的教学特点、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加以通篇介绍,对学生说明课程安排和考核要求,并通过简单上机实例操作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引入网页基本理论教学环节。(2)网页基本理论学习网页基本理论学习包含三个知识板块:网页设计的基本要素、网页界面的版式设计、网页VI形象的美学塑造。我们知道每个设计门类都有自己独特的构成元素,这些不同的构成元素形成了该门类不同于别的门类的独特的艺术魅力。了解和掌握这些构成元素的特点和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设计工作。网页构成元素按功能和形式划分为两大类型,按功能划分为页眉和页脚、背景与底纹、按钮与控件、导航器和目录、功能板块和广告位;按形式分为文字、图片、色彩、多媒体和超级链接。网页设计中的构成语言不同于传统平面设计,它们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例如网页设计中的颜色是光色,是标准的RGB色彩,而传统平面设计中的颜色在输出过程中是以印刷色CMYK形式出现的;传统的平面设计不用考虑网络传输的因素,而网页设计中的构成元素应考虑在不影响显示效果的前题下,尽量压缩文件大小,便于网页文件的上传与下载;又如动画、音频等多媒体语言在传统平面设计中不用考虑,而在网页设计中它们是给网页增加活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在此板块教学中要选择大量实例进行比较,不但要指出网页设计各构成元素的特点和作用,而且还应指出与平面设计中相对应元素的异同之处,便于学生区别学习。网页界面的版式设计不同于传统平面设计的版式设计。平面印刷品有着各自固定的纸张大小或裁切规格,而网页界面则不然,它的显示尺寸受到电脑显示器的限制,不同尺寸的显示器显示的网页界面是有区别的。除此以外,它的最终显示控制权其实掌握在浏览者手中。如果过分注重网页界面版式设计的视觉完整性,就不能顾及网页设计元素的灵活性。所以,教师在此板块教学中应该强调网页界面版式的变化性,同时也要强调首页与内页版式的连贯性,要求学生在设计中注意网页界面版式完整性与灵活性的关系。网页设计是VI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视觉形象执行标准的延续和拓展。和所有的线下公司一样,一个好的网站也需要依助于VI设计。准确的、有创意的VI设计,有利于树立网站形象,使其在众多同类网站中脱颖而出,增加浏览者的浏览欲望和浏览记忆,对该企业的推广和宣传也能起到促进作用。网页设计课程上引入VI设计概念,教师应该保持教学的延续性,要求学生在进行网页设计的同时,将VI理念应用到网页界面中。网页设计应主题突出、富有创意,色彩搭配应协调统一,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从网页LOGO到色彩运用均要突出企业视觉形象。

2.实践课程内容

视觉传达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出创造能力强的高级应用型设计人才。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模式里实践性课程比例要大,网页设计课程也是这样,理论是基础,实践是灵魂。所以实践课程内容在课程编排中为比重最大的内容,课时安排为总学时的四分之三。实践课程包含软件操作板块、简单代码学习板块和实际案例制作板块三个知识点。此部分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又分为两个环节来实现:

(1)软件操作和简单代码学习板块的教学

此部分教学为计算机软件学习阶段,Fireworks、Dreamweaver、Flash是传统的网页设计软件学习内容,根据当今互联网开放性的特点和视觉传达学生对现有软件知识掌握的情况(PS是基本功,是学生都已掌握的软件),把传统软件教学内容更改为“网页新三剑客”(PS+Dreamweaver+Flash)的学习。简单地说,就是用PS制作静态网页界面和切图,并处理图片,用Dreamweaver布局和超级链接,用Flash做特效。而这三个软件知识板块里面教学重点依次为Dreamweaver、Flash、PS。在软件教学环节,教师可借助类似“红蜘蛛”一样的网络教学平台和学生互动教学。学生可根据老师在线传送的素材临摹教师的操作,教师也可以在线观察学生执行情况个别辅导。同时根据艺术学生英语和数学水平普遍较低的特点,在教学中应该增加一些简单代码知识,介绍一些常用的代码语言及Html标签和CSS规则的使用方法,便于优化网页样式,使整个网站风格统一,也便于对已有的网页模板进行更改,进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岗位实践技能。

(2)实际案例制作教学

此板块教学采用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引入实际项目或者虚拟项目,提出项目名称和项目要求,辅导学生进行实际案例设计。实际案例制作教学应充分强调实用性和自主性,教学环节可分三步进行。首先是教师示范环节:教师要根据实例要求演示创作过程,从网站创意草图到制作静态界面;从创建站点到Dreamweaver网页布局,创建超级链接;从美化网页样式,到制作网页特效,利用简单的代码语言和Flas实现动态、实时、交互的页面效果教师应将每个创作环节一一展示,并将知识点设计应用到整个案例实际操作中去,做到知识点与案例有效融合,案例之间能承上启下,有机衔接。其次为学生设计环节: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的思路对经典案例进行学习和分析,依据实际任务的要求,进行网页设计实际操作。其间遇到问题学生可以相互讨论,或求助教师解决难题。在整个讲课过程中,教师指导为辅,学生对案例进行学习和分析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求学生充分发挥创意性思维,从被动学习转换为为了实现项目目标而进行多渠道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缩短和实际岗位间的操作差距,进而为走向社会奠定基础。最后为展示评价环节:学生对自己的作品公开演示汇报,并鼓励别的学生对其作品评价,找出优劣点,好的保留,差的改正。教师根据作品质量和学生评价对作品打分,以此作为该生整门课程成绩的一个依据。

四、结语

第4篇:视觉传达论文范文

摘要:信息时代,人类生活方式变化,传统视觉传达方式已不能完全满足信息传达的需求。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手段的成熟,为视觉传达提供了新的形式一新媒体。作为新技术、靳媒介条件下的特定传达方式,新媒体吸纳传统媒介的优势,结合互联网及各种交互技术,更有效地实现信息传播,逐渐成为视觉传达最主要的方式。与传统设计门类相比,新媒体视觉传达有两个明显的特点:首先,它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多种媒体综合运用,全方位地进行信息传达;其次,在设计方法上,既借鉴已有媒体又有所创新,发展出适应新媒体特性的设计方法。

1媒体形式的发散

数字化时代的今天,视觉传达设计逐渐超越了它的原有范畴,走向更宽厂一的领域。数码艺术、数字影像、网页交互、多媒体广告等相继出现,数字视觉在不断挑战已有视觉形式的同时,也在充实着视觉传达的外延。多元化的视觉观念暗示着新的视觉传达方式将打破传统设计门类的界限,产生一种新的媒体,以传统视觉传达设计为基础,在新媒体和新技术手段支持下开拓新的传达领域,继承发展传统视觉传达设计。这种“新媒体”综合多种媒体形式,集文字、图像、影像、声音、动画等于一身,结合互联网与交互技术,使作品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和交换性,成为新媒介、新技术条件下一种特定的传达方式,真正实现全方位、多感官地信息传播。WWw.133229.Com

2视觉传达的变异

作为视觉传达的最新发展,新媒体视觉传达的设计原则、设计流程和设计方法与传统视觉传达、设计形式具有原则上的相似性,但在传播、显示、操作等方面,“新”“旧”媒体有着很大差异。例如:相对于印刷品而言,显示屏幕更适合“浏览”而不易于“阅读”;“新媒体”中各种信息以相互链接的方式存在,彼此没有顺序上的固定位置,信息随浏览者的选择以非线性的方式输出,而传统媒介,无论是书籍或是影像,信息呈现都受到预先安排的顺序制约:传统传达领域对于技术更新的反应相对迟缓,而以高速发展的科技为其信息传播基础的“新媒体”则要求设计时刻与科技紧密结合,并随科技的进步不断发展出更新的传达形式。发展迅速的“新媒体”为设计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表现手段,帮助实现更多的创意可能,为大众带来更新鲜的视觉体验与更富于趣味性的信息获取过程。“新媒体”不仅使得设计过程发生变化,对设计风格、设计思维方式也产生深刻影响。活动的版面布局及全方位的交互要求设计者时刻以运动的眼光看待版式编排和视觉效果,不但考虑静态的视觉效果,还要设想视觉元素与观众互动之后可能呈现出的种种样貌,通过针对性的设计避免对信息传达的干扰或画面的不美观。视频、动画将作为常用元素,与文字、图形共同构成版面。“新媒体”的易编辑性也使设计师可以设计多种版面方案和视觉效果,随时更换以应对观众的日益细分及不同喜好,更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更有效完成信息传达。

3互动式编排灵活自由

融合多种媒介形式与多媒体技术的新媒体实现了同一平面中多个、多层信息的同时显示,并可根据浏览需要任意放大缩小、摆放、堆叠屏幕内容,信息呈现不再受版面尺寸或显示区域大小限制,交互式操作的加人也为传达过程增添了趣味。德国波恩联邦美术馆内陈列有一个以法老图坦卡蒙统治下的古埃及为主题的互动展示。在4.5平方米的展台上投射,有顺着尼罗河谷延伸的整个法老统治区域地图,重要的城市、寺庙或历史事件发生地等信息在地图相应位置都有标注。参观者用手触击任意信息点,与之相关的文化、宗教信息便会以文字、图像、视频或动画的形式展开,每组信息下方都会显示一些控制图标,可实现浏览链接信息、重新播放等功能。参观者面前的展示区域往往会有多个信息点,若在当前信息播放时又点击另一信息点,当前信息会自动关闭,并在原位置展开新的信息。同一位置、同一显示区域中,通过参观者自己选择、控制可交替显示多组信息,结合标注于地图上的地理位置,使参观者更易于理解各组信息之间的联系,也实现了有限的显示区域内尽量详尽的信息的展示。在实现有效信息传达的基础上获得最佳视觉美感是对视觉媒介的普遍要求,“新媒体”继承了传统媒介的版式风格又结合自身特性发展出了独特的编排方式。

第5篇:视觉传达论文范文

1.1信息传达的有效性

就当前而言,大多数的网上信息只是对其简单的罗列,人们在信息的海洋中浏览时,很难找到其真正所需的东西;传播者也没有办法有效地去传播信息。但是,人们利用视觉传达设计能将文字、图形等相关信息加以整合,重新布局,从而去引导浏览者的视觉流程,进一步提高信息的有效传播。

1.2信息的综合性

网络等媒体的设计不仅仅局限于图片与文本。在我国早期,互联网技术的设计者需要平衡声音、文本、图像以及其他要素的下载使用,否则将会影响用户体验。但是目前为止,宽带问题已不再成为网络传播的障碍,多媒体的综合使用成为可能。每一种传播途径都会从相应的听觉、视觉以及触觉等来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其他新技术的出席使得人机的互动性更加频繁和直观,使得这些不仅仅局限于键盘、鼠标等设备。

1.3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信息的准确性是网络传播最基本的任务,也是所有网络建设人员的终极目标。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使人对信息的认知方式、记忆特性、学习神经机制、疲劳等都会有深入而深刻的研究,从而可以提高信息传达的准确性。

1.4艺术表现形式

由于网络视觉传达设计有着丰富的题材、形式宽广的表现形式以及十分独特的艺术风格等,这就很容易产生强烈的艺术影响力。网络不仅仅能够传播信息,而且还影响着受众对于该网站形象的认同。所以,设计者需要独具匠心,用文字、图形、色彩的艺术加工来以形写神、形神兼备。通过点、线、面的搭配来创造一些鲜明悦目、生动完整、能诱发人审美情感的设计。

1.5艺术设计的情趣性

当前社会,人们在创造了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在紧张地为生存危机而奋斗,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在此情况下,视觉设计也要求具有趣味性,因此带有趣味性的图形等越来越多地被用于网络当中。它在传递信息、促进点击率的同时,也协调着人—网络—社会的紧张关系,协调着各种矛盾,从而创造出了一种相互信任、彼此融洽的人文环境。

2结语

第6篇:视觉传达论文范文

展示展台版面设计,通常是指在展台图片文字信息等内容的展板形式,同时也指展板上版式编排和图片文字设计。而版面设计是当代展示传达设计的重点部分,是展示视觉传达的重要方式。简单看来,它是一种有关编排版式的知识范畴。但实则上,它不仅是一种技术,而且体现了艺术设计与媒体的深入统一。所谓展台的版面设计的重点概念,即在展台传媒的构思中,展台版式的图片和文字信息是不能缺少的视觉元素与信息流通元素,我们将版式构成的视觉传达信息要素—文字和字体、图形和图片、几何形式和颜块诸因素,根据特定的造型和特殊内容的需求来重新组合排列,并利用造型元素以及形式原则,把计划和构思以视觉传达的类别来有效传达出。展示展台设计以相对的二维形态为媒介,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消费者的眼球,是以表达展台信息给消费者为目的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式。一个优秀的展台设计者,在为展示版面设计时,不光是剪裁照片,挑选视觉信息,更重要的是,在全方位洞察全部展台设计的同时,更需要全方位考虑版面上所有的展示空间和图片文字元素的视觉进程关系,使得展示信息通过版式设计深入地呈现给消费者。并且,寻找设计手法来有效地制造和建立有规则的版面信息,也是一种具有设计风尚和艺术特质的视觉传达方法。由于展示设计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边缘类科目,展示版面设计不仅在平面上发挥其功能,而且在多维的立体和思想的空间中,也能察觉到它的视觉艺术魅力,它是平面设计中衍生出来的最典型的一大类分支,在表达信息的同时,给消费者萌生立体三维和平面的形式感受和审美需求。版式传媒可以说是现代展示设计者所必备的基本功之一。

二、强调展示板面效果的创意性

图片和文字,图形与实物的配置,已不是直接的、平凡无奇的组合效果,而是更具有主动的创想性和参与性以及创意,图形和实物达成最默契的关系来共同表达思想及情感。这种手段给设计注入了更多的内涵和意味,是展示版面设计形状的深化,是形式与内容完美的表达。视觉表达的平面设计中的创意分为两种:一个是针对主线思想的创意;另一个是版面设计实现画面的创意。将编排设计和主题思想的创意巧妙相结合的表现方法,已成为人们现代展示面板设计发展方向。在展示面板设计的创意表现中,文字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它直观,具体,有艺术感染力,富于艺术的表现与传达。

三、注重展示版面效果情感

如在主体商品与陪衬实物的位置关系上,就能体现情绪的因素,把消费者引入生活化的情绪意境中。因此,在展示空间结构上,要充分地理解对称、水平、并置的结构表现细腻与理性;曲线与散点的结构表现自由轻快、热情浪漫的设计理念。合理地运用编排的原理来准确传达情感,或清新淡雅,或轻松活泼,或严肃凝重,这正是展台版面设计更高层次的艺术表达。“以情打动人”是设计创作中奉行的原则。在版面创意设计中,图片和文字,以及实物的编排表述最富于情绪的表现。

四、突出展示版面效果的个性

第7篇:视觉传达论文范文

体验式教学方式是让学生用身临其境的方式去感知、理解、领悟并验证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方式。而作为设计类的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中接受的是图像式、动画式的教学,这些内容如果用纯文字表达在教学过程难免有枯燥之感。同时教学中关于色彩的运用和变化依靠文字和黑板上的讲解演示产生的效果也比较有限。在平面构成过程中,教师在讲解中需要讲到点、线、面构成的二维空间动态,还有立体图形中的三维空间,这些仅靠单纯的讲解和图形演示,学生很难全面了解,仅凭想象达不到要求,因此在视觉传达教学中体验式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体验式教学造视觉传达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在视觉传达教学中可以将抽象知识转为直观知识,在利用新媒体课件教学时,可以将视觉传达艺术中的一些抽象知识通过动画形式变成直观形式,像色彩在物理方面、心理方面的作用,这些全靠想象的情景在课件中可以用图形形式和动画形式表达,就能使学生快捷地理会。体验式教学还可以增加师生互动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样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中的教师教,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可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体验式教学还可以让学生与现实结合,因为视觉传达艺术中包含多种学科,像人体美学、工程学、美术以及印刷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带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现实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美。去参观各种建筑,体会工程学;通过参观美术展览,发现生活中的美学;由于视觉传达是以印刷物为载体的艺术,所以印刷工艺也是学生学习的一部分,教师可以带学生去印刷厂亲自体验一下印刷的工艺流程。

3.在体验式教学中学习民族文化

在教学中可以将我国传统的美术渗透到教学中。像我国的的水墨画艺术、书法艺术、印章艺术以及各民族的绘画、刺绣工艺,还有我国传统的剪纸、皮影和泥塑都是视觉传达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了解这些传统的视觉元素,就要让学生通过实际体验和观察才能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学习民族美术,就要开展一些相关的课程让学生亲自体验,如学习中国水墨画的技法,体会一下中国画的布局和留白艺术在视觉上的运用;学习书法艺术,体会真篆隶草的风韵;去一些民族地区体验一下当地的传统文化,像剪纸的拙朴、泥塑的憨厚,这些民族的特点才是我国视觉传达艺术的灵魂。随着我国的不断开放,我国的旅游业也越来越发达,因此关于旅游方面的宣传越来越广泛,只有用民族符号表现的视觉艺术才能更好地表现民族面貌。

4.结语

第8篇:视觉传达论文范文

物质生活的满足使人们更加注重精神生活的充实。刚刚开始新的哲学设计崭露头角,重视内心情感,追求情感多姿多彩,不同的设计花样,以人们内心表达的设计作品展示丰富多彩。感性设计价值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意义以越来越多的关注对视觉传达设计中理性价值和意义系统研究变得相对薄弱。视错觉现象是当人观察物体时,基于经验主义或不当参照形成错误。有很多视觉误导的原因,可以是图形元素快中见慢,大中见小,重中见轻,虚中见实,深中见浅,矮中见高,最终都是使人形成与事实不符的判断和感知,其中一部分可以纠正,而另一部分是不可避免。若有效地传播图形信息规律产生的影响,避免因视觉误导偏差而带来理解上的偏差能让设计师运用传播规律上特殊的技能和手法,达到令人想象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空间。

版式设计与语言是人类进行交流的两种重要的基本方式在传统的观念里,语言是抽象思维的图形可以理解为是以视觉途径来表达意图,并可引起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流的具体的形状和姿态图形是一种视觉信息,思维是一种可贵的帮助。人类思维可以瞬间变化,也不是思维发生的媒介语言。虽看似抽象却与知觉经验紧密相关,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是我们在学习和借鉴西方的优秀设计作品时,首先要摆正对视觉传达设计的语言认识。应该注意拉开与西方的距离突出东方文化的特点,繁荣自我文化。图形化的行为表达往往比文字更具实效无论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还是从个人成长的历程来考察,人类的进步和艺术进步离不开。视觉传达设计师都应该在实践与探索中,依据各自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切入点不断的思考与寻找设计的未来之路。全球化与多元化的设计需求跟上历史的进步,学会关心拥有的文化遗产,创造力得到迅猛发展,未来需要我们一起携手创造。它由视觉和听觉符号组成图形设计作为传达视觉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有待于从语境学的角度多层面研究其信息载体作用图形通过形态色彩和肌理等传达信息,具有符号性和语义性的双重内涵设计者都希望表达能通过视觉符号的方式快速准确有效图形设计作为国际性语言,是基于视觉性的交流的图形对话虽不能像语言一样进行自由的抽象表述,人与人需要沟通,国家与国家之间需要沟通,民族间宗教间都需要沟通图形具有超语言文字的叙述功能,文字所表述的精确,内容得当,表达感情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二、中国的现状及分析

经历了商业美术、工艺美术、印刷美术设计、装演设计、平面设计等中国视觉传达设计演变阶段,起步比较晚,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最终以视觉媒体为载体利用视觉符号表现并传达信息。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内地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当代视觉传达设计真正发展,新曙光将在现在艺术作品中发挥精湛的创意。应该说中国视觉传达设计相对起点底。改革开放后,中国设计家有机会接触到更多国际视觉传达设计作品,开始了东西方文化碰撞、磨合阶段。二十多年时间,国际上各种设计思潮几乎都在中国内地被重新复制一遍。一些大学、中专也纷纷设立艺术设计专业,开始培养艺术设计人才。情感对于设计重要性、论述从情感设计角度来塑造品牌,使得有强大的竞争力。设计目的性实用性和情感体验将设计核心最终概括为使用与情感。

三、避免中国出现无情感版式设计的对策

视觉传达设计以设计艺术学、设计心理学、色彩学、视觉设计美学、市场营销学、社会学、传播学等认识理论基础,以视觉传达设计中情感表现为分析受众心理情感需求市场调研结果、情感理念相关学科专业研究成果、国内外情感化设计的数据信息,结合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平面设计等领域,定位视觉情感表现研究。从视觉传达设计理论和设计心理。重要特征设计有效性是现实意义,是设计传达意义中传播设计原理是吸引与被吸引。通过视觉语言产生双向关,把我已经掌握的设计。通过形象的视觉信息指涉让观者在解读语意过程中赋予图形丰富内涵由于图形设计最终是依赖于图形形态来表述意念,大众传达的作品在人们的感情中活了起来。会话系统的进步存活语言的美好境遇中,语用主体言语行为中产生之后被赋予图形表达语境产生在特定,而语用主体之所以做出言语行为,有其特定的主观原因解释为一定动机和目的图形是所有能够用来产生视觉图像并转为信息传达视觉符号,绘写刻印以现代电子技术摄影及处理手段产生能传达信息图像记号图形感觉刺激集合体,是人有意识有目的地发现和创造出来为人们所认识,在视觉要素中形成进而提高视觉注意力重要素材。图形很容易引起人们目光的专注,人们的观赏兴趣很浓烈,给人们视觉印象要优于社会中的文字,图形被认为最能传达思想感情媒介,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桥梁特别在信息时代,如今的视觉的传达变得非常普及,图形信息基本在我们的生活中各种形式的出现。

由于它不分国家民族男女老少语言差异文化差别能够普遍地为人们接受和了解,图形传达必将成为全世界人们的期待:

1.从传播理论的角度对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图形信息的符号特征、传播过程结合实例加以分析和论述,将语境的完整传播过程分成图形信息的发送、信息受媒介和环境的影响和受众认知三个过程分别进行研究。

2.从应用角度以视错觉原理和空间图形构成手法的分析为切入点结合其他作者和自己的应用实例加以分析和论述,并总结出如平行视错觉的错视规律、矛盾空间图形错视规律等一些具有个人见解和参照价值的结论。

3.有效的视觉传达设计的规律体现在运用在语境传播的信息,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视觉误导还能令设计作品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9篇:视觉传达论文范文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 理性价值 工具理性 价值理性

检 索:.cn

一、视觉传达设计与理性

(一)理性

理性属于哲学范畴,具有很深刻的内涵与外延,社会价值极高。而要探讨理性具有的社会价值,必然会提到伟大哲学家马克思・韦伯关于实质理性和工具理性的模式,两种模式揭示了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常用理性观念与理性方法。但是从价值论的角度出发,人类对周围环境的理性反应,并不限于为了生存与解决问题,人们更希望生活的有意义,有精神追求,即价值理性模式。

(二)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理性

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理性模式包括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两种,理性要素包括理性的理论方面与理性的实践方面两个,理论方面是指视觉传达设计中理性的思想观念,包括一切与视觉传达设计相关的视觉认知生理学、心理学、设计规律、审美判断规律等,以及一切有关社会可持续发展、价值观标准、社会伦理道德等人文思想,实践方面指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中理性的技法操作,用来实现视觉传达设计的实用价值、功效价值、精神性文化价值。视觉传达设计中理性的理论方面与实践方面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前者为后者提供理论指导,后者为前者提供实证依据,缺一不可。但是二者各自具有相对独立自主性,理论的逻辑完整性与时间发展的必然性是各自独立,不能相互取代。

二、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

理性概念的内涵是不断拓展的,因此视觉传达的理性设计也是不断完善的。随着现代主义的发展,设计面临的问题日趋繁杂,这些都提醒我们,视觉传达设计只依靠工具理性是不够的,还需要价值理性的支持与指导。现代消费群体的更替,要求更为标新立异的设计产品,而全社会对设计者的责任、设计职业道德提出了更要标准,人们更多的关注工具理性给视觉传达设计带来的不良效果,更多呼唤价值理性的支持。

(一)工具理性的表现

马克思・韦伯提出了工具理性的具体特点:“功利的、实用的,讲求普遍有效性、可操作性。表现在理论上是形式化、数学化;表现在方法上则是精确化、程序化;表现在实践上则是可操作性。”具体应用到视觉传达设计中,工具理性的主要表现形式是:

1.工具化科学

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科学技术包括摄影技术、印刷技术与电子技术,这些科学技术深深影响了视觉传达设计的质量与传达范围。其中印刷设计内容广泛,有印刷工具、印刷材料、印刷工艺等,发展历程从古代的手工操作,到现代的机器操作,最后来到现代期的电子计算机控制操作。特别是近代的机器操作,使用了机械物理、光学、化学等科技,对印刷品质、印刷效率的提高贡献巨大,让印刷品设计成为视觉传达设计的主流,为大众生活获取信息提供了光明渠道,拓展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还深刻影响了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形态、设计的方法。

2.工具化认知

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应用视觉生理和心理的认知规律,能够起到有效传达作用,作为一种工具,能极大提高视觉传达设计的信息接受与认知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设计者既可以用来排除识别和解读设计语言的工具,还能提高艺术表现的有效性,让设计作品除了完成传达消费者所需的信息任务外,还能令消费者有愉快审美的体验。

3.工具化设计

设计的具体认知方式与最终价值目标是美,即设计之美。设计之美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具有工具化属性,是理性设计方法的结果。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追求的是商业利益,因此设计之美的创造至关重要,通过美来传达信息。这种明确的功利性思维活动,让设计行为具有了存在价值,设计者在设计之初都是为了贯彻和实现功利目标,设计行为都是围绕这唯一的目标进行。因此视觉传达设计本身并不是以审美为目标,而是将其作为一种工具而存在,在功利目标的指导下,设计出具有美感价值的作品,实现设计诉求。设计之美,是一种最佳和最可感的工具,可以解决视觉信息诉求问题。

(二)价值理性的体现

工具理性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更加娴熟,然而价值理性在视觉设计中的应用探索甚少,应该逐步加强。价值理性主要包括人性化设计、道德伦理设计等。

1.基于发展需求的设计

人性化设计强调艺术设计的评价标准除了刺激消费,更应以人为本。根据人的需要来设计。过去刺激消费的设计观念是“独苗”,这种设计观念指导下的设计引发了许多问题,比如资源重复、能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等,而人性化的设计与绿色设计坚持以人为本,与环境友善,充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人性化设计与绿色设计理念应用到视觉传达设计中,不管意念还是表现,都找到了更全新、更深刻的生命内涵。经济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人们的消费观在改变,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合理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已经得到认可和追求,而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与绿色设计正好迎合消费需求,并推动新消费观的传播。因此应该引起设计者足够的重视,并在实践中积极应用,许多发达国家也已经采取有效措施来规范视觉传达设计行为。

2.基于社会责任的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包括显性影响力与潜在的影响力。影响力虽然有限,但不能过分的看重或者忽视。我们不能指望设计者通过视觉传达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更不能要求设计者承担起价值体系的建构者角色,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其可能的影响力,否则是对消费者不尊重、对社会的不负责。视觉传达设计不单是在推销某种产品或服务,更是在引导某种生活方式。设计者会自然而然的将自己的价值取向体现在设计行为中,通过设计活动满足社会需求,价值与需求相互促进。因此这种价值必须是价值理性的思想与方法,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价值理想应该包括伦理道德,以此满足人类追求的人文精神与可持续发展目标。

三、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理性价值

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推动力日益增强,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更为广泛。每当新的技术出现,就会引起消费需求的改变,视觉传达设计相应发展变化。视觉传达设计的工具、材料、技法都在改变,并出现创新的设计观念与设计方法,而创新的坚实基础就是理性的设计哲学与方法。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正呈现多元化、动态化、计算机化、优化的走向,学会巧妙利用科学技术,用科学的理性观念与方法论解决更多的设计课题,以此建构并完善设计理论与实践。

(一)通过理性设计促进设计与需求的良性互动

视觉传达设计中渗透理性观念与方法,是时展的要求,是现实商业竞争的要求,同时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理性价值是视觉传达设计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的丰富成果,其发展已经离不开理性观念与方法的支持。作为实用主义文化的优秀组成元素,视觉传达设计的工具理性融入客观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了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反过来,物质文明的进步带动了设计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需求与设计之间的双向互动;作为人类造物思想与精神文化的优秀组成元素,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价值理性融入人类健康、合理发展的需求,促进了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反过来,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提升设计的自身价值。可以说,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价值理性形成了需求与设计之间双向互动的良性发展。

(二)通过理性设计促进设计教育的规范化

在中国,理性观念和方法的提倡与学习,是发展现代设计教育体制的前提。截止2012年,我国已经有一千多个院校开设了设计艺术专业,每年投身到设计行业的毕业生不下万人,虽然规模和人数比较庞大,但是整体设计能力与设计素养良莠不齐。各个院校在设计教育资源的配置、设计教学思想的指导、设计教学方法的应用,存在不规范、不科学、不合理的问题,其评价设计艺术专业教学成果的体系也不完善。而社会需求的是智能型设计人才,需要具有很强实践设计能力的设计师,显然学校的设计教育已经不符合社会的需求,究其根底,理性设计思想和方法的缺乏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起因,若加以合理应用,一方面有助于制定科学的标准来规范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教学、学习、管理等;另一方面,提供严肃的学术准绳给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实施与评价过程,保障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通过理性设计推动设计科学的发展完善

视觉传达设计科学要想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科学,少不了原有设计科学的基础与支持。(1)关于视觉传达设计的作品种类和数量已经非常多,我们可以广泛对其进行总结;(2)心理学研究的进展可以为我们提供一条新的途径,即科学心理学来理解视觉传达与接受的机制,对审美情感产生机制有清楚的认识;(3)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让我们对其作品的地位与作用有更多更深入的了解,分析其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构成的模式。综上三点,视觉传达设计可续的发展已经具备了比较扎实的基础,如果再加强对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价值理性与意义的进一步研究,则会加速推动视觉传达设计科学的发展与成熟进程。

结语

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产生了更强大更丰富的传播媒介、信息技术、电子技术,这些将更加深刻的影响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包括设计对象、设计思维、设计方法、设计实践等多个方面。在未来,计算机网络会成为信息传播与交流的主要阵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开拓了人类的设计思维,并帮助人们将设计资料、作品归纳和存储起来,给设计师的设计活动带来无限便利,为视觉传达设计发展提供了机遇。设计师要以新的价值理性观念与方法为研究角度,挖掘理性给视觉传达设计带来的更深层次价值,采用正确价值观作为设计指导思想,采用理性方法进行设计,从而创作更好的视觉传达设计,实现视觉传达设计的理性价值。

参考文献

1 弗兰克・惠特福德,林鹤 译:《包豪斯》,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