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函数教案范文

函数教案精选(九篇)

函数教案

第1篇:函数教案范文

理解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及何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两个相等的实根和没有实根。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函数教学案例借鉴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函数教学案例借鉴一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横坐标与一元二次方程两根的关系.

2.理解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根的个数的关系.

3.会用二次函数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

4.能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解决综合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体会二次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情感态度】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索出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感受数学的严谨性,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①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

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

【教学难点】

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1.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实数根,就是二次函数y=ax2+bx+c,当 y=0 时,自变量x的值,它是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 横坐标 .

2.抛物线y=ax2+bx+c与x轴交点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根的判别式的关系:当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 无 交点;当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 一 个交点;当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 两 个交点.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探究1 求抛物线y=ax2+bx+c与x轴的交点

例1 求抛物线y=x2-2x-3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

【分析】抛物线y=x2-2x-3与x轴相交时,交点的纵坐标y=0,转化为求方程x2-2x-3=0的根.

解:因为方程x2-2x-3=0的两个根是x1=3,x2=-1,所以抛物线y=x2-2x-3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分别是3或-1.

【教学说明】求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首先令y=0,把二次函数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求交点的横坐标就是求此方程的根.

探究2 抛物线与x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思考:

(1)你能说出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x轴交点个数的情况吗?猜想交点个数和方程ax2+bx+c=0(a≠0)的根的个数有何关系?

(2)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个数由什么来判断?

函数教学案例借鉴二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数学(山东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二次函数》的一节内容。本节内容体会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联系;理解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及何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两个相等的实根和没有实根;通过观察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个数,讨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节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本节是初中阶段所学的有关函数知识的重要内容之一。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及何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两个相等的实根和没有实根;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二次函数y=h(h是实数)图象交点的横坐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二次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掌握用图象法求方程的近似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数学、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把握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或y=h)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关系. 教学难点: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求根公式,来对二次函数及其图象进行进一

步的理解.

二、教学策略:

1、教学手段:启发式讲解 互动式讨论 研究式探索

本节课以学生的自主探索为主,老师主要通过演示引导启发学生得出结论,这样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获得成就感。在教学中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画图象,讨论研究出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以提问的形式与学生互动,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函数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2、教学方法及学法:自主探索 观察发现 合作交流 对比归纳

三、学情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学习过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之前学习了二次函数的图象和代数表达式的三种表示方法,其中主要对一般式和顶点式做了大量的训练,因而从“数”的方面对二次函数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但对交点式仍然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特别是对于从数形结合的这一数学思想来认识二次函数,他们对整章各节知识的关系还没有真正完整的形成,通过从本节课学习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开始,学生将会对二次函数的“数”和“形”真正开始进行全面、深刻的接触。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认识二次函数图象、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利用建立二次函数的数学模型,通过转化为顶点式求出最值,解决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到了二次函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他们已经有了探索本节课的数学基础;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次函数图象应用的学习,对于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有了较多的认识,因此教学中多采取联想、类比的启发式教学,相信他们会有能力完成好本节新课的学习任务。

【学习过程】

环节一:学生预习,教师导学:

我们已经知道,竖直上抛物体的高度h(m)与运动时间t(s)的关系可用公式h=-5t2+v0t+h0表示,其中h0(m)是抛出时的高度,v0(m/s)是抛出时的速度.一个小球从地面以40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起,小球的高度h(m)与运动时间t(s)的关系如图所示,那么 (1)h和t的关系式是什么?

(2)小球经过多少秒后落地?你有几种求解方法?与同伴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问题,帮助学生体会二次函数与实际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初步感受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承的联系。

环节二:学生合作,教师参与:

1.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二次函数y=x2+2x,y=x2-2x+1,y=x2-2x+2的图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每个图象与x轴有几个交点?

(2).一元二次方程? x2+2x=0,x2-2x+1=0有几个根?验证一下一元二次方程x2-2x+2=0有根吗? (3).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和x轴交点的坐标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有什么关系? 例题讲解

1、在本节一开始的小球上抛问题中,何时小球离地面的高度是60cm?你是如何知道的?

2、二次函数y=ax+bx+c何时为一元二次方程?它们的关系如何?

【设计意图】:这是本节的重点,比较抽象,因此通过画图让学生能够清楚形象的解决问题,并且能够培养学生总结问题的能力。 环节三:学生展示,教师点拨:

1 若方程ax2+bx+c=0的根为x1=-2和x2=3,则二次函数 y=ax2+bx+c的图象与x轴交点坐标是

. 2 抛物线y=0.5x2-x+3与x轴的交点情况是( )

A 两个交点

B 一个交点

C 没有交点

D 画出图象后才能说明 3 不画图象,求抛物线y=x2-x-6与x轴交点坐标.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对本节知识的巩固应用,是对新知识点生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严谨性

环节四:学生探究,教师引领:(给同学充分的时间考虑,1号同学发言交流,教师引导补充)

2如图,一个圆形喷水池的中央竖直安装了一个柱形喷水装置OA,A处的喷头向外喷水,水流在各个方向上沿形状相同的抛物线路径落下,按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水流喷出的高度y(m)与水平距离x(m)之间的关系式是y=-x2+2x+3(x﹥0).柱子OA的高度是多少米?若不计其它因素,水池的半径至少为多少米,才能使喷出的水流不至于落在池外?

【设计意图】:本环节目的是为了培养优生,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环节五:学生达标,教师测评:

1.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提示:鼓励学生交流收获,视情况给小组加分) 2.检测:

(1)抛物线y=x2+2x-3与x轴的交点个数是

(2)抛物线y=mx2-3x+3m+m2经过原点,则其顶点坐标为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为了检测学生一节课的收获,使教师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接收受情况,以备个别辅导。

教学反思:

本节主要内容是用函数的观念看一元二次方程,探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教材结合一个具体的实例讨论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实根与二次函数图象之间的联系,然后介绍了用图象法求一元二次方程近似解的过程。这一节是反映函数与方程这两个重要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的内容。

本节课,在引入问题的设计中做的不够充分,知识的生成没能有效呼应,没有达到预设的课堂效果。我要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加强对教材的研读,合理把握重难点,在情景引入和知识生成的问题设计上多下功夫,力争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有新的突破

函数教学案例借鉴三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体会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

2.理解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理解何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两个相等的实数和没有实根.

3.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二次函数与y=h(h是实数)交点的横坐标.

(二)能力训练要求

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

2.通过观察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个数,讨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3.通过学生共同观察和讨论,培养大家的合作交流意识.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2.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1.体会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

2.理解何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两个相等的实数和没有实根.

3.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二次函数与y=h(h是实数)交点的横坐标.

教学难点

1.探索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的过程.

2.理解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讨论探索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二张

第一张:(记作§2.8.1A)

第二张:(记作§2.8.1B)

教学过程

Ⅰ.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我们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kx+b=0(k≠0)和一次函数y=kx+b(k≠0)后,讨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当一次函数中的函数值y=0时,一次函数y=kx+b就转化成了一元一次方程kx+b=0,且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一元一次方程kx+b=0的解.

第2篇:函数教案范文

(一)案例教学的内涵

对于案例教学,不同的教育工作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不一而足。笔者认为,经济数学的案例教学,是指教师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师生、生生间多向互动,激发学生有意义的学习,使其加深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以达到建构知识与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是一种理论与实际有机切合的重要教学形式。

(二)案例应用方式分类

依据案例在经济数学概念(原理)教学过程中应用的方式和出现的位置,可将其分为以下四类。

1.概念(原理)前案例。在进入教学主题之前,先引入若干简单、特殊的案例,然后以不完全归纳的形式呈现概念(原理)的教学方式称为概念(原理)前案例教学。概念(原理)前案例数量以二三为宜。如:在导数(边际)定义前引入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问题、曲线在一点处的切线的斜率问题,在定积分定义前引入曲边梯形的面积问题等。

2.概念(原理)中案例。通过引入贴合教学主题、难度适中的案例,随剖析随呈现概念(原理)的教学方式称为概念(原理)中案例教学。经济数学中的弹性概念适合概念(原理)中案例教学。

3.概念(原理)后案例。在呈现概念(原理)后,再抛出相对较难的案例,以演绎的形式再现或者应用概念(原理),以加深学习者对概念(原理)的理解、内化、迁移能力的教学方式称为概念(原理)后案例教学。概念(原理)后案例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难度较大,可以分为课上、课下两部分实施。课上以教师为主导,课下以作业的形式,促使有兴趣的学生翻阅资料钻研探索,锻炼其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概念(原理)后案例教学具有普适性。

4.前后呼应式案例。在进入教学主题之前,先抛出案例题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后呈现概念(原理),最后剖析案例,应用概念(原理)解决案例的教学方式称为前后呼应式案例教学。前后呼应式案例教学适合于复杂概念(原理),如微分方程理论、差分方程理论、级数理论等。

二、分段函数的案例教学

例1:快递收费问题。圆通快递哈尔滨发深圳收费规定如下:首重1公斤,收费13元,续重每公斤10元。试建立快递收费y(元)与货物重量x(公斤)之间的函数关系。解:y=13,0<x≤113+10(x-1),x>—1例2:邮资问题。国内普通信函重量在100克及以内的,每重20克(不足20克,按20克计)本埠收费0.80元,外埠收费1.20元;100克以上部分,每增加100克(不足100克,按100克计)本埠加收1.20元,外埠加收2.00元。试分别建立本外埠邮资与信函重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三、总结

第3篇:函数教案范文

关键词:Excel 函数和公式 案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c)-0157-02

电子表格Excel软件的使用是遵义师范学院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公共必修课《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一个模块,它数据处理功能强大,具有完备的函数运算、精美的自动绘图、方便的数据库管理等功能,主要用来管理、组织和处理各种各样的数据,方便用户使用,其中本章节学生学习的一个重难点在公式与函数的学习上,如何设计一个综合案例能把常见的函数与公式使用尤为重要。

1 案例设计

设计一个16级物理本科(1)班学生成绩表的案例,首先输入基本数据信息,然后把常用的函数和公式的使用进行教学,如图1所示。

2 案例分析

(1)利用AVERAGE函数计算各科成绩的平均分。

(2)利用公式计算总评成绩,总评=平均分×0.7+操行×0.3。

(3)利用MAX函数计算各科成绩最高分。

(4)利用MIN函数计算各科成绩最低分。

(5)利用SUM函数计算各科成绩的总分。

(6)利用RANK函数根据总评成绩计算学生排名情况。

(7)利用SUMIF函数计算男、女生总评成绩之和。

(8) 利用IF函数计算等级,总评成绩大于等于85为优秀,小于60为不及格,其余为及格。

3 案例知识点讲解

3.1 公式

公式的一般形式为:=。表达式可以是算术表达式、关系表达式和字符串表达式等,表达式可由运算符、常量、单元格地址、函数及括号等组成,但不能含有空格,公式中前面必须有“=”号。

3.2 函数

Excel 2010函数是系统为了解决某些通过简单的运算不能处理的复杂问题而预先编辑好的特殊算式。函数包括函数名、括号和参数3个要素。函数名称后紧跟括号,参数位于括号中间,其形式为:函数名([参数1 [,参数2 [,…]]]),不同函数的参数数目不一样,有些函数没有参数,有些函数有一个或多个参数。一个函数有一个唯一的名称。

4 案例实践步骤

(1)用AVERAGE函数计算平均分,选择I4单元格,选择【公式】选项卡下的【插入函数】命令按钮,在【插入函数】对话框中选择函数“AVERAGE”,单击确定,打开【函数参数】对话框,在Number1中输入D4:H4,单击确定按钮,使用填充柄“+”完成其余学生平均分的计算。

(2)利用公式计算总评成绩,总评=平均分×0.7+操行×0.3。单击k4单元格,在编辑栏中输入“=i4*0.7+j4*0.3”,然后回车确定,再利用填充柄“+”计算其余学生总评成绩。

(3)利用MAX函数计算各科成绩最高分。单击D12单元格,利用【公式】选项卡下的【插入函数】命令按钮,在【插入函数】对话框中选择函数“MAX”,单击确定,打开【函数参数】对话框,在Number1中输入D4:D11,单击确定按钮。使用填充柄“+”完成其余课程最高分的计算。

(4) 利用MIN函数计算各科成绩最低分。单击D13单元格,在编辑栏输入“=MIN(D4:D11)”。利用使用填充柄“+”完成其余课程最低分的计算。

(5)利用SUM函数计算各科成绩总分。单击D14单元格,在编辑栏输入“=SUM(D4:D11)”。利用使用填充柄“+”完成其余课程总分的计算。

(6)RANK函数根据总评成绩计算学生排名情况。单击L4单元格,在编辑栏输入“=RANK(k4,$k$4:$k$11)”,回车确定,再利用填充柄“+”计算其余学生排名。

(7)在学生成绩表中利用SUMIF计算男、女生总评成绩之和。先计算男生总评成绩之和,女生总评成绩之和方法相同,单击D15单元格,选择“SUMIF”函数,在弹出的函数参数对话框中,“Range”参数里输入“C4:C11”,在Criteria参数里输入条件“男”,在Sum_Range参数里输入“k4:k11”。

(8)利用IF函数计算等级,总评成绩大于等于85为优秀,小于60为不及格,其余为及格。单击M4单元格,在其中输入“ =IF(k4>=85,"优秀",IF(0k4

5 Y语

在Excel教学中设计了学生成绩表案例,包含了公式和函数的使用,使学生理解了公式使用必须先输入等号,然后根据Excel中提供的+、-、*、/等符号进行表达式计算。函数包括了AVERAGE、SUM、MAX、MIN、RANK、IF、SUMIF等,主要使用【公式】选项卡下的插入函数命令按钮,然后根据不同函数的参数要求按实际情况的需要进行设置,通过此案例的教学,大多数学生能够理解了函数的应用,其中RANK、IF、SUMIF这几个函数还需多加练习和体会,才能真正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第4篇:函数教案范文

本节是新人教版第十四章一次函数第三课时的内容,是在前两课时学习了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及两点法画一次函数图像的方法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本节主要内容则是对简便画法本身的进一步反思,求函数的表达式。

2教学过程

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了一次函数的定义,哪位同学能给大家回顾一下?

学生1:一次函数:一般地,若y=kx+b(其中k,b为常数且k≠0),那么y是x的一次函数。特别地,当b=0, k≠0时,有y=kx,此时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k为正比例系数。

师:在一次函数的定义中,我们可以得到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形式是怎样的?

学生齐答:y=kx+b

师:对,那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形式呢?

学生齐答: y=kx师:通过解析式我们可以画出函数的图像,那么如果反过来,给出函数的图像,你能否求出函数解析式呢?请看图(幻灯片)

师:现在给5分钟时间给各组之间互相讨论一下,等会说说你们的想法。

(5分钟后)

小组1:图1的函数解析式为y=2x,图2没看出来。

师:那你是怎么得到图1的函数解析式为y=2x的?

小组1:就感觉是这样,猜的。

师:呵呵,那你的感觉挺灵的,请坐。有没有同学有解答图1的思路的?

小组2:因为图1中的直线过原点,所以它是正比例函数,那么其解析式必为y=kx形式,;同样由图可知图象经过点(1,2),所以该点坐标必适合解析式,将坐标代入y=kx即可求出k=2。

师:回答的非常好(掌声鼓励),首先我们要得到函数解析式的形式,根据它经过的点,求出它的比例系数,接下来我们就把过程写一下。

解:设函数的解析式为y=kx

将(1,2)代入y=kx中得2=k

所以函数的解析式为y=2x.

师:那么图2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呢?请同学们再进行思考一下。

(2分钟过后)师:有没有哪位同学自告奋勇来回答一下?

课代表:图2中直线的函数是一次函数,故其解析式为y=kx十b形式,同样代入直线上两点(2,0)与(0,3)即可求出k,b, 确定解析式。

师:能到黑板上板书一下你的解题过程吗?

课代表(板书):解:设函数的解析式为y=kx+b

将(2,0)与(0,3)代入y=kx+b中得

0=2k+b;3=bk=-3/2

解得,k=-3/23=b

所以函数的解析式为y=-3/2x+3.

师:答案是对的,过程有些许不足,因为两点都在函数的图像上,所以两个点的坐标应该同时满足函数的解析,从而构成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答出k,b 的值,(见标注)最后得到解析式。接下来,我们来看这样一道例题

(幻灯片)1.例题: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3,5)与(-4,-9).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师:那这道题该如何解答呢?

学生抢着说:把点的坐标代进去

师:代到哪个式子?

学生抢着说:y=kx+b中

师:好,那我们一起来做这道题

(作好板演示范)

师:现在同学们观察一下,以上的解题过程有什么相同点吗?思考一下

学生2:首先先设出函数解析式,求出解析式中k和b,最后代回去写出解析式。

师:的确是这样,像这种先设出函数解析式,再根据条件确定解析式中未知的系数,从而具体写出这个式子的方法,叫做待定系数法. 这就是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也是以后我们求其他函数解析式的方法。

师:如果我们给它分步骤的话,可分为:设(解析式)、代(方程)、解(方程)、写(解析式师:那有什么不同点?

学生3:求正比例函数解析式里只需一个点,而求普通的一次函数解析式需要两个点。

师:真让我惊讶!看来你的观察能力很强,大家看一下是否如他所说的?

师:其实在正比例函数中,图像一定过原点,而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所以只需要除原点以外的一点坐标即可。

师:那么接下来就来考察你们学的怎样,请看下列题

(幻灯片)1.写出两个一次函数,使它们的图象都经过点(-2,3)

2.生物学家研究表明,某种蛇的长度y (cm)是其尾长x(cm)的一次函数,当蛇的尾长为6 cm时,蛇长为45.5 cm;当尾长为14 cm时,蛇长为105. 5 cm.当一条蛇的尾长为10 cm时,这条蛇的长度是多少?

(当场完成,并讲解)

师:好了,由于时间的关系,这节课上到这里,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4:怎样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用待定系数法。

师:恩,好的,还有吗?(沉默中)

师:事实上,通过前面的学习以及今天的内容我们发现数与形之间是可以结合互化的。

师:作业:同步学习指导一次函数(三)

3教学反思

第5篇:函数教案范文

【关键词】微课 正比例函数 信息技术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146-02

一、设计思想

微课程,简称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 ,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时间在10分钟左右(一般人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时间),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能集中说明一个问题[1] 。

本课以2013年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上数学 《正比例函数图象》为教学案例, 按照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秋提出的微课程建设五个步骤来设计:一是罗列出核心概念:本课的教学内容是正比例函数图象的画法和性质;二是提供上下文背景知识:设计学生学习任务单、利用几何画板展现了画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正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等[3]。采用几何画板来展现图象生成的过程(描点、列表、连线),即清晰明了的阐明了画图象的一般步骤,又相较传统讲法节省了时间[4];三是录制教学视频,时间为8~10分钟;四是设计出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和探究学习的任务;五是将教学视频与学习任务单分发到学生机[2]。

二、指导思想和教学策略

1.指导思想

以学生为主体,在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学习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性作用[5]。

2.教学策略

笔者首先把上课地点由班级迁到网络教室。采用探究式教学,营造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环境。笔者课前录制了正比例函数图象的微课视频,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自主学习,然后,设置好探究主题,指导学生围绕探究主题进行自主学习,分组研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接下来可以选择利用几何画板完成作业,并制作成Word或PPT等多种形式的电子作品。笔者通过网络教室的回收功能,回收作业并指导学生评价同学作业,进行学习成果汇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3.学习策略

笔者教学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已经具备了操作几何画板的能力,学生可以使用几何画板完成练习。学生以相邻的四至五人成一组,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利用学习资源学习知识点,制作电子作业,拓宽知识面与深度(主动参与策略、合作策略、信息加工策略)。课上通过让学生分享不同的解题思路,达到一题多解,活跃学生解题思路的效果。

三、教学案例

笔者开始进行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实践,《正比例函数》教学案例具体环节如下。

1.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笔者通过复习上节课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根据所给条件写出简单的函数关系式,并提出”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是怎样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讲解做好铺垫。

2.微课导学,掌握基本知识

引领学生打开微课视频如图1,时长为8分23秒,视频有函数图象的概念、画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正比例函数图象性质这三部分内容,学习任务单具有很强的引导视频学习作用,包含有学习目标、重难点、学法指导、学习过程、学习任务等内容。一边看微课一边做任务单中的学习任务,在做中学。这样设计的好处是:一是,微课具有可暂停、快进、反复使用的特点,学生根据自己理解接受能力协调学习进度,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多次观看;二是,对知识点的讲解有系统性,不受外界其他因素的影响。

笔者在此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巡视,对操作有问题或教学内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解释和引导。

3.搜索习题,巩固新知

根据学习主题,笔者提供了查找学习资源的站点,例如:12999数学网初中数学,初中数学试卷――菁优网等,寻找与正比例函数相关的习题,将题目保存下来,小组讨论完成作答,更鼓励学生们提出问题进行探究。

笔者在此过程中,再进行巡视,查看学生寻找题目的涉及范围,确保搜索题目的范围是否含有未学习的内容,及时给与指导。

4.师生共评,点拨提高

利用网络教室的天域教学软件的回收功能,将小组完成的题目回收,笔者与学生一起点评,启发学生一题多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5.总结提高,布置作业

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核心点和知识结构。笔者点拨、讲解核心问题、关联点、疑惑点,例如:提示画正比例函数的简便方法等。接下来,将任务单上未完成的部分作为课后作业。

四、教学反思

在网络教室利用微课教学,改变了数学的教学模式,能更好的满足学生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

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教学内容(当k>0时,图象过第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

参考文献:

[1]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0-12.

[2]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14.

[3]刘明华. 正比例函数教学之我见[J]. 学周刊 2012年19期

[4]马丽,张雅文.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考试周刊. 2011(3)

第6篇:函数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反函数的概念;

2.使学生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反函数;

3.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反函数的概念;

2.反函数的求法。

教学难点

反函数的概念。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讨论

教具装备

幻灯片2张

第一张:反函数的定义、记法、习惯记法。(记作A);

第二张:本课时作业中的预习内容及提纲。

教学过程

(I)讲授新课

(检查预习情况)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反函数(板书课题)§2.4.1反函数的概念。

同学们已经进行了预习,对反函数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谁来复述一下反函数的定义、记法、习惯记法?

生:(略)

(学生回答之后,打出幻灯片A)。

师:反函数的定义着重强调两点:

(1)根据y=f(x)中x与y的关系,用y把x表示出来,得到x=φ(y);

(2)对于y在c中的任一个值,通过x=φ(y),x在A中都有惟一的值和它对应。

师:应该注意习惯记法是由记法改写过来的。

师:由反函数的定义,同学们考虑一下,怎样的映射确定的函数才有反函数呢?

生:一一映射确定的函数才有反函数。

(学生作答后,教师板书,若学生答不来,教师再予以必要的启示)。

师:在y=f(x)中与y=f-1(y)中的x、y,所表示的量相同。(前者中的x与后者中的x都属于同一个集合,y也是如此),但地位不同(前者x是自变量,y是函数值;后者y是自变量,x是函数值。)

在y=f(x)中与y=f–1(x)中的x都是自变量,y都是函数值,即x、y在两式中所处的地位相同,但表示的量不同(前者中的x是后者中的y,前者中的y是后者中的x。)

由此,请同学们谈一下,函数y=f(x)与它的反函数y=f–1(x)两者之间,定义域、值域存在什么关系呢?

生:(学生作答,教师板书)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分别是它的反函数的值域、定义域。

师:从反函数的概念可知:函数y=f(x)与y=f–1(x)互为反函数。

从反函数的概念我们还可以知道,求函数的反函数的方法步骤为:

(1)由y=f(x)解出x=f–1(y),即把x用y表示出;

(2)将x=f–1(y)改写成y=f–1(x),即对调x=f–1(y)中的x、y。

(3)指出反函数的定义域。

下面请同学自看例1

(II)课堂练习课本P68练习1、2、3、4。

(III)课时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反函数的概念,从中知道了怎样的映射确定的函数才有反函数并求函数的反函数的方法步骤,大家要熟练掌握。

(IV)课后作业

一、课本P69习题2.41、2。

二、预习: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间的关系,亲自动手作题中要求作的图象。

板书设计

课题:求反函数的方法步骤:

定义:(幻灯片)

注意:小结

一一映射确定的

函数才有反函数

第7篇:函数教案范文

1.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且在掌握性质的基础上能进行初步的应用.

(1)能在指数函数及反函数的概念的基础上理解对数函数的定义,了解对底数的要求,及对定义域的要求,能利用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图象间的关系正确描绘对数函数的图象.

(2)能把握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实质去研究认识对数函数的性质,初步学会用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

2.通过对数函数概念的学习,树立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观点,通过对数函数图象和性质的学习,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在图象与性质上的对比,对学生进行对称美,简洁美等审美教育,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1)对数函数又是函数中一类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它是在学生已经学过对数与常用对数,反函数以及指数函数的基础上引入的.故是对上述知识的应用,也是对函数这一重要数学思想的进一步认识与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与性质的学习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系统,同时又是对数和函数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它是解决有关自然科学领域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是学生今后学习对数方程,对数不等式的基础.

(2)本节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对数函数的定义,掌握对数函数的图象性质.难点是利用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得到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由于对数函数的概念是一个抽象的形式,学生不易理解,而且又是建立在指数与对数关系和反函数概念的基础上,故应成为教学的重点.

(3)本节课的主线是对数函数是指数函数的反函数,所有的问题都应围绕着这条主线展开.而通过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关系由已知函数研究未知函数的性质,这种方法是第一次使用,学生不适应,把握不住关键,所以应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法建议

(1)对数函数在引入时,就应从学生熟悉的指数问题出发,通过对指数函数的认识逐步转化为对对数函数的认识,而且画对数函数图象时,既要考虑到对底数的分类讨论而且对每一类问题也可以多选几个不同的底,画在同一个坐标系内,便于观察图象的特征,找出共性,归纳性质.

(2)在本节课中结合对数函数教学的特点,一定要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大胆猜,要以学生的研究为主,教师只是不断地反函数这条主线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教给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获取知识的途径,使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得,练有所获,,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设计示例

对数函数

教学目标

1.在指数函数及反函数概念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能正确描绘对数函数的图像,掌握对数函数的性质,并初步应用性质解决简单问题.

2.通过对数函数的学习,树立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观点,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

3.通过对数函数有关性质的研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理解对数函数的定义,掌握图像和性质.

难点是由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互为反函数的关系,利用指数函数图像和性质得到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教学方法

启发研讨式

教学用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再来研究一种常见函数.前面的几种函数都是以形式定义的方式给出的,今天我们将从反函数的角度介绍新的函数.

反函数的实质是研究两个函数的关系,所以自然我们应从大家熟悉的函数出发,再研究其反函数.这个熟悉的函数就是指数函数.

提问:什么是指数函数?指数函数存在反函数吗?

由学生说出是指数函数,它是存在反函数的.并由一个学生口答求反函数的过程:

由得.又的值域为,

所求反函数为.

那么我们今天就是研究指数函数的反函数-----对数函数.

2.8对数函数(板书)

一.对数函数的概念

1.定义:函数的反函数叫做对数函数.

由于定义就是从反函数角度给出的,所以下面我们的研究就从这个角度出发.如从定义中你能了解对数函数的什么性质吗?最初步的认识是什么?

教师可提示学生从反函数的三定与三反去认识,从而找出对数函数的定义域为,对数函数的值域为,且底数就是指数函数中的,故有着相同的限制条件.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一起来研究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二.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板书)

1.作图方法,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提问学生打算用什么方法来画函数图像?学生应能想到利用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图像之间的关系,利用图像变换法画图.同时教师也应指出用列表描点法也是可以的,让学生从中选出一种,最终确定用图像变换法画图.

由于指数函数的图像按和分成两种不同的类型,故对数函数的图像也应以1为分界线分成两种情况和,并分别以和为例画图.

第8篇:函数教案范文

目的:要求学生掌握用“旋转”定义角的概念,并进而理解“正角”“负角”“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含义。

过程:一、提出课题:“三角函数”

回忆初中学过的“锐角三角函数”——它是利用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值来定义的。相对于现在,我们研究的三角函数是“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它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研究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各门学科技术中都有广泛应用。

二、角的概念的推广

1.回忆:初中是任何定义角的?(从一个点出发引出的两条射线构成的几何图形)这种概念的优点是形象、直观、容易理解,但它的弊端在于“狭隘”

2.讲解:“旋转”形成角(P4)

突出“旋转”注意:“顶点”“始边”“终边”

“始边”往往合于轴正半轴

3.“正角”与“负角”——这是由旋转的方向所决定的。

记法:角或可以简记成

4.由于用“旋转”定义角之后,角的范围大大地扩大了。

1°角有正负之分如:a=210°b=-150°g=-660°

2°角可以任意大

实例:体操动作:旋转2周(360°×2=720°)3周(360°×3=1080°)

3°还有零角一条射线,没有旋转

三、关于“象限角”

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往往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来讨论角

角的顶点合于坐标原点,角的始边合于轴的正半轴,这样一来,角的终边落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的角(角的终边落在坐标轴上,则此角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

例如:30°390°-330°是第Ⅰ象限角300°-60°是第Ⅳ象限角

585°1180°是第Ⅲ象限角-2000°是第Ⅱ象限角等

四、关于终边相同的角

1.观察:390°,-330°角,它们的终边都与30°角的终边相同

2.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一个0°到360°的角与个周角的和

390°=30°+360°

-330°=30°-360°30°=30°+0×360°

1470°=30°+4×360°

-1770°=30°-5×360°

3.所有与a终边相同的角连同a在内可以构成一个集合

即:任何一个与角a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a与整数个周角的和

4.例一(P5略)

五、小结:1°角的概念的推广

用“旋转”定义角角的范围的扩大

2°“象限角”与“终边相同的角”

第9篇:函数教案范文

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课程改革的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二次函数的图像的性质”这一课题,通过对传统教法的改进,以全新的自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接受问题挑战,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愉快、和谐、民主的科研氛围,让学生感受“二次函数的性质”的探究发现过程,体验研究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利用计算机制作动画(让学观察抛物线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以运动变化的观点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2、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能通过图像认识二次函数的性质

3、通过具体例子,在探索二次函数图像和性质的过程中,学会利用配方法将数字系数的二次函数表达式表示成:y=a(x-h)^2+k的形式,从而确定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和对称轴。

4、通过一般式与顶点式的互化过程,了解互化的必要性。培养学生认识“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5、在经历“观察、猜测、探索、验证、应用”的过程中,渗透从“形”到“数”和从“数”到“形”的转化,培养了学生的转化、迁移能力,实现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情感目标

1、通过主动操作、合作交流、自主评价,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及学习质量,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好奇心与求知欲,点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获取知识。

2、让学生在猜想与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他们主动参与的意识、协同合作的意识、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能力目标

1、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索能力、数形结合能力、归纳概括能力,综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分析、探讨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二次函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通过研究、、、这几类函数图像,得出平移规律,并总结概括出二次函数的性质。

教学方法:

运用问题解决理论指导教学,力求体现“自主学习、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教学理念。

教学设备:计算机、网络

[教学内容]

步骤教学内容呈现方式

复习我们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那么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分别是、.用媒体方式呈现,让学生填空,然后提交.

探索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呢?(课前已经做过)

(1)画出图像经过了哪些过程?

(2)列表时自变量取了几个数?哪几个数?

(3)找几位同学展示一下自己画的图像。

(4)想一想,列表时如何合理选值?以什么数为中心?当x取互为相反数的值时,y的值如何?让学生结合老师强调的作图注意事项,再画函数的图图像。

然后老师用画函数工具作出的图像。由学生观察作比较。

教会学生用画函数工具画图,让学生比较两种画法,弄清学生自己所画的不足之处.

(2)观察函数的图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用几何画板呈现已画好的函数图象,让学生观察图象上的点变化的过程,确认函数值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让学生归纳函数的图象的性质.

老师作总结.

归纳:(1)二次函数的图象是抛物线,并且开口向上;

(2)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对称轴是轴;

(3)抛物线与对称轴的交点叫做抛物线的顶点,那么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是;

(4)在对称轴的左边随着的增大而减小;在对称轴的右边随着的增大而增大.

实践一

一、1.利用画函数图象工具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下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观察图象,说出图象性质:

(1);

(2).

利用画函数图象工具。观察、比较两图象之间的关系。

2.练习:利用画函数图象工具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下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观察图象,说出图象性质:

(1);

(2).

学生观察、总结、交流

二、1.利用画函数图象工具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下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观察图象,说出图象性质,寻找两图象之间的关系:

(1),;

(2),.

利用画函数图象工具.

2.练习:利用画函数图象工具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下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

观察三条抛物线的相互关系,并分别指出它们的开口方向及对称轴、顶点的位置.你能说出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及对称轴、顶点的位置吗?

利用画函数图象工具.

三、1.利用画函数图象工具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下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观察图象,说出图象性质,寻找三个图象之间的关系:

(1),;

(2),;

(3),.

利用画函数图象工具.

2.不画出图象,你能说明抛物线与之间的关系吗?

四、1.利用画函数图象工具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下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观察图象,说出图象性质,寻找三个图象之间的关系:

(1),,;

(2),,;

(3),,.

利用画函数图象工具.教师指出就叫抛物线的顶点式。

2.把抛物线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所得的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

讨论二次函数的图象可由函数怎样平移而得到?

归纳:由函数的图象沿对称轴向上(下)平移个单位(为向上,为向下),

向右(左)平移个单位(为向右,为向左)得到函数的图象.

实践二1.由二次函数解析式能否写出它的一般式.

2.讨论二次函数的图象怎样画,它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分别是什么?学生努力把它变形为顶点式

牛刀小试(1)抛物线,当x=时,y有最值,是.

(2)当m=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3)已知函数是二次函数,它的图象开口,当x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4)抛物线的开口,对称轴是,顶点坐标是,它可以看作是由抛物线向平移个单位得到的.

(5)函数,当x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时,函数取得最值,最值y=.

(6)画图填空:抛物线的开口,对称轴是,顶点坐标是,它可以看作是由抛物线向平移个单位得到的.

(7)将抛物线如何平移可得到抛物线()

A.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

B.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

C.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

D.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

(8)抛物线可由抛物线向平移个单位,再向平移个单位而得到.

(9)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是.

(10)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是,当x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通过网络完成,然后反馈.

小结1、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概括出图象的特点及函数的性质.

2、会用工具画出、、、这几类函数的图象,通过比较,了解这几类函数的性质.

3、熟练掌握二次函数、、、这几类函数图象间的平移规律.

4、能通过配方把二次函数化成+k的形式,从而确定这类二次函数的性质.

作业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1)(2)

2.填空:

(1)抛物线,当x=时,y有最值,是.

(2)当m=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3)已知函数是二次函数,它的图象开口,当x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3.已知抛物线,求出它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并画出函数的图象.

4.利用配方法,把下列函数写成+k的形式,并写出它们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