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田园诗大全范文

田园诗大全精选(九篇)

田园诗大全

第1篇:田园诗大全范文

论文关键词:陶渊明 田园诗 理想现实

陶渊明可谓是田园诗的开山祖师,历代也有不少人写田园诗,可后世田园诗人的作品中,可以说几乎未有逮及陶诗的。原因在于两点,其一是陶诗中体现出肃穆、和谐、优美的意境,这种意境折射着陶渊明理想的光辉,因而充满了诗意和美感;其二是陶诗中对田园生活真实、深入的描写,体现出人与自然契合的情境,是对现实田园生活的真切写照。

一、陶渊明诗中理想的田园生活

正如歌德所说,“艺术家拿一种第二自然奉还给自然,一种感觉过的、思考过的,按人的方式使其达到完美的必然。”陶渊明的诗便是描写经他感觉过的自然外物,他笔下那和谐、优美的田园,正是他理想的写照,平凡的乡村景色在诗人欢欣目光的沐浴下散发着无限的诗意。

(一)在陶诗的理想国里,田园景色宁静优美,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陶渊明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官,但他在官场中战战兢兢、格格不入,只有回到大自然中他才感到自由舒畅。刚欲归田时,乡村田园便是他的理想国,在他的想象之中,乡村没有官场与政治的黑暗和浑浊,清净淡远,那里是他最亲切的身心所安之居。他在《归去来兮辞》里写道:“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行役,奚惆怅而独悲!”这描写了他归田前悲伤怅惘的情景。接下来,他想象归田时的情景:“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自酌自饮,无比自在,亲戚看望,叙旧道新,弹琴看书,忧愁烦恼不翼而飞;春天即将到来,农事也接踵而至,生活将忙碌而实在,归田后的日子安宁而美好。

归田前后陶渊明写了不少田园诗,《归园田居》、《饮酒》等是其中的代表作。在这些诗里,田园景色优美,人成为其中的一部分,自由自在,心灵得到了解放。例如,在名作《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一诗中,诗人把他归田喻为羁鸟恋林、池鱼乐水,可见他对田园怀着多么深厚的热爱之情。在这首诗里,诗人还描绘了一个宁静、朴素而优美的世界:十余亩方宅,八九间草屋,绿树成荫,绕屋而列;远可见炊烟袅袅的村子,狗吠深巷,鸡鸣桑树,诗人身处田园,自由而快乐。在《饮酒》其五里也表现了同样的佳境: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庐在人境,能无车马喧吗?当然不可能。诗人却并不觉得,他以一句简洁而意味深长的话道破了心中奥秘——“心远地自偏”,诗人的心中一片安宁欢欣,因而他看到的田园是那么悠然自在。这句诗可以说是陶渊明许多田园诗的解释:虽然事实上的田园也许并没有那么美,但正如辛弃疾所言,“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心境决定情境。在陶渊明的诗中,自然景色和谐静美,而且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如鸟与林、鱼与水。

(二)在陶诗的理想国里,呈现了真淳和谐的人际关系

陶渊明厌恶虚伪的社会风气,痛感“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饮酒》二十),认为移居田园、坚守自然可对抗庸俗世风。他在诗中表现了田园中人诚朴快乐的形象,描绘了人们和谐共处的乡居图。如《移居二首》中的描述: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其一)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其二)

在第一首诗里,诗人说他想居南村的原因是听说那里多有淡泊之人,邻里往来,纵谈往昔,奇文共赏。在第二首诗里诗人说到春秋天好,登高作诗,邻人过门相呼,喝酒闲话,总不厌倦。这里远离危险的、黑暗虚伪的浑浊官场,人们相互之间毫不设防,和谐而真淳。作者在为官时盼望归田,认为淳朴友好的人际关系更适宜于人类生存,这可以说是他对人际关系的一个理想。诗人多次描写了这样的邻里关系,如“时复墟里人,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归园田居》其二),“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班荆坐松下,数酌已复醉。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饮酒》十四)等。在诗人的笔下,披草来往,松下共饮,人与人之间没有勾心斗角,有的只是亲切真淳之情。

由以上论述可见,陶渊明的田园诗自然是美的,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是和谐的。上述诗歌大多是他五十岁之前所作,那时归田不过十年,生活也尚宽裕,田园曾是多年的梦想,因此他眼中的田园一切都很美好。诗中描写的读书耕地、弹琴赋诗、采菊饮酒、邻里相契这种田园生活正是诗人中年时的田园理想。

陶渊明具有自然、和谐、完美的人格,任真自得,固穷守节。晚年他生活逐渐困苦,天灾虫害,屡有不幸,“夏日抱长饥,寒夜无被眠”(《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愈老愈困,甚至有时要靠乞讨生活(《乞食》)。但他并没有因此麻木,在对现实失望后,重建了自己的田园理想。这集中表现在《桃花源诗(并记)》里面,他描绘了一个桃花源世界,那里景色优美,没有剥削和压迫,“童孺纵歌行,斑白欢游诣”,男女耕种、怡然自乐,人与自然、人与人都是那么和谐自得,生气勃勃。它集中反映了陶渊明晚年的理想,也是陶渊明田园与社会理想的终极设想。

值得一提的是,在陶诗中,除田园诗外,咏史诗、抒怀诗、刺世诗和杂诗,常常也有描写田园的诗句,如“东园之树,枝条载荣,竞用新好,以怡余情”(《停云诗》),“翼翼归鸟,载翔载飞,虽不怀游,见林情依”(《归鸟》),“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拟古》其三)等等,这些诗句可以说是田园诗描写的补充,它们和田园诗体现了一致的感情。

二、陶渊明的田园思想和实践

陶渊明是个士人,读过很多书,曾经也是“猛志固常在”,在短暂的出仕生涯中,他对官场的黑暗险恶感到失望。在归田后的二十余年左右的时间里,他虽然也不时想起大济苍生之志,自感壮志未酬,因而伤感以致难以入眠,不过,他还是在农村待下来了,无论生活优裕还是困苦,他都固守田园。他的诗歌和行事显示,他不仅是一个执着于理想的人,还是一个踏实生活的人。正是因为他深入农耕生活,真正懂得田园的苦乐,所以其田园诗尤其是后来的作品写得愈加朴实真切。这一点正是后来的田园诗人难以企及的。

(一)崇尚自然的田园思想

陶渊明“性本爱丘山”,具有抱朴含真的自然天性。《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一集中体现了这点: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疏。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草木繁茂,环绕房屋,我爱我屋,或耕或读,没有达官贵人登门,也少了老朋友的拜访,清静悠闲,酌酒摘菜,雨微风好。只有对自然具有深切的热爱之情,才能把自然描绘得如此细致真切、富有情意。

由于这种质性自然的气质,陶渊明萌生并发展了崇尚自然的田园思想,在诗文创作中体现出浓郁的哲理意味。如《自祭文》中写道:“茫茫大块,悠悠高曼,是生万物,余得为人”,从天地宇宙的广阔视野中看到人只是自然万物的一种,人秉受天地之灵气而生,委运任化随顺自然、居于山林躬耕田园最符合人的本性。可以说,陶渊明思想的核心就是崇尚自然。返回自然的思想,包含着对于世俗社会和名教礼法的厌恶与鄙弃。虽然它的方式只是消极的逃避,其中却有反抗黑暗、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积极意义。陶渊明对社会的不满与厌恶,主要是因为社会道德的堕落以及因此导致的人性的扭曲,他努力探求一个抱朴含真、自给自足的社会。因而,陶渊明不仅爱田园之景,而且尊重农人及其劳作,劝人耕种。如《劝农》诗中有: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宴安自逸,岁暮奚冀?儋石不储,饥寒交至。

此诗写道人们自古以来就通过种田,达到朴与真的境界;民生就该勤劳,只有耕耘才会有收获。《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不仅劝勉农人,也有勉励自己的意思。诗曰: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藐难逮,转欲志长勤。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歇,行者无问津。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这首诗表达了陶渊明早年朴素的田园思想和劳动观。虽然儒家先师孔子早有遗训,要忧道不忧贫,但是陶渊明没有被先人的教训束缚住,他有自己的思想。他认为强迫自己去接受先师的思想,不如背着农具欢欢喜喜地去干农活。

中晚年的陶渊明躬耕愈久,愈加深刻地体会到朴素的人间真理。如“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诗人在收获稻谷的过程中感悟到人生之道衣食为首,这看似简单的常理,却往往被追逐功名和坐而论道的人们遗忘。

现代工业社会造就了诸多自然生态灾难和人类精神危机,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对于观照当代人的生存困境是具有深刻意义的。

(二)农耕劳动,身体力行

陶渊明与其他山水田园诗人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他愿意身体力行,参加农耕劳动,很多诗歌都记叙了他的劳动生活。如《归园田居》之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全诗叙述描写,十分真实:辛勤种豆,豆苗反而没草长得好,这真有点可笑而又无可奈何;早出晚归,道狭草长,衣裳被露水沾湿,惟愿收成不错。一个没有真实经历的人是难以想象这种情景的。

陶渊明四十四岁时家曾遭火,此后家境便逐渐穷困,但在困境中他仍然踏实地生活生产。在《丙辰岁八月中于下??田舍获》里他提到自己已归田,从事农耕多年,人渐渐老去,但仍然没有放弃农耕。在自然和劳动之中,人往往会更深刻地理解自我和世界。正是这样,陶渊明的诗真实而深刻,无矫揉造作之病。

第2篇:田园诗大全范文

大济苍生幕江州,十三仕宦不堪垢;宁弃彭泽五斗米,折腰不见浔阳邮--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陶渊明开创了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做诗的先河,创立了田园诗派,为历代诗人所推崇。其田园诗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文风且进入了更为纯熟的境地,达到了古朴的歌诗里程碑的高度;其以质朴的语言、率真的情感折射出独特艺术追求、审美情趣和人生观点以及物我互化、心与道冥的相融境界。

1陶渊明田园诗概述

陶渊明的田园诗通过对真实的自然、美好的田园的描绘,对农民的友善以及对情感的真实流露去反映广大劳动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将"自然"提升为一种至美的境界;把玄言诗注疏老庄的玄理化为日常生活的哲理、把诗作与日常生活融为一体,这在玄言诗笼罩诗坛的魏晋,如一缕春风、沁人心脾;其开拓的以"情感率真、风格淳朴"为主要特征的田园诗成为了我国古典诗歌的全新领域,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陶渊明田园诗质朴语言

陶渊明的田园诗写于弃官归田之后,诗人将自己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与自然和劳苦大众融为一体,把一生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家乡的自然风光和欢乐的劳作之中,语言质朴平淡,如促膝话家常,无事雕琢、绝少用典、鲜见铺排、色彩清淡,如《读山海经》一:"孟夏草木长,……不乐复何如?"诗人将看似平淡无奇的语言与似无关联的意象相结合,蕴含着丰富的想象、炽热的情感和浓郁的田园气息:"种豆南山下",享受劳动的艰辛与欢乐;"俯仰终宇宙",回想归隐的自由和畅然,平凡人生的真味跃然纸上,细细品来,如沐春风,似饮甘泉,写意自然却又醇厚至美,耐人回味。

3陶渊明田园诗质朴语言折射出的率真情感

3.1对污浊社会的憎恶和对纯真田园的热爱

陶渊明的田园诗以澄澈的心胸、白描的手法,为诗歌创造气韵生动画境的同时,又流露出对污浊社会的憎恶和对纯真田园的热爱。如《归园田居》第一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诗人把士大夫所居的上层社会斥为"尘网",将投身其内的人们看作"羁鸟"和"池鱼",把退出官场看做是冲出了"樊笼",重返回"自然",表达了作者对丑恶的上层社会的鄙视与鄙视。诗人花大量笔墨详细地描绘了纯真、实在的田园风景,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真实、对自然发自内心的钟爱。诗中,宁静、淳朴的田园生活与虚伪、奢侈、欺诈、猜忌的士大夫阶层形成了鲜明对比,发人深省、引人深思。再如《饮酒》第五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本诗取材于田园风光、平常生活,运用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直率地抒写而出,情感真挚,无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使人读来自然而然走进诗人所营造的意境中去体味其悠然冲淡的情致,倍感自然、亲切。诗人通过真实的劳动才体会出只有当远离了污浊的官场、避开了屈膝逢迎、尔虞我诈的喧扰,进入了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才能拥有恬静而真实的心境,也算找到了真正的归宿。

3.2对劳动生活的真情流露

陶渊明的田园诗真实的反映了劳作与情感,如《归园田居》第三首:"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我们能真真切切地看到一个从杂草丛生的小径上披星戴月、荷锄归来的劳动者的白描影像,能真切的感受到作者对农事活动和田野风景充满了热爱和欢悦之情,《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二说到:"平畴交远风,……即事多所欣"《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诗说:"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这不仅表达出作者与士大夫阶层寄生观点完全相悖的凭借劳作而生活的思想,还表达出作者不畏艰辛、无惧困苦的顽强精神。

3.3对贫困田园生活的同情

陶渊明还有不少田园诗描绘了田园生活真实存在的贫困。《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讲到:"夏日长抱饥,……及晨愿乌迁。"这些绘田园真实贫困的诗虽然只是作者晚年遭遇天灾、屡受饥寒的境况,但是,我们依然能身临其境的去体味当时的农民们那种更加悲惨的贫苦生活。

3.4对压抑情感的抒发

田园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是极其复杂的。他热盼自己能做稷契一样的人物。但是,他壮志难伸、几经重挫,虽转托田园、竭力使自己埋没于田野,甚至借酒浇愁,迫使自己顺应自然,最终,这些都不能彻底消除他壮志难酬的苦闷。《杂诗》第二首说:"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我们能够体味出诗人在虚掷光阴时陷入极度矛盾的狂躁心境。诗人根本不能丢掉疾恶与除暴之心。在《读山海经》第十一首中,诗人奋笔疾呼"明明上天鉴,为恶不可履",还以《山海经》中记载的神话直指"肆威暴"的人一定会得到悲惨的结果;在《咏荆轲》一诗中,诗人热情地讴歌了不惜牺牲生命去刺秦的壮士荆轲:"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读山海经》第十首还歌颂了精卫和刑天虽死不屈的精神: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徒设在昔心,良晨讵可待! 这正说明了诗人的心底永远燃烧着一簇不可磨灭的火焰,这是诗人内心不屈的真实表白。这"冲冠一怒"的背后是诗人性格和创作不可割弃的重要组成。此外,诗人获悉关中收复以后在《赠羊长史》诗中写的"九域甫已一,逝将理舟舆"以及《拟古》(其八)的"少时壮且厉,……张掖至幽州"等诗句中,我们还能品味出诗人倾心关注收复中原的爱国情怀。

4结论

陶渊明田园诗中,处处都会折射出诗人的率真情感,时时都在演绎着诗人说不完、道不尽的复杂思想情怀。

参考文献

[1]邓安生.陶渊明年谱[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

第3篇:田园诗大全范文

关键词:陶渊明 园田居 感情

陶渊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书陶潜传》)对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发出了深长的叹息。隆安五年冬天,他因母丧辞职回家。他在家乡躬耕自资,闭户高吟:“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

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归田之初,生活尚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满堂前。”渊明爱菊,宅边遍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杂诗》)至今脍炙人口。他辞官回乡二十二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而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元嘉四年(427年)九月中旬神志还清醒的时候,给自己写了《挽歌诗》三首,在第三首诗中末两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看得那样平淡自然。

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时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有“田园诗人”“平淡之宗”之称。陶渊明早年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官职,后因厌恶官场的污浊风气,遂退隐田园,直至终老故去。在诗人的笔下,田园是与浊流纵横的官场相对立的理想洞天,寻常的农家景象无不是现出迷人的诗情书意。诗人在用白描的手法描绘田园风光的同时,也巧妙地在其间融入自己的生活理想、人格情操。

陶渊明描写田园风光为主的作品有一个基本特点,就是把田园自然风光看成一种人生的安身立命之所,看成一种与黑暗现实,混浊官场完全对立的另一理想境界,因而竭力把自己的社会政治理想,人格理想对象化,使田园和自我精神融会为一。如《归园田居》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作品一开始就交代了归园田居的原因是热爱自然的本性。“所以从小就没有适应世俗的韵致兴趣,而去做官则完全是错误地落入了尘世的罗网。把世俗社会的荣华富贵、权位势力视为扼制人性的罗网,这就突出了诗人爱自由、厌尘世的性格和人格。“一去三十年”,是说厌弃尘世的懊悔心情,这种懊悔心情反衬着已经超脱尘世回归园田的欢快心里。“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最后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鸟归山林,鱼得潭水,故旧相逢,怡然自得,分外亲切。“开荒南野”“守拙归田”则是回归园田之后生活的实写。归园田后,要“开荒”,要“守拙”,而这正是居官场吃俸禄,巧取豪夺的鲜明比照。这样的比照正突出了诗人躬耕自食安贫乐道的高贵品格。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远村暧暧,墟烟依依,狗吠深巷,鸡鸣树颠,这是多么温馨静穆的意境呀!虚实并举,动静相生,益发洋溢着一种田园诗画的韵律之美。如此令人向往的境界却出自于诗人自我欣赏的目光,可见无处不浸含着诗人本性的恢复,理想得以满足的欣然。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无尘杂”, 无车马的喧闹,没人来打扰,所有的时间和空间都是自己的了,任由自己支配。守拙与适俗,田园与尘网,两相对比之下,诗人归田后感到无比愉悦。南野,草屋,榆柳,桃李,远林,近烟,鸡鸣,狗吠,眼之所见耳之所闻无不惬意,这一切经过陶渊明点化也都诗意盎然了。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田园也并不是那么充满诗情画意的,这一点诗人并不是没有看到。陶渊明不是以悲观主义态度来对待社会和人生,而以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来对待它。因而在诗人眼中,那突来的十余亩田地,八九间草屋,房前屋后的榆柳桃李,远处的袅袅炊烟,近处的鸡鸣狗吠,是那样的充满生机,又是那样的恬淡和谐。他是带着一种哲学与美学的眼光看待田园风光,田园生活的。诗人在他的田园中,虽也像农夫一样“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但他以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觉、审美情感去感知、体悟艰辛的田园生活中难得的安静与安详。过去在官场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不安与恐惧被完全抛之脑后。唯其如此,他才能够把艰难困苦的田园生活描绘得如此富有情趣,充满诗意,陶渊明生活在诗意里,做为一种生存方式,诗意成为一种人生哲学。他向往的社会是和平安宁,自耕自食,没有压迫和残害的社会;他追求的人生是淳朴真诚,淡泊高远,无身外之求的人生;他所喜爱的生活环境是恬静而充满自然意趣的乡村。梁启超评价陶渊明时曾说: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陶渊明在自然与哲理之间打开了一条通道,在生活的困苦与自然的旨趣之间达到一种和解,他实践着一种审美意义上的人生。

总之,陶渊明与园田居的感情是相当深厚的。

参考文献:

[1]《陶渊明》 梁启超著 商务印书馆 1923年1月

第4篇:田园诗大全范文

一、陶渊明回归田园是被迫的、无奈的,因而其感受到的“田园乐趣”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乐趣

陶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官僚家庭。他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封长沙郡公,但出身“孤寒”,被当时的一些贵族官僚在背后骂为“溪狗”、“小人”,被上层社会看不起。特别是陶渊明出生时家道已衰落,他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位,朝政混乱不堪,军阀多年混战,社会动乱,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都非常复杂尖锐。特别是当时盛行等级森严又极其严酷的门阀制度,举贤不出士族,用法不及权贵,决定了陶渊明的仕途之路将极为坎坷,注定了他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与抱负。

而年轻时的陶渊明是具有非常宏大的抱负的。尽管同时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但在其头脑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却是积极用世的儒家思想。他渴望着建功立业,“少年罕大事,游好在六经”,说明他对治国之道更感兴趣。他猛烈歌颂精卫和刑天至死不屈的斗争意志,慨叹时光的消逝和良时的不可再来。他的抱负很大,希望自己将来能“大济于苍生”。正是在建功立业思想的支配下,陶渊明29岁(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时第一次出来做官,担任了江州祭酒。但很快便发现自己刚直坦率的个性与黑暗的社会不相容,自己的宏愿难以实现,于是不久就辞官回家了。但他对统治者的幻想并未完全破灭,因此大约在三十六岁的时候来到江陵,做了荆州和江州刺史桓玄的幕僚。但干了不长时间,就发现桓玄并不能帮助自己实现理想,他对桓玄准备夺取东晋政权的行为非常憎恶,于是产生了再次归隐的念头。此后,在元兴三年和晋安帝义熙元年,他又先后两次出仕,但终因自己的个性与当权者格格不入,自己“兼济天下”的理想不能实现,使其对统治者完全失望,从而彻底走上了归隐田园之路。

从陶渊明的四次出仕、四次辞官中可以清楚的看出:如果当时的社会不是十分的黑暗,如果统治者能给陶渊明提供实现理想的平台,那么陶渊明是不会归隐田园的。他的回归田园,是因为对现实完全失望后的一种无奈之举,是情势使然、不得不为。既然田园生活是陶渊明壮志难酬后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那么诗人所抒发的所谓的“田园乐趣”,自然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乐趣了。

二、回归田园后的陶渊明也并没有享受到真正的乐趣,他依然常常被痛苦的现实生活所困扰,“有志不获骋”的愤懑仍时时啮咬着他的心

回归田园之初,由于新鲜、好奇和生活相对比较安适,陶渊明也感受到了一些田园乐趣。如《归园田居》(其一)描写了辞官归田的愉快心情和乡居的乐趣。《和郭主簿》(其一)则描写了乡居的悠闲生活。特别是《饮酒》(其二)更是写出了其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如果单纯读这些诗歌,我们好象看到了一个远离官场的诗人,在悠闲的采菊看山,尽情的享受着山水田园之乐,达到了淡然忘世的境界。事实果真如此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第一,农村田园并非象诗人所想象的“世外桃源”那般美好,他依然被痛苦的现实生活所困扰。陶渊明归田后悠闲平静的生活并没有过上几年,义熙四年(公元408年)六月,他家遭了一场大火;义熙六年(410年),他的家乡浔阳又成为卢循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与官军激战的战场,自春至秋,战火延续了五六个月。此后,虫灾、风灾、水灾交互而至,夏饥冬饿经常威胁着陶渊明一家,特别是晚年的生活愈来愈贫困,当农田收成较好的时候,还能勉强过上“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的清淡生活,但一遇到天灾就难免有断炊的危机,有时要靠朋友接济来度日,有时要靠乞贷而生活。由此看来,诗人回归田园,并没有进入理想的“乐土”,他大部分时间仍然生活在贫困之中,他依然被艰难的现实生活所困扰,他并没有真正感受到田园生活所带来的“乐趣”,其《桃花源诗并记》就是其理想破灭的有力反证。

第二,陶渊明并没有真正做到忘怀世事,壮志难酬的苦痛和愤懑仍时时啮咬着他的心。这从他归隐后书写的《杂诗十二首》、《赠羊长史》、《读山海经十三首》等大量诗篇中可以得到验证。正如廖仲安说的那样:“他归田以后,处于‘欲有为而不能’的痛苦中,虽有时不免淡然忘世,或消极颓放,但他对现实还是继续留心,是非爱憎之情依然在炽热的燃烧着。”陶渊明的咏史、咏怀诗大多围绕着出仕与归隐的矛盾,表现了其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隐居后的陶渊明依旧关心着现实,依旧因为自己理想的不能实现而深深苦恼着,诗人没有也不可能享受到真正的田园乐趣。

三、从陶渊明对后世的影响来看,其所谓的“田园乐趣”也不是真正的乐趣

第5篇:田园诗大全范文

关键词:陶渊明 田园诗 成因 分析

“质而实绮,癯而实腴”是苏轼对陶渊明田园诗的评价,这也是人们对陶诗的共识。

笔者认为陶渊明的田园诗得到“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评价的内在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陶渊明诗歌所寄寓的人生志趣触动着历代文人们在“仕”与“隐”取舍上的矛盾心态,扣动他们的心弦,能够引起文人们的共鸣

中国古代文人,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的理想追求。这些文人最理想的状态是能够学以致用,他们以仕为荣耀,盼望能够遇到圣贤君主,推行他们所建构的美好未来。然而,这些美好的梦想,大多数都是以破灭告终。他们空有满腔抱负却报国无门。像孟浩然、杜甫和陆游,极想进入政治层又偏偏进不去;或像柳宗元、苏轼,进去了又被黜贬。在或遭贬谪、或怀才不遇的矛盾和困惑中,他们以“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为依凭,怀有归隐之意,希望找到一个世外桃源,成全他们超脱飘逸的高人之志,作为调节他们悲落情绪的良药。山水田园成为平衡现实与理想间巨大落差的场所,是他们心目中向往的世外桃源,这里没有专制独权,没有勾心斗角,没有邪恶,宁静朴素,可以修身养性,使心灵得以陶冶,情致得以抒发,暂时忘却仕途坎坷,恢复天然本性。因此,他们或身在朝堂心向田园,或以隐求仕,或干脆归隐,总之,他们都有过在出仕与归隐的矛盾中徘徊的心路历程。

陶渊明的田园诗所创造的意境和蕴涵在其中的真味,实际上就是理想化了的农耕经济下的田园生活。陶渊明的社会理想在他的代表作之一《桃花源记》中得到了充分展示,《桃花源记》给人们构置了一个“自然”的社会,这里人人自耕自食,真诚相处,无竞逐无欺诈,甚至无君无臣,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呈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生活图景,这也是诗人经常在田园诗中所表现的景象,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归园田居》其一)诗人写生活在桃花源中的人们“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又与诗人在《移居》诗中所写的“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非常一致,陶渊明大量田园诗中,描写了淳朴的乡村生活,这其中既有纪实的成分,反映了他在家乡生活的情况,也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并不完全是写实的,而是按照某种理念要求对现实素材加以处理的结果。如:《劝农》诗中所描写的“熙熙令音,猗猗原陆。卉木繁荣,和风清穆。纷纷士女,趋时竞逐。桑妇宵兴,农夫野宿”,这里呈现出一幅和平的农作图,实际是把中国农村封闭式的、自给自足的特点加以美化的结果。他的田园诗正如他的《桃花源记》一样表达了他对与现实社会形成鲜明对照的理想社会的向往,即世外桃源的生活理想。一千多年来,在中国人心目中,世外桃源始终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的,具有永恒的魅力。尽管唐代韩愈说“桃源之说诚荒唐”,认为子虚乌有,可是古代文人尤其在仕与隐矛盾中徘徊的文人宁信其有而不愿信其无,总是怀着虔诚的心理和美好的愿望去寻求那梦中的温馨。这种情感越深,文人们对陶诗就越能产生共鸣,愈读陶诗就愈加觉得陶诗意味无穷,正如苏轼所说:“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另一方面,陶渊明率真而毅然的归隐,与统治阶级决裂的坚定信念以及从而体现出的光明峻伟的胸襟和刚正不阿的人格、热爱劳动和田园生活的情操、不断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令那些以隐求仕或半隐半仕的文人感到自叹不如,甚至陶渊明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中国古代文人的一个精神偶像,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如:李白本身是个力求济世、纵横思想的人,而一旦在政治上失意后便自然而然的又和陶渊明产生共鸣,在许多诗篇中,不止一次地提到陶渊明,对其诗酒人生深表赞赏:“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戏赠郑溧阳》〕。“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九日登山》)。李白在被排挤出长安后,写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明显是受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精神的影响,连陶渊明虚构的桃花源也成了李白一再写作的对象:“从兹一别武陵去,去后桃花春水深”〔《答杜秀才五松山见赠》〕。“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源”〔《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公墩》〕。苏轼贬谪至惠州、儋州时,酷爱陶诗。黄庭坚说他:“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惠洪《冷斋夜话》)。他写信给苏辙道:“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然我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东坡襟怀旷达,胸无蒂芥,在逆境之中,仍然从容自如。显然受到陶渊明“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这种达观思想的影响,能更深体会陶渊明田园诗所创造的意境和蕴涵在其中的真味。

二、陶渊明半生躬耕不懈的生活,使他对于田园生活和劳动有相当认识和感情,这也成就了他的田园诗纯朴厚道的诗风,他能与人真诚相见,使我们读其诗,见其心,感其人,他的诗更能为普通大众所接受

在陶诗中,农村平常事物经诗人如实说来,妙笔点化,都诗意盎然,使人感受到自然的真趣,像润物无声的细雨渗透进人们的心田。尤其是陶渊明半生躬耕不懈的生活使他对于劳动有相当认识和感情,他把与土地的接触、农业劳动视为自然的生活方式,歌颂在劳动生活中的美的意趣,《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就忠实地表现了他第一次走向田野亲自参加劳动的兴奋心情和对于劳动的新鲜感受,在第一首诗中他写道:“夙晨装吾驾,启途情已缅。鸟欢新节,冷风送余善。”在第二首诗中,他描写广阔的原野上秧苗欣欣向荣的情景:“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这是历来传诵的名句,坡曾赞扬道:“平畴二句,非古之耦耕植杖者不能道此语”,即说明这种心理只有亲自参加劳动的人才会有的。陶渊明的田园诗还反映了劳动的甘苦,如:“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还反映了劳动者的希望和忧虑,“贫居依稼穑,戳力东林隈。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丙辰岁八月中于下田舍获》),写出农民的普遍感受。对于劳动生活没有相当认识和感情,是写不出上述这样的诗句的,这也是陶渊明的田园诗高出后来王维、孟浩然等人田园山水诗之处。众所周知,历来统治者都鄙视劳动,魏晋以来的士大夫更是“耻涉农商”(《颜氏家训•勉学》)。而陶渊明不慕利禄富贵,勇敢冲破士大夫“耻涉农商”传统观念,带月荷锄,躬耕稼穑,他从“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这一平凡朴素的道理出发,强调人人都应参加劳动,这对于古今耻涉农务之辈,实在是振聋发聩的至理名言。正是由于他的率真与质朴的劳动生活,成就了他的田园诗,他能与人真诚相见,使人们读其诗,如见其人、如见其心,能够深入了解体会其田园诗中的真性情。

三、从陶诗本身的艺术特色看,陶诗在创作上情、景、理三者交融,富有意境 浑然天成,表现出意在言外,寓意深远的艺术特色

诗歌创作中,情、景、理三者交融是至关重要的,而情又是最为重要的。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飞禽走兽、花卉草木和山山水水都饱含了强烈的思想感情,同时,陶诗不但富于情趣,也富于理趣,他把自己对人生、对现实的深刻认识形象化,把诗情与哲理、与景物紧密结合起来,给读者以启示,让人感到清新自然、毫不枯燥。并且他的诗的不是在一般意义上反映着他的世界观,而是在更高的层次上表现了他对宇宙和人生的认识,是探求人生的奥秘和意义,认真思索和实践的结晶,如:“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和鲁迅《伤逝》所表现的思想意义有异曲同工之妙,非常深刻。“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饮酒》)、“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杂诗》其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暄”(《饮酒》)无不言简意赅,发人深省,并充满自然之趣。诗中景、情、理水融,互相渗透,互相衬托,无论你从哪个角度去欣赏,都能领略到不同的奇趣,享受到无尽的美。

正是由于情、景、理的交融,使人接触到田园生活画面的同时,沉浸到诗歌意境中去,如:《归园田居》第一首,我们不只看到榆柳桃李中的几间草房,村落中的几缕炊烟,听见深巷的犬吠,树头的鸡啼,所有这一切还构成一种意境,它宁静安谧、淳朴自然。又如:《和郭主薄》其一“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息交游闲业,卧起弄琴书”,描写了夏日乡居的淳朴、悠闲生活。只随意拈取极平常的生活情景,生活的淳真之趣就跃然纸上。首两句写景只一个“贮”字,仿佛仲夏清幽凉爽的林荫下贮存了一瓮清泉,伸手可掬一般,平淡中有醇味,朴素中见奇趣。用在此处微妙地表现了诗人表现出摆脱官场牢笼之后那种悠然自得,逍遥无拘的乐趣。我们仿佛随着诗人的笔端走进了那宁静、清幽的村庄,领略那繁木林荫之下凉风吹襟的惬意,平淡冲和,意境浑成。苏轼说:“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复不已,乃识其奇趣。”所谓“奇趣”正是从意境中产生的。由于他的诗有意境,因而也就全篇浑然一体,在艺术上又与汉魏诗的“气象混沌,难以句摘”不谋而合。

陶渊明用他的神来之笔,使麦苗、春燕,白云、凯风、月亮、炊烟等等寻常之物成为寄托美好情感的载体,极易调动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启发读者自己去想象补充,让人去体会那些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东西。陶渊明还常常写到秋菊、青松、孤云、归鸟,在陶渊明笔下这些景物都具有了某种固定的象征意义,通过它们表现了诗人坚贞孤高的情操和爱好自由的感情,这些词语启示给读者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它们本身的含义。陶诗这种深厚醇美的艺术境界,即“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决定了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无法替代的地位。

参考文献:

[1].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2].臧维熙:《古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

[3].刘建强:《中国文学演进史》,中国言实出版,2000。

[4].狄守花:《浅析陶渊明田园诗迷人魅力的本质》,http://省略l

[5].汪树东:《论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桃花源原型》,学术交流,2006.5。

[6].袁行霈:《陶谢诗歌艺术的比较》,(《陶渊明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第6篇:田园诗大全范文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艺术风格;平淡自然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4-0073-03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著名诗人,特别是他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他巧妙地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描述田园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描写细腻,以其强烈的艺术魅力,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

陶渊明的田园诗创作,有其独特的个人生活经历和思想基础。他出生于一个没落士族家庭,少年时生活于乡村环境,家乡故园的风光,都为他的思想和创作提供了充足的养料。仕宦归来,他“未尝有所造诣,所之唯至田社及庐山游观而已”。他的后半生更是长期生活在百里之内的农村,接触的多是田野村夫,议论的多是稻麦桑麻,过着粗衣淡食的贫士生活。长期的农村生活实践,为他的田园诗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生活源泉。

另外,个人的人生志向对他的田园诗创作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道出了他从小就喜爱“丘山”的志向。尤为重要的是时代的复杂造就了陶渊明人格的复杂性。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时期,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与他的理想追求产生了强烈的矛盾冲突,使得他产生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污浊社会现实的憎恶。而陶渊明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当现实社会的种种虚伪与他的天性冲突时,他能够做到宁固穷而不改其节操,处贫贱而能心境怡然,在田园归隐生活中,体会人生的价值与真谛。文如其人,正是因为陶渊明有着这种超凡人格,才造就了他的田园诗独特的艺术风格。

陶渊明诗歌多从众人常经之事、常见之物中发掘不易体悟的人情事理。他以写田园、写禾木为手段,善于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在描写的景物上。同时,他写自然景物主要着意于神貌的点染,写出自己胸中的一片天地。也正因为如此,陶渊明诗歌于平淡自然中充满了情趣与理趣。如《归园田居》其五:“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饮酒》其九:“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另外,陶渊明对宇宙、历史和人生有自己的认识,而这些认识又常常通过平凡的事物与通俗的语言表现出来,取得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这就使其诗拥有了理趣。如“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这些诗句,意味深长,让人读了无不产生一种对人间生活的渴望,对岁月的怜惜。

在诗歌创作中,情、景、理三者交融至关重要,离开情的景就没有了生气,离开情的理更是“淡乎寡味”的空理,景和理如果没有浓厚的感情渗透,便失去了作品的生命力。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飞禽走兽、花卉草木和山山水水都饱含了强烈的思想感情。同时,诗人又善于寓情于理,将自己对人生、对现实的深刻认识形象化,把诗情与哲理、与景物紧密结合起来,因而给人以清新自然、毫不枯燥的感觉。如《归鸟》诗其一:“翼翼归鸟,晨去于林;远之八表,近憩云岑。和风不洽,翻翮求心。顾俦相鸣,景庇清阴。”其二:“翼翼归鸟,载翔载飞。虽不怀游,见林情依。遇云颉颃,相鸣而归。遐路诚悠,无遗。”其三:“翼翼归鸟,相林徘徊。岂思失路,欣及旧栖。虽无昔侣,众声每谐。日夕气清,悠然其怀。”其四:“翼翼归鸟,戢羽寒条。游不旷林,宿则森标。晨风清兴,好音时交。D缴奚施,已卷安劳!”全篇寓意明显,这只倦飞的归鸟,正是作者人格的象征。归鸟的一举一动,都体现着诗人的思想和性格,诗中的每一景物,无不带上陶渊明的感彩,成为他的象征。又如《饮酒诗》第五首“结庐在人境”一章中,景、情、理交融,互相渗透,互相衬托,无论从哪个角度去欣赏,都能领略到不同的奇趣,享受到无尽的美。

陶渊明自称:“尝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这是他创作的态度与目的。写诗既然是为了“自娱”而非娱人,就会写自己喜爱的生活内容,就用不着雕饰,所以,陶渊明写诗与其做人一样“忘怀得失”。宋人严羽说:“渊明之诗,质而自然耳。”“质而自然”,就是平淡自然。梁启超也说陶渊明的“文艺只是‘自然’的体现”。从美学角度看,平淡自然也是一种美,而且是一种不易达到的美。

陶渊明的田园诗有着这种平淡、自然、独特的艺术风格,导致他本人在诗歌发展史上的重大贡献,就是开创了新的审美领域和新的艺术境界。虽然,一般的玄言诗人都注意到从审察自然来体会哲理,并由此产生了山水诗的萌芽,但没有人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平凡无奇的乡村。在陶渊明笔下,农村生活、田园风光才第一次被当作重要的审美对象写入诗中,由此为后人作诗开辟了一片情味独特的天地。对陶诗的艺术特点,前人早有定评,谓之朴素、自然、真淳。但这并不是民歌或受民歌影响的风格,而是诗人有意识的美学追求,是诗人所独创的。从根本上说,这也是由陶渊明的“自然”哲学决定的。在他看来,人为的、繁复的礼仪破坏了社会的自然性,矫饰的行为破坏了人性的自然性,那么,诗歌外在形式上的过度追求,也必然破坏诗歌感情流露的自然性。所以,他绝少使用艳的色彩、夸张的语调、深奥的语汇、生僻的典故。他的诗歌充满感情,但真正表现得很强烈、显得激荡起伏的时候很少,而是和冷静的哲理思维结合在一起,呈现为清明淡远的意境。这一种美学境界是前所未有而且很不容易达到的。进一步说,陶诗语言的朴素,又并不是随口而道,毫无加工,而是高度精练,洗净了一切芜杂粘滞的成分,才呈现出明净的单纯。他对自然的美,无疑有十分敏锐的洞察和感受,因而能够用准确而朴素的语言将其再造为诗的形象呈现给读者,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写乡村的恬静,“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写雪的轻虚,“有风自南,翼彼新苗”写风 的踪迹,都是典型的范例。 西晋诗歌绝大多数追求华美、注重修辞的倾向,一方面提高了诗歌语言的表现技巧,但有时过于用力于此,而忽视了诗意的完整,造成繁冗、割裂的弊病。而陶诗以深沉的思想感情和哲理为底蕴,绝不炫耀外在的美饰,所以大多通篇简洁,少作铺排,称为“殆无长语”。陶诗的意境,也总是比较完整,从总体上感染读者,让读者为之感叹,而不以一字一句, 某个片断去吸引人。因此,陶渊明田园诗是冲而不薄、淡而有味。

平淡自然这一艺术风格的形成主要是诗人所表现的静穆平淡的田园风光和农村日常生活,以及他处于这种环境中恬静自然的心情决定的。与此同时,它又与诗人在表现这些内容时所运用的质朴无华的语言和不事雕饰的白描手法密切相关。

从总体上看,陶渊明田园诗的语言可以用一个“简”字来概括,但对陶诗的语言风格,南北朝时期的诗评就多认为文采不定,如北齐的阳休之就说它“辞采未优”。读陶诗,有时感觉他似与我们相对而坐,叙述家常,而且说的都是近乎寻常的大白话,但就是在这些近乎寻常的大白话中,却浸透着强烈而真实的思想感情,从中,可以触摸到诗人跳动的脉搏,感受到诗人独特的个性。如《移居》其二“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中的“呼”字,十分平俗,但出语的粗朴反见邻里间情意的真率,也见诗人在这种环境中生活的自由,体现人间真情之所在。又如“种豆南山下”、“今日天气佳”、“日暮天无云”、“春秋多佳日”、“采菊东篱下”、“草屋八九间”等,都是为人熟知的内容和明白如话的“田家语”,自然天成,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而《移居》其二“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间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中,诗酒相和,欢聚言笑。经纪衣食,不忘力耕,平淡枯燥的乡间生活,在他的笔下,如此富有诗意。他并没有雕词琢句,裁云绣目,用的只是朴素的口语化句子,如实写来。像这样朴素明朗、生动自然的语言,能为普通读者所接受,理所当然地获得历史上更多读者的喜欢,使得田园诗千古流传。

虽然陶渊明在诗中也常用对仗句式,但多数是古朴而不那么精巧的,以至在感觉上并不明显,如“房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因此说陶渊明田园诗平淡之中见绮丽,与当时诗坛上流行的形象模糊、晦涩难解、淡而寡味的玄言诗形成了鲜明对照。

农事歌咏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占据了极大的篇幅。作为一个农业劳动的参与者陶渊,以怡然自得的心情,把农村生活如实地大量写入诗中。更为重要的是,他把对田园生活的切身感受,融化在诗歌中,最平常的房宅草屋,绿树繁华,远村近烟,鸡鸣狗吠,在他的细腻描写下,都显示出无限的生机,构成一幅美丽的乡村图画。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美和生活美的敏锐观察力。诗人善于挑选一些易懂又富有诗意的题材,并通过细腻的描写,给人以美的享受。陶渊明归园田,务农桑,惨淡经舍,辛苦良多,他在《劝农》诗中举绘古代“桑妇宵兴,农夫野宿”这样一个辛勤劳动的场面,劝勉农民要勤于耕织。陶渊明弃声归隐后,称自己“代耕非所望,所愿在田桑”,从而把事桑作为务农耕作的集中体现。陶渊明选择最能体现乡村风貌的景物加以艺术组合,“初视若散缓,熟读有奇趣”,使人们顿感清风扑面,心旷神怡。

总之,田园诗是陶渊明的独创,这是他在中国诗歌创作领域所开辟的一个新天地。也因此使他有“田园诗人”之称,成为田园诗的开派者。陶渊明不像一般隐士那样遁入山林,与鸟兽为伍,而是“结庐在人境”,选择了田园。在陶渊明笔下,田园里的一草一木无不充满灵性。他在这里种豆、锄草、灌园、获稻、摘蔬、饮酒、出游、交友、读书、赋诗,乐在其中。秋菊、孤松、榆柳、桃源、良苗、新葵、桑麻、飞鸟、狗吠、鸡鸣、南窗、荆扇、东篱、南山、平畴、远村、墟烟,又让他悠然自得。在这其中,耕田与为官、田园与官场形成对立,在这对立中,陶渊明寻到了理想人生的座标,也寻到了抒写人生的载体,获得了精神的愉悦。这些平凡的农事村景一经诗人点化,便进入了安静悠闲的诗之境界,田园也不再是贫穷饥饿、劳累痛苦的所在,而是令人神往的乐园。当然,这境界的得来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它是诗人对社会、人生苦苦求思而又不乏理想成分的结晶。

陶渊明的田园诗,除了自身性格影响之外,更主要的是有其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背景,反映了丰富的社会生活,也反映了他的出仕与归隐、希望与失望、痛苦与欢乐的思想矛盾以及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我们可以从中看出,生逢乱世、怀才不遇的封建知识分子复杂的思想感情,即使退隐以后,也并未忘情政治,心情并未真正平静下来。陶渊明的诗文,平易朴实,清峻自然,淳厚有味,语言真切,朴素,简洁,明确,通俗而精炼,深入浅出,在当时崇尚雕琢、追求形式、骈俪盛行的时代,他异军突起,独树一帜,创作那些质朴优美,生动活泼并富有情韵的作品,具有非常进步的意义。他开创的田园诗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值得我们去继承和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严羽.沧浪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2]钟嵘.诗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3]陈顺智.东晋玄言诗派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4]王澧华.两晋诗风[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5]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第7篇:田园诗大全范文

关键词:陶渊明;谢灵运;山水田园诗;自然美学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8)10-051-03

作者:钱秀琴,甘肃河西学院中文系讲师,文学硕士;甘肃,张掖,734000

陶渊明和谢灵运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开一代诗风的杰出诗人。前者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大量写作田园诗,并在艺术上卓有成效的代表作家;后者是山水诗派的开创者,是真正大力创作山水诗并做了巨大贡献的诗人。陶谢之后,唐代的王维、孟浩然,以及韦应物、柳宗元都是田园山水诗的继作者,世称山水田园诗派;宋以后,山水田园诗始终是许多士大夫实际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因而也是一个历久不衰的诗歌体裁。而陶谢在整个山水田园诗的发展中起了奠基者和开拓者的作用,影响深远。

陶谢几乎生活在同一时期,山水田园诗的盛行与当时的社会思想有直接关系。魏晋南北朝是个社会动荡乱离的时代,分裂割据,战争不断,朝代更替频繁。传统的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开始动摇,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儒家的经学已不再是文人思想学术的唯一追求。以《老子》、《庄子》、《周易》为主体的玄学广泛流行,带来了文人的学术思想、人格行为和价值观念的巨大变化。佛教亦广泛流布,并与儒、道思想渐进交流融合,并逐渐本土化。儒、释、道对这一时代的文学观念和文学形态都产生了或轻或重的影响。

陶渊明(365-427)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其生平大体上可分三个时期:二十九岁以前为居家读书时期二十九岁至四十一岁为时仕时隐时期,四十一岁至六十三岁为归隐时期。陶渊明的反复出仕和反复归隐,其思想根源是儒、道两家的思想,而主要是以老庄哲学为核心,对儒、道两家取舍调和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自然”哲学。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一种“自然”的社会。他常常把儒家虚构的淳朴无争的上古之世,与道家宣扬的小国寡民的社会模式合为一体,作为理想世界来歌颂。其田园诗的艺术魅力,一方面是对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一方面寄托了陶渊明的人生理想。田园被陶渊明用诗的构造手段高度纯化、美化了,变成了痛苦世界中的一座精神避难所。

谢灵运(385-433),出身东晋显赫世家,门第高贵,天资过人,为人性格高傲,政治上企望大。但他缺乏当官的素质,因他处处流露出诗人式的敏感,显露、急躁,故在仕途上多遭人忌恨,多次遭到打击,曾贬官为永嘉太守,他的山水诗多为此时所作。晋宋时期,王室与士族、士族与士族之间的矛盾,使得一部分士人在世俗的功利追求和个人的全身远害之间,持一种首鼠两端的态度,“朝隐”之风,由是盛行。“朝隐”不仅能缓冲出仕与入仕的矛盾,也能满足士人生活上溺于享乐,思想上追求玄理的需求。受玄学影响,对自然美的领略,已成为当时文人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山水景物,就成了文人新的、独特的审美对象。谢灵运山水诗的产生,标志着人对自然美的认识加深了,标志着人与自然进一步的沟通与和谐。大自然已经从作为陪衬的生活环境或作为比兴的媒介变成具有独立美学价值的欣赏对象。

可以说,魏晋以来老庄道家思想为主的玄学思想流行,道家崇尚自然的精神和追求隐逸的情怀,深深影响了陶、谢的心态和文学创作。文学创作中出现的山水田园诗,都是在道家崇尚自然的人生精神和艺术精神的影响下产生的,崇尚自然的审美取向已经成为较为普遍的风尚。文人士大夫亲近自然、崇尚隐逸、皈依田园、标榜山林的生活情趣,为山水田园诗的创作提供了生活的基础。山水田园诗启发人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即美学的角度去亲近大自然,发现和理解大自然。它的出现,使山水田园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为中国诗歌增加了一种题材,这无论在文学史上还是美学史上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尽管表现自然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是陶谢山水田园诗的共同取向,并均以自然景物作为寄托或宣泄情感的载体,但在具体创作实践中,二人表现自然美学的特质又不尽相同。

陶渊明的田园诗内容贴淡的日常生活,诗歌的形象也往往取自习见常闻的事物,而且是直写其事,不假雕琢,不尚辞采,陶渊明田园诗深厚的意蕴只以淡淡的白描和真情实感,托出诗的艺术形象和意境,然平淡之中见神奇,朴素之中见绮丽,创造了高远拔俗的艺术境界。朱熹说:“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朱子语类》)苏轼说他的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又说:“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东坡题跋》上卷《评韩柳诗》)元好问说他的诗:“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诗绝句三十首》)陶渊明的诗歌的主旨在于写意,在于表达自己的心志、情趣和人生体悟,而写景、叙事只是为意造境。陶诗的许多作品达到了物我合一、主客融合的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做到情、景、理的交融统一。陶渊明的诗歌不尚藻饰,惯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和疏淡的笔法精练地勾勒出生动的形象,达到了写意传神的艺术效果。他善于提炼日常生活口语入诗,沾染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也常用比喻、象征、寄托等手法,即使使用典故也是俗语化。

第8篇:田园诗大全范文

关键词:山水田园诗 美学价值 诗中有画 归隐禅意

王维是盛唐时期才情卓著的诗人,他一生流传下来的4百多首诗歌中,尤以山水田园诗为人们所称道。北宋大词人苏轼曾评价王维的诗“味摩洁之诗,诗中有画。观摩洁之画,画中有诗”。钱钟书在《中国诗与中国画》中指出“恰巧南宗画创始人王维也是神韵深的大师”,“在他身上,禅、诗、画三者可以算是一脉相贯”,“诗画是孪生姐妹”,这些精准的评价,可以体现出王维的诗歌富有诗情画意的特征。他的山水田园诗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雄浑,还是小桥流水的悠然恬静,王维都能用清新自然、生动凝练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形象鲜明、意境深远的美丽画卷,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不仅画意盎然,还有他归隐终南、辋川的闲情逸致,在淡雅的情趣中蕴含着耐人寻味的禅意,他将山水和灵性赋予大自然之中,因而他的山水诗有一种空旷灵动的美学效果。本文将从“诗中有画”、归隐情趣、充满禅意三个方面,探讨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美学价值。

一、诗中有画

“诗中有画”,是王维山水田园诗最突出的艺术特色。其体现在以动衬静、声色和谐上,王维即是山水诗的大家,又是山水画的宗师,他打破了诗画的界限,使两者在构图、立意、描绘等创作技巧上相近,把诗情和画意融于一体,用绘画中的色彩对照以突出形象,增加画面中的色彩映衬之美。“潢潢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莺”,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鸟,给人以视觉上色彩浓淡的差异,《田园乐》中“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绿柳桃红对比强烈,红色花瓣中略带宿雨,绿柳笼罩在朝烟中,色彩浓淡和谐。《辋川别业》“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诗人以一“染”,一“然”,夸张地勾勒了草色绿之深,桃花红之艳,使视觉感受十分强烈。

作为诗中之画,如果诗人只注重色彩的对比,那还只限于静态写生,诗人还采用了“寓声于景”的手法,使画面充满了勃勃生机,如他的山水诗“鸟鸣涧”,寂静空旷的春夜山村里,树叶无声无息地飘落,忽然明月升起,空山洒满月光,山鸟被惊醒,在幽静的山涧中发出鸣叫,显得格外清脆,衬托出月夜春山的幽静美好,真可谓“鸟鸣山更幽”。作者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抓住“月出惊山鸟”这一最具表现力最能引起人遐想的瞬间写的,把读者带入更优美深邃的意境中。《田园乐》(其六)满枝盛开的桃花,带着晶莹的水珠越发娇艳,远处黄莺清脆报喜之声打破了山的宁静,“山客”在融融的春光中酣意正浓,诗中“花落”“鸟鸣”虽有动静,但衬托山客居处和心境的愈发宁静。

二、归隐意趣

王维坎坷的生活经历,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清新淡雅的诗风可以说是佛教思想和隐居生活的融合。家庭环境的影响,使王维从少年起就笃信佛教,仕途的遭遇,使他厌倦了官场的纷扰,在政治失意时,王维寄情于山水,在佛教和山水中寻求寄托,在孤寂闲静的景物中流露了对大自然的向往,了无牵挂,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归隐。“行到水云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诗人悠然自得,心情恬淡,随意而行,他随时随处感受到大自然的亲近、闲适、幽静的情怀跃然纸上。王维的山水诗有浓厚的归隐之情,或寄情山水向往田园,在诗情画意中寄托高洁的情怀,他将隐居生活和对自然的歌咏紧密结合,摒弃物欲,远离官场,避免世俗的干扰,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大自然诗意的美景中,在如诗的画面中表达他那宁静闲适的心情和对美好人生的追求。

三、充满禅意

盛唐以后,佛教教义已经深入人心,禅宗盛行。王维是深受禅宗影响的代表诗人之一,在政治上一度失意,使他过起隐居生活,一心学佛,以求看淡名利,他亲近山水,用整个心灵去拥抱大自然,使王维获得超越性的感悟,禅宗自然诗意的人生哲学和随遇而安的生活情趣,开启了他的审美智慧,他的山水田园诗空灵寂静,充满了微妙至深的禅趣,同时蕴含着诗人深刻的文化积淀,他将禅意引入山水,形成独特的禅意风格,这也是王维对山水田园诗的重要贡献之一。王维创造的“空、静、闲”的意境,不重迹象,而重传神,他描写的每一个细节都为完整的境界服务,可谓“一叶一如来,一花一世界”。《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中“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很有禅意,有一种“水流花开”“云在青天水在瓶”的意味。《鸟鸣涧》中,通过各种鸟鸣春涧的灵动画面,流露出作者陶醉于大自然的高尚情操,因此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虽有禅意,但他笔下不止是一个“空、寂、闲”的艺术世界,而是一个充满色彩、充满理想的美丽世界,给人以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力量。

王维作为山水田园诗人,对我国的诗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的诗歌风格继承了谢灵运、陶渊明传统风格,同时也拓展了古典诗歌的天地。欣赏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能增加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他的山水诗蕴含着祖国传统文化的丰富营养,由此,我们可以获得欣赏和探索的快乐。

参考文献:

[1] 徐清泉.试论盛唐山水田园诗风格特质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文学评论,2000,(04):21.

[2]林承雄.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画意与禅意.苏州大学学报,2003,(02):12-18.

[3]陶文鹏.唐宋诗美学与艺术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第9篇:田园诗大全范文

关键词:陶渊明 归园田居 自然 消极 意象 语言

中图分类号:I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2-0385-01

陶渊明深受道家和儒家的影响,在整个生命历程中都处于一种矛盾状态,不断在出仕与归隐两种社会角色中做出选择。他开创的田园诗为士大夫提供一个精神归宿,引起后代诗人们的高度推崇。

“陶渊明彻底觉悟到世俗与自己崇尚自然的本性是相违背的,他不能改变本性以适应世俗,再加上对证据的失望”,他坚决地隐居了。在《归园田居》五首中可以找到陶渊明的思想痕迹,也可以充分代表陶诗的艺术风格。崇尚自然是陶渊明的重要思想,是维系生命中的两大支柱之一,他在回归自然的过程中,将哲人的思考融入生活之中,由此,陶诗的语言也就显得朴素平淡但又有警策和绮丽,这无疑是诗人融进了对生活的热烈情感。意象也多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象,这些都是生活场景的一部分,易感易触。

一、自然之下的“本真”回归

万物都是自然的产物,一切生物都有回归自然的天性,在他的诗中就可以找到些许的天性流露。如: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诗中“少无适俗韵”这句就有所表达。逯钦立先生注:“‘适俗韵’指适应世俗的气质性格。”性本爱丘山,也无非是说天性就是乐于自然之中的,在自然之中得到属于自己内心追求的真我。“尘网”是他不能适应世俗的束缚,“羁鸟”、“池鱼”这两个意象也是自己的隐喻。守拙是他回归自然的本源,“沃仪仲曰:有世俗之韵则拙不肯守;不肯守拙,便机巧百端,安得返自然。”这是他要通过泯去世俗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的世界。这种本真回归是源于自然的,在他的诗歌中有对这种自然的描写。“时复墟里人,披草共来往”,逯钦立先生注:“写与农耕者来往友谊”。在他的诗中可以看到一些关于回归自然的意象,也可以体会他躬耕园田的喜悦。他乐于这种恬静悠然的躬耕生活。

田园的归隐是一种本真的回归,这符合他自身的一种人生追求和理想的生活状态。从陶渊明的诗歌中就可以找到比较合理的解释。

二、消极思考的人生态度

陶渊明诗歌对人生的思考有着更多的不同态度,这是由于自身与整个社会之间有某种不和谐的因素。在《神释》中“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体现了随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既然大化是自然的规律,那么就纵浪其中,不再以生死名誉为念了。但由于他处在特殊的时代和文化背景的影响,也带有消极的成分。“故渊明之为人实外儒而内道,舍释迦而宗天师者也。”这对陶渊明思想内核极为精准的评价。

陶渊明的田园诗歌中也可以找到一些关于人生思考的态度的诗句,如:“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私幻化,终当归空无。”这四句肯定事物的发展变化,同时又有一些消极的“空无”思想。郗超《奉法要》:‘一切万有归于无,谓之为空。’”这也就是说一切的努力和付出,结果都是一样的,这样就否定了这个过程。从这个层面上看这就是一种消极思考的人生态度。陶渊明的隐逸绝对不是由于单纯的自身本性的原因,而更多是由于社会造成。在他的诗句中表现的就是无法释怀的寄托,是一种无法改变的逃避。

三、生活场景的意象呈现

陶诗中最能见到的是那众多生活中的事物,在日常的生活中就可以感受到自然的接触。如村舍、鸡犬、豆苗、桑麻,这些东西,经过诗人的笔触给人一种新鲜的感觉。陶诗就是一幅生活场景呈现的图画,陶诗的意象是朴素的、平淡的,这是陶诗的风格。然而陶诗绝不仅仅是表面的平淡朴素,陶诗的高处在于平淡朴素中寓于警策绮丽。如: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首诗中的“豆苗、荷锄、草木、夕露”在这些意象蕴含着诗人对生活的热烈情感。

《归园田居》其五: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我足。漉我心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一条极为平常的山涧,一只鸡,一点照明的荆薪,经过陶渊明的笔触,有了诗歌的意境,生活的情趣。这些生活场景全都呈现在纸上,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正如前人所说,“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陶渊明的诗歌皆是平淡,但平淡中却有警策。陶诗就是在这种生活的简单呈现和表达的哲理中完成了陶诗真善美的统一,达到了自然化的境地。关于陶诗这个艺术特点,苏轼概括为“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十分精当。

四、平淡朴素的语言描绘

陶诗的魅力在于在自然的语言中,蕴含着热烈的情感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首诗胜人之处就在于这显得平淡朴素的语言中,蕴含着诗人作为一个普通劳动者的特殊情感于对生活的热情,更接近了陶渊明所求的理想人生方式。

陶诗语言的妙处,在他的诗歌中,读来简单又有一丝深切的感受,在陶诗中可以体会到诗人对生活的细心和情感,真切的描述更是对自然地追求,让读者得到美的享受,达到一种真美相容的纯美诗境。正如元好问所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对陶诗语言特点的评价是极为精当的。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将田园诗与生活的真实相融合,采用诗歌的形式传达自己的思想,用不同的艺术技巧将生活融入诗歌的艺术形式,陶渊明的思想是在自然之下的本真的回归,并在变化的过程中,体现了积极的唯物思想,也有某种消极思考的人生态度。陶渊明将生活与诗歌融为一体,整体呈现出自然之美。他在这样的本性回归和矛盾中完成了自己的审美理想,达到了某种天人合一的“自然”之境。他是田园诗歌中无法超越的生活与诗歌相容的,并赋予哲理启发的精神家园。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他的田园诗的语言和其他表现手法影响以后的一群诗人。直至今日,陶渊明的诗歌还有着更多的可学习之处,泽被后世。

参考文献

[1]逯钦立.陶Y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