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形容中秋节的诗句范文

形容中秋节的诗句精选(九篇)

形容中秋节的诗句

第1篇:形容中秋节的诗句范文

《中秋印记》阅读原文:

①中秋的月又圆了,一片寂寥的心空,却飘过朵朵思乡的云。原因无它,来美多载,虽然月圆月缺与故国的无异,然而,中秋那特有的味道却又不尽相同。还好,在华人集聚的旧金山,每年中秋节,总有不少有关中秋节的活动,慰藉了中华儿女节日的乡愁。譬如在中国城,少不了的摆街集市,这是一年之中过节的重头戏。每逢中秋佳节,人们扶老携幼早早来到了唐人街。此时,几条街道早已人声鼎沸,五花八门的商铺,有吃的,用的,穿的,玩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中秋神话故事在舞台上轮番上演。此时,那引人注目的舞狮,揭开了中秋佳节的序幕。几只活色生香的狮子,身披五彩麟毛,伴随着时紧时舒的锣鼓,腾挪跳跃,翻滚卧伏,生龙活虎的身段,灵巧盎然的节奏,将密密麻麻的观众牵进中华文化浓浓的氛围之中,一起来共庆中秋佳节的欢乐。当然,没忘了到中国城的店家,从那琳琅满目的月饼中买下一盒,精挑细选出其中的一块,咬下一口,细细品着,说不上来感觉,总找不回一种难言的表达。当然,若论那月饼的质量,没说的。甜而不腻,油而不肥,再咬一口,仍是一腔欲说还休的无言。

②夜深了,遥望中天明月,思绪又飞到了几次回国过中秋的印记。

③那年,中秋时节刚好回到故乡,适逢台湾的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回到福建永春县桃城镇上村寻根谒祖。月圆时节,有关单位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海峡中秋诗会》,我也参加了。当夜色缥渺,华灯初上,会场里早已人山人海。我惊讶于还有这么多人钟情于诗,钟情于诗的中秋。当然,以乡愁诗人而风靡了海峡两岸的余光中,在诗会上不能不朗诵他那首家喻户晓的《乡愁》。当空中荡起“……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时,我的乡愁早已不是一湾浅浅的海峡,而是早被淹没在两岸日益强劲的交流的汪洋大海之中了。那年的中秋,我尝着诗一样的月饼,沐着诗一样的月光,度过,度过了。

④记得又一年的中秋,真没想到竟在长城的八达岭上过。中秋之夜,我们一伙被招待在那儿欣赏中秋晚会。长城逶迤在夜色之中,若隐若现,显得更加神秘伟岸;秋风瑟瑟,让彩灯摇曳着寒意,倍增了游子心中的惆怅。演出节目精彩之极,桌上的美味佳肴更是丰富可口。美酒良辰,大家在朦胧的月影下,频频举杯,为了今日的友情,也为了明朝的祝福。那晚,虽然圆月只露了一下脸,便宵遁而去,然而,一轮明月的亲切,却圆圆满满在异乡归客的心中。

⑤今年,中秋的月又圆了。屈指一数,这是我来美后的第二十五个中秋。翻过一页又一页中秋的书卷,整整四分之一的世纪!不管在何处过中秋,佳节的美好,团圆的泪花,都已成为生命中一页无法抹去的印记。此时,自己写的诗句又恍然浮出:“旧居的徘徊有许多身影/很整齐很参差着/中秋的月光/那是岁月那是印记/童稚了青春美丽了往事……”

《中秋印记》阅读题目:

1、文眼是揭示文章主旨,涵盖全文内容的关键句子,请指出本文的文眼。

——————————————————————————————————————

2、本文题为“中秋印记”来选材,作者是怎样将这些内容组织成篇的?

——————————————————————————————————————

3、第③段末句说“那年的中秋,我尝着诗一样的月饼,沐着诗一样的月光,度过,度过了。”为什么说是“诗一样的月饼”“诗一样的月光”?

——————————————————————————————————————

4、请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赏析下面的句子。

那晚,虽然圆月只露了一下脸,便宵遁而去,然而,一轮明月的亲切,却圆圆满满在异乡归客的心中。

——————————————————————————————————————

《中秋印记》阅读答案:

1、不管在何处过中秋,佳节的美好,团圆的泪花,都已成为生命中一页无法抹去的情形。

2、一是旧金山每年中秋的活动,二是两次回国过中秋的情形。

3、作者按照“眼前”“回忆”“眼前”的顺序组织材料的,每部分都有明显的标志词:开头用“中秋的月又圆了……”领起,中间用夜深了,遥望中天明月,思绪又飞回到了以前几次回国过中秋的情形“展开回忆,篇末由”今年,中秋的月又圆了“回到眼前。

4、月饼、月光是中秋最为典型的景物,那年中秋,”我“参加了盛大的”中秋诗会“,”诗一样的“突出了中秋诗会留在作者心中的美好印象。

第2篇:形容中秋节的诗句范文

更多精品源自3edu计划

杜甫写了大量忧国忧民的诗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他晚年的重要作品。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流浪到四川成都,这首诗是杜甫寓居四川成都时所作。茅屋即浣花溪畔的草堂。这座草堂是由杜甫朋友高适、严武资助,经过几年才建成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大约写在草堂盖好的那年八月,诗歌真切描绘了屋破雨漏、彻夜难眠的苦况和感慨。

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结构解析

全诗四节,可分为两段。前三节为第一段,写秋风破屋雨漏床湿的困苦。

第一节五句,连用了五个开口呼韵脚,“号”、“茅”、“郊”、“梢”、“坳”,句句押韵,传来阵阵风声。“八月秋高风怒号”,读来如闻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风拟人化,更显示了秋风撼天动地的威力,并借以反衬出人们处在自然威力下的巨大惊悸。

诗人好不容易刚刚盖起了这座茅屋,而秋风却似故意作对,怒吼而来,一下子就卷走了层层茅草,怎不使人万分心焦?然后,诗人极力铺叙狂风吹着茅草,“渡江洒江郊”、“挂罥长林梢”、“飘转沉塘坳”的情景,一个接一个的动态,不仅组成了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在节奏上紧紧地牵动着诗人的视线,拨动着诗人的心弦。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诗人没有抽象地直抒胸臆,而是把一片焦急万状之情寓于客观描绘之中。掩卷沉思,我们眼前分明浮现出一个衣衫破旧、形容干瘦的老人,手扶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面对狂风,流露出焦灼和怨恨之情。

第二节五句,写一群顽童不听呼唤,抢走茅草,和诗人的感叹。这是前一节的发展,也是对前一节的补充。屋顶的茅草给风吹散了,本来可以拣回一些,想不到群童却“欺我老无力”,“公然”把茅草抢跑。儿童们故意的恶作剧,害得诗人喊干了喉咙也不顶用,因而诗人发出了“忍能对面为盗贼”的愤懑的斥责。这里把儿童和诗人对照起来写,使老人和群童的形象都栩栩如生。严辞斥责既显示了老诗人的焦躁,又显得很幽默。诗人笔下的儿童固然可恶,但他们顽皮、幼稚的神情又确有可爱的地方。诗人如果不穷困就不会因失去茅草而心急如焚,儿童如果不穷困,也不会冒着寒风抢那些不值钱的茅草,这一切,都是结尾的伏笔。

“归来倚杖自叹息”,总收一、二两节。诗人无可奈何地走回家来,“倚杖”是写实,也是对“老无力”的照应。“自”字下得很沉痛,这样的处境无人同情,世态炎凉,意在其中。

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屋漏、床湿,彻夜难眠。秋天黄昏大雨降临前的短暂沉寂,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烘托出诗人内心深处沉重的苦闷。诗人用“铁”来形容棉被,可见被子陈旧、僵硬的程度;娇儿睡觉不规矩,脚一蹬烂一块,更见得被子破旧不堪。值得注意的是,这里不仅是写被子破旧,而是为下文屋破漏雨蓄势。屋漏床湿,不能入眠,长夜漫漫,哪有尽头!这里,诗人一放一收,纵横捭阖。一纵,从眼前处境扩展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的茅屋扩展到战争频仍、破烂不堪的国家;一收,又回到“长夜沾湿”的现实,诗人从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

末段写诗人在风雨不眠之夜,产生的伟大理想和美好愿望。

这里不仅有眼前的痛苦,而且有过去一连串悲惨的遭遇,不仅有个人悲惨的遭遇,而且联想到了天下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民,并且因而产生了以自己茅屋独破受冻死亦足,而换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崇高愿望。这就是诗人彻夜不眠、苦苦思索而产生的极其伟大、极其高尚的思想感情,也是这首诗的主题。这样的主题已不是个人的悲苦命运的哀叹,而是含蕴了巨大而深厚的社会意义,它既闪耀着理想的光辉,又显出救世济人的激情,显示出积极浪漫主义的精神。对于一个像杜甫这样的热爱人民而又对生活有深切体验的伟大诗人,这样的表达,才格外真实,有力量,感人至深。末段几句与表达这种思想感情相适应的是,节奏铿锵有力,气势奔腾向前。五句诗中,前后用七言,中间九言,句句蝉联而下,“广厦”、“千万间”、“大庇”、“欢颜”、“安如山”等,声调宏亮,恰切地表达了诗人从痛苦中迸发的希望、激情,以及博大的胸襟和崇高的理想。

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艺术成就

这首诗看起来描写的是诗人本身的痛苦,但当我们读完最后一节的时候,就知道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表现自身的痛苦,而是以他自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苦难,社会的苦难和时代的苦难。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社会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着读者的心灵。

与这种崇高的理想、真挚的感情相适应的,是诗人在这首诗中所表现出来的高超的艺术才能。总体来说,这首诗的艺术成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善于根据主题的需要选用精当的材料,不技不蔓,问题集中。茅屋给秋风吹破,从傍晚到第二天早上,所见所闻所感当然很多,可写内容也很多。但诗人不是面面俱到地写,而是有所选择,细致描写了风卷茅草、群童抢茅、娇儿蹬被、屋漏床湿、彻夜不眠等细节。诗人正是通过这些细节描写,才使读者真切地感受到诗人所承受的生活上和精神上的痛苦,才能使读者理解他那崇高的理想和宽阔的胸怀是在怎样的情况下产生的,又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正是有这样的生活实感做基础,才愈益显示这种理想的愿望的崇高和伟大。

全诗看似平铺直叙,但前后贯穿,层层深入,最后水到渠成,画龙点睛,点破主旨。因而读来亲切,容易产生共鸣。

第二,语言准确、朴素、鲜明、生动。如第二节的“欺”是戏谑之词,“欺”乃因“老无力”,而“忍能”则把“欺”的程度做到了细致地刻画。诗人无可奈何,只能“叹息”。“叹息”一词内涵极为丰富。第三节“俄顷”一词写出了诗人在顷刻间再次面临的极其严重的双重威胁。“雨脚如麻”则是天不作美,焦灼万状的形象写照。“长夜”一语双关,耐人寻思。从眼前,想过去,望未来;从自己,看人民,想国家,不都在风雨如晦之中吗?这样深重的灾难何时是尽头?总之,诗人用这种朴素而生动的语言,抒发了真挚而强烈的感情。

第3篇:形容中秋节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儿童诗;课程;儿童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3-0017-05

[作者简介]张君燕(1971―),女,本科,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樱园小学教师,小学一级。

儿童诗是指一种节奏、声韵充满美感,文字流畅自然,内容生动活泼,适合儿童念唱或朗诵的诗作。儿童诗篇幅短,诗中有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恰当的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新颖的构思、奔放的激情,是最适合儿童的文学样式,也是训练儿童语言的最好启蒙教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小学低年级学段要适当诵读优秀诗文50篇,从而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一年四季,轮回更替,周而复始,这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变化每天都呈现在儿童面前,是最直观、形象的学习资源。教师以四季景色的儿童诗为课程内容,和儿童一起读写童诗,设立课程目标,规划课程进程,开展丰富多彩的赛诗、写诗活动,让儿童掌握童诗的朗读、仿写的基本方法,促使儿童诗情激荡、思维飞扬,从而陶冶儿童情操,开发儿童潜能,发展儿童语言,不断丰厚儿童的人文素养。

一、课程开发的意义

(一)儿童天生是诗人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爱幻想,求知欲和好奇心旺盛,记忆力强,正处于学习的最佳时期。特别是低年级的儿童,他们是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进行思维的。正因为如此,他们虽然只能运用只言片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却不乏童真、童稚和童趣,这样的语言犹如沙砾中的珠贝,采集出来都是富有灵性的小诗。

(二)儿童诗是语文学习的有益补充

在儿童文学浩瀚的海洋中,我们发现儿童诗清新活泼、质朴纯真、琅琅上口,散发着清新的气息。一首优秀的儿童诗,集美感的内容和优美的形式于一身,能拨动儿童的心弦,还能引起他们浓厚的阅读兴趣。

(三)儿童诗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载体

《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中提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优势、儿童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即校本课程。”我们开发的“儿童诗”第二课程旨在提高儿童人文素养,促进他们和谐发展,这不但符合课程改革发展的方向,也有利于学校特色的形成。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儿童诗”第二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升儿童的语文素养,促进儿童和谐发展,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完善儿童的个性特长,增强儿童的人文底蕴,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具体目标

1.喜欢朗读儿童诗,感受儿童诗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童诗。

3.对感兴趣的诗歌乐于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背诵一定数量的儿童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5.能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浅近的诗歌,并能用断行的形式记录下来,初步用诗歌表达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6.在诗歌仿写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三、课程内容

春天诗歌:春鸟、春风、春的消息、春天的秘密、春天的颜色、春天的味道等25首。

夏天诗歌:夏天的许诺、美丽的夏夜、夏天的催眠曲、夏天的故事、夏天的色彩、夏天的味道等25首。

秋天诗歌:秋风、秋歌、秋天的信、秋天的落叶、秋天的雨、秋天的声音等25首。

冬天诗歌:会唱歌的雪花、冬天的树、雪花的快乐、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无言的冬天等25首。

四、课程实施

(一)朗读儿童诗,让诗意润物无声

朗读是用形象化口语表达的过程,是培养儿童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朗读,是一种应该贯穿在儿童诗教学全过程中的教学要求,也是对儿童进行长期训练的一项基本技能。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思维虽然有了抽象的成分,但仍然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1]在朗读儿童诗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创设情境,营造朗读氛围,从环境布置、音乐调节、多媒体课件展示诸多方面来激励儿童积极参与到朗读活动中去,给儿童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引领儿童展开想象,调动儿童的各种感官,使儿童细细品味诗歌优美生动的词句,从而感悟诗歌的意蕴,领略诗歌的意境。

教室的前后黑板上可适当描画冬天的布景,如雪花、雪人、玩雪的孩子们等。同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冬天的雪景,播放轻柔的音乐渲染,营造冬天静雅、优美的环境。

2.教师范读,示范引领

低年级儿童的生活背景、人生阅历、情感体验等方面决定了他们对儿童诗的理解和感悟还比较肤浅,所以,儿童读熟诗歌往往要经历很长的过程,而课堂时间又很有限。这时候,老师的范读会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感悟、体验以最质朴、最直观、最生动的形式展示出来,给儿童以激发和感染。范读是指导儿童有感情朗读的一种有效朗读方法。在学习儿童诗过程中,教师应经常以精彩的示范朗读给儿童正音,唤起他们朗读的欲望,提升儿童的朗读水平,还可以通过师生共读悟方法。

(1)你是否能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如图1)

(2)你是否能读出节奏感呢?根据画出的停顿线来练一练吧!(如图2)(教师范读)

(3)你是否能在朗读中表达自己对冬天的赞美,读出美感呢?(如图3)(配乐)

(4)你觉得要读好儿童诗,我们应该做到哪几点呢?(师生交流后归纳朗读方法)

(5)那就让我们来比赛背诵吧!

这样做不但可以引导儿童领悟儿童诗的朗读方法,让儿童读出层次,读出感悟,读出美感,还可以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上下工夫,从而扩大儿童的语言积累,提高儿童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3.方法导航,举一反三

朗读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之功,更不能一蹴而就,而是在长期朗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在朗读诗歌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方法的引领和过程的体验,引导儿童感悟理解,尝试自悟自得。久而久之,儿童就会掌握朗读要领,形成朗读能力。

(二)仿写儿童诗,让诗情表达酣畅淋漓

特级教师王崧舟曾经说过:“儿童是诗,诗是儿童。”在朗读基础上,儿童已经对诗歌的形式初步明晰,初步了解了儿童诗的特点。所以,运用多种形式鼓励儿童尝试仿写,促使儿童诗情激荡,诗思飞扬,当然也就水到渠成。

1.融合语文学习,强化句子训练

(1)句式训练

小学语文句式训练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句式训练的基础。中年级的写段练习、高年级的写篇练习都与学句、说句、写句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写出完整、通顺、具体、生动的语句,才能写成优美、流畅、诗意的儿童诗。

低年级的句式训练,主要包括肯定句、疑问句、反问句、否定句等。句式训练可以与语文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也可以进行专题训练,让儿童学会句式之间的转换,增强儿童诗的表达效果,为儿童诗的诗句增色添彩。比如在学习《美丽的小路》时,教师引导儿童体会“美丽的小路不见了。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这三个句子的不同,并体会肯定句、疑问句、感叹句要表达的语气,从而学会使用句号、叹号、问号。

(2)修辞训练

修辞手法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小学低年级学段,修辞手法主要包括比喻、拟人等。学会运用修辞,对于儿童写儿童诗无疑是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增添了诗歌创作的神奇功力。比如在学习比喻句时,教师给儿童提供了鲜明的对比,让儿童在对比中体会比喻事物和被比喻事物的联系,并学会自己写出生动的句子,为后面的片段写作打基础。(如图4、图5)

2.观察四季变化,尝试仿写训练

在前面句子训练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儿童体验四季的变化,在观察、感悟、交流的基础上进行仿写训练,让儿童学会用诗歌的形式感悟生活、表达情感。在这种循序渐进的仿写训练中,儿童从会写一句两句稚嫩的诗句开始,到后来成段的诗歌,逐渐成为一个个小诗人。

(1)体验感悟,口头表达

因为低年级儿童倾向于直观形象思维,喜欢具体感知的事物,所以,在四季轮回变化中,教师首先组织儿童观察季节的变化,体验景物的特点,感悟季节的美好,从而让儿童走进生活,观察生活,热爱生活。其次,教师可组织儿童口头交流看到的景象,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2)尝试仿写,落实训练

仿写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是单独进行的,往往与读诗、诵诗紧密结合。比如在学习仿写《秋天的诗歌》时(如图6、图7),教师就组织儿童在观察秋天树叶的形状、色彩后,让他们按照提供的句式写简单的诗歌。

(3)独立作诗,放飞诗情

在读诗、诵诗、仿写进行一段时间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儿童独立创作属于自己的诗歌,表达自己的诗情。比如,秋天的时候,教师和儿童一起把各种颜色的树叶收集起来,夹在书里,镶在镜框里,制作出各种形状的图案……让儿童仔细观察秋叶的独特,秋叶的色彩,秋叶的韵味……然后让儿童小组交流自己看到的秋天景象,最后让孩子们仿照《秋天的诗歌》里的句式自己尝试写秋天的观察所得。于是,一首首诗歌跃然纸上。(如图8)

五、课程评价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评价要关注过程性评价。在儿童诗教学评价中,教师要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注意收集、积累儿童创作的资料,记录儿童的成长过程。对儿童学习的日常表现,首先以教师的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为主,同时采用激励性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其次将教师的评价、儿童的自我评价及儿童之间的相互评价结合起来,加强儿童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另外也让儿童家长也参与儿童诗评价活动,丰富评价形式,提高评价力度。

在儿童诗评价过程中,制订朗读、诵读、仿写评价标准,形成适合儿童发展的评价机制;积极探索儿童自评、互评、他评的功能与策略,实现评价的自主化、科学化、民主化。

(一)朗读、诵读、仿写星级评价办法

1.朗读评价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朗读要求制定《儿童诗朗读评价标准》,具体内容为:

(1)声音响亮,口齿清楚,不拉长腔;

(2)停顿合理,语速适中,语句通顺;

(3)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读破句子;

(4)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处理得当,对作者的感情有较好的体验。

根据《儿童朗读评价标准》对儿童朗读进行一一评价测评,确定等级,优秀的儿童被评为朗读之星,颁发证书,给予奖励。

2.诵读评价

在朗读基础上,诵读评价主要突出量的积累,每个阶段根据制定的儿童诗数量提出诵读评价标准,如诵读《四季篇》儿童诗时,全部背完的儿童可获得诵读之星,颁发证书。

3.仿写评价

当儿童尝试写儿童诗时,教师可以将作文和小练笔有机结合,从句子到段落,逐渐过渡,从用词用句、标点符号到写法运用,根据年级不同制订不同年级的《儿童诗创作评价标准》。我们依据标准评价儿童创作,促进儿童在儿童诗创作上不断进步。

(二)自评、互评、他评评价办法

1.自评

制定《儿童诗自评量表》,让儿童根据儿童诗内容而进行自我评价,如根据《儿童诗朗读评价标准》自评朗读情况,根据《儿童诗诵读评价标准》自评诵读情况,根据《儿童诗创作评价标准》评价仿写情况等。运用自评手段,让儿童养成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提高的习惯。

2.互评

“互评”主要是小组评价,包括组长对组员的评价,组员之间的评价等。通过这种评价,儿童与儿童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他评

“他评”包括“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在儿童朗读、诵读、仿写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给予评价,这最常见的指导环节。教师的语言评价直接影响着儿童对儿童诗的学习情况,因此,应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在评价儿童时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一个儿童儿童诗读写水平的发展。同时,教师还应与家长紧密联系,让家长对孩子学习儿童诗的情况及时作出反馈和指导。只有这样的家校合作,才能让儿童把儿童诗学习真正落到实处。

(三)落实评价制度,构建评价机制

立足学校现状,从儿童实际出发,坚持日读、月诵相结合,坚持儿童诗读、写相结合,坚持活动开展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儿童诗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有益补充。每月落实一课一展一评,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有机融合,让儿童诗教学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一部分。每学期定期开展儿童诗专题研讨活动,定期开展儿童诗教学展示活动,定期开展儿童诗成果展示活动,等等,让儿童诗教学工作成为学校语文教学工作的一抹亮色,为学校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六、取得效果

经过两年的读写童诗,儿童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对童诗的浓浓的眷恋之情。儿童的写作水平不但有了明显的提高,还能运用生动形象、充满童真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和感受。笔者相信,“儿童诗”第二课程将成为我们语文学习的另一扇窗,成为语文学习的有益补充。

参考文献:

[1]殷炳江.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第4篇:形容中秋节的诗句范文

【有意思的中秋节对联大全】

中天一轮满,

秋野万里香。

人逢喜事尤其乐,

月到中秋分外明。

几处笙歌留朗月,

万家萧管乐中秋。

地得清秋一半好,

窗含明月十分圆。

半夜二更半,

中秋八月中。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

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之中。

冬至冬冬至,每冬先寒节而至,

月明月月明,按月以圆时愈明。

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

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如无恨月常圆。

虎踞迎风爽,

溪流印月清。

千江有水千江月,

万里无云万里星。

静观万物,欲平天下有如湖。

佳景四时,最好秋光何况月。

袁宏泛渚;

庾亮登楼。

上下联所用典故都出自《世说新语》。上联故事出自此书的《文学》篇。袁宏少时贫困,为人江上运租。某秋夜清风朗月,镇西将军谢尚坐船过江,听闻江渚客船之上有诵诗声,觉其诗情优文美,又非前人旧作,赞叹不已。遣人询问,知为袁宏咏其作,遂相交焉。袁宏之名,于是大扬。下联故事出自前书之《容止》篇。庾亮镇守武昌,某秋夜气佳景清,遂遣名士殷浩、王胡之等人登楼咏诗。不久,庾氏飞屐而来。诸人欲避之,庾氏徐徐答云:“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或则因月夜吟诗而名闻于世,或则人虽暮年而登楼秋咏之兴致不减,秋夜赏月吟诗看来确实是一件赏心乐事。

中天一轮满;

秋野万里香。

这是“鹤顶格”对联,即藏头联。上联首字“中”,下联首字“秋”,点明时节。联中虽不现“月”字,但“一轮满”已点出月满时的景观。中秋联颇多以“月”为题材者。如厦门虎溪岩是赏月胜地,“虎溪夜月”是厦门名景,其处对联曰:虎踞迎风爽,溪流印月清。此联也属“鹤顶格”,“虎”“溪”二字指明地点。

一天秋似水;

满地月如霜。

此联形容秋色用一“水”字,形容月色用一“霜”字,中秋月色,宛然可见,意境清幽,使人气定神闲。从形式上讲,简洁凝练,对仗工整,属小类工对。

二仪含皎洁;

四海尽澄清。

二仪,指天地。天地之所以皎洁,端在于月光之皎洁。四海之所以澄清,缘于月光如水。此联的妙处在于其含蓄,未尝一字及月而月在其中。至于以“二仪”对“四海”,“皎洁”对“澄清”,颇为工整。

天上一轮满;

人间万家明。

同为咏月,遣词不同,意境遂异,有此“明”字,心胸便起畅亮之感。若套用佛家“体”、“用”二字,上联为“体”,仅指名为圆月;下联则为“用”,月之光满玉宇,灼然可见。流水对写到此境界上,着实有意思。

半夜二更半;

中秋八月中。

此联为明末清初文学家金圣叹所撰。据传,金圣叹到金山寺闲游,寺宇长老出对子考他:“半夜二更半”,金圣叹一时对不上,不欢而去。后来,他因哭庙案被杀,临刑时正是中秋佳节,他猛然想起长老的出句,对出了下联,史称“生题死对”。上联两用“半”,下联以“中”对之,又有“二”、“八”之对,十字之中六者为数,且皆合于情理。若无才情者,难以成此对联。

春秋多佳日;

山水有清音。

上联为陶渊明《移居二首》的诗句:“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下联为左思《招隐诗》的诗句:“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集句成联,工稳妥贴;处士情怀,悠然可见。

绿窗明月在;

青史古人无。

李白《把酒问月》诗有句曰:“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想来明月犹在,古人已逝,今之视昔,正如后之视今,怎能不唏嘘感慨!此联意境正如李白诗,不同者在于,白诗豪情奔放,此联简约含蓄。然感叹明月长存、人生苦短的意绪,并无二致。从形式上讲,“青史”对“绿窗”,“在”对“无”,工稳且灵活,平仄上也无问题,乃佳对。

泛渚怀袁子;

登楼学庾公。

袁子,指袁宏,庾公,指庾亮,其事迹前已言之。正如重阳节联中屡用陶渊明与孟嘉,中秋节对联中也用袁宏与庾亮之事,以显得更具人文气息。不过相较而言,袁庾二人之于中秋,比起陶孟之于重阳,其重要性要略逊一筹。

清光同会合;

秋色正平分。

清光,一方面指月光,另一方面则指政治清明,所以说“同会合”。中秋乃秋季之中,所以说“秋色正平分”。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此联为杜甫五律《月夜忆舍弟》诗句。白露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为农历八月节。杜甫化节气名以形容物候,得其本意之外,也添了清幽的意境。中秋本为家人团聚之时,故睹月思乡之念颇重。是以杜甫此句借为中秋联,分外合适。

月静池塘桐叶影;

风摇庭幕桂花香。

上联中池塘月静,实为静;桐叶落而影动,是为动。下联风吹帘幕,实为动;桂花飘香,则从视觉转而为嗅觉。此联对辞工稳,静中有动,意境优美,幽而不伤。

占得清秋一半好;

第5篇:形容中秋节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 唐诗 俳句 中日自然观

对待大自然,中日两国人民都认为要与之和谐相处,在自然的怀抱中生活。与此同时,两国人民的自然观也各有特色。本文拟从唐诗和俳句的对比来看各自的特色。

一、日本人喜欢纤细而朴素的自然,中国人偏爱雄伟华丽的自然

中国的自然景观华丽而巨大。日本的景色美丽而纤细。对于自然景物,日本人认为小而纤细的东西最美,中国人还是觉得大山大河最具美感。

唐开元年间山水诗人孟浩然的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道: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是阔大的。

又如诗圣杜甫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锺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唐诗也为我们再现了壮阔的自然景色。再来看看日本俳句名家的俳句作品。

小林一茶的俳句:

せ蛙 负けるな一茶ここにあり。?摇?摇?摇?摇?摇

やれ打つな ハエが手をする足をする。?摇?摇?摇

瘦青蛙,别输掉,一茶在这呢。

不要打哪,苍蝇搓它的手,搓它的脚呢。

周作人在《苍蝇》一文中,曾对小林一茶的俳句十分推崇,因为他觉得小林一茶能“以一切生物为弟兄朋友,苍蝇当然也是其一”。①从上面的2首俳句可以看出,俳句作者对于自然界的任何微小的生物都有怜爱之心。作为日本的传统,对于朴素单纯的事物评价非常高,越简单细小的东西越美。

又如,日本著名俳人松尾芭蕉的俳句也经常描写小的事物。

て死ぬ けしきはえず 蝉の声。?摇?摇?摇?摇?摇

海士の屋は 小海老にまじる いとどかな。?摇?摇

不曾见过频死的秋蝉还在拼命地叫。

渔夫家,小虾盛满平箩里,混入一只小蟋蟀,形似小虾在鸣唱。

二、日本人对于季节的感受更为敏感,俳句中经常会出现季语

生活在岛国的日本人对于季节的转换和天气的变化非常敏感。这种敏感通过俳句的“季语”表现出来。说到俳句,首先要提的就是“季语”,只有充分理解了“季语”的含义,才能欣赏俳句。当人们读到季语时,就会联想到当时的季节,进而理解这首俳句要表现的内容及情感。例如:山吹を 踏んでく 雀かな(正冈子规)(「山吹指棣棠这种植物,是这首俳句的季语,意指春天)。这首俳句让我们联想到盎然的春意,一只飞来的雀鸟落在了柔软的棣棠枝条上,枝条难以承受突如其来的重量晃动弯曲了,这突然的晃动又让雀鸟大吃一惊,自然与动物的和谐,充满生机的春天,让人为之感动。

大多数俳句都有季语,例如:

春雨や 小の小 ぬるるほど

春雨细细落 润泽沙滩小贝壳(与谢无村)

五月雨を あつめて早し最上川

五月雨纷纷 汇集名江最上川 奔腾向前方(松尾芭蕉)

菊の香や 奈良には古き たち

奈良秋菊溢香馨 古佛满堂寺庙深(松尾芭蕉)

初雨 猿も小蓑を 欲しげなり

初寒降雨 猿要小蓑衣(松尾芭蕉)

在这四首俳句中,“春雨、五月雨、菊、雨”分别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季语。

三、两国人民都非常善于捕捉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的声音

唐诗和俳句有很多都描写了大自然的声音。打开王维的诗集,我们在欣赏一幅幅色彩明丽的山水风景画时,仿佛还听到自然界各种奇妙的声音。这里有风雨的啸吟:“阴风悲枯桑”(《送陆员外》)、“飒飒松上雨”(《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岭见黄花川》);有鸡犬的喧闹:“朝日众鸡鸣”(《晓行巴峡》)、“犬吠寒林下”(《过李揖宅》);有猿猱的啼叫:“秋月听猿声”(《送杨少府贬郴州》)、“可宜猿更啼”(《送张五归宣城》);有鸟儿的鸣啭:“园庐鸣春鸠”、“雉响幽谷”(《晦日游大理韦卿城南别业》);还有深山古寺的清磬疏钟:“鸣磬夜方初”(《饭覆釜山僧》)、“秋雨闻疏钟”(《黎拾遗听裴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时而,飞流直下的悬泉瀑布声如雷吼:“瀑泉吼而喷,怪石看欲落”(《燕子龛禅师》);时而,秋暮山中的蝉鸣蛩响撩人愁思:“草堂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愁”(《早秋山中作》)等。大自然的各种天籁,万千景物在运动变化中发出的音响,都被诗人一一收摄进诗中,组成一幅幅有声画,一章章交响乐。②

日本描写声音的俳句也不逊色,俳人松尾芭蕉描写声音的俳句就很多。例如:

古池や 蛙びむ 水の音。?摇?摇?摇?摇?摇?摇?摇

寂静的古池塘,青蛙跃进池水中,扑通水声响。

ほろほろと 山吹き散るか の音。?摇?摇?摇?摇

风吹花落水声凉。

静さや 岩にしみ入る 蝉の声。?摇?摇?摇?摇?摇?摇

幽冥厉蝉声,悄然浸岩中。

在仅仅17音节的俳句中让我们感受到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青蛙蓦地跃入古池塘发出清脆的扑通声、瀑布的落水声、寂静庭院里的蝉鸣声等,万籁都可以从俳句中听到。日本人可以说是大自然的“知音”。

四、日本人和中国人都想把个人寄托于自然,与自然山川融为一体

芭蕉的一生可以说是在旅途中度过的。正是旅行让他从自然中探求到艺术的本质。他悟到人应该顺应自然。从他的旅行日志「奥の道中,我们能够读到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强烈愿望。「奥の道着重描写了以“寂”为核心的思想,并表现了人对自然的归属感。他在开篇就写道“积日羁旅,漂泊为家”,表达出了他对身世的感慨和对旅行的执著。行旅中,芭蕉写出了大量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俳句和散文。例如:

夏草や 兵どもが の

夏天草凄凉,功名昨日古战场,一枕梦黄粱。

さや 岩にしみ入る 蝉の声

山色幽静透禅院,细听蝉声沁岑岩。

蛤の ふたみへれ 行く秋ぞ

蛤蜊壳离肉,此时分别去两地,秋日行迟迟。

野ざらしを 心にの しむ身かな

心悲壮,曝尸荒郊有何妨,秋风透心凉。

小林一茶的一生也是在旅途中漂泊的一生。从古代开始,日本人就认为只有把自己置身于自然之中才能发现真我,自我就意味着回归自然。

唐代田园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其诗曰: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写出了山、雨、秋、月、松、石、竹、浣女、莲、舟等景物,体现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再如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诗中借描绘深秋辋川山水田园的恬静风光,通过寒山、秋水、柴门、暮蝉、落日、孤烟等田野乡村景物的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了诗人和裴迪两个幽居山林、诗酒自娱的隐者形象,表达出诗人的田园之乐和闲适心情。

唐诗和俳句这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日自然观的异同。充分理解唐诗和俳句,对于我们认识中国人和日本人的自然观有所帮助。

注释:

①?si=1.

②陶文鹏.传天籁清音绘有声图画――论王维诗歌表现自然音响的艺术.文学评论,1983,(2).

参考文献:

[1]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郑民钦译.东瀛美文之旅丛书.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6.

[3]詹福瑞,葛景春.王孟体诗选.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

[4]陈铁民.王维孟浩然诗选.中华书局,2005.9.

第6篇:形容中秋节的诗句范文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前言】

《太原早秋》是唐代诗人李白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的一首五言律诗。诗歌通过对早秋自然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羁旅他乡,时时刻刻不在思念着自己的家乡和亲人。

【注释】

太原:即并州,唐时隶河东道。

岁落:光阴逝去。众芳歇:花草已凋零。

大火: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即心宿。《诗经·七月》“七月流火”即指此星。这颗星每年夏历五月的黄昏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六七月开始向下行,故称“流火”。时当大火流,即时当夏历七月之后。张衡《定情歌》:“大火流兮草虫鸣。”《图书编》:“大火,心星 也。以六月之昏,加于地之南,至七月之昏,则下而西流矣。”

塞:关塞,指长城。李白北游曾到雁门一带的关塞上。秋天了,他想到塞外,当早感霜威。

云色渡河秋:云彩飘过黄河,也呈现秋色。

故国:家乡。

汾水:汾河。黄河第二大支流,发源于山西宁武县管涔山,流经山西中部、南部入黄河。《唐六典注》:汾水出忻州,历太原、汾、晋、绛、蒲五州,入河。《太平寰宇记》:汾水,出静乐县北管涔山,东流入太原郡界。

【翻译】

秋色渐渐浓郁,花儿都在睡觉,秋燥如火。秋霜早早地从北方来到这里,北方的云也把秋色带过了汾河。夜夜秋梦都缠绕着边区太原上空的月亮,而心却随着月光回到了故乡的绮楼上,她的身傍。思念家乡的心就象这绵绵不断的汾河水,无时无刻不在悠悠地流向家乡。

【赏析】

作者虽心绪不高,而此诗格调自高,且带边塞诗之雄健,即所谓“健举之至,行气如虹”(《唐宋诗醇》)。后半反复写怀归之意,意重而不觉其重,语直而不觉其直,原因在于诗人措辞设喻之新奇巧妙。

首联“岁落众芳歇,时当大伙流”。“众芳歇”中“芳”指花,就是说很多的花儿已经凋落了。在自然界中,花草之类,逢春而荣,遇秋而衰,这是自然规律。“大火”指星名,二十八星宿之一,也就是“心宿星”,居于正南,“流”指向下行,这里点出了时至七月了。诗歌开头两句借自然景物含蓄地表明了诗歌所描写的季节——早秋。从律诗的结构来说,这一联是起。

接着进入颔联,承接首联的“早秋”。“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威”就是威力、威风,在此指秋霜很浓。“出塞”、“渡河”是地域位置。“塞”指边塞。“河”指黄河。这两句直接描写了太原早秋的自然气候。特别要注意的是诗人为了更好地表现太原自然地理条件的特点,除了用词语描写外,诗人还运用了镶嵌的修辞手法,也就是在两句末镶嵌了“早”、“秋”两字,巧妙点题。所谓镶嵌的修辞手法,谭永祥教授在《汉语修辞美学》中说过:“将特定的字、词镶嵌在特定的文句中,以便收到多种表达效果,这种修辞手法叫‘镶嵌’。”同时又说:“将特定的字、词置于句首或句尾者叫‘镶’,置于句中者叫‘嵌’。”这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不但具有突出和强调意义的作用,而且在是文章增强趣味性和视觉的感染性。在这首诗歌中,标题中“早秋”在诗句中得到形式和内容上的照应,而且把两句通过“早”和“秋”联系起来,不但强调了诗人所描绘的“早秋”景色特点,而且在形式上得到相照应,形成对偶,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进入颈联,在上面描写“早秋”的景色中,转入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梦绕边城月”写的是梦境,含蓄地写出诗人正处在异域他乡。“心飞故国楼”写梦醒之后的状况。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诗人)虽身在异域他乡,做的梦也在边城月中萦绕,“月亮代表我的心”啊;可是当我梦醒之后,我“心飞故国楼”了。这里,一个“飞”字,表现出了诗人急于回到故乡的心情。这一联两句在形式上相对,意义上层层递进,表明了诗人对故乡及其亲人的思念之情。

第7篇:形容中秋节的诗句范文

1、教学内容:

《秋思》是小学语文鄂教版第九册中的古诗诵读。是由唐代诗人张籍所写的一首思乡诗。全诗围绕“家书”,因景叙事,因事而思,通过诗人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细腻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2、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引导学生理解诗词内容,体会《秋思》的意境,感受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3、重难点:

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体会作者思绪绵长而心绪纷乱的情感,体会意境,这也是这首诗的难点所在。

二、说教法

1、情境教学法:

为了突破重难点我采用的主要教法是情境教学法,张籍的秋思寓情于景,寓情于事,教学中,我运用音乐、画面将情境交融,让学生走进诗的意境中,自然而然地体会诗人的情感。

2、品味诵读法:

为了完成秋思的教学,我采用不同要求,不同层次的诵读来展开教学。

第一次采用自由读,个别读,齐读,读正确,读流利以至于熟读成诵。

第二次采用读重点词和诗句,体会诗句含义。

第三次采用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诗的意境,读出情感体验。

三、说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上课后我首先出示PPT,“同学们,请观察大屏幕,你能否用自己的语言将所看到的画面描述出来呢?自己考虑后自由发言。”学生很容易说出:“一轮明月嵌在蓝蓝的天空中。”我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在此情此景下,你能想起我们学过的那些古诗?”此时学生自然想到了《静夜思》《泊船瓜洲》。“这两首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思念家乡”。好,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思乡诗,是由唐朝诗人张籍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秋思》。接着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教学倡导循序渐进,温故而知新,此环节,我以明月为引,通过学生的联想而引出思乡主题,回顾所举例诗的写作手法,为学生初步感知新授课的教学重难点打下了伏笔】

(二)新课讲授

1、解诗题,知诗人。

为了顺利完成教学目标一,我让学生课下查阅关于张籍的资料。此环节首先让学生分别介绍了有关张籍的资料,最后我总结:张籍的老家是吴郡,也就是现在的江苏苏州。幼时家境贫寒,10岁的时候就离家外出,成年后考取功名,开始四处游历做官,创作这首诗的时候,他正独自一人居住在洛阳。又是一年秋风至,望着萧瑟的秋风,诗人不禁感慨万分,挥笔写下了这首《秋思》。(出示课件)【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学生搜集的资料,我的总结、使学生充分了解了张籍写《秋思》时的背景,为讲解古诗做好了铺垫。】

2、抓字眼,明诗意。

在 “初读质疑”这个环节,我首先让学生朗读诗题──《秋思》并把诗题的意思给大家作了解释。接下来引导学生思考:把你认为最能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抄写下来,你能从诗中哪些词语中体会出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再读一读:试着联系注释等方法,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大意。【设计意图:此环节我将诗人思乡之情的诗句、词语,这一问题抛给大家,让学生带着思考与疑惑去感知文本,这种带有强烈目的指向性的阅读体验,再配以明晰的自读要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对于文本的感知效果远远好于以往传统流程。而这一带有统领全文的问题,使学生在课程的伊始就初步感知了本节课的重点。】

接下来,在“再读解意”环节,我安排了小组合作,探究“最能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或词语,体会作者的意境”。第一组学生站起来说,我从“洛阳城里见秋风” 感受到因为作者看见了秋风,看见了被风吹落的树叶,就思念自己的家乡了孩子们,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PPT想一想,那时,诗人伫立在街头,看见漫天飞舞的黄叶,他的内心会怎样?你能用一个词来表现诗人的心情吗?学生回答说,他的内心是孤单、寂寞的,(板书:见秋风)诗人伫立在瑟瑟秋风里见到了许许多多,可此时他“见不着”的是什么?有的学生说是家乡的明月,有的说是亲人,有的说是作者的母亲。是呀,在这洛阳城里,诗人见不到家乡的红柑树、白藕花,他感受到的只是冷冷的秋风,。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紧扣一个“见”字。引导学生说说诗人见到的是什么?见不到的又是什么?在一次次“见”与“不见”的对比中,以具体的景来感知内心的情,以有形的物来映衬无形的思。在一遍遍朗读中,将学生带入了古诗的意境。第二组学生说,我从“意万重”这个词感觉到诗人思绪万千,有许多话想对家里人说。恩,那你能读一下这一句吗?假如你就是张籍,你会有哪些话想要对家人说呢?学生回答:“张籍可能会说我很想念你们,你们想我吗?”“他可能说你们过得好不好?要保重身体。”“他可能会说这么多年在外漂泊,已经感到很疲惫了,想和家人团聚”“他可能会问家人银子够不够用,要不要寄银子回来?”。我一听,学生们体会到了作者的意境,紧接着让学生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抒发出来。这一环节我运用多媒体,凄婉的背景音乐,让一个飘满离愁别绪的意境在课堂缓缓流淌,流淌进学生的心田。读后第三组学生站起来说,因为“意万重”,所以“说不尽”,因为“说不尽”,所以“又开封”。是呀,这封饱含着意万重,价值抵千金的家书,作者怎能轻易地就把它发走啊。在发走之前,他又怎能不开封呢!

3、悟诗情,入诗境。

这一环节,我请同学们闭上双眼,跟着老师一起走进诗人张籍的思乡情怀。(师配乐范读。生闭目感受。)

请同学们睁开双眼,你们是否感受到诗人那浓浓的思乡情怀?谁感受到了,就用你的朗读告诉老师。(生配乐朗读。)这时学生们都沉浸在了这浓浓的思乡情里,很明显我的第二个教学目标也顺利完成了。接着,在学生背诵的基础上,我安排了背诵。大部分同学都能够背诵,也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种从“悟”到“诵”进而从 “诵”到“悟”的方法不仅可以感受到古诗的音律之美,诗文意境之美,形象之美,还可以积累语言,受到熏陶感染。最后总结:同学们,在这首诗里,抒发的是什么情?学生回答:思乡情。

4、寻诗律,悟诗律。

这一环节,我扣住“思乡”由古至今,让学生感悟千古思乡情。

首先体会古人的思乡情。

(1)教师引读:

同学们,这思乡怀亲的,何止张籍,古时候山遥路远,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聚难啊!离乡的人们只好把满腔的思念化作文字,写进诗中。你们看!

(2)课件呈现:古人思乡名句。

A、师:在思乡人的眼中,故乡的月亮是最明亮的!难怪杜甫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B、师:四处飘泊的游子再苦再累也只是默默承受,只因为不愿让家人担心。就像岑参说——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cén shēn)

C、师:夕阳西下,鸟儿回巢,船儿归港,但诗人的故乡在何方?李觏不由得长叹——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李觏(gòu)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明白古人思乡不是个体行为,而是群体现象。以前面《秋思》学习为基础,通过教师的导读,背景音乐《思乡曲》的渲染,让学生在品读这些思乡名句中融入一种思乡悲愁的诗境中。】

感受今人的思乡情。

(1)导语。

师:同学们,古人思念家乡,今天的人们远离家乡又何尝不思念?你们听。

(2)配乐欣赏:余光中《乡愁》。

【设计意图:引入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教师配乐范读,使全课意境统一,让学生懂得张籍思乡,古人思乡,今人思乡。】

四、说反思

第8篇:形容中秋节的诗句范文

一、绘画美

诗人在描述他构想的生活意象时,是以绘画的线条、色调作为框架或基点的。古有“诗画同渊”之说。虽然诗、画各自所运用的艺术传达的物质材料不同,诗用语言符号,画用笔墨材料,但其表述支点上都是用画意表示诗意。这样,诗便达到“有声画”的目标。人们根据诗所提供的语言符号加以绘画性的描述。以王维的《山居秋暝》为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把秋景写得生机勃勃,清新可爱。诗像电影的特写镜头,给人留下一幅优美宜人的画面:秋山经过新雨洗涤,苍翠清新。一轮明月升在天边,映照着松林。清泉哗哗地在流淌。竹林中,少女浣衣归来,笑语声喧。莲荷纷动,小船在湖中轻悠划行……在这里,诗人把山村秋夜的寻常景物写得极富生气,虽是静夜,却毫无萧瑟、孤寂之感。给人勾勒刻画了一幅比春色更为迷人的“秋景图”,画面优美、和谐,充满生活的乐趣,让读者充分体会了诗歌外观形态上的美。

在诗的绘画美中,色彩的感觉和搭配是其中最富特征的表现手法。诗人有意识地运用色彩的搭配,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敏感,而且体现了诗人在运用色彩时的空间审美意识。马克思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色彩在外观形态中具有更鲜明、更富感性的审美特征。如杜甫的《七绝》。

二、音乐美

中国古诗是合乐的。诗的最早的形态是没有文字记载的歌谣。经采集删选成《诗》三百。《诗经》的时代,诗、乐、舞是一体的。《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依据即“以音乐的不同来解释风、雅、颂的区别”如南宋郑樵即云:“风土之间曰风,朝廷之间曰雅,宗庙之音曰颂”。《诗经》节奏鲜明,音韵谐洽,有天然的音乐美感。明人陈第说:“毛诗之韵,不可一律齐也。盖触物以摅思,本情以敷辞。从容音节中,宛转宫商之外。如清汉浮云,随风聚散,蒙山流水,依坎推移,斯其所以妙也。……总之,毛诗之韵,动乎天机,不费雕刻,难与后世同日论矣。”当然,《诗经》时代的作者,并不知晓音韵的规律,其歌唱的声韵谐调,乃是出于天籁自然。唐诗更是讲究音律。由四言让位于五、七言,并且朝着更完美的方向发展。从追求对偶,到追求声律的美。从四声的发现到永明体的创造。从粘式律到四声的二元化的完成,使诗歌的气骨声律、兴象风神、意境创造,都达到了浑然一体、无迹可寻的境界。从《尚书・舜典》说:“诗言志,歌咏言,一声依吟,律和声,”到《毛诗・大序》:“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到刘勰“声画妍,寄在吟咏,吟咏滋味”,体现了自古以来在重视诗歌的音乐美上诗人或评论家都是一以贯之的。

三、建筑美

古格律诗既有“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又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诗人在吟咏鹳雀楼、黄鹤楼、慈念寺等古建筑的同时,也从古建筑的外观上获得了美的结构的启示,古建筑的流动、协调、组合、节奏等形式规律和法则,化为“凝固的音乐”,是语言化的建筑。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心理、情续。严羽《沧浪诗话》认为:“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起首两句扣题而发:“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诗人从今昔对比中提取了深沉的历史慨叹,黄鹤已去,空余楼台。起句拔地而起,颔联顺势而转,路无凿痕,“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元杨载认为,律诗颔联“要接破题,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此正得此法,前四句一连出现三处“黄鹤”,如同建筑上的每一楼层,虽甚近似,但内在结构却有不同。“白云千载空悠悠”引向广漠的历史时域上,于有限中见出无限。颔联是转势,将悠悠千载陡然已转,综合到眼前景象中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又正如杨载所言,颈联“与前联之意相避,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这一“转”,使诗篇陡起波澜,产生了节奏。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萧瑟的氛围回应到起句,关合合诗。它在起、承、转、合的关联中具有建筑美学流走、呼应、变化、和谐的特征。又如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第9篇:形容中秋节的诗句范文

一、 《夜雨寄北》赏析

诗人在第一句用夫妻问答的形式开篇,“君问归期未有期”,称妻为“君”,为读者展现出一幅夫妻相互挂念的款款深情的画面,视角独特而鲜明,这句话的意思是:“妻子你一直问我什么时候可以回去,但是我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啊。”从审美的角度赏析,这句诗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画中有诗,情在画中,情与景在这里实现了完美的交融,定位了整首诗的意境。诗人站在妻子的角度,换位思考,表面是写妻子盼望夫君回家的急切心理,其实表现的是诗人自己的相思。这种意境和情感的表达方式与杜甫的《月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杜甫在这首诗中就是站在妻子的角度,表面描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实则传达的是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君问归期未有期”用简单的问答形式传达了思念爱妻的深情厚谊,每一个字中都流露出思念之情,不仅形象动人,而且深情、婉约。第二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诗人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是诗人当时眼前所看到的景象以及自己的现实处境。诗人对特定的环境进行了描绘,语言简单而凝练。短短七个字,诗人为大家展现出一个秋雨绵绵的巴山景象,将异乡的景象和漂泊的愁绪展现得淋漓尽致:绵绵巴山,不可断绝,冰凉的秋夜,大雨淋淋,不仅有天上之雨,还有池中之水。读这句诗,人们仿佛穿过了诗人描绘的景物,置身于一个这样的环境中:茫茫秋夜,寒意袭人,绵绵巴山,到处都是一片雨幕,地上的池水很快涨满并溢了出来,诗人身处异乡,周围是险峻而绵延的巴山,风狂雨急,孤独与寂寥缠绕在诗人的心头,此景此情是何等的凄凉与孤寂。秋雨绵绵,使人如愁丝缠绕,空虚而焦虑,池水盈盈,又使人情意满溢,无法自控,诗人的内心在愁绪满怀的同时也情意绵绵,汹涌激荡。在巴山秋夜,阴雨绵绵,诗人触景生情,通过自然景观展开联想,在描绘客观事物和处境的同时表达出夫妻的恩爱。“何当共剪西窗烛”,诗人先用细腻的笔法给人们展现出一个充满温馨与恩爱的和谐家庭生活,“共”字无限传神地表达出夫妻之间的恩爱与亲昵,然后用“何当”将这个美好的期望推向了遥不可及的境地。诗人才发现这不过是自己的想象,是自己美好的愿望,何时能实现呢?这里与首句遥相呼应,“未有期”已经给出答案,理想多么美好,而现实又是如此残酷与无奈。整句诗没有一个“情”字,却洋溢着无限情意。

二、《夜雨寄北》英译本中的诗歌意境

(一) 诗歌的意象与文化

民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民族审美情趣以及思维方式的决定性因素,而每个民族不同的文化特色也表现在语言运用方面。在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播过程中,文学作品是一种最常见而且最有效的传播方式,因其语言的书面特征,使得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含义和审美意蕴更为丰富,所以,译者在对一种语言的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不仅仅要理解语言文字表面的内容,更要去理解文字背后的深层次蕴涵。这样才能译出原作真正的意义。所以,我们的翻译研究工作要放在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下进行,因为翻译涉及的语言文化背景更广。从某种意义上讲,翻译不仅仅是文化作品在不同语言间的转述,而且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在今天,这种文化传播的意义越来越得到重视。文化是诗歌意象的基础,诗歌意象更是文化的体现,它来源于其所在的文化环境。例如,水这个意象在我国的古典诗歌中多与愁丝相关联,表达出命运多舛,人生苦短的无奈与感伤情怀。就像李白的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就是这个意义,在下句就直接点出了其核心的思想情感:“举杯消愁愁更愁。”这里的水是以“雨”的形式出现的。还有一个意象――“秋天”也是离愁或者思念的情感表现,这个更多是来源于中华民族的“中秋节”和“重阳节”这两个重大节日。如“每逢佳节倍思亲”描写的是重阳节,而“月是故乡明”则是指中秋时节。

在Herbert A. Giles的译本中没有译出秋天的含义,自然也就无法表达出中国文化有的民族特色。而散宜生的译本中“In this night of rain pools along Ba Rige o’ erflow”也没有译出“秋天”的意思。虽然他可能是为了追求音律上的完美而故意没有译出,但是从翻译的文化传播角度去分析,这两者都不尽完美。不过,中外的许多读者对他们的翻译都比较认可,认为他们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的贡献不可磨灭,所以,整体上讲,他们的译文还是相对成功的。而且,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情感表达习惯也有所不同,中国人比较含蓄,而西方人比较直接。如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用“巴山夜雨涨秋池”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就非常的含蓄,而这种含蓄是西方那些直接和大胆的读者难以理解的。

(二) 不同译本意象还原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我过著名翻译家许渊冲教授将自己多年的翻译经验进行整理,总结出一套独有的翻译学理论。在许教授的理论中有“三美原则”,即诗歌翻译时要注重意美、形美、音美。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意美,其次是音美,形美最次。翻译时,首先要做到意美,然后再尽量实现音美和形美,最终达到三美齐备的最高境界。在对这首诗的首句进行翻译时,首先用“when”对应原文的“期”,然后用“but”来导出后面的“未有期”,这是许教授意译法的典型体现,虽然是直叙原话,但是并没有失去原文中应有的意味,那种离愁别绪、忧伤无奈完全展现在读者面前。第二句将原文中的巴山意译作“western hills”是指川东一带的山脉,而用“pools in western hills”来翻译“秋池”就有点偏颇了,因为这里译作是巴山的水池,而失去的“秋”的意味。好在后面用“autumn rain o’ erflow”来译“夜雨”,联想起来解读,还是能体会到原诗中那种秋雨萧瑟、池水满溢的意象。而原文中的“巴山夜雨”译作“enless reary night of rain”倒是非常贴切,将原诗的意象神韵表现得非常完美,读者在解读时能体会到诗人那种身在异乡秋雨萧瑟的夜里,对爱妻的思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译文完整地表达了诗人那种满怀的“愁绪”和“忧郁”,让人读来仿佛历历在目。译者在翻译这首诗的主要意象时都遵循了许教授“三美原则”中的“意美”,很好地还原了原诗的意境。然而,美中不足,译文没有将原诗的“夜”翻译出来,有失原诗意境。第三句用“can”带出了“trim the wicks”,虽然在原诗中没有相应的意象,但是更好地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对整体意境也有很大的提升。译文以“trim the wicks”表现原诗中的“共剪烛”,将此刻的愁苦及未来的憧憬都完整地表现出来。译文中用“again”和“rain”分别作三四句的结尾词,充分体现了“音美”的原则。从整体上看,译文分为四行,每行都是12个音节,然后遵循AABB的形式押韵,这充分体现了“形美”原则。许教授按照他的三美原则意译全诗,运用他丰富的人生经验及深厚的中外文化修养来翻译此诗,完整地表达了原诗的意境,是《夜雨寄北》英译本的典范。

我们再来分析著名翻译家孙大雨先生的译本。孙大雨先生曾翻译过莎士比亚的作品,后期多翻译唐诗和《楚辞》。孙先生曾在美国留学,后在国内多所大学任教,翻译了很多作品。孙大雨先生的翻译理论是:翻译诗歌和文学作品,译者不仅要完全解读原诗的意境,而且要对目标语的文化以及文字都有很高的造诣,唯有如此才能将原文的风貌和精神翻译出来,翻译过程相当于一次完整的再创作。孙先生在翻译时以诗译诗,用词非常精美,不同于原诗的简洁明朗,孙译本的风格比较沉郁。首句中,孙先生用“home-coming”表现归心似箭,然后又用“not sure”展现出诗人想回去又不能的无奈。孙先生在用词方面非常严谨,在翻译第二句时,用“not sure”对应“夜雨”,用“autumn pools”对应“秋池”,非常工整,而且充分表现出了原诗中那种惆怅孤独的情感,实现了中英文化的完美转换。受性格和经历的影响,孙先生在译文的情感表达上也是严谨的,用“Ba mounts”来翻译“巴山”会有损原诗的意象,为了方便读者理解,应译作“bashan mountains”或者是“bashan mounts”。在翻译第三句的时候,没有直译“何当”和“共”两词,而是用了“west winow”与“clipping the canle wick”,这也对原诗中所要表达的意象有很大的遗失,译文没有表达出原诗想要表达的对将来的重逢的一种强烈向往和憧憬,不仅在整体上显得平淡,而且没有完整表达原诗的意境,翻译得不是很到位。末句用“mute elight”来结尾,词语表现得过于含蓄内敛,没有完全传神地表达出“巴山夜雨”的意象和场景,也没有表达出诗人那种孤寂、期盼、焦虑以及矛盾的心理。然而,孙大雨先生在翻译时多运用古英语单词来体现原诗的节奏与形式美,体现了他独特的翻译风格。

三、结 语

通过赏析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我们了解到,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译者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对原诗中的意象进行操作,既不能失去原文的内涵和精神,还要传达原诗的情感和意蕴。因此,在古诗歌的英译中,译者的主体性作用非常明显,只有经验丰富、语言功底扎实的译者才能译出精美的作品,才能将我国的文化瑰宝传播到世界。

[参考文献]

[1] 谢真元.一生必读唐诗三百首鉴赏[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320.

[2] 徐守勤,徐守平.浪漫中华古诗英译赏析[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 孙大雨.古诗文英译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 李莎莎.“格式塔”心理学美学与古典诗歌的审美鉴赏[J].文学理论研究,2006(11).