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议论文教学论文范文

议论文教学论文精选(九篇)

议论文教学论文

第1篇:议论文教学论文范文

    在学校里,教师出个题目,让学生作文,这就叫做命题作文。有的同学说:命题作文难。这话不无道理。命题作文作为作文训练的一种重要方式,要求我们必须按题目规定的内容写作,不能离开文题去自由挥洒、纵横驰骋;就议论文来说,也就给议论什么和怎么议论都带来了一定的限制。命题作文往往只有孤零零的几个字,没有材料的启发和暗示,特别在考试时,考生要在短时间内针对命题确定文路,审题自然就显得举足轻重了。

现在,先来看命题议论文的题型,归纳一下,大致可以分为下面十一类:

论点型题目本身就是文章的论点。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知足--庸人的哲学》、《勤能补拙》等。

概念型用一个概念提出要论述的问题。如《说习惯》。《谈"穿着打扮"》、《"时髦"小议》等。

关系型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的概念,表明要论证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个人和集体》、《人格与国格》、《天才·勤奋·条件》等。

对比型用两个可以对比的概念或事物来命题,要求论证两者的对比或转化关系。如《自卑与自负》、《失败和成功》、《电脑和人脑》等。

比喻类选择能作为比喻和类比的事物命题,要求揭示比喻和类比事物所蕴含的道理。如《清流与活源》、《科学家和春蚕》、《赏花·育花·护花》等。

象征型选择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命题,要求论述事物所象征的某种精神和品格。如《"绿叶"赞》、《路标》、《小草的风格》等。

评议型针对某一人物或某一事件或某一观点进行评议。如《鲁迅的精神》、《论雷峰塔的倒掉》、《评"仓廪实而知礼节"》等。

引申型用作为引子的某一件事或某个事物命题,要求借题发挥,展开议论。如《从"萧何追韩信"谈起》,《从柔石的"损己利人"说开去》、《熊猫废物箱的联想》等。

考证型用需要对某个问题进行考证的形式命题,要求查核并发表议论。如《"一言堂"小考》、《的由来》。《"下笔如有神"新解》等。

感想型以读后感或观后感的形式命题,要求发表自己的感想并进行议论。如《读〈拿来主义〉有感》、《有感于雷军长的"当头棒喝"》、《影片〈鸦片战争〉观后》等。

批驳型针对不同意的观点或看法,用反诘或质疑的句式命题,意在批驳。如《"知识越多越反动"吗?》、《斥"人生就是一件交易"》、《"忠于原著"质疑》等。

尽管每种类型的命题议论文,都有各自的审题特点,但是作为命题作文,不管何种类型,都有着共同的审题要求,这就是:要从题目本身去揣摩题意,确立论题,展开议论。要分清概念型命题和关系型命题的异同,虽然都由概念命题,但前者是阐述一个概念,后者要论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要理解对比型、比喻类比型、象征型命题的特点和要求,特别是比喻类比型命题,要做到比喻贴切,紧扣"类比点",充分而深刻地揭示类比事物和所要说明的道理之间的共同属性;还要明白,抓住命题中提供的自然现象和自己熟悉的生活现象两者之间的类比点,从中类推出所蕴含的共同道理时,选择的生活现象越典型,蕴含的道理就越带普遍性、议论就越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要辨明评议型、引申型、考证型、感想型命题的细微差别,评议要求评事议理,引申要求借题发挥,考证要求查核证实,感想要求夹叙夹议;审题时如把握住这细微的差别,议论时就能精确地体现命题意图;对批驳型命题,要审视并明确对方的立论错在何处,讲究"针对性的批驳",不可自说自话,言不及题;即使遇到论点型的命题,似乎一看便知,也要逐字理解论点的含义,不可望文生意。

如全国高考作文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宋朝名臣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一句名言,有的考生对这句名言的意思未搞清楚,把它解释为"先生下来的人总是忧愁加忧愁,后生下来的人总是快乐又快乐",闹出了笑话,文章立论自然就不知所云了。有的考生对这句名言一知半解,在文章中提出了一个"先天下之乐而乐,后天下之忧而忧"的观点,配以反面事例进行批判,殊不知"后天下之忧而忧的意思是"天下人都忧愁了,我也忧愁",应该说还是包含了"忧天下"的思想的,作为反面论点来批判,显然不妥当了。所以,对论点型命题的审题,同样也不能掉以轻心。

由此看来,无论什么样类型的命题议论文,都必须从题目本身去揣摩题意,把握住议论对象、议论范围和议论重点。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可以采取下面三种方法。

(1)标志法。就是看清文章题目上的标记,了解议论的对象。如《评"仓廪实而知礼节"》这个题目,"实"和"知"两个字便是题目中的标记,看清这两个字,就会明确写作本题必须评析清楚"仓廪实"与"知礼节"之间的关系:"实"而后"知"即物质生产对道德观念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先要论述"仓廪实"的重要。但反过来再想一想,还存在"实"而后未必"知"的情况,这就要扣住"知"字做文章,论述如何才能真正做到"知礼节",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抓住"实"和"知"进行议论,不仅能紧扣题意,而且能"评"出深度。一般地说,高考议论文的题目大都有一定的标记,如果我们能通过对题目中的每一个字细加推敲,透彻理解作为标记的关键词语的涵义,那么,我们就不难明确题目的要求和议论的对象,也就能有效地防止离题现象的发生。

(2)分析法。就是分析题目的语言关系、文字含意,了解议论的范围和重点。如《从柔石的"损己利人"说开去》这个题目,句子较长,我们可以分析一下组成题目的语言关系:这个题目可分为"从柔石的损己利人"和"说开去"两部分,两者的关系是:

前者是议论缘起,后者是议论重点。而柔石的"损己利人"这四个字是有典的,出自鲁迅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中对柔石的一段评价:"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这就给柔石的"损己利人"下了注解,也限定了议论范围应由此而展开,明确文章重点不是评价柔石的革命一生,而是从赞扬他的"损己利人"的高贵品格"说开去",联系当前实际,展开议论。这就正确理解了题意。

(3)比较法。如果一时对一个题目的写作重点把握不准,那么,不妨把另一个相似的题目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从中明辨各自不同的议论重点,进而审清题意,也是一种好方法。如把《的由来》和《的危害》放在一起比较一下,就会理解前一个题目的重点是要挖一挖的"根",考证一下是怎么"起源"的,扣住"由来"进行议论,后一个题目则要重点议论的危害性;又如《"下笔如有神"新解》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两个题目,似乎很相似,实际上大相径庭。前一个题目中有"新解"两字,那就不是要求论述第二个题目中杜甫原诗的内容,不然,又"新"在何处呢?而且恰恰相反,从"下笔如有神"五字加上了引号来看,题意显然不是指杜甫原诗"读书破万卷"的结果了,那又是什么导致"下笔如有神"了呢?就值得仔细思索;如再对其中的"神"着重评点议论几笔,这才是"新解"了。

第2篇:议论文教学论文范文

教育经济学论文范文一:职业教育经济性探讨论文

论文摘要:职业教育经济性分析评价

论文摘要摘要:在教育应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发展服务的目标指导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政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省地市教育主管部门也根据国家的要求,分别出台了相应的管理政策和一系列办法,职业教育显然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一个重点和热点新问题。文章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评价了职业教育的经济性。并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相关新问题提出了意见,望能抛砖引玉,使我们在不断的探索中辨明职业教育的特性。把握客观规律,从而更好地发展适合社会和大众的职业教育。

一、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及其经济特性

(一)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温家宝总理曾指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这是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务。在教育应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发展服务的目标指导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政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省地市教育主管部门也根据国家的要求,分别出台了相应的管理政策和一系列办法。上海市教委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上海市人民政府有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上海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按照《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深化课程教材改革行动计划(2004~2007)》的要求,开发和制定了《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和维修专业教学标准》等12个专业教学标准,组织了一系列的职教论坛讲座等活动。职业教育显然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一个重点和热点新问题。

(二)职业教育的经济特性。职业教育具有开放的体系,它是面向大众的教育,是行业、企业、学校、社会共同参和的教育。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教育。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社会性、人民性、教育性和经济性,而其经济性是区别于其它类型教育的重要特征,也是其能满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求的根本所在。

职业教育是一种具有强烈经济行为和企业行为的教育形式。其经济性主要体现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即产学结合、工学结合,通过采取课堂教学和实践操作一体化的形式,运用团队学习、小组合作的方法,结合校内外学习及实践的经验,强调教师的脚手架功能。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满足社会经济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就是以直接就业、从校门出来后就可直接上岗工作为主要目标的,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又可以称之为就业教育,其以经济市场为主导,以技能操作为核心,以岗位要求为标准,以学生能力为本位,以社会行业的需求为教育追求。

二、职业教育经济性的理论依据

(一)人力资本论。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就是生产开发比物力资本功能更大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论认为,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是一种资本,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一种资本,是生产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现代经济发展的生产要素。其甚至比物力资本更能创造价值、带来利润和收益,从而提高个人水平,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筛选假设理论。政府应当采取办法加强在职培训。大力实施专业资格考试,通过文凭、证书筛选人才。筛选假设理论认为,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信号,教育的主要经济价值就是对求职者进行筛选,将他们安置到不同的职业岗位上。从而使整个经济活动可以正常的运行。该理论提倡应大力实施专业资格考试,采用这种办法的好处有三摘要:

第一,防止高考一槌定终身的弊病,使具有专业技能的人同样能有用武之地,取得相应的收入,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第二,它以考察每个专业领域中的更客观的专业知识能力取代大学入学考试和大学期间所考察的大多无实用价值的一般能力作为筛选的手段,这样做更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也更合理。

第三,由于筛选的时间推迟,而且考察的内容是特定的专业知识,这就为那些没有考上大学的人提供了机会。

(三)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教育将不同素质、不同技术水平的劳动者分配到各自相适应的不同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市场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通过教育。可决定一个人进入何种劳动力市场并在其中工作,能取得何种收入和福利待遇摘要:并可将不同能力的人分配到不同的劳动力市场,以便形成有机的经济运行体。使各部门协调运转。带来经济增长。

三、分析评价

(一)积极意义。第一。在人力资本理论的影响下,职业教育被愈加重视,尤其是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练习。学生毕业后,能否胜任实际工作,能否为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成为职业教育的核心新问题。职业教育主要就是直接向学生传授生产、工作知识技能,使学生在学校就学习相关职业的基础知识、把握基本技能,使其凝聚相应的人力资本。以便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功能,带来经济效益。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人力资本开发的重要途径。

第二。根据筛选假设理论,可通过文凭、专业技能资格证书来体现出看不见、摸不着的个人能力。因此,个人可通过职业教育或培训获得资格证书来体现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在上海市教委制定的中职校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指出。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各应取得何种职业资格证书。如。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必须取得报关员证书,或国际单证员证书等;秘书专业的学生,必须取得秘书证,等等。这样的标准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的。是直接和就业市场挂钩的。虽然证书并不能完全表明一个人的工作能力,但却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其所具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用人单位初次接触求职人员时,专业技能资格证书就是唯一的敲门砖。

第三。根据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教育对个人的经济功能主要不在于它能够提高个人的知识、技能水平,从而提高他的收入,而在于它是决定一个人进入何种劳动力市场并在其中工作的重要因素摘要:教育对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功能,主要也不在于它能够提高劳动者个人生产率,而在于它将人们分配到不同的劳动力市场,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经济运行体系。职业教育可根据学生的不同素质、特长、喜好、喜好,将其培养成不同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还可根据目前劳动力市场的需要来培养相应的劳动者,使学生们毕业后可以有业可就,人尽其才。

(二)局限性。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也凸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新问题。

第一。文凭、证书的膨胀,使职业教育趋于表面化。过分的强调、重视文凭、证书在就业中的功能,使得部分学生只是混文凭、混证书,而且是什么证书好找工作。就混什么证书。而不是根据个人自身特征量力而行。这就势必会造成某一种或几种证书泛滥,甚至出现假证而使文凭、证书贬值,形成新的就业困难。

有些主管部门和学校也为了职教而职教,以考证为目的,而忽略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就上海市中职校课程标准而言,其所确定的课程目标不符合目前学生的现实情况。没有全面考虑到目前中职学生的实际文化水平较低、综合素质和接受能力较差。等等。一味要求学生毕业时要取得这样那样的、连一些大学生都难以考取的专业资格证书,这无疑是搬着金砖砸自己的脚。这样,必会有两种结果摘要:一是学校不按所颁布的课程标准实施。即学生不考专业资格证书(要考,也是浪费时间、金钱)。所颁布的课程标准成为一纸空文摘要:二是通过各种手段。作弊过关。而无论怎样。学生毕业时,学生和学校都将面临窘境。不顾实际情况而一味强调专业资格证书,以获得何种证书作为职业教育的特征和最终培养目标,将使得职业教育趋于表面化,学生并未真正把握实践操作技术和相关知识,而不能胜任实际工作。

第二,职业教育根据学生的不同素质、特长、喜好、喜好,将其培养成不同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这就自然的形成了不同等级。职校毕业的学生,自然的成为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其工资收入、福利待遇都和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有很大差别,而想要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则很难,即使继续深造学习,也总是会差一截。这就使得有潜力、有能力的人,很难得到应有的收入待遇,很难真正发挥其潜力,实现其价值。

第三。专门从教育体系中划分出职业教育,使得学生在初中毕业时分流,这无疑是一种过早的等级划分,在学生们还根本没有职业概念和意识时。就刻意的根据卷面成绩而被分等级了。中考成绩高的学生进入高中部。进而可以考大学,仿佛是预备的天之骄子,今后是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而成绩低的学生,则进入职校,混毕业后,再混就业,或再考高职。今后只能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据目前的考试升学体制,一考定前途有很多不合理、不公平之处,而以这种不合理、不公平的方式来划分等级。似乎更无法让被划分的人心服口服。职业教育仿佛成了基础教育不合格产品的收购站,将次品转化成可用品的转换处,而这样的转换又有多少是真正符合社会要求和经济发展的呢?

四、思索

上述新问题,使我们在积极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更要深入思索。

(一)职业教育应贯穿整个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应贯穿整个教育体系中,从小学直至大学,从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到培养职业意识喜好、实践能力、谋生能力、经营能力等,这样尽早为学生接触社会和工作生活创造条件。打下基础,使其人力资本可以充分发挥功能,而避免为了职业教育而职业教育,为了混口饭而考证或办假证的现象。将职业教育渗透到各个教育层面中,在学生了解了职业概念,有了一定的职业喜好后,可以由学生自由选择是进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学校,及早工作,还是继续求学,以后进行学术探究。这样,由学生自主形成自然而然的职业教育。而不是被强制划分出的,更不是学科卷面成绩不好而无奈选择的。

(二)运用经济杠杆,更新用工制度。职业教育是否能真正大力发展。关键在于国家的用工制度。若国家的用工制度偏重于技术性人才。工资待遇及福利有所提升,那么不用大力提倡,就会有综合素质好的学生报考职校,职校就会一定程度上为社会培养出基础知识扎实,创新能力强的人力资本。这就会全面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就会大大促进我国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

(三)切合实际情况,制定课程标准。就目前职业教育体制情况来看,教育行政部门应深入仔细分析职校学生的学业水平、实践能力、心理状况,制定出适合职校学生的课程目标,出台他们力所能及的专业资格考核政策,能使他们扎扎实实地获得谋生的知识和技能。以行业和企业的岗位需求、工作标准将职业教育分层,高职和中职分别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和相应的课程标准。形成职业教育梯度、专业技术人才梯度,以避免高职和中职内部的无序竞争。

教育经济学论文范文二:职业教育经济性探讨论文

论文摘要摘要:在教育应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发展服务的目标指导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政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省地市教育主管部门也根据国家的要求,分别出台了相应的管理政策和一系列办法,职业教育显然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一个重点和热点新问题。文章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评价了职业教育的经济性。并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相关新问题提出了意见,望能抛砖引玉,使我们在不断的探索中辨明职业教育的特性。把握客观规律,从而更好地发展适合社会和大众的职业教育。

一、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及其经济特性

(一)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温家宝总理曾指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这是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务。在教育应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发展服务的目标指导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政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省地市教育主管部门也根据国家的要求,分别出台了相应的管理政策和一系列办法。上海市教委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上海市人民政府有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上海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按照《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深化课程教材改革行动计划(2004~2007)》的要求,开发和制定了《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和维修专业教学标准》等12个专业教学标准,组织了一系列的职教论坛讲座等活动。职业教育显然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一个重点和热点新问题。

(二)职业教育的经济特性。职业教育具有开放的体系,它是面向大众的教育,是行业、企业、学校、社会共同参和的教育。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教育。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社会性、人民性、教育性和经济性,而其经济性是区别于其它类型教育的重要特征,也是其能满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求的根本所在。

职业教育是一种具有强烈经济行为和企业行为的教育形式。其经济性主要体现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即产学结合、工学结合,通过采取课堂教学和实践操作一体化的形式,运用团队学习、小组合作的方法,结合校内外学习及实践的经验,强调教师的脚手架功能。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满足社会经济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就是以直接就业、从校门出来后就可直接上岗工作为主要目标的,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又可以称之为就业教育,其以经济市场为主导,以技能操作为核心,以岗位要求为标准,以学生能力为本位,以社会行业的需求为教育追求。

二、职业教育经济性的理论依据

(一)人力资本论。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就是生产开发比物力资本功能更大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论认为,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是一种资本,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一种资本,是生产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现代经济发展的生产要素。其甚至比物力资本更能创造价值、带来利润和收益,从而提高个人水平,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筛选假设理论。政府应当采取办法加强在职培训。大力实施专业资格考试,通过文凭、证书筛选人才。筛选假设理论认为,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信号,教育的主要经济价值就是对求职者进行筛选,将他们安置到不同的职业岗位上。从而使整个经济活动可以正常的运行。该理论提倡应大力实施专业资格考试,采用这种办法的好处有三摘要:

第一,防止高考一槌定终身的弊病,使具有专业技能的人同样能有用武之地,取得相应的收入,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第二,它以考察每个专业领域中的更客观的专业知识能力取代大学入学考试和大学期间所考察的大多无实用价值的一般能力作为筛选的手段,这样做更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也更合理。

第三,由于筛选的时间推迟,而且考察的内容是特定的专业知识,这就为那些没有考上大学的人提供了机会。

(三)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教育将不同素质、不同技术水平的劳动者分配到各自相适应的不同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市场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通过教育。可决定一个人进入何种劳动力市场并在其中工作,能取得何种收入和福利待遇摘要:并可将不同能力的人分配到不同的劳动力市场,以便形成有机的经济运行体。使各部门协调运转。带来经济增长。

三、分析评价

(一)积极意义。第一。在人力资本理论的影响下,职业教育被愈加重视,尤其是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练习。学生毕业后,能否胜任实际工作,能否为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成为职业教育的核心新问题。职业教育主要就是直接向学生传授生产、工作知识技能,使学生在学校就学习相关职业的基础知识、把握基本技能,使其凝聚相应的人力资本。以便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功能,带来经济效益。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人力资本开发的重要途径。

第二。根据筛选假设理论,可通过文凭、专业技能资格证书来体现出看不见、摸不着的个人能力。因此,个人可通过职业教育或培训获得资格证书来体现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在上海市教委制定的中职校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指出。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各应取得何种职业资格证书。如。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必须取得报关员证书,或国际单证员证书等;秘书专业的学生,必须取得秘书证,等等。这样的标准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的。是直接和就业市场挂钩的。虽然证书并不能完全表明一个人的工作能力,但却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其所具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用人单位初次接触求职人员时,专业技能资格证书就是唯一的敲门砖。

第三。根据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教育对个人的经济功能主要不在于它能够提高个人的知识、技能水平,从而提高他的收入,而在于它是决定一个人进入何种劳动力市场并在其中工作的重要因素摘要:教育对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功能,主要也不在于它能够提高劳动者个人生产率,而在于它将人们分配到不同的劳动力市场,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经济运行体系。职业教育可根据学生的不同素质、特长、喜好、喜好,将其培养成不同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还可根据目前劳动力市场的需要来培养相应的劳动者,使学生们毕业后可以有业可就,人尽其才。

(二)局限性。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也凸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新问题。

第一。文凭、证书的膨胀,使职业教育趋于表面化。过分的强调、重视文凭、证书在就业中的功能,使得部分学生只是混文凭、混证书,而且是什么证书好找工作。就混什么证书。而不是根据个人自身特征量力而行。这就势必会造成某一种或几种证书泛滥,甚至出现假证而使文凭、证书贬值,形成新的就业困难。

有些主管部门和学校也为了职教而职教,以考证为目的,而忽略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就上海市中职校课程标准而言,其所确定的课程目标不符合目前学生的现实情况。没有全面考虑到目前中职学生的实际文化水平较低、综合素质和接受能力较差。等等。一味要求学生毕业时要取得这样那样的、连一些大学生都难以考取的专业资格证书,这无疑是搬着金砖砸自己的脚。这样,必会有两种结果摘要:一是学校不按所颁布的课程标准实施。即学生不考专业资格证书(要考,也是浪费时间、金钱)。所颁布的课程标准成为一纸空文摘要:二是通过各种手段。作弊过关。而无论怎样。学生毕业时,学生和学校都将面临窘境。不顾实际情况而一味强调专业资格证书,以获得何种证书作为职业教育的特征和最终培养目标,将使得职业教育趋于表面化,学生并未真正把握实践操作技术和相关知识,而不能胜任实际工作。

第二,职业教育根据学生的不同素质、特长、喜好、喜好,将其培养成不同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这就自然的形成了不同等级。职校毕业的学生,自然的成为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其工资收入、福利待遇都和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有很大差别,而想要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则很难,即使继续深造学习,也总是会差一截。这就使得有潜力、有能力的人,很难得到应有的收入待遇,很难真正发挥其潜力,实现其价值。

第三。专门从教育体系中划分出职业教育,使得学生在初中毕业时分流,这无疑是一种过早的等级划分,在学生们还根本没有职业概念和意识时。就刻意的根据卷面成绩而被分等级了。中考成绩高的学生进入高中部。进而可以考大学,仿佛是预备的天之骄子,今后是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而成绩低的学生,则进入职校,混毕业后,再混就业,或再考高职。今后只能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据目前的考试升学体制,一考定前途有很多不合理、不公平之处,而以这种不合理、不公平的方式来划分等级。似乎更无法让被划分的人心服口服。职业教育仿佛成了基础教育不合格产品的收购站,将次品转化成可用品的转换处,而这样的转换又有多少是真正符合社会要求和经济发展的呢?

四、思索

上述新问题,使我们在积极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更要深入思索。

(一)职业教育应贯穿整个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应贯穿整个教育体系中,从小学直至大学,从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到培养职业意识喜好、实践能力、谋生能力、经营能力等,这样尽早为学生接触社会和工作生活创造条件。打下基础,使其人力资本可以充分发挥功能,而避免为了职业教育而职业教育,为了混口饭而考证或办假证的现象。将职业教育渗透到各个教育层面中,在学生了解了职业概念,有了一定的职业喜好后,可以由学生自由选择是进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学校,及早工作,还是继续求学,以后进行学术探究。这样,由学生自主形成自然而然的职业教育。而不是被强制划分出的,更不是学科卷面成绩不好而无奈选择的。

第3篇:议论文教学论文范文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也不断地受到人们的质疑。作文教学到底应该如何转型,就成为当今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项目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与学的模式。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在课程标准的指引下,从任务出发,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查阅资料――分析归纳――最后解决问题等一系列活动来构建新知识,并运用已有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21世纪技能和创新精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和项目学习有很多关联点,例如: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强调在实践中学习;强调多元理解;等等。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在教学中,尝试应用项目学习来进行作文教学。

一、项目设计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指引下,依据项目学习的特点及流程,笔者把语文必修一教材中的第二专题中的三篇议论文整合起来,围绕一个核心问题“鲜明的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来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从中自主构建知识并获得体验,掌握自主、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1.学习任务设计

开展项目学习首先要从好的项目任务开始,为此,笔者为学生设计了以下问题。

(1)为什么鲜明的观点是议论

文的灵魂?

(2)如何能使议论文观点鲜明?

(3)要写好议论文,除了观点鲜明之外,还要注意什么?

这三个问题中,问题1、2是解决项目核心问题的基础,也是本次写作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问题1的答案可以从专题写作指导中得到,回答问题2、3需要学生的实践与思考。

2.学习活动设计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笔者设计了辩论活动。

(1)选择论题,确定观点。

(2)写辩论提纲:提炼证明自己观点的三个理由;设想对方证明观点的三个理由,并设法驳斥。

(3)组队训练:首陈观点者+自由辩论者+总结观点者。

(4)课堂辩论。

候选辩题(三选一):

(1)知足者常乐 / 不知足者常乐

(2)课外补习利大于弊 / 课外补习弊大于利

(3)微信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 / 微信疏远了人与人的距离

3.学习支持设计

(1)提供辩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提供经典的辩论比赛视频:1993国际大专辩论会决赛(复旦大学VS台湾大学)。

(3)对这场辩论赛反方复旦大学的辩词进行逐条分析(论点:人性本恶)。

4.学习评价设计

本次学习活动,使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是针对学生事先写的观点和辩词进行的,同时对课堂辩论进行点评。终结性评价是在整个辩论活动结束之后,进行议论文的写作并作出评改。

二、项目实施及成果

1.学习活动组织

(1)根据全班学生的举手表决,选择辩题“微信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 / 微信疏远了人与人的距离”。

(2)根据学生的意愿,自动分为正反两个组(人数基本持平)。

(3)布置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辩题写辩词,并分组讨论。

(4)在观看辩论比赛视频后,分发反方复旦大学的辩词文稿以供分析讲解。

(5)用一节课进行课堂辩论,首陈观点3分钟,总结观点5分钟,自由辩论20分钟(自由辩论全班参与,不得争抢,首陈和总结者都可以参与) 。

(6)另选作文题进行课堂议论

文写作。

2.学习过程及成果

(1)自主阅读课本上的写作指

导短文,解决问题1。

议论文的本质是说服别人。在内容与形式之间,内容是第一位的。在观点与材料之间,观点是第一位的。

(2)分组讨论本方辩词,进行辩论。

(3)课堂作文写作训练。

(4)交流合作,进行总结。

经过小组合作探究,全班讨论交流,把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探究到的学习成果整理归纳如下:

对于议论文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有鲜明的观点。肯定什么否定什么,支持什么反对什么;是就是是,非就是非,判断明确,毫不含糊。

要做到观点鲜明,首先要对所论及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弄清楚问题的关键在哪里,涉及哪些方面。其次,还要在行文过程中始终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述,不能旁逸斜出。再次,表达要清晰,绝不能含混。

三、总结与反思

1.密切作文与生活的关系,关注学生个体发展,激发学习积极性。

钱理群先生在《以立人为中心――关于九年制义务教育中的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些思考》一文中说:“说与写又和听与读构成一个统一体,都是以人的自我完善与发展为指归,甚至可以说,人是通过听、说、读、写,脱离原始状态,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的。”从这个意义上理解,“表达与交流”可以满足人的成长性需要,满足人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基于此,这次笔者设计的项目学习,一改传统的作文教学套路,从辩论活动进入,让学生在激烈有趣的辩论赛中深刻体会议论文观点鲜明这一要求。整个活动学生积极响应,全班参与,高中第一次辩论赛圆满成功。这种“以生为本”的教学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他们的学习获得成功。

2.“交流与合作”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更高的层次。

在项目学习中,“合作与交流”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与会话。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在学习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中,“情境”是学习的起点,“意义建构”是目标,而“协作”“会话”是通向目标的重要环节。

在整个学习活动中,笔者把学生的合作学习放在第一位,尤其是辩论赛的准备工作,正反方均多次进行小组会议,整合辩词,安排辩手,设想对方的辩词来制定己方的辩论策略。这样,学生不仅完成了对议论文观点的写作训练,而且在语言表达上有了尝试和进步,同时也强化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认为,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必须着眼于较高层次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正是在师生、生生互动中达成更高的目标的。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

技术为语文教学提供支持。

现代信息技术带着它的便捷性、交互性、超时空性以及对资源的共享分配方式,来到了我们的语文学习中。学习过程中,信息技术可以提供丰富、专业、系统的资源,促进学生快速、大量地阅读。以写作为目的的任务驱动,可以提高学生处理信息、获取知识、整合作文的能力。

第4篇:议论文教学论文范文

1.评议主体

当前我国的教学评价组织自2011年开始实行以教育相关部门为主体,实行以学校自我评估为基础,以院校评估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控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教学评估顶层设计。而在西方国家,教育评价体系的组织形式主要是由学术权威机构组织进行,而且评价主体朝多元化、专业化、规范化方向演变。正是这种变化,西方教学评价体系不断得到完善,并为其他国家所效仿。在我国,评议的主体仍为教育部门,还未出现专业化的社会评议机构。

2.评议指标体系

教学评议体系是开展教学评议活动最受争议的部分。这个系统包括很多评估因素,从广义上说,可分为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学风、教学管理、教学条件与利用、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教学效果。

细化来看,有学校定位、办学思路、教师队伍的数量与结构、教学基础设施与教学经费、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实践教学、教学规章制度的建设与执行、教学质量监控、教师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学习风气、学生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实际水平、学生毕业论文和设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学生心理素质、社会声誉、学校就业等等。在现实中,很多学校在开展教学评议活动时仅仅注重教师课堂教学,对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评价,而对教学效果则没有很好的评价机制,因为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现在学生真正学到的实用技能、思想的点拨、创新能力以及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现在的教学评议无法达到这样的高度。因此,教学评议机制应该从关注教学资源转向关注教学结果,学生作为教育的最终接受者,其学习过程和结果都应得到重视。另外,教学评议指标体系的运用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在对各个学科的评议中难以做到客观和公正,有的评议体系适应于数学,但不一定适应英语、语文等科目。所以,评议指标必须做到多样化、灵活化,才能有效地达到评价教学效果的目的。

3.评估模式

学校教学评价是一项繁杂的工作,目前我国的教学评议缺乏指导性思想,侧重最终评议结果,教师追求评议排名和评议等级的划分。教学评价过分强调了对教师的鉴定作用,这就使得在校教师唯“评议”论,远离了教学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此外,教学评议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学质量只是影响评价的一个重要变量。这个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教学评议的好坏并不等同于教学质量的高低。绝对的评议排名无法使教师理清其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反而忽略了教学评议本身的引导作用。所以,对教学评议结果进行质的分析,发现评议排名背后体现问题的本源,然后进行纠正,这才是教学评议真正的意义所在。

二、教学评议和教学质量监控保障机制优化

教学评议涉及内容广泛,其维度广、学术专业性、长效性都要求对现行的教学评议机制进行优化。本文的针对教学评议优化主要提出以下几点:

对不同学科的教师采取不同的指标进行评价。不同学科在人才培养方面对教学的方法和要求都有着其专业特色,不能简单地用一套教学评议标准来评价所有的教学工作。在考虑到学科差异性的前提下,结合学科特色采用有差别的、有个性的教学评议标准对教师进行教学质量的评价,应该成为学校教学评议的普遍要求。

全方面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学校通过培养人才来推动科技,经济发展和民族的复兴。而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体现在对学生的影响上。在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时,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思想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对学生的未来起着导向作用,因此学校除了教授专业知识外,还应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态度。学校树立现代人才观,构建合理的人才评价模式,使评价指标能全面地反应学生的水平。

有效看待教学评议结果。当前,教学评议结果的使用不够灵活,绝大多数的教学评议结果与教师的职称评级、待遇相挂钩。教育相关部门对评价结果的使用不科学,没能发挥其应有作用,尤其是针对教学质量方面。因此,学校等教育相关机构应注重对评议结果的利用,对教学质量的不足进行细致全面的分析。

三、结论

第5篇:议论文教学论文范文

一、预习导入

首先是教师在每周的作文课内进行辩论练习,结合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笔者的做法是让学生就班上发生的事,学校发生的事,家里周围发生的事,电视新闻说说自己的看法,大家讨论他的看法对不对,怎样证明他的看法对。这样做,让学生对议论文有个初步的认识,也练习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二、重视议论文文体的基本知识

教师利用补课时间,给学生读一些简短的议论文,让学生试着找找论点,哪些是证明论点的材料,说说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如短文《创造生活》、《地球老了》。课下,让学生搜集一些学习方面、励志方面的明人名言、名人的故事。

在学习第二单元《敬业与乐业》一文时,就按议论文的教学方法来教授。先让学生找观点,梳理全文的论证思路。为了证明论点,用了哪些论据。学生在这个阶段已是第三次接触议论文,这节课学生难点是弄清楚论据的类型。一般说,应该首先分析作者所提供的事实,从事实中看出道理,在验证它与文章的论点在逻辑上是否一致。道理论据往往由于它与论证过程联系的十分紧密而不容易辨认。能够用来作为论据的道理,是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阅读道理论据,应该能够从作者提供的道理中联系相应的事实,并以此来检验这些道理是不是能够证明论点。学生搞清楚了论据,再让学生把自己所搜集到手里的名人故事归一下类,看看分别能证明哪些论点,而且在议论文中作为论据的事实是概括叙述,语言很精练。

三、归纳总结议论文文体知识,解决教学重点难点

有针对性地解决议论文教学难点。在学习第四单元时,学生已是第四次跟议论文见面了。学生对议论的文体知识已有初步的了解,对阅读议论的方法已有一定程度的掌握,所以先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老师最后针对解决不了的问题突出解决课文难点。重点解决论证方法的类型,以《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为例,归纳明确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道理论证: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来证明论点。道理论证是通过讲道理来证明自己的观点。重点清楚了,接下来的课程就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了。

第6篇:议论文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议论文 教学 有效取舍

议论文是一种发表意见、阐述道理、分析问题、阐明事理的文体,它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往往是“文道并进”的。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议论文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上表现为用通俗的语言说道理,文章短小生动,于学生颇有教益。教学的时候,要根据这种文体的特点,有所取舍的施教,以彰显教学的高效性。

一.指导学生明确文章的论点。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它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中小学课本里的议论文,论点或在文章开头,或在文章结尾。一般不需要读者在文中煞费苦心地搜寻。

“提领而顿,百毛皆顺”。对于中小学生而言,议论文的“领”就是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观点——中心论点,这既是学生理解全文内容的抓手,也是学生提高思想认识的关键。如教学《说勤奋》时,教者在出示了论点后请学生把这设问句并成一句话。“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就要靠勤奋;勤奋能让我们达到自己的理想境界。”感知了事实论据后,教者首先揭示司马光和童第周的成功靠的都是勤奋;接下来在品读感悟的过程中,先单独学习童第周和司马光的勤奋事例,再把两者放在一起比较,引领学生逐层感悟他们的成功都是靠勤奋;最后在学习理论论据时再次吟诵: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整个教学围绕中心论点浑然一体,数次的“这就是——勤奋”形成渐强的节奏敲击学生的心灵。

二.指导学生寻找生动的事实论证。事例论证是中小学阶段常用的论证方法,所选的事例在真实、典型、新鲜、充分的基础上,大多加以生动的描述。用事例做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描述和概括,具有直接真实性的品格,因此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议论文的语言往往具有准确性、概括性、鲜明性、生动性等特点。对于中高年级学生,读懂故事不是难点,明白故事背后的道理也在学生的理解能力之内,体会作者如何遣词造句,如何围绕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组织语言——“具备包括阅读理解和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这应该是中小学生学习的重点。具体的着眼点可以有:

1、抓数字证据。为了使语言更有说服力,作者在例证时常常使用数字,使自己的文章显得更加真实而有力。在教学时,这些都可成为引导学生感悟的点。如《说勤奋》一文中“他用了19年的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2、抓能表现中心的词语。语言丰富、生动、凝练,是汉语言一大特色。议论文中,富有特色、表现力强的语言也比比皆是。如《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中就有如下词语:“滴水穿石”、“三心二意”、“微不足道”、“日雕月琢”、“持之以恒”、“炉火纯青”、“坚持不懈”、“半途而废”、“孜孜不倦”、“锲而不舍”,这些词语不仅结构工整,是学生学习生字词时的难点;而且一部分与中心有关,是学生学习时的难点。

3、抓特殊的句式。语义是语言的意义,它主要研究符号跟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句子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符号,它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不同类型的句子各有不同的特点。在议论文中,为了引发读者的思考,加强表达的语气,作者常常大量采用反问、设问、感叹等句式。例:(1)这个小洞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同一个地方。(2)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3)他毕生迷恋电学实验研究,毕生孜孜不倦,竟拥有白炽灯、留声机、碳粒电话筒、电影放映机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权。

三.指导学生感悟理论论证。为了证明论点的正确,作者除了事实论据,还用采用理论论据。即用人们熟悉的经典论述及经过实践证明的可以信赖的格言、谚语等来做根据,这些是来源于实践,并且已被长期实践证明和检验过,断定为正确的观点。如“正如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所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第7篇:议论文教学论文范文

20世纪以来,实用主义在美国发展到了极致,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几乎无孔不入,以至于后来实用主义发展成为一种过程哲学。在杜威那里,实用主义哲学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不仅在美国社会影响巨大,在整个西方现代社会中也影响深远。这种哲学注重已有的经验在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对新经验的获得途径和方式,是一种较为典型性的经验主义哲学。而相对于传统的形而上学而言,实用主义哲学实际上是一种改造哲学,即哲学应该立足于解决现实问题,或者换言之,实用主义哲学是一种“生活哲学”、“行动哲学”、“实践哲学”等,是现代主义哲学的主流思想。它的思想源流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实在论哲学,英国以及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传统,是西方哲学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西方现代文明发展到20世纪,科学技术对人们生活领域产生巨大影响的一种时代生活的诉求。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在教育领域的影响最为深远。在教育发展史上,杜威被称为西方现代教育的里程碑,他把卢梭以来的自然主义的现代教育哲学思想发展成了全面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创立了美国实用主义的教育哲学理论,几乎成为美国当代进步教育的代名词。杜威的教育哲学集中体现在“儿童中心”教育观念中,他的三个著名的教育本质哲学命题“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反映出教育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儿童“经验”的不断改造。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把教育看做生活的一部分,教育帮助儿童在成长中获得经验,教育的作用在于引领和促成个人经验和社会经验,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经验”是杜威教育哲学中的核心关键词之一。

杜威以“经验”来诠释生活,把生活经验作为教育存在的理由,这里杜威的经验概念内涵,是主体与客观对象之间互动统一的过程,而不是单一的精神实体,是哲学上的一个概念,是人类的智识和与客观世界的互动过程。杜威曾举例说:“一个孩子仅仅把手指伸进火焰,这还不是经验;当这个行动和他遭受的疼痛联系起来的时候,才是经验。从此以后,他知道手指伸进火焰意味着灼伤。一个人被灼伤,如果没有觉察到是另一行动的结果,就只是物质的变化,像一根木头的燃烧一样。”[5]简单的例子,反映出杜威的教育哲学观,经验是与人类的活动紧密联系的,经验对于教育的价值是和人类的生活、实践直接关联的,这也成就了他的实用主义哲学,为其“在做中学”的教育观念奠定了哲学基础。新实用主义时代的哲学诉求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直接影响了另外一位美国的重要哲学家理查德•罗蒂。20世纪下半叶以来,罗蒂被称做新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在他的哲学力作《哲学与自然之镜》中,他认为分析哲学并非新的东西,而是笛卡尔、康德思想的变种,是要为“认识”提供一个“基础”的东西。罗蒂反对传统认识论的“镜式”哲学,即“心灵是一面可靠的反映现实的镜子”[6],镜式哲学认定只有那些忠实地反映了真实世界的思想和语言才是真的,实际上是指向传统哲学的认识论,即崇尚科学主义、科学方法是真理的唯一标准。罗蒂认为“镜式”哲学是一维的真理观,科学的方法不应成为真理的唯一标准。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为罗蒂否定“镜式”哲学提供了思想基础。罗蒂认为真理应从实用的标准出发,知识经验是为了解决实际的问题。实用主义哲学认为真理是建立在知识、思想、行动和语言等有用性的基础上的,罗蒂接纳了这种观念,他认为如果一个陈述导致了成功的行动,那么这是真理,然而导致这种“真理”的出现,并非只有科学的一维方式,诸如文学、艺术、历史、宗教、政治、伦理等许多领域都会有,这是罗蒂吸收了实用主义多维度、多领域的真理观。杜威和罗蒂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暗合了20世纪后现代性社会生活的发展和变化,多维真理观与后现代的多元文化观一拍即合,反映在音乐教育领域,形成了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哲学思潮,实际上也是实用主义的哲学价值取向的诉求表现。

音乐教育作为大教育中的子教育,对音乐教育的哲学诉求,自然不能脱离本行业所从事的内容载体。在音乐教育领域中,音乐教育的哲学观念不是“为音乐而音乐”,而是“音乐为了每个孩子”,在音乐课程的教学上追求技术质量的提高,从而顺应了社会实用主义的观念。在课程和教育内容上主要是西方经典音乐,即欧陆古典以来的音乐,从而使音乐教育走向精英教育的道路。也就是说,音乐教育追求的是一种音乐职业教育,俗称音乐专业领域的专业音乐教育。这种教育状况很不利于音乐教育这项工作领域的发展,一方面普通音乐教育课程不受重视,特别是基础音乐教育阶段,另一方面专业音乐教育的领域太过狭窄,这些现实状况对音乐教育的从业者来说是极其不利的。因此,从音乐教育从业者行业的地位和发展来看,寻求一种能够改变现状的道路和方法,是最基本的从业思想诉求,这从美国音乐教育课程发展成为国家承认层面的教育核心课程之一就可以看出。从音乐本身的性质和价值出发,同时也要有能够说服大众的理由,有能为社会所认可和接受的理论,去寻找音乐教育的安身立命之本。于是,在实用主义哲学思想意识的感召下,在20世纪的前半叶,肩负历史发展使命的审美论音乐教育哲学在美国顺应而生,成为官方的理论哲学基础。这也是美国音乐教育发展的一种历史必然。

第8篇:议论文教学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视频会议系统;教学应用

视频会议系统是人们的交流方式与科技相融合的产物,并伴随着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得到广泛的应用。它借助于专用的物理设备,通过传输信道如局域网,Internet,Intranet,无线网或者卫星,在两点或者多点间建立可视通信,实现图像、语音及数据交流,完全突破了传统现场会议在地域方面的限制,是CSCW即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的一种典型的也是最基本的应用系统。它可使在地理上分散的用户共聚一处,通过图像、声音、文本等多种方式交流信息,支持人们远距离进行实时信息交流与共享、开展协同学习与工作,极大地方便了协作成员之间真实、直观的交流。

一、视频会议系统的定义及组成

视频会议系统(VideoConferencingSystem)就是一个不受地域限制,建立在宽带网络基础上的双向、多点、实时的视音频交互系统。视频会议系统主要由终端设备、传输通道(通信网络)以及多点控制单元组成。

1.终端设备

终端设备是视频会议系统的输入和输出设备。主要包括音频/视频输入/输出设备、音频/视频编/解码设备、信息处理设备和多路复用/分解设备等,通过这些设备,可实现各会场的与会者能够清晰地看到其它会场的场景,并能相互讨论问题和共享数据信息。它的作用是将音频、视频、数据以及信令等各种数字信号分别进行处理后,合成为一路或多路数字码流,再将其转换成适合于网络传输的数据格式,并发送到信道中进行传输。

2.通信网络

通信网络是指连接终端设备,使之能够传输音频、视频和数据的各种传输介质的总称,包括电缆、光纤、微波以及卫星等,在传输方式上,可以基于现有的各种网络技术,如LAN,ISDN,Internet,FDDI/ATM等等。利用它来传送活动或静态图像信号、语音信号、数据信号以及系统控制信号。

但由于不同的通信网络原理及结构差异很大,导致了视频会议系统微观部署结构(包括终端系统的连接结构,MCU的配置方案结构等)的差异性。

3.多点控制单元(MCU)

多点控制单元(MCU)是一个数字处理单元,通常设置在网络中心节点处,可供多个地点的会议同时进行相互间的通信,其作用相当于交换机。其主要功能是在数字域中实现同时对多路音频、视频、数据信令等数字信号的混合和切换。它将来自各终端设备的会议数据汇总在一起,并同步分离出图像、语音、数据、信令等信号,再对各会场同一类型的信息进行混合、切换等处理,最后重新组合成数据流送往对应的会场。它就像电视节目的导演一样,可以根据场景变化的需要来切换不同的画面。

二、视频会议系统的类型及其应用

一般来说,视频会议系统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根据会议节点数目不同,可以分为点对点视频会议系统和多点视频会议系统;按其运行的通信网络来分,又分为数字数据网(DDN)或其他专用网型、局域网/广域网(LAN/WAN)型和公用交换电话网(PSTN)型三种。从视频会议所选的终端类型上分,大体上可以分为桌面型和会议室型两大类。会议室视频会议系统适用于规模较大的会议,在带有环境控制设备的专用会议房间装置一个或多个大屏幕,系统由屏幕、摄像机、麦克风和辅助设备等组成,这些配置是固定的,可以提供高质量的视频和同步音频,但是费用较高。而桌面视频会议系统则是在通用个人计算机上增加一些附加设备,综合运用音视频和网络通讯技术,使用计算机软件来实现不同地点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通讯,因此其使用费用要低很多,是视频会议系统发展的方向。

视频会议系统体现的是无障碍信息交流和协作,可以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内外沟通与协作:所以,只要是需要多点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行业,该系统都有用武之地,它把产品、信息、知识、欢乐和友情散布到世界每一个角落。譬如,在下面的行业和场景中,该系统都是可以胜任的:

三、视频会议系统的实现方式

当前,视频会议的实现方式有3种:

1.广电系统(电视台)常用的电视直播式视频会议系统

需要租用专用的卫星通道,传输方式为单向传输,若要双向则必须租用两个信道。租用卫星的费用非常昂贵,时间越长,费用越高。还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及审批手续,因此只能供一些特种行业单位如电视台使用。

2.MPEG1,MPEG2压缩格式VOD视频传输式视频会议系统

由于MPEG1的传输需要1.5M的带宽,MPEG2需要3M的带宽,且图像质量将随网络传输距离急剧下降,通常只能用于本地的高速网段上,且占用带宽,只有具有自己网络资源的职能部门如电信局才能建立这种基于高带宽的专用的视频会议系统。

3.ITU(国际电信联盟)提出的基于H.261/H.263视频压缩格式的H.320/H.323规范的视频会议系统

现阶段市场上技术成熟并占真正主导地位的是基于H.320/H.323标准的视频会议系统。H.323是指基于工P方式进行传输的视频会议;H.320是以IP以外的其它网络方式进行传输的视频会议,通常有工SDN,DDN,帧中继,ATM等等。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视频会议系统呢?首先是价格适度,能为大多数行业用户承受及使用的视频会议系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视频会议系统。其次是技术上的指标,实现高质量图像/声音传输但带宽越低越好;双向交互、需要支持长时间开机工作(低功耗);操作简单,无需专业知识,操作失误也无损坏;应无操作系统,不怕病毒攻击、不怕突发性断电、应具备多种网络接口(ISDN,工P,V.35,E1/T1等)、具有自适应功能,完全智能化、稳定可靠,返修率低等。

四、视频会议系统的教育应用

充分利用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将信息传递生动化,建立基于视音频多媒体技术的、互动的对话渠道,是对现有的网络平台价值的一种升值。视频会议系统在教育领域主要应用在远程教育、各地教育分支机构会议、远程师资培训、远程分校教育等方面。各级的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可以定期或者随机性地召开各种工作会议,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和教学,远程教学还可以节省大量的资源和费用,因为一个老师可以同时给上千人授课,而一个好的课程可以在长达数周、数月内,在不同的地区使用。由于专家和资深教师人数有限,这种教学技术可以使他们发挥更大的作用,解决了学校分部学员能够接受最优秀的教师授课的问题。远程教学可以使教学跨越很大的地理区域,这对于我国边远地区的教育会有很大的价值。

视频会议系统不仅提供流畅的语音,清晰的视频图像,同时提供文档共享、WEB共享、协同浏览、电子白板、桌面共享与远程遥控协作等数据处理功能,利用网络让不同地方的师生通过音视频实时交互沟通,如置身于同一教室之中。

1.视频广播

可以广播视频给学生,让学生上课时既能闻其声,也可见其面。

2.多人混音

采用目前业界最领先的多路混音技术,支持4~16路混音,实现音视频交互。能实现无延迟的音视频传输、保证音视频的同步性。

3.桌面共享和远程遥控

利用桌面共享功能,可以将自己的计算机屏幕实时显示给远程用户,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一举一动。利用远程遥控功能,则可以让自己对远程的机器进行直接的操作,就像操作本地机器一样方便。

4.电子白板

学生可以在白板上自由地绘制、书写任意可视化信息,方便所有的成员进行交流。

5.文档共享、Web共享和协同浏览

通过文档共享和Web共享,所有的成员可以共同讨论Office,PDF,AutoCAD,PowerPoint等各种形式的文档;协同浏览让所有的成员可以同步地浏览网页,实现更为直接的交流。

6.文字交流和文字私聊

所有成员能利用一个公共的文字平台进行有效的文字交流和沟通;文字私聊功能为成员间提供了一个点对点的私人空间,两个成员间可通过文字私聊功能进行二者之间的沟通。

7.文件传输

与会者可在开会的同时传输文件给某个会议成员或者传输文件给所有的会议成员,即异地文件的在线实时收发。

8.音视频的录制功能

可以实时录制自己的本地音视频或远程的用户音视频。可以使用常见的视频播放器,如MediaPlayer等进行播放;利用常见的视频编辑软件,如MovieMaker进行编辑。能进行会议录制,把会议信息完全记录下来,任意客户端对多个或某一个分会场的同步同时录像,录像包括会议中展示的讲义文档、图表及标注等交流内容。

五、视频会议系统对远程教育的影响

1.有利于培养和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在远程学习中,学习者能否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动机,能否积极而有准备地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步调,能否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监控、测试、修正和评价,是网络化学习的保证。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远程教育师生、生生分离导致的教师角色淡化和教学管理弱化现象,并克服学习者在访问网上资源时产生的“信息迷航”和“信息超载”现象。

2.有利于引导和加强学习者的自我监控

传统教育中,学习者习惯在教师的监控下学习,导致了学习者缺乏自主性、独立性,缺乏自我监控的学习能力,而在网络这样一个开放性、自主性的学习环境中对学习者的自我监控要求则大大加强,需要学习者逐步地从外部控制的学习过程向自我控制的学习过程转变,这个转变完全依靠学生“自然”形成是不现实的,而视频会议系统为这一转变提供了一个中间环节,使得学习者经历教师完全监控—部分监控—自我监控的转变历程,逐步地适应远程学习。

3.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远程教育发展到现在的基于互联网的学习模式的时代,由于其师生准分离的状态,主要局限于以言语沟通为基础的知识交流层面,情感的沟通相对比较缺乏。而具有真实、高效、实时特点的视频会议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实时交互的信息包括文本、声音、图像等,达到了类似于面对面交流的效果。这样,学习者在远程学习中可以即时获得帮助,即时地观测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及时地按要求调整学习,大大增强了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传统课堂[那种能够引导教师知识点拨欲望的活生生的学习者文化群体形象,和能触发学习者群体进行知识感悟的教师文化个体形象,在远程教育中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得以实现。

第9篇:议论文教学论文范文

摘 要:小学数学是一个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础,关系着学生未来发展的学科,同时也是学生未来深造的有力根基。本文就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方法

目前小学数学教育模式仍过于传统,制约了小学教育的创新发展。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只看重书本上所描述的“死”的东西,却没有重点培养学生的能力,致使学生往往得到了知识却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教育中存在的令一个弊端就是,教师仅重视学生智育的发展,却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在课堂上,教师会将课堂时间安排的很满,阻碍了学生自我思维发展,学生接受知识十分的被动,同时教师不能够结合实例来传授知识,知识似乎是强加在学生的头脑中的,即使学生储备了知识,却失去了自我学习的能力。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化思维能力养成。

作为日常从事课堂教学的教师来讲,必须要按照新课标新要求,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着重于智育的发展,同时还要发展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学生全方面的素质能力,让学生不仅能够收获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能够结合实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为以后深造提供坚实的基础,我们在具体到实践的教学活动中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孩子在少年时期,对任何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具有探索知识的潜质,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必须适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也要改变教学方式,提倡活动式、启发式教学模式。另外,在教学活动中,要解脱孩子的思维空间,使其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更多的接触自然,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的兴趣,实现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来讲具有重大的意义,自主学习能力能够让学生自我拓展知识空间,自我学习能力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思考能力的基础,有助于学生能够探索出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自学能力的养成能够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所获得的东西要比书本上获得的更为丰富。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研究数学智慧分析数学方法,能够让学生真正懂得如何去学习,去思考。

三、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为了在数学教育中实现我国培养全方面人才的目标,教师要解除传统观念的限制,开辟出新的教学之路。在现代教学中,教师要改变学生在课堂中的所扮演的角色,要从传统的被动听讲,转变为主动参与,让学生成为教学课堂中的“主角”。教师要开辟学生的思维空间,在课堂上要善于引导学生的思维,积极让学生展开互动,在课堂上对于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要做出正确性的引导式作答,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让教师明白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弊端,按着我国新课标的标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对于一个数学问题的解决,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方式予以解决,同时留下伏笔,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维空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留下一定的时间与学生展开互动,提倡学生对课堂上所讲述的教学内容进行激烈的讨论,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积极学习倡导先进的教学理论,并将先进的教学理论应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切实的掌握学习方法,要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向学生展现学习过程,显示学习方法的透明度,使学生在探求新知识的同时,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

四、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传统的“应试教育”中的“考试制度”早已经不适合对当今学生进行很好的评价,构建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是综合评定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基础。长久以来,“应试教育”模式严重的制约了学生个性化多方面发展,让学生认为“考试分数”才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唯一标准,统考升学的模式让教师无法合理的对学生展开真正的素质教育,因此,要培养出个性化多样化高素质的人才,必须要改变教学活动中的教学评定,即从单一的考试评定方式变成从学生日常学习中多方面多角度入手,以多样化的指标来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评定;也要改变单一笔试的考评形式,要实现笔试、口试、面试、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等相结合的综合性考评形式,同时在进行学生中和评价排名时,要将考试分数作为参考内容,要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以及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思维的灵活度等多方面作为评定的主要内容进而提升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五、多元化结合,做到学以致用

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便于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应用与生活,达到学以致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既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结果,更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因为,只有学生经历了获取知识的过程,才能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体现出数学的价值。为此,我注重多方面的结合,以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1.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具有生活实际背景的数学实践活动,这样做不仅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又能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体验数学的实践性。通过活动,提高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在数据整理中,获得了更多的信息,同时,班内汇报交流过程,也是数学交流提高的过程。

2.与生活问题相结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发掘出有价值的练习作业,让学生在现实中寻求解决方案。”数学练习要引进相关的生活问题,使学生学用结合。

3.与课外活动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