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钓鱼的启示范文

钓鱼的启示精选(九篇)

钓鱼的启示

第1篇:钓鱼的启示范文

今天,我和爸爸到小河去钓鱼。

爸爸是钓鱼的老手,他一到这里就取出事先准备好的米、豆饼,麻利地撒进水里。我不解地问:“爸爸,您这是干什么呀?”爸爸神秘地告诉我:“你不明白吗?这是在打窝子,目的是引诱水里那些贪吃的小鱼。”说完,他又把蚯蚓顺着鱼钩穿进去,鱼钩被蚯蚓完全包住了,他把鱼竿交给我,然后,自己拿着一根鱼竿到那边钓鱼去了。

我双手握紧鱼竿小心翼翼地把它放进水里,坐在岸边的石头上等鱼上钩。等了半天,总是钓不上来鱼。回头看看爸爸,他一会儿拉一条小鱼,一会儿扯一条大鱼,那些上钩的鱼接二连三地被钓上岸。我有些着急了,就拿着鱼竿去请教爸爸,爸爸说:“钓鱼要把握住几个要点,一是要穿好鱼饵,二是要根据水的深浅调好鱼漂,三是要把鱼钩扔到打窝处。如果鱼漂轻轻地动了一下,就说明有鱼在试钩,”我按爸爸说的先检查一下鱼钩上的蚯蚓穿得牢不牢,然后把鱼钩放在打窝处,等待鱼上钩。过了一会儿,我看见鱼漂动了,心里一下子兴奋了起来,我使劲一提,哇!好大的一条鱼啊!我情不自禁的叫了起来,心飘了起来,高兴地无法形容,吃了兴奋药似的。我迅速地把鱼从钩上取下,放进了桶里,爸爸连声道,真厉害!真棒!

这次钓鱼给了我很多启示,不管做什么事,哪怕你一点都不会,只要你认真,有耐心,有毅力,再难的事都能行。

第2篇:钓鱼的启示范文

今天我们学了《钓鱼的启示》,他讲的是主人公钓了一条又大又漂亮的鱼,可是离鲈鱼开放日还有两个小时,父亲让他们把鲈鱼放回湖里,最后主人公深深体会到了从小说到这样严格教育的话,就会获得实践勇气和力量的道理。

其中“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师了。”这句话对我感受最大正是因为那晚“沮丧”,正是因为父亲对“我”以后在后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有足够的力量战胜自我,这是“我”日后成为著名建筑师的重要原因。由这句话我想到了我的爸爸在平时对我要求很严格。现在,我有些理解爸爸了,他们都是为我好。以后,我一定听爸爸的话。

读完这篇文章,我想:这不是生活实际活生生的例子吗?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去归还,还是不去,过马路时,红灯亮了,但周围没有民警叔叔,冲过去,还是等一会儿......

记得有一次,我考试老师多给了五分,我考试老师多给了五分。得了第一名,可是,我没跟老师说,事后,我的心里是后悔莫及,早知道告诉老师,这真是不光彩呀。

现在我懂得了,一个人要诚实,不要为了眼前的利益所迷惑。

第3篇:钓鱼的启示范文

看钓鱼的启示

今天我不要去暑期培训班,一大早就去了外婆家。我在外婆家玩了一会,我就到河边走走,忽然看见一个正在钓鱼的老伯。我饶有兴趣,便走近看看,只见老伯拿着一根黑色的长长的鱼杆,边上有一个小盆子。我以为是鱼,没想到是一条条恶心的黄色小毛毛虫。我轻轻的问老伯:‘‘ 老伯,这是什么毛毛虫?是干嘛用的?”老伯说:“这是黄粉虫,是当鱼饵用的。”我又问:“钓一条鱼大概要多久呀?”老伯说:“有时才,有时短,只要有耐力和毅力,就能钓到鱼。”我听懂了老伯的话。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鱼还没有上钩,我有点坐不住了。忽然鱼钩线抖动了几下,我轻轻地问:“老伯,是不是上钩了?”老伯说:“没有,要鱼标沉下去了才是鱼上钩了,现在可能是鱼儿在试探鱼饵。”

我和老伯都目不转睛地看着鱼标。过了一会儿,鱼标终于沉了,老伯抓住机会使劲将鱼杆一抬,收紧鱼线,一条鱼在空中乱蹦,老伯迅速将鱼放进水桶里。到了中午,老伯已经钓到许多鱼了。老伯提着鱼笑着回家了,我也跟着笑着回到外婆家,我想老伯的家人一定会很高兴。

钓鱼能修身养性,使人心情舒畅,情绪稳定,精神饱满。下次我也要跟着老伯学钓鱼,让自己更有耐心,更专心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第4篇:钓鱼的启示范文

有一年,作者刚满十一岁。有一天,像往常一样,作者跟着父亲去附近的湖中的小岛上钓鱼。那次是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晚上,作者和父亲分别放好鱼饵,然后举起鱼竿,把钓线抛了出去,在平静的湖面上溅了一层层彩色的涟漪。过了好长时间,鱼竿突然剧烈地抖动了一下,作者一看,心想看来是来了个大家伙,他很熟练地扬起鱼竿一收一放,小心翼翼地操纵着,也许是鱼太想挣开鱼钩,不停地甩动着鱼尾并跳跃着,湖面不时地发出“啪啪”的声音,溅起了不少水花,鱼渐渐挣扎得筋疲力尽了,作者迅速地将它拉上岸来。啊!好大的鱼!作者在心里赞叹着,并和父亲一起得意洋洋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翕动着。

这时,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现在离鲈鱼捕捞开放日还有两个小时,也就是现在还不能钓鲈鱼,就算是钓到了,也要放回去。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然后把目光转向了作者: “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爸爸!为什么?”作者急切地问道。

“你还会钓到其它鱼的。”父亲平静地说。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了!”作者大声争辩,哭了出声。

作者看了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的影子和别的船,作者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可是尽管四周没人,可作者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很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余地的。作者非常沮丧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上取下来,放回到湖里。只见大鲈鱼有力地摆动着身子,一转眼就消失在湖水中。

第5篇:钓鱼的启示范文

前几天,我们学习了第13课:《钓鱼的启示》。

这篇文章讲了:作者和父亲钓到了一条又大又漂亮的鲈鱼,但因为那时还没到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所以父亲要作者把鱼放回湖里去。尽管那时没有人,面对父亲的坚持,作者依依不舍地把鲈鱼放回了湖里。

这篇文章中,父亲告诫作者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让我想起了:有一次,我正在金凤广场玩,突然发现地上有5元钱,而且那里也没有什么人,我就把5元钱捡起来了。我想到:到底交不交给警察呢?如果不上交,这么热的天,我就可以买雪糕了,但不上交的话,我的心里就会不踏实;如果上交的话,我就不能买雪糕了。犹豫了好一会儿,我才把那5元钱交给了警察。是啊,如果别人问:如果你捡到了5元钱,你会怎样做?得到的答案肯定都是交给警察,但有些人因为几角钱就犹豫不决,可见道德实践之难。

这篇课文让我感受到了:道德,是一件用金钱无法换取的人生财富,拥有它,你将会终生受益。所以,我们要做有品德的人,不要贪图小恩小惠,更不要被金钱。地位。名利所诱惑,不然,你将走上犯罪的道路。

第6篇:钓鱼的启示范文

故事是这样展开的。

有一年,作者刚满十一岁。有一天,像往常一样,作者跟着父亲去附近的湖中的小岛上钓鱼。那次是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晚上,作者和父亲分别放好鱼饵,然后举起鱼竿,把钓线抛了出去,在平静的湖面上溅了一层层彩色的涟漪。过了好长时间,鱼竿突然剧烈地抖动了一下,作者一看,心想看来是来了个大家伙,他很熟练地扬起鱼竿一收一放,小心翼翼地操纵着,也许是鱼太想挣开鱼钩,不停地甩动着鱼尾并跳跃着,湖面不时地发出“啪啪”的声音,溅起了不少水花,鱼渐渐挣扎得筋疲力尽了,作者迅速地将它拉上岸来。啊!好大的鱼!作者在心里赞叹着,并和父亲一起得意洋洋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翕动着。

这时,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现在离鲈鱼捕捞开放日还有两个小时,也就是现在还不能钓鲈鱼,就算是钓到了,也要放回去。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然后把目光转向了作者:“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爸爸!为什么?”作者急切地问道。

“你还会钓到其它鱼的。”父亲平静地说。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了!”作者大声争辩,哭了出声。

作者看了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的影子和别的船,作者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可是尽管四周没人,可作者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很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余地的。作者非常沮丧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上取下来,放回到湖里。只见大鲈鱼有力地摆动着身子,一转眼就消失在湖水中。

转眼间已经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设计师了。作者再也没有钓到过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那样大的鱼,可却不止一次遇到像那条鱼一样诱人的“鱼”。可每当作者一次又一次面对道德抉择的问题时,总会想起那个夜晚,父亲曾告诫他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就获得像把钓到的大鱼放回去的教育,才能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第7篇:钓鱼的启示范文

它主要讲了作者在刚11岁那年,父亲带他去附近小岛上钓鱼。在离鲈鱼捕捞日的两个小时前他钓到了只大鲈鱼,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父亲让作者把鱼放回湖中。

从中我受到启发,想起自己从前。当时我还是二年级,冬天的周末里,我出去堆雪人。匆忙和高兴夹杂着,因此我总是乱蹿,一不小心把另一家堆的雪人蹭掉一大块。我心想:赶快逃,要不就完了。我没有道歉,一见那个雪人,就匆匆离开。面对那个“鱼”我不应该那样,应该把它修好,然后写张条道歉。对待那条诱人的“鱼”我忐忑不安,我现在想:为什么我面对这条“鱼”就不能像父亲一样有德?

可有件事我认为我做得好。放假了,爸爸妈妈都上班,我也写完了作业,无事可干很悠闲,一会玩弄这,一会玩弄那。突然我想到有电脑游戏可以玩,正高兴时又想起妈妈不让我玩电脑时,我答应过她。只好控制住,为了克制这种心理,我逼着自己浇花、逗乌龟,不一会儿就忘掉玩了。

第8篇:钓鱼的启示范文

我们学校地处农村,学生缺乏阅读材料,对于一些规则尤其是生态保护方面的规则了解甚少。因此,课前需要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学生的认识,同时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一些真实的反面资料。通过将近四年的培养,学生已经具备了自能读书、擅长批注、乐于交流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出现的生词;

2.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充分感知、体验和表达,感受詹姆斯在服从中透出的悲哀,反思他的行为,懂得遵守规则的必要性;

3.通过作者在文中运用的描写技法,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体会感悟的同时将学文与导行相结合,使学生懂得如何结合实际,遵守规则。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设计理念:

一个人学习语文,阅读和写作几乎占了语文课的大部分时间。大家知道,阅读和写作在语文教学中都是不可或缺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借鉴,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没有阅读修养的写作,视野狭窄;没有写作欲望的阅读,人的潜在创造能力就会受到抑制。基于这个粗浅的认识,是我设计《钓鱼的启示》的初衷和目的。同时我在思索两个方面的问题,如何设计好本堂课,一方面让学生吸收信息,接受作者的智慧,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另一方面,如何通过文章的表层结构语言,去探究文章的深层结构思想。根据《钓鱼的启示》一文的教材解读要求,我锁定教学目标后,抓住课文在叙事中插入不少细节描写以及人物的描写这一表达特点,通过讲解促进学生对课文主旨的把握。让学生从文章中初步感受行动、语言、心理、景物描写的方法。如果是学生注意的话,文章前半部分是叙述“钓鱼”,后半部分是议论“启示”,文章还运用了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从钓鱼到启示,是文章的明线;而作者的心理变化,则是文章的暗线。我是围绕着这两条线来展开教学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师:在中国文化史上,有三个著名的渔翁。一位是商朝末年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被尊为“百家宗师”的姜子牙;一位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好友严子陵;还有一位是《江雪》的作者唐宋家之一柳宗元。就拿姜子牙来说吧!他的鱼钩是直的,他哪里是在钓鱼呢?他在钓谁?钓周武王。所以有一句话叫“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你看他,一钓就钓出了周武王,钓出了周朝500多年的基业。厉害吧!这叫智慧。

同学们!《钓鱼的启示》里,这位著名的设计师钓出了什么呢?

生:答,并诵读。

师:一件钓鱼的小事,却让作者获得了终身的启示,这种选材文章你们知道有什么特点吗?(以小见大)

二、解读文章

师:那么课文中用了哪些描写,如何把我们引入文章中去,让我们接受感染和熏陶,又是怎样把我们从作品中引出去,让我们在感受作品的基础上举一反三,更广阔、更深入的认识生活呢?

请读第一自然段吧!

生:读一自然段。

师:交代了什么?学生从时间、地点、人物三方面回答。师:对了,用交代的语气,把咱们引入了课文。学生再读第二自然段第一句。师问:今晚能捕捞吗?为什么?生答。(为了保证鲈鱼的繁衍,正值产卵期,不能捕捞。)生接着读第二句。师问:这是什么描写?(行动描写)用了哪些动词?(放、举、抛)这一连续的动词,你读出了什么?(“我”和父亲钓鱼动作连续的画面,使人物栩栩如生。)学生接着读第三句。师问:这是什么描写?(景物描写)

第二自然段里,作者在描写时,人中有景,景中有人,使人和景相互辉映,画面更加充实、生动,同学们再走进景物描写中,能用一个字来想象一下画面吗?(动、活)这一绝妙图画离不开哪些优美的词语呢?

生:找、勾画,回答,并感悟画面。

师:是啊!作者用了这些优美的动词、形容词,化静为动,绘出了一幅阔大幽深、富于变幻的美妙图画。让我们再来背一背回味一下吧!生背。

此时此刻,作者的眼睛好像被月色下的湖面粘住似的,久久不想移动。看着湖面上的漂筒,心里充满了什么?(希望)信心怎么样?(信心十足)他想今晚“我”一定会怎么?(钓到大鱼的)

奇迹发生了吗?请接读下一自然段。

生:读第二自然段。

师:作者在写作时,总会把个人灵魂带到文章中去。你读出了作者那份什么心情了吗?(引导学生从“我”和鱼两个角度的动作描写体会出作者钓到“大家伙”时的激动,鲈鱼甩动、跳跃想摆脱鱼钩时“我”的担心以及把鲈鱼拉上岸时的惊喜。)

所以作者由衷地赞叹道――“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这是一条既怎样(漂亮)又怎样(可爱)的大鲈鱼啊!作者非常什么?(得意)读到这里,老师觉得遗憾地是,作者没有“得意”的描写,这也许是作者让我们进行创造性阅读吧!来给他想一句好吗?老师先开头: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我心里乐得像吃了蜜糖一样,甜滋滋的。(心理描写)

生:(1)我“咯咯咯”地笑了起来,两只眼睛眯得像两个弯弯的月牙儿。(2)我得意地好像脚下驾着云朵,轻飘飘的,快要飞起来似的。

师:正当我得意忘形的时候,情况出现了转机,请接读课文四至九自然段。同学们,这几个自然段最突出的是什么描写?(语言描写)这些语言描写,作者还综合运用了多种描写,你知道吗?生答。(神态+人物+说话。神态+人物+语气。)举个例子,某位同学做错了事,老师非常生气。为了表示老师的严厉,可以这样写――老师瞪着眼睛,狠狠地厉声道:“站起来!”这种描写,能揭示人物的形与神,使我们闻其声而知其人,你能学着这种方法,品出父亲的态度吗?(坚决)你是从哪些描写品出来的呢?(“得、平静、不容争辩的声音、没商量的余地”等词语看出。)

生:勾画出来,并品出父亲的态度。

师:父亲这一坚决的态度,进行过思想斗争吗?从哪儿知道?(“好一会儿”)

这个词隐藏着爸爸的什么内心活动呢?(矛盾、正在经历道德的考验)这就对应了三十四年前作者想起那句告诫“我”的话,那就是什么?(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但是,面临这样的道德实践,面对诱惑,父亲却怎么做?(没有妥协,反而让我拿出勇气和力量,受到了严格的教育。)

同学们,面对父亲坚决的态度,我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得意――急切――乞求、委屈或难过――无可奈何、沮丧或依依不舍)请填写61页第二题。

(抽学生解答后,并有老师当“父亲”,学生当“我”,有感情地用角色朗读对话描写)。

这个课时,我们一起学习了“我”和爸爸怎样的过程?(钓鱼)但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从开始激动到最后依依不舍,犹如大海上激起的波澜,一上一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这也是写作的一种技巧――波澜。同学们!这一课里还有其它的写作技巧,下节课我们再一起探索吧!

下课!

板书:

行动描写――连用动词

景物描写――活用动词、形容词,化静为动

第9篇:钓鱼的启示范文

那是星期六的早上,空气无比新鲜。我和爸爸怀着舒畅的心情,来到清澈的小河边钓鱼。我们快速穿好鱼饵,同时把鱼钩往河的远处一抛,便席地而坐,等待着鱼的上钩。

等了将近三十分钟,鱼的影子还是没有浮出水面,我有些不耐烦了,可看看爸爸,依然一动也不动,全神惯注的盯着水面。“该死的鱼”,我忿忿的低声说道。我一连换了好几个地方,鱼都没有上钩,我生气的把桶往地上一摔,“没戏了”,我满脸失落的说。我抬头眺望远方,叹了口气。就在这时,爸爸的一条大鲤鱼上钩了,随着“哗”的一声,我终与如梦初醒,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于是,我又捡起了小桶,重新回到了河边,把鱼杆往水里猛的一扔,又一如继往耐心的等待着。

转眼间,二十分钟过去了,可对我来说,又似乎熬过了半个严冬。鱼还是没有上钩。而此时,强烈的阳光正火辣辣的烤着我,汗珠也簌簌的往下淌,我的手脚也开始麻木起来,可我还是咬了咬牙,没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