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纺织工程范文

纺织工程精选(九篇)

纺织工程

第1篇:纺织工程范文

关键词:纺织认识实习;纺织工程;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纺织行业不断提高生产工艺与技术的集成化和智能化,融入现代科技元素,加快形成现代纺织工业[1]。为了迎接和服务新一轮产业革命,教育部先后推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新工科”建设等重大改革举措,旨在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卓越工程科技人才[2]。我校(中原工学院)纺织工程专业是部级一流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始于2011年。本专业致力于培养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及国际化需求,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爱国进取,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强,能够在纺织及相关领域从事纺织工程专业技术以及纺织品设计与开发、检测、贸易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实践教学是实现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对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3]。纺织认识实习是纺织工程专业学生在学习“纺织材料学”课程后,进入“纺纱学”“机织学”等专业课学习之前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第三学期末)。该实习是学生大学期间第一次进入纺织企业进行实习,对于学生专业启蒙教育、专业信心及兴趣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专业认识实习将架起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桥梁,引导学生自主向纺织专业课程学习过渡。为此,本教学团队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系统梳理目前纺织认识实习环节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措施和建议。

一、纺织认识实习概况及存在问题

纺织认识实习是我校纺织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培养计划中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旨在让学生了解行业概况、专业内容和发展前景,激发专业兴趣,产生专业学习的欲望,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做好引导。在此阶段,学生刚完成基础课程学习,还未进入专业课程学习,对纺织工业发展现状、纺织品生产工艺、企业管理及职业信息等还没有明确的概念和认识。传统的认识实习主要由教师讲授、现场参观(附近企业)、撰写实习报告等环节组成,这种实习模式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整个过程在教师的主导下完成,学生没有明确的任务,学习处于被动跟随状态,大部分实习内容可谓走马观花;(2)企业设备和生产工艺不具备代表性,科技含量及新颖性不足,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3)缺乏针对性的动员和严格的总结,实习报告类似流水账,没有问题交流和心得体会。因此,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难以达到培养纺织工程卓越工程师的目的。

二、纺织认识实习教学改革措施

为了激发学生主动认识专业、热爱专业、学习专业的积极性,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既要明确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又要发挥实习指导团队的引导作用,采取问题引导和启发、任务驱动、实习内容模块化、教学体系标准化、过程性考核等措施[45]。1.纺织认识实习的组织和实施流程。我校纺织学院高度重视卓越班纺织认识实习的组织与实施,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1)认识实习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实习基地建设和企业技术人员的参与。学院负责人积极联系河南省纺织工业联合会,协调对接企业,选择河南省纺织行业标杆企业,尤其是技术先进、工艺丰富的纺织企业,通过电话沟通并实地考察,积极推进实习基地建设工作。目前,我校纺织工程专业已在省内建成实习基地15个,申报河南省高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1项,能够满足学生实习的需要。(2)校企协同育人,共同拟定实习目标和详细的实习计划,明确“学生主体、教师引导”的原则,聘请企业工程师参与实习环节讲解和指导。(3)全面做好实习动员,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明确实习内容和要求,强调安全教育及纪律,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和自主学习。邀请纺织工业协会专家或企业技术人员做关于行业现状和前景的学术报告,让学生建立行业信心。(4)现场实习践行问题导向。以南阳纺织集团有限公司纺织认识实习为例(见图2),以纺织加工纤维原料为起点和纺织终端产品为指引,设置问题和任务,让学生在现场实习中重点了解纺织加工过程、工艺实现设备及关键机构等。设置交流互动环节,让学生就专业、职业问题与企业专家进行互动交流,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实习效果。(5)注重实结,组织学生分组汇报,指导教师进行科学评价和反馈实习效果,并持续改进。2.构建纺织认识实习标准化实习内容及体系。针对大类招生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需要,重新梳理纺织认识实习内容,构建从纤维原料到市场产品,现代自动化、一体化工艺及设备等内容。加强对各模块认识实习内容的设计与建设,构建应用型标准化实习内容及体系(见图3),主要包括纺织原料(原料种类、品质指标、配棉调度)、纺纱工艺(开清棉、并条、精梳、粗纱、细纱)、组织结构(坯布认识及表示、区分经纬和正反)、织造工艺(络筒、整经、浆纱、穿结经、织造)、设备机构(设备型号、关键机构、自动化和智能化)、质量控制(制品及半制品品质、性能)及产品开发、企业经营8大模块的认识实习教学内容。971针对模块化纺织认识实习内容,设计每个模块的学习目标、引导问题及任务。通过听取专业学术报告、现场参观及实结等增加实践知识,使学生对纺织企业产品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设备及关键机构、制品及半制品的质量控制等有直观的认识和充分的了解,形成知识导图,引导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3.构建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强调“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达到实习的目的,离不开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上述组织实施,构建标准化实习教学内容,能够引起学生重视,实现任务驱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但对于实习环节考核一直是一个难题,为了准确客观地评价实习效果,经过多年探索,课程组构建了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实习过程的管理和监督,对考核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如图4所示,考核内容主要包括:(1)实习过程中的行业报告、文献检索和现场情况记录,开阔学生的行业视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观察能力,占30%;(2)实习报告作为考核评价的主体占40%,主要考核学生对行业现状和前景的认识程度,对纺织工艺流程及设备了解的清晰程度,提高学生对专业前景、工艺流程及关键机构的认识;(3)组织学生分组汇报,现场答辩、互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问题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占30%。这种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实习效果,并进行持续改进。

三、结语

课程团队秉承“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的理念,对纺织工程专业纺织认识实习的组织与实施、实习内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构建了标准化和模块化的实习内容及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提升学生对纺织工程专业的兴趣和对行业的信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习效果,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梁龙.嘉麟杰:创新再出发演绎现代纺织新内涵[J].中国纺织,2020(1):104-105.

[2]杨明,高建良,张学博.新时代高等工程教育实习教学现状及改革探讨[J].高教学刊,2019(19):124-126.

[3]汪青,周伟涛,杜姗,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染整工艺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纺织服装教育,2020,35(3):271-274.

[4]张元,赵占红,张伟萌,等.制药工程专业应用型课程“认识实习”建设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3):170-173.

第2篇:纺织工程范文

基于现代纺织发展的趋势与背景,该项目秉承“教以务新、务需、务用”的教育教学理念,针对纺织院校普遍存在的纺织工程专业校内工程训练难、校外实践深度参与难,不能实现“大纺织、全过程、信息化”工程实践的核心问题,及“大专业,分方向”培养造成的知识与能力欠缺问题,持续开展了实践教学改革,创建了与现代纺织技术及人才需求相适应的“大纺织”工程能力培养方案。

项目成果主要包括两部分:(1)教研结合,自主研发并创建了与现代纺织技术对接的,以小型化、数字化、系列化为特点的,与“大纺织”加工链相一致的,融合“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为一体的工程能力实践平台;(2)构建了涵盖纺、织、染“产品设计上机实现质量控制品质检验与评价”全过程的,各专业方向融为一体的,基于终端产品研发需求的“产品链”工程能力实践方案。

依据现代纺织由后向前“反推式”的终端产品设计理念与研发需求,构建了适合纺织院校现状、“软硬件”相结合的“大纺织”工程能力培养方案,解决了专业培养中存在的两大突出问题。创建的工程能力实践平台,解决了工序多、流程长,学校难以形成系统的工程实践体系而造成的专业培养中“全流程工艺上机难、产品设计实现难,学生不能实战训练”等工程实践的瓶颈问题,并解决了实验室设备数字化和信息化程度差,难以与现代纺织技术装备对接的问题;构建的工程能力实践方案,强化了“大纺织、全过程、信息化”的工程实践,并将各专业方向的核心知识连接起来,形成系统工程概念,解决了教学知识体系与工程要求对接难的问题。

据项目负责人天津工业大学教授王瑞介绍,该项目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 6 个方面。

(1)实践平台的小型设备灵活便捷、省时省料,10 g纤维即可上机试纺试织,8 h即可完成从纤维原料到织物样品制作,极大地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及效果。申请发明专利 6 项,已授权 5 项,并获得了纺织桑麻科技一等奖。

(2)创建的“工程能力”培养方案已在学校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连续应用 4 届。通过系统的工程能力训练,利用平台的快速反应特点及各专业方向的交叉配合效果,各专业方向学生的创新设计与上机实现能力均显著得到提升,在2008年至2012年全国纺织行业组织的纺织品创新创意设计大赛中,纺织专业共200余名学生的作品获奖,并有60余项学生作品被企业用于生产。

(3)“工程能力”培养方案的实施,强化了学生对“大纺织、信息化”重要知识点和关键技能的掌握。根据近几年用人单位的反馈,学校纺织专业毕业生进入企业后上手快、动手能力强、工程综合能力强,特别是适应现代化设备与数字化技术的能力强,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4)国内20余所设有纺织专业的大专院校购买了该数字化工程训练平台系统,除运用单模块(纺纱模块、织造模块及染整模块)或单机验证知识点与概念以外,借鉴项目的工程能力实践模式与方案,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第3篇:纺织工程范文

调研和分析陕西省纺织行业发展现状、纺织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西安工程大学成人高等教育纺织工程专业办学中的不足,介绍借助学校优势教学资源,结合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成人高等教育纺织工程特色专业建设工作,确定特色专业的建设目标,形成科学的建设思路,采取多项措施对纺织工程专业进行综合改革和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成人高等教育;纺织工程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网络教学平台

2015年7月,我校(西安工程大学)成人高等教育纺织工程专业被批准为陕西省高等继续教育特色建设专业。我校纺织工程专业是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陕西省特色专业和陕西省名牌专业,也是我校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拥有优秀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已经积累了相当成熟的经验可供成人高等教育专业建设借鉴。成人高等教育纺织工程特色专业建设不能照搬普通高等教育专业建设的做法,必须结合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来进行。我们对陕西省内纺织行业人才的现状及纺织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我校成人高等教育办学现状、成人高等教育纺织工程专业学生的生源情况和就业需求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分析,结合我校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实际,进行认真研讨,全面开展我校成人高等教育纺织工程专业建设工作。现将形成的思路和探索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的调研与分析

1.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

我们先后走访了西安纺织集团等西安、咸阳地区国有大中型纺织企业和民营纺织企业,发现受到地域限制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加上企业管理缺乏创新意识以及行业薪资待遇偏低等因素的影响,陕西省纺织企业普遍存在专业技术人员流失严重的问题。同时,陕西省高校纺织工程专业毕业的学生很少在省内就业,而且这种状况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也直接导致陕西省纺织企业人才储备存在很大缺口。具体来讲,目前比较缺乏的有产品研发人员、策划营销人员、精益生产管理人员等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

2.我校成人高等教育纺织工程专业办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校成人高等教育纺织工程专业的教学存在如下问题:(1)套用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忽视了成人学生的特点和社会的实际需求;(2)教师不熟悉成人教育规律,按照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大纲、讲稿和授课方法授课;(3)授课基本使用国家或部委级规划的普通高等教育教材,不适合成人学生的需求;(4)教学计划和大纲修订周期长,且修订缺乏针对性,教学内容更新较慢,落后于社会发展实际;(5)实践教学环节偏少,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及成人学生的学习需求存在偏差;(6)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7)现代教学手段使用不足;(8)课程考核以考试为主,忽视了成人学生的特点,考核结果不尽如人意;(9)成人学生的自学效果差,面授学时偏少[1]。

3.我校成人高等教育纺织工程专业生源情况

我校成人高等教育纺织工程专业的学生大致分为三类:(1)来自纺织企业的在职员工,由企业选送或者个人主动进修,约占30%。他们大多是企业生产一线的操作、技术指导、经营管理等岗位的业务骨干,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职业素养较高,学习认真,求学目标明确,主要是提升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拓宽专业视野,以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要求。这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差异大,但实践经验与专业知识较为丰富。(2)纺织企业或地方政府委托培养的定向学生,约占60%。这部分学生多数是初中或高中毕业生,知识基础较薄弱,但学习的目的性很强,就业去向明确,学习主动积极。(3)其他学生,约占10%。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他们或是为了混个文凭,或是为了父母而学,或是随意上学,学习没有主动性,也没有压力和兴趣。这种“复合式”结构的学生具有基础不同、年龄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学习目的不同、学习主动性不同、工作经历不同,以及工作流动性大、集中学习时间不易保证等特点,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有较大差异,这也决定了成人高等教育纺织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组织等应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

二、特色专业建设目标

国家提出的振兴纺织工业计划为纺织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陕西省重视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也为我校成人高等教育纺织工程特色专业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政策支持。进一步发挥我校普通高等教育纺织工程部级特色专业的优势教学资源的作用,通过成人高等教育特色专业的建设,建立适应新形势下纺织行业及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以及科学的专业培养计划、课程体系和网络教学资源,培养用人单位欢迎的应用型技能人才[2],满足地区纺织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全省乃至全国纺织工业的升级换代提供人才服务,是我校成人高等教育纺织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

三、特色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做法

根据陕西省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我校目前生源的特点,主动适应当前纺织企业人力资源的需要,符合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以综合能力的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对成人高等教育纺织工程专业进行全方位综合改革建设[3]。建设的基本思路为:纵向延伸专业,扩大专业覆盖面,拓展至服装、贸易、计算机、营销等领域;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带动专兼职师资队伍和实验室、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具体做法为: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网络教学平台,对纺织工程专业现有的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提高实践能力为突破口,结合专业特色和网络教学资源的优势,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应用能力。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校内外专家多次研讨,确立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思路。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纺织工程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在纺织企业生产一线从事纺织品设计开发、工艺设计及其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具有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积极进取的应用型人才[4]。人才培养规格要求为:学习纺织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得到纺织品设计、纺织工艺设计、计算机应用、英语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素质结构为:掌握纺织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纺织品生产加工技术,具有纺织品设计和纺织工艺设计的基本技能,了解纺织品国际贸易的基本常识,具备基础的计算机和英语应用能力,具有初步的实际工作能力。

2.优化课程设置和专业方向设置

课程体系由四部分构成: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平台课、专业课和专业方向课、选修课。同时,在宽口径专业教育的基础平台上,细分专业方向,根据陕西省纺织行业的现状和企业生产区域布局,拟开设棉纺织技术、毛纺织技术、针织技术和纺织品设计四个专业方向。每个专业方向都有相匹配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以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4]。

3.完善实践教学环节,重视创新意识培养

实践教学是影响特色专业建设效果及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教学环节,也是此次专业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实践教学建设的内容是: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开放力度,完善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重点突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充实毕业设计内容,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5]。专业教学实验以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为主,基础性实践教学环节在学校自建实践基地完成,专业应用性实践教学环节力争在校外实践基地完成。加大创新性实验以及创业实践的实施力度,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4.修订专业教学计划

依据重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结合网络平台教学的特点,对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全面的修订。此次修订主要体现在:提高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注重培养业务技能与职业能力,加强实践性教学内容的比重,着重考虑满足本地区纺织行业和纺织企业具体岗位要求,真正服务于陕西省地方经济建设[5]。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学生的计算机和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在公共基础课中增加了计算机、英语课的学时数和上机环节。(2)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增设课程专题设计环节,增加纺纱学、机织学、染整工艺学等基础实验,修订后的课内实践教学总学时达到100学时。(3)拓展专业覆盖面。增加了纺织生产管理、纺织品贸易、纺织工艺与设备(双语课)等课程,使专业课程设置更符合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4)体现学校艺工结合的特色。增开艺术修养类课程,体现纺织行业技艺结合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和创新能力。(5)新设专题讲座,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

5.建设校内外实习基地

我校正在实施的特色学科群对接产业集群构建的“5+X”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与省内外多家纺织企业签订的校企合作协议,与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建立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以及校企合作纺织研究院,均为我校成人高等教育纺织工程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在校内,积极推进学校实验室的重组和建设,充分利用我校现有的院士基地、陕西省纺织服装重点实验室、陕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大型研究基地,以及完善的实验室开放制度,满足成人学生课堂实验和实际生产测试的需要;学院积极与大中型纺织企业联系,力争与这些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同时选派专业教师在寒暑假到企业实践锻炼,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与教师共同参与指导成人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争取每个专业方向有1~2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6.开展专业课双语教学

纺织行业的国际化发展背景使企业对熟悉专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日益迫切,因此,我们选定“纺织工艺与设备”课程进行双语教学。这是我校首次在成人教育中开设双语课程,也是我校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举措。

7.建设网络平台教学资源

目前泛雅网络平台已在我校普通高等教育中广泛使用,效果良好,很好地发挥了辅助传统教学的作用。我校纺织工程专业在两年前也开始尝试利用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辅助传统教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可以为本次成人高等教育纺织工程特色专业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我校为成人高等教育全面开放了泛雅网络平台,并完善了以下三个方面工作:(1)充实网络教学资源。将修订后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课程简介、实验指导、作业、动画演示等资料陆续更新上网[6],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工作安排进行有选择、有针对性的学习,较好地实现对校内外成人学生的辅导任务。(2)目前正在有计划地将主讲教师的课堂教学视频进行录制和编辑,完成后将放在学校泛雅网络平台上,方便学生自主非实时学习,形成面授教学和视频教学相辅相成的模式。(3)泛雅网络平台上的学科资源、精品课程、名师名教、学校人文资讯等丰富资料均可供成人高等教育学生调阅,可开拓他们的专业视野。

8.建设与落实管理制度

我校制定了保障教育教学改革及质量工程等项目顺利完成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如《西安工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以及从专业建设、教学团队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到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等教学改革项目管理制度,已经形成由学院院长领导、特色专业建设负责人组织实施的特色专业建设制度。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制订与修订每三年进行一次,参加修订的人员有学院正副院长、特色专业建设负责人、本专业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相关企业生产管理人员和主要工程技术人员。由特色专业建设负责人组织本专业教师、相关企业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编写教学大纲,每三年审订一次。学校从政策和资金上鼓励教师开展成人高等教育教材编写工作,可作为校级教学改革项目给予立项支持。

9.改进教学方法

鼓励教师利用有限的面授时间精讲内容,充分利用讨论式、案例教学、专题讲座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单向教学为双向教学。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使教学更有吸引力,更加灵活、有序和充满活力,提高专业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改变主要考核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效果的做法,重视考核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10.建设专兼职教师队伍

我校纺织工程专业的师资力量非常雄厚,但由于教学任务繁重,使得教师投入到成人高等教育的精力十分有限,且普遍存在实践能力偏弱的问题。造成我校目前普通高等教育专业教师充足、成人高等教育教师不足的现象,因此补充一批从企业聘用的兼职教师是非常必要的。长远来看,还要加强对本校教师的培训力度,安排他们定期或不定期到实践基地或纺织生产企业进行锻炼或产学研合作,切实提高他们的实践教学能力。兼职教师必须符合我校关于外聘教师的管理规定,且在学校备案方可开展工作。每年对外聘教师进行一次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确定解聘或续聘事项。

11.建设专业精品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也是特色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与专业培养方案一致,以纺织工程专业基础课为平台课程,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思想贯穿于精品课程的建设中,在改进教学方法、重组课程结构、充实课程内容、重视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系统改革,强化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强大功能,逐步建设成人高等教育纺织工程专业系列精品课程。

四、结语

本次专业建设的探索是基于成人高等教育及我校纺织工程专业现状,紧密结合陕西省纺织行业发展和企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充分考虑了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体需求,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借助我校普通高等教育纺织工程部级特色专业优质教学资源,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将函授教育传统资源与网络教育资源进行优化组合,积极探索适应当前新形势的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使我校的老牌和名牌专业在成人高等教育领域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人高等教育纺织工程专业建设可为我校其他专业建设提供借鉴,为地方纺织企业培养急需的技能型人才,从而为陕西省纺织工业的振兴做出贡献。

作者:刘玉森 陈莉 马保科 张智荣 赵展谊 宋芝军 单位:西安工程大学

参考文献:

[1]刘玉森,张智荣,张妍,等.成人高等教育纺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践[J].纺织服装教育,2012,27(3):203-206.

[2]李硕.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的定位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20):88-90.

[3]凌新龙,林海涛,谢清若,等.纺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1,40(2):72-74.

[4]陈莉,李萍,刘玉森.基于网络的成人纺织工程函授教育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7):29-31.

第4篇:纺织工程范文

1.1安全教育知识系统化。纺织实验中心安全教育的内容涵盖纺织实验室安全教育、轻化实验室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三部分。纺织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纺织企业常见的安全事故和高等学校常见的安全事故、纺织工程实验室中的危险设备、仪器设备的危险指数、典型的不规范操作方法和正确的操作方法、不规范操作引起的严重后果、实验室安全守则和道德守则等。轻化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实验室事故危害及发生原因、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分类管理及其标识、实验室常见危险化学品及其分类、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实验室安全防护(包括防中毒、防火、防爆、防灼伤、安全用电、使用高压容器的安全防护)、实验室常见事故应急处理办法等。

1.2安全教育手册标准化。国内不少高校都有安全管理方面的文件,这些材料虽然覆盖面广,但基本以通用型为主,并没有纺织工程领域方面的具体安全问题,因此对纺织实验中心的安全教育指导意义不大。另外,如果照搬纺织生产企业的安全教育资料,虽然基本内容对口,但纺织生产企业和高校纺织实验室差异较大,生搬硬套并不符合高校纺织实验室仪器设备种类多、数量少、小样机多、设备更新快的情况。因此,纺织工程实验室没有可以直接借鉴的安全教育材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编制系统实用的安全教育指导手册,方便学生自行查阅。

1.3安全教育标识规范化。在仪器设备的显著位置,摆放统一规范的安全标识牌。安全标识牌正面的内容主要包括仪器设备的名称、用途、价值等基本信息。反面的内容则分为两部分,上半部分是基于仪器设备安全进行的提示,避免不规范的操作损害仪器设备;下半部分是基于人身安全进行的警示,避免不规范的操作对人体造成危害。

1.4安全教育内容可视化。对于每台仪器设备,录制正确、规范、安全的操作演示;另外,为真实地反映纺织工程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以及不规范的操作导致的各种事故,在仪器设备运转的过程中,使用辅助道具如人台、假发等再现各种危险动作,录制视频,从一正一反两方面开展安全教育。视频经系统编排放在网站上,方便学生自行学习。

1.5安全教育讲座定期化。结合新生的专业导论课,安排2—4个学时的安全教育讲座,由纺织实验中心安全员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安全知识、规章制度、重点案例等,初步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第二次安全教育讲座安排在第五个学期,学生们即将开展各种纺织专业的实习实验任务,还包括各类纺织品设计大赛和毕业设计,导致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率非常高,尤其是一些常用的仪器设备,此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非常有必要在他们即将进入实验室开展实习实验之前,对他们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

1.6安全教育资源网络化。纺织实验中心网站上的安全教育版块涵盖完整的安全教育资料,包括安全指导手册、仪器设备操作安全教育视频、纺织工程实验室安全教育课件、消防安全教育课件、安全教育讲座视频等,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查看相关安全教育知识。

1.7安全教育测评制度化。在学生学习纺织工程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的同时,建设相应的测评制度,规定每届学生进入纺织工程实验室之前必须在网上自行学习相关的安全教育资源,并进入相应的考试系统完成网上考核部分,只有通过测评考试才能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

1.8安全教育监督全面化。在各实验室覆盖监控系统,可以在控制人员进出实验室、管理仪器设备的预约使用、纠正仪器设备的不规范操作、追查物品丢失、监测实验室卫生状况等各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尤其对非工作时间、夜间、周末和节假日等以往实验室管理的时间盲区,通过监控系统的回放,使实验室管理人员可以掌握完整详细的视频信息,捕捉到各种直接的和潜在的安全隐患因素,便于做出纠正和防范。同时,纺织实验中心还开通了“安全举报信箱”,对违反实验室安全规定的行为进行举报,加强相互监督。

1.9安全教育宣传普及化。每学期由三年级学生参加完第二次的安全教育讲座后,负责开展全院的安全宣传日活动,以实验室安全教育为主题进行板报宣传,让学生自发组织、高度参与。另外,纺织实验中心还开展了安全知识问卷调查和意见征求活动,调查安全教育的效果,征集学生对安全标识、安全教育讲座、安全指导手册、安全教育视频、安全学习与考试系统的修改意见、合理化建议等。

1.10安全教育意识日常化。通过以上系统化的安全教育与考核监督,使学生不仅要“知”,熟悉并掌握预防事故的基本常识,而且要“会”,在“知”的基础上,逐渐掌握预防和处理事故的技能和方法,最终使大学生从思想上重视,提高执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提高安全防范的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形成了有效的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

2安全教育效果评价

通过实践发现,“十化”安全教育法具有如下特点:安全教育内容系统简洁,安全教育形式多种多样,安全教育各个环节相互促进,安全教育保障全面有效,安全教育意识深入人心。

3结束语

第5篇:纺织工程范文

两个方向:“纺织科学与技术”和“针织和针织服装”:

1 纺织科学与技术:纺织专业与一些设计的结合,主要课程就是织物组织分析与设计,工作时一般在工厂进行工作,只有纺设不用下,工作环境相对较好。

2 针织和针织服装:从事的大部分都是内衣,服装之类的,就业前景也不错。

(来源:文章屋网 )

第6篇:纺织工程范文

关键词: 本科纺织工程专业 实践环节 教学质量

培养大量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具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不仅是我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而且是高等教育事业进一步优化结构、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高教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规模[1]。纺织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由纺织大国转变为纺织强国。为实现这一目标,纺织企业急需具有综合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我国纺织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纺织工程高教无疑将肩负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使命。

一、加强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必然性

1.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我国纺织产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我国纺织产业正在进行艰难的转型,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很多企业的心病。根据当今纺织科学和生产技术的发展,纺织工程专业人才的特征包括三个方面:(1)掌握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2)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意识和能力,能够直接参与企业一线技术创新,解决企业实际面临的工程技术难题;(3)掌握必要的多学科知识,能够较好地解决技术活动中所涉及的经济、管理和法律等方面的问题[2]。因此,培养高素质具有实践能力的纺织人才是纺织产业发展的需要。

2.加强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是我国纺织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

纺织工程专业的高教主要是为纺织生产第一线培养具有一定纺织理论基础、掌握一定纺织生产技术,同时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所以,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是纺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两个重要环节,理论教学不能代替实践性教学,两者不可偏废[3]。由各实践教学环节有机地组织起来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强化学生的纺织工程意识、增强思维和创新性能力等方面具有其独特的功能。加强实践性教学,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已成为培养和造就知识深厚、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的必然要求。

3.培养具有综合实践能力的人才是纺织高校应对激烈竞争的现实选择。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统计,2012年全国有680万大学生毕业,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而且将是一个长期态势。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纺织行业发展也是时好时坏,纺织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不够稳定。在现实主义的引导下,就业前景无疑成为家长和学生选择学校及专业最主要的影响因素。那些能够培养具有综合实践能力人才的高校和学生能在企业顺利获得岗位的高校将在学生生源争夺和就业竞争中取得优势。所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综合实践能力,从而保证就业率和就业水平已经成为纺织高校的现实选择。

二、纺织专业高等教育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计划中理论教学学时多,实验、实践教学学时少。

根据对几所高校纺织工程专业培养计划的分析,各教学环节所占学时比例大致为公共基础课33%,学科基础课24%,专业课16%,选修课7%,集中性实践环节20%,另外理论课课内实验平均约占理论课学时8%左右。目前,各纺织高等院校纺织工程专业各种实践环节及学时大致如下:专业实验主要有纺织材料学实验(平均32课时)、织物结构与设计实验(平均32课时)、纺织测试技术实验(平均16课时)、现代棉纺技术实验(平均16课时)、现代织造技术实验(平均16课时)和针织学实验(平均8课时);专业课程设计为纺纱产品设计和织造产品设计(平均2周);专业实习主要有认识实习(平均2周)、棉纺专业实习(平均2周)、棉织专业实习(平均2周)、生产实习(平均4周)、毕业实习(平均4周)、试纺试织(平均2周)和做毕业论文(平均14周)。可以看出,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学时较少[4]—[5]。

2.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少。

从所开出的实验课程及实验项目可以看出,实验内容没有结合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如纺织材料学实验,大多是根据理论课的内容,有关纺织材料性能验证性的实验较多,而对纺织材料进行具体成分分析等内容较少;实验操作和步骤与纺织企业的实际情况也有差异;纺织测试技术实验偏重于验证各种通用传感器的原理,而没有针对在纺织设备及仪器中各种传感器的设计性实验;现代棉纺技术实验、现代棉织技术实验和针织学实验都存在着内容不够全面、不贴近生产实际的问题,有关产品质量测试实验多,而关于生产工艺的实验很少。

3.实习经费不足,实习基地建设困难。

认识实习、专业实习、生产实习、试纺试织和毕业实习都涉及实习经费和实习基地的问题。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学生不能全面了解各地各类纺织企业的情况;各纺织企业多为私有性质或股份制企业,学生实习不能给他们带来明显利益,反而会带来影响正常生产秩序和安全等问题,因而企业领导人对学生实多没有积极性,目前主要靠一些教师的同学或师生关系勉强维持。实习基地的不够稳定,造成专业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不能顺利落实。

4.实习内容不实,管理不严,导致教学质量不高。

第7篇:纺织工程范文

实习时间:2012年7月21日——2012年8月10日

实习地点:我市某纺织工厂

实习对象:纺织工程专业大学生

实习目的:通过暑假的实习,能够更好的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操作中去,自我完成角色转换,对专业知识有深一步的认识,提高实践操作水平。对纺织技术有一定的了解,积累工作经验,为毕业后踏上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实习内容和经过:为了让自己得到更好的锻炼,更加的了解社会,纺织专业的我选择了走出校园,来到社会这个大讲堂中实习。我来到了一家纺织工厂实习,厂长把握安排到了原棉实验室实习,这刚好和我的专业相关,是一次宝贵的实习机会。在指导老师的教导下,我知道了目前我国检查棉花的方法是以感官检验为主,仪器检验为辅。对于一些棉花的长度、纤维度和品质都是以感官检验为准确的标准,而一些杂质和短纤维就是以仪器检测为标准。一般的检测顺序是取出一个样品,检测回潮率,在检测杂质率,检测长度,最后检查短纤维。

第8篇:纺织工程范文

关键词: 纺织工程专业教学 教学方法 建议

教学工作中的许多问题和教育超常规发展有关系。对本科生教学,我们目前的很多精力是放在抓课堂纪律、考试纪律和教师的一些记录上,这些是我们必须做的,但是这些都不是主要问题所在。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和技能,我们应该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入手。根据教学心得,我们结合自身学习经历和国内外纺织教育的现状,谈谈对纺织工程专业教学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1.课程教学提纲

为了确保教学质量,每一门课程都具备一个形式和内容有严格规范的课程教学大纲,而且要在二级学院书面备案,以有利于教学检查。在每门课的第一节课都要给学生一个课程教学提纲,其中主要的内容是:老师的姓名、电话、电子邮箱、办公室地址,上课的时间、地点,答疑的时间、地点和方式,课本和参考书,课程的必要性,课程目标,评分方法,考勤制度,诚信要求,讲课内容和时间表,等等。

这样做的主要好处是将课程的要素,学生的需要和关心的一些重要问题都以书面形式告诉学生,使得他们知道从这门课能学到什么,老师的期望是什么、政策是什么。这一点对于学分制的课程来说是很重要的。学生先听每一门课的前几节课,再决定最后要修哪些课。如果一门课有几个老师上的话,学生也可以据此决定修哪个老师的课。将来我校学分制完全走入正轨后,学生也会有同样的要求。同时,有的政策以书面形式宣布,可以避免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师生之间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和纠纷。这是教学正规化和教育法制化的必要手段。

2.课堂纪律和气氛

许多老师都抱怨现在的学生纪律差,缺课、迟到、早退的现象很普遍。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对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态度是头等重要的,即使再好的学生,如果没有好的学习态度或不能严以律己,成功的可能性也会很小。所以课堂纪律既不能听之任之,又不能采取私塾先生打手心式的强硬手段,可采用政策和内容相结合的办法。

(1)建立课堂考勤制度。课堂考勤制度是奖惩政策的基础,在这方面可采用签名制度,每次课准备一张签名表,而且在第一堂课上就说明,如果有人敢冒签,一经发现,立即给予本课程零分处理的处罚。这样,就可以有效建立出勤考核制度。

(2)采用奖惩的政策。对于不无故缺课的学生,最后成绩奖励几分;每旷三节课就扣分,而且如果是由于这个原因而造成不及格,差1分也不给及格。

(3)进行课堂小测验。这是一个极其有效的手段。这些小测验的一个意想不到的作用是,学生甚至是不敢迟到,不然就得零分。而小测验和作业成绩是课程总分的一部分,常考在课堂上口头讨论时讲解的内容,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如果没有听清楚讲课,就无法通过考试,继而课堂纪律就会变好。

(4)丰富课程内容。根本的问题不在于奖惩制度。因为如果课讲得不好,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就不愿意听,或者不专心,所以最根本的出路是用有趣的课程内容来吸引学生。上课时可插入几个和课程内容有一定关系的小故事,使课程多一些趣味。这样,同学们由于感兴趣会注意力集中,课堂纪律也会随之变好。

(5)注意劳逸结合。研究表明,在一节五十分钟的课里,前十分钟讲的内容,学生平均能记住70%,然后逐渐减少,到最后十分钟时,只能记住20%。因此,老师要注意及时下课,让学生休息。有的老师在两节课中间下课,而学生在最后一段时间里能记住的知识往往极少,和一次课的前十分钟相比,几乎纯粹是浪费时间。还有的老师为了赶进度,常常拖课。殊不知这样做其实完全没有效果,只是自己觉得完成任务了。况且学生在拖课时完全没有心思也没有精力来听课,实际效果等于零。所以,为了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的东西,一定要严格按时下课。只有学生真正学到了东西,教学的任务才算完成。

3.上课内容和教学方法

课堂纪律和上课内容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当一个老师课上得很生动时,不仅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而且课堂纪律好,迟到早退也没有了。相反,如果一个老师上课枯燥无味,或者马马虎虎,课堂纪律就会很糟糕。所以,不论采用什么考勤制度,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在上课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狠下功夫,让课程生动有趣,深入浅出,重点突出,条理清晰。

(1)最大限度地减少笔记。抄笔记时,学生没有时间思考问题,也没有时间听老师讲课,更不能和老师进行交流。为了让学生有最多的时间听讲甚至和老师对话,应该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记笔记的时间。可以将PPT复印给学生或放在网上让学生下载。一般来说,上课的内容是教学大纲规定的,但是,人是活的,科学是发展的,教育也要发展,这就是与时俱进。上课的内容应该注意时时更新,尽量采用最新资料,将国内外最新的信息提供给学生,使得学生感到上课的内容有新意。

(2)掌握好讲课的速度。有些老师喜欢赶进度,好像预定的上课内容不讲完不行,因此每节课都快快讲过,使得学生没有时间消化。老师的目标应是让学生学到知识,而不是完成预定的任务。因为预定的任务不一定是合理的,可能太多或者重复。退一步来说,即使讲不完想讲的内容,少讲些,也不应该赶进度,但是重点内容一定要讲到,非重点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己看,即使不讲也没关系。

(3)上课内容重点突出。经常有学生反映,有的老师上课没有重点,甚至告诉学生上课内容全是重点。这些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是想让学生全面掌握知识,但是,现在是知识爆炸的年代,人的大脑进化速度跟不上知识扩充的速度,所以每一门课都应该有重点。重点内容应该是一些基本原理和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老师有义务对重点内容不厌其烦地反复强调,这样才能使学生印象深刻,并能掌握原理,举一反三。当什么都是重点的时候,就等于没有重点,学生复习起来很困难,也不容易理解一些基本原理。

4.有关考试

考试是学生最关心的一个话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拿到学位、奖学金,毕业以后能否找到如意的工作、出国等切身利益。而对于老师来说,考试又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它是用于检验教学效果、评价学生的水平和督促学生学习的必要手段。目前绝大部分课程特别是专业课采用一学期一次考试的方法,这不太合理,老师可以采用密集型考试来使学生督促检查自己学习的方法。对大多数不够自觉的学生而言,这种考试方法无疑是督促其学习的最简便的办法。另外,也可以将一门课的内容分几次来考,每次内容不会太多,学生的负担不会过重,而且学生如果考差一次,最后也不会因此而总分低或甚至不及格。每次考试、测验和作业,一定要记入总分,这样学生从学期开始就要努力学习,而不能到最后几周狂学。

出考题其实是一门艺术。考题出得好,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出得不好,则成了罗列和死记硬背。如果只要死记硬背就可以过关,学生就没有动力去深入学习和灵活应用基本原理,结果掌握的知识非常肤浅,而且很快忘记。题目最好和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样学生就可以凭借自己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积累的知识,在答题中充分发挥,同时也能让他们知道本课程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当然,大多数题目都应该是上课讨论过的,也可以有一两题没有统一标准答案的题目,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

有一些课程是从题库中随机选来的,这样做是希望每个老师的教学内容一致,对学生的要求一致。对于一些如数学、物理一类的基础课可以这样做,但是考虑到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飞速发展,许多专业课程内容更新很快,如果只是让一个过时的题库来束缚讲课的内容,就不能与时俱进。其实,不同老师的讲课在基本内容大致相同的前提下,有一定的侧重,是一件大好事,可以达到多样化和及时更新知识、优化学生知识结构的目的,不至于千人一面。所以应该根据每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考题,在基本一致的大框架下,鼓励老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实践,在上课内容上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以避免形成近亲繁殖式的知识结构。同时还要尽量将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动向出在题目里,让学生有动力去学习最新的东西。这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能促进该课程及学科的发展。

第9篇:纺织工程范文

依然面临着难得的机遇

纺织行业具有高度市场化特征,从长远看,发展中的阻力会逐步减少和消除。王天凯谈到,首先,医疗、卫生、建筑、交通等产业稳步发展,航空航天、环境保护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兴起,使纺织纤维材料与制品的应用领域大幅拓展,为纺织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支持。

其次,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现代电子信息、精密制造、化工、生物等领域的进一步创新发展,将为纺织行业提供更好的物质基础与技术支撑。

此外,以高新技术纤维、高端纺织装备、高性能产业用纺织品为代表的一批高端纺织科技成为国际纺织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其中部分技术在发达国家也仍处于起步阶段,是我国纺织行业加快创新发展、缩小与强国之间的差距的机遇。

创新成果应用是发展途径

当前,我国纺织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王天凯表示,贯通产业链的科技创新联盟虽在组织上已经搭建了一些平台,但效果仍不明显。

去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组织评选的纺织行业科技创新奖项就有170多项,但回过头看真正实现重大成果应用的一个也没有。

王天凯建议,纺织业内部要继续在体制上、机制上积极探索,争取早出成果并加快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企业、院校、社会组织各自发挥所长,着眼不同层次的人才开展培养工作,将人才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新形势下问题更显突出

此外,节能环保形势严峻。国家及地方在节能环保方面的量化任务、新排放标准要求,以及来自社会层面的舆论和国内外环保组织的压力不断增加,不仅使纺织企业面临提标改造任务艰巨、投入增加、资金紧张等问题,印染行业更出现了准入、用地、融资多方受限的情况,产业链中间环节发展空间狭小,长期将形成瓶颈制约,对行业发展全局产生严重影响。

王天凯建议,纺织业应实质性推进节能环保工作,集中解决当前排放提标问题。针对污染物排放提标要求,加大节能环保相关技术改造投入,扩大纺织清洁生产技术、污染物治理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落后技术装备有序退出。

棉花政策影响突出。国内现行棉花管理政策打破了市场的调节作用,不仅引起了内外棉价差拉大,棉纺产业链竞争力严重削弱,效益恶化,更造成了国产棉品质大幅下降,以及棉纱大量进口削弱纺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等更为长远和深层的负面影响。2013年国储棉已成为国内棉花主要供给渠道,进口配额发放、储备棉抛售价格、棉花品质等问题都将对行业运行产生重要影响。

王天凯认为,棉企业要充分利用政策,减少棉价差损失,同时调整产品结构,加大产品开发力度。(耿挺编辑:陶艺音)(上海市科协)

荷兰爱思唯尔代表团访问中国科协

5月6日,荷兰爱思唯尔集团(Elsevier)全球开放获取事务总监艾丽西娅·怀斯女士一行拜会中国科协。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副部长刘兴平会见了代表团,双方就科技期刊有关合作事宜进行了交流沟通。

爱思唯尔集团(Elsevier)是世界上最大的科学文献出版公司之一,总部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其前身可追溯到16世纪,出版物包括世界著名学术期刊《柳叶刀》、《细胞》等,每年共有250000篇在其出版的期刊中。爱思唯尔数据库Science Direct是全球著名的学术数据库,每年下载量高达10亿多篇次,对全球的学术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