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好的故事写作背景范文

好的故事写作背景精选(九篇)

好的故事写作背景

第1篇:好的故事写作背景范文

(一)叙事视角和结构的重置

小说《活着》中作者选定一个独特的视角,以“我”,一个收集民间歌谣的年轻人来引出福贵的故事,电影直接截取小说中福贵讲故事的内容,而省去作者的视角,并把故事发生地从南方移到了北方。小说以大的时代背景为主线,通过这种线型结构形式,把故事放在几个大的时代背景下,将人物融入到历史背景中刻画。影片在叙事结构上增加皮影为另一条线索。在影片中,皮影在烘托和渲染背景,奠定感情基调方面也有着重要作用。

影片的开头,福贵在赌钱时,曾唱过一段皮影“奴和潘郎肖宿久,象牙床上任你游。”这段曲揭示他还是养尊处优的少爷,在赌钱的过程中,皮影作为背景音乐,紧张又激烈,为以后他输掉一切做铺垫。接着,他为了生活不得不找龙二求助,龙二把皮影借给了他。他唱道:“文仲心中好惨伤,可恨老贼姜飞雄”,也是他此刻的处境和心理写照。运动开始了,他又开始为炼钢工人唱戏,“赤使起阴镜,宝镜照的月难换,吩咐一声莫怠慢。”有一种斗志昂扬的精神在里面,但是在同样唱戏的地方,他经历了儿子的死亡。,皮影戏不得不烧,同时期,唯一的女儿也因生育而死。皮影箱子最后成为了孙子放小鸡的地方。电影的主题也在这一层又一层的转折变化中得以体现。

(二)人物和情节的调整

电影改变了小说中一些人物的结局,从而改变了作品情绪基调。在小说中,余华以一种深入骨髓的悲凉笔调,书写了一部悲剧,而在电影中,导演避免了这样悲惨的结局,刻意将结局温情化,为福贵留下了几位亲人,从而把故事的基调从荒诞、凄冷、悲凉转化为常态的艰辛、悲苦和辛酸。福贵最后的话,日子会越过越好的,也暗示了希望,困境中的乐观,这样的结局更易被观众接受。电影中的情节相比小说,更具有戏剧性。新中国成立后的情节,结合时代氛围的营造、政治主题的隐喻,使影片的观赏性大大增强。

(三)文字与影像的转换

在道具设置上,影片尽量还原小说描写的历史背景,在影片中,皮影戏被引入,增强了视觉造型的冲击力和情绪的感染力。整个影片的色{恰到好处,整个影片的色彩都非常稳定。在福贵回家那段,他在光线中的变化就像走过漫漫长途,最后回到妻儿身边。在战争场面,电影中的镜头都采用大全景镜头,表现人物在大的历史背景下的渺小无力。在人物情绪方面,影片多采用人物的脸部特写,刻画强调人物细腻的心理变化,增强影片的感染力。使小说中的文字更加生动形象。

(四)文字与声音的转换

影片增加小说中没有的皮影戏,通过福贵唱戏也暗示了一些人物的命运转变,烘托人物的情绪,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通过声音使小说中文字描写的情绪更加生动地表现出来。影片最大的特色就是民俗音乐的运用,二胡与笛子的运用,也渲染了气氛和环境。同时,声音和画面的相结合,形成极大的冲击力,使影片饱含感情,也调动观众的情绪。影片也通过声音来展现与政治相关的片段,利用当时的革命歌曲过渡,背景音乐中的广播声也反映出时代政策,向观众解释说明了一个大的时代背景。电影《活着》既不失小说的深刻、又不失戏剧的鲜活及电影独特的视觉审美。

小说在改编过程中,电影思维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蒙太奇思维、镜头运动、画面、声音等方面,从时空结构、风格特征,对小说进行电影化的再创造,完成文字到影像的转化。张艺谋电影的成功,更在于他可以在两小时内表现长达几百页的故事。他总能利用近乎相同的故事结构,把复杂的故事简洁化,专注于表现人物的性格冲突与故事情节,张艺谋的只取一线,丰富戏剧色彩的改编策略,吸引了大多数观众,不仅满足于故事的“好看”,更加展示其背后的深刻寓意,使国内外观众看到他们所了解的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周星.影视艺术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1).

第2篇:好的故事写作背景范文

余雷:我在创作两类作品的时候并没有刻意为之,写作前没有预先设定这个作品是通俗的还是纯文学的。我的写作习惯和很多人不一样,我不习惯把每个章节的大纲都写好以后再创作,而是制定一个大致的方向,找到尽可能多的背景材料,尽可能丰富的细节,就动手写了。所有作品的构思方式和写作路径都是一样的,但最终呈现的结果却不一样。这是因为,写到后面,每部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都有了自己的走向,人物会按照自身的规律和逻辑去生长,情节的发展常常和预先的想法不同。当然,也和当时写作的心情、情绪有关,情绪对作品的文字绝对有影响。这样的结果是,写作中出现新的灵感常常让自己豁然开朗,有更多新的想法和发现。写作因此成了一件游戏般快乐的事,我从来没有觉得痛苦过。

通俗文学和纯文学并非水火不容,完全可以互相借鉴。通俗文学和纯文学首先都是文学,只不过在意境和意蕴的追求、创造上有所差别。通俗文学作品追求故事性,痛快淋漓、毫无顾忌地讲述故事。而纯文学作品追求审美意蕴,希望作品中蕴含更多可以思考和沉淀的内容。二者都有自己的目标和功能,拥有各自的读者群,两种类型的文学作品同时存在并不矛盾,也没有高下之分。通俗文学可以借鉴纯文学的写作技巧,讲述故事时增添一些艺术描写,可以让讲述更打动读者。而纯文学可以学习通俗文学的故事结构张力,让艺术表达更吸引读者。英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罗尔德・达尔就是将两者结合得很好的典范。

周益民:“笨侠”系列是少年武侠小说,我猜测你比较喜欢金庸吧?能结合“笨侠”系列,谈谈少年武侠的特点吗?

余雷:我喜欢金庸,也喜欢古龙。金庸的作品大气磅礴,布局严密,表达严谨。而古龙就恣肆得多,更有怪侠风范,故事的走向和人物设计都不走寻常路。我写“笨侠”系列虽然没有直接从两位前辈的作品中获得灵感,但或多或少都受到一些影响。

武侠小说属于类型化小说,故事框架无非是武林世代恩怨,武林门派或是盟主之争,寻找秘籍,侠客匡扶正义之类。金庸和古龙的作品胜在于武侠世界中讲述人情冷暖,世态炎凉。金庸作品中常常有傻小子成功的经典情节。或是天资拙劣,或是出身低贱的傻小子经过某种奇遇之后成了武林高手。这类底层逆袭的作品受到大量读者欢迎的原因是代言和励志,就像那句流行语:人不能没有理想,万一实现了呢?傻小子们甚至理想都没有,最后却功成名就,难怪华罗庚把武侠小说叫作“成人童话”。儿童文学作品也需要这样具有童话品质的故事,但主人公成功的可能性必须更合理,奇遇故事必须符合儿童的接受和理解能力。

少年武侠小说的故事背景常常是模糊的。周锐老师的《侠路相逢》的故事背景虽然放在明代,但明代的社会背景和历史事件对故事的走向没有太多影响。孙幼军老师的《仙篮奇剑传》的故事背景在南宋,整体的故事结构与成人武侠小说较为接近。但主人公身份是一个小乞丐,年龄较小,虽然练成神功后卷入了起义军与朝廷的争斗,但所起的作用对历史事件的影响有限。少儿武侠小说历史背景的模糊与儿童文学作品必须谨慎书写历史有关,少儿读者对历史事实和历史事件的认知有限,不能随意在作品中设计人物和情节,否则会影响他们历史观的形成和历史知识的准确掌握。“笨侠”系列模糊了时代背景就有这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当然就是偷懒,要写出一个历史时期的特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查找大量资料。

少年武侠与成人武侠的另一个区别是主题意蕴。成人武侠小说中渗透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思想,读者熟知的很多侠客牺牲自己舍生取义的故事,其实都把侠客放在了一个道德水准高于常人的位置,他们不得不牺牲自我维护大义。这样的观点不能说不对,但就儿童读者而言,更应当给他们一些现代的观念,让他们从小说主人公的身上获得成长的力量,得到面对生活的智慧。因此,《笨侠》中的阿九做了庄主之后,在大事的抉择和判断上还是在说孩子话,做孩子事。最终让他化险为夷的是善良、诚实、勇敢等品质,而非高远的目标和理想。与传统意义的侠相比,阿九的所作所为更贴近少儿生活。

少年武侠小说和成人武侠最大的区别是不能有过多的暴力描写。武侠小说是由“武”和“侠”两个部分组成的。对于武的描写,成人武侠小说为了吸引读者可以无所不用其极,但少儿读者的认知和接受能力有限,在描写性、暴力等情节时需要节制,或是点到为止,或是用充满想象的招式出奇制胜,四两拨千斤。阿九的武功就属后一类。

周益民:综观你的作品,我感觉到你在文化上的努力,即对本土文化与民族气节的挖掘与弘扬。小说《阿朗的桥》以滇缅公路的修建为背景,《小小赶马人》的故事设定在茶马古道上,《笨精灵的奇幻之旅》以《山海经》中的元素为背景,等等。较之纯粹的想象与虚构,这样的创作增加了不少难度,你是怎么考虑的?

余雷:儿童文学的教育功能是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儿童通过阅读能够扩大自己的视野,在对外部世界进行了解的同时掌握相关的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储备。因此,儿童文学作品所提供的知识点必须是正确和准确的,这是儿童文学作家的责任。即使是在童话这样以幻想为主的作品中,也不能让鱼翱翔蓝天,让小猫在水下嬉戏,而应当充分体现每种事物最基本的特点。因此创作时我有意识地让作品中的细节尽量真实,能够为读者提供正确的信息,不误导读者。

我的云南边地系列的几部作品都是实地考察过的。写作《小小赶马人》和《阿朗的桥》前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多次去故事发生地参观走访。小说中提到的历史事件是真实的,道路和桥梁是真实的,路边的客栈是真实的,文中描述的风俗、节日,人物的衣着、食物,甚至故事发生地的植物都是真实的。这两部作品写作的时间很短,但准备的时间很长。

表现滇剧传承的作品《绝活》则是跟踪一个滇剧表演群体一年之后写成的。这期间不仅去看戏,和老艺人聊天,还咨询了相关的研究人员,查阅了大量滇剧史料,看了很多滇剧的影像资料,以确保作品中出现的滇剧知识是正确的。

《山海经》为背景的那套幻想小说其实并不满意。对《山海经》的运用还很生硬,只是把《山海经・南山经》里的地理、异兽、植物花卉、奇异传说放进故事里去了,仅能让读者在阅读中了解《南山经》,对中国文化并没有太多和深入的挖掘。新书会的时候,梅子涵老师问我:“《山海经》有多少个版本?你用的是哪个时期的哪一版?”当时只能说出我参考的《山海经》的出版社和出版时间。梅子涵老师说:“你写这个题材,应当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当时觉得醍醐灌顶,觉得自己对《山海经》的了解还是太过皮毛和粗浅,所以第二部迟迟没有动笔,还在研读。

周益民:你的这番讲述让我很感动,我看到了一个作家对待作品和读者的严肃态度。感觉你是个快手,创作时出手很快。这缘于什么?

余雷:我算不上是很勤奋和多产的作家,只不过我的每部作品创作的时间都很短,给了大家快手的印象。

给学生上写作课讲到灵感的时候,我喜欢讲“长期积累,偶然得之”。写作不是靠灵感支撑的,因为电光火石一瞬的灵感毕竟有限,作家是在用经验和思考创造一个新世界,创造新人物。一个爱写作的人应该是生活的有心人,他们会自觉地去关注季节的变化,时事消息,身边发生的小事,去感悟与自己相关的一切,去思考我与自然,我与社会,我与自我的关系。

我有很多个素材笔记本,即使在看电影电视的时候也会记上几笔。虽然没有记日记的习惯,但现在的微信、微博其实有日记的功能,每天写上一小段不仅在练笔,也在锤炼自己的思维能力。我对各种资讯都有兴趣,加上现在是教新闻评论学的老师,对时事新闻的关注也比其他人要多,这些都是在为自己的写作做积累。作为一种生活习惯,写作并不只是每天写多少字,而是每天都在关注和思考与写作相关的事。我想,正是这样的习惯让我可以完成出版社朋友们布置的临时任务,能完成那些五花八门的任务靠的就是平时的积累。目前为止,儿童文学的所有体裁我都有作品,很多题材都有涉猎。但缺憾的就是没有自己标志性的作品,所有的作品没有摞起来,而是铺了一地。

周益民:你来泰国支教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预计这段经历会对你的创作发生影响吗?

余雷:泰戈尔在《吉檀迦利》中说:“旅人必须敲遍异乡所有的大门,才能找到自己的归宿,一个人只有走尽外面的世界,才能抵达内在的圣殿。”这次支教的经历让我对这段话有了更深的理解。如果不是亲自到当地,你永远无法想象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群人在那个交通不便的山顶生活着。当一个皮肤黝黑、笑声爽朗的女孩突然告诉你,“我哪里都去不了,我没有身份证”的时候,她的无助和沮丧让所有安慰都没有意义,同情和理解帮不了她什么。

这里的学生每周上课六天,每天在校时间长达12个小时。按理说,他们应该最懂得知识能够改变命运,期望努力学习走出大山,去外面更广阔的天地看看。但实际上有这样想法的孩子很少,大部分学生都不爱学习,课堂纪律是每个老师最头疼的问题。但一旦有其他的文体活动,这些学生立刻活跃起来。当我的学生们在To be number one的舞台上欢快舞蹈的时候,我被他们的热情和朝气感动着,特别想写一写这群高矮胖瘦不一的孩子,写一写他们的青春,写一写他们的努力。

来之前已经有出版社和我签订了合同,让我写一写这里的孩子。我在观察他们的时候一直在思考,构思。其实,每一个国度的孩子都有着同样的成长焦虑,有着同样的生命困惑,如何在作品中写出这些孩子共同面对的问题,是即将创作的这部作品的难点。美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斯坦贝克曾说过一段话,大意是:当你觉得你是一群人的代表,写出一群人的作品,你可能一个也写不出来;但当你写你一个人的感受,你就可能会写出一群人的作品来。我希望这部作品能够真实地体现这群孩子的命运。

这段经历让我以后的写作会更加谨慎,会更注重作品中传递的价值观,因为不是每个孩子都爱看书,而当他看到你这一本时,最好能对他有所帮助。

周益民:热切期待着你的新作,我相信那将是一部很独特的作品。顺便问一下,中国文学在泰国华人中的传播现状是怎样的?

余雷:这个问题有点大,我们这个地区虽然都是华人居住,但无法调查和了解他们对中国文学的阅读和认识。学校有个图书室,里面有很多各界捐赠的图书,但满是灰尘,基本不对学生开放。学生的语文教材有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和台湾地区南一书局两种,人教版的是简体字,南一版的是繁体字,学生学习起来普遍感觉很吃力。

第3篇:好的故事写作背景范文

关键词 故事化新闻 新闻要素 变体

中图分类号 G210 文献标识码 A

The Variations Of “5W”and“H” In News-story

QuJirong

(Department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Yongzhou 425100)

Abstract Story-style news enables news to be individual in its unique way of narrating the news story, and it is one of the means that printed media can achieve success in the drastic competition. The story-style news enables the news reporting to return to the facts, seeks the readability of news and respects readers’ reading experience. It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exploiting the factors of the greatest human interest and feelings, emphasizes the vivid story scenario and rich feelings and consciously puts emphasis on the artistic beauty and style in the course of narration.

Key words story-style news “5W”and“H”variation

信息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媒介激烈竞争引起的媒介资源相对过剩,而这种过剩的根本原因在于媒体内容的日益趋同。如今的新闻竞争很难做到信息源的独家垄断,所谓“独家新闻”也只有在报道方式上追求个性以寻找出路。故事化新闻以其独特的讲述新闻故事的方式让新闻极具个性,是媒体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手段之一。在现今商业主义的气息之中,叙事成了消费大众文化的重要内容,新闻报道也因此进入了一个叙事的时代,一个“讲述”的时代。在这种新的话语环境下,如何把现实生活中的重大政治、经济、法制等严肃主题的新闻,以群众喜闻乐见的通俗化形式表现出来,是新闻传媒探索的一个现实命题。只有增强新闻的可读性,才能保证信息传播的效果。

关于新闻的故事化报道的界定,目前并无统一认识,人们引用得最多是曾经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美国著名记者富兰克林对“故事化报道”所下的定义,即“用故事化手法写新闻,就是采用对话、描写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开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实现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是“一种形象化的报道方式,即以讲故事的形式报道新闻”。①

传统的新闻旨在传递信息,而故事化新闻则在此基础上强调对受众接受体验的尊重。故事化新闻不再着重纯粹地提炼、概括新闻的信息,而更注重将新闻回归事实,还原成一个真实的故事,发掘事实中最具人性、人情的因素。在叙事过程中,有意识地突出描述的艺术美感和写作风格,并以此带给受众阅读享受。在价值取向上,传统新闻更注重新闻的重要性,而故事化新闻更倾向新闻的接近性、趣味性和人情味价值。这些差异表现在新闻要素上,两种不同风格的报道方式也有所不同。新闻中的各个要素在故事里都有了相应的变体:“What”情节;Who人物形象;“When”过程;“Where”现场; “Why”悬疑;“How”语境设置。这些变化都增强了新闻的故事色彩。

一、“What”:“何事”向“情节”的转变

无论采用什么方式、何种手段报道新闻,“What”始终是最基本的要素,它也是众要素中唯一不可或缺的,因为新闻报道就是对事件的报道。就信息传递而言,最核心的莫过于事件的结果,因此在传统新闻里,往往也是将重点放在对事件结果的报道上。但故事化新闻不一样,虽然也报道故事的结果,但更关心的是事件发生的过程。只有将过程演绎成情节,新闻事件才能转化成新闻故事。

从新闻真实性要求来说,故事作为事件的延伸,只是记者写作的素材,容不得任何篡改和虚构。记者真正能得以发挥的是新闻故事的情节。按照俄国形式主义学派的观点,情节是故事得以被人创造性地扭曲并使之面目皆非的独特方式。②在新闻报道中,这种扭曲主要表现在记者对事实的选择和对时间的处理,使故事的情节在报道中呈现出来。我们知道,按时间顺序发生的新闻事实本身是不存在所谓情节的,只有理清事情的联系,并将它们以某种因果关系呈现出来,才可能形成情节。新闻事件的情节化,就是强调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突出事物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故事化新闻之所以吸引人,首先就是因为它有生动的情节。新闻故事的情节具体表现在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动作或因果关系中,其诱人之处在于事件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转变过程中的无限可能与唯一结果之间的矛盾。故事的情节一般包括在受众心理上引发兴趣及其它情感的某些冲突、悬念,比如偶然事件与必然结果、尖锐的矛盾、举棋不定的选择等。因此记者不仅仅告诉受众新闻事件的结果,更要描述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抓住其中的矛盾,并将它展开为丰富的故事情节。这就要求记者通过采访、调查让这些“意外”得到合乎逻辑和令人满意的形式解决。因此记者要善于思考和捕捉事件中存在相互联系的片断,在报道中以恰当的顺序、视角和节奏呈现故事,并适当留出空白,给受众留下在阅读过程中思考和推理的机会。

二、“Who”:“何人”向“人物形象”的转变

在传统新闻里,作为“五要素”之一的“Who”要素,指的是行为的发出者或接受者,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或某些机构,他们的基本作用都是为了传递事件的信息。故事化新闻里,人物一般是专指人。他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符号,而是有着丰富内容的人物,是鲜明的、个性化的人物形象。故事化新闻提倡“事件人物化,人物命运化”,在新闻诸要素当中更注重突出人物要素。且不管是不是推动事件发展的中心人物,他们的重要性都得到放大了。他们既是信息的传递者,也是情感的传递者,更是新闻本身要加以表现的对象。人物的个性表现在其思想、情感、语言、行为和心理等方面与普通人的异质性上。因此在故事化新闻中,叙事是围绕人物展开的,描写人物特定的生存境遇,传达人物特有的思想感情,每个人都是独特而不可取代的。故事化新闻之所以能更感动读者,原因就在于它将故事与人物的命运联系起来,表现出对人命运的关怀,体现人的价值和意义。而受众对新闻故事的关注,也出于对自身命运的思索。故事化新闻就是要让受众通过故事将过去与现在联系起来,将他人的命运与自己的命运联系起来,使新闻叙事为受众提供联系过去与现在、他人与自己的桥梁。在非事件性新闻中,由一个或一些人物串联起整个故事,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叙述模式。因此李希光教授甚至认为“在讲故事新闻学里,人物高于主题 ”,③虽然是否高于主题不好说,但由此可见人物形象的刻画在故事化新闻中的重要地位。

三、“When”:“何时”向“过程”转变

在新闻中,时间不仅仅具有作为记录事件进程标记的作用,它既可以提示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也能阐释许多事件的意义并揭示事件之间的相互因果关系。有人指出,新闻报道的时间已不再是自然附着在新闻事件内部的一个元素,时间具有相对的叙事能力。④新闻报道所讲述事情的时况和叙述时况之间的差别可以造成时况上的扭曲,而这种扭曲是叙事作品在将事件时况转换成作品时况时的必然结果。因为和自然时间相比,新闻里的时间总是断点的。它可以选择某些时间点,也可以选择某些延续的片段。不同的选择就有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前者侧重时效性,后者注重可读性。

时间作为表明事件先后顺序的维度,在传统新闻里通常用以告诉受众每个时间点所对应事件状态和结果。故事化新闻的时间更侧重时间的延续性,将它表现为一种过程,以时间来串联起事件的起源、发展及结果,并揭示它们的内在联系。它不仅仅提示事情的先后顺序,也是故事发生、发展的过程各阶段所蕴含的情感线索。新闻故事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它必须提供许多具象的细节引领受众去还原事件,让他们能依据细节和想象重构故事;也要有详细过程让受众积累和释放他们的感情,因为受众的情感总是需要一段时间来酝酿的。同时,新闻故事对时间顺序的调整,并没有改变事件的性质,但却可能形成悬念等故事元素。因此在故事化新闻里,时间要素已经有了超越本身意义的功能。

四、“Where”:“何地”向“现场”的转变

电视新闻比较容易做到这点,只要记者善于观察思考,镜头会忠实地纪录下现场的一切。对纸质媒体而言,现场感的缺失却是一大弱点。这恰恰也为文字新闻提供了可以努力拓展的空间。任何新闻事件总是与特定的地点联系在一起的,故事化新闻要做的就是把事发地点转换成现场,将事件中最生动过程、最传神的细节描绘出来,引领读者身临其境进入故事,感受故事。

现场感来自好的描写。故事化新闻的一个特点就是一种突出描述艺术,强调文字描述对感官的刺激。这就要求记者深入现场,用眼睛去观察,用心去分析。事件的状态情景、人物的动作语言、场面的背景氛围都是记者要仔细观察的重点。更为关键的是调动各种感官将观察到的内容以文字的方式描绘出来,让读者得到亲历现场的感受。有经验的记者善于模仿镜头的运动,从多个角度将现场用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读者就很容易获得记者描述的形象,接受记者传达的感情。

在“何地”向“现场”的转变的过程中,鲜活的直接引语、生动的细节总是重要的内容。生动的细节叙事可以避免文字信息传播中的概念化、僵硬的缺点,以具体形象的细微特征还原新闻现场的情景和氛围,形成一种虚拟的现场效果,帮助读者进行想象。这种“还原”既可以表现出新闻事件的细微部分和细小变化,增加新闻的真实性,又有助于传达微妙的情感体验,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读者的阅读体验总是建立在新闻提供的人物、事件的信息与自己的人生经验之上的。通过对新闻中这些最细微情节的描述的联想,读者就很容易体验到新闻发生时的气氛,感受到新闻人物的独特个性。因此,对话、动作与环境等细节在故事化新闻里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五、“Why”:“何因”向“内因”的转变

“Why”在新闻中通常是指新闻的背景要素,也就是相对新闻主体事实而言的事实和信息。它不是事件发生的最新状态和动态,而是用来解释、说明新闻事实的各种其它事实材料。包括事实背景、人物背景和知识背景等。新闻背景可以从一个更广阔的舞台来展示事件及人物,有利于故事情节铺叙和气氛的营造。当作为新闻背景的信息转化为人物、事件的内在动因以后,读者能更加清楚整个事件的全貌,在整体上把握新闻故事,更加清晰地体会到新闻中人物的精神世界。在有些故事化报道当中(比如《华尔街日报》的故事化写法),故事只是一个由头,背景信息才是核心。在这样的报道中,记者就要更好地将“Why”要素转化成故事的内在动因,使背景信息与故事主体融为一体,否则故事就会游离于背景之外,导致新闻背景与主体的脱节。

一般来说,这些材料不是新闻主体事实的内容,是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外部推动力量,是“外因”要素。但从辩证的角度来说,外因与内因的区别只有在一定的范围才有效。扩大事件的范围,就能显现出新闻背景与新闻主体之间的内在联系,背景也能成为推动事实发展的内在动力。这样,背景就成为新闻故事的内在组成部分。这也是“Why”要素在故事化新闻中的特殊转变。故事化新闻中,记者要善于发掘出背景材料中的某些信息,使之成为人物活动的内在动机或者主体事实发展的直接推动力量。当然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事件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记者的意志改变。但记者可以通过扩大或者缩小报道范围,使这种联系得以明白表现。事实上,作为新闻背景,它对人物、事件的影响和推动作用总是存在的,记者并不需要夸大这种联系,而只是以合乎逻辑的方式让它得以显现。

六、“How”:“何果”向语境设置的转变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How”所代表的“结果”,并非报道的主体事件的结果,因为作为事件一部分的“结果”已经包含在“What”要素之中。“How”相对于新闻主体事件而言,也是要素,它要呈现的则是新闻事件的直接或间接的结果,也就是新闻事件发生后所产生的意义和影响,也包括对事件后续发展的预测。受众对新闻事实后果的评价直接决定着他们情感的反应强度,这种评价往往是与他们自身的利益紧密相关的。⑤

一般来说,受众了解了主题事件的信息之后,就会对事件的影响以及人物的命运产生较为强烈的关切之情。而“Whow”要素所提供的信息则能满足受众的这些需要,并且还能在此基础上对受众的情感进行导向。利用“Whow”要素所提供的信息在受众身上唤起独特的阅读反应和情感效果,从本质上属于新闻叙事的时候的语境设置。⑥故事化过程中,记者选择适当的“Whow”素材对受众的情感反应进行引导和强化。它不是一般地提供事件的最新动态或者外界的反应,而是选择某些与受众可能相关的事实,带他们体验同时代人的情感,譬如焦虑与释怀、悲伤与欢乐。一般来说,这些事实应该具备几个特点:它在某种程度上涉及到受众自身的利益,或者满足受众的某些情感诉求,能进一步引发受众的注意力,让新闻故事具有持续的吸引力,深刻地保留在他们的记忆中。

注释

薛国林:《当代新闻写作》,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2页。

莱蒙,雷斯:《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四篇论文》。转引自蒋原伦,张柠主编:《媒介批评(第二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4页。

李希光:《写人性的故事与找回记者的尊严》,《新闻传播》,2006年04期。

李岩:《媒介批评:立场、范畴、命题、方式》,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6-78页。

第4篇:好的故事写作背景范文

真题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早 发

罗 邺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1)这首诗是如何表现“早发”之“早”的?请作简要分析。(5分)

评改说明

1.①第一、二句紧扣诗题,凸显“早发”:宿酒初醒,残灯未灭,长夜未尽,诗人已携孤剑登程。第三句写诗人在路上听到雄鸡唱晓,也可见出行之早。②塞外风雪路,本来行人稀少,而“早发”就更无路人,只有诗人独行,故“独”与“早发”之“早”有关。③飞雪白草,道路本已难辨,早行时就更加微茫,故“微”字也在表现“早发”之“早”。

2.一个“背”字,描写了诗人与大雁相背而行的情境,使诗人向北向寒与大雁向南向暖形成强烈对比,表现了诗人旅程的艰辛和心情的愁苦。

一点残灯;鲁酒醒;闻鸡鸣各1分,共3分。答出“独”与“微有路”任意一点并解释,给2分,分析“冻”字,酌情给1分。所以很明显,这里存在一个优良答案排序问题。

答题事项

认真审题。有很多学生把“早发”理解为“早生华发、少年白头”,偏题太远。如何表现是让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具体解读,不是让谈表现手法,有学生写侧面描写、情景烘托等,若是没有提到具体的诗歌内容,仍不给分。还有学生很聪明,将诗歌翻译了一遍,还有的加上一句表达了诗人愁苦思乡之情,纯属诗歌鉴赏模式,译文中包含了得分点事物,但千万记得加上一句:“从而表现了诗人出发之早”,若没这一句,零分。这样就很不划算了,属于审题不严;由于阅历与经验的不足,学生很难答出“鲁酒醒”与“冻”字体现了早行;注意文本细读,万不可脱离诗歌,一个字眼一个字眼来扣;实在答不出来,也有照搬诗句的,但前六句都包含有得分点,可得1分,后两句与“早发”无甚关联,所以若是全文照搬,反而弄巧成拙,零分。

(2)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3分)

评改说明

此题有3个得分点:分析“背”的含义,背离、背向,与大雁方向相反之意;说明修辞手段,对比(反衬);表达效果,反映了诗人愁苦、忧伤、羁旅行役、思乡之情,旅途的艰辛。

答题事项

1.“对比”的修辞手法这个点很容易漏答,如果写了烘托、衬托属于不准确,也不给分;

2.“背”的含义,很多学生答成“诗人背负着大雁”或者“大雁背负着天空”,属于没有细读诗歌;

3.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这里应该是哀景哀情,有学生写成诗人具有昂扬的斗志、积极的人生观、热爱国家报效祖国的热情,明显不合适。

4.所选诗人并不为我们所熟知,这首诗歌如果有作者、成诗背景介绍,学生应该会把握的好一些。但归根究底,紧扣字眼,细读诗歌是最重要的。

真题2

《六指猴》这篇微型小说的段落都很短小,甚至大量使用一句一段的形式。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写法?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评改说明

1.便于密集且清晰地组织、传达信息,适合本文丰富、复杂的叙事内容的表现需要。

2.便于加快叙事节奏,适合本文迅速推进小说情节发展的需要。

3.便于叙事场景的灵活切换,适合本文于多场景中叙事、写人的需要,产生电影分镜头的效果。

4.本文段落虽然短小,但内容的表达简洁而准确,富有“提示”性,能够有效调动读者的想象。

答题事项

标答包括四个要点,踩点得分。答对1个要点给2分,2给4分,3个即给8分。如有其它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以下几种答案是得分点:

1.语言上,言简意赅,便于在较短的篇幅内传达较为丰富的故事内容;

2.结构上,层次分明,脉络清晰,便于读者阅读;

3.情节上,使文章节奏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4.小说几段即形成一个场景,有利于场景的切换,可以产生电影分镜头的效果(蒙太奇式的效果);

5.表达效果上,能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

6.避免平铺直叙,使故事情节更曲折起伏,设置悬念,引起读者思考及想象。

意思答对即可,但学生在作答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类问题:

1.分点作答,标注序号。不要密密麻麻写一大段却不分层,这样很难让阅卷老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到得分点;

2.常用字千万不要写错。尽管错别字未明确要求扣分,但常用字写错尤其是关键点出现错别字仍然十分碍眼,导致“可给可不给”的分丢失。如“结构”有学生写成“节构”,“兴趣”写成“性趣”,“言简意赅”的“赅”写成“骇”。

3.不可重复啰嗦一个观点。考场时间紧促,若是对一个观点长篇大论,即使解释的再完美,仍只能得到一个点的分数;

4.尽量使思维开阔,从小说情节、结构、语言、人物塑造各个角度作答。分条作答,先亮观点,后结合文章简短说明;

5.如果万一不知道如何作答,也千万不要留空白,把一些套话空话写上也好。很多学生仅仅写了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推动故事发展;使文章节奏快;语言简练;突出人物形象;引起读者好奇心这样的几个字,没有阐释清楚,但也会酌情给分。毕竟答错不倒扣分。

这道题由于得分点较多,学生一般能想到两三个点,但是不容易结合小说内容进行观点阐释,很多只是写空话套话,但在完全没有思路的情况下,这也不失为明智之举。

真题3

右边的绘画和书法作品,展现了画家和书法家心中的奔马的神韵(图略)。请用诗或文的形式描绘你心中的奔马。要求:①必须原创;②运用比喻、比拟两种修辞手法;③不超过60字。(4分)

评改说明

答案示例一:奔跃气如虹,昂首啸长空。龙马抖精神,奋蹄疾如风。

答案示例二:哒哒哒哒,蹄声敲醒草原;萧萧长嘶,鸣声激荡群山!啊,草原的精灵,大地的骄子,迅疾如风,快似闪电!骏马奔驰,一往无前。

答题事项

1.总的标准是,内容符合要求且为原创2分;恰当运用比喻、比拟修辞手法各1分。

2.学生如果描述的是绘画中的奔马、书法中的“马”字一般判0分,如果内容写得好酌情给1分;(题目要求写“你心中的奔马”,不是写画中的马和书法中的马)

3.紧抓题目,要描写的对象是“奔马”,不少考生回答的是“梦想就如一匹野马,在草原上驰骋……”,“我就是一匹黑马……”等等,此种情况最多判1分;

4.注意写出描述的对象,部分考生给出了成段的描述,但是没有给出陈述的对象,整个语段缺乏主语,影响得分,一般会扣去1分;

5.所用的修辞手法注意贴切,能体现奔马的特征,把奔马的速度比作疾风、闪电;把奔马比作威风凛凛的将军、战士、运动员等都是贴切的,在此得分点上得分。有些考生说“奔马就像好朋友,在我悲伤的时候安慰我……”“马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等被认为是不贴切的,在此得分点上不能得分。

第5篇:好的故事写作背景范文

一、交代故事背景

作者往往用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告诉学生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为人物活动提供舞台,同时,也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从而和文本对话、与作者交流。如: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一文,开头对鲁镇的酒店的格局的描写,此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大柜台,柜里预备着热水……这样的描写,即为人物活动提供了空间,能够正确地理解课文以及作者的写作目的。

二、渲染气氛,表现人物心理

不同的环境描写,人物就有不同的活动氛围,人物的心理反映也有所不同,反之亦然。萧乾《枣核》中,通过对“朋友”的花园特别是“北海”的描写:卵石铺成的小径、泥制的小凉亭、红庙以及白塔,这样的自然环境的描写,表现了人物对祖国、对故土的思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第二段对百草园景物生动而又深情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乐园”的喜爱和向往之情。但是,鲁迅《故乡》中的环境描写,则反映了农村的凋敝,渲染了沉寂、荒凉的气氛,衬托了“我”悲凉的心境。

三、烘托人物形象

环境本是为人物活动提供一个场所和背景的,所以,环境描写往往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也就是说,作者为了表现人物丰富的心境、复杂的性格,往往要为人物设置多种不同的环境,用以“刺激”人物,以记录其种种行为,从而显露人物的性格。如《范进中举》中,作者在范进中举前后设置的两个大的典型的社会环境,在这环境中,无论是范进还是屠户等人,他们的形象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四、突出文章主题

既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如此举足轻重,那么我们在写作时怎样才能写好环境呢?具体做法如下:

1.环境描写要紧紧围绕文章的内容和主题,并为突出文章的内容和主题服务,千万不能牵强附会,为了描写而描写。我们可以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形象,揭示文章主题。如《最后一课》《孔乙己》等课文就是这方面的典范之作。

2.环境描写要抓住特点。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有其自身的特点。环境的写法不同,它所带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如《七根火柴》中的雨,作者抓住了雨大、风疾、天冷的特点,为下文故事埋下了伏笔。而《在烈日和暴雨下》,作者从暴雨前的天气写起,最后再写到暴风骤雨,突出了祥子拉车的艰辛。

第6篇:好的故事写作背景范文

教学目标①引导学生讨论:可不可以删去第一小节的街灯和明星而直接想像天上的生活?为什么?②学生讨论:举例说说,这首诗的语言好在哪里,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①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

②了解这两首诗的写法和风格。

③理解诗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④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①有感情地朗读。

②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老师:准备投影仪、录音机、磁带(提琴曲《梁祝》、钢琴曲《星空》)

学生:了解有关牛郎织女的故事传说,有条件的查阅这两首诗的创作背景。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天上的街市》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夜晚,我们仰望天空,群星璀璨,那里,发生过多少美丽的故事,产生过多少神奇的传说,令人禁不住心驰神往。今天,我们跟随着著名诗人郭沫若先生一起步人《天上的街市》,感受诗人所追求的那份美丽,那份新奇。

朗读课文,先从整体上了解诗歌内容

①教师范读,提醒学生注意朗读节奏、重音,并出示投影(朗读节奏与重音),播放背景音乐:提琴曲《梁祝》部分,创设一种美好的情境。(也可以播放课文录音带)

②学生按投影提示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

a.全诗共四个小节,哪些是写实的,哪些是写想像的?

b.请你概括出诗人所想像的内容及想像过程。

③全班讨论以上两个问题。

因为这两个问题都比较简单,所以很快老师可以明确:

a.第一节是写实的,第二~四节是写想像的。

b.诗人想像了牛郎织女在天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想像过程(板书):

街灯

}天上的美丽街市一街市上陈列的珍奇物品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

明星

探究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品味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①教师投影出示问题组,学生小组讨论,然后转入全班讨论。

a.课文中想像的牛郎织女的生活跟神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有什么不同?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

b.诗人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想像,要对传说中的故事情节做这么大的改动?这种想像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c.诗中反复出现的“定然”“定”有什么作用?

这个环节的讨论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所表达的主题。讨论时老师可以通过提示帮助学生,如讨论为什么要对传统的神话故事情节加以改动时,可让学生想,神话中的牛郎织女被分隔天河两岸不得相聚的悲剧是谁造成的?王母娘娘为什么硬要拆散他们?王母娘娘象征的是什么?这样就可以很自然地让学生了解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了。

结合小组代表的发

言,教师可以明确:

a.神话故事中牛郎织女被无情地分隔在天河两岸,而在诗歌中,他们在一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美丽的街市”、“世上没有的珍奇”表现了牛郎织女的生活很富足;“闲游’’表现了牛郎织女生活的自在、舒适、幸福;“浅浅的”说明了牛郎织女可以自由地往来,已经不是神话传说中的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相见一次:“那朵流星”中,“朵”字常用于花,花是美好的象征,把流星比作花,比喻天上的生活像花朵一样美好。

b.上世纪初,中国还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生活在黑暗之中,呼唤人们追求自由、幸福、美好的生活,但运动结束后中国依然处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自由、幸福、美好的生活仍然没有到来,许多人因此感到绝望无助,但是诗人没有因此而放弃希望。他改写了神话,想像牛郎织女在天上过着幸福的生活,表达了他对理想的向往和执著的追求。

c.诗中的“定然”、“定”表现的明明是想像的内容,却用断定的语气加以肯定,表明作者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他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使读者受到感染和鼓舞。

另外,在讨论中也可以穿插介绍一下郭沫若的生平及1921年前后的时代背景,但是要简略,不能涉及得过多过深。

②有感情地集体朗读诗歌,注意声音不要太高,语气舒缓,要带出轻松神往之意。

了解这首诗的写法及风格,学习联想和想像的手法

①引导学生讨论:可不可以删去第一小节的街灯和明星而直接想像天上的生活?为什么?

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让学生明确这首诗运用了联想与想像的手法。如,第一小节运用了联想的手法,诗人看到“远远的街灯”,星星点点,时隐时现,很像天上的星星,就自然而然地把街灯与明星联系起来。“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这就是联想,这种联想既描绘出迷人的夜景,又暗示出了对现实的不满,对光明的追求,把内容由人间转到天上,为下文展开想像打下了基础。

第二~四小节,诗人描绘天上街市的美丽,街市上陈列物品的珍奇和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走的幸福,都是诗人想像出来的。这种想像,又是以在人间看到的街灯、明星为基础的。人间天上,亦真亦幻,折射出作者美好的人生理想与追求,体现了诗作的浪漫主义风格。

以上内容,学生讨论时可能说不全面,教师可以提示,要帮助学生明白产生联想要有一定的基础,要有可以产生联想的那个相接点,而想像则是以现实情景和现实生活为基础的。

②学生讨论:举例说说,这首诗的语言好在哪里?

学生可以从任意角度说,如,a.诗句押韵、和谐。例如第一小节的韵脚“星”、“灯”;b.用词准确。例“珍奇”、“浅浅的”;c.语气亲切。例“我想”、“你看”;d.表达信心很坚定。例“定”、“定然”。不要对学生多限制,也不要要求多么理论化,学生能结合诗歌把体会说出来就行了。

学生自由背诵课文

小结

诗人运用联想与想像的手法,用优美而又亲切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美丽的天街,创造了牛郎织女自由幸福的生活图景。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特色。

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背诵一遍这首诗,感受诗人的美好情怀吧。

布置作业

①背诵这首诗,会默写。

②发挥想像,将这首诗改写成散文,要注意具体情节的描写。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静夜》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与诗人郭沫若先生一起遨游仙境。今天,我们再面对月光淡淡的《静夜》,看看它能引起你多少美妙的遐思,使你产生多少奇瑰的想像。

朗读课文

①教师范读,可配背景音乐:钢琴曲《星空》,并投影出示朗读节奏、重音。

学生边听边注意老师朗读的声音的大小,速度的快慢,节奏的强弱和语气的轻松舒缓。

②学生模仿,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再集体朗读。

探究学习

①讨论,理解内容与写法。

a.这首诗哪部分写实?哪部分想像?写实与想像部分都突出了夜晚的什么特点?

b.这首诗的两个小节之间有着什么内在联系?

c.这首诗的结构与《天上的街市》有哪些异同?

d.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些句子?为什么?

通过讨论,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明确:

a.诗的第一小节描绘了静谧的夜景,属写实;第二小节属想像。无论写实还是想像都突出了夜晚的“静”。

b.第二小节开头的劈头一问“天河何处”,结束了第一小节的写景思路,把读者的视野与心胸引向了广袤宇宙,又以“远远的海雾模糊”收拢读者放飞的心神。叫咱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写出诗人的想像已经像脱缰的野马穿过茫茫海雾,想像着有“鲛人”立在岸边,对着月亮留下串串珠泪……多么奇瑰的想像。第一节的景物描写,是想像的基础,而没有了第二节的想像,第一节的景便没有活力,没有生气。有了第二节的想像,才使看似平淡无奇的景变得空灵、美丽。

c.两首诗的结构大致相同,都是先写景,以写景为基础,再展开想像。不同的是《天上的街市》在写景部分由“街灯”、“明星”的联想把读者的视线由人间转到天上,为第二小节具体描绘“天上的街市”做了铺垫。而《静夜》则是靠第二小节的“天河何处”结束写景,转而想像的。

d.第4小题属于开放性题目,可重点引导学生多角度思维,如喜欢第一小节的诗句,可扣住写景的细腻形象,像“笼罩”一词,写出村外的松林沐浴在淡淡的月光下,朦胧而又神秘。“漏出了几点疏星”的“漏”,写出了淡淡月光照耀下的团团白云,而白云之间的空隙里,有隐约可见的闪烁的几颗星星。如喜欢第二小节的诗句“天河何处”,则可以抓住诗人跳动的思绪,由普通的乡间夜景一下子把读者的思绪带到了广袤的宇宙之中,使全诗的境界得以拓宽和提升。但紧接的“远远的海雾模糊”又把读者刚刚放飞的心绪往回收拢,模糊的海雾中有什么?使人想到什么?自然引出下文。而喜欢后两句的则又可以把思维转换到想像的角度,为什么流珠?喜极而泣?伤心落泪?抑或无穷思念?……想像的精妙自不待言。

②指导学生练习,学习运用联想与想像的手法。

a.发挥联想与想像,续写句子。

牵牛花开放了……

我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

这个练习很简单,是学生学习联想和想像手法的基础性练习,学生说的答案合理即可。

b.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轻柔地、舒缓地、带点神秘味的反复朗读最后两句,再讨论翻译“南海水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然后引导学生展开想像,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诗的想像世界。可让学生对鲛人做合理的推想,也可以选择《天上的街市》中的想像部分,用自己的话加以描绘。

这个练习也属于开放性的,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说,互相补充,培养学生联想与想像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总结课文

①让学生反复朗读,当堂背诵。

②教师小结。

“鲛人在岸,对月流珠”的故事,激发了我们多么精妙的幻想。它启示我们,多关注身边的生活,热爱生活吧,你会发现生活是多么美好!

布置作业

①熟练背诵两首诗,会默写。

②想像练习。

第7篇:好的故事写作背景范文

同学们,我们写作文,最害怕的是什么呀?

“怕写跑了题。”

是啊,平时作文写跑了题,至多挨老师一顿批评,了不起重写一次,要是在小升初考试中犯这样的低级错误,那可就倒大霉啦,几十分的作文,有可能一分也捞不着。

有位四年级同学写《美景美境》,讲一个同学外出旅游的事儿。在蔚蓝的大海边,欣赏美丽的日落,他看得眼睛都好像盛开了花朵,神清气爽的,可是等到日落,他发现海边留下了一大片花花绿绿的垃圾:啤酒瓶东倒西歪躺在沙滩上流泪,纸巾一团一团的,哭得皱巴巴的,还有各种鸭翅鸭脖子,被人们的嘴巴抛弃后,趴在沙滩上痛不欲生……文章的最后,小作者感慨,这么好的景色,可是环境巨脏,我们一定要爱护环境,享有美景。

这位同学的作文,写得好不好呢?从语言上讲,很好很生动,连那些垃圾都写得活灵活现的,但是从审题上说,他跑题了。

这篇作文的题目中的美景,他理解是对的,就是美丽的景色。对于美境,他就牵强附会、望文生义啦!美境的含义是一种美好的境界,或者意境,而不是美好的环境。

审题一出错,你语言再好,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一道作文题,就那几个讨厌的字,审题啊审题,究竟要有怎样的火眼金睛,才不跑题呢?

审题招数之一:明确主体

明确主体说的是审题时,首先要看清题目的大方向。这道作文题要我们写的是人、是事,还是物。有的题目大方向很明确,比方说《老爸真糊涂》、《小气妈妈》、《我的外婆》等是写人的,《陪妈妈买菜》、《闯祸》、《有趣的春游》等,是写事的,《小闹钟》、《小白兔》、《一件隐身衣》则是写物的。我们说的写物,有时还指说明文,和我们讲的记叙文不一样,说明文的题目一般有注明,要是没有注明,你就要开动脑筋,确定是写说明文还是记叙文了。

有些作文题,大方向不明显,初看起来,不知道是写人、写事,还是写物,我们的小脑袋瓜子一下子弄不清楚,那该怎么办?

比如下面的题目:《真爽,这回我说了算》、《赢了自己》、《你真棒》、《大人的事情说不清》、《我的坏习惯》等。

这些题目就像鸡尾酒和彩色冰激凌,是人、事、物调制出来的。不好分清时,就分析人、事、物在题目中的比重。《真爽,这回我说了算》,虽然题目中有“我”,看起来是写人,事实上,就整个题目而言,重心在真爽,什么真爽?是做了一件“我说了算”的事,其实写的重心应该在事情上。其他几个题目,审题也一样:《赢了自己》以写事为主,人物只是事情的陪衬。《你真棒》、《大人的事情说不清》、《我的坏习惯》的重点则是写人,写人物身上发生的故事,以故事刻画人物。

审题招数之二:寻找题眼

人都渴望有一双漂亮的眼睛,有些人便戴美瞳啊,戴眼贴啊,甚至不用防太阳紫外线,也戴美目墨镜。作文题中,个别关键的字眼就是题眼,有题眼的作文题,就像戴了眼镜,我们要看到它的庐山真面目,还得把它的眼镜摘下来。

比如《书包减肥梦》,题眼是“减肥”,别老顾着写梦,和减肥不搭边,还要把减肥和梦结合紧密一些。《我的坏习惯》题眼是“坏”,假如你写的习惯不够坏,作文就得不到高分。《童年傻事》的题眼是“傻”,只有越傻,才越有趣,这里的“傻”不是武疯子,它是有深意的,表现童年的天真和可爱。同样的道理,《逞能的滋味》的题眼是“滋味”,而不是“逞能”,逞能只是滋味的铺垫,你写出了逞能的过程,水到渠成,滋味也就出来了。《想起来就好笑》的题眼是“好笑”,而不是“想”,“想”是个草船,要借“好笑”这支箭出场。

寻找题眼,没有捷径可走,它要求同学们多读题目,多思考,把题目的句子成分弄清,把出题人的意图弄懂。

审题招数之三:挖掘内涵

挖掘内涵,就是把藏在题目背后的东西挖掘出来,这些背后的东西,出题人常常用以下“诡计”迷惑你:

一是用修辞方法麻痹。比方说《花儿努力开放》,如果你下笔真的写一朵花是如何经历风霜雨雪艰难开放的,那你可错远了。这里的花儿,你得比喻成一个人,写一个人如何努力成长。类似运用修辞方法的题目还有《心锁》《门》、《阳光一缕》、《顶梁柱》等。

二是正话反说设陷阱。就拿《真想做个“坏”孩子》来说,这是李老师为“楚才”作文比赛出的题目,这题目不是说我们真的想做坏孩子,是打了引号的坏孩子。作文要求我们正确理解坏与“坏”,叙述“坏”孩子的故事和我的心理,表达主人公作为一个好孩子的诉求。类似题目还有《我和老爸的“战争”》,假如你只写和老爸的矛盾,这矛盾里面没有体现父女(子)之情,那便掉进出题人的陷阱了。

第8篇:好的故事写作背景范文

一、教出历史“味”

历史故事性题材的课文是根据典型的、真实的历史事件或典型的人物故事进行改编的,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带领学生“穿越”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中,让他们初步认识真实的历史,感受历史的原貌,做到入情入境,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对历史背景的介绍显得尤为必要。如执教《郑和远航》一课时,一定要通过介绍当时的历史背景让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去理解课文内容,要思考问题:明代为什么要组建船队下西洋,还要七次下西洋为什么船队要由郑和率领当学生通过交流互动,在教师的引导下把这些问题都搞清楚了,就能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二、教出语文“味”

历史故事作为课文,我们必然要挖掘其语文的教学价值,这是教学价值的主题与核心。如教学《三顾茅庐》一课时,可以从四个方面教出语文“味”。

1.言语的精妙。课文中描写刘备的词语有:“拜访”“诚心诚意”“邀请”“下马步行”“恭恭敬敬”等,这些词语充分体现出刘备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姿态,这也是课文中刘备人物性格特征的体现。此外,还有描写张飞的语句。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文中描写张飞的笔墨太少,但是仅此一句,就突显出张飞那粗鲁、莽撞的形象。

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刘备、张飞,一个为主公,一个为猛将;一个运筹帷幄深谋远虑,一个恃勇逞强头脑简单。细细品味作者对二人的描写,衬托出刘备对人才的尊重与渴求,也彰显出两个人物性格的截然迥异,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

2.景色的渲染。景色的渲染大多是抒发作者的心情,是直抒胸臆的一种写作手法。课文中“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这一段是作者在用景色描写来烘托人物形象。眼前的景色奇特、美丽,尤其是其中的比喻句,把山冈比喻成卧龙,隐喻着这样的美景里隐居的诸葛亮正是这个“卧龙先生”。景色之美,刘备的心情也应该很美。他们一路上欣赏美景,一路期待这次美好的会面。

3.写作的顺序。教学历史故事性这类课文应首先从整体入手,立足文章的谋篇布局,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理清文章脉络。《三顾茅庐》这篇课文很容易概括,应该放手让学生概括、讲述。

起因: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大业,但是都没有见着。

经过:刘备和关羽、张飞第三次去隆中邀请诸葛亮出山。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他们在门口一直等诸葛亮醒来。

结果:诸葛亮醒来后向刘备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邀请诸葛亮出山。

4.详略的结合。课文的标题是“三顾茅庐”,但对于刘备先后三次拜访诸葛亮,并未平均用力,前两次是略写,第三次是详写,这就是突出重点,由第三次可以推想第一、二次,否则,就会轻重不分,势必累赘了。这表现出作者运笔有方,安排巧妙,也显示出文章层次分明、详略有致的结构特点。

三、教出文化“味”

第9篇:好的故事写作背景范文

关键词 网络资源;营造氛围;多维朗读;创新背诵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古国,自古以来有不少诗人写下了不朽诗篇。我国古典诗文是文化瑰宝,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文文化资料,有着博大的精神力量。作为文明古国的子孙,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多读诗,多背诗,在诗中去寄托情感,涤荡心灵,从诗中去感悟民族的精华和智慧,激发学生与经典为友,与诗书相伴,走向美好人生。诵读古诗词可以让人穿越时空,感受古人的时代背景,感受人生真谛,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从而启迪学生的思维、灵感、释放内心的情感。下面我就自己在小学古诗词有效教学方面谈一点浅薄的见解。

一、利用网络和课外阅读资源,丰富学生的认知

古诗的撰写是具有时代背景、历史背景、人文背景的,现代的孩子对古代知之甚少,加上时代差异、环境差异,使学生在理解古诗的内涵上、情感上、意境上有了一条深深的鸿沟。要突破这一难点,我们在课前就要布置学生去上网了解相关诗人背景、写作背景、诗中经典故事等信息。如:《乞巧》一课,我们应该先布置学生回家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学生可以选择:和爸妈一起上网查找《牛郎与织女的故事》,听家人讲故事、一起上新华书店阅读这个故事,让学生对古诗表达的意境有粗浅的认识,对古诗的教学作好铺垫。

我们必须充分利用人教数字校园资源,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如在教学《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时,我们通过网络资源,让学生欣赏西湖在雨天、晴天状态下的美景,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用视觉唤醒自己的形象思维,对西湖的美景喜爱之情油然而生,为学习此诗作了情感铺垫。教者再用人教数字化校园库里的作者背景资料,捕捉到作者当时写作的情景和情感。再打开人教数字化校园网中课文范读播放器,让学生体验用普通话示范读和配图动画形式,让学生边欣赏美景边走进文本。随后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说说仿佛看见了什么?再个别回答,在师生补充互动活动中,古诗所描写的情景逐渐清晰。

二、营造古诗学习氛围,让学生畅游在古诗的海洋里

在班级中营造一个个浓厚的小学古诗词教学氛围,注重人文环境的营造。首先,在教室布置方面,张贴许多古代著名诗人的诗词字画;板报每期后有古诗词吟诵推荐;成立的班级图书角里,陈列的是古典诗词的和介绍诗人的书籍;班级读书心得交流里,张贴的是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心得体会和由古诗词产生联想后的学生美术字画作品。同样,学校要在节日大型活动中,组织学生创编古诗词的经典故事展演和古诗接龙的技能大赛,给学生搭建展示平台,让一个个孩子积极参与其中,享受自己学习的乐趣。

三、融合诗人情感多维朗读,促进学生语言材料的积累

“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语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中必须紧握着“读”这一生命线。古诗词更需要依托学生的读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来领悟作者表达的情感。我在教学古诗时,就采取了多种形式地读,如:跟人教数字化校园网视频范读、自由读、小组赛读、男女赛读、教师配乐朗读等多种形式,声情并茂地读,并通过作者的情感基调来边读边点评,悟出读的语气及语速。如《游子吟》。学生在领悟完诗意后,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赛读,让学生及时点评,评出朗读的技巧,再配乐朗读,让他们反复声情并茂地朗读,读出气势,读出感情。这样,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才能入心入境,根深蒂固。

四、创新背诵形式,让孩子们融入古诗文意境中

语文学习离不开背诵,特别是作为经典的古诗文更是离不开背诵。背诵的过程中孩子们容易融入到古诗文描绘的意境中,容易由此培养起语感。但背诵也是一件很枯燥乏味的“苦差事”。如何让孩子们更喜欢背诵,更乐意背诵呢?我认为创新背诵的形式不适为一种好的尝试。

表演背。如指导四年级学生背诵《四时田园杂兴》一诗,让学生边背边把诗意表演出来:请高大些的孩子扮演农民,小些的孩子扮演村中顽皮小孩,农民摘完蚕桑又插秧,一群孩子模仿大人样子在桑树下学着种瓜。就这样边读边演,加上适当的动作,学生兴致勃勃,促进了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从而使学生背得快,记得牢。

据时背。许多古诗文都会反映一定的时节,教师可根据古诗文所反映的时令进行背诵。依照春夏秋冬及二十四节气的顺序,找出相应的诗句,理一条线索,让学生赛背,从背诵中体会时令的变化,感受诗句中不同季节的美,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同时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例如三年级学生古诗文背诵汇报时,我就采用了据时背诵的形式。春暖花开时,让学生背诵《早春》、《春江花月夜》;夏日炎炎时,让学生背诵《夏日》、《小池》;秋风习习时,让学生背诵《过故人庄》、《山居秋暝》,冬雪皑皑时,让学生背诵《冬景》、《江雪》,让学生感受浪漫的春天、缤纷的夏天、金色的秋天、绚丽的冬天,提高学生欣赏自然美的能力,调动了学生背诵的积极性。

创设情景背。在学生背诵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校园网络资源、生活资源、影像资源、音乐课件等各种手段,为他们创设一种背诵的氛围,引导他们入情入境地背诵。背诵接龙、你背我猜、背诵PK等形式多样化,给孩子们带来了背诵的乐趣,避免了大量背诵的枯燥性。经过几年来的实践,学生收获很大,储存了丰厚的语言材料,从而也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当然,古诗既能培养学生的情操,又能使学生感受我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能增强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我们要将这古典文学精华代代传诵。上好小学古诗课,将是教师不断创新、研究的新课题。如何渗透有益的人文精神,如何让学生产生对阅读古诗的浓厚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吟诵与感悟诗词的过程洞察人生,提高自己的修养,培养自己的情操,为今后的人生打下基础,使自己终生受益,将是我们在有效教学工作中一个不断探究的永恒的话题。

参考文献:

[1]杨辛 甘霖:《美学原理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试验稿),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