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钓鱼的启示课件范文

钓鱼的启示课件精选(九篇)

钓鱼的启示课件

第1篇:钓鱼的启示课件范文

五年级三班 高 源 远

读了《钓鱼的启示》之后,我知道这篇课文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作者和父亲好不容易钓到了又大又漂亮的鲈鱼,可父亲又让放掉。在一段争辩后,作者不舍地把鱼放回湖中。三十四年后,作者想到以前钓鱼的事,仍然深受启示。

作者讲到:“在人生的旅程中,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这句话让我感同身受,不由地想起去年发生的一件事情。

有一天,我上课时无意间发现同桌有一支很引人注目的新笔芯。课间,我看见同桌出去了,便拿出他的笔芯欣赏起来。嗯,模样漂亮,还带着淡淡的香味,要是我的多好啊!怎么办,怎么办,这诱人的笔芯!

周围声音很吵,没人在乎我在干什么,也没人知道我想干什么。我冒出了一个大胆的念头,让好朋友为我掩护,把同桌和我的笔芯换了过来。我的心咚咚咚直跳,又欣喜又紧张。同桌很快回来了,我都不敢正视他。但发现他并没在意,我的心慢慢放了下来。

过了几天,我越来越觉得这事做得不够光明正大,于是将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同桌。他听了后生气地说:“哎呀,你怎能这样呢?”我不想当面示弱,对他说:“已经这样了,你说个解决的办法!”同桌说:“要不然,把你那个新笔筒给我,咱俩做个交易!”我爽快地说:“好吧,成交!”看到同桌高兴地用上新笔筒,我心中的大石头终于消失了。

一年过去了,那个偷换笔芯的女孩又长大了一些。每当我看到诱人的“鱼”,都会做出收与放的正确选择。

第2篇:钓鱼的启示课件范文

这里所谓的“译介”类作品并不包含《凡卡》《卖火柴的小女孩》等文学名著,而是有关人生、情感方面的短小篇章,诸如《那天》《钓鱼的启示》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等,也包括中国作者撰述的类似作品,比如《尊严》等。这些从西方译介而来的作品,虽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但传递着相同的人间真情和人生感悟。同时也不能否认,其行事逻辑和行文逻辑与中国传统有着明显的差异。比如在“认知冲突”中建立起“道德抉择”,《那天》中“还”还是“不还”?《尊严》里“吃”还是“不吃”?其他文本中类似冲突也比比皆是,这与擅长以物喻人、借物言志的中国式说教有着明显差别。再如,因为“冲突”,即使篇幅短小也形成了戏剧化的情节转向,像《钓鱼的启示》中费尽心力钓上大鱼却不得不放走,更别说《“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急转直下的情节震荡。由此可见,无论是主题内容还是写作方法,这一类文本都有鲜明的特点。如何依托这些素材展开教学,不但使学生获得人生启迪,更使其习得语言学会表达?以下结合日常教学实践,略谈一二。

一、构建认知冲突,升华文本主题

如上所述,这一类作品往往将“叙述者”或“主人公”置于一种两难选择的困境,诸如个体与群体、索取与付出、契约与欲望等,在人物心理不断转化中展现心路历程。学生不但能感知其变化,进而产生相似的冲突体验,包括个体从不同角度产生的认知冲突,也包括不同个体间的认知冲突。相比“教训一接受”式的说教,学生不再是被动受教的对象,而是探究和思辨的主体。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勉力构建“冲突”,引导学生在文本里“出生入死”,思考辨别。

1.立足核心,确立冲突“点”

细究这类文本,往往会发现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如《那天》的结尾:“是呀,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钓鱼的启示》里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里“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诸如此类。显而易见,这些语句或一语双关,或总结全文,或点明中心,文本主题呼之欲出,学生却又不那么容易理解。假如能抓住类似的核心语句,形成一触即发的态势,足以“引爆”课堂。

【《钓鱼的启示》案例】

师: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虽不长,但理解起来却不那么容易。我们先来梳理一下。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样的,简单的——

生:是与非的问题。

师:或者说——

生:对与错的问题。

生:黑和白的问题。

师: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判断”问题。(板书:判断)在作者看来,“判断”其实是一

生(齐):简单的。(师板书:简单)

师:联系“钓鱼”这件事,什么是简单的?

生:把鱼放了。

师:具体来讲是在捕捞开放日还没有到的时候,得把钓上来的鱼放了,无论出于什么原因,这是大家必须遵守的规则。这一点文中的“我”是不是明白?

生(齐答):明白!

师:那困难的又是什么?在这句话中。(板书:困难)

生:实践。(板书:实践)

师:联系课文,钓鱼这件事中的“实践”是什么?

生:真的把鱼给放了。

师:这有啥难的?

生(笑):舍不得啊——

师:现在来看板书,这里有两组相对应的词:判断一简单;实践一困难。把鱼放了真的那么难吗?为什么这么舍不得呢?既然舍不得就留着,你怎么看?你的理由是什么?请在文中找到相应的理由。

核心语句往往用词凝练,首先需要对语句自身做一些必要的阐释,把“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读成“判断一简单”和“实践一困难”两组相对应的词,意思就一目了然了。而后联系文本中的故事,形成道德困境,造成认知冲突,把学生“抛”入其中,触发其探究和思考。比如《那天》结尾的“富有”,原指什么?这里又指什么?而后再引导学生探究“我”为什么这么理解?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巴迪所谓的“生活的小船”是什么?“刮倒”又是什么?而后再回到故事中,去感受那“两股风”和“两个极端的断言”,便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

2.辐射全文,辨析冲突“观”

冲突或者说困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一类文本中往往通篇潜藏着“伏笔”。这些伏笔既是造成困境的因素,也是化解/中突的钥匙。《那天》中“生活很拮据”“淡淡的痕迹”等,《钓鱼的启示》里“我刚满十一岁”“那是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夜晚”等,还有《“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里“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重新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描上一圈花边”以及“满怀信心”“平平整整地放在餐桌父亲的位置上”等。如果能将这些细节通过合理的方式组织起来,不但能放大和强化认知冲突,更能提炼和升华文本主题。

【《钓鱼的启示》案例】

师:看得出来,大家基本上是同意把鱼放回去的,毕竟这是“规矩”。但我也看出来了,不少人的心里可不是这么想的。你有多少理由来说服文中的父亲呢?试试看。

生:“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从这一句中可见这么大的鱼难得一见。

师:大鱼。这是个理由。

生:又没有人知道。“我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

师:神不知鬼不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也是理由。

生:而且“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是乞求啊,可怜可怜吧。

师:装可怜?那是方法,不是理由吧。(生笑)

生:我还小嘛。(生笑)“那一年,我刚满十一岁”。

师:小小年纪钓了大鱼,倒是可以考虑。(生笑)而且钓这条鱼也不容易——

生:“过了好长时间……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一”

生:“这时是晚上十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才两个小时嘛,有啥了不起的。

师:这倒也是。那就别放了?!(生笑)

师:如果是三个小时呢?两小时可以不放回去,三小时能不能不放回去?(生笑)

师:五小时?如何?十二小时又如何?提前一天?怎么办?(生思考)

生:照章办事。既然有了规定就按照规定来做。

师:现在可以来谈谈你获得的启示了……

有太多看似强大的“理由”可以支撑不把鱼放回去,但在“捕捞开放日”这一规定面前都不是理由。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多“理由”,才能真正体会“实践”的艰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无法躬身实践之时,把学生引入情境,站到当事人的处境中设身处地地展开思考乃至思辨,即便不尽如人意,也有可取之处。于是谈“启示”时,绝大多数学生认可对规定的尊重,同时谈到诱惑与规定的问题,也对坚持原则的父亲表达了敬意,有的还联系自身的故事谈了自己如何找借口等等。事实上,面临“抉择”的何尝只有一人,文中的父亲该不该坚持原则?《那天》里的库伯该不该去取汽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的父亲、母亲同样面临类似的问题。这就取决于教学价值的判断。不过,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探讨和思辨,殊途而同归,却愈加丰满。

二、依托情节张力,组织言语实践

相比含蓄内敛的中式文风,“译介”类叙事作品的情节更具戏剧性而充满张力,其场景变换、心理变迁等更易于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思考。学生在一幕幕的情境转换中,往往为人物鲜明的语言、动作、神态尤其是心理活动所吸引,感同身受。愤悱之下,点拨启发,则事半功倍。如此,教学中就应该有效利用文本的情节张力来组织言语实践,以达成教学的最优化。

1.按图索骥,梳理情节走向

情节不仅推动故事发展,还展现人物特点。每个作品的叙述线索都可以有几条,或明或暗;不同作品的叙述线索也各有侧重,或时间,或地点,或心理。抓住叙述线索,以不同形式的“情节图”展现文章脉络,可以清晰地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并把握文章的重点所在。这一类作品的戏剧化特点决定了其线索更复杂,对于教学而言,也更有价值。

【《那天》案例】

师:面对一辆崭新的奔驰牌汽车,爸爸和“我”的心情一样吗?请大家从课文中找一找表示父子俩心情的词语。同桌合作填表,一个找爸爸的,一个找“我”的。你们发现了什么?又有什么疑问吗?(生自由读并合作填表)

师:先请根据表格来说一说那天发生了什么事。(生讲述,师点拨强化“我”和爸爸两条线索)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之后,“我”很高兴,爸爸却一点儿也不高兴;库伯把车开走了,“我”不高兴,爸爸却特别高兴。

生:我发现,“我”开始很高兴后来不高兴:爸爸是开始不高兴后来很高兴。

师:我想你们肯定有不少疑问了。

生:这对父子俩怎么回事,都是反着来的?

师:有矛盾吗?

生:是好事,怎么又是高兴又是不高兴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师:是啊,究竟怎么了?请大家继续同桌合作,给每一个表示心情的词语找到理由,画一画并说一说。(生自由读并合作画找,并反馈)

师:现在你能根据这个表格,并联系刚才交流的内容,比较完整地说一说那天的故事了吗? 《那天》可以按事件发展“取车一送车”为线索,以地点转换“百货商店一家里”为线索,也可以按心理变化为线索等,心理线索也可以取其一。但显而易见,选择父子两人的心理变化为线索,既可以构成同一人物的心理冲突,也可以构成两个人物之间的冲突。于是,情节的张力就产生了。《课标( 2011年版)》指出,第二学段要“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根据图表中的心理线索,结合文本内容,两次引导学生说一说那天发生了什么事,也就水到渠成了。不同学段,可以结合情节发展,尝试不同要求、不同形式的言语实践。比如《地震中的父与子》更多展现了父亲的“明线”,倘若补白儿子的“暗线”,是否也为有益的尝试呢?

2.以点带面,体悟情节张力

“情节”本身是表达方法的一种,情节的构成又有赖于细节的描绘,如此就有了诸多语言形式可供模仿、借鉴。而这一类作品的表现手法,显得尤为丰富而多变。在教学中,要依据学生的发展特点,结合文本的言语素材,确定言语训练重点,兼顾其余,从而妥善组织言语实践。

【《那天》案例】

师:文中还有两个比较重要的人物,一个母亲,一个库伯先生。那天,他们的心情又会经历怎样的波折呢?同桌合作,可以研究其中一个人,也可以每人研究一个。也填在表格里。

师:请你来说说你们为什么这么填?有依据吗?其他同学要注意听,他们的理由成立吗?(反馈讨论)

师:接下来,同桌之间根据最后填写的内容,选择其中一个人物,完整地说说前后的心理变化。

《课标(2011年版)》在第二学段要求“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以上第一个片段,在心理反差的鲜明对比下,探究文中两个主要人物的“喜怒哀乐”:在此基础上,第二个片段则通过形式迁移和口语训练,既展现母亲和库伯的心理,以达成从不同视角考量同一事件的目的,也尝试从文本中初步学习表达方法——表现心理变化乃至反差。事实上,不同文本的言语训练载体是不一样的,其训练指向也不一样。就表现人物的“喜怒哀乐”而言,心理的、对话的、神态的等等,比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就可以用截然相反的“对话”作为主要的训练目标。

第3篇:钓鱼的启示课件范文

1、积极参与活动,大胆表演,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2、在课件的提示下,感受乐曲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并理解乐曲ABC的结构特征。

活动准备:多媒体动画课件、猫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动画演示,启发幼儿讨论并大胆表演不同的形象。

1、(画面一:小鱼们在欢快地游来游去。)

师:小电脑把我们带到了哪里?你看到了小鱼是怎么游的?

2、那我们就来学一学快乐的小鱼吧!师:小鱼们!幼:哎!

师和幼儿一起表演快乐的小鱼形象。(提示、鼓励同伴间的相互学习。)

3、小鱼们在一起真快乐呀!听!谁来了?

(放猫的音乐)它到小河边想干什么?瞧,小猫真的来了。

(画面二:小猫扛着鱼竿)小猫会怎么钓鱼呢?

启发幼儿大胆表现小猫甩鱼竿的动作。

二、听辨乐曲,了解乐曲的内容及结构。

1、小电脑里有两段音乐,讲的就是小鱼和小猫的故事,请你们仔细听,哪一段讲的是小鱼?哪一段讲的是小猫?

2、老师:我们来听一听,小猫甩了几次鱼杆?(欣赏小猫的音乐,听辩乐句)

3、我们来学一学。

4、尝试用两个不同的动作来表现两段不同的音乐。(图谱是否先提示一下)

(启发幼儿从速度、力度来表现)

5、通过多媒体课件,了解音乐内容。

A:小鱼和小猫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我们接着看。

B:幼儿欣赏课件三。

C:提问:小猫怎么会掉到河里?师和幼儿分别扮演小猫和小鱼,表演齐心协力把小猫拉下河。(跟着节拍)

D:哦,这原来是一个小鱼钓猫的故事,我们完整地听一听,什么时候音乐里讲小鱼们齐心协力把小猫拉下了河?(完整欣赏乐曲)

E:我们一起来学学小鱼和小猫,把这个故事完整地表演一次。

三、快乐表演。

1、尝试分角色进行表演。

A:请几个幼儿扮演猫,其他幼儿扮演小鱼。提问:猫在甩鱼竿时,小鱼们在干什么?(动脑筋,想办法)

B:启发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表演想办法的动作。

C:幼儿分角色完整游戏。

第4篇:钓鱼的启示课件范文

一、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兴趣也称求知欲,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例如,课前要有新颖而充满激情的导入,它可以营造宽松的学习气氛,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学习积极性,激活思维和想象,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进行导入。例如:上《磁铁》一课时,让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没有鱼钩的钓鱼竿去钓鱼,结果没有哪一个同学钓到鱼。同学们:你们说老师会钓到鱼吗?然后就用带有磁铁鱼竿把鱼钓上来,这时,学生就会积极地思考,是什么原因呢?自然而然地引入到实验中去。

二、实验课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

在科学课里,仅仅具有兴趣是不够的,还要注意合作与交流。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勤于动手,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及合作交流的习惯,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活动,主动探究新知识形成的过程。如:在探究《电磁铁》的性质时,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他们对于电磁铁感兴趣的问题,如:电磁铁是由什么构成的?怎样制作电磁铁?电磁铁能吸哪些物品?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什么有关?电磁铁有没有南北极?若有极性与什么有关?电磁铁与磁铁有什么区别?然后,让每个研究小组对本组感兴趣的问题,先提出预测,再根据多种实验材料,提出实验方案,最后动手实验寻求问题的答案。针对很多科学问题,通过联系课内所获知识,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分析现象、思考问题、动手操作。科学课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如我在教学《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时,为了使一些物体改变浮沉状况,便之变得更为直观、形象,特意引导学生小组内进行交流和讨论,鼓励每人都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注意倾听他人的看法,敢于实践,敢于竞争。学生在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提出了十多种不同方法,然后经充分讨论选出最佳探究观察和想象能手。在合作与交流过程中,教师能主动做好事件的引探,并注意到小组各成员的分工与协同作用,使人人参与,人人都有事可干。

三、课件教学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实验教学中

小学《科学》是一门科学启蒙性学科。它侧重于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研究学习中保持或发展儿童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教材侧重于提供大量的科学信息,图文并茂,有许多实物彩色图片、形象的模型图与优美的文字相结合,从而将科学知识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如在教学中充分地利用好课件教学手段,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优化了教学环境,拓宽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思路,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如教《冷和热》时,我设计了一个小课件,开始是一点风都没有,突然树枝摇晃,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这样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通过研讨、实验,使学生先知道“由于空气的流动会形成风”这一理论后,再出示一些热空气向冷空气方向移动的课件,进一步明确问题原因所在,启发了学生思维,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课堂上教师的评价方式

小学科学教学的评价是一种多元的激励性评价。通过评价,以鼓励小学生的好奇与求知欲,使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但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同的年龄阶段,由于生理、心理不一样,所表现的每个侧面程度也大不一样。只有评价内容适合小学生的实际水平,才是最有效的,要求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例如上课时常这样表扬:“老师发现你真会倾听,而且总结得也非常有条理!”“你知道的知识好丰富!我们大家都要向你学习!”“你能提出这么有水平的问题来,真是太了不起了!” “你真像位小科学家,有这么多发现!”等等。对于学生的回答,无论正确或是错误,教师都要及时做出评价,一个充满赞美的眼神,一个表扬的动作,一句激励的话都能使学生的心得到满足,甚至对他们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点我在教学中感受较深。在教学中,我还进行奖小红旗和智慧星的办法,就是在上课时给予表现,好的小组分发一面小红旗或是一颗智慧星。学生在科学课学习活动中,首先进行自评,自己认为做到了,就可以到课代表那儿要求加一颗星,当然也要结合学生互评。学期结束前,教师可根据组长统计的情况,这就可以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这一切工作完全可以让学生来操作,既方便,又真实。从实践看,实行这种激励性评价,学生心中就会始终涌动一种精神力量,谁也不会自甘落后。

第5篇:钓鱼的启示课件范文

摘要像农庄一样组织课堂,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舞台,学生在其中自主地表演、参与、享受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体验运用知识的乐趣。文章针对年级越高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越低这一困惑,进行分析、研究,力求从自主参与和培养兴趣、创设和谐课堂等几个方面进行尝试。确实改变了这种现象,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自主参与;兴趣;创设情景

记得有个教学专家给我们作报告,他说:“小学生在课堂上举手发言非常积极,简直小手如林啊!虽然看上去很热闹,但上课老师的提问未必是有效的。”我很认同这一观点,但我却非常怀念这样的热闹场景。因为我一直被一个困惑包围着,那就是:在七年级时,学生对科学充满了好奇,只要提出的问题是他略有所知的就想积极举手发言,有时遇到抢答题或小组竞赛题时,生怕老师没看到他而把手举得高高的,甚至主动站起来抢着回答。但到了八年级,主动举手的学生渐渐少了,而且经常集中在几个人身上,到了九年级就更加明显了,难得有人主动举手,我不禁感叹:课堂本应是学生的舞台,是一展身手的地方,学生统统成了“过客”,老师在台上演“独角戏”,面对老师的一再追问,台下的学生仍面无表情,举手者寥寥无几,老师只好“点兵点将”,学生为何如此被动?有人说这是学生渐渐成熟的表现,果真如此吗?这个问号一直徘徊在我的脑海。

一天,陪女儿去儿童公园玩耍,看到这样一种场景让我若有所思,茅塞顿开。场景:在儿童公园内的平地上,小朋友围在充气水池边钓金鱼,鱼杆和饵料都是租来的,每钓一分钟付一元钱,大人和小孩都很兴奋,女儿平时经常喜欢买金鱼,买来喂两三天就不管了,所以没过几天鱼就死了。但她从来没有钓过鱼,看到别的小朋友钓得热火朝天就迫不及待地上阵了,由于没有经验,鱼总不上钩,急得她呀像热锅上的蚂蚁,幸好有旁人耐心指导,在第10分钟左右钓上来第一条鱼,她高兴得跳了起来,接下来一发不可收拾,接连钓了4条,速度也越来越快,恨不得把她看得上眼的金鱼都钓上来,不知不觉半小时过去了。

当把5条金鱼拿回家时,家人都觉得不值,而我却觉得相当值得,因为女儿真正体验了一回钓鱼的乐趣。而与以往买鱼相比,这次她更细心,5条金鱼养了半年左右。

启示:买鱼养和钓鱼养,为什么女儿对鱼的照料程度不一样,后者为什么更持久些呢?我想最主要的区别在于:钓鱼给了她一个亲自参与的机会,满足了她对参与的渴望,经历了过程,使她体会到钓上来的鱼是来之不易的,从而让她倍加珍惜。这与花同样的价钱买鱼来养是不能同日而语的,钓鱼时不仅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还可以从别人那里学到钓鱼的技巧和经验,体验其中的乐趣。这种自助参与式的方式让每一个小朋友在过程中收获了快乐,得到了满足,同时激发了热情,唤醒了自己的主体意识。

联想:近两年,当地涌现出很多的农庄,游客可以在付钱后钓鱼;采摘杨梅、桔子、挖春笋或烧烤,与直接拿到街上去出售相比,生意更为兴旺,这一手段与女儿钓鱼养有异曲同工之妙。那么课堂教学能不能借鉴农庄这种自助参与式的经营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中的主角呢?

反思: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道理都懂,让学生从“学会”转变为“会学”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但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我会挑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来回答,有时干脆就自己一讲到底,忽略了学生的感受,更没有把思考的时间留给学生,久而久之,学生参与的热情开始下降,老师由导演变成了演员,学生成了陪衬,参与度可想而知,教师这种长期单向的授予学生知识的课堂模式,严重抑制了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建构知识的热情。女儿钓鱼的事情给了我重要的启示:在教学中我们除了传授钓鱼的方法以外,更应该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垂钓之趣,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尝试:在经历以上这些思考后,我开始尝试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渗透这种意识,多创造让学生能参与其中,积极主动学习的条件,让他们学有所乐。如:上“心脏和血管”这一内容时,一上课我就组织学生右手放在左胸口上,齐唱国歌,感受心跳,并激励:“同学们,刚才你是否感到了别样的自豪与庄严”,然后乘势提出:“你知道我们的心脏是如何工作的吗?”导入新课。此时此刻学生对心跳的体验是深刻丰富的,而老师的提问又犹如在河中扔进了一块石头,激起学生求知的层层涟漪。有了这次课堂教学试验后,在备课过程中有意识地安排进一步的尝试。又比如上九年级酸的性质时,叫学生用厨房里的食醋做鉴别食盐和纯碱、检验鸡蛋壳能否溶于酸和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等实验,由于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对知识掌握的非常扎实。只要老师研究学生生活经验并通过设计,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让他们放开手脚大胆干、张开嘴巴尽情表达、竖起耳朵悉心聆听,他们就不会觉得课堂与自己无关,而是可以因自己的主动参与而变得富有灵气的活载体,是一种可看、可做、可验证的现实存在,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课堂也因而变得富有生机 ,我感悟到:主动参与犹如给学生按上了一对飞翔的翅膀,有了它学生才有可能真正飞向学习的乐园。

那么怎么样才能让学生在“农庄”里自由垂钓、自主采摘、尽情参与,创造课堂的精彩呢?

一、转变观念,创设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

1.给学生坚定的信任

要让学生主动参与,首先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了解他们已有的认知水平,从实际需求、兴趣和意愿出发设计活动,让他们大胆地展开手脚,并适时、适度地用一个肯定的点头,一个关爱的微笑,一个真诚亲切的目光和“你们成功了!”“你们的结果真不错!”“你比老师想得还周到!”等语言进行激励评价,这样他们参与的热情和主动性就会调动起来,有顾虑的学生才会放下思想包袱参与到活动中,课堂才会变得富有朝气。

2.创设民主、宽松的表达环境

教师要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尤其是照顾弱势学生的状况,要意识到每个学生的观点都非常重要,应想方设法让学生将不同的观点都亮出来,在教学中采用鼓励的语言、商量的口吻,比如主动问学生:“对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你能对这种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吗”等,或者让自己扮演小组成员,和学生一起选择问题、设计方案、讨论和解决问题,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学生会由衷地展现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积极大胆、畅所欲言、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积极营造敢问敢答、互相合作争论、争辩的课堂氛围,使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真正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3.明确目的

对于教师来说,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让学生有明确的参与目的。如果提前给学生导学案,并明确地给出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活动设计时要选择适合学生对象的参与方法,给出清晰的指导和说明,激活先前知识,那么学生就可以通过预习课本内容、为上新课做好准备,对自己要扮演的角色有个心理定位,便于顺利地、有效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演好自己的角色。避免宝贵的课堂时间。

第6篇:钓鱼的启示课件范文

关键词:探究;磁铁;科学前概念;科学概念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6-075-001

生活中处处有科学,而“好玩”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同样,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也蕴含了丰富的科学内涵。如果能善于挖掘孩子们玩中的科学内涵,并巧妙利用孩子们爱玩的心理,引导他们在玩中探索和学习科学,我们的科学课堂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以玩激趣,暴露学生的前概念

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我在上《研究磁铁》这一课前特地做了一组小玩具――“小猫钓鱼”。用彩色卡纸做了6条色彩艳丽的鱼,每条小鱼的里面都藏着一块磁铁。用小棍做了2根钓鱼竿,一个鱼钩是铁的,另一个鱼钩是铜的,钓鱼竿贴着两只小猫的头像,可爱极了!一上课,我就拿出“小猫钓鱼”的玩具,兴致勃勃地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老师要请两只小猫上来比赛,看谁钓的鱼多?”同学们一看是玩,都来了兴致,争先恐后地举手,课堂气氛很活跃。两名同学比赛开始了,其中一个同学很顺利,手到擒来,看中了哪条鱼都能把它钓上来;还有一个同学摆弄了半天鱼竿,鱼儿就是不听话,一条也没有钓到。胜利者得意洋洋,失败者垂头丧气。马上就有同学看出了其中的奥秘,举手说:“老师你不公平!他们两个的鱼钩不一样,你肯定在鱼肚子里放了吸铁石,吸铁石只能吸铁的东西,只有铁的鱼钩才可以钓起鱼。”同学们都点头称是,失败者也不再垂头丧气。我也知道了农村的孩子都把磁铁叫做吸铁石,他们认为磁铁只能吸起铁的东西。

“真聪明,鱼肚子里确实放了吸铁石,科学上叫做磁铁。平时玩过磁铁吗?”我顺势给出了磁铁的名称。

“玩过。”不少孩子举起了手。

“玩过磁铁,你知道磁铁还有什么神奇的本领呢?能跟大家说说你玩磁铁时的发现吗?”

于是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说出自己知道的磁铁的“本领”:能吸铁,能隔着东西吸引铁的东西,磁铁可以吸引磁铁,有的磁铁磁力大,有的磁铁磁力小,还可以用磁铁来做指南针。我把他们所说的――板书在黑板上。

此教学环节中,我通过“小猫钓鱼”的游戏,一上课就牢牢地抓住了孩子们的心,成功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学生成功开展自主科学探究铺垫了基础。

学生在走进教室前对即将学习的科学知识并不是一无所知的。我们把学习者在接受正式的科学教育之前,在日常生活中按照自己的习惯、经验、思维方式而获得的一些感性印象、积累的一些缺乏概括性和科学性的经验,称之为“前科学概念”,简称“前概念”。

在这节课中我顺势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经验,来猜测其中的秘密,孩子们的回答也暴露了他们的一些前概念:磁铁只能吸铁的东西;只知道不同的磁铁磁力有大有小,不知道同一块磁铁的不同部位磁力大小不同,没有“磁极”的概念。把学生学习新课前的零星认知罗列出来,作为本节课探究的生长点。如此,课堂既有了玩的趣味,又有了科学的内涵。

二、利用质疑,有效转化学生的前概念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们探究下去,我向学生“求救”:老师昨天碰到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上课之前我经过学校沙坑的时候,不小心把一些回形针掉进去了,你用什么办法可以很快地帮老师捡起回形针呢?学生觉得这个问题很简单,有些不屑地回答:用吸铁石把回形针吸出来,不就行了吗?

“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可以试一试!”我让学生从每组的抽屉拿出实验材料,只给每组半分钟的时间进行实验。实验材料是:一个塑料盘,里面有一些沙子,沙子里面埋了一些回形针、一枚五角硬币、一枚一元硬币、一个铝钥匙、一个铜钥匙和一根条形磁铁。

学生们以为沙子里面只有回形针,有的惊喜地叫着“我还吸起一元的硬币!”“我还吸起了五角硬币!”更加卖力地用磁铁在沙子里面找。时间到了,我适时地问他们找到了什么?学生们都争着回答“吸了很多回形针。”我故意提高声音说:“看来磁铁真的可以吸铁。”

这时有学生质疑了:“可是五角硬币是铜的,它也可以吸?磁铁不是只能吸铁的东西吗?”我接着问:“一元硬币是铁的吗?铜的硬币可以吸起来,铜钥匙为什么吸不起来?”学生们有的点头,有的摇头,一片茫然。这时老师应该揭示正确的科学概念了:那是因为,硬币里面有一种金属叫“镍”,磁铁除了吸铁,还可以吸镍、钴一类的金属以及他们的合金,科学上把这种性质叫“磁性”。

科学概念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有效转化学生的前概念,它有两种基本的转化形式;一是学生的前概念与科学概念基本一致,需“丰富”;二是与科学概念有差距或相矛盾,需“修订”。因此,如何在教学中高度利用学生所具备的前概念,把学生已有的正确的前概念顺利转变为科学概念,转化和改正阻碍和干扰学生错误的前概念,是每一个老师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第7篇:钓鱼的启示课件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及措施

阅读,不能定义为看书、识字,对于学生来说,阅读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阅读既是一种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和手段,更是一项提高儿童自我学习的技能。

一、教师对儿童阅读能力培养的地位和作用

阅读能力对于小学生尤为重要,作为教育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如何避免不良因素的影响,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课堂阅读呢?

1.阅读对师生的作用是相互的

随着知识社会及信息社会的到来,教师传授知识的任务已远远不够学生适应时代的需求,教师必须对所传授的知识进行分析、甄别、评价、判断,教师不以知识的权威、知识的化身角色出现,而是与学生一道共同探究。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既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又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基本体现。

2.阅读是能力和资源的结合体

新课程观告诉我们,学生是一种生成性的、鲜活的课程资源,课堂教学应重视并开发、利用好这一资源,在课堂上倾听学生需要既是把学生当成是教学资源来看待,又把学生在课堂中传递出来的生活经验、人生感悟、情感态度、问题困惑等当成教育教学的宝贵素材,尽力挖掘充分利用,以求得课堂教学富有生机和成效。在教学《钓鱼的启示》这一教学内容时,由于课文内容和学生的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不明白故事的背景,授课我利用关于新疆哈密地区的“禁牧期”这一现实法规,然后迁移到“禁渔期”,抓住主要词眼“鱼”与“渔”,从生活入手解决教学中关于“开捕期前”的理解,帮助学生了解事件背景。

二、阅读能力养成的有效策略

1.多种方式,读说结合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不断运用新颖有效的教学手段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呆板、枯燥的阅读方式变成鲜活的立体形象。在教学《钓鱼的启示》一课的时候,我是这样设计的:

(1)课件出示重点句:“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师:我们可不可以结合课文内容换个说法呢?

(2)课件出示:“违反规矩钓到鱼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把鱼又放了却很难。”

师:你能根据此把这句话说一说吗?

(3)现学现用。

课件出示两幅图:老师多给了分数和买东西对方多找了钱,及句子“ 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 却很难。

这个过程学生及时关注了教学内容,也体现了阅读的新举措和表现形式,不得不说新科技的发展为孩子的成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和手段,大大缓解了教学中的尴尬和不足。

2.注重细节,强化要求

在语文课上要注重学生的细节培养。要求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手要放好,脚要并拢,身子坐得正,眼睛仔细看,开动脑筋,保持安静,同时应做到“眼到、耳到、口到、心到”。根据阅读的内容对孩子提供有帮助的情景、对话、问题、练习材料、表演道具等,并能在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指导他们相互交流阅读经验,学会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三、新媒体对语文教学的帮助

常规的纸媒已被数字时代的新媒体边缘化,在指导学生基础阅读的同时,我们更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凸显新媒体的优势。新媒体是各种资源的汇集所,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了资源共享机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了学生一个无限大的空间。如,课文《月亮湾》,如何才能把这样一幅美丽的画面呈现出来呢?我们可以这样来设计:

1.品读月亮湾的美景

你能在课文中找一个词语给老师说说月亮湾是一个 的村庄吗?

2.口语训练

(1)课件出示熊二找茬的问题:月亮湾没有月亮,不好玩。

(2)用课件出示:“因为________所以_________”的句式说说,指名回答问题。

3.品读语句

(1)课件出示月亮湾风景图。

(2)课文中的主要实物:石桥、小河、桃花、农田均作了课件处理,点击相应事物能出现课文相关描述语句。

(3)教师根据学生找的顺序,适时点击相应事物出现对应句子,指导学生朗读。

在这个环节中,新媒体再一次发挥作用,把一片纯粹的文字描述变成了一幅幅画面,学生的阅读活动在图文和活生生的、立体的方式中灵活转换,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神奇,爱上语文阅读。

四、家校合一,合力护航

在新媒体阅读背景下,小学生的阅读环境、阅读内容、阅读载体都发生了多元变化,教师将传统阅读与新媒体阅读结合起来,既要注意传统纸媒阅读的引导,又要加强新媒体阅读的指导。鼓励家长参与阅读,倡导亲子共读,营造家庭读书氛围,家校共同努力,为孩子阅读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第8篇:钓鱼的启示课件范文

【摘 要】阅读教学是教师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由表及里多层次对话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 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涵咏品味,唤醒文本中沉睡的字词,咀嚼文本中隐含的意韵,引发学生对文本的深层解读。

【关键词】文本;细读;品味;感悟;情景结;知人

“文本细读就是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对“语文”敏感,要醉在字里行间,要与语文课程诗意共舞。这样,我们才能蹲下身子自己倾听以及引导学生倾听文本语言发出的细微声响,才能感受到文本所传递的款款深情,逐步达到心领神会的境地。

于是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不断地尝试、摸索,不断地关注倾听文本细微的声响。倾听文本细微的呼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细到一字不忽

“文本细读”首先要“细”,即抓住“文本”的关键,仔细地认真地阅读。在细读的视野中,文本变得饱胀起来,一个词,一句话,甚至是一个标点符号,都会链接出一个话题,一段文字,一个故事,一缕情感。

如《穷人》一文,课文很长,在初读课文后,让学生找出描写桑娜复杂心情的词。学生找到“忐忑不安”一词,其实,这个词就是这篇文章的眼睛。接着,学生自由读“忐忑不安”这个词,再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然后通过“哪些地方看出忐忑不安?”“为什么忐忑不安?”两个问题,让学生朗读课文;紧接着又让学生进入角色再读……步步深入,学生就能逐渐体会到“忐忑不安”一词的内涵,体会到桑娜善良、美好的心灵。

听过一位老师执教五年级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中的一个片段,教学中这样引导学生细读: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

第一步:走进自“误”,引发自“悟”。

先出示一个句子:“七点( )七点一刻( )七点半( )父亲还没有回来( )我实在等不及了。”让学生自填自读,引导走进“错误”。当很多同学都想当然地填上顿号或逗号并读得快速以表示内心的焦急时,出示文本中的句子:“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同时抛出引导问题:“课文里为什么用句号呢?请细细地、比较着读一读,想一想。”

第二步:再读再悟,亲历提升。当对两个不同标点的句子进行对比着读时,很多同学发现了停顿上有长短。有同学发现课文中用句号是表示“我等的时间特别长。”“那么长时间等下去,可是爸爸还是没回来。这句体现‘我’内心的焦急程度比用顿号、逗号的句子要深得多。”这里,这个“陌生化”标点符号的特殊作用发挥到了极致。最后再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读来获得内在亲历的感悟、体验,从而倾听到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实”、“有效”。

二、品到文字味道

“文本细读”是“品”,即在想象、体验之中品味语言文字的味道。课文中的一字一词一句一段,都有着一定的思想内涵,教师的作用就是引领学生,透过字面去探寻字后的“秘密”,字后的故事。

如三年级《给予树》中有这样一段话:“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只有八岁的小女孩金吉娅沉默不语。”教学这段话时,我紧紧抓住“沉默不语”一词,因为这个词的出现和哥哥姐姐们兴高采烈的样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购买圣诞礼物本是高兴的一件事,可沉默不语的金吉娅到底在想什么呢?不得不引起学生的深思。于是自然过渡到课文1—3自然段的学习,这样透过沉默不语,联系上下文让我们体会到了金吉娅的的内心,感受到了她心里想着家人,体贴着家人啊!

三、悟到文字精神

“文本细读”要“悟”,即在细读、品味的过程中悟到语言文字的内在含义和作者的用意。

教学《钓鱼的启示》,对比感受父亲的心理是必要的。也不想放掉“诱惑人的‘鱼’”的父亲面对在道德准则面前显得异常“平静”,但是“平静”之中并不平静,从哪个字可以看出呢?面对“诱惑人的鱼”课文描写的只有一个动作——盯。那是怎样的“盯”啊,那是得意中的“盯”,那是无比喜欢的“盯”,那是在知道了“距离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信息之后的“盯”,那更是带着思考的“盯”。父亲“盯”这个动作,包含着多少信息啊,鼓励学生站在父亲的角度体会父亲当时复杂的内心矛盾以及作出决定的艰难。面对“诱惑人的鱼”在“盯”的动作之后,紧接着是父亲的一个决定——放,和一种心情——平静。沉稳的父亲与幼稚的儿子面对“诱惑人的鱼”的反应迥然不同。“道德抉择”、“实践起来却很难”、“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这些文本语言的意蕴在对比中显山露水了。

四、情境结合,体会感情

“文本细读”还要入情入境。情境阅读是借助想象、联想等,将语言文字描绘的画面、情境浮现在眼前,产生一种如临其境的阅读。它是读者与作者心灵对话的桥梁,其前提仍然是文本细读。

仍以教学《钓鱼的启示》一文为例,我入情入境地朗读“爸爸,为什么”,让学生们感受到此时”我”的急切心情。

师:此时的“我”可能会说些什么?结合当时的情景想象一下。

生:天啊,我的耳朵没有听错吧,爸爸,为什么?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再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放掉鱼?爸爸,为什么?

生:爸爸,为什么?你不是来钓鱼的吗?爸爸,为什么?又没有人看见。爸爸,为什么?辛辛苦苦钓起来的鱼为什么要放呢?

生:爸爸,亲爱的爸爸,要我放掉鱼?为什么?爸爸,放掉鱼就等于放弃可口的鱼汤,为什么?

师:那我们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出来呢?让我们再读一遍。

师:除了急切,小作者内心里还会怎样?

生:对爸爸的责怪,不理解。

师:把你们的急切与责怪带进句子里读一读吧!

通过情景阅读,就会发现急切的“我”把所有的心理活动都融入了这简简单单的五个字:爸爸,为什么?

五、知人是细读文本之源

俗话说:文为心声。任何文本都是特定情境的产物,作者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思想,或有所寄托,或表达感情,但这些情感与作者本人或多或少有些联系,所以细读文本时对作者本身的经历、为文的处境的解读也是不容忽视的,它是我们细读文本的源头。

学习《冬阳·童年·骆驼队》首先要了解林海音的童年;学习《丑小鸭》,要了解安徒生一生的坎坷经历,才能解读《丑小鸭》的语言密码;教学《示儿》,预习时让学生知道这首诗是陆游临终前写的,临终前中原大地尚未统一。诗人一生从未得到重用,而且多次罢职闲居,平生志业,百无一酬,最后回到故乡山阴的农村,清贫自守,赍志以没。初读,感受到的是诗人一个人在病榻弥留之际,回首平生,百端交集,环顾家人,儿女情深。再读,诗人却以“北定中原”来表达其生命中的最后意愿,以“无忘告乃翁”作为对亲人的最后嘱咐,这是极其难能可贵的。三读,更会受到他对国家民族一往情深、九死不悔的精神的强烈感染。

文本是美丽的,只要我们能重视细读,能用一种科学的态度去“细读”,就会活化枯燥的文字,擦亮学生的心灵,我们才能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路上走得更好,更远。

【参考文献】

第9篇:钓鱼的启示课件范文

【关键词】美术教学;教学情境;学习兴趣;自主探究;多媒体

中国分类号:G613.6

美术课是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情境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最易接受的一种方法,通过情境的创设,增强学生对审美客体的情感体验,增强感性认识,促进学生感官的全方位参与,激活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观察,感受,记忆,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感受美,创造美,达到塑造审美心灵,培养审美情操的目的。

一、音乐渲染创设情境

美术课和音乐课都是艺术课,这说明这两种艺术有很好的相通之处。如果在美术课上利用音乐创设出好的情境,就能把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器官都调动起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艺术是相通的,不同的音乐风格会让人体会到不同的场景。老师根据不同的课题,不同的年龄的学生,选择不同的乐曲。通过音乐渲染,使学生更好的激发起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如在讲《快乐的人》一课时先请同学们欣赏“快乐出发”歌曲,孩子们在优美轻松的音乐中享受欢乐,为孩子们发展性学习提供气氛,从而很快激发了创作的欲望。讲《线的魅力》一课时选择激昂的歌曲,让学生体验豪爽和刚烈的美。讲《我们的节日》一课时,播放轻松快乐的歌曲,让学生体验作品的缤纷多彩。在教学中,把音乐和美术两者和谐统一,从而既有利于课堂教学,又有利于学生愉悦身心,激发灵感,发展思维和陶冶情境。

二、趣味游戏创设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的根本动力。高尔基曾经说:“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在美术教学中,把教学内容渗透在游戏中,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气氛中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那么趣味性的游戏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参与力、探究力、创造力的好策略、好帮手。

在小学生眼里,做游戏永远是快乐而有趣的,在热烈欢快的游戏中,学生亲身体验到主题活动,并有意无意地观察到主题画面,头脑中印下生动的各种形象。当学生的活动感受,形象感受,记忆感受最鲜明时,只需稍加选择,就可确定自己的画面。如在教《钓鱼》一课时,教师首先从学生喜爱的钓鱼话题导入,接着指导学生了解鱼的基本结构,指导学生画鱼、做鱼、做鱼钩,然后组织学生进行钓鱼游戏活动。在游戏中,教师还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学习关于钓鱼和水源环保的知识,学生们在游戏中不但学会了画鱼,还享受了钓鱼的乐趣,同时还引发了他们对环保问题的思考。在上《数字变变变》一课,我采用竞赛的教学形式,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发现数字与美术造型之间的内在联系,启发学生对数字产生联想,让学生用绘画、剪贴等形式制作自己的电话号码,采用“比一比、赛一赛”,谁的想法最新奇,谁的作品――最漂亮。通过趣味游戏――“找朋友”这一教学设计与应用,让学生在欢乐的游戏中交换自己设计的作品。通过做游戏,全班同学在尽情的游戏中,无拘无束的完成作业,整个课堂活泼自由,激发了他们表现形象的灵感。培养了学生对美术课的情感,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语言描绘创设情境

有这样的一句名谚:“语言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东西。”优美的语言对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的背景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可以吸引学生并将其带到特定的情境中,充满感彩的教学语言,其效果不但从形式上而且从内容上感受知识,不但作用于感观,而且震撼心灵。学习《奔跑的动物》一课时,教师首先用童话般的语言描述了一群住在森林里的动物们,结果有一天森林里突然着火了的情境,教师提问:“小动物们此时会怎样做呢?”学生很快做出各种动作:有的大叫,有的焦急的跳来跳去,有的哭着喊要妈妈,有的朝各个方向跑……在不知不觉中,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了,很容易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

美术是一门造型艺术,又是视觉艺术,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美术教学,可以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是教师谱写一首优美的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音符。好的开始可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在美术课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课件可以把教学所需要的各种图像、语音、音乐、影像以及文字说明进行整合,并自然、快捷、合理地展示给学生,实现教学活动的生动和高效。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整合,它集合了传统美术教学的优势和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为一体、它能产生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效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如在讲《穿花衣的热带鱼》时,用多媒体显示出蔚蓝色的大海,颜色各异的热带鱼在游动以及会说话的各种小动物,还有美妙的旋律等一系列有趣的情景,它激发了学生的各种感官体验,诱导学生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多媒体教学既能做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既注意教师的教,又注意学生的学,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其最终目标是要通过这种新的教学方法来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

“教有法而无定法”。在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学情境的创设方法也是灵活多样的。美术课教学中良好教学情境的创设,能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好奇心,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入情入境,这就是美术课堂教学的魅力所在。总之,在美术课的教学中,只要我们根据教材本身的特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它就能化枯燥为有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就能提高美术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美术教育》南京师范大学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