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粮食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粮食协会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粮食协会工作计划

第1篇:粮食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一、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自治区有关内外贸易、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粮食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规章,拟定全市内外贸易、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粮食工作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及地方性政策、法规、规章,并组织实施。

(二)研究提出商贸流通体制改革意见,培育和发展城乡市场,推进流通产业结构调整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监测、分析市场运行和重要商品供求状况,组织实施重要消费品市场调控和重要生产资料流通管理;整顿和规范商贸流通市场经济秩序。

(三)指导、协调全市外经贸工作,组织实施国际市场开拓工作;建立本市进出口公平贸易预警机制,组织产业损害调查,协调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其他与进出口公平贸易相关的工作,协调处理对外贸易纠纷。

(四)负责全市外商投资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工作;指导外商投资促进工作体系建设;负责境外投资、对外工程承包、对外劳务合作项目和援外项目的管理工作。

(五)研究提出本市流通行业和生活服务业重点设施布局意见,协调市级商业中心、特色商业街和各类商品交易市场的规划与建设。

(六)负责粮食流通、酒类流通、食盐流通、畜禽屠宰及肉品流通等行业的监督管理工作;指导再生资源流通管理工作。

(七)负责各级储备粮油、仓储设施和安全储藏的管理;监督检查国家粮食收购和销售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

(八)研究拟定本市会展经济的规划和计划,拟定各类商品和技术展览展销活动的相关政策。

(九)组织协调商贸流通领域的科技开发、技术引进和科技成果推广,推进商贸流通现代化。

(十)承办市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市商务局(粮食局)设12个职能处(室)。

(一)办公室

负责机关综合协调、文秘、档案、翻译、、综合治理等行政管理工作;负责安全生产工作。

(二)政治处

负责机关所属单位党群、组织人事、机构编制工作;负责组织指导全市商贸、粮食行业的职工培训工作。

(三)财务处

负责专项资金的核拨管理;负责内部审计工作;负责机关财务工作,指导、监督所属单位财务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四)综合法规处

负责组织草拟全市商业、外经贸、粮食方面的政策、法规、规章,拟定本市现代流通行业发展规划,提出流通体制改革及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对本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负责牵头协调相关综合业务工作;指导企业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负责行政执法监督、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

(五)市场运行处

负责监测、分析本市重要商品的市场供求状况,负责市场预测、预警和信息,研究提出市场调控的政策建议;研究提出市级商业中心、特色商业街和大型商业设施的建设意见;负责商贸诚信体系建设,规范商业零售业市场经济秩序。

(六)行业发展处

负责餐饮、住宿、美容美发等生活服务行业的管理,研究提出促进行业发展的政策性意见;负责拍卖、旧货、典当、实物租赁、再生资源回收等特殊流通行业的管理;负责成品油零售市场的管理;负责旧机动车交易、报废汽车回收(含拆解)行业的监督管理。

(七)市场监管处(**市酒类专卖局、**市畜禽屠宰加工冷藏行业管理办公室、**市盐业管理办公室)

负责贯彻落实国家及自治区酒类流通、食盐流通、畜禽屠宰及肉品流通的政策、法规,拟定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研究制定行业发展规定;组织实施权限内酒类流通经营者备案登记和酒类商品溯源制度;组织实施食盐零售许可证制度;负责权限内设置定点屠宰厂(场)的审定。

(八)对外贸易处

负责拟定全市对外贸易重点市场开拓计划,提出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研究拟定重点商品出口政策,指导出口品牌建设工作;组织产业损害调查,协调全市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出口公平贸易相关工作,协调处理对外贸易纠纷;负责国际市场和国际商情调研和预测工作以及对外贸易运行分析和统计工作。

(九)外资外经处

负责研究提出本市利用外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拟定外商投资的政策建议和管理规章,协调吸引外资重大项目;负责权限内外商投资企业合同、章程的审批;负责境外投资、对外工程承包、对外劳务合作项目和援外项目的管理工作。

(十)粮油管理处

负责组织实施全市粮食宏观调控、总量平衡以及粮食流通的规划、计划;负责全市储备粮油及其仓储设施的监督管理工作;组织实施粮食收购许可证制度;负责全市军粮、救灾救助等特殊用粮的供应管理;负责粮食市场统计、监测、分析、预警及信息工作。

(十一)纪检监察室

负责机关及所属单位纪律检查和行政监察工作。

(十二)老干部工作处

负责机关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

三、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

第2篇:粮食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一、局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省、市发展和改革部门的要求和县委、县政府的指导思想,研究提出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意见,组织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以及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区域发展等专项发展规划,综合平衡和协调社会总需求、总供给、协调、衔接和平衡各主要行业的发展规划和全社会资金(包括财政预算内外、银行信贷)等重要经济指标和经济总量的关系。

(二)指导、促进县内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组织拟订资源节约和综合开发利用发展规划,确保资源的综合利用,行产布局的合理,生产力的进步和提高。

(三)研究提出全县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审批限额内投资建设项目和限额以上投资建设项目的转报工作,对有关部门上报国家、省、市投资建设项目以及技术改造项目的跟踪管理和稽察工作。

(四)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中长期和年度科技发展规划,重大科研项目攻关计划和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提出科技发展规划的有关措施和建议,推广普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工作。

(五)抓好全县经济运行情况的预测、监测、分析、综合和信息服务,县委、县人民政府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六)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促进对外贸易,利用外资的战略和方针政策,提出利用外资的总体规模和投向,办理利用外资,项目和向境外投资项目的审核审批申报工作。

(七)参与研究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水利等部门的发展规划,抓好农村小康水平达标规划和重要农副渔牧产业基地建设计划,协调管理建设资金的使用,会同有关部门做好项目的组织实施。

(八)做好科学技术和社会事业(包括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广播电视、人口、社会保障等行业)与国民经济相互衔接,推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提出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措施,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九)贯彻落实国家粮食的,购销政策,制订全县粮食宏观调控、供销总量平衡、产品结构调整、地方储备粮和确保军、民以及突发事件的粮食供应,并负责监督全县粮食购销经营情况。

(十)主管全县商品和服务价格、收费工作。

(十一)承担制定产业规划和实施产业政策的职能。

(十二)负责经济体制改革相关工作。

(十三)承担县委、县政府、上级发展和改革部门交办的有关事项。

二、各股室及下属局的职能:

(一)人事股(与纪检、监察合署):负责党务、人事、工会、纪检、监察、计生、普法宣传、政治思想教育、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社会治安综合汉理、文书档案管理、保密、机关财务后勤等工作。

(二)综合股: 负责资料综合、资料汇报、汇总编制全县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检查监督中长期规划执行情况和年度经济运行情况。抓好季度经济情况综合,及时向上级和县人大作报告。研究社会事业(包括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广播电视、人口、社会保障等)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组织拟订社会发展规划,审核申报社会发展专项资金。并承担国防动员委员会交办的有关工作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有关事项。

(三)农财股: 负责全县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监测和分析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协调农业、林业、畜牧业、海洋、水利、气象、国土资源等有关行局编制发展规划;编制贫困地区经济开发计划工作;编制和监督实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工作;组织规划农村小康建设和经济信息网建设。

(四)投资股: 研究有关投资的宏观调控政策,监测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运行,负责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的审批、上报、管理工作,编制全县工业、交通、能源、通信等年度计划和中长期规划;编制全县产业规划和实施产业政策。并及时组织对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以及工业、交通、能源、通信等发展进度的调研。

(五)、重点项目稽察办公室:负责对全县重点项目和工程质量稽察工作,对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工程招投标、建设进度、工程质量、政府投资、资金使用和投资概算的控制进监督检查。

第3篇:粮食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20__年,我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提出的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积极进取,奋力拼搏,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年来主要做好下面五个方面工作:

一、履行职责,较好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我局作为经济综合、协调部门,认真履行参谋、协调、服务职责,较好完成了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各项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

1、制订“十一五”规划,引导全区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一五”规划,对于引导我区的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跟上全省的发展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我局作为我区的“十一五”起草工作的牵头单位,从去年开始,根据省、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部署,着手开展“十一五”规划的前期工作,多次深入各街道、镇开展调查研究,组织区直有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分析我区“十五”计划执行情况、存在问题以及“十一五”的发展环境,共同探讨各行业“十一五”期间的发展重点及相应目标。同时,认真学习、吸收上级部门及兄弟县、区编制规划的经验,初步形成《某市某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并通过不断修改、充实、完善,于今年3月由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为我区今后五年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框架。

2、编制我区年度计划并及时跟踪分析。制订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是发改局一项主要工作,围绕该项工作,我们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编制年度全区计划。同时,受区政府委托,我们每年向人代会作计划报告,汇报过去一年我区计划执行情况及新一年计划安排草案,一经审议通过,即及时组织下达。为确保计划有效实施,一方面加强对政策措施的落实及计划执行情况的跟踪监督,定期向人大常委会汇报当年计划执行情况及存在问题;另一方面各季度我们及时对全区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有效地把握经济发展中的优劣所在,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保证了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顺利运行。

3、竭尽全力抓好项目工作,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紧紧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立足我区基本情况,立足于抓对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重大影响的项目,竭尽全力争取各类建设项目和建设资金,协调各方力量抓好全区市重点项目建设,项目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抓好项目的编制与立项招投标方案的审批工作。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及时组织项目上报,列入年文秘站版权所有!度的项目,加以扶持引导,同时认真做好项目的立项审批工作,做到:严把政策关,提高办事效率,加强优质服务,尽力为项目单位提供方便。今年来共编制全区主要建设项目计划10项,总投资3.28亿元;办理建设项目备案和立项的有5项,总面积65329㎡,总投资18644万元;办理列入年度新开工投资计划项目7项,总面积165541㎡,总投资18592万元。编制上报20__年公检法设施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投资计划2项,总投资2302万元;编制上报农村公路及桥梁建设项目计划并已列入上级补助计划31项,总里程51.1公里;编制列入省农村公路项目23项,总里程28公里,总投资1234万元。

二是努力争取各类国家建设资金。在积极编制上报项目的同时,协调各方力量,努力争取各类国家建设资金。今年来,共争取到区检察院办案用房和专项技术用房建设项目补助资金200万元;农村公路及桥梁建设项目补助金744万元;争取到因受台风损毁堤防水利设施、供水饮水设施、中小校舍、乡镇卫生院、农村公路及桥梁项目上级补助资金40万元。

三是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跟踪督办。为加强对我区农村公路建设监管力度,今年来主要是开展农村公路建设补助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组织对05年我区纳入省农村公路建设补助项目现场勘察、审查,核实基础数据的全面性、真实性;组织财务人员对04年和05年农村公路建设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加强我区农村公路改造工程使用国债资金及省补助资金的管理,保证专项资金的安全、有效使用;协助省审计小组做好我区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审计调查工作,并通过审计调查;协同市

交通工程质监站做好路面钻孔取芯和其它各项技术指标检查工作。

4、切实加强调研工作,不断提升工作层次和水平。为了更好地为宏观经济决策服务,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我们采取领导带头,股室负责,责任到人的措施,开展调研工作,由领导班子成员带队组织人员多次到各街道、镇、区直有关单位对全区项目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执行情况进行调研,先后编制形成了《某区二oo六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某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开展促进和加快某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调研》、《某区农村社会事业专项调研情况报告》、协助市开展中医药发展“十一五”规划调研,以及各季度我们及时对全区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有效地把握经济发展中的优劣所在,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为领导决策提供富有价值的参考材料,较好地发挥了参谋作用。

5、抓好粮食管理工作,确保粮食安全。粮食工作做得好不好,事关社会稳定和政府“米袋子”责任制的落实,新的形势下各级政府对粮食工作更加高度重视,为此,我们从抓管理入手,促进粮食工作管理规范化,较好履行粮食管理工作的职责。一是切实加强储备粮的管理。针对国家对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粮食管理工作面向社会化管理的转变,我局在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国家粮食方针政策,及时为基层粮食单位提供信息、协调有关问题以及做好全区粮食总量平衡,确保粮源充裕,市场稳定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区级储备粮管理,严格按照储备粮管理制度的规定和要求,定期组织粮情检查、听取粮情及仓储工作汇报以及“春、秋”两季粮油安全普查,准确掌握粮情变化情况,及时处理好高温粮、高水分粮和虫粮,并指导好储粮单位开展科学保粮,提高储粮工作质量,确保在库粮食数量足额到位、质量稳定。二是积极实施地方储备粮的轮换。今年在库地方储备粮中的稻谷全部超越储存规定的期限,同时,因受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的影响,我区粮库部份稻谷及大米受湿,经请示区政府同意,积极进行轮换。在储备粮退库销售过程中,坚持按程序办事,组织对市场调查,经市农发行、区财政局、发改局、物价局、审计局和粮食总公司的协商会议,共同商定储备粮销售的最低指导价后,经采用公开招标的方法销售,减少了储备粮销售亏损。同时,在补库过程中,严格把关保证购进的粮食按国家有关规定质量标准入库。三是指导做好抗灾复产工作。今年4号强热带风暴“碧丽斯”给我们带来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强降水使我市多处山洪暴发、山体滑波、堤围决口。局领导第一时间赶到粮库,靠前指挥抗涝工作,浸在齐腰深的洪水中指挥抗涝战斗,并亲自参与堵沙包、筑围墙、护仓门,及时启动排涝设备进行排涝,尽最大努力降低库区水位。洪水退去后,及时组织人力转运粮物,清理堆场,整晒受浸的包装品及其它物品一大批,减少粮食损失,并积极协调有关方面做好受湿粮食的轮换及补库工作。

二、维护稳定,营造和谐环境

我局坚持把维稳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紧紧围绕保持社会稳定,切实加强来信来访办理工作。对各种问题,能坚持实事求是,通过落实职能部门及专人进行调查走访,认真核实,及时沟通,及时反馈,及时解决,努力把群众问题解决在本部门、本系统,不把矛盾上交或推向社会。一年来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针对原区直国有粮食改制企业部分职工要求“补足经济补偿金、医疗补助金”有关问题,我局通过落实职能部门及专人认真核实的同时,积极协调配合有关单位,利用一切渠道向人员作解释、疏导、说服工作,及时化解矛盾,并尽最大的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二是在企业干部问题方面,我局通过定期或不定期走访、电话咨询等方式了解掌握企业干部生活情况及其思想状况,积极做好各级有关企业干部解困政策、法制、纪律等多方面做好宣传教育和解释工作,使辖管企业干部能及时了解政策,支持政策,认清形势,支持政府工作,保持稳定的大局。三是我们坚持把切实关心辖属企业困难职工疾苦当作一项长期工作任务,注重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在做好辖属企业下岗职工的生活调查的基础上,力所能及的帮助慰问因生活或其他因素造成生活困难的职工,特别是落实4名生活特困的职工家庭纳入由政府给予每人每月10公斤大米和0.5公斤食油的物资救济,为社会创造一个稳定环境。

三、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管理,确保安全生产无事故

在安全生产工作方面,我们坚持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各项工作的总体规划,局班子成员在主动履行安全生产工作职责的同时,层层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宣传教育,加强检查监督力度,完善安全生产各项 规章制度,重视安全生产经费的落实和投入,及时整改安全隐患,千方百计杜绝事故的发生。

四、以建设服务型机关为目标,树立良好的机关形象

1、扎实开展“三个走在前面”排头兵实践活动。当好排头兵是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我区新发展的迫切要求。按照区委排头兵实践活动部署和要求,我局高度重视,制订周密计划,精心组织。通过学习教育,提升服务观念,转变工作作风,扎实开展“三个走在前面”排头兵实践活动,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一是紧紧围绕本单位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点、工作中的难点、群众关注的热点,坚持把深入开展排头兵实践活动与巩固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有机结合,与促进各项工作有机结合,与为广大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有机结合,与日常党务工作有机结合。二是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未完全落实的整改措施,进一步加大力度,以责任到位促进整改到位,着重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二是组织机关干部积极参加为困难群众送温暖和扶贫济困等一系列活动,以实际行动为群众排忧解难,进一步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增进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

2、结合深化机关效能建设,抓好机关作风建设。机关作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政府机关的形象。我局结合机关效能建设、企业评机关的行风评议活动,进一步抓好机关作风建设。首先,狠抓局机关内文秘站版权所有!部管理,健全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各项制度。机关干部做到尊重群众,礼貌待人,耐心细致解答来访群众提出的问题;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四难”现象。其次,不断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多为群众做好事实事。着力解决干部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端正对群众的态度,增强对群众的感情,真心实意为基层和群众服务。

3、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为进一步完善和修订各项规章制度,以制度管人管事,规范办事行为,简化工作程序,堵塞管理漏洞,我局先后制订完善了一系列办事程序、窗口服务制度、办事公开制度和过错追究制度等,既提高了办事效率,又方便了上门办事人员。同时通过强化机关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等一系列措施,全体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都能认真履行职责,遇事主动配合,从不推诿扯皮,机关工作秩序井然。

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反腐保廉的能力

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方面,我局认真落实区委、区纪委党风廉政建设有关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着重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领导,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一是继续坚持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各负其责、纪检监察组织协调、群众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与各项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形成“一岗双责”的工作格局。二是抓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根据上级的要求和自身实际,在修订完善局领导班子成员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岗位目标职责,进一步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基础上,结合“三个走在前面”实践活动和学习贯彻活动,认真组织局机关党员干部学习领会党风廉政建设有关文件精神,自查自纠。重点检查各自在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的情况,并进行深入全面的自我剖析,查摆问题,分析根源,明确努力方向。同时,按照“民主集中制”的有关规定,坚持集体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对于重大事项,班子集中研究、集体决定,防止多头审批、权利失控,并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严格控制各种费用的支出,严格控制各种会议和庆典活动,有力地杜绝公款吃喝、奢侈浪费的现象发生。

第4篇:粮食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一、基本情况

县位于市南部,下辖8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面积1138平方公里,总人口48万人,耕地面积78万亩,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也是粮油加工大县。全县现有规模以上粮食流通加工企业37家,其中面粉加工企业21家,年加工能力120万吨;流通企业3家,年购销粮食20万吨,储存企业2家,仓容6万吨。2009年,全县夏秋两季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04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50万吨。粮食生产以小麦、玉米为主。搞好粮食宏观调控,确保粮食安全是粮食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我县国有粮食企业的基础设施现状与我县粮食安全的要求和粮食流通发展新形势的要求还有差距,必须加大粮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二、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

(一)粮食流通基础设施的现状

县现有粮食储存企业2家,存储能力4.3万吨,国家粮食储备库储存能力2.5万吨,实存中央储备粮2.4吨,粮权属中储粮总公司,由中储粮总公司公司管理。县粮食储备库储存能力1.8万吨,现存小麦1.3万吨,粮权属县政府,由县粮食局管理。按全县人口计算,人均粮食27公斤,按城镇户口计算,人均粮食100公斤。我县国有粮食仓储设施集中于这两个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以标准仓为主,现有粮仓总数8栋,总面积10700平方米。目前,我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仓容严重不足,设施需要更新,粮油检测体系不健全,所有这些已不适应粮食流通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制约我县粮食流通发展的主要因素,政府调控粮食市场,实施宏观管理,客观上要求有合理的粮食基础设施作保证,以适应粮食发展新形势的需要。

(二)粮食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1、投入严重不足。粮食物流设施是保证粮食流通和粮食正常供应的前提条件。但是,国家在我县这方面的投入少,地方政府因财力有限投入也少,其他经济主体因为粮食设施的高投入低回报和粮食行业是一个薄利行业等因素,参与投资的积极性也不高,正是由于缺乏稳定的粮食基础设施投资机制,导致了目前粮食基础设施建设难有保障。

2、仓容不足直接影响粮食收购,从而又直接影响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的发挥。国有粮食企业现有仓房仓容量小,仓储效率低,仓房的硬件技术条件差,难以保证储粮需求。

3、粮食物流批发市场缺项。由于国有粮食企业资金困难,一直无能力自行筹建,我县没有粮食批发市场,粮食市场体系没有真正建立。

4、检验检测设施滞后于粮食市场的需要。一是我县未建立粮油质检中心,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行政,市场监管的需要;粮食质量监督检查体系急需加强和完善;二是只有基本的检验检测仪器设备,使承储企业不能与市场有效连接,难以做到优质优价,相关仪器、设备的配置势在必行。

5、信息化、网络化建设远远落后于时展。关系社会粮食品质安全的粮食品质监测信息系统、粮食市场供给安全的应急处理系统和市场预警信息系统尚未建立,使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不能及时有效的从市场获取所需信息,为正确决策提供帮助,宏观调控相对滞后。

6、粮食物流设施、设备需要更新配套。主要没有计算机粮情检测设备,机械通风设备,环流熏蒸设备,已年久需要更新才能适应新形势和发展的要求。

(三)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趋势

1、粮食基础设施建设是全县粮食生产和流通发展的需要,我县主要粮食品种玉米和小麦的产量,超过50万吨,按80%的商品率计算,每年有40万吨的商品粮需要出售,国有粮食部门掌握50%的粮源收储量就达20万吨,现有仓储能力显然达不到这个要求。

2、粮食基础设施建设是政府有效实施宏观调控的需要,也是适应粮食现代物流的需要。粮食商品化、购销市场化,要求政府加大对粮食市场调控的力度,作为政府粮食宏观调控载体和实施粮食宏观调控主体的国有粮食企业所承担的地方储备粮、军粮以及其他政策性粮食供应的任务越来越大,粮食购销吞吐量也逐年增加,陈旧不足的仓储设施难以满足政策性购销业务增加的需要。

3、粮食基础设施建设是搞活粮食流通的需要。建立规范的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对全社会粮食流通实施规范化管理,不仅是粮食购销市场化运作的要求,也是搞活我县粮食流通,保持粮食供求总量平衡的需要。我县粮食融入大市场,大流通,就要建立稳定可靠的粮食购销渠道,加强与盟外毗邻地区的粮食购销协作,因此,必须建立粮食批发市场交易市场,尽快与粮食大市场,大流通对接。

4、粮食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国有粮食企业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增强市场竞争力和生存能力,使其不断发展壮大的需要。

三、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确保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贯彻落实《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等精神,立足于粮食商品化、购销市场化,主动适应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要求,整合现有基础设施功能,降低粮食流通成本,提高粮食流通效益,集中建设,改造一批粮食仓库、粮食加工厂和粮食批发交易市场,使结构布局进一步合理,粮食流通的信息化、市场化和集约化程度明显提高,健全和完善粮食收储、供应和公共服务体系,提高供应保障能力、管理能力和水平,增强宏观调控能力,确保全县粮食安全。

(二)基本原则

1、确保粮食安全。加强粮食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投资,调动和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增强政府的粮食宏观调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

2、全面协调。综合平衡现有设施的布局和发展。加强与毗邻县区的关系,统筹协调粮食购销、产销的关系,使粮食基础设施在粮食收购、储存、加工、销售、运输、检测和信息处理等环节能够发挥应有作用。

3、重点建设。优先解决粮食安全和宏观调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大各级财政对粮食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达到粮食流通与基础设施相匹配,发挥国有粮食企业的主渠道作用并不断发展。

四、发展目标和重点项目及投资测算

(一)发展目标

经过“十一五”、“十二五”对粮食基础设施的建设,到2015年使我县粮食基础设施的布局和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安全和宏观调控的需要;通过整合、提升和完善现有设施的整体功能,初步建立比较完善的粮食流通公共服务体系,发挥粮食行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应有作用。

(二)重点目标及投资测算

我县2011年—2015年粮食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内容包括三大类项目,粮食储备仓容扩建项目,粮食仓房维修改造项目,农户科学储粮项目。

1、粮食储备仓容扩建项目及投资测算

为了增强我县国有粮食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使其不断发展壮大,充分发挥粮食宏观调控方面的载体和主渠道作用,建立起地方储备粮管理和供应的保障体系,稳定成品粮市场,有效应对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确保全县粮食安全和切实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更好的服务于广大农民群众。我县现存地方储备13000吨,今后五年内要不断完善国家、省、市三级粮食储备体系建设,在现在的基础上,再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向国家和省争取粮食储备指标,并建议县政府增加地方储备,逐步扩大储备规模。今后几年要把争取各级储备指标,扩大储备规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切实抓在手上,力争多储粮。计划在2011年—2015年新建容量为3万吨的标准仓房8栋,长52米,宽21米,开间4米的平房仓,堆粮高5米,总建设面积为8736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440万元,主要内容为:工程费用1397万元、其它费用43万元。其中:工程费主要包括:仓储工程费用、辅助工程费用、公用工程费用、室外工程费用。其它费用包括:建设单位管理费、勘测费、设计费、办公及生活用具购置费,生产职工培训费。

2、粮食仓房维修改造项目及投资测算。包括墙体加固、仓项保温、仓房门窗密闭等;同时辅助设施项目,包括地坪、消防井、水电设施改造等。计划在2011年—2015年总投资200万元。

3、农户科学储粮项目及投资测算。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工程是扩内需、保增长、重民生、促和谐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农村民生工程建设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效措施,根据《农户科学储粮专项管理办法(暂行)》(国粮办展[2009]150号)、《农户小型粮仓建设标准》(LS/T8005-2009)的要求,2011年—2015年计划在全县六个乡镇新增农户科学储粮仓12000个,总投资456万元。

五、政策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粮食基础设施建设是粮食流通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县粮食主管部门都要高度重视,统一认识,加强领导,把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具体的专项推进方案,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二)加大前期工作力度

为保证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顺利实施和完成,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管理和加大工作力度,按照规定程序认真做好各项前期工作,包括项目的可研论证、工程设计、招标投标、资金筹措等前期准备工作。要结合各自实际,在充分利用粮食仓储、购销、检测等设施和技术的基础上,编制好各项的专项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按规定程序报批后组织实施。

(三)积极争取粮食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加快粮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是关键,因此,必须多方协调,多渠道筹措资金,争取多方面的支持。

1、争取国家、省政府各类粮食基础设施专项建设资金和投资补助资金。

2、争取市县财政的投资补助。

3、争取农发行的贴息贷款。

第5篇:粮食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全年预计完成市直粮油加工企业工业总产值2.3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04.5%;完成销售收入1.7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3%;完成各类粮油收购、加工、销售38万吨,占年度计划的127%;完成粮食购进5.5万吨,为年度计划的110%;完成油菜籽收购3.8万吨,为年度计划的108%;实现科学保粮率达100%,为年度计划的125%,“一符四无”粮仓达96%,为年度计划的107%;实施技改项目5个,为目标任务的100%,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420万元,为目标任务的140%;完成订单农业2.8万亩,为年度计划的112%。

全年市直企业预计较去年同期减亏510万元,占年度减亏目标500万元的102%。

(二)国有粮食企业改制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一是全面完成了已改制企业的资产划转、档案移交、新企业组建和人员竞争上岗等工作;二是全面推进市粮食供应公司、市油脂公司、市面粉公司、市新盛工贸公司和省粮食机械厂等5家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改制的具体实施工作,为年度目标任务的100%。目前,市油脂公司和市粮食供应公司改制工作已完成,共分流302人,安置205人;市新盛工贸公司、面粉公司和省粮食机械厂改制工作正在加快推进中,预计12月底可基本完成。三是按照省粮食局的统一安排和部署,继续深化对7个区(市)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截止11月底,已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成了各购销企业的资产清理、财务审计、资产评估、建章立制和签订国有资产监管协议等工作,12月份即可全部交付验收。四是启动了市粑粑坳粮食储备库、市龙家寨粮油仓库和市甘荫塘粮食储备库等3家粮食储备企业的改革重组工作,并初步完成了企业资产评估、人员清理、安置费用测算和制定重组方案等基础工作,待改革重组方案经市国资委批准后即可组织实施。五是通过加强与市国资委、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税务局和银行等部门的协调,成功解决了市粮油供应公司2000多万元的职工劳动债权和市面粉公司6000多万元的银行债务等长期困扰企业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为企业顺利实施改制奠定了基础。六是妥善处理了部份改制企业职工集体上访事件。改制工作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后,各种矛盾集中突现,职工抵触情绪大,集体上访不断。为确保改制工作的平稳推进,我局抽调专人深入各改制企业,对职工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进行了认真调查、收集和整理,并及时报请市政府召集相关部门召开协调会进行及时处理,同时,积极联合市局、市国资委等部门,抽调专人组成联合工作小组进驻企业开展工作,主动帮助职工群众解决好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困难,稳定职工情绪,为改制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

(三)粮食储备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一是根据我市粮食宏观调控需要和市民消费需求实际,积极联合省农发行、市财政局等部门修改完善了《*市市级储备粮油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粮食储备管理工作。二是拟定了《*市粮食供应应急实施方案》,并指导区(市)县粮食局建立了粮食供应应急保障体系工作。三是结合我市居民生活实际和宏观调控需要,启动了市级储备粮品种结构调整工作,并指导有条件的区(市)县积极争取建立相应的县级粮食储备规模,目前已有乌当、息烽、开阳初步落实了县级粮食储备规模,我市粮食安全应急保障能力得到不断增强。四是开展了春、夏、秋、冬四季储备粮油交叉循环检查和“一符四无粮仓(油罐)”复查评定工作,全市“一符四无粮仓(油罐)”达96%,科学保粮达100%。五是配合国家粮食局完成了对中央代储资格企业的检查和粮食库存的抽查工作,我市各储备企业全部通过检查,并获得一致好评。六是继续加强仓储设施建设,积极争取省级扶持资金67万元,对乌当、开阳、息烽、修文等地的粮食仓储设施进行维修和改造,粮食安全储存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市级粮食储备中心库重新选址工作已初步完成,正在进行论证和办理相关手续,有望明年开工建设。七是组织完成了新增10000吨市级储备粮的入库任务,同时,按要求启动了16623吨市级储备粮轮换工作,目前已完成13119吨轮换任务,其余3504吨储备粮已完成出库工作,正在轮入当中。

(四)粮食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为做大做强我市粮食经济,我局结合全市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大力发展粮油加工和粮食物流经济产业。一是启动了*食品工业园振兴工程。结合粮食加工业发展实际,积极争取市政府扶持资金300万元,对园区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同时,对园区产业结构进行了优化调整,目前已初步形成以油脂、面条、大米、奶粉、饮料和饲料加工业为主的产业园区,对促进全市粮食加工向“专、新、特、精”方向发展具有积极带动作用。二是大力发展粮食物流经济。重点推进以谷丰粮油批发市场为龙头的粮油市场体系建设,结合城市建设规划和国有粮食企业改制实际,统筹推进谷丰市场与甘荫塘片区粮食企业的整体发展,组建贵州现代粮食物流中心。同时,充分利用龙家寨交通旱码头的优势,整合龙家寨粮油仓库闲置资产,组建*市龙家寨粮油物资集散中心。目前,两个物流项目已获市政府批准,正在开展报批立项和建设资金申请工作,预计明年初即可开工建设。三是大力发展豆制品加工产业。结合全市居民生活消费实际和市政府对豆制品安全生产要求,充分利用粮食部门闲置资产,启动了年产6万吨豆制品生产基地建设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乌当东风镇豆制品生产项目建设,明年计划投入建设资金320万元,启动豆制品二期项目建设。四是继续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改造,积极争取省市专项技改资金200多万元,启动了市面粉公司生产线控制系统、市食品公司挂面生产线、谷丰市场天香米业日产160吨大米生产线、*食品工业园金糯米冷饮厂生产线、白云兴龙食品厂日产5吨速冻食品生产线等技改项目,预计12月底可全面完成。五是全面推进放心粮油连锁经营。通过企业改制,整合资产和资源,大力发展连锁经营产业,目前已在市区发展了涉及粮油、家电和日用百货等业务的连锁店5家,计划在2—3年内将放心粮油连锁经营延伸到区市(县)。六是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引导企业与种粮农民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积极推动粮食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发展,*年我市共发展订单农业2.8万亩。

(五)粮食行政执法工作规范、有序开展。一是继续加大粮食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和执法人员培训力度。截止目前,全市共有47人取得了粮食行政执法证,2人具有行政复议资格,1人取得行政执法监督证,基本实现了粮食行政执法“机构、队伍、经费”三落实。二是进一步完善了粮食行政执法工作制度,建立责任追究制,规范执法程序,为保障粮食行政执法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三是组织开展了《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布三周年宣传活动,全市共投入资金近5万元,印制宣传画和执法手册1万余份,在全市主要街道、粮食批发市场和乡镇设立宣传点,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标语等形式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宣传活动,全市共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宣传手册4000余份,张贴宣传画、宣传标语500余份,为粮食行政执法工作的深入推进营造了良好环境。四是深入开展粮油食品安全整治工作。结合“一符四无”粮仓检查、粮食库存检查、粮食市场专项检查等,采取明查暗访等形式,从“原粮收购、加工、销售”等环节加强粮食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检查工作,全年共出动检查人员300余人次,对全市100多个粮食经营场所、500多家粮食经营户进行检查。同时还开展了各级储备粮、军供粮、救灾救济粮、退耕还林粮等政策性粮食供应专项检查,有力地保证了全市粮油食品的质量和安全。11月22日,国家粮食局对我市粮食质量安全整治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对我市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五是针对今年粮油价格持续上涨问题,我局积极联合工商、卫生和质监等部门深入粮油收购企业、粮油批发市场、大型集(农)贸市场和粮油超市,分别开展了秋粮收购、粮食流通统计和粮食市场经营等专项检查,对无证经营、哄台粮价等扰乱粮食市场正常经营秩序的违法行为进行了严厉查处,确保了全市粮食流通市场的规范有序流通。

(六)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建工作继续加强。一是坚持领导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制度和中心组学习制度,全年共组织集中学习4次,重点对*届六中全会、党的*大、省第十次党代会、市第八次党代会和总书记“6.25”讲话精神进行了系统学习。通过学习,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了发展目标,坚定了发展信心。二是加强干部培训工作,按照*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要求,研究制定了我局*年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并根据计划积极选派机关干部参加了通用能力、电子政务、应急管理、行政执法等培训,局班子成员还参加了省委党校举办的县干班培训,同时还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完成粮食工作业务培训3期,累计培训人员达300余人次。三是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严格按照《公务员法》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完成了局机关1名科级非领导职务的竞争上岗工作。同时,结合国有粮食企业改制工作实际,组织完成了市直改革重组企业领导班子的竞争上岗工作,进一步优化了国有粮食企业领导班子结构。四是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把党建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基层党支部建设上,在粮食经济体制改制过程中,提出了“不管体制怎么改,机制怎么转,党的建设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的目标要求,坚持做到“四个不变”、“三个同步”,即企业改制后,党组织的地位不变,党组织的基本任务不变,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变,党员领导干部的标准不变;企业改制与党组织成立、党组织负责人配备、工作机制建立同步进行。五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和《*市粮食局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坚持政务公开制度,对涉及系统重大决策、干部任免、国企改制等重大事项都进行了集体讨论,设立公示栏,提高了政务工作透明度,为粮食经济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七)机关干部作风教育整顿工作有序开展,各项工作按计划推进。一是按市委的统一部署,全面启动机关作风教育整顿工作,成立了市粮食局机关作风教育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市粮食局机关作风教育整顿实施方案》,并按规定认真抓好学习动员、查找问题、整改提高、总结验收四个阶段的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基本达到了上级提出的“好形象”、“好班子”、“好机制”的目标要求。二是以作风整顿为契机,进一步规范局机关办公制度,改进工作方式,强化服务职能,使机关工作效率得到不断提高,为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三是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和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多方筹措资金3万元帮助新农村建设联系点修文县六屯乡独山村修建村文化室和村民饮水工程;筹集资金5000多元帮助局双千工作联系点—乌当区偏坡乡偏坡村计生户和贫困户购买生产物资,用于发展农业生产,并为部份老党员、伤残退伍人员和独生子女户送去了大米、菜油等生活用品,向村小学捐赠了部份书籍和学习用品。四是继续加强老干部管理和服务工作,落实好老干部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确保了队伍稳定。同时,系统工、青、妇工作和安全、维稳等工作得到全面加强,依法治市等工作按计划推进。

二、主要措施和工作体会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增强科学执政能力。一是抓好理论学习,始终把理论学习作为党的建设的头等大事和企业改革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坚持把班子成员作为最需要学习的人,提出了领导干部“要带头争做学在前、用在前的模范,要带头争做持久学、深入学的表率”的要求,大力倡导“在岗位上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工作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的学习理念,充分利用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这一主要形式,超前安排,狠抓落实,坚持每月集中学习一次,一次一个专题,一次联系实际解决一个突出问题,做到了联系实际突出学,明确专题重点学。坚持把研究解决企业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作为理论学习的主攻方向,做到会前调查研究,确定议题;会中联系实际,学习理论,统一思想,提出思路;会后形成纪要,及时转化为决策成果,使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融为一体、互相促进。二是抓好班子团结,坚持按照中央提出“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的要求,提醒、引导和统一班子成员的思想和行动,形成了“重大问题一起议,工作难点一起攻,中心任务一起干”的良好局面;工作中要求班子成员凭党性干工作,靠事业团结人,把维护大局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彼此之间做到政治上互相信任不猜疑、思想上互相交流不隔膜、工作上互相支持不拆台,努力营造真诚相待,团结进取,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使班子凝聚力进一步增强,整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三是抓民主建设,不断改进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严格遵守党委(行政)议事规则,明确规定事关粮食企业发展大局的重大事项必须经过职工代表大会、专家论证会后,再经党政会议决策通过后方可实施,切实增强粮食工作决策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提高了领导班子指导粮食工作的系统性、创造性、预见性,有效促进了全年粮食目标工作任务全面完成和推动粮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加强目标管理,狠抓责任落实。根据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目标要求,结合全市粮食工作实际进行认真研究,科学制定全年工作目标,并将任务进行分解,与各区(市)县粮食局和市直企业签定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工作目标责任制,严格奖惩制度,为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根据粮食工作开展需要和人事变动情况,我局对班子分工重新进行了明确和调整,克服了因班子配置空缺带来的人员少、任务重等困难,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我局在认真分析我市粮食工作形势的基础上,坚持以围绕粮食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思路,明确了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改制、储备粮食管理、产业结构调整、安全生产、放心粮油食品、社会稳定等工作重点,并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精心组织部署,集中力量强力推动。同时,继续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先后举办粮食行政执法培训、食品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国企改制工作培训和政治理论知识培训等3期,培训干部职工达300余人次,确保各项工作得以协调稳步推进。三是注重调查研究和科学决策。为及时解决粮食经济运行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局党委十分注重调查研究工作,班子成员纷纷结合工作实际,经常深入基层企业开展调查研究,积极谋划发展,及时解决粮食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各类困难和问题,为全市粮食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三)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在工作中,充分利用政务信息和工作报告等形式及时向市委和政府汇报粮食工作开展情况,在充分调动广大粮食系统干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大力加强与国资委、发改委、财政、经贸委、银行、税务、工商、物价、质监、公安、农业、产权交易中心等职能部门的沟通和交流,为全面顺利地完成各项粮食工作任务创造了良好环境,特别是在企业改制过程中,通过主动协调,成功解决了局属市粮油食品公司、油脂公司、金竹粮食仓库等改制企业职工因劳动债权、房改政策、公积金缴纳等问题引发的集体上访事件和市面粉公司6000多万元的银行债务及市供应公司2000多万元的职工劳动债权等困扰企业改革发展的问题,使企业的改制工作得以平稳推进。

(四)以机关作风整顿为契机,进一步规范机关行政行为。结合机关作风教育整顿活动的开展,以创建学习型、勤政廉洁型、为民务实型、服务高效型机关为重点,对现有的制度体系进行了全面的修订、补充和完善,以机制堵漏洞,以程序提效率,突出了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健全了机关管理制度和办事程序,大力推进工作的规范化与制度化建设。同时,我局还就机关作风建设专门征求了市直相关部门、局属基层企业和各区(市)县粮食局的意见和建议,并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整改,进一步改善了机关形象,增进了团结,提高工作效率,为顺利推动各项粮食工作提供了最为基础的制度保障。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在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也看到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为:

(一)粮食储备体系需进一步完善。一是储备仓容严重不足,目前,我市仓容总需求为19万吨,现仅有12万吨左右,且布局分散,没有现代保粮设施,运行成本高,保管难度大,企业效益差。二是在储备粮管理过程中,由于新陈粮轮换实行包干办法,没有考虑市场变化因素,导致储备粮轮换难度大,企业亏损大。三是市级储备粮品种结构不合理,没有适当比例的成品粮储备,不利于粮食应急调控需要。

第6篇:粮食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粮食物流 现状 对策

一、我国粮食物流的发展现状分析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粮食物流行业的管理者和从业者对粮食物流涵义理解普遍比较模糊,把粮食物流仅看作是粮食仓储、运输、包装和装卸环节,在观念上还有备战备荒的烙印,而没有扩大到粮食的生产布局、粮食收购的组织、销售通道的确定、以及粮食加工增值和信息环节等。这种认识极大地限制了粮食物流的发展,使粮食物流资源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二)组织化程度低,协调难度大。我国粮食物流资源分散,粮食物流企业数量多、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同时粮食物流涉及粮食、财税、工商、铁道、交通、信息等多个部门,这些部门的管理职能、方式和制度体系等存在较大不同,协调性较差。中央和地方的粮食物流设施重复建设、各自为政的问题相当突出。粮食需要跨省流通,但粮食物流企业很难跨省联合、兼并和重组。

(三)基础设施整体比较落后。由于粮食物流设施项目投资往往非常巨大,一般企业难以承担;并且物流设施建设收效并非立竿见影,单个物流项目之间往往有很强的外部效应-互补性、依赖性很强,投资回报率只有在统筹规划、整体推进的情况下才最高,所以大部分企业投资态度并不积极。在目前,我国粮食物流设施项目的建设主要依靠的正是企业投资建设而不是政府的投资,从而造成我国粮食物流基础设施整体上处于落后的局面,设施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较低,粮食的损耗率惊人。由于运输装卸方式落后,每年损失粮食800万顿左右。

(四)缺少与粮食物流相关的法规、条例和标准。随着我国加入WTO,粮食市场逐步与国际接轨,在粮食生产、包装、销售等一系列问题上需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来规范市场的运作。如目前粮食市场上普遍使用的塑料编制袋,并没有制定专门用于粮食包装的统一标准,包装立法远远滞后于包装业比较发达的国家。

(五)专业人才缺乏。随着物流理念的更新,粮食物流新技术、新设备的大量出现,粮食物流企业和粮食物流组织者中,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操作人员都必须经过专业知识培训和系统的学习,才能接受新理念,使用新技术和新设备。而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形成物流教育目标体系。大学的物流教育刚刚起步,物流职业教育、资格培训更显落后,粮食物流专业教育和培训还未形成。导致粮食物流企业经理、部门经理、策划人员和信息系统开发人员严重不足。

二、加快发展现代粮食物流的对策和建议

(一)解放思想,提高思想认识。粮食现代物流作为先进的管理技术和运作模式,纵观粮食流通的全过程,对提高粮食流通效率,降低粮食流通成本,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涉及粮食物流的部门、企业,都要提高对粮食现代物流的认识,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管理技术和运作模式,根据市场需要和自身实际,积极推广使用粮食现代物流。

(二)加强统一领导,建立必要的政府部门间协调机制。主要措施有:首先,成立粮食物流调控机构,统一协调政策性和经营性两部分粮食物流的组织和运行。其次,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来约束粮食物流组织者、参与者的行为,规范和监督粮食流通过程,协调和处理所产生的粮食物流纠纷。再次,为粮食物流提供信息服务和政策指导,发展粮食电子商务。最终构建全国统一、高效的粮食现代物流体系。

(三)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用规划指导粮食现代物流发展。《全国粮食现代物流规划》业已制定,各省、市、县应尽快研究制定本级近期、中期和长期粮食物流规划。粮食现代物流规划可以避免系统内的各个局部因各自利益而破坏粮食物流大系统的有效性,可以避免出现严重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可以避免因各自建设的物流项目互不兼容而形成不了粮食现代物流体系的现象发生。粮食现代物流规划层次和主要内容要明确,国家、省、市等各级规划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规划层面就要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包括了粮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全国粮食物流体系。粮食现代物流要发展,物流规划必须先行,并且要用规划指导发展。

(四)完善行业管理和监督的办法。目前,我国粮食行业协会、运输协会等行业管理体系正在形成,并逐步规范。这些协会,在强化市场监管、规范市场运作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粮食物流这个问题上,由于涉及多个环节,涉及不同部门,各行业协会应加强合作,整体研究现代粮食物流模式。

(五)完善提高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全面推进粮食流通“四散”化。从降低物流成本、节约资源、减少粮食损耗以及增加效益的角度出发,粮食流通“四散”(散装、散卸、散运、散存)化是发展方向。政府一是应加大粮食物流方面科技力量和资金投入,通过自主研发和国外引进,加快粮食物流关键设施设备的开发,尽快研制通用散粮火车、散粮集装箱和散粮汽车,推广散粮运输技术设备,提高粮食物流技术装备水平,实现粮食仓储设施、运输工具、装卸机械、信息编码和品质检测的标准化。二是要扶持大型粮食物流企业,给予粮食物流企业财税上各项优惠政策。三是积极发展第三方粮食物流企业,鼓励和吸收社会资金投资粮食物流。从而完善提高现有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做到粮食装卸、仓储、周转等环节密切衔接配套。

(六)建立和完善粮食物流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我国应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来,“从田地到餐桌”的粮食物流各环节的操作都应做到有法可循。通过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规范粮食生产、仓储、运输、加工等环节及规定销售者的责任、权利、义务,依法制定国家及地方各省市发展粮食生产流通的财政预算计划与使用规则,并根据时展不断修改、完善,强化监督。

(七)重视粮食物流人才的教育与培训,引进高级粮食物流人才。粮食物流要向信息化、网络化、保准化、现代化发展,实现绿色物流,就必须有“及时供货”、“完美订货”“协同配送”等理念,必须努力研制粮食物流先进技术和设备。而这些都离不开专业的物流人才。我国应争取在高等院校开办粮食现代物流专业,为粮食现代物流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鼓励和引导企业、行业组织及民办教育机构参与粮食现代物流人才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引进国际高级粮食物流人才,借鉴、吸收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以促进我国粮食物流企业的成长,早日实现我国粮食物流的科学化运作。

三、结束语

在粮食问题上,我们面临着一个两难困境:如果不提高粮价,农民就没有种粮的积极性,许多地方粮田撂荒,令人触目惊心;而提高粮价,又会推高CPI,不可避免地加速通货膨胀。但是发展现代粮食物流,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费用,既可以增加农民收益,又可以抑制粮价上涨,绝对是一个理性而又有效的选择。

参考文献

[1]胡非凡,吴宋娟.国内粮食物流研究综述[J].粮食流通技术,2007,(4).

第7篇:粮食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20*年是“十一五”发展的开局之年,是深入贯彻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实施“大投入、大建设”之年,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一年来,我局始终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认真履行综合经济管理职能,开拓进取,扎实工作,较好地发挥了参谋助手和综合协调作用,有效促进了我市经济社会的又快又好发展。

(一)围绕发展,加强综合计划、规划管理,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1、加强计划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发展计划工作报告,提出20*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思路与主要指标建议,经人大会议审议通过实施。完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印制文本提供人代会审议、通过。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十一五”专项规划编制等工作。规划编制工作先后被评为*市政府“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一等奖和省发改委规划编制“综合奖”。完成了《规划课题集(二)》的编印、发送工作。

2、做好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密切掌握全市经济动态,对国民经济各阶段运行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先后开展了7次全市经济运行(发展)态势分析,针对各阶段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积极研究分析、预测走势,提出对策和建议,促进了计划的顺利执行和全市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牵头组织召开了全市第十五次综合经济分析例会,专题研究第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及重点工程建设的思路和对策措施,为市委、市政府做好全年经济工作提供决策参考和建议。按月及时向省发改委上报我市经济发展数据指标和分析说明,加强社会发展动态分析,积极参与文化大市建设。

3、重视课题和政策研究。完成了“关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与建议”、“建设新农村,推进新和谐”等15个全局性发展问题的课题调研,其中《推进新和谐要在高起点上建设新农村》被《浙江经济》录用。组织开展了对全市七个领域非公有经济进入教育领域投资情况和“节水型社会”建设情况的调研工作。完成《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若干意见》,报市委印发实施。研究起草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665行动计划”》。起草了“关于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和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讨论稿。

(二)引导投向,加强基础设施和投资项目管理,促进了中等城市建设。

1、加强基本建设项目综合管理。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研究起草了《*市政府投资管理实施细则》。做好政府投资项目的综合管理,牵头组织财政性投资为主项目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以及工程概算审查,实现项目全过程管理。编制实施“十一五”重大前期建设政府投资项目规划,共33项,总投资163.64亿元。组织开展了政府投资项目实行“代建制”的考察学习。对企业投资项目由审批制改为核准制或备案制。积极宣传贯彻落实《浙江省招投标条例》。

2、做好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工作。建立了重大项目建设领导责任制,完善《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做好重点工程申报工作。编制了“*市20*年度重点建设项目建议表”,经市政府审核,确定实施重点建设项目35项(其中省、*市重点建设项目7项),总投资101.2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6.77亿元,同比增长27.51%。协助市政府组织召开全市重点工程建设工作会议,进行深入动员,营造良好氛围。积极履行重点工程综合管理职能,加强重点工程督查、协调工作,保证建设进度。全市在建重点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6.97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1.17%,比上年同期增长28%。

3、重视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制定了20*年*市重大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计划,做好已列入重点工程预备项目名单的27个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建立了20*年招商引资项目库,积极参与招商活动。配合做好高速公路复线、*-*第二通道有关前期工作。配合市委组织部做好村级组织办公场所建设和有关前期工作。配合市供电局做好500KV*输变电所址及线路路径论证工作。配合水利部门做好市水利项目建议书论证工作,争取列入20*年省重点项目。

(三)强化监管,加强价格调控管理,规范了市场价格秩序。

1、加强重要商品、服务的价格管理。先后组织召开调整出租车票价、开征污水处理费、调整乐虹片区自来水价格听证会,调整了我市出租车票价,出台调整和开征污水处理费政策,拟定乐虹片区供水价格调整方案。重新公布524种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药品价格,继续对非盈利市级医疗机构药品采购实行差别利率顺加作价,进一步减轻患者和医保经费负担。调整了5座我市1996年底以前投产的非省统调地方公用水力发电机组的上网价格,促进实施煤电价格联运,缓解电力紧张局面。做好价格受理、成本、定价三大前期工作,加强成本监审,完善集体审价。健全价格监测定期分析制度,坚持对9大类37个品种商品每月2次的价格监测、分析。出台了物业管理服务收费办法,核定了新世纪、银河花园2个普通住宅小区前期物业服务收费标准。

2、加强清费治乱减负工作。部署并开展了20*年度收费验审工作,对全市20*年度行政事业性收费、垄断经营性收费以及以收费形式征收的各种基金、集资、附加的执收单位进行逐个细致的验审。对4个单位发出整改意见书,要求限期整改,4个单位移交检查分局立案查处,注销收费许可证10个。规范和调整了会计师事务所服务、土地事务服务、防雷技术服务、有线电视服务、机动车牌证工本费等有关收费。规范培训班收费审批流程,认真审核了21个强制性培训班收费。完成了全市行政事业性和经营服务性收费单位的收费许可证办理有关延期手续。全面清理了我局近几年来有关收费文件,停止执行部分收费项目。

3、加大价格监督检查力度。联合运管部门,及时采取措施,开展春运期间我市部分公路客运票价检查,有效制止乱涨价行为。开展了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重点检查以及教育、涉农收费专项检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维护消费者权益。组织了节假日市场价格检查和日常菜市场价格检查,切实维护了社会稳定。加强了市、乡镇、村三级价格监督网络建设,开展了“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认真做好价格举报工作,全年共受理价格举报投诉135件,办结137件(含上年遗留2件),办结率为101%。按照“放得开,管得好”的总体要求,加大了对价格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全年共立案查处价格违法案件31件,经济制裁总额375.62万元,退还消费者36.89万元,上缴财政249.67万元。

(四)注重调控,加强粮食安全管理,确保了社会粮情稳定。

1、扎实开展粮食安全工作。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对具有一定规模、信誉好的种粮户发放粮食预购款,确保粮食订单履约率。今年早稻订单粮食收购10179吨,完成计划的92.18%,居*市第一。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严格开展经常性粮食仓储安全和“一符四无”检查,做好季度仓储千分制考核工作,指导和督促收储公司认真抓好仓库修理、器材维修以及仓容的安排和落实,有效保证了粮食储存安全。研究制定了20*年度全市地方储备粮油的轮换计划并上报市政府批准执行。认真开展了上年度全市粮食供需平衡情况和今年全市粮食农业成本调查,与财政部门协商并签订了20*年度粮食财务包干协议。编制完成“十一五”粮食安全规划,完善粮食安全预案和应急预警机制,加强粮食市场监测监控。积极开展“放心粮油”活动,坚持定期检测储备粮油产品,认真做好日常检查,对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和企业,及时建议有关部门进行查处,确保居民放心吃粮。认真做好我市军粮供应工作,积极开展拥军慰问活动。

2、积极培育粮食市场。加强粮食市场培育,依法加强粮食流通市场管理,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稳步开展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改制工作,提出了*市粮食收储公司改革实施方案,建立相关规章制度。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管力度,协助企业做好国有资产出租承包等管理工作,盘活国有资产,有效发挥现有资产效益。积极做好全市粮情监测点的监测和粮食信息的采集分析及统计上报工作,及时为粮食购销企业提供粮食产销和市场价格信息,并深入开展对粮食企业的调研活动。认真做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二周年宣传工作。

3、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围绕“平安*”建设,我局成立了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及时落实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和领导责任制。安全生产工作被列入局党委重要议事日程,适时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及时传达上级有关会议精神,定期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做到安全生产警钟长鸣,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得以深入贯彻执行。与下属13个粮食企业签订了《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做到责任分工明确,安全生产措施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企业、落实到人。加强《安全生产法》宣传工作,做好节假日期间的生产安排,完善负责同志带班值班制度。

(五)积极协调,服务企业改制和上市工作,加速了体制改革各项工作。

贯彻落实体改会议精神,着手制定“十一五”体制改革规划,积极开展经济体制改革课题研究。研究制订放宽非公经济市场准入政策,加强民营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鼓励民营企业通过外资嫁接等多途径加速发展。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制协调会,协调通用电子、制鞋总厂、清江粮管所、虹桥建筑公司、*棉纺厂等企业改制,指导制订改制方案。帮助胜武公司筹建股份公司,指导其制订公司章程、组建董事会、监事会等。在深入基层调查了解我市企业改制情况的基础上,组织召开市政府改制文件修改补充意见座谈会,提出*市2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积极培育企业上市资源,引导、推动、支持民营企业上市。加快推进小城镇综合试点改革工作,总结改革经验,并上报*、*和虹桥三镇为省级中心镇。

(六)突出重点,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和推广应用,推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

加强电子政务外网安全管理,完成防火墙的配置升级工作,完成KILL杀毒软件升级部署,安装网络流量分析软件对网络进行测试管理。加强对电子政务外网计算机的管理,研究了多种互联网接入认证方式,实行IP地址和MAC地址绑定,将市政府网站移植到websphere5.0平台。按照《浙江省电子政务网络技术规范》要求,对电子政务平台进行了改造,接入省电子政务外网,实现资源共享网络的全省互联。推广电子政务应用,普及短信息办公业务和公文收发业务,完成试点单位的内部公文流转、档案管理等业务应用,提高机关办事效率。完成20*年*两会网站的信息工作,在市政府网站新增设“便民信息”、“*湾港区”等栏目。扶持信息产业发展,引导软件业、信息产业制造企业做大做强,积极申报设立省级信息产业园。

(七)健全制度,加强队伍和系统建设,维护了文明机关良好形象。

1、加强能力建设。认真学习贯彻《国家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价格法》、《粮食流通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通知精神,建立健全机关干部学法用法制度,不断增强干部队伍的法制意识,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继续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在积极牵头推行并联审批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实现了全市基本建设项目审批全部在行政中心窗口接办,限时办结,全年承诺件提前办结率为96.27%。

2、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一次性告知制”、“首问责任制”、“办事承诺制”、“限时办结制”、“A、B岗工作制”、“新录用工作人员指导师制”等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以能力和绩效为导向,把人民满意作为标准,推行奖优罚劣制,增强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确保机关行政高效。认真做好文明机关复评,积极开展机关“四好科室”和“节约型机关”创建活动。

3、加强作风建设。继续深化党员先进性教育,建立长效机制,牢固树立宗旨意识,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进一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切实转变作风,深入调查研究,提供优质服务。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工作人员廉洁自律意识,树立干净干事、文明干事的好形象。继续打造学习型机关,实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努力造就一支“勤学习、善思考、精操作”的发展和改革干部队伍。

第8篇:粮食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主要目标:粮油加工业总产值达到1350亿元,加工总产值超1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增加10%。粮油订单面积稳定在3200万亩以上,粮油专业合作组织增长10%以上,城市连锁店、农村服务社保持稳定发展。

重点工作:

1.开展粮食产业化“2000亿跨越工程推进年”活动。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粮食产业化跨越工程的意见》,加大力度继续争取政府尽快出台贯彻落实文件。要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目标,落实措施,细化活动方案,丰富活动内容,讲求活动效果,扎实开展推进年活动,提升粮食产业化整体发展水平。

2.培育产业龙头。一是开展龙头企业评审。今年省局将评选新一轮省级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同时评选“十强龙头企业”、“十佳品牌企业”和“十优特色企业”,各地要严格筛选,择优上报。省局对2011年确定的37家重点龙头企业实行动态管理,今后每年遴选调整一次。今年,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也要重新评审,各地要加强与农委的联系,争取粮油类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上报份额。二是加强龙头企业省级财政贴息项目及资金的管理,规范项目申报和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引导企业通过兼并、租赁、股份制等形式,进行产权重组,整合资源,做大做强。四是做好品牌争创工作,提升我省粮油品牌影响力。五是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六是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努力建设科技型企业。七是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加强企业家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性人才等三大人才队伍建设。省局拟举办一期企业家培训班,表彰一批优秀企业家。

3.开展“六大对接”。一是牵线搭桥工商对接,促进双方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二是积极引导产权对接,加快产权重组步伐。三是周密谋划银企对接,努力解决企业资金难题。四是认真开展科企对接,搭建科研成果转化平台。五是积极开展信企对接,及时传递行业信息。六是继续做好园企对接,引导龙头企业入驻园区。

4.推进优质粮工程。一要继续加强基地建设。引导龙头企业积极参与粮食生产“三大行动”核心示范区建设,努力建设优质粮基地。二要稳步推进土地流转。引导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和粮食加工龙头企业通过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经营权,推进土地的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植和集约化经营。三要积极开展订单收购。按照“订得实、购得进、销得出、有效益”的原则,重点围绕提高“四率”(订单覆盖率、履约率、品种优质率和加工转化率)抓订单,抓好粮食产销衔接。

第9篇:粮食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夏熟;粮食烘干线;运行实践;烘干原则;大中农场;2010年

1粮食烘干线基本情况及生产能力

江苏大中农场集团有限公司现有4条粮食烘干线,其中:商品粮烘干线1条(1997年建于2分场)、小型种子烘干线2条(2003年建于江淮种子公司、2006年建于1分场)、大型中心烘干线1条(2010年建于4分场)。4条烘干线一次性生产能力1 280 t(其中:中心线1 000 t,1分场线120 t,2分场线100 t,种子公司线60 t)。

2三夏期间烘干线运行实践

4条烘干线6月1日至7月1日运作期间共烘潮粮13 510 t,折合干粮11 013 t,占大小麦总量的35.4%。其中:大麦烘量占大麦总量25.7%;小麦烘量占小麦总量39.8%。4条烘干线在2010年气候条件十分恶劣的情况下,为抢收抢插,保证粮食安全、颗粒归仓,实现大灾之年抗灾减灾,夺取夏粮丰收起到决定作用[1]。

三夏工作承上启下,收获进度决定插种进度,而收获顺畅与否取决于登场粮食周转速度。由于初夏温度偏低,大小麦熟期推迟1周,加之夏收后20 d,晴天不足1周,给抢收保粮增大难度,即使在全场烘干小麦39.8%的情况下,场头保粮压力仍然很大。由此可见,大灾之年的烘干能力在三夏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主要做法如下:①组织严密,领导有力。集团公司成立了三夏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决策层办公会、现场协调会、阶段工作推进会。在抢收关键时刻,领导不分昼夜现场督办、指导工作,最大限度发挥4条烘干线在三夏中的支撑和保障作用。②科学规划,科学决策。三夏前,职能部门拟定了大小麦烘干具体方案,对全场仓库资源进行整合,将啤酒大麦和小麦种子全部列为入库保管计划,对中心线粮食流向,事前认真调研、科学规划,确保进出有序,忙而不乱。6月16日,决策层根据天气趋势,果断决策,将中心线小麦烘至16%安全水分出仓,实行2次烘干,腾出空间,加速粮食周转,突击力量抢收保粮。6月16—20日周转“扬麦”3 369 t,为“淮麦”2 430 t粮食安全、及时抢烘赢得主动。③加强协调,有效运作。尤其是中心线,涉及单位9个,环节多,矛盾大,如潮粮速度与运粮车及收割进度矛盾;入塔速度与水分大小矛盾;单位间送烘进度与总量矛盾[2];干粮出仓速度和烘干效率矛盾;任务重、时间紧与人员紧缺矛盾等。决策层主要领导亲自协调各方,全程督战,保持4条烘干线外最佳运作状态。中心线单季试烘潮粮总量6 830 t,且创造单日潮粮进塔894 t最高纪录。④迎难而为,协同作战,举全场之力,谱抗灾华章。在中心线运行的31 d里,决策层及机关各部室,人人上阵,昼夜参战,努力作为。广大干工发扬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的大中人传统,不分层次而抢收抢烘,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营销部、米面厂、铸件厂按照分工,各司其职,表现突出。3、4分场顾全大局,在库场机和人力上,有求必助,全力支持中心线工作。参战武警部队连续5 d参加抗灾保粮战斗,每天工作10 h以上,发挥了突击队作用。

3思考

根据中心线试运行情况,建议夏熟粮食烘干应坚持5个原则:①潮粮水分控制原则。潮粮水分控制在一定区间内,可解决干粮水分不匀问题,水分变幅以3个烘干循环为宜,以标准水分增加15%为限[3]。②潮粮入塔有序原则。潮粮双机提升粮食最大承载量60 t左右,否则会影响当季烘干效率,拉长作业周期,甚至延误最佳抢收抢插种时机。所以建立权威、有高度执行力的组织协调机制重要而必须。③干粮出仓就近原则。建议配套与单季烘干总量相宜的仓贮容量,并配备机械传动设施,避免粮食往返搬运增加运输和人力成本,并可提高出粮速度和烘干效率,最大限度释放出抗灾保粮的能量和作用。④干粮保管降温原则。由于烘干塔内正常温度在45 ℃以上,干粮出仓后粮温过高,所以,必须强调按仓贮标准烘到标准水分值,以防粮食自身增温。此外,在干粮仓保持常态化通风状态及在仓库中配套地笼式通风设施尤为重要,以求在最短时间内降低粮温,保证粮食安全。通常地笼式通风设施不间断抽风,可在24 h内降至与气温相近温度。⑤配套改善相宜原则。地磅与计量室宜在可监控范围,超出10 m会给管理凭添不便[4-5];湿粮仓与烘干塔之间的粮食不可逆循环需要改进,以便钢板仓作为干粮贮存时促进内部循环。6只钢板仓可通过设计单位改进,便于通过电脑直观显示粮食存有量。此外,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宜居条件,当前最紧迫的需从基本的水厕、居住房等基础性设施建设开始,逐步完善。

4参考文献

[1] 贾奎连.烘干系统在粮食储备库中的运用[J].粮食与饲料工业,2004(3):17-19.

[2] 潘永康,王喜忠.现代干燥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

[3] 胥振邦.粮食烘干技术发展浅析[J].粮食与油脂,2004(11):33-35.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